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课题:
1、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科学观察活动,体验看、听、摸、闻等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体会到科学观察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2、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感悟到自然界的美妙、研究自然的乐趣,从而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研究活动。
3、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交流、合作对学习的作用。
教学重点:开展科学观察活动,体会到科学观察可以了解更多的事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水槽、橡皮泥,水杯、盐、细铁丝。
2、学生准备:橡皮泥、铝箔、潜水艇、筷子、塑料管、泡沫板、生鸡蛋或土豆、硬币、针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门新课——科学,谁能说一说,你认为科学课上我们会做些什么?”(学习科学知识,观察,做可实验,进行科学考察等活动)“对,科学课上我们就是要记性一些观察、实验,要亲身经历一个个的认识周围环境,认识周围事物的探究活动,在研究、认识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可不要小看这一个个的活动,今天我们人类所有的科技成果,都是科学家在观察、实验、研究活动的基础上获得的。谁知道一些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科学发现的故事?能讲给大家听吗?”
二、学生自主学习。
1、看图上的树。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第2页,你们看到了什么?”(生:一棵大树,叶子,枝条,茎……)让学生把看到的记录在活动本上。
2、回忆曾经看到的树。师:“你在大树前看到过什么?”(生说出记录)“想再去看一看吗?”生在说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用记录的词语:嫩绿、绿叶、黄叶;大树、小树;绿皮、干皮等
3、观察一棵树。
(1)讨论观察方案。师:“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 “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2)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大树前开始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
(3)学生把看到的记录在活动本上。
4、比较三次的记录。带学生回教室,汇报交流。师:“以前的看和这次的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们再去看会知道得更多?”
小结: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的时候,当我们带着这样的目的再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通过观察使我们感悟到大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体,大树和其他生物之间、大树和它生活的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三、课后研究。
在你家附近选择一棵大树,自己确定观察内容进行观察。
2、我的大树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
2、会拓印树皮的图案;画出树叶的形状。
3、能搜集一些实物的标本。教学重点: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描述树。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树皮的拓印、几张大树的照片。
2、学生准备:白纸若干。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大家已经观察了一棵大树,你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观察的那棵树是什么样的?”
二、学生自主学习。
1、用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形状、粗细和高矮。师:“请你用动作告诉别人你看到的树的树冠形状;用手比划你的大树的树干有多粗;用比较的方法告诉别人你的大树有多高。”学生进行交流。
2、观察描述树的其他方法。师:“你看到的树的树皮是什么样的?”(生说师板书:粗 细 干…)“你能拓下来给大家看一看吗?”
3、学生到教室外拓印树皮。(1)指导学生拓印树皮的方法。师:“除了拓树皮,还有其他描述大树的方法吗?”(2)画画树叶的形状。(3)展示从树上掉下来的果实。师小结:用图画、拓印做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大树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4、对记录、描述作用的理解。师:“我们能对大树进行描述或记录,那你是否能根据别人的描述知道是哪一棵树?”出示一份观察记录,让学生猜猜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学生到校园里寻找这课树。
三、课后研究。试写一份树的观察记录。
3、各种各样的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对美丽的树叶的观察研究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对学生进行“爱护草木,保护环境”的教育。
2、会描述树叶的颜色、形状、大小。
3、能对树叶进行比较观察和测量。
教学重点: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描述树叶。
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落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秋天来了,树叶开始从树上落下来,你见过落叶吗?我们的校园里有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各种各样的叶。”
二、学生自主学习。
1、校内捡落叶。师:“请分小组捡落叶,用袋子装好,注意不要乱摘树叶,不要踩坏花草,不要爬树采集。”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2、小组交流、统计。师:“你一共捡了几片落叶?” “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你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让学生写好统计记录。
3、同一种树叶的判断。师:“请同学们把数量最多的那种树叶全拿出来。” “这些叶子的大小、形状、颜色都一样吗?” “你根据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树的叶?又根据什么,说另外的树叶不是同一种树的叶?”
三、课后研究。到公园里捡一些树叶,统计一下共有几种树叶。
3、各种各样的叶
教学准备:
1、捡回来的树叶。
2、描画叶片大小的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当你去公园里捡树叶的时候,你面对这些树叶有什么体验和感受?”
二、学生自主学习。
1、观察叶的颜色。师:“如果有人问植物的叶是什么颜色的,你该怎样回答?” “说一说你的树叶有哪些颜色?” “你能按颜色变化给树叶排列顺序吗?” “说一说你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板书:绿色、黄色…
2、观察叶的形状。师:“叶子的颜色各不相同,那么它们的形状相同吗?”(1)学生根据叶子的形状进行分类。(2)学生介绍自己的分类情况。“说说你分的这几类分别是什么形状的?”板书:卵形、掌形、心形、披针形、扇形、针形、带形(3)画一画树叶常见的几种形状。
3、观察叶的大小。师:“在你所有的这些叶子中,最大的是哪片?最小的是哪片?”(1)指导学生把两片树叶描画在方格纸上。(2)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3)量一量最长的叶与最短的叶的长度。师小结:“除了用这些方法进行观察、比较叶的大小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想一想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描述叶的大小?”
三、课后研究。用不同颜色、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一些树叶拼贴一幅图画。
4、一片完整的叶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数一数枝条上有几片叶,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叶的不同。
2、让学生在观察中寻找叶与枝条连接处的特点。教学重点:学会观察,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写。
教学准备:若干带有树叶的树忮,各种不同叶脉的树叶,各种不同叶缘的树叶,各种不同叶柄的树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观察植物的叶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叶的颜色、形状、大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可是,你去仔细观察过一片完整的叶吗?”
二、学生自主学习。
1、观察一片完整的叶。师:“观察带有叶片的树枝,数一数枝条上有几片叶。” “寻找叶与枝条的连接处,看看有什么特点?” “通过比较知道怎样才算一片完整的叶?”选取几片有代表性的树叶进行观察。讨论:叶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板书:植物的叶由叶片、叶柄构成。
2、观察各种不同的叶片。师:“我们知道了叶是由叶片和叶柄构成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叶片都长得一样呢?”(1)学生分组观察讨论。(2)学生汇报交流观察结果。(3)让学生用这些名称说说树叶的不同点。
3、观察各种不同的叶柄。师:“通过观察,我们知道许多不起眼的事物实际上包含着许多秘密,叶片就是这样,那么你观察过叶柄吗?”(1)学生观察不同叶的叶柄。(2)交流观察结果。
4、叶的共同之处。分组讨论:这些看起来各不相同的叶有什么共同之处? 汇报交流。
三、课后研究。搜集不同叶脉、叶缘和叶柄的树叶。
4、一片完整的叶
(二)教学目的:
1、观察不同的叶脉、叶缘、叶尖、叶基,加深对叶片的了解。
2、能描述一片叶的特点。
教学准备: 不同颜色、形状、大小的树叶若干,白纸,颜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以前我们学习了怎样描述一棵大树,大家是不是还记得描述的方法?你会描述一片叶子吗?”
二、学生自主学习。
1、描述一片叶的特点。师:“树叶的种类非常多,我们也对许多叶进行了观察,用什么方法把你观察到的树叶描述给大家听比较好呢?”(1)学生分组讨论:描述哪些内容? 怎样进行描述?(2)小组汇报交流讨论的结果。(3)学生自由选择一片叶子练习描述,说给同组同学听,(4)每组选派一名同学到讲台对叶子进行描述,让其他同学猜一猜描述的是哪片叶。(5)教师任选一片树叶让学生试着进行描述。
2、拓印一片美丽的叶。师:“大自然是美的,树叶也是美的。树叶不仅给我们提供了观察研究的内容,也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美丽的色彩。请你选择一片你认为最美的树叶。你想把美丽的树叶拓印下来吗?”(回忆以前拓印树皮的方法。)(1)思考:拓印树叶用什么方法最好?(2)学生开始拓印树叶。
师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三、课后研究。找一片美丽的叶,描述这片叶的特点,并把这片树叶拓印下来。
动物课题:
1、寻访小动物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和推动学生开展寻访调查小动物的活动。
2、鼓励学生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进行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教学准备: 划定一个较小的范围,如一棵数、一个小花坛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① 研究动物的活动开始了。做个游戏性测试:·一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脑海里立即浮现出来的是什么动物?·如果说“大动物”,我们想起的是哪些动物?·如果说“小动物”,我们想起的是哪些动物? ②简要说说通常我们是怎样划分大动物和小动物的。
二、学生自主学习
1、附近能观察到哪些小动物。师:① 九月里,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哪些小动物?②估计一下,或猜一猜,在那棵大家都熟悉的校园的树上(或花坛、草地等),老师观察到哪些小动物?猜猜会有多少种小动物?(教师出示一棵数,让学生说出名称的展示写着名称的卡片。)③ 附近还有哪些能找到栖息和活动着小动物的地方?④ 我们估计:我大概能观察调查到多少种动物? 我们小组一共能观察调查到多少种小动物? 我们班一共能观察调查到多少种小动物?
