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堂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06:04: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堂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堂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

第一篇:马堂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

马堂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课题:第一课 远近的奥秘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念。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发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能掌握简单的原理和规律,将透视知识应用于绘画中,使描绘的物象更贴近真实。

2、在绘画实践中应用所掌握的透视原理和规律,提高儿童绘画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具学具:范图、作业纸、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欣赏图片,观察投影片中路的宽窄、栏杆的密疏、树木的大小等,你观察到了什么规律? 生:近大远小。

2、新授:

(1)师:是的,近大远小,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远近的奥秘》的基本规律。(出示课题:远近的奥秘)在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中,除了近大远小的现象外,还有什么现象?

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长远短、近清晰远模糊、近鲜明远灰暗(色彩)(2)什么是透视呢?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同样的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上,会产生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远宽远窄的变化,这就是透视现象。

你们的在一望无垠的田野里,在大海上,我们向远处眺望,天与地、天与水面之间产生了一条长长的水平线,这就是视平线。

当两边的树木向远处延伸时,就慢慢地消失在视平线的一点上,这点就是消失点。(3)说说周围环境中的透视现象?

(4)欣赏课本上的范图,让学生找图中的消失点。(5)师示范

①先找到消失点。

②画出主要的透视线,如马路。

③按近疏远密、近粗远细的规律,处理好各条竖线、斜线。④将物体的外轮廓简略表现出来。

3、本课练习临摹课本上范图 讲解临摹作画的基本过程

(1)先观察图片中事物的特征,寻找出符合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2)构图(考虑安排主体物的合理位置);(3)用线描表现(刻画主题物的特征);(4)整理画面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示

五、拓展阶段:可以进行现场写生或者默写体现透视变化的作业

教学随笔:学生以前已经接触过写生课,所以对于静物写生已经不陌生了,主要看学生对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掌握得如何,从作业的总体看来,学生还需加强练习。教学反思:

课题:第二课风景写生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2、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教学重难点:

1、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2、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

2、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

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部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

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二)发展阶段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三、学生写生,教师辅导

四、作业点评。教学反思 课题:第三课 心中的风景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和掌握色彩风景画的一般特点和基本画法,提高对色彩的运用能力。

2、在作业过程中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色彩画风景的作画要求和一般方法。

2、色彩的调配和着色运笔。

教具学具:风景挂图、水彩画工具材料、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观赏导入,板书课题。

1、出示观赏风景画作品。

2、简析画面色彩与构图特点。

3、提出并板书课题:用色彩画风景。

(二)新授

1、选景构图

告诉学生选景不可贪多,应简单、有重点,主次得当,切不可将所见之景都画上去。

当选择好景物之后开始勾画草图。可用铅笔轻轻画出,不要太详细,应大方饱满,注意取舍,可以挪动搬迁有些景物,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

主要的景物应安排在画面视觉中心,占据较大空间。

2、从远到近或从近至远铺画景物色彩。

(1)用蓝色加少许紫色大笔触画天空大体色彩;黄色画地面,接画少许蓝色,使地面有草地之感,也宜用大笔触概括。(见步骤图)

(2)用橘黄色画秋树,随意点画,与未干之天空蓝色相交处变黄绿,自然呈现树叶之色(见步骤图)。(3)用赭褐色加少许蓝色画树干、树枝和房子,房子阴暗处用浅蓝色稍画,整个画面既有冷暖色对比,又是统一协调的,非常好看。

(4)可点画出人物、门窗等细节,直至完成。

教师小结:刚才老师所画的景物步骤是由远至近画出的,实际上是先画远景再画中景后画近景,同学们画时也可由近到远去画。即近景——中景——远景(天空、远山等物)。

(三)布置学生作业,提出作业要求。

1、或参照挂历照片(若干幅任选其一),或参照书上临画,或自行想象设计。

2、画时应考虑画面总的色彩倾向和冷暖对比,使之既生动又和谐。

3、由近至远或由远到近灵活进行。

4、构图饱满单纯、主次有别,不要贪多。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五、课后拓展:

1、可以利用自己拍摄的照片,进行添画、扩展,创作风景画。

2、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风景长卷的绘画。教学反思 课题:第四课 会动的剪影 课时:2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黑色卡纸制作剪影人物。

2、了解皮影艺术的特点。

3、增强对中国民间传统艺术的了解。教具、学具准备:

1、搜集有关皮影的图片文字资料。

2、准备黑色卡纸、针线、竹条、剪刀、刀片等用于制作剪影的材料。

3、选择几个传统剧目或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所选择的剧目或故事,内容和情节应简单易懂。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学生之间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皮影的图像和文字资料,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皮影知识。

2、分组讨论皮影戏中人物的造型特点

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

3、指导学生观察教科书上的图例技法点击栏目中的剪影人物制作过程,想一想皮影该如何制作

(1)第一步:剪出人物造型

(2)第二步:用针线缝上手臂、腿

(3)第三步:装上木棍

(二)发展阶段

1、将学生根据剧目或故事,分小组进行构思合作创作 根据故事的内容和情节来考虑人物的造型特点

2、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三、剪影表演

各小组将自己制作的剪影,轮流进行表演展示体验民间皮影艺人的表演技能

四、拓展:用透明胶片等透明或半透明的材料,试着制作彩色的皮影,在课余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教学反思

课题:第五课 水墨画动物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水墨画的基础知识、用笔用墨,学习几种动物的画法。

2、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感受动物的美和可爱;感受中国画工具特性。

3、培养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的用笔用墨用笔用墨的技法技巧,以及动物的造型。教具、学具:几张小动物的照片、笔墨宣纸等国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简要地复习国画的基础知识和用笔用墨等作画技巧

教师出示几幅动物的水墨画,并结合课本的范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A、欣赏灵活多变的用笔,加深中锋侧锋以及点笔的了解 B、欣赏用墨焦浓重淡轻五色,加深学生对墨色的了解 C、构图以及动物的造型

D、欣赏名家名作,了解名家的风格及其代表性作品了解几位画坛大师,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二)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了解作画的全过程,并归纳出步骤: 讲解归纳动物的大形体 讲述调墨调色

分步作画,讲解画动物的先后顺序 修改调整完成

三、布置作业,画两幅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麻雀、虾。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教学反思

课题:第六课 形体切挖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在泥做的六面体或圆柱体上进行切挖。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造型能力。教学重难点:

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体是由哪些基本形体切挖的。

2、各个形体的切挖变化及整体的把握。

教具学具:制作材料(萝卜、橘子、苹果、土豆、肥皂等)花泥、小刀、橡皮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阶段

复习几何形体,回顾圆柱体、六面体、圆锥体、球体等造型:这些都是大家所熟悉的几何形体,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

生答师问:我把他们称为圆柱形、六面形、圆锥形、球形,对不对?为什么?因为它们都是有长、宽、高的三度空间的立体实物

你们在下面的图片中看到了它们当中谁的身影?(课件)

师:立方体和圆柱体是我们最熟悉的形体之一,它们看似简单,可千万别小瞧了它,我们生活中很多东西小到杯子,大到汽车,不管是造型简单或者繁杂的,都是从六面体和圆柱体的基本形变化而来的今天我们学习用单个六面体或圆柱体进行形体切挖的练习(欣赏课本范图,讲解结构)

2、发展阶段

欣赏课本图片,加深形体感受,了解草图画法。欣赏具有抽象意味的有特色的建筑日用品等等。

3、学生作业:根据草图,在带来的材料上进行切挖练习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品展示:

五、课后拓展:用彩纸经过镂刻、剪贴,制成一件柱形的艺术品。教学反思

课题:第七课 我们做乐器 课时:2 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教学重难点:

1、了解乐器。

2、设计乐器。

教具学具:有关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制作乐器的竹筒、铁管、铁盒、陶泥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播放几段乐曲让学生欣赏。

2、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乐器发出的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不同音效。

3、请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乐器的资料。

4、教师出示图片并简要介绍乐器的发展乐器的种类,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乐器发出的不同的音效。

5、原始社会(用兽骨陶泥等制作乐器)-----奴隶社会(青铜制作精美的乐器)-----封建社会(乐器的用料工艺更为讲究、多样,如:青铜编钟、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至今(居住在我国西南<云南贵州四川>和西北<青海、宁夏、甘肃、新疆、西藏>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仍旧是用手工来制作乐器如:藏族大鼓,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韵味)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乐器的形状及特征。

大鼓 手鼓 手鼓

响板 笙 古琴

笛子 二胡铜钹 提琴排箫吉他

埙 沙锤

2、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乐器,教师讲解乐器的制作方法。(1)观察教材中的几幅插图,看看这些乐器是用什么制作的?怎样制作的?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A、杯子里放入不同容量的水(液体)。

B、易拉罐里装入不同容量的水,悬挂在木棍上。

……

(3)教师给学生介绍几种简易乐器的制作方法: A、沙锤:在易拉罐里放一些粗沙子,把口封好(也可以再加一个手柄),这样就制成了一个沙锤了。连续摇动产生下雨的声音。

B、竖笛:用黏土做个竖笛,六孔的好做,一个空心管,依次六个孔,最上边是吹的那个横口。

最最简单的:用纸也行,用手工纸粘成一个空心管,剪六或八个孔。最上边是吹的那个横口。几分钟即成。材料:一般的稍厚纸都行,剪子,胶水。

C、找两片比较嫩的竹叶子,叠在一起,但不要太紧。然后撅着下巴(具体很难描述),就是尽量使得出气平稳且只有一丝。嘴巴不要碰到叶子,隔着2毫米的样子。

3、学生思考先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并进行小组交流。

4、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构思进行启发性的讲评。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作业:利用竹筒铁管铁盒陶土等材料制作乐器

四、交流与评价:

1、展示学生制作的乐器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构思及制作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吹一吹自己的乐器

2、师生交流评价

师生交流——比一比,谁的乐器造型好,谁的乐器能发出优美的声音

五、课后拓展: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乐器

教学反思

课题:第八课 宇宙之旅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

2、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养成收集有关宇宙飞船的信息与资料习惯。

2、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各种宇宙飞船。

3、了解和掌握飞船的主要结构。

教具学具准备: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的影片,自制宇宙飞船的教具模型挂图等;一些废弃材料(塑料瓶、纸盒、彩纸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欣赏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把中国首位宇宙员杨利伟送上了太空后的一段影片,并讲解有关神舟五号的发射情况让学生通过直观的了解,亲身感受中国人民实现了千年来的飞天梦

2、导入课题

3、引导学生欣赏宇宙飞船图片作品,感受作品所体现的宇宙飞船的形状特征

4、鼓励学生说说形状特征是如何的?除了影片的宇宙飞船,你们是否还知道有关其他宇宙飞船的知识吗?

(二)发展阶段

1、各组学生把各自搜集相关宇宙的各种资料及图片进行展示

2、师生共同找出飞船的主要结构,师边讲边演示各种各样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造型

3、师总结学生们搜集到有关宇宙飞船的相关知识,讲述宇宙的多种造型特征与设计原理,以及有关载人飞船载人航天器组成的知识

4、师重点边讲边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几种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结构部件

5、分组欣赏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组成部分

6、启发每个小组应积极动脑,有创意地并要符合宇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制作一艘宇宙飞船

7、学生分组进行绘制草图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展示评价阶段

1、组织学生欣赏各小组展示自己组的作品,由各组组长阐释本组所制作宇宙飞船模型的特点与优点

2、引导学生自评与互相评

3、收拾与整理:学生整理桌面与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五、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有机会制作卫星城,有一定的场景,有多种形状的卫星,并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与自然景物。教学随笔:学生通过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制作宇宙飞船,本科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反思

课题:第九课 保护文物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调查了解本地区的文物资源,培养学生热爱我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欣赏、绘制文物,了解其用途和作用。

3、绘制宣传小报,了解保护文物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物保护意识。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文物。

2、绘制宣传小报。

教具学具准备:文物资料、制作手抄报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欣赏收集到的文物图片资料,小组讨论,感受文物的美感。

2、讲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过程和成就,让学生了解祖先创造的优秀文化。

(二)发展阶段

学生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手抄报

三、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五、课后拓展:多搜集一些历史文物资料,增进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加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意识。

教学反思 课题:第十课 爱护古建筑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2、增强对传承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重难点: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意义。

2、对本地的古建筑进行了解。

教具学具:课件、学生课前搜集本地古建筑的资料、手抄报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上节课我们找寻了我们家乡的文物,为我的家乡有这么多的文物感到骄傲,今天我们再一起找寻家乡的古建筑,了解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

2、新授:播放课件

3、学生讨论:用学生手中搜集的图片一起议一议

三、学生制作宣传海报:家乡的古建筑

四、学生制作,教师辅导

五、作业展评 教学反思

课题:第十一课 电脑美术 课时:1 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打开电脑并进入操作系统画图程序的界面。

2、指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进行绘画和复制粘贴游戏。

2、引导学生采用界面上的绘画工具组合新颖的画面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电脑绘画,并且用画图软件画了很多漂亮的画,那么你们用画图软件画过那些画?都用到了画图软件中的哪些工具?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同学的电脑作品,是一只小鸟,可是它很孤单,它想让同学们为它找一个同样的伙伴,可以用什么办法去找呢?

(二)新授阶段

生:用手来画,画一个和它一样的 生:用电脑绘画

师:用那一种方法更简单? 生:电脑绘画

讨论:从画图软件中的那里可以找到?去找找看!(让学生上讲台来找给大家看)

师:请同学们试一试,一起来制作更多的画。

师:同学们电脑绘画有趣吧!老师也非常喜欢用电脑绘画,想不想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张电脑画? 师:我来操作,你们帮我思考(讲解绘画过程)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评 教学反思

课题:第十二课 中国画和油画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和中国绘画的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们的知识和对美学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去发掘艺术的真谛。教学重难点:

1、中国绘画工具都有哪些?各种不同的画法都能体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每幅美术作品都有一定的喻意,它的涵义是什么?

