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唐彪《家塾教学法》评注
唐彪《家塾教学法》评注
3.1【原文】读书、作文总期于熟 3.1.1【原文】
唐彪曰:凡经史之书,惟熟则能透彻其底蕴,时文、古文,熟则听我取材,不熟,安能得力也。然熟亦难言矣。但能背,未必即熟也。故书文于能背之后,量吾资加读几多遍,可以极熟不忘,则必如其数加之,而遍数尤宜记也①。最忌者,书读至半熟而置。久而始温。既已遗忘,虽两倍其遍数,亦不熟矣②!【注释】
①透彻:熟悉深入。底蕴:内情,底细。资:资质、禀赋。几多:表示不定的数量。遍数尤宜记:朱熹说:“荀子云:‘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诵数者,想是古人读书,亦记遍数。” ②久而始温,既已遗忘:心理学实验证明,复习对记忆效果影响极大。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表明:遗忘呈先快后慢的规律,识记后的最初遗忘较快,而以后便逐渐缓慢起来,所以复习应及时。【评述】
唐彪指出:读书贵在熟。他认为,“能背”不一定就是“熟”,应在能背之后,再加读多遍,达到“透彻其底蕴”才可谓“熟”;并提醒读者,读书千万不能“半熟而置”,否则,则两倍其力亦不熟矣。
3.1.2【原文】
唐彪曰:天下事,未经历者,必不如曾经历者之能稍知其理也;经历一周者,必不如经历四五周者之能详悉其理也;经历四五周者,又不如终身练习其事者之熟知其理而能圆通不滞也。故凡人一切所为,生不如熟,熟不如极熟,极熟则能变化推广,纵横高下,无乎不宜①。读书作文之更贵于熟,何待言哉②!【注释】
①圆通:融会贯通而不偏执。宜:合适。②待:需。【评述】
这一节紧承上文,用生活中浅显易懂的例子来说明,“极熟则能变化推广,纵横高下,无乎不宜”的道理。
3.1.3【原文】
朱子曰①: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若读之数遍,略晓其意即厌之,欲别求书读,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②。【注释】
①朱熹(1130—1200):字无晦,一字仲晦,又号云谷老人、沧州遁叟。绍兴间举进士,历仕高、孝、光、宁四朝,累官宝文阁侍制,是宋代理学家中一个集大成的学者。有《朱子全书》等传世。
②《朱子语类》卷一百四:“读书须读到不忍舍处,方是见得真味。若读之数过,略晓其义,即厌之,欲别求书看,则是于此一卷书,犹未得趣也。”舍:放下,放弃。味:意义,旨趣。趣:旨趣,意味。
【评述】
唐彪借朱熹的话告诉我们:读书需读到爱不释手,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道理、奥妙;若略知其意即弃之,则必不得其真正的旨趣。
3.1.4【原文】
唐彪曰:文入妙来无过熟。朴学士问欧公为文之法,公曰:于吾侄岂有吝惜,只是要熟耳。变化姿态,皆从熟处出也①。又,毛稚黄曰:读书作文总妙在一熟,熟则无不得力。或谓文亦有生而佳者,答曰:此必熟后之生也。熟后而生,生必佳,若未熟之生,则生疏而已矣,焉得佳乎!是熟一字为作文第一法也。② 【注释】
①《仕学规范》卷三十四:“孙元忠朴学士尝问欧阳公为文之法,公云:于吾侄岂有惜?只是要熟耳,变化姿态,皆从熟处出也。”孙元忠,名朴,宋代人,元佑间为秘书少监。学士:官名。欧公:指欧阳修。
②唐彪这段话并见清代梁章钜《退庵随笔》卷十九,文字略有出入。【评述】 唐彪认为,“熟”为作文第一法,并引用欧阳修和毛稚黄的话来证明 “熟”对作文的重要性。
3.1.5【原文】 毛稚黄曰:“读书有四要:一曰收,将心收在身子里,将身收在书房里是也;二曰简,惟简斯熟,若所治者多,则用力分,而奏功少,精神疲,岁月耗矣①;三曰专,置心一处,无事不办,二三其心②,必无成就;四曰恒,虽专心致志于一矣,而苟无恒,时作时辍,有初鲜终③,亦无成也,故存恒尤要焉。” 【注释】
①治:研究。奏功:取得功效。②二三:时二时三,反复无定。③辍:停。初,开始。鲜xiǎn,少。【评述】
唐彪引用毛稚黄的话来说明读书有四要:收心,简约,专一,有恒。【综述】
本章论述读书作文“贵于熟”,熟有助于理解,“惟熟则能透彻其底蕴”;有助于运用,“极熟则能变化推广”;有助于写出好文章,“文入妙来无过熟”。
3.2【原文】课程量力始能永久 3.2.1【原文】
朱子曰:读书少作课程,多施功力。如会读得二百字,且只读一百字,却于百字中,猛施工夫,读诵极熟,理会仔细,如此记性拙者,亦日记得,悟性钝者,亦理会得;若徒贪多,大为无益。① 【注释】
①《朱子语类》卷十:“读书小作课程,大施功力。如会读得二百字,只读得一百字,却于百字中,猛施工夫,理会子细,读诵教熟。如此,不会记性人自记得,无识性人亦理会得。若泛泛然念多,只是皆无益耳。读书不可以兼看未读者,却当兼看已读者。”课程:规定数2
量和内容的工作学习进程。理会:领会。【评述】
这一节告诉我们:读书不要好高骛远、只图贪多,而应量力而行。
3.2.2【原文】
唐彪曰:学者用心太紧①,工夫无节②,则疾病生焉(惟立课程,则工夫有节)。余亲见读书过劳而夭者五六人③。故父师于子弟,懒于读书者,当督责之④,勿令嬉游;其过于读书者,当阻抑之⑤,勿令穷日继夜⑥,此因材立教之法也⑦。【注释】
①紧:不松驰。②节:节制。
③夭:夭折、短命。④督责:督察责罚。⑤抑:遏止、禁止。
⑥穷日继夜:日以继夜。穷日,尽一日。
⑦因材立教:依照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常作“因材施教”。【评述】
唐彪主张,学习要有规律、有计划。且提醒父师,教子弟时,要做到“因材立教”,即教孩子读书时不可让他过于贪玩,也不可让他过于劳累,还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
3.2.3【原文】
朱子曰:读书不可贪多,常使自家力量有余。如射箭者,有五上力,且用四斗弓,便可拽之令满,己力胜得他过。今学者不度自己力量去读书,恐自家对敌他不过。① 【注释】
①《朱子语类》卷十:“读书不可贪多,常使自家力量有余。正淳云:欲将诸书循环看。曰:不可如此,须看得一书彻了,方再看一书,若杂然并进,却反为所困。如射弓,有五斗力,且用四斗弓,便可拽满,已力欺得它过,今学者不忖自已力量去观书,恐自家照管他不过。”斗:量词,十升为一斗。【评述】
这一段告诉读者,读书不可贪多,要留有余力。若过于用力就有损健康。
3.2.4【原文】
朱子曰:精神长者,宜广搜博取;精神短者,决不可务多,但以最紧要书,涵养性灵可也。又曰:为学须分老少。年少精力有余,书须用多读;若年齿向晚,却宜择要用功,不在务多。读一书,当思后来难得工夫,再去理会,须沉潜玩索,究到极处,道理既浃洽于心,自然记得不忘矣。① 【注释】
①《朱子语类》卷十:“精神长者,博取之所得多;精神短者,但以词义简易者。”“大抵为学老少不同。年少精力有余。须用无书不读无不究竟其义;若年齿向晩,却须择要用功,读一书,便觉后来难得工夫再去理会,须沈潜玩索,究极至处可也。盖天下义理,只有一个是与非而已。是便是,是非便是非,既有着落,虽不再读,自然道理浃洽,省记不忘。譬如饮3
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向:临近、接近。年齿:年龄。沉潜:集中精神,潜心;浸润。浃jiā洽:融会贯通。【评述】
唐彪认为,读书要根据自己的精力和年龄特点去读,精力充沛者,适宜广搜博取 ;精力欠缺者,只读最紧要之书,以涵养性灵。年纪轻者,须多读;年纪大者,宜择要书。但无论哪类人都应该将每本书沉潜玩味,究到极处。
3.2.5【原文】
朱子曰:读书不可不先立程限,程限如田之有畔也。今之始学者,不知此理,四时甚锐,渐渐懒去,终且因循怠惰,抛弃前功,只缘为初不立程限之故。① 【注释】
①《朱子语类》卷十:“读书不可不先立程限,政如农功,如农之有畔,为学亦然。今之始学者,不知此理,初时甚鋭,渐渐懒去,终至都不理会了。此只是当初不立程限之故。”程限:规定的进度。畔:田地的边界。锐:急速。因循:沿袭。怠惰:懈怠、懒惰。【评述】
读书要先规定一定的进度,否则,很容易在“渐渐懒去”中荒废时日。3.2.6【原文】
唐彪曰:有恒是学人彻始彻终工夫①,惟有恒,学业始能成就。然人谁不欲有恒?而每不能实践者,以课程不立,学无定规,初时欠缺,久即废弛。惟立简约课程,易于遵守,不使一日有缺以致怠惰因循,方能有恒。大概十五以内,每日间宜取四五时读书②,余可听其散步(少年之人,血气流动,乐于嬉戏,亦须少适其性③。太劳苦拘束之,则厌弃之心生矣);三十以内,或有事,或无事,读书之外,静坐最要,散步次之;三十以外,事有繁简,应事读书之外,或静坐,或散步,各随其意。作文之日,专意为文,不在斯例。此昔贤课程常式也④。至于读书一项,以资有敏钝,不能为一定之式,故又另设日记课程,以为准则。吕东莱曰⑤:读书最当准立课程,某时读某书、温某书,某时写某字,如家常茶饭,不先不后,应时而供,自然日计不足,月计有余矣。【注释】 ①恒:恒心。《论语·子路》:“人而无恒,不可以做巫医。” 彻始彻终:贯穿始终。彻,通,贯穿。
②时:时辰。以昼夜人为十二时辰,每一时辰又分初、正,合为二十四小时。③少shǎo:稍,略微。《战国策·赵策四》:“太后之色少解。” ④常式:一定的格式和制度。⑤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南宋浙江金华人,学者称东莱先生。举隆兴进士,复中博学宏词,官至直秘阁著作郎、国史院编修。学术思想与朱熹、张栻齐名,并称东南三贤。其学说主张治经史以致用,不规于性命之说,遂开浙东学派之先声。著有《东莱左氏博议》等传世。另有奉敕编的《宋文鉴》为朱熹所誉。
【评述】
这一节主要论述读书作文要 “有恒”,以及如何做到“有恒”。唐彪指出:人人都欲“有恒”,然往往不能坚持,那么就需立一个“易于遵守”的“简约课程”,根据年龄特点、天资条件等具体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课程准则,安排适宜的时间和进度,定时定量,劳逸适度,循序渐进,方能做到有恒。这一做法既符合以人为本的学习原则,又能保证人们做到持之以恒。
3.2.7【原文】
唐彪曰:书分月日温读讲解①,则先后有定序,多寡有定规,自然精专深入,用力少而得效多。其法见《父师善诱法》上卷第六张,仿而行之,甚至有益也。【注释】
①温:温习,复习。【评述】
唐彪指出:读书要分月日,要先后有序,多寡有数,这样能事半功倍。
附:【记课程式】 3.2.8【原文】
以年为纲领,另记一行。次行记某月,初一日至初五日,读某书某章起,至某章。温某书某章起,至某章止。读某文某文,已解未解,已覆未覆①。读某判某表②,已背未背。此五日一记法也。【注释】
①覆:指前面所提到的学生向老师“覆讲”。
②判:文体之一,指关于判决书一类的公文。该文体源自断案,初为判词,从唐代开始,为科举选士之一文体。表:见1.3.15注④。【评述】
这一节唐彪通过举例子,用“五日一记法”来教读者如何记课程。
3.2.9【原文】
此月共读书多少章,温书多少卷,共读文、温文多少篇。解某书某章起。至某章止,共读几表,共读几判,此一月总记法也。(或脱落一旬半月,不补亦可,仍当断续记去。不可竟置①。积丝成寸,积寸成尺,自有进益。)【注释】
①竟:全、遍。【评述】
本节乃记课程法之一月总记法。【综述】
唐彪阐述了建立课程的必要性。建立课程能使人劳逸结合,“工夫有节”,不易生病;使人易于“守恒”,学业有成;使人便于熟读精思,“沉潜玩味”,量力而行。他列举了三种课程方法:“日记”法,“五日记”法,“月记”法,能够比较系统地安排教学内容。他把“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运用到课程设立中,主张“简约课程”,使人易于遵守,心有余力。最终目的是读书能“有益”于人,而非为读书而读书。
3.3【原文】为学有优游渐积一法① 3.3.1【原文】
唐彪曰:读书有计日程功之法,又有优游渐积之法。盖计日程功之法固为学之准绳②,若夫质弱羸病之人③,欲计日程功,每日读几行,背几行,此必不得之数,不如将全书每日读一5
二遍,或二三遍,优游渐积,不求速背反能记矣!彪十七岁以后,羸病凡十五年,濒死者数回④,不可多用心,然心欲读《大宗师》、《齐物》二篇⑤,于是将二文分日读之。一日读《齐物》,每日止读一遍,读至二月余,二书皆探喉能背矣⑥。于此知优游渐积之法之妙。【注释】
①优游:悠闲自得。优游渐积:就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日积月累地慢慢读,不求速成。参考1.2.7注③优游涵泳。
②计日程功:程,估量。功,功效。这里指上章所论的“立课程”法,可以按日子来计算功效。准绳:比喻行动所依据的原则或标准。③羸léi:瘦,弱。④濒:接近,临近⑤《大宗师》《齐物》:《庄子》中篇名。
⑥探喉能背:喻背得很熟,像伸手从喉中取出一样。【评述】
唐彪指出:读书除了有计日程功之法,还有优游渐积之法,该法适合体弱多病之人,并且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明该法之妙。
3.3.2【原文】
唐彪曰:一人剧病十余年①,不能读书;病愈,题到竟不能成文。一名宿教之曰②:当由渐以引之,三日作一篇,当无不成者。人如其言,日致功不间③,至半月后,能二日成一艺④;又逾半月,能一日成一艺;又逾半月,能一日成二艺,而文且日进。是法也,不特荒疏者相宜⑤。即钝资推此致功。才思亦渐能开发矣。【注释】
①剧:重,厉害。
②宿sù:见《仇兆鳌序》注11。教,教导。③间jiàn:间隔,间断。
④艺:指八股文,见1.3.2注⑥。⑤荒疏:因平时缺乏练习而生疏。【评述】
本节以常年多病之人为例,来说明“优游渐积”读书法的明显效果。唐彪认为,即使是天资驽钝之人,运用这一读书法也可以开发“才思”。【综述】
唐彪指出,读书除了有计日程功之法,还有优游渐积之法,该法适合体弱多病者及“钝资”者,并且以“名宿”的教法和自己的切身体会来说明该法之妙。每个人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是唐彪重视“因材立教”的又一表现。
3.4【原文】学有专功深造之法 3.4.1【原文】
唐彪曰:作文有深造之法①。如文章一次做不佳,迟数月将此题再为之,必有胜境出矣②;再作复不佳,迟数月又将此题为之,必有胜境出矣。盖作文如攻玉然③,今日攻去石一层,而玉微见,明日又攻去石一层,而玉更见,再攻不已,石尽而玉全出矣。作文亦然。改窜旧文④,重作旧题,始能深造。每月六课文⑤,止宜四次换题,其二次必令改窜旧作之有弊者,重作其旧题之全未得窍者,文必日进也。此与浅尝粗入之功大异也。
【注释】
①深造:指进一步学习和研究。也指达到精深的境地。语出《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②胜境:极美好的意境。③攻玉:加工玉石。
