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卤蛋教案及教学反思
绘本《卤蛋》的习作教学
张书芳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绘本,猜想故事情节,了解故事内容,让学生感受书本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通过观察图画,展开想象,读写结合,让学生在不由自主的习作实践中,养成说真话,不说假话、套话的习惯,体验写作的乐趣。3.在表达愿望中,培养学生树立目标,并向着目标不断努力的意识。【教学过程】
一、板书“愿望”,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愿望”二字,谈话导入。
【引导学生交流:你的愿望是什么?你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愿望想去实现?】
2.生交流,教师随机点评。
二、阅读绘本,理解“愿望” 1.老师介绍绘本
【教师首先简单介绍几米的漫画,顺势分享故事中的主人公卤蛋,主要介绍卤蛋的特点:许愿,吸引孩子的眼球,板书】 2.欣赏漫画的要求
【规则的要求贯穿整堂课的教学,让学生认真观察,大胆想象,合情合理,同时指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抓住观察的方法,教师板书看漫
画要做到:仔细观察、大胆想象,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3.欣赏第一幅漫画:卤蛋坐在饭桌前许愿的画面。
【学生看图思考,教师轻轻提示:看卤蛋坐在桌前,做什么,在什么地方,旁边有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注意卤蛋的表情、手势„„提示孩子用自己的话把这幅图讲清楚。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边看边组织语言。】
逐次提问以下几个问题:
(1)请同学们猜一猜,他在做什么?(2)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3)他许了些什么愿呢?学生交流。
【发散学生的思维“头脑风暴”,让学生大胆想象,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学习热情,课堂活跃,无负担的去学习,体验想象的快乐。】 4.欣赏漫画文字。
(1)生猜测——卤蛋到底许了什么愿.(2)卤蛋每天吃饭前,都要许下三个愿望: 第一,感谢上帝赐予丰盛的食物; 第二,希望真的真的是丰盛的食物;
第三,如果是不好吃的食物,请原谅他全部吐掉。
【引导学生理解:愿望就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强调说出心里最真实的想法,说真话。同时让学生观察三个愿望,会有什么发现?三个愿望都有关联,点到即可。】
5.欣赏第二幅漫画。——卤蛋过马路画面。
【老师利用于洋,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猜一猜,卤蛋许了什么愿?学生交流。】
二、自由抒写,表达“愿望”
1、激发写话的兴趣。
2、学生第一次写话。
课件出示:每次睡觉前,我都要许下三个愿望:
【教师引导学生说真话,动笔将想法诉诸笔下,卤蛋在每天晚上睡觉前也要许愿。如果你在晚上睡觉时也会许愿,那你会许下什么愿望呢?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教师随机评价。】
3、欣赏第三幅漫画:卤蛋睡觉前许愿的画面。
【师生交流:看到卤蛋许的这个愿望,知道他最害怕的是什么?再次强调愿望就是说出自己心里最看重的东西。(板书:说出心里最看重的东西)】 4.第二次写话。
【引导学生:每个人其实是有很多很多美好的愿望,把这么多美好的愿望写下来,想一想,心里就幸福。让学生共同分享。教师巡视,真诚鼓励孩子的愿望,随机评价。】 5.欣赏阅读余下漫画及文字。
【带领学生欣赏充满生命力的漫画作品,并通过语言拓展孩子的思维度】
6.思考问题:如果如美好的愿望都落空,你还会再许下美好的愿望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这些美好的愿望都落空了,都无法实现,你还会不会再许下美好的愿望呢?这个问题是对学生思维的转折和思维深度的拓展,在孩子说愿望的时候他可能不会关注这个现实问题或者说害怕去面对这个问题,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开始沉淀和思考,呼之欲出的是学生的内心的声音,此环节意义重大。板书: 不一定都能实现,想一想。】
7、课件出示:也许,我的愿望并不能变成现实,但是…….【让孩子们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悟。】 8.课件出示名言,指名朗读。
9、教师小结,揭示课题
【愿望其实就是人生的目标。(板书:愿望是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人活着就有意思了,人生就有意义了。如果你有美好的愿望,海会变得更深,天会变得更蓝,花会开得更艳,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即使愿望不能实现,我们也要心怀愿望和梦想。】
三、修改习作,讲述“愿望” 总结全文,传递真情 教师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前后一共写了二段话。连在一起,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给自己的文章加上一个恰当的题目 】
板书设计:
愿望
卤蛋
认真观察
真实
大胆想象
不一定都能实现
教学反思:
青年教师大赛,我所教授的是一节——绘本《卤蛋》的习作教学课,通过这节课的整体呈现,我也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依托绘本进行习作,在教学形式和教学程序的设计上出了新意,能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规律, 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同时,作为被借助的依托——绘本,也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调动了学生对于“愿望”这一话题的兴趣,使学生在本课上从情感上乐于参与,产生乐学、爱学、主动去学的愿望。
本课的另一亮点是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丰富多彩、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句句针对孩子的内心,将孩子的愿望和现实情境进行融合。例如:一学生说:我的愿望是晚上不要一个人睡觉;如果是一个人睡觉,希望妈妈能陪我入睡。作为老师,我在评价孩子愿望的时候,就下意识去挖掘孩子潜意识的想法,快速去读懂这个孩子的内心,通过她的言语我能够判断,她是个缺乏安全感以及对妈妈无比依赖和信任的孩子,妈妈在她心目中存在重要的意义。我的一番评价使孩子得到了认