3、画作表现的是怎么样的思想感情。教具学具:课件、课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把自己准备好的国画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把他们的目光吸引过来。接下来看过作品后大家都知道那些是国画哪些是油画,问一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就来告诉大家。

2、新授:

(1)分别的介绍作品的内容和具体要表现的含义。

(2)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把画面设计成什么样子的呀?你都想在画面上画什么呀?

三、引导创新、应用实践

通过今天的美术课大家都掌握了什么知识,要想表现作者不同和心里情感。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方向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如果我要画一幅作品,我应该怎样去体现。教学反思

第二篇: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人美版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全套教案,共33页,这里无法全部复制,你到我们网站去下载吧

六年级教案(11册)

德育纲要要求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情趣。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第三学段)

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扽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课题1.凝固的音乐——建筑课时2 课 时

课业类型欣赏•评述授 课 人杜 莎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

应会:能够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加以运用。能够初步分析建筑的造型、材料以及其中蕴涵的文化精神。学习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

隐性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

2.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

重点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难点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悠扬的乐曲放松放松身心。

2.边听边欣赏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

3.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

4.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

5.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凝固的音乐――建筑。

6.板书课题《凝固的音乐――建筑》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欣赏古建筑图片。

回答问题。

三、讲授新课

(一)、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

A、故宫外景:黄色屋顶与红色墙面带给我们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色彩。巨大庄严的建筑群和宽阔的广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B、云龙大石雕:雕刻有龙纹、宝山和云纹,栩栩如生,这种纹样被称作“九龙1.学生欣赏分析。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回答。)

戏珠”,精美异常。

C、门钉和铺首:朱门金钉、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有辟邪的作用,寓意吉祥。

D、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兽:依次为鸱吻、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只有太和殿才能十兽齐全。

E、乾清宫:皇帝上朝的地方,其金碧辉煌的色彩,笔直的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

2.分析小结故宫的建筑风格。

3.你对故宫还有哪些了解,和同学交流讨论。

2.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3.小组交流讨论。

(二)外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泰姬陵(印度)、凡尔赛宫(法国)科隆大教堂(德国)的图片学生欣赏。

2.请学生对比中外古代建筑,说说它们不同在哪里?

3.教师分析这几种建筑的风格特点。

A.泰姬陵(印度):造型追求简洁、精确的几何图形构成之美。

B.科隆大教堂(德国):它那高耸入云的双塔,充满了基督教那种“神圣忘我”的宗教精神。

C.凡尔赛宫(法国):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是欧洲最宏大华丽的宫殿建筑。

4.对比乾清宫和凡尔赛宫内景的不同。(造型、材质、感受)

1.学生欣赏。

2.学生分析。

3.学生记录。

4.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三)中外古代建筑在造型材质上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

四、学生实践1.作业要求:用文字将自己对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的认识写下来,并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交流本课的感受。

3.教师加入讨论。学生作业。

交流感受。

第二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复习导入1.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2.乾清宫和凡尔赛宫的不同风格: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3.中外古代建筑的不同造型材质: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学生回忆,回答。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著名现代建筑

2、请学生说说对这些建筑的感受。

3、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欣赏不同的建筑。

4、对比古今建筑在造型、材质方面的不同:古代建筑造型厚重、庄严、形式较为统一,多以土、石、木材为原料,而现代建筑造型风格迥异、夸张,讲求个性化,也多以金属、玻璃、混凝土等现代化建筑材料为原料修建。

5、讨论:为什么我们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

6、在乐曲中再次欣赏各种建筑,感受建筑的美。学生分析: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造型庞大而古怪,被视为高科技建筑里程碑。

里昂国际机场(法国):造型奇特、展翅欲飞。

上海金茂大厦(中国):融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潮流于一体。

继续完成作业。

建筑节奏与韵律,象是在城市上空跳动的音符,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四、完成作业1.作业要求:根据图片绘画一座自己喜欢的建筑或自己设计一座现代化建筑。

2.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有创意的作品。完成作业。

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2.你能找出家乡的著名建筑吗?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

凝固的音乐——建筑

教后反思:

课题2.有特点的人脸课时2 课 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授 课 人杜 莎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

应会: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

隐性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2.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重点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

难点掌握墨色浓淡程度,能准确地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知识,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课前作业:准备一两支你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学生准备。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眼力大比拼

他们的脸有什么特点?(出示几张著名人物的脸部特写:刘欢、李咏、肥肥、成龙……)

2.欣赏漫画

出示其中几位人物的漫画像,说说这些漫画是怎样表现人物脸部的。

小结:要抓住人物脸部特点来表现。

3.欣赏国画肖像并与照片相对比:鲁迅、阿Q、齐白石、观鱼图。

师:不是只有漫画可以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也可以画出生动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写意人物。

板书课题《有特点的人脸》学生说说这几位人物的脸部特点,包括发型、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

第三篇:人美版六年级美术教案【上册】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第十一册)

第1课

凝固的音乐--------建筑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凝固的音乐--建筑”,了解建筑与音乐的内在联系,运用立体构成的某些技术技法创造具体的造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了解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在材质、造型特点上有什么不同?了解美术的门类有很多,建筑是其中的一个。使学生审美能力不断提高,更新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学习。

重点难点:

认识古代建筑的一些建筑特点及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相比较有什么变化?能够把自己喜欢的建筑描绘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你觉得美术有哪些门类?”学生根据平时理解,结合所学知识,讨论回答。

课件展示美术各门类图片,创设一种置身于美术世界中的氛围,引起学生兴趣,形成美术除绘画外还有许多门类的初步认识。其中我们展示的中国古代建筑图,大家肯定不陌生。同学们说是什么建筑?对,是我们的天安门城楼。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具有音乐美感的建筑艺术。

出示课题凝固的音乐--------建筑

二、讲述新课

大家肯定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建筑怎么会跟音乐有联系呢?

欣赏课本中故宫的门、故宫的云龙大石雕等图回答问题。

1、你知道浮雕上的图案的意思么?

2、大门上的门钉、铺手除了装饰作用以外,还有其它的意思么?

3、你留意过古建筑屋檐上的仙人走兽么?你知道他们叫什么呢?

我们了解了关于古代建筑的一些知识及造型,现在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外国建筑有什么特点?欣赏凡尔赛宫殿内景及科隆大教堂、泰姬陵等古建筑。

回答问题,1、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在材质、造型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教堂是西方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不同地区、不同宗教的建筑展现着不同的风格。

建筑与音乐的关系。运用立体构成的某些技术技法创造具体的造型,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具体的建筑分析。

随着时代发展,建筑有了巨大的变化,你认为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相比较,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欣赏现代建筑图片了解。

三、学生作业

你家乡最古老的建筑是什么?你最喜欢的建筑是那座?把它画下来或用文字记录下来。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美术的概念广泛性,建筑艺术的地域性文化和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并让学生了解家乡古建筑的人文文化。

第2课 《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

应会: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一、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二、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

难点:掌握墨色浓淡程度,能准确地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知识,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准备

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眼力大比拼

出示几张著名人物的脸部特写:刘欢、李咏、肥肥、成龙„„

请学生说说这几位人物的脸部特点,包括发型、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

2、欣赏漫画

出示其中几位人物的漫画像,说说这些漫画是怎样表现人物脸部的。

小结:要抓住人物脸部特点来表现。

3、欣赏国画肖像并与照片相对比:鲁迅、阿Q、齐白石、观鱼图。

师:不是只有漫画可以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也可以画出生动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写意人物。

4、板书课题《有特点的人脸》

二、讲授新课

1、以马三立为模特,分析人物的脸部特点。

脸形:中国画家咏我们最熟悉的汉字总结出绘画头部的理论,其中头部的基本形分别为:国、申、田、由、甲等。

说说课本中的人物脸形分别属于哪种基本形?

五官的特征: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

发型的特征、皮肤的特征、其他装饰(眼睛,耳环等)。

2、讲解人物脸部的结构比例。

“三停五眼”“三停”:发际线——眉毛——鼻尖——下颚

“五眼”:左外耳孔——左眼角=左眼长=两眼之间的距离=右眼长=右眼角——右外耳孔

3、用一个词形容书中人物脸部的表情,思考自己会怎样来表现这些有特点的脸。

4、学习马三立肖像的具体绘画步骤,注意墨色的浓淡及用笔的灵活,控制好画面的水分,掌握脸部的比例。

(一)用中锋蘸淡墨勾出人物轮廓和五官。

(二)用侧锋重墨画出人物的头发。

(三)用淡赭石加水染出肤色。

三、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用中国画表现一幅人脸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2、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四、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第二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画。

应会: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

2、隐性内容与目标

一、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二、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

难点:掌握墨色浓淡程度,能准确地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知识,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准备

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三停五眼

“三停”:发际线——眉毛——鼻尖——下颚

“五眼”:左外耳孔——左眼角=左眼长=两眼之间的距离=右眼长=右眼角——右外耳孔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表扬。

二、讲授要点

1、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

A、抓住人物的脸部特点来画。

B、表现出一定的表情。

2、师点评部分需要改进的作业。

三、作业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作业。

2、色彩的运用要恰当。

3、同学们修改作品,继续完成作业,教师指导点评。

四、教学总结

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学生互相点评。

2、鼓励有进步的,绘画细致的同学。

五、课后拓展

可以用学到的方法为家人写生。

教学后记:学生基本上了解人物脸型的大致特点和五官的比例位置关系。学会了人脸的初步表现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一幅有特点的人脸。

第3课

戏曲人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和欣赏戏曲表演等活动,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戏曲人物的表演特征。

2.运用水墨画的基本技法表现学生喜爱的戏曲人物。

3.通过欣赏和表现戏曲人物,让学生感受戏曲的魅力,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戏曲人物图片、戏曲人物有关故事等资料;准备水墨画的相应工具。

(教师)课件、各种戏曲人物造型图片,小组学习任务图片(将一张完整的水墨戏曲人物图片按小组撕成若干张碎图片),水墨画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进入学习状态。

(1)欣赏京剧开场音乐进课堂。

(2)组织纪律,安定情绪,进入学习状态。

2.导入激趣。

(1)谈话导出小组学习任务。(请各小组长领取小组学习任务图片)

(2)小组任务:尝试用水墨表现各自小组领到的纸片上的图像。(提示:引导学生运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注意墨色

浓淡的变化,同时探索墨破色、色破墨等基本水墨技巧的运用)

(3)各小组展示作业,表扬能用中锋、侧锋来表现线条,并注意墨色浓淡变化的同学,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4)揭示碎片的完整图案,揭示课题《戏曲人物》。

3.感知引趣。

(1)分小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备的有关戏曲资料,表扬准备了资料的同学;

(2)教师小结有关戏曲表演及戏曲人物的知识;

(3)欣赏戏曲表演片段,学生感受并模仿戏曲表演的动作造型,体验其表演特色;

(4)欣赏艺术作品中的戏曲人物,观察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现戏曲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主要特征,体会夸张、变形的艺术作

用。(提示:关良的《武松打虎》笔简意劲,用夸张、变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戏曲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会水墨语言

的大胆运用。)

4.尝试探趣。

(1)作业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现自己最喜爱的戏曲人物;

(2)依据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心中的戏曲人物形象进行大胆自由地造型表现,教师在巡视中给予学生鼓励与及时提示。对发

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形象拘谨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5.评价延趣。

(1)即时用数码相机或摄影机把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自评、互评,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

(2)教师总体评价优点及存在问题,评价要点可以是水墨语言的自如运用,戏曲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表现等方面。

(3)欣赏不同的材料表现的戏曲人物,体会文化与生活的关系。

课后请学生关注身边的戏曲表演,并尝试运用更多的材料来表现戏曲人物

第4课

图形的魔术组合

教材分析

本课通过学习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的表现方法,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本课主要是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

教学目标:

1、欣赏夏加尔的作品感受他带给我们童话般的奇妙世界。

2、学习夏加尔的表现方法,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

3、改变思维方式,利用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

教学重点: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

教学难点:改变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想。

教学准备:范画若干、若干图片、彩色笔、记号笔。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名作欣赏

1、《我和我的村庄》(油画)夏加尔(俄国)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方法吗?

颠倒的人物、房屋,动物眼中映射出的蓝天,像花草一样握在人手中的果树„„画家对故乡的种种美好回忆叠映在一起,仿佛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童话般的奇妙世界。

3、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把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也能变成一幅奇妙的作品呢!

4、揭题:图形的魔术组合板书

二、新授

1、出示图形

2、小组合作讨论:这些图形进行组合排列可以组成哪些新的图案?

3、图形的组合方法

根据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

4、总结:看,在同学们的笔下,不同类别的图形变成一幅幅神奇的图画。他们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改变思维方式,来了个“脑筋急转弯”。

a)学生作品欣赏

5、练习

a)任选一组课本提供的图形组成新的形象。你也可以自己创作一组图形进行创作。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可以是绘画的主题。看谁画的形象最有创造性!

b)注意

根据需要重复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重组图形。

最后上颜色时注意色彩的对比。

3、说一说,你将用哪一组图形来表现什么?

