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雷雨》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教学重难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教学方法:
阅读法、讲授法、图片展示法、视频展示法、对比分析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猜谜语:“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 ——雷雨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18课《雷雨》”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
“现在同学们自读课文,认识一下雷雨,要求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识生字(课件展示生字)(1)带拼音齐读词语(2)去掉拼音读词语
(3)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识记这些生字:如:用动作记住“压”“垂”;用换偏旁记住“虹”等。
(4)开火车组词
三、细读课文,读悟结合
1、图文结合 课件出示课文两幅插图,分析两幅图分别是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课文哪些自然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哪些自然段写的是第二幅图的内容?”
2、看课文视频资料
(1)观看课文动画视频,学生仔细倾听。(2)学生再次默读,思考上述问题。
“那前三个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呢?”(雷雨前)
3、小结:作者写这篇文章是按照一定顺序来写的,先写雷雨前,再写雷雨中,最后写雷雨后,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这样写,好吗?
4、抽三名同学分部分朗读课文,体会“雷雨前——中——后”的条理。
5、雷雨前
“我们先来看看雷雨前的景象。”
(1)指名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并思考:这一部分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在文中标出来。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板书:乌云、叶子、蝉、大风、蜘蛛、闪电、雷声。
(2)“你觉得这一部分中哪些词用得比较好?好在哪呢?” A、压(手势)
a、课件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黑沉沉”和“压”给你什么感觉?你认为应该怎么读这句话? b、指名读 B、垂
a、课件出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一个“垂”字说明了什么?(风很大,蜘蛛很害怕,很惊慌)b、“带上惊慌、害怕的感情一起读这一句话吧。” 学生齐读。
(3)雷雨前除了大风,还有什么让人害怕?(闪电、雷声)
①“文中是怎么来写闪电和雷声的?”
课件出示,学生齐读:“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②“这么亮的闪电,这么响的雷声,当然可怕,谁能读出害怕的语气呢?” ③用“越来越„„”说一句话吧。
(4)“这就是雷雨前的景象,带上你的感情把它读出来吧。” 学生齐读。
6、雷雨中
“满天的乌云压下来,风吹得树枝乱摆,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不一会儿就下起雨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雷雨中的景象。”
(1)学生齐读
(2)开头用3个“哗”说明什么?(雨急且大)该怎么读这一句?(语气重、稍快、停顿短)
(3)两个“渐渐地”说明什么?(雨由大到小,读时要慢)
(4)谁能再来读一读这一部分?指名读。
7、雷雨后
“渐渐地,雨小了,雷声也小了,慢慢地,雨停了,这时你打开窗户,会看到什么呢?”
(1)指名读雨后部分,其余同学倾听并标出写了哪些景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2)在描写彩虹和蜘蛛时作者分别用了“挂”和“坐”字,作者为什么用这两个字呢?可以联系上下文对比。(坐说明天气好了,蜘蛛舒服了)
(3)“雷雨过后的景色多美啊,面对这样的美景,你心情怎么样?谁能美美地来读一读这一部分?”
四、练习
“刚才咱们学习了雷雨的整个过程,那现在老师来考考你,谁能给下面的句子排顺序呢?”
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思考。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美丽景色,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无穷无尽的奥妙,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让我们打开书,带上感情再读一读这篇美文吧。教学效果: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通过阅读了解了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积累了很多描写天气变化的词语和句子,更准确的把握了一些动词:挂、坐等的使用。学生课堂有秩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氛围浓厚,教学效果良好。教学反思:
《雷雨》是第四册看图学文。课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下面我谈谈本课的教学:
我在《雷雨》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在强化语言能力训练的过程中,结合进行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我注重学生的朗读,通过朗读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美景的感受表达出来,是语言训练的教学目标之一。我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指导朗读描写雷雨前的语言片段时,先让学生看录像,了解雨很大,雨是由大到小慢慢停下来。再引导学生理解“哗,哗,哗”的声音,表明而下得急,下得大,要读得声音重一点,停顿短一点。“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描写而过天晴的自然景色的语言片段非常美,我让学生仔细看雨后初晴的画面,把画面中描绘的雨后美景找出来,在寻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欲望。
本课存在的不足之处:
1、朗读训练的层次性。虽然课堂上重视了朗读训练,读的形式也比较多。但是朗读的层次性不强,没有体现学生一遍比一遍读得好,一遍比一遍有进步。在感悟的基础上还要加强朗读指导。
2、读写迁移,不够深入。
雷雨后的部分,我先让学生随便说有哪些景物,却没有问到小作者可以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呢?其实学生很容易就发现是从上到下的顺序。我就可用小结的形式说出,写作文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最后,到了“放开手”的阶段,可启发学生:想不想也来当一回小作家,说说雷雨后的美景。这时,学生就能够很自如的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选择最有特色的景物,用上优美的词句来看图说话了。
第二篇:雷雨教案
《雷雨》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剧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及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本质。2.了解戏剧结构的基本特点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初步掌握戏剧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纷繁复杂的戏剧冲突,欣赏异彩纷呈的戏剧语言。教学难点:认识周朴园思想性格的复杂性。
教学设想:作为戏剧欣赏单元的第一课,可先给学生介绍〈〈雷雨〉〉的梗概,通过反复阅读或分角色朗读,弄清节选部分的主要剧情,进而把握其中的主要矛盾冲突,理解人物语言所表现的人物性格。用二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看过根据曹禺原作改编的电影《雷雨》。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原作,看看在30年代作家为我们勾勒的酝酿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空气里的一场即将到来的社会大变动的雷雨画卷。
二、简介曹禺及〈〈雷雨〉〉
1、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我国杰出的剧作家,当代语言艺术大师。1933年在〈〈文学季刊〉〉上发表处女作〈〈雷雨〉〉,一举成名。此后又接连创作了〈〈日出〉〉(1935)、〈〈原野〉〉(1937),从而奠定了在中国戏剧界的大师地位。1940年创作了《北京人》,并把巴金的同名小说《家》成功地改编为话剧,从而进入了创作生涯的又一高峰。解放后,长期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这一时期主要创作了历史剧《胆剑篇》(1961)和《王昭君》(1978)。
2、本文以“雷雨”为题的含义
《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阻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三、简单介绍戏剧的有关知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我们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如《雷雨》);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四、本文的情节结构
本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三十年后周朴园和侍萍再次相见。这一部分又以侍萍说明自己的身份为界,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主要写他们过去的矛盾。侍萍以叙述别人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悲惨遭遇,揭露周朴园的冷酷;第二层写他们现在的矛盾,通过周朴园认出待萍后态度的变化和侍萍的表现,暴露周朴园的伪善面目。
第二部分写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侍萍与周萍母子会面,通过周朴园和鲁大海的激烈冲突,提露周朴园贪婪、冷酷的本性,反映了工人阶级的觉醒和反抗斗争。
五、本文的矛盾冲突
冲突是戏剧的主要特点之一。课文中出现的四个人之间有交叉的多重矛盾;
(1)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根本利益的冲突。(2)周朴园同鲁大海 —— 父与子的矛盾冲突。
(3)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根本利益的冲突。
(4)鲁大海与周萍 —— 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
(5)鲁侍萍与周萍 —— 母与子的矛盾冲突。
(6)资本家的冷酷、虚伪、自私和下层劳动妇女的善良、正直、坚韧两种思想性格的对立冲突。根本性质的冲突。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品味戏剧语言,把握人物心理与个性 教学方法:发现探究、讨论点拨、朗读品味
一、导入:
《雷雨》的成功,可以说首先就是语言上的成功。(投影:“钱谷融语”。全体齐读:)
“我确实太喜欢曹禺剧本中的语言了,每次读曹禺先生的剧本,总有一种既亲切又新鲜的感觉,他那色彩明丽而又精练生动的语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带进一个奇妙的艺术世界,给予我无限的喜悦。”——钱谷融
曹禺先生的剧作,正是以其精致的语言,塑造了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而创造了无比美妙的艺术境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经由一个个具体的语言场景,来把握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
二、品读
本环节主要由学生从文本中寻找、发现、讨论、分析、概括周朴园的性格,教师点拨归纳。
重点研读段落举例:(分角色朗读)周朴园不觉地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朴(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 不是我要来的。朴 谁指使你来的? 鲁(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小结:刚才的讨论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周朴园的内心世界极为复杂,在他身上,这种多情与绝情、温情与冷酷、人情味与铜臭味,时时交织在一起。难怪曹禺先生会这样说:“周朴园也是一个人,不能认为资本家就没有人性。为了钱,故意淹死两千多个小工,这是他的人性;爱他所爱的人,在他生活的圈子里需要感情的温暖,这也是他的人性。”所以人艺著名演员郑榕也很有感慨地说:“要完全认清周朴园这个人物复杂的、多层次的内心世界,把握周朴园的复杂性格,是有着相当的难度的。”但不论如何,要把握人物内心,理解戏剧的矛盾冲突,应从语言入手,且要重视对关键台词和关键舞台说明的分析。
三、练习
四、作业:品味戏剧语言,以“我眼中的×××”为题,写一篇随笔。
雷雨
一、教学目标
1. 领悟如何在激烈的戏剧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塑造立体可感的人物形象
2. 了解戏剧这一文学样式的特点
3. 认清资本主义剥削阶级的吃人本质以及它的必然灭亡趋势 4. 学会理性分析复杂人物形象的多重性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文本主旨
以20年代的中国社会为大背景,通过周、鲁两家复杂的矛盾纠葛,生动地展现了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揭露了旧社会人吃人的本质以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和必然灭亡趋势。
2、课文开头的“舞台说明”作用何在?
2. 作者是怎样通过矛盾冲突和人物语言展示周仆园复杂的内心世界?该如何评价这一人物形象?
3. 周鲁两家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三、教学方法 1. 情境感悟法 2. 分角色朗读表演法 3. 分组讨论法 4. 提问点拨法 四.教学课时 两课时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 自制课件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先播放约三分钟的《雷雨》话剧片段将学生带入《雷雨》中“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特定氛围之中。)我想同学们一定看出来了,刚才播放的是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的代表作《雷雨》,这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毁灭给人看”,那么在《雷雨》中毁灭的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板书《雷雨》)二.作者简介及《雷雨》
1910年9月24日,曹禺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山县。其父在辛亥革命后曾出任宣化镇守等职,但不久官场失意,回家后常是牢骚满腹,整个家庭的空气是抑郁的。曹禺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对这类家庭里的人物相当熟悉,他曾说:“《雷雨》„„里出现的那些人物,我看得太多了。有一段时间甚至可以说和他们朝夕相处”。少年时代的曹禺曾随他继母观看了许多地方戏及当时流行的文明戏,这培养了他最初的戏剧情结。1922年曹禺进入南开中学,并在1925年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南开新剧团”, 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为他从事戏剧创作打下了基础。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此期间,曹禺目睹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产生了强列的反抗情绪,经过几年酝酿、构思,1933年在清华大学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作家在谈到写作意图时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那个时候,我是想反抗的。因陷于旧社会的昏暗、腐恶,我不甘模棱地活下去,所以我才拿起笔。《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曹禺选集•后记》),“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着被压抑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雷雨》序)。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常识 2.理理清人物关系 3.明确课文结构及戏剧冲突 四.戏剧常识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在西方,戏剧(drama)即指话剧。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基础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艺术。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具体的舞台形象再现社会的斗争生活,能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映,达到社会教育的目的。戏剧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等。(摘自《辞海》)
剧本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戏剧艺术创作的基础。主要由人物对话(或唱词)和舞台指示组成。经过导演处理,用于演出的剧本,通称脚本或演出本(台本)。(摘自《辞海》)
幕和场:幕,即拉开舞台大幕一次,一幕就是戏剧一个较完整的段落。场,即拉开舞台二道幕一次,它是戏剧中较小的段落。
舞台说明:是帮助导演和演员掌握剧情,为演出提示的一些注意之点的有关说明的叙述和描写的语言。说明的内容有关于时间、地点、人物、布景的,有关于登场人物的动作、表情的,有关于登场人物上场、下场的,有关于“效果”的,有关于开幕、闭幕的等等。五.以“雷雨”为题的含义
《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阻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六.预习提问:请同学们列出周鲁两家的人物关系。(教师明确、见板书)
七.分角色朗读:课前找好学生,由老师指导做好充分准备,然后再在课堂朗读,同时要求 思考:节选的课文可分两场戏,你认为在哪分最合适?依据是什么?
