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理教学器材管理制度
地理教学器材管理制度
一、存放地理教学器材的教室要专室专用,不得堆放公私杂物,不得从事其它活动。地理教学器材不得挪作他用,更不得据为己有。
二、地理教学器材室要由专人管理,实行管理人员负责制,管理人员有权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和事提出处理意见。
三、地理教学器材要按计划采购,及时验收、登帐,任何时候都要做到教学器材和学校帐册相符以及帐册、卡片、实物三对应。
四、地理教学器材要按分类编号,定位存放,布局规范,陈列美观,整齐清洁。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挤、防变形、防热、防晒、防磁等工作。地理教学器材要经常维修、及时保养,做好防腐、防虫、防霉等工作,使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五、严格履行出借登记手续,要做到先登记后使用。如果发现器材有问题时,应找管理人员协调解决,不得擅自处理或修理器材。一切器材的领用、外借、归还必须通过管理人员,并必须办理登记手续,检查器材的完好情况。教师使用时,必须根据课程安排和要求,由管理人员认真准备。使用完毕,及时归还、注销。外校借用,必须经学校主管领导批准,由管理人员登记借出,并按时索回。
六、爱护地理教学器材,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损失器材要及时查明,及时上帐,器材需要报废时,要及时报告相关领导。
七、建立健全地理教学器材档案制度,妥善保存器材帐册、产品说明书、使用登记册、实验教学情况记载表等有关资料。
八、地理教学器材管理人员变动,应认真办理移交手续,移交时要有主管领导参加,按帐点物,逐件移交,帐物不符要查清原因,并认真登记。
九、地理实验室要保持清洁卫生,用过的器材要及时归类存放。
第二篇:中学地理器材管理制度
地理器材管理制度
一、地理教学器材室要由专人管理,实行管理人员负责制,管理人员有权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人和事提出处理意见。
二、地理教学器材要按计划采购,及时验收、登帐,任何时候都要做到教学器材和学校帐册相符以及帐册、卡片、实物三对应。
三、地理教学器材要按分类编号,定位存放,布局规范,陈列美观,整齐清洁。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挤、防变形、防热、防晒、防磁等工作。地理教学器材要经常维修、及时保养,做好防腐、防虫、防霉等工作,使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四、严格履行出借登记手续,要做到先登记后使用。如果发现器材有问题时,应找管理人员协调解决,不得擅自处理或修理器材。一切器材的领用、外借、归还必须通过管理人员,并必须办理登记手续,检查器材的完好情况。教师使用时,必须根据课程安排和要求,由管理人员认真准备。使用完毕,及时归还、注销。外校借用,必须经学校主管领导批准,由管理人员登记借出,并按时索回。
五、爱护地理教学器材,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损失器材要及时查明,及时上帐,器材需要报废时,要及时报告相关领导。
六、建立健全地理教学器材档案制度,妥善保存器材帐册、产品说明书、使用登记册、实验教学情况记载表等有关资料。
七、地理实验室要保持清洁卫生,用过的器材要及时归类存放。
第三篇:教学器材管理制度
教学器材领用借还制度
一、任课教师每学期初应填写教学器材使用安排表,并交器材室。
二、任课教师提前填写教学器材领用通知单,交器材管理人员,以便管理人员准备。
三、管理人员按通知单准备好器材,应先检查一遍,确保其性能良好,并向教师介绍器材性能和使用方法,由教师核查、试用正常后签字领走。
四、教师领用借用仪器,应填写仪器“借还登记簿”。
五、外单位借用器材须持介绍信,经学校领导批准后方可借出。归还时要对器材全面检查,若有损坏,按规定处理。
六、对任课教师归还的器材要根据“通知单”、“借还登记簿”逐一查对,并把完好情况填写在通知单或登记簿上,若有损坏按规定处理。
七、学生使用器材后,由任课教师、学生代表对每组器材逐一清查,并由管理人员复查,清查结果填写在使用记录和“通知单”上,若有丢损,按规定处理。
八、所有器材的借用不应超过规定的时限,以保证器材正常流通。
教学器材损坏赔偿制度
一、任课教师损坏器材后,应填写器材损坏赔偿登记簿,查清损坏原因,管理人员认可后,提出建议,由有关领导进行处理。
二、教师凡因责任事故、玩忽职守、违反操作规定损坏、丢失的器材,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赔偿。