④改窜:指文字的修改涂抹等。⑤课:见《仇兆鳌序》注12。【评述】
唐彪认为“作文”如“攻玉”,需要反复修改,佳境才能出现。其措施有二:一是“重做旧题”,即“一题多做”或“一体多练”,以提高写作水平;二是“改窜旧文”,“每月六课文”,两次修改旧作,四次换题。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3.5【原文】深思 3.5.1【原文】
伊川曰:某向来将日间所闻于先生说话,夜间如温书一般一一仔细思量过,才有疑;明日又问。朱子云:读书须将先生讲过的,重复自去体认,方可。① 【注释】
①《朱子语类》卷一百四:“或问先生谓讲论固不可无,须是自去体认,如何是体认?曰:体认是把那听得底,自去心里重复思量过。伊川曰:时复思绎浃洽于中,则说矣。某向来从师一日间所闻说话,夜间如温书一般,字字子细思量过,才有疑明日又问。”这段话指出了及时复习的一种方式。【评述】
唐彪引用程颐、朱熹的话来说明及时复习的重要性。
3.5.2【原文】
张横渠曰:学者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然记不熟,则思不起,故书须成诵精熟,乃易于思索也。① 【注释】
①见2.2注②。【评述】
本节说明,读书“须成诵精熟,乃易于思索”。
3.5.3【原文】
朱子曰:凡书有不晓处,用册子记出,时时思索,自然能解也。① 【注释】
①《朱子读书法》卷二:“读史有不晓处,札出,便且读过去,有时读别底,撞着文义与此相关,便自晓得。” 【评述】
这一节说明,读书时对有疑处要注意摘记,不断思索或在别处受到启发,就能理解其意。
3.5.4【原文】
唐彪曰:微言精义,古人难以明言,而待人自悟者,可将其书熟读成诵,取而思之。今日不彻,明日更思,今岁不彻,明岁复思,数年之后,或得于他书,或出于他物,或通于他事,忽然心窍顿开,从前疑义,透底了彻,有不期解而自解者①。故孔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②管子云:“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不得,鬼神将告之。”③余谓鬼神非他,即吾心之灵也。【注释】
① “不期解而解”:见2.1“看书总论”。微言:含义深远精微的言辞;也指不明言,用暗喻示意。触:触发,受到触动而引起某种反应。心窍:指认识和思维能力,古人以为心脏有窍,能运思,所以这样说。②《论语·子罕》:“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意思是说,恐怕没有思念吧(如果真个思念,心到就能得到),那又有什么远不远的呢? ③《管子·心术下》:“能毋问于人而自得之于己乎?故曰,思之。思之不得,鬼神教之。非鬼神之力也,其精气之极也。” 【评述】
本节论述了“自悟”的途径:或熟读成诵,反复思考;或得于他书、他物、他事,“不期解而解”。管子云:“思之不得,鬼神将告之。”唐彪说:“鬼神非他,即吾心之灵也。”
3.5.5【原文】
唐彪曰:或静坐之时,或夜气清明之际,偶尔思维,忽然心窍开通。精思妙理,层叠而生。过一二日,心窍复闭,前所得者,又不复记忆矣。故须就其心窍开时,即便登记①,不可迟也。昔横渠张夫子亦有是言②。【注释】 ①登:立刻。
②《张子全书》卷十五:“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其志道精思,未始须臾息,亦未尝须臾忘也。学者有问,多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必如圣人而后己,闻者莫不动心有进。”横渠张夫子:张载,见2.2②。【评述】
唐彪提供了一种抓住灵感的方法:当忽然心窍开通,精思妙理,层叠而生之时,一定要将其立刻记下;要不然过一会,心窍复闭,将再也无法找回这种瞬间即逝的灵感了。
3.5.6【原文】
薛文清曰:凡读书思索之久,觉有倦意,当闭目静坐,养其神气。少时,再从事于思索,则心清而义理自见。① 【注释】
①薛瑄(1392--1464):字徳温,卒谥文清,明河津人。永乐十九年进士,治学宗程朱,以躬行复性为主,著有《读书录》等,《明史》有传。《读书录》卷五:“读书固不可不思索,然思索太苦而无节,则心反为之动,而神气不清,如井泉然,淆之频数则必浊。凡读书思索之久,觉有倦意,当敛襟正坐,澄定此心,少时,再从事于思索,则心清而义理自见。”神气:精神气息。少时:过不大一会儿;不多时。【评述】
当读书读累时,要闭目静坐一会儿,就会头脑清醒,然后再继续读书、思索。
3.5.7【原文】
唐彪曰:凡欲了彻难解之书,须将其书读之至熟,一举想间,全书首尾,历历如见。然后取其疑者反复研究,自然有得。若读得不熟,记得此段,忘却彼段,脉络不能贯串,纵令强思,乌能得解?惟读之至熟,时时取来思索,始易得力也。【评述】
这一段告诉我们彻底弄懂难解之书的方法:首先要读之至熟,然后反复研究,时时思索,才易彻底了悟。
3.5.8【原文】
唐彪曰:一人学曹娥碑数年①,而毫发不能相肖②,因欲改学他书。余曰:他书亦未必易学也。凡学艺者,舍手用目,舍目用心,方称善学。今子所用,不但非心,且非目也,徒任手耳③,安能得字之神乎?子何不通体将诸字之上下左右④,而深思其结构之何若也,通体将其点钩直画,而深思其笔法之何若也。其人大悟曰:善。吾昔未闻此言也,徒劳苦吾之手矣。于是反复思维,半月后,而字已肖其七八。噫!学艺且非深思不能得也,而况于读书与处事之大焉者乎。⑤ 【注释】
①曹娥碑:东汉度尚为“孝女”曹娥所立之碑。碑文记载上虞女子曹娥,因父溺死,亦投江而死。经五日,抱父尸出。度尚使弟子邯郸淳作诔辞,立石。今所传之曹娥碑法帖,乃晋代王羲之所书。
②毫发:毫毛和头发,比喻极小。肖xiào:相似。③任:听凭,听任。
④通体:整个物体,全体。
⑤有关书法内容,参看4.23“摹书临书”。【评述】
唐彪以学书法为例,说明读书、处事都需要深思的道理。【综述】
无论是理解问题,发现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必须精心思考,“反复研究,自然有得”。深思能使头脑中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灵感到来,“心窍开通,精思妙理,层叠而生”。这必须建立在“熟读”的基础上,只有“读之至熟”,“全书首尾,历历如见”,才能“时时取来思索”;反之,“记得此段,忘却彼段,脉络不能贯串,纵令强思,乌能得解”。对书中有疑之处,也应摘记下来,以便时时思索。参看2.5“看书须熟思又须卓识”和3.1“读书、作文总期于熟”等相关内容。
3.6【原文】下问① 3.6.1【原文】
唐彪曰:学问原相平重,而问尤紧要②。夫子尝称舜好问,察迩言矣③。孟子称舜“舍己从人”,无非取于人矣。人之善,舍问何从而取也?无非取,则知其无所不问矣。“禹闻善言则拜。” ④问而得闻善言乃拜,非空闻善言而拜也,则知禹之能下问也,拜则益,非人所能及也。周公以圣人之才,又为圣人之子,圣人之孙,圣人之弟,一堂聚首,皆系圣人,有何不明之理、不知之事?乃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惟恐人有善言,不及与闻,己有所疑,不9
及问人,其谦虚好问如此也⑤。孔子,圣人之尤也,亦尝问礼于老聃,问官于剡子矣⑥;入太庙,每事问矣⑦:是孔子亦好问也。曾子称颜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⑧。颜子复圣也,其好问又如此。余就数圣人所为推之,而得其理,譬如燃灯于一厅之上,灯一二盏,则止能照一二席地,必不能照三四席地;若燃数十余灯于一厅之上,则一厅无不照矣!凡一人之聪明才智,止如一二盏之灯,安能照及天下之事理?好问而并十人之聪明才智于我,譬如燃十盏之灯;更好问而并数十人之聪明才智于我,犹如燃数十盏之灯,自然于天下之事理无不明矣!凡圣人生来,不过十倍人之聪明才智,必无百倍于人者,及至后而百倍于人者,(因其)好问能并多人之聪明才智,而聪明才智始大也。此理显然也。无如愚鲁之甚者,腹中一无所有,而自谓才与学已能过人,诩诩然自负,而不屑下问⑨,噫!诚可叹可惜也。【注释】
①下问: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少,以上问于下,都称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②学问:这里指学习和询问。学与问本为两事,后来学问联称,指有系统的知识。③语见《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察:详审,细究。迩:近。迩言:浅近或左右亲近的话。④《孟子·公孙丑上》:“禹闻善言则拜,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拜:拜谢。与人为善:原指帮助人学好,现多指善意帮助别人。⑤《史记·鲁周公世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周公:西周的政治家,姓姬名旦,详见1.3.10注①。沐:洗头。握:捉,持。一沐三握发:洗一次头要多次停下来,形容为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吐哺: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一饭三吐哺:周公吃饭时,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形容寻求贤良有才能人的迫切。汉曹操《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与闻:参与并得知内情。⑥《史记·孔子世家》:“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孔子曾从学于郯子,事后对人说:“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事见《左传》昭公十七年。宋吕祖谦《左氏传说》卷十九:“孔子所以问官名于郯tán子,问礼于老聃。”尤:优异,杰出。老聃:老子,春秋战国时楚国人,曾为周朝藏书室史官,著有《道德经》。⑦《论语·八佾》:“子入大庙,每事问。”太庙:天子的祖庙。春秋时,鲁国称周公的庙为太庙。
⑧《论语·泰伯》:“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能:才能。吾友:指颜回,被尊称为“复圣”,见1.1.6注⑩。⑨无如:不像。愚鲁:愚笨迟钝。诩:夸耀。不屑:认为不值得。【评述】
唐彪举出多个例子来证明好问之理。舜好问,禹能下问,周公谦虚好问,孔子圣人之尤亦好问,颜子复圣也,其好问又如此;然后又用燃灯于一厅之上才能照遍天下之事理,来比喻一个人集多人聪明才智于一身,才能明天下之事理。由此看来,好问才能集多人之聪明才智,连圣人都谦虚好问,何况我辈乎?
3.6.2【原文】
唐彪曰:高贤良友之前,我能请问,彼自然将我所问之理,阐明开示。若非我之求教,彼安知我所欠缺者是何学问,所疑惑者是何道理?即欲教我,将从何处指授也?故天下无不问而知之理,更无不问而人自教我之理。无如浅学之人,虽有未知未能,恐有学者笑己,甘心不知,不肯下问,不知天下事理无穷,舜禹周公孔子颜子尚有不知,尚自疑惑,尚且孜孜下问,10
何况于我?若以问为屈己尊人,则禹之拜,何其屈辱矣①!若谓恐人笑我所问之浅近,则孔子尝问官,问太庙之祭器品物矣,非浅近者乎?若恐人笑我所问之人之庸俗,则舜尝问陶渔耕稼之人矣②,非庸俗者乎?凡一切屈己下问之事,皆圣人所不讳。圣人且不讳己之短,我何必畏人之笑而讳己短乎!况高人贤士,必不笑人,其笑人者,必无才无学无识之庸人也。【注释】
①何其:多么。
②陶渔耕稼:见注④。陶,瓦器,这里是制瓦器。渔,捕鱼。耕稼,指从事农业生产。【评述】
这一节是对上一节的总结。并从反面论证:读书要不怕被人笑话,要善问、多问。
3.6.3【原文】
唐彪曰:凡书中有疑,不当因有师可问,便不登记。偶遇师数日不到馆中,欲问之事,多至遗忘,当记者一也;又,精微之理,我所疑者,或亦先生所未晰,苟非请教有学大儒,乌能得解①?当记者二也;又,古今典故繁多,常人不及考究者,何可计数?若不请问博雅之友②,必不知其根据,当记者三也。有此三者当记,苟不专置一册子记之,久而遗忘,不及请问高贤,生平学问,因此欠缺者不少矣!【注释】
①精微:精细隐微。大儒,旧指知识广博,且能从已知推知未知,自由应对新问题的人。②博雅:渊博典雅。【评述】
唐彪指出,读书应专置一册子,摘记以下三项内容:第一,书中有疑,欲问之事;第二,自己不懂的精微之理,或老师也不太清楚的东西,应记下来便于请教“有学大儒”;第三,不明白的古今典故,应记下来,便于请问“博雅之友”。
3.6.4【原文】
唐彪曰:学人未必皆耻于下问,惟因每日有疑,疏忽不记。过时既久,纵遇有学当前,心虽欲问,而所疑者已多提记不起,因而不及问者多矣。【评述】
唐彪告诫学子:其实,不是所有的学人都耻于下问,而是因为没有记下每天的疑问,时间一长,即使想问也多记不起来了,这样不懂的东西就多了,所以一定要及时记下每天的疑问。
3.6.5【原文】
余资钝,且多病,不可过用心,每日限三时读书,诸经史疑义,多不能考订明晰。于是思一捷法,取平日所疑,记于册者,按季录出一单,以邮寄于有道①,求其指示。如毛西河、黄黎洲、毛稚黄、吴志伊诸先生②,皆余所数数请问而不吝指示者也③。故得稍有所知者以此。因附记之。【注释】
①有道:旧时称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②毛西河:见《毛奇龄序》注①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黎洲先生,浙江余姚县人,明末清初重要的思想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等。
毛稚黄:见1.3.7注⑧。
吴志伊:生卒年月不详。初名征鸿,字任臣,一字尔器,号托园,清代仁和(今浙江省余杭县)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鸿博,授检讨。淹灌经史,兼精天官乐律奇壬之术,为顾炎武所推崇。著有《周礼大义》《山海经广注》《字汇补》《托园诗文集》等。
③数数:shùo,屡次,常常。【评述】
唐彪以自己的读书体会明示读者,读书应将平日所疑记之于册,一段时间就去向名家请教一次。【综述】
唐彪举圣人的事例,并结合自己亲身体会来证明“问”在治学中的作用:“天下无不问而知之理,更无不问而人自教我之理”。并用燃灯照明作比喻,说明“好问”能“并多人之聪明才智,而聪明才智始大”。所以应有“不耻下问”的态度,虚心求教。同时,要养成读书作笔记的良好习惯,随时记下疑问,否则“久而遗忘,不及请问高贤,生平学问,因此欠缺”。