明确 :第一场(开头到 “侍萍望着周朴园,一句话也不说。”)周仆园和侍萍的冲突
第二场(“仆人领大海进。”到结尾)周仆园和鲁大海的冲突 八.课堂延续作业:整理第一场中周朴园认出侍萍前后不同的态度及变化的结构提纲,分析周朴园形象的性格特征。附:板书设计
雷雨 ——曹禺 周萍 周仆园 + 繁漪——周冲 鲁大海 梅侍萍 + 鲁贵——四凤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同学们已充分了解了文章的总体结构和戏剧冲突,接下来进入文本的精读阶段。二.思考:开头的舞台说明作用何在? 明确: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这一点跟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相同的。(可与《祝福》《母亲》《药》等小说的环境描写作比较,以加深理解。)三.明确两对盾冲突
1.周仆园和侍萍的矛盾冲突(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矛盾焦点
2.周仆园和鲁大海的矛盾冲突(罢工与反罢工,阶级斗争)——本质冲突
四.细读文本第一场
1.提问:周朴园和鲁侍萍的见面是偶然的,鲁侍萍认出了周朴园,而周朴园并没有认出鲁侍萍,那么鲁侍萍为什么不立刻表白自己的身分并当面斥责周朴园对她的迫害和30多年来的悲惨遭遇,而是以叙述别人的故事的口吻诉说自己的遭遇呢? 明确:30多年的悲惨遭遇和痛苦的经历已经把她的性格磨练得坚强勇敢,她对残酷的现实充满了愤恨,但她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不幸是腐朽的制度造成的,而是把这一切不幸归结于“报应”和“命运”;而且,善良的品性又使她在周朴园的“忏悔”中产生的某种轻信和谅解。在对话中,她既有意识地在隐蔽自己的身分,又在语言动作中不断地表露出自己的特征,这正是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的外在表现
2.提问:侍萍在与周朴园的对话中,有几处掩饰?又有哪些地方暴露了她的性格特点?明确:周朴园四次问到她姓什么,是谁,她都很自然地掩饰过去,语调平缓,不露声色。表明她性格特征的语言动作有:熟练自然的关窗动作,对侍萍的身世及周朴园的隐情细致地述说,对绣着梅花衬衣的熟记。
3.提问:第一层中,周朴园的情态上有哪几次变化?请按情节发展叙述。明确:开始是漫不经心地用对待下人的态度谈起了雨衣和关窗的事;忽然从侍萍的关窗动作上看到了似曾相识之处,感到奇怪,认真地询问:“你——你贵姓?”气氛趋于紧张,情节出现波澜,而鲁侍萍平淡地回答,又使气氛稍有缓和;周朴园就口音把话题引向无锡,转弯抹角有意识地询问三十年前发生的“一件很出名的事情”,鲁侍萍在周朴园的连连追问下,仍然保持语调的平缓;但听到周朴园在有意撒谎,遮盖罪行,于是她悲愤地叙述了自己30多年来的悲愤遭遇,使周朴园惊恐紧张的情绪不断增长;他时而“痛苦”,“汗涔涔地发出‘哦’的叹声”,时而惊愕地问:“你是谁?”;当侍萍巧妙地露出自己的身分时,周朴园已经惊恐地语不成声。
4.周朴园保留家具、熟记生日、关窗习惯说明什么?周朴园有良心的发现,深切地怀念鲁侍萍?
明确:说明周朴园没忘旧情,多少年来一直在“纪念”着她。周朴园的感情很复杂,他确实曾对温柔美丽的鲁侍萍动过情,但他对欺辱鲁侍萍的行径必须掩饰,因为在他看来,同“下人”有一些什么是有损门第的。到了晚年,身边的妻子繁漪很不驯服,儿子也对他敬而远之,他时时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寂寞孤独,因此怀念鲁侍萍,借以弥补他灵魂的空虚,使精神得到解脱。其实,他的怀念是廉价的,是十分自私的。因此,当他知道鲁侍萍就是眼前的鲁妈,就立即声色俱变,以至于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鲁大海,并声称“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鲁家来。”他对鲁侍萍的欺辱、摧残,他对鲁侍萍的忽冷忽热、软硬兼施,充分显露了他的残忍、自私、冷酷、虚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
5.提问: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正是30多年前被自己赶出家门的侍萍时,为什么会惊恐万状呢? 明确:因为他意识到侍萍的出现,将威胁到他的名誉、地位、家庭,他以前的种种罪恶将昭然于天下,所以他立即感到“惊愕”“惶恐”。他以为搬了家,离开了无锡,从前的罪恶无人知道,可侍萍的突然出现,却给他精神上以沉重打击,他表现出的惊恐万状正是他内心虚伪的表现。
6.提问:周朴园毕竟是几十年来压榨工人的资本家,他在惊恐之后对侍萍的态度又有了哪些变化呢? 明确:他认出侍萍后,首先是翻脸不认人,厉声责问“你来干什么?”“谁指使你来的?”妄图恐吓侍萍,但侍萍从几十年的压迫中已经把自己磨炼得顽强勇敢,周朴园的责问只能引起侍萍悲愤的反驳;周朴园见硬的不行,又以“现在你我都是有子女的人”,旧事“又何必再提呢”,试图稳住鲁侍萍;然后又采用了哄骗的手段,口口声声地表白他没忘旧情,——屋中陈列着从前她喜欢的家具,每一年都记得她的生日,保留着关窗的习惯,多少年来一直在“纪念”她;最后,他拿出五千元支票给侍萍,希望平息30多年来的旧恨新仇。7.提问:鲁侍萍又是如何对待周朴园的呢? 明确:这时的侍萍,经过30多年苦难的折磨,对过去充满了仇恨,面对着周朴园的威胁哄骗,继续控诉周朴园的罪行:“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并当即撕毁了支票,表现了她的骨气和尊严,表示了她对周朴园和不公平社会的蔑视和抗议。五.主要人物形象(放眼全剧)1.周仆园形象新解——分组讨论 周朴园是一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又虚伪。但我们也应看到人性是复杂的,《雷雨》是一出人生的悲剧,更是人性的悲剧,在命运的困顿中苦苦挣扎而又难逃摧残和拷打的人性正是它所要毁灭的“有价值的东西”。所以周仆园对侍萍的怀念不免带有虚荣和软化的成分,但总的来说应该承认他的怀念是真实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周仆园对侍萍的“真”是以侍萍的缺席为前提的。他保持她生前的习惯一方面是忏悔,另一方面是为了向周萍交代。这样一个人,和他周围的人之间自然要发生着尖锐的矛盾。而他,也终于在这些重重的矛盾中,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境地。鲁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的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本性。鲁大海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社会生活的领域 揭露了周朴园的反动阶级的本性。
从连续紧凑的戏剧冲突可见: 周朴园对侍萍先是爱,后是赶,赶走之后又怀念,他怀念的侍萍活脱脱地站在他面前时,他竟是那样的凶狠!周朴园正是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资本家形象。他那矛盾的行为,以其性格的复杂性、多面性,显示出他作为董事长的周朴园的基本定性── 真诚的伪善,伪善的真诚。板书设计 :
对鲁侍萍始乱终弃,大年三十从家中赶走→冷酷、残忍、自私 故意淹死二千多小工,发昧心才→残忍、奸诈
对鲁侍萍由“爱”到“赶”到“怀念”到“凶狠”→虚伪、冷酷、自私
2、鲁侍萍
侍萍是一个受侮辱,被损害的女子,是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正直、善良、刚毅、倔强。她自己被遗弃以及三十年挣扎的痛苦经历中,认清了周朴园的真面目。她虽然不懂得自己的悲惨命运是阶级压迫造成的,但已意识到她同周朴园之间事实上存在着阶级的壁垒。她知道自己的亲生儿子周萍是不会认她这个生母了,也断言自己的儿子,被周朴园称为闹得最凶的人鲁大海是不会认那个董事长做父亲的。她对过去的事,有的只是满腔的悲愤。她对周朴园不抱幻想,痛惜自己的女儿又走上了自己的老路,来伺侯周朴园的少爷。她把这归之于命运的安排,但最后又发誓以后永远不想再见到周朴园,表现了对自己的命运的抗争,对不公平的社会的控诉,从自己痛苦的经历和现实的磨练中坚强起来了,表现了她的自尊与刚强。(分析侍萍不要钱的情节)由于反动统治的毒害,在侍萍身上还存有封建伦理观念和宿命论的思想,因而认识不到自己的不幸是那个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却把原因归结为命运的安排。对周朴园,她不去公开揭露,反而在他表示他怀念她的时候心软了,这些都说明了旧社会不仅摧残了劳动人民的躯体,而且毒害了他们的灵魂,从另一方面暴露了旧社会的黑暗。
六.周朴园作为一个典型形象塑造其社会意义是什么呢?
