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项链》教学设计
11《项链》导学案
教材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 主 题:课文 课 时:共2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能真确规范的书写汉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借助文中的图画阅读,对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有表达的自信心。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学生在朗读上应注重语气、语调的培养。“体会词句”是让学生知道词句在文中的表达意图,既理解文本内容,又能理解语言,继而积累语言。
2.教材分析
《项链》犹如一段优美的风光片:大海蔚蓝,宽阔无边;沙滩金黄,绵软细长;浪花雪白,哗哗而来。几个娃娃赤脚拾海螺,捡贝壳。他们脸上写满快活,嬉笑着,奔跑着,享受着美好的生活。作者构思巧妙,把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好画面加以诗意表现,学生从中可以收到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3.学情分析
孩子们都希望自己到大自然中释放自己,无拘无束享受大自然的美,尽情快活,嬉笑,奔跑,所以本节课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特别注重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通过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不断使主题得以升华,让学生充分感受文中所蕴含的真情。同时,非常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我展示的平台:可以自由选择识字方法,可以自由选择读书方式,可以发表自己读文后的独特感受??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体现其个性,体现快乐学习由此再由生活的快乐返回到对语文学习的钟爱和快乐中,不断循环往复!真正让孩子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生活的丰富多彩,把语文和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课前准备
1.词语卡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投影,歌曲《童年》
2.赞美大海的好词佳句,预习生字,朗读课文;童年玩耍的照片、纪念品、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美
1.学生用课前搜集的好词佳句赞美大海。
师:孩子们,你们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用你搜集到的好词好句来描绘一下。
2.引入课文题目。
(教师播放海浪及笑声的录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海浪声)听,这是什么声音?(笑声)今天让我们下海好吗?脱下鞋子,光着脚丫,一同体验一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去感受那里带给我们的快乐。板书课文题目,美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本课起始体现了读和说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然后抓住孩子年龄小、爱玩的特点,让他们觉得这节课又要去游玩了,精神先愉悦、轻松起来,让学生对本课学习充满兴趣。
二、领略美
1.课件播放课文内容和朗读动漫。
2.问:大海好玩吗?小娃娃快乐吗?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读一读这篇课文吗?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读一读。
3.标出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描画面,想意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感受快乐,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和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实现学生读的愿望,达到流利读课文的目的。
三、集中识字
1.出示本课生词卡片。
师:词语宝宝来到了我们的黑板上,你们试着认识认识它们。
2.师: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记一记。
3.师:把你记的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互相学习。
4.师:把你喜欢的字和我们大家说一说吧,其他同学应该认真倾听,并且继续补充。
预设:
形声字:蓝、笑、和、活、金
数笔画:又、向
加一加:蓝、笑、和、娃、挂、活
减一减:又(叉)、白(的)
形近字:娃——挂、贝——见
换一换:着(看)
反义词:笑——哭
同音字:向——象、又——右、和——合 师随机引导:
挂:做动作“挂”。
5.指导书写:(1)白(第一次书写):先观察“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仔细看老师范写;学生书写后临写,教师强调每笔的位置和笔顺;学生自己书写一个。
(2)和:认识新偏旁“”。
(3)学生练写“的”“又”。
6.去掉拼音读一读。
7.师:都学会了吗?接受挑战吧!
(开火车检验词语卡片)
(开火车检验生字卡片)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遵循识字、写字规律,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和方式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学生先观察,再临帖、再观察、再默写,最终熟练掌握本课会写字。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找找描写大海的小文章,读一读并能介绍给小伙伴们。
设计意图:作业内容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也丰富了积累。这种开放性的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有了方向的指引,这对于一年级的小同学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教师引导: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指名读全文。
2.教师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大海,去领略大海的美,体会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
设计意图: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抽同学读全文等教学的设计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掌握,通过恰当的导入,再一次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二、体会快乐——品味美
(一)品味第1自然段——美景
1.指名读,问: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你有什么感受?
