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加强德育的必要性及策略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加强德育的必要性及策略
摘 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能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因此,计算机技能是中职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根据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大部分人认为德育是德育老师的职责,与其他教师不相连。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新的教学理念应该根据“德育为先”的目的贯穿到整个教学理念。
关键词:中职;德育;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31-00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31.018
一、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计算机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充分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我国教育事业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教学方式十分精彩,内容十分丰富。我国的许多学校也渐渐意识到网络时代在教学中的便捷。由于中学生处于人格价值观的发展时期,关于是非问题没有一个明确的价值观念。尤其是在计算机网络课堂上,因为信息时代的到来,大量的信息让我们应接不暇。随着信息的大量传播,有时对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出现使得我们难辨真假。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存在各种各样的优点,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弊端。需要教师从中不断吸取有营养有价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计算机教学理念,通过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强引导,同时善于掌握多媒体加强德育教学。目前,计算机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相关企业工作、教育事业教学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德育教学不仅可以提升计算机的相关技能。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德育素养。因此,德育教学在计算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
(一)树立全新教育理念,增强德育渗透意识
一个学生的基本素养体现了教学中的质量,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多方面中与德育相关的知识。并注重积累经验,同时掌握最先进的德育教育体系。
(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案例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相关德育的教学因素并不明显。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教学情况出发,结合课堂大纲要求,精心策划,设计好每一个情境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深刻的吸引下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在中秋节时,通过教师的引导,让每个学生自主设计“中秋节的礼物”标志。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不但提升了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地扩展,也树立了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同时,表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内涵,实现德育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价值。
(三)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
计算机教学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自由的学习、自由地掌控技巧是计算机赋予的创新意识。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知识的发现与解决,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加强了他们的创造能力。通过计算机实训丰富了学生综合职业技能,同时进行了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为适应社会打下了基础。
(四)优化课堂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质量不能作为衡量一个教师的好坏,但是反映出一个教师教学的水平。在新的教育改革模式中,教师应该与学生近距离的接触,产生心与心之间的交流,这样会消除彼此间的隔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下产生积极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应当在学生探索过程中,多多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参与程度、实践能力,及时做出评价,要求以公平、公正、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从各个角度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也是教师教学行为自我完善的过程。
(五)发挥计算机教学的优势,促进网络道德与安全教育
据大量调查发现,我国58.4%的青少年对互联网过度依赖;60.1%的青少年喜欢在网络上寻找存在感。中职学生正处于思维判断能力养成的时期,缺乏经验,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在计算机教学中,根据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偏爱程度,教师应该充分吸取计算机有利的教学条件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念。同时,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随时结合相关具体案例让学生认?R到网路存在的弊端,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德评判标准,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三、计算机基础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言传身教,提高自身修养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楷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提高自我修养。中学生处于人格发育时期,不免价值观有些欠缺,需要教师以优秀的人格魅力带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自身的职业行为道德规范,让学生养成主动的学习方向,使课堂处于轻松愉快的氛围,进而提高课堂质量。
(二)充分了解学生,“辩证施教”
计算机教学素材的选择应遵循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根据学生的自然生长环境,站在学生的角度体谅学生,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进行体会和感悟。结合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机技能,加深学生的基本德育素养,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摒弃传统偏见,“人人平等”
教师是我国教育事业值得崇敬的职业,他们为国家塑造一批又一批技术型人才。他们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却在兢兢业业地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这种精神是值得被歌颂的。然而,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人格的差异,每个人对计算机的实践能力不同,在学生身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因素,而且这些因素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应该以人人平等的方式对待每一位学生。中职学生需要别人的理解和关怀,需要教师的细心呵护。因此,摒弃传统的偏见,尊重每一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教育课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观念。结合教材和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寻求德育在计算机教学的关系,将德育中的文化内涵逐渐延伸到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 任东舰,时雅雯.谈新形势下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交通职业教育,2016(2):51-53.[2] 马德华.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德育[J].职业教育研究,2006(9):66.
第二篇: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
摘要:中职教育由于自身教学性质的特征,对学生的教学要求往往会依据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态度而改变。随着现代技术应用的普遍以及计算机应用要求的提高,社会对计算机类的人才需求向着更深的专业技能拓展。所以,对中职教育中的计算机教师来说,对现有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有个清晰的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提高自身的专业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探索力,形成综合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问题;改进策略
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科学技术以及网络的应用的迅速普及。能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大家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利用网络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等已经变成了时代对于现在的中职类大学生最基本的要求。为了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关于电脑的理论知识已经变成了中职类学校中的人们的必须要掌握的公共课。通过调查发现,在这门课程刚开始进行教学的时候学生们都充满了激情,也都很愿意学习,但是随着对比较枯燥的理论知识引入以后,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在逐渐的降低。本文就是针对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最近几十年中,随着我国对于高中招生的不断的扩大,这也就造成了我国中职类的学校招生质量在逐渐的下降,这样就造成了在中职学校的学生的基础都比较差,同时接受新知识也比较的困难。通过多年在中职类院校进行教书的经验以及对于中职类学校的电脑的理论知识的授课的调查了解到,现在中职类的电脑的理论知识在讲授进程中存在着需要了解的事项。比如:在信息技术变化很快的情况下,课本的理论变化的特别快,这就导致了在教学过程中的课时不足以及教师们的理论变化也都赶不上社会的要求。
(一)教材的不断更新导致课时不足
现阶段,计算机的知识更新速度非常的快,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基础比较薄弱的中?类院校的学生,必须让他们在了解了以前的旧知识对计算机的基础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概念之后才可以进行新知识的讲授。这样就会造成课时明显的不够用。在中职类学校中普遍采取的电脑理论知识的教材中主要包括很多的内容,这在课程的设置上就需要很长的时间。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进行介绍的时候就会造成学生们很难掌握进度也比较的慢。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就会感到学生们接受新知识比较的慢,对于学到的知识也都难以记住,就会给我们造成很大的教学压力,感觉知识都讲不完。
(二)学生层次差别大,影响教学效果
通过前面的介绍了解到,现在的中职类的院校中的学生质量比以前下降了很多,并且他们的基础也都比较的差,对于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都比较的慢,这也就给我们教师们进行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和压力。在城市中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可能就接触到了计算机并且对于计算机的应用也都有了很好的基础,对于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也都能够熟练的应用,然而对于农村的孩子而言,根本没有基础计算机的机会,或者是在初中的时候学校为了升学率而减少了对于计算机的课时。这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很吃力。这就会造成学生们的基础特别的悬殊。我们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能够照顾到所有的人。已经学会了的人都觉得教师们讲的太简单,而还没有掌握这些知识的人根本更不上教师的节奏。这样就会造成教学的效果特别的不好。
(三)计算机发展迅速,教师跟不上节奏
现阶段,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进步很快。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很快。然而与计算机行业以及计算机知识更新的速度相比,中职类的学校中从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的老师的专业知识更新的速度是十分的缓慢了。尤其是相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师而言,他们对于新知识的接受也比较的慢了。而且对于中职类院校的我们而言,也很难在同一个时间都开始学习。这就造成了在电脑理论知识的授课过程中有要解决的困难。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解决课时不足
在世界科学情况的不断进步和网络的普及程度很高的今天。我们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或者业余时间应该很好的借助他们开展授课的过程。可以让大家借助这个平台进行自学,这样有利于间接的增加学习的时间。同时,教师们还可以借用这个平台来面对大家平时不会的问题,并集中时间来讲授这些知识,鼓励他们进行自主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及时的了解大家的最基本的情况,也能够有效的减少平时上课时间不够的情况。
(二)针对学生差别,实行因材施教战略
在中职类的学校中,学生们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掌握情况都不一样,这也给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困难。也正是这种实际的情况也造成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采取不一样的方式进行授课,同时在大家基础知识不同的情况下,也必须采取不一样的方式授课。在开始上课的时候能够对大家的基础情况进行模拟并针对成绩进行分班,这就会在授课的时候更有针对性。同时还应该利用网络,给不同基础的人布置不同的作业,老师也可以提供在线的解答等,这样不仅能够帮助他们较好的理解知识还可以增加他们进行新知识了解的热情。
(三)全面提升教师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老师们的知识结构和讲课的能力对于大家理解知识的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可以凭借一定的集体学习的对一线的相关教师开始集中的帮助。在这个培训的时候不仅要转变教师们以前讲课的各种观点。帮助她们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同时还要对教师们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而且在中职类的学校中要注意对于所有教师的培训,使得他们都可以很好的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
通过前面的介绍使大家了解到,现在随着我国高中招生人数的不断的扩大,造成我们在授课的时候会面对不同的状况。比如,随着电脑理论变化速度的加快,平时的时间明显的不够,老师们的理论变化比较慢等。但是在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之后。比如:采取网络平台展开授课或者对于不同的人要有不一样的授课方法等。这都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所以随着中国中职类的院校的授课方式的逐渐变化,会有更好的授课效果,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实用的人才。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因素,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使学生不但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利用计算机求解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我们教学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何三荣.浅谈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J],现代职业教育,2015(02).[2]龙先英.探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J].时代报告,2016(11).
