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呈现交互延伸——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范文模版]
呈现、交互、延伸
——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一、选题
(一)选题的现实背景
1.信息技术和科学教学深度融合显性时代的到来
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中第11条提出: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推进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育资源的新型教学模式,创设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开放性学习环境、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探索教育发展难题的破解之道并实现教育的创新和变革,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可见,实现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
2.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融合现状亟待关注
据调查研究显示,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结合运用出现了两极现象。一种使用频率不高,仍然信奉着“一书、一笔、一嘴”的教学模式。一是因为课件的制作者往往并非从事相关教学,学科的差别使课件的效果不佳,二是这类教师本身对多媒体使用不够熟练,自己制作的课件往往差强人意。而另一种则出现过热现象,热火朝天的“微课”、遍地而起的“电子白板”、眼花缭乱的“网络课程”……一种誓将信息煤技术运用到底的架势一夜间入侵传统课堂。信息技术一下子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神技,造成了很多华而不实的硬件浪费。过冷过热的现象使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使用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迫切需要一场有效的改革。
3.信息技术对提高科学教学效果的彰显
应用信息技术已是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学生从具体形象中抽象事物的本质属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既让学生轻松地获取了科学知识,又很好地突破了重难点。课程资源多样化,化解难点更轻松。另外,如今信息技术不单单只是课堂上的课件和实物展台,而代表着那些更多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空间限制的移动化资源。这些大大突破了一个“教室”的局限,一个“40分钟”的局限。让教与学,发生在随时随地的学习动力生发的当下。使得课堂外延扩大化,教学互动不设限。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课题组从“呈现方式的选择、交互手段的运用、延伸平台的搭建”三方面切入,立足于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行研究。
(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信息技术在科学课程中的融合实效,提升科学课程的实施价值
科学课程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本质,逐步领悟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学科。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和科学探究。科学课程中的许多知识点涉及到一些原理、规律性的东西,是我们无法直接看见的,凭借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口述或图片展示,没有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仅枯燥乏味,还很难讲清楚。同样,科学课程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是有些科学实验在课堂上实施的难度较大,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但是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信息资源不受时空的限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即使无法亲身感受,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途径得到了解和掌握。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实效,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课程,提升科学课程本身的实施价值。
2.信息技术在科学课程中的融合实效,提升科学教师的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合理地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但是据调查研究显示,很多学校的很多老师在平时使用信息技术辅助科学教学的频率并不高,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信息技术本身的不适合,二是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不适合,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根据丰富的公开课和一线教学实践经验,从“呈现方式的选择、交互手段的运用、延伸平台的搭建”三方面切入,设计适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科学课程教学,本项目最后将完成后将以“呈现、交互、延伸——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高效融合的实践研究”报告、系列学术论文、科学教学优秀PPT和示范课例光盘集锦的形式向我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提交研究成果,希望能为广大一线工作的科学教师提供系统地教学参考。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深度整合实效,是为了服务于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效率。
3.研究信息技术在科学课程中的融合实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1年7月,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颁布了《K-12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科学概念和核心概念》,该框架认为科学教给学生的应该是核心概念,而不是零碎的、分散的知识。科学核心概念提供了知识的组织构架,它有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科学概念体系,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链接和拓展,发展连贯性的知识体系,为深度学习奠定基础。运用信息技术能使多种媒体有机组合,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激发创新意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实效,是为了服务于学生,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外现状
