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时间:2019-05-15 06:5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第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它不仅要体现在音乐教师的教育观念中,更要体现在音乐教学的活动中。

那么,怎样做才能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效率呢?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使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

二、以学生为主体,从实际出发,改革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是小学《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寓德育于音乐教学之中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具体方式如下。

1.学唱乐谱要充分发挥学生听与记的能力

唱谱是学生感到最困难的,如果方法不当,就会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因此教师要从学生识谱的实际能力出发进行教学。低年级学生处在听力的最佳时期,可在反复听和模唱中学谱。例如,我在教学低年级的学唱歌曲《小红帽》时,就是让学生在反复聆听歌曲中,让学生靠听和记忆来学谱,在某种意义上这比视唱谱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而高年级学生则可分乐句视唱,个别程度好的学生可带领全班唱谱。

2.采取节奏、歌词和歌谱相结合的学歌方法

传统的教唱歌曲时,都是先学节奏和歌谱,后唱词。根据教学实践,我认为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对歌曲的理解,也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歌曲中的词和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应将学词和学曲有机地结合起来。我通过歌词的朗读,让学生在语言、语调的变化中体会旋律的变化。例如在教《校园小戏迷》时,我先让学生随着歌曲伴奏,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这样既容易让学生掌握节奏,降低学谱的难度,又能让学生通过歌词的朗读,去体会旋律变化和歌曲的意境。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学会歌谱。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学谱的自信心,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3.注意挖掘歌曲的内涵,用艺术感染教育学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最容易激发感情、表现感情,而人的感情也最容易随音乐而变化。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挖掘歌曲的内涵和感情因素,以情带声、以声表情。

三、使用语言

语言是一种最普通又最特殊的教学手段,不经意地使用语言,谁也不会意识到语言的特殊性,但当教师巧妙地使用语言时,语言便会发挥神奇的妙用。例如,我在教学歌曲《草原上》时,柔美而悠扬的音响舒缓而悠长,充盈着整个教室,学生竖起耳朵,捕捉着每一个音符,?っ僮乓衾种械男畔?,此时老师调低音量,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着草原的美景,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优美的教学情境那迷离的音乐和撩人的语丝交织在一起,牵着学生的情思与遐想,将学生带入一种梦幻般的意境,仿佛听到天地合一的苍穹里,发出天籁般的声音,仿佛看到微风吹过的草原,串串珍珠洒落在绿缎上的美景。学生沉浸在音乐里陶醉了,痴迷了,体验了,感动了,达到了“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的艺术效果。

四、运用光线,创设情景

恰当地使用光线,不仅仅是增加明暗效果,更主要的是创设教学情境,烘托教学气氛,帮助学生感受音乐,更准确地体验音乐表达的情感。

记得我在教学《闪烁的小星》。铃声响了,同学们排队等候在音乐教室门口,准备上课。与往常不同的是,教室里光线很暗,非常安静。这时,我播放多媒体课件,静静的夜空星星闪烁的动画片段,安详地弹起《闪烁的小星》。同学们伴随着音乐静静地走进教室,静静地围坐在一起,静静地倾听音乐,静静地感受体验此时、此地、此曲以此种独特的形式表达来的情感。

不需语言,不需行动,不需任何要求,只在音乐和老师为音乐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自然心态安详,表情端庄,很快就能进入状态,不仅学会歌曲,还能准确地理解、把握音乐的风格,并且会永远难忘这节音乐课。

五、采用唱游

新课标指出“应注意培养学生自信的演唱、演奏及表演能力,发展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在演唱歌曲中,创设学生熟悉、喜爱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投入其中,以情境中的角色去聆听和歌曲旋律,改变传统的、机械的歌曲教唱模式,使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享受到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感情,激发学生自信地表演,更好地表现音乐情感,培养歌唱的能力,用歌唱的方法去享受生活的能力,用歌唱的方法去与人们沟通感情。

一遍遍地演唱歌曲,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不断地的感受音乐、体验音乐,能达到巩固与体验歌曲。正如《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巧用多媒体

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使原来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通过图形、动画等表现形式而变得直观,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能有效实施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由于多媒体教学系统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和多维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能够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流,进行个性化教学。

总之,追求音乐的有效教学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音乐教师长期的努力和实践,也需要我们共同的探讨和研究。让我们迎着 新课程改革的强势东风,以自己的激情、智慧和创造性劳动描绘音乐课程绚丽多彩“教学景观”吧!

