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9.南下六月荔枝丹
南州六月荔枝丹
●课文鉴赏说明
一、课文的基本内容
这篇文章准确、翔实地说明了荔枝的果形、果实以及贮运,对荔枝的习性、产地、栽培史等做了一般性介绍,并对我国荔枝生产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10段),分三个层次说明荔枝的形态和果实。
第一层是第1段,以小学学习《荔枝图序》向老师质疑为引子,引出“荔枝”这个话题。幼年时童稚的心里只知道“荔枝干的壳和肉都是棕褐色的”,与老师讲的《荔枝图序》中描述的荔枝不同,向老师提问,老师也无法说明白。这个开头既亲切活泼,又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原原本本地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的诗句,为后文提到的与白居易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了依据。
第二层是第2~5段,主要写荔枝的外部形态(外壳、颜色、果形、大小)。作者对白居易“壳如红缯”的说法提出异议,认为“缯是丝织物,丝织物滑润,荔枝壳却是粗糙的”;在说明“成熟的荔枝”的颜色后,作者感觉不饱满,又用“绛囊”“红星”“珊瑚珠”打比方,形象鲜明、逼真;荔枝的果形有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由蒂部到顶端及两侧,介绍得井然有序;说到荔枝的大小,作者用列数据的方法介绍荔枝的大小和重量,真实可信。
第三层是第6~10段,主要写荔枝的果实(膜、肉、核、花)。作者对白居易“膜如紫绡”的说法又提出异议,认为白居易“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应该是“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对白居易“瓤肉莹白如冰雪”的说法再提出异议,认为“瓤肉”实际不是肉,而是“膜”发育的“假种皮”,“真正的果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随后,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对荔枝核(种子)的形状、色泽、种类做了具体说明。荔枝的花从内容上说不属荔枝的果实,但花与果实分不开,有花才有果,所以附带一起介绍。其主要特征是荔枝花多,花期长。在这一层里,第8段还介绍了荔枝的贮运,很明显,贮运不属果实的范畴,但贮运主要是为了保持荔枝肉的鲜美,与果实关系甚密,所以放在“肉”后一并介绍。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荔枝果实,采用由外向内的说明顺序。
第二部分(第11段~14段),主要介绍荔枝生产的有关情况。
第11段写荔枝的产地分布,用“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证明荔枝原产于我国;用南越王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证明荔枝的栽培在我国至少有二千年以上的历史。第12段用现在知道的13种讲荔枝的古书,特别是“蔡谱”,更有力地说明荔枝原产地在我国。第13段为说明荔枝“喜温暖”的习性,“成都、福建是它生长的北限”,作者列举汉武帝、宋徽宗和文徵明诗中的顾氏与荔枝间所发生的故事,说明前人酷爱荔枝而欲北移,但均未成功,而用“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这样的话语激励我们的科学工作者刻苦钻研,突破难关,创造科研新奇迹。第14段引用苏轼的诗句,古诗今用,意在于今。古代能享受荔枝的只有杨贵妃之流,今天我们发展荔枝生产,要造福于广大劳动人民。
从全文看,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由主到次。
二、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
运用打比方的方法,使被说明的事物形象更加生动。如把荔枝比作“绛囊”“红星”“珊瑚珠”,把成片的荔枝林比作“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里”,把稀奇的荔枝品种比作“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等。
运用列数据的方法,使得事实确凿,更具说服力。如介绍荔枝大小时说,“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如介绍荔枝贮藏时说,“现经研究证实,温度保持在1℃到5℃,可贮藏30天左右”;又如介绍荔枝结实时说,“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下”,等等。
运用举实例的方法,增强文章的厚重感和说服力。如唐明皇为了让杨贵妃吃上鲜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如为证明广东很早就有荔枝,用了“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的例子。
应该指出,本文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引用。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多达二十多处,既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的内容。比如引用古诗文,引白居易的《荔枝图序》,给人感觉开头新颖,引人入胜,并为后文作者与白居易对荔枝的不同看法提供依据。
三、准确、简洁的说明性语言
作者要把说明对象和内容客观地、科学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语言因素非常重要。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简洁。如第12段,“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一句,加“现在知道的”就比较客观,因为“13种”仅是从目前发现的文献来判断,将来也许还会有新的发现,那就不止13种了。如第13段,“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用推测的语气,实际上是说将来也许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但能不能发生还不一定。如第14段,“盛产荔枝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的生产”,不是任何一个地区都能大力发展荔枝生产,“盛产荔枝的地区”圈定的范围较小,有条件大力发展荔枝生产。
●解题指导
一、本题旨在训练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把握思路的能力。
说明荔枝的生态,按照由外到内或由表及里的顺序;介绍荔枝的生产,按照由古到今的顺序。从全文看,两部分的说明顺序是由主到次。
二、本题旨在让学生理解引用的说明方法,同时积累一些古诗句,丰富文学素养。
具体分析见课文说明。
三、本题旨在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组织成平实文字,可以帮助学生体会生动的说明与平实的说明的不同特点和效果。
四、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搜集相关的资料,写作文艺短文。
●教学建议
一、本课内容比较浅显易懂,条理也很清晰,建议以学生自读为主,让他们一边自读一边完成练习一。在理清全文内容和思路的基础上,完成练习二。教师不必对课文进行串讲,过细的讲解会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可用一课时。第二课时用于练习三、四的写作和交流。
二、说明文的语言准确、简洁。在阅读中,注意让学生学会捕捉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培养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敏感。
三、北方和边远地区的一些学生,也许从未见过或尝过荔枝,教师可通过引用诗句、讲述故事等形式,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弥补他们对荔枝缺少感性直观认识的遗憾。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生于1901年,浙江海宁人。早在30年代,他就有《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他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解放前曾出版《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等,解放后出版的有《生物学碎锦》。贾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烂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
二、关于《南州六月荔枝丹》的通信
李乡浏同志在《贾祖璋和〈南州六月荔枝丹〉──回忆与贾老的一次通信》一文中说,他于1983年暑假备《南州六月荔枝丹》课,颇感课本注释不详,曾写信向贾老请教。信中询及以下三点:1.标题《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全诗能否录示,以便解题;2.明代徐的《咏荔枝膜》诗,请示予全首,有助于分析“夸张的说法”;3.“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8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希望得悉这13种的书名及其作者。
贾老作复如下:
1.陈辉《荔枝》: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2.徐《咏荔枝膜》:曾向忠州画里描,胭脂淡扫醉容消。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白玉薄笼妖色映,茜裙轻裼暗香飘。嫣红狼藉谁收拾,十八闽娘裂紫绡。
3.×广中荔枝谱
唐(?)
