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规划和措施
《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规划和措施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之一。通过课程组老师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尤其是近四年来的认真总结,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西方经济学》课程教研组老师通过自编教材充实了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改进教学手段,采用探究式教学与网络多媒体教学相互结合的方式改革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并通过案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西方经济学在基本范畴、理论框架、研究内容、分析方法以及运用领域等方面都有极其重大的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西方经济理论逐渐被应用于指导我国的改革,并和我国的改革实践相结合。所以,围绕精品课建设,课程组对西方经济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1、课程体系改革
1)西方经济学理论教学。优化理论教学内容,使学生更扎实、更全面地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分析工具,形成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反映经济学发展最前沿理论的教学内容体系。
2)与相关课程衔接。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全面研究经济管理学院不同专业的特点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
3)积极开设学术讲座和选修课程。西方经济学课程组教师结合科学研究项目,为学生开始相关选修课程,追踪西方经济学发展前沿动态。聘请校外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定期或不定期为学生开设讲座,掌握和了解我国经济改革和企业改革实际动态。
2、教学内容改革
1)教材建设。到2004年底,西方经济学教材采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为了充分反映经济学发展动态,组织主讲教师精心编写了《西方经济学》自编教材,应用效果良好。自编教材《西方经济学》顺应经济学研究的主流趋势,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注重采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定量分析方法,实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有机结合。同时在编写过程中加入了经济学研究的条件、实际经济背景和应用范围,便于学生的理解与应用。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大量参考了近年来英、美出版的教材和其他有关经济理论的著作,吸收了当前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当前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状况,做到教材与授课紧跟学科的发展。
2)教学教案。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对教师的教案严格要求,所有教师都对自己的教案进行多次修改、充实,教师教案完整、规范、都已达到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蓝本,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较详细的教学内容、课后习题和参考文献。随着学科发展,对教案随时补充新的理论观点和资料,增大教学信息量,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3)加强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西方经济学可分为初级课程、中级课程和高级课程,非经济学专业的经济管理类各专业主要讲授初级课程。在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教学,以便使学生培养起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并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在课堂上介绍经济学理论时,既要讲清楚理论本身,也要结合经济学研究方法教学,同时适当介绍重要经济学家的生平和主要学术贡献,并将基础理论和中国与外国的经济实际相结合,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4)根据教学课时,精选教学内容。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西方经济学教学课时从36课时到72课时不等。对于课时较少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教学时侧重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培养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对于教学课时较多,增加理论分析和经济学模型教学,增加经济学发展前沿动态内容,对经济学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掌握。
5)因材施教,对不同专业优选教学内容。如对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侧重于经济学应用的教学内容,按照应用经济学的体系讲授,对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侧重于经济学理论学习,培养理论研究能力,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为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
二、教学环节和方法改革
西方经济学内容庞杂、表述越来越艰深,是教和学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围绕精品课建设,西方经济学在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教学环节改革
主要是改变以理论教学为主,加强相关环节,重视素质教育,使学生知识体系不断完善。
1)理论教学。优化理论教学内容,使学生更扎实、更全面地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分析工具。形成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反映发展前沿的教学内容体系。