2、指导观察和调查的方法。①寻访活动的任务设置和寻访活动计划的讨论。·主要任务:了解这个季节里,我们能在附近观察到哪些小动物。·计划:关于寻访活动的时间、地点的安排和小组内部的分工,调查记录的选择或设计等。②观察调查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和问题解决方法的讨论。·不知道名称的小动物的记录问题。·一些难于接近的小动物的观察问题。·
同学和老师提出的其他问题,如:雌蚂蚁和雄蚂蚁,应记录为一种还是两种小动物?…
3、寻访活动的要求。①寻访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哪些场所隐藏着危险?·哪些活动可能出安全事故?·哪些小动物有可能造成对人的伤害?·从安全考虑,我们的寻访活动需注意哪些事项,须作哪些规定?②关注和爱护小动物。·假如我是只小蚂蚁……·我们的动物朋友,我们的动物邻居。·我们所观察的是一个生命体。和我们人一样,所有的生命体只有一个生命。③保护观察调查地的环境。④从学做一个合格的观察者开始。
三、课后研究。在一周内交一份寻访小动物活动的调查记录。
2、蜗牛(1)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身体。
2、让学生在观察蜗牛的过程中,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描述他们的发现和进行一些猜测、推测。
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放大镜,记录用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观察过蜗牛吗?能说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吗?用放大镜观察过蜗牛吗?”
二、学生自主学习。
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①观察蜗牛的准备。区分蜗牛的壳和蜗牛的身体,确定蜗牛的身体为本次观察的重点;确定“了解蜗牛的身体,回答„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的问题”为观察目的。②提出按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观察的要求:依次观察蜗牛的头部、腹部和尾部。重点观察头部,观察蜗牛的眼睛、触角和嘴。③ 进行分组或个人的观察活动。④描述所观察到的蜗牛的身体。尝试按一定顺序,有一定条理,有重点地描述蜗牛身体的特点。
2、蜗牛壳的观察。①观察蜗牛壳的讨论。观察过蜗牛的壳是怎样的?蜗牛壳的观察会有多少观察内容?②蜗牛壳上的螺线的观察和讨论·蜗牛壳螺线的观察的内容。·螺线形状的观察描述和螺线名称。·螺线旋了几圈?怎么数?·螺线的展开方向,左旋和右旋。③左旋蜗牛和右旋蜗牛;头发的旋涡;海螺、牵牛花等等自然界的左旋和右旋。④从一条螺线的观察内容到蜗牛壳的其他观察内容——提出观察蜗牛壳的新的问题,发现蜗牛壳的更多的观察内容。
3、蜗牛吃食物的观察。① 蜗牛怎样吃食物?。·观察吃菜叶的蜗牛。观察吃黄瓜的蜗牛,观察蜗牛的齿舌。·描述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② 蜗牛选择什么样的食物?。
讨论:看看我们为蜗牛准备了几种食物,要想知道蜗牛会在这几种食物中选择哪一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观察活动:在蜗牛的周围放一些食物,观察蜗牛朝什么方向爬,去吃什么食物。③蜗牛能在多远的地方发现食物?
4、小组交流与小结。说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 说说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二、全课总结。
动物
3、蜗牛(2)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观察蜗牛的运动。
2、让学生观察蜗牛在各种物体上的爬行动作。
教学重点:观察蜗牛身体的运动方式。
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蜗牛,放大镜,玻璃片,小木棒、棉线、记录用纸和笔。塑料薄膜和画有同心圆的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已经比较仔细地观察过蜗牛了。那么,蜗牛有脚吗?蜗牛有脚的话,蜗牛的脚是怎样的呢?蜗牛没脚的话,蜗牛是用什么爬行的呢?”
二、学生自主学习。
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爬行的部分。① 观察: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②蜗牛用身体的腹部爬行。蜗牛没有像人、兔、蟋蟀那样的脚,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这是一种特殊的脚——腹足。
2、观察蜗牛的爬行。·观察玻璃片上爬行的蜗牛,观察蜗牛的腹部是怎样使身体前进的。·蜗牛爬行的描述和模仿。·观察蜗牛在小木棒、棉线等物体上的爬行动作。描述蜗牛在这些物体上的爬行。
3、蜗牛爬行的痕迹。·说说蜗牛爬行观察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观察蜗牛爬行留下的痕迹。发现痕迹是粘液变成的。·推测一下蜗牛分泌的粘液所起的作用。
4、蜗牛赛跑。(1)哪只蜗牛爬得快?提出蜗牛赛跑的建议。(2)讨论蜗牛赛跑的活动设计。如:有使蜗牛朝着一个方向爬行的方法吗? 吸引蜗牛向一个方向爬的方法。让蜗牛只能朝一个方向爬行。有其他的比赛方法吗? 不管朝哪个方向爬的方法。测量蜗牛爬过的距离的方法。(3)在小组里进行蜗牛赛跑的活动:在画有同心圆的纸上塑料薄膜,把蜗牛放在中心圆内,看哪只蜗牛最先爬出外圈。
5、小结 关于蜗牛的爬行,我们还能观察研究些什么?我们还能搞些什么活动?
三、全课总结。
4、蜗牛和蝗虫
教学目的:
1、能掌握比较观察蝗虫和蜗牛的相同和不同。
2、能描述蝗虫和蜗牛的异同。
教学重点:
观察蝗虫和蜗牛的特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蝗虫、蜗牛壳、放大镜、尺、三角尺、记录用纸和笔。蝗虫、蜗牛、长得跟蜗牛相近的动物、长得跟蝗虫相近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大象、长颈鹿、蜂鸟等动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已经上两节课观察了蜗牛,那蝗虫和蜗牛相不相同呢?”
