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欧姆定律教案
第一节
一、教学目标
1.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2.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3.能够根据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难点:理解各量间的辩证关系。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2.实验探究: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
欧姆定律
主讲教师:张勇
班级:九年级二班
3.提出猜想。
4.采用“控制变量法”对提出的猜想怎样进行实验?
5.画出电路图,连接好实物图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
(1)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2)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中的电阻成反比;
练习:1.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时,通过的电流为0.3A,当电压增大到6V,那么它的电流为
;如果要使电流为0.1A,那么电压为
; 2.当电源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接上5Ω电阻时,通过的电流为0.6A,那么把电阻改为1.5Ω,则通过的电流为。
6.在探究结果的基础上归纳出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7.欧姆定律的运用满足的条件:“同体性”和“同时性”。
8.举例:手电筒的小灯泡上标有“2.5V,0.3A”,表示加2.5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3A,灯泡正常发光。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多少? 9.练习:教材81页自我评价1、2两题。
第二篇:欧姆定律教案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3.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欧姆定律,会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问题,进行电路计算。难点:推导串联和并联电路中总电阻与各分电阻的关系。
【导学指导】
一、知识链接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探究新知
(一)阅读教材P26页,思考下列问题: 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怎样?各个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
点拔: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欧姆定律中的 I、U、R 都是指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同时欧姆U定律中三个物理量具有同时性。(2)由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为U = IR、R =。(3)
I欧姆定律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二)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按教材图7.2-2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思考这说明什么问题? 实验现象说明:串联的两个电阻,总电阻比一个电阻
。拓展延伸:从理论上进一步探究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和各分电阻之间的关系。
如图两个串联导体的电阻值分别为Rl和R2 , 设串联电路的总电阻为R,Rl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串联部分两端的电压为U ,通过Rl和R2的电流分别为I1和I2,根据欧姆定律推导R和R1、R2之间的关系。
对于多个电阻(R1、R2、R3 „ „ Rn)串联,同样可以得到:R=
即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
(三)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
把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并联起来,接到教材图7.2-3实验中,我们再观察实验现象,又能得到什么结论?
实验现象说明: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_______
都小。
拓展延伸:从理论上进一步探究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和各分电阻之间的关系。
设各支路的电阻分别为R1和R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为R.通过R1和R2的电流分别为I1和I2,并联电路的总电流为I。根据欧姆定律推导R和R1、R2之间的关系。对于多个电阻(R1、R2、R3 „ „Rn)并联,同理可以得到: =
即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
之和。R
【课堂练习】
1、完成课本P29页的1、2、3、4、5、6题。2.欧姆定律是_____
国物理学家_____
在19世纪初期经过大量实验得出的,它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_________
成正比,跟导体的_____ 成反比。该定律用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当通过人体的电流接近30 mA时就会有生命危险。据此可以推断,人体是(填“导体”或“绝缘体”),人体电阻约 Ω。
3、对欧姆定律公式I=U/R的理解,下面哪一句话是错误的:()A.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在相同电压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C.导体中的电流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电阻有关;
D.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所以导体中的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电压有关,与电阻无关。
4、如果某人的身体电阻约在3000Ω到4000Ω之间,为了安全,要求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能大于 5mA,那么此人身体接触的电压不能大于:()
A.5V B.15V C.30V D.36V
5、甲、乙两导体通过相同的电流,甲所需的电压比乙所需的电压大,则它们的阻值大小关系是:()A.R甲>R乙; B.R甲=R乙; C.R甲 6、有一电阻两端加上 6 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 0.5A,可知它的电阻为 Ω,若给它加上 18 V电压,导线中电流为 A,此时导线电阻为 Ω,若导线两端电压为零,导线中电流为 A,导线电阻为 Ω。 7、要想使1000Ω的定值电阻通过8mA的电流,那么应给它加________V的电压;如果该定值电阻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5 mA,那么它两端所能加的最大电压是_________V。 8、一个定值电阻接在某段电路中,当电压为1.5V时,通过的电流为0.15A,当电压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为原来的2倍 B.电阻为原来的2倍 C.电流为原来的1/2 D.电阻为原来的1/2 9、将2Ω和4Ω的电阻串联后接人电路,已知2Ω电阻通过的电流是0.5A,则4Ω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A.1 V、0.5 A; B.2 V、0.5 A; C.2 V、1 A; D.0.5 V、1 A。10.一个20Ω的电阻,接在由4节干电池串联的电源上,要测这个电阻中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电流表,电压表选的量程应为()A.0~0.6A,0~3V B.0~0.6A,0~15V C.0~3A,0~3V D.0~3A,0~15V 11.如图所示电路,当图中的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电阻R的阻值是2.6欧,电压表有“+”、“3V”、“15V”三个接线柱,问电压表应使用的是哪两个接线柱?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端的电压是6V,灯L1的电阻是8Ω,通过的电流是0.2 A,求: (1)通过灯L2的电流;(2)灯L1两端的电压;(3)灯L2两端的电压和灯L2的电阻。 13.小灯泡电阻为20欧姆,在正常工作时它两端的电压是12伏特,现有的电源电压是16伏特,要把这盏灯接在这个电源上,需怎样接入一个阻值多大的电阻?将电路设计出来,并画出电路图。 【要点归纳】 欧姆定律中的 I、U、R的关系是I=U/R,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 之和。 【扩展训练】 1.电阻R1的阻值为10Ω,将它与R2并联后,总电阻为5Ω,若将R1与R2串联,则总阻值为() A.20Ω B.15Ω C.10Ω D.5Ω 2.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30和10Ω,把它们串联起来,其总电阻是()A.40Ω B.30Ω C.20Ω D.7.5Ω 3.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如果将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少到2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A.0.25A B.0.5A C.2A D.3A 4.把一个3Ω的电阻和一个6Ω的电阻并联在电路中(图7.2-3),它们的总电阻是多大?如果电源电压为3V,则电路中的电流为多 大? 5.在图电路中,R1=10Ω,R2=20Ω,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1)电阻R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2)通过R2的电流是多少? 欧姆定律教案1 教学目的 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2.会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3.通过介绍欧姆定律的发现问题,了解科学家为追求真理所做的不懈的努力,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欧姆定律及利用欧姆定律对电路问题进行计算。 教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出示小黑板)请你分析表1、表2中的数据,看看可以分别得出什么结论。 2.将上一问中所得出的两个结论概括在一起,如何用简炼而又准确的语言表达?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相互间纠正概括中出现的错误,补充概括中的漏洞,得到较完整的结论。 教师复述结论,指出这一结论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 (二)讲授新课 (板书)二、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如果用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用伏; 用R表示导体的电阻,单位用欧; 用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单位用安。 那么,欧姆定律的公式写为: 对欧姆定律作几点说明: (l)此定律精辟地说出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流、电压和电阻,它们是三个不同的电学量,但它们间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定律中两个“跟”字,反映了电流的大小由电压和电阻共同决定,“正比”“反比”则准确的说出了电流随电压、电阻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教师在“跟”“正比”“反比”的字样下方用彩笔画上“ ”)。 (2)定律中所说的电流、电压、电阻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教师用彩笔在“导体中的”“这段导体两端的”、“这段导体的”字样下方画上)。 需要在字母旁加脚标时,I、U、R的脚标应一致。 (3)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渗透着科学家的辛勤劳动。 向学生介绍欧姆的优秀品质,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抓住以下三个要点: 其一:欧姆的研究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如当时没有电流计、又没有电压稳定的电源。 其二:欧姆不是知难而退,而是勇于正视困难并解决困难。他先后制成了相当精密的测量电流的扭秤,找到了电压稳定的电源,又经过长期的细致研究,终于取得了成果,他的这项研究工作,花费了十年的心血。 其三:我们应学习欧姆的哪种优秀品质。 (4)欧姆定律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电学问题的方法,如过去要知道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只有采用安培计测量的方法,而如今,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在已知电压、电阻的情况下,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下面我们就利用欧姆定律来计算一些电路问题。 (板书)2.应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问题。 介绍解题的一般步骤: (1)读题、审题。 (2)根据题意画出完整的电路图或某一段电路的示意图。 (3)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4)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完整,规范)。 【例1】一盏白炽电灯,电阻为807欧,接在220伏的电源上,如图1所示,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教师结合此题具体讲解解题步骤,并板演解题格式。 已知:R=807欧U=220伏 求:I=? 答:通过白炽电灯的电流约为0.27安。 【例2】如图2所示,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3欧,通过的电流为0.45安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由学生读题,并分析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及如何求解未知量,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 已知:R=6.3欧I=0.45安 求:U=? 答: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大约2.8伏的电压。 