第一篇:幼儿园说课稿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
幼儿园说课稿: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
一、说教材:
1、分析教材内容:
《纲要》中指出:为了更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问题,有助于开拓幼儿的经验与视野。送走秋天迎来冬天,树叶变黄,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我们学校门前有许多风景树:法国的梧桐树、各种槐树等,树叶像一只只蝴蝶似的飘落下来,户外活动时常常看到幼儿们追逐飘舞的树叶,并把拣到的叶子握在手中左看右看舍不得扔掉,有的幼儿把它当扇子、有的当雨伞,一名幼儿跑过来问我:“老师,树上的叶子掉光了,冬天就看不到树叶了”,“不对,不对,冬天的时候还能看到叶子,有的树上的叶子是不会落的”,另一名幼儿说“那是什么树上的叶子呢?”“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树上的叶子?”,结合幼儿的谈话内容及对问题的兴趣,我开展了《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的谈话活动,通过讨论研究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的兴趣。
2、活动的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幼儿已有的经验,我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了解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难点:了解几种树叶的名称及不落叶的原因。
利用幼儿对谈话活动的兴趣让幼儿自己去大自然中观察、发现树叶的变化,通过课件图片的展示让幼儿更多了解冬天树叶的变化,从而使活动的重难点有效突破。
3、活动的目的:
根据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教学的内容,结合幼儿的年龄我制定了适合幼儿发展的三个目标:
(1)让幼儿了解树有:常绿树和落叶树。
(2)常见的常绿树有几种?
(3)在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
二、准备活动(实物教材)
1.知识的准备: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搜集有关常绿树的资料。
2.资料的准备:
(1)让幼儿到户外观察各种树的叶子。
(2)让幼儿想一下冬天有哪些叶子不会落并进行搜集。
(3)多媒体课件《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
通过这些准备工作可以丰富幼儿已有的经验,使幼儿在探索问题时能积极大胆、主动使重难点更容易突破。
三、教学与学法:
1.教法:
在教学中运用了观察记录法、启发提问法、引导思考法、课件演示法、搜集资料法等方法的运用,克服了传统的说教,让幼儿通过观察、对比、引导、思考、讨论及课件的演示,让幼儿获得知识习得经验。
2.学法;
让幼儿通过对比互相讨论及课件演示的方法让幼儿知道冬天能看到哪些叶子?总结幼儿谈话内容。
四、教学过程:
1、通过户外活动使幼儿对《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的谈话活动产生兴趣。
(1)小朋友,冬天到了树叶有什么变化?
(2)你们知道冬天到了哪些叶子不会落吗?(让幼儿集体谈论)
在这一环节中,让幼儿对冬天能看到哪些叶子有初步的认识,从而进行进一步探索活动。
2、让幼儿观看课件:冬天的常绿树
(1)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冬天有哪些常绿树?
(2)冬天到了,哪些树上的叶子不会落呢?
通过课件的演示,使幼儿对已有的经验得到认识和肯定,同时使幼儿对冬天能看到哪些树叶有进一步认识。
3、通过讨论提问总结冬天看到的树叶。
(1)请小朋友说一下你们知道冬天有哪些树叶不会落?(鼓励幼儿大但发表自己的意见)。
(2)集体讨论冬天看到树叶有哪些?
