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平台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共5篇]

时间:2019-05-15 06:37: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网络教学平台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网络教学平台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第一篇:网络教学平台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教学平台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基于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相关内容,该文首先针对网络教学平台的相关概念进行论述,并在此基础上,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案例,阐述了网络教学平台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0-0097-02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但是因为全国各地中小学计算机课程开设存在差异,所以高校新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也良莠不齐。同时,学生在中学和小学阶段所开展的计算机课程学习,一般重视操作而轻视理论,多数高校学生能够熟练使用一部分常用计算机软件,但是对于重要的理论知识却是知之甚少。基于以上问题,高校教师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到操作与理论的高度统一,便成为了他们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1.网络教学平台的相关概念和特点

1.1网络教学平台的概念

所谓网络教学平台,指的是构建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为网络教学提供综合性服务的软件系统的总称。在全球范围内,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平台已经成为了我国高校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必要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诸如国际教育开源软件Moodle、sakai以及中国自主研发的教育开源软件“清华教育在线”等综合性网络教学平台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和普及。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年底,国内教育软件“清华教育在线”系列网络教学平台已经在全国超过300所高校当中投入使用。

1.2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

高校合理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能够展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为教师和学生带来大量的信息存储空间与多样化交流方式

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当中极强的信息存储能力,教师可以上传大量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有关的教学软件,让学生进行下载和使用。同时,在网络平台教学过程当中,学生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站内短信、微博、微信等方式开展交流,便于学生和老师开展对该课程相关问题的讨论分析。合理使用以上功能,能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补充。

2)学生的学习组织安排更加自由化

在网络教学平台当中,学生所进行的学习活动不会受到时间因素、地域因素的影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并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堂练习、学习自测等方面的内容,便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充分的了解。

3)教师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对学生发放学习情况问卷调查、为学生进行针对性作业布置等,同时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自带的统计与分析功能,教师可以就学生的课时选择情况、网络教学平台登录情况、日常作业成绩、所学习的知识章节、自测成绩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能够更加方便的让教师掌握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并由此分析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和难点,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

4)便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在网络教学平台当中,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学习状况、专业需求、学习水平开展分批次的教学活动。科学运用自主教学模式、探究学习模式等教育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独立探究学习,并对相关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任课教师还可以按照课程安排开展研究型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教师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课堂、实验和网络教学的系统化整合。三者之间相互补充,使学生的计算机综合操作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2.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例谈

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师使用网络教学平台时,需要参考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和相关的教学案例。采用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开展自主性学习。教师需要在网络教学平台当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具有选择性。

2.1专题材料的提供

除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当中所要求的内容、教学进度、作业布置等方面的要求之外,教师还必须要按照学生所选择的专业,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与自身专业有关联性的教学材料。对于每个专题的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软件、教程、自测、练习等方面的内容。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整体浏览相关材料,并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样做不但能够有效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且还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帮助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2.2设计任务作业

上文讲到,高校新生因为在中小学阶段的计算机操作水平上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在针对这些学生进行作业或任务布置的过程中需要有层次性。比如教师在作业的安排上,可以分成基础作业、拓展作业两种层次。其中,基础作业涵盖绝大多数知识点,并且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将这些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了合理的结合。该类型作业主要是让班级当中绝大多数学生对基础性计算机理论有深入的认识,作业安排量适中;拓展作业是教师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征所布置的开放性作业。

在教学阶段,以医学院校为例,教师根据医学专业的特征,选择学生在今后生活中涉及的典型案例进行讲述,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计算?C的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如针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当中,可能需要针对病例开展数据分析处理,所以在针对Excel的操作技术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相关素材进行演示,如公式的应用,数据图表化处理、数据分析等进行多次演练和讲解。

又如在针对Flash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MRI扫描图、心脏循环系统、红细胞运动以及膝跳反射等医学常见生理现象动画的制作,让学生能够有效掌握使用Flash的有关理论与技巧。

教师在针对学生Dreamweaver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时,可以利用案例“健康从心开始”网页的制作作为考试内容。就学生对网站的日常维护、超链接的使用、网页的制作、视频材料的添加、?W页的布局设计等方面对学生开展考察,要求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之内,能够独立制作出一个主题网站。教师在全班学生进行计算机能力考核的过程中,可以凭借网络平台观察学生的网页制作情况,并及时记录学生在此次检测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这样一次检测过程中,教师有效地将计算机课程和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了结合,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当中,在自己所学习的技能专业当中,掌握相关计算机技术的操作技巧。

2.3组织开展专题讨论

教师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互动性和交流性强的特征,让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此平台上就自己所关注的问题发起讨论和交流,实现对相关问题的深入理解。帮助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的这一优势,能够有效处理当前高校课堂当中所普遍存在的大班级授课、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被严重压缩的问题。

2.4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成果检测

在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针对考试部分的设计工作效果始终不是很好,对考试内容的设计基本上都是对知识点的考试,无法对学生的未来职业有所帮助。而是用网络平台这一媒介,便能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过程中有效融合学生自身专业,让教师为学生进行考试题目的量身定做。这样不但有效针对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进行了考察,而且还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所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对自己今后职业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种考试一般要求学生必须要规定的时间当中在课堂内完成,按照学生的整体操作状况进行评分,让学生更加注重职业技能和计算机技术的有效结合

2.5成果展示评价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过程当中,网络教学平台还有一个作用是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统计。因此,教师可以充分使用这一功能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肯定学生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表现出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网络教学平台向学生进行作品的展示,并要求学生对作品开展互评。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有效的培养。

3.结束语

整体来讲,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当中,教师针对网络教学平台的合理使用,能够有效解决当前高校新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差异大的问题,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学习任务,无论是什么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本文通过相关的教学案例,论述了网络教学平台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当中的具体运用,希望可以为广大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提供参考。

