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7 梅兰芳练功---评课hym
《17 梅兰芳练功》评课
黄赟梦
杨老师的这堂课给我留下了以下几个深刻的印象。
一、教师课前深入挖掘教材
杨老师课前深入挖掘教材,几乎将能帮助学生理解“只有凭顽强的毅力,才能取得成功。”这一道理的关键字词句都找出来,让学生去读一读,品一品。
二、合理处理教材。
杨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充实、调整。比如:三年级的学生对于京剧肯定是缺乏了解的,杨老师用一个《霸王别姬》的视频片段来告诉学生什么是京剧,让学生能直观地了解京剧。之后将第一节和第八节放在一起上,在告诉学生梅兰芳是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的同时,也引起了学生想要了解这位名人如何成功的兴趣。
三、有效运用图片、适时的让学生做动作
杨老师PPT上所出示的一些图片,并不仅仅是装饰,像学习“跷功”这个词时,杨老师出示了一副“跷鞋”的图,通过让学生找鞋子的特点来让学生感受到踩跷的不易。不过在这儿我觉得这个鞋子的大小在图上不明显,而且也不必要找出这个特点。之后,杨老师又让学生做一做梅兰芳练功时的动作,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吴先生要求的严格和梅兰芳练功的艰辛。
四、恰当使用比较法
在学习2~3节时,杨老师让学生寻找梅兰芳两位师父对其的不同评价,以此形成对比,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评价,为理解“只有凭顽强的毅力,才能取得成功”这一道理做铺垫。在学习第7小节时,杨老师又让学生比较“冰上跑”和“凳上站”的不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梅兰芳的勤学苦练。
杨老师的教学手段都紧密围绕目标,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划句,品句、品词懂得只有凭顽强毅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得到了有效地解决。以下我还想提一些自己的见解,如有不当敬请指正。
1、在学习梅兰芳想法的句子时,把()比作()这里,似乎答案有点模糊不清。
2、解决课后练习:梅兰芳为了是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这里学生是找到书上的句子照着读的。可是我觉得把课文的句子照搬进来似乎不太好,是否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概括一下。
3、在感受梅兰芳的勤学苦练时,是否能让学生抓住“吴先生不住地点头”这一动作,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吴先生要不住地点头。或者是抓住吴先生的矛盾之处,吴先生说过“一日不练三日空”,可后来又劝梅兰芳休息几天,这是为什么?
第二篇:梅兰芳练功教案
《17梅兰芳练功》教案
张静
学习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运用识字好方法,学习本课10个生字“曾、拜、跷、砖、踩、肿、设、跤、凭、蜚”,特别读准翘舌音:砖、肿、设;通过阅读,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本课9个词语;能够运用联系上下文、查阅字典、找近义词等方法理解本课“蜚声、想方设法”等词语的意思。能区别“过硬、硬是”中“硬”的意思。
2.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梅兰芳刻苦练功的故事。
3.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仿照例句,能尝试将句子续写完整:梅兰芳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____________。
4.在了解梅兰芳刻苦练功故事的基础上,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仿照例句,能尝试将句子续写完整:梅兰芳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____________。
2.在了解梅兰芳刻苦练功故事的基础上,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教学过程: 2分钟预备铃读词语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引入:在我们中国,有一种表演艺术,它长盛不衰,几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喜欢,这就是我国的国粹——京剧。2.出示视频
3.在众多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中,有一位人人称道的了不起的大师,他就是梅兰芳。(板书:梅兰芳)
出示:梅兰芳图片及生平资料。
出示: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梅兰芳小时候练功的故事。出示课题:17 梅兰芳练功 齐读课题 质疑
(预设:1.梅兰芳练的什么功?2.梅兰芳怎么练的?3.梅兰芳为什么练功?)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梅兰芳练的是跷功,那什么是跷功呢?读注释① 5.图片出示理解跷功。
二、讲读课文。
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梅兰芳练跷功?(5、6、7)2.梅兰芳在哪里练习跷功? 板书:凳子上
冰面上
3.梅兰芳是怎样练习跷功的?
(1)请大家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跷功”难在什么地方呢?
出示:吴先生搬来一条板凳,上面放一块砖,让梅兰芳踩着跷站在砖头上,并要求一次要站一炷香的时间,中间不准休息。开始,梅兰芳一站那么高的地方,心里就很慌张,站一会儿腰又酸,腿又疼。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A抓住关键词感受跷功的难; B理解“一炷香”大约是1小时; C指导朗读。
D理解“过硬、硬是”; ..①跟“软”相对;②(性格)刚强,(意志)坚定;③(能力)强,(质量)好。E说话训练:梅兰芳练跷功,比我们难多了,苦多了。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书上只用了一句话来介绍,请大家借助这个提示来具体说说吧!