明确:周朴园形象的成功塑造,深刻地揭示出几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有一种可怕的统治力量,也反映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长成的资产阶级,同封建阶级有着深刻的政治的、经济的、思想的血肉联系。七.课堂延续
1.请同学们回去参照老师的分析方法,自己分析第二对矛盾冲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通过第二场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进一步分析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2.参考戏剧《雷雨》,试选取《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个场景,展开合理的想象将其改编成戏剧。
附:板书设计 周朴园 ———昔日恋人相遇 ———梅侍萍 似曾相识 巧妙掩饰 虚伪谎言 悲愤反驳 威胁哄骗 矛盾焦点 据理抗争
《雷雨》为中国话剧确立现代规范
2014-08-06 15:38来源:中国艺术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1934年7月,曹禺《雷雨》剧本发表,距今已80周年。这80年里,《雷雨》被国内各大院团以话剧、芭蕾舞剧、歌剧、戏曲等各种艺术形式呈现在舞台上; 《雷雨》剧本也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周朴园、繁漪、周萍、四凤这些人物形象在课堂上被分析解读; 1954年6月30日,北京人艺首演《雷雨》,演出持续至9月1日,连演了60场,创造了演出盛况。截至今年7月,北京人艺《雷雨》已演出60年,演出场次共555场。在《雷雨》剧本发表80周年之际,北京人艺日前召开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就这部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作品的价值和生命力等话题展开探讨。对于《雷雨》该怎么演,在人艺《雷雨》公益场遭遇笑场事件之后,如何传承经典,这些专家的观点值得业内思考。
它的价值恰恰是所有人对它进行的开掘
《雷雨》这部戏带给北京人艺院长、著名话剧导演任鸣很多难忘的记忆。20年前,北京郊区的一所中学排练《雷雨》,请任鸣去看。还有一次是他去外地的一个旅游城,发现一个业余剧团当天在那里演出《雷雨》第二幕。这又让他心生惊叹。“当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好的剧本、一部真正的经典不单单是专业院团可以演,中学生和业余剧团也可以演。这不是靠宣传,它也没有商业的东西,纯粹是因为作品本身巨大的生命力和影响,能够吸引这么多人来演。这证明了这个作品是多么伟大。”任鸣说,如果有人让他推荐一个最该排的中国话剧剧本,他的答案就是《雷雨》。“在我心目中,这么多优秀的剧作家中,曹禺先生作为剧作家永远是第一位的。在曹禺先生的作品里,演得最多、最成功的是《雷雨》。所以《雷雨》是永远的。”
1977年左右,现在的著名话剧导演查明哲当时还是合肥市文工团的一名演员。“文革”结束,文工团的几个学员和两个老师一起排了《雷雨》,查明哲演周冲。“我们连演了78场,而且是在极其炎热的情况下,这个话剧又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来了。”他回忆。当年有年轻姑娘看了《雷雨》后,给他写信。现在他走在合肥的街上,还会有人叫他二少爷。
后来,查明哲看到过舞台上各个版本的《雷雨》。“各个地方剧种改编的《雷雨》都不完全是过去原版的架构,有一些新的发挥。比如安徽黄梅剧团排的版本,是以周萍为主角。”2007年,上海歌剧院排歌剧《雷雨》,查明哲任导演。在这个版本里,编剧莫凡删掉了鲁贵、鲁大海两个人物,繁漪成为核心人物,突出了她与两代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查明哲称,这部歌剧给《雷雨》插上了音乐的翅膀。
“曹禺这部剧作里的人物形象,每一个挖掘下去的话都可以独立成篇,真是可以写出戏来的。”他说,“因为《雷雨》的价值绝不仅仅是以话剧的形态呈现在那里,它的价值恰恰是所有人对它进行的开掘,它其实是一座富矿。”
中国话剧成熟的标志
在今天,如何看待《雷雨》的价值?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邹红将其放在中国话剧发展史中看,认为其特殊意义在于为中国话剧确立了现代戏剧的规范,从而成为中国话剧在剧本创作层面趋于成熟的标志。她分析:“首先从戏剧结构上,在曹禺以前的戏剧创作,比较有价值的、艺术成就高的大多是独幕剧,这说明当时的剧作者还缺乏驾驭广阔题材的能力,缺乏表现丰富生活内容的能力,曹禺的出现改变了中国戏剧创作的进程,使戏剧由小到大、由独幕剧向多幕剧发展,提高了戏剧表现的能力。”
在曹禺之前的中国戏剧创作者们,不太善于组织戏剧冲突。邹红举例:“比如剧中人物的对话,在曹禺之前的剧作中呈现的是表面上的激烈冲突,但《雷雨》中的对话,表面上是平静的,实际上针锋相对,具有极大的戏剧张力。”同样,在人物形象上,以前的剧作家不善于写人物,在邹红看来,曹禺善于写出人物各自的性格,“让笔下的人物按照自己的性格做出符合逻辑的行动”。
戏剧理论家童道明指出,曹禺的《雷雨》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他心中的悲悯情怀是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说,曹禺是中国作家里面最善良的。曹禺在《雷雨》的序言里写道,„我用一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在《雷雨》的序幕和尾声里,曹禺的悲悯情怀展示得淋漓尽致,“我们不能真正体会到曹禺对舞台上见不到《雷雨》的序幕和尾声所感到的遗憾。”
人艺版《雷雨》在创新中塑经典
一部80年前的剧本,今天依然在演出,并且演得很好,能够让观众喜爱,在著名文学评论家何西来看来,这个剧作家就永远活着,“他的生命存在于他所写的剧本当中”。而每一次成功的演出,都是一次成功的创作,“导演、演员以及其他的参与者,用他们的生命激活了剧作家的生命”。
80年后,这个时代已和当年曹禺写出《雷雨》的时代大相径庭。“人们的欣赏习惯、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时候再演《雷雨》,最重要的一点是,不管是导演还是演员,首先需要怀着敬畏之心来理解你重新创造的这个剧本,这才是对剧作家的尊重。”
北京人艺的《雷雨》共推出过三个版本,前两个版本由夏淳执导,1954年的第一版强调阶级斗争,1989年的第二版强调揭露旧社会、反封建,将剧作局限在一个社会问题剧,到2004年由顾威执导的第三版,突出主题“人性的挣扎与呼号”,繁漪超越周朴园,成为第一主角。顾威表示:“相比之前的两个版本,《雷雨》第三版其实已经与时俱进了,设想二三十年、四五十年前,我们大概不敢这么解释。”在北京人艺影视中心主任、电视传记片《戏剧大师——曹禺》总导演李春立看来,这是个大胆的改动。“夏淳老师当导演的时候,也大胆地往前走。”他说,“郑榕饰演的周朴园始终是穿长衫的,但到了顾威饰演的周朴园穿上了西装,因为周是留德归来的。”
关于创新,在何西来看来,“创新在有些情况下是自觉的,在有些情况下未必是自觉的。当演员和导演,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来理解剧本时,剧本就给他提供了一个基础,一个可以发挥自己艺术想象和艺术创作的巨大空间。只要你怀着敬畏之心,在尊重剧作家的基础上投入你的感情和生命,你的脉动跟剧作家的脉动就是一致的,你的创造就可能成功,可能赢得观众,这就是创新。因为每个艺术家的经历和个性不一样,所以他创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可能有风格上的差异。”他举例,比如郑榕和顾威饰演的不同版本的周朴园,“他们不是克隆的关系,他们都是很有创造性的”。
第三篇:雷雨教案
雷雨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重点: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感情朗读雷雨前描写。
一. 揭示课题,整体感知课文
1.雨有很多种,你知道有哪些雨?(板书雨)(学生自由说)
2.今天我们将要迎接的就是一场雷雨。(板书雷雨)
小朋友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
老师提示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午后)
3.有一位小朋友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和这位小朋友一起看看这场雷雨吧
4.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八十页,自由地朗读课文。
读之前,老师有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你的同桌,可以问问我这个新朋友,也可以请这里的小鹦鹉们帮助你。(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压,乱,垂,虹)
(2)标段落序号。
二.学习生字
1 读准生字音:
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谁来当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这儿的生字。
小老师带读(提示垂是翘舌音)同桌检查读(请同桌互相检查着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开火车读
2.读准了字音,那么,它们的样子你们都记住了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小朋友记字的方法可真多。
3.书写一个生字:
(1)这四个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需要提醒小朋友注意?
是啊,垂不但难读,而且特难写,
(2)师范写生跟着书空生观察说(你会提醒小朋友注意哪个笔画?)师再范写(边写边提醒:老师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垂的笔顺,先写千(用彩色笔写),一横比一横长,最后一横却要最短。)
(3)生练写(把这个字写两次。)
三.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景象
小朋友们,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大自然会有很多变化。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
请同学拿起书看课文,谁来读1-3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色。
(1)指名读(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听,他有没有把生字音都读准了。)
读得真流利,字也读准了,谁也能像他一样把雷雨前的景色读流利,读正确。
(2)自由练读。--(你们也喜欢这样读吗)齐读
(3)默读。
师:很好,都会读了,接着,老师请你们默读,边读边想象雷雨前的景色。
3.读出感情。
你读了这雷雨前的景象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很可怕,很恐怖
你是从那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随生回答出示句子)
(1)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你能带着这种(要根据学生说的心情)的心情,读好这句话吗?
a.如果该学生读的好,你可以让学生评评,他读出这种感受了吗?
b.也可以自己说:黑沉沉你读的特别好,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乌云的象我们压下来,大地一下子变暗了。
谁也能向他一样读读。
C 师问:谁能做个压的动作,学生做动作后,
师问:(出示图乌云图)现在有满天的乌云向你压下来,压的你透不过气来,你有什么感觉?
谁能再读读?---齐读
(2).学生齐读后,师说:是呀,雷雨前,乌云密布,大地变暗,小朋友门都感到害怕,就连树叶和蝉好象也和我们一样。
引读:----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出示句子)
你感觉到什么?(雷雨前没有一丝风,闷热,很静,)
雷雨前没有一丝风,真闷真热,范读真安静啊齐读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怎样是乱摆?做动作。(你们看过风吹树枝乱摆的情况吗?)
学生说后读大家一起做动作读。
(4)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是啊,蜘蛛也知道雷雨快要来了,很害怕,赶紧拉一条丝,垂下来,逃走了。
(播放蛛蛛垂下来逃走的动画)谁来当当这只害怕的蜘蛛,指名学生读。
你还从那句中感受到害怕?
(5)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师评:你不光看到了闪电,还听到了雷声,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播放雷雨前闪电雷声的动画)再朗读。
(句式训练,出示句子)
用_____越来越______说句子。(充分说)
过渡:同学们说得越来越好了
4.说话训练。
师动情的说: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闹,多可怕的气氛呀。
要下雨了,其他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出示:要下雨了,)
5.是啊,要下雨了,(出示)满天的乌云齐读
四.感受4-6雷雨中的情景。
1.雷雨来了,你们看(出示文中图1,配上雷雨声音)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生充分说)
2.雨下得真大。
出示句子: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谁想读读这句话。读的让大家好象看到了这么大的雨?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只要读好三个字,就能读好这句话。(点出哗,哗,哗)还可以怎么读?(哗,哗,哗)
谁再来读。
3.引读。出示: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什么了?)树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房子啊,
6.都看不
7.清了。
8.看着窗外雨在哗哗地下着。我也想跟你们一起读一读。(读上面两句)
9.再出示:渐渐地,
10.渐渐地,
11.雷声小了,
12.雨声也小了。
雷声雨声是一下子变小的吗?(生:不是的,是慢慢地)
哪个词告诉我们了。(是啊,渐渐地就是慢慢地意思)
你们读一读。齐读。(提示:轻轻地,慢慢地读)
五.感受雨后美景
1.雨很快就停了,雷雨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你们赶快看课文默读7 8自然段雷雨后的景象。
2.读完了,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想一想雨后美丽的景色。
生闭眼。师范读7 8。
好了,可以睁开眼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生自由说。
4.(播放雨后动画).
5.配乐读。
同学们,雨后美丽的景色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一起把雨后这么美丽的景色读一读。(出示7 8 文字,音乐)
雷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夏天雷雨闪电等明显的气候特征,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打雷下雨时正确的躲避方法,克服恐惧心理,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和能力。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1.提前观察夏天雷雨闪电现象(也可根据天气状况随机进行)。
2.打雷下雨的录音。
3.人们避雨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老师弹琴,幼儿进行发声练习。
2.谈话引出课题。
二.基本部分:
1.听录音,组织幼儿自由讨论,闪电雷鸣下大雨时天空是什么样子的?(.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想象夏天雷雨的情景。
2.学唱歌曲《夏天的雷雨》。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2)听音乐,为歌曲拍打节奏。
(3)学说歌词。
(4)整体教唱歌曲。
(5)分段教唱歌曲。
(6)幼儿跟着老师琴练习唱。
(7)集体一起跟着琴唱。
(8)分组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对歌练习。
让幼儿在优美的歌声中,对夏季奇妙的自然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夏天的美丽。
3.出示人们避雷的图片,使幼儿正确了解打雷时正确的躲避方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引导幼儿在美工区进行美工活动,添画“夏天的雷雨”,并抓住适当时机,告诉幼儿由夏天的雷雨而引申出的新事物,如,彩虹、太阳雨、避雷针等。
让孩子们大胆讲述你添画的是什么?学习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作品。
三.活动延伸:
与孩子们一起对作品进行展评并张贴在互动墙壁上。
四.结束部分:
听音乐表演《夏天的雷雨》。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雷雨教案 篇3
1、教师活动:
(1)、发问:可是,这段甜蜜的爱情没能维持多久,因为后来发生了一件事而导致两人分手,是什么事呢?
(2)、投影展示情境二,和学生共同回顾鲁侍萍的一段话。
鲁:哭?哼,我的眼泪早哭干了,我没有委屈,我有的是恨,是悔,是三十年一天一天我自己受的苦。你大概已经忘了你做的事了!三十年前,过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个儿子才三天,你为了要赶紧娶那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
(3)、请一位女生读这段话,男生点评,教师指导。教师事先把两个你们改成你,让学生找出课文与老师给的文字的不同,让学生体验“你们”与“你”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感受,联系上下文语境,体会鲁侍萍复杂的心情。
2、预设学生行为:女生读,男生评,气氛很热烈。学生找出了“你们”和“你”的变化,体验二者在表情达意上的不用感受,体会鲁侍萍复杂的心情。
3、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作品语言的感悟能力。
八、提供鉴赏人物的第三视角
1、教师活动:
(1)投影展示曹禺创作雷雨的相关材料:“鲁侍萍被周家赶走,周朴园是不情愿的,但在“父母之命、媒约之言”不可违的时代,他又是没有办法阻止的。何况在赶走之前,周家始终未让他与鲁侍萍见上一面。” ——曹禺《雷雨》创作回顾
(2)教师点拨:故事发生在30年前,即文中的“光绪1894年”,在清末封建社会里,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是不被传统认可的。再看周朴园30年前的处境,他也不过20多岁的小伙子,在上面还有老头子、老太太、大家庭,他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所以,“你们”一词传递出来当时抛弃鲁的不只是周,更主要的是封建大家庭。
2、预设学生行为:对周朴园这一角色产生同情的同时能感受到封建社会对男女青年爱情的迫害,并对此产生强烈的不满。
3、设计目的:通过点拨,使学生们了解在清末封建社会里,青年男女自由恋爱是不被传统认可的,而且周朴园那时年轻,没有掌握自己命运的能力,感受周朴园角色的无奈。
雷雨教案 篇4
教材简说
炎热的夏日,骄阳似炎,一场雷雨,送来了一阵凉爽。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淘气的孩子光着小脚丫,在积满雨水的路上嬉戏。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本文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如能把看图与读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孩子观察这一自然现象,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发现。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哗哗哗的声音)学生猜。它有可能是雨的声音,雨的声音都有哪些种呢?什么样的雨才会是这样的声音呢?