早在1985年,美国就启动了著名的“2061计划”,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相整合的思想。1993 年,总统克林顿推行了“信息高速公路”(HPCC 计划)。2000年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Statistics ,LACES)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教师普遍认为自己尚未具备足够的能力胜任教育信息化的挑战,仅有33%的教师对在教学中应用计算机充满自信。近年来美国“教育周刊网站”就美国11051所中学7-12年级600多万名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中技术使用频率评价较高,但就教师使用技术辅助学生学习而言,71%的学生说没有;而且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34%的学生认为计算机并没有使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有所不同,甚至会使他们注意力从学习的内容上转移开。日本也在致力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05年前后,西之园晴夫在《学习环境设计与协调自律学习及远程教育》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协调自律学习”的新型教学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国内现状
目前教育信息化进程已经开始从建设硬件基础设施逐渐进入到应用研究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 年代,信息技术开始运用于我国中小学学科教学,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为主。1998 年第一次提出“课程整合”的概念,并于当年 6 月设立了实验课题。2000年10月,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第一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对此进行了强调。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给大家指明了方向,倡导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新型观念。2005年中央电化教育馆士珠珠等人针对“全国中小学校学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工具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当前55%的教师经常在互联网上检索电子教学资源,20%的教师从不组织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而从不利用E-mail和BBS与同事交流的教师达20%。教育部在 2012 年实施了“三通两平台”计划,这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2014 年 3 月 28 号百度文科上线全新的教育文库,这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与百度联手合作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课题之一。
3.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融合实践研究现状
通过搜索相关文献,研究者发现在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较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乐建吉(2010)探讨了数字化实验引入初中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张东明(2011)从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利用网络与学生实现多角度交流、将知识构建多媒体化角度具体谈了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整合的做法。董德兵(2013)从自己的实践出发分析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孔姝婕(2013)认为信息技术是科学课程的教学手段和认知工具,浅谈基于网络环境下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实践。齐雪芬(2014)从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培养初中学生科学素养出发探索了数字化环境下学习方式与学习模式。冯玉荣(2015)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所产生的作用,并总结现阶段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所存在的问题。胡健民(2016)从课堂教学主体、课堂实验地位、教学模式转变三方面反思了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辛建将(2017)浅析了信息技术与科学课融合的必要性。
综上,从国外到国内,从理论到实际,我们发现我国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几年来,随着“电子白板”、“微课”、“网络教学”等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开始对其关注并实施研究。从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信息技术与教学经历了“辅助教学”、“课程整合”与“深度融合”三个阶段。多数研究者对信息技术的使用现状及其应用于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论述,而信息技术与具体学科融合策略方面的相关实践研究并不多。在将信息技术融合于学科教学中,研究者的注意力还是过多地放在了对硬件、技能的准备上,更对地对信息技术给学科教学带来的积极意义进行探讨,对信息技术如何与具体学科教学进行融合缺乏系统性的策略研究。因此从呈现、交互、延伸三方面考虑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一个值得探究的新课题。
二.内容: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研究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从“呈现方式的选择、交互手段的运用、延伸平台的搭建”三方面切入,目标在于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任务分析紧扣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着眼点”,开发一系列技术手段把握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着力点”,形成并优化实施策略夯实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落脚点”。通过教学实践,形成一套与科学新教材配套的演示文稿、示范课例及系列学术论文、为广大一线工作的科学教师提供系统地教学参考。为学生服务,为具体课程价值的提升服务。
研究的具体技术路线是:教师尝试运用包括演示文稿、虚拟平台、电子目镜、思维导图在内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呈现,基于同屏技术、传感器、Hiteach平台等在课堂中实现与学生的交互,此外通过微课、Moodle平台等云端教学技术进行拓展延伸——设计教案,在平行班内进行同课异构——根据专家点评、学生反馈(包括课堂反应、调查问卷、个别访谈)、执教教师反馈(包括教师课堂表现、个别访谈)形式进行效果分析,寻找各信息技术手段的最佳课堂切入点——挑选4个同一年级的平行班,两个为实验班,两个为对照班,在实验班里将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进行融合,对照班则以往常方式进行教学。由两名水平相当的科学教师分别执教2个班(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班)——实验结束后,召集专家组,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合理推广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并依托于云端教学进行课后拓展延伸——双管齐下,最终将加深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融合,不断提高科学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适切呈现,信息驱动突破教学疑难