出示:
起初,梅兰芳一站上去,就()。不一会儿,就()。你看,他的头上(),脸上(),全身的衣服()。眼看快要坚持不住了,可他心想()。(2)学习第6自然段。出示:练了一个秋天,梅兰芳的跷功大有长进,吴先生连连称赞。梅兰芳并不满足,想方设法要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3)小组学习第7自然段,感受梅兰芳在冰上练功的困难。A出示学习单:
①自读第7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边读边思:梅兰芳在冰上练功困难在哪里?圈出关键的词句。出示:
冬天,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踩上跷,在冰场上跑。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着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跤。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吴先生看见后,劝他休息几天。梅兰芳说:“先生,您不是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吴先生听后不住地点头。B小组交流。
①抓关键词理解练功的苦难和他顽强的意志;
②理解“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的意思,就是一天不练就会生疏,就像三天没有练一样; ③说话练习:
梅兰芳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习2、3自然段。
1.师:梅兰芳在练跷功的时候遇到这么大的困难,他都不放弃,为什么? 2.自读2、3自然段,说说原因。出示:
他8岁那年,曾跟一位有名的先生学戏。这位先生反复教他,他没有学会,先生见他进步太慢,就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没心思再教他了。临走时,先生对梅兰芳说:“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先生走了,可他的话,常常在梅兰芳的耳边响起,像针一样刺疼他的心。他常想,我真不是学戏的料子吗?梅兰芳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戏,闯出个样子来。
(1)理解“料子”原意是“材料”,这里指梅兰芳不具备学戏的天分,因此很难再学戏方面有所成就;
(2)理解“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意思是梅兰芳不能靠唱戏维持生计。
四、感情升华,知识拓展
1.师引读: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毅力,梅兰芳从小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后来终于成为一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A理解“蜚声”扬名。
2.梅兰芳从“不是学戏的料子”到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你从中悟出了什么?
3.梅兰芳能够成为一名京剧大师,除了刻苦练习跷功,
第三篇:梅兰芳练功(教案)
17、梅兰芳练功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识记本课生字7个;通过选择解释条,区分“硬”在“过硬、硬是”中的不同意思。
2、继续培养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抓住关键的词句,展开合理的想象,理解“顽强的毅力”,感受到梅兰芳刻苦练功的不易;能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句式,练习说话。
4、明白成功源于顽强的毅力;初步感受梅兰芳的艺术成就,激发探究京剧的兴趣。
【教学重点】
梅兰芳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转变为“蜚声世界的京剧艺术大师”的。【教学难点】
通过对梅兰芳言行的描写,从中体会到他正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而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一代京剧宗师。【教学准备】
简单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的生平【教学过程】
一、了解京剧,引出课题
1、播放梅兰芳的京剧片段,引出梅兰芳。
2、反馈预习情况,了解梅兰芳艺术成就。(关注以下三点)①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②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③小时侯不是学戏的料子
3、引出课题,理解题意。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一名京剧演员,要练的基本功就有好几百种,大致分为四类——唱、念、做、打。其中“做功”又涵盖了许多种类,例如:水袖功、翻功、跌功、跷功、舞功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梅兰芳练跷功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为顶尖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这里的“硬”是什么意思呢?请教了字典以后,我们知道“硬”有这样四个解释,请轻声读读,然后选择一个。
①跟“软”相对;②(意志)坚定;③勉强;④质量好
2、课文哪几节向我们介绍梅兰芳在练过硬的跷功呢?快速默读课文找找看。
3、以小组为单位,重点学习5-7节,思考梅兰芳是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转变成一个京剧艺术大师的?
三、质疑问难,感受“顽强的毅力”
1、提出疑问,分类解决。(预设交流重点如下)
◆ 一炷香(注意字形,与什么有关?点上一炷香,完全燃尽大约15分钟。)◆ 怎么浇小冰场的?
◆ 两个“硬”各是什么意思?
◆ 梅兰芳:为什么要站得那么高练跷功呢?
2、交流学习第5节
①梅兰芳为什么硬是咬着牙坚持呢?请大家默读第5节,思考“跷功”难在什么地方呢?梅兰芳是如何练的?
