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时间:2019-05-15 06:55: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美学原理》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第一篇:《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美学原理课教学大纲

中文系

第一章:美学导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第一节 美学课简介

一、课程定位:

“美学原理”课是汉语言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必修课),是文艺理论课程群当中的核心和基础部分。课内学时48课时,学习时间为16周,3学分。

二、主要内容

对美学学科的介绍与说明,对人类的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发生、审美活动的独立的整体探讨,对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价值类型、现实的审美活动、现实审美活动的个性的具体分析,以及对美的哲学探讨,从而对人类的审美现象形成全面剖析。

三、教学目的:

通过“美学原理”课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理解美学的基本特性与问题,把握与理解审美活动的结构与特点,了解美的类型或形态,体悟美的文化意蕴以及审美活动的人类学起源与宇宙学根据,从而增强学生的美学修养,开启学生的人文智慧。树立健康的审美观,正确地分析古今中外的各种文学现象,为学生学习其他文学课程、从事各项社会工作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美学虽然是中文系的课程,但严格地说,美学的学科性质却应归属于哲学。也就是说,美学在本质上与哲学一样,运思面对着的是永恒无解的难题,永远在问题的境域之中。没有问题就没有美学,这是美学的困惑也是美学的魅力,所以,学习美学要有“问题意识”,要把美学问题与中外美学史联系起来,倡导“交流”“对话”的解释学的思想方法,因为美学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开启学生的人文智慧。

四、教学手段和方法

“美学”是一门较抽象,理论性较强的课,以讲授为主。在讲授的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并要求学生对少数经典文献要做较为深入的阅读和讨论。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审美问题的能力。

讲授中突出重点难点,解决疑点。适当地安排审美鉴赏实践,如观摩影像,举行文艺作品研讨会,在审美实践中学习美学,提高审美能力。第二节 美学与文艺理论课程群

一、何为课程群:在研究对象具有交叉和相互联系的一些课程称之为一类课程群。我们将从理论上把握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相关课程称作广义的文学理论课程群。它们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角度,最终为理解文艺的丰富性提供帮助。

二、文艺理论:从文学活动、文学创造、文学作品、文学消费与接受4个方面建构有当代感的理论体系。尤其是对于“文学活动”的认识,从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入手,把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作多层面的系统性的把握,提出了“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含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这样一个重要的基本观点。

三、文艺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来阐释文学活动过程,因为一般的认识论是无法代替审美心理学的。

三、中国古代文论(中国文学批评史):对中国古代有关文艺的理论进行梳理和阐释

四、西方文论:西方文论与美学又分为古典与现代两大部分。西方现代文论变化大、问题新、流派多,更值得我们重视和关注,它体现出的社会批判的转向、语言学的转向、反理性的转向以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与分析。

五、马列文论:马克思主义对当代具有的批判意义使得马克思主义文论依然是一股活跃的学术力量。主要讲述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的文艺思想。广义的也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自卢卡奇、葛兰西、阿尔都塞、法兰克福学派到当今最有影响的两位马克思主义文论家――詹姆逊和伊格尔顿――的思想。

六、美学概论(原理、导论):从哲学的角度去探讨包括艺术在内的人类审美活动的特点与价值意义。

本课程选用朱立元主编《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另外可参考

王旭晓《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周长鼎、尤西林著《审美学》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杨辛、甘霖著《美学原理新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张法《美学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七、美学其它分支学科

中国美学史 西方美学史、现代西方美学、文艺美学、比较美学

第三节 美学的历史与现状

一、美≠美学:

审美活动很早就出现,“美学”学科出现得较晚。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审美作为精神活动 美学的史前史

二、是“美”还是“审美”

“美”具有本质论之嫌疑,而“审美”是以实践论为基础,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实践关系。

三、“美学”一词命名和翻译

1、“美学”一词出现的哲学背景

一般认为,美学学科的名称Aesthetica(英文是Aesthetics,现代德文Ästhetik),是德国哲学家的鲍姆加通(Baumgarten,1714一172)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

2、鲍姆加通所说“美学”的内涵

aesthetics(感性学),鲍姆加通所谓的“Aesthetca”还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美学”。鲍姆加通的“Aesthetica”的对象和范围是比“审美”广泛得多的“感性认识”,他的定义是:“Aesthetica(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的学说、用美的方式去思维的艺术、类理性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

3、“美学”名称的定型

康德对三大批判对知、情、意的讨论。黑格尔及谢林时代这一名称仍然处于争议当中,他们对“美学”概念作了狭隘化改造:艺术哲学。黑格尔《美学》(Ästhetik)。直到费舍尔(黑格尔传人)于1846-1857年发表六卷本《Ästhetik或美的科学》,才使这一名称被确定下来。

4.“美学”一词是通过日本学人的转译而进入中国学界的。

用美学来译aesthetics,在现代汉语体系中是有问题的,现代汉语在形成时模仿西方近代文化的明晰性,区分性和机械观,这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另一个很大很大的问题,不在这里讨论。在汉语语境中,“美”成了与“美感”相对的词,完全客观化了,“美学”因词生义就成了“美”的科学。

第四节 美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属性

作为一门学科,美学既是很年轻的,也是发展变化很大的,问题很多,这是学习美学的困难所在,也是学习美学的乐趣所在。

一、美学是“一门奇怪的学科”

一)研究对象人言人殊

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呢?这却是个人言言殊的问题。国内美学界就有些不同意见,1)“美学是研究美的学问” 2)“美学是艺术哲学”

3)“美学研究是以研究审美心理为中心的研究美和艺术的科学”(研究审美经验)4)研究审美关系的一门学问 5)以审美活动为逻辑起点 美学的研究对象

一般而言,美学的研究对象是:

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艺术社会学(李泽厚)美的本质、观念和美的认识(蔡仪)人的主客观的审美实践(朱光潜)

二、美学学科在当代面临的危机和挑战

一)西方强势美学话语(理性-感性二分和本质论思维)与非西方的美学现象的不协调

二)二十世纪西方哲学(分析哲学、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反本质论趋向以及对传统美学是个假问题的指责

三)社会学和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有关文化资本、口味区隔(distinction)对美学的挑战

四)消费文化、日常生活审美泛化对美学的冲击(功利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与犬儒主义cynicism)

三、美学的人文学科属性 一)近现代以来的学科分化:

“学科”概念分析:基本含义;学科的历史规训性

社会科学的这种分类实际起因于17、18世纪的自然科学分化:18世纪末自然哲学断裂为各门独立的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就是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的自然哲学中分化出来的);而社会科学稍后又从道德哲学中分裂出来。正是从这时起,现代意义上的诸种学科才正式诞生。

“人文学科”(humanities)这一名称本身就是科学所界定的,是20世纪对那些被排拒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外的学科的简便总称。现代哲学是由科学形成时清除出来的东西界定的,其他现代人文学科则首先以古典语文学的形式出现,其后衍生出历史、现代语言甚至艺术史。二)何为人文学科?

A、从近代以来学科分化的历史看

意(逻辑 真)(感性认识 美)(伦理 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学科)

人文科学在德文中又称“精神科学”,它包括传统的语文学及历史、哲学、文学、美学、伦理学等,它具有关注“精神”、“理想”、“价值”的特点。B、从词源学看

humanities的词源是humanitas(拉丁文,有“人性”或“人情”的意思,又与“paideia”即“开化、教化”相通)

源于古罗马西赛尼一种理想化的教育思想,指古罗马时代成长为人,即“公民”(自由民)所必修的科目:哲学、语言修辞、历史、数学等。C、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

1)以作为主体的人为对象,从主体性角度去看待和理解人的各类活动

人文学科是一种价值导向:任何一门学科都可因偏重于主体修养功能而人文学科化。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科学)

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为人发展自身相应能力素质的一种自我实现活动(人文学科)2)评价性而非事实性 应当是什么?

终极目标是:“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

为包括科学在内的人类实践活动提供价值尺度和目的观 3)体验性 参与而非认识

第五节 美学的任务和学习方法

一、美学的任务: 促进生活审美化

探索和帮助人们理解审美活动与美 指导审美实践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美学学习方法参考 朱光潜先生的总结:

1980年10月11日在全国高校美学老师进修班上的讲话 不通一艺莫谈艺,实践实感是真凭。坚持马列第一义,古今中外要贯通。勤钻资料忌空论,放眼世界需外文。博学终须能守约,先打游击后攻城。锲而不舍是诀窍,凡有志者事竟成。

老子决不是天下第一,要虚心争鸣,接受批评。也不作随风转的墙头草,挺起肩膀,端正人品和学风!要重视基础理论 重视培养审美感受能力 培养和树立崇高美好的人生观

知识面要宽:哲学、历史、心理学、各类艺术、创作;新学科 附录:美学理论课基本书目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或《马恩全选集》第42卷)康德《判断力批判》

特里·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谈美》、《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李泽厚《美的历程》、《美学四讲》 宗白华《艺境》、《美学散步》

思考题:

1、简述美学的人文学科属性。

2、谈谈你对美学学习方法的理解。

第二章 关于美的本质

第一节

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美是什么”――“哪些东西是美的” 一)美的本质问题在美学史上的地位

美的本质问题的解决,是解决美学中其他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它决定了作为它的反映形态一审美意识的本质特征的解决。二)拉图之问

柏拉图著作《大希庇阿斯篇》中记载希庇阿斯的以下三种定义均有局限性 第一,“美就是一位漂亮的小姐”。第二,“美是黄金”。第三,“美是恰当”。苏格拉底的总结:

第一,“美就是有用的”。第二,“有益就是美的”。第三,“美就是视觉和听觉所产生的快感”。

三)柏拉图之问的价值

二、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本质

在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唯心主义美学观点的最著名的代表有柏拉图、普罗丁、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克罗齐等

三、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上探讨美的本质

与以上相对的,是亚里士多德、狄德罗、柏克、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唯物主义美学观点。

四、西方现当代对美的本质的讨论

1.审美心理学 心理学崛起对传统形而上学探讨的冲击,建立各派心理美学――美感是怎样形成的。意大利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提出,美是一种“直觉”。不同于认识的态度和方式,只感受对象的外在形象,直觉中的对象与实用性、概念性割断了关系,表现为诉纯粹的直觉形象。直觉又是心灵对待事物的形式。心与物在直觉中相互结合,主体产生美感。德国谷鲁斯、英国浮龙•李提出,“内摩仿”产生美。观看外物时,人的内心产生相应的起伏。

运动、线条、对称

内摩仿是产生美和美感的关键

德国立普斯认为,“移情”产生美。欣赏时人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对象当中,使对象有自身的情感。“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矣,雨雪霏霏” 瑞士布洛认为“距离”产生美。心理距离与超功利态度 均抓住了审美心理过程的各个环节来展开研究,各有贡献。

2、形式美学

英国贝尔“美在形式”俄罗斯形式主义 语言手法和形式 捷克、法国结构主义诗学

3.分析美学与存在主义美学 维特根斯坦 可证实与不可证实

摹状形容词与谓词(判断)海德格尔

第二节 我国当代美学界对美的本质的讨论看法

一、缘起

1956年,朱光潜自我批判引发其它美学家的讨论,最热烈的是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讨论

二、主要观点

第一,主观论,“美是观念”。代表人物是吕荧和高尔太。

第二,客观论(自然说),“美在物本身”、“美是典型”。代表人物是蔡仪。

第三,主客观统一论。代表人物是朱光潜。他给美下了如下定义:“美是客观方面某些事物、性质和形状适合主观方面意识形态,可以交融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完整形象的那种特质。”

第四,客观论(社会说),“美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代表人物李泽厚。

思考题:

1、简述西方有关美学本质的探讨史。

2、我国当代对美的本质有哪几种观点?

第三章 中国美学史述要

一、概述

中国美学可分为古代与近现代两大阶段。中国古代美学严格的说是不是美学而是美学思想,严格意义上的美学,即把美学当作一个学科的美学,那是近代由王国维等人从西方引进过来的。

中国古代哲学与重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西方哲学不同,它的人生论与伦理学的色彩更为显明。“人为天地之心”,中国哲学始终把人生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注意对人的性情陶冶、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它特别关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信奉“尽心、知命、事天”的儒家美学主要为中国古代美学设定了审美价值的层面,追求“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道家美学主要为中国古代美学拓展了审美心态的层面,而主张“一朝风月,万古长风”的禅宗美学则主要为中国古代美学开启了审美境界的层面。中国古代哲学讲究天人合一,儒、道、释三家也都从不同的角度是把天人合一当作了自己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审美的极致。以儒、道、释思想为精粹部分的中国古代美学有着丰厚的人文蕴含,它体现着中国古人对人生诗意与心灵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二、儒家学派在哲学与美学上的贡献

儒家推崇的精神境界“体仁”:“因为与万物为一,无所窒碍,胸中泰然,岂有不乐之理。”(《朱子语类》卷三十三)儒家的“体仁”境界既是道德的境界,也是审美的境界,它具有一种准宗教的性质。

“中国文学人间性最丰富,始终不离教化,有助于族类之凝聚与旺盛。历代诗人除歌咏自然外,以天伦恩爱、亲朋赠答、吊古怀旧、伤时悯乱之作为多。中国人心魄所寄为现世今生,于平凡生活中体会无穷之人情美,并以历史情感替代宗教感情,使自然与古往今来之大群相融合。”(许思园:《论中国文化二题》,《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一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5页)

三、道家对中国古代美学的深刻影响

“道可道,非常道”。道家之道本身就充满了美学的韵味,道不仅具有宇宙本体论的意味,更重要的还在于,它可以提升人的现实的存在,使人与道合一,使宇宙论与人生论结合起来,达到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由境界,这也是审美的境界。“体道”是“澄怀观道”,道内化为人生逍遥的审美境界,一种自由的境界。

四、禅宗对中国美学的贡献

禅宗讲顿悟与涅槃,这些既是人生论也是审美论。禅宗主张“自性本自具足”的佛性论,主张“一切法皆从心生”,特别强调“心”的地位和作用,肯定个体心灵感受的唯一实在性。禅宗认定“法”由“心”生、“境”由“心”造,而“心”是空寂的,所以“心”所显现的世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皆属虚幻不实,“名相不实,世界如幻”,“一切诸法,如影如响,无有实者”“一切境界,本自空,无一法可得”(《五灯会元·卷三》)。因此,禅宗主张彻底破除任何对语言、概念、思辨、修养、权威的执着,才可能顿悟。禅宗的顿悟 是一种非逻辑非认识的直觉,是一种浑融的个人心理体验,它打破了心物的二元对立,使人的意识与潜意识得到沟通融汇,在顿悟里像盐溶于水一样地融入了理解、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禅宗的顿悟与审美经验是相通的,在涅槃的境界里,微尘中可见大千,刹那间便是终古,从而达到万物一体、梵我合一的境界。中国美学特别强调“有意境自成高格”,强调“境生于象外”,讲究景外之景,象外之象,意有尽而意无穷,可以说正是禅宗的顿悟与涅槃孕化出了中国古代美学的境界论。