同,孩子的眼眶湿润了,我的内心也受到了触动,这就是感同身受,我和孩子产生了同感,才会使语言更精准,评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同时也提醒作为老师的我在以后学校生活中要多关注这类型孩子的内心活动。
本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实效性强。不足之处:教学环节的设计还可以更精细,比如:在让学生进行两次写文时,可以指导孩子将愿望有梯度的书写,第一个愿望如果实现不了,就进行第二个愿望,使愿望之间有梯度和关联,这点还要加强。通过本次的教学我也有以下几点思考:(一)给学生一个说真话的“情感的课堂”。
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真实、亲切。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对于孩子的真话,给予肯定和认可,这样孩子才愿意说更多的真话,在本课中,有的孩子语言较生涩,但不失为实话,这就需要老师的陪伴,老师及时的鼓励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尤为重要。
(二)注重“激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我在教学本课中通过几次巧设悬念,卤蛋会许下什么愿望呢?一层一层递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一堂课上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如:卤蛋过马路会想什么?让孩子先换位思考,再给出答案。这个过程就是一次思维的冲撞,自我价值观的体现。孩子们更加渴求找到答案,他们太想了解卤蛋了!
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三)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学生不止要做一个倾听者,还要做一个交流者。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说起愿望的时候,孩子们认为这不是承诺,话题很轻松,自然而然就进入到课堂中,更有利于后面的铺设。
(四)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本课的教学首先是让孩子有一个模仿的过程,出示的卤蛋的愿望,让孩子学习如何写。然后再进行自我创作,是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的内化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方式,关键是学生很乐于这样做。
总之,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也是属于教师的,做一个有力量的老师,内心强大的老师,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游刃有余的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力。我期盼着:我的语文课堂会变成孩子们学习知识、放飞梦想的理想舞台。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第二篇: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在《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这课里主要是通过帮助学生逐步形成预设——实验——观察记录——分析归纳——发现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过程,充分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品质。
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把材料进行分类,对已有材料进行了分类。在我动手实验前我让学生先对材料进行预测。在挑选材料的时候,我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尽量选取生活中普遍的、常见的,但判断起来又有一定难度的材料,如:金属、木头、塑料,每一个材料分别选了三种,不同形状大小。学生通过表格的帮助,推测出物体沉浮的情况。我让每个学生上先预测,再把预测结果和实验结果,并板书,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特别注意,这样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又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让他们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在学生作出实验结果的报告时,我注意让他们对照预测结果,思考使自己预测错误的原因,并引导学生讲出影响物体沉浮的原因: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与形状无关。使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推测——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这一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如环节过于细致。在观察更多物体的沉浮这一环节,在学生观察完并汇报了结果后,我对每一种材料都进行了介绍,介绍的过于仔细。下次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另外,介绍沉浮概念时,讲解过程过于简单,指导老师介绍了更简单但是更有利的办法,下次要注意。
第五课 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教学难点】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木块和塑料各三种(实心)。
2、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导入:通过前几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一些描述材料的词,还记得吗?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韧度各不相同,它们在其它方面还有不同的特性吗?今天老师带来了水,猜一猜今天我们会做什么?这节课我们将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它们的沉浮状态,有兴趣吗?