②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这样一个预习作业,让大家回家静立5分钟,做到一动不动,然后把自己的体会记下来,现在谁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③那么梅兰芳是如何表现的呢?结合课文里的句子交流。④读好这些句子,来体会梅兰芳硬是咬牙坚持练功。
⑤说话训练:梅兰芳练跷功,比我们难多了,苦多了。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书上只用了一句话来介绍,请大家借助这个提示来具体说说吧!
出示:起初,梅兰芳一站上去,就()。不一会儿,就()。你看,他的头上(),脸上(),全身的衣服()。眼看快要坚持不住了,可他心想()。
3、过渡学习第6节
①梅兰芳凭借顽强的毅力,练了整整一个秋天,他的跷功——(大有长进),从一炷香,到两炷香,甚至三炷香,他站得越来越稳,腰腿也就越来越有劲了。吴先生也——(连连称赞),但是梅兰芳却不满足,这是为什么呢?读到这里,你能联系第2、3节的内容谈谈有什么发现吗?
②是啊,梅兰芳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又想出在冰上练跷功,就是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为了学好京剧。
4、交流学习第7节
①吴先生很严格,为什么又让梅兰芳休息几天?
②默读并思考,交流。③引读:
冰面像镜子一样(光滑),不要说(踩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跤)。寒冷的冬天,穿上了厚厚的棉衣,但梅兰芳还是(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平时要求严厉的吴先生看见了(心疼极了,劝他休息几天)。
联系前面,先生让梅兰芳站在凳上练跷(一炷香的时间),现在却劝他休息(几天),可见先生实在不忍心了,梅兰芳就是这样不满足,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他说:“先生,您不是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
④运用“不要说„„就是„„”的句式说说连跷功的不易。
5、让我们一起配合着来读读5-7节,再来回顾一下梅兰芳苦练跷功的情景。
6、在教师引导下练习概括节意。
7、学到这里,你觉得梅兰芳能成功靠的是什么?(预设交流重点如下)◆ 顽强奋斗的毅力
◆ 坚持到底的信念 ◆ 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课外拓展,升华主题
1、梅兰芳的成功,不禁让我们回想起以前学过的一些名言。(交流)◆有志者事竟成。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引读板书:
虽然梅兰芳(),但正是凭借着(),梅兰芳成了(),不仅称得上(),而且最终还成为了一名()。
3、京剧艺术,博大精深,要练的功夫有许许多多,跷功只是其中的一种。梅兰芳在他60余年的学艺生涯中,一直在不断地学习,真是不容易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课外书中去看看梅兰芳是如何练习其他功的。
4、激发探究
京剧是中国的国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如果你也对京剧感兴趣的话,可以到课外找找资料,大家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17、梅兰芳练功
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
有名的京剧演员
↑
顽强的毅力 【凳上站
→
冰上跑】
↑
不是学戏的料子
17.[ 教学目标 ] 1、能独立认识 10 个生字,在阅读过程中积累 9 个词语。通过查字典,能区别词
语“过硬”和“硬是”中“硬”的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梅兰芳刻苦练功的故事。、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感悟体会梅兰芳是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到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 术大师”。
[ 教学重点 ]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 教学难点 ]
感悟体会梅兰芳是如何从 “不是学戏的料子” 到成为
“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 师”。
[ 教学过程 ]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师: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在众多的京剧表演一暑假中,有一位人人称道的了不起 的大师,他就是——梅兰芳。、检查预习,请生用一句话介绍自己知道的梅兰芳的某一方面的情况。
师出示: 著名京剧大师。
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刻苦钻研,勇于创
新,创造了许多优美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优秀剧目,发展和提高了旦角 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流派——“梅派”
。(请生 读。)
出示:梅兰芳剧照
2、出示课题:梅兰芳练功(齐读)
师提问:课题中的练功指的是什么功?——跷功
认识跷功,并学习“跷”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出示读书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梅兰芳的成功靠的是什么?——第 8 节
1.学习课文第 8 节。
理解词语:蜚声
蜚声海内外
近义词替代。
师生配合朗读。
三、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师:
梅兰芳通过自己的顽强毅力,终于最后蜚声海内外,可是刚开始学戏的时候 啊,他的先生是怎么评价他的呢?快速读课文的第二到第三小节,找一找,起初
先生是怎么说梅兰芳的?
1学习2—3 节
(1)轻声读 2、3 小节,划出先生对梅兰芳说的话。(2)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或“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先生为什么这么说?怎么读好这句话?