2)生产实习。在生产实习中,引导学生应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对企业产品定价,指导学生应用西方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企业利润最大化方法,研究和解决企业产品定价问题。
3)社会实践。联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专项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并召开师生一起参加的讨论会。教师带领学生和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为学生社会实践确定提纲、查找资料、修改调研报告。
4)毕业设计。拓宽毕业设计研究方向,鼓励学生结合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撰写经济研究毕业论文,解决我国经济改革和企业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将课堂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有机地连接起来,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2、教学方法改革
1)主讲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讲解、作业讲评、小测验、课堂讨论等形式教学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在课下争论,激发学生的潜能。
2)课堂讨论。教师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济实际相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发言,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设禁区,改变教师讲学生听填鸭式教学方法,建立互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围绕讲授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3)案例分析。为西方经济学编写专供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教学案例,特别是密切联系我国企业实际情况和经济改革的案例,4)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离不开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现在主要是Power point课件,逐步采用Photoshop等软件制作教学课件,不断扩大课程教学的信息量和教学效率,改变刻板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要持续进行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与改革,使西方经济学课程对经济管理学院的课程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第二篇: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规划
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规划
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能力目标
其培养目标为:培养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会计、管理发展需要的,从事金融理论研究、会计理论研究和管理理论研究的研究人员和从事金融、会计和管理岗位上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1.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对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以及这些理论、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运行机制和方法、调控的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经济运行中所需的环境、条件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生辨析经济理论和解决经济发展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经济意识和全新的经济理念,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既要注重对经济理论的传递与积累,更要注重利用这些经济理论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作到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经济的运行,以现实经济发展的实际丰富经济理论。
本课程教学和学习的具体要求,请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来进行。
二、课程建设规划
精品课程与合格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也是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为了积极推动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各项改革,尽快把 西方经济学课程建成具有一流教学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特制订课程建设规划。
(一)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
1.树立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课程建设体现现代化教育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学的普遍规律,形成自我特色。