二、沉浮实验
1.出示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认一认,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怎么样才算是沉,怎么样才算是浮呢?学习沉浮的概念
3.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
4.全班交流,形成阶段性认识: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
三、认识木头
1、导语:木头是一种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它还有很多其它的特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接下去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木头这种材料。
2、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
3、从这些物品中,我们发现木头具有哪些特性?小组合作,填写气泡图。
4、介绍一棵树成材的过程,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课堂小结
1、回忆本单元的收获。
(掌握了研究物体硬度、柔韧性、吸水性、沉浮情况的方法,比较深入地了解了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几种材料。
2、结语:我们人类是充满智慧的,我们除了发现并利用了许多天然材料之外,还会人工制造一些材料,以满足我们生活生产的需要,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学习收获:
“速度”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学生都知道我们常说的快慢指的就是速度。可是到底什么是速度,速度的快慢又与什么有关呢?学生便不太清楚。所以在情境中,教师通过老师请学生当裁判比出冠军的成绩表以及老师成绩分析,使学生知道了在路程相等和时间相等的时候怎样比快慢,并明确了速度的快慢与路程和时间有关。同时也埋下一个伏笔,如果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又该怎样比快慢呢?进而揭示课题。
在路程与时间都不相等的时候怎样比快慢?对于这个问题,教师放手给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或借助画线段图来解决。对于学生来说,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难度不大,但要求画线段图,尤其是标准的线段图,学生会有一定困难。我们都知道,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分析数量关系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但是线段图学生在此之前的学习中并没有涉猎,所以学生画的可能不够准确或有误。此时,我们有必要跟学生一起经历准确画线段图的过程。在线段图的生成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全程参与,这样就为学生下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教师通过计算和线段图的对比将数形结合,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比较两辆车的快慢,实际就是比较两辆车1时行驶的路程,而这1时行驶的路程,正是我们所说的速度。从而使学生明确在路程与时间都不相同的时候比快慢,就是比速度。
帮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的意义,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得出速度与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式的后,又提供三个情境,让学生口算出3个运动物的速度。而这3个物体的速度分别是火车、自行车、运动员在1时、1分、1秒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来谈谈对速度是怎样理解的,当学生理解到1时、1分、1秒这样的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就是速度时,教师给出“单位时间”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概括出“速度”的意义,既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从而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速度有快有慢,单位也各不相同,这需要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加以理解和感受。此环节教师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亲身感受蜗牛爬行速度之慢、光传播速度之快,使学生在轻松与震撼中进一步认识和理解了速度,进而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教师选择了 “题中题”的形式,即在一个大的问题情境中设有小情境,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角度问题的争议和思考,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通过多样化的算法,既巩固了学生对三者关系的认识,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从中体会到三者关系的紧密。
学习收获:
今天听了一堂《找规律》的课。老师分游戏导入,引出规律、创设情境,探索规律、动手操作,感受规律、联系实际,寻找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总结评价,延伸规律这六个层次展开教学。
一、游戏导入,引出规律
让学生从简单的拍手游戏中,初步感受生活中规律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为找规律奠定心理基础。
二、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这一环节,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了现实的问题情境,突出了学生的主题探索活动,在学生随意观察初步感知信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观察、发现、交流,使每一位学生都经历了不同的探索过程,有不同的体验和发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发现的规律,增强他们探索、研究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三、动手操作,感受规律
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分析,使学生把获得的具体的、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为数学思考,初步感受有关的简单数学模型。
四、联系实际,寻找规律