第二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网络教学平台

平台根据不同的用户对象设计了学生学习系统和教师教学管理系统以及用于用户身份验证的登录系统。

(一)登录系统设计

一方面,为加强平台的安全性页面设置了验证码登录验证;另一方面,为初次使用本平台的学生页面提供了“注册”链接。学生在注册时需要如实地填写姓名、性别、所在班级、学生学号等个人基本信息,因为提交的信息只有在教师的认证和通过后,该学生才可成为本平台的正式用户。

(二)学生学习系统设计

学生学习系统是整个学习的平台的核心,学生学习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基于平台的设计原则和教学设计思想,我们设计了具有如下功能的学生学习系统。主页面按模块布局显示了学生学习系统的全部功能,使学生登录系统后一目了然。其中,个性空间、网络课堂、师生互动、学习资源四大模块构成了整个学习系统的主体,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

1.个性空间。个性空间是本平台设计的重点之一,也是本平台同传统网络课程的最显著区别所在。个性空间为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工具服务和资源服务,主要有:我的个人档案,我的短消息,我的收藏夹,我的BLOG,我的备忘录,我的通讯簿,我的书签。

我的个人档案:学生的个人资料信息,包括注册信息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与平台的交互信息,如登录次数、发表文章数、评论篇数,学习积分等,学生可对自己的注册信息进行更改。个人档案同时具有开放性,用户间可以通过网页上的姓名链接查看彼此资料信息。

我的短消息:学生收到的其他用户发来的消息,包括未查看的消息和已查看的消息。短消息具有即时性,当用户有未查看的短消息时,系统会自动弹出提醒窗口。短消息的发送具有便利性,用户间可以通过网页上的姓名链接随时发送短消息。

我的收藏夹:学生收藏的平台中自己感兴趣的文章网址。网络课堂、师生互动、学习资源三大模块中的文章都设计了收藏的功能,用户在浏览文章的同时可以点击“加入收藏”按钮,将该文章加入自己的收藏夹。

我的BLOG:学生记录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经验总结、心得体会等。对于每一篇日志,学生可以设置是否在平台中共享;对于共享的日志,其他用户浏览的同时还可对该日志发表评论。

我的备忘录:学生可以在此按时间顺序输入自己在平台中的活动计划,规范自己的学习活动。对于相对平台时间以后的备忘事件系统默认为红色加粗字体,以便提醒用户。

我的通讯簿:学生自定义联系的好友,可以给他们发表短消息或发邮件。我的书签:学生在网络课堂中对学习进度的标记。网络课堂中的章节学习、专题深入、视频讲座三个子栏目的网页中均设有“添加标签”功能,以方便用户将课程位置添加到自己的书签中。

2.网络课堂。网络课堂是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完成教师布置作业及进行考试的一个功能模块。它设有五个子模块:章节学习、视频讲座、课后作业、在线测试。

章节学习:按教材中章节顺序编排的内容,形式为文字及插图的网页教程。每一章前面都为学生提供了本章学习准备,如“学习方法说明”、“进度说明”等;每一节教程均为独立网页,页面内容包括本节电子教案和围绕本节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复习思考题”两个小栏目,页面功能包括“知识检索”和“加入书签”两项,“知识检索”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快速查找功能,查找那些学习过的概念、函数等。

视频讲座:把教师对每章每节的讲解用视频形式呈现出来。当学生在课堂上没完全理解教师讲授的新知识时,可以在课后通过观看相应章节的视频进一步理解、消化,这相对书本纸张形式,看起来显得更形象、贴切。对于每一节的视频讲座网页都设计了“播放次数”和“视频下载”功能。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向教师反馈了学生对各节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网上教学过程中,作业是很重要的,它可以督促学生学习,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课后作业子模块设计了三个功能页面:“作业布置”页面,在此学生可以查看教师布置作业的时间、题目、提交日期,可以对表单形式的作业进行下载;“作业提交”页面,在此学生可以上传自己最新的作业;“作业查询”页面,在此学生可以查看自己历次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作业成绩、教师评语、标准答案,可以进行作业打印、下载。

在线测试:在线测试既是对学生所学课程知识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的综合考核,也是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模块设计主要用于学生的课后练习、复习或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练习,这类测试题型简单,答案通过点击“提交”按钮后即可在页面下端呈现。

3.师生互动。师生互动是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而设计的,主要有学习论坛,教师答疑这二个子模块。

学习论坛:论坛按章节或按专题分成各个论坛主题。每个主题都由优秀的学生做版主,版主具有管理权限。论坛实行积分制,对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奖励,学生可以在论坛中按作者或主题进行搜索,可以把感兴趣的话题加入收藏夹。

教师答疑:学生可以对热点问题或难点问题进行提问、咨询,由教师来解答。同时学生可以搜索、收藏对自己有帮助的问题及答案。

4.学习资源。学习资源是本平台同传统网络课程的又一大区别所在。它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时需要的各类相关扩展性学习资源,包括经验技巧、等级考试、工具软件这三个子模块。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每个子模块栏目都做了交互设计。在文章列表页面设置了“申请发表”、“文章统计”和“文章搜索”的功能。学生点击“申请发表”后可以添加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当文章被教师审阅后,系统会将录用结果、奖励积分以短消息形式发给该学生。“文章统计”列出了该栏目浏览次数和评论次数位居前十位的文章,以及登录到该页面的学生在该栏目发表过和评论过的文章,既方便了学生浏览热点文章又能快速了解自己在本栏目的参与情况。“文章搜索”提供按标题或按作者两种方式进行本栏目文章的查找,方便了学生的学习,节省了时间。在文章正文页面设置了“发表评论”、“加入收藏”、“浏览次数”、“查看作者信息”和“给作者发送短消息”等多项功能。