2.正确把握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准确把握课程性质、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研究对象等,对课程的体系及内容有总体的认知。它对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根据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自身特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注重理论的实用性,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加大实践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加大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充分注重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保证教学内容与实际需要相适应,满足社会对软件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4.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西方经济学的学习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正确处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协调应用的关系,积极引进并合理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电子讲稿及网络助学课件等辅助教学,构成多媒体、网络环境、文字教材和教师讲授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学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为传统课程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6.组建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在课程建设中,培养并形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注重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形成一支队伍,造就一种氛围,以推动学院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形成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的良性优化发展模式。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设规划
1.设计一流的教学内容
搞好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深入持久地进行教学改革,特别是加大课程内容的改革力度,加速改变课程内容陈旧的现状。
2.运用一流的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探索运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参加实际课题、讨论班等多种教学形式。创造有利于师生双向交流,教学相长的教学气氛,注重调动学生的课内外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现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在课程建设实践中,积极探讨教学方法的创新。在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的同时,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学方法,把课堂讲解、课堂讨论、网络课堂、网上答疑、定期考核和课外沟通等多种教学方式协调整合,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并形成学习和研究的习惯,使之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3.建设一流的系列化教材
由主讲教师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比较知名的教材,编写更加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学习的《西方经济学》教材。等。
4.设计采用一流的实践教学
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第一,面授辅导。即在学生自学基础上由教师进行适当的面授辅导,以解决学习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辅导时间应根据学生的 2
自身素质和本课程的性质,本着提高学习质量为前提,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依据进行适度安排,其他辅导形式如电话答疑、网上教学、直播课堂等,则偏重于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和学习时怎么把握重点等进行辅导。
第二,课内外专题研讨。就大多数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专门讨论,教师进行全程指导。
第三,小组讨论。在强调学生自主性、个别化学习的同时,更要注意小组讨论的作用。讨论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学习体会与经验,提出问题大家相互探讨,遇到困难相互鼓励。本课程每学期开展一次结合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有针对性的专题讨论。
三、课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本课程的几名主讲教师,不仅承担了学院每年《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还承担着《计量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保险学》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任务,教学任务仍然比较繁重。个别年轻主讲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
⒈ 3年内引进2-3名博士毕业生或硕士毕业生承担本课程或配套系列课程的主讲任务。
⒉指派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职称主讲教师对现有年轻主讲教师进行具体培养和指导,使其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有明显提高。
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本课程主讲教师的对外交流,学习兄弟学校经验,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
(二)教材建设
目前本课程所选用的教材虽然是教育部推荐的统编,但还不能完全适应我校本课程及相关课程教学的需要,因而有必要编写一套体系完整、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具有特色的教材。
⒈近3年内编写一部具有较高水平、特色突出、受学生欢迎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材。