科学课程中的许多知识点涉及到一些原理、规律性的东西,是我们无法直接看见的。同样,有些科学实验在课堂上实施的难度大、离学生生活实际远,许多现象学生短时间内无法亲身考察或经历。我们课题组依托“校内常态课课”、“区内展示课”、“省市级评比课”等各层次平台,在教学实践中借助信息技术,适切呈现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驱动实现一些列教学疑难问题的突破。
(1)常态信息化呈现,积累丰富感知 众所周知,学生的感性认识是进行思维加工以形成科学概念的基本材料,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概念,必须创造一个适应教学要求,借以引导启发学生挖掘问题、思考问题、探索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充分的感性认识。在常态教学中依托课件制作,形成大量丰富的、具象的感性认知。
(2)虚拟平台依托,有效突破难点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教学实际中由于条件限制可能不能开设所有实验,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虚拟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的操作环境。借助虚拟平台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和提供帮助,突破了时间、空间和初中实验条件的限制,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科学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3)电子目镜依托,共享显微镜下视野
电子目镜是一种针对显微镜成像专门研制而成的光电显微转换装置,通过USB线缆将显微镜下的图像传输至电脑进行实时显示,并可以随时抓拍冻结图像或进行录像,具有安装简便、简单易用的特点。电子目镜不仅能应用于显微镜操作的教学,还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4)思维导图呈现,再现知识思维链
常见的思维导图是手绘的,但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用软件来绘制思维导图,便于后期的修改、调整和呈现。思维导图在进行复习时较为常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以便于比较并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2.适时交互,数据互动构建高效课堂
我们课题组将在总结大量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各项交互技术并寻找技术运用的切入点,适时交互课堂生成资源,数据互动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1)传感器引入,数据量化析现象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时代也从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实物到发明计算机加速模型运算,到今天进入数据发现和数据观察时代。反观科学课堂,我们需要在一些定性认知模糊的实验中适时加入“数字化传感器”的应用,让学生的实验效果更精确、直接、明了,为深入学生思维交流、共享赢得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传感器的引入更是所需。
(2)同屏技术应用,细节放大强可视
区别于传统的固定式的投影仪,可移动式的同屏投影技术使学习对象更加清楚,减少了干扰。通过更加直观的图像,给孩子更加深刻的感受,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清晰。
(3)Hiteach交互,高效统计得结论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或者传感器获得的实验数据,通过hiteach交互平台第一时间展示本组实验结果,与其他小组展开平行的对比,Hiteach平台还能将数据直接转换成图形,便于学生的观察和分析,从而实现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反馈。
3.适度延伸,家校联动共享云端教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不单单只是课堂上的课件和实物展台,而代表着那些更多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空间限制的移动化资源。我们课题突破“教室”的局限、“40分钟”的局限,让教与学发生在随时随地学习动力生发的当下,适度延伸搭建有效平台,家校联动实现云端教学的共享。
(1)微课开发,家校共习
相对于传统课堂达成多个教学目标而言,微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教学内容更加精简,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学生不懂可以反复播放,针对性地学习,短小精悍的微课很适合学生碎片化学习。有了微课,借助网络,大班额背景下的“一对一”学习也成为了可能。
(2)建立Moodle学习的平台,云端教学
区别与一般的网站,Moodle平台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搭建的一个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学生可以课后消化巩固知识,并进行检测看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它优于学生普通的作业本练习就是可以马上知道自己做得是对是错。
(三)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项目采取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行动研究法、样本比较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关注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制定系统的研究计划并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行动实践,边研究边实践,寻找信息技术融入科学课程教学的切入点及实施策略。
样本比较法:通过前测和后测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在科学课程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实践经验。
个案研究法:通过个案研究与实践,深入剖析信息技术融入科学教学的各项案例,探讨在科学课程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的途径及方法。
(四)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信息技术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从“呈现方式的选择、交互手段的运用、延伸平台的搭建”三方面切入,构建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融合策略。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在于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分析辨别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呈现方式、交互手段和延伸平台。从而真正提高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深度融合实效。
三.预期价值