第三篇: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计划
康县职业技术学校
李莉
本学期我仍任教职一
(四)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将教学计划安排如下:
一、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也是以后计算机专业其他课程的入门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使他们能胜任办公自动化在生活的应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 1)计算机基础知识。
2)具备Windows7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7的基本操作。3)会使用因特网上网浏览、下载、收发邮件、聊天等。
4)熟练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及多媒体软件的应用。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分为两部分:一是概念、功能、理论的学习,一是掌握操作过程的学习。结合学校工作计划,积极开展本科各项活动。旨在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使学生掌握Windows7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尤其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所必须的职业技能。
二、学生情况分析
现任教的职一
(四)班学生是刚入学的新生,其中有少数没有使用过电脑的学生,他们和其他大部分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而绝大多数同学接触过Windows操作系统,但也没学习使用过集成办公软件诸如Word、Excel等软件,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比较肤浅,认为计算机就是用于游戏、聊天的一种工具,对于计算机的认知还不够,对于学习计算机的方法一无所知。表现在知识衔接不上,接受起来有一定困难。
三、教材分析
学生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专为中等职业高中学生而编写的《计算机应用基础》。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是比较适合高一计算机学生的使用。
2、教材内容:《计算机应用基础》总共有七章,第一章认识计算机,第二章 Windows7操作系统,第三章 因特网(Internet)应用,第四章 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第五章 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应用,第六章 多媒体软件应用,第七章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应用。
3、重、难点:重点在于使学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indows的操作,会使用因特网上网浏览、下载、收发邮件、聊天,以及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难点在于对程度不一的学生,特别是从未操作过计算机的学生,要在短短几个课时中熟练掌握和运用,理论和操作两不误。
四、教学措施
学生光有兴趣,不一定就能学好这门课程知识,要想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计划采取以下措施:
1、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进行引导,端正其学习态度。
2、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让他们能充分利用好课堂45分钟时间。
3、每节做小结,每结束一章要做总结并布置上机综合实训操作练习。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功能,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件,或借助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的印象。每节课均采用演示——操作——提问——解疑的方法,让学生在观看演示后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可以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印象。
五、对学生的学习要求
学生学习强调以动手为主,必须加强上机实验。课堂上认真听讲,理解各个知识要点,注意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掌握操作步骤,上机时认真实践,完成各个实验任务。
第四篇: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计
算
机
应
用
基
础
教案
第五章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 2003应用
教学内容:软件Excel 2003的基础知识与应用
教学目标: 2.3.4.5.教学重点: 2.3.4.教学难点: 2.3.1.熟悉Excel 2003的组成界面
掌握工作薄的创建、编辑、关闭等基本操作 熟练进行工作表的输入、编辑方法 掌握工作表中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了解图表处理和数据清单处理的基本方法 1.工作表的建立和编辑 工作表的格式化和基本操作 工作表中公式与函数的运用 工作表的数据处理及图表的创建 1.Excel 2003的编辑与格式化 数据处理与图表化 公式与函数应用
任务一
Excel 2003概述
学时:1 授课时间:2014年2月
教学内容:1.excel 2003的功能、特点及运行环境
2.启动excel 2003 3.excel 2003窗口组成
4.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的概念
教学目标: 1.掌握excel软件的功能、特点及运行环境;了解excel2003的界面组成;掌握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等概念 2.能用至少一种方法启动excel,并较熟悉excel界面组成。3.培养学生使用excel软件的兴趣,增强学生能学好这个office组件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启动excel的方法。
教学难点:区分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等概念
课堂教学
一、导入新课
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office的一个组件word,现在有两个问题,请一位同学来回答:(1)什么是office软件组?(2)Word是用来做什么的软件? 由同学做答,老师补充并引入新课题:
Office 2003 中文版是微软公司于2003年推出的集成办公软件。Word 就是集成在office中的一个软件,Word是目前世界上最流行的文字编辑软件,使用它我们可以编排出精美的文档,如信函、传真、公文、报刊、书刊和简历等。提出疑问:
要是我们处理的数据不在上述范围之内,那么用word是不是还能处理的很好哪?例如,教师工资表(基本工资,工龄,逐年滚动„„)、学生奖学金评估表(考试成绩,体育加分,平时加分,综合成绩排名„„)
二、新课教学
1、excel 2003的功能、特点及运行环境(1)excel简介、功能、特点
excel电子表格软件是微软Office系列办公自动化软件中的一个组件,是一个简单易学和功能强大的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它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从国家机关、银行、公司、学校等,乃至家庭。利用Excel可以处理各式各样的表格数据、财务报表、完成许多复杂的数据运算、数据的分析和预测、为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2)运行环境
必须在windows 2000,windows xp等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才可以运行。
软件:windows 2000,windows xp等操作系统 硬件:能装这些系统的计算机
2、启动excel 2003 1)利用[开始]菜单启动 2)利用桌面快捷方式启动
桌面快捷方式的建立方法:
(1)从[开始]菜单,创建Excel快捷方式(2)右单击桌面,创建excel快捷方式(3)通过“已经存在excel文件”启动
3、excel 2003窗口组成
1)标题栏:鼠标放在标题栏上,按住拖动,可以移动excel窗口。
2)菜单栏
3)工具栏(常用,格式):工具栏中的每个小按钮都对应一种操作。
4)编辑栏(编辑栏的调出方式):用来定位和选择单元格数据,以及显示活动单元格中的数据或公式。
5)行、列标题 6)工作表格区 7)状态栏
8)工作表标签(着重):用于显示工作表的名称,单击工作表标签将激活相应的工作表。
9)水平、垂直滚动条
10)任务窗格:Excel2003的任务指示。
4、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的概念
1)工作簿
①工作簿是指在Excel环境中用来储存并处理工作数据的文件。
②在一个工作簿中,可以拥有多个具有不同类型的工作表。2)工作表
①通常在一个工作簿中默认含三个工作表,它们分别以“Sheet1”、“Sheet2”、“Sheet3”命名。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者减少工作表。
②一个工作簿内最多可以有255个工作表。3)单元格、活动单元格 ①单元格:
每个工作表都由单元格组成;一个工作表最多可包含256列、65536行。行号的编号由上到下从1到65536。列号则采用字母编号由左到右用A,B,C,„,Z,AA,AB,„,AZ,BA,BB,„,BZ等表示。
②活动单元格:
活动单元格是指当前正在使用的单元格,在屏幕上用带黑色粗线的方框指示其位置。练习
1.认识excel的窗口组成 2.区分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
三、课堂小结
excel2003是我们在日常办公中经常会使用到得软件,我们要熟练掌握它的应用
任务二
Excel 2003的新建和保存
学时:1 授课时间:2014年2月
教学内容:1.新建、保存和关闭工作簿
2.工作簿的复制、粘贴、删除 3.打开已有的工作簿
教学目标: 1.掌握新建、保存和关闭工作簿的方法;掌握工作簿复制、粘贴、删除的前提,和方法
2.能够建立、保存和关闭工作簿;能够打开已存在工作簿;
能够对工作簿进行复制、粘贴和删除操作。3.培养学生对学习excel的兴趣和耐心。新建和保存工作簿,工作簿的复制、粘贴、删除
教学重点:新建和保存工作簿,工作簿的复制、粘贴、删除。教学难点:工作簿的复制、粘贴、删除。
课堂教学
一、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想处理各式各样的表格数据、财务报表、完成许多复杂的数据运算,进行数据的分析和预测,并且生成强大的分析图表来为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的话,问题一:我们可以用什么软件来完成?―― excel 2003。通过windows部分的学习,我们知道用软件建立的都要经过保存才能
保证过侯还能打开使用,例如用【记事本】书写的文件要保存在.txt文件中,用【绘图】建立的图片要保存在.bmp文件中,用【word】建立的文档要保存在.doc文件中,问题二:那么用excel建立的表格要保存在哪呢?――由excel建立的文件叫做工作簿,我们主要是通过工作簿来保存表格、数据运算和分析结果的。
二、新课教学
1、新建工作簿(1)新建空白工作簿
空白工作簿就是其工作表中没有任何数据资料的工作簿。选择【文件】∣【新建】命令。按下组合键Ctrl+N。
在任务窗格中单击【空白工作簿】(2)由现有工作簿新建工作簿(3)根据模板新建工作簿
步骤:单击【本机上的模板】|【电子万案表格】|【考勤记录】|【确定】
2、保存工作簿
方法:
(1)单击【文件】∣【保存】—>设置【保存位置】|【文件命名】|【保存类型】—>单击【保存】
(2)单击【常用】.【保存】—>设置【保存位置】—>单击【保存】
强调:
在这里强调操作系统中文件的概念(属于复习范畴)(1)文件名、扩展名、属性、图标、打开方式(2)文件大小、保存位置
3、关闭工作簿
(1)建立3个工作簿 方法一:新建空白工作簿;
方法二:根据现有工作簿新建工作簿; 方法三:根据模板新建工作簿(2)选择路径保存工作簿(3)关闭工作簿
4、工作簿的复制、粘贴、删除
5、打开已有的工作簿
步骤:单击【常用】.【打开】—>选择需要的工作簿—>单击【打开】 练习
1.复制已建立工作簿,练习工作簿的粘贴和删除 2.打开已建立的excel工作簿,编辑,保存,退出
三、课堂小结
熟练掌握工作簿的打开、删除以及保存,为熟练应用excel2003打下基础
任务三
编辑工作表之输入数据
(一)学时:2 授课时间:2014年3月
教学内容:1.使用鼠标或键盘激话单元格或区域;
2.在单元格中输入文本、数字、日期的时间的方法; 3.检查输入数据的有效性、显示出错信息; 4.给单元格或区域命名及添加批注; 5.使用复制或序列填充快速输入数据。
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激活单元格的方法,并能够在单元格中正确地输入文本数字及其他特殊的数据;学会定制输入数据的有效性,并能够在输入错误或超出范围的数据的显示错误信息;掌握几种快速输入数据的方式,以提高输入数据的效率;学会为单元格或区域定义名字和添加批注。通过这些学习,使学员能够完成对Excel工作表的数据初始化
2.能为运用通常方法给工作表输入正确的数据,能运用自动填充为工作表迅速输入有规律的数据。3.培养学生探索、探究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在单元格中输入文本、数字、日期的时间的方法;
2.使用复制或序列填充快速输入数据。
教学难点:使用复制或序列填充快速输入数据。
课堂教学
一、导入新课
经过前面的课程,我们已经知道,通过excel 建立的表格存储在扩展名为.xls的工作簿文件当中,问题:可是,如何往工作簿文件中输入我们想要的内容呢?是不是和word的方法相同呢?
二、新课教学 1.数据输入(1)输入文本
步骤:选定单元格|输入“C语言”|按Enter键
单元格中的文本包括任何字母、数字和键盘符号的组合。每个单元格最多包含32000个字符,如果单元格列宽容不下文本字符串,就要占用相邻的单元格。如果相邻的单元格已有数据,就截断显示。
数值文本:数字,但是被认为是文本(2)输入数字
在Excel中,数字可用逗号、科学计数法或某种格式表示。步骤:选中单元格| 按键盘上的数字键
提示:如果要输入分数,如6/13,应先输入“0”和一个空格,然后输入6/13。否则,Excel会把数据作为日期处理,认为输入的是“6月13日”。负数有二种输入法,分别用“-”和“()”。例如,-1可以用“-1”或“(1)”来表示。(3)输入日期和时间
日期和时间也是数字,但它们有特定的格式。
步骤:选定单元格|输入用斜线或短线分隔日期的年、月、日 例如,可以输入 “2005/11/6”或 “2005-11-26”。如果要输入当前的日期,按组合键Ctrl + ;(分号)即可。
在输入时间时,如果按12小时制输入时间,需在时间后空一格,再输入字母a或P(字母a和p分别表示上午和下午)。例如输入10:40p,按Enter键后的结果是22:40:00。如果只输入时间数字,Excel将按AM(上午)处理。如果要输入当前的时间,按组合键Ctrl+Shift+;(分号)即可。
提示:在同一单元格中输入日期和时间时,必须用空格隔开,否则Excel2003将把输入的日期和时间作为文本数据处理。练习:
要求学生在excel中输入文本,数字,日期和时间 2.数据自动填充
为了简化数据输入的工作,在Excel中可以拖动单元格填充柄,将选定单元格中的内容复制到同行或同列中的其它单元格中。如果该单元格中包含Excel可扩展序列中的数字、日期或时间,在该操作过程中这些数值将按序列变化,而非简单的复制。
可进行自动填充的数据:文本 数值 日期(1)拖动填充柄,自动填充
自动填充柄:黑色实心十字花(2)利用[序列]对话框,自动填充
自动填充序列:输入初值,选中一个范围,遍及-填充-序列,选择单位或者是方法(3)自定义序列,自动填充
自定义序列:工具,选项,自定义序列: 练习:
练习三种自动填充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熟练掌握填充的使用,可以为制作Excel表格节约很多时间。
任务四
工作表的管理和编辑
(二)学时:2 授课时间:2014年3月
教学内容:1.对一个工作表中的行、列、单元格进行插入、调整、删
除的操作
2.对一个工作表中的行、列进行隐藏、取消隐藏、复制、移动的操作
3.对工作表之间的插入、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以及保护的操作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在原有工作表的基础上插入和删除行、列;掌握隐藏、取消隐藏、复制、移动行和列;掌握插入、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和保护工作表。2.使学生能够管理和编辑工作表。
3.增强学生能学好excel的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一、导入新课
对于已建立的工作簿,以及其中的工作表,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事件的发展,就避免不了要有所改动,那么如何去管理和编辑工作表呢?
