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唐山大地震》教案_1
《唐山大地震》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慰藉死难者的同时,也让新生一代了解那场灾难,了解我们伟大的民族是如何战胜苦难、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的。
2、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本文是如何体现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的?
2、地震留给人们的启示和教训。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联系背景)
日历翻开到7月28日,时钟倒转回了31年前,历史凝固在凌晨3时42分56秒,一场人类史上堪为最惨烈的地震灾难降临到中国人民头上:短短的十几秒,房屋倒塌,烟囱折断,公路开裂,铁路弯形,地面喷水冒砂,正在酣睡中的人们来不及反应就被埋在了瓦砾之下,一座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被夷为一片废墟。242419人丧生,36万多人受重伤,70万多人受轻伤,158886户家庭解体,7821个妻子失去了丈夫,8047个丈夫失去了妻子,3817人成为截瘫患者,25061人肢体残废,遗留下3675位孤寡老人,4204个孤儿……这就是唐山大地震。
二、感受地震的惨烈情景
多媒体播放几张有关唐山大地震的照片。
三、自主探究
以组为单位,研究几个问题:、在唐山大地震中广大军民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不可胜数,课文为什么节选了犯人、盲人等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救灾中的表现?
指导:报告文学一般分为三个种类:典型人物报告文学、重大事件报告文学和社会问题报告文学。本文属于重大事件报告文学。重大事件报告文学,强调交待事件的全过程及其重点,涉及社会生活面比较广泛。它通过事件本身及作者对事件的态度来体现主题思想,事件贯穿全文,而人物刻划则服从于事件展示。写到的人物往往很多,对多个人物进行简略的粗线条的描写。往往要写出不同人物共同的精神特点。写作时一般都采用特写镜头式的描写方法,也就是在交待事件和揭示问题的过程中,把镜头对准一个又一个的人,寥寥数笔,白描勾勒。当然,也要注意抓住人物的精神闪光点和人物性格的鲜明特征,要使人物语言生活化、个性化,再现人物语言。常常用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要写好人物生存的活的社会环境,把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反映,发掘人物形象普遍的社会意义。犯人、盲人等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救灾中的表现尚且如此,其他人自不必说了。
2、“大户”是怎样形成的,又因何而解体?
指导:“大户”是在灾后自觉形成的,又因“当人们从废墟上扒回了自己家私有的财产,那私有财产在他们各自的‘铺位’前越堆越高的时候,那种休戚与共的感情上的维系开始解体了。充满生命活力的是顽强的‘私有’观念”而解体了。政论性是报告文学的灵魂,报告文学实际上是一种强有力的特殊宣传工具,以明显的社会作用为目的。作为时代产物的报告文学,强烈地体现时代精神,把具体事实放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局中衡量,反映当代人民的意志、愿望和要求。具体表现为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性语言。当时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期的建设时期,提倡公有制观念,反对私有制观念。尽管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却正体现了政论性是报告文学的灵魂的特点。
3、哪些地方运用了白描手法?哪些地方运用了叙述中抒情的手法?
指导:(1)报告文学反映和推动现实的功能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读者阅读的目的是扩大认识。真实的事件和人物对读者产生的亲切感、参与感和冲击力,是重视虚构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这是报告文学经常产生轰动效应,社会作用比较直捷的根源。因此报告文学在表达方式上最必不可少的手法为白描手法,即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例如:“铁门伏卧在灰土中,岗楼碎成一堆乱石”,寥寥几笔,灾难的破坏力可想而知;“他们一个抓着一个的衣角,走在被晒得滚烫的路上”,短短几句,盲人的执著与艰辛刻画得淋漓尽致。
(2)融情于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避免了直接的议论,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了叙述之中,渗透到了素材的选择之中。例如:“整整一天啊,这支刺刀下的救险队伍,没有一刻停歇。囚犯们无言地苦干着……”等,能在读者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
四、合作探究
师生共同研究两个问题、地震给们们留下的极为深刻的启示和教训有哪些?