三、学生若有器材损坏,应由任课教师和学生写明损坏原因,管理人员认可后,提出处理意见,由有关部门进行处理。若因丢失或故意损坏器材的,除进行教育外,应由个人进行赔偿。
四、外单位借用器材,本单位教师非教学借用器材损坏后,若不能按时修复归还,按原价赔偿。
教学器材维修保养制度
一、教学器材是国家财产,管理人员要根据各种器材的特点定期对各类器材进行保养,并做好防尘、防火、防潮、防锈、防霉、防光、防震等工作,要对有关器材定期采取开机、通电、充电等措施,确保器材性能完好,并做好记录。
二、管理人员要在教师借领器材前,对器材进行一次检修,保证器材性能完好,教师归还器材后,再进行一次检修,把维修好的器材放回原处,并认真填写维修保养记录。
三、对精密贵重器材要妥善保管,若管理者不精通其性能,不能擅自拆修,对自己不能维修的器材可送专业部门维修。
四、学生使用器材时,管理人员要具体认真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器材,要随堂及时维修有故障情况器材,确保教学顺利进行。使用完成后对每组器材进行检修。
教学器材报损制度
一、教学器材若发生损坏,应及时追查责任,当事人要填写教学器材损坏赔偿登记簿,视器材的损坏程度由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查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报学校有关领导同意,对器材做出维修、赔偿或申请报废的处理意见。
二、对教学中正常损坏的器材,要及时进行维修,对严重丧失精密度、性能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又无法修好的器材或修复费用超过原值50%的器材,由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认定,确无使用价值,可以申请报废。
三、对教学或活动中使用的一般材料和低值易耗品,在教学或活动中正常消耗损坏,应由管理人员报告,由有关领导审批予以注销。
四、凡有修复价值的器材应及时修复使用,暂不能修复的,应妥善保管,一律不得报废。
五、每年年终应对教学器材进行清点,把所有需要报损的教学器材填好报损报告单,统一办理审批手续,价值低的器材由学校校长审批。报废价值超过500元或特定器材应报上一级器材管理和财务部门审批,每年报废的各种器材都应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备案。
第四篇:地理器材室工作计划
地理器材室管理工作计划
张传艳
为了确保地理器材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更有效地发挥其服务于教学之功能,特拟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完善地里室的各种制度,规范各种仪器的摆放,加强卫 生管理,做好仪器借还登记,更好地发挥实验室仪器服务于教学。
二、情况分析
仪器摆放不够科学,有摞层现象;实验教师人员不够,经常有顾此失彼的感觉;课任教师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做实验,学生纪律涣散,学生对实验步骤操作不熟练,导致实验效果不理想。
三、任务与目标
1、完善各种制度和表卡,做到帐卡物三者一致。
2、规范仪器的摆放,使之科学,合理,美观。
3、严格履行借交手续。
4、热情服务,做到有求必应。
5、加强地理器材室卫生工作,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及精密性。
6、调动教师使用仪器的积极性。
7、做好清查、兑现工作。
四、方法措施
1、对照地里室布置标准,认真完善地里室的各种制度,使之有据 可依,有规可循。
2、按照仪器配备目录标准,进一步整理、摆放各种仪器,尽量 做到合理、科学。
3、严格履行借交手续。借仪器时,提前写好实验通知单,按时 归还。
4、爱护仪器,妥善保管。
5、加强卫生管理。
6、热情服务,做到有求必应。
怀远县张八郢中学
2017.2.13
地理器材室管理工作计划
责任人:张传艳
怀远县张八郢初级中学
2017年2月13日
第五篇: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制度
消防设施器材管理制度
一、消防设施器材包括防盗门、应急照明灯、指示灯、各种消防标识及干粉灭火器等。
二、由消防监管员每月按照《消防设备设施月检查记录表》中的巡回路线项目检查一遍,并把检查情况登记在表格中。
三、检查内容:
1、防火门:是否关闭状态,铰链是否灵活,整体有无损坏。
2、应急照明灯及指示灯:电源是否正常,整体有无损坏,清扫表面灰尘等。