【例3】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伏,用安培计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安,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学生个人作练习,由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解题,然后教师进行讲评。 在解例3的基础上,教师介绍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并说明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阻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明确欧姆定律这一电学中极其重要的规律是怎样得到的,它精确地阐述了什么问题?欧姆定律的重要意义以及怎样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的计算问题。 (四)巩固知识 讨论课本46页“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 补充计算题: 1.某电流表的电阻为0.02欧,允许通过它的最大电流为3安,通过计算回答,能否把这个电流表直接接到电压为2伏的电源的两极上? 2.有一个电烙铁,工作时电阻丝里的电流是0.5安,如果电阻是72欧,电烙铁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 3.家庭电路中的某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是0.2安,这时灯丝的电阻是多少欧? 阅读课本三、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欧姆定律教案2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电路、电压、电阻及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基础上的综合应用,是本章的重点,也为后面电功、电功率内容做铺垫。欧姆定律是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来的定律,它的逻辑性、理论性都很强,实验难度也比较大,特别是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方面对学生来说有难度,所以教师要做好适时引导、恰当点拨,要学生加强交流解决遇到的问题,不过教材在这方面已降低难度,只要求探究“同一个电阻,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不再要求探究“固定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 通过学习欧姆定律,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领悟“控制变量法”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这种方法在实验探究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思路和方法 学会对自己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找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 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者的分析】 学习了电路基础知识,多数学生能正确连接电路元件,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对于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渴望自己动手进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但对于U、I、R三者关系知之甚少,规律性知识的概括往往以偏概全。 【重点与难点】 利用实验探究出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 【教具与学具】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若干、定值电阻(5Ω、10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多媒体展示平台,自制课件。 【板书设计】 第四节欧姆定律 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2、欧姆定律: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I=U/R 单位:U-电压-伏特(V), I- 电流-安培(A) R-电阻-欧姆(Ω) 公式变换:U=IR 或 R=U/I 3、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短路:R=0,I很大;断路:R很大,I=0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一、引入新课 ●.展示演唱会舞台灯光和声音变化的视频片段,问:舞台灯光强弱和声音强弱变化是如何实现的? 引导回答: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问:电流与电压、电阻可能有什么关系?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猜想并归纳总结学生的各种猜想:I=UR,I=U、R,I=U R,I=U-R等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提出各种猜想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提出各种猜想。 ●.通过生活中熟悉的现象提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入到抽象的知识点。 ●.培养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猜想,提出学习的主动性。 二、进行新课 1.引导讨论 ●.问:既然电流与电压、电阻都有关系,那电流的变化究竟是电压还是电阻变化引起的呢? 引导学生回答:物理实验探究中经常用的一种方法,当一个物理量与另两个变量有关时,可以先探制其中一个变量不变,再探究另一个变量与物理量的关系,即控制变量法。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在电压不变时,电流变化是由电阻引起的;在电阻不变时,电流变化是由电压引起的。 ●.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问题。 2、设计实验 ●.实验课题:在电阻一定时,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研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问:如何保证电阻一定?怎样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引导回答:定值电阻可保证电阻一定,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问:根据你们的猜想,想想需要的什么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教材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要多给予鼓励,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并作简单分析和评价。最后把较好的作品投影给全班同学,简要分析优点。 ●.阅读教材18-19页实验探究内容, ●.学生讨论,积极回答。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评估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设计实验对学生是有较大难度的,所以通过学生间积极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指导,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3、进行实验(课件) ●.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完成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到表格中。 教师提醒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教师巡视学生实验过程,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 ●.明确实验任务,实验方法,进行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过程复习实物的正确连接方法,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4、分析评估 ●.展示几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并要求学生简要分析自己的实验数据,得出什么结论。对于实验数据出入较大的组别,鼓励其思考出错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 引导回答实验结论: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I=U/R ●.共同分析展示的学生的实验数据,比较自己实验数据的优缺点,归纳出实验的初步结论,并用图象法表示。 ●.提出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能力,学会用图象分析数据。 5、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I=U/R 单位:U-电压-伏特(V), I- 电流-安培(A) R-电阻-欧姆(Ω) ●.简述欧姆个人生平和他的一些趣事。 ●.公式变换:U=IR 或 R=U/I,展示教材相应例题,提醒注意解题格式以及计算过程要统一国际单位。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阅读教材19页欧姆生平内容。 ●.阅读教材,留意解题思路和格式,积极回答。 ●.帮助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为其应用做好准备。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奋发向上的斗志。 ●.学以致用,巩固反馈。 三、额定电压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什么是额定电压? 引导回答:额定电压就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阅读教材,积极思考作答。 额定电压不是本章重点,只作常识性了解即可。 四、短路 问: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什么?什么是短路?演示短路实验。 从欧姆定律出发,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短路。 引导回答:短路就是电路中电阻很小,电流很大。 积极思考并回答,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复习相关知识,让学生知道短路是故障的一种,它的危害,为下来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五、评价小结 1.学生小结学到的知识。 2. 什么是控制变量法? 3.设计实验探究“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3. 课堂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积极回答,思考并完成相关练习。 检测学习效果,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欧姆定律教案3 第二节根据欧姆定律测量导体的电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原理。 2.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到体的电阻。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测量电阻,学习一种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的方法。 2.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进一步体会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应用欧姆定律测量电阻体验物理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意义。 2.认真完成实验,养成做事严谨的科学态度。 3.在与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实验过程中,加强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习应用欧姆定律,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 2.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属性,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教学难点 1.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电流表、电压表量程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实验数据表格的设计。 2.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属性,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了解灯丝(钨丝)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 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池、定值电阻(5Ω、10Ω各1个)、小灯泡+灯座、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及其数学表达式。 2.教师提出问题: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你能测量出定值电阻的阻值吗?说明测量原理,并画出测量电路图。 二、新课学习 1.学生思考、设计实验,教师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应如何改进测量电路图? 2.学生思考、设计实验电路: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改变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定值电阻的阻值将如何人改变? 3.学生猜想、假设实验结果:学生探究实验: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出定值电阻的阻值。 学生分析、归纳实验结果: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属性,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教师引导学生测量小灯泡的灯丝电阻:你想不想知道小灯泡的灯丝的电阻有多大呢? 4.学生设计实验电路: 5.学生探究实验: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灯丝电阻。学生发现问题:在不同电压和电流的情况下,小灯泡的灯丝的电阻不同。 6.学生知识类比迁移,思考、交流讨论:为什么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小灯泡的电阻会改变? 三、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四、板书设计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 测量原理:根据欧姆定律I=U/R可得R=U/I。 