(震前预报、建筑物的防震设施、地震的应急准备、正确对待外援)
2、怎样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指导:21世纪的人类对于战争带来的惨剧怀有深刻的记忆和高度的警觉,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纪念日,缅怀战争的死者,祈祷人类的和平。相形之下,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高度警觉和理性的整体防御,还刚刚开始。我们应该重视能源、环保、防震搞灾等自然问题。
五、小结
大作家雨果曾说过:“回忆是力量之源”,今天,我们站在新世纪回望31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在凭吊死难者的同时,也让新生一代的你们了解那场灾难,了解我们伟大的民族是如何战胜苦难、创造们人间奇迹的!
第二篇:《唐山大地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唐山大地震的惨烈程度,思考地震带给了人们什么。
2、慰藉死难者的同时,也让新生一代了解那场灾难,了解我们伟大的民族是如何战胜苦难、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的。
3、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学重难点】
1、地震留给人们的思考。
2、本文是如何体现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日历翻开到7月28日,时钟倒转回了34年前,历史凝固在凌晨3时42分56秒,一场人类史上堪为最惨烈的地震灾难降临到中国人民头上:短短的十几秒,房屋倒塌,烟囱折断,公路开裂,铁路弯形,地面喷水冒砂,正在酣睡中的人们来不及反应就被埋在了瓦砾之下,一座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被夷为一片废墟。242419人丧生,36万多人受重伤,70万多人受轻伤,158886户家庭解体,7821个妻子失去了丈夫,8047个丈夫失去了妻子,3817人成为截瘫患者,25061人肢体残废,遗留下3675位孤寡老人,4204个孤儿„„这就是1976年,我国发生的一起震惊世界的大灾难——唐山大地震。具体情形如何请看第4课《唐山大地震》(节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在唐山大地震中广大军民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不可胜数,课文为什么节选了犯人、盲人等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救灾中的表现?
问题1:地震后的看守所是怎样的?犯人为什么没有逃跑,反而去救人? 问题2:地震后资希圣和那些盲人在干什么?
提示:报告文学一般分为三个种类:典型人物报告文学、重大事件报告文学和社会问题报告文学。本文属于重大事件报告文学。重大事件报告文学,强调交待事件的全过程及其重点,涉及社会生活面比较广泛。它通过事件本身及作者对事件的态度来体现主题思想,事件贯穿全文,而人物刻划则服从于事件展示。写到的人物往往很多,对多个人物进行简略的粗线条的描写。往往要写出不同人物共同的精神特点。写作时一般都采用特写镜头式的描写方法,也就是在交待事件和揭示问题的过程中,把镜头对准一个又一个的人,寥寥数笔,白描勾勒。当然,也要注意抓住人物的精神闪光点和人物性格的鲜明特征,要使人物语言生活化、个性化,再现人物语言。常常用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要写好人物生存的活的社会环境,把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反映,发掘人物形象普遍的社会意义。犯人、盲人等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救灾中的表现尚且如此,其他人自不必说了。问题3:“大户”是怎样形成的?“大户”的解体说明了什么? 提示:“大户”是在灾后自觉形成的,又因“当人们从废墟上扒回了自己家私有的财产,那私有财产在他们各自的‘铺位’前越堆越高的时候,那种休戚与共的感情上的维系开始解体了。充满生命活力的是顽强的‘私有’观念”而解体了。政论性是报告文学的灵魂,报告文学实际上是一种强有力的特殊宣传工具,以明显的社会作用为目的。作为时代产物的报告文学,强烈地体现时代精神,把具体事实放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局中衡量,反映当代人民的意志、愿望和要求。具体表现为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性语言。当时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期的建设时期,提倡公有制观念,反对私有制观念。尽管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却正体现了政论性是报告文学的灵魂的特点。问题4:文中抒情性的文字很少,但从字里行间却能感受到作者的感情,结合具体例子谈谈你的理解。(可由此延伸至有关报告文学的知识)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对以下问题进行探究)
1、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白描手法?哪些地方运用了叙述中抒情的手法?
(2)融情于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避免了直接的议论,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了叙述之中,渗透到了素材的选择之中。例如:“整整一天啊,这支刺刀下的救险队伍,没有一刻停歇。囚犯们无言地苦干着„„”等,能在读者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
2、地震给们们留下的极为深刻的启示和教训有哪些?