3.汇报:感受到大海很美。(板书)
4.师:第1自然段只用了三句话就让我们体会到了大海的美,作者可真了不起。那他都用了哪些词语呢?和同桌找一找,用波浪线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的体会。
①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出示课件,体现这些词语: 蓝蓝的 黄黄的 小小的
②师:什么蓝蓝的?什么黄黄的?什么小小的?请你试着说出这样的短语:()的()。
③什么又宽又远?什么又长又软?你能说出这样的短语吗?又
()又()。
④“雪白雪白”这是什么样的短语?(ABAB式)“雪白雪白”可以形容什么?试着说一说。
⑤师:“哗哗地”是拟声词。“哗哗地”可以形容什么?它的后面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所以用“地”。试着说一说其他拟声词。
师:你们说得真美,这么美的词句,我们该怎样读呢?(想象,带表情)按大家说的我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自己练一练——指名读,评价——男女生读。
(二)品味第2自然段——快乐
1.指名读,问: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你有什么感受?
3.汇报:快乐。(板书)
4.第2自然段用了很多精彩准确的动词,你能找到吗?用三角号画一画,并和同桌做做动作来体会那份快乐。
①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出示课件,体会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
笑 迎 捡 穿 挂 落 穿 挂
②指名表演。
③师:让我们先快乐地读一读吧!
自读——指名读,评价——小组赛读。
④师:我们已经体会到了快乐,那小娃娃的快乐是什么呢?(有海螺和贝壳穿成的项链)
其实啊,大海也很快乐,你知道大海的快乐是什么吗?(有快活的脚印穿成的项链,所以说,大海的项链就是——快活的脚印!)
⑤那就让我们带着小娃娃的快乐,带着大海的快乐齐读第2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整节课的主要部分,教师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学生运用抓字词句找、画、说等阅读方法,通过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阅读,自由充分地表达。
三、升华快乐——欣赏美
1.多美啊,让我们尽情尽兴地随着音乐齐读课文吧!
2.大家读得太好了!读够了吗?我想这时我们看着书读已经表达不出我们心中的酣畅了,那就让我们全体起立,边做动作,边带着表情,配着优美的旋律,背诵吧!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加深体验和感悟,学生的感情得到了升华。
四、书写快乐——畅谈美
是啊,我们把一串串可爱的脚印留给了海滩,也把我们的快乐留给了大海,把童年的快乐永远地珍藏在了自己小小的心田里。此时此刻,你一定也回忆起自己童年中许多快乐的事了吧。有哪里给你带来过快乐呢?你也当当小作家,写一写吧!(配乐)
(投影,配乐指名展示作品)
设计意图:教师要为学生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加强练笔指导。课前学生们准备了有关的照片、纪念品、画等。引发孩子
从生活中寻找童年的快乐、分享童年的幸福。这一环节也为写快乐的事做基础。可以仿照课文自己写一句话或者一段话,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表达能力。
五、热爱美
师:你们的童年真让人羡慕啊!感谢你们把我带回到美好的童年,我想把我童年时最喜欢的一首歌与你们分享,让我们一同走进童年的快乐中吧!(播放歌曲《童年》,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课。)
六、布置绘画作业,创造美
师:你们可真了不起,大海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画出更美的画。回家后,请同学们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大海,明天带过来,好吗?
第二篇:《项链》教学设计
《项链》教学设计
章丘七中
张琳琳
一、教学目标:
1、细读文本,从人性论的角度客观、公正地评价玛蒂尔德。
2、体会小说巧妙的构思和布局,理解“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尾。
二、教学方法:
点拨法,讨论法。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检查预习情况——字音、字形、词语的掌握: 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绮 罗
寒 碜
匮 缺
喁 喁
大 氅
旖 旎 .......