总结谈话内容:常见的有冬青、松树、柏树等。
(3)仔细观察冬天的树叶有什么特点?(集体讨论)
总结:冬青树叶较后,有蜡质,松柏树叶小,针状较厚,两种类型的树叶冬天都不会落。
4、让幼儿绘画自己见过的常绿树,以此巩固幼儿所学内容。
五、活动延伸:
互相欣赏绘画作品并进行讲述说明,使幼儿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第二篇:关于树叶的幼儿园说课稿
树叶是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具有消毒、保健的作用。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树叶的幼儿园说课稿,欢迎阅读。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秋天已经到了,小树叶也由绿变黄,一个个好象穿着金黄色裙子的小姑娘,搀着大树妈妈在秋日里翩翩起舞,一阵秋风吹来,小树叶告别了大树妈妈的怀抱。这是秋天最普通的现象,并结合我班的主题活动和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这节音乐唱歌活动——树叶,更深刻得让幼儿体会到秋天的气氛和特点。同时也发展了幼儿良好的唱歌习惯和音乐表演能力。
2目标定位:
目标是整个活动的起点和归宿,起着向导作用,根据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确立了成就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
学唱歌曲,能形象地表现歌曲的内容。
在游戏中感知数的概念。
3活动的准备:根据活动的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学唱歌曲,能形象地表现歌曲的内容,难点是在游戏中感知数的概念。
二说教法
引题法:为了让幼儿尽快的把思路集中在活动上,所以必须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来拉回幼儿的思维,因此用了适宜的引题话题:秋天落叶的美景。幼儿基本能接受。
教师范唱范念法:要把一首新的诗歌或歌曲传授给幼儿就免不了教师要进行范念或范唱,这样能直观的让幼儿感受到诗歌或歌曲的美妙之处,激发幼儿想念,想唱的欲望。同时教师亲切的语言又能增加师幼的感情,这也突出了师生互动。
音乐欣赏法:音乐唱歌课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幼儿学会一首歌曲,音乐欣赏法不仅能让幼儿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歌曲的美妙之处,又能陶冶幼儿的音乐情操,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情景表演法:不仅在活动中起到了动的一面,又能锻炼幼儿的胆量。幼儿在表演中更能感受到歌曲的美妙,表演法在另一方面也更加全面的诠释了歌曲的内容,幼儿在边跳边唱的气氛中能身心愉悦。
游戏法:在音乐活动中用游戏来做一个小插曲,对幼儿来说也是非常感兴趣的环节,幼儿能在自己较熟悉的旋律中进行游戏活动,更能提高幼儿游戏得积极性。
三说学法
倾听法:幼儿在活动中要多次听教师说,这就需要幼儿在活动中有良好的倾听能力,然后来正确的回答老师的问题;在教师范唱时幼儿能仔细倾听就能对幼儿学唱歌曲有非常大大帮助。
欣赏法:音乐活动就需要
幼儿能非常好的欣赏音乐,这样有利于幼儿较好的掌握歌曲的旋律,同时又能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感受到音乐活动带给他们的乐趣。
体验法:幼儿在唱歌活动中需要自己唱出来,这就是让幼儿自己体验歌词和旋律。在幼儿不断的体验中从而学会新的歌曲。
参与游戏法:活动中幼儿把自己当作树叶来进行树的概念练习,这也对本活动进行了简单的延伸,幼儿在音乐中同时来进行数学的概念练习,心里比较愉悦。
四活动流程
一引题:
小朋友,秋天到了,风呼呼得吹着,马路两旁的树会怎么样呢?
老师发现秋天的时候树上的叶子都飘落下来了,看着这么漂亮的景色,我呀做了一首诗,今天请小朋友也来学学,念念,好吗?
二以诗歌的形式学念儿歌。出示图片,教师范念。
1提问:小朋友都看到了什么?