郑熊(粤×书已失传)
荔枝谱
宋
蔡襄(1059)
闽
×增城荔枝谱
宋
张宗闵
粤
×莆田荔枝谱
宋
徐师闵
闽
闽中荔枝谱
明
屠本畯(1597)
闽
荔枝谱
明
徐
闽
荔枝乘
明
曹蕃(1612)
闽
荔枝食谱
明
宗珏
闽
荔枝通谱
明
邓庆采(1629)
闽
记荔枝
明
吴载鳌
闽
荔谱
清
陈定国
闽
荔枝谱
清
陈鼎
粤闽川
岭南荔枝谱
清
吴应逵
粤
(摘自《中学诗文释汇》,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三、几点商榷(刘学仁)
1.第四段写“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理由,一是“有野生的荔枝林”;一是很早已在我国培植。这两点似乎还不足以说明“原产我国”,是不是别国也有野生的荔枝呢?是不是别国也早有栽培呢?没有反面的论据。如果确有根据,应该明确提出。
2.第六段说“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这两句话不易理解。前一句是说“膜”,后一句是说“花纹”。仔细体会好像是这个意思: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着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由于壳的内壁有紫色花纹,透过白色薄膜可以看得很清楚,因而便把这紫色花纹看作是薄膜的花纹,而说成“膜如紫绡”了。后面引徐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荷瓣”“桃花”,似乎是“壳”和“膜”分开了,似“荷瓣”“桃花”的是壳呢?还是膜呢?好像是膜才恰当,“薄”才“盈盈”“片片”,才“娇”,才随“风”飘落,可是膜又是白的,不像“荷”也不像“桃花”了。总之,这一段似乎说得不够明白。
3.第七段写荔枝“肉”也不够明白。指出通常说的肉实际上是“假种皮”后,又说明前面说的“膜”才是真正的果肉。下面接着说“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这句话里的“肉”指的是习惯上说的“肉”呢,还是前面已经讲清楚了的“膜”呢?从后面的“入口……”看,应仍是指习惯上说的“肉”,那么这“肉”的“细胞壁”又指的是什么呢?显然不会是“膜”(真正的肉),那是要扔掉的。
(摘自《高中语文教材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第二篇:高一语文第二册《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
南州六月荔枝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
2.了解文中介绍的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理解作者引用的史料及诗文。
能力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科技说明文的能力。
2.理清说明顺序,探究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不紊地说明事物。
3.体会科学小品所具有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文学性。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概括内容要点。
2.品读赏析本文作为科学小品所具有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文学性。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引用的诗词典故,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所起的作用。
●教学方法
1.合作探究法。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筛选各段要点,理清说明顺序。
2.点拨法。针对课文的难点,教师酌情给予指导。
3.竞赛激励法。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4.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文字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筛选各段信息要点,概括大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局部说明顺序,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多媒体显示荔枝特写镜头。
同学们,这是我国南方非常有名的一种水果,它叫——(学生齐答:荔枝),请仔细观看画面,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眼中的荔枝,也可虚拟情境,向从未见过荔枝的人介绍荔枝,或向从未品尝过荔枝的人推荐荔枝。
今天,我们学习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看看他是如何介绍荔枝的。
二、作者及文体简介
多媒体显示: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科普作家。生于1901年,浙江省海宁县人。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就有《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193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他的《鸟类概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他创作了大量的科普作品,解放前曾写《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活素描》等,解放后出版的有《生物学碎锦》。
贾祖璋的科普作品大多以绚烂多彩的生物为写作对象,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有着相当高的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
“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有关科学常识的文艺性的说明文,它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具有一定的文学情趣。这种文章,知识性强,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条分缕析的特点,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既寄托着作者的深情,又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三、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学生通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督促学生积累词语。
多媒体显示:
教师选四位同学回答,明确:zēnɡ
xiāo lǐ lào jūn ɡuī dì zǐ zhù
2.学生速读课文,筛选各段关键信息,概括段意。
学生分头读课文,用课文中的原句或自己组织语言概括。请最先完成任务的同学举手示意,教师为学生计时。历时最短的十位同学决出之后,教师按照先后次序要求学生展示阅读成果,其余同学评议。最后选出历时最短、成果最佳的同学,授予他“阅读小标兵”的称号。
学生展示阅读成果(实物投影显示):
质疑《荔枝图序》——外壳——颜色——果形——大小——膜——肉——不耐贮藏——核——花——产地——图谱——移植——发展生产
四、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全文可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1~10),主要说明荔枝的形态和果实特点。
第1段引述白居易《荔枝图序》引出说明对象。第2段到第5段,主要写荔枝的外部形态。第6段到第10段,写荔枝的果实。从壳膜写起,写了果肉、贮运、核、花。
第二部分(11~14),主要介绍荔枝的生产情况。先写荔枝的产地分布,次写有关荔枝的专著,再写荔枝的移植,最后写大力发展荔枝生产的建议。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如有不同见解,其他同学可自由质疑或说出自己的见解。
明确:本文是把荔枝作为水果来介绍的,按照从主到次,由表及里的顺序来写。课文主要介绍荔枝的生态特征,次要介绍生产情况。在介绍果实时,又根据它的结构特点,采用了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空间顺序:壳——膜——肉——核。在说明荔枝果实的外部特征时,又按照壳面构造——色泽——外形——大小、重量的观察顺序来写。这样既突出了荔枝的形态特征,又说清了有关它的其他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板书:
教师总结,科技说明文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文章的观察顺序,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的说明顺序属于空间顺序,从主要到次要的说明顺序属于逻辑顺序。合理的说明顺序可以使科技说明文条理分明,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精读课文,深层探究
1.学生精读课文,自由质疑,探究局部说明顺序。
2.教师整理学生的提问,为探究定向。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1)文章开头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仅仅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吗?
(2)为什么要写荔枝不耐贮藏这一点?能否从课文中删去?