②补充字形:
lai
gan
ga
zhe
he
da 青()
()()
衣()
显()
蹓()
③解释词语: 一筹莫展:
锱铢必争:
(二)导入新课:
泰戈尔说:“上帝的左手是仁慈的,但他的右手却可怕。”我们每一个人,固然无法知道在人生的下一刻,上帝会伸给我们他的左手还是右手,但至少有一点我们可以决定,就是在命运的给予面前,我们可以选择怎样的方式去面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一下玛蒂尔德,看一下,当上帝把右手伸给她的时候,她选择了怎样的方式去面对。
(三)多媒体(或用导学案)展示作者的相关情况和本课的教学目标:
1、关于作者:
莫泊桑,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闻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与契诃夫(俄)、欧·亨利(美)并列为“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又有“短篇小说之王”的赞誉,一生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和近三百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2、教学目标:(略,见前。)
(四)学生发言阶段:
问题设置:同学们在课前已经对《项链》进行了预习阅读,这节课,我想先请大家来谈谈你们对这篇小说的总体印象。
(五)问题探究阶段:
1、“我”眼中的玛蒂尔德——试从人性论的角度,客观、公正地评价玛蒂尔德。
教师点拨引导:
①项链丢失之前,玛蒂尔德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如何评价?
②项链丢失之后,面对突如其来的不幸,她做出了哪些决定?这又表现出她的什么性格?
③十年之后,所有债务已经还清,当在街上偶遇女友时,玛蒂尔德做出了什么举动?这说明了什么?
④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你得出了哪些人生的启示?
2、体会小说巧妙的构思和布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尾。问题设置:小说的结尾可谓是出人意料,但仔细想一想,一切又都在情理之 中,因为小说中有几处伏笔已经暗示了我们项链是假的,你能找出是哪几个地方吗?
(六)、课堂小结:
今天,通过对《项链》的学习,在座的同学可能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些感悟,那么我希望,以后大家能够学会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人性化地评价人物形象,如果以后在生活中不幸遭遇了糟糕的事情,也希望大家能够像我们的主人公玛蒂尔德一样去勇敢地承担!下课.
第三篇:项链 教学设计
课 题:《项链》
课 型:主读
上课日期: 9
作 者:李毅
单 位:滕州市北辛中学
月2日—9月3日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项链》(2课时)
课前预习:
1.了解小说的文学常识。
2.积累重点的字词,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3.朗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初步把握人物形象。
相关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小说精巧的艺术构思,领会跌宕起伏的情节结构。
2.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活动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作用。3.审视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主题,培养健全的人格,辩识真善美与假丑恶,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
评价任务:
1.朗读课文,把握主要情节,绘声绘色讲故事。
2.结合具体语句,入木三分评人物,并学习运用心理、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通过讨论,多角度探讨小说的主题。4.开展交流,赏析小说精巧的构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悟导入
有这样一个人,她如昙花一现,她如流星一闪,她出尽一夜风头,她受尽十年辛酸。今天,她来到我们中间,与我们一起追忆那段似水华年,与我们诉说那段不同寻常的往事„„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玛蒂尔德女士!小说《项链》的女主人公。
二、预习展示 1.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年—1893年),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曾拜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0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自惭形秽(huì)佳肴(yáo)寒伧(chen)奢(shē)华 面面相觑(qù)账簿(bù)裙褶(zhě)债券(quàn)契(qì)约 誊(téng)写 愁苦不堪(kān)亲昵(nì)租赁(lìn)请柬(jiǎn)
柔嫩的手指头 磨坏了的手指头,发红的手,丰韵、诱惑力 乱挽着头发,歪系着裙子,高声说话 舞会上,比一般女宾都要漂亮,迷人,时髦 粗壮耐劳的妇女
对朋友,不再想去看她,感到痛苦 主动走近,坦然面对,自豪自信充满勇气
对丈夫埋怨 无怨无悔地共同承担人生苦难。
小结:玛蒂尔德的性格,勇于承担责任、诚实讲信用、吃苦耐劳、恪守信誉、自尊自强。
五、达标检测(三言两语说故事)
1.你更喜欢舞会前的玛蒂尔德还是十年后的玛蒂尔德?你认为丢失项链对玛蒂尔德是悲剧还是喜剧?
