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巴金《月》说课稿
巴金散文诗《月》说课稿
月
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
圆月犹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吧,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
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
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
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么?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
1941年7月22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巴金的散文诗《月》。下面我主要从理念、教材、学情、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理论
1.理论:结合冯忠良教授的《教学新论——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的相关理论,本节课采用“一主二能”课堂模式,重点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就是让学生掌握阅读(朗读)的技能。
2.课标:新课标对于7-9学段的学生,提出了欣赏文学作品的要求,“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新课标还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给出了明确的、可操作的要求,“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二、说教材
1、教材简析:《月》选自巴金散文集《龙 虎 狗》,是巴金早期的一篇散文诗,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作者同时创作了《日》《月》两篇,日从正面角度宣扬了人类追求光明和温暖的决心;月则是从反面角度宣扬了远离黑暗和寒冷的愿望,一正一反,相辅相成,使文章表达的思想更全面,更辨证。通过一冷一热两种事物的描写,作者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人。
2、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在人教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这个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散文诗,其中《雪》是鲁迅的名篇,《雷电颂》是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中的一个片段,是一首激越澎湃的内心独白。《海燕》是高尔基的篇目。《组歌》是纪伯伦的。五篇课文的教学,都很讲究诵读。本文被选入单元第三课,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课文难度相对《雪》和《雷电颂》较为浅显,能及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训练上两课学习的散文诗风格特点、朗诵技能,开启后面对外国散文诗《海燕》《组歌》等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象征手法的鉴赏能力。
三、说学情 1.学生优势:初二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散文知识,八年级级下学期,学生的学习状态较好,学习动机、自控能力都较初一有所提升。本文可以侧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品读分析。同时,学生的情感涵养可能还不能够真正体会到文中所描绘的作者的炽热与冷寂,需要老师加以引导,就会使学生更好进入作品的天地。
2.存在问题:但是,散文的阅读理解仍然是他们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文字优美,含义隽永的散文诗并不是这些00后的“菜”,没有阅读的兴趣,再加上这篇文正的时代印记明显,缺乏人生阅历的孩子,很难身临其境,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另外,学生个性鲜明,但语文基础与语文能力较差,个体间学习水平差距比较大。重点难点的突破有一定的挑战。
四、说目标
1.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和月、姮娥等意象的象征意义。2.教学重点与难点:
⑴重点:通过分析文中的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的感受。⑵难点:如何理解“姮娥奔月”与本文的主题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面向全体学生,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分析和感悟能力。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3.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说教法、学法
1.教法:按照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特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以语言诵读品味为主,通过领读、比较阅读、齐读等不同的诵读方法,适当采用启发点拨法,完成本课教学;采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教师设疑提问与学生设疑解疑结合,共同研究作答,解决本文重点;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采用多媒体教学。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课文,自主探究,同时借助多媒体演示,完成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动手解决问题。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重点,分化学习难点。)
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学会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诵读法。在诵读中感悟亲情,在诵读中品悟语言魅力和写作方法;迁移法。学生根据间接经验的学习品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学会感受生活,热爱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通过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学习中不仅“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学会学习。)
六、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简要阐述我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主要思路:导入激起情感共鸣、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合作学习把握主题、探究学习体会情感和检测反馈巩固提升几个步骤。
(一)新课导入,激发共鸣:(预计5分钟)导语:(投影展示一副挽联:激流破寒夜,皆为真话;病室成憩园,亦守良知。用背景音乐营造抒情的气氛。)大家说,这副挽联是写谁的?(巴金,解释这挽联的意义,肯定巴金的伟大艺术成就)大家看到月,能想起哪些诗句,勾起你什么样的情思。(自由回答)今天,我们就来继续欣赏巴金老人在年轻时候写的一首散文诗《月》。
(设计意图:进一步深入了解作者,并且渲染气氛,勾起学生对月的美好想象,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将要进行的讲课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预计10分钟)1.听范读录音,初步体会作者月下之情。
配乐朗读课文(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注意朗读的要求和技巧。并将自己认为重点语句圈点勾画出来。
2.自由朗读,提出疑问。
预设:文章为何以“月”为题?“某某人”指的是谁?《月》要表达怎样的感情? ……
(设计意图:学习批注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语文的习惯。并在这一环节训练学生质疑与思考的能力,为下一环节的深入研习做好铺垫。)
(三)合作学习(预计15分钟)小组讨论,合作解疑
1.解决小组内的问题,组内解决不了,全班讨论。
(设计意图:抓住描写对象的特点,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并不难,本文的景物“月”的特点也很明显,所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应该可以完成文中意境的概括。这样设计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2.比较阅读,深入理解文章主题
合作探究课后研讨与练习
(三):以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也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联系起来阅读,你对《月》的主题会不会有新的理解?