(3)有关荔枝花的文字能否删除?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自由发言。
明确:(1)我认为文章开头引用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不仅仅为了引出说明对象,而且总挈全文。课文从荔枝的外壳说起,照应了“壳如红缯”句;写果实,从壳膜写起,照应了“膜如紫绡”句;写果肉,照应了“莹白如冰雪”。所以,引《荔枝图序》既引出说明对象,又总领全文。
(2)贮运固然不属于果实本身,但与果肉关系密切,理应介绍。
(3)由荔枝果实想到花,有花才有果,所以附带介绍花,给人完整的印象。
六、布置作业
1.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别找出来加以说明。
2.筛选课文中引用的诗词典故,并结合上下文,分析它们所起的作用。
3.向同学推荐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要求顺序合理,条理分明。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精读课文,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揣摩语言,体会科学小品文特有的科学性、文学性;延伸拓展,沟通课堂内外,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聚焦说明方法
提问:这篇文章在介绍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并体会其作用。
师生共同回顾初中阶段所学的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分类别、作解释、列图表等。
学生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小组组长记录讨论要点,并代表本组发言。
明确: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引用等。
举例子。这些例子有来自史籍的,如“据记载,南越王尉陀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有来自现实的,如“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有来自调查材料的,如“六十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举例子,可提高文章的可信度,增强说服力。
打比方。如说明荔枝的形状时,“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介绍稀奇的品种时说“细长如指形的‘龙牙’、圆小如珠的‘珍珠’”等等。作者把一个一个的荔枝比作“绛囊”“红星”“珊瑚珠”,把成片的荔枝林比作“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在这些生动的比喻中,荔枝变得形象可感,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列数字。在介绍荔枝的成熟期,果实的大小、重量,荔枝的贮藏,荔枝的花期,花序的主花朵数与结实数时,都运用了数字。通过数字可获得对荔枝的准确了解,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引用。文章引用故事、史料、诗文来说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本文征引资料共二十余条,指名的作者近二十人,年代从唐、宋、明、清而至于今。资料详实,体现了鲜明的思想性。
二、揣摩语言,体会本文的科学性、文学性
提问: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周密、条分缕析的特点,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试精心选例,作精彩点评。
(1)关于科学性
学生甲:我选的例子是“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作者用推测语气,说将来也许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如果改成“将来是完全可能的事”,就变成了肯定语气,指将来必然产生这个事实。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本文语言准确、科学性强。
再如“盛产荔枝的地区,应该大力发展荔枝生产”,如果把“盛产”改为“能产”,就无形中扩大了荔枝的生产范围,不符合作者的语意表达。
学生乙:语言的准确还表现在确数、约数的运用上。该用确数决不用约数,如“一年开花两次”“大的重60克”;该用约数决不用确数,如“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达四五十克”等。
学生丙:除了准确,本文语言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周密,合乎科学性。如“成熟的荔枝,大多数是深红色或紫色。”“荔枝的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这一组句子中加粗的词既准确地写出了实际情况,又在数量、范围上加以限制,这样使语言更周密,更好地显示说明文的科学性。再如“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花分雌雄,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蔡谱不仅是我国,也是世界果树志中,著作年代最早的一部”,这三句中加粗的词语分别在程度上、数量上、时间上表示强调,十分准确。
(2)关于文学性
教师提示:文中哪些地方引用了诗词典故?请找出来,体味其活泼的文字,浓浓的文学意味。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甲:文章的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引用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这七个字既点出荔枝的产地、果实、成熟的时间,又描摹了荔枝的主要特征之一:果实呈红色。引用古代诗歌中的名句,使标题具有文学情趣,符合科学小品的特点。如果改成《说荔枝》或《荔枝的生态和生产》,那就逊色多了。
学生乙:“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分别出自郭明章《荔枝》诗、北宋邓肃的《看荔枝》诗,形象生动地再现了荔枝绚丽的颜色。
学生丙:明代徐火勃有《咏荔枝膜》诗“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夸张地写出了吃毕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的情景。
学生丁:杜牧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嘲讽李、杨奢侈腐化的生活,作者引用此诗,说明荔枝不耐贮藏的特点。
学生戊:引用徽宗诗“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引用文征明诗“仙人本是海山姿,从此江乡亦萌蘖”,来介绍荔枝的移植情况。
学生己:引用苏轼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指出我们应大力发展荔枝生产,使其能满足广大人民的生活需要。
教师总结:本文语言的科学性集中体现在用词准确、周密。文学性集中体现在大量诗词典故的运用上,既使说明形象生动,又使文章诗意盎然。
请同学们背诵文中所引诗句,体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三、体验与反思
提问:参考以下资料,把这篇课文改写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平实的说明性文字。
多媒体显示:
荔枝,无患子科。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全缘,革质,侧脉不明显。„„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果实心脏形或圆形;果皮具多数鳞斑状突起,呈鲜红、紫红、青绿或青白色。果肉(假种皮)新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多汁,味甘美而有佳香。
(《辞海》)
学生思考,并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本文以短小的篇幅、丰富的知识,饶有兴味地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的特点,又有清新怡人的诗意,知识与思想并重,诗情盎然,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科学小品。把握说明顺序,理解说明方法,探究说明技巧,感受语言魅力是学习科学小品的四大要素,请同学们思考:从本文的学习中你悟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
五、探究性阅读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下面一段说明文简要地介绍了另一种果树石栗。阅读时把它同《南州六月荔枝丹》比较一下,分析这段文章说明的顺序,指出说明的重点,体会加粗的词语在句内的表达作用。
广州是一个树木葱茏的城市,少说也有一两百万株树木簇拥着它。广州的街道树有好多种:榕树、紫荆、凤凰木、玉兰等等。而特别多的一种街树是石栗。这种树木枝叶异常繁茂,叶子心脏形,碧绿得仿佛刷上了一层绿油,在阳光下常常灼灼闪亮。这种树开一种米黄色的小小的花,有一种奇特的香味(在马来亚的回教堂里,我就曾经常常闻到一种和石栗花味很相似的香气)。它结成的果实有点儿像核桃果,一层肉质的硬皮里面,包藏着一枚或两枚坚果。“石栗”的名字,大概就是由此而来了。这种坚果坚硬异常,用手或牙齿是压不破、咬不开的。得用石头或铁锤才能把它砸裂,里面,有白色或淡黄色的略具圆形的果仁。每年秋天,石栗果常常落满街头,有的是整个掉落,有的是爆裂开了,滚出了它的坚果。
(节选自秦牧《“石果”的秘密》)
学生思考,然后自由发言,并集体评议。
明确:秦牧《“石果”的秘密》中这一段先概括写广州街道上的树,然后详细写“特别多”的一种:石栗树。说明石栗树的顺序是:枝叶(着重写叶)→花(着重写香味)→果实。其中写石栗的果实是全段重点,说明的顺序是:从外到内,由表及里,先略写外形,再详写内核“坚果”,最后写石栗果的成熟。说明“坚果”的顺序是:外壳(突出它的坚硬异常)→果仁(颜色、形状)。
这段文章中加粗的“特别”“异常”,分别强调石栗树之多和枝叶之茂盛,符合实际。用“有点儿”“大概”,是为了使语言表达严密一些,不作绝对肯定。这些词语用得很有分寸,准确地反映了对象的性状、特点,使说明具有科学性。
六、布置作业
1.请仔细观察核桃,以此为内容写一篇说明文,500字左右。
2.课外选读一二篇科学小品,体会其科学性、文学性。
(如法布尔的《蝉》,高士其的《我们的土壤妈妈》等)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自然界的现实空间是三维空间。生活在三维空间的人和高等动物,由于摄食与逃避敌害的生存需要,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三维空间景物的感知能力,即不仅能够感知景物的形状和大小,还能感知景物的方法、距离(前后远近、高低深浅)。
眼睛能够看见东西,是通过眼睛视网膜感受物体反射或反射的光而实现的。眼睛的视网膜是平面的,怎样能够产生三维空间的立体感觉呢?光具有振幅、波长和相位三个物理参量,视网膜只是一种能量接收器,只能感受光的强度(振幅)和颜色(波长),本能分辨光的相位变化,而景物的深度信息正是由光的相位变化差来反映的。那么,眼睛又如何获得深度信息产生立体感觉呢?