待测量的物理量:测电阻的'电流,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测量电路图: 测量器材: 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方法: 电压表量程的选择方法: 滑动变阻器: (a)在本次实验中的作用:保护电路中的电流表、小灯泡、电源,减小测量误差。 (b)正确使用方法:开关闭合前,滑片P应处于什么位置? 2.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属性,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只是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之比。 3.灯丝电阻与温度有关:白炽灯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大约是其不工作时电阻的十倍。 欧姆定律教案4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思考、交流、回答: 不能这样说。 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它跟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或电压的大小,导体中是否有电流或电流的大小无关。所以,我们不能认为电阻R跟电压U成正比,跟电流I成反比。 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电流为零,但导体电阻依然存在。因此不能认为电压U跟电流I成正比,跟电阻R也成正比。 阅读科学世界,了解酒精检测仪的原理; 观察图片,了解电子秤的.原理。 思考、交流、回答: 可以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来求解。而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可以测出来。即: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导体中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求出导体的电阻了。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学生讨论梳理知识,交流收获和困惑。见板书设计。 四、课堂检测教师巡视、讲评完成检测题。见附件。 五、布置作业1.完成《助学》上本节的题。 2.完成“周六自测”。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欧姆定律教案5 [教学要求] 1、了解日心说和地心说的内容和历史之争。 2、能再现开普勒天文三定律的内容,并能写出第三定律的代数式。 [重点难点] 掌握天体运动的演变过程 熟记开普勒三定律 [正文] 1.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任何星球都围绕地球旋转。该学说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士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管它把地球当作宇宙中心是错误的,然而它的历史功绩不应抹杀。 存在条件:第一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第二人们多信奉宗教神学,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 2.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转动。日心说最早于十六世纪,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哥白尼认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一颗普通行星,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一年的.周期是地球每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反映。哥白尼的日心说也有缺点和错误,这就是:(1)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实际上,太阳只是太阳系中的一个中心天体,不是宇宙的中心;(2)沿用了行星在圆形轨道作匀速圆周运动的旧观念,实际上行星轨道是椭圆的,速度的大小也不是恒定的。 存在条件:地心说解释天体运动不仅复杂,而且许多问题都不能解释。而用日心说,许多天体运动的问题不但能解决,而且还变得特别简单。 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点:天体的运动都是匀速圆周运动。 3.冲破圆周运动天体运动:最早由开普勒证实了天体不是在做匀速圆周运动。他是在研究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资料时产生的研究动机。 4.开普勒天文三定律: (1)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任何一个行星与太阳的联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3)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3/T2=k [练习] 1.关于日心说被人们所接受的原因是 A.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天体的运动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B.以太阳为中心,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行星的运动的描述也变得简单了 C.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D.太阳总是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 2.哪位科学家第一次对天体做圆周运动产生了怀疑?() A.布鲁诺B.伽利略C.开普勒D.第谷 3.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A:TB=1:8,则轨道半径之比是多少? 4.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7天,则地球的同步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与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之比r/R为 A.1/3B.1/9C.1/27D.1/18 5.一探空火箭未打中目标而进入绕太阳的近乎圆形的轨道运行,轨道半径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半径的9倍,则探空火箭绕太阳公转周期为_________ [练习解答] 1.B2.C 3.RA3/TA2=RB3/TB2RA:RB=1:4 4.R月3/T月2=r卫3/T卫2T卫2/T月2=r卫3/R月3r卫/R月=1/9 5.与4近似27年 欧姆定律教案6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光的电磁说的内容。 2、知道可见光是一定频率范围的电磁波。 3、知道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等不同频率的电磁波的特点。 4、知道电磁波谱、了解光谱的类别及各类光谱的产生知道明线光谱和吸收光谱是元素的特征谱线。 5、知道麦克斯韦的电磁说及光的电磁本性的实验依据,并要求知道电磁波及产生机理。 (二)能力目标 通过史料的学习,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发展是一代一代科学家辛勤劳动的曲折过程,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2、从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实验(事实)——理论假设——实验(提供新的事实)——修正理论(甚至建立新的假设)”,以及人们的认识就是从不断地纠正偏差错误中提高的。 教学建议 回顾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过程,给学生指明学习本章的线索x教材内容的层次和系统,这对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十分有益的。通过简要的史料介绍,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发展是一代一代科学家辛勤劳动的曲折过程,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另一方面,从中体会到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x“实验(事实)xx实验(提供新的事实)x修正理论(甚至建立新的假设)”,以及人们的认识就是从不断地纠正偏差错误中提高的。“光的本性”的认识史,也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讲述光的电磁说时要着重说明光的电磁说提出的背景和它的事实依据。还要着重说明提出光的.电磁说的重要意义在于使人们认识到光波与机械波有本质的不同。光的电磁说揭露了光现象的电磁本质,把光和电磁统一了起来。 需要强调的几点: 1、对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的讲述,要让学生抓住主要特征和它们的应用,并尽可能联系可见到的实例。如有可能,可做实验演示。 2、要使学生理解不同频率范围的电磁波,它们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的行为服从共同的规律,但因为频率的不同又各自具有某些特性。 注意:本节内容大多类似科普常识的介绍,没有太难以理解的理论,可以知道学生看书、归纳、总结,锻炼学生的自学 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关于光的电磁说一节,内容大多类似科普常识的介绍,没有太难以理解的理论,可以指导学生看书、归纳、总结,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学生自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思考有关问题, 1、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但光是什么波呢? 2、我们知道,一切机械波,包括声波在内,都需要有介质存在,机械波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但是光在真空里却能够传播,这如何解释呢? 探究活动 1、查阅资料:光学发展史中有关光的电磁说部分内容。 欧姆定律教案7 (一)教学目的 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的物理意义,了解定律中各量的单位; 2、能较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3、知道什么叫伏安法; 4、培养运用物理公式解答物理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教具 写有课堂练习题的小黑板(或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得出了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和它的电阻的关系,请一位同学叙述一下这个关系(抽中等学生或差等生不看书回答)。大家认为他说得对吗?(不足之处由学生订正)上节课我们曾经把这个关系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请一位同学回答是怎样表示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教师: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就是将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得出的一个电学的基本规律,即欧姆定律。 板书:欧姆定律 2、新课教学 教师: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呢?让大家阅读课本,请一位同学朗读欧姆定律的内容,教师板书。 板书: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教师:欧姆定律的内容中好像比上节实验得出的关系少设了一点什么,你们发现了没有?(在说到“正比”或“反比”时,没有说“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或“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这是否意味着“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不需要保持电阻不变这个条件了呢?不是的。只有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才会跟它两端电压成正比。同样,也只有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才会跟它的电阻成反比。定律作了简明的叙述,但暗含了这两个条件。这是对定律应注意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定律没有指明“正比”、“反比”所应满足的条件,还意味着它能适用于电压、电阻同时都变化时,电流应如何变的情形,这种情形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遇到。其次欧姆定律中说到的电流、电压、电阻都是属于同一段导体的。在后面将欧姆定律用于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时,注意到这一点是很必要的。欧姆定律的内容可以用公式来表述,请大家看看课本上是怎样表述的。(学生看书,教师板书) 现在请大家解答下面两个问题。(出示小黑板或幻灯片。请两个学生在黑板上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两个问题均有两种解法。例如,可以先用欧姆定律解出电阻值,再用欧姆定律解电流值;也可以直接用前面比例式(1)求解。) 问题①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0.25伏时,流过它的电流是0.13安。如果流过它的电流变为0.91安,此时它两端的电压多大? 问题②一个电阻箱接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上。把它的电阻调到350欧时,流过它的电流是21毫安。若再调节电阻箱,使流过它的电流变为126毫安,此时电阻箱的'电阻应是多大? 教师:在解答问题①时,除了黑板上的解法外,有同学还用了另一种解法(教师板书出来)大家看都对吗?(学生答)欧姆定律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定律。但在涉及只求两个量的变化关系的问题中,直接用比例式解通常要简捷些。 3、让大家阅读“想想议议”中提出的问题,议论一下。(学生阅读,分组议论) 教师:为什么安培表不能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去?(学生回答,教师订正)伏特表接到电源两极上为什么不会被烧毁?(学生回答,教师订正) 4、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在实验得出的规律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了欧姆定律。刚才大家看到,应用欧姆定律,不仅可以定量计算各种电学问题,而且还能简单明了地解释像安培表为什么不能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这类物理问题。今后学习中我们将会接触到这一电学基本规律的广泛应用。今天的复习任务首先是把定律的物理意义真正理解清楚。在作业中一定要注意解答的书写格式,养成简明、正确表达的好习惯。 