(震前预报、建筑物的防震设施、地震的应急准备、正确对待外援)
3、怎样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四、拓展迁移
五、总结
六、布置作业
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痛苦是巨大的,可人们面对灾难的勇气却是值得敬佩的。但,灾难之前的人们是否一无所知,怎样让灾难受损的程度降至最低,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人们去思索。那么,人类应如何与自然相处呢?写一段300字的文字,谈谈你的看法。
第三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影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我常常说一部好的电影可以感动观众,流泪当然也是感动的一种表现。但反过来是不是也成立呢?一部让你流泪的电影是否一定是一部好电影?冯导的《唐山大地震》正是这样一部电影。让观众流泪,我却不认为是一部好的电影。这部电影的泪是单纯的从视觉上煽情,是利用观众对灾难和生离死别本能的伤感,配合导演的需要做出适当的反应。而不是因为从内心感触到回味到的震撼。这就像春晚的掌声,很和谐,却又很勉强。这样的电影效果是经不起反复观看的,因为缺少内涵和灵魂。称之为心灵史诗真是看低了史诗这两个字,这充其量就是晚上八点档的家庭苦情戏。
电影改编自小说《余震》,从电影的篇幅上看,原名也更贴切些,地震只是故事开始的引子,重点讲的是震后,冯导的改名很有商业炒作的嫌疑。未看之前我一直以为是个纪录片,或者是个灾难片,看完只是一个纯粹的文艺片。地震的背景可以抽换成任意的一场灾难:地震,火山爆发,海啸,等等都可以。唐山大地震成了电影里可有可无点缀的背景。
开场之前,听说看此电影必哭无疑,准备好了面巾纸,又备好饮料,以便缺水之需。将近20分钟的广告委实让人忍无可忍。地震的场面来的比我想的快,虽然和《2012》相比,场面并无新意,但从中国电影特技进程方面来说,已经不错了,而且毕竟看自家地震还是有感情因素在里面的。影片讲述的是元妮在唐山地震中,失去了丈夫,儿子和女儿被压在水泥板下,只能活一个,确认必须做出一个抉择时,元妮选择了儿子。幸运的是女儿方凳居然也活下来了,但从此和元妮失散,被杭州的军人家庭收养。方凳对生母的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加恨意。元妮和儿子方达相依为命,方达失去了一只胳膊,对学习无感,没能上大学,在第一波务工潮中,远去杭州做车夫。若干年后,居然开起了旅游公司,成为个体老板,俨然成功人士,娶了媳妇,有了儿子。方凳则考上了杭州医学院,养母病逝,她却因为早恋怀孕退学,生下了女儿并失踪几年。再过若干年,由于汶川地震,巧遇弟弟方达,一家母女相认,哭的肝肠寸断。几十年的仇恨化解,烟消云散,结局非常和谐。还有一个问题我很奇怪,弟弟方达失去一只胳膊,在杭州打拼多年,开着宝马衣锦还乡,这个独臂可以考驾照么?