尽管利用单眼凭借经验也可以获得某些立体信息,但人的空间视觉主要通过两只眼来实现。在观察外界的物体时,每只眼睛的视网膜部都形成一个单独的视像,这两个视像所引起的神经冲动传送到大脑的视觉皮层,经其综合作用便形成了一个单一的具有立体感的视觉映像。在正常情况下,当我们注视着一个物体时,两只眼睛的视轴(视网膜中央凹与瞳孔中心间的连线)必须指向同一方向(辐合),这样两只眼睛的视像便都落在各自的具有最敏锐视觉的中央凹上,这时两只眼睛才被看成为一个器官,看成一个假想的眼睛,并把它叫做中央眼。我们是依靠这个中央眼的视觉方向束确定物体空间位置的。在用双眼视觉观察外界物体时,要通过调节眼部肌肉的收缩程度使两眼对准物体,即使两眼视轴辐合。
(选自《名师手把手·语文》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版)
1.在人的双眼视觉过程中,形成单一的具有立体感的视觉映像的关键一环是()
A.物像通过中央眼将视像映在两眼各自的中央凹上。
B.两眼视网膜中央凹与瞳孔中心间的连线指向同一方向。
C.观察外物时,两眼的视网膜都形成一个单独的视像。
D.大脑视觉皮层对接收到的单独的视像进行综合。
2.对文中画线的“深度信息”理解合乎文意的一项是()
A.由光的相位差反映的关于物体所处位置的信息叫深度信息。
B.使人通过视觉而获得鲜明强烈印象的信息是深度信息。
C.振幅和波长数值都比较大的物像形成的视觉形象称为深度信息。
D.通过中央眼获得的,经由大脑视觉皮层给的信息是深度信息。
3.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本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的双眼产生视觉的形成过程是:调节眼部肌肉的收缩程度——两眼视轴辐合——两眼把物体看成一个视像。
B.人对三维空间的感知能力是在长期进行过程中形成的,促使这种能力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生存需要。
C.只有分辨出光的相位变化,才能获得景物的深度信息,形成具有立体感的视觉形象。
D.视网膜是一种能量接收器,人类正是通过两眼的视网膜才获得了空间立体视觉的。
4.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人类视觉的奥秘
B.双眼才有立体感
C.双眼的立体视觉
D.从物体到视觉映像
参考答案:
1.B(由第3段内容可推出)
2.A(“由光的相位变化差来反映的”可推知A项)
3.D(视网膜不能分辨光的相位变化,不能获得空间立体感)
4.C(C项作标题具体可感,使人一看就懂)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注
1.李乡浏同志在《贾祖璋和〈南州六月荔枝丹〉——回忆与贾老的一次通信》一文中说,他于1983年暑假,备《南州六月荔枝丹》课,颇感课本注释不详,曾写信向贾老请教。信中询及以下三点:1.标题《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全诗能否录示,以便解题;2.明代徐火勃的《咏荔枝膜》诗,请示予全首,有助于分析“夸张的说法”;3.“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8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1种。”希望得悉这13种的书名及其作者。
贾老作复如下:
1.陈辉《荔枝》: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绛雪艳浮红锦烂,玉壶光莹水晶寒。高名已许传新曲,芳味曾经荐大官。乌府日长霜暑静,几株斜覆石阑干。
2.徐火勃《咏荔枝膜》:曾向忠州画里描,胭脂淡扫醉容消。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白玉薄笼妖色映,茜裙轻裼暗香飘。嫣红狼藉谁收拾,十八闽娘裂紫绡。
3.×广中荔枝谱唐(?)郑熊(粤×书已失传)
荔枝谱
×增城荔枝谱
×莆田荔枝谱
闽中荔枝谱
荔枝谱
荔枝乘
宋
宋 宋
明 明
清
明 明 明
明
清 清
蔡襄(1059)
张宗闵 徐师闵
闽
闽
闽
闽 粤闽川
粤 闽 粤 闽
闽
闽 闽
屠本畯(1597)徐火勃
曹蕃(1612)
荔枝食谱
荔枝通谱
记荔枝
荔谱
荔枝谱
宗珏
邓庆采(1629)
吴载鳌
陈定国
陈鼎 吴应逵
岭南荔枝谱
(摘自李乡浏《中学诗文释汇》,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
2.刘学仁同志在《高中语文教材新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一书中对课文提出了几点商榷,摘录如下:
(1)第四段写“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理由,一是“有野生的荔枝林”;一是很早已在我国培植。这两点似乎还不足以说明“原产我国”,是不是别国也有野生的荔枝呢?是不是别国也早有栽培呢?没有反面的论据。如果确有根据,应该明确提出。
(2)第六段说“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说它‘如紫绡’,是把壳内壁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这两句话不易理解。前一句是说“膜”,后一句是说“花纹”。仔细体会好像是这个意思:所谓“膜如紫绡”,是指壳内紧贴着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由于壳的内壁有紫色花纹,透过白色薄膜可以看得很清楚,因而便把这紫色花纹看做是薄膜的花纹,而说成“膜如紫绡”了。后面引徐火勃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荷瓣”“桃花”,似乎是“壳”和“膜”分开了,似“荷瓣”“桃花”的是壳呢?还是膜呢?好像是膜才恰当,“薄”才“盈盈”“片片”,才“娇”,才随“风”飘落,可是膜又是白的,不像“荷”也不像“桃花”了。总之,这一段似乎说得不够明白。