5、布置作业 (1)工厂中车床照明灯采用36伏的安全电压,某车床照明灯工作时灯丝电阻是32欧,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2)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2伏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安,如果电压增大到3伏,导体中的电流多大? (3)电压保持不变,当接电阻为242欧的灯泡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91安,如改接电阻为165欧的电烙铁,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 (四)设想、体会 1、本课题教学设计的关键之一是处理好第一节的实验规律和欧姆定律的关系,使学生易于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的物理意义。特别是欧姆定律的公式为什么那样表达,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采用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再令=1的办法引出,超出初中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是不可取的;直接把公式抬出来,不说明它为什么综合概括了实验规律,就急急忙忙用公式去解题的办法,给学生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留下悬案,也是不妥当的。本教案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从实验规律出发,引出定律内容,再把定律的结论与实验的结论对比理解,说明定律既概括了实验的结果,又比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在引出公式后,由公式导出两个实验的结论,说明公式也的确是实验结论的概括。这样,学生对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的物理意义就有了切实的理解。对课文开头提出的欧姆定律是“实验结果综合起来”的才会有真切的体会。这样做的前提是在本章第一节的教学中,先通过实例运用学生在小学和中学数学学习中已较熟悉的比例知识导出本教案中的(1)(2)两式,根据第一节的内容和课时实际,不难做到。培养学生理解运用数学表达物理规律和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本章的一个重要特点。上述设计和课堂练习题的设计都有利于这种能力的培养。 2、本课题的另一重点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应用欧姆定律解题的能力。“掌握欧姆定律”的教学要求是本章以至电学学完后的最终要求。这节课只应是既简单又基础的应用。由于学生已经较长时间没有涉及到用公式进行定量计算,在这一节课对解题加以强调是非常必要的。教案中采取学生先阅读课文例题,再一起概括小结解题思路方法;在本课小结中再次强调,对学生提出要求等措施来实现。 3、由于采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措施,这不仅有力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而且也减少了教师的重复板书,节约了一些教学时间,有条件加两个课堂练习题。这两个练习题的目的不仅在于强调在涉及物理量的变化关系时,可以用比例法巧解,而且也再一次强化了欧姆定律与实验所得的规律的一致性的认识。但对U、I、R三个量同时变的问题,仅在教师阐明定律的意义时提及,在练习题中没有涉及,留待后续学习中去深化,以免加大学习的难度。 4、定律中的U、I、R是对同一导体而言,在本节课只需提醒学生注意就可以了。不必去讲不同导体的U、I、R要用下标区别的问题。待学习电阻的串联时,有了这种需要再提出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欧姆定律教案8 目 标 1、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变换式的物理意义; 2、能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学法指导把欧姆定律灵活的应用于串、并联电路,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解决问题。 一、自主先学(4分) 1.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电压的特点: 。 2.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电压的特点: 。 3.下面的表格是“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 表1电阻R=15Ω 表2 电压U=2V 分析表1数据,可得出结论 ; 分析表2数据,可得出结论 。 总结: 数学表达式: 。推导可得到U= 。R= 。 二、课堂探究(22分) 活动一、串联电路中欧姆定律的应用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在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组成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划片处在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为3V。求(1)R1的阻值(2)R2连入电路的阻值。 总结:串联电路总电阻R= 活动二、并联电路中欧姆定律的应用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6V不变,在电阻R1与R2组成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A,R2=20Ω求(1)R1的阻值(2)电流表A的示数。 总结:并联电路总电阻R= 三、课堂检测(10分)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4.5V不变,在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组成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划片处在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为3V。求(1)U1的阻值(2)R2连入电路的阻值。 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电键S,电流表Al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 (2)电源电压.(3)电阻R2的阻值. 四、我的收获(2分) 五、课后巩固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R1=6Ω,R3=4Ω,当S1、S2均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求:(1)R2的阻值; (2)当S1、S2均合上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3)仅合上S1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 欧姆定律教案9 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本节课从电压的高低、电阻的大小对用电安全的影响入手,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电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又提高在帮助他人时讲安全、讲规则、讲科学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理解影响电流的因素,电压和电阻对安全用电的影响;防雷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第六节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一、欧姆定律 1.当R一定时,U越大,I越大 2.当U一定时,R越小,I越大 二、安全用电 1.高压危险 2.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 三、雷电与防雷 教学过程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知识,现在同学们想想,为什么高压线要架在高大的钢架上?为什么电吹风不允许在浴室使用?下雨天为什么不可以站在大树下呢?可能有同学有答案,我们先不研究答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这节课,之后大家便能解答了。 首先回答我的问题,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生: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师:很好,那么公式怎样表达呢? 生:I=U/R。 师:没错(板书:欧姆定律I=U/R),我们已经知道,电流的大小跟电压、电阻有关,具体是怎样决定呢?我们现在分析一下:既然电流由电压、电阻决定,我们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电阻不变,当电压变小的时候,电流会怎样变化? 生:变小。 师:那电压增大呢? 生:跟着变大。 师:也就是说,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大,电流就越大,二者成正比关系。平常见到的变压器上标有“高压危险,禁止攀登”的字样,就是因为变压器的电压很高。如果人体不慎接触到高压,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大,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会造成生命危险,所以不要去攀爬变压器、高压线支架等,以免造成危险,因为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的电压,凡高于36V的电压对人都有生命危险,因此必须小心用电。 刚才是用固定电阻来研究电压对电流的决定关系,再看看当电压固定时,电阻对电流又有什么决定关系,电阻变大时,电流会怎样? 生:会变小。 师:那么电阻变小呢? 生:电流会变大。 师:那应该怎样总结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生: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小,电流反而越大。 师:原来干燥的木棒,不容易导电,可是当用水把它淋湿后,木棒就容易导电了,是因为湿了的`木棒电阻变小了,使得通过的电流变大。同样道理,对于人体来说,潮湿的皮肤比干燥的时候电阻要小,此时若有电压存在电流会很大,很危险。如果用湿手插拔插销、开关电灯等,极易使水流入插销和开关内,使人体和电源相连,造成危险,所以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那同学们现在能回答:为什么在浴室不能使用电吹风了吗? 生甲:因为在浴室中人体是湿的不安全。 生乙:浴室中水分多,电吹风易进水漏电。 师:方向对了。通常在浴室中使用电吹风是为了使浴后的头发快干,洗完澡后皮肤的电阻变小,若发生触电事故,极其危险,另外,由于室内水气较大,易被电吹风吸入筒内使机件短路而发生危险。故此,不应在浴室内使用电吹风。 通过用控制变量法: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电压、电阻对电流的决定作用,那么平时就要注意用电安全了,那为什么下雨天不可以站在大树下呢?跟洗澡有关系吗? 生:没有。 师:那跟什么有关呢? 生:雷电。 师:哦,原来是跟雷电有关系,那雷电是怎样产生的呢?可能不是每个同学都知道,现在跟大家介绍一下,有关雷电的知识。云层能积聚大量正电荷,而地球是导体,本身积聚负电荷,从而使得云层与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形成很高的电势差,几百万伏到几亿伏,因而产生的电流就十分强大,达到几万安至十几万安,形成高热和强光,会造成巨大破坏,能使人立即死亡。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破坏,科学家们努力寻求方法,发明了避雷针。(投影课本彩图)在一些高大的建筑物的顶端,装上针状的金属物,用导线把它与大地连接,就形成避雷针了,当发生雷电的时候,避雷针把雷电引到大地,使建筑物避免雷击。每一年我国都会因为雷电而遭受损失,雷电的危害很大,大家阅读有关的资料就知道了。另外,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大家可以通过资料来了解一下。 活动:学生阅读印发的资料。 欧姆定律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其涉及的单位; (2)理解欧姆定律,能进行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理解应用公式时要注意“同体性”和“同时性”,会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解释、推断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研究过程,从而能较熟练地运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间的正比、反比关系。 (2)初步学会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交流讨论,互相合作。 (3)学习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物理规律的方法,体会这样做的优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欧姆当年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关系的简史,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同时让学生在自我实现中增强成功体会。 二、教学重点 欧姆定律所揭示的物理意义及其数学表达式; 三、教学难点 欧姆定律的实验设计及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以及结论的得出。 四、教学器材 调光灯、小灯泡、电池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的电阻各一个、导线数根等。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物理情境进行讨论,提出问题。 如图的电路,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小组内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的方法: ①改变电源的电压 ②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 ③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等。 实验验证,学生观察灯的亮度的变化 师:灯时亮时暗说明什么? 生:电路中的电流有大有小。 师: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 (二)大胆猜想,激活思维。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你猜电流的大小究竟由哪些因素决定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当提示。学生联系已学内容以及刚才的实验现象,猜想:电流与电压的大小有关,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因为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最后,根据猜想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两者有关: 过渡: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猜想”这两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急切盼望问题的解决,产生主动探索的动机, (三)设计实验 1、课件出示思考题 (1)根据研究电阻大小影响因素的方法,这个问题应采用什么方法研究? (2)选择使用哪些器材? (3)该实验应分几步,具体步骤怎样? 