影片围绕小人物展开,这是中国大片的进步,只是本应该在人物性格和生活感受刻画上多多着墨。但整片下来,人物的内心纠缠与心理阴影,表现的捉襟见肘。故事松散,线索糅合的生硬,真不晓得要不是个汶川地震,这人物该如何交织?彷佛倾了一座城,只为了成全这一家子。重逢的戏我以为会有亮点,依然毫无新意,下跪,抱头痛哭,我有点看不下去了。主题避重就轻,非常的主旋律,犹如文革时期的样板戏。冯导对此类影片的驾驭和表达功力不够,或者本来就想投机取巧。如果你是想来看真相的,那么这个影片不能告诉你任何关于唐山大地震的一丝丝事实。冯导颠覆了整个世界,只为能摆正ZF的倒影。很多历史的真相在过了几十年,几百年后,模糊了,混淆了,洗白了。这是对24万受难者的亵渎而不是纪念,导演也没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和还原历史的勇气,所以他最多只能做到催泪而不是感人至深的打动。
纵观影片我找不到元神,没有点睛之笔,只有剧情之冗长。演员的表现上,徐帆用力有点过猛,一贯的拧巴和做作没有完全摈弃,端着架子,明显没有道明大叔来的浑然天成。有些演员你一看就知道她是在演戏,有种做作的感觉,而有些演员你一看,他是从表演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我是个泪点比较低的人,徐帆前面的表演固然有可圈可点之处,我却能噙着泪,而道明叔在医院,背对着病房,独自潸然泣下,击中了俺的软肋,面巾纸终于派上用场。陈道明内敛锋芒收放自如,尤其在医院哭送爱妻和养女回来,年三十晚上接战友电话时的兴奋,无论悲喜都很让人动容;张静初扮演的方凳,实在不出彩,表情单一,眼神飘忽,张力不够。人物设定上,我觉得母亲的抉择很有中国特色,有些观众说能理解,因为弟弟是男孩,要留后嘛。这说明直到今天,这种重男轻女的思想依旧有市场。电影里有一处细节就反映出她平时就是重男轻女,西红柿只有一个,为什么非要给弟弟,完全可以一分为二,其实两个孩子一样大的,为什么强调姐姐要让弟弟?母亲之后固执的守在废墟里过日子,和儿子媳妇死磕,这都恰恰反映了这个人物的愚昧自私,我不明白怎么反而成了圣-母。
方凳在内心承受了巨大的痛苦之后,观众会对这个人物表现出包容和怜惜,但不能因为有了这些怜惜,而否认她其实也有些冷血。养父是最关爱她的人,对她的所有选择都尊重支持。她却这个家庭里享受完亲情之后,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去杭州上大学,悄没声的失踪生孩子,几年后带孩子回来,又呼喇一下远嫁加拿大,留给孤寂的养父一个冰冷的背影。养父是这个影片里最美好的人物,当然这个原著有差别。看着他年轻时的高大英俊直到老年时的形影相吊,有种说不出的酸涩。方达这个弟弟就更神了,他的生存是建立在姐姐死亡之上,(虽然姐姐活了下来)他的心理未免太强大了,他只感念母亲,却忘记了姐姐。
影片片长两个多小时,情节拖沓的厉害,煽情到滥情,煽情场面多的和开场前的广告一样,熬到最后终于看完,如释负重。
第四篇:《唐山大地震》教案
《唐山大地震》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慰藉死难者的同时,也让新生一代了解那场灾难,了解我们伟大的民族是如何战胜苦难、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的。
2、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本文是如何体现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的?
2、地震留给人们的启示和教训。
[时安排]
一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联系背景)
日历翻开到7月28日,时钟倒转回了31年前,历史凝固在凌晨3时42分6秒,一场人类史上堪为最惨烈的地震灾难降临到中国人民头上:短短的十几秒,房屋倒塌,烟囱折断,公路开裂,铁路弯形,地面喷水冒砂,正在酣睡中的人们来不及反应就被埋在了瓦砾之下,一座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被夷为一片废墟。242419人丧生,36万多人受重伤,70万多人受轻伤,18886户家庭解体,7821个妻子失去了丈夫,8047个丈夫失去了妻子,3817人成为截瘫患者,2061人肢体残废,遗留下367位孤寡老人,4204个孤儿……这就是唐山大地震。
二、感受地震的惨烈情景
多媒体播放几张有关唐山大地震的照片。
三、自主探究
以组为单位,研究几个问题:、在唐山大地震中广大军民抗震救灾的英雄事迹不可胜数,文为什么节选了犯人、盲人等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救灾中的表现?
指导:报告文学一般分为三个种类:典型人物报告文学、重大事报告文学和社会问题报告文学。本文属于重大事报告文学。重大事报告文学,强调交待事的全过程及其重点,涉及社会生活面比较广泛。它通过事本身及作者对事的态度来体现主题思想,事贯穿全文,而人物刻划则服从于事展示。写到的人物往往很多,对多个人物进行简略的粗线条的描写。往往要写出不同人物共同的精神特点。写作时一般都采用特写镜头式的描写方法,也就是在交待事和揭示问题的过程中,把镜头对准一个又一个的人,寥寥数笔,白描勾勒。当然,也要注意抓住人物的精神闪光点和人物性格的鲜明特征,要使人物语言生活化、个性化,再现人物语言。常常用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要写好人物生存的活的社会环境,把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反映,发掘人物形象普遍的社会意义。犯人、盲人等特殊的社会群体在救灾中的表现尚且如此,其他人自不必说了。
2、“大户”是怎样形成的,又因何而解体?