(3)第七段写荔枝“肉”也不够明白。指出通常说的肉实际上是“假种皮”后,又说明前面说的“膜”才是真正的果肉。下面接着说“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滓。”这句话里的“肉”指的是习惯上说的“肉”呢,还是前面已经讲清楚了的“膜”呢?从后面的“入口„„”看,应仍是指习惯上说的“肉”,那么这“肉”的“细胞壁”又指的是什么呢?显然不会是“膜”(真正的肉),那是要扔掉的。
二、类文荐读
荐读白居易的《荔枝图序》(附赏析)
原文: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日者云。
注:①帷盖:车帷上面的圆顶。②华:同“花”。③春荣:春天开花。④缯:帛类。红缯:红色缯绸。⑤绡:生丝织品。⑥元和:唐宪宗年号。元和十五年为公元820年。⑦南宾:即四川忠州,今忠县。公元819年,白居易任忠州太守。乐天:白居易字乐天。⑥
⑦④
⑤
①
②
③(吴小如注释)
赏析:就拿白居易笔下的荔枝树及其花、叶、果实等来说吧,作者不仅用极简洁的文字描绘出荔枝的整体,而且通过文字的叙述竟然同时横跨过春、夏、冬三个季度。尽管序文是为一幅静止的图画而撰写的,但绘画毕竟是平面的,从画面上不仅不能看到“核如枇杷”“膜如紫绡”这些包在荔枝壳内的东西,更无从体验其瓤肉的色与味。在作者笔下,尽管他一连打了十个比方(“如帷盖”“如桂”“如桔”“如丹”“如葡萄”“如枇杷”“如红缯”“如紫绡”“如冰雪”“如醴酪”),可是我们读后立即对荔枝的色、形、香、味各个方面都有了具体感受。这魅力还小么!何况作者还怕只设譬喻不足以穷其色、形、香、味之美,又加上了两句:“大略如彼,其实过之。”紧接着作者进一步阐明摹绘荔枝图和写序的目的:原来荔枝之为物十分娇气,果实如离本枝,不出三五日便“色香味尽去”。为了让荔枝永葆其鲜丽佳美的本来面目,在没有摄影、录像技术的千载以前,作者只能利用平面而静止的绘画来补救于万一。前人或谓白居易撰此文是“特为荔枝立传”(清人王符曾《古文小品咀华》评语),我以为,作为一位诗人和有正义感的士大夫,虽然遭到远谪巴蜀的厄运,但他之所以要人作画和亲自撰文,主要还是为了体现出他那爱自然、爱生活的本性,怀着一颗推己及人的热诚的心,把出产在当时尚属于穷乡僻壤的新鲜荔枝介绍给中原和后世的人们。作者明白表示,他是为了许许多多“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日者”才这样做的。从而可以看出,这时身在贬所的白居易,依然保持着当年写《秦中吟》时期的仁民爱物的高尚人品。因此,这篇看似平易浅显而实属精心结撰的小文就不仅是为了记录自然、玩味生活的闲适之作了。我更进一步揣测,作者是否有以荔枝自拟的涵义,为了引起和提醒当政者和广大的士大夫阶层的重视,希望不被人遗忘,更不希望等到“色香味尽去”时,把那鲜美甘甜的佳品当成过时的无用之物而等闲弃置,才写成这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文章呢!
另外,从作者驾驭文字的能力方面看,这篇序文也大有值得欣赏借鉴的地方。作者对荔枝的描绘有六朝小赋的遗韵,却不露堆砌罗列的痕迹。这是由于文章把对偶句式融汇于参差错落的排比句式之中,然后又把整齐划一的排比句式同参差错落的散体句式有意无意地交织到一起,于是自然而然给人以空灵活泼而不是纤佻细碎的感觉。读起来只感到生机盎然、情趣洋溢。只有通过这样的描述,才能起到因小见大、寓庄于谐、既堂堂正正而又美不胜收的良好效果。从诗人的文章里我们毫无意外感觉地获得了一次诗的享受。(选自《名作欣赏》,有删节,作者:吴小如)
三、阅读方略
科技说明文阅读指导
(一):
1.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列举如下:
(1)定义说明
即用下定义的方法,用最精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点做出规定性的说明。如《奇特的激光》:“激光系统就是产生光、电、化学能的装置。”
(2)比较说明
比较说明就是用较熟悉的事物与要说明的事物相比较的说明方法。如《向沙漠进军》:“沙漠地区空气干燥,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那里日照时间又特别长,一年达到3000小时,而长江流域只有1500小时,华北地区也不过2500小时。”这里就“日照时间”把沙漠地区与长江流域、华北地区作比较,说明沙漠地区的干燥。
(3)分类说明
分类说明就是把要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去说明的方法。如《杨树》一文就作了这样的分类说明:“杨树,在植物分类中属杨柳科„„植物学家把杨属植物分为白杨派、黑杨派、青杨派、胡杨派、大叶杨派五大派。”
(4)举例说明
举例说明是举一些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讲到纬度的差异影响物候来临时,就举“北京——南京”物候现象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来说明。
(5)数字说明
数字说明是用数字说明事物的方法。如《生命与海洋》:“海洋确实浩大。世界海洋的总面积有三亿六千一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
(6)图表说明
图表说明就是对说明对象采用图表的方式来说明的方法。如《统筹方法》用了三幅“箭头图”说明组织管理中统筹安排的重要。
2.学会抓说明事物的特征。
事物特征是事物之间得以区别的标志,是作者通过观察、思考概括出来的本质属性。有的事物的特征是外部显露的,如形态、方位等,有的事物的特征是内在的,如性质、作用、功用等,有的说明事物的特征既有显露的,又有内在的。阅读说明文,要学会从说明对象的形态、性质、结构、制作、用途、分类、发展变化等方面去领会课文是怎样具体说明事物特征的。
如何在说明文中找出事物的特征?