二、识字
1。初读生字。
自由地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问问周围的同学。
2。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些字的特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识字。如,用动作记“压”、“垂”;用联想法记“乱”。联系自己观察的情景,想象狂风中的小树乱摆的样子从而记住“乱”字;用换偏傍识字法记“虹”。
3。巩固识字。
(1)联系文中的词语、句子巩固识字。如: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2)联系自己的生活和阅读实践巩固识字。
三、写字指导。
(1)“我的发现”。
①读音:“垂、沉、阵、蝉、蜘、蛛”都是翘舌音,“彩”是平舌音。
②同偏旁:“虹、蝉、蜘、蛛”四个字都有虫字旁,“蜘”的虫字旁最瘦。
③“压、逃、越”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
④“垂”字中间宽,上下两头窄。
(2)“我能写好”。
请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个,争取第二个比第一写得好。
(3)示范讲解
“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展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看到和听到了什么?
二、朗读感悟
1。比较课文插图,激发初读兴趣。
出示课文的两幅插图,比较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图中的不同景象。
图1:天空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空中狂风怒吼、大雨哗哗、树枝乱摆;小朋友关上窗户观赏雨景。
图2:蓝天白云、彩虹高挂、空气清新、树木新绿,小朋友惊喜若狂。
2。同桌互读互评,培养合作精神。
如果你的同桌读得比你好,请你向他学习;如果你的同桌哪里读错了,或者哪里没有你读得好,请你读给他听。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接受别人的意见,从而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默读课文,想象图景。
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整体感悟课文的意境。
4。选读积累,研读交流。
朗读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勾画描写这些景象的词句,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归类整理词语。
从以上的词语中,你体会到雷雨前后有什么特点?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小组研读,读后交流朗读体会。
5。汇报交流,欣赏评价。
小组表演读喜欢的那一部分,其余同学听读欣赏,品评读得好的'词句。如:
(1)“压”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乌云来势很凶猛。
(2)“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彩虹像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空中,它十分美丽。
(3)“垂”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感觉到风特别大,蜘蛛特别害怕。
(4)“坐”字用得好,读得也好,我能感觉到蜘蛛的悠闲和愉快。
6。再读课文,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积累运用
1。“词语串串烧”。
越来越亮 越下越大 越( )越( )
一动不动 一声不响 一( )不( )
2。“你一言我一语”。
(1)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2)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3)( )了,( )也( )了。
3。完成课后“读读抄抄”练习。
(四)实践活动
1。创造情境,以“我为你广播”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学气象员向市民广播天气预报。“市民”可以通过打电话向气象台咨询不明白的问题。
2。课外留心观察天气的变化,写一篇日记。
雷雨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简介曹禺和他的《雷雨》。
2.了解戏剧的一般常识,理解舞台说明的作用。
3.分析《雷雨》(节选)的戏剧冲突,结构布局特点。
4.体会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和人物性格。
5.概括戏剧中揭示的思想主题。
教学重点:戏剧冲突;个性化的语言。
教学难点: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赏析法和练习思考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二十世纪的三十年代,我国有一剧本的问世,可以用这一个成语来形容。它的问世,就好象是一场暴风骤雨一般,震惊了当时整个的剧坛。从此以后,我国剧坛才有了可以和世界优秀剧本相媲美的话剧作品。这部话剧,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常演不衰,成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剧目之一。那么这部话剧作品呢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现当代著名剧作家曹禺的著名话剧《雷雨》。(板书课题:雷雨)
二、简述《雷雨》的有关情况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
作者出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自幼曾广泛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尤其喜爱唐传奇、元代戏曲和明清小说,并有机会接触与欣赏中华民族传统戏曲,如京剧、昆曲、河北梆子、唐山落子等。1922年在南开中学读书时,阅读了大量五四以来国内的优秀作品和外国文学、戏剧作品,并参加了北方最早的业余戏剧团体之一的南开新剧团,演出过易卜生、莫里哀、丁西林等作家的作品。1928年秋入南开大学,二年级时又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这期间认真研读了希腊悲剧家莎士比亚、契诃夫、易卜生等人的剧作,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四年级时,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了戏剧界的震动。
三.复习戏剧常识:
1.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2.戏剧的种类:从表现形式看,戏剧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哑剧等;从作品的容量看,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从时代来看,可以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从情节主题来看,戏剧又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从演出场合看,又分为舞台剧、广播剧、电视剧等。
3.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戏剧文学的特色有三:一是适合舞台表演、二是要有戏剧冲突;三是要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对话。)
4.戏剧的语言:包括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有五个特色:一是动作性;二是个性表现力;三是抒情性;四是有潜台词;五是动听上口,浅显易懂。
教师述:那么作为一部话剧作品,我们知道,它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或者说要素,我们说,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戏剧语言和戏剧冲突
[问]:那么这里的戏剧语言又包括哪些内容呢?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问]:那么这里的戏剧冲突又指什么呢?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指人物间的矛盾冲突,更多的体现为人物间的性格冲突。
四、找出戏剧人物,并分析人物间的关系
教师述:那么既然讲的是人物间的矛盾冲突,那么我们看看在本篇课文当中出现了哪些主要人物呢?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我想请同学们用一张图表的形式来表示一下。
[学生找,回答,教师板书](内容见后面的板书)
五、找出矛盾冲突最强烈的部分
教师述:我们再对这张人物关系图来分析一下,我们看,这篇文章主要围绕了哪一个主要人物来展开矛盾冲突的?(明确:周朴园)那么我再深入地问一句,这个周朴园和哪些具体人物之间具有强烈的矛盾冲突?(明确:鲁侍萍、鲁大海)所以我想如果我们要把节选的这一部分按照矛盾冲突来划分场次的话,我们说,可以划分成几个部分呢?(2个部分:一场写周朴园和鲁侍萍的矛盾冲突;一场写周朴园和鲁大海的矛盾冲突)那么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赏析其中的第一场。那么在赏析之时,我想请同学们起来分别扮演剧中的两个人物,来体会一下这两个人物之间强烈的矛盾冲突,进而体会人物不同的性格。
[问]:那么我们选择哪一段来表演更能体现出人物之间强烈的矛盾冲突呢?
[答]
[教师明确]:第一场中的第二个层次
六、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
[学生朗读] 、[学生点评]
七、归纳表演技巧
学生讨论后教师明确并板书:身份、地位、处境的变化、舞台说明、性格、心理等
八、学生结合上述表演技巧,再一次表演并点评
九、听有关这一部分的录音,请学生注意朗读时的重音、停顿、节奏及语气
(略)
十、总结全文并布置作业
表演是一种艺术行为,我们在表演的时候就要根据剧中人物的性格说话、行动,还要加上我们自己的生活积淀和艺术修养。
所以,我们可以结合了上述的表演技巧,课后试着去排演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一段矛盾冲突。这就是我们这一堂课留给大家的作业。
第四篇:雷雨教案
《雷雨》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鉴赏戏剧中的场景在形象和情节方面的作用 2.品味戏剧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鉴赏场景在形象和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 难点:品读戏剧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雷雨》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语言内涵丰富,主题多元深刻,构思非常巧妙。无论从从哪一方面解读,都会让我们惊叹它的美丽。今天我们主要从场景和语言的角度加以鉴赏。(先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一、整体感知
1、本文以“雷雨”为题的含义
《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阻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
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2、戏剧主要靠矛盾冲突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的性格。可以说,没有矛盾就没有戏剧。本篇节选部分主要展现了几组矛盾?分别是谁与谁的冲突? 故事情节人物关系
冲突是戏剧的主要特点之一。课文中出现的四个人之间有交叉的多重矛盾;
(1)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根本利益的冲突。
(2)周朴园同鲁大海 —— 父与子的矛盾冲突。
(3)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根本利益的冲突。
(4)鲁大海与周萍 —— 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
(5)鲁侍萍与周萍 —— 母与子的矛盾冲突。
(6)资本家的冷酷、虚伪、自私和下层劳动妇女的善良、正直、坚韧两种思想性格的对立冲突。根本性质的冲突。
二、鉴赏戏剧中的场景在形象和情节方面的作用
(一)周朴园的房间 1.如果你是一位作家,让你写一个邂逅三十年未见的恋人的戏,你会把他们相见的地点安排在哪?
如果是写一位父亲会见多年未见的儿子的戏呢?请说明理由。(你选择的地点很温馨)
我们看作家曹禺把他们的见面安排在哪里?(板书:卧室,客厅)
2.他把周朴园和鲁侍萍安排在卧室,(打开幻灯4,展示周朴园的卧室)这个房间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展示幻灯4上的第一个问题)
家具还是以前的旧家具,摆放着一张侍萍的旧照片,房间还保留着侍萍因为生周萍而关窗的习惯,这个房间不准下人进来。(展示幻灯4第一个问题的答案)鲁侍萍走进这个房间一点都不感到陌生,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这个举动说明这个卧室和三十年前梅侍萍的卧室一模一样。(展示幻灯4的概括语句。)
3.周朴园为什么要布置一个这样的房间呢?(怀念鲁侍萍)教师引导:说明这个场景就有展示人物心理的作用。“卧室”是私人空间,不想让外人进来,它所展现的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即周朴园的内心世界。
4.作者为什么要让鲁侍萍走进一个这样的房间呢?(让她回想起三十年前的往事,和周朴园进行交流。)教师引导:三十年前的这个房间是周朴园和梅侍萍的卧室,这里承载着他们人生当中最美好的一段回忆。当这个场景重新出现在鲁侍萍的面前,会让他们很自然地回想到过去。那这个场景就还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我们来总结一下:(展示周朴园)作者设计这个场景的作用是,能清晰地展现周朴园真实的内心世界,能很巧妙地推动情节的展开。这个场景的选择独具匠心。
快速浏览文本【你好像有点无锡口音——好,你先下去吧!】一部分,看看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周朴园?
(好,你说,按座位依次回答,词语不能重复。)(痴情的、歉疚的、紧张的、虚伪的……)
你们觉得哪三个词是不能少的?
(痴情的、歉疚的、紧张的,那就拿笔把我们思考的成果记下来。)
(二)周朴园的客厅
1.我们再来看,作家把周朴园和鲁大海相见的地点安排在哪?(客厅)
现在我们就在周朴园的客厅看一场别开生面的父子会见。)2.他们是以父子的身份见面的吗?(不是,是以资本家和工人的身份来谈的)
(学生快速浏览文本思考:从这一部分中我们能读出一个怎样的周朴园?)(冷酷无情、圆滑世故、贪婪凶残的周朴园)(幻灯片)
3.客厅和卧室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
(客厅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是一个社交场所,他展现的就是一个人的外部形象。)
教师总结:与他人会见场所的不同会展现出他性格的不同方面。周朴园与鲁侍萍在卧室的相见,展现的是他的内心世界;周朴园与鲁大海在客厅的相见,展现的就是他作为一个资本家的社会形象。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完整地展现一个人的性格。同时,好的场景可以很自然地推动情节的发展,虽是精心设计,却让我们感觉不漏痕迹。曹禺这一点上,独具匠心。
(二)品味戏剧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场景的选择不可小视,戏剧的语言更不敢怠慢。戏剧与小说不同的地方是它靠语言来展现人物形象,语言的精彩与否直接决定了作品的成败。《雷雨》潜台词很多,语句内涵丰富,对话十分精彩。你们最想品读的是哪一部分?
品味舞台说明:
1.“歉疚”的周朴园(从舞台说明的角度上讲)
是从哪里读出来的?(这部分的语言非常丰富,我们请同学分角色朗读一下,大家推荐周朴园和鲁侍萍。)(安排好演员)
教师创设情境:周朴园现在要向鲁妈打听三十年前梅侍萍的情况。
周朴园 三十年前,在无锡有意见很出名的事情—— 鲁侍萍 哦。周朴园 你知道吗?
鲁侍萍 也许记得,不知道老爷说的是哪一件?
周朴园
哦,很远的,提起来大家都忘了。(回想往事,陈述语气)
周朴园 三十年前有一家姓梅的。鲁侍萍 姓梅的?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
后来,后来,——你知道吗?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有点失望】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揭穿谎言】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
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先说结果,再展开原因】 周朴园(苦痛)哦!【说到自己的伤疤,十分苦痛,心生歉疚】
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为什么不要我了,你心里
清楚】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是你造成了这些悲剧的发生,你就是那个罪魁
祸首,你就是那个绝情的人。】
周朴园(汗涔涔地)哦。【侍萍最严厉地指责,他十分心虚】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你从哪里读出了他对鲁侍萍的“歉疚”?(两处舞台说明)2.(望着朴园,泪要涌出)
(望着周朴园,一句话也不说)
舞台说明: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的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品味人物语言——丰富的潜台词 1.紧张的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忽然立起)你是谁?