经验技巧:提供给学生一些计算机应用的经验总结和技巧窍门。等级考试:提供给学生一些与计算机等级考试信息。工具软件:提供给学生相关软件以及素材等。

此外,除了上述的四大功能模块,在学生学习系统的主页面还设计了以下几个模块: 1.班级小黑板:类似于公告板。向学生公布最新的通知公告或学习动态。2.光荣榜:显示在平台学习中获得奖励积分位于前十名的学生姓名及其积分。3.站内搜索:提供按文章、日志、课程、用户四种方式的站内搜索引擎。4.资源统计:对站内用户人数、访问次数、资源总数、下载次数等的统计。5.系统评价:对学习的平台的各项功能进行评价。

6.好站推荐:提供互联网上一些计算机应用相关网站的链接。

(三)教师教学管理系统设计

教师教学管理系统是根据学生学习系统的功能而设计的,其主页面如图3-4所示:学生学习系统的各功能模块在教师教学管理系统中基本设计了相应的管理模块,依次划分为:学生信息管理,网络课程管理,考试管理,作业管理,学习论坛管理,教师答疑管理,推荐日志管理,小组作品管理,学习资源管理,班级小黑板管理,好站推荐管理。

1.学生信息管理。包括学生账户管理、学生信息发送和学生学习状况查看。学生用户管理:主要对申请使用该平台的学生用户的通过,对过期学生用户的删除,对学生个人信息查看,对学生用户的查询。学习信息发送:以短消息形式向学生个人或班级全体学生发送信息。学生学习状况查看:即对学生各项学习功能完成的统计。包括学生登陆次数,学生作业提交次数、每次作业分数,学生每次测试分数,以及发表文章篇数和参与评论次数、BLOG日志篇数。

2.网络课程管理。包括章节课程管理、视频讲座管理。

章节课程管理:主要对各章节“学习准备”的设定与修改,对各节课程“复习思考题”、“重点与难点”的添加,对各节电子教程内容的编辑。

视频讲座管理:可以上传最新的视频资料,可以通过查看各节视频的浏览次数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以便于课上对学生进行重新讲解。

3.作业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布置作业:可以通过网页或附件形式布置作业,包括作业名称、布置时间、提交日期等。批改作业:教师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批阅,对于客观题,系统可自动判分,对于主观题,系统默认为红色文本把教师对每个学生、每道作业的评语或答案呈现出来。

查看作业:一方面可以在作业布置后,通过查看学生提交人数来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一方面可以按学生名称、按期数或按作业名称来查询历史作业记录。

4.学习论坛管理。主要功能如下:

版块管理:可以添加新的学习版块、删除多余版块,修改已有版块。设置每个版块中的子栏目。

版主管理:对各个版块版主的设定,对版主所拥有权限的选择,对各版主完成事务情况的查看。

帖子管理:删除无用的贴子,编辑贴子,置顶贴子,以及对发贴用户的奖惩。5.教师答疑管理。答疑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问题解答:解答学生新提出的问题。

提出新问题: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或针对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向答疑系统提出自己的新问题由学生解答,也可自问自答,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便可进入答疑系统中寻求解答。

问题管理:搜索问题,删除无用的问题。6.推荐日志管理。主要包括:

日志查看:系统列出了所有学生用户在平台上设为共享的日志,教师可以按作者、时间、标题查看,同时还可以按作者、时间、标题对共享日志搜索。

推荐设置:教师可对优秀日志进行选择,设置为推荐日志,可以删除已设置的推荐日志。积分奖励:教师可以对点击率高、评论次数多的推荐日志的作者给与积分奖励。

7.学习资源管理。主要是对三个子栏目的文章管理,具体功能如下: 文章设置:主要指教师可以添加、删除和修改各个子栏目的文章。

申请答复:对学生提交的各类文章的审查。对于通过的文章将分别录入前台各栏目,同时给与该学生奖励积分,系统以短消息形式通知该学生。

8.班级小黑板管理:对班级小黑板的文字进行修改。

第三篇:网络平台在笔译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平台在笔译教学中的应用

田华

王秀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外语系,辽宁

阜新)

摘要:为了提高笔译教学效果,将网络平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分为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通知、教师信息、教学笔记、教学材料、研究型教学、课程作业、在线测试、课程管理等栏目。集教学、科研、评价、管理于一体,是实现任务驱动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的有效途径。关键词:网络平台;任务驱动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A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Platform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TIAN Hua

WANG Xiuhua(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Fuxin Liaoning 123000)Abstract: Network platform is adopted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teaching effect.It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columns: the course introduction, syllabus,teaching calendar,the course notice,the teacher’s resum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notes,the teaching material, research-based teaching,the course work, online testing, the course management.It includes teaching, research,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task-driven teaching, cooperation teaching and inquiry teaching.Key words:network platform;task-driven teaching;cooperation teaching;inquiry teaching

一、引言

在“2010中国国际语言服务行业大会暨大型国际活动语言服务研讨会”上,中国翻译协会第一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常务副局长郭晓勇在研讨会上指出,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和对外交往的不断发展,我国语言服务行业已取得长足发展,正进入快速增长期。会议透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国处于营业状态的语言服务企业为15039家,所消化的翻译和本地化业务年产值约120亿元人民币。美国著名语言行业调查机构卡门森斯顾问公司于2010年5月发布的报告预测,全球外包语言服务市场产值到2013年预计将达到381.4亿美元。在翻译教学方面,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截至2010年9月已达158所。至2011年3月共有42所高校获得教育部批准试办翻译本科专业学位。翻译教学变得愈来愈重要。

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翻译技巧(练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基本思路是围绕翻译技巧的讲解选择教学材料和练习材料,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强化达到提高翻译水平的目的。另外一种是“以翻译理论/技巧(练习)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基本方法是将翻译理论、翻译技巧与翻译实践相结合,通过翻译理论的学习和翻译技巧的操练来提高翻译技能。[1]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中心,学生是翻译技巧和翻译理论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抑制,“不利于宏观上从语篇和文体层面培养学生高水平的综合翻译