(一)在一定范围内解决教师在科学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困难与困惑,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校科学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提高一线教师的自身业务能力水平,为造就一批科学教坛新秀和名师做出贡献。
(三)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呈现、交互、延伸——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高效融合的三维策略创新”系列研究论文
(四)向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提交“提高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深度融合实效的实践研究”报告。
(五)以光盘形式制作与新教材科学配套的系列PPT与示范课例,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四.前期准备
(一)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
课题组负责人是宁波市名师,具备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和教研室研究经验,是浙江省深化课改专题研究小组成员,宁波市“卓越工程”培养对象,曾赴新加坡培训学习,是浙江省“师训工程”《初中科学名师教学示范与探究专题培训》主讲教师和浙江省“初中科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人培训班”主讲教师,曾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比赛荣获全国一等奖,并以第一名的成绩并应邀参加了第六届多媒体教材应用国际学术交流会。开设过全国、省级、市级公开课三十余次,课型涵盖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等。课题组所有成员有大学教授(研究设计与指导),学校行政(组织协调),还有一线教学的科学各个专业和信息技术专业的老师,都主持或参与过市级以上的课题研究,在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方面经验丰富,富有团队精神,可以保证各项研究工作合理有序进行。有信心高质量地完成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并保证按时结题。
(二)研究条件较好,已有研究基础
1.一份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融合实况进行师生访谈计划已编制完成。2.用于对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融合进行课堂观察的工具已编制完成。3.对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融合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的问卷已编制完成。
4.微课程《初中科学复习疑难问题例析》获2016年度浙江省微课程开发活动评比一等奖。
5.文章《浅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科学教学实效之策略》发表在2011年7月《宁波 大学学报》。
6.文章《科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应“华而实”》发表在2010年6月《课改与教研》。7.文章《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用的再思考》获2015年浙江省教学研究论 文评比一等奖。
8.课例《显微数码互动生物教室的应用》在2012宁波市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展演活动中获一等奖。
9.课例《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获宁波市09学年度义务段教育课堂教学“精品课”,201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优秀课例展示一等奖,2014年度教育部部级优课。
10.课例《植物的新陈代谢》获2015年度教育部部级优课。11.课例《空气的存在》获宁波市初中科学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
12.课例《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获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在线培训课程。13.课题《构建“三动一提”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有效整合》荣获2014年度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14.课题负责人在2017年10月10日在浙江省“初中科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师培训项目中讲座《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
15.课题负责人在2017年7月在宁波市奉化区初中科学90学时培训中讲座《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16.课题负责人在2017年6月26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宁波实验区项目第二次推进研讨会上作题为《呈现、交互、延伸——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发言。
(三)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DB/OL].http://files/moe/s3342/201203/133322.html,2012-09-05.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DB/OL].http://,2012-09-05.3.余胜泉.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J].中国电化教育,2011,(7):1-6.4.乐建吉.数字化实验引入初中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可行性问题初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5.张东明.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整合的做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97.6.孔姝婕.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的研究——浅谈基于网络环境下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3(1):178、181.7.齐雪芬.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培养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数字化环境下学习方式与学习模式的探索[G].责任·创新·发展——上海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辅导论文征集论文汇编.上海: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2008.8.胡健民.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的反思[J].学周刊,2016(1):142.9.辛建将.浅析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整合[J].才智,2017(19):47.10.顾明远.教育技术学与二十一世纪的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1995,(8):38-41.