二、新课教学(一)编辑工作表
1、插入、删除表行、表列和单元格
在输入数据后可能会发现由于准备不充分或不小心,漏掉了某些内容,这时就需要把漏掉的内容插入适当的位置;或者是想把多余的行或列删除。
(1)插入行或列或单元格
步骤:
确定要插入行的任一位置—>单击【插入】∣【行】 确定要插入列的任一位置—>单击【插入】∣【列】 单击需要插入单元格的单元格—>单击【插入】∣【单元格】(2)删除行或列或单元格
步骤:
确定要删除行的任一位置—> 单击【编辑】|【删除】∣【整行】
确定要删除列的任一位置—> 单击【编辑】|【删除】∣【整列】 确定要删除单元格的任一位置—> 单击【编辑】|【删除】∣【单元格】
2、调整行高和列宽(1)调整行
步骤:单击【格式】∣【行】∣【行高】命令
(2)调整列
步骤:单击【格式】∣【列】∣【列宽】命令
3、隐藏和显示工作表、行、列(1)隐藏和恢复工作表
隐藏工作表数据,可以防止工作表中重要数据因错误而丢失。工作表被隐藏后,如果还想对其进行编辑,还可以恢复其显示。隐藏工作表:
选定需要隐藏的工作表—>单击【格式】|【工作表】|【隐藏】 提示:被隐藏的工作表虽然仍处于打开状态,却没有显示在屏幕上,因此无法对其进行编辑。恢复显示被隐藏的工作表:
单击【格式】|【工作表】|【取消隐藏】(2)显示和隐藏行或列 1)隐藏行或列 隐藏行步骤:
选择要隐藏的行—>单击【格式】|【行】|【隐藏】 隐藏列步骤:
选择要隐藏的列—>单击【格式】|【列】|【隐藏】 2)显示隐藏的行或列 步骤:
选择要显示的行两侧的行—> 单击【格式】∣【行】∣【取消隐藏】
选择要显示的列两侧的列—> 单击【格式】∣【列】∣【取消隐藏】
4、移动和复制单元格数据
有时为了减少工作量,需要移动和复制数据。(1)移动单元格 步骤:
选择要移动的单元格—>单击【常用】.【剪切】—> 单击要放置数据的目标单元格—>单击【常用】.【粘贴】(2)复制单元格 练习:
利用一中制作的excel工作簿,练习二、三、四、五讲的内容
5、编辑工作表综合实训-----输入数据和编辑工作表(二)管理工作表
每一个工作簿都可包含多个工作表。在默认情况下,工作簿中只有3个工作表,当需要在同一工作簿中创建更多的工作表时,可以插入工作表,也可以将工作表复制、移动或删除,甚至可以对多个工作表同时进行操作。
1、插入工作表(1)插入空白工作表
步骤: 单击【插入】菜单∣【工作表】命令
或者
右单击【工作表标签】—>【插入】
(2)插入电子方案表格
步骤:右击工作表标签—>单击【插入】—>选择【电子方案表格】—>单击【确定】
2、删除工作表
步骤:单击所要删除的工作表|单击【编辑】∣【删除工作表】
3、切换与重命名工作表(1)切换工作表
用鼠标单击工作簿底部的工作表标签。(2)重命名工作表 步骤:
选择要重命名的工作表—>右击工作表标签—>选择【重命名】命令
4、移动、复制工作表
在操作过程中,有时为了便于对工作表的管理,需移动或复制工作表。
(1)移动工作表
1)利用鼠标拖动工作表。
步骤:选定要移动工作表的标签—>按住鼠标左键并沿着下面的工作表标签拖动—>释放鼠标左键
2)利用【移动或复制工作表】命令移动工作表。(2)复制工作表
步骤:选定要复制的工作表标签—>右击工作表标签—>选择【移
动或复制工作表】—> 选中【建立副本】
5、保护工作表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不希望其他人修改自己的工作表,这时可以使用Excel的保护工作表功能将工作表保护起来。
(1)保护工作表
步骤:激活要保护的工作表—>选择【工具】∣【保护】∣[【保护工作表】
提示:在【保护工作表】对话框中,用户还可以设置自己的密码.这样只有知道密码才能取消工作表的保护,真正起到保护的效果。
(2)撤销工作表保护
步骤:选择【工具】∣【保护】∣【撤消工作表保护】命令 所选中的工作表就会取消保护,从而可以继续对它进行编辑操作。
练习:关于管理工作表的练习
三、课堂小结
工作表的编辑是Excel2003应用的基础。
任务五
工作表的格式设置
学时:2 授课时间:2014年3月
教学内容:1.“菜单”命令或快捷方式设置单元格内的文本、数字格式;
2.使用使用单元格区域边框底纹及单元格内数据的对齐方式的设置以使工作更加美观; 3.改变工作表的行高列宽;
4.使用样式或自动套用快速格式化工作表。
教学目标:1.了解设置工作表格式的工具,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理解设置工作表格式的重点及难点,使学生能够独立的修饰工作表,从而使经过格式化的工作表更加美观、规范、实用。
2.在建立一张工作表之后,学生能够通过对它的编辑使工作表更美观,阅读起来更直观、方便。3.培养学生注重细节、严格要求自己的品质。
教学重点:设置单元格的文本、数字格式;设置单元格的边框和颜色 教学难点:设置单元格的边框和颜色
课堂教学
一、导入新课
前面的知识已经使我们会制作工作表了,但是制作工作表的目的是什么呢?
回答:保存数据,和使用数据,后面还要学习对数据的运算和分析。
提问:如果不漂亮不直观就会影响到工作表的使用,事例:展示给学生几个功能模糊凌乱的excel工作表,和数据功能直观、经过美化的工作表,产生鲜明的对比
二、新课教学
1、字符格式设置 1.使用【格式]】工具栏 调出【格式】工具栏步骤:
【视图】∣【工具栏】]∣【格式】命令 2.使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步骤:选定要进行格式设置的单元格—>选择【格式】|【字体】选项卡
2、数字格式设置 1.设置小数点后的为数 2.设置分数格式 3.设置日期和时间格式 4.设置货币格式
3、对齐方式设置
1.水平对齐
2.垂直对齐
【单元格】
∣
练习:
练习设置上面三种格式。
4、设置单元格的边框和颜色
1.使用[边框]按钮设置单元格边框(由任课教师选择一种)
2.使用[单元格格式]对话框设置单元格边框
5、添加、删除工作表背景
1.添加工作表的背景
2.删除工作表的背景
6、自动套用格式
三、课堂小结
掌握单元格各种格式的设置,能让表格更加美观、漂亮
任务六
数据运算与分析
(一)学时:2 授课时间:2014年3月 教学内容:1.单元格引用
2.输入和编辑公式 3.插入和使用常用函数 4.使用数组公式
教学目标:1.掌握单元格引用的几种常见形式,并能根据不同引用的特点进行正确引用;掌握公式的概念,能够正确的输入和编辑公式完成相应运算;掌握函数的概念,能够输入和编辑函数,并记住和会使用常用函数。2.能够使用公式和函数对工作表数据进行运算。3.培养学生注重细节、提高记诵的能力。
教学重点:单元格引用,输入和编辑公式,插入和使用常用函数 教学难点:单元格引用,使用常用函数
课堂教学
一、导入新课
excel的主要功能,制作表格,运算和分析数据,可以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前面我们已经讲解了如何制作表格,那么excel又是如何完成运算和数据分析的呢?