通过欣赏与广泛寻找生活中具有相同规律的现象,拓宽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规律的普遍性。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启发学生用数学思想审视生活,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牢固有用,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五、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布置开放性作业,进一步把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体验用数学知识装扮生活,美化环境的愉悦。
教学反思:
《谁更硬一些》这一课的课程量比较大,因为第一次让学生接触材料的实验需要有一个引导的过程,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有机相结合是这节课教师的主要工作。校领导非常重视我的这节课,为了让我更好地成长,这一次让我再进行一次公开课的展示,天华学校的陆建华校长、钱云忠校长,教务处葛华芳主任、总指导蒋宝镛老师亲临指导,提出很多宝贵意见。
1、对作业本P20第1题的材料刻划对比表,我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三国打擂法来进行,将刻划的材料分为红组,被划的分为蓝组,分别派出不同的选手来进行比赛,看看谁的硬度更大一些。但评课老师在我的实际操作中发现如果照搬书本与作业本上的表格形式对于3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理解上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希望我能够用多媒体动画形式逐一显现表格。
2、在了解金属的特点时,我把作业本上的铁的特点作为重点来讲,指导学生进行泡泡图(气泡图)的填写,评课老师就为我指出对于初步做这种题型的学生,应尽量先讲金属再讲铁,这样能让学生从一个大的范围再去进行选择,可以避免今后学生将铁的特点当作金属的特点。
3、评课老师指出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多让学生动手做,不要怕他们做错,只要他们能从错中去分析,科学课就成功了一半,教师如果过多干预,学生表面上会做得很好看,但是限制了他们的思维。
感谢各位前来听课的老师为我提出的宝贵意见与建议,也让我继续努力,从更多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去上好一堂科学课。
本课的第一个环节是“谁更硬一些?”。
这块“比较软硬”的内容,学生容易跟后面一课的“比较柔韧性”混合在一起。
课本中“谁更硬一些?”这个实验还是比较容易操作的,但课本上的记录表感觉比较抽象,三年级的学生不容易理解,而且自己跟自己比谁更硬个人觉得也没什么价值,所以我对表格进行了象作业本中的简单处理。可以说这个环节的教学效果和效率还是挺高的!
后面一个环节是“金属的特性”
教学时,从前面实验得到的“坚硬”引到寻找金属的特性,比较自然!但接下来的金属特性,学生就很难跟上节奏了,除传热性和光泽比较容易一些外,导电性个别学生能够接受,延展性很难理解!且每个都做实验很不现实!所以这块内容的教学基本变成了老师的独角戏,学生感觉比较乏味空洞。
感慨:如果用一节课的时间来专门教学金属的特性,充分的设计好体验的实验,相信应该会是一节趣味性很浓的科学课!
学习收获:
“面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既陌生而又熟悉的内容。在上学期,他们学习了“周长”,孩子对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已能熟悉掌握及运用。《面积》这个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认识面积,认识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换算。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可以这样来说,《面积》是重点更是难点。
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及面积的教学内容作了许多的设计及活动安排,帮助学生能更快地、更准确地认识“面积”。
1、引导学生手摸、眼看、比较,使学生对不同形状物品的面积有了充分的认识,从而全面、清楚地建立物体表面的面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从实物上的表面抽象出数学上的“平面图形”,建立平面图形的表象,并通过比较,使学生直观感知平面图形的大小。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建立“面积”概念。
2、教授有意安排了两张不能直接比较大小的纸片,抓住了“到底谁的面积大呢?”这一问题,向同学们提出:“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好吗?”这样激发学生探究到底谁的面积大的欲望,这样设计给学生一个较为宽阔的探索空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3、从直观比较、重叠比较、数硬币和数方格比较这样的合作活动入手,体验数格子的便捷、准确,使下面会选用数格子法测量面积显得自然,也为单位面积的出台做好充分的铺垫。
4、这节课老师还注重学生思考、发散思维,在后面的练习题中,做好展示、点评,继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我认为以上几点是老师本节课的教学中的成功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是很值得我学习的,我会适当调整,争取把教学设计得更好。
第三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六年级语文(江苏版)上册《草原》
第一课时教学教案及课后教学反思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力求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读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自由化的发展空间,让学生真正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并在交流中产生成就感,使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对话,成为自主阅读后的深层次需求,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段,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美。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弄清课文记叙顺序,理清课文脉络。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美。
难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准备:
1、《草原》影像资料。
2、生字与组词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到过草原吗?有人这样描述:草原的空气无比新鲜,天空分外明朗。放眼望去,小丘美如画,羊群白似雪,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草原上的人们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如此美丽的景色,如此浓郁的风情怎不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草原吧!