3.7【原文】请问大儒有法 3.7.1【原文】
唐彪曰:学人当问之事理无穷,获遇有大学识者当前,细琐之事,不必问及也。最要之大端,莫如问其当读者何书、何文,当阅者何书、何文,当置备以资考核者,何书、何文也①。尤切要者,在问当读、阅、备考之书、文,何刻为善本②。凡诸经、诸子、《通鉴》,每书刻本,不下数十种,而善本不得一二;若古文佳刻,尤未见也。吾所读阅之书得善本,自然见识高,才情长。若所读阅之书非善本,自然见识卑,才情劣矣。譬之霜糖作饼,则味自佳;黄糖作之,则味自减;更以砂糖作之,则味益劣而不堪食矣。又譬之以红花染色,其色必妍;苏木染之③,其色必丑,无有异也。故请教于英贤,惟此数端为最要。其次宜请问最大之经济④,盖国之大事,不出二十余条,家之大事,不出十条。平日将一二十条,开列名目,坚记于心,相见之时,取数条质问之,彼必能诉原竟委⑤,历历指点出所以然,吾生平所未闻知者,皆闻知,误解误传授者,皆可改正矣。此皆益之大者也。若仅以己所作之时、古文与诗词,求其笔削⑥,犹属第三四事也。【注释】
①与1.3.1“读书总要”相照应。
②善本:珍贵难得的古书刻本、写本。
③苏木:植物名,可作红色染料,多以染绛色(重红色)。④经济:经世济民。《宋史·王安石传论》:“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 ⑤竟:穷究。诉原竟委:比喻探究并讲明事情的本末。
⑥笔削:古代无纸,书写于竹简木札上,遇有错误,就用刀削去并用笔改正,后世因称修改文字为笔削。【综述】
求学中,不仅要“问”,而且要“善问”,“善问”才会得到“善答”,特别是在面对“大学识者”时。唐彪把请教“大儒”的问题有轻重缓急之分,而“尤切要者,在问当读、阅、备考之书、文”及“何刻为善本”,因为读物对读者及其阅读起着规范、制约作用,决定着读者的“见识”、“才情”。
3.8【原文】良师友切磋之法 3.8.1【原文】
唐彪曰:余幼时读制艺四百余篇,所作之文,平庸肤浅,毫无过人者。应嗣寅先生教余阅西山《大学衍义》①,王言远先生教余读《皇极经世》《易学启蒙》《子静阳明语录》,文必佳②。余皆如其言。当其致功时,似与时艺全无与者③,及致功未久,而文较前少进矣。又尝读永叔、子瞻之文,心甚爱之,乃读至三百余篇,学为古文,自以为道在是矣,但执笔为文,艰难殊甚。后以文质之毛稚黄,则曰:秀逸清真,但少精紧老健气,须参读周、秦、史、汉。④余乃选《左传》《史记》《国策》《孟子》之文读之,似难攀跻⑤,而无所得。既而以所作之文,再质之稚黄,彼以为大胜于前,而己亦觉出笔少易,不似向日艰难矣⑥。乃知书有理浅易入,读之味骤,似有益而益少者;有理深难入,读之味徐⑦,似无益而益多者。此中至理,殊难理会,非明师良友指点,无从晓也。
【注释】
①应撝huī谦(1619--1687):字嗣寅,号潜斋,学者称潜斋先生,清仁和(今浙江省余杭县)人。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儒,亦托病不赴。一生殚心理学,躬行实践,力追程朱,痛辟王阳明。著有《周易集解》《幼学蒙养篇》等。
《大学衍义》:见真德秀著《读书记》上编。真德秀(1178--1235):字景元,又字景希,号西山,学者称西山先生。宋建宁浦城(今属福建)人,庆元五年(1199)进士,拜参知政事,谥文忠。其学以朱熹为宗,与鹤山学派魏了翁齐名。著作有《文章正宗》等。
②王言远:王庭,字言远,一字迈人。清代嘉兴人,顺治进士,工文词,官至山西布政使,以廉洁称。著有《理学辨》《秋涧诗集》等。
《皇极经世》:即《皇极经世书》,凡十二卷,宋代邵雍撰。述自尧至后周显德末年治乱兴亡的历史。其说借《易》推衍治乱之迹,而实无关于《易》,故朱熹以为《易》外别传。
《子静阳明语录》:指明代理学家刘宗周集王阳明论学言论编成的《阳明传信录》。③与:帮助。
④质:质问,质疑。秀逸:秀丽而洒脱;俊逸。清真:纯洁质朴。⑤攀跻:攀登。跻jī:登,升。⑥向日:往日。向:往昔,从前。
⑦骤:迅速,疾行。徐:缓慢。骤、徐,这里指体会到书中趣味的快慢。【评述】
唐彪通过讲述自己作文不断进步的过程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理浅之书易读,好像有益而其实益少;理深之书难读,好像无益而其实益多。其中的至理,需明师良友指点才会知晓。
3.8.2【原文】 毛稚黄曰:禾中一先辈言①:昔时联十人为读书会,专在背文。每合数十篇连背,期于极熟,句字少有差讹,例皆有罚②。如是致功,后十人登进士者八,明经者二③。【注释】
①禾中:地名,具体地方不详,毛奇龄多次提到“禾中朱锡鬯”。②例:照例,一般。
③明经:科举的科目之一。隋置明经、进士二科,唐增至六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宋改以经义论策取进士。【评述】
唐彪提倡大家聚集在一起背文,这样互相监督,效果甚佳。
3.8.3【原文】
唐彪曰:联会背文最为佳法①,从事于此,而成名者极多,如先达凌子文联十人会②,而发者大半③,张心友亦联十人会,而七人中式④。其法读文篇数贵少,遍数贵多。背时生涩讹误字句⑤,必标记之,使知改正,兼以志罚。昔者江南几社诸公⑥,背时艺之外,更背诸经古文,故不惟科甲多⑦,而名士亦多也。(按昔书会,每月一举,各背书文十首,逐月递加,一字误,亦有罚,资贮公所,以行善事。遇乡荐之年⑧,背表一篇,策一篇,各出酒肴,背毕聚饮,过奢亦罚)。【注释】
①联:联合。会:聚集,会合。可引申为盟会,宴会。②先达:即前辈。意为先我达于道者。③发:扬名。
④中zhòng式:科举考试被取录叫中式。⑤讹:错误。
⑥江南几社:明末政治、文学团体。夏允彝、杜鏖徵、周立勋、徐孚远、彰宾、陈子龙等六人创立于江苏松江。
⑦科甲:汉唐举士考试,皆有甲乙丙等科,因称科举为科甲,明清特指举人及进士入仕者为科甲出身。
⑧乡荐:唐制,由州县地方官荐举赴京应礼部进士试,谓之乡荐。后亦谓乡试中式为“领乡荐”。【评述】
唐彪认为,大家聚集在一起背文是最好的读书办法,这种方法读文篇数少,遍数多,既背时艺又背古文,而且可以采取多种惩罚方式来督促背文,效果极佳。
3.8.4【原文】
唐彪曰:余闻三吴之士①,联会讲书,或十人,或二十人,每月一会,人与书皆以签定,得签者讲,亦有驳难②,诚盛举也。而恐无大益也,余更有一法,欲其参入行之。凡平常易解之书,即零星分讲亦能贯彻其理③。至于义理极深之书,宜汇集四子同类之书,一齐讲解(其法详见前卷讲书条内,参看始明),庶得通体贯彻。法宜于两月之前,预拟其书,推学问优者一二人,以书属之④,令其从容玩索,旁参曲证。两月之后,专讲此书,今日不尽者,明日继之,虽极深微之理,何患不晰?其平常易讲之书,则以签定,分人而讲,庶为良法。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⑤。世皆以会文即会友是已,而辅仁安在?惟阐发书义,既增长学问,而又有益身心,乃可云辅仁矣。联会讲书之法,必参此法行之,始称善也。每会轮一人值会,治理诸务,正讲案,挈讲签与记所讲之书,敛资备供给,皆值会之事。务宜崇俭,以图永久。【注释】
①三吴:泛指江南苏浙一带。《名义考》:“苏州,东吴也;润州,中吴也;湖州,西吴也。”但《水经》《通典》《指掌图》诸说不一。
②驳难nàn:反驳责难。驳:辩驳。难:论说。③贯彻:上下始终,通达至底。④属zhǔ:同“嘱”,委托,交付。
⑤《论语·颜渊》:“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意思是,以学术文章去聚会朋友,14
借朋友辅助增进德行。【评述】
唐彪指出:联会讲书要讲究方法,那些“义理极深之书”,要选出“学问优者”仔细研究一两个月后再讲;而那些“平常易讲之书”,则可以抽签决定,分人来讲。做到这两点才能真正达到“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的目的。每次联会要安排一个人专门服务,并以崇尚节俭为原则。
3.8.5【原文】
唐彪曰:凡少年之人,未离学馆者①,既有馆课,或不必另联会会文;若已离学馆,文不联会切磋,群相鼓舞,则必因循过日,懒于作文,欲所学不荒,难矣;且文章是非,非友指点,安得知之?其疏远之友多不乐尽言,惟同会者,评论之下,不得不以直告,得其指出是非之故,则改窜自易矣。【注释】
①学馆:原指太学的学舍,后来多指私家授徒的地方,即私塾。【评述】
唐彪进一步指出,那些少年之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还在学校的,另一类是已经离开学校的,前者不必另联会会文;而后者最好联会切磋,以期同会的人能够直言相告,这样才会不断进步,否则懒于作文,荒废学业。
3.8.6【原文】
唐彪曰:学者少壮之年,宜与品学兼善之友讲书、背书、课文,不然,则记诵不熟,书史不明,文艺不进。然止可与同志者①,隐隐切磋,必不可群相标榜,夸耀所长。尤忌者,雌黄人物,群聚嬉游,使酒嫚骂②,立社名,刻社稿。苟犯一二,初时启相识者之妒忌③,渐且来不相识者之攻击矣。观吴郡同声、慎交二社,及浙之魏里、海昌诸社,水火战斗,至死未休,兄弟翁婿不同社,则相视如寇仇④,相见不拱揖,同席不交言,其害如此。然则联会切磋,必不可已,而诸招尤之事⑤,乌可不切戒乎。【注释】
①同志:志向相同。《周礼·大司徒》注:“同志曰友。” ②使酒:酗酒任性。③启:招致,引发。④寇仇:仇敌。
⑤招尤:招来指责。尤:抱怨,指责。【评述】 唐彪认为,“少壮之年”的“学者”应与品学兼优的朋友在一起学习,但不可“夸耀所长”,更不可“雌黄人物”,这样易招来攻击,甚至双方“相视如寇仇”。因此,“联会切磋”时,应避免“招尤之事”。【卷三综述】
唐彪以自己读书作文进步的实践经验告诉学子:理浅之书易读(如制艺),“似有益而益少”;理深之书难读(如经史),“似无益而益多”。再次表明写“八股文”不能只读“八股文”的范文,必须多读经史。而其中的至理,需明师良友指点才会知晓。因此,他主张“联会”背15
文、讲文、会文。联会切磋,群相鼓舞,互相监督,指点是非,“既增长学问,而又有益身心”。但“不可群相标榜,夸耀所长”而“招尤”。“背时生涩讹误字句,必标记之,使知改正,兼以志罚”。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研究表明,不知道结果的练习,不可能有助于学习。
第二篇:《家塾教学法》之《父师善诱法》
《家塾教学法》之《父师善诱法》
清·唐彪 辑著
目 录
介绍仇兆鳌序父师善诱法(上卷)(一)父兄教子弟之法(二)尊师择师之法(五)经蒙宜分馆(六)师不宜轻换(九)读书分少长又当分月日多寡法(十二)劝学(十三)字画毫厘之辨父师善诱法(下卷)
(二)童子最重认字并认(一)童子初入学字法(五)读书讹别改正有法(六)童子读注法(八)附《四书》正文大注小注字总数(十一)读书总要(十二)童子学字法(十五)童子读古文法(十六)童子读文课文法(十九)教学杂条
附:不习举业子弟工夫附:村落教童蒙法
毛奇龄序
凡例
(三)学问成就全赖师传(七)学生少则训诲周详(十)父师当为子弟择友
(三)教授童子书法
(四)明师指点之益(八)教法要务(十一)损友宜远
(四)童子读书温书法
(七)附古人大文与注分读法(九)觅书宜请教高明(十)背书宜用心细听(十三)童子宜歌诗习礼(十四)童子讲书复书法(十七)改文有法(十八)童子宜学切音
介绍
清人唐彪,号翼修,浙江人,辑著有《父师善诱法》、《读书作文谱》、《身易》等。
《父师善诱法》阐述了儿童教育的理论及方法,以论教法为主,主张“善诱”为“教学”之本,处处体现指导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唐彪认为,儿童教育首先要重视家教,家长要为儿童择师选友,以端蒙养之正,他提倡顺应儿童的天性,寓教于乐,主张根据儿童年龄和生理特征因材施教。蒙学之时着重抓诵读、习字、认字等,教学上要讲究方法,循序渐进。上卷分别论述了教师、学校、学生、教法、教学序列、教材等,下卷着重从指导学生掌握学法的角度,分别论述了诵读、记忆、理解、选书、学书法、审美、口讲、勤问等学习方法。
唐彪初以《父师善诱法》名其书,合刻重印后则常称为《家塾教学法》,毛奇龄序中提到“其书旧名《家塾教学法》,吾愿受其书而求其法者”,包括《父师善诱法》、《读书作文谱》二书。
我们在整理过程中,参考结宦、文盛堂等几种版本的册子,互相参照,力求成为一个较为完整清楚的本子,为大家提供参考!由于我们才疏智浅,文中必有错误之处,还请读者给予指正!
仇兆鳌序
古之养士者,习之以《礼》、《乐》、《诗》、《书》,而复娴之于射御书数,盖道德才艺,本末相须,而不可以偏废也。今世竟尚文艺,而于《少仪》、《内则》、《弟子职》诸条,漫不加意,此人心所以日放而人材所以日降欤。近经部议颁行朱子《小学》,俾童子有所取则,日孳孳于明伦正身、嘉言懿行,诚朝廷育才盛事也。自此家读其书而敦本尚实,可谓得所先务矣。倘于游艺一途犹然荒疏,涉猎不能竟委穷源,又安所得华国文章,振风会于日上哉?此唐子翼修教法、书文谱二书之所由作也。翼修金华名宿,胸罗万卷,而原本于道。向者秉铎武林,课徒讲学,人士蒸蒸蔚起,其所著学规二书,详而有法,自延师受业以还,先令穷究经史,次及秦汉唐宋之文,莫不有条绪可依,而循途易致。且于执笔临池,吟诗作赋,兼能旁通,曲畅其指。而于制举之文,尤注意焉。盖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不汲汲于为文而文愈工,此唐子辑书之大意也。今日学堂中诚得二书,以资教学,则文有根抵,不为一切影响恍惚之谈,其有功于文艺,不已多乎!余谓是书当与《小学》并行,一则砥行饬躬,以养其德性;一则博学多能,以扩其才华,异日立乎庙堂之上,言吐经纶而文垂金石,则唐子之所以造就学者,又岂浅鲜乎哉!
康熙戊寅岁孟夏月甬江年家眷弟仇兆鳌顿首拜题
毛奇龄序
古者教子弟之法,师以三行,保以六艺,未尝专主呫哔课诵及授简橐笔之事,惟天子诸侯及乡大夫元士之适子,则有六书九数典文简策诸务,行于虎门,令其娴习之,以为他日用世之籍也。今世则不然,学校之造士,文衡之选士,全以是物之优劣为进退,则又无 分贵贱少长,皆为最急之务矣。濲水唐先生献策长安,出为师氏者若干年,历东西两浙人文会萃之所,皆座拥 臯比,令馆下诸生执经北面,其为三物六德兴起后学者,既已习之有素,且艺文灿然,见诸法则,所至省课诸生皆视效之,此真见诸行事,未尝仅托之空言者 尔。乃睥睨之间,拂衣归里,复取平时所为《读书作文谱》、《父师善诱法》二书梓以行世,其间讲求之切,择取之精,一字一注,皆有绳检,所谓哲匠稽器,非法不行者非与!夫弓冶之后,必有箕裘,世家子弟,皆有承授。先生席累世勋贤之裔,守其青箱,传之不坏,今即以其所世嬗者,公诸海内,盖不自私其美,而教化乃广大焉。或疑先生以师保之尊,久历 庠序,兴德兴行,归田而复取呫哔课诵之法,谆谆留意,似非要务。尝读伏生《大传》及班掾《食货志》,知乡大夫归田,每出而为闾党师,谓之上老,终日居里门右塾,以掌诰诫。先生之著二书,抑亦乡大夫居塾之遗情也乎?故其书旧名《家塾教学法》,吾愿受其书而求其法者,由此渐进于诚正修齐,以为治平之本,安见二书不为大学之先资也乎!