⒉3-5年内编写一套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说史、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的西方经济学系列教材,使这些系列课程的教学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⒊编写与上述教材配套的教学指导书、重难点问题解答、习题讲解等辅助教材。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⒈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推广运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习题讲解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⒉所有任课教师都必须制作电子版教案、多媒体课件并附上一定的参考文献资料。
⒊课程建设小组统一制作一整套具有代表性的《西方经济学》系列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重点和难点问题解答、案例分析、习题讲解等。
(四)教学资源
⒈在进一步充实、完善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广西城市职业学院精品课堂”网站或网页。
⒉经济学教学网站或网页设课程建设、教学大纲、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教学研究、典型案例、问题解答、论文指导、考研辅导、经典名著、学习资源、热点问题、经济评论、统计资料等栏目。
⒊通过网站或网页发布学习信息、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加强与学生的交流。
(五)教学研究
⒈课程小组5年内完成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研究项目2-3项。⒉课程小组每年发表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研究论文1-2篇。⒊每一位主讲教师3年内至少发表1篇与本课程相关的教学研究论文。
⒋定期进行集体备课,交流教学情况,研究教学问题。⒌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开展同行评教和教学经验的交流。
四、课程建设的发展目标
(一)预期目标
力争把西方经济学课程在最短的时间内建成具有一流教学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近期目标是在2010成为校级精品课程。远期目标是在五年内成为省级精品课程。
(二)总体进度
就现阶段而言,主要是在已有的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为此,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分两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 2009年6月——2009年9月,制定合理、详细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考试大纲;完成电子教案、规范课程设计;实现多媒体教学,制作教学媒体课件;完善教材和辅导材料。
第二阶段: 2009年9月——2009年12月,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完成课程的教材内容调整;完善已有的课程建设成果; 5
搞活教学研究工作,撰写并发表课程建设的学术论文;进一步加大课程建设的力度;为配合教学,开设网络课堂和网上答。
第三篇:西方经济学读后感
西方经济学读后感
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它是15世纪西方经济学产生,18世纪西方经济学建产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目前为止认为是能够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
《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大胆解说政府日益加码的经济调控。它既赞美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效率优势,也无情的剖析市场机制在不少领域资源配置上的诸多缺陷。
一、西方经济学分类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稀缺性假设、利己主义假设、理性假设。
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与实验
观察与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开始,其中,“观察”是指在不进行人为干预的前提下,将实际发生的经济现象及其过程客观地记录下来。“实验”则是在某种人工控制条件下,小范围模拟现实经济现象,并据此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推断。
一般来说,经济现象是不可逆的随机过程,因此,经济学研究只宜使用观察法,而不宜使用实验法。例如,一个农民率先栽种苹果发了财,于是推而广之,号召广大农民群起效仿,结果并不会使所有农民都发财,而是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大家都赔钱。不过,有时候经济学家也进行实验。例如,一个农民率先栽种苹果发了财,于是在周围局部范围内推广,结果许多农民都跟着富了起来。奥妙在于,一个较小的局部范围内,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比较相似,外部大环境相对稳定,从而经济过程的可重复性比较大。
2.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是假定经济变量的运动总是趋向于均衡状态,据此研究经济现象如何达到均衡。如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就是假定商品价格总有成为均衡价格的趋势,然后用“价格调节供求,供求影响价格”这一市场机制来阐明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非均衡分析则认为,经济变量并不一定趋向于均衡,均衡是偶然的,非均衡才是经常的。据此研究非均衡条件下,各种经济变量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其基本分析方法被概括为“短边法则”:即经济变量的数值取决于最短缺的因素。仍以商品价格为例,按非均衡分析方法,并不一定会成为均衡价格,在多数情况下,商品不是供过于求,就是供不应求,只有偶尔情况下,才会实现供求均衡,达到均衡价格。当商品供过于求的时候,其价格由需求来决定,即所谓“买方市场”;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由供给决定,即所谓“卖方市场”。
目前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均衡分析方法。但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结构是相当松散的,并且经常处于变动中,包括各因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也都在不停地变化,因而非均衡分析的思路也很值得引起重视。