2.观看《草原》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
3.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自读自悟
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段落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三、布置自学
1、学习生字新词,注意生字的音形义。
2、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检查自学 投影出示:
1、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注意正音。组词: 骏()俊()竣()限()驰()峻()唆()梭()垠()弛()蹄()茶()貌()杯()跤()缔()荼()藐()怀()胶()
2、理解词语:
渲染
迂回
襟飘带舞
羞涩
五、质疑问难 小组内讨论,交流。
六、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初到草原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
2、默读思考:本文是按作者进入草原以后的经历事情的顺序来叙述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
3、交流、整理:
(1)草原美景(2)欢迎远客(3)亲切相见(4)热情款待(5)联欢话别
七、精读品味
学习第一段,引导学生感悟草原的美丽景色。
1、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草原的美,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
(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3、细读、思考:
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②、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
③、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让学生自己出声读第1段第1层,图文对照,细心体会,认真想象。重点说说下面三个句子:
A、“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B、“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C、“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
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优美景色、生动的语言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按课文描写顺序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
八、布置作业
1、抄写第一段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
草原
草原美景
欢迎远客
亲切相见
热情款待
联欢话别
【教后反思】
《草原》是一篇集自然美、人情美和语言美为一体的感人之作。课文记叙了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大草原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疆的热爱以及对民族友谊的歌颂。全篇文章文笔优美、语言清新流畅,草原的静态美和蒙族人民欢迎客人的热烈欢腾场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教学设计是第一课时,教学时,我让学生在学会生字新词、了解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线索的基础上读边想象,特别是结合对课文重点词句的品味来充分领略草原的自然之美。然后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美读来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课文的语言特点。通过教学,我认为这节课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两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为学生主动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上课伊始,我先和学生谈话,接着对草原作了简单而又生动的描述,然后播放草原课件,让学生看到优美的画面,听到动听的音乐,把他们带入辽阔的大草原。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欣赏着蓝天白云,羊群碧草,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为深入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2、以读为本,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感悟草原美景 《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本课时的教学我始终把朗读放在第一位。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自主研读,小组结合问题合作学习:如,草原的美,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等等。请大家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接着让学生交流说感悟;图文结合理解重点句。抓住句中“绿毯”、“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绿色渲染”等词,并说一说“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景象,从而体会到这绿色把天地都染绿了。让学生美美地读一读:自由地、放声地朗读这一段,读出自己对草原的感受。这样以读为本,学生从读中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感悟意境,促使学生走进文本,体会草原景色美。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一是教学目标“背诵第一自然段”不能当堂达成,流于形式;二是缺乏必要的过渡语,有些地方点拨也不够到位;三是多媒体课件准备得不够充足。本课时的教学完全可以利用大量从网上搜集的草原风光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写得十分优美的、需要重点理解的句子。虽然学生们能够在朗读中体会,想像课文所描绘的画面,而且书中也有相应的插图,但是如果用有关课文描述的草原风光图片的多媒体课件演示出来,会更加直观、形象,会更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今后教学中,我将会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手段,使自己的语文课堂焕发新的活力。
第四篇: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统计与可能性
(一)》教案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教学重点】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够从等可能性的角度设计公平游戏。
【教具准备】硬币、转盘、长方体橡皮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教师出示场景图:操场上很热闹,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做各种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活动好吗? 1.引导学生看场景图,让学生描述场景中发生的活动。
2.让学生自己说出各活动的游戏规则。
问题1:
(1)你们知道足球比赛里,裁判抛掷硬币是为什么吗?(分配场地)
(2)用抛硬币的方法判断场地的分配公平吗?你能说出你的理由吗?