(补充背景知识:1941年巴金的大哥自杀后,留下一大家人,由于战争阻隔,原由三哥承担的生活费用就只能靠巴金了,但巴金筹建的文化生活出版社桂林分社也面临危机,一些同事的先后离开使他顿感悲寂,不知所措。巴金拼命地写书、译书、编书,他不愿被经济问题所困扰,更不愿因生计影响自己的创作心境与创作质量,最令他难以忍受的是自己心爱的未婚妻萧珊远在异地求学,加之此时抗战吃紧,国运衰颓。)
(设计意图:此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通过与《日》的比较阅读,更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感情,理解凄凉的语言背后的深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3习习惯和阅读兴趣。落实本课学习重点。)
(四)探究学习(预计5分钟)
探讨文章最后一段“嫦娥奔月”,是什么目的?
知识链接: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鲁迅《呐喊》自序)
(设计意图:此设计是为了突破难点,40年代巴金的作品特色是充斥着“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本文作者对光和热的赞美,对生命力的赞美,我们不难理解,但是与此同时,作者还有对漫漫长夜和严冷寒夜的憎恶,对探索者和殉道者的赞美,姮娥这一形象作者用了“但是”,情感与对“夸父”和“飞蛾”之类的形象有变化,需要引领学生仔细思考。)
(五)检测反馈(预计5分钟)1.检测:《星》巴金
2.作业:尝试运用象征(借物抒情)手法,仿写《月》,写在随笔本上。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最后说说的板书设计:
月
巴 金
月——
姮娥奔月
——情
冷清
炽热
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
第二篇:巴金《月》主题探究
“国”乎?“家”乎?
——巴金《月》之主题探究
闽清白中中学 林斌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散文两篇》为巴金的散文《日》、《月》,选自巴金的散文随笔集《龙·虎·狗》。《日》写于1941年7月21日,《月》写于第二天,即7月22日。《日》讲述飞蛾和夸父为了追求光和热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文章最后一段写道:“倘使有一双翅膀,我甘愿做人间的飞蛾。我要飞向火热的日球,让我在眼前一阵光、身内一阵热的当儿,失去知觉,而化作一阵烟,一撮灰。”联系当时的抗战背景,我们不难理解巴金为了民族的生存,为了不当亡国奴,希望拿起武器报国献身的崇高精神。而对于《月》的主题,人教版教参这样解说:“姮娥和飞蛾、夸父是相似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一以贯之的,他们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饶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也就是说《日》《月》主题本质上是一致的。理由是两篇文章写作时间仅一天之隔,日月关系密切。然而这样的解说令学生费解,老师怀疑。
理解一篇文章的主题是离不开时代大背景,但除了宏大的时局,是不是还有复杂的个人情怀呢?爱“国”的同时是否也能顾“家”呢?