第二篇:提高音乐课堂教学实效性

提高音乐课堂教学实效性

程黎明

音乐老师要教学的班级通常有很多,学生数也多,每班的课时数又少,学生把音乐课当作是放松的课,加之音乐课本身气氛活泼,又没有考试分数的压力,学生就更放松了。许多音乐老师觉得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作为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音乐老师,我就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这一问题谈谈看法,供大家探讨。

一、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常规

音乐课堂务必建立以下几个教学常规,并注重落实。

1、学生进教室的常规。学生带齐音乐课本或上课用的乐器,轻声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安静地一边聆听音乐一边等待着老师上课。

2、聆听音乐的常规。欣赏乐曲、聆听歌曲时要求学生做到安静,不讲话,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可以用想象、自我陶醉以及用身体来表示,如闭着眼睛想象音乐、也可以摇晃身体有节奏地做动作或手舞足蹈,但一定要培养学生安静聆听音乐的好习惯。

3、歌唱的常规。音乐教师都明确音乐教学的任务不是为了教学生会唱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如何更好地唱出歌曲的情感与美感。演唱时要求学生声音统一和谐,根据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唱出歌曲的感情。

4、表演的常规。音乐表演是学生喜欢的一项活动,老师要提出表演的具体要求,要求学生表演时要有合作精神,并紧紧抓住音乐的节奏、情绪。当学生表演结束时要及时进行评价,使学生明白今后努力的方向。

5、乐器练习的常规。为了提高学生的音准和学习兴趣,应大力提倡乐器进课堂,但许多同学在上课时会随意拿出乐器乱吹,影响课堂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环境要求学生上课时乐器一律放在同一地方,练习时才能拿出来,演奏时要注意姿势正确,结束时及时整理好乐器。

二、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体现音乐美感

要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都有机会得到奖励。那些调皮好动的孩子更需要老师的奖励,往往老师对他的肯定会让他改变很多,甚至成为老师组织教学的好帮手。

总之,提高音乐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是很多的,只要教师心里装着音乐,装着学生,热爱音乐教育,不断学习,用新的教学理念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我相信,崭新的音乐课堂会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学生也会喜欢音乐,喜欢音乐课。

2、教学设计是否鲜活有创意,学生是否乐于参与;

3、教学设计是否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实践的冲动。在欣赏《糖果仙子舞曲》时,有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教师穿上美丽的裙子,随着音乐的旋律轻盈快乐地跳着舞蹈,音乐形象表现得非常直观,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内容及设计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坚持以音乐为本,以审美为核心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把音乐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能力的课程来看待。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是音乐课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挖掘歌曲、乐曲的速度、力度、情绪等音乐要素,充分挖掘作品所蕴含的音乐美,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同时在表演、创编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着音乐的节拍、情绪来表演,不能脱离音乐。教师要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要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技能,用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

四、采用激励措施,多与学生交朋友

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表扬,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幼稚、天真、好动、可爱,采用“小金星”这一招,非常管用。采用激励措施,要想办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奖励,这样才能发挥他的作用,我给三种不同颜色的“小金星”分别取了“智慧小金星”、“进步小金星”、“乖乖小金星”三个名字。“智慧小金星”是奖给最聪明,回答问题最好,学得最快的小朋友的;“进步小金星”是奖给虽有缺点,但能改正,进步大的小朋友的;“乖乖小金星”是奖给上课遵守纪律,认真听课的小朋友的。这样,就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鼓励,学得更有信心。

第三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新理念、高效率”课堂展示活动,是一项长期工程,目的是促进不同年龄段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从而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同时也是打造教师研究共同体的重要举措。我们常说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质量,而是要高质量,怎样才能实现“高质量”,还是要看课堂40分钟的效率和质量。《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试行)》第十三条明确要求要“提高课程计划实施质量和单位时间内教学效率”。学生的课业负担“减”了,教师的课堂效率“加”了,做好了这对“加减法”,素质教育才算真正落实。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们要反思两点:其一,“实效性”如何界定?通过学习,我认为“实效性”指的是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学习成效的发展。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应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效性不仅指效率,还包括质量,是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有机统一体,讲“实效性”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全面发展为代价。二是实效性不仅指教师教学的实效性,还包括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其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学习。脱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将不可能获得可持续的学习实效性。

其二,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实”就是要“实心实意、实话实说、实事就是”。以语文教学为例,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要“实”,指的是确定的教学目标要鲜明、具体、实在;阅读过程要“实”,指的是教学中解决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要实,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教学内容要“实”,指的是指的是语言要素要落实,字、词、句段的理解要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解决。能力训练要“实”,指的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的落实。要知道语文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出来的。教师情感要“实”,要纯真、朴实,没有丝毫的虚情假义、装模装样。教师言行要“实”,要恰到其分,恰到好处,没有半点的娇揉造作、弄虚作假。