二、新课教学
1、单元格的引用
在公式中使用单元格引用的作用是引用一个单元格或一组单元格的内容,这样可以使用工作表不同部分的数据进行所期望的计算。要Excel 2003中,可以使用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及混合引用来表示单元格的位置。所以,在创建的公式中必须正确使用单元格的引用的类型。
(1)单元格的相对引用
下面以计算3门学科的总成绩为例。如图4.57所示,将C5单元格成为活动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C2+C3+C4”,回车后C5单元格将得到图示的结果。
(2)单元格的绝对引用
在列字母及行字数的前面加上“$”号,这样就变成了绝对引用。例如,在C5单元格中输入“=$C$2+$C$3+$C$4”,再把C5中的公式复制到D5中,将看到另一种结果。如图4.59所示。
(3)单元格的混合引用
在某些情况下,复制时只想保留行固定不变或保留列固定不变,这时可以使用混合引用。例如,引用$C5使得列保持不变,引用C$5则是行保持不变。
(4)单元格的三维引用
2、输入公式和编辑公式
运算符: 运算符是进行数据计算的基础。Excel的运算符包括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连接运算符和引用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 +(加)、—(减)、*(乘)、/(除)、%(百分比)、^(乘方)运算结果:数值型
关系(比较)运算符 :=(等于)、>(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不等于)运算结果:逻辑值TRUE、FALSE 连接运算符 & 运算结果:连续的文本值
(1)字符型单元格连接 例:B1=足球比赛 B2=赛程表 D1=B1&B2 运算结果:D1=足球比赛赛程表
注意:要在公式中直接输入文本,必须用双引号把输入的文本括起来。(2)数字连接 例:E1=123&456 运算结果:E1=123456(1)输入公式
公式“=(SUM(F4:F12)-G13)*0.5”由三部分组成:等号、运算数和运算符。
创建公式步骤:
① 选中输入公式的单元格; ② 输入等号“=”;
③ 在单元格或者编辑栏中输入公式具体内容; ④ 按Enter键,完成公式的创建。
提示:当公式所引用的单元格中的数值被修改时,Excel将根据修改后的数值重新计算结果。
(2)编辑公式
对单元格中的公式可以像对单元格中的其他数据一样进行编辑,包括修改、复制、移动和删除等操作。
1)修改公式
步骤:单击包含要修改公式的单元格—>在编辑栏中对公式进行修改—>按Enter键,完成修改
2)复制公式 3)移动公式
4)删除公式:删除公式的方法与清除单元格数据一样
步骤:单击【编辑】∣【清除】∣【内容】,或者按下Delete键。练习
(1)用简单的公式的例子,体会引用的概念(2)公式的自动填充
(3)应用1中的例子编辑公式操作
3、插入和使用函数
1.手工输入函数
对于一些单变量的函数或者一些简单的函数,可以采用手工输入函数的方法。手工输入函数的方法同在单元格中输入公式的方法一样。先在编辑栏中输入“=”号,然后直接输入函数本身。例如:可以在单元格中输入下列函数:“=SQRT(B2:B4)”、“=SUM(C3:C9)”。
2.使用函数对话框输入函数
对于比较复杂的函数或者参数比较多的函数,则经常使用函数对话框来输入。利用函数对话框输入可以指导用户一步一步地输入一个复杂的函数,以避免在输入过程中产生错误。步骤:选择要输入函数的单元格—>选择【插入】∣【函数】或者单击工具栏上的【插入函数】—>选择所需要的函数
3.常用函数
1)sum,average,count,max,min 练习:在excel中使用(1)中函数 2)if,sumif,countif 练习:在excel中使用(2)中函数
4、使用数组公式
三、课堂小结
公式和函数的运用能简化excel表格的制作过程,节约表格的制作时间,相对来说,也比较困难,需要同学们好好练习,熟练运用。
任务七
数据运算与分析
(二)学时:2 授课时间:2014年4月 教学内容:1.数据排序
2.数据的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3.数据分类汇总
教学目标:1.掌握数据排序的方法;掌握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的方能从已有数据抽取出符合条件的数据;能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
2.能够运用excel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功能,对工作表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想要的数据内容,为分析和觉得得到数据依据。
3.培养学生细致和分析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数据排序,数据筛选 教学难点:高级筛选
课堂教学
一、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和需要中,对于数据我们除了对其会有运算(举运算的例子,比如评奖学金的时候会算出综合得分)外,是不是就不在用来做别的用法了呢?
回答:当然不是了,还以评奖学金为例,是不是人人都有份啊,当然
不是,要取前几名,这就需要一个排队的过程,我们在excel中叫排序;可以在举其他的例子,引出还有筛选操作和分类汇总操作
二、新课教学
1、数据排序
在Excel中,有多种排列顺序的方法:可以按升序排序或按降序排序,还可以按大小排序和按字母的先后次序排序。(1)排序的一般方法 方法一:
选择要进行排序的数据区域(如果是一列,就选中这个列当中的一个单元格,则表示根据这个字段对记录行进行排序了。)
方法二:
单击【排序】选择关键字 或者
选择要进行排序的数据区域单击【排序】选择关键字 按多列排序:单击数据区域中的任意单元格—>选择【数据】|【排序】 归纳步骤:(1)排序区域选择(2)关键字选择(3)排序对话框其他选项 2.排序注意事项
(1)排序要求范围与excel默认范围不同(2)选择范围不是排序正确范围
练习:在已存在excel中按要求排序
2、数据筛选
通过筛选用户就能去掉那些不想看到或不想打印的数据。(1)自动筛选
步骤:
选定数据区域内任一单元格—>选择【数据】∣【筛选】∣【自动筛选】—>在每个字段右边都有一个下三角按钮—>选择想要留下的内容
注意事项:
使用自动筛选可以设置多个筛选条件,每个字段都可自动筛选。如果要求显示最大的或最小的项,可以使用自动筛选器的【前10个】功能来筛选。自动筛选的【前10个】功能并不要求一定筛选前10个,可以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前10个】选项以后,在弹出的【自动筛选前10个】对话框中设置筛选条件。练习:练习自动筛选(2)高级筛选
如果条件比较多,可以使用“高级筛选”来进行。使用高级筛选功能可以一次把我们想要看到的数据都找出来。
如果想利用自动筛选功能,筛选出【单价】大于
10、【数量】小于2000的所有数据,操作步骤将会很麻烦。这时,可以使用高级筛选。使用高级筛选之前,要先建立--个条件区域。条件区域用来指定筛选的数据必须满足的条件。条件区域的首行输入字段名,第2行输入筛
选条件,下面空一行,把条件区域和列表区域分开。
高级筛选的使用方法:建立条件区域—>选择【数据】∣【筛选】∣【高级筛选】|在【高级筛选】对话框中选择【列表区域】和【条件区域】|【确定】 练习:练习自动筛选
3、分类汇总及分级显示
前面已经学习了筛选和排序的操作,本节将介绍数据分析显示的一个重要手段----分类汇总。
分类汇总,首先要对“类”进行排序,否则将不能得到正确的汇总情况,而是每个记录都会汇总一次。
分类汇总,分1,2,3共计3个级别,一级为总汇总。(1)创建简单的分类汇总
要把分类汇总的字段先排序。选择【数据】∣【分类汇总】命令。填写【分类字段】。填写【汇总方式定】。
填写【选定汇总项】列表框中选择【数量】和【总计】复选框。
单击【确定】按钮。(2)清除分类汇总
