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文本,实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对话

时间:2019-05-15 06:18: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立足文本,实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对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立足文本,实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对话》。

第一篇:立足文本,实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对话

立足文本,实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对话

萧山任伯年小学 王水芳

【内容摘要】实施对话教学的阅读课堂展现出一片生机,但空话、套话、大话却在新课程改革中,借强调师生平等对话之机,找到了合法避难所。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空空洞洞。在处理文本的方法上作秀,对文本的内涵分析却有如蜻蜓点水。笔者针对阅读课堂的这一实际,揭示了课堂对话淡化文本的误区,阐述了阅读课堂有效对话的特点和原则,并结合教学实例从立足对话起点、把握对话契机、提升对话效度、提高对话质量入手,探讨了实现阅读课堂有效对话的问题,以纠正课堂对话的某些失误,促进对话教学扎实而有效地进行。

【关键词】文本 对话 有效

缘起:课堂对话的误区

自新课程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一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以来,语文课堂因为“对话”赋予学生言说权而展现出勃勃生机。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你说,我说,大家说,一片热闹。课堂氛围的变化从某个侧面反映了语文教师对新课标理念和精神的理解与追求。然而,静下心来细想,就隐约觉得在学生们变得善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同时,有些“对话”却是变了味,走了形:

【课堂再现】片段:《江雪》

学生读完《江雪》后安排了一个质疑环节。

教师:同学们,学了《江雪》这首古诗,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沉默8秒钟后,有一学生提出:这么大冷的天,渔翁为什么出来钓鱼?

问题出乎教师意料,于是引导:这个问题,请四人小组展开讨论。

学生唧唧喳喳议论开了。1分钟后教师组织汇报。其中有一位学生汇报时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么大冷天,老翁出来钓鱼,家里人不管他吗?马上有学生接茬:钓鱼是他的爱好。

学生:老翁在家中受了委屈,出来钓鱼散散心。

学生:老翁家里的子女太坏了。„„在学生离题万里乱糟糟的讨论中,下课铃声响。

在以上的课例中,我们看不到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文本接触,也看不到教师引领学生透过语言载体来深入文本内部,而是花大量的时间漫游在文本的外围。缺少了师生对文本细致深入地研读,学生的讨论和见解只会是空洞和肤浅,阅读课堂中的对话怎能有效?如果上述教学现象并非偶然,实为常见,那我们就很有必要来看看这种淡化文本的课堂对话存在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追求“看点”,对话哗众取宠。

语文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一直被人们口诛笔伐,因此,新课程改革中,有些教师就特别注意营造热闹的课堂气氛,刻意制造所谓“看点”。一位教师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学生朗读完全文整体感知后,教师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精彩的段落,描述画面后并读给大家听。当进行完后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喜欢春天放风筝这幅图,我能不能画画?”教师说:“很好,你们还有哪些方法来赞春?”学生思考片刻,个个争先恐后地说着“唱歌表示”、“作诗”、“跳舞”„„于是,过了一会儿,有的唱起了《春天在哪里》,有的画了小朋友在放风筝,有的朗诵了诗歌„„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而且一直延续到下课。教师如此一“导”,学生有可能不是“进入”文本的语境,而是“淡出”了阅读体验。纵观现在的课堂辩论、抢答或表演,可谓热闹非凡,但是表面繁华的背后,却是“语文味”越冲越淡,是语文课的“静气”荡然无存,是学生思维的浅化与弱化。活动花里胡哨,脱离了文本这个基础,课堂“对话”岂不形式化?

误区二:架空分析,对话浅尝辄止。

时常可以在语文课堂上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带着学生匆匆忙忙、囫囵吞枣地阅读完课文,就迫不及待地把学生引到文本以外,随意用某一与文本沾点边的话题,甚至用刻意“创新”“求异”的话题让学生作脱离文本的发言。《嫦娥奔月》课例中“嫦娥为什么要飞向月亮,而不是其他的地方呢”的讨论是更能帮助学生分析文本呢,还是离离文本越来越远?显而易见,如果不顾及文本内容,在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即使对话是多么热闹,课堂教学始终将处于一种低效状态。“对话”没有直面文本,深入文本,如此进行,岂不虚无化?

误区三:游离文字,对话蜻蜓点水。

“你觉得课文哪些地方写得好?”“你觉得哪些词用得好?”这样的引导在阅读课堂比比皆是,学生你一言我一语,教师没有点化,没有归纳,没有提升。师生对语言文字缺少推敲和深究,只停留于一般的读一读说一说的层面上,就不能真正体会文中语言文字的精湛,就无法破解隐藏在文学作品字里行间的作者的心灵密码。教师应引导学生透过语言的载体,深入文本内部,最大程度地贴近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灵魂。如果没有达成与特殊语境中的心灵的深层对话,这样的阅读教学往往风过无痕,这样的“对话”,岂不浅薄化?

误区四:疏于引导,对话方向迷失。

有些教师误将“尊重”等同于“迁就”,对学生任性的解读、理解的偏差和错误的诠释不加以引导、纠正,致使文本内容的价值导向丧失殆尽。笔者曾经听过一堂校内公开课《狼和小羊》,在讨论到底小羊的结局如何这个问题时,有同学说:我觉得小羊不会死,因为狼掉进河里淹死了。有同学说: 这时来了一位猎人,那只狼被吓跑了。也有同学说:它到动物群那儿,动物们把狼一块儿赶走,救下小羊。这样的观点不能说不精彩纷呈,却迷失了是非标准。学生信口开河,教师却不置可否地说:“我们班的孩子真会思考,有了你们的帮助,小羊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凶狠的狼,可恶的狼得到了应有的惩罚。”对话已然游离旁逸,甚或背离文本,教师却莫衷一是,任学生信马由缰,不予科学引导,如此“对话”,岂不随意化?