4、练习、辅导。

6、作品展览和评述

a)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b)自己找找优缺点,为同学提点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c)教师点评。

d)修改、评优。

7、布置下节课的准备工作

第5课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教学目标:

欣赏感受线描画的独特魅力

1、学习线描的表现形式: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2、完成一幅用线画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教学重点:感受线描画中线条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教学准备: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若干图片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范画导入,揭示课题

2、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3、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

4、揭题:线描画板书

二、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

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

(小组探究)(汇报)

2、线条的种类:点(大点、小点);线条(点的延长);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

8、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

(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线条的粗细不用;线条的疏密排列不用;线条的各种样式不同„„)

(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黑白色块)

(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4)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可以和色彩画想比较)

(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

(5)小结:我们手中的画笔就像乐器,那黑白的色块、疏疏密密的线、错落有致的点,犹如跳动的音符演绎出优美的旋律。刚才我们所看到了线描作品,都是以生动丰富线条表现出变幻多姿的视觉世界。

三、练习

1、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

2、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

3、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

4、作画步骤:

(1)构思

(2)起稿

(3)线描

(4)调整

5、练习

6、辅导

四、作品展评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作品展览,进行评优

1、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2、为你的好朋友提点绘画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二、优秀作品展示,激发创作激情

3、优秀作品欣赏,强调黑白对比

4、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找出存在的优缺点

三、继续创作绘画作品

四、辅导

第6课 《自制小相框》(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认知: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2、智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3、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

教学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

教学难点: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教学用具: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冰棒棍、牙膏盒等)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人,揭示课题。

1、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

研究:用途、外型、色彩、图案。

2、揭示课题。

二、探究活动。

1、小组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

2、学生发言:

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三、实践活动:

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

四、作业评价:

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评选设计之星。

五、小结拓展:

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

第7课

色彩的调和(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色彩调和方法,感受色彩的变化。

2、智能:了解色彩调和知识,提高学生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3、情感:感受色彩调和在生活中的运用,体会色彩调和带来的美感。

教学重点:了解色彩调和的方法。

教学难点:以更多的方法进行色彩调和,完成色彩调和的作业。

教学准备:水粉用具。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1、欣赏色彩调和的作品《鸡冠花》

在淡淡的阳光照耀下,红色的鸡冠花与绿叶和谐地相互辉映,使画面浓艳却不浮躁。

2、提问:你能从这样的色彩搭配中体会到色彩调和的美感吗?

3、小结:色彩调和通常指的是色彩的量比关系和秩序关系应该符合视觉审美的心理要求。在保证色彩变化丰富的同时,也应注重色彩关系的协调统一。

二、研究活动。

1、欣赏色彩调和范画。

教师介绍两种简单的色彩调和方法

调和方法A:混入同一种黄色调和,作品为黄色调。

调和方法B:混入同一种灰色调和,作品为灰色调。

2、学生思考:你还能想出其他的方法来调和色彩吗?

学生思考后回答。

3、实践学生的想法。

三、艺术实践。

想一想,学生作品用了什么方法使色彩调和?你也试着创作一幅色彩调和的作品。

四、展示作业。

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五、评价作品。

1、介绍你画中的色彩调和的方法。

2、表达了什么样的感受?

3、你认为自己画的优点是什么?还有什么不足?

第8课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认知:学习色彩知识,了解邻近色的画面色彩效果。

2、智能: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感受力。

3、情感:感受色彩带来的美感,激发色彩创作的愿望。

教学重点:了解邻近色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

一、分析色彩。

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

青、青与紫、紫与红。

二、研究体会。

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1、小组研究。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2、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三、欣赏感受。

1、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2、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四、艺术实践。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五、展示评价。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

六、课后拓展。

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课后记: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第10课

参观劵的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

2.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

教学设计:关于券面的尺寸大小、构成的形式、内容等应该有所规定。有的必须严格,如券面总体尺寸——长宽各多少,其中存根留多少,副券占多少,或者只要求设计正券券面,其余略去。至于构图形式是横是竖,选取什么图饰内容和表现手法等,则可宽泛、灵活一些。再

则,对文字内容,也必须作出明确规定,如名称、票价等。要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掌握有关基本常识,必须提出适当的要求进行制约,使他们的思维能自由地,但又有目的地运行。要多鼓励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去完成作业。

教材分析:本课编排了数枚参观券供欣赏、借鉴。从中我们不难了解设计参观券的基本形式和内容。首要的是名称,如“故宫博物院”、“武陵源游览券”„„以及与其相应的图饰,图饰往往占居券面的绝大部分面积;其次是票价和有关注明等。总体形式是以图为主,以文为辅。券有正反两面,以正面为主,有的在反面印有导游图,或印有关要求乃至广告等。为了方便各种类型的参观者,有些券面还附加了英文或其他文字。

教具准备:参观券(实物)数枚,启示设计思维的图片若干

学具准备:作业用纸,直尺,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出示一张参观券说:大家都知道老师手上拿的是一张参观券。参观券是参观展览或参观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已付参观费的凭证和留作纪念的纸片。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

板书课题:设计参观券

(二)传授新知。

1.参观券的设计形式。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两种设计形式,是哪两种?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并板书: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

2.参观券的构成。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

(板书: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图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景点,具有纪念意义。(板书: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板书:文字:地点,名称,票价)字体可采用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

(三)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一张参观券。

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得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

(四)展示优秀作业,总结全课。

板书设计:

设计参观券

设计形式:(1)摄影;(2)绘画

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地点,名称,票价

第12课故事中的人

课型工艺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粘土塑出一个故事中的人。(了解)

2、抓住人在故事中的特有姿势,塑出运动中的动态。(练习)

3、努力表现出人的美。(接受)

重、难点重点是用泥土塑出自己熟悉的人的姿势。

教学准备教师:泥塑“故事中的人”的不同作品投影片若干、范作、彩泥及泥塑工具等。学生:课本、彩泥及泥塑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讲故事

1、观察投影中的人物。

2、出示教师的泥塑作品。师:今天,我们用橡皮泥塑故事中的人。

二、教学新课,指导泥塑故事中的人。

1、请一位同学来摆一个姿势的造型在黑板上演示。

2、小结:用粘土塑一个运动着的人,首先要塑出个完全的人,即有头躯干,上肢和下肢。然后,依照人在运动中的不同姿态,适当将头躯干四技作适当的扭转。弯曲,就可塑出千变万化的姿势。给人物穿上与故事中的角色相符合的衣着。

2、教师示范。

三、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塑造,教师巡回指导。

四、作业讲评。

作业A类作业:参考书中的图片及范作,能用彩泥塑出一个故事中人的动态,人物造型较生动、结构稳定。

B类作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用彩泥塑出一个故事中人的动态,人物造型生动、结构稳定。

第13课笔的世界

一、教学目标:

1、明确笔的功能和外形之间的联系,了解笔的形状与手形的联系。

2、欣赏各种款式的笔,了解笔的每个部分的功能,并联想出各种新颖的笔形和功能。

3、学习设计搞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笔的功能,并根据手的形状设计出笔的外形。

难点:设计一支新颖的笔,用设计稿的形式完成。

三、课前准备:

各种各样的笔,彩纸,笔

四、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支款式新颖,功能多样的笔,提问,你能猜出它有多少用途?

2、出示课题:笔的世界

二、新授:

1、请学生把收集到的笔集中起来,举办一个“笔的世界”展览会。

2、请学生上台介绍一下自己的笔有些什么功能,哪个方面设计的比较新颖。

3、实物投影出示书上作品,讨论,哪些地方设计比较新颖,有创意。

A、用日历表装饰又美观又大方。

B、上粗下细显的非常可爱。

C、握笔的地方设计的很圆润,保护手长时间写字时手指不疼痛。

D、凹凸有致的笔型顺着手的外形,握笔非常舒适。

E、夜光笔,随身带着可以当小电筒。

F、米老鼠的耳朵会动是按钮的功能

你还能说出那些其他新颖的功能呢?

三、分析笔的组成部分:

笔尖,握笔处,笔杆,笔头,可围绕这几个部分进行设计。

四、教师师范:

1、根据四个部分设计出笔的外形

2、把需要增加功能的部分进行变形,添加。

3、用图表的形式添加各部分的说明文字。

4、涂色。

五、学生进行创作。

六、举办“新颖的笔”设计作品展,评出最佳外形奖,最佳功能奖和综合奖

第14课电脑美术——漫画肖像

一、教学目标:

1、漫画艺术的魅力,知道漫画艺术根源于生活,服务与生活。

2、试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设计一个自己拼贴,的漫画肖像。

3、把自己的照片利用电脑软件进行变形,与其他图片进行拼贴,组合成一幅有趣的画面。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漫画人物的变形方法,能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一个基本的脸部形状。

难点:利用电脑软件进行人物变形,并进行拼贴。

三、课前准备:

各种人物变形的漫画,每个同学自己的照片。

四、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感受漫画的魅力。

二、交流

1、说说你所知道的印象较深的漫画。

2、老师这里有一些漫画。如:《三毛》、《父与子》等。

出示漫画的概念:漫画是卡通的一种,它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性的绘画,它还是一种艺术的夸张,夸张与变形突出了人的个性特点。

3、漫画种类有很多,今天我要学习的是肖像漫画。

三、比较与发现

1、下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肖像漫画。

2、出示比尔﹒盖兹的照片和漫画作比较:

问:“这是谁?”(学生介绍)

“有何区别?”(鼻子大、头发乱、身体小)

出示罗丹、凡高、毕加索的肖像漫画。(因为夸张了某一特征,所以整个比例变了,就是变形了)

出示:夸张与变形是漫画的重要表现手法。

学生欣赏其它漫画肖像。(如:成龙、陈佩斯等)

结论:肖像漫画是强调人物形象特征,甚至加上动作、表情来夸张表现。

1、展示教师漫画

问:“这是谁?”“老师是怎么画出来的?”

出示步骤:

1)脸型(出示各种脸型的变化)有〇△□等。

2)五官,画在形状的中间。

3)头发

2、表情

出示:喜、怒、哀、惊等漫画肖像

问:“影响表情的因素有哪些?”(五官的变化)

所选表情也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特征。

四、练习

对你感受最深的一个人设计一幅肖像漫画。

五、展评(要求:幽默夸张,突出个性,表现手法多样)

1、小组自评

2、学生全体评

3、教师小结

六、教师出示自己的照片,利用photoshop中滤镜扭曲的功能进行变形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利用自己的照片尝试各种功能的不同效果。

七、教师示范,先利用自己的照片进行变形,然后找合适的图案利用拼贴模糊的效过,创造出新的图片。

八、学生创作

九、展评欣赏

第15课神州风采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2.能与同伴相互交流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胜、故迹、物产以及艺术和民俗等。

3.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

教学重点:知道中华民族有着许多宝贵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对祖国壮丽的河山与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关心祖国的发展。

教学难点:选择最喜欢的一处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用绘画的方法表现一幅画

教学过程:

一、了解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遗产的含义

1、文化遗产是历史和艺术价值都非常出色的建筑遗址以及雕塑、绘画等遗产。

2、自然遗产是自然景观和陆地及海洋的生物和植物,或者是包括地貌等在内的森林和山峰等的遗产。

3、复合遗产是具有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两方面条件的遗产。

二、引出课题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独具中国特色的事物还有很多很多,说也说不完。一看到一说到这些,都能让人想到中国。此时此刻,你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呢?(出示课题,板书)

三、了解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和民俗艺术。

1、采用中国地图、画和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引入课本中心内容:通过欣赏来了解祖国的锦绣山川——万里长城、布达拉宫、敦煌莫高窟、颐和园等,并且体会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所形成的不同的风格。

2、展示长城等有建筑图片。

它们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奇迹。

1、小组交流讨论。

师:除了这些,我们还有许多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民俗艺术、秀丽的河山以及雄伟的建筑,人们一看到它们,就想到中国。让我们小组讨论一下,比比谁知道的多。(出示)(小组交流)

2.汇报交流。(指名答)

3.归纳总结。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老师也上网找了一些图片,你们看,这是我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兵马俑(出示图片),它是秦始皇的陵墓,在西安。你们看这是青铜器,它是我国古代器皿(出示图片)。还有我国的艺术国粹-京剧(出示图片)。我国的艺术瑰宝-书法(出示图片)。

再给大家介绍一些我们祖国精美的民间艺术:有剪纸(图片)、草编(图片)、风筝(图片)。

最后看看我们祖国雄伟的建筑:北京天安门(图片)、故宫(图片)、上海东方明珠(图片)、金贸大厦(图片)。

四、了解中国特色的自然遗产

来看看祖国秀丽的河山:书本提供图片

及事先准备长江、黄河、珠穆朗玛峰、我国最大的贵州黄果树瀑布等图片。(略)

五、激发感情,祝福祖国

(1)我们的祖国取得过许多辉煌的成就,你们知道有哪些吗?(小组交流)

(2)作为神州大地上的一分子,你想从哪里去表现祖国的神圣和美丽呢?

六、学生作业

七、作品展评

16课家乡的老房子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家乡民居、建筑的一些特点与变化。

2、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探究建筑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与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

活动准备:

1、课前观察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2、收集各个地方不同建筑、民居的照片、图片、邮票等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和变化

1、展示作品,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

课前大家都观察了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了下来。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2)在绘画、欣赏和评时的观察中,你觉得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特点?

小结:我们住的房子大多是楼房;也有的是平房,或者说砖瓦房,红红的瓦,白白的墙,这一切构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此外,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老房子,让我们去看一看。

2、通过比较,感知家乡房子的变化

(1)(出示制作的“老房子”课件)想一想:我们家乡有没有这样的老房子?你喜欢这样的老房子吗?它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

(2)同桌交流(可以结合课下搜集的照片或图片进行交流);

①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老房子?