引导学生分析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总结:判断游戏公平性的方法就是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3.小组活动:每个小组抛硬币100次,分别算出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频率。并填写表格,写出分析结论。
把各个小组试验的情况汇总,进行分析,就可使结果更加逼近理论值。
教师总结:掷一枚硬币时,既可能出现正面,也可能出现反面,预先作出确定的判断是不可能的,在大量重复试验中正面朝上的频率,应接近于50%。为了验证这点,在概率论的发展历史上,曾有许多著名的数学家也做过这个试验,其结果如下:
因此,尽管在抛一次硬币时,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但当我们大量重复抛掷一枚硬币时,二者出现的频率在0.5附近摆动,我们就认为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是,足球比赛前采用抛硬币来决定谁开球的规则是公平的。
二、转盘游戏
师:同学们都玩过转盘游戏吗?(出示教具并进行简单操作,引导学生说出,各颜色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都是。)
出示场景图,问题:下面几位同学在玩什么游戏,他们在讨论什么?转盘在这里起什么作用?这个游戏公平吗?如果让你来设计这个转盘,你会怎样设计?
(1)学生回到问题,得到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比停在蓝色区域和黄色区域的可能性都要大,判断游戏不公平。
(2)学生分组设计转盘。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等可能性的角度来重新设计这个转盘,即将转盘平均分成三部分,红、黄、蓝各占,就可保证游戏的公平性了。(3)根据设计好的转盘,预测转动80次后,指针可能会有多少次停在红色区域。
三、自己说一说,加深印象。
1.画面上的同学在玩什么游戏,他们的游戏公平吗?
学生描述游戏场景,分组讨论游戏的公平性。
2.6名学生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强在一块长方体橡皮的各面分别写上了1、2、3、4、5、6。每人选一个数,然后任意掷出橡皮,朝上的数是几,选这个数的人就来当“老鹰”。你认为小强设计的方案公平吗?
学生小组讨论,并自己动手试一试,进行验证,选代表说明自己的理由,集体纠错。
总结:虽然橡皮各部分的材料是均匀的,但它的6个面大小不等,一个面的面积越大,投掷后朝上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小强设计的这个方案不公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
一..留足时间,让孩子自主探究。
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是孩子主题品质得到发展的决定因素。孩子的发展是一个自主摄取、积极自主构建的过程,是一个孩子自身的活动息息相关的过程,二不是一个任由外部随意塑造、被动的过程。
二、给予机会,让孩子尽情展示。
在上课之前,我就觉得孩子们其实对“统计与可能性”已经有着丰富的经验,会有自己的想法与自己的理解。一上课,我在黑板写下“一定、“可能”、“不可能”这样几个词语,然后问孩子们:说说你们怎么理解这三个词?果然,孩子们纷纷举手了。之后,孩子们又说了许多自己对这三个词的理解,不禁感慨孩子们的已有经验真是不可忽视。在这番交流中,孩子们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相信孩子们都能从中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教学目标】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教学重点】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够从等可能性的角度设计公平游戏。
【教具准备】硬币、转盘、长方体橡皮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教师出示场景图:操场上很热闹,同学们都在操场上做各种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在做什么活动好吗? 1.引导学生看场景图,让学生描述场景中发生的活动。
2.让学生自己说出各活动的游戏规则。
问题1:
(1)你们知道足球比赛里,裁判抛掷硬币是为什么吗?(分配场地)
(2)用抛硬币的方法判断场地的分配公平吗?你能说出你的理由吗?
引导学生分析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总结:判断游戏公平性的方法就是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3.小组活动:每个小组抛硬币100次,分别算出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频率。并填写表格,写出分析结论。
把各个小组试验的情况汇总,进行分析,就可使结果更加逼近理论值。
教师总结:掷一枚硬币时,既可能出现正面,也可能出现反面,预先作出确定的判断是不可能的,在大量重复试验中正面朝上的频率,应接近于50%。为了验证这点,在概率论的发展历史上,曾有许多著名的数学家也做过这个试验,其结果如下:
因此,尽管在抛一次硬币时,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但当我们大量重复抛掷一枚硬币时,二者出现的频率在0.5附近摆动,我们就认为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是,足球比赛前采用抛硬币来决定谁开球的规则是公平的。
二、转盘游戏
师:同学们都玩过转盘游戏吗?(出示教具并进行简单操作,引导学生说出,各颜色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都是。)
出示场景图,问题:下面几位同学在玩什么游戏,他们在讨论什么?转盘在这里起什么作用?这个游戏公平吗?如果让你来设计这个转盘,你会怎样设计?