二、学生自主学习。
1、观察蝗虫。① 观察蝗虫。观察蝗虫的头、胸、腹;蝗虫的头部:眼睛(单眼与复眼)、触角、嘴(口器);蝗虫的脚;蝗虫的翅。② 描述蝗虫的身体特点。
2、比较蜗牛和蝗虫的身体。·比较蜗牛与蝗虫的相同点。都有头部,头部有触角、眼睛、嘴;都有运动器官——足;……·比较蜗牛和蝗虫的不同点。身体形状、构造不同;眼睛、触角、嘴、足等不同;……
3、比较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周围环境中,跟蜗牛长得相近的动物:田螺、蛞蝓、蚌、蚬……。· 周围环境中,跟蝗虫长得相近的动物:蚱蜢、螳螂、蟋蟀、蜜蜂、蚂蚁……·周围环境中,长得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猫、青蛙、鱼、鸟、乌龟……
4、观察蝗虫的大小。(1)比较两只蝗虫的大小。(2)观察描述一只叫大的蝗虫和一只较小的蝗虫。(3)测量蝗虫的身体长度。(4)测量蝗虫的展翅长度。
5、观察蜗牛的大小。(1)测量蜗牛的身体长度。蜗牛的身体没有固定的长度,测量存在难度,即使测量出了数据也没多大用处。(2)寻找比较蜗牛大小的方法。(3)比较测量蜗牛壳的大小。用三角尺测量蜗牛壳口朝向桌面时的高度。
6、动物大小的观察和描述。(1)出示一张蜂鸟的图片,问:“这是什么鸟?这只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师:知道这只鸟有多大吗?老师的食指和拇指表示1~2厘米的大小,这只蜂鸟跟蜜蜂差不多大小。大小的观察和描述,有时是很重要,很有用的。)(2)讨论:大象、长颈鹿、龟、蚯蚓、蝴蝶、乌龟、瓢虫,我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观察描述这些动物身体的大小。(3)说说自己在寻找小动物的调查活动中,是用什么方法观察描述动物身体的大小的。
三、小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动物有什么不同的观察方法。
5、蚂蚁
教学目的:
1、能解决观察蚂蚁时碰到的问题。
2、会比较蚂蚁、蜗牛、蝗虫的身体特点。
教学重点:掌握蚂蚁的身体特征。
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纸、放大镜、小盒子、小瓶盖或小木块,塔“桥”用的小纸条,记录用的纸和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对蚂蚁都很感兴趣,那你有认真地观察过蚂蚁吗?蚂蚁是怎样的?能画一只大蚂蚁吗?我们今天这继续观察蚂蚁。”
二、学生自主学习。
1、观察哪一只蚂蚁。① 选择观察瓶里的蚂蚁,还是放在白纸上的蚂蚁?②选择瓶里的蚂蚁观察,有利与不利的地方;选择白纸上爬的蚂蚁观察,有利与不利的地方。
2、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好一些?(1)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观察,既能看清楚,又不会到处乱爬?(2)用什么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蚂蚁不会乱爬?(3)在盆子里倒一点水,水中央放一个小瓶盖或小木块,让一只蚂蚁爬到瓶盖上。蚂蚁只能停留在瓶盖上,不能到处乱爬了。
3、用放大镜观察蚂蚁。(1)小组内交流一下,怎样观察蚂蚁的身体。(2)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注意控制观察蚂蚁的呼吸,别吹走了蚂蚁。
4、讨论:蚂蚁身体的特点。(1)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2)和蜗牛比较,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3)和蝗虫比较,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
5、试一试。(1)看看瓶盖上的蚂蚁的行动,试着解释蚂蚁怎么不到处乱爬了。(2)如果再放一个瓶盖,在两个瓶盖上搭一座“桥”,猜猜蚂蚁会怎样?(3)试一试。(4)怎么解释蚂蚁的反应呢?蚂蚁想家了吧?如果把蚂蚁放在教室地面上,蚂蚁能找到回自己家吗?
6、送蚂蚁回家。师:“这些蚂蚁原来住在什么地方,我们就把它们送回什么地方吧。在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中,请别忘了送小动物们回家,让它们回到各自的生活环境中去。在送小动物回家的过程中,我们还可能会有新的观察发现呢!”
三、小结。
6、我的观察研究
教学目的:
1、能收集观察小动物的活动记录。
2、会写一份观察研究记录。
教学重点:能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能解决自己在观察中发现的问题。教学准备: 收集一些三年级学生水平的观察小动物活动设计、观察记录、研究小论文以及一些研究性、活动性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观察研究小动物的学习活动已经进行了3~4个星期,一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和成果向大家报告,要和大家分享。我们今天就来开个观察小动物的成果报告会,向大家报告„我的观察研究‟”
二、学生交流。
1、报告会的内容顺序安排。① 报告自己的观察和发现。② 报告观察过程中碰到并已经解决的问题,和碰到了还没有解决的问题。③ 展示已经完成的观察记录和观察研究小论文。
2、把蚂蚁送回家。(1)跟踪蚂蚁中的发现。(2)蚂蚁路线的观察描述。(3)蚂蚁窝的观察描述。(4)关于蚂蚁的其他发现。
3、其他小动物的观察和发现。
4、报告观察过程中碰到并已经解决的问题,和碰到了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5、动物单元的小结。
师:“关于课外的交流和展示,关于许多有趣的、有意义的还没有解决的问题。
第二篇:三年级科学教案
第1课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2.我们周围的常见材料有木头、纸、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过程与方法:
1.调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观察和辨认不同的材料。
3.用词语描述常见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进一步研究材料的兴趣和愿望。【教学重点】
观察和辨认身边不同的材料
【教学难点】
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材的特性
【教学准备】
6种用最常见的材料做成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1.这个单元我们将开始学习“材料”,板书“材料”。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名称?什么物品是用这种材料做的?教师将学生说到的材料一一板书出来。
2.看看自己和小组里的同学,身上穿的、佩戴的和携带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试着把它们写在书中的表格中。
3.交流记录的情况,看看有没有出错。
4.这些材料在我们身边应用很广,书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它们又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调查表,对于难以判断是什么材料制成的物品,请作出标记。5.调查结束后,在小组内讨论以下问题: ①调查了多少物品?使用了多少种材料?
②哪些物品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哪些物品是由多种材料制成的。③哪种材料使用得最多?
6.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哪些材料在我们身边被广泛使用着,为什么大量使用它们呢?
二、观察描述几种常见材料的主要特点
1.我们周围的物品,往往都是由各种材料组成的,比如一扇门,就使用了木头、玻璃、金属等材料,不同的部位为什么要用不同的材料?举例说说你的想法。
2.四人小组选择两种材料讨论它们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和用途,并记录下来。
3.交流各组的记录情况,有不同意见的及时补充,若认同其他组的观点,及时将它补充在自己的记录单上。
4.请保管好记录单,下次还要再使用。
第2课谁更硬一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比如硬度、柔韧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材料的硬度越大,就越能防止别的物体破坏它的表面。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索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材料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
比较材料软硬的方法。【教学难点】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 【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木头、纸、金属和塑料各两根,铁、铜、铝等金属片各一条,砂纸、玻璃杯、热水。
教师准备:电路检测器、榔头 【教学过程】
一、比较硬度
1.比较纸和木头的软硬,出示纸和木头,说说它们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纸一折就变形,而木头不容易折)
2.比较纸、木头、金属的软硬,再出示金属一条,这三材料谁更硬一些,你是怎样观察到的?
①学生说说自己的原先观察结果,可能会出现方面,那金属条和木块谁更硬一些(用压、捏、折的方法都不易区分它们的软硬)
②提出:判断一种材料是否比另一种更坚硬,可以用刻划的方法,若能在另一种材料表面划出痕迹,就表示它比较硬,反之则可能硬度相同或较小。
③学生尝试用木头在金属上刻划或金属在木头上刻划,看怎样做能划出痕迹。3.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的软硬
①如果再给你一种材料:塑料,它们的软硬又会是怎样的?(学生猜测)②可以怎样检测它们的软硬?
③怎样做到有序地观察?(出示书P48的记录表)
④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再适当补充,出示活动题方)活动提示:
⑴依次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分别去刻划另两种材料的平面处。⑵用力适度,并尽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划时用力大小相同。⑶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不能划出刻痕的,在记录表格内打“×”。⑷要求每个人都操作一次,并且注意不要划伤手指。
⑸根据我们观察到的结果,将木头、纸、金属和塑料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哪种材料最硬?
二、认识金属
说说周围的物品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属?
为什么用金属不用其它材料(根据学生的举例,出示材料开展实验)1.易传热
将大小相同的木条、塑料和金属条同时放入热水中,过一段时间,用手摸一摸哪一种材料最 2 热?
2.能导电
教师演示,将木条、塑料、金属条分别接入电路检测器,观察电灯泡是否发亮? 3.延展性
试着用榔头轻轻敲打铜丝,观察铜丝发生了什么变化? 4.有金属
用砂纸磨擦铁钉、磨擦部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三、饮料罐的故事
1.组织学生阅读第50页,了解一个饮料罐的生产过程 2.讨论
①铝片之所可以做成饮料罐,主要利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 ②在易拉罐的制作过程中,要消耗哪些资源,会产生哪些问题? ③我们怎样合理使用消费金属材料?