五、近现代

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结构与价值系统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西学东渐,美学也被引进了中国。近代,日本曾是我们接受西学的一个重要渠道。日本人中江肇明(1847-1901)把Aesthetics翻译为汉语“美学”,并为汉语界广泛地接受。

王国维是较早把美学引进中国的中国学者。用西方的美学观念去分析评论《红楼梦》。在《人间诗话》,把审美与人生联系起来,对中国古代美学中的意境作了颇具新意的解释。对美学学科倾注了毕生精力的是朱光潜。他比较系统地把西方美学引进中国,而且早在40年代就一方面接受王国维意境说的影响,一方面接受了西方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的一些美学思想(如克罗齐的“直觉说”,李普斯的“移情说”,布洛的“审美距离说”)的影响,并把它们整合成为一个自己的美学系统。他认为美是人的心灵的创造,是人的心灵与外物的一种契合而产生的有表现性质的情趣与意境。他还强调审美态度,认为这种情趣与意境的产生与审美态度有关,而审美的态度是一种不同于道德不同于实践的一种特殊的人生态度。

50与60年代,中国学术界出现美学大讨论(前面介绍过)。80年代,中国又一次出现“美学热”。李泽厚在《美学四讲》“自由的形式”。

思考题:

1、简述中国古代美学的历史变迁和特征。

2、以王维诗歌为例说明禅宗的美学意义。

第四章 审美活动

第一节 审美活动的发生

一、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

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应该将对象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2)实践活动就是人与世界的主客体关系,且这种关系是有规定性的 实践活动只指人与世界的实践关系,动物与世界不存在这种关系:“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实践活动与主客体关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没有不涉及主客体关系的实践活动,也不存在与实践无关的主体客关系。与实践活动无关的“关系”不是主客体关系。因此,把哲学的基本问题归结为“人同世界的关系”(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也思维对存在的关系),要比归结为“人的活动”更恰当。

3)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二重化”:人与自身关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在现实中和意识中都可以将自己化分为二,:现实或实践中,人的本质既存在于自身,又外化于对象之中;在意识活动或精神活动中,人既是自意识的主体,又是自意识的客体。因此,在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中存在着双重的主客关系:其一是同外界对象发生主客关系,其二是同自身发生主客关系。

二、人的实践活动有别于动物

“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就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202页)

“诚然,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子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地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97页。)

三、在关系中去理解审美活动

导课:略:人的需要及层次:自身作为生物的需要

马斯洛:生理、安全

一、归属和爱;尊重;趋优欲望)劳动对需要的发展:生产对象,再生产意识

1)人掌握(“掌握”的意义包括两方面:A、认识;B、实践 世界的四种方式

“整体,当它在头脑中作为思想整体而出现时,是思维着的头脑的产物,这个头脑用它所专有的方式掌握世界,而这种方式是不同于对于世界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哲学精神的(理论的)、艺术精神的、宗教精神的、实践精神的方式体现的也是人同世界的主客体实践关系。

人同世界的物质关系:从人与自身(有机体生存、代谢)到人与自然(与物的流通、改造)再到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是物质的)

人同世界的精神关系:三种 认识关系;功利关系和审美关系(实际上三者不可分割)认识关系――主客观是否相合,知识性。通过实践认识对象世界(包括外貌、本质、联系、规律)的真实情况及其对人类的意义。

功利关系――伦理关系,对象与人的实际需要,衣食住行、安全、病重、友谊、爱情等等。通过实践在对象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和意志,并根据目的和意志实现的情况考察对象对主体的益损利弊,作出功利评价。伦理道德规范,趋利避害,利于群体生存发展。审美关系:一方面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外界对象和主体自身,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们从对外界对象和主体自身的观照中体验到身心的自由与生活的美好,从而获得某种精神上的和情感上的愉悦,使得身心保持和谐、平衡、有序的。指向人和人生的审美化。

人同世界的精神关系

认知关系

功利关系

审美关系

对象的性质

本质力量的性质

作为掌握世界的方式

理论的(科学的)实践-精神的艺术(审美)的 对应学科

哲学领域

认识论

伦理学

审美学

其它领域

自然科学

人文学科

现实审美

社会科学

伦理道德

艺术审美

工艺技术

行为制度

(创作、欣赏)

2)在审美关系中理解审美活动

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客体)的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二者缺一这种关系就不能成立。

“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也就是说,它只能象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对我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对那个与它的相适应的感觉说来才有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

“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有关系的规定性造成了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眼睛对对象的感受与耳朵不同。„第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恰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它的对象性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的方式。”(《1844年手稿》第79页)第二节 审美活动和审美关系的特殊性

外部看:直接指向形式,享受形式,创造形式 内部看:基于一种精神生活、情感生活 参阅课本(超功利性;主体性和感性特征)

把艺术精神同理论精神、宗教精神、实践精神并列为人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视艺术为历史地形成的、不可缺少的一种独特的掌握世界的方式。

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反映,其特点是带着主体的思想感情,凭借想象、幻想,改造由客观外部世界与人的内部世界提供的材料,创造一个假定性的形式,来表现主体的审美理想。因此,艺术活动,体现了人同自然、主体同客体的统一,体现了人的精神力量与创造能力。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审美的核心是审美关系理论。

2、简述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第五章 审美主体和审美意识

审美实践论和审美关系理论(自然人化是更基础的理论)是研究审美活动的理论基础,因此,审美活动是在两极主体――客体的互动中形成的。

第一节:审美主体(从自然人化理论开始)

一、自然人化理论

自然人化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深刻思想,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基石。其要义是人类通过漫长历史的社会生产实践,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结构。自然在人力求控制、征服、改造和利用的过程中,人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世界在自然中得到实现。(但同时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

自然人化首先包括对客体的改造。自然人化是探讨美的本质,美感的本质的基本出发点。它标志着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历史尺度,标志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和自然关系发生了根本改变。人通过生产实践从自然界分化出来,把自然界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从而与自然对立。自然界最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同人们对立的。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随着实践的不断深 入,人们支配的自然事物越来越多,在一定条件下,人和自然的地位相互转化,人由被统治的地位变为统治的地位,人成为自然的主宰。在这一新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出现了新的矛盾对立关系,主体与客体达到了一种新形式的统一。

自然人化不仅指对客体的改造,也包括对主体的改造。自然人化是同步行进的双重历史实践进程,即外在自然的人化与内在自然的人化,亦即客体自然的人化与主体自然的人化。

在外在——客体自然的人化中,自然成为人的自然,成为一种“社会存在”,自然实现着人的目的,体现着人的本质,自然感性形式积淀了社会理性内容,这时便成了美。

内在——主体自然的人化,是人类自身的自然——五官感觉的人化,它形成了人特有的审美——美感能力。这是在人类社会劳动实践过程中和外在——客体自然的人化交融生发的产物。一方面,客体自然的人化形成了美,与此相统一的另一方面,主体自然的人化形成了美感和审美能力。人类的审美活动、创造美的活动,就这样须臾离不开自然的人化。马克思的“自然人化”思想,虽不是直接着眼于人类的审美活动,而是着眼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本性,但它确乎从最深层次上揭示了美和审美的秘密,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奠定了基础。

二、审美主体

审美主体是在社会实践特别是审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人。审美主体是与审美客体相关相对的美学范畴。离开审美客体就无所谓审美主体,同样没有审美主体也就不存在审美客体。审美主体具有社会主体和个人主体的两种含义,但一般来说通常是指个人主体,即人类个体或个体人。当然,个体人并不都是审美主体,只有当他具有一定审美能力并从事审美实践活动,才能成为审美主体。

审美活动离不开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在美学史上对审美的研究多有偏颇,有的夸大了主体的作用,认为审美客体是从审美主体的心灵中产生的;有的则抹杀了主体的能动作用和存在价值。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揭示出审美主体的科学属性。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最初的人类是不具有主体性的,当人在不断的社会劳动实践中逐步认识并掌握了客观对象的规律性的同时,也创造了人类自身,产生了与动物根本不同的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性。在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进程中,主体在对对象的直观中意识到自己的本质力量,从而获得情感的愉悦,这时审美主体才真正形成。

美感要以客观对象的存在为前提,同时又与审美主体的自身条件密切相关。对审美主体来说,如果没有可感的客观事物作为欣赏对象,主体的感受、体验就会失去依据。另一方面,审美主体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只有当主体具有敏感的感知能力,能对客体对象的审美特质作出特殊的反映,具有一定的意象生成和形象创造能力,这样的主体才能成为审美主体。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主体的审美能力也在不断增进。

一方面,各种审美客体培养和提高着主体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主体不断提高的 审美能力又促进着审美客体的拓展和丰富。因为主体审美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客体能否和在何种程度上进入主体的审美视野,成为审美客体。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推动的辩证关系。“对于不辨韵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三、审美主体的特点:

感性观照;情感活动(审美情感);自由的主体(教材232页)

第二节:审美意识与美感

一、何为审美意识

指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射和能动的反映,一般通称为“美感”。美感就其内涵来说,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审美意识是广义的美感。它包括审美意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趣味、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

狭义的美感,专指审美感受,即指具有一定审美观点的主体,在接受美的事物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种综合着感知、理解、想象、情感等因素的复杂心理现象。审美感受构成审美意识的核心部分。

二、审美意识的发生

生理基础――心理基础

审美意识是人所独有的社会意识。它以人是否从对象中发现、确证自己的本质力量为转移,并由此确定审美意识的性质。审美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能动作用。一方面它可以在实践中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本质上把握客观现实,并积极地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当它一旦形成和系统化,又可以转化为人的内在力量,反作用于客观美,使客观事物打上精神印记,并推动人们去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美和发展美。

三、审美心理结构

1)审美心理结构:由人类社会历史性积累、影响而形成的审美生理――心理机制。是整个审美的心理的基础。

2)主体的审美追求:审美欲望(趋优欲望,生理)自由感性

3)审美态度:基于审美心理结构而对外界对象主动构成审美关系的特殊心理状态。4)审美趣味:在一定的审美感受的经验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审美爱好或偏好。人从一定审美需要出发对各种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主观情趣、态度、兴味、好尚和追求。又称“审美情趣”。

5)审美理想 是指人向往和追求的美的最好最高的境界。它是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产生,并是这种经验的高度概括。

四、审美标准的普遍性与个性

人们在审美评价中总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或遵循某种尺度去衡量和评估审美对象,这种用以衡量对象审美价值的尺度,就是审美评价的标准。审美标准存在着相对性和差异性。

第三节 审美意识的产生过程(略)一、二、三、四、距离产生美 移情 内摹仿 同构

思考题:

1、用自然人化理论解释审美主体的形成。

2、简述审美意识所包含的内容。

第六章 审美感受的心理过程

第一节 美感的心理构成因素

美感是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交错的矛盾统一体。它们既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功能,又彼此依赖、相互诱发、相互渗透,形成合规律的自由运动,从而产生一种非概念认识所能表达或穷尽的自由感受。

一、审美感知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美感的门户是感知;从生理学的角度看,美感的门户便是主体的各个感觉分析器。高级审美感官:眼睛、耳朵;低级审美感官:鼻子、舌头和身体。

眼睛占85%,耳朵为10%,其余感官合占5%。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 审美感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整体性: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德文Gestalt,相当于英文Configuration])知觉并不是各种感觉要素的复合,所谓知觉并不是先感知到个别成分而后注意整体,而是先感知到整体的现象,而后才注意到构成整体的诸成分。他们认为,知觉的完整性取决于人在知觉活动中将杂乱无章的对象改造成一定结构、一定形状的“完形”的能力。他们强调知觉的整体性特点,反对把知觉看成感觉的总和,反对把整体看成是部分机械相加或凑合,认为部分只有放在整体中来感知才能见出意义。这些见解都是合理的。统觉,指的是知觉内容的总和,包涵着人们已有的经验、知识、兴趣、态度,因而不再限于对事物个别属性的感知。2)敏锐的选择力。对象的感性形式是千姿百态、变幻莫测的。当主体专注于一 定对象时,审美感知凭借敏锐的选择能力,能善于捕捉对象在每一瞬间所给予的某些印象,以及对象在运动中的某些精微变化。

3)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审美主体对对象选择性的整体感知过程,始终受情感推动。作者的选择与他的期望和这种期望的内在图式(心理结构)有关,即与作者所处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长期生活所形成的先在心理结构,特别是他的由此产生的情感息息相关。

二、审美想象

想象力被马克思称为“人类的高级属性”之一。审美欣赏和艺术创造都需要想象。所谓形象思维其实就是创造性的想象,特别是能够表现内在本质的艺术想象。想象是一个有广泛内容的心理范畴,它的初级形式是简单的联想。联想又可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和对比联想等多种形式。想象的高一级形式,则是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

接近联想是甲乙两事物在时间、空间上相当接近,人们在经验中经常将它们联系起来,以致引起稳固的条件反射,由甲自然联想到乙,并引起相应的情绪反应。

类似联想是由甲乙两事物在性质上或状貌上的某种类似引起的。对比联想是建立在甲乙两事物性质或状貌对比关系上的联想。

联想的一种特殊形式叫“通感”,它是指五官感觉在感觉中互相挪移,各感官交相为用,互换该官能的感受领域。

想象的高一级形式中的再造性想象,是把知觉过的真实事物的表象,包括别人提供的形象化描述进行种种组合,构成一种新的、但客观上已经存在的表象。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也没有严格的界限,往往再造中有创造,创造中有再造。

三、审美情感

情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态度。审美情感以日常情感为基础,包含主体对审美对象理性的、社会的评价,是高级的情感类型。审美情感又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广泛地渗入其他心理因素之中,使整个审美进程浸染着情感色彩。

审美中的情感活动是以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作为基础的。从审美感知开始,情感因素就介入。刘勰《文心雕龙》中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形象地说明审美中情感活动随感知而展开的这一现象。

“移情”说:欣赏一个“客观化的自我”。立普斯从三个方面界定了审美的移情作用的特征:第一,审美的对象不是对象的存在或实体,而是体现一种受到主体灌注生命的有力量能活动的形象,因此它不是和主体对立的对象。第二,审美主体不是日常的“实用的自我”,而是“观照的自我”,只在对象生活着的自我,因此它也不是和对象对立的主体。第三,就主体与对象的关系来说,它不是一般知觉中对象在主体心中产生一个印象或观念那种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就生活在对象里,对象就从主体受到“生命灌注”那种统一的关系。因此,对象的形式就表现了人的生命、思想和情感,一个美的事物形式就是一种精神内容的象征。