点拨:(1)十年以后的玛蒂尔德已经抛弃了娇气和任性,远离了虚幻的遐想,而成了为明确生活目标一步步攀登的奋斗女性。这时的玛蒂尔德是一个由外在形象美到内在精神美的女性,一个由错位到复位并最终找到自我的女性,莫泊桑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变得很美好很可爱的女性形象。
(2)丢失项链作为她命运的转折点,完成了她性格的渐变过程,也是她返璞归真,战胜和超越“自我”的过程。虽然这过程对她有点儿残酷,有点儿不情愿。
2.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玛蒂尔德在舞会上的具体表现和心理特征的?作者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作者用了“狂热”、“沉迷”、“陶醉”等词语来具体描写玛蒂尔德。作者通过这些描写特别是四个“陶醉”,写出了玛蒂尔德因梦想得以实现而兴奋、激动到疯狂地步的心理状态,充分揭示了她追求奢华生活、爱慕虚荣的性格。
六、布置作业(文采飞扬编故事)
小说最后出人意料的结局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空白:玛蒂尔德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联系课文,写一个《项链后传》,不少于200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补写的结尾,并让学生们评出最好的一个,教师略作总结。
二、研讨小说的主题
1.作者对玛蒂尔德到底持什么态度?是讽刺?是同情?是赞赏? 提示:学生结合作者的感叹,“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回答。
明确:作者对女主人公虽有美好的姿色却无力打扮自己的无奈处境表示遗憾,对她为一条假项链差不多葬送自己及其丈夫一生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对她和她丈夫偿还项链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进行了肯定。小说也对女主人公的虚荣心进行了讽刺批评;同时,对贵族阶级的穷奢极欲和不惜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作了抨击和暴露。
2.小说的主题是通过人物形象塑造来完成的,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对这篇小说的主题,历来有较大的争论,综合这些争论,大概有以下几种观点,你同意哪一种,理由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从下面题目任选一题写一篇练笔。1.说说玛蒂尔德的“幸”与“不幸” 2.“败坏”与“成全” 3.十年的代价 4.也说“虚荣” 5.如果项链没有丢 6.项链告诉我 教学反思:
本教案的设计始终突出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让学生在独特的体验中去品味语言、揣摩内涵与反思人生,从中获得感悟,得到教益。
在这节课上,知识点设置得多了点,造成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同时,忽略了对学生德行的培植熏陶作用。
一节语文课,既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学到知识,又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获得心灵的愉悦与陶冶,促成学生人生积极素养的形成。这是我对我的语文课堂的期望。
第四篇:《项链》教学设计
《项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赵毛陶小学
郭小丽
【教材分析】:
《项链》一课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本单元是以“童真童趣”为主体框架选取内容的,把语文的课堂教学深入到生活中,把学习语文的快乐释放到生活实际中去欣赏品味,由此再由生活的快乐返回到对语文学习的钟爱和快乐中,不断循环往复!真正让孩子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生活的丰富多彩,把语文和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在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已经学完拼音,基本上都能借助拼音去读课文了,可以先让他们自读课文。而且孩子们注意力不是很集中,这就需要利用多种方法去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
【教学目标】:1、2、3、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偏旁“禾”。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大自然的美,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音乐欣赏,图片导入1、2、3、播放音乐《外婆的澎湖湾》,学生边欣赏歌曲边仔细听歌曲内容。学生交流都听到了什么?预设:大海,沙滩……
导语: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和大海有关的课文,它的课题是什么呢?咱们先看一张图片。
4、5、多媒体出示一张图片:一串由贝壳和海螺穿成的项链。生:(项链)对,项链!板书题目《项链》,齐读题目。
