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轴对称图形》教学建议
《轴对称图形》教学建议
信息窗1——美丽的旗帜
该信息窗为学生呈现了4幅国旗或区旗图案,它们均为轴对称图形。主要引导学生通过研究这些图形的特点,引入对轴对称图形知识的探索、学习。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应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能用折纸等方法确定对称轴,并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给出的各种图案,提出“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从而展开对轴对称图形知识的学习。
“合作探索”中共有两个红点问题。第一个红点部分是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第二个红点部分是学习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教材以动手折一折的方式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提供了对折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这些图形的特点;之后又出示已经学过的常见平面图形,引导学生再次用对折的方法找出对称轴,发现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的数量也不同,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更加全面。
/ 6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的不同旗帜,在观察与比较中,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旗帜上不同图案的共同点,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在引导学生交流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说出这些图形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想办法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两边完伞重合”,从而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理解,并在对折中认识对称轴。之后,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等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对称轴。在这些图形中,有的图形仅凭观察与想象就可以判断其为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全部对称轴,例如等腰三角形,但有的图形则需要动手操作来验证,例如长方形有几条对称轴等。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学具,在学生观察与想象有困难的时候进行针对性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感知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同时感受到有的轴对称图形可以有多条对称轴。此处需提醒学生画对称轴时要用点画线。
/ 6
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吗?”教材呈现的是方格纸和图形的一半,意在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这一问题时,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试着在方格纸上独立完成,之后展示学生的画法,并请画得标准的同学交流一下画图方法。有的学生可能只是凭感觉来画,有的同学是根据“轴对称图形左右两边完全重合”的特点来画。因此在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把每一步的做法讲清楚,并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画轴对称图形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也就是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1)先从图形上找到几个重要的点;(2)再根据每个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找到这些点的对称点;(3)最后把这些点连起来。在画图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轴对称
/ 6 图形的特点。
“自主练习”第1题是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作出判断,判断结果有异议的图形再动手操作验证。
第2题是在方格纸上画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的练习。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这里应让学生感受到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第3题是一道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题目。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方法。
/ 6 第4题是在方格纸上画组合图形的对称轴。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关注对称轴的数量。
第5题是画组合图形的对称轴。练习时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关注对称轴的位置是否准确。
第6题是找规律,创造轴对称图形。这一练习渗透镜像对称,练习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完成题目。为了加深了解,可以多增加一些相关的题目进行练习。
第7题是找对称的汉字。这一练习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让学生由汉字开始,再找找生活中其他的轴对称图形,丰富他们的感知。
第8题是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题目。练习时,可以按照题目中的提示和要求剪图形,还可以剪出自己喜欢的其他图形,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 6
/ 6
第二篇:《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执教教师:福安实小阳泉校区 陈雪丹 指导老师:福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林 萍
福安实小阳泉校区 林桂忠
教学设计思考和提出的问题
⒈苏教版第一学段对于“轴对称图形”的编排与人教版、北师大版有何不同,编排意图是什么?
⒉第一学段与第二学段的教学要求、侧重点的区别在哪?怎样实现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又能为第二学段做铺垫呢?
⒊判断平面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如何把握尺度,判断复杂的标志图案是否超出了二年级学生认知理解的范围?
磨课要点
⒈起点。
知识起点: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等平面图形,认识了多边形。
已有生活认知:学生积累了一些剪纸的经验,会用对折的方法剪纸,认识了生活中一些物体或图形具有两边一样的特点。
思维特点:学生虽然认识到两边一样的现象,但并不大明白什么是“对称”。二年级学生年龄偏低,抽象思维能力还相对较弱的实际情况,对于“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建立更应做到具体形象。
⒉终点:理解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本质就是对折后图形的两边是否完全重合。⒊过程与方法:学生新知的习得离不开已有的生活认知。本课的设计从猜测物体引出对称,通过“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活动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最后通过平面图形、标志图案的判断丰富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83-85页。
教学目标
⒈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⒉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平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做出轴对称图形。
⒊欣赏图形对称所创造的美,进一步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教学难点:学会准确判断轴对称图形。教学准备
学具:企鹅、飞机图形,剪刀、蜡光纸,四个小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每生一个。
教具:课件、企鹅和飞机图形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感知特征 ⒈游戏竞猜,感知对称。
出示:企鹅、飞机、剪刀、梳子的一半图。
师:孩子们,我们一块来玩个游戏:“猜一猜我是谁”。游戏规则是:只露出物体的一半,看谁能很快猜出来。
师:为什么这三个物体你们一下子猜出来了,而最后一个不能确定呢? 师:这些物体两边形状大小都一样,就叫对称。
师:像这样两边对称的物体,你能在我们身边找到吗?抽象成图形,认识对称。
师:我们用眼睛观察发现这些图形的两边是对称,有办法证明吗? 师:请拿出其中的两个图形,自己动手折一折。折完你发现了什么? 师:哦,这两边叠在一起,哪边也不多哪边也不少,这就叫完全重合了!(板书:完全重合)
⒉动手操作,理解概念。
师:企鹅图形左右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了,这架飞机图形左右对折后,会不会完全重合呢?那它怎么也是对称图形呀?