四、审美理解

在美感诸要素的自由运动中暗地起作用,而使美感既不同于生理快感,也不同于概念认识。

两个特点:一是它的非概念性。二是意的无穷性。

如何实现理解?首先必须有明确的观赏态度。必须把审美或艺术中的事件、情节和情感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情节和情感区分开来。其次,要有与审美对象相关的必要知识储备。第三,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生活经验积累。

五、总结

美感是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交错的矛盾统一体。它们既有自己独特的心理功能,又彼此依赖,相互渗透,密不可分,不能独立存在。感知是美感的出发点和归宿;想象是美感的枢纽和载体;情感是美感的中介和动力;理解是美感的制导和规范。美感就是它们复杂交错的动力综合,是它合规律性的自由运动。

第二节 审美意识结构

审美意识是人们反映现实、认识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指审美主体反映美的各种意识形式。依主体反映美的各种意识形式的高低层次不同,可分为审美经验和审美理论。

一、审美经验

审美经验是审美功能活动形成的情感体验,它是多种心理功能的活动而产生的审美满足或愉快,它是积淀着理性的感性,是一种自由的感受。审美经验包括三方面主要内容:第一,审美能力,也就美的鉴赏力、判断力。它是由感受力(感觉力、知觉力)、表象力、想象力、思考力(理解力、知性)、情感力以及某种潜在的无意识意向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而成的,它是审美的主体可能性。第二,审美倾向,它包括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主要指主体审美的选择性。第三,审美感受,它包括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情感、审美理解四要素,是个体接触到当时当地客观存在的某一审美对象的具体的心理活动过程,表现为上述四要素综合的自由活动。

二、审美理论

审美理论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观体系,是对审美现象的总观点,是在审美经验基础上进行的理论概括,是理论化的审美意识形式。

审美理论与审美经验的不同在于:第一,从发生学考察,审美经验发生较早,审美理论是审美经验有了一定发展之后才产生。第二,从形态学考察,审美经验广泛存在于社会群体之中,同普遍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如传统心理文化、风俗、习惯交织混杂在一起,是具体的、非概念的、变动不居的,是丰富多彩的、普遍存在的。而作为理论形态化的审美理论,一般限于理论界和有一定理论素养阶层的人。与审美经验相比,审美理论的显著特点,是它带有自觉性的概念体系,与理性直接联系在一起,成为相对稳定的系统。

思考题:

1、简述美感的心理构成要素。

2、审美能力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第七章 审美价值类型(形态)

第一节 审美类型的基本理论

理论依据:审美关系理论

丰富多彩的审美现象有一些普遍的规律,同属于审美关系之中。审美形态是审美本质(关系)的逻辑展开。有两个方向:

一、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横向 审美关系本质:1)物化:现实审美

2)物态化:艺术审美

二、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纵向

主体与客体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根据主体在矛盾中的地位之变化及由此变化所形成的矛盾发展阶段性,人的本质对象化活动呈现出不同的状态性质,形成了一个纵向的审美形态序列:崇高、悲剧、喜剧、优美

(人的本质对象化矛盾运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过程)斗争--对抗--和谐 崇高--悲剧--喜剧--优美

(逻辑顺序,而不是审美经验史的发展顺序)审美类型(形态)理论

第二节 优美(壮美)

优美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实现和结果,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现实对实践最充分的肯定。是审美关系中矛盾斗争的结束,呈现为和谐;优美是人的本质对象化运动中各种审美形态中获得现实肯定最充分的形态,因而优美审美形态又呈现为完满。

姚鼐描述 阴柔之美:

“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如寥廓;其于人也,漻(liao2)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qiao3)乎其如悲。” 阳刚之美: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liu2)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远视,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

第三节 悲剧

一、悲情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悲剧与悲情的差异:悲态或悲情表现的是对人不能把握的东西的一种顺应、一种理解,在顺应和理解中超越对象。悲剧则是对不能把握的强大的敌对物的一种抗争,抗争的结果的失败,通过失败而产生一种思想升华。悲情所面对的一般是无形的必然律,悲剧所面对的一般是有形的或能够作为有形之物来对待的东西。

二、悲剧概念辨析

悲剧与悲剧性:此处悲剧不是戏剧类型,而是审美形态和美学范畴。为了区别有人将审美形态和美学范畴的悲剧称作悲剧性。由于历史上常常以艺术审美和戏剧理论来探讨悲剧的集中典型样态,因而人们一提到悲剧首先想到的就是戏剧类型的悲剧。

三、西方美学史上的悲剧观

1、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悲剧理论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对一个具有一定长度、严肃、完整的行动的摹仿。” 其二是悲剧的主人公。悲剧主人公是比一般人好的人。其三是悲剧的构成因素。情节、性格、言语、思想、戏景和唱段等六个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悲剧,其中情节(行动)是最重要的因素。其四是悲剧的类型。复杂情节悲剧、性格悲剧(一说命运悲剧)、情景悲剧和苦难悲剧等四种类型,其中复杂情节悲剧为最好。其五是悲剧的功能。亚氏用“卡塔西斯”(Catharsis,中译为“净化”、“陶冶”或“疏泄”等)一词概括悲剧的作用:“激起怜悯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在他那个时代,净化一词原来兼具医学和宗教两方面的含义,让肉体摆脱某种有害的物质。亚氏首次将其引入文学与艺术领域,说明文艺具有一种特殊的接受效果。

2、黑格尔的悲剧观

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出三种类型的悲剧,即命运悲剧(古希腊悲剧)、性格悲剧(文艺复兴时期悲剧,尤其是莎士比亚的悲剧)和伦理冲突悲剧(近代悲剧)。

叔本华也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把悲剧分为三种类型,即主人公性格缺陷导致的悲剧、盲目命运导致的悲剧和社会地位相互对立导致的悲剧。

黑格尔用“辩证法”和绝对理念来解释悲剧冲突,将悲剧性冲突视为两种理念(即两种 伦理冲突力量的必然性的冲突。双方都是片面的、都有合理性,相互冲突,最后经过否定片面性而达到统一性,突现正义,结局是永恒正义的胜利。

黑格尔举例: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弟弟因叛国罪被处死,国王通令凡收尸者要处以极刑。安提戈涅出于姐弟之情不顾法令而被处死。

国王的儿子是安的未婚夫,因而悲痛自杀。皇后因此绝望自尽。

矛盾双方毁灭,是由于各自片面性造成的结果,对片面性否定,又重新获得了国法和家族的和谐统一,这也是永恒正义的胜利。黑格尔将悲剧的内在矛盾冲突规定为悲剧的核心,并深刻指出了双方都具有片面性这种情况;指出了悲剧超出个人偶然性的必然性。但各打五十大板的“无批判的实证主义”哲学观,认为双方都罪有应得,抹杀了双方的正义和非正义。

四、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

1、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当旧制度还是有史以来就存在的世界权力,自由反而是个别人偶然产生的思想的时候,换句话说,当旧制度本身还相信而且也应当相信自己的合理性的时候,它的历史是悲剧性的。当旧制度作为现存制度同新生的世界进行斗争的时候,旧制度犯的就不是个人的谬误,而是世界性的历史谬误,因而旧制度的灭亡也是悲剧性的”。旧的还未完全腐朽,还真诚地保持着过去的光荣、自豪的信心和气概,这时候它同新生力量斗争时还完全自以为是代表强大的、合理正义一方去反对派。项羽乌江自刎--悲剧色彩;《高老头》中气度高贵的沙龙女主人,被迫让位新兴的资产阶级暴发户。

新旧交替的悲剧性:托尔斯泰与曹雪芹及众多文豪

而对于新生的力量,如果历史条件不能满足的时候,同样也是悲剧性的。恩格斯指出,悲剧的本质是由“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所决定的。

2.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说,“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

(1)马恩同样将悲剧冲突作为中心概念

(2)指出了悲剧冲突双方的复杂性(应该和事实上)(3)强调悲剧之必然性

(4)亚里士多德以古希腊的神意天命观念为背景;黑格尔以客观唯心论的绝对理念的发展为依据;马恩依据的是人类历史辩证发展的客观进程。

五、悲剧审美形态的的基本特征

1)悲剧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形态,它表现出人的本质(劳动-实践的自由创造性)在主客体观条件限制下所必然遭受的伤害与失败。悲剧中规律性与目的性不仅处于严重尖锐的对立状态,而且表现为规律性对 目的性、真对善的否定。

2)从人类总体进程看,人的本质的失败是局部而暂的,悲剧并不改变人类光明的前景。因此不存在“全人类的悲剧”。

补充:叔本华、尼采持“人类悲剧”说及苏珊•朗格的情感开式说

叔本华认为人生痛苦与无聊;万劫不复,苦海无边,暂时忘却;自杀(王国维人格悲剧)尼采:人生及人类生存的基本矛盾永远是悲剧性的,但主张以人生苦难之悲剧为契因激活生命意志的力量,与痛苦嬉戏,从人生悲剧性中获得发展的动力与审美的快感。(攻击基督教受虐快感;生命本能、狂欢、酒神精神)

日神精神:一种宁静安祥的状态,体现为美的外观,以造型艺术为典范

酒神精神:一种高度亢奋的情绪宣泄,痛苦与狂喜交织的迷狂,以音乐为代表。当酒神的受难与日神的光辉融合,便诞生了悲剧。

“我们在短促的瞬间真的成为原始生灵本身,感觉到它的不可遏止的生存欲望和生存欢乐”。(《悲剧的诞生》中译本71页)尼采的理论也可以从积极的意义上去理解,强化人的抗争精神(鲁迅身上的阴冷与“毒素”,反抗绝望)

苏珊•朗格反对从伦理态度来解释悲剧,他认为悲剧喜剧都是生命形式(成长与死亡),“悲剧展现了对生和死的意识,它必须使生命显得有价值,显得丰富而美妙,必须使死亡令人感到敬畏。”(《情感与形式》,中译本422)

悲剧表现为一种主体与客体的矛盾斗争趋向于统一的过程,即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主体暂时被否定而最终被肯定,代表历史发展方向的实践主体暂时受挫折而终将获得胜利。

3)所谓失败或受到伤害,不能片面理解为肉体死亡或伤害,而指在本质内容上、在矛盾斗争的总体形势上,主体被客体所压倒,合乎人类本质发展方向的目的性愿望被严酷的客观规律所否定,体现人的本质的劳动-实践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由性受到损害及至丧失。用高尔基的话:“人性的毁灭”。

因此,悲剧与日常用语或习俗观念中的不幸、悲惨与悲剧不能混为一谈。

(灾变与偶然事件,煽情戏;大人罗曼司;韩国青春剧;《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晓霞)悲剧感的削弱:死人、痛苦不一定是悲剧,表面上毫无冲突,却不一定不是悲剧。(“多余人”形象)

4)悲剧是特定主客观条件限制下对象化活动不可避免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客观规律在对不具备对象化统一条件的主体目的的否定中表现出严酷的强制力量。

戊戌变法: 谭嗣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哈姆雷特》的悲剧:重整乾坤,延宕不可避,命运悲剧也重视悲剧的历史必然性 《红楼梦》的意义,它的结局是“由于剧中之人物位置及关系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也。”

5)悲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受挫与失败,具有人文学科的正面价值规范性。鲁迅:“悲剧 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六、补充:悲剧的主要表现形态

黑格尔在《美学》中提出三种类型的悲剧,即命运悲剧(古希腊悲剧)、性格悲剧(文艺复兴时期悲剧,尤其是莎士比亚的悲剧)和伦理冲突悲剧(近代悲剧)

从文艺史上看,悲剧的表现形态通常被认为有命运悲剧、性格悲剧(与“社会悲剧”并称时统称为“境遇悲剧”)、社会悲剧等。

但是如果从生活与艺术中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应该分清新生力量的悲剧和旧事物旧制度的悲剧,此外还有不能归入前二者的“小人物”的悲剧。

依据主体合目的与规律之间矛盾冲突的不同状态,可以将悲剧分为两类:

第一类:主体以超前出现的强烈个性姿态与客观环境对抗,目的因脱离规律条件而表现为不能实现的理想愿望;主体目的无法实现的绝望与主体执着追求目的理想的强烈个性构成悲剧与崇高的交叉。这类悲剧接近于崇高。

比如:屈原、哈姆雷特、狂人、宝玉黛玉、安娜卡列尼娜、包法利夫人

个性与现实的冲突也不一定非得采取外部冲突的激化形式或英雄主义的斗争。完全可以是细小的,甚至是无声的。感伤主义的《桃花扇》、《长生殿》及《红楼梦》,“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痛苦。因窒息感到悲哀。

鲁迅的抒情类小说:《伤逝》、《在酒楼上》《孤独者》《范爱农》

第二类:主体在既定现实的结构秩序中磨灭了个性和创造力。在这种悲剧中,不是个性超前,而恰恰相反是无个性;目的不是夭折,而是被规律同化消解

(“无事的悲剧”:鲁迅:“软刀子割头不觉死”的“平常”悲剧。“这些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迫于没有事情的悲剧,正如无声的言语一样,非由诗人画出它的形象来,是很不容易觉察的。然而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

祥林嫂、孔已己、阿Q;《项链》中的路瓦栽夫人

上刀山下火海不怕,怕的是日复一日无休止的重复而麻木的生活,抹杀人性的生活。“无事的”悲剧集中体现了悲剧审美形态的独特性质。提示了更为普遍而必然的社会基础。

七、悲剧审美感受的特征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有“净化”功能。亚氏用“卡塔西斯”(Catharsis,中译为“净化”、“陶冶”或“疏泄”等)一词概括悲剧的作用:“激起怜悯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

净化一词原来兼具医学和宗教两方面的含义,让肉体摆脱某种有害的物质。暂时跳出生活的沉沦,让灵魂摆脱激情或“污垢”的纠缠,“激起怜悯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绪的净化”。

莱辛:从舞台吸取教训,现实中恪守伦理 贝尔奈斯:生理医学角度,释放、缓和心理激情,达到轻松愉快。

“净化说”提示我们:个体会经历一个进入悲痛沉重,紧张压抑感受,复又从中超越出来的过程。

悲剧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夭折的表现更为突出地以个体命运形式出现,因而悲剧格外强烈地刺激着个体意识的觉醒。

以个性自我意识为中心的悲剧感受在奋发抗争中虽然也为自身寻找普遍的人的本质依据,但并不象崇高中个体归向总体族类那样单一方向地升华,而是与族类总体不断双向运动交流,坚执着个体自身的地位。悲剧中个体在升华中同时回返自身,不断提高、丰富着个体自我意识的内涵水平。