文本是阅读课得以进行的基础,也是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和思维训练的平台。提倡对话教学的新课标给我们带来了开放的、发展的教学佳境,但任何意义的创造都必须建立在充分尊重、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之上。不能紧密地结合文本深度阅读、品味,其结果只能造成教学内容的浮躁空虚、华而不实,削弱了文本生成读写能力的作用,也流失了语文教学本应该具有丰厚的人文精神。

思考:有效对话的认识

一、有效对话的特点

1.回归语文教学的意义

阅读教学必须根植于文本世界,根植于语文本身,有利于充分发挥文本在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语文”是语文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对话的话题应该是语文本身,教师必须始终当好“人—本”对话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要激发学生的对话期待,引导学生去主动自觉探究文本的生成过程,实现个性化的阅读体验。那种把语文本身悬置架空的对话教学只能是对语文课程的破坏,对语文课程价值的消弭。正如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所说“每句话里都有一颗心”,珍视并发掘文本资源,从语言文字中去了解作者的这颗心,就实现了语文阅读的本意。

2.深入学生未能抵达的文本层面

一个文本往往有多个层面的内涵,并不是所有的层面都能自动地进入读者的视野。有效对话赖以进行的前提条件,是师生、生生之间对同一文本同一层面的感受、理解的差异性。教学对话应当以这些差异为契机,而不可简单地停留在学生已经能够抵达的层面。教学对话的目的,是让文本中还没有进入学生视野的层面在教师或其他同学的帮助下,顺利地进入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他们的理解和鉴赏水平。

3.帮助学生达到应有的认识高度

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由于知识情感、生活阅历、生活经验的局限,有时对文本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涵义理解不透。对话过程不应是半途而废或是半生不熟就匆匆熄火的,留在学生脑子里的就仅仅是粗浅化的印象或概念化了的形象。有效对话应该是趁热烧煮,唤起学生真实的感受,帮助学生达到应有的认识高度或感动层次,煮出一锅热气腾腾的白米饭,实现提高认识、启迪思维的目标。

二、有效对话的原则

1.遵循文本解读“多元有界”的原则

一个文本总是有很多空白和未定性,这就为阅读对话的多元性提供了可能。课程改革以来,对文本的理解和评价允许有多种答案,允许有个人偏爱,课堂教学的“群言堂”取代了“一言堂”,学生的个性意识在觉醒。但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矫枉过正的现象:读《乌鸦喝水》

读出乌鸦的讲卫生、勤快;把《麻雀》猎狗后退的原因“新解”为猎狗被母爱感动了;认为《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聪明、察言观色、有耐心„„种种曲解误读只会让对话教学滑向无效的泥潭。王尚文教授认为“只有合规则的才是自由的,从而才是对话的”,当我们重视“读者”这一主体的同时,也不可忽视“文本”的规定性,不能不顾阅读规则和文本的价值底线。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哈姆雷特终究是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成为哈利波特。对话教学允许各种差异共存,但其目的是为了探求真理。平等对话的教学观,既要尊重多元解读,又要做到“多元有界”。

2.遵循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原则

以往在工具论控制下,语文教学搞机械的语言操作,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忽视了语文的意义和价值。新课改中,追求“人文性”成了时髦,有些教师甚至抛开文本生动的言语内容,架空讲人文性,一味地追求思想、意义和价值。如:教学《生命生命》就是讨论如何认识生命,感悟生命;教学《触摸春天》,主要时间在讨论如何面对身体的残疾以及感恩生活。这样的对话是由机械的语言操作转向了空洞的意义操作,其结果只能是随意戏说文本语境,导致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错位。我们认为人文与工具相辅相成,不可机械割裂。要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应根据具体文体的特点和语言特点渗透人文教育。散文可抓住所写之景所叙之事,披文入情,“入情”之时便是人文教育;诗歌朗读欣赏也就是情感熏陶的过程;小说可抓住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可抓住环境和情节。总之,人文教育是在阅读对话过程中实现的,是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理解文本内容,提高思想境界,自然而然地随风潜入,无声润物的。

3.遵循难度与梯度相结合的原则

问题的难度要适当,如果过于简单,仅仅将一些常识或者文本的内容转换成问题提出,在一些简单的是非问题上问答式对话,则引不起学生的思考,无法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只是徒有对话的形式,而不具有对话的实际意义。相反,问题如果过于艰深难以回答,学生也同样体验不到阅读探究的乐趣。问题应切合学生的知识基础,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里,有思考的价值,对学生理解文本能起关键作用。否则,对话不仅没有什么效果,还会极大降低教学效率,更戕害了学生的阅读热情。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领悟能力、审美情趣以及看问题的角度不尽相同,我们还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调配不同梯度的问题,为学困生设计达到基本要求的辅助问题,为思维活跃的学生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回答出不同梯度的问题,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对话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已然确立,我们教师正努力探索着阅读教学由传统的“传授—训练”型向“对话—生成”型的转变。在这条改革的道路上摸索前行,必定会磕磕撞撞甚至趔趄绊倒,但唯有反思求索,我们的对话教学才能找到语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求索:有效对话的实施

一、落实文本地位 立足对话起点

1.教师深入解读文本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我备课没有什么诀窍,就是翻来覆去地诵读、默记。当读出了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了文章的妙处,读出了自己的惊喜,我便敢走进课堂。”这段话充分表明,要学生能体验,教师首先要体验;要学生能动情,教师首先要动情。但是,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习惯:习惯于先看教参和资料再读文本,甚至根本不阅读文本;习惯于粗略读一遍文本,浅尝辄止;习惯于搬用教参上对文本的解读,没有对文本的独特感悟。以此昏昏,怎能使人昭昭?没有自身对文本的深入把握和个性化解读,怎能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最近,笔者正拜读孙绍振教授的《名作细读》,一篇篇分析文章无不是于细微处见精神,进入了文本的内部结构,揭示出深层的、话语的、艺术的奥妙。孙先生对经典文本的微观解读是值得中学语文教师好好研究的。我也曾以批注阅读的方式细读过《特殊的葬礼》,通过批注,对文本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教师只有进入文本的天地和作者的内心世界,形成自己对文本的认识与理解,才能更好地扮演转译者、指导者、评价者的角色。

大量课堂实例说明:阅读教学中很多问题的出现,都与教师对文本缺少深入地解读有着紧密的关联;而不少精彩的阅读课正得益于课前教师对文本的全面把握,深入解读。教师要善于抓住文本的疑点,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抓住“品点”,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抓住“评点”,引导学生评价作品;抓住“盲点”,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不易发现的关键处,激发思维„„