步骤:单击分类汇总数据区域中的任意单元格—>选择【数据】∣【分类汇总】—>单击【全部删除】
练习:练习建立,清除分类汇总
三、课堂小结
排序和分类汇总能使表格中的数据有序的进行排列,使人一目了然,简洁明了。
任务八
图表、数据透视表和工作表打印
学时:2 授课时间:2014年4月 教学内容:1.图表的建立和编辑
2.数据透视表的概念、建立和设置 3.工作表的打印
教学目标:1.掌握图表的建立和编辑方法,能利用图表分析数据;了解数据透视表的概念,能够建立和设置数据透视表,能利用数据透视表来分析数据;能够设置设置打印参数,打印工作表数据。
2.使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透视表分析数据,能够利用打印机打印工作表。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究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图表的建立和编辑
教学难点:数据透视表的概念、用途、建立与设置
课堂教学
一、导入新课
前面已经学习了2节课的数据运算和分析,主要学习了,如何运用公式和函数计算数据,运用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来简单处理数据,今天要学习的是分析数据的两个工具。
二、新课教学
1、使用图表分析数据
Excel 2003的电子表格虽然能帮助用户从计算、统计等烦恼中摆脱出来,但是面对浩如烟海的计算结果,怎样才能从中看出一些发展趋势或分布状况之类的东西呢? Excel 2003能将数据建成各种统计图表,以便用户直观地对数据进行分析。(1)建立图表
步骤:选择要包含在统计图中的单元格数据—>单击【常用】.【图表向导】按钮—>单击【下一步】|确定【数据区域】—>填写【图表选项】—>【图表位置】—>【完成】(2)图表的编辑
在Excel中,有许多种图表类型,在各图表类型之间可以互相转换。所以,在建立了一个柱形图后,还可以将它转换为其他类型的图表。比如要将一个图表的类型由“折线图”换成“线-柱图”。
步骤:单击要更改类型的图表—>选择【图表】∣【图表类型】—>单击【确定】(3)删除图表
删除图表的方法很简单,只需选择要删除的图表,然后按下Delete键即可。也可以右击要删除的图表,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清除】命令。
练习:按要求编辑图表
(1)图表选项
(2)刻度设置
2、打印工作表(1)设置打印区域
在打印过程中,可能只想选择工作表中的部分内容。在Excel中可以很万便地进行打印区域的设置,打印区域的设置可以通过菜单来实现。
步骤:选定待打印的数据区域—>选择【文件】∣【打印区域】∣【设置打印区域】—>选择【文件】∣【页面设置】—>设置【打印区域】(2)打印预览
打印区域设置完成后,可以选择【文件】∣【打印预览】命令,或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印预览】按钮进行预览。(3)人工分页及分页预览
如果打印的数据较多,Excel会自动分页,并可以在【打印预览】模式下的状态栏中看到数据被分成儿页,当前是哪一页,还可以利用工具栏中的【下一页】、【上一页】按钮或垂直滚动条来查看不同的页。
步骤:选择【视图】∣【分页预览】—>选定新一页开始的单元格—>选择【插入】∣【分页符】(4)打印
设置好打印区域并分好页以后,即可开始打印。选择【文件】∣【打印】命令,打开【打印内容】对话框。
【打印内容】对话框中各选项的作用如下:
【打印机】:在【打印机】选项组中显示出当前打印机的信息。可以从【名称】下拉列表中选择打印机。单击【属性】按钮,在打印机属性对话框中可以改变打印机的属性。选中【打印到文件】复选框,单击【确定】按钮后,可将当前文档打印到文件而不是打印出纸样。
【打印范围】:指定打印页,如果选定了【页】单选按钮,则必须输入打印页的范围。
【打印内容】:在此选项组中选择是打印【选定区域】,还是【选定工作表】,还是【整个工作簿】。【份数】:指定要打印的份数。
【预览】:单击该按钮,可进行打印预览。
设置好各个打印选项以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开始打印。如果不进行打印选项设置,可直接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打印】按钮进行打印。
三、课堂小结
图表在表格中的运用往往使得表格数据更加清晰,表格制作好以后的打印也是我们要掌握的内容。
第七章
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2003应用
教学内容:软件PowerPoint 2003的基础知识与应用 教学目标:1.熟悉PowerPoint 2003的组成界面
2.3.4.插入
5.教学重点: 2.3.4.教学难点: 2.3.掌握幻灯片的创建、编辑、关闭等基本操作 熟练进行幻灯片的编辑、设置方法
掌握幻灯片中模板以及各种图表图片链接的了解幻灯片的放映及打包 1.幻灯片的建立和编辑 幻灯片的格式化和基本操作 幻灯片中模板的使用 幻灯片时间的设置
1.PowerPoint 2003的编辑与格式设置 图表视频及超链接的插入 幻灯片插入方式的设置
任务一
PowerPoint 2003概述及演示文稿的操作
学时:2 授课时间:2014年4月
教学内容:1.PowerPoint 2003的功能、特点
2.启动PowerPoint 2003 3.视图方式
4.演示文稿文件的创建(三种方法)5.保存及关闭
教学目标: 1.掌握PPT软件的功能及启动方法。
2.能利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创建PPT文件。3.培养学生探索、探究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PowerPoint 2003视图方式
教学难点:PowerPoint 2003演示文稿的创建(三种方法)
课堂教学
一、导入新课
向学生展示已经做好的PowerPoint 演示文稿,让学生对PowerPoint 作品有个初步的认识。
提到PPT,老师们会想到“课件”,商务人士都会想到“方案”,你要问PPT是什么呢?它其实是微软Office办公软件中演示文稿制作工具PowerPoint的默认文件保存格式,人们习惯把演示文稿称为“PPT”,又称“幻灯片”。
二、新课教学
1、PowerPoint 2003的功能、特点
演示文稿(PPT)是指PowerPoint2003生成的文件,它是由一张或者多张幻灯片组成的。一般来说,当PPT呈现为课件或者方案时,经常会有两种用途:演示和阅读。
2、启动PowerPoint 2003
(1)利用【开始】菜单启动PowerPoint2003(2)通过在桌面上设置快捷方式
3、窗口组成
【标题栏】 【菜单栏】 【工具栏】 【状态栏】 【工作区】 【任务窗格】
4、视图方式
【普通视图 】 【大纲窗格】 【幻灯片窗格】
5、创建演示文稿
(1)使用“根据内容提示向导”创建演示文稿(2)使用“根据设计模板”创建演示文稿
(3)使用“空演示文稿”创建演示文稿
6、保存演示文稿
(1)保存新建的演示文稿(第一次保存文档)(2)另存文档
(3)保存已有的演示文稿
7、关闭演示文稿
(1)【文件】菜单中的【退出】命令
(2)Alt + F4(3)标题栏最右侧的【关闭】按钮 课堂练习
利用三种方法创建演示文稿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和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三种方法创建演示文稿文件。
任务二
编辑演示文稿
学时:2 授课时间:2014年4月 教学内容:1.输入文本
2.插入图片对象 3.在幻灯片中插入图表 4.插入组织结构图 5.插入声音和影片
教学目标:1.掌握PPT软件编辑的方法。
2.能在PPT中加入图片、声音、图表等对象。3.培养学生探索、探究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PPT的编辑(对象的添加)教学难点:图表的添加
课堂教学
一、导入新课
1.提问PPT的视图方式
2.建立PPT文件有几种方式?哪几种?
