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统流程
感统课流程
主题:前庭
首先,组织好小朋友站好队,看孩子个数,孩子少,可以让孩子站到指定位置(我是拿的体能圈,让孩子站在里面),做自我介绍,然后开始今天的课程。1.滑板车
玩法:滑下去投物。
过程:每次下朋友拿一个东西(小一点的就可以,如螺丝扭、小的公仔等),趴在滑板车上,滑下去的时候要把手中的东西投到滑道旁的框里。2.袋鼠跳
玩法:通过清洁引导,运输物品,中间会有指令。
过程:以种花的形式(我用的螺丝代替,情节自己想,能与下面的游戏连接就行)让小朋友们穿着袋子来运输,用体能圈当花园,自己运输自己的,最后要给自己的花园取名字,中间加入指令,如:红灯停下,路灯向前跳,黄灯转圈跳(指令自己设定什么代替都可以,根据主题设定怎么做)。3.独脚凳
玩法:坐转,听掌声。
过程:每人一个独脚凳,双脚并齐做好,手放到膝盖上,老师拍掌声让小朋友们听,然后按拍到的掌声数去坐转,看见老师是一圈。4.地垫
玩法:与袋鼠跳相连接,采摘自己种的花朵,以不同的方式运输,用指令代替。
过程:采摘自己花园里的花,每次过去都不一样,1是小肚皮贴地,像小战士一样匍匐前进,2是双脚并齐转圈跳过去,3是像大猩猩四肢着地腿要伸直,爬过去,4是停(指令自己设定根据主题设定怎么做)。
最后收拾完教具,一起站好队,发完小奖励就下课。
第二篇:感统课流程专题
感觉统合上课流程
一、相识礼仪:
所需时间:5分钟
具体方法:教师通过语言和肢体动作进行示范,请孩子模仿。主要内容:问好、介绍或家庭活动检验。
活动建议:可分为三阶段进行,每四节课为一个阶段。
一阶段先启发引导孩子们每次见面主动、热情地与他人打招呼,握手或拥抱,以教师的行为为宝宝做示范,为宝宝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配上背景音乐进行。
二阶段以检验家庭游戏为主要内容,以督促孩子回家的练习和巩固。三阶段可加入集体游戏形式,增强孩子自我认识及与人交往的兴趣和意识。
背景音乐: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自由选定。(动感的音乐)
二、热身及走线:
所需时间:热身3分钟,走线2分钟
具体方法:教师做示范,请孩子模仿做热身操和走线。主要内容:学做模仿操,及走线。
活动建议:健身操可以选用亲子课上常用的模仿操,或教师自由创编新的健身操。
每期课有两个健身操即可。
走线的环节主要是平复一下孩子的心情,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准备。
背景音乐:根据健身操的长短确定音乐。走线的音乐要柔和。
三、感统训练:
所需时间:45分钟
具体方法:教师出示训练器材,讲解活动方法和要求,并做示范,请孩子积极参与运动。主要内容:根据孩子评测结果确定的计划,结合教材中提供的训练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活动建议:根据评测结果中的训练计划按顺序对孩子进行个别训练; 之后根据教材中的活动进行集体游戏。
四、告别活动:
所需时间:5分钟
具体方法:教师利用音乐磁带、乐器和肢体语言带领孩子开展放松活动,并进行告别。
主要内容:放舒缓的音乐,教师带孩子进行放松活动,平复运动后的心情。
总结本节课内容,并对宝宝的表现进行简单的记录和点评。布置家庭作业或游戏。教师和宝宝拥抱告别。
背景音乐:
早教顾问销售的技巧:
探询—提问—让家长回答—解答---缓冲—解答
第三篇:感统游戏
一、顶娃娃
目的:
1、练习近平衡动作,培养感觉统合,发展大动作协调性。
2、培养与他人合作,激发愉快情绪。教学准备:平衡台 独木桥 娃娃
玩法:
1、教师示范教学,讲解目的、步骤及关键要点。
2、让宝宝坐成一排,每两位宝宝一组。
3、每次请出一组小宝宝,把娃娃顶在头上走,由起点至终点,绕过平衡台回起点。
4、每次请出一位小朋友,把娃娃顶在头上在独木桥上走。
5、游戏重复进行。
注意要点:宝宝如在半途娃娃落下,家长应拾起再放于宝宝头上,鼓励其继续走下去。
二、接球
目的:促进孩子手眼协调性和双手灵活性的发展。
教学准备: 球平衡台
玩法:
1、成人与孩子相对,孩子蹲着接成人滚过来的球。
2、成人与孩子相对站立,间距1米,成人向地面呈45¡角扔球,球落地后反弹起,让孩子接反弹起的球。注意,成人扔球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弹伤孩子面部。
3、成人与孩子相对站立,间距0.5~2米,成人把球呈弧线抛给孩子,孩子接住后再抛给成人,如此反复练习。
4、同 1 2 3 但是要求在平衡台上进行
5、两个孩子之间进行
三、松鼠运松果
目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灵敏度。
加强社会性
教学准备:(1)废报纸若干张(约15张)。
(2)大塑料筐1只(有条件可在筐外挂一串能发声的小玩意,如铃铛)。
玩法:
(1)海洋球池是一片“松树林”,孩子做小松鼠,妈妈做松鼠妈妈。“小松鼠”和妈妈各拿5张废纸,一起把报纸捏起团做松果。各自把“松果”在松树林里藏好,藏松果的地方可任意(如海洋球池各个角落)。