“课堂展示”活动是有利于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的,我们展示的是“原生态的课”,而不是“做秀”的课。“课堂展示”活动对于讲课的教师来讲是一次历练,也是大家学习、研究、提高的过程,是大家共同研讨的,是集体的智慧。对听课老师来讲则是一次观摩学习,启发思考的过程,也是促进交流研讨和提高教学实效性的手段,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好处。一直以来,王校长多次提到要打造“教师研究共同体”,我想,说到底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海绵吸水的精神,不分年级,不分学科,不分时间,不顾面子,不怕献丑,虚心向他人学习,积极地、无私地参与到研究中去。每个人的学习劲头足了,教研组活动落实了,高效了,建设“学习型”校园才有了保证。

素质教育改革给了我们新机遇,也带来新挑战。实验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肥沃的改革土壤有理由让我们相信,今天的耕耘,一定能为明天编织一幅“喜看稻菽千重浪,倾听幼竹拔节声”的丰收画卷!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方法探究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实效性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就是教学的效益。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生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几年来,学校围绕课程改革做了许多工作。每学期的教学专题研讨、教学设计、案例撰写、教学评优等,其主要目的就是为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减少课堂教学耗时多、收效低的现象,使教师的“投入”与“产出”能成正比,用最少的“投入”换得最大的“产出”。

通过深入课堂听课,我们感到目前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依然是困扰我们提高质量的主要原因。在此问题上我们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如果我们能把此问题解决的好一些,教学质量相信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那么,影响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原因都有哪些呢?

1、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各环节的处理目的性不强。我这样说,可能有些老师不服气:“我们每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都有呀,有的还就是按教学参考书写的,怎么不行?”不错,老师们是写了,可在教学的过程中却忘了你的教学目标,随意性比较大。常常混淆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之间的差别。目的是你要达到的地方,是终极点,目标则是这中间的一个一个的站点。教学目标就是这节课你要让学生学到什么。而我们有些老师的教学目标叙写用在那节课都行,可谓“放之四海皆真理”。

2、重视结果忽视教学的过程。教学各环节的处理缺少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难点的处理缺少层次,缺少让学生必要的思考、探究、感悟,老师讲得多,学生主体参与不够,影响了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我在听课中曾有意识的统计过4位老师课堂提问的情况。一堂课,最多提问11次,重复问题 3个,真正有思考力度的问题(即“必须经过仔细推理得出”)共6个,人均1.5个;“需要通过回忆得到答案”的问题共6个;共提问学生43人次,其中“提问后请自愿回答的人”30人次(却都集中在两三个学生身上),“请不自愿回答的人”13人次。可见思考的力度与广度都不够。老师考虑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并没有关注学生是否会了、掌握了,尤其是对那些不爱发言的同学更少关注,不提问,不了解他们的想法,原本生动的课堂只是少数学生与老师的对话,显得冷清。

3、课堂教学中学生无效活动占据了课堂太多的时间。如教师为创设一个情境占据课堂许多时间,而情境本身又没能给学生有价值的思考或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再如,小组合作学习什么情况下使用,怎样调动不爱发表意见学生的积极性等,不能简单的问题学生也合作,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无效。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地点思维力度。

4、教学中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了解不够,过多的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上不厌其烦,造成了教师辛苦而无效。

5、对教学过程中如何体现差异,缺乏研究,缺少有效的方法。如学生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如何体现层次性;如何在课堂中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

6、课堂教学组织不佳。部分教师没能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教学缺乏有效的组织;教师的教学智慧不够,对课堂生成性资源把握不住,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采取什么措施才能提高课堂实效性呢?归纳老师们成功课堂的经验,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

提高课堂效率,实质上要抓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课堂兴趣,首先得明白课堂任务是什么,我们这节课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然后寻找出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事例,把这堂课的知识和教学目标结合在这有趣的事例中去。一堂课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就等于任务完成了一半。当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抓兴趣中去,哪怕是发现星星般的亮点,我们也要把它渲染成太阳般的耀眼,感染周围学生们的情绪。

2、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课堂当中去思考,去学习,去训练。每节课学生的注意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学生很容易出现感官疲劳,注意力分散,这就要求我们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采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创造性

教育改革的方向、目的,就是使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和谐发展。而知识、能力、人格和谐发展的关键是强调学生主体化和个性化,只有主体化、个性化才能使知识、能力、人格三者和谐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活动,在课堂上只有把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学生的体会、感受,满堂贯,可能这节课你讲得头头是道,非常精彩,但学生却是一知半解,不知所云,有的甚至是一头雾水。

作为“导演”的教师,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其主要任务就是努力使得每个学生达到最佳状态。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学生在下列情况时容易达到此项目标,它们分别是:有兴趣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能自由参与探索和创新时;被鼓舞和信任做重要事情时、对自己有更高期待时、对教师充满热爱时。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关注差异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为行动指南,以提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为目标,通过有效的行为养成,充分重视感情交流,营造平等、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创造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归属感的获得,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制订和课堂纪律自治。同时优化课堂,避免形式主义,激发兴趣,使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善于利用情境、问题和评价等多种激励方式,把握学生思维发展的梯度,使得课堂提问形成一个问题连续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把时间、空间逐步还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学生没有时间、空间,主体化和个性化就成为一句空话。

那么,学生应该参与什么?