[2]技能以及对译文质量的评价能力” 缺少真实语境的翻译技巧难以应对各种实际的翻译任务。

互联网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引发了教学领域里的诸多变革。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将网络应用于翻译教学中。江波,汪洋(2007)就互联网丰富的语言资源和工具对翻译教学的辅助作用进行了探讨。李悦(2009)论述网络环境下的英汉翻译合作学习策略。赖

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科学 “十一五” 规划课题(课题号: JG10DB22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田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外语系副教授

妍莉,李亦凡(2010)从教学方式、课程资源和教学评价三方面阐述了网络环境下的翻译教学模式的构建。高路(2010)将超文本网络技术应用于翻译教学研究。然而将网络平台应用于翻译教学,参与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并与任务驱动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结合起来的研究还不多见。

二、网络平台的应用

翻译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两种语言,还要求了解不同文化以及特定课题的专业知识。在当今社会Kiraly认为翻译能力指一种“复杂、高度个体化、社会化的进程,由文化、认知以及[3]直觉相互作用形成”。网络时代还要求“具有利用网络获取、存储、提取信息,并进行检索和咨询的能力”[4]。计算机网络具有交互性特征,可以使翻译教学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创造能力,同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非常适合翻译教学的需要。杨柳认为“就翻译教学而论,信息素养就包括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检索、分析、选择、存储、利用、创造和传递翻译信息,提高翻译能力,解决翻译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个人素养的能力。这是以信息素养为目标的翻译教学模式和传统的翻译教学模式的显要区别 ”。[5] 网络平台的运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1网络平台的设立

利用校园网,建立网络平台。教师和学生每人设立登录用户名和密码。栏目有与课程相关的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通知。课程介绍包括本课程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教学目的与意义。教学大纲涉及课程性质、教学任务及目标、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内容及安排、考核方法及成绩评定、教材的选用及主要参考资料。教学日历是本学期的教学安排。与课程有关的通知发表在课程通知栏目里。教师信息栏目是任课教师的介绍。

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栏目有教学笔记和教学材料。将教师在教学中的笔记和学生学习中的笔记上传到教学笔记这一栏目中。教学材料包括资源板块、工具板块、心得板块。资源板块包括“翻译理论简介”、“平行文本”、“术语库”、“翻译自学之友”、“名译赏析及比较”、“翻译课件”等几个模块。“翻译理论简介”模块既介绍西方翻译学研究如“描写”或“常规”学派、“多元系统”学派、“解构”学派、“综合”学派、“功能”学派、“文化”学派、“后殖民主义”学派、又阐述中国传统译论如严复的“信、达、雅”,陈西滢的“形似、意似、神似”,钱钟书的“化境”,许渊冲的“三美”。在进行翻译理论介绍时,注意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如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在不同文本翻译中的应用;奈达的功能对等论与商标的翻译,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广告文本的翻译,释意理论与会议口译等。介绍翻译理论时加强对中西译论的比较并指出其优势与不足。本模块还介绍翻译方法、翻译过程、翻译标准等,使学生能够高屋建瓴地理解具体文本的翻译,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平行文本”和“术语库”是与每课翻译任务相关的源语文本和专用术语。“‘平行文本’这个术语常用于比较语篇语言学,概指不同语言文化中交际功能相似的语篇类型”[7] 上世纪50年代,加拿大翻译学者Jean-Paul Vinay比较不同语言中具有相同交际目的的文本,并将比较结果用于译员培训中。50年代后期,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欧洲口译培训机构,并创造了“平行文本”这个词。Reiss 和Vermeer(1984)在论及目标语文本规范对翻译的限制时认为,相对于达到原文与译文的“文本外连贯”(intertextual coherence)而言,译文更重要的是要达到它与其它同类型目标语文本在意义和风格上的“文本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Boase-Beier,2006:54-55)。将平行文本应用于翻译中就是分析归纳“平行文本”文体和语言上的主要特点,从而使译文具备源语文本的特点,符合源语的表达习惯。建立“平行文本”和“术语库”可使学生掌握产生地道译文的方法。

“翻译自学之友”有各种体裁的翻译文章及其译文和导读,从各种书籍和期刊中选出,如可从《中国翻译》中摘选广告翻译的“广告三则”、外宣英译的 “南京风采”,经贸翻

[8] 2 译的"论经贸术语译名的统一",电影翻译的"小议电影片名的英汉翻译原则"、法律翻译的"法律文体翻译基本原则探究"、新闻英语翻译的"长话短说与短话长说"等以及有关英语长句翻译的 “Grant and Lee”、有关语言转换与文化转换的"苏格兰"等聚焦翻译问题的文章。通过“自学之友”这一板块,学生将掌握不同文体的翻译,提高翻译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大大增加翻译兴趣。

“名译赏析及比较”是理论分析与实践结合的一个板块。主要呈现名家名译及译文比读,提高学生翻译批评的能力及鉴赏力,题材可覆盖各种领域如文学经典中培根的“论读书”、雪莱的“西风颂”、彭斯的“A Red Red Rose”,演讲稿如美国“独立宣言”、比尔·盖茨 “在清华大学的演讲”、科技文体的翻译如“激光的应用”,“微型电子计算机说明书”等。通过对名家名译的赏析及对比,能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翻译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使学生的翻译技能得到提高。

“工具板块”提供一些翻译网站、翻译词典,翻译软件、网络资源。翻译网站有 http:// http://www.xiexiebang.com/index.asp

翻译词典模块介绍一些常见网络词典 如百度词典搜索、中华在线词典、金山词霸等。同时也包括许多专业词典或词库如中英文在线医学词典、法律词典等。这样既能节约一定的精力和时间,又能满足翻译各种专业词汇的需求。翻译软件包括灵格斯、金桥翻译、有道翻译等。