悲剧始终于个体(个性)的毁灭为结局,从而使悲剧冲突的激化程度及与之伴随的个体决绝牺牲态度都远超过了崇高。

悲剧冲突包含的矛盾复杂性远高于一般审美砸碎,因而悲剧感受也远较一般审美形态的感受更为复杂丰富。悲剧不仅具有崇高那样的亢奋激情和总体族类自豪因素,而且还以深邃的哲理内容启人深思(领悟)。

看完悲剧之后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悲愤、压抑、痛苦,而双感奋超越、充满力量,哲理的人生审视眼光。

第四节 崇高

一、悲剧与崇高的联系和差别

悲剧和崇高在很多时候是统一于一体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张志新之死 从美学角度,二者是区别

崇高突出的是主体的斗争精神及其胜利前景;悲剧更侧重于表现主体所置身矛盾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主体不可避免的失败。

崇高依然是目的性与规律性对抗中的统一,而悲剧却突出其反目的性。悲剧更重于表现个体的命运,而崇高则突出其总体族类的背景。

二、从美的本质来阐释崇高的内在涵义

崇高中个体是指向人类族类总体的升华,显示人的本质力量的强大,崇高的美的力量根源于总体性人类。(布鲁诺遭火刑,车尔尼雪夫斯基遭流放时的抉择)

崇高包含的辩证法:弱小与强大的深层对比

崇高其实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因此应该从美的本质来阐释崇高的含义。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主客体的对立处于严重的斗争激化状态。主体尚未得到现实肯定,看不到胜利成果,但是斗争却显示出主体必将统一客体,取得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实践主体的斗争精神得到了高扬。总结:

崇高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崇高的对象都是以严峻冲突为特征的审美对象,它以现实客体压倒实践主体为其外表特征,而其实质在于受到压抑的时间主体充分激发起人的本质力量,转而征服、掌握客体。崇高不是主客体的和谐统一的静态美,而是双方在对立、冲突之中趋向统一的动态美。

三、崇高美在形式上的反传统特征 粗糙、丑陋,甚至拙朴,反传统或正统

积极意义:崇高的形态是巨大的,它具有对各种特定有限形式的包容、涵括的性质。崇高形式之“大”,具有趋向无限性的特征。先秦:天地“大美不言”

康德:“假如我们对某物不仅称为大,而且全部地、绝对地、在任何角度称为大,这就是崇高。”“全面的把握永远不能完成”,“不可为量数”(《庄子》中的时空

在我之上,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补充:崇高形式的巨大性不能局限于被在形体的大小来理解,而必须从内在的审美本质去把握。

(屠格涅夫《麻雀》,鲁迅《一件小事》)

四、崇高范畴的发展历史

罗马时代朗吉弩斯《论崇高》是最早论述崇高的一篇修辞学论文。“崇高的风格是一颗伟大心灵的回声。” 崇高风格体现了“崇高的灵魂”、“思想的庄严伟大”和“一种措辞的高妙”

博克:崇高是与(优)美对立的范畴。从外在形式(庞大体积、粗犷形式、强硬直线,笨重)和内在心理情绪两个方面手描述崇高。(凡是能引起恐惧的东西,都是构成崇高的因素。

崇高领域的转变

康德崇高的特征是“无形式”,大而无边,无法整体把握

“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始终新鲜不断增长的敬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我无需寻求它们或仅仅推测他们,仿佛它们隐藏在黑暗之中或在视野之外逾界的领域;我看见它们在我面前,把它们直接与我实存的意识连接起来。”

崇高不在对象,而在于主体自身的精神,是人对自身力量胜利的愉快,对自身使命的崇敬。

从艺术社会学角度看,崇高在近代的崛起是人类自身生存状态变化的直接反映。人类社会进程加剧,各中矛盾斗争激化,原始社会神秘恐怖的对象(自然灾变)均被纳入审美欣赏之中。

需要较高的文化和道德素养才能欣赏崇高之美。

补充:1)注意崇高与壮美的区别

壮美体现的是已经获得胜利的人的力量,审美主体与作为客体的壮美对象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之中

崇高是在主客体的敌对关系中表现,在冲突与抗争过程中体现主体外在形式上的弱小所展现的主体精神的强大。

壮美展现活动的结果,是人的胜利的静态显现;

崇高是在冲突中显现的是人的力量、精神,是动态的展示。2)悲情、悲剧与崇高的联系和差别

都是面对与主体敌对的强大的东西,与人生意义相关 悲情:人无法战胜,无法去战斗,柔性的顺应

悲剧:人虽无法战胜,但可以决心去战斗,因而是壮烈的抗争的死或在被无情的摧毁中让人同情

崇高:由痛感到快感的巨大的心情和精神境界。

一个从顺应到抗争,从柔到刚,从深沉到高昂的演进结构。荒诞

对悲剧的总结

悲情、悲剧和崇高都是在理性和规律基础上的审美思考,而荒诞却是非理性的; 悲情、悲剧、荒诞自始至终都是主体小于客体,崇高却是从主体小于客体始,以主体同于或大于主体终;

悲剧和崇高批出的是主体终将或已经战胜了客体,悲情和荒诞指出的是主体永远不能战胜客体。

这四种形态呈现的是人面对比人强大的客体的多种复杂关系,同时也是对这种关系的美学思考。

第五节 喜剧

一、喜剧

“喜”产生于“悲”之后,二者都是对对象的嘲弄和否定,只有在人建立了自己的历史实践的政治尺度与自己的理想标准之后,才有可能。

喜剧表现社会的矛盾与冲突的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矛盾双方的地位有了根本性变化,原本强大的客体力量已经推动其优势,被历史实践所否定,因此就成为嘲弄的对象了。

二、美学史上关于喜剧的观点 亚里士多德

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摹仿,‘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 滑稽。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现在的例子是滑稽面具面具,它又丑又怪,但不使人痛苦”。

霍布斯:习以为常的事不能引人发笑,引人发笑的都必定是新奇的,不期然而然的;笑在于“突然发现自己的优越”

康德:可笑性与突然性联系。主体心理:“一种紧张的期望突然归于消失”会引起笑。啤酒的泡沫如何装进去的疑问

黑格尔:根源于绝对精神发展中感性形式压倒了观念,表现了对象的空虚和理念内容的缺乏。

柏格森 :喜的对象在于机械性和僵硬性,身体、姿势、动作、行动、和事件带上了僵硬性。“滑稽与其说是丑,不如说是僵”。

三、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喜剧的看法

揭示了喜剧的现实社会冲突背景,把喜剧看作两种社会历史背景冲突的一种矛盾形态,将历史唯物主义引入了喜剧。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历史不断前进,经过许多阶段才把陈旧的生活形式送进坟墓,世界历史形式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喜剧”。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用另外一个本质的假象将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马克思:喜剧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鲁迅:“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五、喜剧的审美特性

1)喜剧表现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特定形态,即主体已经压倒客体,主体的合目的性的实践在斗争中已经确立并占据矛盾的主要方面。旧事物行将灭亡,失去存在依据还硬要坚持它的存在,这就暴露出它的内容的空虚,成为可笑。2)形式与内容不符

3)喜剧具有思想性和智慧性。需要领悟力 “戒烟是不难的,我已经戒过一百次了”。

4)喜剧矛盾冲突要有突发性:喜剧中的笑是一种主体强大的表现

第六节 丑

一、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丑与广义的美对立,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的不统一,是现实对人本质的否定。狭义的丑同狭义的美(优美)相对立,丑是对事物正常尺度的偏离,是对优美这种性、完满性与和谐性的破坏和否定。优美是不包含丑的绝对的美

广义的丑以加深、陪衬的对比作用进入审美形态

狭义的丑应视为一种形式美中的特殊形态,是对以优美为代表的传统习惯的和谐、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一种背离和破坏。在传统形式美原则下,丑就是畸形、不和谐、混乱。

二、丑的多种流向

1)丑加上邪恶转为可怖的崇高。2)丑有了内质可化丑为美。

3)丑要掩盖其丑和炫耀其丑之时,丑就成了滑稽。

丑是可以作为美的背景进入审美视野的,可以转化为审美的对象

丑引起的感觉是一种复杂的令人不安甚至痛苦的感受,欣赏丑要求主体具有更为丰富、曲折的生活经历和心理体验,要求人们能克服局部的不愉快而从整体上把握对象的审美意蕴。

三、“丑得如此精美”

罗丹《老娼妇》(《欧米哀尔》)“在自然中一般人所谓‘丑’,在艺术中能变成非常美,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能算是美的。”(形象丑陋、干瘪如柴的老娼妇是一件永恒的佳作)

罗丹塑造的这个丑陋的老妓女形象,低垂着头若有所思,酷似一段枯树根。她昔日美好的容颜已经不在。

从美到丑,从盛极一时到孤苦伶仃,令观者从内心深处涌上无穷的感慨和沉思。这座雕像浓缩了一个人的生命历史,显现了人世沧桑以及社会对人的摧残。丑是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否定,但如果将这种否定以具有批判力的形象展现出来的时候,它本身就具有美的力量。

四、丑参与审美形态的历史过程 与崇高、悲剧、喜剧在近代崛起有关

资本主义工业化,打破了传统和谐、平稳的人类劳动方式,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人与自我关系矛盾空前激化。

从莎士比亚到雨果,丑陋形象越来越多地进入艺术当中。雨果《巴黎圣母院》,《克伦威尔序》,波德莱尔 贝多芬 不协合怪音;罗丹雕塑;毕加索绘画

五、丑与审美分类及审美对象的扩大 审美分类使美的四种用法:(美=美的本质,=美感,=审美对象,=与悲、喜不同的美)它意味着:

1)审美对象的扩大,这扩大不是在与人同一的性质上,而是在与人不同一(高于或低于人)的性质上。它使得审美对象的核心──与人同一──更为突出。

2)人的胸怀的扩大,不仅与人同一的美可以成为审美对象,与人不同一的对象也可以成为审美对象。审美的重要性已经不在客体,而在主体,说明人已经有了一个固定的而且是能动的审美心理结构,它可以运用这个结构去看待一切对象。

3)非美的对象成为审美对象而不是审悲对象和审丑对象,其要义在于,人要使这些非美的对象趋向和成为“美”。

六、补充:审美形态的内在联系与转化

由于种种审美形态都是审美本质的具体展开,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运动的不同发展阶段,因此是可以相互转化和结合的。

崇高--悲剧--喜剧--优美的演变

当人的本质实现自身对象化的行程遇到巨大阻力甚至遭受失败牺牲时,审美呈现为崇高和悲剧,审美本质的内在矛盾运动呈现为激烈冲突的对抗形态;

当主体终于战胜阻力,把握了客体,占据了矛盾的主导优势地位时,与人对抗的旧的过时的力量从一种可畏惧的、不容等闲视之的严肃存在转化为被 人摆弄的可笑的没落事物时,审美形态运动就从崇高、悲剧走向了滑稽和喜剧;

当人的本质终于实现了对象化、这种主客体的矛盾斗争终于相对平稳和谐、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终于达到统一时,就在一种宁静自如的自由状态中出现了优美。

崇高--悲剧--喜剧--优美的演变之间有一个“度”的问题,存在一些过渡形态。在实际的审美活动中,审美形态之间相互联系、转化和交错(影片《摩登时代》、《巴黎圣母院》)

往往在小市民低级趣味的庸俗哄笑中,一个有文化教养和良好人品的人,一个人类族类意识强烈的人却可以看出和感受到深刻的悲剧。(果戈里《死魂灵》、鲁迅《阿Q正传》、《孔已己》、《肥皂》;“含泪的笑”、“流泪的喜剧”)思考题:

1、简述划分审美价值类型的理论依据。

2、悲剧主要分为哪些形态?分析并指出其对日常生活的启示意义。

3、如何理解“丑”的审美意义。

第八章 审美客体:物化与物态化

第一节

什么是审美客体

一、审美客体是人的一种对象性存在

“人化自然界”:范围的扩展;人自身感官的进化或退化

二、审美客体是审美价值的物质载体:必须具有审美属性

三、审美客体是具有形象表现性、可以追问意义的客体

(格式塔心理学“异质同构”说:人的内心世界或心理结构是一种与外界自然相仿的力的结构。)

第二节 审美客体的存在形态

一般简单地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但这不准确,因为还应该考虑审美主体的规定性,对应于审美主体的内在追求和标准

一、物态审美客体

通过人的发现而不是通过人的改造或创造而实现的审美客体(自然景象;人的自然体貌;各种形式因素)

万千气象:江河日月;风雨春秋;风花雪月 山水胜景:名山大川;自然山水;

可爱生物:动植皆文(生机与活力,人性与精神之美)人之美

形式因素:色、线、质;声音;味道、气味

二、物化审美客体

人改造或创造的(物质产品,改造过的自然界;人的形体容貌;工艺品)美食;服饰;用品

改造过的自然界:人文景观;人对自然形体容貌的改造;人对生活环境的改造 工艺品:衣 食 住 行 用 看;

“包豪斯”;设计学校(德国建筑设计师格罗皮乌斯1919年创办),科学与艺术统一;特种工艺品

三、物态化的审美客体

人的精神性存在的,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体现精神性追求的人类活动及活动 成果(仪式;艺术品)思考题:

1、选择一例物态审美客体作分析。

2、选择一例物化审美客体作分析。

第九章 艺术作品及其分类

第一节 作为精神象征物的自然

一、作为有意志的神灵的自然界 自然神崇拜;伦理禁忌;爱情传说 对自然物的理解和想象

二、具有某种象征意义的自然界

“故乡”;“比德”:乐山与乐水;梅兰竹菊

第二节 体现人的精神性追求的人类活动及其成果

一、物态化的人类精神性活动

原始巫术;图腾崇拜;禁忌;文身、神话传说是人类最早的精神活动

二、人的心灵的外化

人的风度:比人的体貌的美更含蓄、更深刻、更与人的内在精神世界联系密切的总体特征。是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形成的、通过人的神态表情、举止行为、言语服饰等表现出来的人的内在的精神状态、个性气质、品性情趣、文化修养、生活习俗等。(魏晋风度与“容止”)

(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山公(涛)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者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一尺合今24.2cm)

善良、正直、谦虚、诚实、无畏、无私 《巴黎圣母院》中的堂·吉洛德和卡西莫多(外在与内在;主与仆)卡西莫多:又驼,又聋,又瞎,又跛的畸形人 堂·吉洛德:道貌岸然,内心矛盾、冲突、分裂、自私、冷酷;虚伪贞丑陋的嘴脸

三、人的智慧才能的象征物 卫星 “神六”上天

第三节 艺术作品及其本源

一、艺术作品是物态化审美的典型

艺术活动是艺术家通过艺术传达方式,把自己的精神与心灵对象化或外化为可以直观的感性具体的艺术形象,是一种典型的“物态化”过程。艺术作品是人的思想、精神、以来的最集中最全面、最典型的反映。