可以这样说,教师自身对文本解读达到怎样的深度,在指导学生阅读中就有可能引领学生登上怎样的高度。

2.学生充分阅读文本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对话意义不断深入的过程。阅读教学中师生、生生对话必须建立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只有充分地阅读文本、体验文本,从文本中直接把握和获得理解信息,在琅琅书声中,在静思默想中,切己体察,进而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才有可能成为阅读课堂上一个成熟的对话者。那种只读了一两遍课文,就让学生大发议论,大谈独特感受的做法,只会是乱云飞渡,谬误百出,只会是空洞肤浅,质量低劣。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充分接触文本了解文本的时间,包括课前的预习以及课堂上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对文本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能做进一步的探究。

笔者以为特别是一些哲理深刻,语句含义丰富的文本,更要给予学生充分阅读思考的时间,苏教版必修五《斑纹》就是这样一篇课文。笔者要求学生预习时至少读两遍,梳理全文的“斑纹”,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斑纹”的含义,这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课堂上,给出三个阅读方向:让我体会到美的句子(段落)是„„,为什么?我认为有哲理的句子是„„为什么?我还不能理解的句子是„„又安排了1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阅读。在交流时,学生揣摩了诗意的语言,欣赏了美的画面,提高了审美的品位;发表了哲理的思考,涉及了文本的主题;还提出了疑问,再通过多次朗读难以理解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真正理解了含义丰富的语句。

有了足够的阅读时间,学生才能独立、深入地与文本对话,建构意义。也只有学生的“底气”足了,课堂对话才能趋于丰富,才会产生质的效应。

二、发掘文本内涵 把握对话契机

1.抓住语言的意蕴丰富处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提到一条“冰山原则”:“冰山在海里移动是很庄严宏伟的,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海面上。” 这就意味着作品中有不少“言外有意”之处,留给了阅读者的可展开广阔想象的艺术空间。语文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对语言因素的挖掘,让学生体味文本语言的深层义、言外义等隐性语义,引领着学生一起走进文本内部的世界,去探索、开发那隐藏在水面下的“八分之七”。

(1)涵泳。潜心涵泳,以求目视其文,耳闻其音,心悟其情。学生在诵读涵泳中反复体会,进而有所体悟,有时是不需教师过多讲解的。教师的作用更多在于创设情境,组织活动,指导诵读,帮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2)比较。通过比较是要是要让学生在揣摩品味中体会作者不用那个词而偏要用这个词的原因与感情。《落花生》结尾有一句“从此,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心里”,这里的“印”能改为“记”吗?比较后发现,“印”更有一种“我”长久地、牢牢地记住的意味,因此后来的“我”始终遵照父亲的教诲做人也不足为奇了。

(3)想像。想像可以使看似简约的语言文字丰厚起来。比如我在教《荷花》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全文优美的基调,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它们都是怎么样的姿势?“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做一回荷花仙子,告诉大家你身边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学生有的说:我听到岸上有人说话的声音,他们说:“多美的荷花呀!真想采回家去。”“不能采,荷花是让大家欣赏的!而且它以后还可以结成莲子!”有的说:我听到风姑娘说:“哇!多么美丽的荷花呀!让我再让她们跳上一支欢快的舞蹈吧!”于是荷花跟着风姑娘一起翩翩起舞。还有的说:我听到池中水的说话声:“看!长在我上面的荷花多么美丽呀!”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令人惊叹不已。

阅读课堂生本之间的对话不应只是停留于教师问“你认为哪些句子写得好”,学生就“东凿一斧,西掘一刨”的零碎对答。我们要深入的是抓住文本的语言之光,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语言的品味中品出些味道来。

2.抓住人文的丰厚蕴含处

福克纳认为作家的“特殊光荣”就是振奋人心,提醒人们记住勇气、荣誉、希望、自豪、同情怜悯之心和牺牲精神。的确,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凝聚着作家的灵感激情和对生活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学生对世界的感受和思考,并最终积淀为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师要“缘文释道”,抓住文本中深厚的人文因素,用文本包含的高尚思想情操拨动学生的心弦。

(1)用生活勾联。读者是用自己的生活阅历、个人情感体验来与文本进行交流的。如果教师不注意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积累和内心体验,这样的文学阅读必定是低效的。《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凝结着苦难意识、生命意识和情感意蕴的散文,但是不少学生总像一个旁观作者生命苦难的局外人,难以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每一个人在生活中对“遭遇挫折”都有或多或少的感悟,笔者让学生说说自己经历的挫折,尽管种种挫折非“大遭遇”“大不幸”,多为同学间的矛盾、学习上的挫折和与亲人的心灵隔阂,但也让大家觉得经历了内心的挣扎与坎坷。接着适时讲述史铁生残废的经历,而且是在与同学一样的年纪,一样的青春跳跃的时光残了腿,学生对照自身就对那种生还是死,放大痛苦还是直面苦难的艰难选择有了更深入地体会。

(2)用抒写升华。我们的阅读课堂在有了学生读的空间和时间之后,更要让学生多动笔,借书面表达提升其文本体验,把文章的“文道”与学生感受、现实生活有机结合,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为广阔、更为深入的天地。一位教师上示范课《将相和》,学生从文本中找到了各自的依据来评价文中人物:或顾全大局,或心胸宽广,或知错就改,或英勇善战„„在对文本、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已经到一个比较高的程度时,教师又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用现代人的眼光写一句“人生格言”给廉颇或蔺相如。

学生1:我想送给廉颇一句话,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

学生2:;蔺相如,你有容人的雅量,有将士的气魄,更有流芳百世的风采。

学生3:俗话说,一山难容两虎,可在你们身上,我觉得这句话是错的。

在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这样的设计可谓是推波助澜,把学生推向更新更深的文本解读和评价,学生品尝到了甘甜的人文汁液,领悟到了许多生活的哲理。

3.抓住学生的思维浅显处

学生读《触摸春天》,这篇文章的题目觉得不太概括主题,干脆取“盲童的世界”吧?文章的题目为什么要取名《触摸春天》?读《狼牙山五壮士》,有人问:为什么“不叫狼牙山五战士?”、“怎样的人叫壮士?”这些疑问都是富有教学价值的,抓住思维的空白处、薄弱处,引导学生对疑难问题追本溯源,对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大有裨益。