(3)师引读:
先生的话常常在梅兰芳耳边响起,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 常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4 —— 7 节
(1)听 4 —— 7 节课文录音
找找: 4 —— 7 节中写了几个梅兰芳刻苦练功的事例? 分别是哪几小节?(两个事例,分别在 5、7 小节)
(2)反复读 5、7 两节,划出梅兰芳刻苦练功的句子。
(3)出示句子,仔细品读
A、开始,梅兰芳一站到那么高的地方,心里就很慌张,站一会儿腰又酸,腿又 疼。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结合理解
“过硬”和“硬是”中的硬的不同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① 指导朗读。
②
看图想象说话:梅兰芳练功的场景。
B、冬天,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踏上高跷,在冰场上跑。那光滑的冰面,不 要说踩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跤。
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
一块。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
① 找关键词。(经常
每次
立即
继续)
② 指导朗读。
(4)齐读 4 —— 7 节、师生接读第 8 节。、梅兰芳从“不是学戏的料子”到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你从中
感悟出什么?、小结: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要有顽强的毅力,敢于 面对失败和挫折,才会取得成功。
第四篇:梅兰芳练功教学设计
梅兰芳练功
一、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识记本课生字7个;通过选择解释条,区分“硬”在“过硬、硬是”中的不同意思。
2、继续培养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抓住关键词句,展开合理的想像,理解“顽强的毅力”,感受到梅兰芳刻苦练功;并且能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为了„„为了„„”说说梅兰芳练功的具体事例,从而感受梅兰芳刻苦勤奋的毅力。
4、明白只有成功源于顽强的毅力;初步感受梅兰芳艺术成就,激发探究京剧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梅兰芳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转变成为“蜚声世界的京剧艺术大师”?
三、教学难点:
通过对梅兰芳言行的描写中体会到他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而成为一代京剧宗师。
四、教学过程
(一)、了解京剧,引出课题
1、播放梅兰芳的京剧片段,引出梅兰芳。
刚才大家欣赏的这是什么戏呀?
对,这就是(京剧),“京”是后鼻音,谁来把它读准了。(指名读——齐读)
唱这段京剧的是一位(有名的京剧演员),他就是(梅兰芳照片)梅兰芳。
让我们一起来写写他的名字,特别注意“芳”的笔顺。(梅兰芳)
2、反馈预习,了解梅兰芳艺术成就。
已经预习了课文,大家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请用一句话来说说看,谁先说?
关注三点: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小时侯不是学戏的料子(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 蜚声
这个生字是第一声,我们一起把它读准了。
预习课文时,借助课后注释,我们知道了“蜚声”是什么意思?(扬名)
蜚声海内外的意思就是(扬名海内外、名扬海内外)
这也让我们想起了,以前学过的两个词语。(举世闻名、世界闻名)
◆ 众多的演员中有一定成就,能够脱颖而出的,才能成为一名——(艺术家),这其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才称得上是——(艺术大师)。梅兰芳就是这样一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 许多人是这样赞美他的?请你轻声读读。
(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美的化身。一位非常卓绝的,非常难得的京剧大师。)
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他——齐读。
3、引出课题,理解题意。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功”指的就是功夫。作为一名京剧演员,要练的基本功就有好几百种,大致分为四类,统称四功。
请大家自己来读读看。
(唱功 念功 做功 打功)
旁白:唱腔、念白、表演动作、武打和翻腾,那做工中又涵盖了许多种类
(水袖功 翻功 跌功 跷功舞功„„)
今天我们就学习梅兰芳练跷功的故事。
这个“跷”字,从字形上看,指的是哪里的功夫呢?
预习课文时,我们看到课后注释是这样说的,谁来读读。
(跷功:京剧称旦角踩着有踏脚的木棍表演走路、舞蹈叫“踩跷”,表演时踩的木棍叫“跷”,这种功夫叫“跷功”。)
(图示——跷)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京剧艺术家,一起来学新课(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为顶尖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
这里的“硬”是什么意思呢?请教了字典以后,我们知道“硬”有这样四个解释,请你轻声地读读,然后选择一个。
(跟“软”相对。
(意志)坚定。
勉强。
质量好。)
2、课文哪几节向我们介绍梅兰芳在练过硬的跷功呢?快速地默读课文找找看。
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读5-7节。
我们读课文,都要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读读5—7节,然后交流一下自己有哪些地方不懂?