指导:“大户”是在灾后自觉形成的,又因“当人们从废墟上扒回了自己家私有的财产,那私有财产在他们各自的‘铺位’前越堆越高的时候,那种休戚与共的感情上的维系开始解体了。充满生命活力的是顽强的‘私有’观念”而解体了。政论性是报告文学的灵魂,报告文学实际上是一种强有力的特殊宣传工具,以明显的社会作用为目的。作为时代产物的报告文学,强烈地体现时代精神,把具体事实放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局中衡量,反映当代人民的意志、愿望和要求。具体表现为画龙点睛式的议论性语言。当时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期的建设时期,提倡公有制观念,反对私有制观念。尽管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却正体现了政论性是报告文学的灵魂的特点。
3、哪些地方运用了白描手法?哪些地方运用了叙述中抒情的手法?
指导:(1)报告文学反映和推动现实的功能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读者阅读的目的是扩大认识。真实的事和人物对读者产生的亲切感、参与感和冲击力,是重视虚构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这是报告文学经常产生轰动效应,社会作用比较直捷的根源。因此报告文学在表达方式上最必不可少的手法为白描手法,即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的写作手法。例如:“铁门伏卧在灰土中,岗楼碎成一堆乱石”,寥寥几笔,灾难的破坏力可想而知;“他们一个抓着一个的衣角,走在被晒得滚烫的路上”,短短几句,盲人的执著与艰辛刻画得淋漓尽致。
(2)融情于叙。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避免了直接的议论,将自己的感情融入了叙述之中,渗透到了素材的选择之中。例如:“整整一天啊,这支刺刀下的救险队伍,没有一刻停歇。囚犯们无言地苦干着……”等,能在读者心中产生强烈的震撼。
四、合作探究
师生共同研究两个问题、地震给们们留下的极为深刻的启示和教训有哪些?
(震前预报、建筑物的防震设施、地震的应急准备、正确对待外援)
2、怎样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指导:21世纪的人类对于战争带来的惨剧怀有深刻的记忆和高度的警觉,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纪念日,缅怀战争的死者,祈祷人类的和平。相形之下,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高度警觉和理性的整体防御,还刚刚开始。我们应该重视能源、环保、防震搞灾等自然问题。
五、小结
大作家雨果曾说过:“回忆是力量之源”,今天,我们站在新世纪回望31年前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在凭吊死难者的同时,也让新生一代的你们了解那场灾难,了解我们伟大的民族是如何战胜苦难、创造们人间奇迹的!
第五篇: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唐山大地震,那是一场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的大灾难,是人类有史以来,一场最惨烈的大天灾。在我的心灵深处埋藏了许多有关唐山大地震的痛苦的记忆。那一年,我9岁,住在紧挨震中的的汉沽区,也是地震的重灾区,我亲眼目睹了母亲的受伤,亲眼目睹邻居一家三口的死亡,放眼望,到处都是倒坍的房屋,空地上摆放着流血的伤员和遇难者的尸体,现在想来仍令人不寒而栗。抽空拜读钱钢先生《唐山大地震》,仿佛又回到了那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作为一名地震亲历者,经过岁月的洗礼,读钱先生的著作,感觉特别真实,也别有一番感触。作者从唐山大地震的前兆、发生、结束、到重建一一写来,一切均像在他的笔下复活了一般,一桩桩感人的故事,一个个经历劫难洗礼的人物,一下子全浮现於眼前。