二、学生初读课文,感受整体大意1、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可借助拼音或跟同学讨论来把课文读顺。小小纠察员 教师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故意把一些生字读错,学生仔细听,纠正读音。教师相机把这些生字写在黑板上。
3、4、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跟读。指名读,师生纠正。
三、集中识字
1、导语:刚才老师读错了一些字,下面咱们一起再来认识认识这些生字朋友吧。
2、3、教师带读,学生跟读。
多种形式检测学生对生字认读情况(开火车读,去拼音读,指名带读,同桌互读)。
4、集体交流识字方法:你们现在都认识这些字了,那有什么好方法让我们好好的记住它们呢?大家讨论一下吧。预设:
形声字:蓝、和、活、金。数笔画:又、向。换一换:娃、挂。减一减:白(百去一)。形近字:贝、见。
字谜:看(看见羊甩尾巴);的(白色勺子)。反义词:笑---哭。
5、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白,和,又,的”四个要求会写的字,学生注意观察这些字的笔顺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认识偏旁“禾字旁”。注意提示禾字旁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3)师生共同边说笔画边书空。(4)学生描红后练写。
(5)随机投影展示学生写的字,集体评议。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2、抄写“白,和,又,的”各一行。画一下你心中的海。
板书设计:
蓝
又
笑 白
项链
着
向
和
贝
娃
的又
挂
活
和
金
第五篇:《项链》教学设计
《项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2.理解生动、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3.通过分析路瓦栽夫人的形象,认识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对人们的侵蚀毒害。学习小说主人公诚实守信的品格和遭遇厄运不沉沦。逆境中顽强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2.理解生动、细腻地刻画人物心理活动对表现人物性格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
故事情节的偶然性与人物不幸遭遇的必然性。【教学方法】
1.通过导读、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曲折的情节、巧妙的布局,把握人物性格。2.通过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向往美好生活,这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但如果一味不切实际地梦想享受豪华、舒适的生活,就会葬送一个人一生的幸福。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中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就为满足一时的虚荣付出了10年的代价。今天,我们就走进玛蒂尔德的内心世界,探寻酿成她悲剧的原因。
二、字词检查 1.读准下面的字音:
寒伧(chen)奢(shē)华 黯(àn)淡 粗陋(lòu)佳肴(yáo)惆怅(chóuchàng)请柬(jiǎn)债券(quàn)契(qì)约 账簿(bù)油腻(nì)誊(tãng)写 2.解释下列词语: 资质:人的素质。艳羡:十分羡慕。寒伧:不体面、寒酸。惆怅:忧伤、失意。
自惭形秽:因为自己的样子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采用抢答的方式,要求学生读准音、说出义。
三、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长篇小说《一生》、《漂亮朋友》。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善于从平凡的事中,引出有声有色的故事,使人情世态真相毕露,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尤其是别具匠心的构思布局和耐人寻味的故事结尾,细腻、深刻的人物心理和惟妙惟肖的细节描写,以及精彩生动的人物语言和简洁、质朴、优美的文体风格,处处显示了作家高超的艺术技巧。他的文章如一泓清水般清新流畅,又不乏幽默机智。
四、理清思路,分析小说构思的精巧 1.整体把握课文
提问:文章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从结局往前看,连续发生了哪些事情? 要求学生速读三分钟,从文章的结局往前推,导出文章的结构:收请柬──借项链──丢项链──还项链──发现真相,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小说的情节曲线。
(从结局往前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2.阅读课文
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最精彩的语段朗读,教师用多媒体配乐。(配乐朗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3.研读课文:分析小说精巧的构思
提问:从文章的内容看,大家不难理解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可以说它是合乎情理的。有什么根据吗?