二、新课教学
1、输入文本
(1)在占位符中添加文本
占位符 :使用自动版式创建的新幻灯片中,有一些虚线方框,它
们是各种对象(如幻灯片标题、组织结构图和剪贴画等)的占位符。
(2)文本框中添加文本
单击【插入】菜单中的【文本框】选项,打开下一级菜单,在其中选择【水平】或【竖直】。
(3)格式化文本
【格式】菜单,选择【字体】 对齐方式的设置
添加项目符号和编号
2、插入图片对象 插入图片 剪贴画 其他图片 调整图片
3、在幻灯片中插入图表 插入简单的图表
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图表】命令 使用来自Excel的图表
将图表从Excel窗口拖入PowerPoint2003的幻灯片中 利用【导入文件】命令
4、插入组织结构图
选择带有组织结构图的自动版式
【插入】菜单中的【图片】选项,从出现的级联菜单中选择【组
织结构图】命令
设置组织结构图格式
5、插入声音和影片 插入剪辑管理器中的影片
【插入】菜单中的【影片和声音】命令 选择具有播放多媒体剪辑占位符的版式 插入外部文件的影片 课堂练习:
学生练习向PPT中添加对象。
三、课堂小结
熟练掌握幻灯片的编辑,能使幻灯片更加美观。掌握图片、视频、图表的插入,更能使幻灯片演示内容更加清晰明了。
任务三
幻灯片的管理
学时:2 授课时间:2014年5月 教学内容:1.实训
2.插入新幻灯片 3.移动和复制幻灯片 4.删除幻灯片
教学目标:1.掌握幻灯片管理的方法
2.能够熟练地对幻灯片进行插入、移动、复制等操作。3.培养学生探索、探究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幻灯片的插入、移动、删除。教学难点:幻灯片的插入、移动、删除。
课堂教学
一、导入新课
1.幻灯片中可以插入哪些内容? 2.分别怎么插入?
二、新课教学
1、插入新幻灯片
(1)利用【菜单】命令 选定插入新幻灯片的位置
打开”插入菜单”,选择”新幻灯片”位置
(2)在大纲或幻灯片窗格中的方法 选定插入新幻灯片的位置
鼠标右键,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幻灯片”
2、移动和复制幻灯片(1)移动幻灯片
切换到【幻灯片浏览】视图。
鼠标左键单击要移动的幻灯片,然后按住鼠标拖动,到目标位置放开鼠标即可。
也可利用【剪切】命令实现,使用方法与WORD中剪切操作相同
(2)复制幻灯片
切换到【幻灯片视图】或【幻灯片浏览视图】,选中要复制的幻灯片。
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复制】命令。到目标位置,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粘贴】命令。
同样是在【幻灯片视图】或【幻灯片浏览视图】,利用常用工具栏中的【复制】【粘贴】命令按钮也可完成复制任务。
(3)删除幻灯片
在【幻灯片视图】或【幻灯片浏览视图】中选择要删除的幻灯片。
执行【编辑】菜单中的【剪切】命令或【删除幻灯片】命令。
三、课堂小结
熟练运用幻灯片的插入、移动、复制、删除,会使幻灯片的编辑变得更加简单。
任务四
幻灯片格式的设置
学时:2 授课时间:2014年5月 教学内容:1.更改幻灯片版式
2.应用设计模板 3.设置幻灯片的背景 4.应用配色方案 5.使用幻灯片母版
教学目标:1.掌握PPT格式设置的方法。
2.能在PPT中更改幻灯片版式,能够应用设计模板,能够设计配色方案及幻灯片母版。3.培养学生探索、探究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配色方案的使用及设计模板的使用。教学难点:幻灯片母版的使用。
课堂教学
一、导入新课
提问幻灯片复制、移动、删除的操作是怎样的?
三、新课教学
1、更改幻灯片版式 步骤:
在幻灯片视图下,选择要修改版式的幻灯片。
选择【格式】菜单中的【幻灯片版式】命令,屏幕右侧出现【幻灯片版式】窗格。
单击某个版式右方的倒三角按钮,选择【应用于选定幻灯片】选项
2、应用设计模板 步骤:
打开要应用其他设计模板的演示文稿。
选择【格式】菜单中的【幻灯片设计】命令,屏幕右侧出现【幻灯片设计】窗格。
选择所需的设计模板,然后单击右方倒三角,选择应用范围项
3、设置幻灯片的背景 步骤:
在幻灯片视图中,选定要设置背景的幻灯片。选择【格式】菜单中的【背景】命令
单击【背景填充】区下方的列表框,直接选择某个颜色块,就可以将背景设为该颜色。如果不满意颜色块中的颜色,可以选择【其他颜色】,也可以选择【填充效果】命令,最后单击【应用】或【全部应用】按钮即可。
4、应用配色方案
配色方案是一组可用于演示文稿中的预设颜色,它定义了8种颜色,分别针对背景、文本和线条、阴影、标题文本、填充、强调
和链接等,这样,可以使整个演示文稿的风格一致。
步骤:
打开要应用配色方案的演示文稿。
选择【格式】菜单中的【幻灯片设计】命令,打开【幻灯片设计】窗格,选择【配色方案】,屏幕出现【应用配色方案】窗格
在【应用配色方案】列表框中,从【配色方案】区中选择一种配色方案,单击它就可以看到幻灯片上出现的色彩变化。
如果仅希望改变选定的单张幻灯片的配色方案,单击右方倒三角按钮,选择【应用于所选幻灯片】;如果希望改变所有幻灯片的配色方案,单击【应用于所有幻灯片】按钮。
创建配色方案 步骤:
选择【格式】菜单中的【幻灯片设计】命令,打开【幻灯片设计】
窗格,在此窗格中,选择【配色方案】,单击【编辑配色方案】命令,屏幕出现【编辑配色方案】对话框
单击【标准】标签,选择一种最接近要求的配色方案。单击【自定义】标签,出现【编辑配色方案】的【自定义】标签。在【配色方案颜色】框中,显示出构成配色方案的8种颜色项目。
在【配色方案颜色】框中,选择要更改的颜色方块,如单击“标题文本”,然后单击【更改颜色】按钮,屏幕出现【标题文本颜
第五篇: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
中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设计 ——用WORD制作电子报为例 课程内容:WORD排版操作 所属学科:计算机基础 课程学时:2节课
教学对象:中专一年级
学习环境:计算机机房,每人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
学生可以上网查找所需要的资料
一、中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设计基本流程概述
二、项目学习教学设计的背景 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笔者所在校是国家级重点学校,教学对象是刚入学的新生,他们对职业中专的学习,尤其是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有较强的新鲜感。学习之初,让学生们多完成一些类似职业岗位要的任务,对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益处同时,有助于学生走出初中的学习模式,适应中专的学习,建立高效的学习方法,快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为学生将来主动适应工作需要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文档编辑与管理”模块的教学中,笔设计了用Word制作电子报的任务。制作电子报虽在教学及研究中常常被采用,不新形式,但以制作电子报为学习Word的载体有无可替代的优势:(1)综合性强,及众多知识点,有一定难度,提高学生应用Word软件的实战水平;(2)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3)学生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表达信息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电子报的主题为“我的职业目标”。专业技能是中职学生实现职业目标的基础中职生要成功地步入社会,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就业平台,首先必须一技之长。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学生入学时虽己选择了专业,但一些学生对自学习的专业缺乏深入的了解,专业思想不牢,学习意识不强。制作电子报“我的职目标”,要求学生立足自己的专业,规划出近期的职业目标。学生通过任务的完成,不仅能掌握Word图文混排、艺术化版面设计的技术,并且能加深对所学专业的认识熟知专业技能与就业的密切关系,巩固专业思想,激发学习专业技能的动力。在项目教学中,一个合适的项目可使学生形成学习的热情和期待完成的兴奋。
三、项目学习教学设计的理念 1.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
项目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过程来获得学习。因此,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主要是从学生现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出发,结合职业学校不同专业特点,设计与之相关的问题,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中心来开展教学。2.从经验、项目和反思中获得学习在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中,经验是项目的基础,学生要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项目来验证方法正确与否,如果项目失败,则在此项目的反思过程中总结新的经验并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次通过项目进行检验,依此类推。因此项目学习是“从做中学”、“从反思中学”以及“在学习中学会学习”的有机结合,是一个循环进行的项目—反思的过程,学生主要是通过交流已有的知识经验,并通过项目、反思来获得学习的。3.注重操作技能培养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的掌握,对学生利用其解决工作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至关重要,对其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能力也是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学习教学设计中,教学的目标主要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为主,逐步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项目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教师在项目学习中只是作为学习的指导者,参与小组学习并适时给予恰当的指导,整个学习过程是在学生的相互协作中完成的。因此,项目学习教学设计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通过适当的问题或情景等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5.强调团队合作
学生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与小组成员相互交流经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并通过相互合作、互助来共同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更注重团队的合作能力,所以项目学习教学设计要强调团队合作,要让学生在项目学习中,既能发展智力、训练思维,又可以提高他们的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最终获得全方位的发展。6.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项目学习是就特定的问题,在特定的情境下开展学习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交往中的情感因素,设法营造融洽、平等、宽松、合作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项目热情。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互敬互爱,通过项目学习过程,加深彼此的情感,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营造融洽合作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提出并分析项目