②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3)全班交流。

生1:在我的老家农村见过这样的老房子,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历史久远。

生2:我也是在老家见过这样的老房子,觉得非常得好奇,回家总喜欢到那里去看看。

师小结。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门前的石狮子,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古老、新奇。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江南水乡,让我们一起来画我们家乡的老房子——江南水乡。

A、讲解线条画

(1)勾画外轮廓形及比例。

(2)从主要部分入手。

(3)线条明确,有密变化。

(4)明暗对比强烈。

B、讲解色彩描绘的方法。

(1)在初步概括的线条画基础上作色,线条不要有明暗变化,只要线条明确。

(2)线条、色彩画分两种清淡,稍有色差及鲜灰变化。

(3)以色块为主的,线条只要框出结构即可,色块鲜明,对比强烈。

D、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学习用线条描绘老房子的特征。

(1)遵循原则:整体——局部——整体

(2)讨论用线的方法:是自然曲线好,还是笔直的好?

2、色彩描绘方法。

(1)线条结合法。

(2)色块表现法。

3、小组讨论总结线、色描绘方法,并想一想自己适合用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E、交流,好的作品上台交流。第18课家乡的艺术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艺术了解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2、学习民间艺术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依照家乡的乡土艺术制作一件作品,制作材料有困难可用绘画完成。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民间艺术品

学生准备:制作工具、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泥人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授课

邀请对泥人发展比较了解的老人讲解泥人的源起传说与记载

惠山泥人确切的起源时间,现在已很难推断。

在相关的传说中,最早的一则是战国时期,据传孙膑流落吴地以做泥人为生;后来孙膑出任齐国军师,以泥人泥马布阵,研究兵法,破了庞涓的“五雷阵”。因此旧时艺人们供奉孙膑为祖师爷。但这则传说至多只能视作吴地泥人的原始。

北宋文人苏东坡曾在纪行诗中发出过“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水米胜珠”的赞叹,有人视此诗中就蕴涵了用惠山泥土制作泥人的信息。而至南宋,江南一带盛行在七夕供奉小塑像,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因此有人将惠山泥人的肇始期定于宋代。

但关于惠山泥人的最早文字记载始见于明代。与此同时,惠山泥人的另一个流传较广的传说也是追溯至明初。据称,明洪武年间,军师刘伯温夜观星象,发现无锡惠山有旺盛的灵秀之气,将出文臣武将大乱江南,于是来到惠山脚下教百姓捏泥人,欲以泥臣泥将泄去惠山的灵秀之气。

明季文人王季重在《游惠锡两山记》中有“买泥人、买小刀戟以贻儿辈”的记载。比王季重稍晚的明末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愚公谷》中也写道:“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锡山,进桥店在岸,店精雅,卖泉酒、水坛、花缸、宜兴罐、风炉、盆碗、泥人等。”由此可知,在明代末年,惠山泥人已作为商品在当地店铺出售,并渐趋成熟。

因此,现在一般将惠山泥人的起源年代定在在明代之前。

3、欣赏制作泥人的录象

清晰的了解制作过程,进一步对泥人艺术的感知。对装饰花纹、装饰色彩、装饰手法有更多的感受。

4、欣赏各地民间艺术作品

民居木雕(清)浙江凤翔的马陕西

陈家祠砖雕(清)广东泥咕咕河南

面花山西剪纸陕西

刺绣贵州

六、学生作业

可以动手试试做做,也可画一画。

七、展示评价

第四篇: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应知: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

应会:能够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加以运用。能够初步分析建筑的造型、材料以及其中蕴涵的文化精神。学习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

隐性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

2.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

重点: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难点: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欣赏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

2.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

3.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

4.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这凝固的音乐――建筑。

5.板书课题《凝固的音乐――建筑》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欣赏古建筑图片。

回答问题。

三、讲授新课

(一)、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1.看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

A、故宫外景:黄色屋顶与红色墙面带给我们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色彩。巨大庄严的建筑群和宽阔的广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

B、云龙大石雕:雕刻有龙纹、宝山和云纹,栩栩如生,这种纹样被称作“九龙

1.学生欣赏分析。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回答)

戏珠”,精美异常。

C、门钉和铺首:朱门金钉、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有辟邪的作用,寓意吉

D、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兽:依次为鸱吻、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只有太和殿才能十兽齐全。

E、乾清宫:皇帝上朝的地方,其金碧辉煌的色彩,笔直的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

1.凝固的音乐——建筑

2.分析小结故宫的建筑风格。

3.你对故宫还有哪些了解,和同学交流讨论。

2.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3.小组交流讨论。

(二)外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泰姬陵(印度)、凡尔赛宫(法国)科隆大教堂(德国)的图片学生欣赏。

2.请学生对比中外古代建筑,说说它们不同在哪里?

3.教师分析这几种建筑的风格特点。

A.泰姬陵(印度):造型追求简洁、精确的几何图形构成之美。

B.科隆大教堂(德国):它那高耸入云的双塔,充满了基督教那种“神圣忘我”的宗教精神。

C.凡尔赛宫(法国):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是欧洲最宏大华丽的宫殿建筑。

4.对比乾清宫和凡尔赛宫内景的不同。(造型、材质、感受)

1、学生分析。

2.学生记录。

3.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三)中外古代建筑在造型材质上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

四、学生实践1.作业要求:用文字将自己对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的认识写下来,并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交流本课的感受。

3.教师加入讨论。学生作业。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复习导入1.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2.乾清宫和凡尔赛宫的不同风格: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3.中外古代建筑的不同造型材质: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学生回忆,回答。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著名现代建筑

2、请学生说说对这些建筑的感受。

3、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欣赏不同的建筑。

4、对比古今建筑在造型、材质方面的不同:古代建筑造型厚重、庄严、形式较为统一,多以土、石、木材为原料,而现代建筑造型风格迥异、夸张,讲求个性化,也多以金属、玻璃、混凝土等现代化建筑材料为原料修建。

5、讨论:为什么我们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

6、在乐曲中再次欣赏各种建筑,感受建筑的美。学生分析: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造型庞大而古怪,被视为高科技建筑里程碑。

里昂国际机场(法国):造型奇特、展翅欲飞。

上海金茂大厦(中国):融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潮流于一体。

继续完成作业。

建筑节奏与韵律,象是在城市上空跳动的音符,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四、完成作业1.作业要求:根据图片绘画一座自己喜欢的建筑或自己设计一座现代化建筑。

2.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有创意的作品。完成作业。

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2.你能找出家乡的著名建筑吗?收集资料。

2、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了解中国人物画是中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学习人物

应会:学习中国人物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毛笔、墨、色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画一幅能突出人物五官和表情特点的肖像画。

隐性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2.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重点学习中锋、侧锋、淡墨、重墨在人物画中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人物画的传统与创新。

难点掌握墨色浓淡程度,能准确地表现人脸、五官的比例知识,进而创作有特点的人脸。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课前作业:准备一两支你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学生准备。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眼力大比拼

欣赏国画肖像并与照片相对比:鲁迅、阿Q、齐白石、观鱼图。

师:不是只有漫画可以表现有特点的人脸,中国画的写意手法也可以画出生动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国画写意人物。

板书课题《有特点的人脸》学生说说这几位人物的脸部特点,包括发型、脸型、眼睛、鼻子、嘴巴等。

抓住人物脸部特点,夸张他们的特征。

欣赏,初步感受国画写意人物画的风格。

三、讲授新课1.以马三立为模特,分析人物的脸部特点。

脸形:中国画家用我们最熟悉的汉字总结出绘画头部的理论,其中头部的基本形分别为:国、申、田、由、甲等。

说说课本中的人物脸形分别属于哪种基本形?

五官的特征:眼睛、眉毛、鼻子、嘴巴、耳朵……

发型的特征、皮肤的特征、其他装饰(眼睛,耳环等)。

2.讲解人物脸部的结构比例。什么叫“三停五眼”?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小结:这三等分和五等分概括了各种脸型正视头像的一般规律。

3.用一个词形容书中人物脸部的表情,思考自己会怎样来表现这些有特点的脸。

4.学习马三立肖像的具体绘画步骤,注意墨色的浓淡及用笔的灵活,控制好画面的水分,掌握脸部的比例。

学生分析。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回答。)

“三停”: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

“五眼”: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学生发言。

1用中锋蘸淡墨勾出人物轮廓和五官。

2用侧锋重墨画出人物的头发。

3用淡赭石加水染出肤色。

四、学生实践1.作业要求:参照有特点的人脸图片,用中国画表现一幅人脸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1.展示学生作业。

2.提出改进意见。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第二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复习导入

1、什么是“三停五眼”?

“三停”:发际至眉毛至鼻尖至颏底;“五眼”: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表扬。学生回忆。

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抓住人物的脸部特点来画;表现出一定的表情。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学生互相点评。

2.鼓励有进步的,绘画细致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可以用学到的方法为家人写生。

板书设计

有特点的人脸

三停:发际——眉毛——鼻尖——颏底

五眼:两眼、两眼之间的距离及眼至左右两耳

教后反思:

3、戏曲人物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应知: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应会: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国画材料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

隐性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重点: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

难点: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有关京剧的图片资料、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京剧音乐,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考

A.这是什么戏曲?

B.有哪些人物形象?

C.给你什么感受?

D.模仿一下动作表情。

3.板书课题《戏曲人物》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模仿人物动作。

三、讲授新课1.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

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C.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介绍。

旦角的行家。

2.欣赏京剧人物形象

A.分别出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

B.展示优秀的戏剧人物绘画作品。

C.说说这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刻画?

3.讲解绘画方法

A.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京剧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动作、表情、服装等方面的特点

B.勾好大致轮廓,注意各部分比例。

C.自己刻画人物的细节部分。

D.勾线上色。

学生讨论人物的特征:如衣着、动作、头饰、脸谱等。

服饰、面部、动作、道具等。重点欣赏服饰及脸谱。

学生分析。

四、学生实践1.作业要求:参照戏曲人物图片,用色彩画表现一幅戏曲人物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服饰和表情、动作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复习导入1.京剧知识

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学生回忆。

旦行: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花衫、老旦。

净行: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

生行: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2.展示学生优秀草图,分析表扬。丑行:文丑、武丑。

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1.同学们在作业中要注意的几点:

A.抓住人物的服饰、动作特点来画。

B.表现出一定的神态。

2.作业要求:

a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作业。

b色彩的运用要恰当。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1.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学生互相点评。

2.鼓励有进步的,绘画细致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关系戏剧,多看京剧节目。

板书设计

戏曲人物

生行: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

旦行: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花衫、老旦。

净行:正净(大花脸)、副净(二花脸)武净(武花脸)。

丑行:文丑、武丑。

4、图形的魔术组合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能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隐性目标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重点通过了解如何利用五香进行魔术组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难点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彩色笔、尺子等;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

板书课题。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

三、讲授新课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教师用演示几种与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学生实践课后拓展巡视辅导。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练习绘制。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

5、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能力目标能以线为主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重点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

难点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笔、若干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范画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

揭题:线描画(板书)学生欣赏。

装饰风格和写实风格。

三、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

2.线条的种类:点(大点、小点);线条(点的延长);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

板书:多样

3.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

(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板书:线条粗细疏密

(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

(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黑白对比

4.欣赏感悟

引导学生分析书本学生作品:

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

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

(可以和色彩画相比较)小组探究,汇报

线条的粗细不用;线条的疏密排列不用;线条的各种样式不同……

黑白色块

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分析其线的组织和黑白灰关系。

四、学生实践1.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

2.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

3.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

作画步骤:

(1)构思

(2)起稿

(3)线描

(4)调整

学生设计。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作品展览,进行评优1.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

2.为你的好朋友提点绘画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学生回忆。

分析作业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优秀作品欣赏,强调黑白对比

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找出存在的优缺点。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展示其他内容的线描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板书设计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多样

线条粗细疏密

黑白对比

6、自制小相框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运用多种材料制作新颖漂亮的小相框,研究“立”起来的方法。

隐性目标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大胆创新的能力。

2.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动手制作的细心品质。

重点材料的的创新与小相框的多种造型的设计。

难点研究小相框支架的设计。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生活中的小相框实物;各种制作材料,收集生活中的可利用的废旧物品。(冰棒棍、牙膏盒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课前师生准备小相框的实物。

研究:用途、外型、色彩、图案。

揭示课题。学生欣赏、感受。

分析研究。

三、自主研究小组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质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的烘托你的照片?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4)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的为相框设立支架。结合实物、图片、教材,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思考一系列问题,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四、实践操作作业:自选材料,设计制作小相框,装点自己的生活。

比一比谁的相框更新颖、更漂亮。学生制作。

五、汇报展示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提高审美能力。

评选设计之星。展示评价。

六、课后拓展可以将相框放在什么地方?

还可以用其他的材料来制作吗?学生思考。

板书设计

自制小相框

7、色彩的调和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欣赏,感受色彩调和给人带来的和谐、平静、温馨的感觉;会使用至少两种调和色彩的方法。

隐性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激发他们对色彩的兴趣,充分感受色彩的艺术魅力以及色彩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能运用两种以上的色彩调和方法,使画面和谐、沉稳。

难点创造性地使用色彩调和方法,完成一幅自己喜欢的色彩丰富又和谐的画。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范画、油画棒等涂色工具、图案草稿。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欣赏图片。

它们分别给人什么样的感觉?你更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这种色彩丰富又和谐统一的搭配就是调和的美。学生欣赏、感受。

初步体会色彩的和谐感。

三、自主研究1.色彩调和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呢?有哪些方法呢?自学书第十四页。

2.书中介绍了哪些色彩调和的方法?