(1)从文中的语句找出事物的特征
如《中国石拱桥》开头部分写道:“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这句交代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征。
(2)从文中概括、提炼出事物的特征
文中没有明确交代事物的特征,需要用概括、提炼的方法。概括、提炼事物的特征要采取逐层、逐段加以归纳概括的方法。如《宇宙里有些什么》,用这种方法可以概括出宇宙特征为:整个宇宙是无限的,是在不断运动和发展的。
四、高考真题
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的这片蓝天。
1.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
2.根据原文,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是()
A.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导致不少地区沙漠扩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一些地区会因为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
C.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D.台风频频袭击,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
3.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B.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结果,大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
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C.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见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D.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
答案:
1.A(B项只有“热交换”一个条件,显然不对;C、D项与原文意思不符)
2.C(注意第一段段末的话)
3.D(“雷击”和“虫害”不是人的活动造成的)
4.B(文中谈的不是“温室效应加剧”的问题,而是气候变暖的问题)
第三篇:高一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1
南州六月荔枝丹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2.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3.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本文的结构方式。
教学难点: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预习,筛选信息,理清结构;了解、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预习
1.字词正音:
缯zēng(古代丝织品的通称)瓤ráng(瓤子)醴lǐ(甜酒)酪lào(用乳汁 制成的半凝固状食品)囊náng(口袋)勃bó(烟起貌)莆pú(福建莆田县)
2.词语补释:
龟裂: jūnliè呈现许多裂纹。(龟甲guījiá)
幅员:领土面积。地广狭为幅,周围为员,员即圆。
劳民伤财: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使动用法)现多指滥用人力物力。
不了了之:把问题放在一边,就算了事。了: 完成。了(第二个): 了结、结束。
逼真:⑴极象真的;⑵真切。
绚丽:灿烂美丽。(见教辅P107)
渣滓:⑴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
⑵比喻品质恶劣对社会起破坏作用的人。
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
造化:⑴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自然。⑵福气、运气。
3.填空
本文选自《——————————》,课题“南州六月荔枝丹”引自——代—————的《————》诗中。以古诗命题的妙处是————————,——————————。
参考答案:《生物学碎锦》,明朝陈辉《荔枝》,蕴藉含蓄,引人入胜
二、提问导入新课:题目“南州六月荔枝丹” 内涵丰富,请问你认为题目中隐含了哪些信息?
参考答案:标题给我们提供了三点信息:①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方。②成熟期: 六月(公历七月)。③鲜果的色彩:丹(红色)。
“南州六月荔枝丹”为题,突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颜色。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征的风格统一起来了。
本文属于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详见教辅P107)
本文以短小的篇幅,丰富的知识,饶有兴味地介绍了有关荔枝的科学知识。既有一般说明文简明准确、条分缕析的特点,又有清新诱人的诗意。它寄托着作者的深情,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作者简介: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贾祖章先生虽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现在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三、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投影:
①结构一:
外壳 逻
形态 颜色 辑
(表)形体 顺
大小 序
南 荔枝的生态 膜 空
州(里)肉 间(主)
六 果实(贮运)顺
月 核 序
荔 花(次)
枝
丹 产地 逻
荔枝的生产 品种 辑
移植 顺
发展 序
②结构二:
全文可分二大部分。
第一部分(1——10)主要说明荔枝的形态和果实。可分三层:
第一层(1)质疑《荔枝图序》引出话题。
第二层(2——5)写荔枝的外部形态。
第三层(6——10)写荔枝的果实。
第二部分(11——14)写荔枝的生产情况。
[活动设计2]说明本文的说明顺序(见上面图表)。
[活动设计3]探究第一段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一文中描写荔枝的一段话有什么作用?作者认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中描写荔枝的一段话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参考答案:起总挈全文的作用。《荔枝图序》中的那几句话,是分项说明的一条纲,作者或赞同,或否定,既解除了开头引出的疑惑,又说清楚了荔枝的生态结构。以此引入话题,亲切活泼,符合阅读心理。
作者认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中描写荔枝的一段话有对有错:
壳如红缯——错(粗糙)
膜如紫绡——错(误作)
瓤肉莹白如冰雪——完全正确
甘酸浆液如醴酪——对
[活动设计4]阅读2——10段,完成下面填空(划线部分):
外壳:块状裂片、粗糙
外部形态 颜色:深红色、紫色
形体: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
果实大小: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
内膜:白、薄
肉: 白色半透明,味甜微酸
内部结构 核(种子):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无核
花期:二月初到四月初
花 花形:小
花色:绿白色或淡黄色
四、布置作业:
1.完成P59练习第二题。
2.完成P59练习第三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学习本文引用诗词典故,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又充实了文章内容的说明方法;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步骤:
一、交流作业: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投影:
①《辞海》介绍荔枝的条目:荔枝,无患子科。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偶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全缘,革质,侧脉不明显。……花小,无花瓣,呈绿白或淡黄色,有芳香,圆锥花序。果实心脏形或圆形;果皮具多数鳞斑状突起,呈鲜红、紫红、青绿或青白色。果肉(假种皮)新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多汁,味甘美而有佳香。
②P59练习二参考答案
①诗文 作用
《荔枝图序》 说明荔枝的外形及内部特征
《咏荔枝膜》 说明荔枝的膜的轻薄
《过华清宫绝句》
(一)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
《惠州一绝》 突出苏轼对荔枝的喜爱
②掌故 作用
唐明皇宠幸杨贵妃兼程送荔枝 说明荔枝的不耐贮藏
宋徽宗移荔枝于宣和殿 说明荔枝的性喜温暖特点
文徵明说顾氏种活荔枝事 说明荔枝的性喜温暖特点
③比喻 作用
绛囊、红星、珊瑚珠 说明荔枝颜色红的特点
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 说明荔枝成片林的绚丽美景
教师小结:这些内容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知识性,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和趣味性,体现了科学小品的特点,也极大地激发了我们阅读的兴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
[活动设计1] 归纳说明方法。
参考答案:①说明荔枝的色泽,运用了比喻和引用的说明方法。如运用“绛囊”“红星”“珊瑚珠”等比喻写每一颗荔枝的色泽,引用郭明章《荔枝》诗的“飞焰欲横天”和北宋邓肃《看荔枝》诗“红云几万重”诗句。形象而夸张的写出了荔枝成林成片的荔枝色泽,并具有文学韵味,体现了其文学情趣。
②介绍荔枝的形状、大小运用了下定义、打比方、作诠释、举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如对荔枝壳外表的龟裂片和片峰(P56第2段)的说明就是下定义;对每一颗荔枝色泽(P56第2段)的说明,采用了打比方的方法;介绍荔枝的成熟期(P57第1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荔枝的形体(P57第2段)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介绍荔枝的大小(P57第3段),用的是举数字的说明方法。
③介绍荔枝的果实运用了下定义、引用、举数字等说明方法。(言之成理即可。)
[活动设计2]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性。讨论:你认为本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何处?