二、艺术品的内容与形式

艺术语言:指任何一门艺术使用的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动的独特的物质媒介。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 1)物质实在层 2)形式符号层 3)意象世界层 4)意境超越层

三、艺术作品的本源与人的存在意义 海德格尔对于凡高《农鞋》的分析

农鞋在使用中不断消耗,直至趋向于无,而农鞋的价值正是在消逝中显现出来。阅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力图使艺术作品中的农鞋“复活”、“回归”直至“再创造”的过程。

海德格尔看到:

“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集着那寒风陡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垅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皮制农鞋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在田野小径上踽踽(ju3)而行。在这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的谷物的宁静的馈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眠。这器具浸透着对面包的稳靠性的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的喜悦,隐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鞋具属于大地,它在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海德格尔选集》第254页)

第四节 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艺术的分类原则

造型艺术(岩壁画、雕塑及工艺品)1)从艺术的存在进行分类,分为 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塑)时间艺术(音乐、文学)

时空综合艺术(戏剧、电影)P.186 2)按主体对对象的感觉方式 视觉艺术(建筑、绘画、雕塑)听觉艺术(音乐)

视听综合艺术(戏剧 电影)想象艺术(文学)3)按艺术的内容特征

再现艺术(绘画、电影、小说)

表现艺术(音乐、建筑、诗歌、舞蹈)

二、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塑)

三、时间艺术(音乐、舞蹈)

四、综合艺术(戏剧 戏曲 电影)

五、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语言艺术:指以文字语词为物质手段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即通常所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各种体裁。文学与艺术并称的原因 全面性、间接性、深入性 思考题:

1、海德格尔对于《农鞋》的分析对你理解艺术作品有何启示意义。

2、简述艺术分类的几种方法。

第十章

美育

第一节 美育思想的由来和发展

一、西方美育思想的由来和发展

1)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及其学派提出的音乐净化灵魂的主张,可以说是西方最早的美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主张和谐教育,包括阅读与书写、体育锻炼、音乐和绘画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等,并把和谐教育的重点放在审美教育(主要是音乐教育)方面。他提出美育“不只是为着某一个目的,而是同时为了几个目的,那就是(1)教育(2)净化(3)精神享受„„”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挥了毕达哥拉斯的“美德”思想,柏拉图提出“公正(正义)、理性(智慧)、勇敢(意志)和节制”是希腊四美德。他和亚里士多德都把公正看作是一切德行的总体,亚里士多德还说,“美是一种善”,从而把美和善、美育和德育统一起来。

古罗马诗人和文艺理论家 贺拉斯最早提出“寓教于乐”说。

要达到教育目的,必须让欣赏者从中获得愉悦,抓住了审美教育的特点。文艺复兴以来,“遵循自然”教育,注意“共通感觉”的培养

18世纪50年代,美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鲍姆嘉登),随后席勒正式提出了“美育”的概念

2)系统提出要对人们进行审美教育,并把审美教育作为一门理论加以研究的是18世纪德国的浪漫主义诗人、剧作家和美学家席勒。“美育”一词是他正式提出来的。1793至1794年间,席勒写出了27封关于人的美感教育的书简,后结集为《美育书简》,成为西方“第一部美育宣言书”。

席勒的美育理论是以康德的美学思想为基础的,康德把人类的精神活动分为“知、情、32 意” 三个方面,并认为审美判断(情)是沟通认识(知)和道德(桥梁)。

理性冲动(不变的人格)和感性冲动(变动的状态)是冲突的,要消除这一冲突,引入第三种冲动:游戏冲动,即审美。“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

《美育书简》探讨的基本问题,就是如何解决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人性分裂走向人性完整和自由的问题,如何由人性的完整去改革国家,取得政治自由的问题。

席勒提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不是靠社会政治经济革命,而是靠审美教育,去实现人格的完善,人性的自由。他提出:“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惟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

他主张“让美走在自由之前”,人性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前提。3)空想共产主义者的美学思想

• 康帕内拉《太阳城》:艺术、劳动、工作 • 艺术最高,培养全民的美育 • 劳动的审美化,工艺品的审美化 •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和苏霍姆林斯基 • 马卡连柯:德智体美劳和谐统一;儿童美育

4)马克思主义的美育思想

• 《1844年手稿》,强调重视人类历史一切物质文明成果,培养和发展人的五官感觉。• 美育目标:人的全面发展是核心 • 达到美育目标的方式:劳动产品和艺术品

二、中国美育思想的由来和发展

周公制礼作乐,以乐德教国子 ”,即在礼仪方面培养学生具有忠、和、敬、孝、悌等美德;“以乐语教国子”,即在诗辞方面教育学生学习和运用诗辞的能力,掌握诗的美刺作用,培养辞令;“ 以乐舞教国子 ”,即在舞蹈表演方面表现古圣先王的丰功伟业,达到歌功颂德的目的。周公的礼是仪式规范,乐是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

比较系统的审美教育思想的提出是先秦诸子,儒道两派的审美教育思想是对峙的儒家培养个体内在文化心理结构。

1)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美与仁。

孔子诗教:兴观群怨 孔子乐教:尽善尽美

孟子人格培育;荀子音乐教育思想 《乐记》:移风易俗,“通伦理”

(朱熹“乐教”:以歌舞、吟诗、讲故事使儿童“乐学”)

2)老子否定任何功利,以“无为而无不为”的哲学原则,即“道”取代之,其实也包含着深刻的美学问题。

老子不要求人们刻意追求美,而是顺其自然到达美的境界

庄子根据老子 “无为” 的思想提出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的美学命题。

三、近代以来中国的美育思想

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 人在引进西方美学思想的过程中,也先后提出了关于美育的主张。

梁启超是介绍、引进西方美学并把它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结合起来的最初尝试者之一。他不但重视美学,而且关注教育,第一次提出“趣味教育”,即审美教育。

王国维在中国审美教育思想史上做了开拓性的工作,1906 年发表的《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 “完全之人物”,所谓“完全之人物”,是指在“身体能力”和“精神能力”两方面都得到和谐的发展的人。他把教育分为体育和心育两大部分,而在心育中,又包括智育、德育和美育。

蔡元培称审美教育为美感教育,又称之为情感陶养,是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还针对当时尊孔读经、宗教迷信猖獗的情况,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主张(王国维仍然把美育与宗教并列)。他还纠正了把审美教育仅仅视为艺术(美术)教育的观点,并首次提出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概念,指出了美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

他在任教育总长时,提出了“五育”并行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体育)、实利主义教育(智育)、公民道德教育(德育)、世界观教育(哲学观念教育)、美感教育(美育)。

鲁迅的美术教育

朱光潜、丰子恺倡导美育

李泽厚推动的“美学热”,教育学与心理学的重要性

第二节 审美教育的性质

一、美学理论知识教育

二、艺术教育

三、情感教育(将动物性情感变成“人”的情感)

四、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是施教者按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及其理论形态(美学),借助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的审美的对象)向受教育者施加审美影响,陶冶、塑造性情,促使他们的心理结构趋向完善,从而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感受、理解、评价美和创造生活美、艺术美能力的人,具体地说,它是一种感性的教育、趣味的教育和人格的教育。

第三节 审美教育的特点

一、形象性

二、体验性

三、愉悦性

四、陶冶性

第四节 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二、提高审美能力

三、丰富人的本质

四、完善人格

思考题:

1.简述席勒提出美育思想的时代背景。

2.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有何理论意义?

第二篇:三峡大学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美学原理教学大纲

作者:三峡大学文学院、田家炳教育学院

更新时间:2005-9-26

课程名称:美学原理

Principle of Aesthetics

课程编码:SN085120B

分:2

总 学 时:32

考核方式:考查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技术学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美学思想是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对人类审美实践和艺术实践的哲学概括。美学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的产生与发展,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心理素质,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审美主体的提高(美育),从而提高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分析、评论、鉴赏文学艺术的美、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与美学理论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美学理论中的一般概念、原理、原则及有关知识。

2、理解美学理论和方法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原则及相关的学术思想观点。

3、掌握重要美学理论和方法中的基本观点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绪论

2学时

1、美学学科的建立

2、美学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3、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为什么要学习美学

(二)第一章

美的本质与特征

6学时

1、美的本质

(1)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探讨的主要途径

(2)中国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包括中国当代美学争鸣)

(3)马克思主义关于美的本质探讨的重要贡献

(4)我们关于美的本质的看法

2、美的特征(要点略)

(三)第二章

美的形态

10学时

1、自然美

(1)自然美的实质

(2)自然美的特征

(3)自然美的欣赏

2、社会美

(1)社会美的实质

(2)社会美的特征

(3)人的美

3、艺术美

(1)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

(2)艺术美的特征

4、形式美

(1)形式美的形成

(2)形式美要素

(3)形式美法则

(四)第三章

美感

6学时

1、美感的实质

(1)美感的概念

(2)美的实质

2、美感的特征

3、美感的心理形式

(1)审美感知

(2)审美表象

(3)审美情感

(4)审美理解

(5)审美想象

4、美感的主要心理流派

(1)移情说

(2)心理距离说

(3)心理分析学说

(4)格式塔学派

(五)第四章

美的范畴

4学时

1、优美与崇高

(1)美学史上关于优美与崇高的论述

(2)优美与崇高的特征之比较

2、悲剧

(1)悲剧的概念

(2)美学史上关于悲剧的论述

(3)悲剧的分类

(4)悲剧的审美特征及审美功能

3、喜剧

(1)喜剧的概念

(2)美学史上关于喜剧的论述

(3)喜剧的分类

(4)喜剧的审美特征及审美功能

(六)第五章

艺术的分类及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1、艺术种类的划分

(1)美学史上关于艺术分类的各种见解

(2)艺术分类的原则

2、各类艺术的审美特征

(1)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2)工艺美术的审美特征

(3)音乐的审美特征

(4)舞蹈的审美特征

(5)雕刻的审美特征

(6)绘画的审美特征

4学时

(7)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四、教学参考书

王朝闻

美学概论

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

李泽厚、刘纲纪

中国美学史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年版

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蒋孔阳、朱立元

西方美学通史

上海文艺出版社

叶朗

中国美学史大纲

上海人民出版社

(德)黑格尔

朱光潜译

美学

商务印书馆

(德)康德

邓晓芒译

判断力批判

人民出版社

(法)丹纳 傅雷 译

艺术哲学

人民文学出版社

蒋孔阳

德国古典美学

商务印书馆

宗白华

美学散步

上海出版社

朱狄

当代西方美学

人民出版社

邓晓芒、易中天

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

李泽厚

美的历程

华夏美学

美学四讲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

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

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

1979年版

1999年版

1985年版

1991年版

2002年版

1981年版

1982年版

1981年版

1984年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年版 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 中华书局

1980年版

第三篇:《美学》教学大纲

《美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美学英文名称:Aesthetics

课程代码:012591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学分学时数:3学分54学时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文秘教育、对外汉语、编辑出版学

修订人:廖国伟修订日期:2007年3月10日 审核人:陈雪军审核日期:2007年3月15日 审订人:莫其逊审订日期:2007年3月20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一)课程性质

美学原理是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本专业的重要理论课程之一。美学原理是阐述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基本概念的重要方式,对于大学本科生了解审美的基本原理、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训练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概括能力和理论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美学原理能够系统掌握和理解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基本概念,运用审美的基本原理去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审美现象、以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训练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概括能力以及理论表达能力,对于提高基本素质和进一步深入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如下:

1.系统掌握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范畴和基本概念。

2.能够运用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文学艺术作品和生活中的审美现象。

3.理论思维能力、理论概括能力和理论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4.感性直观能力和逻辑思辨能力的有机结合。

二、教学内容、各章节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章审美经验(理论讲授3学时、讨论1学时)

本章要求理解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之间的关系,重点理解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审美知觉的概念及其审美知觉特点;了解想象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讲授内容:

1.审美经验与日常生活经验。

2.审美知觉。

3.想象。

第二章审美的属性与美的本质(理论讲授4学时、讨论1学时)

本章的重点、难点都在于理解美的本质的复杂性与难解性,要求学生掌握审美的非功利性特点,了解审美的现代性和审美的政治性的属性。

讲授内容:

1.审美的非功利性。

2.审美的现代性。

3.审美的政治性。

第三章审美需要与审美愉悦(理论讲授3学时、讨论1学时)

本章要求掌握审美需要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理解审美需要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重点掌握审美愉悦的条件、审美需要构成的基本要素和文化对于审美活动的影响和制约。

讲授内容:

1.审美需要的构成。

2.审美需要的历史发展。

3.审美愉悦的条件。

第四章形象与再现(理论讲授3学时、讨论1学时)

本章要求从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角度理解艺术形象产生的过程及心理特点,深入理解艺术形象和审美形象的意义,掌握艺术再现的特点和典型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熟练掌握再现和典型的概念。

讲授内容:

1.形象的产生。

2.形象的意义。

3.再现与典型。

第五章意象与表现(理论讲授3学时、讨论1学时)

意象不仅是一个艺术范畴也是一个美学范畴,而意象又具有表意性和抒情性。本章对意象的特点及其与表现的关系进行阐述。要求了解意象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意象在文艺作品中的表现形式以及关于意象的一些基本理论,重点把握意象的审美价值以及意象与表现的关系。

讲授内容:

1.意象的产生和发展。

2.意象的意义。

3.表现与意象。

第六章形式与形式美(理论讲授4学时)

本章要求理解形式美是内容向形式转化的结果、内容向形式转化的根据、形式美的表现形式及其组合原则,重点掌握形式美的本质、形式美构成的基本因素,对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有清楚的理解。

讲授内容:

1.形式美的发生与生成。

2.形式美构成的因素。

3.形式美的本质和表现形式。

第七章自然和自然美(理论讲授4学时)

本章要求理解中西方美学家对于自然美的不同理解、中国现当代有关自然美的论争,重点掌握自然与人的关系、中国古代对自然美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化的自然的认识、自然美的基本特点以及自然美的文化价值。

讲授内容:

1.中西方关于自然美的不同观点。

2.自然与人的关系。

3.自然美的基本特点。

第八章艺术与艺术美(理论讲授3学时,作品观摩3学时)

本章要求了解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和艺术在审美启蒙方面的作用,重点掌握艺术美的概念和艺术美的基本特点,对电影、绘画、音乐等各个具体的艺术门类的特点有基本的理解。

讲授内容:

1.艺术与社会。

2.艺术美的基本特点。

3.艺术与审美启蒙。

第九章审美文化(理论讲授4学时)

审美文化是当代美学和文化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也是当代美学学科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本章要求一般理解审美文化的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基本掌握审美文化的基本类型,重点理解审美文化的概念以及审美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讲授内容:

1.审美文化的概念的历史演变。

2.审美文化的类型。

3.审美文化的基本特点。

4.审美文化与艺术。

第十章审美范畴(理论讲授4学时)

本章要求理解美学史上关于优美和崇高的几种理论、美学家关于悲剧和喜剧的理论;重点掌握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的概念,重点掌握优美和崇高的基本特征。

讲授内容:

1.优美。

2.崇高。

3.悲剧与喜剧。

第十一章韵与意境(理论讲授4学时)

要求理解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独特而具有内涵深厚的两个美学范畴“韵”和“意境”,了解艺术中的时间以及审美中的时间与日常时间的联系与区别,重点掌握意境和韵的特点、本质以及三个基本层次,熟练理解意境和韵的概念以及历史演变,能够运用意境和韵的理论来分析艺术作品和审美现象。

讲授内容:

1.意境的内涵与本质。

2.韵与审美中的时间。

3.古典艺术的永恒规律。

第十二章审美教育(理论讲授3学时)

本章要求理解审美教育在个体朔造、陶冶性情、培养欣赏和创造美等方面的作用,重点掌握美育的概念及美育的特点和规律。

讲授内容:

1.美育的目标。

2.美育的特点及规律。

3.美育的实施。

第十三章美学的未来(理论讲授3学时,讨论2学时)

要求结合现代社会的状况深入理解美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美学发展的多元

走向和当代美学发展的主要生长点有相应的了解。

讲授内容:

1.美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美学发展的多元走向。

3.当代美学发展的主要生长点。

三、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一)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现代社会的状况和审美现象、深入浅出的分析理论,采用讲授、讨论、观摩分析作品和艺术现象及审美现象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抽象的理论进行深入的理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用,教学中利用影视作品、绘画作品等感性知识来使学生在观摩作品的同时,学会运用理论来分析艺术作品和艺术现象。

3.作业

每学期至少一次以课程论文的方式完成的作业。

(二)考核方法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和平时的作业相结合的方法考核。

四、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文学概论。

五、建议教材和参考书目

(一)建议教材

王杰主编.现代美学原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二)参考书目

宗白华.美学散步.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

(一).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

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第四篇:美学 教学大纲

美学 教学大纲

辅助阅读书目: 宗白华:《美学散步》

李泽厚:《美的历程》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艾柯:《美的历史》 《丑的历史》

一、美学研究的对象 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

第一,研究对象是“美。

第二,美学研究的对象是艺术。

第三,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和艺术。

第四,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关系。

第五,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经验。

第六,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

第一章

审美活动与艺术的发生 艺术发生学、审美发生学 三个方面 1.原始人

2.现代部落土著 3.儿童

第一节 巫术直观与世界的象征化

人类最早的实践-生活形式。

巫术是人类一切文化活动的源头。

巫术活动与我们所称的纯粹的审美活动还不是一回事,但它中间已经包含着审美活动的根芽。

一、巫术及巫术直观

(一)什么是巫术活动

巫术是人类原始的活动方式,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生命活动特征来构建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原始人类经验世界的方式和信仰的方式。

它的核心就是把人自己的生命活动的力量看作是世界的普遍力量,认为这种力量神秘地沟通了事物间的联系,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发挥着超常的威力。

巫术世界具有以下特征:(1)人的生命是与万物的生命未分离的,它们之间是相通的,也是相互影响的。因此,巫术的世界是一个浑然的整体世界。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就是这种整体性的表现。

(2)人的生命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交互影响的,也是交互可直接沟通的。人的意愿可以影响外部事物的运行,外部事物的力量也可以影响人的生命运行。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就是这种不术思想的产物。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把这种巫术的 交互感应称作“交感巫术”。

(3)巫术世界是一个“存在”与“非存在”不分的世界

(4)巫术世界是一个隐喻的世界,也是一个受魔法支配的世界。一个事物的任何一部分都代表了这个事物本身。

早期“艺术”中的女神母题 女神母题中的原型性因素:

1、丰乳肥臀

2、双足下蹲

3、双手捧腹

4、双手上举

5、身如容器

6、水波纹、旋涡纹、三角纹等符号

二、世界的象征化和神话、语言、符号 巫术符号与神话、语言、艺术 神话

(1)神话运思减少了几分迷信,多了几分信仰。

(2)神话减少了几分模糊,增加了几分形象的清晰。

(3)巫术世界充满的是吉凶感与宿命感的混合,但神话世界则充满着命运感。

语言和词语的魔力

与神话一样,语言也产生于巫术活动的符号创造之中,也就是说,孕育神话的力量同样也孕育了语言。

在原始社会中,没有指示性符号,而是一种魔法符号。指示性符号就是一种人为的抽象形式来指示某个事物或意义。

原始艺术

(1)绘画、雕刻:

原始社会没有我们今天的纯粹艺术。而是依附于巫术活动,并构成了巫术活动的一部分。

绘画。

第二节 劳动与手艺

在这具体的劳动中,也有艺术和审美活动的起源。柏拉图:艺术活动有两个起源,一是灵感,一是手艺。

“无论什么东西从无到有中间所经过的手续都是诗。所以一切技艺的制造都是诗,获得它们的一切手艺人都是诗人或制作家。”

灵感归属于巫术直观,手艺归属于生产劳动。

一、身体劳作与“手艺”

原始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走过了近3万年的漫长路程。

在原始的生产实践中,一切都是围绕着身体进行的。

(一)身体劳作

发明工具、狩猎、驯养动物、采集果实、培育植物(culture/藝)。

工具是人身体的延伸。衣冠是人的肌肤的延伸。

建造了自然界没有的屋宇,获得属人的栖居。

(二)身体劳作的本源性意义

(三)手艺的诞生

艺术在生产活动中的本源是“手艺”。手艺是身体劳作的一种凝结和提炼,是3万年的原始身体劳作的结晶。

手艺的本质在于:

通过一种合乎事物的内在本性(合规律性)的劳作,使事物的内在本性对于人的需要(合目的性)敞开。

第三节 审美活动的诞生

一、从巫术直观到纯粹诗性直观

(一)理性的崛起与巫术活动的分裂

轴心时期的思想巨变的实质,就是理性思维从原始的、整体性的巫术-神话思维中崛起。原始的、整体性的巫术-神话思维被分裂成三个独立的部分:

一是理性思维的认知,一是纯粹直观,一是神秘的迷信。巫术-神话思维向理性认知转变。

诗性直观从巫术直观中分裂和脱颖出来,经历了漫长的斗争历史,是在两个方面同时进行的: 其一,在理性思维的领域,把加缠于巫术活动中的直观分离出来。

其二,是相对独立的艺术从巫术-神话活动中逐渐分离了出来。在中国有三个重要的标志:

(1)出现了独立的诗。《诗》、《楚辞》。

(2)出现了独立的为怡情乐性而演奏的音乐以及独立的音乐理论。《高山流水》;《乐论》。

(3)出现了独立的艺术家。伯牙、师况、屈原。

二,从“艺”走向艺术

淹没在身体劳作和巫术解释下的“艺”,也走向了自由艺术。这一发展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

一个是“艺”向自由艺术演变;一个是“艺”中蕴藏的自由本性被揭示出来。

(一)“艺”向自由艺术演变

公元前9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第一次“技术”革命。石器时代→青铜时代

1、这种对“艺”的升华,首先表现在“艺”被从身体劳作中独立出来,成为培养自由人的方式。

这种作为培养自由人的“艺”在中国古代的历史见证,就是“六艺”,在古希腊则是“七艺”。

礼、乐、射、御、书、数。培养士人。

天文、算术、几何、音乐、文法、修辞、逻辑。培养自由人。

2、手工技艺发展成一种真正的艺术。比如雕刻、建筑、绘画。

(二)对“艺”的诗性直观的自觉

在“艺”从身体劳作的掩盖下走向自由艺术的同时,“艺”中包蕴的自由本性也就被人自觉到了,并被人揭示了出来。

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游于艺”。

庄子:扑蝉老人的绝技、梓庆削木以成乐器等,都深刻地揭示出手艺的“艺”中“游”的本性。

(三)对“艺”的自由形式的自觉

孔子关于“质”、“文”关系的理论

古希腊人关于“艺”所实现的形式的“美”与“和谐”的品质。毕达哥拉斯学派强调“平衡”、“匀称”、“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等形式的独立美感和价值。亚里士多德:“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和明确”。

什么是美与美学的诞生

第一节:轴心时期的有关美的命题 • 何谓轴心时期(Axial Age)?

• 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提出。

• 时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 地域: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

• 特征: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各个文明——古希腊、以色列、古印度、中国——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 一 轴心时期中国有关美之思考

二 轴心时期西方有关美之思考

• 古希腊美并无独立地位

• 德尔菲神谕:至美即至公。希腊艺术之黄金时代,美往往与适中、和谐、平衡等相联系。

• kalon,一切令人愉快,引起悦慕或吸引眼神的物或人,皆谓之美。• 美无独立地位:颂神歌(宇宙的和谐)、诗(愉悦的魅力)、雕塑(比例与平衡)、修辞(恰当的声音节奏)。

希腊艺术家的“美”观

• 具象艺术的技术性发展,缩短法(foreshortening)•

• 雕刻对象为活生生的人体美

• 灵肉统一、身心至善(kalokagathia)

• 最能表现这种美的是静态的形式。动作或动作的一个片段显出平衡与沉静 •

• 最后,希腊杰作有一种普遍和主要的特点,这便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正如海水表面波涛汹涌,但深处总是静止一样,希腊艺术家所塑造的形象,在一切剧烈情感中都表现出一种伟大和平衡的心灵。• 这种心灵就显现在拉奥孔的面部,并且不仅显现在面部,虽然他处于极端的痛苦之中。他的疼痛在周身的全部肌肉和筋脉上都有所显现,即使不看面部和其他部位,只要看他因疼痛而抽搐的腹部,我们也仿佛身临其境,感到自己也将遭受这种痛苦。但这种痛苦——我要说,并未使拉奥孔面孔和全身显示出狂烈的**。像维吉尔在诗里所描写的那样,他没有可怕地号泣。他嘴部的形态不允许他这样做。这里更多的是惊恐和微弱的叹息,像萨多莱特所描写的那样。身体感受到的痛苦和心灵的伟大以同等的力量分布在雕像的全部结构,似乎是经过平衡了似的。

• ——温克尔曼《古代艺术史》 •

1、毕达哥拉斯

• 希腊哲学家开始用本原来代替神话。形成了四元素说(地水火风)。• 毕达哥拉斯(学派)更进一步,认为数是本原。

通过对数的领悟他们认为宇宙的主宰就是数,数就是神。

宇宙万物皆贯穿了数的原则,在他们那里,数学、音乐、天文学是统一的。弦长成一定比例时能够构成和谐的音乐,而这种有内在规律的数的比例就构成美。

宇宙各个天体处在一种数的和谐之中。太阳:地球=2倍月亮:地球;金星:地球=3倍月亮:地球。

• 天体的运行是和谐的,距离越大的天体,速度越快,并发出高昂的音调,距离越小的天体速度越慢,并发出浑厚的音乐。音调与距离成比例,构成宇宙谐音。

美就是数的和谐。

• 由此也产生了中西艺术的区别。

• “从绘画和雕塑的关系而论,中西就有不同。希腊的绘画,立体感强,注重凸出形体,讲究明暗,好像把雕塑搬到画上去。而中国则是绘画意匠占主要地位,以线纹为主,雕塑却有了画意。希腊画似雕塑,中国雕塑似画。” • “西洋人物画脱胎于希腊的雕刻,以全身肢体之立体的描摹为主要。中国人物则一方重眸子的传神,另一方则在衣褶的飘洒流动中,以各式线纹的 描法表现各种性格与生命姿态。”

阿波罗与狄俄尼索斯之美的分野

• 德尔菲神庙一侧画阿波罗,另一侧画狄俄尼索斯

• a美与感官感觉之间的对立;b声音与视像之间的对立 •

• 两种美的对立还表现在远/近的对立上。西方艺术注重有距离的观照,注重视觉与听觉,而东方艺术则往往带有对触觉、味觉、嗅觉等的注重。• 而视觉与听觉之美虽能与人保持距离但两者程度有别。

• 阿波罗之美表现在一种静穆与和谐,在古希腊作“秩序与节制”解。是理性之美。

• 狄俄尼索斯式的美则无明显形式,超越有限的视觉表象。是癫狂之美。

2、苏格拉底 • “认识你自己”,认识理性 • ①自在之美和自为之美;

• 事物本身之美与事物相对于人之美

• ②美和合目的性 •

3、柏拉图

• 《大希庇阿斯》:“什么是美”与“什么东西是美的”

• 对美本身的追问开启了哲学美学的方向。所谓哲学美学,就是以美的本质为核心来研究审美对象的美学。•

• 美是理式,idea与edios • idea源于希腊文,本义为“见”,引申为“所见”,泛指心眼所见的形相(form)„„柏拉图只承认idea是真实的,眼见一切事物都是idea的影子,都是幻相。这匹马与那匹马是现象,是幻相,而一切马之所以为马则因为马的idea。

• 柏拉图的床,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中的两个笑话。“我”的概念。• 复制的概念 电影:银翼杀手

• 《会饮篇》肯定了美的理式的永恒性、绝对性和单一性:

• 这段话阐述了美的理式的四个特征:

• 第一,美的理式具有永恒性。第二,美的理式具有绝对性。第三,美的理式具有先验性和单一性(一类中只有一个)。

• 第四,具体事物分有美的理式,各种美的理式却不因此有所增损。•

• 洞穴隐喻

• 有一群人“居住在一个洞穴之中,有一条长长的甬道通向外面,它跟洞穴内部一样宽。他们从孩提时代就在这里,双腿和脖子皆被锁住,所以总是在同一地点。因为被锁住也不能回头,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跟他们隔有一段距离的后上方,有一堆火在燃烧。在火和 囚徒之间,有一条高过两者的路,沿着这条路建有一道矮墙,就像演木偶戏的面前横着的那条幕布。外面沿墙走过的人们带着各种各样高过墙头的工具,用木头、石头及各类材料制成的动物或人的雕像,扛东西的人有的在说话,而有的沉默着。由于他们(洞穴中人)终生不能行动或回头,因此外部世界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影子,便成了他们所能看到的唯一的真实。当路过的人们谈话时,洞穴里的人们会误认为声音正是从他们面前移动的阴影发出的。被囚禁的人完全被剥夺了任何自由的可能,他们只能面对着空荡的石壁,壁上的影子就是他们可能拥有的唯一的世界,而这个幻象的功能就是使他们不再有能力指认真实。