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发现学生思维的浅显处,选择对话的适宜层面往往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学《猫》,要落实理清文章脉络的目标可以从三个层面与学生展开对话:一是着眼整体,从大猫的古怪到小猫的活泼可爱,其顺序为总分;二是着眼介绍大猫古怪的部分,依次写猫既老实又贪玩,虽贪玩却尽职,虽胆小却勇猛的性格特点,其顺序是并列的;三是着眼满月小猫的可爱这一部分的说明,例如小猫在院子里玩耍的情形,其顺序是从点到面。

教师要发掘文本的内涵,首先完成自身与文本之间的深层对话,还要关注学情,设计出合理的、可以操作的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教学环节,如果我们能够着力于此,那么阅读课堂才能实现对文本的尊重,对语文的尊重。

三、引领阅读活动 提升对话效度

1.构建话题,层递推进

构建话题是指教学时以话题为中心,以文本为凭借,师生、生生、生本之间进行的有序的互动交流过程,其方式是学生能以课文为基点,在这一话题的相关活动中深入理解“对话”话题的内涵,拓展认知领域,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产生自己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最大限度地走进文本世界和作家心灵。教师作为平等对话的一方,对对话话题的精心挑选,合理构建是其重要责任之一。笔者以为有价值的话题,起码满足以下标准:

(1)文本性

话题的设置首先必须从文本出发,在学生对课文具有一个第一印象即原始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化理解,即产生学生的后续理解。如在教《五月端阳》后,设置“寻屈原脚印,读伟人灵魂”的话题,在初步感知课文,了解大意之后,我们引领学生走入两千多年前的五月,走进屈原投江的悲伤往事。让学生明白,端午节划龙舟是因当年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打捞大夫遗体而起;包粽子是因人们当年怕江里的鱼儿吃了大夫的身体,就往江中扔粽子喂鱼而起;缝香袋则是当年人们悲戚戚地站在江边,默默地为屈大夫许下一个个愿心而起,一个个美丽的香袋蕴含着人们一个个美好的愿心;挂菖莆和艾草则可能是和当年屈原的装束(佩剑)有关,教学到了这里,学生顿悟。一种思古和爱国情怀,一种怀伤和力量涌动交织滋生。于是,教学催生了思想。

话题的设置不仅要从文本出发,更要紧扣文本的核心内容。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扣住“飞”指什么?“夺”指什么?两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带领学生研读红军战士是怎么“飞”的?又是怎么夺取天险泸定桥的?在学生充分的读、感受的基础上,用“‘飞’出了什么?‘夺’出了什么?”这一问题来升华课文主题。最后让学生揣摩这篇课文题目的优点,从文本的题目入手又回到了题目,体现了教学过程精致的同时,实现了对文本如何表达的解读。

(2)提领性

话题的构建应该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是“提纲挈领”的,是能指挥千军万马的。这就要求执教者吃透教材,了解学情,这一“发”、一“纲”、一“领”不能小而碎,不能直白得学生一看就懂。要有针对性,紧扣教材的重难点;要有启发性,“一石激起千层浪”。

比如以某教师执教的《一夜的工作》为例,他的做法就比较好。该教师抓住“极其简单”为感悟的切入点,通过学生的品味、琢磨、诵读,开掘出了生动而丰富的内涵和意蕴。在此基础上学生展开了一次比一次更入情的朗读,向听课者展示了朗读丰富的层次性和读悟的水乳交融。与此同时,该教师让学生来给“极其”换词,通过与“非常”、“特别”等词语的比较,学生感悟到只有“极其”才足以说明总理的简朴,也只有“极其”才足以表达作者心中蕴涵的情感。另外,当学生描述这个宫殿式的建筑和室内的简单陈设时,该教师问:“你想,他的屋里该有些什么?”这就把学生一下子拉进了总理工作的场景,学生和课文拉近了,和总理拉近了。当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描述时,他们会受到震撼,进而全方位地体验了总理的简朴。可见,好的话题在教学中具有“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效果,教师由大阅读话题引发开去,构建整个课堂,使对话无不有质有量,使课堂无不大气实在。

(3)开放性

如果说传统的问题式课堂是让学生被动地寻找那个唯一的答案,那么当代的语文课堂应该呼唤开放的话题。话题围绕一个中心,指向则是开放的,可向四面辐射,答案可以不是唯一的。任何学生都有话可说,各抒己见,新见迭出,加之教师的适时点拨,或进入语言内核实现与作者心灵和文本世界的碰撞与交流,或对话题进行思考,进而提出属于自己的问题。盛新凤教《如梦令》时,入境诵读后,盛老师教学设计另一个具有特色的板块就是“‘瘦’读全词,品味语言”。所谓“瘦”读,就是理清主线,突出重点,把整首词读成一个字。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品味词眼,体会语言运用的精炼、巧妙,进一步感悟词的意境、情感。

且看如下片断:

师:你们能不能读着读着把这首词读成一个字?看看,这首词是围绕这里边的哪一个字来写的?小声地读一读,品一品。

生:我觉得是一个“醉”字。

师:你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只有美景才能让她沉醉,我认为是醉。

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醉来了?

生:它有日暮,有藕花,还有一滩鸥鹭。让人沉醉在里面,所以我认为是醉。

师:那就请你把这个字写在黑板上。(生板书:醉)

生:我觉得是“记”,因为整首词都是在写她记着的东西。

师:她回忆怎样的美景?

生:她记得溪亭日暮,记得藕花深入,还记得一滩鸥鹭。(生板书:记)

生:我认为应该是“暮”。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她看到日暮以后就非常沉醉。她不知道回家了,然后到了晚上才回家,但是因为留恋刚才日暮的情景,竟然把船划到了荷花的深处。(生板书:暮)

生:我认为是“兴”,因为她兴致很浓,看了溪亭日暮,很沉醉,忘记了回家的路,所以后来才误入了藕花深处,惊起了一滩鸥鹭。

师:其实她是兴未尽,天晚了不得不回去,回去的时候有了意外的收获,其实一“兴”未平又起一“兴”。请你也写在黑板上。(生板书:兴)

师:同学们品出了那么多的字,不管“暮”也好,“记”也好,“醉”也好,还有“兴”也好,老师认为都有道理。因为“暮”所以“兴”,因为“兴”所以“醉”,因为“陶醉了,所以常常记得不能忘记啊。李清照留下来的词并不多,但是“无一首不精,无一字不妙”,这里边的33个字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地品味。

师:这次郊游的经历使李清照深深地陶醉了(圈“醉”字),她陶醉在美景中,还陶醉在哪里呢?