这确实是一场浩劫。作者并没加上一丁点儿的夸张、一丁点儿的放大,只用了最写实的方法,将几位亲身经历地震人士的感受记下来,将地震的死亡人数、影响范围等资料摘录下来,已教人感觉到那是一件多麽悲惨的事。但愿这一切都是假的。
书中记录了很多受灾者的故事,有几个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在第二章,作者的采访笔记记录了这一件事:一个孩子在地震时遭撞伤,头皮被掀开一大块,里面满是沙子,救灾人员用水去为他冲洗,每洗一下,那孩子便抽搐一下。读到这一段,我几乎掉下眼泪,那只是一个小孩而已,一个本应天真烂漫的小孩,却要承受?成人也难於忍受的剧痛,这是多麽的令人心酸啊!另外还有两个故事令我热泪盈眶:分别是那位被楼板压住下身,无法脱险的护士,及明知病人救不活,但仍要尽力去救治的仁医。三件事都叫人感到那麽惋惜,无奈。
但此书的最大价值却不在这些感人的故事,而是那一个个故事背后带给我们的深刻体会,那一堆堆统计资料向人类发出的严厉警告。书的第一章就已给了我们一个信息:人类是多麽的愚蠢麻木。一开始,作者描述了许多地震前的异象,一大群老鼠移居,一大群昆虫远飞,猪、狗等都出现不寻常的举动,是否在说明人类连动物都不如呢?动物也能感受到地震的来临,但一直自封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却连一丁点感觉也没有,是甚麽回事?是千万年的进化,令我们失去了最基本预知灾害的动物本能吗?但这仍不算是最令人类汗颜的地方,最令人感到羞耻的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荣的科技万能思想。人类就是太过倚赖它,明明看见一大堆不寻常的事正在发生,但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我们信任的那些仪器并没有动静,所以不会有事发生。结果一直被人类奉为至宝的仪器出卖了人。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日渐发达的科技,是否就是加速我们灭亡的毒药呢?况且,那些所谓的新科技产品、现代化建筑,能抵抗大自然的力量吗?千多年累积而来的科学知识所造出来的建筑,大自然只用了短短的几分钟已将其完全摧毁。人是否要醒觉,不应再完全倚赖这些不可靠的东西呢!
还有一样更令人痛心的是中国人那极幼稚可笑的爱面子性格。在第五章「政治的一九七六」一节这样记载:震后,世界各国都表示要向灾区伸出援手,但我们那些伟大的爱面子思想,将这种好意拒绝了。以为这是自家的事,不需要他人援助。这是多麽的愚昧啊!救灾根本是全人类的事!结果,五千多年历史遗留下来的伟大的爱面子文化,使千千万万条本来有救的生命,埋进黄土地了。
除了愚蠢外,书中亦揭露了人性丑恶的一面。像描写人们在灾后大抢劫的那段:一些人在废墟中找值钱的物件,一些人甚至在死人身上抢夺,这完全显示了人类低劣的本性。还有写五室婶的那段,本来灾后大家是相互扶持的,过共患难的生活,但不久之后,生活较为稳定,社会稍为回复正常后,中国人那自私自利的本性立即显现。一个本来紧密联系的小社团,便这样瓦解了。又在第四章中,精神病人和盲人在灾后都被冷落,他们的残疾、缺陷,使到他们本来应有的待遇,都因歧视而失去。甚至连原有的东西也被人夺去。
幸好,书中也有记述人性光辉的一面。像在同一章中,一位小伙子得悉盲人、精神病人被分配较少的食物时,立即将那不公平的饭票撕烂,将好的饭菜都拿出来给病者食用。这正好和那些歧视病人的行政高层形成强烈的对比,而那两位一直照料病人的医生,是令人敬佩的。三个人在书中都是小人物,但比起那些所谓所长、部长等大人物有人性得多,难道真的如谚语所云:「仗义每多屠狗辈」,又在第二章中,那几位冒着被水冲走,拚命都要拉起水闸排洪的勇士,和第三章中提到的那一对新婚夫妇、那个年轻小女孩、那个大婶和那个男矿工,他们坚持活到最后一刻的精神,都漂亮地展示了人性中勇敢,舍己为人和坚强不屈的一面,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又在第二章曾提及有外国人遇难,中国人并无因民族的成见而不予救援,表现了人类互助互爱的精神。令人觉得可能真的有一天,人类能摒除民族界限,融为一体。
最后,我感到中国人有历史以来实在经历太多劫难了。只希望在未来日子,不会再有同样的灾难发生。即使发生了,亦应从唐山一劫中汲取教训,凭着我们美丽的、光辉的人性去战胜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