师:那这只蜻蜓,你会朝哪个方向对折验证呢?
师:刚才我们通过对折(板书:对折),发现这些图形的折痕两边能完全重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⒊剪纸活动,感知特征。⑴激活经验,交流方法。师:这张金鱼剪纸也是轴对称图形,你能猜出它是怎么剪出来的吗? ⑵动手剪纸,创造对称。
师:就按照你们刚才说的方法,自己设计一个喜欢的图案并把它剪下来。⑶交流反馈,领悟特征。
师:黑板上这些作品是轴对称图形吗?怎么让别人知道是呢? 师:用对折的方法同桌互相检查一下。
【设计意图:从游戏猜一猜中引入生活中对称现象,再由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引出轴对称图形,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逐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获得轴对称图形的正确表象。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之后,紧接着通过剪纸活动,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
二、判断练习,体会特征 ⒈图形的判断。
师:如果不用动手对折,你能判断我们学过的图形朋友,他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不规则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重点研究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出现不同的看法,动手验证一下谁的想法正确。
师:这个平行四边形怎么折都不会完全重合,所以他不是轴对称图形。⒉车牌的竞猜。
师:平面图形中轴对称,汉字、字母、数字中也有呢!这个车牌的这些汉字,字母数字都是轴对称图形,但是他们只露出一半,你能猜出完整车牌号吗?
⒊剪纸图想象。
师:请看,这是一张纸,将它对折剪去两个圆。想想,摊开会是怎么样的? 师:我这里有三个选项,你认为会是哪一个呢? 师:说说你的想法。
师:孩子们,看来两边形状相同对折后可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图形的创造。
师:孩子们光会想象轴对称图形可不够,还要会创造呢!用四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轴对称图形,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拼法,再和同桌一块拼一拼。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设计了四个活动:辨一辨——猜一猜——想一想——摆一摆,逐层递进,循环上升。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想象和动手操作中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也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三、联系生活,运用特征
师:孩子们,不仅图形中有轴对称,一些标志图案上也有呢!
师:这个汽车图案是轴对称图形吗?用手势表示折痕在哪? 师:行人图呢?圆形呢?这个圆形可以怎么对折呢?
师:把这个圆形和行人合在一起,就是一个什么交通标志?他是轴对称图形吗?
师:看来要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光得看外面的形状,还得考虑里面的图案。
师:既然行人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把它换成汽车,它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师:在判断轴对称图形时,多一些观察,多一份思考,就会多一份收获!【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通过让学生判断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标志图案,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从一个简单的图案到两个组合的图案,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学生综合判断能力,渗透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收获的思想。如何把不对称的图形转变成对称图形,体现了思维的创造性和开拓性。】
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
师:孩子们学完这节课,你对轴对称图形有了哪些认识?
师:罗丹曾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课后请孩子们继续去寻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发现感受他们的美妙!