3.《鸡冠花》与《睡莲》这两幅画是怎样使色彩调和的?(教师引导分析:先找出颜色,再到色环上找到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研究色彩调和的方法。)学生打开书第十四页,自学后汇报。读定义。

学生回答:混入同一种黄色;混入同一种灰色。

观察分析后回答。

四、实践操作如果我们来创作一幅画,除了这几种方法之外,还可以用其他色彩调和的方法。看书第十五页,我们一起来研究。

这里有四张画,用的也是书中提示的四种方法,请你归归类,说出它用的是什么方法。分组研究,讨论。(对比色互相调和;邻近色;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学生欣赏、分析,并归类: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我们也来试一试,选一种方法为你们组的画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以小组为单位,为草稿的涂上丰富而又和谐的色彩。

五、汇报展示介绍本组的画,它使用了什么方法?给人什么感觉?分组介绍。

第二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调色方法书中介绍了哪些的方法?

你还知道哪些调和色彩的方法?学生回忆,并回答。(对比色互相调和;邻近色;同类色;提高明度;主色与装饰色;加入白色。)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介绍本组的画,它使用了什么方法?给人什么感觉?分组介绍,并进行互评

8、色彩和谐的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什么是邻近色,学习运用邻近色表现画面内容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邻近色画一幅画。

情感目标感受运用邻近色作画给人带来的美感,激发学生色彩创作的愿望。

重点学习邻近色知识,掌握运用邻近色的方法,感受邻近色的色彩美。

难点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复习

提问:

什么是色彩的调和?

调和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出示课题: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学生欣赏。

三、讲授新课1.认识邻近色

出示色相环,提问:

请你从色相环中找出一组或几组颜色相近的颜色。

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欣赏感悟。

(1)看图。

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邻近色。

提问:

观察片中哪些地方有邻近色?

邻近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小组研究: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学生观察

欣赏感受。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3)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表现内容及表现方法。再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实践操作1.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2.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学生作业。

注意画面内容与颜色间的关系。学生发言。

学生设计作品。

五、小结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二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教师就上节课学生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发现的普遍问题或学生存在的困难,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分析作业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学生继续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评价作品用色的方法和调和的效果。

3.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找出存在的缺点。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学生发言。

9、箱板上的新发现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学习利用瓦棱纸进行有趣的艺术活动

应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隐性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

重点利用瓦楞纸的特点,掌握在瓦楞纸上镂空造型的技法和多层瓦楞纸与色彩卡纸拼贴等方法。

难点层次感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瓦楞纸、刻刀、颜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回忆交流

我们曾经尝试过用哪些方式方法进行创作?(结合实物欣赏)学生讨论回忆:绘画、剪贴画、版画等。

三、导入新课以前我们都是用商店里出售的“正式”材料进行创作,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纸箱板。撕开表面的牛皮纸,你会发现里面藏着弯曲排列的瓦楞纸。搜集资料并反馈。

四、分析思考瓦楞纸和其他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用纸板箱创作时我们应该发挥它的哪些特点?避免哪些不足?小组探究。

撕一撕:箱板上的瓦楞纸不止一层,两边还夹有光滑的牛皮纸,可以撕出不同的层次;纸箱的厚薄不同,里面的瓦楞纸也不同;箱板纸层之间粘接的牢固度不同,撕出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五、艺术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游戏的创作活动,教师参与活动,并给予合理建议,以引导完成作品。

选取一张瓦楞纸或纸箱板备用。接力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块箱板,全班合作完成):

1.几位同学分别在纸箱板上撕出或刻出自己喜欢

的形象或肌理。

2.撕到一定程度,滚油墨或刷色,挑选合适的角度在大纸上印制。

3.继续撕刻,改变底版,再在大纸上印制。

4.调整构图,直至全班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

六、评价展示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评议。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箱板上的新发现

10.神秘的礼盒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知道礼盒的结构、形象、功能,了解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道理。

隐性目标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重点了解礼盒的结构、形象、功能,学习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相关知识,利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礼品盒。

难点利用综合材料,创新制作礼品盒。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纸盒、各种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

板书课题。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

三、讲授新课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练习绘制。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

11、故事里的人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泥塑人物捏塑成型特点,探究手工捏塑成型的制作技巧。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粘土创作出一个生动的泥塑人物形象。抓住人在故事中的特有姿势,塑出运动中的动态。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热情,努力表现出人的美。

重点了解圆雕的基础知识,学习用基本形的加、减法塑造人物立体动态。

难点作品生动、美观、牢固、观赏性强。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教师:范作、彩泥及泥塑工具等。

学生:查找自己喜欢的故事人物资料,彩泥及泥塑工具等。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创设情趣,引入课题。

1.讲述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

草原英雄小姐妹(1964)-故事梗概

龙梅和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一天,她们为队里放羊时遇到暴风雪,羊群顶不住狂风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跑越远,姐妹俩一面和风雪搏斗,一面收拢受惊的羊群。天渐渐黑下来,雪越下越大,有一只羊被雪崩埋在雪里,龙梅扒雪救羊时,玉荣和羊群已经走远。这时,又有几只羊陷在雪里,玉荣在扒雪时掉了一只毡靴,但她丝毫没有察觉,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保护好集体的羊群。龙梅赶上了玉荣和羊群,她看见玉荣光着的脚已经冻成冰托子,急忙要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冻在脚上脱不下来,她便从袍子上撕下一块布包住妹妹的脚,背着妹妹艰难地向前走着,后来,她实在支持不住,终于倒下了。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巴书记等人赶来抢救,姐妹俩和羊群才安全脱险。龙梅和玉荣这种热爱集体财学生欣赏。

产、勇于战胜困难的崇高品质,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

2.出示观察投影中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的雕塑作品。

师:今天,我们用橡皮泥塑故事中的人。

板书:课题《故事中的人》

三、教学新课,指导泥塑故事中的人。1.交流信息,拓宽视野教师:

你能找出故事中描述某人物的关键词汇吗?

2.小组讨论,交流自备资料,讨论人物造型的方法。

3.请一位同学来摆一个姿势的造型在讲台上演示。

教师示范。请学生分组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特色。

小组讨论,以共同喜欢的人物为例,找出他的典型特征。

四、欣赏观察,研究技法1.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教材中的泥塑作品。

以教材中的泥塑为例,带领学生结合文学作品进行仔细观察。

2.集体交流,教师小结:

用粘土塑一个运动着的人,首先要塑出个完全的人,即有头躯干,上肢和下肢。然后,依照人在运动中的不同姿态,适当将头躯干四技作适当的扭转。弯曲,就可塑出千变万化的姿势。给人物穿上与故事中的角色相符合的衣着。学生仔细观察,小组讨论泥塑的方法和步骤。

集体交流。

五、艺术创作,大胆想象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塑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创作。

六、小结。布置下节课任务。

第二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提问:你想塑造的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展示学生泥塑作品。

分析泥塑作品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学生回忆。

分析泥塑作品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A类作业:参考书中的图片及范作,能用彩泥塑出一个故事中人的动态,人物造型较生动、结构稳定。

B类作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用彩泥塑出一个故事中人的动态,人物造型生动、结构稳定。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展示泥人张的泥塑人物和面人汤的面塑人物的图片,学生欣赏、体会和感悟。学生发言。

板书设计

故事里的人

12、笔的世界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笔的设计理念,设计的笔要美观与实用相结合。

能力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笔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学习简单的设计图画法,能够设计一款既美观又实用的笔。

情感目标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

重点观察分析笔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运用简单设计图画法设计一支新颖的笔。

难点运用设计理念,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笔。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各种造型不同的笔、彩色纸、彩笔、油画棒、剪子、尺子……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课前作业:准备一两支你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学生准备。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今天,笔家族在我们班大聚会,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的笔,互相展示和欣赏。

2.引导学生看书,要求各小组有针对性地研究回答书中的问题。

3.你还有什么问题?你对什么问题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生互相欣赏。

各组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学生发表研究结果。

学生提出想了解的问题。

三、实践操作4.看书中的学生作品,了解设计图的画法。

5.提出作业要求:

为自己设计一款既实用又美观的笔。学习设计图并启发创作。

明确作业要求。

分组讨论研究后创作。

四、小结6.点评作业。

评价要点:

是否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和研究;是否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了以人为本、既实用又美观的设计理念;能否绘制出学生自评、互评。

体现自己设计理念的设计图。

13、神州风采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通过了解欣赏评述离自己最近的世界遗产,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美丽河山、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感。

隐性目标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

重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和保护它。

难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组长城图片并提问:这组照片展现的是什么地方?它的长度有多少?经过哪些省?

城墙曾经出现在古代世界各个角落,可如今只有我国的长城基本完好,它有两千余年的建造史。

引出课题:神州风采是长城,总长一万多公里,现存的是6700公里的明长城。

目前遗存的长城经过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辽宁、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

学生欣赏图片,听讲、思考。

三、探究学习秦大家继续研究长城。分成4个小组,研究下列问题:

1.长城经过地区的地貌有哪些?

2.长城建筑的形式有哪些?

3.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哪些?

4.古代长城和现代长城的作用。1.地貌有平原、丘陵、山脉、山峰、湖泊、合股、盆地、峡谷、沙漠、戈壁、荒漠、沼泽、草原、森林、海洋,海拔高度差有3000多米。

2.建筑形式出城墙外,还有各种门、楼、关、台、墩、间、桥、洞、隧道等。

3.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土、沙、砖、石、芦苇、木材、或者直接利用山岭、高地、悬崖、峭壁、沟壑、河岸等。

4.古代主要用于防御、边界。现代长城成为坚忍不拔和牢

不可破的象征。国歌中的长城更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侵略、捍卫领土完整和独立自由的决心。长城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的文化。

四、艺术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国画家白雪石、油画家詹建俊以长城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以及摄影作者镜头下的长城作品。学生观察、思考,确定创作主题。

五、学生实践由于时间有限,给大家15分钟时间,用线描画出自己关于长城的构想。学生作业。

交流感受。

六、小结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评。

14.家乡的风味小吃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如家乡小吃的历史,特色和绘制方法

应会:尝试采用和工具来制作一份家乡小吃

隐性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历史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通过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历史和习俗,加深对本地区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尝试多种表现方法

难点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课前准备

1、了解家乡的风味小吃,和一些风味小吃的做法。

2、了解一些有关家乡的风味小吃的故事。向父母、爷爷奶奶询问家乡的风味小吃,有机会参加一些美食活动。

带一样自家做的风味小吃。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位南方的朋友要来我家做客。他特别向尝尝我们家乡的风味小吃,不知道该拿什么招待他好。

同学们够热情的,这些很多都是我们家乡的有名的小吃。

出示课题:家乡的小吃学生回答:

猫耳朵、太谷饼、莜面考姥姥、刀削面、头脑、拨鱼儿……

三、探究学习1.在我们山西有许多的风味小吃,你知道的有哪些?

你还知道哪些风味小吃?同桌相互说一说。

2.你感兴趣的风味小吃有哪些呢?有关于它的的故事吗?

把你课前了解到的风味小吃写下来。然后互相交流。

教师小结。

3.提出质疑:

这些特产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今天我们要用现有的彩泥、彩纸等材料,把我们家乡的特色小吃制成模型,并配上说明,进行宣传,使我们的特色小吃不仅能在本区推广,而且能走向世界。

在制作中你会遇到那些困难?还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老师或者大家的帮助?

4.书上的图片给你哪些启发?

5.我们这些小吃虽然在本地很有名,但是外地人不一定知道味道如何,用什么方法来宣传自己呢?学生说出这些风味小吃的特点。

指名说一说,其余同学可以相互补充。

同学交流。

学生看书讨论,提出初步设计方案。

学生欣赏广告宣传图片,了解其内容应包括名称、制作方法、特色口味、产地及其生产日期。

四、艺术欣赏动手用彩泥、彩纸制作一些家乡的小吃,并为它制作一张卡片,写明它的情况。学生制作。

五、小结我们自己动手用彩泥、彩纸制作一些家乡的小吃,和同学们一起开个风味独特的“尝鲜会”吧!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评价。

六、课后延伸课件展示祖国各地特色小吃。学生欣赏。

板书设计

家乡的小吃

15电脑美术——漫画肖像

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通过了解电脑绘画,创作的特点和优势,掌握电脑软件的特定功能,以及创作漫画肖像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隐性目标认识电脑绘画创作对人们的积极影响

重点启发和引导学生认识电脑滤镜的独特魅力,灵活运用掌握的素材和手段进行大胆的创作

难点恰当的选择和运用电脑滤镜,将自己的奇思妙想顺利的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第一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课前作业:准备一两支你喜欢或者认为特别的笔。学生准备。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三、比较与发现教师:下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肖像漫画。

1、出示比尔﹒盖兹的照片和漫画作比较:

问:“这是谁?”

“有何区别?”

2、出示罗丹、凡高、毕加索的肖像漫画。

小结:夸张与变形是漫画的重要表现手法。

学生介绍

鼻子大、头发乱、身体小

因为夸张了某一特征,所以整个比例变了,就是变形了

四、欣赏感悟1.学生欣赏其它漫画肖像。(如:成龙、陈佩斯等)

结论:肖像漫画是强调人物形象特征,甚至加上动作、表情来夸张表现。

2.展示教师漫画

教师出示自己的照片,利用学生交流感受。

photoshop中滤镜扭曲的功能进行变形引起学生的兴趣。

问:“这是谁?”“老师是怎么画出来的?”学生利用自己的照片尝试各种功能的不同效果。

学生回答。

四、探究技法1.出示步骤:

1)脸型(出示各种脸型的变化)有〇△□等。

2)五官,画在形状的中间。

3)头发

2.表情

出示:喜、怒、哀、惊等漫画肖像

问:“影响表情的因素有哪些?”