[点拨]:(1)明确的科学术语。
①裂片中央有突出部分,有的尖锐如出刺,这叫做片峰。
②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
(2)适当的数量表述。
③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
④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8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
(3)恰当的限制性词语的运用。
⑤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⑥古代讲荔枝的书,包括蔡襄的在内,现在知道的共有13种,以记福建所产的为多,尚存8种;记载广东所产的仅存一种。
三、布置作业:当堂完成P59练习四。
1.自选材料,自定题目。
2.请利用下面的资料,运用本文最具特色的说明方法,起个好题目,写一段富有文学情趣的介绍石榴的说明文字。然后读一读,同学间交流评价。
(1)燃灯疑夜火,辖珠胜早梅。
——梁元帝《咏石榴》
(2)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
——白居易《山石榴》
(3)榴者,天下之奇树,九州之名果……缤纷磊落,垂光耀质,滋味浸液,馨香流溢……遥而望之,焕若隋珠耀重渊;详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御饥疗渴,解醒止醉。
——潘岳《安石榴赋》
(4)榴大如杯,赤色有黑斑点,皮中如蜂窠,有黄膜隔之,子形如人齿,淡红色,亦有洁白如雪者。
——《事类合聚》
3.预习《物种起源导言》
第四篇:高一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2
九 南州六月荔枝丹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1.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2.领会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过程与方法: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本文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本文的结构方式。
2.难点: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预习思考题:
1.仔细阅读本文,注意科学小品的文艺性和文学笔调。2.本文引用了哪些故事、史料、诗文来说明。
3.本文是怎样虚实结合的? 4.画出本文的结构图。
二、字词正音:
缯zēng(古代丝织品的通称)瓤ráng(瓤子)醴lǐ(甜酒)酪lào(用乳汁 制成的半凝固状食品)囊náng(口袋)勃bó(烟起貌)莆pú(福建莆田县)
三、词语补释:
龟裂: jūnliè呈现许多裂纹。(龟甲guījiá)
幅员: 领土面积。地广狭为幅,周围为员,员即圆。
劳民伤财: 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使动用法)现多指滥用人力物力。
不了了之:把问题放在一边,就算了事。了:完成。了(第二个): 了结、结束。
逼真: ⑴极象真的;⑵真切。绚丽: 灿烂美丽。
渣滓:⑴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
⑵比喻品质恶劣对社会起破坏作用的人。
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
造化: ⑴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自然。⑵福气、运气。
四、解题: 1.“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用古诗命题蕴藉含蓄,引人入胜。此题内涵丰富: 产地南州,泛指我国南部地区;成熟的季节六月(公历七月);鲜果的色彩丹,绚丽如丹。突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颜色。充满诗情画意,而且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证的风格统一起来。
本文属于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有很强的科学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2.作者简介:
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贾祖章先生虽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现在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五、课文分析:
本文开头写幼时的印象,未显出荔枝的特色,因而未引起多大兴趣。这就与上小学后读到的《荔枝图序》里的精彩描写(比喻说明)产生了矛盾,形成了对比,自然就构成了全文的悬念,使读者急于知道荔枝是怎样一种水果,有无价值。引用白居易一文,有着借以为纲,依次展开说明的作用。
课文结构顺序图如下:
第一部分: 介绍荔枝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壳、膜、肉、浆”(总挈全文)
1.外壳龟裂片、片峰(粗糙)2.颜色深红色或紫色
形态 3.形状心脏形、卵圆形、圆形
说明(表)4.大小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至二十多克)
南 第二部分:荔枝的生态 5.壳膜白色
荔枝
州(主)
六 6.果肉颜色、味道、肉质、制作
本身
月(里)7.贮藏不耐贮藏(与果实关系密切,附带介绍)
荔 果实 8.果核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或绿色
枝 9.果花花期、花形、花型、花序、花蜜
丹
10.产地 中国南部
(实)
说明
(次)11.果谱 种类、内容、荔枝品种
荔枝
第三部分: 荔枝的生产
有关 12.移植习性、古荔枝移植情况
问题(虚)
13.产销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满足需要
第四部分,虽非本文主体,但却是全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提出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的有关问题,体现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本图要求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填空解决,最后老师订正。
第 二 课 时
一、按照所要说明的事物的组成部分及有关问题确定说明顺序。具体说,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见上表)
二、说明事物时,注意准确性与科学性。
1.运用确凿的事实(包括有关历史事实)和具体数字来说明问题。例:为了说明“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科学性,在第三自然段里,除例举荔枝成熟后都是红色的一些事实和古人有关的诗句外,还举出了它的成熟期不论在广东还是福建都以七月为盛期的事实(“南州六月”系指农历而言,指阳历七月)。这些都足以说明陈辉这句诗有其充分的科学依据。
介绍荔枝的重量(第五自然段),列举了好几种不同的数据,有的来自实地调查,有的则引用有关文献资料,足见其轻重因地而异,介绍真实、全面、不容置疑。
2.既重视引用古代有关荔枝的知识作为依据,又注意纠正其不确切的地方。
例:在引述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的话之后,在第二自然段里指出第一句“壳如红缯”的确也还有不足之处;在第六自然段里指出“膜如紫绡”的形容则“是把壳肉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
三、恰当地引用古代诗文。
课文中大量引述古代关于记述荔枝的诗文,达十二处之多。这样引用:
1.充实文章内容,丰富读者知识;
2.使文字生动活泼,具有文学韵味,引起读者兴趣;
3.寓科技知识于文学描写,使读者可由文学欣赏而获得科学知识。
四、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
第二题提示:
回答本题,必须从比较中去发现差异,然后抓住关键词语从所表示的语气、表示的时间、表示的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便能弄清这些句子在意思上的不同。
第五题提示: 训练目的:
1.将科学小品和科技说明文改为科普知识说明文; 2.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要求:
1.写作目的是介绍有关荔枝的科普知识,读者对象(即听众)都是学生,因此文字应平实,既尽量避免专业术语的出现,又不应过多的文艺笔调,应多用口语;
2.内容不能离开课文和题目提供的文字去随意添加和更换;
3.知识说明部分要抓住被说明的对象的特征并按一定的说明顺序; 4.要用讲话稿的形式,不能只是说明文宣读的模式。
教学反思
第五篇:高一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3
9南州六月荔枝丹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的说明顺序,并了解其作用。
2、领会本文准确地运用语言和引用古代诗文加强说明效果。
3、了解荔枝的生态及其生产情况,丰富科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结构方式。
2、难点: 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教学时数: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预习思考题:
1、仔细阅读本文,注意科学小品的文艺性和文学笔调。
2、本文引用了哪些故事、史料、诗文来说明。
3、本文是怎样虚实结合的?