第3课 比较柔韧性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度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测量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
用简单测量方法比较材料的柔韧性。【教学难点】
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金属的特征。【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
1.一套宽度、厚度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尺(每种材料的一端打一个孔)2.一套宽度、厚度不一样的塑料、不锈钢、木头做成的物品。3.测量弯曲度的“T字”尺一把。4.50克钩码一个,回形针一个。
老师:同样宽度、厚度的粗塑料条、木条各一根,两桶水。【教学过程】
一、柔韧性的认识
出示两根长度、厚度和宽度一样的塑料条和木条。
师:请两位同学上来各取一根,分别去取同样重的两桶水,观察塑料条和木条的变化情况。两名学生上来演示,其它同学观察,然后汇报观察到的情况(木条断,塑料条没有断;塑料变了,没有断,木条先是弯了,最后断了)
老师指出:我们把像刚才这样塑料条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特点叫做柔韧性。
二、比较3种不同材料的柔韧性
1.提供三种物体,找一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木头、塑料、不锈钢)
2.用自己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柔韧性,并把比较的结果排一排序(提示学生材料不要弄断)3.学生汇报比较结果,当各组意见分歧时,引导学生发现:比较的材料由于宽度、厚度、用力大小不同,这样比较它们的柔韧性是不公平的。
4.教师出示宽度、厚度相同的木条、塑料条、不锈钢条,问:可以怎样研究它们的柔韧性? 5.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引导,最后边小结边演示操作步骤:
⑴把木条、金属条、塑料条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压住,另一端伸出桌面1厘米,用回形针挂上钩码,观察它们的前端弯下去了多少。测量材料前端弯下的距离时,眼睛要平视。⑵分别测量木条、金属条、塑料条伸出桌面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弯下的距离,把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6.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实验情况。
三、认识塑料
1.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哪些塑料制品?
2.出示各种塑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观察后思考:这些塑料制品分别是利用了塑料的什么特性,并把观察和思考的结果记录在气泡图上。
四、讨论了解塑料的循环使用
1.阅读教科书,说说你了解了些什么? 2.出示“可回收标志”,认识可回收标志。
3.讨论:我们以后在使用塑料制品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第4课它们吸水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2.吸水性是指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过程与方法:
1.用观察的方法检验材料的物理性质,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3.增强材料循环使用,节约资源的环境保护意识。【教学重点】
用观察的方法比较材料的吸水性。【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发现吸水性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有关。【教学准备】 学生(每小组):
1.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稀释的红墨水、滴管。
2.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3.浸泡好的废报纸、筷子、棉布 老师:古代造纸的录像。【教学过程】
一、导课
小游戏:各取所需
具体规则:教师出示木头、纸、铁、塑料,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材料,并简单说明理由。具体情境设置举例:做一个杯子、擦去桌上的水、造一艘船„„
导语:刚才同学们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了不同的材料,我们认为,不同材料遇到水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我们把材料对水的渗透能力叫做材料的吸水性。这节课,让我们来研究材料的吸水性吧。
二、谁更容易吸水
1.出示大小、厚度尽量相同的纸片、塑料片、铁片、木片(纹理较疏松的)各一片,猜一猜,谁更容易吸水,为什么这样想?把猜测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2.怎么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出示稀释的红墨水、滴管,我们请这两位朋友来帮忙,你们打算怎么做?(学生小组设计实验,只要求简单设想)
3、教师补充观察、实验要点:
①.实验的公平性:材料的大小厚薄、水滴的大小位置等要尽量保持相同。
②.从侧面观察水滴的变化,既要观察水滴的变化,也要关注材料遇水部分的变化。③.注意记录,可以用图画和语言相结合,来描述观察到的观察。
④.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把四种材料按吸水性从强到弱排序。快的小组思考:材料的吸水性可能跟什么有关?
4.学生分组实验后汇报。可预期的发现:
①.纸的吸水能力最强、木头次之、塑料和铁最弱。
②.纸和木头都能把水吸到内部,它们的表面比较粗糙,可能中间有空隙。
三、纸的观察
1.提供放大镜、餐巾纸、铅画纸。
导语:纸的吸水性最强,有些同学猜想纸的中间可能有空隙,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更仔细地来观察两种纸吧。
2、我们可能用什么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观察呢?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可以折、撕、揉、用放大镜看、放到水里泡一泡„„)教师应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顺序。
3、小组观察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纸的特点,均应给予肯定,要注意将学生的关注点引向纸的纤维和结构上去。
4、我们在铅画纸和餐巾纸里都发现了纤维,纸的纤维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可以把纸放入水中,轻轻搅拌一下,进行观察。(学生观察悬浮在水中的纸纤维)
四、介绍造纸术
导语: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纸是由许多纤维组成的。但不知道同学们了解过没有,世界上第一张纸正是由我们中国人造出来的呢!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我们来看一看古人是怎样造纸的,想想跟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哪些相关的地方。
播放古代造纸的录像。说说古人造纸与我们的研究所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纤维)
五、我们来造一张纸
1.有没有兴趣用短纤维来造一张纸呢?出示造纸方法。2.出示浸泡好的废报纸。学生动手造一张纸
3.观察:我们造的纸是怎么样的?与我们使用的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都由纤维组成,里面都有空隙。
不同:厚薄、疏密、纸纤维叠加的方式等。
4、我们能造一张厚薄均匀一些的纸吗?纸也有不同的种类,它们的用途也各不相同。
六、课堂小结:
1、通过对纸的研究,我们明白了材料的吸水性与什么有关了吗?
2、用过的纸还能再利用吗?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用过的纸?
第五课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
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教学难点】
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并具备一定的研究材料物理性质的能力。【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1、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
2、水槽1只,装半水槽水。【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导入:通过前几课的探究,我们已经知道不同材料的硬度、柔韧度、吸水性各不相同,它们在其它方面还有不同的特性吗?这节课我们将把不同的材料放入水中,看看它们的沉浮状态,有兴趣吗?
二、沉浮实验
1.出示金属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两种(实心),认一认,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做的。
2.小组内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放入水中,哪些会沉,哪些会浮?填写实验记录单(沉可用“↓”表示,浮可用“↑”表示),并进行全班交流,关注有争议的物体。
3.实验方法指导:将物体放到水中央再放手,如果物体向下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物体不能碰到水槽底部,我们可以说它在水中是浮的。4.分发水槽,小组实验,每种物体可多试几次,注意做好记录。
5.全班汇报交流,形成阶段性认识:像金属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沉,像木头、塑料这类材料制成的物体在水中容易浮。不同材料的沉浮也不同。
三、认识木头
1、导语:木头是一种在水中很容易浮的材料,它还有很多其它的特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被广泛运用,接下去我们来进一步认识木头这种材料。
2、我们周围有哪些木头制成的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特点?
3、从这些物品中,我们发现木头具有哪些特性?小组合作,填写气泡图。
4、介绍一棵树成材的过程,当前森林资源的状况。说一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四、课堂小结
1、回忆本单元的收获。(掌握了研究物体硬度、柔韧性、吸水性、沉浮情况的方法,比较深入地了解了金属、塑料、纸、木头这几种材料。
2、结语:我们人类是充满智慧的,我们除了发现并利用了许多天然材料之外,还会人工制造一些材料,以满足我们生活生产的需要,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一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第六课砖和陶瓷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砖和陶瓷各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
3、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会经历变化,改变材料的性能。过程与方法:
将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新的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学重点】
运用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自主探究砖和陶瓷的物理特性。【教学难点】
人工材料在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及砖和陶瓷的区别。【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器材:
1、砖与陶瓷各一小块,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
2、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教学过程】
一、导课
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要运用前几节课掌握的探究方法来研究两种人工材料。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对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二、砖和陶瓷
1.出示建筑工人砌墙的图片、各种陶瓷制品的图片。这些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砖和陶瓷?