所选表情也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特征。

3.教师示范,先利用自己的照片进行变形,然后找合适的图案利用拼贴模糊的效过,创造出新的图片。

学生补充作画

五官的变化

观察作画步骤与方法。

五、实践创作对你感受最深的一个人设计一幅肖像漫画。学生作画。

六、总结评价评价要点:幽默夸张,突出个性,表现手法多样。

教师小结小组自评

学生全体评

第二节

教学流程教师引导学生活动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完成创作教师就上节课学生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发现的普遍问题或学生存在的困难,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学生继续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学生回忆。

分析草图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作品展览和评述

1、学生活动:浏览上传的学生作品。

你觉得哪张同学作品最吸引你呢?

2、自己找找优缺点,为同学提点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

3、教师点评。

4、修改、评优。

发表看法。

同学互评、修改。

修改自己的作业。

四、课后延伸请学生课后和同学或家人继续浏览作品,结合实践过程中的得失,交流创作漫画肖像的体会。

板书设计

电脑美术——漫画肖像

16、家乡的艺术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艺术了解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2、学习民间艺术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依照家乡的乡土艺术制作一件作品,制作材料有困难可用绘画完成。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民间艺术品

学生准备:制作工具、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泥人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授课

邀请对泥人发展比较了解的老人讲解泥人的源起传说与记载

惠山泥人确切的起源时间,现在已很难推断。

在相关的传说中,最早的一则是战国时期,据传孙膑流落吴地以做泥人为生;后来孙膑出任齐国军师,以泥人泥马布阵,研究兵法,破了庞涓的“五雷阵”。因此旧时艺人们供奉孙膑为祖师爷。但这则传说至多只能视作吴地泥人的原始。

北宋文人苏东坡曾在纪行诗中发出过“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水米胜珠”的赞叹,有人视此诗中就蕴涵了用惠山泥土制作泥人的信息。而至南宋,江南一带盛行在七夕供奉小塑像,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因此有人将惠山泥人的肇始期定于宋代。

但关于惠山泥人的最早文字记载始见于明代。与此同时,惠山泥人的另一个流传较广的传说也是追溯至明初。据称,明洪武年间,军师刘伯温夜观星象,发现无锡惠山有旺盛的灵秀之气,将出文臣武将大乱江南,于是来到惠山脚下教百姓捏泥人,欲以泥臣泥将泄去惠山的灵秀之气。

明季文人王季重在《游惠锡两山记》中有“买泥人、买小刀戟以贻儿辈”的记载。比王季重稍晚的明末散文家张岱在《陶庵梦忆?愚公谷》中也写道:“无锡去县北五里为锡山,进桥店在岸,店精雅,卖泉酒、水坛、花缸、宜兴罐、风炉、盆碗、泥人等。”由此可知,在明代末年,惠山泥人已作为商品在当地店铺出售,并渐趋成熟。

因此,现在一般将惠山泥人的起源年代定在在明代之前。

佛教溯源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木东先生曾画过一幅惠山大阿福的造型衍生图,指“大阿福”的形象是从唐代惠山寺石经幢之高浮雕结伽趺座佛像及宋代惠山寺金莲桥之浅浮雕牡丹童子图案中衍生而来的。石经幢与金莲桥现仍保存在锡惠公园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前往一看,大阿福的造型与头部造型与之十分相似。

传说大阿福又叫“沙孩儿”,对于大阿福姓沙,有人将之理解为,沙即沙门,“沙孩儿”实则佛门里的沙弥僧,大阿福也就是惠山寺里的小和尚。而传统大阿福早期的制作工艺,就是用“单片印模”来刻制泥胚,而这种造像方法,直接采自唐朝传入我国的小型佛像制作工艺--“善业泥”。由此可见大阿福的起源与佛教有关,早期的大阿福可能就是用作供奉的。在乔锦洪写的《早期惠山粗货泥人》一文中也称:“据老艺人讲,最初的泥人是专为寺庙制作的小佛像,用于回赠前来进香的施主,所以早期泥人造型大多面目端庄、盘膝而坐,带有佛塑中„结跏趺式‟的痕迹。”

可以说,佛像造型是早期惠山泥人的取材之本。作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惠山寺,香火旺盛,佛像如林,泥塑艺人们在长期观察中体会到佛塑造型具有立体感和动态感。他们在创作泥人时试加运用,效果颇佳,在后来的泥人创作中也出现了“手捏佛道”这类专门的泥人品种。据悉,清同光年间的艺人周阿生,不仅从观察中领悟到佛塑艺术的精妙,而且与佛塑艺人朱谷生相交甚厚,得其指点,慈禧寿辰时,由他造型、经艺人陈杏芬彩绘的“蟠桃会”,被地方官吏用作贡品,被公认为泥人上乘之作。

3、制作泥人

清晰的了解制作过程,进一步对泥人艺术的感知。对装饰花纹、装饰色彩、装饰手法有更多的感受。

4、欣赏各地民间艺术作品

民居木雕(清)浙江凤翔的马陕西

陈家祠砖雕(清)广东泥咕咕河南

面花山西剪纸陕西

刺绣贵州

六、学生作业

可以动手试试做做,也可画一画。

七、展示评价

17、家乡的老房子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家乡民居、建筑的一些特点与变化。

2、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探究建筑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与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

活动准备:

1、课前观察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2、收集各个地方不同建筑、民居的照片、图片、邮票等资料。

活动过程:

(一)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和变化

1、展示作品,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

课前大家都观察了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了下来。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

(1)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2)在绘画、欣赏和评时的观察中,你觉得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特点?

小结:我们住的房子大多是楼房;也有的是平房,或者说砖瓦房,红红的瓦,白白的墙,这一切构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此外,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老房子,让我们去看一看。

2、通过比较,感知家乡房子的变化

(1)(出示制作的“老房子”课件)想一想:我们家乡有没有这样的老房子?你喜欢这样的老房子吗?它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

(2)同桌交流(可以结合课下搜集的照片或图片进行交流);

①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老房子?

②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3)全班交流。

生1:在我的老家农村见过这样的老房子,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历史久远。

生2:我也是在老家见过这样的老房子,觉得非常得好奇,回家总喜欢到那里去看看

师小结。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门前的石狮子,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古老、新奇。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江南水乡,让我们一起来画我们家乡的老房子——江南水乡。

A、讲解线条画

(1)勾画外轮廓形及比例。

(2)从主要部分入手。

(3)线条明确,有密变化。

(4)明暗对比强烈。

B、讲解色彩描绘的方法。

(1)在初步概括的线条画基础上作色,线条不要有明暗变化,只要线条明确。

(2)线条、色彩画分两种清淡,稍有色差及鲜灰变化。

(3)以色块为主的,线条只要框出结构即可,色块鲜明,对比强烈。

D、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学习用线条描绘老房子的特征。

(1)遵循原则:整体——局部——整体

(2)讨论用线的方法:是自然曲线好,还是笔直的好?

2、色彩描绘方法。

(1)线条结合法。

(2)色块表现法。

3、小组讨论总结线、色描绘方法,并想一想自己适合用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E、交流,好的作品上台交流。

第五篇: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德育纲要要求: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美术教学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力量,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爱美情趣。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阶段目标(第三学段):

造型•表现 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设计•应用 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 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扽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1.建筑艺术的美

课时:

2课时

课业类型 :

欣赏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材质、造型方面的特点。应会:能够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加以运用。能够初步分析建筑的造型、材料以及其中蕴涵的文化精神。学习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

隐性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

2.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

重点: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难点: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学方法: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悠扬的乐曲放松放松身心。

2.边听边欣赏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

3.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

4.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5.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建筑艺术的美。

6.板书课题《建筑艺术的美》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欣赏古建筑图片。回答问题。

三、讲授新课

(一)、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

A、故宫外景:黄色屋顶与红色墙面带给我们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色彩。巨大庄严的建筑群和宽阔的广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B、云龙大石雕:雕刻有龙纹、宝山和云纹,栩栩如生,这种纹样被称作“九龙戏珠”,精美异常。

C、门钉和铺首:朱门金钉、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有辟邪的作用,寓意吉祥。

D、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兽:依次为鸱吻、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只有太和殿才能十兽齐全。

E、乾清宫:皇帝上朝的地方,其金碧辉煌的色彩,笔直的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

1.学生欣赏分析。(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回答。)

2.分析小结故宫的建筑风格。.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3.你对故宫还有哪些了解,和同学交流讨论。

小组交流讨论。

(二)外国古代建筑欣赏

1.出示泰姬陵(印度)、凡尔赛宫(法国)科隆大教堂(德国)的图片学生欣赏。

2.请学生对比中外古代建筑,说说它们不同在哪里?

3.教师分析这几种建筑的风格特点。

A.泰姬陵(印度):造型追求简洁、精确的几何图形构成之美。

B.科隆大教堂(德国):它那高耸入云的双塔,充满了基督教那种“神圣忘我”的宗教精神。

C.凡尔赛宫(法国):内部装饰富丽堂皇,是欧洲最宏大华丽的宫殿建 筑。

4.对比乾清宫和凡尔赛宫内景的不同。(造型、材质、感受)(1).学生欣赏。

(2)学生分析。

(3).学生记录。

(4).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三)中外古代建筑在造型材质上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用文字将自己对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古代建筑的认识写下来,并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学生交流本课的感受。

3.教师加入讨论。学生作业。

交流感受。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复习导入

1.北京故宫的建筑风格:故宫为木结构建筑,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

2.乾清宫和凡尔赛宫的不同风格:乾清宫和凡尔赛宫都同样金碧辉煌,但乾清宫用直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华丽威严,凡尔赛宫用流畅的弧线,造型圆润流动,处处显示着浪漫而奢华的氛围。

3.中外古代建筑的不同造型材质: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多采用直线条造型,给人以稳重、古朴、庄严之美;外国古代建筑以大理石或砖石结构为主,造型丰富,灵活多变。学生回忆,回答。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著名现代建筑。

2、请学生说说对这些建筑的感受。

3、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欣赏不同的建筑。

4、对比古今建筑在造型、材质方面的不同:古代建筑造型厚重、庄严、形式较为统一,多以土、石、木材为原料,而现代建筑造型风格迥异、夸张,讲求个性化,也多以金属、玻璃、混凝土等现代化建筑材料为原料修建。

5、讨论:为什么我们把建筑称为凝固的音乐?

6、在乐曲中再次欣赏各种建筑,感受建筑的美。学生分析:

蓬皮杜艺术中心(法国):造型庞大而古怪,被视为高科技建筑里程碑。

国际机场(法国):造型奇特、展翅欲飞。

上海金茂大厦(中国):融中国传统建筑和现代潮流于一体。

继续完成作业。

建筑节奏与韵律,象是在城市上空跳动的音符,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四、完成作业

1.作业要求:根据图片绘画一座自己喜欢的建筑或自己设计一座现代化建筑。

2.教师巡回指导。

3.展示有创意的作品。完成作业。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2.你能找出家乡的著名建筑吗?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

建筑艺术的美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2.图形的魔术组合

课时:

1课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能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隐性目标:

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重点: 通过了解如何利用五香进行魔术组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难点: 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幅新颖有趣的画。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彩色笔、尺子等;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1.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1)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2)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3)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2.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

3.板书课题。学生欣赏。

4.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

三、讲授新课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教师用课件演示几种与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学生实践课后拓展巡视辅导。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

练习绘制。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作或他人的品。

板书设计:

图形的魔术组合

夏加尔《我和我的村庄》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3.添画人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技能目标: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欣赏和了解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发散和想象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展示学生优秀作业,引出课题——《添画人像》,根据作品分析添画人像的方法。

三、探究学习:

1、引导学生欣赏书中8页、9页的图片,分析、讨论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

2、讲解、演示添加人物头像的方法步骤。学生观察,谈出感受。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交流并添画人像的另一半。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收集自己的头像图片。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人物头像的画法,运用发散思维添画人像。

2、技能目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学习利用头像的一半创造性的添画另一半。教学难点:发散和想象表现。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出席情况和工具准备情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准备上课。

二、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带来的图片,说一说人的五官特点。

三、探究学习:

1、添画游戏:发给学生一些人物头像图片的一半,添画人物的另一半。

2、引导学生欣赏一些添画作品,分组讨论:添画人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哪些地方可以发挥想象?

四、学生实践活动,教师辅导:

布置活动任务:艺术实践,进行添画人像。学生实践操作、练习。教师巡回辅导,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

五、作品展评:

1、学生自评、互评;

2、教师点评。

六、课后拓展:还可以选择其他绘画题材的作品进行添画。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4.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课时:

2课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能力目标: 能以线为主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

教学难点: 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范画若干、粗细黑色或兰色水性笔、若干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范画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看,今天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总结它的表现风格吗?

揭题:线描画(板书)

学生欣赏。装饰风格和写实风格。

三、新授线描画,感知学习线描画的绘画形式

1.《鸭子》、《鱼》欣赏,你能感受线条的魅力吗?这些线条分别是怎么表现鸭子和鱼的纹样的呢?

2.线条的种类:点(大点、小点);线条(点的延长);面(点的聚集和线条的增粗)„„

板书:多样

3.感受作品中线条所产生的对比效果

(1)《门神》《印第安人》对比,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板书: 线条粗细疏密

(2)《门神》《牛仔裤》对比,你能发现同样是线描作品,他们又有什么最明显的不同呢?

(3)想一想,这些黑白作品在画面中有什么作用呢?