这是项目学习课堂实施过程的基础阶段,主要是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提出具体的学习问题,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问题形成初步的认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时,只是简单分析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而不要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需要的知识储备交给学生,这些需要学生在项目学习循环阶段通过合作探究来完成。这也是项目学习的一个特点。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又是一门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实际密不可分的课程,所以,在提出问题时,问题情境的创设也尤为重要,教师一定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专业特点来创设学习情境,这样才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项目学习中。
2、组建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是项目学习过程的基本单位,组建学习小组旨在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各种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整个项目学习实施过程的行动学习循环阶段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因此学习小组的组建对项目学习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学习小组的组建本着自由组合、适当调整的原则,既要考虑到小组的整体水平、小组成员的和谐共处,还要顾及到小组成员个人的发展,每组成员以5-7人为宜。所以,在组建学习小组阶段,教师就要以教学设计中对学生情况的分析为依据,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组建水平相当的学习小组,使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共同进步,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3、项目学习
项目学习是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学习实施过程的核心阶段,也是项目学习教学模式区别于分组教学、任务教学、项目教学等其他教学模式的重点阶段。项目学习由制定小组项目方案、实施小组项目方案、阶段性成果展示及经验交流以及评估改进(反思)四个循环的学习环节组成。循环的次数要由问题的解决情况来决定,如果第一次项目方案就能够获得成功,那么就只需一次循环即可;如果第一次项目方案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就需要对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并进行第二次循环,依此类推,直至解决问题为止。在整个项目学习阶段,教师作为辅导者要参与到项目学习的各个环节之中,并在学生遇到普遍性问题时给予知识和技术的支持,即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1).制定小组项目方案
在明确学习问题、组建学习小组后,小组成员便要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详细分析学习问题,研究并制定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详细分工。小组项目方案要包括解决问题的思路、小组成员的分工以及学习目标等。通过制定小组项目方案的过程,可以促进小组成员已有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帮助小组成员获得新的认知,为下一步的项目奠定相应的基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了解每个小组的项目方案,如果学生的解决方案存在较大问题,教师要及时指出,并与学生一起研究新的学习方案。当然,我们也不倡导教师提供给学生完全适当的项目方案,我们还是希望项目方案存在适当的问题,希望学生通过存在的问题发现新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收获。(2).实施小组项目方案
实施小组项目方案实际上属于实践阶段,即学生将小组项目方案付诸于项目的过程。由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操作性比较强,因此,在实施小组项目方案时,重点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操作技能与学习经验来解决所面对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知识、技能的储备)与合作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相互作用、共同研究),最大程度的提高自己的各项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最好的教师就是学习者自己的经验。在实施小组项目方案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的直接体验进行概括、判断,检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并逐步掌握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获得了新的学习。而且这种学习可以在学生的内心形成深刻的印象,有助于知识的记忆和保持。
在小组项目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指导,适当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但不支持教师一一讲解,而是希望教师能够提供给学生学习思路和方法,最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项目、研究来解决问题。
(3).阶段性成果展示及经验交流 在学生基本完成第一次的项目方案时,由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情况或相关作品,并对本小组的研究思路进行简要阐述。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达到小组间知识、技能、经验和方案的交流,使学生获得新的学习,提升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程度。同时让学生在阐述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体验成功的感觉,这样既注重了问题的解决,也强调了学生个人的发展,体现了项目学习的特性。(4).反思与改进
评估改进与反思是项目学习的一个重要阶段。虽然学生可以从经验中获得学习,但如果不经过对实践经验的反思,而只是简单地积累经验,则并不能保证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学习。通过阶段性成果展示及经验交流,学生要对各小组问题的解决情况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要结合评价情况,反思自己的本阶段的研究过程,对从共享的经验中获得的隐性知识进行外化、内化和组合,使自己的知识进一步结构化,最终找出本小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急待解决的新的问题,以便制定新的小组项目方案,获得更多的、新的学习。在评估改进与反思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力给予各个小组较多的肯定评价和适当的改进意见,这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学生明确下一步的研究思路。
4、展示作品及交流
此处的总结反思阶段不同于项目学习阶段的评估改进(反思)环节,它是对整个问题解决过程的总结反思,是对问题解决结果的反思,也是教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先由学生总结小组的项目过程,谈自己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其他方面的收获,然后由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包括总结小组的学习情况、合作情况、问题的解决情况等,而且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的过程,对解决问题所需的重点知识和技能进行强调、点拨,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自己的知识系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学习。
5、形成评价
形成评价即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一体,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不能仅凭一张试卷简单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本着新课改所提出的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多样化的评价,评价中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时要突出评价的激励调控的功能,激发学生内在发展的动力。总之,评价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精选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利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极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进而让评价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评价方式更要多样、灵活。要利用知识性评价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利用表现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学生在学习情境中活动或完成任务过程中知道了什么、能够做什么,都有什么样的表现;利用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内在情感、意志和态度的变化,并将评价与教学结果、课程内容整合到一起。当然这些评价既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同伴评价、教师评价或常规标准评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