什么?她就在这?此地?
我们来读读这些语句,感受一下周朴园的紧张。
教师创设背景:当鲁侍萍说到,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学生读:你姓什么?(言外之意是,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
当鲁侍萍说到她没有死,儿子也活着的时候?
周朴园说:你是谁?(言外之意是,你不会是侍萍吧,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在知道鲁侍萍活着的时候,他为什么会非常紧张?是无法面对还是什么?
(害怕梅侍萍来找他。)
梅侍萍没身份没地位,他怕什么?
(怕梅侍萍来这里纠缠,让繁漪知道她原来的妻子还在,怕她来认周萍,影响到他
现在的家庭;害怕侍萍利用这一层关系来敲诈。)
教师小结:卧室这个场景,让他们回忆起了三十年前的往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让我们读出了一个怀念侍萍,对往事心生愧疚,知道侍萍还活着会危及他的家庭、名誉和财产的紧张的周朴园,理解了他真实的内心世界。2.严厉的周朴园
重点研读的语段:(学生分角色朗读:)
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照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来了。思考:周、鲁相认理应抱头痛哭,周朴园为什么突然变脸?
不敢相信眼前的鲁侍萍就是先前的梅侍萍,接着就会想,她来这干什么,肯定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她是受人指使前来敲诈的。从哪个地方读出来了?
(指使,还是找到这儿来了。)狡诈凶残的周朴园(人物语言)
贪婪凶残:
①花钱收买少数不要脸的败类。
②你的手段我早明白,只要你能弄到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③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3.绝情的周朴园
回忆往事的周朴园听到梅侍萍还活着的时候,就非常紧张,害怕侍萍威胁他的名誉、地位和家庭,而当她真正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心理的害怕就更别提了,他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好,痛痛快快地,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再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周朴园很想用钱来结束这场恩怨,想赶快打发鲁侍萍一家走。你从哪看出了他的这些心思?
①好!痛痛快快地,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②也好,我们暂且不提这一层。
③好得很,那么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
④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⑤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语言)
(三)教师作最后总结: 戏剧不同于其他文体的地方就是语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的潜台词语很多,能够非常清晰地展现人物的心理,舞台说明很少,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今天,我们学习《雷雨》,不仅要了解场景的选择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发展的作用,更要学会从潜台词和舞台说明中把握人物形象。
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人,文质兼备,才符合君子的要求;《雷雨》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结构形式,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是戏剧中中名副其实的“真君子”,它让我们永远品味不尽。
(四)布置作业:(4分钟)(幻灯14)1.课外阅读《雷雨》全剧。
2.设计一个亲密朋友邂逅的小剧,请选择三个不同的场景来展开。
3.比较两个相似的舞台说明蕴含的不同含义? 18页的舞台说明(望着朴园,泪要涌出)21页的舞台说明(望着周朴园,一句话也不说。)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鉴赏戏剧中的场景在形象和情节方面的作用 2.品味戏剧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鉴赏场景在形象和情节发展方面的作用 难点:品读戏剧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语:歌德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雷雨》就是这样一部作品,它语言内涵丰富,主题多元深刻,构思非常巧妙。无论从从哪一方面解读,都会让我们惊叹它的美丽。今天我们主要从场景和语言的角度加以鉴赏。(先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知
本文以“雷雨”为题的含义
《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阻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戏剧主要靠矛盾冲突来推动情节的发展,展现人物的性格。可以说,没有矛盾就没有戏剧。本篇节选部分主要展现了几组矛盾?分别是谁与谁的冲突? 故事情节人物关系
冲突是戏剧的主要特点之一。课文中出现的四个人之间有交叉的多重矛盾;
(1)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根本利益的冲突。
(2)周朴园同鲁大海 —— 父与子的矛盾冲突。
(3)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根本利益的冲突。
(4)鲁大海与周萍 —— 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
(5)鲁侍萍与周萍 —— 母与子的矛盾冲突。
(6)资本家的冷酷、虚伪、自私和下层劳动妇女的善良、正直、坚韧两种思想性格的对立冲突。根本性质的冲突。
二、鉴赏戏剧中的场景在形象和情节方面的作用
(一)周朴园的房间
1.如果你是一位作家,让你写一个邂逅三十年未见的恋人的戏,你会把他们相见的地点安排在哪? 如果是写一位父亲会见多年未见的儿子的戏呢?请说明理由。(你选择的地点很温馨)
我们看作家曹禺把他们的见面安排在哪里?(板书:卧室,客厅)
2.他把周朴园和鲁侍萍安排在卧室,(打开幻灯4,展示周朴园的卧室)这个房间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展示幻灯4上的第一个问题)
家具还是以前的旧家具,摆放着一张侍萍的旧照片,房间还保留着侍萍因为生周萍而关窗的习惯,这个房间不准下人进来。(展示幻灯4第一个问题的答案)鲁侍萍走进这个房间一点都不感到陌生,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很自然地走到窗前,关上窗户,慢慢地走向中门。)这个举动说明这个卧室和三十年前梅侍萍的卧室一模一样。(展示幻灯4的概括语句。)
3.周朴园为什么要布置一个这样的房间呢?(怀念鲁侍萍)教师引导:说明这个场景就有展示人物心理的作用。“卧室”是私人空间,不想让外人进来,它所展现的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即周朴园的内心世界。
4.作者为什么要让鲁侍萍走进一个这样的房间呢?(让她回想起三十年前的往事,和周朴园进行交流。)
教师引导:三十年前的这个房间是周朴园和梅侍萍的卧室,这里承载着他们人生当中最美好的一段回忆。当这个场景重新出现在鲁侍萍的面前,会让他们很自然地回想到过去。那这个场景就还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我们来总结一下:(展示周朴园)作者设计这个场景的作用是,能清晰地展现周朴园真实的内心世界,能很巧妙地推动情节的展开。这个场景的选择独具匠心。
快速浏览文本【你好像有点无锡口音——好,你先下去吧!】一部分,看看它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周朴园?
(好,你说,按座位依次回答,词语不能重复。)(痴情的、歉疚的、紧张的、虚伪的……)
你们觉得哪三个词是不能少的?
(痴情的、歉疚的、紧张的,那就拿笔把我们思考的成果记下来。)
(二)周朴园的客厅
1.我们再来看,作家把周朴园和鲁大海相见的地点安排在哪?(客厅)
现在我们就在周朴园的客厅看一场别开生面的父子会见。)2.他们是以父子的身份见面的吗?(不是,是以资本家和工人的身份来谈的)
(学生快速浏览文本思考:从这一部分中我们能读出一个怎样的周朴园?)
(冷酷无情、圆滑世故、贪婪凶残的周朴园)(幻灯片)
3.客厅和卧室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客厅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是一个社交场所,他展现的就是一个人的外部形象。)
教师总结:与他人会见场所的不同会展现出他性格的不同方面。周朴园与鲁侍萍在卧室的相见,展现的是他的内心世界;周朴园与鲁大海在客厅的相见,展现的就是他作为一个资本家的社会形象。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完整地展现一个人的性格。同时,好的场景可以很自然地推动情节的发展,虽是精心设计,却让我们感觉不漏痕迹。曹禺这一点上,独具匠心。
(二)品味戏剧语言,揣摩人物心理,把握人物形象
场景的选择不可小视,戏剧的语言更不敢怠慢。戏剧与小说不同的地方是它靠语言来展现人物形象,语言的精彩与否直接决定了作品的成败。《雷雨》潜台词很多,语句内涵丰富,对话十分精彩。你们最想品读的是哪一部分?
品味舞台说明:
1.“歉疚”的周朴园(从舞台说明的角度上讲)
是从哪里读出来的?(这部分的语言非常丰富,我们请同学分角色朗读一下,大家推荐周朴园和鲁侍萍。)(安排好演员)
教师创设情境:周朴园现在要向鲁妈打听三十年前梅侍萍的情况。
周朴园 三十年前,在无锡有意见很出名的事情—— 鲁侍萍 哦。周朴园 你知道吗? 鲁侍萍 也许记得,不知道老爷说的是哪一件?
周朴园
哦,很远的,提起来大家都忘了。(回想往事,陈述语气)
周朴园 三十年前有一家姓梅的。鲁侍萍 姓梅的?
周朴园 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
后来,后来,——你知道吗? 鲁侍萍 不敢说。
周朴园 哦。【有点失望】
鲁侍萍 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 哦?你说说看。【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 鲁侍萍 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惠,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揭穿谎言】
周朴园 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鲁侍萍 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
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先说结果,再展开原因】
周朴园(苦痛)哦!【说到自己的伤疤,十分苦痛,心生歉疚】 鲁侍萍 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为什么不要我了,你心里
清楚】周少爷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是你造成了这些悲剧的发生,你就是那个罪魁
祸首,你就是那个绝情的人。】
周朴园(汗涔涔地)哦。【侍萍最严厉地指责,他十分心虚】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你从哪里读出了他对鲁侍萍的“歉疚”?(两处舞台说明)2.(望着朴园,泪要涌出)
(望着周朴园,一句话也不说)
舞台说明:舞台说明是写在剧本每一幕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的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它具有增强舞台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展开等多种作用。
品味人物语言——丰富的潜台词 1.紧张的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忽然立起)你是谁?
什么?她就在这?此地?
我们来读读这些语句,感受一下周朴园的紧张。
教师创设背景:当鲁侍萍说到,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学生读:你姓什么?(言外之意是,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
当鲁侍萍说到她没有死,儿子也活着的时候?
周朴园说:你是谁?(言外之意是,你不会是侍萍吧,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在知道鲁侍萍活着的时候,他为什么会非常紧张?是无法面对还是什么?
(害怕梅侍萍来找他。)
梅侍萍没身份没地位,他怕什么?
(怕梅侍萍来这里纠缠,让繁漪知道她原来的妻子还在,怕她来认周萍,影响到他
现在的家庭;害怕侍萍利用这一层关系来敲诈。)教师小结:卧室这个场景,让他们回忆起了三十年前的往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让我们读出了一个怀念侍萍,对往事心生愧疚,知道侍萍还活着会危及他的家庭、名誉和财产的紧张的周朴园,理解了他真实的内心世界。2.严厉的周朴园
重点研读的语段:(学生分角色朗读:)
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是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照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来了。思考:周、鲁相认理应抱头痛哭,周朴园为什么突然变脸?
不敢相信眼前的鲁侍萍就是先前的梅侍萍,接着就会想,她来这干什么,肯定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她是受人指使前来敲诈的。从哪个地方读出来了?
(指使,还是找到这儿来了。)狡诈凶残的周朴园(人物语言)
贪婪凶残:
①花钱收买少数不要脸的败类。
②你的手段我早明白,只要你能弄到钱,你什么都做得出来。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③你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每一个小工的的性命你扣三百块钱!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
3.绝情的周朴园
回忆往事的周朴园听到梅侍萍还活着的时候,就非常紧张,害怕侍萍威胁他的名誉、地位和家庭,而当她真正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心理的害怕就更别提了,他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好,痛痛快快地,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再让学生分角色朗读。
周朴园很想用钱来结束这场恩怨,想赶快打发鲁侍萍一家走。你从哪看出了他的这些心思?
①好!痛痛快快地,你现在要多少钱吧!
②也好,我们暂且不提这一层。
③好得很,那么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
④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⑤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语言)
(三)教师作最后总结:
戏剧不同于其他文体的地方就是语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和舞台说明。戏剧的潜台词语很多,能够非常清晰地展现人物的心理,舞台说明很少,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有重要的辅助作用。今天,我们学习《雷雨》,不仅要了解场景的选择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节发展的作用,更要学会从潜台词和舞台说明中把握人物形象。
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人,文质兼备,才符合君子的要求;《雷雨》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结构形式,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是戏剧中中名副其实的“真君子”,它让我们永远品味不尽。
(四)布置作业:(4分钟)(幻灯14)1.课外阅读《雷雨》全剧。
2.设计一个亲密朋友邂逅的小剧,请选择三个不同的场景来展开。
3.比较两个相似的舞台说明蕴含的不同含义? 18页的舞台说明(望着朴园,泪要涌出)21页的舞台说明(望着周朴园,一句话也不说。)
教学反思:
第五篇:《雷雨》教案
《雷雨》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 学会本课8个生字,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4.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景象变化特征;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品质。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导语:
雷雨是夏天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雷雨神奇莫测,十分有趣。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场雷雨,好吗?