让我们回归文本探个究竟。《月》的第一段“每次对着长空的一轮皓月,我会想:在这时候某某人也在凭栏望月吗?”这是不是开篇点题——思念某人?第二段“圆月犹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我们的面影都该留在镜里吧,这镜里一定有某某人的影子。”段中的“我们”、“都”、“一定有” 等字眼说明思念某人之情更强烈了。再看第三到第五段,“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也有这感觉。在海上,山间,园内,街中,有时在静夜里一个人立在都市的高高露台上,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冬季的深夜,立在小小庭院中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的确,月光冷得很。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月的光是死的光。”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冷光”、“凉月”、“寒光”、“冷气”、“很厚的霜”、“冷得很”等词强调的是月之寒冷。这意境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这冷月与“思念”有关吗?且看最后一段中“但是为什么还有姮娥奔月的传说呢?”月这么冷,还奔月?原来愈是寒冷愈能体现思念之深,故而不顾严寒奔赴月宫。文章接着写道:“难道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便可以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吗?”教参认为这句是说姮娥奔月是“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非也。很明显,教参错把原文这句话当成疑问句了,实际上这是一个反问句。变成陈述句为:那个服了不死之药的美女不可能使这已死的星球再生。文章最后一句“或者她在那一面明镜中看见了什么人的面影吧。”吸引她而去的是朝思暮想的“什么人的面
影”。这里的“什么人”和开头的“某某人”固然不是同一人,却是相互思念的一对。首尾呼应,“思念”贯穿全文。
作为一篇随笔散文,巴金到底思念哪个某人呢?我们很自然地想到《随想录》中的萧珊,巴金一生唯一的至爱。1935年,年仅十八岁的上海文学青年萧珊认识了三十一岁的作家巴金,第二年相恋。后抗战爆发,两人虽颠沛流离,却是患难与共。长达八年恋爱后,1944年二人在贵阳结婚。1972年,文革中因巴金牵连受尽迫害的萧珊患肠癌悲惨离世。后来巴金将妻子的骨灰放在他们的卧室里,将妻子的遗像放在床头,直至2005年逝世也不再婚。可见他们感情之笃。《日》《月》创作于1941年,抗战最艰苦的岁月,当时萧珊就读于云南西南联大,巴金多在重庆等地,二人聚少离多,巴金望月思人亦人之常情。文中不直书“萧珊”,可能是因二人年龄差距大且未婚,故用“某人”含蓄代之,而在心中却以家人相待。
即使这“某某人”不是萧珊,而“月”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象征着“思念”的载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等。无一不是寄托作者某种思念,是一种小家情怀。至于“月”表示献身于国的象征意义则几乎找不到。
教参认为《日》《月》主题一致的原因之一是写作时间仅一天之隔。写作时间固然可以了解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但以此界定主题未免主观臆断。人的情感复杂多变,不要说隔天,瞬间都可能万变。杜甫的《春望》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忧国,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思家。一首诗都能有两个主题,何况隔天之作呢?巴金今天忧国,明天思家思人,又有何不可?
综上所述,说《月》与《日》的主题同是歌颂为国家而献身的精神过于牵强,不能为师生所信服。说《月》的主题为一支思念的曲子则入情入理。为什么会有教参那样的解读呢?成龙唱的《国家》中“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这句歌词或许可以解释其中的缘由。先国后家,国家利益优先于个人利益。这种貌似进步的政治理念是否合乎逻辑呢?前苏联国强而民不富,瑞士丹麦民富而国不强。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冠军周洋在夺金后感谢爹妈的获奖感言引来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于再清的批评:“感谢你爹你妈没问题,首先还是要感谢国家。”舆论哗然。其实感谢家人与爱国并不矛盾,奥运夺冠不就是爱国明证吗?只讲政治,不讲人情,人情服从于政治。这种理念文革时登峰造极。1972年,萧珊就成了这种理念的牺牲品。1972年的月对巴金而言应当是凄神寒骨。丰富的心灵难道只是爱国之情吗?再如陆游,一个永恒的爱国诗人,谁能因为他心中一直珍藏着凄丽的沈园,而藐视他写下的那么多舒展一个男人博大胸襟的爱国诗篇,而否认他永恒价值的存在呢?巴金在《月》中思家思人,难道真的就掩盖住他在《日》中爱国之热情?难道就削减了他的艺术力量?何况“讲真话”是巴金一生执着的追求,在《月》中借冷月抒发思念之情又有何不妥?