3、各种消防标识:安装是否牢固,定位是否准确,整体有无损坏,清扫表面灰尘等。
4、各种灭火器:瓶体是否完好,固定是否牢靠,保险栓是否完好,气体压力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等。
四、相关表格
《消防设备设施月检查记录表》
防火检查制度一、一级检查由班组织实施
1、每个员工每天对本岗位、本地段进行一次火情安全的检查,排除本身能够排除的一般不安全因素,上报本身不能解决的不安全因素。
2、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及时报告,否则发现事故则有本岗位当班人员负责。
3、每天应将班组个人检查的结果向领班汇报。
4、接班时提前进入岗位,并向上一般了解安全情况,检查内容进行验收并签名,发现的问题,一般由接班领班负责处理,较大的问题以书面报本部领导处理,不得忽视或拖延。
二、二级检查由部门领导实施
1、部门领导每周组织主管对本部管辖地段,设备物资(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进行一次检查。
2、检查班组以及对防火安全工作的执行落实情况。
3、组织处理本部门的火险隐患及整改,向员工进行教育及表扬或批评。
4、负责将一周的消防安全情况书面报告院长室。
三、三级检查由医院领导实施
1、每月由医院领导或领导委托消防中心主持对各部门进行重点检查或抽查。
2、检查各部门贯彻防火安全的执行情况,检查要害部位防火安全管理及制度执行情况。好的表扬或奖励,差的批评或罚款。
四、检查的基本内容
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贮存、管理、使用是否符合安全要求。贮存容器、管道有无定期测试,有无跑、冒、滴、漏现象。
2、使用液化石油气炉灶,是否按照安全要求操作,摆放位置是否符合安全规定。
3、对烟头、遗留火种是否注意并处理好。
4、仓库内货物、物资分类及存放是否符合安全规定,库房内灯泡
规定60W以下,灯距、堆距、堆放高度、通风、室温是否符 合防火安全要求及值班情况等。
5、气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有无超负荷运行,电线、电缆的绝缘
有无老化、受潮、漏电、短路等。电动机有无空转现象,防雷设备是否完好,有无乱拉电线情况。
6、使用多种可燃、易燃油类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要求,及残油、气的处理情况。
7、危险场所动火是否按规定办手续,焊工操作时是否达到动火安全制度的要求。
8、使用有毒有害物品的场地是否有防毒的安全措施。
9、消防器材及消防系统的完好情况。各部门和消防器材有无管好、用好和到期换药,保证完整好用。
10、门卫对出入人员是否进行严格检查,对携带易爆危险物品的人员是否把关等。
11、消防通道安全疏散标志是否完好。
一、险隐患的整改
1、若检查发现火灾隐患,检查负责人应填写《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派发到受控部门。
2、受控部门接到整改通知后,应组织人员对火险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并按规定时限完成。
3、受控单位整改完毕后,检查负责人应组织人员对火险隐患进行复查,并记录复查结果。
临时动火作业安全规定
各部门经批准临时动火的部分,有实施临时动火作业时,必须做到动火前“八不”,动火中“四要”,动火后“一清”。
一、动火前“八不”
1、防火、灭火措施没落实不动火。
2、周围的杂物和易燃品、危险品未清除不动火。
3、附近难以移动的易燃结构物未采取安全防范措施不动火。
4、繁盛装过油类等易燃、可燃液体的容器、管道用后未清洗干净不动火。
5、储存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车间和场所未采取安全措施,危险性未排除不动火。
6、在进行高空焊割作业时,未清除地面的可燃物品和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不动火。
7、未有配备灭火器材或器材不足时不动火。
8、现场安全负责人不在场不动火。
二、动火中“四要”
1、现场安全负责人要坚守岗位。
2、现场安全负责人和动火作业人员要加强观察、精心操作,发现不安全苗头时,立即停止动火。
3、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要立即报警和组织扑救。
4、动火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三、动火后“一清”