三、研究砖和陶瓷的性质
1.导语:我们知道,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砖和陶瓷又有些怎么样的特性呢?让我们展开对砖和陶瓷的探索之旅吧。
2.同学们想研究砖和陶瓷的哪些特性呢?想怎样进行研究呢?需要什么工具呢?(简单回忆对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能力的检测方法和所需实验器材)
3.分发砖与陶瓷各一小块,一枚铁钉、一杯水、一个滴管。分小组进行自主探究,提醒学生做好实验记录。
注意:教师要充分观察学生的探究情况,对学生本单元的学习情况作出初步评价。
4.汇报交流。现在我们能比较详细地描述一下砖和陶瓷了吗?提倡先填一填气泡图,整理自己的观察实验所得,再来进行描述。
四、黏土的变化
1.我们知道砖和陶瓷是人工材料,它们又是怎么来的呢?课件展示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2.了解了砖和陶瓷的制作过程,同学们有什么想法和疑问?(①黏土是松软的,烧过后就变得很坚硬,它的变化非常大。②都由黏土烧制而成,为什么很多特性不一样?)3.分发制作砖和陶瓷的两种黏土各一小份,进行观察比较。
4.汇报小结:烧制砖和陶瓷的黏土有很大的不同,烧制的过程中,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这就导致了砖和陶瓷有了许多不同的特性。
五、课堂小结
1.砖和陶瓷是人类了不起的发明,但是砖和陶瓷的生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
2.我们还知道哪些材料?关注我们身边的材料,课后做个小调查。
第七课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体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2.物体可以根据构成它的材料的性质来描述,也可以根据这些性质来区分一组物体或材料。过程与方法:
1.根据可观察到的特征和性质,对物体和材料进行描述和分类。2.将学习到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去。3.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原有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教学重点】
通过回顾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对材料的认识。【教学难点】
把物体和材料联系起来,会从物理特性的角度看待物体和材料。【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
2.教师准备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自制复合纸(在普通纸外面用塑料薄膜覆盖起来)一份。【教学过程】
一、给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分类
1.出示各种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物品图片。小组合作,根据各种物体使用材料的不同进行分类,填入书本P61表中。
2.汇报交流并进行小结:
①不同物体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的,材料的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②同一物品的不同部位可能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这也是根据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造成的。
二、对所学过的材料按物理性质进行总结归纳
1.出示表格。这些是我们这单元研究过的材料,它们都有哪些特性呢?我们来进行一次盘点总结。
2.小组填写表格(在水中沉还是浮用“↓”或“↑”表示,其它部分用“√”或“×”表 示。
3.汇报交流,注意不同材料之间的横向比较。
三、材料与环境
1.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皮革等,这些材料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根据它们各自的特性制成相应的物品;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塑料、砖、陶瓷和橡胶等,人们把自然界里的物质进行加工,使它们具备了我们需要的一些特性,再拿来使用。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天然材料,哪些人工制造的材料。
2.有些材料可以回收后再利用,有些材料却不能,课前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可再利用材料的资料,和全班同学来分享一下吧。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小结:可再利用的材料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又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在功能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应 提倡使用可再利用的材料制作的物品。
四、进一步了解材料,拓宽视野。1.阅读资料库:“材料的发展历史”及“复合材料”。
2.展示自制复合纸,建议学生课后进行复合纸与普通纸的对比研究。
3.这一单元结束了,我们对材料的研究却还没有结束,建议大家课后对自己感兴趣的有关材料的问题展开探索,我们一定能有更多的发现!
第三篇:三年级科学教案
第1课、我们周围的土壤
教材简析:
这是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土壤和生命》的第一课。在我们的生活周围,随处可见土壤,可以说触手可及,但对土壤的了解只是表面的,还没有真正去发现与土壤相关问题。因此,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到现场实地去观察土壤,让学生亲近土壤,直观认识土壤的组成,了解土壤与生物的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到室外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2、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2、愿意亲近土壤。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几幅图片、一块土地、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只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
学生准备:一张报纸、一个碟子、一把小铲子、一块抹布。教学方法:观察法探讨法实践法总结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是春回大地的时候了。虽然寒气还没有退去,但我们也要到校园走一走。用自己的双眼去观察,发现,研究土壤的知识。
二、走到室外,自主学习
1、看着花园里的泥土,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
(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哪些知识?自由交流。
2、分小组挖土壤(室外活动)
事先让学生自由在校园里选择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挖泥土,收集好土壤样本。
3、观察泥土里有什么?
(1)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挖来的泥土倒在报纸上,仔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的发现是什么?
(2)小组内交流、(3)分组汇报:
枯叶小草蚂蚁蚯蚓蜘蛛
土壤中的植物:野菜荠菜小草根很多很长很粗壮,扎在土里很深。小草和泥土不可分割。
土壤中的动物:不知名的小虫蚂蚁蜘蛛蚯蚓(师补充:屎壳郎青蛙蛇等)
(4)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
(5)教师小结。
三.观察,研究土壤
1、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捏,摸,捻,握等。
(1)土壤的颜色:黄的、黑的、红的等等
(2)土壤的质地:坚硬、柔软
(3)土壤的味道:香的、臭的、酸酸的2、把土壤放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说说自己的收获。
四、认识中国各种土壤类型地貌
1、观看课件中的图片,自由地说说。
2、简介:黄土高原
云南红土地 东北黑土
3、思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土壤又是什么类型?
板书设计:
我们周围的土壤
植物
依赖土壤
动物
教后反思:
通过带领学生亲身到校园的各个角落观察土壤的表层,直观感受并了解有关土壤的知识,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积极的想法设法的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开动了脑筋,活动了手脚,让他们学会了观察,培养了探究合作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第四篇:三年级科学教案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1、小车的运动 教科书说明:力的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以及力的种类等却是学生所陌生的。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形式的力,本课以学生们喜爱的玩小车游戏为载体,按照“问题——假设——验证——发现——交流”的科学认识程序,探究“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方向和大小”以及“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内容。在探究中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本课依据《科学课程标准》中“知道推和拉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推和拉都是力;都有大小和方向”这一目标而编写的。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解释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独立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的能力。
2、引导学生体验证据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乐于搜集证据,勇于搜集证据的意识,在搜集的过程中,建立团队合作交流的概念,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3、知道推和拉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推和拉都是力,推力和拉力都有大小和方向的,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探究力的大小会影响小车的运动,了解生活中推力和拉力的应用,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课前准备:玩具小车、木块、线绳、秒表、小桥模型、测力计、钩码 “我们的表现”表格、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应用的录像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1)组织游戏老师组织学生做游戏:让学生甲蹲在地板上,分别找几个同学想办法让他离开原来的位置。师生交流游戏规则。注意安全。(2)交流反思谈话:你在游戏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使劲地推他拉他都能使他离开。谈话:推和拉都使劲儿说明我们用了力,离开原来的位置我们也可以说它运动起来。(3)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推力和拉力。