2、学生激烈讨论,明确本问题的研究方法:必须设法控制其中一个量不变,才能研究另外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即控制变量法。 学生讨论,提出本实验必须分两步来完成:第一步,保持R不变(确定应该用定值电阻而不用灯泡),研究I与U的关系;第二步,保持U不变,研究I与R的关系。对于第一步,改变U(用电压表测),观察I(用电流表测量),且电压的调节可通过:改变电池节数来实现(阻值为R的电阻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或者通过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移动变阻器滑片来实现。 师生共同讨论: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比通过改变电池节数方案要好。 3、设计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图:学生个人设计,然后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几个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分析方案的好处和不足。 4、学生进一步讨论:对于第二步,要研究I与R的关系,首先要改变图中R的值,可用5Ω、10Ω、15Ω的电阻。要保持U不变,可调节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示数不变。 5、师生共同讨论:要完成以上实验,还必须测量相关数据,需要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四)分组合作,深入探究 在此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像科学家那样兴趣盎然地开始按拟定的方案实验,边做边想边记。教师巡视,注意他们的设计是否合理,仪器使用是否得当,数据记录是否正确,作个别辅导。 欧姆定律教案11 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引出欧姆定律;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的传授,使学生通过对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的了解,受到其刻苦钻研精神和严谨科学态度的感染和熏陶。 重点是欧姆定律所揭示的物理意义及其数学表达式;难点是欧姆定律的实验及其设计;关键是做好本节的实验。 演示用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及定值电阻(5欧、10欧、15欧各一个)、导线若干根。 以实验引导、分析比较、讲授为主 一、新课引入: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那么,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和研究的问题。其实,这个关系早在十九世纪初时已被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经过十年的艰辛探索总结出来了,成为电学中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即后来人们所称的 欧姆定律(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为了学习、研究欧姆定律,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试着用堂上短短几十分钟,借助于比欧姆时代先进得多的现成仪器,踏着平坦的道路重复一次欧姆及前人的研究工作,又来学当一次科学家,行吗?(话音刚落,学生们都高兴地同声叫:行!)好!今天我们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三者间关系的方法与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一样,即先使其中一个量(如电阻)保持不变,研究其余两个量(电流和电压)间的关系;再使另一量(如电压)保持不变,研究剩下两个量的关系;最后通过分析、综合,就可总结出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一)实验与分析(板书) 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 2、实验器材:电源一个、演示电流表一个,演示电压表一个、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定值电阻5欧、10欧、15欧各一个,导线若干根。 3、实验步骤: ①设计电路图和实物连接图。(出示小黑板,如图1所示,但先用两张纸分别横向盖住电路图、实物图和表格) 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器材和学过的(串、并联)电路思考:应取哪种电路连接?并动手设计电路图。与此同时,教师巡视并选出两个代表性电路图,再揭下小黑板电路图盖纸进行对照。可能出现跟小黑板上教师设计的电路不同,这时应因势利导地说明,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器材所接位置不同,不受影响。并向学生强调:无论哪种设计方法,都不能把仪表正、负极接反;在连接实物时应断开开关,并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放到最大电阻位置。 待多数同学都完成设计后,请两位同学上讲台(他们是以后分组实验的小组长),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布置其他同学设计表格。然后揭下小黑板上表格的盖纸,让同学们自己订正。 (师生共同检查、分析、订正上面两位同学连接的实物图。) ②保持电阻R不变,研究电流I随电压U的变化关系。(实验并板书) 条件:在图(b)中接入5欧的定值电阻。 操作:按照表一做三资助实验,每次都使电阻R两端电压按1伏、2伏、3伏递增。 记录:观察电流表示数并记在表一电流栏内。 分析:同学们对三次实验数据作分析比较后,可得“电压增大几倍电流也增大几倍”的感性认识。 结论:当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关系。(板书) ③保持电压U不变,研究电流I随电阻R的变化关系。(实验并板书) 条件:在图(b)中,保持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为3伏不变。 操作:按照表二做三次实验,依次分别接入5欧、10欧、15欧电阻。 记录: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二电流栏内。 分析:同学们对三次实验数据作分析比较后,可得到“电阻增大几倍电流就减小几倍”的感性认识。 结论:当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板书) (二)、欧姆定律(板书) ①文字表述: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规律叫欧姆定律。(板书并讲解) ②公式:I=U/R(板书) ③单位:U—伏、R—欧、I—安(板书) ④说明:欧姆定律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它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电流计算。 ⑤强调:欧姆定律公式中各个物理量只能是同一导体在同一时刻所具有的量,也就是说不能用甲导体的电压、电阻去求乙导体的电流。 (三)、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板书) 讲解:上述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反映了一段导体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知道了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算出第三个量。应特别注意,I=U/R和R=U/I属于形同实异。也就是说,R=U/I式中的R不能理解为:电流一定时,电阻R与电压U成正比,或电压一定时,电阻R与电流I成反比。因为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决定的,所以R=U/I,只能用来计算电阻的大小,而不能用作电阻的定义式。 三、课堂小结:欧姆定律是今后学习电学中常用的定律,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应掌握以下几点:①要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②要掌握欧姆定律的实验与设计;③要了解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④要掌握欧姆定律的公式、单位及公式的变形。 四、巩固练习: l、按照表一记录的电压值和电阻值计算电流值。 2、某一电阻接在60伏的电路中,其上通过的电流为2A,问:该电阻为大?若电压增大到120伏时,其电阻为多大?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华东版初中物理教材。 欧姆定律教案12 一、教学目的。 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2、会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3、通过介绍欧姆定律的发现问题,了解科学家为追求真理所做的不懈的努力,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欧姆定律及利用欧姆定律对电路问题进行计算。 三、教具。 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出示小黑板)请你分析表1、表2中的数据,看看可以分别得出什么结论。 2、将上一问中所得出的两个结论概括在一起,如何用简炼而又准确的语言表达? (1)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相互间纠正概括中出现的错误,补充概括中的漏洞,得到较完整的结论。 (2)教师复述结论,指出这一结论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 (二)讲授新课。 (板书:二、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如果用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用伏;用R表示导体的电阻,单位用欧;用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单位用安。 对欧姆定律作几点说明: ①此定律精辟地说出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流、电压和电阻,它们是三个不同的电学量,但它们间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定律中两个“跟”字,反映了电流的大小由电压和电阻共同决定,“正比”“反比”则准确的说出了电流随电压、电阻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教师在“跟”“正比”“反比”的字样下方用彩笔画上“ ”)。 ②定律中所说的电流、电压、电阻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教师用彩笔在“导体中的”“这段导体两端的”、“这段导体的”字样下方画上“”)。 需要在字母旁加脚标时,I、U、R的脚标应一致,如 ③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渗透着科学家的辛勤劳动。 向学生介绍欧姆的优秀品质,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抓住以下三个要点: 其一:欧姆的研究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如当时没有电流计、又没有电压稳定的电源。 其二:欧姆不是知难而退,而是勇于正视困难并解决困难。他先后制成了相当精密的测量电流的扭秤,找到了电压稳定的电源,又经过长期的细致研究,终于取得了成果,他的这项研究工作,花费了十年的心血。 其三:我们应学习欧姆的哪种优秀品质。 ④欧姆定律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电学问题的方法,如过去要知道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只有采用安培计测量的方法,而如今,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在已知电压、电阻的情况下,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下面我们就利用欧姆定律来计算一些电路问题。 (板书:2、应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问题。) 介绍解题的一般步骤: ①读题、审题。 ②根据题意画出完整的电路图或某一段电路的示意图。 ③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④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完整,规范)。 例1:一盏白炽电灯,电阻为807欧,接在220伏的电源上,如图1所示,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教师结合此题具体讲解解题步骤,并板演解题格式。 已知:R=807欧 U=220伏,求:I=? 答:通过白炽电灯的电流约为0.27安。 例2:如图2所示,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3欧,通过的电流为0。45安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由学生读题,并分析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及如何求解未知量,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 已知:R=6.3欧 I=0.45安,求:U=? 答: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大约2。8伏的电压。 例3: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伏,用安培计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安,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学生个人作练习,由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解题,然后教师进行讲评。 在解例3的基础上,教师介绍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并说明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阻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明确欧姆定律这一电学中极其重要的规律是怎样得到的,它精确地阐述了什么问题?欧姆定律的重要意义以及怎样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的计算问题。 (四)巩固知识。 讨论课本46页“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1、课本习题 2、补充计算题: (1)某电流表的电阻为0。02欧,允许通过它的最大电流为3安,通过计算回答,能否把这个电流表直接接到电压为2伏的电源的两极上? (2)有一个电烙铁,工作时电阻丝里的电流是0.5安,如果电阻是72欧,电烙铁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 (3)家庭电路中的某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是0.2安,这时灯丝的电阻是多少欧? 