3、指名分节读5-7节,听听梅兰芳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变成一个京剧艺术大师的?
三、问难质疑,感受“顽强的毅力”
1、提出疑问,分类解决。
通过小组讨论后,我们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呢?
◆ 一炷香
请大家注意这个炷的字形,与什么有关?对,用火烧香。这是古代人的一种计时方法。(图示——一炷香)点上一炷香,完全燃尽就表示15分钟。
◆ 怎么浇小冰场的?
◆ 两个“硬”各是什么意思?(刚才已经解决了一个,另一个我们读文时再来解决。)
◆ 梅兰芳:为什么要站那么高练跷功呢?
什么是一日不练三日空呢?
为什么跷功有长进了,他还不满足?
为什么硬是咬牙坚持着?
跌倒了马上爬起来?
◆ 吴先生:吴先生严格,为什么又让梅兰芳休息?
小结:大家真会动脑筋,提了那么多的问题。我们对梅兰芳这么做,这么说,不理解;我们对严厉的吴先生却会让梅兰芳休息不明白。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读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
2、学习第5节。
(1)梅兰芳为什么硬是咬着牙坚持呢?请大家默读第5节,思考“跷功”难在什么地方呢?梅兰芳是如何练的?(第5节)
交流。
(2)昨天老师给大家布置了这样一个预习作业,让大家回家静立5分钟,要一动不动,然后把自己的体会记下来。现在谁能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交流。
(3)那么梅兰芳当时呢?谁能结合课文里的句子再来说说看。
(出示——练跷图、一炷香图)
交流泛红:
◆ 板凳砖半米高的高跷——高、站的地方很小
◆ 一炷香——15分钟,时间很长
◆ 不准休息——连续15分钟
◆ 慌张
◆ 腰酸腿疼
◆ 腿肿
说得很好,让我们读好这些句子,来体会梅兰芳硬是咬牙坚持练功。
(4)说话训练
梅兰芳练跷功,比我们难多了,苦多了。你能想像他当时的情景吗?书上只用了一句话来介绍,老师请大家借助这个提示来具体说说吗?
出示——
起初,梅兰芳一站上去,就。不一会儿,就。你看,他的头上,脸,全身的衣服。眼看快要坚持不住了,可他心想。
同桌对练。
交流。
适时点拨: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谁能联系第2、3节的内容说说看。(2、3节)
默读2、3节再想想看。
交流。
谁能把这个填空连起来说一说。
梅兰芳在(凳上站)立练跷功,却一声不吭,硬是咬牙坚持着。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顽强的毅力)
3、过渡:
这样,凭借着顽强的毅力,练了整整一个秋天,他的跷功——(大有长进),从一炷香,到两炷香,甚至三炷香,梅兰芳站得越来越稳,腰腿也就越来越有劲了。吴先生也——(连连称赞),但是梅兰芳却不满足,刚才有同学对此不理解,读到这里,你能联系第2、3节的内容谈谈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交流
教师总结——是啊,梅兰芳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又想出在冰上练跷功,就是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为了学好京剧,板书——冰上跑
4、研读第7节,解决学生疑问
刚才还有同学提出:吴先生很严格,为什么又让梅兰芳休息几天? 是啊,这是为什么呢?请你联系第7节思考一下。
5、默读第7节,思考。
交流。(先生心疼)
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倒。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
引读:冰面像镜子一样——(光滑),不要说——(踩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交)。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寒冷的冬天,穿上了厚厚的棉衣了,但梅兰芳还是——(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平时要求严厉的吴先生看见了——(心疼极了,劝他休息几天)。联系前面,先生让梅兰芳站在凳上练跷——(一炷香的时间),现在却劝他休息——(几天),可见先生实在不忍心了,梅兰芳就是这样不满足,想方设法——(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他说:“——(先生,您不是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
刚才有同学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要理解这句话,关键是理解这个“空”的意思?(没有结果)
学生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
读好这句话。
教师总结——这就叫“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6、运用“不要说„„就是„„”的句式说说连跷功的不易。
都说在练功的过程里,要算跷功最苦,最不容易了。从凳上站到冰上跑,梅兰芳想方设法要练好跷功。
你能否用我们刚才学过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在出示刚才的句子)
练跷功,不要说踩着高跷在冰上跑,就是站在凳子上练上一炷香的时间,也是很不容易的。
7、引读5-7节
让我们一起配合着来读读5-7节,再来回顾一下他苦练跷功的情景。
刚开始,吴先生教梅兰芳在凳子上练立跷功,他为什么硬是咬着牙坚持着?„„练了一个秋天,他的跷功大有长进,连先生也连连称赞,可为什么他自己还不满足呢?„„所以连先生也不忍心了„„梅兰芳却说„„
8、在教师引导下练习的概括节意。
梅兰芳苦练跷功,谁能用上这样的句式简单地说说。
梅兰芳苦练跷功,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为了是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他想方设法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在上面跑跷。
交流。
这就是用简洁的话来介绍5-7节的内容。
引说:
正是凭着这种„„从小不是学戏料子的梅兰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又在众多演员中脱颖而出,成了„„在艺术家中,成了„„
学到这里,你对成功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 顽强的毅力——梅兰芳硬是咬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身上还常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 坚持——梅兰芳不是常说:一日不练三日空?