第二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与研究 1.教学设计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优化整合。
精美的画面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自然美融合在一起,引申了学生们的审美感。运用了多媒体展示,激发了学习兴趣。然而,仔细揣摩,不难发现有的教师仅把电脑作为一个展示图形的工具,学生还是没有摆脱“跟随着老师学习”的传统模式。有的教师则真正懂得充分利用网络的广阔性和互动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大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动脑发表自己的主见。一比较,便凸现出某些教师的教学设计,真正充分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和网络优势,以有效辅助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延伸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会学”上,逐步要求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自主解决问题。
在这种宽松的网络学习气氛中,学生畅所欲言,每个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课堂学习资源的创造者。有效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求异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是要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好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要具有认真踏实刻苦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使学生成为新时代的新型人才。进一步去实现教育的结构性变革—也就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出新型的„主导一主体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
“三段式”教与学是把教与学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部分,课前、课上和课后。如果以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划分,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后反思,学生的自主学习(预习)、课堂学习、知识拓展与延伸,因此把它称作网络环境下“三段式”教与学
“三段式”对学生而言,“课前”就是学生根据教师网络学习空间提供的“导学案”,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预习新知、自主学习; “课上”就是利用课堂有效的时间交流预习、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其他同学和教师那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后”就是学生完成所学知识的巩固,并按照教师的要求利用网络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当然这些拓展和延伸的内容要有梯度、有层次,既照顾全体又照顾个体。
“三段式”解决了传统教学的弊端,把更多的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基本都是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来实施,很少照顾到学生的预习和知识巩固与延伸,所以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利用课外时间学习。课堂教学仍然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主战场,应该尽可能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
教师的教学反思、学生学习体会、知识巩固与拓展延伸,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在教师或学生的空间,师生可以互访,并可以实时交流沟通。“三段式”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案例之一,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结构,构建出了“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所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还要靠广大教师的不断实践和摸索,真正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融合”新模式。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
研究的目标:
1.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网络平台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2.通过研究,调动学生学好生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以及从事科学研究应当具备的严格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作风,使学生一步步地学会生物学研究中基本的科学方法。
3、,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相整合的路径与方法,总结归纳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切实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与水平。
研究的内容:
1.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生物自主探索学习方式的研究。
多媒体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研究: 教师主导:设疑激趣→示范指导(或启发引导)→组织讨论→组织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主体:主动参与发现问题→讨论猜想建立假设→设计交流模拟探究→合作探究记录数据→意义建构交流评价→迁移应用联系实际。
2、利用多媒体技术为生物的实验教学提供虚拟的实验空间,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的研究。很多的教学内容离不开实验,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通过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兴趣、观察能力、科学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3、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课外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的研究。网络环境为生物的课外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形式。例如:通过网络进行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社会调查;通过网上收集资料制作生物电子报、编写生物小论文、设计实验等,通过网络环境进行课外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活动不仅节约时间,而且丰富了活动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主要创新点
1.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化抽象为具体。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搜集文字、图形、动画等多种信息传输为一体,创设出具有真实感和表现力,生动轻松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动情入境,集中注意力,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为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奠基。2.加大知识信息容量,促进师生多维有效互动。
在信息技术下的生物课堂中,这种参与得以最大限度的体现:诱发主题相关的情景可由学生根据需要反复浏览,根据教学任务设计的有吸引力的、可操作的内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趣和特点进行探究……信息技术是为课堂服务的,课堂是有益学生发展的;学生的参与能使技术与知识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3.注重探究性学习,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生物学的有些知识不是一定只有通过教师的传授才能得到的,可以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已有的学习经验,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就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形成自主体验、自主探究、自主实践的品质,其间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设计者、支持者和促进者。
第四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二级培训
思南县田秋小学:李勇凤
10月10日至10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2017贵州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专题培训,为期5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现在,我将与大家分享我的学习所得。
一、头脑风暴