完成动火作业后,动火人员和现场责任人要彻底清理动火作业现场后,才能离开。本暂行规定由各级保卫部门监督执行,对执行本规定成绩显著者分别给予表扬、记功和奖励;对违反本规定者视情节轻重和受灾情况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刑法》的有关规定对有关人员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赔偿经济损失、处分、罚款、拘留处罚,后果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消防设备管理制度
一、全医院的烟感器每年由消防中心组织测检1~2次。
二、自动灭火喷淋管道污水,每年由消防中心和管工班组织排放检查一次。
三、每季度由消防中心或水泵班防水检查一次医院内的地上消火栓。
四、消防水泵每半年由消防中心和水泵班手动或自动启动检查一次。
五、气站的电子鼻的信号每季度由液化站测试一次信号。
六、医院的消防加压、送风、排烟风机,每月由工程部门启动运行测试检查一次。
七、消防总控制联动系统每年由消防中心和工程部及有关部门联合启动运行检查一次。
八、医院的各种电气设备,每年联合进行一次检查。
九、备用发电机,由工程部根据设备检查安排时间定期启动检查。
十、各部位的轻便手提式灭火器,每年由消防中心监督查验药,其他消防器材损坏的要及时更换。
十一、医院建筑物内凡存放有物品的地方,有人员活动的地方、公共场所、楼层间、机房、电房、气站、厨房、办公室等部位视情况配备轻便手提式灭火器材,由管辖部门负责维护保管及外表的清洁卫生,摆放消防器材的地方不得堆放杂物,改变消防器材摆放的位置时,要经消防中心同意,有意损坏消防器材要罚款,情节严重的要追究责任。
消防设施、安全标识管理规定
一、按照消防规范要求,管理区域内配备各种消防设备、设施,标识安装在合适、醒目的位置上。
二、各种标识不得随意挪为他用,责任部门应按月进行全面普查的规定认真落实,保证各种标识的完好性。
三、标识名称及作用
1、公共设施的标识
(1)楼层灯及楼层号码的标识,分别安装在各楼层电梯厅内,其作用是为人们提示你所在楼层。
(2)应急指示灯标识,分别安装在住宅楼各层通道及楼梯内,其作用是在火灾情况下可作应急照明使用,并提示人们所在安全疏散的方向。
(3)禁止吸烟标识,在管理区域内公共场所及各电梯箱内安装有禁止吸烟标识牌,其作用是提示人们在公共场所不许吸烟,做到文明办公防止火灾发生。
(4)消防器材标识,在各层指向灭火器的方向分别安装有指示牌,其作用是提示人们该方向设有灭火器材,一旦发生火灾及时使用。
(5)火警电话标识,在各层通道内分别安装有火警电话标牌,其作用提示大家时刻记住火警电话,火灾时及时报警。
2、消防设备系统的标识
(1)消防供水管道的标识,在楼内的消防供水管,按规范要求全为红色,并在管道上有明确的编号,说明该管是消火栓系统或花洒系统供水的区域范围。(2)消防栓的标识,在管理区域内所有消防栓的门上都印有消火栓的字样,提示人们该处设有消火栓。
(3)高层、中高层排烟系统标识,在各层的走廊一方设有一个排烟窗,在相应的位置设有排烟窗控制装置,上面注有“发生火灾时,按下红按钮”的字样标识。
(4)加压送风系统标识,在各层的消防电梯厅,防火楼内梯
设有加压送风百叶窗,发生火灾时可向该区域内送风,避免烟雾火势进入,使顺利疏散。
(5)消防电梯标识,在每层的消防电梯厅内都标有消防电梯字样,表示该梯为消防电梯。
3、消防机房的标识
(1)消防水泵的标识,在各水泵上注有水泵编号、功率等字样标识。
(2)消防水箱的标识,在供水箱上标有消防储水量限位标识。(3)排送风机的标识,在管理区域内各消防风机上都标有,风机编号“P”、“S”,及功率等字样标识。
(4)监控中心的标识,摆在监探中心的门口,挂有监控中心的标牌,在值班室内的控制台上,显示有供电各系统信号指示,控制操作按钮等具体的字样标识。
4、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的标识包括
(1)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的标识。(2)消防设备检查保养记录标识。(3)消防设备试运行记录标识。(4)消防设备故障维修的标识。
(5)监控中心有关消防的各种管理制度的标识。(6)灭火作战方案及灭火指挥系统图的标识。(7)消防管道及平面图的标识。
管理处消防器材管理制度
一、消防设施器材按照划分的管理区域,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使消防设施器材经常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二、消防治安部每年对消防设施器材进行两次定期检查、清理和登记造册存档。