3、阅读课本三、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欧姆定律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解欧姆定律,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欧姆定律的探究学习,学会“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并加强了电路实验的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实验操作,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表达式。 难度:实验探究欧姆定律的过程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城市夜晚灯光璀璨,霓虹灯闪烁的情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场景中灯光的变化,学生根据知识经验能得出变化的灯光是由电流的变化引起的。 教师引导: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的电流是如何轻易改变的?以及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到底存在这怎样的关系?进而引出课题——《欧姆定律》。 环节二:新课讲授 探究实验:电流跟电阻电压的关系 提出问题:电压能使电路产生电流,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那么,电压、电阻是怎样影响电流的大小呢?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学员根据之前所学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和特点,可能会猜想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首先设计实验电路,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讨论,完成实验方案的制定。 ①电流与电阻和电压均有关系,如何确定电流的变化是由电压还是电阻引起的?(控制变量法) ②如何保持电阻不变,而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电阻不变,更换电池数量或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 ③如何保持电压不变,而改变导体电阻?(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并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④为了更好的找到规律,应该如何测量实验数据?(测量多组实验数据) 学生根据之前学习有关电压和电阻的知识,交流谈论问题答案,确定实验方案。 教师总结得出要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可以分成两个课题分别探究。 课题一:控制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课题二: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改变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据此画出电路图,进行展示,并确定实验步骤。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电路图完成实物的'连接,进行实验操作,收集多组实验数据。教师强调注意事项:连接电路时开关出于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值等。 分析与论证: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电路中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随电阻增大而减小。 多媒体展示:教师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欧姆对电路规律的探究历程,以及相关人物事例。引出欧姆定律的内容。 教师讲解: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索要学习的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为,并明确各物理量单位,以及公式表达的物理意义:电路中的电流由电压和电阻共同决定,且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环节三:巩固提高 出示习题:手电筒的小灯泡上标有“2.5V0.3A”,表示加2.5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3A,灯泡正常发光。则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时多少?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小结: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在获得物理规律的同时,感受物理探究的乐趣,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2.布置作业:思考为什么电流表不能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而电压表可以连接在电源两极 四、板书设计 (略) 欧姆定律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介绍欧姆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品格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的课型属于习题课,以计算为主.习题训练是欧姆定律的延续和具体化.它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并使学生初步明确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 教法建议 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明确题设条件,正确地选择物理公式,按照要求规范地解题,注意突破从算术法向公式法的过渡这个教学中的难点.特别需强调欧姆定律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同一性,即同一导体,同一时刻的I、U、R之间的数量关系.得出欧姆定律的公式后,要变形出另外两个变换式,学生应该是运用自如的,需要注意的是,对另外两个公式的物理含义要特别注意向学生解释清楚,尤其是欧姆定律公式. 教学设计方案 引入新课 1.找学生回答第一节实验得到的两个结论.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 跟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加在导体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 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有一个电阻,在它两端加上4V电压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2A,如果将电压变为10V,通过电阻的电流变为多少?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为5A,因为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加在电阻两 端的电压成正比. 3.在一个10的电阻两端加上某一电压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2A,如果把这个电压加在20的电阻两端,电流应为多大?为什么? 要求学生答出,通过20电阻的电流为1A,因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 电阻大小成反比,我们已经知道了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导体中电流跟这段导体电阻的关系,这两个关系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呢? 启发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复述,指出这个结论就叫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此定律正是第一节两个实验结果的综合,电流、电压、电阻的这种关系首先由德国 物理学家欧姆得出,所以叫做欧姆定律,它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 2.介绍《欧姆坚持不懈的精神》一文. 3.欧姆定律中的电流是通过导体的电流,电压是指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电 阻是指这段导体所具有的电阻值. 如果用字母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用字母R表示导体的电阻,字母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那么欧姆定律能否用一个式子表示呢? (二)欧姆定律公式 教师强调 (l)公式中的I、U、R必须针对同一段电路. (2)单位要统一I的单位是安(A)U的单位是伏(V)R的单位是欧 教师明确本节教学目标 1.理解欧姆定律内容及其表达式 2.能初步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学问题. 3.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欧姆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例1】?一盏白炽电灯,其电阻为807,接在220V的电源上,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教师启发指导 (1)要求学生读题. (2)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简明电路图,并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及数值和未知量的 符号. (3)找学生在黑板上板书电路图. (4)大家讨论补充,最后的简明电路图如下图 (5)找学生回答根据的公式. 已知V,求I 解?根据得 (板书) 巩固练习 练习1?有一种指示灯,其电阻为6.3,通过的电流为0.45A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练习2?用电压表测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4A,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通过练习2引导学生总结出测电阻的方法.由于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 利用欧姆定律就可以求出电阻大小.所以欧姆定律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则定电阻的方法这种 方法,叫伏安法. 【例2】?并联在电源上的红、绿两盏电灯,它们两端的电压都是220V,电阻分别为 1210、484. 求?通过各灯的电流. 教师启发引导 (1)学生读题后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2)I、U、R必须对应同一段电路,电路中有两个电阻时,要给“同一段电路”的I、U、R加上“同一脚标”,如本题中的红灯用来表示,绿灯用来表示. (3)找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简明电路图. (4)大家讨论补充,最后的简明电路图如下 学生答出根据的公式引导学生答出 通过红灯的电流为 通过绿灯的电流为 解题步骤 已知求. 解?根据得 通过红灯的电流为 通过绿灯的电流为 答?通过红灯和绿灯的电流分别为0.18A和0.45A. 板书设计 2.欧姆定律 一、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表达式 三、欧姆定律计算 1.已知V,求I 解?根据得 答?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是0.27A 2.已知 求. 解?根据 得 通过 的电流为 通过 的电流为 答?通过红灯的电流是0.18A,通过绿灯的电流是0.45A 探究活动 【课题】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 【组织形式】个人和学习小组 【活动方式】 1.制定子课题. 2.图书馆、互联网查找资料 3.小组讨论总结 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教案15 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本节课从电压的高低、电阻的大小对用电安全的影响入手,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电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又提高在帮助他人时讲安全、讲规则、讲科学的意识,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理解影响电流的因素,电压和电阻对安全用电的影响;防雷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第六节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一、欧姆定律 1.当R一定时,U越大,I越大 2.当U一定时,R越小,I越大 二、安全用电 1.高压危险 2.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 三、雷电与防雷 教学过程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知识,现在同学们想想,为什么高压线要架在高大的钢架上?为什么电吹风不允许在浴室使用?下雨天为什么不可以站在大树下呢?可能有同学有答案,我们先不研究答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这节课,之后大家便能解答了。 首先回答我的问题,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生: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师:很好,那么公式怎样表达呢? 生:I=U/R。 师:没错(欧姆定律I=U/R),我们已经知道,电流的大小跟电压、电阻有关,具体是怎样决定呢?我们现在分析一下:既然电流由电压、电阻决定,我们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电阻不变,当电压变小的时候,电流会怎样变化? 生:变小。 师:那电压增大呢? 生:跟着变大。 师:也就是说,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大,电流就越大,二者成正比关系。平常见到的变压器上标有“高压危险,禁止攀登”的字样,就是因为变压器的电压很高,教案《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教案》。如果人体不慎接触到高压,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大,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会造成生命危险,所以不要去攀爬变压器、高压线支架等,以免造成危险,因为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的电压,凡高于36V的电压对人都有生命危险,因此必须小心用电。 刚才是用固定电阻来研究电压对电流的决定关系,再看看当电压固定时,电阻对电流又有什么决定关系,电阻变大时,电流会怎样? 生:会变小。 师:那么电阻变小呢? 生:电流会变大。 