2、欣赏多媒体课件,再现课文情境的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
3、让学生边听课文录音朗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变化。
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句,指导朗读。
1、再现雷雨前的情境。请学生说说雷雨前的景象是怎么样的?
理解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①“满天”是什么意思?
②“压”字说明当时的云层怎么样?黑沉沉的乌云向你直压过来,你感到怎样?
③指导朗读这一句。
理解“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中的“垂”。(用多媒体帮助理解)
找出“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中的动词。指导朗读这一句。
句子对比: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闪电很亮,雷声很响。
①对比。“越来越”的意思是一次比一次强。
②指导朗读这一句。
③用“越……越……”说一句话。
2、再现雷雨时的情境。请学生说说雷雨时的景象是怎么样的?
①师根据生的回答小结:雨急而猛;景物不清;时间不长。
②“哗,哗,哗,雨下起来了。”请找出这一句的象声词。
指导朗读:“哗,哗,哗”的声音,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要读得声音重一点,停顿短一点。
③句子对比:
渐渐地,渐渐的,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A:对比。
B:指导朗读:“渐渐地、渐渐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
C:用“渐渐地”说一句话。
3、再现雷雨后的情境。
①请学生说说雷雨后的景象是怎么样的?
②读课文最后一部分。说说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和雷雨前有什么不同?
说说彩虹有哪几种颜色。
③“池塘里水满了”说明了什么?
④雨过天晴,万物经过大雨的'洗刷,一切变得那么清新。花儿开了,小鸟在枝头唱起歌儿……雨后的景色真美啊!难怪小青蛙也蹲在荷叶上.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这美丽的世界。
展开想象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一边看图.一边想象:如果你是一只快乐的小青蛙,你能把雨后看见的美景告诉大家吗?蜻蜓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小鸟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把雨前、雨中、雨后的感受表达出来。
四、作业:
画一幅你看到的或想象中的“雷雨前”的景象图,并在图下写几句话。
板书:
前 雷雨 中 真美! 后
《雷雨》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学习重点】
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
【学习难点】
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
【审美视点】
情景美,创造美。
【课前准备】
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
2、刚才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观察到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
二、识字
1、作者到底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同桌。
自读课文。
2、出示句子: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生字这个拦路虎消灭没有?老师从课文里选了4个句子,看水能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其他的小朋友可要听仔细了,看他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没。
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读准,单独出现还能读好吗?
同桌互读──男女赛读。
4、记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怎么记的?
5、巩固生字:
⑴ 自读生字卡上的词语,分大组组词。
⑵ 在生活中识字。
三、学习课文
1、分大组赛读课文。
2、边读边想围绕雷雨,你读的这个部分写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
指名回答。
板书:前 中 后
3、品读课文:想不想欣赏一下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
雷雨前:
⑴ 出示课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
⑵ 从你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你认为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⑶ 刚才大家看了,说了雷雨前的景象,现在我们读一读作者写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
自读课文──指名回答──谈体会──齐读。
⑷ 小结:是呀,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闹,多可怕的气氛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让老师也感受到。齐读 1~3自然段。
雷雨中:
⑴ 出示课件:不一会,雨下起来了,这时你听见了什么?(板书:雨)
⑵ 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请自读4~6自然段。
⑶ 读了第二部分,你感受到了什么?
⑷ 小结:是呀,雷雨由大变小,真是变化莫测!
⑸ 让我们一边听雨声,一边带着刚才的感受读一读4~6自然段。
雷雨后:
⑴ 出示课件:渐渐地,雷声、雨声都小了,一场雷雨很快结束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板书:彩虹)
⑵ 是呀,万物经过大雨的洗刷,一切都变得那么清新,花儿开了,小鸟,小青蛙欢快地唱着歌,如果你现在就是这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
⑶ 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7~8自然段,看谁能读出雷雨后那美丽的景致。
⑷ 小结:雨过天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
四、拓展
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到了它们不同的特点,相信这神奇的大自然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雷雨这么神奇,春雨、秋雨、冬雨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
2、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观察,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
《雷雨》教案 篇3
这篇文章的出炉,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师李琳老师多次耐心地修改指导,真的很感动于指导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厌其烦地精心指导。以下是教学设计加上设计思路及我教后的点滴感受。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重点: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感情朗读雷雨前描写。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课文
1.雨有很多种,你知道有哪些雨?(板书雨)(学生自由说)
2.今天我们将要迎接的就是一场雷雨。(板书雷雨)
小朋友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
老师提示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午后)
[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雷雨可以说是学生记忆中的一个影象。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切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的学习作铺垫。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时,描述的语言比较苍白,学生在接下去的课文阅读中与自己对雷雨的表达形成对比,可以感受到课文语言描述的魅力。]
3.有一位小朋友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和这位小朋友一起看看这场雷雨吧
4.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八十页,自由地朗读课文。
读之前,老师有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你的同桌,可以问问我这个新朋友,也可以请这里的小鹦鹉们帮助你。(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压,乱,垂,虹)
(2)标段落序号。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这里采用命令式的要求,不如借鉴梁老师的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你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更乐意去读。]
二.学习生字
1读准生字音:
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谁来当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这儿的生字。
小老师带读(提示垂是翘舌音)——同桌检查读(请同桌互相检查着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开火车读
2.读准了字音,那么,它们的样子你们都记住了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小朋友记字的方法可真多。
[这里四个生字的读音对学生来说相对较容易,可以适当减少教学时间,学生的识字方法很多,教师要适当总结,以便学生在今后的识字中有“法”可依,进而丰富识字经验,提高识字能力。]
3.书写一个生字:
(1)这四个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需要提醒小朋友注意?
是啊,“垂”不但难读,而且特难写,
(2)师范写生跟着书空——生观察说(你会提醒小朋友注意哪个笔画?)——师再范写(边写边提醒:老师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垂的笔顺,先写千(用彩色笔写),一横比一横长,最后一横却要最短。)
(3)生练写(把这个字写两次。)
[“垂”字教学是生字教学中的重难点,“垂”的书写的笔画长短在不同的参考书中不一致,教学时,我尊重教科书中的书写,采用第三横最长这种写法。它的笔顺和结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仍掌握得不够好,在平时的.生字教学中,要更多地强调提醒学生去观察写字。]
三.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景象
小朋友们,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大自然会有很多变化。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
请同学拿起书看课文,谁来读1-3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色。
(1)指名读(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听,他有没有把生字音都读准了。)
读得真流利,字也读准了,谁也能像他一样把雷雨前的景色读流利,读正确。
(2)自由练读。--(你们也喜欢这样读吗)齐读
(3)默读。
师:很好,都会读了,接着,老师请你们默读,边读边想象雷雨前的景色。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掌握字词的同时,充分接触熟悉文本内容。]
3.读出感情。
你读了这雷雨前的景象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很可怕,很恐怖……
你是从那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随生回答出示句子)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你能带着这种(要根据学生说的心情)的心情,读好这句话吗?
a.如果该学生读的好,你可以让学生评评,他读出这种感受了吗?
b.也可以自己说:“黑沉沉”你读的特别好,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乌云的象我们压下来,大地一下子变暗了。
谁也能向他一样读读。
C.师问:“谁能做个压的动作,”学生做动作后,
师问:(出示图乌云图)现在有满天的乌云向你压下来,压的你透不过气来,你有什么感觉?
谁能再读读?---齐读
[这句话的朗读指导是重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压”,图文结合增强学生的想象感受,这里老师的语言渲染直接影响学生的回忆感受,老师必须入情入境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齐读后,师说:是呀,雷雨前,乌云密布,大地变暗,小朋友门都感到害怕,就连树叶和蝉好象也和我们一样。
引读:----“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出示句子)
你感觉到什么?(雷雨前没有一丝风,闷热,很静,)
雷雨前没有一丝风,真闷真热,范读——真安静啊——齐读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怎样是“乱摆”?做动作。(你们看过风吹树枝乱摆的情况吗?)
学生说后读——大家一起做动作读。
(4)“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是啊,蜘蛛也知道雷雨快要来了,很害怕,赶紧拉一条丝,垂下来,逃走了。
(播放蛛蛛垂下来逃走的动画)谁来当当这只害怕的蜘蛛,指名学生读。
[学生对“垂“字的理解有困难,用文字解释也比较复杂,所以采用多媒体直观手段,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了蜘蛛是怎样垂下来快速逃走的。这儿让学生来扮演角色朗读,学生很感兴趣,能够进入角色带着自己的见解朗读句子。]
你还从那句中感受到害怕?
(5)“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师评:你不光看到了闪电,还听到了雷声,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播放雷雨前闪电雷声的动画)再朗读。
(句式训练,出示句子)
用“_____越来越______”说句子。(充分说)
[这个句式不是难点,是对知识的复习,学生在以前接触过这个知识点,相对较容易,学生发言积极,增强自信心。]
过渡:同学们说得越来越好了
4.说话训练。
师动情的说: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闹,多可怕的气氛呀。
要下雨了,其他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出示:要下雨了,——)
[这里不但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还是一个知识点的拓展。激发学生对原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学生的回答往往会有让你有惊喜,课外积累多的学生说出了小鱼浮出水面吐泡泡,小燕子飞得很低很低,蚂蚁忙着搬家等现象,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评价,肯定其合理性,可以让其他学生明白更多的自然现象,懂得平时要去观察,去发现。]
5.是啊,要下雨了,(出示)满天的乌云——齐读
四.感受4-6雷雨中的情景。
1.雷雨来了,你们看(出示文中图1,配上雷雨声音)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生充分说)
[充分利用课文插图,通过画面声音,激发学生想象。]
2.雨下得真大。
出示句子: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谁想读读这句话。读的让大家好象看到了这么大的雨?
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只要读好三个字,就能读好这句话。(点出“哗,哗,哗”)还可以怎么读?(哗,哗,哗)
谁再来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他们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这里“哗,哗,哗”朗读时,提倡个性朗读,我在教学时,有一生读得与众不同,课后我想想那也未尝不是一种好的表达方法,当时的我被自己脑中的几种读发所限制而没有提倡和鼓励他的方法,我应该更多关注学生的发现和见解。]
3.引读。出示: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什么了?)树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房子啊,
6.都看不
7.清了。
8.看着窗外雨在哗哗地下着。我也想跟你们一起读一读。(读上面两句)
9.再出示:渐渐地,
10.渐渐地,
11.雷声小了,
12.雨声也小了。
雷声雨声是一下子变小的吗?(生:不是的,是慢慢地)
哪个词告诉我们了。(是啊,渐渐地就是慢慢地意思)
你们读一读。齐读。(提示:轻轻地,慢慢地读)
四.感受雨后美景
1.雨很快就停了,雷雨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呢?你们赶快看课文默读7
8自然段雷雨后的景象。
2.读完了,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想一想雨后美丽的景色。
生闭眼。师范读7
8。
好了,可以睁开眼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生自由说。
4.(播放雨后动画).