康熙己卯季春月年家眷弟毛奇龄顿首拜撰 注: 橐音tuó
凡例
一、古人之言,有一篇合发数理者,难以混入一类,愚为之分析隶于各类之中,非敢轻为割裂,盖欲分类发明,不得不如此也。
一、天下之理有归一者,亦有两端者。归一者易见,两端者难明,大舜、孔子每加意焉。是书于古人之议论有不同者,必两存之,更为之分析其理,而斟酌取中,知偏见不可以为法也。
一、凡一人立言,不无遗漏,惟集众美补其欠缺,汇集成编,庶几详备。故二书不欲尽出于已,而多引他人之言也。
一、凡书分类成卷,则事理会于一处,可以比拟而识其理之深浅,言之纯疵,存精去粗,所集之书始能简约。二书初所集古人成语与自己所著共二十五万馀言,类聚一处,比其高下而删汰之,仅存九万馀言。故欲书详备而仍简约,必不可不分类也。
一、凡书虽极明极浅,然初学必不能解,须父师为之讲明,乃能领略。不然,虽列在案头,亦如无有二书。虽不敢云佳,然颇有可采。父师能破 除俗见,虚心细阅,择紧要者另作标记,另加圈点,与子弟讲究,则读过经书,一经解说,便能触类推广,悟所未言,可省却数数讲求也。至于文章,则不但易解,而且易做矣。信如此,则讲解似属不可已也。
一、凡古人片言只字,必有所为而发。殚思竭虑,始笔于书,引用其言,安可没其姓氏?近见辑书者,一书之中,无非他人议论,而卷首但列己名,使未见原书者,竟以为是其所著。噫!窃人之长以为己有,盗名诚巧矣,亦思作者精灵不灭之神,岂肯甘心。而冥冥之报密且严乎!管登之曰:“名根未尽,慎毋著书,人间之墨迹未干,天上之罪案已定。”盖谓其以穿窬之心,行穿窬之事。盗人学问才名,为上帝所深恶,玄律所不宥也。愚于二书,凡引古人之言,或词晦、或语 俚者,每为之润色,间有润色过半者,必仍列其姓名,不敢奄为己有也。
一、世风不古,坊间但见一书既行,即请人将书改头换面,挪东入西,或全偷,或半窃,或剿袭三四,称纂称辑,或称辑补,称纂著,没人之名,冒为己有,刻成庸陋之书,以欺世觅利。不数年间,效尤叠出,原书面目杳然无存。兴言及此,深可痛心。二书不禁人之翻刻,但禁人之盗窃。倘有蹈此者,无论目前后日与年代深远,必以盗窃鸣究,更将其盗名丑态著之于书,遍告四方也。
一、徐伯鲁《文体明辨》,毛西河、朱竹垞二先生俱谓不宜纂入书内,以其言多有未当也。余悉改去之,纂其是者,取其有裨于浅学也。
父师善诱法(上卷)
(一)父兄教子弟之法
唐彪曰:父兄教子弟,非仅六七岁时,延塾师训诲,便谓可以谢己责也。必多方陶淑,于幼稚时即教以幼仪,稍长择明师与之斟酌尽善课程,某书为正课,某书为兼课,某书读毕,某书继之,文在其中。通体定其正兼、先后,使确有成规可守,则所学自然允当矣。更择良朋切磋夹辅,必不使亲近狡仆损友,导之以色声,并诱其嬉游博奕。如此则子弟之学必有成,庶可谓克尽父兄之职也。
唐彪曰:父子之间,不过不责善而已,然致功之法与所读之书,不可不自我授也,故孔子与伯鱼,亦有读《诗》读《礼》之训。今怠忽之父兄,不能设立善法教其子弟,又不购觅好书与之诵读,事事皆委之于师,不知我既无谆切教子弟之心,师窥我意淡漠,恐亦不尽心训诲矣。
唐彪曰:父兄于子弟课程,必宜详加检点。书文间时当令其面背,文艺间时当面课之。如己不谙于文,当转质之于人,始知所学之虚实也。
(二)尊师择师之法
唐彪曰:富贵之家姑息子弟,必欲他人来家附学,不欲子弟外往,又多存尔我之见,与人稍不相合,明知其家延有明师,不屑令子弟从游。甘心独请先生,不思一人独请,束修未必能厚,应请者未必名师,偶或名师曲意俯就,然终岁所入,不能给其一家之需,虽欲精勤严厉,尽心教迪,不可得矣。故诚心欲教子弟者,必不可姑息子弟,更不多存我见,宜与亲朋联络,虚心延访,同请名师,彼此互相趋就,虽所居少远,往来微艰,不可辞也。古人千里寻师,尚不惮远,何况同乡井乎?
唐彪曰:人仅知尊敬经师,而不知尊敬蒙师。经师束修犹有加厚者,蒙师则甚薄,更有薄之又薄者;经师犹乐供膳,而蒙师多令自餐,纵膳亦亵慢而已矣。抑知蒙师教授幼学,其督责之劳,耳无停听,目无停视,唇焦舌敝,其苦甚于经师数倍。且人生平学问,得力全在十年内外。《四书》与本经宜熟也,馀经与后场宜带读也,书法与执笔宜讲明也,切音与平仄宜调习也,经书之注,删读宜有法也。工夫得失全赖蒙师,非学优而又勤且严者,不克胜任。夫蒙师劳苦如此,关系又如此,岂可以子弟幼小,因而轻视先生也哉!
唐彪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师必以学问优为胜也。今人第谓蒙师贵勤与严,不必学优,皆属偏见矣。惟于三者兼备,乃明师也。人无择师之识,欲为子弟择师,不宜止询一人,恐其人以所亲所友荐,或过揄扬,未必得实,必再加体问,果学优而又严且勤者,方令子弟从游,庶几其可乎。又毛稚黄曰:大抵举子业求正于先达最善,先达举业过来人也。若为子弟择师,自己不能别其贤否,以其人之文质诸先达,先达赞其文,则知其造诣正矣。此亦择师一法也。
(三)学问成就全赖师传
唐彪曰:师之关系至重也,有孔子而后有七十二贤,有二程而后有三十高弟,有朱吕讲学于丽泽(书院名),而后金华诸贤哲后先相继迭出而不已,非得师成就之明验乎!古人云:得决归来好读书。人亦曾细玩此言否也。
(四)明师指点之益
唐彪曰:人之为学,第一在得明师。明师不必同处一堂讲解经义、改阅文章者也,或经年一晤,片言数语指点大概,谓某经讲说好,某史评断好,某古文时文佳选也,不可不读,某古文时文庸选也,不必著眼,则一日指点,受益已在终身。故明师不必同堂,亦有益也。然宇宙之内,不乏名贤,时加廉访,必得其人。千里问业犹嫌其晚,乃人或畏其名高而不敢近,或以地远而惮从游,或吝小费而不欲就正,宁甘学术卑陋,老死而无成。呜呼!此岂天之限人乎哉!
(五)经蒙宜分馆
唐彪曰:予观少年,未尝无天资胜者,亦未尝无勤学者,然皆学问荒落,无所成就,因反复细思,而知其弊。由于已冠、童蒙同一馆,而先生兼摄两项学徒也。吾婺往时经蒙分馆,经师无童子分功,得尽心力于冠者之课程,故已冠者多受益;蒙师无冠者分功,得尽心力于童蒙之课程,故幼童亦受益。今则不然。经蒙兼摄,既要解《四书》,解《小学》,解文章,选时艺,改会课,又要替童子把笔、作对,写字样,教读书,听背书,虽有四耳目四手足者,亦不能矣。况今时有习武一途,馆中或间一二习武者,更增解武经、选策论诸事矣。而犹未尽也,先生与试者又要自己读书,则虽有八耳目八手足者,亦不得完诸课程矣。于是先生尽置大小学生课程于度外,亦势不得不然也。是以学生虽至二三十岁,或己进学,而本经未及解,安望其学有成就乎?至于诸经、《通鉴》、古文诸要书,学生亦未经目睹可知矣。然则为父兄者,欲教已冠子弟,必多方觅已冠之友为一馆;欲教幼童,多方觅幼童为一馆。为人师者,亦当以成就学徒为心,倘得子弟课程完全,父兄亦必加厚束脩,得名得利,有何不美,而必欲苟且从事,使名利两失,且误人子弟哉。
(六)师不宜轻换
毛稚黄曰:凡欲从师,始须加慎,如既得其人,则不可轻换,数换师者烦而鲜功。盖彼此习业章程互异,而后师亦多翻前师之案以自见长,纷更不一,将使学者工夫愈纷错也。古人每一师以终其身,虽千里负笈而不惮远者,良为此也。
(七)学生少则训诲周详
唐彪曰:塾师教授生徒,少则工夫有馀,精神足用,自然训诲周详,课程无缺,多则师之精力既疲,而工夫亦有所不及,一切皆苟且简率矣。故生徒以少为贵也。虽然,生徒既少,必当厚其束修,使先生有以仰事俯育,始能尽心教诲,不至他营矣。
(八)教法要务 唐彪曰:教法严厉,乃至烦苦之事,实先生所不乐为。然先生欲求称职,则必以严为先务,不然,学问虽优,而教法过于宽恕,使弟子课程有缺,终非师道之至也。
唐彪曰:凡书随读随解,则能明晰其理,久久胸中自能有所开悟。若读而不讲,不明其理,虽所读者盈笥,亦与不读者无异矣。故先生教学工夫,必以勤讲解为第一义也。
唐彪曰:凡同馆所读之书文,一半相合,则诸人可以同解同听,先生自然工夫有馀。若所读之书文人人各异,每人需一番讲解,则不特先生工夫无暇,却力量亦有所不及。然此必先生虚心细察,与有学识者商量,确知何书何文当读当解,宜先宜后,确有成见,然后使学生课程不甚参差,庶几讲解简省,而学生受益多也。
唐彪曰:先生教童子之法,其根基全在正二月间,此时宜屏绝外务,专心致志开导督责,令学生读书字句分明,课程悉循法度,此后训诲工夫俱易为力矣。又曰:学生前师手中所读之经书全不成诵者,后师多不令其温习,此甚非教诲之善法,亦非忠厚长者之道也。必也于初入学时,悉令其开明前此读过之书于每册中,或令学生背半或令背三分之一,以验其生熟。《四书》本经半日皆可背毕,甚不费工夫,不当以难视之也。生则先宜令其温习,不必授生书。一则能知学生之底蕴,则教诲易于成功;二则可免不肖子弟避难就易,止温其熟者,竟置其生者,以致长大经书不能成诵;三则经书既熟,可免学生终身之怨;四则我乐补前师之所不足,后日之师亦必乐补吾之所不足,此又感应必然之理也.唐彪曰:教法严厉,乃至烦苦之事,实先生所不乐为。然先生欲求称职,则必以严为先务,不然,学问虽优,而教法过于宽恕,使弟子课程有缺,终非师道之至也。
唐彪曰:凡书随读随解,则能明晰其理,久久胸中自能所开悟。若读而不讲,不明其理,虽所读者盈笥,亦与不读者无异矣。故先生教学工夫,必以勤讲解为第一义也。
唐彪曰:凡同馆所读之书文,一半相合,则诸葛亮人可以佩解、同听,先生自然工夫有馀;若所读之书文,人人各异,每人需一番讲解,则不特先生工夫无暇,却力量亦有所不及。然此必先生虚心细察,与有学识者商量,确知何书何文当读、当解,宜先宜后,确有成见,然后使学生课程不其参差,庶几讲解简省,而学多益也。
唐彪曰:先生教童子之法,其根基全在正二月间。此时宜屏绝外务,专心致志,开导督责,令学生读书字句分明,课程悉循法度。此后悉循法度。此后训诲工夫俱易为力矣。又曰:学生前师手中所读之经书,全不成诵者,后师多不令其温习,此甚非教诲之善法,亦非忠厚长者之道也。必也于初入学时,悉令其开明前此读过之书,于每册中,或令学生背半,或令背三分之一,以验其生熟(四书本经半日皆可背毕,甚不费工夫,不当以难视之也),生则先宜令其温习,不必授生书,一则能知学生之底蕴,则教诲易于成功;二则可免不肖子弟避难就易,只温其熟者,竟置其生者,以致长大经书不能成诵;三则经书既熟,可免学生终身之怨;四则我乐补前师之所不足,后日之师亦必乐补吾之所不足,此又感应必然之理也。此项系为师者至要工夫,不可忽视也。
唐彪曰:夫子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父兄苟不购觅好书与子弟诵读,先生必宜再三开导鼓舞之,令之购觅,无刻本者必宜令其借抄。不然,当读者既无其书,将以何者为资益学问之具?此实先生必不当漠视者也。
(九)读书分少长又当分月日多寡法
唐彪曰:童蒙初入学,先令读《孝经》、《小学》,继读《四书》本经。如资钝,或父师教无善法,本经读毕,年已长大,不得不读时文,以图进取,馀经俟文艺明通后补读可也。如资颖,本经读毕,年尚幼冲,则当如古人分月用工之法,以一月读诸经,一月读时艺,读文读经,每日俱当带三进或五进,每进当加读遍数,如幼时带书之法始佳。每日带记表判,或记诗。俟时艺读少充,再将经与史分月读之,古文与时艺分日读之。所以宜如此者,以时艺多虚词,经史乃实义,惟胸中有实义,乃能发为虚词。又古文法详笔健,远过时文,故读经史古文,则学充识广,文必精佳;不读经史古文,则腹内空虚,文必浅陋。且经史之益,更在身心,读之其用又不止于作文已也。人之不读经与史者,每汨没于多读时文,若不多读时文,自有馀力及诸经史,其理固甚明也。
徐聚五曰:近见习举业者,本经之外,馀经皆用删读法:《尚书》删十之二,《诗》、《易》删十之三,《礼记》、《春秋》删十之五。虽不应如此,然举予以取功名为急,力不能多读,势不得不从乎简乎简约也。
唐彪曰:子弟七八岁时,正课之馀,宜令读判。其读之法,一判日读十遍,期以十日之后始背,必能成诵,数年诸判可读毕矣。继此又当读表,一表日读三遍,期以一月后始背,必能成诵,数年诸表可苟完矣。至于温法,则三日一判,十日一表,循环温习,未有不记者。凡事刻期求熟则难,纡缓渐习则易。且幼时记性优,能永记,乘时早读,至为良法。况读此则平仄明,音调熟,诗赋之理半在其中矣。策论读法,亦当推此行之。
(十)父师当为子弟择友
唐彪曰:人知成人之士,咸赖朋友切磋,而不知童蒙无知,尤须朋友训诲。如一馆之中,得一勤学学长,先生工夫精力不及之处,学长少佐助之,则诸生多受其益,而每日之课程皆不虚然。此学长非先生与父兄有心招致之,恐不能得也。
(十一)损友宜远
唐彪曰:一堂之中偶有一极不肖弟子,或博奕纵饮,或暗坏书籍,或离间同堂,或己不肯读书,而更多方阻人致功,一堂之中皆为其扰乱。子曰:“毋友不如己者”,不如己者尚宜远之,况如此之甚者乎!为父兄者,当时加觉察,如有此,必宜求先生辞之。父兄或不知,同堂之士宜会同上白父兄,转求先生辞之。不然,宁避之而他学,盖所害不止一端,不得不远之矣。
(十二)劝学
《迪幼录》曰:“凡事乘少年鞭功,事半功倍,年过二十,功倍而效止半矣。”陈白沙曰:“今人姑息自恕,不思进学,乃谓过今日尚有明日,殊不知过一日无一日也,徒至老大而伤悲,岂不晚哉!”