【设计意图:课后总结回顾,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深化认识。同时鼓励孩子到生活中去寻找对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执教者简介
陈雪丹,女,本科学历,小学数学高级教师,福安市阳泉校区数学备课组组长。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恪守“一个都不能少这才是理想的教育”这句格言,用心对待学生,用青春和热情默默耕耘自己的三尺讲台。她从一名青涩的教师逐渐成长为福安市学科带头人、福安市名师、“阮志强名师工作室”成员,宁德市教坛新秀。执教的录像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获省一等奖,微课“解决问题的策略”获福建省三等奖,“认识角”一课获地区三优联评二等奖,2015年12月撰写的论文《微课在数学中的运用》发表于《考试周刊》。
所用教材内容
第三篇:《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以美寓真,互动生成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材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P68。教材、学生分析:
对称是大自然的结构模式之一,它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于人类创建的文明史中,具有多种变换形式。学生对于对称现象并不很陌生,例如,许多艺术作品、建筑设计中都体现了对称的风格。教材借助于生活中的实例和学生的操作,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找出对称轴,并初步地、感性地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但并不要求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名称。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正确识别轴对称图形,会设计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操作,经历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过程,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等能力。
3.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设计理念: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2.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感悟“生活数学”理念。3.将数学欣赏融入教学中,感受数学美。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
设计制作轴对称图形。设计流程:
一、理解感知“对称”
1.首次探底: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研究图形王国中的一种现象──“对称”。你听说过对称吗?说说你印象中的对称。2.再次探底:出示组图(蝴蝶、狮子脸、椰树、枫叶),这些图形你觉得哪些是对称的?跟同桌说说为什么。
3.交流反馈:你是怎样想的,说说你的理由?(预设①:多数学生能判断正确──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预设②:少数学生能判断正确──展开生生交流,可分成正反两方争辩,陈述理由)
4.引出验证:你能想个办法来证明蝴蝶、狮子脸、枫叶的两边一样,只有椰树的两边不一样吗?(预设:学生代表上台分别折一折蝴蝶、狮子脸、椰树、枫叶)
5.师小结: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在一起的图形,就叫做对称图形。(板书)刚才同学们把图形对折后留下的这条折痕,我们把它叫做这个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黑板上用点划线范画对称轴)你能找出剩下图形的对称轴吗?你觉得对称轴有什么特点?
6.即时生成资源并共享:在教室里找找有没有对称图形,指指它们的对称轴。全班互动交流评价。7.欣赏生活中的这些物体的形状,指指它们的对称轴在哪里。
(意图:教学伊始,开门见山地结合课题进行探底,把握学生认知起点,以四幅色彩鲜艳的图片为纽带,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再以“动手折一折”为依托,引出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的概念,并及时拓展到生活中去寻觅与欣赏,以学生现场找到的对称图形为资源,利用这些生成资源进行对称概念和对称轴概念的巩固。在这样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学资源和数学实践无处不在。细想之下,整个教学过程不就是一个从“生活经验”提升到“数学原型”的过程吗?而这样的过程又是在师生民主平等的对话和学生多样化活动中进行的。)
二、实践深化“对称”
1.讨论:刚才我们找出了很多对称图形,也欣赏了很多对称图形,老师也想来动手制作一个对称图形,你觉得我可以制作一个什么图形?„„
2.探究方法:师从学生回答中采纳一条意见,“大家能指挥老师做一做吗?”„„(预设①:多数同学会──集体指挥教师后请学生小结方法;预设②:个别同学会──请同学上来演示,师生共同小结方法。)3.你想自己动手试一试吗?学生个体独立活动,看在相同的时间内,谁制作的对称图形最有创意、最漂亮。
4.展示生成资源:把你的作品先露一半让大家想想可能是什么图形?再全部展开贴在黑板上,指指它们的对称轴(生生互动交流、评价)。
(意图: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主要借助给老师出主意、动手做一做、互动评评议议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带着知识走进实践,不着痕迹地得出了制作对称图形的方法,主张通过实践使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发展思维。这里将教学的重点圈定于学生自主探求制作方法、创造对称图形之中,并对这些生成资源加以利用,感悟数学的应用性和数学美。)
三、练习内化“对称”。
1.出示常见图案。判断,如果是对称图形的,画出对称轴。(独立完成,反馈)
2.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折出对称轴(动手之前先进行猜想:你觉得他们可能有几条对称轴?动手实践验证)。
(意图:这里主要借助于画一画的方法实现数学知识的内化和提升。如此,不但培养了学生实践应用的意识,而且有助于“猜测、验证”及感受“无限”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四、总结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你觉得学了对称图形后有什么用处呢?其实,对称还有很多种类型,以后我们将继续去学习。
2.数学百花园:欣赏中国的剪纸艺术和世界各地的建筑艺术,进一步感受对称美。
(意图:课已接近尾声,这里的两个环节目的在于梳理数学知识、升华数学知识,催生学生对生活中对称艺术的赞美,实现从轴对称图形──生活中其它对称现象的跨越,学生在背景音乐的渲染下,又一次经历了灿烂文化的熏陶。)
第四篇: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激趣蕴思
谈话: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春天到了,小草绿了,花儿开了。一只美丽的蝴蝶飞到我们的教室里,(投影仪出示蝴蝶),它在翩翩起舞,闭上你的小眼睛,老师给你变个魔术。看,这还是刚才那只蝴蝶吗?怎么只有一半 了呢?是不是随便两只翅膀重叠在一起都是只有一半呢?