5.配乐读。
同学们,雨后美丽的景色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一起把雨后这么美丽的景色读一读。(出示7
8
文字,音乐)
[动画的演示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撞击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更好地去感悟,去朗读,所以在观看图画或者动画后,应及时引导学生去朗读课文。]
《雷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阅读剧本,了解剧情,把握其中的矛盾冲突,了解人物的性格。
2.初步了解戏剧人物的鉴赏方法。
能力目标
1.学会鉴赏戏剧,提高学生鉴赏戏剧文学作品的能力。
2.通过品味人物语言,探测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而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情意目标
感受作者借助浓重的戏剧氛围及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传达的悲剧意识(性格的悲剧、命运的悲剧、生存的悲剧)
【教学设想】
1.通过反复阅读和分角色朗读,品味戏剧作品丰富多彩而又富有个性化的语言。
2.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电影《雷雨》,与课堂点拨,品读一词、一句,比较鉴赏相结合,激发学生欣赏戏剧文学的兴趣。
3.拟采用屏幕投影的方式,扩大课堂容量。
4.课型:品读·鉴赏课
5.教时:一教时
【重难点简析】
1.文学作品的魅力来自语言。戏剧语言在展开冲突,显示人物性格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言为心声,品读语言应是开启人物心灵的一把钥匙。因此我确立本课教学重点为:引领学生在把握矛盾冲突的基础上,通过对周朴园语言的品读,探究周朴园的性格、心理。
2. 作者说:“《雷雨》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雷雨》“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鉴赏时为了避免用“社会问题剧”的主题模式“削足适履”地硬套剧作,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引领学生感受作品的悲剧意识,探究作品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导语】1933年,一位年仅23岁的清华学子带着梦幻,带着爱恨无奈,带着对旧中国家庭和社会的无比愤懑,奋笔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酝酿了五年之久的剧本。一年后,时任《文学季刊》编委的巴金在编辑部的故纸堆里发现了它,并感动得为它掉下了激动的眼泪。它的发表立刻引起了中国剧坛的强烈震动。从1935年在日本东京第一次演出以来,我国许多重要剧团都竞相排演,并相继拍成电影、电视连续剧,这部经久不衰的剧本就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作家曹禺的处女作《雷雨》。今天,我们终于有机会走近它了。
【板书】雷雨
【投影】名家评说《雷雨》
《雷雨》是一部不但可以演,也可以读的作品。——巴金
一出动人的戏,一部具有伟大性质的长剧。 ——李健吾
说到《雷雨》,我应当告白,亏了他,我才相信中国确乎有了近代剧。——黎烈文
……真正吸引他的,不仅是情节本身的曲折性,而是在这曲折背后所隐藏着的“人”的生命形态,或者说,他是自觉地把自己的生命体验与认识注入多少有些现成的“情节”中的。 ——钱理群
《雷雨》的创作标志着曹禺是以一个具有自己创作个性的剧作家出现在剧坛上的;他写出了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并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话剧民族化、群众化的初步的尝试。 ——田本相
【学生活动】 实话实说(一句话评说):我看《雷雨》
(设计说明:此环节意在创设一种教学情境,引趣、激情、启思,让学生对话剧《雷雨》这部被称作我国现代戏剧奠基之作的作品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欣赏戏剧文学的浓厚兴趣。)
二、审美感知,整体把握。
【课件展示】剪截话剧表演的场景,配以音乐和解说词
解说词示例:
这是一个令人心酸的悲情故事。
三十年前,一个风雪交加的大年夜,替周家少爷周朴园生下第二个孩子(鲁大海)才三天的鲁侍萍,竟被周朴园一家凶狠地逼着留下其长子(周萍),抱起奄奄一息的新生儿走向河边……
三十年后,在畸形情爱中挣扎的周萍,自知罪孽深重,为摆脱后母繁漪的苦苦纠缠,拼命地引诱了使女四凤,而四凤就是周萍同母异父的妹妹。此刻“恨人像一把刀,爱人像一把火”的繁漪妒心大发。恰好,鲁大海又正在周朴园的矿上做工,并作为罢 工工人的代表,与周朴园进行着一场针锋相对的斗争……待一切真相大白之后,一场罪恶的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四凤羞愧难当,雷雨之夜仓惶出奔,不幸触电身亡,单纯、热情、充满着幻想的周冲(周朴园与繁漪之子)跑去救四凤,也遭不测,周萍开枪自杀,不幸的繁漪疯了,善良的侍萍痴呆了……
【投影】曹禺和《雷雨》简介
曹禺(1910-),原名万家宝,原籍为湖北潜江,现代著名剧作家。其作品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王昭君》等。《雷雨》《日出》是他的代表作。
《雷雨》是曹禺先生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更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剧。《雷雨》写的是一个封建资产阶级大家庭的矛盾,这些矛盾的酝酿,激化,在一个“天气更阴沉、更闷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的下午趋向高潮,最终这个罪恶的大家庭崩溃了。这一切都是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进行的,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同时,作者以象征的手法告诉人们: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沉闷的空气里,一场大雷雨即将到来。这就深刻地反映了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中国社会的现实。
【设问】
(1)课文节选部分,与周朴园的矛盾冲突主要同哪些人有关?
(明确:周朴园与鲁侍萍,周朴园与鲁大海)
(2)课文中这两组主要矛盾冲突是从课文的哪里断开的
(明确:“周朴园可是你——”)
(3)请用简要的语言描述周朴园和鲁侍萍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
(明确:周朴园由对自己以为“死去”的侍萍的所谓“怀念”,到对已经知道还活着的侍萍的惊慌以及对站在眼前的离开了自己三十年的侍萍的冷酷等情感变化过程。)
【板书】怀念——惊慌——冷酷
【梳理归纳】本文的矛盾冲突(附:全剧人物关系图)
课文中出现的四个人之间有交叉的多重矛盾;
( 1 ) 以周朴园为代表的资本家与以鲁侍萍为代表的下层劳动人民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根本利益的冲突。
( 2 ) 周朴园与鲁大海 —— 父与子的矛盾冲突。
( 3 )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根本利益的冲突。
( 4 ) 鲁大海与周萍 —— 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
( 5 ) 鲁侍萍与周萍 —— 母与子的矛盾冲突。
( 6 ) 资本家的冷酷、虚伪、自私和下层劳动妇女的善良、正直、坚韧两种思想性格的对立冲突。根本性质的冲突。
【学生活动】看看、听听、读读。 学生讨论。 指名回答。
(设计说明:“倘要论文,最好要顾及全篇[鲁迅语]”。 此环节着眼全篇,从大处考虑,借助媒体展示,让学生快速熟悉节选部分的剧情,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矛盾冲突,对作家作品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设置三问,在设问答疑中,引领学生探究周朴园对鲁侍萍情感变化的历程,意在为下文择取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这个点,品味语言,窥探周朴园的内心世界作铺垫)
三、品读语言,评析人物
【投影】 戏剧人物鉴赏方法:
①把握戏剧冲突 ②揣摩戏剧语言 ③分析人物形象
【品读鉴赏】 周朴园的语言鉴赏
(1)品一词,解读周朴园的“怀念”
◇设问:开头至“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这部分对话中,哪个单音节词出现的频率最多(哦),一共有多少个(10个),在周朴园的语言中出现过多少次(6次)。
◇揣摩解读:
方法一:据上下文语境和舞台说明来挖掘人物潜台词丰富的意蕴
方法二:从标点和安排的疏密等方面挖掘人物潜台词丰富的意蕴
【学生活动】
◇分角色演读(重逢片段,约4分钟),注意读出剧中角色的情感。
◇品读一词,体味人物语言中蕴涵丰富的潜台词。
◆小结:刚才在品读“哦”字过程中,我们不仅从中“哦”出了周朴园由漫不经心到作贼心虚的情态变化过程,而且也“哦”出了挖掘人物潜台词的方法。
(2)析一种句子,探究周朴园的“惊慌”
◇设问:课文从“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到“周朴园 好,你先下去吧”,这部分中周朴园的语言又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就是一类语气相同的句子特别多。哪一类?(明确:疑问句)我们再来看看,这些问句长不长?一般有多少字?(大多在2—3个字)
◇揣摩解读: 周朴园问话比较鉴赏:
(将开头两个简短问句改长)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
周朴园 怎么?(怎么就用不着?)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
周朴园 (惊愕)什么?(她真的还活着吗?)
(明确:改了以后,似乎是在问旁人的事情,有点漠不关心了,突然、惊奇、紧张、激动的感觉就少了几分。)
(课文P82页三个疑问句连用改简洁)
“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三个疑问句连用所表现的惊恐和急迫心情。)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回忆片段,3分钟左右)
◇析一种句子,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
◇比较鉴赏。
◆小结:这部分我们又从周朴园的简短问话入手,再拓展开去,通过语言的比较赏析,终于读出了周朴园知道鲁侍萍还活着时的惶恐不安、惊慌失措,也读出了周朴园叶公好龙的真实心态。
(3)挑一句话,体验周朴园“冷酷”
◇设问:当周朴园知道站立眼前的人就是离开自己30年的鲁侍萍时,周朴园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从“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到“周朴园 可是你——”,从中找出一句你认为最能体现周朴园性格、心理的话,运用我们刚才获得的揣摩人物语言的体验,去大胆地走近周朴园的心灵,前后左右的同学可以先相互交流交流。我还想再听听大家的声音。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并注意在解读文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揣摩戏剧人物语言的基本方法:
1.择取最能体现人物性格、心理的语言
2.联系上下文语境品读
3.反复体会其语言表现方式
【学生活动】
◇快速阅读,尝试走近人物。
◇学生进行个性化鉴赏。
◇明确学法
【总结】选取点:周朴园与鲁侍萍矛盾冲突;
鉴赏视角:戏剧人物语言;
探究内容:周朴园在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中所表现出来的所谓“怀念”、惊慌到冷酷的心路历程;
目的达成:揭开了周朴园虚伪、冷酷、自私的真面目。
(设计意图:戏剧的矛盾冲突最终还得依附于戏剧语言,特别是戏剧中人物的语言。此环节选取矛盾冲突中周朴园的语言作为鉴赏的突破口,通过品读一词,品析一类句子,去探寻周朴园对鲁侍萍的真实情感,从而获得揣摩人物语言的基本方法,学会鉴赏戏剧人物。)
《雷雨》教案 篇5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雷雨-教学实录,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雷雨-教学实录
教学目的:
2、指名读1(师评:雨下得可真急呀!……)
3、指名读2你还想怎么读?(雨下得可真大呀!)
你听雨真的下起来了。(雷声)
4、师:雨越下越大,雷声越来越响,假如此时你就站在窗前,透过窗外你都看到什么呢?
生:生:外面雾蒙蒙的,看不清楚。只听见轰隆隆的雷声。
5、书上说,齐: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读)
6、这让我想起了《日月潭》中的一句话——(齐说)“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7、再读这句话。齐读
8、在这一片朦胧的世界里,我好像听到田里的秧苗在说下吧下吧,我要喝得饱饱的,长得又大又壮。
师:还听到谁在说——
生:我好象听见青蛙再说下吧下吧,我要痛快的洗个澡了。
师:这真是一个快乐的雷雨天。
9、一起来读读齐读4、5段
10、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指名读1、渐渐地读得真好。
指名读2、
师:让我们用朗读再次感受这雨中的美景吧。(齐读456)11、小结
师:天就快晴了,让我们跟乌云告个别吧,示词语,齐读(巩固)
四、写字
示:蝉、蜘、蛛
a.雨过天晴了,瞧,小蜘蛛给我们送什么礼物了?示: 蝉、蜘、蛛,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都有虫字旁。都跟动物有关。
是呀!你观察的可真细。以前我们学过虫子旁的字吗?生:蚂蚁。师板书。
师: 我们先来写一个虫字旁。那出手跟老师一起写。
b.还有要提醒的吗?
生:写在田字格的中央。
左右结构的字,左边低,右边高。左窄右宽。
你写的字一定很漂亮。
1先范写:师:小眼睛看过来。先写一个虫字旁,注意下边提要提上去。右边的单竖不要太长。
注意:单的竖稍长,知右脚是个小点,口不要太大。朱的第二横要长,撇捺要写的舒展。
会写吗?看着黑板来写一写。
2生练写
3师生评议
(看看这位同学的字,请仔细找一找,他哪个部分写得好,值得我们学习?他的哪一笔需要提醒提醒,这个字会更漂亮!谢谢你的提醒!用掌声感谢刚才这位同学给了我们一个学习的机会!)
4生再写
(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的`字,哪里写得好?写完了,仔细看一看,在自己认为比较漂亮的字旁边打一个五角星。)
五、总结
同学们,一场常见的大雨,作者却能把这场雨的前后变化写的这样美,他一定是经过了非常仔细的观察,我想:要是能做个细心的观察者,你也一定会有精彩的发现!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雷雨,雷雨-教学实录,雷雨-课堂实录,雷雨-教案,雷雨-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雷雨》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2.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3.阅读《新语文主题阅读》中的《大自然的语言》和《走进大自然》,通过朗读了解大自然的八种语言。
4、能通过朗读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读中感悟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了解了这么多大自然的语言,那你们有没有听过大自然的交响曲——雷雨呢?请闭上眼睛听这场雷雨。(播放课件)
2.师:听到这场雷雨,你们想到了哪些词语?。
3.过渡:同学们,夏日炎炎,骄阳似火,一阵雷雨,送来清凉,声声蝉鸣,阵阵蛙叫,一群孩子,尽情玩耍!雷雨给夏天带来了无限乐趣!想不想到雨中走一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大自然,聆听大自然的交响曲——雷雨!(点出课题)
4.板书课题。
二、学习字词
昨天学习了文中的生字词,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1、字词检查(课件出示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表演读“乱摆 压下来 垂下来“
4、指导写“垂“字
三、复习课文内容
1、还记得这三幅画面吗?(课件出示三幅图)
2、谁来说一说这三幅图展现的是什么?