网络资源中有大量的双语文献如语音和影像数字资源、各行各业不同领域的术语及其对应译文,甚至数以万字的文字专著,可使教师节约大量时间,选择最新材料,进行多方位、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拓宽学习者的知识领域和视野。

“心得板块”是学生交流查找资料和翻译经验等的平台,包括小组和个人翻译心得。“研究型教学”栏目就某个主题指导学生进行研究,分为主题编辑、小组管理、发布、重置等板块。

与作业和测试有关的栏目是课程作业、和在线测试。学生将每次作业上传到课程作业栏目中。配合每次课的重点、难点有相关的测试题供学生检查对知识点的掌握。体现探究式学习以及师生、生生互动的栏目是答疑讨论。这一栏目包括课程论坛、常见问题和自动答疑板块。在“课程论坛”中学生就本课程学习和作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可将讨论中常见问题及答案放到“常见问题”板块中。自动答疑板块系统可根据提交的问题在常见问题库中检索答案。

参与教学管理的是课程管理栏目。包括选课学生管理和学生学习统计。选课学生管理记录每个学生登录系统次数,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登录系统时间、访问课程时间,在课程中评论常见问题次数、交作业次数、撰写学习笔记次数,在课程中查看课程简介等的次数。学生学习统计记载每个学生向教师提问次数、课程论坛发表话题次数、阅读课程教学材料次数等。2.2网络平台的使用

“ 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的作用在于支持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学习方式从‘独自学习’转向‘群体学习’,使学习结构从‘封闭状态,’(必然王国)转向‘开放状态’(自由王国),最终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模式,形成新的‘知识建构’教学模式。”[6] 网络平台是实现任务驱动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的有效途径。

根据学生的词汇量、英语、汉语水平,翻译水平,以及个性、性别、组织能力、守纪程度等,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策略,将学生分为4-6人组,形成合作小组。教师首 3 先将下一次课的学习目标及任务发到网络平台的“课程作业”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 “工具板块”的内容在网上查找平行文本和术语并上传至网络平台相应的栏目中,整个年级的学生共享。学生可阅读“翻译自学之友”中相应的文本材料。在翻译过程中学生可在“课程论坛”栏目中讨论翻译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翻译任务并上传到“课程作业”栏目中。每两个小组交叉评阅对方的翻译任务并把困惑的问题传至“常见问题”中。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与翻译任务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讨论完成翻译任务中遇到的问题,将讨论结果放到“常见问题”答案中。

将学生组成几个兴趣小组,根据不同兴趣就某一主题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将“研究型教学” 栏目中的主题编辑板块细分为编辑主题名称、主题信息设置、成果展示模板设置、评价指标设置。比如某一小组从目的论视角探讨广告的翻译。指导学生阅读“翻译理论简介”板块中的“目的论”。小组合作填写主题信息设置中的问题情景、研究方法、成果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搜集资料对该主题进行研究。按照现状分析、研究方法、论点与论据、参考文献填写成果展示模板。最后对该成果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分为小组评价指标项目和个人评价指标项目。从(1)探究资料丰富、整理有序。(2)有效文献多(3)讨论充分、协作效果好(4)研究结果论点清晰、引用文献充分(5)成果呈现效果等几个方面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从(1)资料搜集多、有效性好(2)讨论积极、善于协作(3)对报告形成的贡献大等方面对个人进行评价。

课后学生完成每次课的在线测试。每学期根据个人爱好在“名译赏析及比较”模块中进行3000字的翻译赏析,完成3000字的翻译练习上传到“翻译作业”中。教师将翻译课件、教学笔记,每名学生将学习笔记上传到网络平台相应的栏目中。每个小组和学生在网络平台中分别完成“小组心得”和“个人心得”供大家交流。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各种实际教学活动之中。教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师生发展,推动教学改革正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学期末利用“课程管理栏目”对本学期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统计并进行评价。

三 总结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平台将完善翻译课程的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有效地掌握一定的翻译技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创造性和积极性,给予师生更大的互动空间,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从而为翻译教学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网络平台设立教学、科研、作业与测试、课程管理等相关栏目,实现开放式、立体化的教学,创设尽可能真实的,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资源共享,信息量得以扩大,拓宽了翻译教学领域,将交流与协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使学生与计算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始终保持动态的信息交互,这样翻译教学就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同时网络平台兼顾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制定指标体系、参与程度,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动态化、开放性的在线评价,为课程的考查提供开放性平台,能更有效地考查学生的真实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信息素养。适应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网络平台实现作业模式多层次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的翻译作业,从而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能力要求,并有效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总之在笔译教学中应用网络平台能有效实现任务驱动式、合作式、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4 [1] 文军.翻译课程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5-8.[2] 赖妍莉,李亦凡。网络环境下的翻译教学模式构建[J].内蒙古农业人学学报(社会科版)2010(2)139-140.[3]Kiraly, Don.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Translator Education:Empowerment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Manchester, UK & Northampton MA: St.Jerome publishing,2000.[4]高路.超文本网络技术应用于翻译教学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01-103

[5]杨柳.信息化翻译教学的图景[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11):58-60.[6]隋然.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翻译教学[J].外国语言文学研究, 2002(1):51-55.[7]李德超、王克非.平行文本比较模式与旅游文本的英译[J].中国翻译,2009(4):54-58.[8]Boase-Beier,Jean.Stylistic Approaches toTranslation[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2006.