二、参与探索,体悟特征
1、大家认识这几种物体吗?(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图片)
问:仔细观察,他们和蝴蝶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左右两边相同、对折后完全重合、都是对称的)板书:对称、问:你怎么知道是对称的?(左右两边相同)
怎么验证?(对折)
对折前,我们可以把上面的物体沿着它的轮廓画下来,得到下面的图形。
2.课前让大家剪下了这三个图形,现在自己动手折一折,谁愿意和大家说说你的发现?
(两边是一样的、左右两边大小一样、对称、有一条线、折横、对称线等)
(1)两边的大小一样、对称、完全重合。问:你是怎么折的?对折(板书)
比如说这个天安门图(左右对折)飞机图?(上下对折)有没有不同的折法?那我可不可以这么折?为什么?(不能完全重合、两边不一样大小)也就是说,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要——完全重合。(板书)
(2)对折后是以前的一半。问:为什么只能看到一半?(两边都重合了)
(3)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叫它轴对称图形。(板书)(4)师可这样引导:我们再来看这几个图形,对折后都留下了什么?(一条线——这条线我们叫折痕)那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我们叫——对称轴。(黑板上演示)
那你能尝试找出其中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并用彩色水笔画一画吗?生在对折的纸上找一找并画一画。
(5)如果现在老师给你一些图形,你打算怎样来判断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我们把它对折,发现折痕两边的部分,不能完全重合,所以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3.结合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判断下列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学生根据经验大胆猜想。
(1)正方形、长方形:怎么对折的?还有别的折法吗?(还能怎么折?)
师:不管怎么折,只要对折一次后图形能完全重合的,都是轴对称图形。(2)正五边形是吗?为什么?
(3)着重提出:平行四边形为什么不是?
生拿出平行四边形折一折,小组讨论后,指名说理由。问:你的想法是怎样的?谁愿意来折一折?
全班交流,出现多种折法,发现对折后都不能完全重合。思考:所以这个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4)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呢?你能不能用你手边的工具验证一下。你是怎么折的?能完全重合吗? 所以,三角形有的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不是轴对称图形。
4.分组活动,丰富学生对于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与数字、汉字、字母打交道,你想不想去借“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去找出英文字母中的轴对称图形。教师发给每个小组一组图形或图案:如各种标志、各国国旗、各种交通图标、各英文字母等(见教材“想想做做 1、2、5、6”中的习题),然后引导学生以小 组为单位展开研究,判断其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小组代表投影展示并说出判断的依据。
5,除了图形,有很多字母也是轴对称的。只看一半,想象一下这些是什么字母呢?
(电脑出示:M、E、I、H、A、O)(2)拼一拼这些字母组成了什么词语?
谈话:是啊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美好,各种各样的对称现象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的如此精彩。那你想不想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呢?
三、实践制作,深化认识
1、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在做之前,请大家说一说打算怎么做?讨论出一个方案那就大家各显神通,来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品最有创意。
巡视、交流:你们做的是什么图形?是怎么做的?