我们在教学中常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而一个教师是否更应当有自己的思考?不盲从,不迷信,敢说“不”,要立足文本,言之有据,言之有情,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索丰富的语文世界。
(作者电话***)
第三篇:日和月 巴金
日和月
巴金
黄梅县刘佐中学周和枝 教学目标:
1、了解神话传说“夸父追日”“嫦娥奔月”。
2、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
4、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重点和难点:
3、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
4、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教学时间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简介代表作品及写作背景
学术界公认巴金的创作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1949年前,巴金写出了诸如《灭亡》、“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长篇小说《寒夜》及短篇小说《神》、《鬼》等20多部中长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影响了几代青年人,同时也奠定了巴金在现代文学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巴金的第二个创作高峰是在“文革”之后,他用了8年时间写了150篇《随想录》,计有42万字。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抗战时期的1940年,当时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侵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作者写此文,就是由此而发。
三、正音正词:
给下列色的字注音.旸谷()
一撮灰()
皓月()
姮娥()
解释下列词语。
皓月:
露台:
旸谷:
四、听读课文,初步感知作品。
课文包含了哪两个神话传说?对这两个人物的行为,你是怎么看的?对这两个人物的行为的评价,各抒己见。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旸谷,渴死。”
--《山海经》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
--《淮南子》 品读《日》,研讨
1.“飞蛾”为什么值得赞美?
因为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或者浸在油中,这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
2、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忽然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命”?
因为前面所说的夸父和飞蛾都是为了后面的铺垫而产生的,目的是引出后面这句话。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重点,为着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作者理想中的人格。
3、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这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正是为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才会有飞蛾、夸父的牺牲行为,他们热烈追求光和热的行为,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向往,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黑暗所笼罩。
4、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表达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的行为。
5、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日》和《月》都是在四十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企盼胜利的到来,因此可以理解巴金为什么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日
飞蛾;夸父(扑火;追日)
品 人(舍弃生命)悟: 追求光明而献身
我(愿做飞蛾)
第二课时 《月》
一、合作研讨:
1、月亮在文中带给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你能联想到哪些古诗文的哪些诗句?
最突出的感觉是寒冷。譬如:“我望着明月,总觉得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子。”“月光冷的很”“望见落了霜的地上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的。”使人联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苏轼的“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等。
2、“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文章一再地写月的“冷”“死”有什么含义?
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冷”“死”感情色彩强烈,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憎恨。
3.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虽然作者用的是疑问的语气,但是在姮娥的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
二、探究总结:
飞蛾扑火、夸父追日、嫦娥奔月,这三者是不是有相似之处呢?