第四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感悟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感悟

胡开秋

摘要: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从明确教学目标、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在基础教育中推行创新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

教学模式 学生 创新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它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不断探索研究性学习,并不断的实践。下面谈一下个人的几点感悟:

一. 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明确教学目标,做到精讲多练

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和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有关知识等。教学中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理论知识讲清,关键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目标,制作课件,让学生知道要学会什么,掌握什么,使学生做到有的放矢,避免浪费时间。如:在学习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时,通过课件向学生演示教学目标:复制文件和文件夹、移动文件和文件夹、删除与创建文件和文件夹、更改文件和文件夹的名称。另外每节课只安排3~5个知识点,并且简明扼要地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记忆和复习。课前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安排5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在讲授理论知识时结合教材有针对性的讲解,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这样就把更多的时间用到后面的实际操作中。

二.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先举个例子,在讲解E-mail(电子邮件)的时候,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E-mail是做什么的呢?学生思考回答:是电子邮件。再比如,在讲题的过程中故意做错,来询问学生是否正确,为什么不对。通过这种方式会比直接告诉学生要好的多。

问题式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应克服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采取问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对于在回答疑难问题时出现的不同主动和见解要“沙里淘金”,肯定其中的合理成份。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或唱“独角戏”的老方法,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针对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进而围绕目标自己主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给其学习的方法,从单纯传授知识向教学生怎样获取知识转变,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到“会学”,最后过渡到“会学会做”。

1.计算机相关的专业知识是日新月异,我在计算机基础教学开始时,就让他们在业余时间不断积累有关计算机的各种知识。到对计算机了解到一定程度时,我把他们积累的各种知

识,定期举办成一个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竞赛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2.生动形象的引课是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和有效的方法。一堂课的效果如何,你的引课是否成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平常要注意实例的积累,如何使我们上课的内容与实际联系地更加紧密些。

3.布置有趣的任务是延续兴趣的有效手段。目前我们实施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关键在于学生对于教师布置的任务是否感兴趣。现在往往学生对于教学任务兴趣度不高,不能投入到完成任务中去。因此我在布置教学任务时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比如我在授Internet 的应用一节内容时,我布置了以下一个任务:给他们一个题目“桃花源”,让他们自己去搜集资料,然后做成一篇文章,发到自己的邮箱中。因为这一任务也是学生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所以学生兴趣很高,注意力也相对集中,课堂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4.精心地辅导是让学生体验成功必要的条件。对于部分学习基础教差的学生应开小灶的还是要开小灶。对他们首要的问题是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设置教简单的任务,精心地辅导,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在知识结构、接受能力等方面的特点,计算机基础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应注意理论结合实际,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不太一样,其理论比较抽象,课堂上只凭口头讲,大多数学生缺乏感性认识,难以理解。为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尽量采用现有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课堂效率。如多媒体教室的应用,利用课件教学,将大部分的操作讲解进行现场演示,使各种操作具体化,以提高课堂的含金量。为了提高课堂效率,除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外,对课堂的相应内容还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案例教学法”“比喻法”“自学指导法”“讨论研究法”等等。

总之,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我们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为学生将来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宝平,王应良.高职计算机教学应突出实用性和技能性[J].教育信息化,2006(10).[2]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9).

第五篇:计算机在教学中的应用

21世纪数字化信息时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由开始时的在优质课、示范课上的 “表演”,正向课堂教学迈进,尤其是英语课堂教学。英语课堂上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的创设,学生主体性的更大发挥,使学生在积极参与、口脑并用中主动发展。然而,如果过多过滥运用多媒体教学,违背了多媒体 “辅助”教学的宗旨,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无意注意过多而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地使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呢?

一、注重课件风格和教师教学风格的一致性 教师通过课件按照自己设计的逻辑进程,选用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有效地组织教学。因而课件必须充分展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形成了自身固有的、为学生所适应的教学风格。所以在设计课件脚本的过程中,教师应亲自创作,自然地把自身的风格融入到课件中,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让学生易于接受,二、避免把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 合理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能给英语课堂教学飞跃,但是,过多地使用多媒体,英语课变成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教师就成了 “放映员”,就会带来过犹不及的后果。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例如:英语课堂上开始时的 “Free Talk”、值日生的 “Daily Report”或师生的口头交流,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好方式,它是计算机所不可替代的。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学科,必须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大量的用英语进行的交流,才能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听或看的目的,使他们有心理准备,调节他们的注意力,以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三、注重各类媒体的结合应用。在英语课堂教学,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必须和传统的教学媒体结合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1、避免只重多媒体而忽视常规教学媒体和手段 教师不应一味赶潮流,而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手段,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与常规媒体和手段,发挥其各自的长处。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实际,恰当地选用媒体形式是我们不变的原则。

2、避免把投影屏幕当成黑板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应随时根据教学进展需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操练,从而达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实验证明,课上记笔记的学生回想当时讲过的内容的概率是不做笔记的七倍。(贾冠杰,1996)所以完全用屏幕代替黑板,就会影响计算机多媒体在帮助我们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方面优势的发挥。

四、注重 “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已成为广大教师所热衷的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使用,为我们创造这些条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用多媒体展示英语语篇或对话材料时,只是把文中情景和有声语言展示给学生,它无法取代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用英语进行的交际操练。所以,我们在制作和使用课件时,应当促进学生动脑动口、积极参与。总而言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合理适时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解决英语教学的视听等有关教学问题,使学生通过视听感知英语语言素材,发展视听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语言基本技能得到训练,为实现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我们就达到了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来的真正目的。一,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很多优势:(一)、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环境