3.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在假定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以某些经济变量为自变量(不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研究作为函数的另一些经济变量随自变量的经济变量取值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它是一种组合选择分析,其中自变量与函数的不同取值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不存在时间先后顺序和前后演替关系。这种分析体现的是机械论思维方式,它假定其它因素都不变,只有一种或几种可变因素,在此前提下,孤立地研究可变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看作是某种铁定不变的精确关系。
如以需求定理为例,假定其它条件都不变,只有价格与商品需求量在变化,其中价格为自变量,商品需求量为函数。一般的规律是,当商品价格比较高时,商品需求量就比较少;当商品价格比较低时,商品需求量就比较大。这就属于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则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研究各种经济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是一种过程演化分析,其中不同的变量状态之间是一种生长生成、演替进化关系,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前因后果关系。这里体现的是系统论和随机概率论思维方式,它将各种相关因素看作一个系统整体,考虑这些相关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它们各自以及它们共同对经济现象的影响,并认为这种影响并非铁定不变,而呈一种概率关系。例如,仍以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来讲,若用动态分析,就是首先搜集若干时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销售量)数据,建立商品价格和商品需求量的时间序列,从中可以看出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轨迹,然后进一步进行统计相关分析,看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最后再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商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可能使人大吃一惊:当商品价格较高时,商品需求量也较高,当商品价格较低时,商品需求量也较低,二者呈同方向变化,民间俗语称之为“买涨不买跌”,与上述需求定理正好相反。那么,我们应该相信哪个结论呢?其实,这两个结论都没有错,只是分析方法不同,结论也不同罢了。
目前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普遍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如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以及凯恩斯关于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原理等,都是静态分析方法的杰作。
4.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目前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普遍应用的基本方法,其要点是把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看作一种函数关系,研究“自变量的增量”所引起的“函数的增量”的变化,其目的是要确定一个最佳的自变量值和函数值。例如,在小麦地里施用化肥,施肥量少了,产量上不去,施肥量多了,同样也可能使麦苗致病,甚至可能将麦苗“烧死”,导致产量下降。那么,施多少化肥才合适呢?这就需要进行试验研究。一般的做法是,将一块试验田分成若干试验小区,各试验小区其它条件保持一致,只是施肥量分别从少到多,逐渐增加,然后观察比较各试验小区间小麦产量的变化,看一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小麦产量的增加呈什么规律,最后确定一个最佳的施肥量和最佳的小麦产量,这就是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方法是贯穿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分析方法。如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边际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概念,宏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等概念,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一系列“边际”原理,都体现了边际分析方法。
三、总结
从个人来说,我认为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分析方法,培养个人的经济触觉,学会利用知识、理论去分析、解释问题,学会理性的决策。但却不可一味地抄书、搬书,要在实际中运用、理解、拓展我们的经济思想。
第四篇:西方经济学读书笔记
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它是15世纪西方经济学产生,18世纪西方经济学建产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目前为止认为是能够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被称为“社会科学之王”。
《西方经济学》主要介绍流行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它既研究古老而又现代的家政管理,又研究多姿多彩的企业经营,还大胆解说政府日益加码的经济调控。它既赞美价格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效率优势,也无情的剖析市场机制在不少领域资源配置上的诸多缺陷。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分类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厂商和市场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科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对象;以资源的合理配置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价格理论为中心理论;以个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稀缺性假设、利己主义假设、理性假设。
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中充分利用经济资源的科学 — 以国民经济整体的运行为对象;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解决的主要问题;以收入理论为中心理论;以总量分析为方法,其基本假定为市场失灵、政府有效。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与实验