(2)球池外放着大塑料筐,小松鼠跟着松鼠妈妈在松树中找松果。找到松果后,由小松鼠把松果扔到筐内,然后再跟着松鼠妈妈去找松果,直到把松果运完。
注意:游戏过程中,孩子能力好的可以独自寻找。妈妈可将筐放在头顶上、胸前、腰间、肩上、脚边等等让孩子投球。
四、小兔拔萝卜
目的:
1、练习向前跳跃,促进大运动发展。
2、培养自信心和愉快情绪。教学准备:
1、在感统室设起点与终点。
2、在起点处放大、小篮一个
3,在终点处放若干的“红萝卜”。
4、跳袋
玩法:
1、教师讲解目的、步骤及关键要点。
2、宝宝分成两队,由两个宝宝同时进行练习。
3、家长引导宝宝提起起点处的小提篮,学“小兔”跳至终点处“拔”一根“萝卜”放入小篮后,跳着返回起点,把“萝卜”倒进大提篮,小篮交给下一位宝宝。
4、游戏接力进行。
5、能力好的宝宝可以在跳袋里进行跳跃
关键要点:家长指导宝宝双足起跳。
第四篇:感统总结
感统总结
通过两周的跟课,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感统,与之前我所了解的感统还是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器械的一些叫法,上课的方法与模式,这些都不是很一样,两者相比较后,我觉得有一些地方还是需要改进的,所以,我总结了以下的一些建议。
1.根据每个孩子的测评结果,分一些上课的主题在根据共有多少节课来平均分配每个主题上几节,这让对孩子更有针对性。
2.每节课的记录详细一些,这让对以后的上课老师会有帮助,能很快的接手。
3.上课的节奏快一些,这让训练量也会大一些,效果会好一些,而且小班课可以加上一些情节引导,孩子会有一些吸引了也会在做的时候积极一些。
4.在1+1的学习能力方面,老师要去看孩子的表现,还要去看孩子做题,有的孩子会为了着急做完而撒谎,还有的会做错,老师要确认,否则记录的信息会不准确。5.课程里要加一些合作的项目,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通过观察,好多孩子都不会去合作。
6.规则的讲解上要简单清楚,而且要在最初讲规则时就要说明白,如果中间再去说一些规则,孩子会产生混乱。
7.老师要有与孩子的对视,讲规则或者是其他的一些事时,一定要强调孩子的一些眼神的交流,要强调孩子的站姿,不能怎么站的都有,且不能靠着任何东西,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要培养孩子的倾听意识。
8.孩子分配上的一些问题,一些不能合作的孩子,上课时,配课老师单看,剩下的孩子主课老师掌控。
9.加大孩子的训练量,量小达不到训练效果,万象和滑板车要分开来用,一起用回减少训练量,达不到效果。
10.训练器械要定期检查是否完好,以防上课发生安全隐患,且要定期各班老师讨论孩子的问题,进步点,还需加强什么,保证对每个孩子都了解。
11.定期讨论一些器械的玩法,加强一些器械的难度,尽可能多一些花样,孩子不会觉得无聊,积极性也会高一些。
12.拍球改成拍篮球,能更好的提高孩子对手的控制力,要强调孩子在拍球时一定要看着球拍,大多数孩子拍球不看球,影响注意力。
这是我对感统课的一些建议。
韩笑
2015-03-23
第五篇:感统教案
二月份
2014-2-23,周五
主训项目:大滑板、蹦床、踩踏车、闪卡
三月份
2014-3-2,周日
主训项目:大滑板、踩踏车、趴地推球、羊角球、静心、闪卡、视觉训练
2014-3-9,周日
主训项目:大滑板、蹦床、趴地推球、羊角球、静心、闪卡、视觉追踪
2014-3-28,周五
主训项目:大滑板、蹦床、踩踏车、1/4圆、闪卡、视觉追踪
2014-3-30,周日
主训项目:大滑板、羊角球、踩踏车、万象组合、闪卡
四月份
2014-4-11,周五
主训项目:大滑板、袋鼠跳、踩踏车、平衡板、闪卡
2014-4-13,周日
主训项目:大滑板、趴地爬、羊角球、静心、闪卡
2014-4-20,周日
主训项目:大滑板、踩踏车、羊角球、趴地推球、静心、闪卡、小舞台
2014-4-25,周五
主训项目:大滑板、踩踏车、万象组合、闪卡、反应力训练
2014-4-27,周日
主训项目:大滑板、平衡板+蹲起、1/4圆、障碍跳、闪卡、找数字
五月份
2014-5-9,周五
主训项目:大滑板+投球、袋鼠跳、大陀螺、万象组合、闪卡
2014-5-11,周日
主训项目:大滑板、袋鼠跳+障碍物、趴地爬、踩踏车、闪卡、制作小红花
2014-5-16,周五
主训项目:大滑板、踩踏车、羊角球、平衡板、静心、闪卡
2014-5-18,周日 主训项目:大滑板、袋鼠跳+障碍物、趴地推球、大陀螺、静心、闪卡、专注力训练 2014-5-23,周五
主训项目:大滑板、羊角球、蹦床、平衡板、静心、闪卡
2014-5-25,周日
主训项目:大滑板、袋鼠跳+障碍物、趴地推球、羊角球、竖抱桶、静心、闪卡
六月份
2014-6-8,周日
主训项目:大滑板、趴地推球、羊角球+障碍物、趴地滑行、独角椅、静心、闪卡
2014-6-15,周日
主训项目:大滑板、袋鼠跳、平衡板(蹲起+投球)、大陀螺、找数字
2014-6-20,周五
主训项目:大滑板、袋鼠跳、趴地滑板、1/4圆+障碍物、静心、闪卡
2014-6-22,周日
主训项目:大滑板、障碍跳、布缆+夹棍、平衡板+投球、闪卡、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