◆ 勇气——摔倒了爬起来,也不怕疼
9、梅兰芳的成功中,不禁让我们回想起以前学的一些名言。
有志者事竟成。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先请大家自己轻声读读记记。
从来就没有人,能够轻易获得成功。让我们一起来大声读读。
10、听记小结。
虽然祖师爷没有给梅兰芳这碗饭吃,但是凭着顽强的毅力,梅兰芳终于成为了一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这里有两个我们今天学的生字,让我们自己先看看记记(凭着蜚声)
让我们拿出听记本,一起来听记这句话。
齐读。
四、课外拓展,升华主题
1、引读板书:
虽然梅兰芳——但正是凭借着——,梅兰芳成了——,不仅称得上——,而且最终还成为了一名——。
2、京剧艺术,博大精深,要练的功夫有许许多多,跷功只是做功中的一个,更不要说还有其他的„„(唱功、说功、打功)。梅兰芳在他60余年的学艺生涯中,一直在,真是不容易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课外阅读中去看看,梅兰芳是如何练眼功的?
3、梅兰芳表演艺术打动了许多人,不仅我们中国人民喜欢他,连很多外国人都喜欢他。大家请看所以呀,他成了世界上非常有名的艺术家。(媒体)
梅兰芳,真像一位散花使者,他把美撒向人间!
4、激发探究:
京剧是中国的国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了!许多人都很喜欢它。(梅兰芳男演女角)。如果你也对京剧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到课外去找找资料。
板书设计
梅兰芳练功
(成功)
(跷功)
不是学戏的料子 → 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冰上跑
顽强的毅力
↑
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
↑
有名的京剧演员
凳上站
第五篇:梅兰芳练功教学反思
梅兰芳练功教学反思
《梅兰芳练功》一篇课文语言浅显,内容简单,故事情节生动,含义深刻的文章。主要叙述了京剧大师梅兰芳,小时候认真练跷功的故事。课文中通过两个事例,重点记叙了梅兰芳克服重重困难,凭借顽强的毅力,苦练跷功的事,说明敢于面对失败和挫折,勇于付出艰苦的努力,具有顽强毅力的人终有一天能获得成功。可放手让学生通过找关键句来层层领会文章的要旨,在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因此,本课的设计以学生自主探究、读懂文本;多形式的朗读,多层次的想象说话为主导,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投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先在屏幕上出现了这两句话“梅兰芳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是一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之后,我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蜚声海内外”“京剧艺术大师”两词,提出问题,让孩子通过这两句话来回答“梅兰芳是谁?”在学生的心中树立梅兰芳的高大形象后,顺势引出“梅兰芳是怎么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艺术大师的呢?”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探究学习。当学生明白梅兰芳小时候并不是学戏的料子后,我紧紧抓住梅兰芳练功从失败到成功这条线索,让学生去通过划划相关语句,读读体会体会的方式理解凡做成大事,都要有顽强的毅力,都要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这个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不是盲目地指导朗读,而是循序渐进,有条不紊,让学生在有层次的朗读中渐入佳境。透过文字表象触摸梅兰芳的勤奋,与作者同呼吸共体验。引导声情并茂地朗读把学生的心融入文本之中。但是相对于成功之处,这堂课我也有比较遗憾的地方
1、自己相对紧张了,对孩子整体的情绪与表达把握不够。特别是到了后面,感觉提出的问题不够明确,不够到位。
2、教学的整体设计感觉比较浮躁,教师说得多,整顿纪律的时间也用得多了,这样学生就说得少,说得不够好了。
3、朗读的时间不够,特别是教师在范读方面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