4、亚里士多德

• 虽然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理式做了无情的批判,然而他并没有放弃柏拉图的理式。亚里士多德批判理式脱离于物的孤立存在,但是从来没有否定过理式本身。按照传统翻译惯例,亚里士多德所使用的希腊术语eidos在拉丁文中译成“形式”,为的是使物的eidos尽可能与物本身相接近,从而强调亚里士多德的eidos处在物之中。而在柏拉图的著作中,eidos从来不被译成“形式”,只译成“理式”,为的是强调“理式”处在物之外。我们不反对把亚里士多德的eidos译成“形式”,但是始终要记住,这就是柏拉图的理式。

• 柏拉图的理式论是“一般在个别之外”,亚里士多德的理式论是“一般在个别之中”。柏拉图仅仅承认理式的一般性,而忘掉它的个别性。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存在于物内部的理式既是一般性,又是个别性。•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写道:

• 第二节 美学学科的形成

• 他们首先划分出了科学的领域和信仰(宗教)的领域以及诸如思维的领域,而对应于这些领域的是哲学、宗教、逻辑学等学科。但他们发现,有一个领域却无法归类,这就是包括艺术活动在内的丰富的诗意活动的世界。没有一个学科对应这一领域。他们还发现,人的心智中有三种能力,一是知,一是意,一是情。与“知”的心智能力相应的是哲学,与“意”的心智能力相应的是伦理学,但却没有一个学科对应着“情”的心智能力。正是在这样的分类、排序的逻辑中,一个巨大的领域显露了出来,并要求在整个人类的认知体系中居于一定的地位。

1、维柯对“诗性智慧”的发现

• 意大利的维柯在1725年出版了他的《新科学》,在这部著作中,他提出,相对于逻辑推断的智慧,人类还有一种智慧。它比逻辑推理的智慧要更源始、更根本、也更重要,这是一种“诗性的智慧”。

2、鲍姆加通:Aesthetic、伊斯特剔克(美学)• 他于1750年出版了一部重要著作《美学》。因为他第一次为美学正名,划定了美学的边界,为面目不清、位置模糊的这一学科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3、康德(1724-1804)• 这位哲学上“哥自尼式革命”的创新者,在相当程度上秉承了鲍姆加通的遗产。他为自己的哲学体系提出了三大任务:第一是自然秩序的论证,第二是道德秩序的论证,第三是前两者协调关系的论证。这就构成了他著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大批判聚焦于人的三种基本心智能力和判断原则:纯粹理性是关于人的思想及其认识原则的,实践理性则是有关人的意志及其道德原则的,而判断力却和人的情感及其情感原则关系密切。•

• 第三节、对柏拉图提问的现代应答 • 维特根斯坦:美属于词的误用。•

• 1、20世纪50年代我国的美学大讨论 •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我国美学界围绕美的本质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这场讨论主要形成了三种观点:以蔡仪先生为代表的典型说、以李泽厚先生为代表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说以及以朱光潜先生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说。

2、康德的审美判断的演绎美的主客观性质的阐释

• 一个审美判断首先具有这样的性质:它是主观的,但看起来好像是客观的。“这朵玫瑰花是美的”,这是一个主观判断。玫瑰花的美不在于它自身,你说它美是因为你将自己的主观的美的感受加给它了。所以一个审美判断是一个主观判断,但它必须好像是客观的。也就是说,好像是这个玫瑰花有一种美的客观属性。

• 一个审美判断还具有这样的性质:虽然它好像是客观的,但这种客观又是一种主观的客观。也就是说,这种客观并不是这个事物的属性,而是因为人人都感到美,都表示认同,才显得好像是“客观”的。客观的东西是大家公认的,所以反过来我们为了得到大家公认,就把美说成是客观的,或者当大家公认的时候,我们觉得美好像是客观的了。这种客观性乃是一种主观的普遍性。

• 这种必然的倾向从何而来?康德认为因为人有共通感。这种共通感是先天的,只要是人,他就有一种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天然的人性结构,能够站在另一个人的立场上来进行思考。这就是审美判断之所以可能的前提。

自然之美

第一节 自然美的中国历史

一、从致用、比德到畅神

自然美指自然界万物的美,如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花鸟虫鱼等自然物的美。自然美欣赏的历史发展在我国经历了致用、比德和畅神三个阶段。

(一)致用

内涵:人类从实用的、功利的观点看待自然的一种审美观。形成时期:人类社会发展初期。适用地域:中国、欧洲。

北宋中期的郭熙在《林泉高致》说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三)畅 神

内涵:指自然景物本身的美可以使欣赏者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畅的审美观。

盛行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特点:专注于对审美对象本身的欣赏,不要求用自然景物来比附道德情操,而是让自然景物来触动空明的心境,较“比德”更进一步。

表现:清谈佛老,纵情山水,归隐山林。

所谓“畅神”,指自然景物本身的美可以使欣赏者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畅。

19世纪瑞士文化史家布克哈特说:“准确无误地证明自然对人类精神有深刻的影响的还是开始于但丁……但是,充分而明确地表明自然对一个能感受的人的重要意义是佩脱拉克——一个最早的真正现代人。”

人物之品藻

内涵:对人的风采、风姿和风韵的审美评价。美学上的人物品藻发生在魏晋时代。

审美距离和移情

一、距离说 距离说的提出

瑞士心理学家和美学家----布洛

●距离是指事物和人的实际利害关系之间的分离。

二、移情说

 移情说最著名的代表是19世纪德国心理学家立普斯。

 在说明移情作用时,立普斯本人所举的例子是希腊建筑中的多立克石柱。移情作用的定义

用简单的话说,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

审美的移情作用的特征:

一、审美的对象不是对象的实体,而是对象的形象。

二、审美的主体不是实用的自我,而是观照的自我。

三、主体和对象的关系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统一的关系。

1、格式塔心理学简介

 诞生:20世纪初发源于德国,针对构造主义心理学提出。格式塔是德语Gestalt的音译,相当于英文Configuration,含有“完形”、“整体”、“全境”的意思,所以格式塔心理学又称为完形心理学。 创始人物:韦特墨、考夫卡、库洛

3、观点:

 自然物的运动、形状、色彩是支配它们或创造它们的力的作用的结果。人内在的感情活动也受到力的支配

如果外物中展示的力的式样和人的心理中展示的力的式样相类似,即外部事物运动和形状同人的心理同形同构,那么外物能引起人相应的感情活动。外物本身就能表

现人的感情。

4、移情说与同形同构说的区别

 移情说侧重主体—美是(有选择性的)外物与人心相融合的结果

 同形同构说侧重客体——美在外物本身

四、内摹仿

1、内摹仿学说简介

 内摹仿说是移情说的一种

 代表人物: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谷鲁斯

2、观点:摹仿和游戏是本能,审美活动中二者联系在一起,摹仿是审美活动的主要内容。审美的摹仿不同于一般知觉的模仿,而是一种内模仿。

3、内模仿的美学意义

指出了美感的生理基础,有人把它称为审美筋肉论或者艺术生理学。

第五篇:《美学》教学大纲

《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美学》 课程代码:21520024 编写人: 总学时数:32学时 任课教师: 开课单位:文学院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先修课程:文学理论;文本解读;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 使用教材:张玉能主编《美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 教学拓展资源: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2.刘纲纪、李泽厚:《中国美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3.蒋孔阳:《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4.里夫茨希主编:《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5.张玉能:《美学要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省级精品课资源库;专家讲座视频库;一线教学案例资源库;多媒体素材库。

二、课程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一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性、提高性和素质性的课程,通过它的学习要求学生:

1、了解美学的对象和范围,美学的学科性质;

2、掌握有关西方美学史、中国美学史的一些基本知识;

3、明确美感的含义,美感的产生和发展,美感的性质和特征,美感的心理要素;

4、掌握古今中外有关美的本质的主要观点,理解美的本质的主要方面;

5、了解美的几种主要形态: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

6、掌握主要的美的范畴:美和丑,崇高和优美,幽默和滑稽,喜剧性和悲剧性;

7、明确审美教育的含义、目的、作用、特点、实施等方面内容,以便树立学生的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学理论水平、审美接受能力,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学习方法指导

美学的学习方法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我们把它归结为三种精神:元典精神,质疑精神,创新精神。

所谓“元典精神”就是要引导学生到历代中外大美学家的经典原著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批判吸收经典原著的合理的思想、观点、理论、学说,以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理论、学说。我们认为,这是思考问题、著书立说、解决问题的根本和基础。因为我们今天要解决美学问题,就必须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这样既可以避免无谓的重复劳动,又可以找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和钥匙。我们不能毫无依据地胡思乱想,也不能一厢情愿地天马行空,而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探讨和借鉴,这就必须借助于元典精神。

所谓“质疑精神”就是对于每一个重要的美学问题、每一种历代中外大美学家的思想、观点、理论、学说都不盲从迷信,都要质疑,对它们问一个“为什么”。只有经过了这样的反思过程所理解、把握的美学问题才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硬塞给学生的,那才可能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地理空间之中的具体的思想、观点、理论、学说,而不是脱离实际的空洞抽象的虚无。

所谓“创新精神”就是在元典精神和质疑精神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于每一个重要的美学问题的思想、观点、理论、学说,在前人的基础上有前进,有发现,有创建,哪怕是一点点的前进、发现、创建,总比死记硬背、墨守成规、止步不前、重复前人、无所作为的学习要强得多。

四、本课程的重点、难点

重点:

第1章:美学的对象,主要包括:美学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美学革命,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2章:美感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包括:美感的含义及实质、美感形成的生理和心理基础、美感的生成、美感的发展。

第3章:美感的性质和特征,主要包括:美感的性质,美感的特征,美感的心理结构;

第4章:美感的心理要素,主要包括:感知与表象,联想与想象,情感与移情,思维与理解,意志与心理距离;

第5章:美的本质,主要包括:西方美学史对于美的本质的探讨,中国美学史上的美论思想,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

第6章:美的形态,主要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 第7章:美学范畴,主要包括:美学范畴的含义,崇高与优美,丑,喜剧性,悲剧性;

第8章:审美教育,主要包括:审美教育的含义,美育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美育的目的和作用,美育的特点,美育的实施。

难点:

第3章、美感的性质和特征,主要包括:美感的性质,美感的特征,美感的心理结构;第7章、美学范畴,主要包括:美学范畴的含义,崇高与优美,丑,喜剧性,悲剧性;第6章、美的形态,主要包括:美的分类,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

四、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教学安排

绪论(1课时)

【本节学习目标】

1、了解学习美学的目的

2、了解学习美学的方法 【本节知识点】

一、为什么要学习美学

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紧密相连

美学的普及和提高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学理论问题的正确解决将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 美学为我们批判继承和借鉴中外古今文艺提供强大的武器 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审美教育的重任,必须学习必要的美学知识

二、如何学好美学

1、不断积累审美经验

2、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3、历史主义地学习和钻研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4、全面了解到专题研究,逐渐深入和不断扩展

【网络学习】课前发布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结合学案,独立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对你身边的同学进行学习者分析,完成课前自主学习活动

【面授学习】

问题情境→知识点1:学习者分析→为什么要进行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分析的主要内容→课外活动:设计调查问卷对同学进行学习者分析→学习者分析的方法→学习者分析的原则→课外延伸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基于问题式的学习

第一章美学的对象(2课时)

【本节学习目标】

1、了解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2、了解美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3、了解美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本节知识点】

1、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与独立;

2、西方美学的发展概观;

3、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

4、美学是一门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

5、美学研究的范围: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创造。

6、美学是一门边缘科学。

【网络学习】

课前发布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赏析教学设计案例,结合学案,完成课前自主学习活动

【面授学习】

第1节,美学的产生和发展:

1、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2、西方美学的发展概观。

第2节,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美学革命:

1、马克思主义美学给世界美学带来了革命性变革,2、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

第3节,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1、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

2、美学研究的范围: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审美创造。

第4节,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美学与哲学,2、美学与心理学,3、美学与伦理学,4、美学与文艺学,明确美学是一门边缘科学。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基于问题式的学习

【知识点提示】【重、难点提示】1,3,4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美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什么?

4、为什么说美学是一门边缘科学? 【参考书目】

1、《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

5、车尔尼雪夫斯基:《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文学》译文出版社,1978年。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6、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

7、蒋孔阳:《美和美的创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8、李泽厚《美学的对象与范围》,《美学》第3辑,上海文艺出版社。

第二章美感的形成与发展(3课时)

【本节学习目标】

1、了解美感的含义及实质

2、了解美感形成的心理和生理基础

3、了解美感的生成和发展 【本节知识点】

1、广义的美感是指审美意识;

2、狭义的美感是指审美感受;

3、视觉和听觉是人类的主要审美感官;

4、人的感觉是美感形成的基础。

5、美感形成与以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

6、美感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7、美感的形成是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网络学习】课前发布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赏析教学设计案例,结合学案,完成课前自主学习活动

【面授学习】

第1节,美感的含义:

1、广义的美感。

2、狭义的美感。

第2节,美感形成的生理和心理基础:1.生理基础。2.心理基础。

第3节,美感的形成是社会实践的产物:1.美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2.物质生产是美感产生的中心。3.本能、摹仿、巫术、进化等实践活动使美感丰富化和纯粹化。

第4节,美感的发展:1.美感随社会实践发展而发展。2.美感发展形成的差异性。3.美感的共同性产生的原因。【重、难点提示】1,2,5,6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基于问题式的学习

【思考题】

1、美感的含义应该如何理解?

2、美感的生理基础是什么?

3、美感的心理基础是什么?

4、人类的主要审美器官是什么?

5、为什么说人的感觉是美感产生的基础?

6.为什么说美感形成于以劳动为中心的社会实践? 7.如何理解美感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 8.美感的发展是如何展开的?

9.试述工具的加工在美感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参考书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

2、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3、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

4、朱狄:《原始文化研究》,三联书店,1988年。

5、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1年。

第三章美感的性质和特征(3课时)

【本节学习目标】

1、了解美感的性质与特征

2、了解美感的心理结构 【本节知识点】

1、美感的社会性。

2、美感的精神愉悦性。

3、美感的情感中介性和心理完整性。

4、美感的直觉性。

5、美感的超功利性。

6、美感的自由创造性。

【网络学习】课前发布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赏析教学设计案例,结合学案,完成课前自主学习活动

【面授学习】

第1节,美感的性质:1.美感的社会性。2.美感的精神愉悦性。3.美感的情感中介性和心理完整性。

第2节,美感的特征:1.美感的直觉性。2.美感的超功利性。3.美感的自由创造性。

【重、难点提示】1,3,4,5,6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基于问题式的学习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美感具有社会性?

2、为什么说美感具有形象性?

3、为什么说美感具有自由创造性和精神性?