2教师范念边做动作,幼儿跟念。
三欣赏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四教师范唱,幼儿学唱歌曲。
五游戏:树叶。巩固幼儿对数的概念。
五活动效果分析:
做为老师的角度,这次用音乐活动的教案来上课也是一个新的尝试,在音乐课这一快对本人来说掌握的知识是比较缺乏,也需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来提高音乐课的质量,从而达到较好的水平;
本次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来的唱歌欲望还是挺强的,不过由于部分教法的不当,最后幼儿的掌握程度也不是非常好。活动的气氛可以在教师的带领下更活跃些,可以让幼儿在自己的思考下来完成歌曲的舞蹈动作,而不应该由教师包办完成,这样不利于幼儿的大脑发展,抑制了幼儿的想象能力。
活动的种难点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须在下次活动中努力尝试改变。
第三篇:小树叶说课稿
一、设计意图:
《小学教育纲要》明确指出: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总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学的教育任务应是向学生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其身心健康活泼的成长,为造就一代新人打好基础。而小学的音乐教育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近几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教音乐教育领域中掀起热潮,已被有些教师运用于教学,而且越来越受老师和孩子们的喜爱。我学习后,受益匪浅。所以在认真贯彻新《纲要》的同时,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在对学生音乐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实践。在教学中大胆尝试和运用,致力通过游戏式,即兴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在唱唱跳跳,拍拍奏奏,敲敲打打中学习音乐,愉悦身心培养其活泼的个性。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这便是我设计这个活动的初衷。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小树叶》是一首AB段式的歌曲,是富有情感教育意义的音乐教材。歌曲表现了两种不同的情感体验。歌曲的第一段主要讲树妈妈看到树叶娃娃们飘走了,心里很难过,音乐缓慢忧伤;第二段主要写小树叶变勇敢了,树妈妈很高兴。音乐欢快跳跃,与第一段的音乐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学生容易感受、理解和表达。而且大班学生对“喜怒哀乐”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通过学习歌曲,可以让学生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
(二)教学目标
大班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对嗓音的控制能力有所提高,对音乐的再认和记忆能力也逐渐增强。在对教材有了充分的分析后,根据大班学生在音乐技能技巧和认知、常识等方面的实际水平,结合我对新《纲要》的理解,从情感态度、知识和能力的角度出发,我确立了以下目标:
1、体验歌曲中小树叶依恋大树妈妈的情感,学习小树叶勇敢的精神。(重点)
2、在感知和理解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初步学习用不同的歌声(轻缓连贯、欢快跳跃)、表情、动作,演奏等来表现音乐的内容。(难点)
以上目标的制定,体现了艺术教育由倾听—感受—表达的审美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艺术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体验与感悟艺术美的过程。因此我将本活动的教学重点定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去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体验其中的乐趣。
难点:由于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音乐记忆和再现能力。学唱一首新歌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难。但是在对歌曲有了自己的内心体验后,如何把自己内心的体验通过音色、节奏、音量、情绪、动作等表现出来,这对于他们来说,将是一个挑战。所以我把它列为整个活动的难点。
(四)教学准备:
1、创设秋天落叶的场景,有光秃秃的大树在哭泣和落叶。(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理解歌词做好铺垫)。
2、多媒体音乐课件《小树叶》,歌曲图谱,各种乐器。
三、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个体在认识过程中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个体对认识对象的体验也就越细致,越丰富,理解也就越全面,越深刻。在本活动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和操作法。其中,通过启发引导法,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而情境教学法贯穿活动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为学生享受艺术,表现艺术提供了机会,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欲。
(二)学法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认为:“儿童学习音乐,首先应该学习听完整的优秀音乐,而且需要学到能听出这些好的音乐中的一切细微变化及独特情趣,并能对这些音乐及其细微变化熟悉到能够做出直觉反应的程度。”根据这一教学理论,在活动过程中,欣赏法、对比法和游戏法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法,这两种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感受音乐、自由表现的机会,同时肯定和接纳学生独特的表现方式,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遵循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活动过程中,将充分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促进学生的艺术能力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一)以游戏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游戏是学生喜欢的学习形式,让学生溶入游戏角色中,能使他们更自由地表现自己。
(二)通过谈话,帮助学生体会小树叶依恋树妈妈的情感。
1、观察场景
以树妈妈为什么哭为引,发散学生的思维。
2、感情迁移:你离开妈妈会怎么想
3、倾听音乐,看动画。
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去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体验其中的乐趣。初步理解歌曲内容。