观察与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开始,其中,“观察”是指在不进行人为干预的前提下,将实际发生的经济现象及其过程客观地记录下来。“实验”则是在某种人工控制条件下,小范围模拟现实经济现象,并据此对现实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和推断。
一般来说,经济现象是不可逆的随机过程,因此,经济学研究只宜使用观察法,而不宜使用实验法。例如,一个农民率先栽种苹果发了财,于
是推而广之,号召广大农民群起效仿,结果并不会使所有农民都发财,而是导致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大家都赔钱。不过,有时候经济学家也进行实验。例如,一个农民率先栽种苹果发了财,于是在周围局部范围内推广,结果许多农民都跟着富了起来。奥妙在于,一个较小的局部范围内,各种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比较相似,外部大环境相对稳定,从而经济过程的可重复性比较大。
2.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
所谓规范经济学,是首先确立一个伦理价值判断标准,然后据此评价经济活动的结果是否符合标准,研究经济活动怎样才能达到所确立的标准,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简言之,也就是回答“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的问题。
所谓实证经济学,是试图摒弃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现象各变量之间客观存在的相互联系和规律,分析、预测各种经济行为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据此提出自己的政策建议。它要回答的是“是什么,不是什么”的问题。
目前,西方经济学家一般倾向于实证经济学方法,但并不完全排除规范经济学,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他们拥护资本主义制度。
3.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是假定经济变量的运动总是趋向于均衡状态,据此研究经济现象如何达到均衡。如西方经济学均衡价格理论,就是假定商品价格总有成为均衡价格的趋势,然后用“价格调节供求,供求影响价格”这一市场机制来阐明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非均衡分析则认为,经济变量并不一定趋向于均衡,均衡是偶然的,非均衡才是经常的。据此研究非均衡条件下,各种经济变量的变化和运动规律。其基本分析方法被概括为“短边法则”:即经济变量的数值取决于最短缺的因素。仍以商品价格为例,按非均衡分析方法,并不一定会成为均衡价格,在多数情况下,商品不是供过于求,就是供不应求,只有偶尔情况下,才会实现供求均衡,达到均衡价格。当商品供过于求的时候,其价格由需求来决定,即所谓“买方市场”;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由供给决定,即所谓“卖方市场”。
目前西方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均衡分析方法。但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系统内部结构是相当松散的,并且经常处于变动中,包括各因素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也都在不停地变化,因而非均衡分析的思路也很值得引起重视。
4.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是在假定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以某些经济变量为自变量(不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研究作为函数的另一些经济变量随自变量的经济变量取值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它是一种组合选择分析,其中自变量与函数的不同取值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不存在时间先后顺序和前后演替关系。这种分析体现的是机械论思维方式,它假定其它因素都不变,只有一种或几种可变因素,在此前提下,孤立地研究可变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并把这种影响看作是某种铁定不变的精确关系。
如以需求定理为例,假定其它条件都不变,只有价格与商品需求量在变化,其中价格为自变量,商品需求量为函数。一般的规律是,当商品价格比较高时,商品需求量就比较少;当商品价格比较低时,商品需求量就比较大。这就属于静态分析。
动态分析则是以时间为自变量,研究各种经济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这是一种过程演化分析,其中不同的变量状态之间是一种生长生成、演替进化关系,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前因后果关系。这里体现的是系统论和随机概率论思维方式,它将各种相关因素看作一个系统整体,考虑这些相关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研究它们各自以及它们共同对经济现象的影响,并认为这种影响并非铁定不变,而呈一种概率关系。例如,仍以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来讲,若用动态分析,就是首先搜集若干时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销售量)数据,建立商品价格和商品需求量的时间序列,从中可以看出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轨迹,然后进一步进行统计相关分析,看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商品需求量的变化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最后再通过回归分析等方法建立商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可能使人大吃一惊:当商品价格较高时,商品需求量也较高,当商品价格较低时,商品需求量也较低,二者呈同方向变化,民
间俗语称之为“买涨不买跌”,与上述需求定理正好相反。那么,我们应该相信哪个结论呢?其实,这两个结论都没有错,只是分析方法不同,结论也不同罢了。
目前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普遍采用静态分析方法。如西方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以及凯恩斯关于有效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原理等,都是静态分析方法的杰作。