21世纪,人类面临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急遽转变,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容量都在以几何数字递增。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使得知识不再以单一的文本形式来传递,而是融入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种媒体,知识内容的丰富与传递形式的多样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的跨世纪教育改革和学习革命。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让课堂由封闭走向开放,让学生乐于学习,学习更主动,去探究未知领域的奥秘。教师首先在教学技术上武装自己,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与所教学科有效整合,优化课堂。
二、整合的基本概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可以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两种。
“大整合论”所理解的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微课、MOOC、翻转课堂
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
慕课是一种参与者和课程资源都分散在网络上的课程,只有在课程是开放的、参与者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下这种学习形式才会更有效。
翻转课堂就是在正式的学习中,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室分发的数字材料,音视频、电子材料等自主的学习课程,接着在课堂上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解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
“小整合论”
1、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与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
——陈至立 部长
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以及情感激励工具并全面整合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
——余胜泉博士
三、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
教学模式俗称大方法。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这种操作样式是加以理论化的
四、整合的模式与案例分析
语文、数学
五、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实施
1、注意结合各门学科的特点,建构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每位教师都应结合各自的学科特点去建构既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又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要求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
新型教学模式。所以模式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不应将其简单化。但是若从最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则有两种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即“研究性”学习模式和“协作式”学习模式。
2、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相整合,是为了实现彻底改革传统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促进大批创新人才成长的目标,因此,信息技术与课程相整合的过程决不仅仅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过程,它必将伴随教育、教学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
3、高度重视各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没有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就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就难以改变,创新人才的培养也就落空。重视教学资源的建设,并非要求所有教师都去开发多媒体素材或课件,而是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搜集、整理和充分利用因特网上的已有资源。在确实找不到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的情况下,才有必要由教师自己去进行开发。
4、注意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来进行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这种理论正好能适应“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要求。在运用这种理论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并要把这一观念牢牢地、自始至终地贯彻到课程整合的整个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之中。
5、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为了推进我国教育的深化改革,必须明确认清教学过程的本质,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把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该紧紧围绕“新型教学结构”的创建这一中心来进行,不能把“整合”变成技术与教学的简单“叠加”,那是没有意义的。要求教师密切注意教学环境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的地位与作用,看看通过自己将要进行的“整合”,能否使各个要素的地位与作用和传统教学过程相比发生某些改变,改变的程度有多大,哪些要素将会改变,哪些还没有,原因在哪里,只有紧紧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通过最终教学设计所建构的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新型教学结构的要求,这样的整合才是有意义的。
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既是教师整合学科教学的殿堂,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园地。整合过程中教与学的核心问题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事实告诉我们,学习化社会的产生和发展从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开始;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程整合模式,将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五篇: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总结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阶段总结
随着“微时代”的来临,“微课程”作为20世纪末的新生事物,以不可抵挡之势来到了我们身边,我校的工作内容也顺应时代的发展,悄然发生着变化。自上学期认识“微课”、制作“微视频”、使用“微视频”之后,这种用时短,知识点集中,表达简洁生动,形式新颖的教学形式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依托和凭借,让不同程度的学生,特别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有了重复学习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这学期,我校又开展了“翻转课堂”的探索与研究。我校教师认真参加培训学习,积极查找资料,内化吸收,并与同组老师交流讨论,提高认识与实践能力。现就本学期的翻转课堂及微课总结如下:
一、转变观念,积极接收新鲜事物。
了解到翻转课堂是将传统课堂的授课搬至课外,通过老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将课堂时间用于小组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对课前学习的内容开展深层次讨论。翻转课堂有效地提升了教学效果,更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翻转的形式多样,课前翻、课内翻或是课后翻,都遵从教学目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为“翻”而翻。自主学习单的精心设计,微课知识点的选择和微视频的制作是实现有效翻转的前提。
二、精心选题,实现有效翻转。
通过微视频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再拿到课堂上讨论,提升理解。在课堂上展示,拉近了学生与微视频的距离,让师生共同感受翻转课堂的魅力,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再通过展示交流,指导学生运用到课后作业中,实现课后翻转,有效地突破了学习难点,读写练都在课内完成,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前翻、课内翻、课后翻与微视频自然结合,不同程度的学生课前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一次或多次观看微视频,有充分的时间自学相关内容,还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与老师进行沟通,实实在在完成学习目标,实现了相对个性化的教育。也正是因为课前充分有效地自主学习,他们在课堂上的互动更为积极,更为高效,教师也就有机会指导学生完成读写方面的拓展训练,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环境中应用所学内容,学生们在交流时彼此帮助,互相学习,协作能力得到同步培养。
通过学习,教师们对翻转课的具体操作、运用的形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相对于过去手把手的指导更方便,高效,对教材的处理紧扣课标,练习设计可操作性强。将翻转设计与教学内容巧妙融合,努力实现学生更加个性化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