飞蛾扑火,“终于死在灯下”,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总算“得到了光,也得到了热”。由飞蛾作者进而联想到夸父“追赶日影,渴死在谷”,与飞蛾的葬身灯下情同、理近。嫦娥奔月,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他们为了自己的追求,百折不挠,坚韧顽强,心甘情愿,在所不惜。
三、对比阅读::
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明显突出,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月
月光—冷—死的光
改 变
嫦娥奔月
第四篇:巴金的灯说课稿
大家好!著名作家巴金先生曾说:“任何时候在我的面前或远或近,或明或暗,总有一道亮光。只要我一心向前,它会永远给我指路。”而巴金先生也将他所有的信仰化成了一盏灯,一盏心灵之灯,一盏有理想、有光明、有正义的灯。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灯》的教学思路,具体为:说教材、学情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小结。
一、说教材:
《灯》这篇经典的散文,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基础版)第二册第七单元,是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了解散文的一般特点,掌握赏读散文的基本方法。欣赏散文,要注意理清作者的思路,进而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通过对散文的“形”——文章素材的理解,深刻领会散文的“神”——文章的主旨、思想——所蕴含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本文的授课对象为五年制播音主持和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作为表演艺术类的学生,他们本身对文化课的学习不是很感兴趣。对于课文内容他们更多的是偏向于感性上的认识,而理性上的思考则可能较为欠缺。针对这一情况,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特征,在课堂上分角色朗读课文,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专业技能的平台,以此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然后老师再进行点评和指引,由浅入深,帮助学生逐层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本文的线索,文中所写的具体的灯及作者的感情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情感与态度目标:感受巴金这盏世纪明灯的人格魅力。
重点与难点:因为我们的学生这一阶段的思维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所以把掌握本文的线索、找出文章所写的具体的灯以及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确立为教学重点。《灯》写于1942年,时间距离我们现在比较久远,所以把握巴金的
作品及其人格魅力、理解“灯”的象征意义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本着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思维方法,带领学生进入境界,自主阅读。通过课前布置的具体预习任务,让学生分组自主、合作学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巴金更多的知识;再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将学生怀念巴金的感情凝聚成推动教学活动的诱发力,缩短学生与作者、作品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灯”的象征意义,“作品灯”和“现实灯”的认知和情感交融到一体,点燃学生的精神之灯,从而达到“以情促知、以知增情,情知交融”的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视让学生参与和互相学习,同时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概括为一句话: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讲析。
(一)导入
从初中时学过的高尔基的散文《海燕》开始导入,引出象征手法,(象征手法:以具体事物去表现某种抽象意义或不便表达的意义的一种文学手法。包含象征体和本体两个方面,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必须有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依靠联想建立,就是从一事物想到与之有一定联系的别的事物,也就是从本体想到象征体的相似点、相近点,从而使抽象的思想、意义、概念形象化、具体化。)然后进入到本次课《灯》。这样设计导语,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
接着请学生发言,让他们来谈谈巴金的情况,互相进行补充,利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点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巴金先生的人格魅力,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课文教学做情感铺垫。
简介背景时让学生理解巴金先生当时的心情,使学生能准确地把握那个时代的脉搏,为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做铺垫。题解:
文章的标题“灯”有多层意义,既指文中所写的灯光,又指光明、温暖、希
望,也是一种对抗战必胜的信念。
(二)整体感知
由学生单独朗读文章,整体感知课文,在此过程中进行适当点评,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三)精读品析
在把握文章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精读品析。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设疑:文章的线索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展开思路的?全文内容始终是围绕着“灯”展开和深化的,所以“灯”就是本文的线索。具体脉络是:先写眼前的灯给“我”和夜行者带来光明、温暖和勇气。再写回忆的灯给“我”和在人生道路上的奋进者带来光明、温暖。接着写联想的灯给古今中外的人带来光明、温暖和勇气。最后回过来写眼前的灯,得出“灯光是不会灭的”的结论。然后让学生自己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并给出答案。老师进行小结:全文一共有13个自然段,根据作者的思路,可以分成四个部分:
一、(1-4)眼前的灯给“我”和夜行者带来光明、温暖和勇气。
二、(5-8)从眼前的灯光引起回忆,赞美灯光给人以勇气和温暖,指明前进方向。(“回忆”—切身的经历、体会)
三、(9-12)讲述有关灯的传说与友人的故事。进一步揭示灯光的象征意义。(“联想”—域外的传说、朋友的经历)
四、(13)坚信“灯光是不会灭的”,完成了由“窒闷”到“微笑”的感情变化。(结束了“回忆、联想”,再次写“眼前”—“对着山那边微笑了”)这个设计遵循渐进的原理,由浅入深,为品读课文做了铺垫。