三、消防栓、箱体、玻璃、门锁、阀门、水带、水枪、手动报警器、小锤及其配件经常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四、温、烟感控制箱体,指示灯,开关,探头经常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五、消防水泵、阀门、管道、压力表、水喷淋自动灭火系统每月放水试验一次。
六、消防手电筒、出口指示灯、事故应急照明灯保持完好。
七、定期对灭火器进行检查、更换,确保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八、消防用广播器材随时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九、消防扳手存放在显要位置,随时备用。
十、加强消防设施器材的巡视、检查、保养、更换,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十一、消防设施器材禁止挪作他用及改变位置,严禁损坏丢失。
消防监控中心管理制度
消防控制中心是掌握消防设备动态及发现火灾、火警的重要岗位,是整个大厦消防管理的心脏。为了加强消防控制中心的管理,特定例如下制度。
一、消防控制中心实行全天24小时专人轮流值班制。
二、监控中心的轮值人员必须具备高度的警觉性和高度的责任心,能熟练操作设备。
三、值班人员在监控中心不准吸烟、喝酒、会客,不准进行其他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四、值班人员在工作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如有特殊情况,应由其他轮值人员顶替方可离开。
五、监控中心各操作手柄(按钮)每日做一次手动操作检查。
六、消防监控中心的设备外观不附有灰尘为合格。
七、监控中心的设备出现故障当班人员无法排除时,应第一时间报告管理处主任,联系技术人员前往维修。
消防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一、本管理区域内消防各系统属遥控、连锁自动装置,故在操作前必须观察各个系统是否设置在自动位置。
二、首先观察各系统电源信号是否正常。
三、各系统的安全操作方法如下:
1、烟感系统:当发生火情报警时,确认楼层后,首先通知保安人员到报警层观察,同时与该层人员及时取得联系。若为火险立即按灭火作战方案处理,若为误报,请保安人员将区域报警进行复位,后将值班室内的集中报警器复位。
2、防火卷帘门系统:当群楼发生火警时,根据失火方位及火热大小,可采取隔离法,及降落相应的防火卷帘门,值班员可根据现场报告情况遥控降落,就近人员也可击碎报警按钮降落,若以上两种情况都不能降落时(观察卷帘降落信号灯),可速派消防维修人员到当地打开锁匙开关强迫降落。
3、排烟系统:发生火灾时,值班员遥控打开该层及其上下层的排烟阀。若失控时,通知人员就地打开该层的排烟阀,这是排烟风机自动启动,启动信号灯亮。若风机不能自动启动,速转入手动位置启动,仍不能启动时速派人到风机房内强行启动。
4、加压送风系统:根据火灾的不同方位,迅速打开相应的加压风机,启动信号灯亮,若失控时可派人到风机房进行手动操作。
5、消防栓系统:该系统是救火的主要设备之一,当进行该系统操作时,时刻监视该系统的消火栓报警信号。当灭火人员打碎就地的报警信号,消防中心得到该消火栓的报警按钮后,这是相应的消火栓泵自动启动,启泵信号灯亮。若不能自动启泵时,应立即转入手动位置启动,仍不能启动时,速与水泵房人员联系,或派人到泵房强行启动。
6、花洒系统:当某层发生火灾时,失火部位的花洒喷淋头爆破
喷水,该层的水流指示器动作,监控中心得到该层的报警信号。值班员观察水位信号,水位降到下限,花洒泵自动启动,相应的启泵信号灯亮。若不能自动启泵时,立即转入手动位置启动,仍不能启动时速派人到泵房强行启动。
7、紧急广播遥控设备操作说明
当需要启动紧急广播时,请严格按以下步骤操作:
(1)将消防控制室中紧急广播设备的搬把开关置“ON”位置。(2)按下“F1”键,“叮咚”响声后便向被选定的区域播出。(3)按下“STOP”后再按下“F2”键。当磁带机中放入有关消防疏散的磁带后,该带便将如何进行人员疏散的内容不断向预选定的区域播出。
(4)按“F3”键,此时,磁带机输出的有关人员疏散内容和消防指挥员现场指挥的信号并存同时播出。
(5)如认为磁带信号妨碍现场指挥,可按下“STOP”后按两下“F4”键,于是被选定的区域中只有现场指挥员的命令可播出,其它信号一概终止,使用完毕将第(1)项中各开关全部复位。
四、操作完毕后,时刻观察各个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五、火灾扑灭后,要进行事后工作,即所有系统要复位,对所有系统的设备进行检修。
六、事故后要详细整理记录资料,总结操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