郭开符曰:维昔之人笃志好学,囊萤映雪,何惜阴若此;悬梁刺股,何牢苦若此。今有明窗净几之乐,而无负薪挂角之劳;有朝饔夕飧之供,而无三旬九食之苦。昼则宴游,夜则鼾卧,嗟嗟!白驹过隙,老大徒悲,追悔壮龄,恨无及矣。
《警枕书》曰:“有志之士,纵不能日新,犹当月进,不能月进,犹当岁益。”
柳屯田《劝学文》云:“父母爱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徐白谷曰:骐骥天下之疾走也,一日而千里,若伏枥而不驰,则蝼蚁过之矣。鹍鹏天下之捷飞也,瞬息而千里,若戢翼而不奋,则鹪鹩过之矣。士之当学,何以异是。
诸匡鼎曰:匡衡好学,邑有富民,家多书,衡为之慵作而不取其值,日愿借主人书读耳,遂得博览群书。袁峻家贫无书,每从人假借抄写,每日自课必五十纸,纸数不足则不止。予谓古人贫而好学,或慵作借读,或假借抄写。每见今之世家子弟,家藏书籍汗牛充栋,而狗马声妓饮博交游之好,往往从而闻之,四子之书经年不及一披览,真可叹哉!
丁菡生曰:徐广好读书,年八十犹岁读《五经》一遍。若夫少年,经书一岁尚不能周,可愧极矣!
张师云:有家务人,当择古文一册,时艺一册,经书二册,偷闲便读一过。若期拟闭户一月二月,一意读书,如何能得。恐“期拟”二字,瞬息间又了一年也。
丁菡生曰:记性日拙,家事日多,三复斯言,仰天浩叹。注:饔音yōnɡ 飧音sūn 嗟音jiē 戢音jí 鹩音liáo
(十三)字画毫厘之辨
字画之辨,介在毫发,形体虽同,音义迥别。揭其相似者并列相形,俾一目了然,庶免鲁鱼之谬矣。
父师善诱法(下卷)
(一)童子初入学
王虚中曰:六岁且勿令终日在馆,以苦其心志,而困其精神。书易记、字易识者,乃令读之,其难者慎勿用也。初间授书四句,若未能尽读,且先读前两句,稍熟令读后两句,稍熟然后通读四句。初时如此,日久则可以不必矣。
(二)童子最重认字并认字法
唐彪曰:凡教童蒙,清晨不可即上书,须先令认字,认不清切,须令再认,不必急急上书也。何也?凡书必令学生自己多读,然后能背。苟字不能认,虽欲读而不能,读且未能,乌能背也?初入学半年,不令读书,专令认字,尤为妙法。
唐彪曰:先生教读书不过五六遍,至多不过十馀遍止矣,而童蒙心散,不会用心,先生教彼时,彼心已不在书,不过随先生之口述而念之。资性钝者,既到案头,一句且不记,任先生催促,彼终不读,非不欲读也,不识字也。在童蒙幼稚无知,但畏书之难读,疾书如仇,而不知由于不识字之故,在先生更不深思,但咎学生之顽拙,骂詈仆责交加。而不知由于己不教令识字之故。噫!所谓方枘音锐,榫也圆凿孔也,两不相入也。若先教令认字,字既能认,虽教三遍四遍,彼到案头,亦能按字口诵,读至百遍外,虽甚拙者,亦能记能背矣。
唐彪曰:余子正心,自六岁入学,因书不成诵,三岁历三师,至四年无可如何,不复易矣。其岁则甲寅也,因兵乱避居山中,适有朱雨生设帐其地,因令就学从游。至五月,所读新书不减于前三载,且于前三载不成诵之书,无不极熟。彪敬问其故,答曰:“吾无他术,惟令认字清切而已。令郎非钝资,止因一二句中字认不清,故不敢放心读去,则此一二句便不熟。因一二句不熟,通体皆不成诵矣。”又尝试验之,童蒙苟非先生强令之认字,必不肯认。认过而仍忘者,苟非强令之来问,必不肯问。止皆先生所当知者也。彪思读书在认字,甚为浅近,何以前三师皆见不及此,乃知甚明之理,未经人指出,未易知也。
唐彪曰:教童蒙泛然令之认字,不能记也。凡相似而难辨者,宜拆开分别教之。......如戍戍臣臣微微之类。凡见易混淆之字,即当引其相似者证之,曰此宜分别熟记者也,如此始能记忆,无讹误遗忘之患矣,此教认字之法也。更有令彼复认之法:将认过之字难记者,以厚纸钻小隙,露其字,令认之;或写于他处令认之。倘十不能认六者,薄惩以示儆,庶可令其用心记忆云。注: 詈音lì
(三)教授童子书法
唐彪曰:教授童子书,遍数虽少,无害也,但宜极缓,令童蒙听得句句分明,看得字字周到,到案头未有不能读者。若授之急疾,如自己读书之状,学生不但眼看未到,耳听亦且未明,勉强随声,既不知字句为何物,安望其到案间能自读也。
唐彪曰:每见童蒙读书,一句之中,或增一字,或减一字,二段书或上截连下,或下截连上,此皆先生未曾与之讲明句读与界限道理,以致学生颠倒混乱读之。若先生将句读道理讲明,则自然无增字减字之病;将界限处用硃笔画断,教令作一截读住,则自无上截连下、下截连上之病。又有极长之句,原不可加读点,但学生幼小,念不来,亦须权作读句加读点,则易念也。一册书中,定有数处至难念者,然能知其中有界限,有差别,则亦易读。苟不能知,纵读多遍,亦不成诵。如“子路问闻斯行诸”一章,每见童蒙读此章,多混乱不清,因不能记。为先生者,遇此等书教读时,宜细细开示学生:前是夫子教由求之言,次是公西华问夫子之言,后是夫子教公西华之言。第一界限是“闻斯行之”止,宜划断作一截读住;第二界限是“敢问”止,宜划断作一截读住;第三界限是“故退之”止,宜划断作一截读住。又如“知虞公之不可谏”一节,原分六段,有六界限,可指划断作六段读之,自然易记。苟不分清,求其不错乱也难矣。差别者如两孟书中,“五亩之宅”凡三见,而三处字句不同;“尧以天下与舜有诸”一章,万章述问与孟子所说,字多不同;“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一章,舜荐禹之辞与禹荐益之辞,文义大段同而字多不同。此等不同处,有学识者方能分别,在童蒙则不能,愈读愈乱,不开示之,无由明白,开示之,自然易读易记矣。
(四)童子读书温书法
屠宛陵曰: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量其资能读二百字者,止可授一百字,常使精神有馀,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唐彪曰:古人读书,必细记遍数,虽已成诵,必须满遍数方已。故朱子云:“读一百遍时,自然胜五十遍时;读五十遍时,自然胜三十遍时也。”
唐彪曰:欲学生书熟,必当设筹以记遍数,每读十遍令缴一筹。一者书之遍数得实,不致虚冒;二者按期令缴筹,迟则便可催促督责之;三者筹不容不缴,则学生不得不勤读,以早完课程。殆一举而三善备矣。
唐彪曰:凡幼学,本日所读书但随其资之高下,令读之若干遍,必满其数,能背固佳,即不背,亦可次日加读若干遍,亦必满其数始背,背毕,将二日前书加读若干遍,三日前书加读若干遍,均令满数,然后总背。生则示儆,讹别字以角圈标记之,然后授生书。此读书带理书之法也。凡书倩朋友先背,后送先生背,则纯熟而无讹误生涩矣。资有高下,授书有多寡,故遍数之繁简,宜因人而定,不能尽拘一例。斟酌变通,必使与资相合,方善也。
王中虚曰:凡书中有难读之句,摘出多读数十遍,则通体皆易熟。读书知断续顿挫之法,则书之神情透露,不但易熟,而且易解。
唐彪曰:学生读过之书,资钝者以三十行为一首,资颖者以四十行为一首,俱于其行下划断,以为每日温习之定额。三十四十行之下画一小画,三百四百行之下画一曲尺画。书头之上,以“理、温、习、熟”四字为纲,加圈以记其温过之次数。如第一次书头上记“理”字,二次“理”字上加一圈,三次又加一圈,四次加尖角圈,第五次记“温”字,六次七次八次加圈如前。九次记“习”字,十次与十一、十二次加圈如前。十三次记“熟”字,十四、十五、十六次加圈如前。此温书标记之法也。以上温书,虽也三十、四十行为率,若资性悬绝,犹当因资增减,不宜执定其数也。
唐彪曰:凡学生背书,必使其声高而缓,先生用心细听,则脱落 讹误之处了然于耳,然后可以记其脱误,而令其改正。若声轻而且速,则不及察矣。又有书不能背,倩同堂之人哄然读书,以乱师之听闻者;又有书不能背,将所读之书或书之掌中,或书于片纸,偷视而背者。凡此诸弊,为师者亦当时时觉察也。
唐彪曰:温过之书宜作标记。不作标记,或多温或少温,淆乱无稽,书之不熟,皆由于此。且有不肖弟子 避难就易,反温其熟者,置其生者,故标记不可少也。更宜置课程簿,五日一记,如初一至初五日读某书起至某书止,温某书起至某书止。童蒙不能记者,先生代为记之,庶免混乱无稽之弊。
(五)读书讹别改正有法
唐彪曰:书有不识字而读讹别者,亦有识其字而读讹别者,在读者俱不自知,先生须用心审听,如有之,急令改正。然一人之听闻恐有不及,宜遍示诸生曰:“尔诸生谊属朋友,凡读书有讹别者,正当互相指点。”即令其于讹别字旁加一角圈为之标记,庶几读到其处,触目动心,自能改正矣。
唐彪曰:童子读《易经》,九三多读六三,**多读九四,上九多读上六。若先生讲明阳九阴六之故,由于每卦卦画而来,则学生胸中了然,自不至于误读矣。
(六)童子读注法
毛稚黄曰:《四子书》定当读注,所谓圣经贤传相辅,而不可阙者也。况功令以遵注为主,岂可妄寻别解。然注苦繁多不能尽读,读之以简要为主。删繁举要,取其必不可去者,而后存焉。大略《学》、《庸》注存十之八,《论语》注存十之四,《孟子》注存十之三。注之所重在乎义理,名物训诂非紧要所关,及盘错易误者,则悉删之无碍也。又曰:注有与经文背者,如“慎”字,宋儒因避孝宗讳作“谨”字,《大学》“必慎其独”,而注云“必谨其独”之类;又如《孟子》“可以速而速”四句,本是“速久处仕”,而注云“久速仕止”之类。有倒意者,如《论语》“行人子羽修饰之”,注“增损”二字,“损”本训“修”,“增”本训“饰”,则当云“损增”之类,义虽无差,而虑读者反因注致误,故间加改定,以经正注,非欲与紫阳牴牾也。又有误者,如《孟子》“或劳心”六句,皆古语,而注云四句之类,宜改正。注词有数见者,则存此去彼,如“慎独”注已见于《大学》,则于《中庸》可以删去之类。有见于经文者,如“大夫有赐于士”一段,详《孟子》文,则于《阳货章》注可以删去之类。有阕疑者,如孔子原无朝聘之事,则于《执圭章》注“孔子”二字,可以删之之类。读注之法,虽不尽此,然大概已略具矣。或问于金正希曰:“读书必须读注,此自然之理也。然大文与注字形既大小不伦,兼有删抹,故错综难看,资钝者不能读,奈何?”答曰:“此当先读大文,读毕再取注另读,自易记矣。”又问曰:“读注不连文本,不几莫辩为何章何节之注欤?”答曰:“习举业之人,亦有不读注者,彼于先生讲解之后,将注多番玩索,久久 亦能记忆,临作文时,‘吾日三省’注,必不混入‘导千乘章’,彼独非大文读毕之后加工看熟者欤?彼于读毕,彼第加功多看,尚能熟记,不至混乱。岂读毕之后加功另读,反不能记,必至讹误欤?举此一思,无可疑矣。”
唐彪曰:余每闲游诸乡塾,塾师每言资钝者苦于读注,余意于经书读毕之后,将注另自读之。有一友极非余言,谓本文与注 必宜连读,始能贯合,不然恐彼此不能无误。余不能决,及观欧阳永叔读经法、程端礼先生分年课程,九经皆先读正文,后读传注;又观金正希本文与注分读法,乃信余非偏见,盖有先我行之者 矣。可惜者浅人不知此理,于学生本文既熟之后再读注者,不将注 另读,又将大文连注读之,承接之间,处处皆非熟境,乌能使成诵也。又有弟子,大文与注原分读,而师又令之合温者,尤失计矣。
(七)附古人大文与注分读法
程端礼曰:童蒙入学,先读《小学》、《大学》、《论语》、《孟子》、次读《中庸》、《孝经》,次读《羲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周礼》、《春秋》并三传。以上诸书,先读正文。自六岁入学,约用八九年之功,至十五岁诸经正文皆可读毕。自此当读《四书》之注,次读诸经之注,读毕讲解之后,自此宜看史鉴,读各项古文。
欧阳修曰: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今取《孝经》、《论语》、《孟子》、《六经》,以字计之,《孝经》一千九百三字,《论语》一万一千七百五字,《孟子》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周易》二万四千一百七字,《尚书》二万五千七百字,《诗》三万九千二百三十四字,《礼记》九万九千一十字,《周礼》四万五千八百六字,《春秋》《左传》一十九万六千八百四十五字。止以中才为准,若日诵三百字,不过四年半可毕。或资钝减中人之半,亦九年可毕。其馀触类而长之,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谚曰:“积丝成缕,积寸成尺,寸尺不已,遂为丈匹。”此言虽小,可以喻大,尔辈勉之。
(八)附《四书》正文大注小注字总数
唐彪曰:《大学》正文及大注内外注,共五千四百七十四字,《中庸》正文及大注内外注,共一万二千七百五十七字,二《论》正文及内外注,共七万零六千七百三十六字;二《孟》正文及内外注共二十万零六千七百四十九字。今备载其字数,以便加功有准则也。
(九)觅书宜请教高明 唐彪曰:天下书虽至多,而好者极少。朱子《读书歌》云:“好书最难逢,好书真难置。”即如《四书》讲章,何止数百家,其好者能有几家。故人欲读一书,宜问有学者何为善本,得其指点书名,方可购求。不然,误觅庸陋之书,卤莽诵读,我之学问反为其所卑隘矣。
(十)背书宜用心细听
唐彪曰:凡学生背书,必使其声高而缓,先生用心细听,则脱落讹误之处了然于耳,然后可以记其脱误,而令其改正。若声轻而且速,则不及察矣。又有书不能背,倩同堂之人哄然读书,以乱师之听闻者;又有书不能背,将所读之书或书于掌中,或书于片纸偷视而背者。凡此诸弊,为师者亦当时时觉察也。
(十一)读书总要
唐彪曰:“有当读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必当备以资查考之书。书既有正有闲,而正经之中,有精粗高下,有急需不急需之异,故有五等分别也。学者苟不分别当读者何书,当熟读者何书,当看者何书,当熟者何书,则工夫缓急、先后俱误矣。至于当备考究之书,不备则无以查考,学问知识何从而长哉?”