(1)学生回到问题,得到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比停在蓝色区域和黄色区域的可能性都要大,判断游戏不公平。
(2)学生分组设计转盘。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等可能性的角度来重新设计这个转盘,即将转盘平均分成三部分,红、黄、蓝各占,就可保证游戏的公平性了。
(3)根据设计好的转盘,预测转动80次后,指针可能会有多少次停在红色区域。
三、自己说一说,加深印象。
1.画面上的同学在玩什么游戏,他们的游戏公平吗?
学生描述游戏场景,分组讨论游戏的公平性。
2.6名学生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强在一块长方体橡皮的各面分别写上了1、2、3、4、5、6。每人选一个数,然后任意掷出橡皮,朝上的数是几,选这个数的人就来当“老鹰”。你认为小强设计的方案公平吗?
学生小组讨论,并自己动手试一试,进行验证,选代表说明自己的理由,集体纠错。
总结:虽然橡皮各部分的材料是均匀的,但它的6个面大小不等,一个面的面积越大,投掷后朝上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小强设计的这个方案不公平。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反思:
一..留足时间,让孩子自主探究。
自由自主的学习活动是孩子主题品质得到发展的决定因素。孩子的发展是一个自主摄取、积极自主构建的过程,是一个孩子自身的活动息息相关的过程,二不是一个任由外部随意塑造、被动的过程。
二、给予机会,让孩子尽情展示。
在上课之前,我就觉得孩子们其实对“统计与可能性”已经有着丰富的经验,会有自己的想法与自己的理解。一上课,我在黑板写下“一定、“可能”、“不可能”这样几个词语,然后问孩子们:说说你们怎么理解这三个词?果然,孩子们纷纷举手了。之后,孩子们又说了许多自己对这三个词的理解,不禁感慨孩子们的已有经验真是不可忽视。在这番交流中,孩子们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相信孩子们都能从中得到不一样的收获。
第五篇:葡萄教案及教学反思
葡萄教案及教学反思
葡萄教案及教学反思1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认识水墨画是国画的含义。
2、认识宣纸、颜料等特殊用品并学会使用工具进行绘画。
3、培养幼儿大胆作画的能力活动准备:各种国画欣赏图片,范例、墨等工具活动过程:
一、欣赏水墨画,认识画画工具
1、出示国画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提问:这幅画与我们平时画的画有什么不同?(引发幼儿对新的绘画方式的兴趣)
2、出示绘画工具,引导幼儿了解理解宣纸与白纸的不同(质地)请幼儿进行比较指导国画需要特殊的.颜料-----墨汁,并了解墨汁的深浅变化(水稀释)正确的是用毛笔,知道细的地方用笔尖画,粗的地方用笔身画
3、欣赏图片,引导幼儿感知国画的魅力
二、教师示范,引导幼儿绘画葡萄提问:画葡萄时,应该先画什么部分?引导幼儿先画占纸面积大的地方,最后画零小的部分)引导幼儿看清教师是怎样运用毛笔和墨汁的?(注意水与颜料的搭配)提问:水多会怎么样?如果水少了会怎么样?画叶子用笔的什么部位画?最后画叶梗的时候,应用笔的什么部位画?