板书:黑白对比

4.欣赏感悟

引导学生分析书本学生作品:

哪幅画对你的启发最大呢? 能不能谈谈你的感受呢?(可以和色彩画相比较)

小组探究,汇报

线条的粗细不同;线条的疏密排列不同;线条的各种样式不同„„黑白色块。

小组讨论相互的感受,分析其线的组织和黑白灰关系。

四、学生实践

1.如此魅力的表现手法,你也先过来尝试一下吗,那你想画什么呢?

2.生活中的小物件,动物、植物、花卉、照片、风景、人物都是你绘画的主题呢!

3.练习用线描述物体,力求表现物体的质感,讲究线的疏密粗细、黑白对比。

作画步骤:

(1)构思

(2)起稿

(3)线描

(4)调整

4.学生设计。

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五、小结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作品展览,进行评优

1.学生活动:你觉得教室里同学们的线描作品哪张最吸引你呢?

2.为你的好朋友提点绘画建议或者帮他修改一下作品学生回忆。

分析作业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教师辅导优秀作品欣赏,强调黑白对比

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找出存在的优缺点。

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展示其他内容的线描作品,引导学生回家进一步学习。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板书设计: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多样

线条粗细疏密

黑白对比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5.亲亲密密一家子

教学目标:

能通过仔细的观察会议,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了解粉印吹塑纸版画的表现风格。通过创作表现一家子的亲密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心,培养丰富的情感世界。教学重点:

运用粉印吹塑纸版画的形式,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教学难点:

具体情节的表现、颜料水分的掌握。课前准备:

吹塑纸、彩纸或黑卡纸、水粉色、水粉笔、调色盘等。每人准备一张和家人的亲密合影,或者从报刊、杂志上收集表现人与人之间或动物间亲情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图片。

1展示自带照片,讲述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时光。2比赛:谁说出家庭成员生日多。3介绍动物家庭的感人故事。

二、表演。

请三个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孩子。内容:

1、三人离很远。

2、三人搂在一起笑的很开心。

(通过比较使学生感受到,人物间的距离,他们的眼神,动作等在画面中的作用。)

三、认识新材料。

吹塑纸(是一种轻质的发泡材料,结构疏松的,很容易在表面划出痕迹)。

四、教师演示。

1、在已画好稿的的吹塑纸上覆盖黑卡纸或白纸,将纸张固定好,以免错位。

2、教师掀开纸的一边用笔蘸色在吹塑纸上填色。提问:还记得这种表现方法叫什么吗?(对印)

3、怎样才能像书中作品那样对印出清晰的轮廓?

五、提出作业要求:

1、运用粉印吹塑纸版画的形式,表现一家子亲亲密密的生活场景。

2、欣赏一组表现人或动物间亲情场面的图片

六、作业步骤:

1、构思

2、制版(用软铅笔或一次性筷子刻板,没有把握同学可以先用铅笔画稿)

3、对印(颜色先前后深)

七、自主创作。引导学生,巡视辅导

八、展示评价。

将画与图比较:在哪方面对照片进行了在创作,效果怎样?

九、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亲亲密密一家子

你的家里都有谁? 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最温暖、最甜蜜的表情是什么?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6.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课时

2课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什么是邻近色,学习运用邻近色表现画面内容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使用邻近色画一幅画。

情感目标:感受运用邻近色作画给人带来的美感,激发学生色彩创作的愿望。

教学重点:

学习邻近色知识,掌握运用邻近色的方法,感受邻近色的色彩美。

教学难点:

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复习提问:

什么是色彩的调和?

调和色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出示课题: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学生欣赏。

三、讲授新课 1.认识邻近色

出示色相环,提问:请你从色相环中找出一组或几组颜色相近的颜色。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2.欣赏感悟。

(1)播放教学课件。

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界中、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邻近色。

提问:观察片中哪些地方有邻近色?邻近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2)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小组研究: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学生观察回答。

学生观察回答。

欣赏感受。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3)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表现内容及表现方法。

再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四、实践操作

1.小组讨论: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2.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3.学生作业,教师辅导学生作业。

注意画面内容与颜色间的关系。学生发言。学生设计作品。

四、小结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复习

回忆作业要求教师就上节课学生的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对发现的普遍问题或学生存在的困难,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分析作业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

教师辅导学生继续创作,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评价作品用色的方法和调和的效果。

3.比较自己的绘画作品,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找出存在的缺点。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

学生发言。

板书设计:

画一幅色彩和谐的画

邻近色

教后反思: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7.箱板上的新发现

课时:1课时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应知:学习利用瓦棱纸进行有趣的艺术活动。应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隐性目标: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

教学重点:

利用瓦楞纸的特点,掌握在瓦楞纸上镂空造型的技法和多层瓦楞纸与色彩卡纸拼贴等方法。

教学难点:

层次感和画面整体效果的把握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瓦楞纸、刻刀、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回忆交流。

我们曾经尝试过用哪些方式方法进行创作?(结合实物欣赏)学生讨论回忆:绘画、剪贴画、版画等。

三、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都是用商店里出售的“正式”材料进行创作,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朋友——纸箱板。撕开表面的牛皮纸,你会发现里面藏着弯曲排列的瓦楞纸。搜集资料并反馈。

四、分析思考瓦楞纸和其他的纸张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用纸板箱创作时我们应该发挥它的哪些特点?避免哪些不足?小组探究。

撕一撕:箱板上的瓦楞纸不止一层,两边还夹有光滑的牛皮纸,可以撕出不同的层次;纸箱的厚薄不同,里面的瓦楞纸也不同;箱板纸层之间粘接的牢固度不同,撕出来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五、艺术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游戏的创作活动,教师参与活动,并给予合理建议,以引导完成作品。

选取一张瓦楞纸或纸箱板备用。接力游戏(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一块箱板,全班合作完成):

1.几位同学分别在纸箱板上撕出或刻出自己喜欢的形象或肌理。

2.撕到一定程度,滚油墨或刷色,挑选合适的角度在大纸上印制。

3.继续撕刻,改变底版,再在大纸上印制。

4.调整构图,直至全班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

六、评价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评议。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箱板上的新发现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8.参观劵的设计

课时

2课时

课业类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

能力目标:结合生活中的展览,设计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情感目标;发展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了解参观券的组成及表现形式,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制作参观券。

教学难点;

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使用功能的完整。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参观券(实物)数枚

启示设计思维的图片若干

作业用纸,直尺,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一张参观券说:大家都知道老师手上拿的是一张参观券。

参观券是参观展览或参观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已付参观费的凭证和留作纪念的纸片。

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

板书课题:参观券的设计 学生欣赏。

三、讲授新课 1.参观券的设计形式。

请同学们把书翻开,书中为我们介绍了两种设计形式,是哪两种?

教师小结并板书:

设计形式:

(1)摄影;(2)绘画。

2.参观券的构成。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板书: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图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景点,具有纪念意义。(板书: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板书:文字:地点,名称,票价)字体可采用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观察回答。

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四、实践操作。

提出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一张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

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理念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学生设计。

五、小结。

展示学生作业,指出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板书设计:

参观券的设计

设计形式:

(1)摄影;(2)绘画。

构成: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纹样:内容,景点 文字:地点,名称,票价 课后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要求

作业要求:选择本地区的一处名胜古迹,设计一张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券。你想设计的参观券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回忆设计图中的内容。

学生回忆。

分析设计稿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

教师辅导教师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开新产品设计发布会,要求设计师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讲解,阐述设计意图。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充满设计意识的票券?回去找找,下次告诉老师。

学生发言。

板书设计:

设计参观券

设计形式:

(1)摄影;(2)绘画

构成:

以图为主,文字为辅

纹样:

内容,景点

文字:

地点,名称,票价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9.神秘的礼盒

课时

1课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知道礼盒的结构、形象、功能,了解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道理。

隐性目标: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

了解礼盒的结构、形象、功能,学习设计美观与实用相结合的相关知识,利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礼品盒。

教学难点:

利用综合材料,创新制作礼品盒。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纸盒、各种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欣赏夏加尔作品《我和我的村庄》,讨论: 1.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2.你感觉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给你什么感受?

3.你能用自己带来的这些物品进行魔术组合吗?

4.展示组合得巧妙的作品。

板书课题。学生欣赏。学生思考、回答问题。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发卡、造型新颖的糖果、学习用具等物品放在一张纸上小组同学互相摩,分析哪些部分组合得巧妙。

三、讲授新课布置讨论题:

1.课本上的这些作业是怎样进行的魔术组合的?

2.你认为哪些地方组合的巧妙?

3.你还想怎样组合?

教师用课件演示几种与课本不同的组合方法。学生实践课后拓展巡视辅导。

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展示几种利用废弃物组合的新形象,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试一试。

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

四、实践活动练习绘制。

把自己的创意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

可以单色绘画,也可用彩色表现。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板书设计:

神秘的礼盒

图形的魔术组合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10.故事里的人

课时

2课时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泥塑人物捏塑成型特点,探究手工捏塑成型的制作技巧。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用粘土创作出一个生动的泥塑人物形象。抓住人在故事中的特有姿势,塑出运动中的动态。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热情,努力表现出人的美。

教学重点: 了解圆雕的基础知识,学习用基本形的加、减法塑造人物立体动态。

教学难点:

作品生动、美观、牢固、观赏性强。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教师:泥塑“故事中的人”的不同作品投影片若干、范作、彩泥及泥塑工具等。

学生:查找自己喜欢的故事人物资料,彩泥及泥塑工具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创设情趣,引入课题。

1.讲述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

草原英雄小姐妹(1964)-故事梗概

龙梅和玉荣是一对小姐妹。一天,她们为队里放羊时遇到暴风雪,羊群顶不住狂风的袭击,顺着风势越跑越远,姐妹俩一面和风雪搏斗,一面收拢受惊的羊群。天渐渐黑下来,雪越下越大,有一只羊被雪崩埋在雪里,龙梅扒雪救羊时,玉荣和羊群已经走远。这时,又有几只羊陷在雪里,玉荣在扒雪时掉了一只毡靴,但她丝毫没有察觉,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保护好集体的羊群。龙梅赶上了玉荣和羊群,她看见玉荣光着的脚已经冻成冰托子,急忙要脱下自己的靴子给妹妹穿,可是靴子冻在脚上脱不下来,她便从袍子上撕下一块布包住妹妹的脚,背着妹妹艰难地向前走着,后来,她实在支持不住,终于倒下了。由于铁路工人和寻找她们的公社巴书记等人赶来抢救,姐妹俩和羊群才安全脱险。龙梅和玉荣这种热爱集体财产、勇于战胜困难的崇高品质,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表扬。

2.出示观察投影中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的雕塑作品。学生欣赏。师:今天,我们用橡皮泥塑故事中的人。

板书:课题《故事中的人》

三、教学新课,教师指导泥塑故事中的人。1.交流信息,拓宽视野。

你能找出故事中描述某人物的关键词汇吗?

2.小组讨论,交流自备资料,讨论人物造型的方法。

3.请一位同学来摆一个姿势的造型在讲台上演示。教师示范。请学生分组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特色。

小组讨论,以共同喜欢的人物为例,找出他的典型特征。

四、欣赏观察,研究技法

1.引导学生对比观察教材中的泥塑作品。以教材中的泥塑为例,带领学生结合文学作品进行仔细观察。

2.集体交流,教师小结。

用粘土塑一个运动着的人,首先要塑出个完全的人,即有头躯干,上肢和下肢。然后,依照人在运动中的不同姿态,适当将头躯干四技作适当的扭转。弯曲,就可塑出千变万化的姿势。给人物穿上与故事中的角色相符合的衣着。学生仔细观察,小组讨论泥塑的方法和步骤。集体交流。

五、艺术创作。

大胆想象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塑造,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创作。

六、小结。布置下节课任务。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回忆作业 学生回忆。

要求提问:你想塑造的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展示学生泥塑作品。

分析泥塑作品的优点与不足,研究改进方案。

三、继续完成。

教师辅导学生指出共性问题,并作个别指导。继续完成作业。

四、展示作业 A类作业:

参考书中的图片及范作,能用彩泥塑出一个故事中人的动态,人物造型较生动、结构稳定。

B类作业: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能用彩泥塑出一个故事中人的动态,人物造型生动、结构稳定。

设计师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间互提意见。

五、课后延伸

展示泥人张的泥塑人物和面人汤的面塑人物的图片,学生欣赏、体会和感悟。学生发言。

板书设计:

故事里的人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12.神州风采

课时

2课时

课业类型

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通过了解欣赏评述离自己最近的世界遗产,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美丽河山、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感。

隐性目标:激发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

教学重点: 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并以实际行动参与和保护它。

教学难点: 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关注。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展示一组长城图片并提问:

这组照片展现的是什么地方?它的长度有多少?经过哪些省? 城墙曾经出现在古代世界各个角落,可如今只有我国的长城基本完好,它有两千余年的建造史。

长城,总长一万多公里,现存的是6700公里的明长城。目前遗存的长城经过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辽宁、北京、天津等省、市、自治区。2.引出课题:神州风采

3.学生欣赏图片,听讲、思考。

三、探究学习。请大家继续研究长城。

分成4个小组,研究下列问题:

1.长城经过地区的地貌有哪些?

2.长城建筑的形式有哪些?

3.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哪些?