接下来请学生细读课文,找出文中所写的具体的灯有哪些?与“我”的关系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并说明原因。学生回答后展示板书,作必要的牵引:文中所写的具体的灯一共有6盏,分别是:平房射出的灯光,雪夜豆大的灯光,哈里希岛的长夜孤灯,希洛点燃的火炬,友人看见的油灯。前两盏是“我”亲身经历的灯,是无意受惠,不仅为身体指路,而且为灵魂指路;后三盏是“我”听说的灯,是有意施惠,为亲人、情人、陌生人传递亲情、爱情和友情,它不仅为亲人导航,而且为人生导航。作者的感情变化由窒闷到 微笑,是因为他看到了希望之灯,看到了光明,看到了胜利。(课件)本环节旨在让学
生通过细读、精读等方式,带着明确的问题读文本,吃透文本内容,从而找出文中所写的具体的“灯”及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可让学生结合教材提供的写作背景,抓住关键语句,理解“灯”的象征意义,再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回答出更多“灯”的象征意义。
(四)拓展延伸
语文学习源自教材,但不可局限于教材,应当向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独立思考精神的引导。借助以上对课文的分析,请学生为文题“灯”加上定语(如胜利之灯、希望之灯、精神之灯等等),以此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领悟“灯”的象征意义。此外,文中有一句话:“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可让学生进行讨论,谈谈他们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由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人生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里,又生活在一个精神的世界里,仅仅是物质世界的满足,远远不能让人感到真正的幸福。举出郑民生事件的案例。2010年3月23日,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门口,前外科医生郑民生55秒内连续刺杀了13名小学生,造成8死5伤的惨痛后果。他曾经是一名很出色的医生,但在经历感情的失败和失业后,他用这种非常极端的方式把罪恶的黑手伸向了一群无辜的孩子。究其原因,也许是由于精神的极度空虚和迷惘,但他的行为绝不是由于物质条件的缺乏,而是由于希望的灯、心中的灯早已熄灭。由此可见精神之灯对于人类生存的意义。而当今社会的竞争很激烈,伴随着竞争而来的是压力。我们的同学应该敢于面对困难,对生活要充满希望,时刻点燃自己的那盏希望之灯、精神之灯。
教学过程的最后两个环节是小结全文和布置作业。课文通过现实、回忆、联想,写灯给人们照明、指路,从而使人感到希望和光明,作者以此给人们点燃心中希望之灯、精神之灯。然后根据学情设计:可布置学生写一篇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读后感。通过作文练习,让学生再次走进巴金先生的心灵世界,感受他的人格魅力。接下来我将对我的教学思路进行小结。
六、小结
一直以来,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接受的还是应试教育,课堂上仍然习惯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而我们的学生在初中毕业后来到艺校求学,更多的是偏向于对专业的学习,而作为老师,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动起来,布置他们完成各项任务,回答课堂上的提问要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这样才
能让他们重拾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五篇:巴金《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8、短文两篇
北仑区紫石中学 胡俊杰
一、教学目标
1、扩写、续写、创写一个句子,来欣赏、感悟《日》。
2、对比阅读、分析《月》。
3、体会日月所表达的作者热情洋溢和细腻幽静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创写句子的模式来教学课文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四、指导思想:
1、培养学生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一种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环境。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看导语,介绍作者巴金。
巴金生平: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04年11月25日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无党派。1921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中学习,1925年毕业。1927年旅居法国。1928年回国,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学季刊》编委。1934年到日本。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50年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茅盾文学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1988年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1996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是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1927年旅居法国期间,创作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1931年《激流三部曲》之一的《家》在《时报》连载,是巴金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品之一,被译成20多种文字。1934年写了《神》、《鬼》、《人》三部短篇。长篇小说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及《抗战三部曲》(《火》之
一、之
二、之三;中篇小说《憩园》、《寒夜》)。译有赫尔岑回忆录《往事与随想》。1978年底—1986年8月,创作了五卷本散文《随想录》。1958年─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巴金文集》十四卷。1994年《巴金全集》26卷全部出版。到1994年6月,共写作并出版了120部著作,还翻译了62部外国作品,出版了54部巴金研究专著。
1981年提出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设想。1985年3月主持开馆典礼,并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图书、杂志、报纸、手稿、书信、照片、文物捐给了文学馆,共7665件。1994年又捐出了1927年他在法国主编的《平等》杂志,23期合订本,是国内孤本;两位著名的无政府主义革命家于1927年6月和7月由美国狱中写给巴金的亲笔信;1950年在波兰举行的第二次世界和平大会的纪念册,上面有巴金征得的几十位世界名人的签名,是“国宝”级的文物。