4、画出本文的结构图。
字词正音:
缯zēng(古代丝织品的通称)瓤ráng(瓤子)醴lǐ(甜酒)酪lào(用乳汁 制成的半凝固状食品)囊náng(口袋)勃bópú(福建莆田县)
词语补释:
龟裂: jūnliâ呈现许多裂纹。(龟甲guījiá)
幅员: 领土面积。地广狭为幅,周围为员,员即圆。
劳民伤财: 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使动用法)现多指滥用人力物力。
不了了之: 把问题放在一边,就算了事。了: 完成。了(第二个): 了结、结束。
逼真: ⑴极象真的;⑵真切。
绚丽: 灿烂美丽。
渣滓: ⑴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
⑵比喻品质恶劣对社会起破坏作用的人。
兼程: 一天走两天的路。
造化: ⑴自然界的创造者,也指自然。⑵福气、运气。
解题:
“南州六月荔枝丹”是明朝陈辉《荔枝》诗中的句子。用古诗命题蕴藉含蓄,引人入胜。此题内涵丰富: 产地南州,而且引古诗为题,也与全篇广泛引证的风格统一起来。
性,又有一定的文学情趣。
作者简介: 地区;成熟的季节六月(公历七月);鲜果的色彩丹,绚丽如丹。突出了荔枝生态的主要特点产地、成熟期、颜色。充本文属于科学小品,属于说明文。所谓小品就是随笔之类的小文章,科学小品则是介绍科学常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既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他创作、编写、翻译了二十九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先生虽已八旬有余,但他人老心不老,现在终日伏案著述,陆续写出了许多优秀科普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花
红》,都选自他的《生物学碎锦》。
课文分析:
本文开头写幼时的印象,未显出荔枝的特色,因而未引起多大兴趣。这就与上小学后读到的《荔枝图序》里的精彩描以为纲,依次展开说明的作用。
课文结构顺序图如下:
第一部分: 介绍荔枝引用白居易《荔枝图序》“壳、膜、肉、浆”(总挈全文)
1.外壳龟裂片、片峰(粗糙)
2.颜色深红色或紫色
形态 3.形状心脏形、卵圆形、圆形 说
(表)4.大小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至二十多克)明
南 第二部分: 荔枝的生态 5.壳膜白色 荔
州(主)枝
六 6.果肉颜色、味道、肉质、制作 本
月(里)7.贮藏不耐贮藏(与果实关系密切,附带介绍)身
荔 果实 8.果核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或绿色
枝 9.果花花期、花形、花型、花序、花蜜
丹
10.产地 中国南部
(实)说明
(次)11.果谱 种类、内容、荔枝品种 荔枝
产生了矛盾,形成了对比,自然就构成了全文的悬念,使读者急于知道荔枝是怎样一种水果,有无价值。引用白居易第三部分: 荔枝的生产 有关
12.移植习性、古荔枝移植情况 问题
(虚)
13.产销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满足需要
写作本文的意图。
本图要求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填空解决,最后老师订正。
第二课时
写作特点:
一、按照所要说明的事物的组成部分及有关问题确定说明顺序。
具体说,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从实到虚。(见上表)
二、说明事物时,注意准确性与科学性。
1.运用确凿的事实(包括有关历史事实)和具体数字来说明问题。第三部分,虽非本文主体,但却是全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提出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荔枝生产的有关问例: 为了说明“南州六月荔枝丹”的科学性,在第三自然段里,除例举荔枝成熟后都是红色的一些事实和古人有关的诗有其充分的科学依据。
介绍真实、全面、不容置疑。
2.既重视引用古代有关荔枝的知识作为依据,又注意纠正其不确切的地方。出了它的成熟期不论在广东还是福建都以七月为盛期的事实(“南州六月”系指农历而言,指阳历七月)。这些都足以介绍荔枝的重量(第五自然段),列举了好几种不同的数据,有的来自实地调查,有的则引用有关文献资料,足见其轻例: 在引述白居易《荔枝图序》中的“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的话之后,在第二
三、恰当地引用古代诗文。
第一句“壳如红缯”的确也还有不足之处;在第六自然段里指出“膜如紫绡”的形容则“是把壳肉壁的花纹误作膜的
文学韵味,引起读者兴趣;3.寓科技知识于文学描写,使读者可由文学欣赏而获得科学知识。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par 第二题提示:
些句子在意思上的不同。
第五题提示:
训练目的: 1.将科学小品和科技说明文改为科普知识说明文;2.培养口头表达 能力。课文中大量引述古代关于记述荔枝的诗文,达十二处之多。这样引用: 1.充实文章内容,丰富读者知识;2.使文字生回答本题,必须从比较中去发现差异,然后抓住关键词语从所表示的语气、表示的时间、表示的范围等方面进行分析写作要求: 1.写作目的是介绍有关荔枝的科普知识,读者对象(即听众)都是学 生,因此文字应平实,既尽量避免专业的对象的特征并按一定的说明顺序; 4.要用讲话稿的形式,不能只是说明文宣读的模式。又不应过多 的文艺笔调,应多用口语; 2.内容不能离开课文和题目提供的文字去随意添加和更换; 3.知识说明部分
(参考文章)
无核荔枝古已有
贾祖璋的《南州六月荔枝丹》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文艺性说明文。几乎被奉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之作,其简明严密的结构,细密精确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材料,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学习此类文章的机会。这是我们应该感谢作者的地方。
近来查阅《古今图书集成》,其中“荔枝部记事”转引《北户录》留下这么一段文字: 其肪莹白,不减水晶,性热,液甘,乃奇实也。
文中的“火山”“高潘”都是荔枝的品种。文段谈到了“无核荔枝”——“有无核者,„„”查阅《北户录》,我们可发现关于“无核荔枝”的记载,时间还要早一些。早在有唐以前,广西的梧州一带就应该有了无核荔枝。到了北宋与明代有关无核荔枝的记载便更多了。贾祖璋文章所提到的徐勃和蔡襄等人的有关“荔枝记录”中就能“查到”。
稍微一提的是,无核荔枝也有多种。有果实颗粒大一些而核却小如丁香——近似无核的“星毬红”,有果实颗粒小一些而没有核的“鸡引子”,更有完全无核的“鸡肝”、“绿珠”。
《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中描写到“荔枝的核”一节时,说“现在海南岛有无核荔枝,核就更退化了”。不能不让人费解——是说(历史上早就有无核荔枝)现在海南岛就有呢,还是(历史上没有无核荔枝)海南岛现在才有呢?从字面上看,前者的意思更少一些,后者的意思更多一些。至于该怎样更好的表达才更符合说明文的特点,则是大家都该关注的事。南方果之美者,有荔枝。梧州火山者,夏初先熟,而味少劣。其高潘者最佳,五六月方熟。有无核者,类鸡卵大,现将文章的相关部分略做修改,如下:
荔枝的核就是种子。有核品种的核一般为长圆形,表面光滑,棕褐色,少数品种为绿色。优良的荔枝,种子发育不全,形状很小,有似丁香,也叫焦核。有无核的品种,核就更退化了。无核荔枝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蔡襄、徐勃等人都曾对此作过记录,现在海南岛也有无核荔枝。不知当否,搏大家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