(三)欣赏音乐,畅谈感受。看图谱,学唱歌曲。
我在此环节中,与学生一起听听说说,看看做做,唱唱跳跳。运用了欣赏法、对比法、启发引导法,通过提开放式的问题,给了学生一个较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回忆自己伤心和快乐的情感体验,从而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更深刻地理解歌曲。该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多感官的参与,使各领域相互渗透,体现了课程多元化的整合。
在此环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歌曲,还借助了图谱,以分段欣赏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比作品中两种不同的音乐情绪。运用启发引导法,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帮助学生了解小树叶、树妈
妈的内部心理活动,探索思考什么样的歌声适合体现该段歌曲,进一步体验音乐情感的直觉性,体现了积极的师生、生生互动,营造了轻松、自由、平等的课堂气氛。突出了重点,为解决难点做好准备。
(四)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自由表现 体验乐趣
此环节是本活动的结束部分,所有的学生与老师一起扮演树叶娃娃,与所设置的场景产生积极的互动,让学生置身于角色中,随着《小树叶》的音乐自由表现,起到了首尾呼应的作用。(结束)
第四篇:一片树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植树”中的一篇主体课文——《一片树叶》的第二课时。
一、联系实际说教材
《一片树叶》写的是一群小动物采用了不同方式爱护一棵小树的故事。它以童话故事为体裁,符合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内容童趣盎然,语言生动活泼。孩子们乐于接受,并且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花草树木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且能在读中提出问题,在读中解决问题。
二、高效创新说教学目标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听说读写的能力,他们思维活跃、敢于质疑,见解独特,根据课程标准要求、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
2、能力培养:在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质疑、解疑、想象、创新等能力。
3、德育渗透:通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爱护花草树木的思想感情。
三、科学合理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 快乐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鼓励欣赏法等教学方法。
学生则运用:自学、合作、探究法;
读、思、议结合法;
表演、感悟法,进行学习。
四、情境互动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乐学兴趣
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愉悦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学习兴趣浓厚。因此开篇伊始,我设计了“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有一棵小树却一片叶子也没有,它的叶子都到哪里去了呢?”这样一个悬念,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导入新课,揭示课题,继续学习这一课。再用简笔画板书课题,让学生和我一起书空,这个环节既复习了生字词又自然的引入对课文的学习。为了奖励孩子们生字认得准,课文读得好,我还让他们欣赏了本文的课文动画,孩子们看得津津乐道,更是提升了“寓教于乐”的力度。所以孩子们都饶有兴趣的告诉我“故事中主要写了小黄牛、小兔子、小猴子和小熊这几个小动物”。
(二)、品读感悟,理解情节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因此,我设计了“看着这棵漂亮的小椿树,小兔子,小猴子、小熊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请你把它们说的话读给大家听。”学生这时自读感悟,通过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接着我又采用“帮、扶、放”的探讨方式,在学习小兔子见到小椿树这一部分时,先把我提出的问题作为诱饵,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阅读、思考和探索,再放手让学生进行小团队合作,自主学习小猴子和小熊见到小椿树后的不同表现,来自由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体验”等教学理念。在读悟的环节中,教师只作为合作伙伴参与其中适当指点、引导并且运用发展性的评价让学生互评自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三)、图文对照,想象理解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在这个环节我用多媒体放映小黄牛栽树、小动物们摘树叶、小黄牛目瞪口呆等课件。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适时提问:“小椿树一片叶子也不剩了,小黄牛的心情会怎样?” “小动物们再次回来时,看见了光秃秃的小椿树,会说些什么呢?”孩子的世界是一个想象的世界,而语文课堂又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场所。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就是通过想象,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希望使他们在想象、思维、表达的过程中,切实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四)、创新表演,情感升华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说一说“小动物们分别是怎样取下树叶的?除了小兔子、小猴子和小熊之外,还有谁也来摘树叶了?你怎么知道的?”根据他们的回答,我相机板书: 小心的摘下、仔细地掐下、捋下、采下、扯下......,小山羊、小猪……。从而发现小动物们的动作都很轻,都没想要伤害小椿树,都认为自己的错误很小,可结果却都严重伤害了小椿树,从而让学生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当小演员,表演小动物们怎么摘树叶的。惟妙惟肖的表演让每个学生都动了起来,在学生用肢体语言对课文进行感悟、体验、诠释、认知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由此产生保护花草树木的美好愿望,也使本课的三维目标达到和谐统一。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尽可能的把更多的时间归还给学生”是我设计这一课的一个宗旨。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围绕“以后你遇到花草树木要怎样做?”来畅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并上台帮小椿树贴回树叶。这些看似简单的话题或举动,既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又把学生导向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去思考,去探索。深切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