1982年获意大利卡森蒂诺研究院授予的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军团勋章。1984年被香港中文大学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被授予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名誉院士称号和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90年获苏联最高荣誉勋章──苏联人民友谊勋章,同年还获第一届福冈亚洲文化奖特别奖。1993年4月获亚洲华文作家文艺基金会颁发的“资深作家敬慰奖”,同年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评委会授予巴金和以巴金为主席的中国作家协会特别奖。1994年4月,首届文学界为纪念其90华诞举行了“巴金与二十世纪研讨会”和《讲真话,把心交给读者──巴金》大型图片展览。1998年获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文学艺术最高奖项——杰出贡献奖。1999年10月,经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发现的一颗小行星为被命名为“巴金星”。
夫人:萧珊。原名陈蕴珍。曾就读于上海爱国女中。1944年5月8日结婚,1973年因病在京逝世。儿子:李小棠。在上海市政协文史研究室工作;女儿:李小林。《收获》编辑部副主编。
二、检查预习
理解生字,请学生注音:旸、姮、皓、浸
三、朗读课文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个别学生朗读,全体大声齐读。
三、创写教学
1、速读课文,扩写一个句子
活动内容:请同学们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扩写“这是一篇写
日的文章”这个句子。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整体上多角度的理解课文内容。
2、寻读课文,续写一个句子
请同学们读课文,续写“我从文中发现了„„”这个句子。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地探究课文的内涵。
3、细读课文,创造一个句子
请同学们从品析、欣赏、感受等方面入手,就课文内容说一句欣赏的话。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美点赏析。
四、内容探究
1、作者为什么不写日,不写月,却写这些与日月无关的东西?
2、作者为什么在《日》中,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而在《月》中,又提到了冷?
3、理解光明和寒冷特殊的含义。
4、在《月》中,第四段大段的月下感受与本文有什么联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联系两篇课文,找出贯穿两者之间的中心思想。
第二课时
文本探究:
6、“飞蛾”为什么值得赞美?
因为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或者浸在油中,这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
7、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笔锋忽然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因为前面所说的夸父和飞蛾都是为了后面的铺垫而产生的,目的是引出后面的这句话,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重点,为着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作者理想中的人格。
8、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这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正是为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才会有飞蛾、夸父的牺牲行为。他们热烈追求光和热的行为,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黑暗所笼罩。
9、“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前面已经用了很多语言描述自己在月光中清冷的感受,于是在这里才会说出这句话。他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与前文的《日》有相通的地方。而不是像以往的文学家那样只是歌颂月亮、赞美月亮。
10、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虽然作者用的是疑问的语气,但是在姮娥的身上,作者也寄托了自己的人格理想。
11、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的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课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它成为了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写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的行为。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日》和《月》都是在四十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企盼胜利的到来,因此可以理解巴金为什么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人。
12、月亮在这里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文章中的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中的哪些诗句?
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冰冷。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望着明月,总觉寒光冷气浸入我的身体”,“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等等。
这种意境使人想起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苏轼的“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李商隐的“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等。
13、如何理解“日”、“飞蛾”、“夸父”、“姮娥”等的象征意义?
这些人和物都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拒绝寒冷的思想感情。(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神话传说)。
14、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体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冷和热是一种及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突出明显,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更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日》表现了巴金激情澎湃的一面;而《月》集中体现了巴金细腻幽静的另一面。虽然风格不同,但作者的感情却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旸谷的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改变现状的姮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是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