(十二)童子学字法
何士明曰:书字乃最切要之务。考试之日,倘字不佳,又兼差错涂抹,纵是锦绣文章,亦不动人爱慕矣。
唐彪曰:写字重在执笔,执笔之法全在掌虚指活。今童蒙初学书,势必藉先生运笔,若不将物撑于童子手中,必将五指捏拢,后欲放开,令掌虚指活,难之至矣。为之计者,莫若将小轻圆木,或缝就小布团如鸡子样者,令童蒙握手中,然后先生运笔,庶指与掌俱活动,而年长字易工矣。
王虚中曰:童蒙初入学,止宜写两字,不得过多。两字端正,方可换字。若贪字多,变难成就矣。
唐彪曰:余在越中,见童蒙字式正格中书大字,旁缝书小字,此法极佳。盖单学大字,则后日能大书而不能小书;单学小字,则后日能小书而不能大书,均各有病,惟此法则两得之也。又年稍长者,其字式每行大小皆四字,止书一字以为式,其余三字皆令自书。盖写一字为式,则有成法可遵,馀令自书,则不得不用心临摹求肖矣。
唐彪曰:书法最难,可为程式者能有几人?若先生字不佳,字式何妨倩人代书。若畏人笑,不请人书,是为自欺。若东家因其请人书字式而轻先生,则大非矣。盖先生优劣不在乎字也,其优劣在教法之善与不善,学生之受益与不受益耳。
唐彪曰:书字下笔有次序,不可紊乱,紊乱则字难工。然其法须幼时讲究,方能记忆。童子入学一二年之后,先生将此写成字式,令其取法,习而熟之,则功省而效倍矣。诸法具在,采列于后:(略,参见P174)
此运笔先后法,字虽无几,法可类推,习而熟之,则心有圆机,手无滞笔,举一可概百矣。
(十三)童子宜歌诗习礼
王阳明曰:教童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盖以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挫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冰霜剥落,则生意萧索,日就枯稿矣。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于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
(十四)童子讲书复书法
唐彪曰:童蒙七八岁时,父师即当与之解释其书中字义。但解释宜有法,须极粗浅,不当文艺雅深晦。年虽幼稚,讲解日久,胸中亦能渐渐开明矣。
唐彪曰:子弟年虽幼,读过书宜及时与之讲解,以开其智慧。然须专讲其浅近者,若兼及深微之书,则茫乎不知其意旨,并其易者皆变为难,不能解矣。更有说焉:书虽浅近,若徒空解,犹未能即明其理。惟将所解之书义尽证之以日用常行之事,彼庶几能领会、能记忆。王虚中曰:“宜取《孟子》书中易解者先言之。”
屠宛陵曰:先生讲书,至有关德行伦理者,便说与学生知道,要这等行才是好人;有关修己治人、忠君爱国者,便说道,你他日作官亦要如此。
唐彪曰:先生与初学讲书,如讲上论既毕,且不必急讲下论,宜复将上论重讲。盖年幼资钝者,初讲一周,多未领略,惟经再讲,始知梗概,然后可以令彼复讲。不然,虽解犹不解矣。凡教初学,全在使之胸中开明,真实有得。若泛然仅从眼角耳轮边过,终属茫然,甚无益也。
唐彪曰:先生止与学生讲书,而不令其复书,最为无益。然每日既讲书,而又令复书,则工夫过烦,先生之精力亦不能副。惟将前十日所讲书于后五日令复完,复书之日不必讲书。人或嫌其工夫稀少,而不知其得益良多。其间错解者可以改正,不解者可以再解,不用心听全不能复者,可以惩儆之,开导之,功莫善于此。
唐彪曰:凡经书文章既解者,必宜令学生复解,始肯用心参究,不然,模糊错误居大半矣。盖子弟少时自欺者多,口云能解,实则不能,不令之复,乌知其实哉。余尝与十五岁童子解文数十首,解且再问之,辄应曰能解,余信之,偶令复数篇,则半是半非,全不得文中神气,毋惑乎拙于作文也。因尽取解过者俱令之复,就其误解者改正之,过月馀更令之复,则领略无误矣。自此,作文渐见条理,甚矣复解之不可已也。文章尚不可不如此,而况经书乎。
(十五)童子读古文法
唐彪曰:初学先读唐宋古文,随读随解,则能扩充才思,流畅笔机,较之时艺为益更多。若读而不解,不明其义,将焉用之。其周、秦、汉古文神骨高隽,初学未能跂及,宜姑后之。虽然,秦汉古文少时亦可诵读,惟讲解取法则宜先以唐宋古文为易于领略耳,然读不必多,留其馀力以读周、秦、汉古文可以。
(十六)童子读文课文法
唐彪曰:凡事试验者方真,凭臆断者多无当也。如幼童入手,莫善于成、弘、正、嘉四朝之文,人谓其与时趋太远,童子不宜读者,皆未试验而臆断者之言也。余至亲二人,一学文五年,一学文六年,而文理皆不能明通。代思其故,何以余少时学文仅一年而即条达,彼何以学五六年而不明通,意必其从近时之文入手也。问之果然。余以宜读先辈之文语二人,并语其师,师与徒皆大笑,以余为妄。余曰:此非余一人之臆见也,前辈熊次侯、陆稼书、仇沧柱、陆雯若、何屺瞻诸先生,皆大赞成、弘、正、嘉之文,皆谓童子必宜读,岂尽无稽之言耶!吾岂欲害汝辈者哉!何不勉强试之,如果无益,弃去未晚也。又再三劝告之,且劝其所作之文,亦如先辈简短样,乃勉强行之,不半年而文理条畅矣。一友天资高迈,其设教也,虽极幼初学,亦以高深之文授之,自以为教法尽善,然诸弟子竟无文艺条达者。语人曰:“余弟子尽不成才,奈若何?”余闻言,急趋而语之曰:“君以高深之文令初学读,是犹责十馀岁童子,而令之肩百斤之担,行五十里之途,此岂易能之事乎?即君少时天资虽敏,能读此解此否也?”于是恍然自失,曰:“吾误矣,且忘己之本来面目矣。”于是急仅弟子改读先辈之文,而诸弟子之文艺顿进。他日登堂谢曰:“君真余之大恩人也。向微君直言,吾几误杀人子弟矣。”
唐彪曰:子弟人人皆有可造之资,苟教得其法,一二年文理必能条达。乃有五六年犹未条达者,皆其父师害之也。夫父师岂欲害子弟哉?缘其无有远大之识,欲子弟速成,谓先辈之文与时不合,虽读之终当弃去,又当更读时文,多费工夫耳,不知此最陋之见也。盖学问工夫,必非一截可到,若不分层次致功,欲其速成,必反至于迟成,资下者甚且至于终不成。且先辈之文,气体谨严深厚,非浅近不可扩充者,加读时艺以参之,便沛然不可遏抑,如酒母之串水,厚使之薄,少使之多,甚易易也。虽诵读在幼时,而获益在中晚也。此其故原非无识之人所能知也。
唐彪曰:今人最恶者,成、弘先辈之起讲,谓寥寥数句,与时式大不相符。不知虽与时不符,然简短朴直。短则不须曲折,朴则不须词采,易学也。近文讲体长曲折,多须词采,难学也。幼童一者不能学其曲折,二者未多读时文、古文,胸中空乏,无所取资,不能自撰词华,此幼童所以与之不相宜也。凡童子读文,但取其易学,易学则易条达,不合时式无害也。由条达而再学时式,岂有终不能之理,乌可因一起讲简短之故而弃去之,闭塞其真捷之门路也。今人文厌先辈之承题过长,不知先辈非不知体裁而漫为者也。盖题有宜承领上文者,大半当在承题内,先辈认得体裁真确,多在承题内领上文,所以长也,非无谓也。余已发明其理于制艺体裁卷中,参考而细思之,始知其章法之美善矣。
唐彪曰:先辈之起讲起比,多一气贯串,不可截断。童子学文贵于二者并作,不宜分开。计其词句之多寡,不过如今人一长起讲也,易为也。童子学破承,必待其稍知法则,然后要学讲比。学讲比亦必待明通后,然后可学。全篇苟不如此,欲速成功,不循次序,文理必不易成就矣。
唐彪曰:幼童读文,贵分层次,故必读成、弘、正、嘉之文六七十篇,以为入门之路。此四朝文者,制艺之鼻祖,读此方知体格之源流也。此第一层也。过此宜读近时平易之文百篇,多方选择,不可谓平易中无精佳不朽之文也。此第二层也。上二层必宜选有用之文,如学问、政事、伦纪、品行等题为妙。过此须读精细深厚之文六七十篇,亦须雅俗共赏者,高深过于正则者不相宜也。此第三层也。以上三层,皆宜读一二句。短题题长,题未能领略,骤读无益也。或疑小题读之太多,不知单句题中,如“为政以德”、“约之以礼”、“修己以敬”之类已是极大之题。多读于此时,即可少读于后日也,可相通也。过此可以读搭题矣,约略其数还过三十馀篇,此第四层也。过此则可以读长题矣。童子读文必宜分其层次,先易后难,方有进益,混乱致功,不分先后,是深害之矣。
唐彪曰:小题最难得佳,虽大名公之作亦不能无弊病,必改去使归尽善,读之方益。制艺非圣经贤传,改何嫌于 僣乎!
唐彪曰:童子开手,宜先读有用之文,如学问、政事、伦纪、品行之类,则有文料可以取资,不然,腹空之至,将以何物撰成。文艺读百篇之后,稍有文料。又当知作文巧妙,不尽在于书理,每题各有作法一类,不读数篇,则不能周知题窍,故又贵以作法分类致功,使诸题作法尽为我知,无有遗漏,则胸中有主.重叠无益之文可以不多读矣。法已详于《读书作文谱》第八卷中。
唐彪曰:童子某时读某类文,即宜以其类命题课文,最佳法也。
唐彪曰:为人师者于弟子之文,或有未是,无志怠学者必当督责之,其勤学好胜者但当指示所以不佳之故,不宜深咎之,恐反阻其进机,惟令之如法致功,自有日新月异之益矣。
唐彪曰,童子学识疏庸,作文时题中所有实义,先生宜与之讲明,如“学而时习之”,题内有致知力行诸义。又凡题有轻重虚实,我虽明教之,而文终属彼自作,故言之无害也。不然,题义不明,将一日工夫、心力俱付之无用,岂不甚可惜乎? 注:僣音jiàn
(十七)改文有法
王虚中曰:阅童子之文,但宜随其立意而改之,通达其气脉字句,极能长发才思。若拘题理而尽改之,则阻挫其才思,已后即不能发出矣。
唐彪曰:先生于弟子之文,改亦不佳者,宁置之。如中比不可改,则置中比,他比亦然。盖不可改而强改,徒费精神,终不能亲切条畅,学生阅之,反增隔膜之见。惟可改之处,宜细心笔削,令有点铁成金之妙,斯善矣。善学者于改就之文或涂抹难阅者,宜将自己原本照旧誊清,先生改者亦誊于侧,细心推究我之非处何在,先生改之妙处何在。逾数月,又玩索之。玩索再四,则通塞是非之故明,而学识进矣。
唐彪曰:为人师者,门人既众,评改课艺甚耗精神,疏率则学者不受其益。今设简捷之法,令弟子将文自加细点提掇过渡,出比对比皆自划断,则阅者可省思索之劳。推之衡文较士者,阅文多卷,神志易昏,遇幽深淡远,或章法奇变、或句调错综之文,恐多误阅。观风季试依此行之,可以减幕士,速工程,且无误阅也。
(十八)童子宜学切音
唐彪曰:人止知四六之文重在平仄,而不知散体古文、八股制艺亦重之也。平仄微有不调,词句必不 顺适,意虽甚佳,无益矣。梁素冶曰:“初学属对时学调平仄,此一件工夫最重而不可忽。”盖名言也 夫。夫欲调平仄宜兼学切音,切音之理苟有师传,功甚简易。童子正课之外,学之月馀,即能成就,实无妨于举业。乃父师多不欲教之,致令作文音韵不调,语多涩拗,既不利于功名,甚且读书多讹字,而出语尽别音,又不免为明人所非笑也。
唐彪曰:武林胡克生高弟杨可进,莆十龄,三十六母下韵字无不能背,随举二字即能切一字,而丝毫无误。彪屡赞之。克生曰:“无难也。君事烦无暇教幼子若孙,苟令来就学,余代教之,十日之间,当令如杨子。”切音之学,易至此也。
唐彪曰:《毛诗》者,商、周之乐章也,所重在音韵,习诗者惟叶韵读之,始能得其神理,而益我之性情。孔子曰:“《诗》可以兴”,盖谓此也。今人平日即不习切音之学,于 《诗》中当叶何韵之字,皆不能知,故教弟子诵读,不得不舍韵而从字。澺!圣人以声音能移人之性情而有乐,故以《诗》之有音韵者 宜节之。今读《诗》不从韵而从字,韵且未叶,安能令人兴起乎?全昧读《诗》之理矣。然欲知韵,又不可不知切音。
(十九)教学杂条
唐彪曰:古人学问并称,明均重也。不能问者,学必不进。为师者当置册子与子弟,令之日记所疑,以便请问。每日有二端注册子者,始称完课,多者设赏例以旌其勤。一日之间,或全无问与少一者,即为缺功,积数日,幼者夏楚儆之,长者设罚例以惩之,庶几勤于问难,而学有进益也。
唐彪曰:子弟聪明有志者,可以责扑骂詈愧耻之,使之激励精进;愚玩无志者,督责之则彼益自弃,而安于下流,无上进之机矣,惟故加奖誉,并立赏格鼓舞之,或踊跃向往之心生,未可知也。观古人为政,必赏罚并行,乃能致治。则知父兄教子弟,神机妙用,亦在奖励鼓舞与督责兼行也。
唐彪曰:凡幼时所读不朽之文,慎勿谓已入胶庠,所需皆大题,竟可委而去之也。佳文极难,当其选时,不知去几许心力而后获此。贻之子孙,得见至精之文,不为无益之文所误,甚有裨也。
唐彪曰:读书作文,全藉精力。少年伉俪之后,父师宜多令之馆宿,则房帏之事简,精力足而神气精明,所学必成。不然,精力既衰,神明先已昏暗,兼之读书作文,不能刻苦用工,乌能深造自得,所学有成。《易》云:“七日来复。”古人少时以此为限,宜仿此意行之,庶几可也。
唐彪曰:题之大小,不可以字句之多寡分也,有句多而题反小者,有句少而题反大者。且长题易做,短题难做。如“夫子温良恭俭让”一句,较“夫子至于是邦”一章;“君子无终日之间违仁”一句,较“富与贵”一章,孰难孰易,当必有能辩之者。惟少时未及读长题之文,故长题到手,殊属艰难。若曾诵习,熟悉其体裁法度,虽初学者亦能为也。初学读小题二百篇后,竟取大题读之,则学充、识广、笔健,文必愈工,后日工夫,又可简省无数矣。
附:不习举业子弟工夫
唐彪曰:习举业者甚寡,不习举业者甚多,愚意不习举业之人,必当教之读诸古文,学作书简论记,以通达其文理。乃有迂阔之人,以文理非习八股不能通,后又以八股为难成就,并不以此教子弟;子弟亦以八股为难,竟不欲学。于是不习举业者,百人之中,竟无一人略通文艺者。噫!文理欲求佳则难,若欲大略明通,熟读简易古文数十篇,皆能成就,何必由八股而入。试思未有八股之前,汉晋唐宋,恒多名人,其文章之佳,实远过于有明,又其时百家九流能通文艺者甚多,又何尝皆从八股而入也。
附:村落教童蒙法
唐彪曰:穷乡僻壤之人,能识数百字者,十人中无一人;能识而又能书者,数十人中无一人,岂果风水浅薄,资质鲁钝至是哉?只缘蒙师在其地训学者,徒悬空教之读书,而不教之认字,与多写字故也。盖穷乡之教子弟者,十人之中,不过一人。此一人之教子弟,久不过二年三年,暂不过期年半载。童蒙即读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彼焉知宇宙作何解说,明德新民作何解说,此等书义,于何处用得着也!在书馆时,亦有背得数句者,废学之后,宇宙洪荒字,明德新民字,认不得者甚多,亦何取乎能背书哉?惟教之认字,与多书字,则实受其益。或曰:“认字要矣,多书何谓乎?余曰,穷乡之人,亦有能识数百字者,若令之执笔书写,则一钩一直,有所不能。盖幼时未曾专心学字,手不惯熟也。为之父兄与师者,每日六时,但令二时认字,二时学书,则虽在馆之日无多,年长之后,亦必能识字而兼能书矣。”馀功令学算法,为益甚多。
正文结束 最后修正更新:2008年5月25日 我国最早的教学法著作是《礼记·学记》,从教与学的关系中提出了教学论,为此后的教学法理论奠定了基础。而《家塾教学法》则是我国第一部以“教学法”命名的教学法著作,唐彪以“教学法”命名其著作,是对教和学两者关系的明确化。我国现代教育专家陶行知也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透彻地说明了教学法的本质。
第三篇:唐国彪——在2011年全县烤烟生产工作紧急会议上的讲话
唐国彪——在2011年全县烤烟生产工作紧急会议上的讲话
在2011年全县烤烟生产工作紧急会议上的讲话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唐国彪
(2011年3月31日)
同志们:
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烤烟生产工作紧急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市政府3月25日紧急召开的烤烟生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认真总结前一阶段全县烤烟生产和优化烟叶结构工作情况,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对全县烤烟生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今年烤烟生产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唐国彪——在2011年全县烤烟生产工作紧急会议上的讲话。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前阶段烤烟生产工作开展情况
前阶段的烤烟生产工作,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优化烟叶结构的各项政策措施,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完善措施,努力克服持续低温的恶劣气候,烤烟生产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总体上呈现出行动快、力度大、措施实、效果好的良好态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生产政策宣传到位,各项措施落实有力。全县烤烟生产工作会后,各乡镇及时采取措施,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是加强了组织领导,落实了目标责任。各乡镇采取专人负责、分片包干等措施,并组织强有力的工作队伍,驻村入户,分片负责狠抓面积落实。二是加大了政策宣传力度。全县共印制发放宣传材料7708份,书写标语435条,开展广播宣传281次,召开村民及培训会议210场2531人次,深入农户与烟农算对比账195次,建广告牌27块,播放新闻14条,办烤烟生产工作简报4期。通过宣传,使烤烟生产政策深入人心。
二是种烟地块基本划定,面积落实有效推进。在前一阶段的工作中,各种烟乡镇按照县政府要求,对今年的种烟地块进行了统筹规划,种烟区域和地块基本划定,落实到具体农户的工作有效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据各督查组统计,截至3月27日,全县共落实烤烟种植面积28365亩,占计划的94.55%,下欠面积1635亩,占计划的5.76%。其中:中寨乡落实面积2000亩,占下达计划的105.26%;白鹤滩镇落实面积3360亩,占下达计划的101.81%;东坪乡落实面积1426亩,占下达计划的101.81%;崇溪乡落实面积4150亩,占下达计划的96.51%;金塘乡落实面积5284亩,占下达计划的94.36%;包谷垴乡落实面积1030亩,占下达计划的93.64%;蒙姑乡落实面积5600亩,占下达计划的93.33%;老店镇落实政策面积1880亩,占下达计划的89.52%;大寨镇落实面积2055亩,占下达计划的85.63%,;新店乡落实面积1580亩,占下达计划的83.16%。
三是育苗工作有序开展,防冻保苗初见成效。全县2011年烤烟育苗安排在10个乡镇122个育苗点166个育苗业主,共育苗45560平方米,育苗播种工作在2月25日前全部结束,数量上能够充分保证30000亩大田移栽用苗。在今年烤烟育苗的关键时期,我县遭遇多次强降温天气,给烤烟育苗造成很大困难,各级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应对恶劣气候,全力做好防冻保苗工作,目前尚未出现烟苗冻死的情况。从前阶段检查的情况看,苗床清洁整齐,规范化程度高,到现在50%的烟苗达到大十字期,100%的烟苗达小十字期,后期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前一阶段烤烟生产工作中,全县各级干部群众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烤烟育苗播种、种烟面积落实、宣传培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面对今年优化烟叶结构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要圆满完成优化烟叶结构的重大任务,确保全县烤烟生产工作目标圆满实现,依然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工作推进的力度和效果不平衡。部分乡镇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还存在差距,目前的工作状况很难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部分乡镇对落实面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计划分解工作形式化,没有结合自身生产水平和生产总量的目标任务进行认真测算,目标不明,措施不力,面对目前面积落实难的情况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有畏难情绪。二是农民的种烟积极性未充分调动,已落实面积的保障性偏低,完成县政府下达的既定目标有缺口。尽管各级对今年的烤烟生产政策进行了广泛宣传,各级干部职工在落实和稳定种烟面积上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的种烟积极性依然没有得到充分调动,种植面积落实存在一定的困难。三是烟苗出苗时间总体偏晚,南北差距较大,育苗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受多次强降温天气影响,全县烟苗出苗时间总体偏晚且南北差距较大,目前南部乡镇的烟苗出苗情况和长势总体好于北部乡镇。南部乡镇进入“小十字期”的烟苗已达100%,进入“大十字期”达70%,而北部乡镇烟苗弱小,总体素质较差。除受气候因素影响外,部分乡镇在育苗管理上,存在着精细化程度不够,增温保温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部分烟苗延长出苗时间或烟苗弱校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力抓好当前烤烟生产工作