生:陶醉在鸥鹭飞起来的时候。

生:还陶醉在日暮里。

生:陶醉在荷花的清香中。

生:陶醉在误入藕花深处。

师:是的,词人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也跟她一起深深地陶醉一次。读出浓浓的醉意来好吗?再读这首词。这回你能背下来的,咱们就背下来了。

生:(读、背全词)

这样引导学生品味词眼是独具心思的。一个“醉”字看似平淡,却是画龙点睛,如教学粗粗略过,就难以领悟其生花妙笔。从教师的教学思路来看,把词读“胖”是整体感知画面的丰富多彩,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把词读“瘦”是突出主干,细品语言运用的精妙,重在培养学生对词语的鉴赏能力。整个过程体现了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层次清晰,主次分明。

学会品词,重要的是其过程和方法。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品读,发现哪个词最能概括表达词的意境,并联系词的内容说出自己的体会。学生不仅要感悟哪个词用得好,还要说明为什么好,具体表现在哪里。学生所列举的“醉”、“暮”、“兴”、“记”等词语,体现了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解读。教师并没有否定哪个词不妥,还让学生把这些词逐一在黑板板书。板书已不仅是教师对文本解读的体现,还是学生学习心得的交流。在这基础上,教师再引导更欣赏的是“醉”字,并说明“醉”字和整首词意的关联。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组织引导恰当好处。此外,在品读语言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诵读,边读边思,边读边悟,使学生诵读水平的提高建立在语言理解基础上。

2.把握方向,科学引导

对话是民主的,更是开放的,其间学生喷涌而出的独特感受、体验与理解肯定是五花八门的。教师要慎对学生的独特体验,要敏锐地发现不良信息,尊重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合理引领,及时纠错。

我在上《少年闰土》时,让学生交流表现闰土“见多识广”的事例,引导学生读了“雪地捕鸟、月下刺猹、海边拾贝和潮来看鱼”这四件事。接下来又交流了“重友情”。关于如何把握闰土这一人物形象,郑老师作了小结:“闰土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一定要注意文章花了很多笔墨来写的地方,如果只是细枝末节提到的就不是主要的,如‘害羞’就不是闰土的性格。‘见识识广、重友情、勇敢’,很多地方都能看出,这就是闰土的性格。判断人物性格一定要看整体内容,整体把握。”

对话应该是自由的,但不是任性的,所以在对话过程中,当学生的理解出现偏差时,教师要科学引领,让对话“归位”。

3.有的放矢,灵动转化

对话是灵动的,不是刻板的。在教学对话中,依据文本,关注学情,有时需要重组课堂教学中闪光的亮点,在引领学生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建构,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教学《劳动的开端》,正要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时,有一个学生提出:老师,作者一个跟头栽倒在半山腰„„把煤洒了一地后,为什么不把煤拾起来?即使收煤站收秤关门了,他也可以挑回家自己烧或者第二天再送到收煤站去吗?:“是啊。”不少同学听了他的话后,也附和道:“他家不是很穷吗?可以自己烧啊,可以第二天卖啊,这样不是太浪费了吗?”这个问题来源于文本,也问得很有些意思,但如果就此讨论,讨论结果很可能是把虚构的小说当生活事件去推测,诸如:林冲的力气比陆虞侯之流大,“掇”和“推”受力的支点不一样,等等。教师极富机智地提出:如果林冲也“掇”不动那块大石头,故事会怎样?如果陆虞侯等人“推”动了大石头,故事又会怎样?将学生的问题朝着一个有效的有价值的方向引领。通过讨论后,学生发现:这块大石头,林冲必须“掇”动而绝对不能让陆虞侯等三人“推”动,进而领会小说高超的情节艺术。如果说这一课例是成功的,那么其原因就在于教师抓住了这一生成资源的合理内核,捕捉住了蕴含于其中的有价值的信息,加以转换,提升了对话的意义。

预设的教学流程和实际的课堂教学总存在着某种偏差,这种偏差恰恰是学生个人的知识经验与文本碰撞后产生的自我体验。在闪亮着学生思维火花的信息中,不可否认,也蕴涵着某些富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关键要看教师能否从多种信息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及时将其纳入课堂临场预设的范畴之中,并朝着一个有效的有价值的方向引领。

师生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在动态交流中,教师要有引导,有纠偏,要把握阅读原则,也要有的放矢灵动转化,教学中有微笑,也有严肃。唯有如此,才能构建阅读教学的有效对话。

结语:有效对话的反思

收获

1.珍视文本,深入阅读,品味了文本的丰厚内涵

学生与文本展开充分地对话:潜心涵泳,拥有了审美的激情,受到了其时、其地、其景、其情的感染;展开想象,填补语言的空白,丰厚了文本的内容;经由品味、比较、鉴别、思辨,发掘了文本的内涵,也得到了精神上的陶冶,认识上的提升和思想上的启迪。

2.珍视文本,有效对话,锻炼了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

随着课堂对话的不断展开,学生许多新的思想冒出来,运用好评价机制对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有肯定,有纠偏,有指导,有点拨,有转换,有提升,经过课堂的实践,教师对文本的把握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都有了提高,以更好地扮演“平等中的首席”的角色。

3.珍视文本,科学调控,提升了生成性资源的价值

语文课堂上一切的生成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感受语文、体会语文。教师将脱离文本的生成否定纠误,对浅表化的生成引导深入,对有价值的生成进一步拓展。围绕文本,使课堂对话朝有价值的方向流动和生成。

第二篇:小学语文课堂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体会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牛新景

作为参与新课程改革的教师,拥有每次都给我不同感受的课堂。这段时间里通过观摩公开课,小组内的研讨,同事们的指导,我学到了很多有关高效课堂的新理念,也在这段时间的实践中有了一些小感悟。