5.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目前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普遍应用的基本方法,其要点是把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看作一种函数关系,研究“自变量的增量”所引起的“函数的增量”的变化,其目的是要确定一个最佳的自变量值和函数值。例如,在小麦地里施用化肥,施肥量少了,产量上不去,施肥量多了,同样也可能使麦苗致病,甚至可能将麦苗“烧死”,导致产量下降。那么,施多少化肥才合适呢?这就需要进行试验研究。一般的做法是,将一块试验田分成若干试验小区,各试验小区其它条件保持一致,只是施肥量分别从少到多,逐渐增加,然后观察比较各试验小区间小麦产量的变化,看一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小麦产量的增加呈什么规律,最后确定一个最佳的施肥量和最佳的小麦产量,这就是边际分析。
边际分析方法是贯穿整个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分析方法。如微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边际产量、边际成本、边际收益等概念,宏观经济学中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等概念,以及与其相联系的一系列“边际”原理,都体现了边际分析方法。
注意:边际分析只适用于存在极值的函数关系。如函数单调递减,或单调递增,或呈正比例关系,等,就不适用边际分析。
6.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其中,“环境”被定义为一个事物从中产生并影响这一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所有周围因素的综合体。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定环境的产物,其物质和能量都来自其赖以形成、存在和发展的环境,从而事物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周围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这是因为,事物的发
展变化说到底无非都是事物内部的能量和物质在发生变化。这就是“环境决定论”的基本观点。据此,一个事物只有联系它所处的环境,才能得到科学的说明。如1970年代末以来,中国实行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这一政策的正确性,从理论上来讲就是环境决定论的体现。再打个比方来讲,好比一颗鸡蛋,单独拿来,无论怎样颠来倒去地观察和测试,都搞不清它的来历。但只要抓一只母鸡过来,一切便轻而易举,迎刃而解:鸡蛋是母鸡生的。
在现代市场经济状态下,随着世界各国日益加速开放融合,传统内因论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我们应当及时更新观念,代之以全新的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才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实际的、对外开放的哲学理论。
7.系统分析
192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anffy,1901-197
2)提出“机体生物学”,强调生命现象不能用机械论观点来揭示其规律,只能把它看作一个整体或系统来加以考察。举例来讲,一台拖拉机由许许多多个零件组成,每个零件都可以拆下来,拆下来之后,每个零件还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零件,这些零件重新组装起来,还是一台完整的拖拉机,这样“部分可以脱离整体单独存在”就是机械论的观点。显然,这种机械论的观点是不能适用于生命现象的,有一个经典的说法是,一只手被砍下来,虽然仍然叫做“手”,但实际上作为一只手的生命机能已经完全消失了,也就是说,部分不能脱离整体单独存在,这就是系统论的观点。一定的系统结构能够提高系统能量的有效系数,从而使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内部各元素孤立功能之和,这就是著名的“系统效应”,也即俗话所谓“1+1>2”。
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应用系统方法,最重要的是形成“系统结构观点”,要看到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以及事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联系,并形成一定的结构,共同影响事物的发展变化。
8..历史分析
历史分析是马克思主义者经常提及的一个基本方法,西方学术界也有人提倡。但到底什么是历史方法,看法并不一致。
例如,在评价原始农业生产水平时,人们常常讲:“原始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这就是一种非历史的观点,它实际上是以现代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作为标准,来判断原始农业的生产力水平。严格来讲,二者没有可比性。用历史的观点来看,原始农业在它所处的历史时期,相对于采集、狩猎来讲,是一种最先进的生产方式。
9.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中广泛应用的一个方法,并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经济学分支,即计量经济学(又称“经济计量学”)这个词是挪威经济学家弗瑞希于1926年模仿“Biometrics”一词创造的,他在1933年写道:“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种观点对真正了解现代经济生活中数量关系来说,每一种观点都是一种必要的但本身并非充分的条件,把这三者结合起来,才是强有力的研究方法。正是这种结合构成了计量经济学”。
10..复杂形式逻辑
对于经济学来讲,它所研究的经济现象是一种随机概率过程,并不存在精确的一一对应关系。因此,需要在经济学研究中引入“复杂形式逻辑”的概念。通俗地讲,就是多因多果,有主有次,概然对应。
总之,原因与结果之间是一种概然关系,而不是一种绝对的必然关系;而各个具体原因之间,则同属于一个系统,具有一定的有机联系,并形成一定的结构。
西方经济学与我国
西方经济学具有双重性质,即:它宣传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它又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总结。换言之,在整个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性上,我们应对西方经济学持否定态度,而在它的部分的概念,论点和方法上,还要看到它的值得借鉴的地方。
在应用西方经济学时应加以考虑我国国情的特殊性。
第五篇:西方经济学作业
《西方经济学》课程论文
大学生家教市场调查分析 学院:
学号:
姓名:
授课教师姓名:
论文提交日期:
学期:生物工程学院 08045224 孙超慧 赵雅玲 2009年12月22日 2009-2010-1
大学生家教市场调查分析