4、试分析实践自由和审美自由的异同。5.试述美感的特征。【参考书目】

1、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2、《图解心理学》,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3、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4、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宗白华译。

5、蒋孔阳:《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美和美的创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6、朱光潜《文艺心理学》,《朱光潜美学文集》第1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7、周来祥:《美学问题论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8、王朝闻:《审美谈》,人民出版社,1984年。

9、《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

10、龙协涛《鉴赏文存》,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1、庄志民《审美心理的奥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第四章美感的心理要素(5课时)

【本节学习目标】

了解美感的各种心理要素,如感知与表象、联想与想象、情感与移情、思维与理解、意志与心理距离等

【本节知识点】

1、感觉、知觉与感知;

2、表象;

3、感知贯穿于美感的始终;

4、表象可以是美感自由地进行;

5、感知和表象是审美意象的最初形成的心理要素。

6、联想、想象等概念;6.联想在美感中的作用;

7、想象在美感中的作用。

8、情感是指人对于客体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9、情感在美感中的作用:贯穿美感始终;个性化特征;沟通认知与意志的中介环节;弥散作用。

10、移情是情感与联想相互作用的结果。

11、思维的概念;

12、理解的概念;

13、思维在美感中的作用;

14、理解在美感中的作用;

15、审美判断的特征。

16、意志的基本概念;

17、意志在美感中的作用;

18、审美心理距离的本质。

19、美感以审美意象的形成和完善为核心。

【重、难点提示】3,4,6,7,9,10,13,14,15,17,18,19 【网络学习】课前发布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赏析教学设计案例,结合学案,完成课前自主学习活动

【面授学习】

第1节,感知与表象:1.感知在美感中的作用。2.表象在美感中的作用。第2节,联想与想象:1.联想在美感中的作用。2想象在美感中的作用。第3节,情感与移情:1.情感在美感中的作用。2.移情与移情说。第4节,思维与理解:1.思维在美感中的作用。2.审美判断的特点。第5节,意志与心理距离:1.意志在美感中的作用。2.心理距离与意志。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基于问题式的学习

【思考题】

1、感知在美感中的作用是什么?

2、表象在美感中的作用是什么?

3、审美意象是什么?

4、联想在美感中的作用是什么?

5、想象在美感中的作用是什么?

6、联想和想象对于审美意象具有什么作用?

7、情感在美感中的作用主要是什么?

8、移情的本质是什么?

9、思维在美感中的作用是什么? 10.审美判断的特征是什么? 【参考书目】

1、曹日昌:《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2、《图解心理学》,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

3、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4、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宗白华译。

5、蒋孔阳:《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美和美的创造》,江苏人民出版社,1981年。

1、《文艺心理学》,《朱光潜美学文集》第1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2、周来祥:《美学问题论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3、王朝闻:《审美谈》,人民出版社,1984年。

4、《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

5、龙协涛《鉴赏文存》,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6、庄志民《审美心理的奥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第五章美的本质(4课时)

【本节学习目标】

1、了解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2、了解中国美学史上的美论思想 【本节知识点】

1、美的本质,即美是什么?

2、西方美学史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探讨美的本质;

3、西方美学史上主要有5条探讨美的本质的途径。

4、儒家的美论思想;

5、道家的美论思想;

6、美字的含义; 7、20世纪50、60年代形成的“四大流派”的美论; 8、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论新发展。

9、探讨美的本质的方法论;

10、美的本质的认识论、本体论、发生学、现象学的含义;

11、美的定义。

【重、难点提示】1,3,7,8,9,10,11

【网络学习】课前发布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赏析教学设计案例,结合学案,完成课前自主学习活动

【面授学习】 第1节,西方美学史对于美的本质的探讨:1.从对象的自然属性及其规律寻找美。2.从客观精神世界寻找美。3.从主观精神世界寻找美。4.从社会生活寻找美。5.否定美的本质。

第2节,中国美学史上的美论思想:1.结合伦理政治探讨美。2.结合艺术实践探讨美。4.当代美学的四大流派。5.当代美学关于美的本质探讨的发展。第3节,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主要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基于问题式的学习

【思考题】

1、西方美学史上主要有那几条探讨美的本质的途径?

2.中国古代美学的美论思想有什么鲜明特色? 3.中国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形成了哪些美学流派?它们对美的本质各持什么观点?

4.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问题有哪些新进展? 5.探讨美的本质的方法论应如何理解? 6.美的本质主要应该如何理解?

7.你对美的本质问题有什么新的看法? 【参考书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9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

3、《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82年。

4、《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2年。

5、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下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

7、[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

8、《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9、《狄德罗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0、[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11、《论语》,山西古籍出版社,1982年。

12、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1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

13、《吕荧文艺与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

14、高尔泰:《论美》,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

15、《蔡仪美学论著初编》(上、下),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

16、《朱光潜美学文集》(1—3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

17、李泽厚:《美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

18、《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19、[法]布封:《自然史》,见《布封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20、[俄]普列汉诺夫:《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21、梅林编:《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22、[俄]高尔基:《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23、[德]爱克曼:《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朱光潜译。

24、蒋孔阳:《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

25、刘纲纪:《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广西师大出版社,1997年。

26、周来祥:《再论美是和谐》,广西师大出版社,1997年。

27、杨春时:《生存与超越》,广西师大出版社

第六章美的形态(6课时)

【本节学习目标】

了解美的各种形态,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形式美 【本节知识点】

1、自然美的含义;

2、自然美的根源——人化的自然;

3、自然美的特征。

4、社会美的定义;

5、社会美的分类;

6、社会美的特征。

7、艺术美是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美;

8、艺术是审美地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

9、艺术美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独特、具体、感人的。

10、艺术美的特征。

【网络学习】课前发布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赏析教学设计案例,结合学案,完成课前自主学习活动

【面授学习】

第1节,自然美:1.自然美。2.自然美的根源。3.自然美的特征。第2节,社会美:1.社会美。2.社会美的特征。3.社会美的类型。

第3节,艺术美:1.艺术美。2.艺术的本质。3.艺术美的特征。4.艺术的内容美与形式美。

【重、难点提示】2,3,5,6,9,10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基于问题式的学习

【思考题】

1、什么是自然美?

2、自然美的根源是什么?

3、自然美的特征是什么?

4、什么是社会美?

5、社会美有哪些类型?

6、社会美有哪些特征?

7、异化劳动与美的关系应该如何理解

8、什么是艺术美?

9、艺术为什么美?

10、艺术美在何处?

11、为什么说艺术美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12、艺术美的特征主要是什么?

13、艺术如何化丑为美?

14、艺术化丑为美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书目】

1、《芬奇论绘画》,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2、《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2年。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5、[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周扬译。

6、[法]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7、[英]柯林伍德:《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8、《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下),中华书局,1981年。

9、《别林斯基选集》,第2卷,时代出版社,1952年。

10、《罗丹艺术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1、[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

第七章美学范畴(5课时)

【本节学习目标】

了解美学的各类范畴,如美与丑、崇高与优美、喜剧性、悲剧性 【本节知识点】

1、美学范畴是美学中的最基本的概念;

2、广义的美学范畴与狭义的美学范畴;

3、西方的优美与崇高概念;

4、中国古代美学的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

5、崇高与优美的共同本质;

6、崇高的内涵;

7、崇高的特征;

8、优美的内涵;

9、优美的特征。

10、西方美学史上对丑的探讨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以19世纪为界;

11、前期6个时期;

12、前期的主要特征是:以美为主,以丑衬美;

13、后期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末,主要特征是审丑成为时尚,出现了丑的美学。

14、西方美学史上对于喜剧性的探讨;

15、马克思、恩格斯的喜剧论;

16、中国美学思想中的喜剧观;

17、喜剧性的本质。

18、喜剧性的类型;

19、肯定性的喜剧性表现幽默; 20、否定性的喜剧性表现滑稽。

21、悲剧性作为美学范畴不同于作为艺术门类的悲剧;

22、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23、黑格尔的悲剧观;

24、叔本华的悲剧观;

25、尼采的悲剧观;

26、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

27、悲剧性的本质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种要求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

28、悲剧性的定义;

29、悲剧性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 30、悲剧性的类型。

【重、难点提示】1,5,6,7,8,9,18,19,20,21,27,28,29,31 【网络学习】课前发布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赏析教学设计案例,结合学案,完成课前自主学习活动

【面授学习】

第1节,美学范畴的含义:1.范畴。2.美学范畴。3美的范畴。

第2节,崇高与优美:1.崇高与优美的共同本质。2.崇高与优美的差异。第3节,丑:1.丑与美相对立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2.丑的历史发展。第4节,喜剧性:1.幽默与滑稽。2.喜剧性的特征。3.喜剧性的分类。

第5节,悲剧性:1.悲剧性理论的发展。2.悲剧性的本质。3.悲剧性的特征。4.悲剧性的分类。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基于问题式的学习

【思考题】

1、什么是美学范畴?

2、关于崇高与优美,中国与西方有些什么术语?

3、崇高与优美的差异是什么?

4、简述西方美学史上对于崇高的探讨的大概情况。

5、简述西方美学史上对于优美的探讨的大概情况。

6、崇高的内涵是什么?

7、优美的内涵是什么?

8、崇高的特征是什么?

9、优美的特征是什么?

10、丑是什么?

11、西方美学史上对丑的探讨分为几个时期?它们的特征各是什么?

12、为什么西方美学到了19世纪中后期会走向以审丑为中心?

13、喜剧与喜剧性有什么区别?

14、亚里士多德的喜剧观主要是什么?

15、黑格尔的喜剧观主要是什么?

16、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喜剧观主要是什么?

17、马克思、恩格斯的喜剧观主要是什么?

18、喜剧性的本质是什么?

19、喜剧性如何分类?

20、悲剧性作为美学范畴与作为艺术种类的悲剧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1、简述西方悲剧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22、简评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

23、简评黑格尔的悲剧观。

24、简评叔本华的悲剧观。

25、简评尼采的悲剧观。

26、简评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观。

27、悲剧性是什么?

28、悲剧性的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29、悲剧性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30、试举例说明如何理解生活中的悲剧。【参考书目】

1、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2、《先秦两汉美学名篇选读》,中华书局,1987年。

3、《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朱光潜译。

4、[英]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5、[英]伯克(博克):《崇高与美——伯克美学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

6、[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

7、[苏]鲍列夫:《美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6年。

8、[波兰]塔塔科维兹:《古代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9、[德]康德:《论优美感和崇高感》,商务印书馆,2001年。

10、方珊:《美学的开端——走进古希腊罗马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1、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

12、[英]休谟:《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

13、[德]鲍姆加登:《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

14、[英]李斯托威尔:《近代美学史评述》,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蒋孔阳译。

15、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7卷本)第5卷,张玉能等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16、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7、[德]莱辛:《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朱光潜译。

18、[俄]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1959年。

19、[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20、[法]让·诺安:《笑的历史》,三联书店,1986年。

第八章审美教育(3课时)

【本节学习目标】

1、了解美育的含义

2、了解美育的目的和作用

3、了解美育的实施 【本节知识点】

1、美育一词的来源;

2、审美教育的定义;

3、审美教育的最早提出者——席勒;

4、中外审美教育概况。

5、美育是原始人类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途径。

6、亚里士多德的美育思想。

7、美育对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8、中国当今的发展需要美育。

9、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10、西方思想家对美育目的的论述;

11、美育的作用。

12、美育的特征:美育是寓教于乐的教育;美育是怡情养性的教育;美育是潜移默化的教育。

13、美育的实施途径: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

14、美育实施的原则;

15、美育实施的阶段:感美美育,立美美育,创美美育。

【网络学习】课前发布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赏析教学设计案例,结合学案,完成课前自主学习活动

【面授学习】

第1节,审美教育的含义:

1、美育一词的来源;

2、审美教育的定义;

3、审美教育的最早提出者——席勒;

第2节,美育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1,中外审美教育概况。2.美育的地位。第3节,美育的目的和作用:1.美育的目的。2.美育的作用。第4节,美育的特点:1,寓教于乐。2.怡情养性。3.潜移默化。第5节,美育的实施:1.家庭美育。2.学校美育。3.社会美育。【重、难点提示】1,3,4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基于问题式的学习【思考题】

1、审美教育一词来源于哪里?

2、最早明确提出审美教育的是谁?他为什么要提倡审美教育?

3、什么是审美教育?

4、简述审美教育在文明发展中的地位。

5、简述审美教育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后的地位。

6、简述审美教育在历史大变动时期的地位。

7、简述审美教育在中国当今社会中的地位。

8、审美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9、审美教育的作用主要是什么?

10、美育的特点主要是什么?

11、为什么美育必然具有寓教于乐的特点?

12、为什么美育必然具有怡情养性的特点?

13、为什么美育必然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14、美育实施的途径主要是什么?

15、美育实施的原则是什么?

16、美育实施的阶段主要有哪些?

【参考书目】

1、[德]席勒:《美育书简》,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徐恒醇译。

2、《蔡元培哲学论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3、曹孚:《外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

4、朱狄:《美学问题》,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5、《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6、蒋孔阳:《美学新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

下载《美学原理》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美学原理》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学原理总结

    一、美学学科的建立 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美学学科 1.审美意识的形成 (1)审美意识是一些对于审美现象的感性直观的认识,还没有上升为理论的形态。 (2)审美意识的形成具有......

    《美学原理》笔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美学原理》2012版主要参考书: 《现代传播美学》 曾耀农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8年6月第一版《新编美学教程》 王一川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

    桥梁美学教学大纲

    《桥梁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中文名称:桥梁美学 英文名称:Bridge Aesthetics 课程类别:学科专业方向选修课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开课学期:春 总学时:16 总......

    服装美学教学大纲

    《服装美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开课要求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服装美学 课程类型:专业发展课(必修) 学时总数:36学时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开课对象:服装设计本科专业方向学生 先......

    中国书画美学教学大纲

    中国书画美学教学大纲 (2006-2007学年第1学期) 课程:(0554)中国书画美学 (公共选修课) 授课教师:杨孝鸿副教授 答疑时间:周二:12:00—17:00 或事先预约 办公室:教学行政楼603室 E-mai......

    美学原理习题(合集)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3.00分) A.感性冲动的对象是最广义的生活。 B.游戏冲动的对象是活的对象。 C.只有游戏冲动才能实现人格的完美,使人成为自由的人。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

    《美学原理》作业四

    04任务 一、 名词解释(共 4 道试题,共 20 分。) 1. 大众文化 作为精英文化的对立面,大众文化(mass culture)是在工业社会中以文化工业的方式出现、并且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传播的......

    美学原理学习参考书目

    美学参考书目: 《美学基本原理》刘叔成等著 《美学原理新编》杨辛、 甘霖著 《西方美学史》朱光潜 《美的历程》 李泽厚 《美学》 黑格尔 [6]《1844政治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