2、展示作品,评选最佳创意奖
总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啊,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创作出一个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表现真棒。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和大自然中有许多美丽的对称现象,咱们一起来欣赏欣赏。
四、多向拓展,升华认识 幻灯片播放
大家感觉美吗?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五、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你有什么收获?今天我还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善于观察,勇于想象,发现了许多数学中的生活的数学奥秘。
第五篇:轴对称图形 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五常市特殊教育学校 樊照彬
一、设计理念
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生活中的数学更易于接受,同时也更符合聋生的认识特点。《轴对称图形》这部分的内容编排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检验实践,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因此本文的设计注重联系实际,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发现问题并以此为契机解决问题,培养聋生的分析、理解和判断和总结的能力。帮助聋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使得数学课的教学即轻松又有良好的效果。
二、设计思路
根据七年级聋生的认知规律,及本课内容的特点,我设计了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从感知中获得对轴对称图形认识的教学方法。力求体现以下几方面理念:
1、从生活情景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
2、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共同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为了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在重视教法选择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如:动手操作、归纳概括、自由活动等。
三、教材分析
《轴对称图形》是全日制聋校试验教材第十四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节,本章节的内容是继图的认识后的一节图形与认识相结合的一节课。本文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图形的认识来引叙知识内容的。在教学的设计中应以身边的实际内容为主导,通过让学生亲手操作、对比、发现、总结内容。这部分的内容在很大的程度上为学生的认识和理解开僻了新的学习方法。同时对将来几何内容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即可以说平面图形的归纳和总结,同时也是深入学习立体几何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聋生学习方法的总结,和分析观察能力的培养。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聋生,正处于对图形由感观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因此对现阶段的学生认识规律、逻辑思维的培养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本班共有七名学生,从听力障碍程度可分为二种类型,一为有语言类即听力较好的学生,二为无语言类也是听力较差的学生。如果从学习情况可分为三类:即独立思考类、启发引导类和强化记忆类。对此种情况本节课的教学测重让学生由感性向理性的认知培养。从教学内容的切入到重难点的突破,以直观发现为主,依照各类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布置任务,进而达到由表象向本质的教学过渡。
五、目标预设
1、了解“对称”、“对称轴”等概念,能识别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2、通过说一说、剪一剪、看一看等活动,学生能自己概括出轴
对称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4、缺陷补偿:通过对分数应用题解题方法的及明了的解题思路的概括,帮助学生确定清晰的概念及数量关系。尽可能的发展语言培养思维。
五、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难点:认识轴对称图形,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建立空间观念。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幻灯片:内容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剪纸,内容主要选一些对称类的图形。先让学生欣赏,产生共鸣,激发兴趣。
学生在欣赏课件后,引言切入教学内容:“这许许多多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充分的体现了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大家想不想也自己动手做一回这样的艺术品呢?”
让学生动手剪纸,同时教师指导并把好的作品展示给学生。观察剪出来的图形,哪些图形有共同的特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有些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一样。
我们把这样对折后的图形归在一类。
(二)探索新知
1、这一类的图形的特点是:完全重合。
通过观察引出本节课的概念:如果把一个平面图形对折,两边的部分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中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
2、观察这条折痕
沿折痕把图形对折两部分可以完成重合。如果换一下位置对折,两边的部分还能不能重合?让学生尝试。
其结果为:有些图可以再次重合,而有些则不能重合。能让两部分重合的这条折痕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而不能完全重合的则不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通过这个尝试也让我们发现,有些轴对称图形不只一条对称轴,而有些图形则只有一条对称轴。
再提出第二个问题:我们现在换一下折痕的位置,然后看一下折痕两边的部分还能不能完全重合?
有些可以重合,而有些则不可以重合。
引出本节课的概念:如果把一个平面图形对折,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怎么样来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
教师出示第二份教具:信封中放有许多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形等图形。让学生来判断。
有些图形对折后可以完全重合,而有些图形无论怎样对折都只是
重合了一部分。
3、小结轴对称图形的判断方法:
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那就可以确定它是轴对称图形。
4、以对称轴上的一点做对称轴的垂线,可以任意选几点做垂线。而后让学生观察并测量每条垂线以轴为中分线两边的距离。经过测量不难发现,垂线的两边是完全相等的。
小结出:轴对称图形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轴对称图形的物质)
5、第三份教学用具(多媒体课年)
课件为一面三角形的小红旗,然后再对应的方向再出示同样的一面,先让学生说出这是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是),对称轴是哪个?(旗杆)然后再把其中一侧的小红旗向下移动,移动到原小红旗的底部,这时再让学生来观察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了。很显然无伦怎样对折图形都没有完全重合。
所以可以肯定只有对称轴两侧对应的点到轴的距离相等才能让图形完全重合。
(三)、新知活用
让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动手制作轴对称图形,以比赛的形式进行。从而达到让学生运用知识指导操作。
(把事先准备好的一半对称图形发给各个小组。)
(四)、随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并请一位同
学来说一说。再次巩固轴对称图形。
(五)、全课总结
欣赏轴对称图形的实物或图片(电脑演示)
总结:刚才我们欣赏了很多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有了它们,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了。希望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并发挥你们的创造和想像能力把我们的生活建设的更加美好。
(六)、课外实践
大家搜集一些我们身边的轴对称图形,看谁搜集的多。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