五、直观简明说板书: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此板书力图全面简明地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商丘市红旗路小学 李艳飞
第五篇:幼儿园中班说课稿《小树叶找妈妈》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而【说课稿】则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小树叶找妈妈》,欢迎阅读。
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
一、说教材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科学课《小树叶找妈妈》。
1.教材分析:
新《纲要》中科学领域提出了:对周围事物与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与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目标。《小树叶找妈妈》这一活动是在平时到户外散步的时候,小朋友对树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结合本季节开展的主题:金色的秋天,我设计了一系列关于树叶的活动,本次活动就是其中之一。
“从幼儿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出发”是瑞吉欧教育理念之一,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们细致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及时捕捉他们的兴趣点,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为基础,贴近幼儿自身的经验进行自然而然的引发,层层深入开展活动。我们鼓励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各种手段来发现问题。在摆摆说说的活动中,他们的想象力发展了,会用自己的话语描述对家的认识。
二、说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与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本次活动目标为:
1.能观察、对应、和比较,认识树叶的不同。
2.知道树木对人类的重要性,有初步保护环境的意识。
3.能在活动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难点:观察、对应、和比较,认识树叶的不同。
在活动中我先让幼儿观察树叶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然后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对应的方法帮小树叶找妈妈,最后通过送小树叶回家,巩固对树叶特征及名称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与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制作电脑多媒体课件;
2.磁带一盒;
3.物质准备:叶标本三种;杨树、柳树、枫树的挂图;彩纸若干张。
四、说教法
《纲要》强调幼儿是中心,教育活动应以幼儿的需要、兴趣,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来进行,学决定教,在活动中我对自己角色的定位是一个参与者,我希望和孩子共同发现、讨论、寻找,让孩子在观察树叶时享受探索的快乐、在帮树叶找妈妈时,享受助人为乐得乐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法。
1.情境教学法: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本次活动以幼儿喜欢的帮助小树叶找妈妈为线索,贯穿整个活动。
2.问题设置法:
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激发兴趣的提问:这些树叶是从那里来得?激发情感的提问:小树叶离开了妈妈会怎样呢?我们可以帮它做些什么?使幼儿不断的思考,不断的进取。
3.操作法: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在与实物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进行探索学习,用小树叶拼贴出美丽的图画。
五、说教学程序
(一)激发兴趣(拾落叶)
播放音乐,请幼儿想象自己是一片从树上飘落的叶子,配合音乐模拟叶子飘荡。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机,活动一开始幼儿小树叶随音乐做动作,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小朋友拾起散落在地上的树叶。
(二)幼儿观察树叶(发现树叶的特征)
请幼儿找一找自己喜欢的树叶做朋友并说一说它像什么。(幼儿自己寻找、想象)
〔在这一环节中是启发幼儿合理想象。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象,我们能看到他们大智若愚的稚嫩童趣,一片树叶可以引发他们不同的想象。例如:“这片树叶(杨树叶)像什么?”“扇子”“它还像什么?”教师可以再次启发幼儿的想象,让他们深入思考,出现各种奇思妙想。〕
(三)自由探索
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看看你的树叶朋友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是什么感觉?我们可以帮小树叶做些什么?它的妈妈是谁?
(四)体会成功的喜悦(课间操)
帮助小树叶找到妈妈,并于它们一同跳舞。
(五)知识拓展(知道树的种类、作用)
通过课件的演示让幼儿了解其他树的种类。组织幼儿互相交流并讨论树木有什么作用,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树木能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好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爱护花草树木,做个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六、延伸活动(制作叶子画)
这一环节是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的创造制作,对孩子们来说,这种充满自信和自主的操作同样具有想象、创造性的成分,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可以使幼儿按目前的心理需要(成功需要、尝试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式,在已有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创造向前推进一步,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体验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