我不会给高效课堂下什么定义,但我感到它确实是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而老师只需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代替;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最后老师和学生共同感受课堂上的惊喜与快乐。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如:我在教《一夜的工作》这一课时,要学生们感受周总理工作环境的简朴,就假设这样的情景“周总理是一国的总理,他工作的环境直接体现我们国家的面貌,大家想一想,周总理的办公室应该有怎样的陈设?”学生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

“有真皮沙发”

“为什么?”-----“因为这样有外国客人来访,坐着舒服” “有名人字画”

“这又是为什么?”-----“因为可以显露出周总理品位很高雅”

学生七嘴八舌发言异常热烈,“但是,作者走进周总理的办公室却看到了什么?”“一张办公桌,两把小转椅,仅此而已”。

学生认为的和现实出现极大的反差,让学生纷纷感叹“真简朴”。通过这样问题情境的创设,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探索的欲望,也很容易达到了学习目标。一个国家的总理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同时也陶冶了学生们的情操。

二、合理利用课件,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就成为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最重要的策略。突出多媒体的辅助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景中经历探索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但不可忽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品位。如海歌在讲《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小练笔之前出示了几张配乐的有关地震后的感人图片,在《爱的箴言》这首深情而又贴切的乐曲中,老师深情为图片解说,在这种氛围里我分明看到了个别学生眼中闪烁的泪光。这时候学生已经情不自禁,感情的阀门已经打开,所以接下来学生为课文中的那位父亲说得话就情真意切,发自肺腑,在坐的所有人都被感动了,情感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深入到学生们的内心。

但有时候可以通过联想和想象丰富画面时,就不需要使用图片,否则就会破坏脑海中的画面感,那种状态下是需要学生体悟,而不是直观感受,也许学生会有更好的理解呢?就如一次听别的学校的老师讲《谈生命》时,就将人的生命的各个阶段用图片来形容,当然可以让学生一下子说出这是人的哪个阶段,但我认为看到画面的同时也失去了对人的每个阶段的境界的深入体会,因为生命的真谛不是“是什么”而是如冰心所说得“像什么”。每个人对生命的感悟不同,一张图片又怎么能真正的去阐释每个人心中生命的意义呢?

三、鼓励学生 用心研读课文,激荡语文课堂的情感浪花

情感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每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活动的伴生者,是作者感活动的外观和升华。准确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轨迹,并以自己的情

感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从而实现教师情、学生情、作者情的情感交融,和谐共振。

如听一个老师在讲《番茄太阳》最后四个自然段课文时,组织学生认真地去研读文中的每个词,每句话,要求学生把文中的“我”当作自己去感受、去体会。要求学生循着作者的眼睛“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那是因为盲姑娘“问我许多奇怪的问题”都得到“我耐心地回答”后的快乐显现。我们知道,“明明”虽然自己已先天性双眼失明,可她坚强,乐观。当我们随着作者弯下腰听到“阿姨,------等我长大了,我把我的腿给你,好不好?”时,老师的泪也跟学生一起 “哗地一下子流了出来”。这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感受到了课文情感的冲击,产生了的心灵共振。“明明”那“天使般的笑脸,像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所有人的心中,温暖着所有人的心”,这使学生和作者一样感受到“明明”那活泼开朗,纯真善良的心灵。此时的 课堂出现了“忘我”的境界。那良好的感悟,善感的心灵,美好的品质在同学的 研读中逐渐积聚,逐渐凝练,进而逐渐升华。以语言为介、以情感为媒,在浓浓的研读中,就会积淀深厚的文化素养。

以上是这段时间来我在参与高效课堂实践中的一些看法和感悟,我所取得这一进步都离不开很多同事的帮助和鼓励,在此说声谢谢。以后还会不断的尝试,和大家一起交流高效课堂带给来得更多惊喜。

第三篇: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初探

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初探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对话”展示了课堂的灵性,反映了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它产生于师本之间、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体现了学生、教师、文本的和谐统一,是值得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研究推进的。

一、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相关概念

对话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富于灵性的课堂模式,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对话”是一个环节,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可以说,有效的对话能创造精彩的课堂。从概念上讲,对话教学是指教学中师生间展开的平等性对话活动,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在对话教学中,课堂成为情感碰撞、智慧交流、能力提升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所。对话教学实现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提问,师生通过口头问答的形式与学生实现互动交流,进而点拨难点、启迪思维、推理新知、巩固旧知。

二、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对话教学实施中,如果知识的设计不合理,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不能正常发挥,教师的课堂提问缺乏新意、无层次、为提问而提问,让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1.问题预设脱离实际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有些教师对话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未能关注全体,在对后进生和优生的问题设置上没有分层体系。有的教师在课堂对话教学中往往存在偏激设问,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的几率很高,成绩较差的学生参与较少,所以问题设置在简易度上无层次体现。比如,对《九寨沟》一课的学习,有些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啊?

生:《九寨沟》。

师:九寨沟在什么地方?美不美啊?学了九寨沟的什么内容?

生:九寨沟的地理位置以及优美景色。

这几个问题的设计就存在诸多问题,脱离课堂实际,层次性太差,问题没有思考价值,难以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

2.对话中教师监管太多

小学语文课堂上,基于对学生的不信任,有些教师就越俎代庖,在课前预习环节就已经将学习内容完全限制住,使学生不得不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完成,以此为线索主导知识的学习。从学生实践过程看,似乎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了实践活动,经历了动手实践、探索求知的过程,可是实际上,探究活动中的每一步教师都规定得太死,学生只是在教师的监管之下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方法虽然也能够达到三维目标的基本要求,但是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缺失,创新性思维难以培养出来。

3.师生互动流于形式

在小学中段语文课堂上,学生敢于思考、勇于求异的行为受到鼓励。但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抛弃了对基础知识的讲解与识记,而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去与老师互动,并以此作为评价反馈的标准。这样,课堂上的各种观点、想法就会层出不穷,每个学生都会受到鼓舞,但实质上,这是一种浮躁之风,基础的浅薄必然会导致知识大厦的倾覆。

三、小学语文课堂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

1.让对话贴近学生实际

对话教学的开展必须立足于本课的目标而展开,否则就会陷入“无本之木”的尴尬境地。对话教学的目标具有“贴近学生实际、操作性强”的特点。教师在备课之前首先就要深入地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尽可能地避免学生感到太容易或答不出的两个极端,让提问更符合学生学习实际。比如,笔者曾经听了这样一节课,讲的是《秋天》,其中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下面说说你们想变成什么?