3师小结:这三幅画面展现的就是雷雨的发展变化的过程。
(教师板书:雨前 雨中 雨后)
4师:还记得哪几个自然段写雨前,哪几个自然段写雨中,哪几个自然段写雨后吗?
5读课文:师:我们再读一读这不同的场面,初步感受一下雷雨的变化过程。
四、学习雨前段落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雷雨前的情境。
出示阅读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找一找课文中都描写了哪些景物?并用铅笔把词语画出来。
1、第一自然段
(1)乌云是怎样的? 从满天能够看出云怎么样? 你又能从黑沉沉这个词语体会到什么?压下来是怎样的感觉?
(2)谁能读出压下来的感觉!(练习读)
(3)引读:天真闷啊!难怪树上的叶子——蝉——
(4)师:这就是蝉,(出图)它还有个名字叫什么?(知了!)
从一动不动你能感受到什么?从一声也不叫你又能感受到什么?
(5)练习读句子
2、第二自然段
过渡:雷雨来临之前,天暗了下来,空气是那样的闷热潮湿,一丝风也没有,连爱唱歌的蝉都闭紧了嘴巴,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大雨的来临。可这沉闷的气氛转眼间就发生了变化。
(1)引读: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2)谁打破了雨前的沉闷。哪个词语说明风来的快? 风大到什么程度了? 还有什么可以说明风大,看后面的句子想一想。
(3)蜘蛛怎样逃的`,在文中找一个词语。蜘蛛为什么不从树上爬下来呀?
(4)这么大的风后面会是多大的雨呀?赶紧跑吧!练习读句子。
3、第三自然段
(1)大风之后,(课件点击)生读句子 。
(2)练习朗读。
五、学习雨中段落:
师:在大家的呼唤声中,雷雨终于来了!
看——(课件欣赏)
1、自己读一读,把雨从大到小的变化过程读出来。
2、雨真大啊!落在我们的头上,肩膀上,身上什么感觉?这是夏天啊!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3、坐在屋内向外往去,又是什么感觉?看不清什么了?这样的景象用一个词来形容?
4、整个世界都穿上了雨做的外衣,大家一起来读雨中的段落,让我们再次感受雷雨的神奇!
六、学习雨后段落。
过渡:雨停了,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最后一段。
1、看到彩虹,又想到了什么词语?
(生说词语)(彩虹)都有什么颜色?一人说一个!
2、赤橙黄绿——怎么能不美呢?看到这么美丽的彩虹,你们的笑容呢?就带着这样的表情齐读最后一段!
3、(点击课件)听!蝉叫了!它在用声音表达心中的喜悦!(点击课件)蜘蛛好不容易又回来了,坐在网上,此时此刻它又会是什么心情呢?(点击课件)连小青蛙也想和你们一起大声赞叹!请同学们带着动作再一次有感情读最后一段。
七、练习
1、排序:课文读懂了,你能把这几个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吗?
2、练习二:
(1)太阳和彩虹,我想把彩虹先挂在天空,后写太阳,行不行?
(2)树上有蝉又有蜘蛛,那它两个可以颠倒顺序吗?
(3)作者在观察雨后的景象时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
(点击课件)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的。
八、总结
师: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要了解到雷雨发展变化的过程和它的特点,还要从课文中学到写观察日记的方法。其实这篇课文就是一片观察日记,我们来把它改成日记的格式。
师板书:观察日记
1、日记格式是有要求的,第一行要些什么呢?
2、要写好观察日记要注意什么呢?这个小儿歌能给你帮上忙。
——生读儿歌
九、拓展
1、老师请你们观看几幅雨后的图片,你们可要仔细观察并展开想象。
2、同学们想一想,雨后还有哪些美景呢?
3、作业:观察日记 雨停了……
把刚才观察到的雨后景象加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
《雷雨》教案 篇7
课前透视: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另外教材又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于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应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插图及雷声录音。
2、有条件的可课布置学生观察雷雨这一自然现象。
3、收集描写雨景的文章或段落。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课件展示:同学们,你们见过下雨吗?说说你们自己的亲身经历。那么今天课件中又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呢?(出示课件展示雷雨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谈观看的体会,相机板书课题:雷雨
2、引发想像:教师播放雨前和雨时的两段音像资料(风声、雷声、雨声),启发学生闭目想像。听着这两段录音,你们都想像到了什么?相机出示文中的两幅插图,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想像把两段录音和插图进行正确搭配。教师板题。
(心理学告诉我们: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雷雨可以说是学生记忆中的一个影像。采用多媒体组合的方式,营造了教学氛围,创设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学文情境,把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融为一体,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探究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对话平台
自学
1、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
2、学习生字“压、乱、垂、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扩词。教师要注意组织学生进行识字方法的交流,促进学生丰富识字经验。如:用动作记住:“压”垂;用换偏旁记住“虹”等。
3、利用生字卡片进行同桌互检。也可设计识字游戏巩固生字的认读。如:开火车读、摘果子等。或引导学生找出这个字在文中的那句话,结合文中的句子朗读进行巩固。
4、小组读课,互相正音,评价。
5、全班合作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把课文真正交给学生,组织他们在读中发现,在自学互动中交流识字的方法,丰富识字经验,激发了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进而提高了自主读书的能力。)
细读
1、范读,引导学生谈谈听读的感受。启发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进而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
2、学生再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分出来。
3、图文对照读,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课文语言的简炼。
4、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同样也是重要方法和手段。坚持以读为本的进行设计,有效地突出了读的目的性、层次性,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在多形式和多次数的读书活动中,理清思路,感受语言,体会情感,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和体验。)
写字
1、出示“我会写”。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生归类分析字行,说发现。)
如:“虹、蜘、蛛、蝉”都是虫字旁,书写时要注意“扁口”上宽下窄;“压、逃、越”都是半包围构;“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等。
2、教师范写学生认为的难点字,边写边强调注意的重点笔画。
3、学生临写,同桌交流评价。对照总结之后,再进行书写,写得好的全班展示。
(由于文章篇幅较短,所以把整课的写字任务安排在这一课时,集中时间和精力。引导观察,分类指导,突出了重点,促进了学生自主写字能力的提高。)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回顾
1、读写上节课学习的字词。利用生字卡片或课件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2、分段读文,回忆课文内容。
(字词的掌握、读书的水平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课堂教学要追求创新的同时,更要兼顾的是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扎实训练。)
研读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划分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部分内容,进行合作读书。思考:你认为这个部分写得怎么样?结合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由。
2、交流读书感悟的情况;教师相机点拨。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互相提问题。
如:描写雷雨前的部分“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黑沉沉”写出了什么?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认为该怎么读这句话?“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骤然变化?
描写“雷雨中”的部分,为什么用3个“哗”?该怎么读这3个“哗”?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等等。
(这一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组内充分交流互动,教师的相机点拨与学生提出问题相结合,在读中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观察的细致,描绘的生动形象。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诵读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练习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__越__越__。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了,()也()了。
3、照样子写词语:黑沉沉()()()
拓展
1、你还读过其他描写下雨的文章或段落吗?把自己收集的材料在组内或全班交流。
2、观察一个自然现象,写一篇观察日记。
(促进学生积累,引导观察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
《雷雨》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语言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内涵。
2、揣摩潜台词的含义。
3、引导学生根据戏剧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重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戏剧语言
教学模式:
小组任务式(布置任务——分组讨论——合作发言——师生总结)
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及分析:
这种模式以学生活动和合作为主要形式,它适于篇幅较长、内容深刻的文章或作品。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教师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成为时间和课堂的主人。此外,课堂教学中也需要引入合作学习和讨论,学习中应发挥学生互帮互学的作用,可以取长补短,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
实施这种模式,关键的一环是准确设置任务。在设置任务时,应注意三点:
1.设置的任务必须能揭示文章中心内容、主题思想,或对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理解写作特点有直接关联;
2.设置的任务既要富于启发性,又要具有趣味性;
3.设置的任务之间必须具有层次性、关联性、拓展性,环环相扣,逐步深化;
4.任务不可太多,应少而精,应保证学生应一课一得。
《雷雨》教学整体安排: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
1、简介戏剧的有关知识。
2、作者曹禺及有关《雷雨》介绍。
3、梳理节选部分的情节。
4、分析这两场戏的主要矛盾冲突。
第二课时:
领会作品个性化的语言对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分析有关的人物形象。
第三课时:
1、认识舞台说明在剧中的作用。
2、归纳主题,认清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族的腐朽,揭示这种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3、课外延伸练习: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由现当代戏剧鉴赏知识的复习导入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而人物语言的主要特点是:高度个性化、富有动作性和丰富的潜台词。
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动作性指人物的语言富有强烈的动作性,不仅展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而且能够引起他们的外部动作。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 “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潜台词往往是与语言的个性化与动作性联系在一起。
二、任务一:找出课文中个性化、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和潜台词并做简单分析。
要求:1、各小组自主选择其中一种人物语言进行分析。
2、小组成员必须分工合作,进行分析、整理与发言。
3、发言者应声音洪亮,语言简练。
例:
第一、高度个性化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刚才还是一个温情脉脉,俨然在感情中不能自拔的性情中人,但立即就撕破了多情的面纱,露出了冷酷的本质;因为以周朴园之心度之,他感到了名声和利益的威胁。这个转变完全是人的本质使然,语言无法掩饰得了。
周朴园 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 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 (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无情又无义,再也伪装不下去了,便化为语言,绝!摆架子,树威性,即使在不是自家人面前,也无法自持。既封建,又资本家;钱是可以解决一切的,他本能的以为。在这里,语言是灵魂的直裸。
人物语言不需经过修饰,本质而又本能,非他莫属,这就是高度个性化。
鲁大海的语言是他倔强、鲁莽、幼稚的个性的写照:
鲁大海 可是你们完全错了。……
鲁大海 (看合同)什么?(慢慢地)他们三个人签了字?……
鲁大海 (如梦初醒)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
个性化语言的好处是:作家通过它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读者通过它直观(实际上是“直听”)人物的性格,生动可感,真实可信。
第二、丰富的潜台词(朗读以体会潜台词)
周朴园 (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 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
周朴园 (抬起头来)你姓什么?“你姓什么?”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
鲁侍萍 我姓鲁,老爷。也是同样的道理。“你姓什么?”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又如:
下面的下面的潜台词,,鲁侍萍同时扮演着两个角色,一实一虚,一口一心,很有意味: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①①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②②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③③她没有死,现在就立在你面前。
周朴园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④④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
三、任务二:观看戏剧片段,并进一步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有没有真感情?他是个怎样的人?(鲁侍萍对周还有没有怀念之情?曾经美好——难忘初恋——没有掉头就走。周对大海有没有父子情?一丝)正反推波助澜
要求:
1 、小组成员必须分工合作,进行分析、整理与发言。
2、表述观点必须有戏剧语言做依据。
3、发言者应声音洪亮,语言简练。
“他自以为是好丈夫、好父亲、正人君子,其实是一个在外杀人如麻、在家专制横暴的魔王。他这个人永远觉得自己是正确的,当三十年后侍萍又来到他家见到周萍时,他让周萍跪下,说:不要以为她出身低下,却是你生身之母,不要忘了……哆么冠冕堂皇!他竟没有部愧自疚。他对侍萍的怀念可能是真的。因为他自和侍萍分别后,结过两次婚,第一个是个阔家小姐,抑郁而死,第二次就是和繁峙。两次婚姻都不上。意。他对待萍的思恋、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感情了。这既可填补他那丑恶空虚的心灵,又可显示他的多倩、高贵。” 曹禹谈《雷雨》————怀念带来的欣慰,远远比不上切身利益。
虚伪、狡诈、阴险、自私、伪善、冷酷、残忍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任务使我们一方面加深对作品人物的认识,另一方面体会到戏剧语言的特点和魅力,希望能够自觉的运用到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分析与写作中去,提高我们的阅读鉴赏与写作水平。
五、布置课外作业:写作练习(3选1)
1、先确定一个人的性格或身份,然后写他的语言,要求个性化;
2、写出下列两组人物不同的语言:
(1)、做教师的父亲和没有文化的妈妈希望你认真读书,他们分别对你说---父亲说: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母亲说:读书以后才有饭吃。
(2)、高考落榜,悲观者和乐观者的神情和语言:
3、设定一个场景,写一句包含多重意思的话(潜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