三、幼儿作画,教师知道,知道幼儿拿笔和用墨的方式,注意画面的布局,及绘画时的先后顺序。
四、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五、延伸:活动区中进行练习
葡萄教案及教学反思2
活动目标:
1.学会用皱纹纸团纸的方法。
2.学习用团纸粘贴的方法制作葡萄和葡萄串;
3.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几串葡萄实物;
2、紫色和绿色皱纹纸若干;
3、胶水、硬纸板(每个幼儿一份);
4、音乐《蜗牛与黄鹂鸟》;
5、葡萄架背景墙;
活动重难点
1、学习用团纸粘贴的方法制作葡萄和葡萄串
2、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
学习用团纸粘贴的方法制作葡萄和葡萄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用《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律动导入活动。秋天来了,让我们跟着小蜗牛一起去旅行吧。
二、观察实物,讨论葡萄的特点。
1.出示葡萄,让幼儿观察葡萄的形状,颜色;(圆圆的、有紫色,有绿色。)2.请幼儿观察葡萄串,发现其特点:上宽下窄、上密下疏、像一个倒放的三角形。
三、向幼儿介绍制作葡萄的材料,引发幼儿制作的兴趣。
教师:秋天到了,葡萄架上结满了葡萄,你们想不想让咱们班的葡萄架也结满葡萄?(想)教师:皱纹纸能变成葡萄吗?怎么变?引导幼儿发现把皱纹纸揉成一个小球后很像葡萄的样子。
教师示范制作葡萄,引导幼儿把皱纹纸团揉成一个很像葡萄的样子。
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进行指导。
四、幼儿自己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幼儿自取皱纹纸,团揉成球。并提醒幼儿用双手食指、拇指、中指一起团,用力把纸团紧,要从上往下粘贴。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每个幼儿团揉10颗葡萄粒。
(4)教师引导幼儿把葡萄粒粘在硬纸板上做成葡萄串。(提醒幼儿要从上往下粘,葡萄串上面要紧,下面要松,上面的葡萄要多些,下面要少些。)
五、作品展示。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挂在葡萄架背景墙上。
活动反思:
在活动前,从材料选择上尝试用手揉纸、瓦楞纸和皱纹纸对比,发现手揉纸质感太软,不利于成型,瓦楞纸揉搓不够紧而且不利于黏贴,还是皱纹纸效果最佳且利于黏贴。在底版设计时,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差异来考虑,对葡萄底版的大小进行尝试与调整,为普通幼儿提供想同大小的底版,而能力较强,操作速度快的幼儿提供了大一圈的.葡萄底版。通过PPT与儿歌相结合,来帮助幼儿观看制作步骤图,了解、掌握制作葡萄的方法和黏贴一颗颗葡萄的过程。尝试揉搓纸团粘贴葡萄,发展小肌肉动作。巧妙地借助篱笆制作成葡萄架做展板,让幼儿的作品一一呈现,展示效果更佳。在教师示范的时候,可以提供一张手揉纸,每个人跟着老师来试一试,比一比谁搓的葡萄最紧、最圆?幼儿制作的时候更能心中有数。
葡萄教案及教学反思3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小狗吃葡萄的整个故事情节,知道吃东西时要小心,不能吃得太快了。
2、尝试观察小狗想的三个办法,并愿意讲讲,说说自己的想法。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图书若干
三、活动过程:
1、激趣
2、看看讲讲
三、完整欣赏
四、活动反思:
这是一堂在主题背景下进行的阅读活动,阅读内容非常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贴近幼儿的生活。图书虽情节简单,但对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孩子在阅读技能技巧方面却是一个挑战。故事中有三幅图片(小狗吐,小狗跳、小狗翻跟头)对幼儿的阅读技能有一定的要求,因而在活动设计中我将此设为重点。从幼儿活动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对这三幅图片的理解都出现了偏差,特别是第二幅“小狗跳”及第三幅“小狗翻跟头”,部分孩子基本不能理解图片的意思,出现此情况与幼儿本身阅读经验的缺乏是相关的,因而活动中我将“让孩子自己阅读理解”调整为“教师指导幼儿阅读”,从而帮助幼儿认识图片符号,获取关键信息,理解整个图片的内容。
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中我创设一个可选的阅读环境让幼儿进行自主阅读。孩子们在这一环节中带着问题“小狗会想什么办法呢?”自主的选择阅读感兴趣的图片。从幼儿的活动情况来看,孩子们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能积极自主地与图片进行互动,并构建自己对图片的理解,可见在集体教学中给予幼儿足够的`自主权,不仅能尊重幼儿的喜好,而且还能为不同能力、不同思维方式及习惯的幼儿,依据自己的经验构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当然,由于幼儿阅读经验的贫乏,幼儿在基于自身经验基础上获得的阅读感受可能是零散的、片面的,但幼儿其不同于他人的阅读个性却正是在这种点滴积累中不知不觉地成长和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