4.古代长城和现代长城的作用:(1)地貌有平原、丘陵、山脉、山峰、湖泊、合股、盆地、峡谷、沙漠、戈壁、荒漠、沼泽、草原、森林、海洋,海拔高度差有3000多米。

(2)建筑形式出城墙外,还有各种门、楼、关、台、墩、间、桥、洞、隧道等。

(3)建造长城的材料有土、沙、砖、石、芦苇、木材、或者直接利用山岭、高地、悬崖、峭壁、沟壑、河岸等。

(4)古代主要用于防御、边界。现代长城成为坚忍不拔和牢

不可破的象征。国歌中的长城更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侵略、捍卫领土完整和独立自由的决心。长城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的文化。

四、艺术欣赏。

引导学生欣赏国画家白雪石、油画家詹建俊以长城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以及摄影作者镜头下的长城作品。

学生观察、思考,确定创作主题。

五、学生实践

由于时间有限,给大家15分钟时间,用线描画出自己关于长城的构想。

学生作业。交流感受。

六、小结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评价。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第二节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研究教材

看书28-30页。上一课研究了长城,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同时也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世界文化遗产。长城是全世界人类共同的财富。这一节,我们继续研究分布在我国各地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研究教材中的图片与文字。

三、研究景点及相关资料

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分组研究一处景点。选择同学们有资料的景点或亲自去过的地方,进行与文化、历史、美术相关的研究。

四、小组汇报

请各小组结合自选的景点进行汇报。

敦煌是人类文化的宝库。自1900年王道士发现藏经洞以后,西方列强蜂拥而入,掠走了大量的宝藏,目前散落在英、法、德、俄、印度等许多国家。敦煌学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学者们的毕生事业,是人类文明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泰山的历史和文化都很悠久,自古以来被誉为“五岳独尊”,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建议同学们把图片和资料、文字汇总,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小报,让同学们了解到更多景观和历史文化。分组汇报。一组:敦煌石窟。二组:泰山。三组:乐山大佛。

„„

五、课后延伸

我国目前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31处,还有许多景观符合世界遗产定义和标准未能列入。下面请同学们讨论,对我们身边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应该如何保护。不破坏地形植被、生态和水系。

旅游时爱护环境。保证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它具有最高的价值。

不把遗产景区人工化、商业化和城市化。

„„

板书设计:

神州风采

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

复合遗产

教后反思: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第13课 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意义。能够用自己的美术语言描述家乡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并提出保护意见。

2、过程与方法

查阅和搜集我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资料,从美术欣赏的角度感受和了解我国的非物资文化遗产。运用绘画、摄影和短文等多种形式,举办一次汇报展,表达对我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感受和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中提升自主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的自觉性和兴趣,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明和历史的了解与尊重,积极参与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教学重点

了解非物资文化遗产的内容和形式,知道学习并保护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意义。

教学难点

运用美术语言表达对我国非物资文化遗产的感受好认识。教学准备 课件 资料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库淑兰的影像照片。提问:有同学认识这位农村老奶奶吗?

她出现在课堂上,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联系吗?请你们在教材31页上找到答案。

2、学生自主探究

3、认识大师

课件出示库淑兰的剪纸作品

(1)早起作品(1980—19890),简洁明朗,色彩绚丽

31(2)晚年作品(1989—2000),纯朴华丽,富有装饰美感 4,揭示课题

(1)什么事非物资文化遗产?

(2)对于我国的非物资文化遗产,你们都了解哪些?(3)学生看教材33页的小知识

(4)教师小结:“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是我国2006年第一届“文化遗产日”的主题。

(5)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分析范例

教师以“惠山泥人”为例,引导学生欣赏非物资文化遗产的艺术作品。

1、惠山泥人是无锡三大著名特产之一,生产和销售都在无锡惠山附近,故无锡泥人又称“惠山泥人”

2、惠山泥人的发展:始于南北朝时期,明代发展到鼎盛时期

3、惠山泥人分“粗货”与“细货”两类。

三、合作探究

1、课件展示江苏的惠山泥人《闹天宫》、北京故宫漱芳斋戏台、昆曲《牡丹亭》、漳州木偶《青大花》、皮影《曹操发兵》等图片。

2、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之间潜在的联系。

3、雅俗共赏的戏曲:京剧。你了解哪些京剧艺术的知识? 木偶的制作与表演皮影艺术的特色

4、杨柳青年画的发展和特色

四、调查家乡

你知道家乡有哪些非物资文化遗产吗? 还有哪些项目适合申报非物资文化遗产? 你对保护家乡的非物资文化遗产有哪些建议?

五、艺术实践

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家乡的非物资文化遗产的资料,围绕保护或申请非物资文化遗产为主题,有绘画、摄影和短文的形式举办一次汇报展。

六、展示评价

请各小组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小组的给予评价和建议

七、课堂延伸

继续探究我们身边的非物资文化遗产内容。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14.家乡的小吃

课时

1课时

课业类型

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1.应知: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如家乡小吃的历史,特色和绘制方法。2.应会:尝试采用和工具来制作一份家乡小吃。

隐性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历史和习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生活,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了解有关本地区饮食文化历史和习俗,加深对本地区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尝试多种表现方法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资料

课前准备:

1、了解家乡的风味小吃,和一些风味小吃的做法。

2、了解一些有关家乡的风味小吃的故事。向父母、爷爷奶奶询问家乡的风味小吃,有机会参加一些美食活动。带一样自家做的风味小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位南方的朋友要来我家做客。他特别向尝尝我们家乡的风味小吃,不知道该拿什么招待他好。同学们够热情的,这些很多都是我们家乡的有名的小吃。

出示课题:家乡的小吃

学生回答:猫耳朵、太谷饼、莜面考姥姥、刀削面、头脑、拨鱼儿„„

三、探究学习。

1.在我们山西有许多的风味小吃,你知道的有哪些?

(出示课件)

你还知道哪些风味小吃?同桌相互说一说。

2.你感兴趣的风味小吃有哪些呢?有关于它的的故事吗?

把你课前了解到的风味小吃写下来。然后互相交流。

教师小结。

3.提出质疑:

这些特产为家乡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今天我们要用现有的彩泥、彩纸等材料,把我们家乡的特色小吃制成模型,并配上说明,进行宣传,使我们的特色小吃不仅能在本区推广,而且能走向世界。

在制作中你会遇到那些困难?还有什么样的问题需要老师或者大家的帮助?

4.书上的图片给你哪些启发?

5.我们这些小吃虽然在本地很有名,但是外地人不一定知道味道如何,用什么方法来宣传自己呢?学生说出这些风味小吃的特点。

指名说一说,其余同学可以相互补充。

同学交流。

学生看书讨论,提出初步设计方案。

学生欣赏广告宣传图片,了解其内容应包括名称、制作方法、特色口味、产地及其生产日期。

四、艺术欣赏动手用彩泥、彩纸制作一些家乡的小吃,并为它制作一张卡片,写明它的情况。学生制作。

五、起开个风味独特的“尝鲜会”吧!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同学之间互相欣赏评价。

六、课后延伸。

课件展示祖国各地特色小吃。学生欣赏。

板书设计:

家乡的小吃

教后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15.家乡的艺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艺术了解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

2、学习民间艺术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依照家乡的乡土艺术制作一件作品,制作材料有困难可用绘画完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民间艺术品

学生准备:制作工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泥人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授课

邀请对泥人发展比较了解的老人讲解泥人的源起传说与记载。

惠山泥人确切的起源时间,现在已很难推断。在相关的传说中,最早的一则是战国时期,据传孙膑流落吴地以做泥人为生;后来孙膑出任齐国军师,以泥人泥马布阵,研究兵法,破了庞涓的“五雷阵”。因此旧时艺人们供奉孙膑为祖师爷。但这则传说至多只能视作吴地泥人的原始。

北宋文人苏东坡曾在纪行诗中发出过“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水米胜珠”的赞叹,有人视此诗中就蕴涵了用惠山泥土制作泥人的信息。而至南宋,江南一带盛行在七夕供奉小塑像,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就有记载。因此有人将惠山泥人的肇始期定于宋代。但关于惠山泥人的最早文字记载始见于明代。与此同时,惠山泥人的另一个流传较广的传说也是追溯至明初。”由此可知,在明代末年,惠山泥人已作为商品在当地店铺出售,并渐趋成熟。

因此,现在一般将惠山泥人的起源年代定在在明代之前。佛教溯源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木东先生曾画过一幅惠山大阿福的造型衍生图,指“大阿福”的形象是从唐代惠山寺石经幢之高浮雕结伽趺座佛像

及宋代惠山寺金莲桥之浅浮雕牡丹童子图案中衍生而来的。石经幢与金莲桥现仍保存在锡惠公园内,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前往一看,大阿福的造型与头部造型与之十分相似。传说大阿福又叫“沙孩儿”,对于大阿福姓沙,有人将之理解为,沙即沙门,“沙孩儿”实则佛门里的沙弥僧,大阿福也就是惠山寺里的小和尚。而传统大阿福早期的制作工艺,就是用“单片印模”来刻制泥胚,而这种造像方法,直接采自唐朝传入我国的小型佛像制作工艺--“善业泥”。由此可见大阿福的起源与佛教有关,早期的大阿福可能就是用作供奉的。在乔锦洪写的《早期惠山粗货泥人》一文中也称:“据老艺人讲,最初的泥人是专为寺庙制作的小佛像,用于回赠前来进香的施主,所以早期泥人造型大多面目端庄、盘膝而坐,带有佛塑中‘结跏趺式’的痕迹。”

可以说,佛像造型是早期惠山泥人的取材之本。作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惠山寺,香火旺盛,佛像如林,泥塑艺人们在长期观察中体会到佛塑造型具有立体感和动态感。他们在创作泥人时试加运用,效果颇佳,在后来的泥人创作中也出现了“手捏佛道”这类专门的泥人品种。据悉,清同光年间的艺人周阿生,不仅从观察中领悟到佛塑艺术的精妙,而且与佛塑艺人朱谷生相交甚厚,得其指点,慈禧寿辰时,由他造型、经艺人陈杏芬彩绘的“蟠桃会”,被地方官吏用作贡品,被公认为泥人上乘之作。

三、欣赏制作泥人的录象。

清晰的了解制作过程,进一步对泥人艺术的感知。对装饰花纹、装饰色彩、装饰手法有更多的感受。

四、欣赏各地民间艺术作品。

民居木雕(清)浙江凤翔的马陕西

陈家祠砖雕(清)广东泥咕咕河南

面花山西剪纸陕西

刺绣贵州

六、学生作业

可以动手试试做做,也可画一画。

七、展示评价

教学反思:

备课时间: 讲课时间:

17.家乡的老房子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家乡民居、建筑的一些特点与变化。

2、能力目标:培养初步的探究能力,探究建筑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与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家乡劳动人民的智慧。

活动准备:

1、课前观察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下来。

2、收集各个地方不同建筑、民居的照片、图片、邮票等资料。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和变化

1、展示作品,了解家乡房子的特点

课前大家都观察了自己住的房子,并把它的样子画了下来。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1)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2)在绘画、欣赏和评时的观察中,你觉得我们住的房子有什么特点?

小结:我们住的房子大多是楼房;也有的是平房,或者说砖瓦房,红红的瓦,白白的墙,这一切构成了家乡一道独特的风景。此外,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老房子,让我们去看一看。

2、通过比较,感知家乡房子的变化

(1)(出示制作的“老房子”课件)想一想:我们家乡有没有这样的老房子?你喜欢这样的老房子吗?它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

(2)同桌交流(可以结合课下搜集的照片或图片进行交流);

①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老房子?

②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3)全班交流。

生1:在我的老家农村见过这样的老房子,当时给我的印象就是历史久远。

生2:我也是在老家见过这样的老房子,觉得非常得好奇,回家总喜欢到那里去看看。

师小结。

青青的瓦、灰灰的墙、展翅的屋檐、雕花的房梁、门前的石狮子,这一独特的历史文化在我们看来是那样的古老、新奇。

二、同学们,我们知道江南水乡,让我们一起来画江南水乡的老房子——江南水乡。

A、讲解线条画

(1)勾画外轮廓形及比例。

(2)从主要部分入手。

(3)线条明确,有密变化。

(4)明暗对比强烈。

B、讲解色彩描绘的方法。

(1)在初步概括的线条画基础上作色,线条不要有明暗变化,只要线条明确。

(2)线条、色彩画分两种清淡,稍有色差及鲜灰变化。

(3)以色块为主的,线条只要框出结构即可,色块鲜明,对比强烈。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学习用线条描绘老房子的特征。

(1)遵循原则:整体——局部——整体

(2)讨论用线的方法:是自然曲线好,还是笔直的好?

2、色彩描绘方法。

(1)线条结合法。

(2)色块表现法。

3、小组讨论总结线、色描绘方法,并想一想自己适合用哪一种方法,为什么?

五、好的作品上台交流。教学反思:

下载马堂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堂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人教版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人美版第11册美术教案 德育纲要要求 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全册教案 第1课凝固的音乐--------建筑 教学目的通过欣赏“凝固的音乐--建筑”,了解建筑与音乐的内在联系,运用立体构成的某些技术技法创造......

    小学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备课人: 张露备课时间:2013.8.31 第一课 远近的奥秘教学目的: 1、了解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的透视变化规律。 2、学习、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透视概......

    小学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1课 建筑艺术的美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能够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

    人教 小学五年级美术教案

    第1课 万绿丛中一点红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认识色彩的对比,使学生能利用对比色来装点自己的生活。 2、进行对比色的涂色练习。 教学重点:认识色彩......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九册六年级美术备课 椅中圣母 1课时 封二­——P1 (一)教学目的:通过欣赏《椅中圣母》,使学生初步了解拉斐尔,并对 其油画风格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课 题:凝固的音乐——建筑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 2.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 重 点: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戏曲人物》教案

    《戏曲人物》教案 课 时 :2 课 时 授课类型 :造型•表现 授 课 人:张春燕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 应知: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