英语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进行交际。交际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作为教师,要事先对话题、情景、训练项目进行精心设计。交际活动要让学生练习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有机会练习表达能力。要做到这点,老师必须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离开情景进行教学是不现实的,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则是一个很好的手段。(二)、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关键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通过文字、图象和声音作用与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更主动的学习。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多媒体直观、形象、丰富多彩,并能贮存大量的资料信息,为我们创设了更多的情境。同时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了轻松、愉快又适度紧张的学习氛围,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但在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多媒体是一种辅助手段,如果盲目的依赖多媒体或者采用多媒体把教学环节呈现,那么教师就会被多媒体束缚,起不到主导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只是属于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路的作用。必须避免多媒体运用占据学生思考、分析的时间。在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中,有很多声音、图像、文字等,能大量的满足学生视、听的感官需求。于是,有些教师便在这方面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大量声音、图像信息,造成无效信息,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减少了学生在课上说的时间,英语课也成了课件展示课。多媒体辅助教学有着明显的优点。于是,有些老师便片面追求课件辅助教学,甚至形成没有课件就开不了公开课,而有些教师的课件也只是简单文字图片堆积,这些只需用投影、图片就可以实现,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以教师也要适度的选择多媒体,让多媒体与常规手段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是我对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运用的浅显认识,而我认为在教学中应使用必要的多媒体技术,让多媒体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二、多媒体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以教师讲授、使用粉笔加黑板为主的传授方式,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状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在发生变化,教师正在重新认识教学过程,改变外语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把大量的知识、信息,科学快速有效地传输给学生,这是当今课堂教学对教师的一大挑战。计算机辅助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正逐渐成为英语学习和现代教育的新模式,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形式,促进了外语教学的更新,它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外语教学技术的组成部分,它是指:将计算机、录像机、录音机、投影仪、VCD教学软件等多种媒体集中于一体,由教师根据不同课型的要求,灵活地用相关的媒体进行教学。它具有感觉、表示、显示、存储、传输的作用。多媒体的应用已经对外语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可以用来设计全新的整体教学过程和交互性、个性化的训练方式,展示教师的教学构思和新的创意,促使教学过程发生根本的变化,促使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形成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方式的新组合。自从多媒体问世以来,它已经在外语教学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它可以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的交互式语言环境。多媒体在提供语言操练和摹仿上起到了其他教学手段无法相比的作用。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而色彩、形象、动作、声音等是最容易引起学生本能的兴趣。另外,从记忆的角度看,人们对动画的记忆最强、图片次之,文字最弱。因此,利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影俱全的功能,将静止的图片设计成色彩明快、形象活泼、动作有趣、声音优美的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指出:教师授课的原则应当是:1.开启所有的感官;2.避免单独的说教;3.对多种“无意识”方法的协调;4.学习状态的转换。而多媒体正是综合了图形学、图像处理、影视艺术、音乐美术、教育学、心理学、人工智能、信息学、电子技术学等众多学科与技术的一门技术,它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二维三维动画等各种信息于一体,它能够充分调动人们的视觉和听觉处理功能。一切信息输入都是由感官开始的。在英语教学中,信息的输入是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输入(input)与输出(output)是以记忆为中心的.有关研究表明:单凭听觉获取知识,能记忆15%的内容;单凭视觉获取知识,能记忆25%的内容;听觉视觉同时运用,能记忆65%的内容。而运用多媒体进行英语教学可以使学生的听力与视觉同时接受刺激,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记忆效率。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旨在优化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提高语言训练的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英语教学目标。

三、多媒体在英语教学的应用

在外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用多媒体形式设计课件,操作方便,界面友好,表达规范,构思新颖,层次清楚,画面生动、形象、直观,情景交融,知识结构完整,不易混淆,既有艺术性和欣赏性,又具有教学的独立性。利用Authorware、powerpoint的交互功能,新课内容可随时调整。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的形成有赖于一定的环境和背景,而课堂上仅利用挂图或教师的语言创设情景,往往使学生难以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容易产生枯燥乏味和令人沉闷的感觉,既影响教学效果,也给师生带来心理负担,导致“厌学”情绪滋长。而多媒体则可以超越时空,把教学内容及其延伸情景,生动逼真地再现眼前。我们知道,一节课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所 获得的知识80%来源与课堂,优化英语课堂结构显得尤为重要,而电脑多媒体为优化课堂结构提供了重要而有效的保证。课件的设计是教 学过程的前提,制作一个课件,从选题、策划构思、制作,调试完成,整个过程就是将自己的教学设想、教学目的、内容、实现教学活动的方式按顺序和控制方法通过计算机语言加以描述,并调试成为可运行的程序。多媒体课件在以下的教学情况:1.语法复杂、概念抽象、难以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解释的词汇。2.教材内容具有大的时间跨度,文化背景知识比较复杂。3.需要横向、纵向进行比较的句型、语法等综合课型的运用中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1.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优化教学过程,分解难点,是学习内容与认知结构一致性的重要环节。另外,应用多媒体融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新颖性于一体,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简单化、直观化,缩短了客观实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了难度,使学生容易接受。例如:在介词的教学中:in、on、under、front、behind、near etc,用Authoware 制作一幅画面:一张桌子,一只猫在桌子上,问学生“Where is the cat?”,学生回答“It is on the desk.”,然后拖动小猫,学生根据小猫和桌子位置关系回答出“It is in/under/front/behind/near the desk.”使学生在单词与事物、动作等客观事物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从而获得深刻、清晰的感知,学得快,记得牢。

2.优化学习氛围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英语课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与语言运用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利用多媒体创造文化语言环境,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体验异国文化氛围,让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如JEFC III Lesson 54 Christmas Day,为了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圣诞节的气氛,我制作了一个圣诞节片段:利用Authorware,制做出4幅课文主要内容的动画:精心装饰的圣诞树,圣诞老人坐着雪橇,伴随着优美的圣诞音乐,从远方过来„。学生在观看课件的同时,配以课文听力,感受新知识并帮助了解课文大意。