提示:小说情节中有三处先设伏笔,后明真相。
参考答案:项链是赝品,直到最后才道破,不仅使主人公大吃一惊,也使读者感到十分意外。看似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在文中,作者三次做了巧妙的暗示。
讲解:作者三次做了巧妙的暗示:
(1)借项链时,女友表现得相当大方,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2)当玛蒂尔德惴惴不安地去还项链时,“佛来思节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看”。这已表明项链不是什么贵重物品。
(3)珠宝店老板“查看了许多账簿”,说“只卖出这个盒子”,这就说明项链与盒子本不是原配的。
这样描写能增加情节的波澜,引人入胜,耐人寻味、深思。
作品在道出项链是假的之后,戛然而止,这样的结局令人拍案叫绝。玛蒂尔德品尝10年的艰辛才发现那是假的,悔恨、辛酸也会一齐涌上心头,读者也深感惋惜、不平,总觉言犹未尽。正因如此,才引来了许多的读者续写。
小结:小说以项链为线索,按借、丢、赔的过程展开,最后点出是假项链。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构思精巧,令人回味无穷。
五、课上练习
1.下列词语中红颜色字的注音、书写无误的一组是()。A.誊写juàn 契约qì
惊骇hài
妩媚wǔ B.膺品yàn
租赁lìn 奢华shē
帷幕wãi C.惆怅chàng
账薄bù 寒伧chân
丰韵yùn D.鲈鱼lú
瘦削xiāo 懊恼ào
债券quàn 2.下列句子词语运用准确的一项是()
①住宅的寒伧,墙壁的,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②她
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③原来就是佛来思节夫人,她
年轻,美丽动人。 ④她梦想那些宽敞的客厅,那里陈设着
的木器,珍奇的古玩。 A.①黯淡
②陶醉
③依旧
④精巧 B.①黑暗
②沉醉
③依然
④精美 C.①黑暗
②陶醉
③依然
④精巧 D.①黯淡
②沉迷
③依旧
④精美 参考答案:1.B 2.A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四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它内在的原因。那么造成玛蒂尔德的悲剧的内在原因是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就从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造成其悲剧的根源。
二、分析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1.序幕部分对刻画玛蒂尔德有什么作用?请说明它与后面情节的关系。提示:通过现实与“梦想”的对比,尤其是七个“梦想”的心理描写,分析对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的作用。
明确:通过现实与“梦想”的对比,写出了玛蒂尔德爱慕虚荣,醉心奢华,渴望过上流社会贵夫人生活等心理,为下文写她参加夜会而赶制新衣及借项链作了充分的铺垫。
讲解:这部分写了玛蒂尔德的“痛苦”和“梦想”。交代了她的社会经济地位是属于小资产阶级,不甘心过寒伧的生活,梦想过上层社会的豪华生活,这是她的心理性格。这部分内容虽是非基本情节部分(序幕),但它是构成主人公不幸遭遇的基础,为下文写她参加夜会而赶制新衣及借项链作了充分的铺垫。
2.从“挑选项链”这一情节中,找出描写路瓦栽夫人三个心理变化的文句,指出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提示:从人物的具体行动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
明确:这一部分的心理描写揭示出主人公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精神世界。讲解:作者通过“发现”、“发抖”、“出神”──“迟疑而焦急”──“跑”、“跳起来”、“搂”、“亲”、“跑”,细腻而生动地描写了玛蒂尔德发现钻石项链时激动、神往;想开口商借而唯恐对方拒绝时的犹豫不安;终于得到对方允许时的极度欢欣、兴奋的三个心理变化过程。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她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精神世界。
3.作者是怎样描写玛蒂尔德在夜会上的具体表现和心理特征的?作者这样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注意体会主人公在夜会上的表现所反映出的内心世界,并体会四个“陶醉”等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明确: 这一部分通过对主人公在夜会上大出风头、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等描写,并一连用了四个“陶醉”写出了玛蒂尔德梦想得到实现、虚荣心得到满足时的狂热兴奋,刻画了其精神世界受到的毒害。
讲解:在夜会上,她“狂热”、“沉迷”、“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甜蜜的胜利里。”作者就是用这些心理描写,在读者面前剖露了路瓦栽夫人庸俗、空虚的心灵,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这四个“陶醉”与前面的七个“梦想”相呼应,前者是她追求虚荣心和享乐的思想核心;后者是她虚荣心得到满足时的真实写照。
4.在丢项链前后,小说描写女主人公心理,先后两次出现“什么也不想”这句话,仔细分析其内涵是什么?