2、探究活动活动一:探究推和拉都是力(1)提出问题:推力和拉力除了能使静止的同学运动起来,还能不能使其他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并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教师主要针对推、拉怎样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物体受力后怎样运动进行引导。引导的过程中,教师以鼓励性的语言,引导者的身份适时给学生以适当的评价,使活动的开展更加地有效。全班交流。教师谈话:谁愿意把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介绍给大家?(2)探究推力和拉力都是力谈话:大家的讨论结果只是大家的猜想,真实的结果到底是不是这样还需要我们亲自动手验证一下。学生分组进行活动。谈话:同学们来交流一下,在动手操作中你发现了什么?你的发现与原来的猜想一致吗?学生汇报交流。汇报时尽量让学生把他们的发现总结出来,重点引导学生讲清楚:他们的发现与推理、拉力之间的关系,以便于学生在汇报结束后自己总结各组发现的相同之处,即上述物体运动状态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被施加了推力和拉力。² 活动二:我们来玩小车(1)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的。提出问题:小车运动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学生预测:教师谈话:小车在受到推力和拉力时会运动起来,那么小车的运动快慢与什么有
关系呢?我们不妨预测一下。教师小结:同学们提出的这些条件都可能影响小车的运动快慢,但是这些专题我们不可能都研究,我们要选择一下。设计探究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把钩码当成小车的拉力,改变小车所挂钩码的数量,可以改变小车受到不同的拉力,测量通过相同的距离时所用的时间。给学生树立控制变量的思想。“探究影响小车运动快慢因素”实验记录我的实验记录
拉力(用垫圈的个数表示大小)小车运动的时间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时间学生探究,教师巡视指导。我们的发现拉力越大,物体运动的越快,拉力越小,物体运动越慢。(2)推力和拉力是有方向的 引出活动内容:教师谈话:我们现在都是小司机了,能驾驶好你的车吗?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看谁的小车能顺利通过所有的障碍物。既然是游戏,就要有游戏规则,小组先讨论游戏规则。达;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制作简易的昆虫模型。
2、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生命;培养学生长时间观察、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3、科学知识:认识常
见的动物类型----昆虫;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教学重点:能自己总结出昆虫的共同特征,并能判断是否是昆虫。教学准备:放大镜、羽毛、泡沫塑料、牙签、竹叶或草叶、课件、观察记录表;学生搜集关于蚂蚁的知识。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找朋友。(渗透共同特征)。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想成为老师的朋友吗?要成为老师的朋友可不容易,要同时符合三个条件才行,我们来看一下:(课件出示要求:第一条:和我一样(穿没穿)的同学。第二条:和我一样是(短长)头发的同学。第三条:和我一样是(男生女生)的同学。师:你们想来试一下吗?刚才我们几位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但这只是一个游戏,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全班同学都应该互相是好朋友,因为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就是我们的共同特征。师:游戏就做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坐好,我们上课。
二、、猜谜语,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谜语: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师:看来同学们对蚂蚁并不陌生,这句话主要是说了蚂蚁的生活习性,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9课、《蚂蚁》。(板书课题:
19、蚂蚁)
三、探究新知。师: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有关蚂蚁的资料,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蚂蚁的知识。教师适时评价。师:老师还布置大家回去捉蚂蚁进行观察,完成任务了吗?你们在观察的时候遇到困难了吗?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学生汇报,师生交流教师提供观察工具,玻璃培养皿和放大镜。教师介绍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时候要用手握住放大镜的手柄,调整至合适大小为止,不能用手直接去触摸放大镜的镜片。教师交待观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课件出示: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把观察到的身体特点记录在观察表里,也可以画下来。
1、小组观察。师:每个小组选3只蚂蚁,分工合作。学生分小组观察,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师:哪个小组派代表到前面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学生汇报的可以是共性的,也可以是某一只特有的)。师课件展示:蚂蚁的身体结构图。师: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这是头部,这是胸部,这是腹部。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再次观察。通过观察蚂蚁发现蚂蚁的身体结构特征后,再次观察不同蚂蚁,寻找共同特征。(课件出示几种蚂蚁,红蚁、行军蚁、蜜罐蚁。)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蚂蚁认真观察,一会找同学汇报。(师板画蚂蚁身体简笔画)
4、汇报总结。蚂蚁的共同特征。师:在黑板简笔画并填空:
5、介绍蚂蚁基本资料蚂蚁是一起居住的属于社会性昆虫,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资料。(课件出示蚂蚁基本资料,蚂蚁洞穴图片,蚂蚁的种类。下面配文字)
6、师:我们知道了蚂蚁身体的共同特征,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身体结构和蚂蚁类似呢?同学即兴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带领学生讨论交流。最后通过亲自观察来验证大家的猜测。
根据学生说的师点课件展示:课件准备大量动物图片:蝴蝶、蝎子、蜘蛛、青蛙、蜜蜂、蝗虫。师:请你认真观察,谁来说一下它的身体结构和蚂蚁相似吗? 师:这些和蚂蚁身体结构相似的动物我们把它归为一类。师:课件出示:像蚂蚁、蜜蜂、蝴蝶、螳螂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小动物都属于昆虫。师:指黑板,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这也是昆虫的共同特征。
8、师生共同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昆虫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早在4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昆虫还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
四、巩固训练: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昆虫的特征。现在会判断那些动物是昆虫了吗?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张习题纸,请同学认真观察,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判断又快又对。学生汇报结果,然后一同看大屏幕总结。课件出示:出示图片,先说理由,再点结果,再介绍。为什么说它不是昆虫:因为昆虫有三对足,蜘蛛有四对,所以蜘蛛不是昆虫。没有触角(训练过程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充分理解特征的内涵。)为什么说它
是昆虫:因为昆虫-----,蝗虫-----,所以它是昆虫。
五、制作昆虫模型。请你用手中的橡皮泥或泡沫也根据昆虫的特点制作一个模型?制作之前要想好你要做那种昆虫的模型,这种昆虫有什么特点?想好再动手。学生制作,教师巡视。展示表扬。
五、小结。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有那些收获?师:同学们这节课都很快乐,小蚂蚁为我们今天的学习可是立了大功,但是过了
这么长时间它们都想家了,下课以后不要忘了把它送回家,让它回到自己的家中快乐成长。
六、活动拓展。师:课件:对昆虫研究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昆虫继续研究,看谁的发现最多。说不定某一天你就会成为中国的法布尔,写出像《昆虫记》一样的传世佳作。教后反思: 20、它们都是鸟教学目标:1 能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较细致的观察,能制作鸟的简易模型.2 意识到要珍爱生命,能对鸟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3 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鸟,归纳鸟的共同特征.教学重难点:1 能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较细致的观察,能制作鸟的简易模型.2 意识到要珍爱生命,能对鸟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3 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鸟,归纳鸟的共同特征.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活动一: 观察鸟的特征
1、学生观察鸟:教师:你认识那些鸟?它们有什么特征?鸟有什么特征?
2、布置探究任务:我们从哪些方面对鸟进行观察?在学生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分组探究.教师及时地提示学生观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学生进行交流:你观察了那些鸟?他们各有什么特征?将课本的观察记录表填写好.学生进行比较归纳.4、教师提示学生思考:我们观察的这些鸟有哪些相同之处?
5、学生交流:
6、总结:像鸡、鸽子、喜鹊这样,身体表面有羽毛的卵生动物都是鸟.7、教师出示几种动物,让学生判断他们是否是鸟? 活动二: 保护我们的朋友-----鸟1 讨论:有人说鸟是人类的朋友,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2 交流.3 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朋友-----鸟呢? 4 交流:保护鸟巢,留住我们的朋友,不打鸟.自由活动:教师:我们来组织一个鸟类展示会吧.1、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出示一些鸟类的图片或其他展示作品.2、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准备,3、展示作品.拓展活动:教师:我们来组织一次爱鸟护鸟的活动吧.建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爱鸟护鸟活动.教后反思:
21、猫和兔
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猫和兔的外形、运动方式和吃食情况。(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全身长毛,小动物吃奶是重点)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重点是把整体分成若干部分,有顺序地进行观察)。3.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观察猫的走、跑、蹿,以及上树时的运动状态。比较猫和兔的相同点:全身长毛;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小时候吃奶。
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小猫、小兔各一只(或猫和兔的标本若干个)。猫和兔的挂图、幻灯片。学生准备:有关猫和兔的图片或照片。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提问:青蛙的身体分几部分?蚂蚁的身体分几部分?鸽子的身体分几部分? 2.讲述:在以前的自然课里,我们学习了金鱼、青蛙、蚂蚁、蟋蟀、鸽子、鹰等动物的一些知识。在这节课里,我们再来观察两种动物——猫和兔。(板书课题)学习新课 1.观察猫的外形(1)讲述观察目的:我们来观察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2)讨论观察方法:①讨论:根据我们以前观察金鱼、青蛙、蚂蚁和蟋蟀等动物的经验说一说,要观察猫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观察?②教师小结:在观察猫的时候,也应该像观察青蛙、蚂蚁等动物那样,先看一看猫的整个身体是什么样的,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然后再依次观察各部分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什么形状,长有什么等等。(3)学生观察(4)汇报观察结果:猫的身体分几部分?猫的全身长有什么?(5)教师小结:(出示标有猫的身体各部分名称的挂图,或者用观察时使用的小猫。)猫的身上长有毛,毛的颜色各种各样,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6)学生复述:猫身体的外形特征(要求能从整体到部分有顺序地表述)。(7)指导学生观察猫身体的各个部分①讲解观察重点:我们已经知道猫的身体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下面就按顺序观察这五个部分是什么样的——什么形状,长短大小
如何,上面长有什么等等。②小组观察、讨论。③汇报观察结果。④教师小结:(重点总结猫的牙、舌和足的特征)猫的嘴里有尖锐的牙齿,有长倒刺的舌。猫的足上有趾,趾端有爪,爪可以伸缩,在脚掌上长有肉垫。2.指导学生观察猫的运动(1)观察猫的行走①讲解观察目的和要求:我们来仔细地观察一下猫是怎样走路的?(观察活猫走路有困难,也可以观察图片或幻灯片等)②学生观察、讨论。③汇报观察讨论结果。(汇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口述,也可以让学生边表述,边表演。)④教师小结:猫在走路的时候,主要是靠腿和脚。猫在行走时,脚的移动规律是:如果右前脚先向前迈步,左后脚就会跟着往前走,接着是左前脚向前迈步,右后脚就会跟着向前走。(2)观察猫的奔跑①讲解观察目的要求:下面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猫是怎样奔跑的? ②学生观察、讨论。③汇报观察讨论结果。④教师小结奔跑是猫最快的一种运动方法。奔跑时,猫的四只脚常常是只有一只与地面接触,甚至是四只脚一起离地。猫在奔跑时,四只脚抬起的次序是:右前、左前、右后、左后,或者左前、右前、左后、右后。接上述步骤研究猫怎样蹿(往高处跳)?猫怎样爬树?研究猫的运动,不要求学生记住猫的运动规律,只是给儿童打开一个思路,引起他们以后随时注意观察各种动物运动规律的兴趣。3.指导学生观察猫的食性(1)谈话:猫吃什么?怎么吃?(让儿童根据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来叙述,教师根据情况再加以补充。)
(2)讲述:小猫刚生下来时,还不会吃食物,是靠吃猫**的奶长大的。猫长大后能吃鱼和老鼠。猫吃食物时,用爪子帮助,用牙咬肉,用舌头舔骨头。猫捉老鼠时,先用耳朵听,再用眼睛看,然后轻轻走近老鼠,突然一扑,就用爪子把老鼠抓住了。真是个捕鼠能手!(3)讨论:猫为什么能成为捕鼠能手?它的身体有哪些适于捕鼠的特点?(4)讲述:老鼠常常晚上出来寻找食物。猫的眼睛到了晚上可以变得又大又圆,能看清出来寻食的老鼠。猫的耳壳能转动,能随时转向声音的来处,可以听到老鼠活动的声音。猫的牙齿锐利,便于吃肉,舌头上长有倒刺,能把骨头上的肉舔光。猫的爪子很尖锐,可以伸缩,脚掌上有肉垫,猫走路时把爪子缩回,走路没有声音。猫有这些特点,所以能成为捕鼠能手,我们要爱护它。4.指导学生观察兔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出示兔的标本或挂图,也可以看课本第24页插图。)(1)提问:这是什么动物?你看见过兔吗?(2)小组讨论:兔在外形特征,运动方式,吃食方面有什么特征?(3)汇报讨论结果。(4)小结:兔的外形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兔全身长毛。兔的运动方式是:跳着行走,奔跑迅速;兔小时候吃奶,长大了吃青草、蔬菜。5.指导学生观察比较猫和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如要时间允许,学生能够接受,可以组织学生对猫和兔进行比较。(1)比较猫和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①讲解比较重点:我们比较猫和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主要从这几方面进行:外形上的不同,运动方式上的不同,吃的食物不同。②学生观察、比较、讨论。③小组汇报讨论结果。④教师小结:猫的尾巴长,兔的尾巴短。猫的四肢长短相似,兔的四肢是前腿短,后腿长。猫和兔身体表面的主颜色不同,长短不同。猫的耳朵短,兔的耳朵长。猫的嘴唇没有裂开,犬齿和臼齿发达,舌上有倒刺,兔的上嘴唇中间裂开,门齿发达,舌上没有倒刺。猫的爪锐利,兔的爪不锐利。猫吃鱼和肉,免吃青草、青菜。猫走路时,四只脚先后着地,兔是“跳”着行走的。
(2)比较猫和兔有什么相同的地方①讲解比较重点。按比较猫和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时所提出的几个方面进行比较。②学生观察、比较、讨论。③汇报讨论结果④教师小结:猫和兔全身表面长毛;身体都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猫和兔都用奶喂小动物。教后反思:
22、多样的动物【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过程与方法记录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访小动物中可能碰到的未提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亲近和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的态度,形成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在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去寻访、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教学难点】避免学生在寻访过程中过分关注某一种小动物。【教学准备】
1、在校园里准备一块可供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场地(最好教师提前寻访一遍)。
2、设计简单的记录表,供学生参考。【教学过程】
一、理解小动物
1、教师问:“听到„动物‟这个词我们想到了那些动物?” “„大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小动物‟我们能想到那些动物?”
2、学生用举例的方法来区分大动物和小动物。
3、关注:学生举例的普遍性性,举现实存在的动物的为俐。
4、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小动物所指范围。
二、回忆和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
1、教师组织学生回忆、交流在一定范围内见过那些小动物。
2、过程中注意引起学生寻访小动物的兴趣。
3、关注:学生是否注意倾听同学的经历;学生的描述是否有想象的内容。
三、寻访活动的准备
1、组织讨论,明确寻访的任务、寻访的时间、地点和观察与调查的方法。
2、学生分组讨论,并明确组内的分工。
3、交流寻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4、教师做好明确要求:注意安全、关注和爱护小动物。
5、关注:学生任务和分工是否明确。
6、设计意图:为顺利寻访做好准备。
四、总结: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中生长着不同的动物。教后反思:
第五篇:三年级科学教案
第四课时:
活动5:欣赏美丽的水体 导入:出示江河湖海图片。
思考:看到这些美丽的景象,大家想到了什么?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归纳:自然界的水体是美丽的,是地球的命脉,是人和动物生命的源泉,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要珍惜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作业:
(1)调查水有哪些用途?
(2)调查:用你常用的杯子喝水,记录自己一天大约喝几杯水,下节课把这只杯子也带来。
5.生命之水
教学内容:教材36----43页内容。科学知识:
(1)通过记录喝水量,体会、认识人离不开水,学习用数字来描述和说明。
(2)知道水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生物体内。
(3)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能力培养:
(1)学会用量筒或量杯测量水量。
(2)学会搜集并整理资料,能够在网上与他人交流。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命离不开水,懂得没有水就没有生命。(2)培养学生“要珍惜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第一课时:
活动1:我一天喝多少水?
提出问题:我们都需要喝水,你通常每天喝几杯水?一杯水有多少呢?
学生汇报交流。
谈话:(出示常见的矿泉水瓶、易拉罐等容器,这些通常有容量说明)我们可以用这些容器来估算我们每天喝多少毫升的水!仔细观察一下,你手中容器是多少毫升?
提问:我们如何利用这个瓶子计算一杯是多少毫升呢?各小组试试看。
学生边讨论边尝试。
汇报交流自己估测出一杯水的容量。
提问:再根据你一天喝几杯水,来计算一下,你一天喝了多少毫升的水?
学生计算并记录。
讨论:如果我们一天喝的水比较少,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教师介绍:(图文资料)人类在缺水的情况下会出现的不良状况。
作业:观察你常见的动物是怎样喝水的。拓展:动物都需要水吗? 提问:你见过哪些小动物喝水?所有的小动物都要喝水吗? 学生讨论后汇报。
提问:(出示蝗虫吃叶子图片)见过蝗虫喝水吗?它不需要水吗?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回答。
教师补充说明:蝗虫有咀嚼式口器,吃植物的叶子,吸取植物中丰富的水分。对有些动物,人们一般是观察不到它喝水的。这是因为,这些动物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水分,这些水分可以满足这些动物生命活动的需要,所以这些动物不再需要单独需要地“喝”水
第二课时:
活动2:植物也“喝水”?