优化烟叶结构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抓好今年的烤烟生产工作,圆满完成优化烟叶结构的重大任务,确保烤烟生产工作目标圆满实现,其意义已经超越常规经济工作和一般农业生产的范畴,具有特殊性和战略性,发言稿《唐国彪——在2011年全县烤烟生产工作紧急会议上的讲话》。因此,全县各种烟乡镇、相关部门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思想认识和措施办法都不能一般化,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优化方案,采取特殊政策和超常规手段,强势推动烤烟生产工作,确保优化烟叶结构取得实效,确保既定目标圆满实现。各乡镇要充分认识到优化烟叶结构,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面积是基储科技措施是保障。当前烤烟生产工作重点就是要打牢烤烟种植面积这个基础,确保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后全县8万担总量目标的实现。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种烟乡镇乡镇长要高度重视烤烟生产工作,统筹各方资源,切实坚持和落实好“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挂钩联系”的工作机制,始终保持高位推动的态势,为烤烟生产和优化烟叶结构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各乡镇、县烟草部门要主动下移工作重心,着眼基层一线,进一步落实好包村包片责任制,保证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三)扎实抓好面积落实。各乡镇要统筹安排好当前的各项工作,根据乡镇当前的一系列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和部署,切实研究烤烟生产与中心工作的关系,及时采取措施,做好烟农的思想工作和技术培训,充分调动种烟积极性,让广大烟农从思想上自觉接受优化烟叶结构的各项措施,自觉做好生产管理工作,继续加大面积落实力度,进一步核实种植面积的确定性、提高保证性仍然是当前烤烟生产工作的首要任务。一是面积落实要充分考虑几个损失一点与总量完成的关系。即:自然灾害损失一点;烘烤环节损失一点;运输过程损失一点;提高优质烟叶有效供给能力,两片底脚叶和一片顶叶不采烤损失一点,这几个损失一点,势必影响到总量。因此,各乡镇要结合本乡镇实际,在充分考虑几个损失一点的基础上,扎实抓好面积落实工作。二是对前阶段超计划完成面积落实的乡镇,要在巩固已落实面积成果的基础上,对已规划落实的种烟地块做到严防死守,防止规划落实的地块种植其他农作物而导致面积下滑。三是对前阶段面积落实差距不大的乡镇,要进一步抓好面积落实。四是对前阶段面积落实差距较大的新店、大寨、老店三个乡镇,要加大面积落实力度,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完成县政府下达的烤烟生产计划面积。五是各乡镇要对已落实的种烟地块,实行插牌标示,严防其他作物进入规划种烟地块,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四)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各乡镇要进一步加大对烟农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向烟农宣传今年的烤烟生产政策,打消烟农种烟顾虑,巩固烟农种植队伍。一是要大力宣传烟叶收购提价12%的政策;二是要大力宣传田间处理不适用鲜烟叶每亩补贴60元的政策;三是要大力宣传提高收购烟叶等级结构,上等烟叶达64%,中等烟叶达30%,下等烟叶控制在6%以内的收购政策;四是要大力宣传种植K系列品种每担烟叶补贴60元的政策;五是要大力宣传在各类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复合肥继续维持上年供应价不变的政策;六是要大力宣传专用肥料贴息政策。
(五)加强烤烟育苗管理。针对今年的低温雨雪气候和烤烟生产计划调整,造成部分乡镇烤烟播种育苗节令推迟、出苗不均匀、苗龄短的新情况,各乡镇、烟草部门要以保障壮苗数量为核心、保证移栽节令为重点,集中力量切实加强育苗管理工作,及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到生产一线,全面做好对育苗业主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集成应用增温促苗科技措施,对烟苗实行精细化管理,促进烟苗生长发育,保证成苗率和壮苗率,保证在最佳节令培育出数量充足的高茎壮苗供大田移栽。当前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苗床地保温、保湿措施和肥水管理,特别要防止低温影响烟苗的生长发育;二是做好苗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三是做好苗床地的通风透光工作,防止烧苗现象发生;四是做好剪叶炼苗工作,培育壮育供大田移栽;五是要对育苗的数量清点到一家一户,核实烟苗数量是否能够满足县政府下达面积移栽需要,烟苗数量不足的,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有足够的烟苗供移栽和对栽后死苗缺棵的进行补栽。
(六)保障烟用物资供应。各乡镇必须严格按照县政府下达的种植计划,对已经落实面积未购买肥料的烟农进行清理,并督促烟农到当地信用社办理“以物代金”手续,及时到烟叶工作站点领取烟用物资。对于购买烟用物资不积极、烟用物资供应进度缓慢的烟区要认真分析原因,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协调处置好老贷款数额较大、信用差的烟农,乡镇政府要及时组织乡镇信用社、烟叶工作站点具体研究,妥善解决,确保烟用物资足额按时供应到烟农家中。
(七)扎实抓好预整地工作。烤烟规范化移栽工作必须从预整地抓起。各种烟乡镇在抓好面积落实的同时,要把抓好预整地作为提高烤烟移栽规范化程度和抢节令的重要措施,迅速掀起烤烟生产预整地***。抽工作组进村入户、分片挂钩进行指导,切实把工作抓到位,确保创新烟叶生产组织方式创新样板区域内预整地在4月10日前完成,大面烟预整地在4月15日前完成。
(八)严格督促检查。
县政府将把当前的烤烟生产面积落实工作作为重点进行督查内容,适时派出督查组深入乡镇、村、组进行督查,督查结果全县通报。对于到4月10日前面积完不成的乡镇,相关乡镇乡镇长、分管领导分别向县政府写出书面检查,考核不评为优秀。并对乡镇“争先创优”烤烟考核分值中扣减相应分值。在烤烟生产面积落实工作中,由于组织不力、工作不力、管理不善、措施不当,造成严重工作失误,导致烤烟生产面积不能完成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乡镇、部门及相关责任人,坚决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近期县政府将再次派出督查组,对面积完成差的乡镇进行重点督查,面积完不成,督查组不出乡镇。
同志们,今年烤烟生产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优化烟叶结构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今年烤烟生产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实现,为加快我县烤烟生产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四篇:项目教学法在《初级会计学》中的应用——唐国通
项目教学法在《初级会计学》中的应用
作者:唐国通
摘要:采用项目教学法,把中职《初级会计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施项目活动教学过程中,既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又鼓励学生从书本中获得知识,让学生尽早学会学习并从中获得乐趣。项目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实施过程中更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特征,是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职中; 初级会计; 项目设计; 项目教学
一:实施对象
研究对象为高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012级会计(3)班和会计(4)班的学生共108人。学生的特点是理论基础较差,大部分学生中考成绩不理想,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都有所欠缺,但是大部分学生渴望在学习过程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经过第一年的学习,学生基本具备了会计基础操作技能,大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实施过程
1.课堂设计
以2012级会计(4)班为实验班,该班56人,采取分组学习的形式,分组的依据为: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男女搭配等,其中主要的是以互补的形式为主,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搭配,性格内向的与外向的搭配等4个人一组,分别担任业务员、出纳、会计员、会计主管,共分成14个学习小组,利用出纳业务流程项目的子项目现金收付贯穿整个教学。会计(3)班为控制班,该班52人,应用传统教学法,实验时间为2个课时,项目讨论和问卷调查为测量手段,测量所完成的项目质量以及他们对初级会计课程学习的态度情况,并比较两种教学法的效果,以下以现金收付项目为例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教师明确该课时的项目任务:现金收付的会计处理。
(1)教学目标:掌握现金收付的会计处理;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积极响应其他同学的观点,与同学开展讨论;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或学习小组成员在学习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在学习中能形成学习共同体进行讨论、方案筛选并能最终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2)工作任务:现金收付业务主要是现金的收取、支出及保管。学生可自行设计相关经济业务,完成现金的收入、送存银行、从银行提取现金、库存现金的清查等任务。
(3)相关知识:
1、货币真伪辨识;
2、现金的交存银行和从银行提取现金的办理过程;
3、日常收支业务现金的使用范围;
4、其他相关内部管理规定。
第二步,各学习小组选出一名项目组长,全组讨论熟悉课本的现金收付业务的相关工作流程知识,由组长划分好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分配给各组员。
第三步,教师提出问题:现金的收付包括哪些内容,应该怎样进行账务处理,随机抽取小组回答。
第四步,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组回答的结果,布置项目任务和要求;学生小组自行设计相关的经济业务。
第五步,教师发放项目任务所需的凭证、账簿等,学生根据小组设计的经济业务,各岗位分工合作填制相关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登记账簿。
第六步,教师巡视指导检查学生操作过程,解决学生完成项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七步,各组长展示项目完成的结果,各小组交叉点评。
第八步,教师点评项目任务完成情况,理清理论知识要领,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第九步,学生每人独立完成项目任务报告书,教师布置思考与练习。
三:评价
1.问卷调查
课程结束后,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该问卷共设计10个问题,按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分别计3、2、1分,共30分,发放问卷108份,回收有效问卷108份,回收率为100%。资料收集后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所得数据采用X+S检验,2班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X+S,分)(N=108)
项目 实验组 对照组
增加了学生对学科的兴趣 1.960.31 1.520.27 增加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1.880.25 1.490.32 增加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1.810.33 1.390.18 加强了学生间的协作能力 1.710.32 1.240.23 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 1.320.17 1.410.23 有利于学生对学科的认识 1.440.40 1.470.32 有利于学生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620.11 1.290.12 有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培养 1.830.21 1.230.52 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1.860.21 1.230.30 你是否愿意接受此教学方法 1.920.37 1.270.42 总计 17.352.68 13.543.00 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多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提示项目教学法较传统的教学法更受学生欢迎。2.讨论
课后组织实验班召开座谈会,讨论项目教学法的优劣。根据讨论的情况,列举了项目教学法的七个优点:(1)同学干自己想干的事情,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2)此法开拓同学的思维、发挥同学的潜能、培养同学的个性;(3)通过协作学习,取长补短、互补不足;(4)由同学自己解决问题,提高自学能力和查找资料的能力;(5)利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大提高同学的成功感和自信心;(6)小组交流学习,提高协调能力,培养团队精神;(7)小组之间开展学习竞赛,增强竞争意识,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四:《初级会计学》项目教学进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项目的完成,但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掌握
注意吸取传统教学法的长处,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每个小目标体现在项目中的小模块上,从而让学生建构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知识框架。项目教学法只是教学法之一,不能替代全部的传统教学。因为传统教学的目的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项目教学更突出运用已有技能和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能力,以及生活和生存能力。所以,它并不适用于每一节课,教师要根据内容,灵活选择和运用其他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等,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2)强调老师的素质加强
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不能认为教师的任务就减轻了,其实教师的职责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是加重了。因为教师不但要对所任教课程融会贯通,随时回答各类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而且还要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景,培养协作学习的气氛,审核项目的选取等。项目实施时教师主要工作是创设学习的资源和环境,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景下来应用所学习的知识【8】。传统教学法中,新知识的讲解被视为最关键的部分,教师精讲完内容后,还要把易错易混淆的知识强调多遍,并把自己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而项目教学法是让学生在独立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发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技能,所以,易错易混淆的知识应该是学生自己在实践中发现的,不是教师给予的;实践经验也应该是学生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不是教师灌输的。因此,项目教学法的讲解只包括对重点教学内容的讲解,其过程应该精练,最好是通过简单的例子用实际操作的方法进行,这样,学生才更容易理解、接受,也为学生独立完成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3)注意学生的两极分化
由于采用自主学习方式,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的发展,但还应当注意学生的两极分化,特别是个别后进生,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容易产生依赖思想,无所事事,所以要结合推行“一帮一”的措施,安排学习先进生对后进生给予及时帮助。
五:建议
这次研究的过程也是实践验证的过程,不仅对以往的教学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指引了方向,建议如下: 1.教师要不断积累项目经验
项目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除了单纯地讲,更多的是练,所以教师首先要不断积累项目经验。教师要有项目规划、项目管理和项目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应能够根据要讲的核心内容,精心挑选项目,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到项目实践中去,做好管理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
2.要让每位学生都参与项目
项目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项目中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所以项目分工要细化到个人。除了组长控制组员的活动,教师在项目始终都要保持对学生的关注,特别是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学生也要让他们参与到项目中去,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项目成功带来的喜悦。培养中职学生的理论基础只是一个方面,项目教学要培养学生可以通过完成指定的项目任务来体现自我价值的实现,摆正自己的位置,胜任工作才是最终的培养目标。3.开发基于项目的校本教材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核心的,现在的项目大多以教材上的例题为主,或是教师单独设计的模拟项目,要真正实现学生通过项目实现建构知识的目标,教材选择至关重要。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应该努力开发校本教材,努力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适合企业需求的项目,为学生和就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 韦铁.论创新型教师的职前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1,(11):53-57.[3] 徐涵.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4] 李晓玲.行为导向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5] 上海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关于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2.18.[6] 解媚霞.项目教学法在《财务会计》课程中的运用[J].财会月刊,2010.3:108-110 [7] 吴健.项目教学法在《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10.2
第五篇:唐国彪——在全县2011年安全生产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唐国彪——在全县2011年安全生产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作者:唐国彪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78更新时间:2011-8-11文章录入:孟凯责任编辑:孟凯
坚定信心狠抓落实
扎实抓好下半年安全生产工作
——在全县2011年安全生产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唐国彪
(2011年7月30日)
同志们:
经县委、政府研究,决定召开全县安全生产半年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安全生产半年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上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下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唐国彪——在全县2011年安全生产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回顾
上半年,我县的安全生产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直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职责,扎实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和安全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和“三项建设”。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