3.活化教材,拓宽授课方法

利用多媒体的交互功能,充分发挥课件在英语教学的作用,使教材内容更生活化、具体化,让课本内容贴近现实生活,让学生身如其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亲切感,进而产 求知欲,变被动听取为主动探求。在学习句型“Can I help you?” “I want a „.” “How much is it ?”等句子时,在课件里插入一段supermarket的画面,看完后,把讲台布置成一个“柜台”,学生把准备好的玩具、文具等“商品”拿出来,创设了一个购物环境,立刻激起了学生的兴奋点,学生们急于“购物”,于是英语交际能力自然形成,语言材料被活化,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新知识。

4.增大信息量

教师只用一只小小的鼠标,就可以避免多次交换使用录音机、录相机、幻灯机、实物投影仪、挂图等等,大大提高了信息输出量,加快课堂节奏,增大课堂密度,节约了大量的板书时间。多媒体教学适应现代快节奏的需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扩大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如在学习圣诞节时,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主要节日,并比较中西方习俗的异同,使学生的求知欲得到满足,思维得到拓展。

5.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自学能力

多媒体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独特的效果,它能让学生充分感知事物,化抽象为具体,丰富学生的 思维内容,加强思维的广度,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强化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视具体内容调整讲授顺序,增加学生思考的内容,另外可以通过设疑,抓住思路,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参与程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层层设疑,引导学生思考。如在JEFC III Lesson 54 Christmas Day,中JEFC III Lesson 54 Christmas Day,设置疑问“Is there really a Father Christmas in the world?”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课件,精彩画面以及动人的音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思维过程,找出答案。当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后,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自觉端正学习态度,与教师“同频共振”,深入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甚至会跳出课文的局限,通过各种渠道去获取新知识,从而将“被动学”变为“主动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四、多媒体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旨在优化听、说、读、写的训 练过程,提高语言训练的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英语教学目标。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有其优越性,如果我们只追求形式,盲目使用多媒体,效果会适得其反。当前,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主要存在 以下问题:

(一)多媒体的功能被弱化

(1)将多媒体当作投影仪来使用

有些英语教师忽视了多媒体动画与视听结合的功能,将教材中的静态画面搬上屏幕,将多媒体设备当作简单的投影仪来使用,致使设计出的画面无动感,教学没有生气,多媒体辅助教学名存实亡。

(2)缺乏从教学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多媒体运用的形式单一

一些英语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没有从教学的角度进行设计,而是孤立地使用课件,弱化了以下几个方面: ①教学环节方面

新授课一般包括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和巩固五个教学环节,学生经过理解、记忆、复用和活用的过程掌握所学语言,但是有的教师只将多媒体运用在某一环节,没有形成“导入—反馈”的教学形态。②教学内容方面

多媒体必须在学习内容和学生认知结构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多种表现形式使学习内容与认知结构趋于一致。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学内容离不开英语语音、语法和词汇。许多英语教师教学时,只重视对词汇教学的设计,而忽略对语音和语法教学的设计。有的教师甚至为了追求多媒体的形象和直观性而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这就违背了英语教学中语音、语法、词汇并重的原则。③课堂教学类型方面

常用的英语课型有讲练课、巩固课、复习课、阅读课和语法课等。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大都是对讲练课进行设计,对其它课型很少有人问津。其实,多媒体对其它课型同样能起到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例如,在复习课中,教师既可运用多媒体归纳和整理语音、词汇、语法的要点,又可以为学生情景,归纳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语提供帮助。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视听结合、信息量大、节奏快的特点,帮助学生把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同时也能强化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训练,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二)过分追求声像效果,淡化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

多媒体集声、像、动画于一体,有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但在课堂设计和运用时,有的教师片面追 求花哨的视听与动画效果,导致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多媒体上,而无意注意使学生无法专心于视听媒体所蕴涵的教学内容。

五、解决问题的办法

针对当前多媒体辅助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整体性原则,加强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的设计

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运用过程中,教学设计是关键。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媒体和方法等要素构成了教学活动。选择教学媒体时要把握整体性原则,既然要考虑教学的需要,又要注重突出和发挥多媒体的特点与功能。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发挥多媒体的最佳效果

“适时”就是运用多媒体时要选择最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要点,并 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的时机。“适当”就是多媒体要用在“精彩”之处,用在有利于学生内化教学内容之处。“适度”就是多媒体的运用要做到 既不喧宾夺主地滥用,也不能因噎废食而全然不用。在英语教学过程 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应以“适时、适度、适当”为原则,找准多媒体与 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同时,还要加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针对性,避免 过分依赖多媒体手段。英语教师应当明确:多媒体仅是辅助课堂教学 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教师只有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教学设计,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 效果。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应与之适 应,“自学”、“启发”、“探究”等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常采用教学模式,这有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总之,在 教学中应根据具体内容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应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所传授的知识,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只有科学、合理地 将电脑多媒体与教学规律及其它教学因素糅合在一起,才能使多媒体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下载网络教学平台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网络教学平台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

    网络教学平台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已经进入现代教育的方方面面。作为网络教学的载体——网络教学平......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担任2017级(1)-(3)、(5)-(11)班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本人在教育教学上,爱岗敬业,严谨治教,热爱学生,努力做到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成才。计算......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总结

    学期教育教学总结寿宁职业技术学校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11(11)、11(15)和11(16)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对学生也有所了解,学生的生源比较复杂,计算机水平差......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心得体会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心得体会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心得体会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成为活跃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主要手段。因而,对于我们教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反思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担任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的课的教学,在这将近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我有了很多体会。 首先,计算机作为人类计算与思维的通用智力工具,使......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参考书

    第1章 导论 任务1.1 调查计算机应用领域 任务1.2 调查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 第2章 认识计算机 任务2.1 认识计算机硬件 任务2.2 学会连接常用外部设备 任务2.3 中英文录......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总结 时代在进步,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带来计算机教学也日新月异,绚丽多彩,给计算机一线教学的老师带来无限的压力。计算机应用基础是我校的公共基础课,也......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总结1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开设本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计算机意识”,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