摘要:关于“家教”这个词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顾名思义,家教即为家庭教育。当然仅仅依靠家庭中的个体,教育有时又显得那么力不从心。那么这就提供了一个很大的教育市场,为许多大学生提供了工作的平台。这篇文章就是针对当前大学生做家教的现象分析家教市场的需求供给问题。
关键词:市场需求;竞争分析 引言
家教是一个具有着方面性的、系统的教育内容。系统,指的是家庭教育,这里尤其指的是学习的辅导与教育与家庭其它方面的教育有着不可分的联系,同时这种教育更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能好高急功,欲速则不达。作好家庭教育这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尤其是家庭与家庭教育机构的相互信任与和谐合作。集中,体现的不仅是家庭教育必须具备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同时更体现了家庭教育需要家庭和家庭教育机构双重的集中的努力。
从教育市场来看,教育是一个永远的市场,一个永不消失的蛋糕。
一、当前家教的背景家教中介:主要的市场“牵线人”扮演家教中介这一角色的绝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因为大学生的课余时间较多,尤其是实行双休日后更加充裕;家教中介的收入是很可观的,远甚于家教本身。当然,介绍费的获得不是轻而易举的,你得为此花费代价;家教报酬:家教的报酬多少视具体情况而定,且家教的报酬多与辅导内容有关,同时介绍费和随行情看涨;家教报酬除货币收入外,还有非货币成分,关怀和敬意可促使辅导更顺利。契约家教:既诱人又富挑战。契约家教将家教的责任与利益紧紧挂钩,酬金也相当丰厚,是家教市场的大生意。但生意大责任也大,何况成绩或考学这种事谁都无法预测。背景探幽:家教市场缘何大。首先与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有直接关系;其次,生育高峰与教育设施滞后或一专多能者的渴求时时刺激着每个成员的神经。
二、调查家教市场的情况及分析
(一)市场环境概述
就消费需要方面来看,济南市教育需求较大,同时需求也呈现出分散的不集中的特点。在市场供给主体方面,几乎所有中介和经营机构都呈现出一种”散、小、乱”的特点。从概念上来看,家教为家庭式教育,事实上社会上大量补习班、培训班一定程度上“抢”了家教的市场,分流了不少客户资源。目前基于市场竞争现状及竞争下散、小、乱的无序特点,家教市场已呈现出明显的信任危机。从趋势上来看,目前大家都已经意识到传统的“中介型”家教所具有的局限性以及市场细分的趋势,也都在努力对自己的业务进行横向的发展。此外,济南还出现了“合同家教”,即家教有效果家长才付钱.(二)市场消费分析
1、市场需求概况
1)群体基数巨大:天津做为一个直辖市,教育水平明显领先,多数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呈现出强烈的意识与观念。而且,由于天津人口基数大,而家庭教育当前实际上又是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因而目标性需求群体和潜在性开发群体数量巨大,显然这是一个巨大的家庭教育消费群体。
2)期望决定需求:目前,家长在教育方面给予孩子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在投资方面,“为了孩子,我做什么都可以,受多少苦都值得”、“孩子的前途就是我们家的前途”这种汲汲的渴求心态,更使得教育行业有别于其它行业。尤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社会教育水平的提高、家长教育的攀比心理也在提高
3)由于教育不同于现实的产品,教育水平的鉴别多数基于人们的感性认知,人们在投资教育过程中不少持有谨慎心理。尤其近年来,部分黑中介对市场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对家长的认识和需求起了负面的影响,信任度的建立成为教育行业一个重要的问题。
2、需求特征分析
1)诚信、价格合理需求。部分中介宣传的欺骗性,三三两两家教中介人员或摆摊设点或身披绶带,散发各式宣传单招揽顾客。有的宣称是在“校团委直接领导下工作”,有的承诺派出的老师是“由学校学生处挑选并推荐”的;而这类公司的名称更是紧紧围绕“山师”、“山大”、做文章,地点也煞费苦心地与某些师范院校扯上关系。家教的个人素质是家长们所关心的。要想找一位真正可心的家教很难,而应付了事的家教对家长来说不仅浪费时间和金钱,主要是误人子弟。
2)请家教,孩子才是中心。调查发现:在家教、家长和孩子三者中,孩子才是请家教的主体,因此他们对家教的看法和态度很重要。通过侧面了解,我们注意到,一些学生对请家教有一种思想上的抵触情绪,觉得这样占据了他们所剩不多的玩的时间,因此很不配合,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有的则反映“他水平很高,只是我听不进去”。
3)以自己好恶取代孩子好恶,强自己认知于孩子需求。调查发现: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当代母亲的育人素质和心理素质都不容乐观。而这种堪忧的情况,我们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可以发现的。如,不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说骂就骂;以自己的好恶,强为孩子所好恶;在孩子面前强词夺理,以非为是,奉行“无不是的父母”等等,很多都把孩子当成个人的一个物件。
(三)市场竞争分析
1、竞争对象区分大学勤工俭学家教,一般属于学校团委管理,主要向需要勤工俭学的学生介绍家教业务,原则上属非营利性质。家政公司、教育公司联系家教,网上家教等都是非法家教他们主要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没有一套家教业务管理体系,2、竞争市场特征家教从业人员主要是由中小学教师和高校学生组成,他们往往只带短期家教,并且没有长期、完备的教学计划,缺乏基本的统筹安排。教学的内容也五花八门,有的讲课文,有的布置习题,有的干脆看着学生做作业,为其提供“咨询”。家教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态度不端正,总是把赚钱放在第一位。和一名从事家教的大学生交流中,他干家教,“完全是勤工俭学,也就是想赚点钱”。因此家教质量也大大打折扣。除此之外,某些家教潜在中也有强迫行为和乱收费现象。
(四)市场供应特征分析大多数大学生做家教兼职都是为了增强社会经验,锻炼自己增强自立自强能力;勤工俭学,减轻家庭负担;寻找收入,提高和满足自我消费需要。后记
通过对大学生家教市场的调查分析,使我们更好的了解了这一领域的供求关系,也为今后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
1、国务院1997年发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十五条
2、丁平准.会计管理新辞典[S].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607.
3、侯文坚.会计辞海[S].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627.
4、王开田.会计行为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5、有关行政部门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