师:那应该怎样总结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生: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小,电流反而越大。 师:原来干燥的木棒,不容易导电,可是当用水把它淋湿后,木棒就容易导电了,是因为湿了的木棒电阻变小了,使得通过的电流变大。同样道理,对于人体来说,潮湿的皮肤比干燥的时候电阻要小,此时若有电压存在电流会很大,很危险。如果用湿手插拔插销、开关电灯等,极易使水流入插销和开关内,使人体和电源相连,造成危险,所以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那同学们现在能回答:为什么在浴室不能使用电吹风了吗? 生甲:因为在浴室中人体是湿的不安全。 生乙:浴室中水分多,电吹风易进水漏电。 师:方向对了。通常在浴室中使用电吹风是为了使浴后的头发快干,洗完澡后皮肤的电阻变小,若发生触电事故,极其危险,另外,由于室内水气较大,易被电吹风吸入筒内使机件短路而发生危险。故此,不应在浴室内使用电吹风。人双手间干燥时电阻是1000~5000 Ω,潮湿时是200~800 Ω。如果两端加上36 V的电压,电流是多少?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分别计算手干燥和潮湿时的电流,干燥时:Imin= =7.2×10-3 A=7.2 mAImax= =36×10-3 A=36 mA潮湿时:Imin= =0.045 A=45 mAImax= =0.18 A=180 mA根据欧姆定律的计算,即使人体电阻在最大的时候,如果碰到220 V的电压,电流也在40mA以上,对人是有危险的。用湿手去触摸开关,拔插头时,容易使水流入开关或插头内,通过水这种导体使人和电源相通,造成危险。 通过用控制变量法: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电压、电阻对电流的决定作用,那么平时就要注意用电安全了,那为什么下雨天不可以站在大树下呢?跟洗澡有关系吗? 生:没有。 师:那跟什么有关呢? 生:雷电。 师:哦,原来是跟雷电有关系,那雷电是怎样产生的呢?可能不是每个同学都知道,现在跟大家介绍一下,有关雷电的知识。云层能积聚大量正电荷(云层本身带负电荷),而地球是导体,本身积聚负电荷(地层自身带正电荷),从而使得云层与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形成很高的电势差,几百万伏到几亿伏,因而产生的电流就十分强大,达到几万安至十几万安,形成高热和强光,会造成巨大破坏,能使人立即死亡。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破坏,科学家们努力寻求方法,发明了避雷针。在一些高大的建筑物的顶端,装上针状的金属物,用导线把它与大地连接,就形成避雷针了,当发生雷电的时候,避雷针把雷电引到大地,使建筑物避免雷击。每一年我国都会因为雷电而遭受损失,雷电的危害很大,大家阅读有关的资料就知道了。另外,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大家可以通过资料来了解一下。雷雨的天气尽量不要外出走动,不要在大树下躲雨,不站在高处,而应蹲在低凹处并且两脚尽量并拢。 本课总结: 1.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的电压。 2.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3.预防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 (1)绝对不要接触没有绝缘皮的火线以及跟火线连通的导体。 (2)绝缘部分破损,导电部分裸露处要及时更换。 (3)不要在电线上搭晾衣物,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4.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5.雷电的产生、危害及预防产生:危害:(略)预防:避雷针: 欧姆定律教案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提供到的有关欧姆定律教案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哈!欢迎阅读参考学习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相关内容请关注品才网 欧姆定律教案: “欧姆定律”是本章的核心,也是整个电学知识的基础。通过第一节成功的探究活动,在所得结论的基础上不难得出欧姆定律。关键是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实际意义,认识欧姆定律及其公式的使用是“有条件”的。对于欧姆定律公式的另外两个变形,并不表示在某种条件下,物理量之间存在正比或反比的关系,它们只是在数量上满足这样的关系而已。 欧姆定律的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公式进行定量计算;二是利用欧姆定律对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规律进行定性分析。教学可以在复习上一节探究结果的基础上直接引入欧姆定律,通过例题,帮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同时强调公式中的I、U、R是针对同一导体、同一时刻而言的。利用公式计算,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问题、规范解题的习惯。在认识公式后,变形出另外两个变换式,通过师生讨论,强调U=IR并不表示电压与电流成正比;R=UI并不表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电阻的串、并联规律,由于它在电学计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率,所以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运用实验探究或理论推导等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串、并联电阻的关系。可以在实验前组织学生进行猜想,多数学生会“想当然”地认为,在电路中再次接入电阻后,总电阻会变大(电流减小),最终实验现象与猜想矛盾。这样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实验后可以通过类比导线电阻与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帮助学生加强认识。串、并联电阻定量关系的实验探究应 以串联为主。另外,还可以利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中电压及电流规律,进行理论推导。在进行定量分析时,利用实验体会电阻的等效替换,注意帮助学生体会等效的思想。无论应用哪种方法进行研究,都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习题非常典型,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教学时要注意多加利用。 教学重点:理解欧姆定律,能用其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欧姆定律并应用。 教学方法: 1.对于欧姆定律及其计算,主要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主训练的形式进行。 2.对于串并联电路中的电阻规律采用创设情境,进行实验探究式学习。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欧姆定律,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2.根据实验现象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 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欧姆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试电笔、阻值相同的两只定值电阻(10 Ω)、学生电源、阻值相同的两只定值电阻(小组间不同,但阻值之和能通过电阻箱调出来)、电流表、小灯泡、开关、导线若干、电阻箱。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提出问题: 1.在上一节探究“导体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应用了哪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2.在研究过程中控制了哪个物理量? 3.利用上节课得出的结论,填充表格,并阐述原因。(利用多媒体展示下列两表) 表一: 电压U/V 1 2 电流I/A 表二: 电阻R/Ω 5 10 电流I/A (学生回顾实验,回答问题。) 总结:探究“导体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中,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先控制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再控制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根据“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结论,表一中的2 V是原来电压的2倍,所以电流也是原来的2倍,变为 A;电流 A变成了原来的3倍,所以电压也应该是原来的3倍,应是3 V。根据“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结论,表二中的10 Ω是原来的2倍,所以电流是原来的1/2,变为 A;电流 A变成了原来的1/3,所以电阻应该是原来的3倍,应是15 Ω。 教师活动:要求学生将探究活动的两个结论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学生思考概括。) 总结:“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 一、欧姆定律 1.展示欧姆定律,学习计算公式 展示材料: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提出问题: (1)电流、电压和电阻三个物理量之间,是哪个量随着哪个量变化?为什么? (2)如何理解欧姆定律中的“正比”“反比”? (3)“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的描述,有没有什么条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呢? (4)公式中的各个符号的意义和单位分别是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总结:电压产生电流,所以电流随着电压变;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所以电流随着电阻变。所谓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是说当电压变为原来的几倍,电流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所谓电流与电阻成反正比,是说电阻变为原来的几倍,电流就变为原来的几分之一。“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是建立在导体电阻一定的条件下的;“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是建立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的条件下的。公式中的U、R、I分别表示电压、电阻、电流,单位分别是伏 特(V)、欧姆(Ω)、安培(A)。 (教学说明:通过这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明确公式中各个符号的物理意义及其因果关系,理解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真正含义。) 2.使用公式的条件 (1)欧姆定律公式中各物理量具有“同一性”,即I、U、R都是针对同一导体、同一时刻而言的。 (2)在运用欧姆定律公式进行计算时,要选择正确的物理量的单位,只有当电压的单位使用伏特(V),电阻单位使用欧姆(Ω)时,电流的单位才是安培(A)。 二、欧姆定律的应用 1.典题精析(课件展示题目) 展示材料:出示试电笔,将其插入插座中,使氖管发光,如右图。 提出问题: (1)试电笔为什么会发光?有电流通过人体吗? (2)插座中的电压很高(220 V),并且有电流通过人体,人为什么没有触电?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总结:当试电笔中通过电流时,能够发光,此时人体串 联在电路中,也有电流通过人体,人之所以没有触电,是因为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不足以产生危害。 (拆开试电笔,让学生观察电阻,如右图所示,并用多媒体展示题目。) 例题:试电笔中的电阻为880 kΩ,氖管的电阻和人体的电阻都比这个数值小得多,可以不计。使用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提出问题: (1)这道题目中已知哪些物理量,求哪个物理量? (2)你能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并把已知物理量和所求物理量都标到图中吗? (3)题目中的已知物理量和所求物理量,都是针对同一导体的吗? (4)各物理量的单位满足欧姆定律计算公式的要求吗? (学生思考讨论,画出电路图,回答问题。) 学生总结:本道例题已知电阻的阻值,求电阻上的电流。除此以外,还有一个隐含条件,就是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 V。这三个物理量都是针对同一个电阻来说的,满足欧姆定律的要求。但是,电阻的单位需要换算成“Ω”。 教师活动:(由学生叙述,教师板书解题过程。)强调欧姆定律使用时的“同一性”原则。强调解题的规范性,包括公式、单位、代入过程和最终结果。强调解电路计算题时,画出电路图,并将已知条件标在电路图中,有助于解题思路的分析。(本题电路图如右下图所示) 解:R=880 kΩ=880×103 Ω U=220 V I= = =×10-3 A 教师总结: (1)例题得出电流:×10-3 A= mA,这么大小的电流通过人体,是没有伤害的,但却能使氖管发光。 (2)知识与技能方面:欧姆定律公式的使用条件和物理计算题的解题规范性。 (3)学生交流合作方面。 (教学说明:通过例题,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欧姆定律的使用条件,同时,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 2.知识拓展:将欧姆定律的计算公式变形得出U=IR,R=UI,利用公式,已知电流、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中的任意两个,就可以求出另外一个。 提出问题:针对两个变形式,模仿欧姆定律,描述为“导体两端的电压跟电流成正比”和“导体的电阻跟两端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正确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学生总结: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电流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能说“导体两端的电压跟电流成正比”。电阻是导体自身的性质,受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影响,与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无关,只是在数量上等于电压和电流的比值。所以不能说“导体的电阻跟两端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 3.即学即练:(课件展示练习) (1)一个200 Ω的定值电阻,接在电压为12 V的电源两端,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 mA。若要通过它的电流大小为 A,则需要在电阻两端加上______ V的电压。若电阻两端不加电压,则通过他的电流为 ________ A,它的电阻为________ Ω。 (2)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每千米的电阻为欧。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在甲地利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源接成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当电压表的示数为伏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安,则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为() 千米 千米 千米 千米 答案:(1)60 30 0 200(2)B 4.介绍欧姆事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展示材料:欧姆(1787~1854年)1787年3月16日生于德国埃尔兰根城,父亲是锁匠。16岁他进入埃尔兰根大学研究数学、物理和哲学,中途辍学,由于经济困难,直到26岁才完成博士学业。 欧姆从1825年开始研究电流与电源及导线长度的关系。由于缺少资料和仪器,给他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少困难,但他在孤独与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研究,自己动手制作仪器。他用自制的细长金属丝测定出几种金属的导电能力,设计了显示电流大小的仪器,采用铜—铋组成的温差电偶作稳定的电源。他于1826年归纳出了今天所称的欧姆定律,并于次年出版《伽伐尼电路:数学研究》。 欧姆定律发现初期,许多物理学家不能正常理解和评价这一发现,并提出怀疑和尖锐的批评。研究成果被忽视,加上经济极其困难,使欧姆精神抑郁。直到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金奖,才引起德国科学界的重视。后人为了纪念他,就用他的名字作为电阻的单位。 教师活动:利用上述材料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三、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方案1(实验探究) 1.相互合作,探究定性关系 展示材料:出示两只阻值相同的定值电阻。 提出问题:将这两只电阻串联入电路,它们的总电阻比它们大还是小?将这两只电阻并联呢? 猜想或假设:学生思考讨论,猜测总电阻与各只电阻的大小关系。(部分同学认为无论串联,还是并联,总电阻都比一只电阻大。) 设计实验:先将一只电阻连入电路,接入电流表或灯泡,再将另一只电阻以不同方式分别连入电路,通过电流表示数或灯泡亮暗程度的变化,来判断电路中电阻大小的变化。注意:并联时,电流表应接在干路中。如果使用电流表,要记录数据。 进行实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小组之间准备的定值电阻不同,以便通过不同阻值的电阻具有相同的规律,从而说明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分析和论证:选取不同阻值的小组,描述实验现象或展示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电阻串、并联的定性关系。 (1)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2)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2.拓展深化,探究定量关系 提出问题: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 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但到底有多大呢?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采取应用电阻箱代替两只分电阻,边观察电流表,边调节电阻箱的阻值,直到电流表示数与两只分电阻接入电路中的示数相同。比较电阻箱与分电阻的大小关系。 (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得出结论。) 学生总结:串联电阻的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表达式为R=R1+R2。 教师总结:电阻箱对电路的作用效果,与两只电阻串联时是相同的,电阻箱就是两个分电阻串联使用的等效电阻,即总电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是等效法。利用等效的方法,可以研究电阻并联时的总电阻与分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和,表达式为1R=1R1+1R2。 方案2(类比法) 展示材料:出示两段导体,将其靠紧变长,演示串联;将其靠紧变粗,演示并联,如下图所示。 学生总结:两电阻串联,相当于导体变长了,所以总电阻一定比分电阻大;两电阻并联,相当于导体变粗了,所以总电阻一定比分电阻小。 方案3(理论推导) 展 示材料:出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规律。 串联:①I=I1=I2 ②U=U1+U2 并联:③I=I1+I2 ④U=U1=U2 将变形公式U=IR带入②式得IR=I1R1+I2R2 再利用①式得R=R1+R2 将公式I=UR代入③式得UR=U1R1+U2R2 再利用④式得1R=1R1+1R2 教师总结:从电阻串、并联的关系式来看,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即学即练:(课件展示练习) (1)有两个阻值为 6 Ω的电阻,将它们串联后总电阻为______Ω,将它们并联后总电阻为______Ω。 (2)如右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0 V,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 A和6 V。求: ①通过R1的电流I1是多少? ②马平同学在求R2的电阻值时,解题过程如下: 根据欧姆定律:R2= = =12 Ω 请你指出马平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 答案:(1)12 3 (2)① A ②R2两端的电压不是6 V R2两端的电压U2=U-U1=10 V-6 V=4 V R2= = =8 Ω (1)知识与技能方面: ①欧姆定律、计算公式及其变形公式; ②欧姆定律的使用条件; ③解物理计算题的规范性; ④电阻的串、并联规律。 (2)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3)学生交流合作方面。 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第1、板书设计2、3、4题。 《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欧姆定律,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自己找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2)通过图象处理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利用图象分析,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2)结合欧姆的故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活动探究。 2、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教学难点】 探究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活动中实验方案的设计及评估 【教学器材】 每组配:额定电压为1.5V的干电池3节、导线若干、开关(1个),电流表和电压表(各1个),滑动变阻器(1个)、电阻3个(5Ω、10Ω、20Ω)【课前准备】 1、观察一些电器上的铬牌。 2、复习电流电压和电阻,进一步熟悉它们的定义、单位和测量工具。 3、上网查找有关欧姆的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阶段 与时间分配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说明 引入新课 活动一 改变小灯泡的亮度 给你一个小灯泡(额定电压3.8V),三个阻值不同的电阻,干电池3节,开关一个,导线若干,怎样让小灯泡发出不同亮度的光来。 发现并提出问题: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会改变?(留言版)分组汇报:你是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改变了灯泡的亮度?(留言版)注意:学生可以在网页的求助站中寻找帮助 学生回答:更换电池或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问:这说明了什么?(留言版) 分析各种现象引导学生知道改变电池的电压。和改变电路中的电阻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发现问题 让学生成为发现者而不是观察者 电路设计 完成活动“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1电路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 2电路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什么关系?(留言版)【实验设计】 怎样来研究电压和电阻对电流的影响?应用什么方法?如何控制变量?(留言版)(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要控制电阻不变)(要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要控制电压不变)(活动1)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设计电路1: 设计电路2 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讨论热烈,想出了两种改变电流大小的方法 进一步培养 学生在实验中控制变量的意识, 教学阶段 与时间分配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说明 完成实验“电流与电阻的变化” 【操作与记录】 1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请学生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2)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阻值 最大 处。 (3)注意认清和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 正负 接线柱和量程,用试触的方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4)闭合开关前检查电路,确认电路无误后方可进行实验。2.按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 实验次数 R=10Ω U/V I/A 1 2 3 3.评估及讨论: 根据实验的结论讨论评价方案的优劣。(留言版) 〖思考〗在电路2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什么?(改变电阻两端电压大小及保护电路)学生点击网页上的动画,在留言板上概括结论。4.实验结论: 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活动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设计电路1 学生回答并思考 学生实验、观察、思考,得出结论。并举例说明。可通过串联电路中的分压原理来解释。 有的学生会设计图1,但要求学生用已有的电路来完成实验,这时电池的内阻分压可以不讲。在这里我们仅从华东变阻器保护电路这一作用来评价 方案的优劣 教师先不评价哪一种方案更好,而是放手让学生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知道通过实验总结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 要求学生从实践中培养分析、探索和判断能力,深刻领会实验的科学性、合理性、严密性。教学阶段 与时间分配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说明 学习用图像处理数据 介绍欧姆 设计电路2 [讨论] 选折一个较好的方案来做实验。 〖思考〗在电路2中滑动变阻的作用是什么?(控制在不同的电阻两端电压不变)1设计实验表格 2,并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填入表2 实验次数 U=2V R/Ω I/A 1 2 3 结论:。【分析与论证】 〖思考〗1在实验中,电流与电压并不严格成正比,电流与电阻并不严格成反比,为什么?(因为实验中有误差)2造成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电阻发热、测量次数少、电表读数、电流表外接等)[学科整合]物理中的数学 在如下坐标中将表1中数据表达出来 同学们!能将上述两个结论结合起来,就得到欧姆定律 介绍欧姆生平 二、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表达式:I=U/R U: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V,R:导体的电阻,单位:Ω,I:导体中的电流,单位:A 要求学生从实验中找出造成误差的原因,并说出怎样来减小误差。 可将书上的图像要学生描好后用实物投影仪。可多查阅几个学生。 学生解答 用图像进行实验数据处理是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让学生去发现图像中的信息,培养学生用图像分析、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通过欧姆的故事,增强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献身科学的学习热情。教学阶段 与时间分配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说明 反馈练习 小结布置作业 欧姆定律的几点说明: 1同时性:导体的电压和电流是同一时刻的。2同体性:电压和电流是同一段导体的电压和电流 例:根据欧姆定律I=U/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阻大的导体通过的电流一定小 B 电压大的导体通过的电流一定大 C 当电压一定时,电阻大的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一定小 D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通过的电流成反比。 【小结】怎样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怎样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欧姆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留言版) 【作业】资源与评价 强调在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时,各物理量一定要写单位,不能数学化.【板书设计】 第一节 欧姆定律 一、活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提出问题 2猜想和假设 3设计实验 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控制电阻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控制电压不变。4进行实验 5得出结论; 二、欧姆定律 三、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第三篇:欧姆定律教案
第四篇:欧姆定律教案
第五篇:欧姆定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