提示:两次“什么也不想”分别出现在夜会上获得成功和她丢失项链后。明确:两个“什么也不想”分别描绘出主人公由幸福的顶峰跌入痛苦的深渊的心理变化的过程。讲解:前一个“什么也不想”是写她在夜会上获得成功的狂欢程度,表现她幸福满足到了极点;后一个“什么也不想”是描写她丢失项链后的狼狈心理,表明她痛苦、惶恐到了极点。这两种心态的描写正是女主人公从“幸福的云雾里”跌进倾家荡产深渊的冷酷现实的心理变化的具体写照。
5.讨论:玛蒂尔德对一夜的虚荣换来10年的贫困后悔了吗?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从“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句进行揣摩。
明确:从文中的心理描写不难看出主人公爱虚荣的性格是她不幸遭遇的根源。讲解: 从文中对她“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的心理描写,可看出她对一夜的虚荣换来10年的贫困并没有后悔。10年的辛苦,使她的外貌和家庭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并没有改变她那爱虚荣、慕豪华的性格。由此也可见,她的不幸遭遇绝不是偶然因素造成的,而是她爱虚荣的性格给她带来的。
三、探究学习
1.如何看待路瓦栽夫人丢失项链这一偶然情节?
明确:丢项链虽是偶然事件,但蕴含着必然因素,因为如果不借项链,自然就无丢项链之事,而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独特性格必然驱使她借项链。另外在晚会上她的“狂热”、“兴奋”、“沉迷”、“陶醉”以及后来的“赶快逃走”,都是很容易丢失东西的。那些身边总是跟着女佣或随从的太太、老爷们,大小事情不用自己动手,也不用自己操心,一切行动自然从从容容,怎么会丢失戴在脖子上的项链?这些情节的出现,都是由人物性格的力量推动的。人物的行动及行动方式是由人物的独特性格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边的情节都在为她丢失项链这个情节作铺垫。丢失项链这个情节的合理性、必然性,也以路瓦栽夫人的性格作基础,是她那爱虚荣的性格造成的。
2.如何理解“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句话? 明确:对路瓦栽夫人的悲剧,作者是同情的,对她的虚荣心,作者是讽刺批判的。但路瓦栽夫人不幸遭遇的根本原因,不是丢失项链这一细小事情本身,而是她摆脱不了那个社会为她安排的历史命运和生活道路,她那种爱慕虚荣的思想正是那个社会的产物。作者认为人生是变幻无常的,人们的生活命运具有不稳定性,这并不是最完美的归因。
3.如何评价路瓦栽夫人这一形象?
明确:人的性格是复杂的,路瓦栽夫人虽然爱慕虚荣、贪图享乐,但在她身上还有恪守信誉、自尊自强、吃苦耐劳等可贵的品格。我们在分析这一人物形象的时候,不要走向极端。
小结:
玛蒂尔德的悲剧命运,既是性格悲剧,又是追求虚荣、崇尚奢华思想的必然产物。如果说丢项链是偶然的,那么她的悲剧则是必然的。
四、课上练习
1.朗读“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时,重音处理最妥当的一项是()
A.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B.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C.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D.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2.《项链》结尾处的精巧构思,其深刻含义在于()。
A.深化了主题,既嘲讽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理,又对受害者路瓦栽夫人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B.证明一件偶然的小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的道理。
C.揭露佛来思节夫人一伙资产阶级的虚伪,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金钱统治的罪恶。
D.掀起波澜,把情节推向高潮又出人意料,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行径以及他们的虚伪奸诈。
参考答案:1.B 2.A
五、布置作业
根据下面的题意,自拟题目写二三百字的短文。
假如项链没有丢,或丢了以后立即得知项链是假的,玛蒂尔德的结局将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