生:我想变成图画上的小鸟。

师:那你给自己写两句诗吧。(该生拿笔写)

生:我想做野菊花。

师:XXX是怎么写你的呢?

生:野菊花香了羊肠小路。

师:我们去羊肠小路走一走,嗅一嗅那芳香的气息。

生:(做“嗅”的动作)好香呀!

师:这个“香”用得真好,你能换个字写一写吗?

生:野菊花“美”了羊肠小路。

师:大家都赞扬野菊花,想想野菊花怎么样了呢?

生:骄傲了,自豪了。

师:写成一句诗。

生:野菊花在羊肠小路上骄傲着。

这种对话设计引起了学生的思维共鸣,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

2.教师放手构建开放的课堂对话

教学对话离不开课堂,离不开具体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情境。如果缺乏相应教学情境,教师应该努力去营造这种情境。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就提到要想办法让学生看到、体会到他们不明白的知识,让学生去质疑。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灵活地运用创设和利用各种问题情境。

3.?有效对话设计促进师生互动

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精心挑选的材料,由于学生自己没有办法完全消化和构建,必须依靠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教师的问题提出是构建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学习做好铺垫。教师的问题必须建立在精心设计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学生才可以得到更多。这样设计问题使教材重点得到了突出,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为达到教学高效化,教师应关注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当课堂上出现的情况与问题的预设相违背时,教师灵活应对,努力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汤庄桥小学)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摘要】本篇文章根据小学生的情况,研究了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让教学更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有: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充当什么角色的方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一系列方法,课堂教学中怎样以学生为主体的方法以及引领学生使用多种方法来学习的办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老师与学生的角色 课堂有效教学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40-01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全世界各个地方都开始重视对基础教育进行改革。怎样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热情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是现在的教育研究中的内容,本篇文章根据小学生的情况,研究了小学语文课堂上如何让教学更有效的方法,给语文的教育工作者对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带来一定的建议。

1.课堂教学中老师该如何进行角色定位的方法

让教学更有效率是指在教学的时候,老师使用多种方法与手段,花费最少的时间,投入最少的精力,但却得到最大的教学成效,达到教学的要求,让社会与个人的教育价值需要被满足。高效率的教学注重学生的成长进步和教学的成效,需要老师为提高效率而努力。

1.1老师的角色

老师的角色需要从传统的传授型改变为研究型方向。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需要老师进行简单的传授知识,老师的任务也只是生搬硬套,但是实际上,每个学生的个性是不同的。这种方式来教学,对课堂的教学方法实施没有好处,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老师只有把传统的传授型的角色转变成了研究性的角色,才能适应新时代的课堂要求,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1.2老师教学的方式

老师教学的方式需要从传统的传授型改变为师生互动型。我们国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方式不重视学习是主体的活动,这和当今这个科技信息快速发展的社会不适应。现今的语文教学需要进行改革,让教学的过程转变为师生共同发展进步的互动的过程。

2.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的方法

2.1课堂的开始激发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种的方法,有一种就是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需要依据上课的内容来用心设计该怎样进入课堂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设疑、引起悬念、用故事来引起学生对课堂兴趣的方法。只有课堂的开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更积极与有动力去听课,去探索。

2.2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竞争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竞争能让学生产生紧张感与动力,所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在课堂中需要创造条件来让学生之间进行竞争。比如老师在教完生字后,比较谁认得快,记得多和牢,谁能组更多的词;还可以让多个学生进行课文朗读,比较一下谁能读的更有感情色彩,谁了解的更加深刻;总结课文就比谁的总结更加完善。学生比赛的方法既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竞争,而且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然后让各个小组之间进行竞争。

2.3使用新的方法,创新教学的方法

刻意来求新,一样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喜新厌旧这是人的共同特征,并且青少年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学生最讨厌的就是老师教的时候方法步骤都一样,没有一点点创新,语文老师每一次都只是对作者进行介绍,然后介绍时代背景再划分段落,最后归纳中心等等,而且教的方法也一样,没有任何的创新。老师要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就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来进行创新,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抓住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学生面前多多展示新的东西,这样就会迎合学生,学生也会更有兴趣上你的课,更有兴趣的学习这一门课。教学的方式和方法要灵活多变。老师讲述、学生看书和相互讨论交叉着来,努力的想方法来对课堂进行创新,课堂上让学生感到新意就能让学生产生兴奋感,然后才能让学生动脑,这样的话才能让学生有很大的乐趣。

3.课堂教学的时候要不断地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方法

课堂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所以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应该要让学生主动的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的过程,老师只是辅助的作用,引领与带动学生学习。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3.1老师要亲和学生,让学生争着做主人

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仅要作为学生的良师,还要和学生成为朋友,用真心的感情和诚心的语言来创建学习情境,让学生产生主人翁的概念,让学生有不断定目标与达到目标的想法,只有当学生知道了自己不只是参与教学活动的一员,还是这个活动的主人,这样才会去积极地接近课堂与融入课堂。

3.2老师要带动学生的实践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想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就要放宽学生,不要只是使用考试和作业来让学生产生巨大的严厉,最后学生只能是循规蹈矩在老师的条条框框里进行盲目的学习,老师应该让课堂有时活跃有时安静,该讨论的时候就讨论,该做题的时候就做题,老师既要民主,又要能够控制住学生。因为学习是外在实践然后再吸收的过程,要让学生勇于实践,不懂就要问老师问同学,课堂上积极参与,不仅要能写还要能动手能说。

参考文献:

[1]伍春兰;基于“几何画板”的中学数学课堂“探究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李金富,唐华军;活动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差异浅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钱树人;高中生物课程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回顾[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第五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摘 要】我国各地的小学进行了教育的改革,这种新式的关于小学课程的改革,真正从素质教育的层面出发,孩子们书包轻了,但获得的知识却增多了,课余活动时间增多了,但并不意味着孩子们荒废学习,而是在实践中成长,真正做到了将从书本中得到的知识运用于具体的实践中去。这是我国小学教育中的重大创新,使传统的单一的教与学的过程更为开放和自由,不仅激起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方便了广大教师们,为日后我国有效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有着较好的教育示范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教育;有效教育;语文课堂;教育改革

小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初期阶段,对知识的兴趣主要取决于课程是否有趣,因此,课堂情境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龟兔赛跑一课的教授中,有的教师只是按照课文给同学们大致讲解了一遍,而善于利用课堂情境的教师则会选择让学生们前期准备一场话剧表演,在正式上课时,则会以表演来讲述课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既使得学生们有效地吸收了知识,又使得教师可以进行轻松教学,有利于提高课程效率。对于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有些老师认为这是在存心与老师作对,但是有些老师却能从学生的提问中发现学生的创造力,更为欣赏提问的学生。这其实是教学观念的差异问题,当前被广泛认同地教学观念是后一种,可以使得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更为了解,从而进行因材施教。

一、我国小学的语文课堂难以推进有效教学的因素

(一)教师对新课标的概念认识不足

当今我国的关于新课程的改革虽然是以开放和合作探究为主题,但是由于对广大地区的教师与有效教学相关的培训不足,导致教师在具体实施的时候没有完全把握其中奥义,只是顶着新课程改革的名义继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或是片面追求教学改革而不注重教学质量,既毫无经验也不进行积累,可以说这完全背离了教育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初衷,没有形成一个活力四射、开放进取的课堂氛围。

(二)教师对教学文本的解读不足

语文的课堂教学的好与差其实体现了教师本身的文学素养的高低,在教师进行课前备教案的时候,教师对于课堂氛围的掌控、课堂问题的相关设计以及授课的先后顺序都应该完美掌控。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对教学的根本――课文进行全面而有深度的解读,如果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没有完全解读教学文本,只是靠从网络上摘录的模糊性的问题,这就难以使课堂具有启示性,学生就难以在课后对此次课堂产生深刻的影响,在较短的时间内就会完全忘记所学的知识。而这堂课也并没能产生学生与教师对课程的探讨,难以引起共鸣,可以说这是一堂效率十分低下的语文课,而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融入教师自身的真情实感和理解。

(三)教师缺少对全体学生的素质的关注

当前我国的教育模式主要为精英教育,教师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成绩优秀、上课积极的少数学生的身上,对于大多数成绩中等、上课发言不够积极的学生的关注甚少。但是现在越来越注重对所有学生进行素养提高,因为性格等多种方面的因素而导致上课发言不积极或者是即使被点名后回答也不尽如人意的学生们更需要得到教师的鼓励。他们是学习中的最底层,也许只要一点点的鼓励支持,就能够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那些考试中的黑马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并未进行对学生们的细致观察就径自加快教学进程,忘记要留多一点时间给那些反应较慢的学生。

二、小学语文课堂顺利开展有效教学的建议

(一)积极引导学生对课本的问题探究,避免被动接受现象的发生

当前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不应仅仅是对大多数学生已掌握的、教学课本上已十分明确的知识点重复多次地讲解,而是应该通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理解,增设丰富有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例如,在对于亡羊补牢一课的讲解中,不仅要让学生们明白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意义,还应列举实际的例子来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作业没写,不能用没带的借口,而是主动向老师认错并讲明原因,最后将作业补上,这才是亡羊补牢的实践运用。而不是教师在讲台上大讲特讲亡羊补牢的理论,即使教师的口才再好,也难敌学生一次开动脑筋想问题,锻炼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提倡学生间的相互协作,反对闭门造车的自学方式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这句话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十分有根据的。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无限的,而成年人因为其完全的社会化早已形成了思维定式,其思维能力是受到拘束的。而一个人的自学是十分孤独的,教师不应提倡大家进行闭门造车的自学,因为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限的、单一的,无法创新和改进,但是如果是集众人之力来解决一件事,其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上,我们有必要锻炼学生们的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这不仅能够使课堂更多元化、更具积极性,而且同学们的分组讨论的过程中也能扩充知识,相互尊重,打破了课堂、课本教学的范围限制。

(三)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并提高对话内容的知识性

师生间因为有了更多的交流才能相互了解,才能使课堂氛围更为和谐。因为语文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和信息的交互能力。所以师生间的对话应该更多地围绕解答知识疑问来开展,而不是聊天和批评、训斥。以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将有着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表达理解的能力。

我国小学的语文课堂如果要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则单单学习诗词歌赋、听说读写汉字和阅读体验的增加是远远不够的,有效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独立能力等等对其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能力,这有利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承袭,亦有利于对我国民族精神的延续,这也为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增添后备力量,使有效教学的星星之火,燎原于中华大陆。

【参考文献】

[1]宣英.语文情境教学法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2]余文森.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命脉”[J].江西教育,2012(Z1)

下载立足文本,实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对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立足文本,实现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对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施对话与互动 语文课堂和谐有效(叙事)

    实施对话与互动 语文课堂和谐有效 当今社会,从国际争端到经济往来,从电视访谈节目到邻里生活交往,对话与互动无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达成学生主动......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方法研究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课程,当然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尤其是小学语文关系着学生的语文启蒙教育、国家的基础教育,还关系着学生如何看待......

    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导入

    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导入 一、问题: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成功的一半”,如何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整堂课的进行打好基......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计划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计划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伯延中心小学 我校小学语文双有效研究课工作已经开展了两年多了。本学期,我们将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本着科学的态度,遵......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方式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方法研究 提问是一种古老而又重要的教学方法,希腊著名的教育家苏格拉底的“助产”式教学即是以提问为核心,通过问答的方式艺术地引导谈话者逐步......

    语文课堂要有效

    语文课堂要有效,教学目标须明确 坑沿小学卢春花 课程专家崔允郭教授说过,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由此......

    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心得

    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心得 一、正确认识识字教学中的几个基本原则 (一) 如何理解“多认少写” 从儿童生理发展的角度看,低年级是儿童识记汉字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要求他们“认......

    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心得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教师应如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