(一)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县委、政府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列为重点工作,做到了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年初召开了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县政府与16个乡镇和县直15个重点部门签订了责任书,12个重点生产经营企业向县政府提交了安全生产承诺书。各乡镇和县直各部门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村委、站所、行业和企业,形成了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县政府在每年投入30万元大面安全监管经费的基础上,继续投入100余万元,聘用交通协管员和村安全员,安全监管力量不断充实,县、乡、村、组四级安全监管网络进一步健全。继续实行了存储安全生产保证金制度,有效地增强了领导干部和企业抓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了应急管理,进一步建立完善了相关应急预案。重大节日期间,各乡镇、各部门严格落实24小时领导带班专人值班制度,确保了信息畅通并在第一时间组织力量予以处置。相关部门严把“三同时”审查关,完成了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工作,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率达100%,确保了证件齐全、合法、有效。中、高考期间,各乡镇,教育、公安、卫生、消防等部门各司其职,团结协作,为考生营造了良好的考试环境,未发生安全事故。
(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有力。
上半年,各级各有关部门以道路交通、煤矿、非煤矿山和危化品等行业和领域为重点,积极查找薄弱环节,切实加大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力度,狠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一是道路交通整治有力。共查验车辆2840辆,查处交通违法行为640起,教育、警告388人,醉驾刑事拘留2人,无证驾驶行政拘留1人,查获盗抢车1辆,套牌车5辆,解体报废机动车60辆。有效遏制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二是煤矿安全整治有力。各产煤乡镇、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巧家县煤矿百日安全零死亡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了实施方案,扎实开展煤矿百日安全零死亡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国土、安监等部门对东坪乡凉坪等煤厂进行了多次安全检查,并对检查出的隐患提出了具体整改要求。对非法小煤窑进行了集中整治,关闭非法小煤窑1口。三是非煤矿山安全整治有力。各乡镇、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巧家县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对非法采砂采石的作业点下发了关闭通知,规范了矿业秩序,取缔无证非煤矿山采矿点28个。制定了尾矿库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建立完善了尾矿库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尾矿库管理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四是其他行业专项整治有力。加强了危化品、民爆物品、烟花爆竹、消防安全、建筑施工、重点工程、食品药品、校园周边、锅炉和压力容器等行业安全专项整治。依法取缔立桶加油点3个;收缴炸药609.8公斤,雷管186枚,导火索80米,烟花爆竹832件;检查单位场所337家,发现消防隐患100条,当场整改46条,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34份,实施行政处罚3起;依法取缔和关闭了学校周边200米以内的无证无照食品摊点;查处不合格肉品23件2640公斤;没收假劣药品、医疗器械货值金额3000元,清理游医药贩4人次;检查特种设备单位27家,设备78台(套),立案8件,办结7件;检查渡口40道次,船舶38艘次。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安全生产工作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下半年安全生产工作形势依然严峻。
一是安全监管经费投入不足。由于县、乡财力匮乏,资金投入不足,加之企业自身的安全投入不足,一些隐患难以及时有效整改。
二是少数乡镇、部门和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认识不够。少数乡镇、部门和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认识不到位,思想麻痹松懈,安全生产工作监管不到位,措施不力。
三是事故处理难度加大。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新的《工伤保险条例》,调整了安全生产事故伤亡赔偿标准,赔偿数额和过去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一旦发生事故,事故双方在事故处理的过程中由于赔偿数额较高难以达成协议,事故处理的难度不断加大。
四是监管人员没有专职使用。由于白鹤滩电站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部分乡镇安监站、村安全员抽调参与其他工作,长期不在工作岗位,没有履行安监工作职责,影响了安全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是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我县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差,线长面广路况差。在全县2243公里公路中,等外公路占公路总里程的95%以上。且弯急、路窄,路基塌陷严重,质量技术标准低,安全标识不全。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群众出行主要依靠摩托车和外出务工人员从外地买回来的二手微型车,安全隐患大。
二、落实措施,扎实抓好下半年安全生产工作
下半年,各级各部门要以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扎实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全面加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着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在继续降低事故总量的同时,有效防范、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和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生产保障,发言稿《唐国彪——在全县2011年安全生产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重点抓好四项专项整治,切实强化五条措施。
(一)抓好四项专项整治。
一是进一步抓好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由县***大队牵头,县***局、交通局等部门参与,制定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方案,要以人、车、路管理为重点,依法严厉打击无证驾驶、醉酒驾驶和超载、超速、超员等违法行为。县***大队、安监局、***局、交通局要密切配合,认真清理达到报废年限的机动车辆,该报废的车辆要坚决报废,该处罚的要坚决按照有关规定上限处罚。特别要抓好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工作,由县***大队牵头,县***局抽出2人、交通局抽出1人、运管所抽出2人参与,从今天开始集中整治1个月,依法严肃处理城区乱停乱放、未成年人驾驶摩托车、逆向行驶和占道行驶等问题,必须3天见成效。各乡镇要及时成立8月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组,由乡镇分管领导任组长,安监站全体人员、派出所抽2人、交通局每乡镇配1人、运管所每乡镇配2人、***队每乡镇配1人,整合交通安全管理人员,确保每乡镇有8至9人的专项整治组,进行联合执法,各单位抽调人员必须3天内全部到乡镇报到,及时开展相关工作,特别是要抓好以驾驶员为主的教育培训和监管,要结合实际,采取发放告知书、签订安全协议等有效措施抓好监管。县***大队要尽快拿出针对跨乡镇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方案,及时定人员、定目标、定措施、做到位。通过采取有效过硬的措施,确保交通事故频发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县交通局要认真落实道路运输“三关一监督”措施,落实“三不进站、五不出站”规定,利用GpS定位系统等技术装备对危化品运输、旅游客运、包车客运、夜班客运和长途跨省客运经营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监管;客运公司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客运进站、出站等关键环节要设置专人专岗,对旅客行包物品要进行严格检查,依法查处危险品、禁运物品。客运、货运、危险品运输企业、出租和各单位内部车辆都要进行安全检查,严防因气候炎热或其他原因导致车辆自燃等事故发生,特别是客运车辆、危险品运输车辆要重点检查。要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及时对各类道路运输、出租企业和从事经营性运输的所有驾驶人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要将从事客运、危险品运输、出租车驾驶人作为培训重点,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安全知识、应急操作技能、救援知识以及典型案件分析为主要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把培训教育驾驶人作为抓好交通安全的重中之重,确保培训率达到100%。县交通局、公路管理段要加强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坑塘、塌方及损坏的路面要及时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落实整改资金,进行全面整改。对暂时未列入改造计划的危病桥梁和危险路段要加强监管,完善各类警示、限制或绕行标志,做到安全提示和标志齐全、规范、完好,确保车辆通行安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信息,切实加强汛期交通运输安全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工作措施,全面落实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和重要设施的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抢险负责人,做到任务明确、职责清晰、措施到位。要认真落实防汛人员及物资准备,组织精干高效的防汛抢险队伍,对防汛车辆、机械设备进行彻底检修,保证车况完好。要加大对超载超限车辆和侵占路产路权行为的查处力度,坚持依法治路,提高路政执法水平,保障公路安全和畅通。各乡镇、农业、交通海事等部门要做好辖区内参运船舶的安全监督、适航检验工作,坚决取缔“三无”船舶,严禁不适航、无安全保障、违章船舶、无证船舶参加渡运;对非法设置的渡口和非法制造的船只要坚决取缔;要对客运船舶的救生设备配置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并造册登记,对救生设备不齐全的,要责令其配备齐全;要加强老旧船舶、非标准化船舶安全监管;要切实加强汛期渡口、渡船的管理,水位涨至警界水位线一律停航。县农业局要加强农机的监督管理,加强操作手的技术培训和教育,落实监管责任,确保农机安全。
二是进一步抓好矿山安全专项整治。对合法矿山,以县国土局为主,安监局配合,组成工作组进行全面清理和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整改。非煤矿山,特别是采砂采石场,以县国土局为主,组成工作组进行拉网式排查,对非法开采的,坚决关闭,并重处重罚;公安、供电部门要积极配合,严格炸药管理和供电管理,不给非法开采提供任何条件。合法煤矿,由县国土局负责,县安监局配合,成立专门工作组,对安全措施进行评价,各项安全指标达标后,由企业写出恢复生产申请,由国土、安监部门进行安全检查合格并签字、再由产煤乡镇乡镇长签字后,报县政府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审批后才能恢复生产。针对德天公司探矿的问题,县国土局、安监局和中寨乡要进行严格检查,在各项安全措施落实的前提下,经各级审批同意,可以允许其按审核合格的探矿方案进行探矿。对非法煤井和小煤窑,各乡镇要进行认真自查,坚决采取炸、封、堵等措施,取缔生产设备,责令业主及从业人员对井口自行砌封,坚决关闭,从源头上遏制安全事故发生,从而实现“煤矿百日安全零死亡”目标,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进一步抓好非法客运专项整治。由县运管所牵头,县***大队参与,制定打击非法客运专项整治方案,指导乡镇8月专项整治组依法取缔非法客运,确保客运安全。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打击非法客运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积极主动投入到整治工作中。公安、交通、运政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明执法纪律,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依法严厉打击各种非法营运行为。对带头寻衅滋事妨碍执法者必须严惩,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同时,运管、***、交通等部门要对已硬化的乡村公路进行联合考察,对具备微型客车通行条件的,要尽快开通乡村客运,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出行难、出行不安全的问题,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坐上合法车,使我县的“推丘”工作有实质性的进展,避免群死群伤交通事故的惨剧发生,确保打击非法客运工作取得实效。
四是进一步抓好其他行业专项整治。由县质监局牵头,县安监局、县交通局参与,成立专项工作组,落实专人,制定监管办法,定期不定期对东坪、茂租两乡的索道营运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督促整改,预防事故发生。县安监、交通等部门要加强对昭巧二级公路建设和白鹤滩电站前期工程建设的检查,加强施工机械、油料、爆破物资和施工人员住宿的安全管理,严禁在容易发生水毁、泥石流、滑坡的地方作业和搭建工棚。要加强防汛安全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整改,确保重点工程建设安全。各乡镇、国土、水务部门要加强地质灾害点的预警监测工作,确保24小时信息畅通,避免因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生命财产损失。消防和林业部门要加强城市消防和森林火险隐患的排查整治,确保消防安全。
(二)强化五条措施。
一是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各乡镇、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监管,打牢企业管理的基础,尽快改变目前少数企业、行业领域生产管理薄弱的状况,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队伍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和执法水平。要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完善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质量工作标准,建立严密、完整、有序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搞好施工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加大安全投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经常化、规范化、标准化,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从根本上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是强化安全生产大检查。各乡镇、相关部门要按照县政府的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在安全检查中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明确整改责任、措施和时限,落实整改资金,促进隐患整改治理到位。对隐患整改不到位的单位,要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对责任单位实施行政处罚。确保安全检查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常
三是强化安全生产宣传培训。各乡镇、有关部门要认真开展安全宣传“六进”活动(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和“走进科学、贴近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群众”活动,督促和指导企业完成从业人员全员安全培训,做到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出行时不搭乘违法载客车辆和“三无”车辆,自觉遵守交通行车秩序。
四是强化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预防露天矿山坍塌、地下矿山透水以及尾矿库溃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工作,严格落实汛期安全生产责任制,将防汛工作责任层层分解到班组和个人,确保汛期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到人、措施到位。督促企业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结合实际开展针对汛期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规范演练程序,避免演练流于形式、走过常严格汛期预警预报制度,严格汛期值班制度,做到24小时有人值班,及时上报汛期安全生产动态信息,确保险情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五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在开展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要同时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工作与安全监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同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提高广大安监队伍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的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同志们,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形势十分严峻。从全国来看,铁路、矿山、道路交通都发生了多起重大事故;从全县来看,重点工程建设增多,机动车辆大幅增加,安全生产压力更大。为此,各级各部门务必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牢固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克难奋进,扎实工作,狠抓到底,抓出成效,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新局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