课前活动:观察农田里的庄稼在水分充足和不充足时的长势。谈话:生活中父母或自己多久要浇一次水,为什么要浇水?如果不按时浇水,庄稼可能会怎样? 学生汇报交流。
媒体:播放“自动浇灌”和“人工浇灌”的视频。提示:在雨季充沛的时候,不用人工浇灌。
提问:(出示各种植物图片))这些植物“喝”的是哪里的水?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出示图片或视频——植物发达的根系)介绍植物是怎样从地下吸收水分的。
作业:观察各种植物的茎、叶、花、果实中的含水情况。网上学:珍惜水资源
任务:了解家乡的水资源的状况。
调查:确定主题(如当地大湖干涸情况调查、江河水污染情况调查等)后,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调查,通过访问师长、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当地的水资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整理:收集整理调查资料(包括图片、文字、录像等),撰写调查报告。
交流:在班级开设专题展区,展示各专题小组的成果。
认识空气
教学内容:教材44—51页内容。科学知识:
(1)感受空气的存在并了解其性质。
(2)通过探究活动发现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3)知道压缩空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培养:
(1)能用多种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2)学会利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学会进行分析并利用实验进行验证。
(3)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对事物的进一步认识。教学重难点: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培养探究事物的精神。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平常的小事,交流在观察中发现的现象,并尝试说出从观察中所感悟到的科学道理。
教学准备:教师:一个用塑料袋做成的降落伞、一个饮料瓶、篮球、有关空气的视频。
学生:风车、扇子、空塑料瓶、小土块、吸管、水、塑料袋、烧杯、注射器。
6.看不见的空气
第一课时:
活动1 :空气在哪里?
导入:播放“把海绵放进水里”视频。
提问:影片里你们能找到空气在哪里吗?还有哪些方法能找到空气在哪里?
目的:通过视频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联想起生活经验,找到更多的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活动2:“捕捉”空气
提问:空气就在我们的身边,你能用塑料袋把空气“逮住”放到我们面前吗?
活动:学生用塑料袋收集空气。
观察:请大家参照教科书第46页的方法来感觉空气是怎样的。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归纳:空气是无色、无味、可以流动、有弹性、能变形的。目的: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法将空气装满塑料袋;通过让学生拍一拍、敲一敲等方法,利用感觉来认识空气的性质。
第二课时:
活动3:空气占据空间吗?
实验:讲解实验步骤;学生进行实验。
(1)把玻璃杯横放在水槽中,待玻璃杯中进满水后,再将玻璃杯慢慢倒着竖起来,并提起来一部分,使杯口不要露出水面。(2)将一个装满空气的空饮料瓶倒立着放入水里,斜插到玻璃杯口的下面,并慢慢倾斜饮料瓶。
交流:我们在水中看到了什么?它是什么?它在水中是怎样移动的?通过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看到空气转移,从而认识到空气是可以流动的。活动4:压缩空气
通过给篮球打气的活动,启发学生初步感知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通过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认识空气具有弹性的性质。【友情提示】
用充气筒给篮球打气,观察打气过程中篮球的变化。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会发现:给篮球打气但篮球的大小却没有多大变化,引出“是否球内的空气被压缩了”的话题;学生还会发现,篮球里的气越足,篮球弹得就越高,引出“压缩空气是否具有弹性”的问题。
我们指导学生进行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注射器里空气的体积变化、手压活塞的感觉、松手后活塞的运动情况;注意刻度的变化:压前的刻度、压不动以后的刻度、松手后活塞弹回后的刻度。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中观察的现象、实验时手的感觉等来交流自己的研究结果,达到共识,得出结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压缩空气具有弹力。
得出结论以后,可再回过头来解释一下“打足了气的篮球为什么可以弹得那么高?”的问题。【引申的问题】
空气能够被压缩,说明组成空气的基本微粒之间有一定距离。导入:拍打没气的篮球。
提问:篮球为什么不能弹起来呢?怎样才能使它弹起来?(给篮球打气)
观察:在打气过程中篮球的变化。
思考:为什么给篮球打了这么多气,篮球还是这么大呢?
交流:球里的空气发生了什么变化?(被压缩了)提问:篮球里的气越足,为什么篮球弹得越高? 活动:学生按照教科书中的步骤用注射器进行实验。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归纳: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
目的:通过给篮球打气的活动,启发学生初步感知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有弹性。通过用注射器压缩空气的实验,认识空气具有弹性的性质。
7.离不开的空气
教学内容:教材52—58页内容。科学知识:
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能力培养:
(1)通过体验性探究活动感受空气对人的重要性。
(2)学习对比实验的方法。
(3)学习搜集资料、进行调查和进行网上交流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形成珍爱生命和保护空气环境的情感。
第一时:
活动1:人与空气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感受,认识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空气是我们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
活动:我们也来体验一下潜水员在水里的感受,憋气10秒。交流:憋气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我们没有空气能活下去吗? 提问:为什么人在潜水时要带着氧气瓶?
目的:通过体验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友情提示】
学生学习游泳时可能都有憋气的体验,可通过这种情景引起学生回忆憋气的体验。我们要特别提醒学生一定不要在水中进行憋气比赛,那样会很危险的。
测量10秒内的呼吸次数,这一活动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到呼吸是我们必不可少的活动,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空气。还可利用我们做剧烈运动时,呼吸的次数就会增加,说明我们需要的空气也就越多。
学生可通过10秒的憋气感受,让学生体会和认识人与空气的关系。
活动2:豆芽的生长
人的生命离不开空气。但是植物生长与空气有没有关系呢?没有空气,植物能否生长呢?本活动就是利用豆芽生长的对比(在空气充足和不充足的条件下)实验,来探究解决这个问题。【友情提示】
本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证明植物的生长也是离不开空气的。运用对比实验时,要让学生明白,一定要突出主要问题,即做空气充足和空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的对比实验,要注意控制与实验无关的其他变量。
观察豆芽生长的实验,豆芽生长初期没有光合作用,只是进行呼吸作用,需要大量的水和氧气。利用豆芽进行植物与空气关系的实验比较方便。实验时,需要用两个大小一样的盆子,盆子内垫有吸水性好的几张纸(两个盆子所垫的纸一样多),分别在两个盆子上装水,使所垫的纸吸透水为宜;在两个盆子里放同样多的绿豆,一个盆子用塑料袋包牢,另一个盆子不盖任何东西;两个盆子要放在同样通风、阴凉的地方,数天后,豆芽就长出来了,这时我们就可以看到:没有包塑料薄膜的豆芽长势很好,而用塑料袋包裹着的豆芽长得很差,这说明了植物的生长也离不开空气。【引申的问题】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白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夜晚也要进行呼吸。
课前准备:学生做豆芽生长对比实验用的小容器。导入:出示豆芽生长对比实验图片。交流:豆芽在两种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如何?
目的:利用豆芽生长的对比实验,使学生明白植物的生长也离不开空气。
第二课时:
网上学: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空气环境? 任务:了解当地的空气环境情况。
调查:确定主题(如出现蓝天天数记录、当地空气污染情况调查等),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调查。
方式:通过访问师长、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当地空气环境的情况。例如,可以记录当地一定时间周期内出现蓝天天气的天数,或者不同区域环境(公园、校园、住宅小区、工厂厂区等)中的空气环境情况。
整理:收集整理调查资料(包括图片、文字、录像等),撰写调查报告或观察记录。
交流:在班级开设专题展区,展示各专题小组的成果。生命离不开空气,空气的质量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从了解自己周围空气环境、利用自己的经验,上网交流自己的想法。【友情提示】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和讨论的方法,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的空气状况,向学生渗透珍惜和保护我们的空气环境、珍爱生命的情感教育。
收集资料和讨论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学生在前面的科学学习过程中已经初步接触了类似的活动,进行专题学习,仍需指导学生如何通过网络学习,教给学生上网的方法,提供相应的网站、网址。暂时不能进行网上学习的,可在班上进行交流。
8.从岩石到土壤
教学目标: 教材59—64页内容。
科学知识:
(1)经历一个观察岩石特点的活动过程,获得一些利用观察和使用简单工具认识岩石的基本方法及技能。
(2)能根据自己对岩石的认识进行简单分类,并了解科学上的分类。
(3)了解岩石的用途以及对人类生活的意义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类和描述能力,通过小组的形式,提高与别人合作力。
(2)培养通过查阅资料获取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和乐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素养。
重难点:对岩石的观察和分类设计。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有关岩石的资料片断或图片、具有代表性的各种各样的岩石、小铁锤、放大镜、纸片等。
学生:收集大自然中的岩石。任务驱动页
活动情景:哪里的石头最多?山上的石头最多,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也有许多石头,学生可能都玩过石头,那么对石头的认识有多少呢?我们可以从石头的颜色、形状、硬度、结构以及岩石的用途来认识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