首先是教学目标上的认同性。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计划和教材的内容,制定不同阶段的综合的教学目标,然后再把它分解成子目标,落实到每一堂课上,这是非常必要和正确的,问题的核心在于: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这些目标并理解其意义,知道确定目标的依据和实现的措施,这样师生双方就会达成共识、同心协力地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否则,学生就不会参与进来。很难想象,一个人会乐意去做自己不明不白的事情,所以学生参与的第一要素就在于他们对教学活动的目标的认同性上。这种认同,就是教师把预想得到的结果告诉学生,并通过启发、说明等转化为学生的追求,从而实现需要上的一致、认识上的统一和感情上的共鸣,只有这样,学生才有了参与的基础和动力,师生才具有了一起活动的可能。

其次组织策略上的配合性。为了实现目标,教师设计一定的教学策略,采取不同的方法步骤等,无论是听说读写,还是参观研讨,无论是教学过程的编排,还是教学手段的谋划,都应精心倍至。但是,所有这些都必须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使学生能够接受并配合起来,所以,组织策略必须有针对性、可行性,要顺应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学生的活动表现,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参与的实效性,否则,教师孤掌难鸣。

再次是思维活动的深入性。学生不仅能够参与活动,更能够对问题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不仅能够解决一般问题,更能够引发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名种思维形式并用,以达到提高和创新境界。可是我们注意到,许多课堂表面上气氛热烈,学生活动积极,给人以鼓舞振奋之感,但冷静下来思考,就觉得热烈之中掩盖着肤浅,积极里面包含着被动。因为学生活动仅流于表面,解决一些须动脑的问题,如语文教学讲作者及主要人物、词语的注音、解释,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记,不敢有自己的见解,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参与,没有体现出深入性,没有展现参与的实质意义,只是被动地应付。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就必须剥离表层的虚幻,去刻意追求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入与展开,使学生达到潜心和入迷的境界。

最后是结果评价上的接受性。评价是课堂教学的终结环节,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活动情况、课堂教学的质量等,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进行评定,以利于下一步调整改进。评价应达到两个目标,一是明晰优劣、正误和得失;二是能够激励鼓舞学生,使之再接再厉。学生只有从内心认可和接受这种评价,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对待各种活动的失败,评价才会成为下一步活动的动力和标尺,如果没有评价或评价不当,就会使学生产生疑问,出现异议或反感,就会消弱其参与的积极性,给下一阶段的课堂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

教师要善于捕捉最佳“评价点”,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学生客观的、真诚的、又是发展性的评价,始终注意学生(包括其他没有发言的学生)对于评价的积极感受。赞可夫说过,“喜欢那些漂亮的学生是容易的,我们的教师的能干是喜欢上那些不太漂亮的学生(这里的漂亮并非专指相貌)”。我们的教学过程评价,不但要积极评价优秀学生,还要从那些没有回答好的学生身上找到积极的“评价点”,给他们鼓励,给他们信心,让他们逐步学会,(当然,对不足也要客观的指出,关键在于要把握住学生现有的水平,不要将教师的预想结果强加给每一学生)。总之,教师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点,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成长。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变化,这也应该是我们教师的功夫。因此,评价要及时、恰当、适度。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一是靠老师的教学经验与智慧,要备课充分,适合学生的认真能力和需求;要建立自主学习的课堂;要有恰当、适度的检测和评价。二是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坚持钱梦龙先生“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三主教学法”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第四篇: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之我见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之我见

内容摘要: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舞台,课改,不仅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还让数学课堂变得精彩。然而,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始终是教师永恒的追求。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建构有效的自主学习课堂;鼓励互助,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运用激励性课堂评价,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实效性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舞台;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时空。课改,不仅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还让数学课堂变得精彩。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程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性,导致教学过程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因此,更加需要运用智慧和积累的教学经验,善于捕捉教学中出现的点点滴滴,培养自己的教学智慧,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极强的学科,凭空想很难把答案想出来。那么如何去提高学生的兴趣呢?低年级的学生处于好奇心极强的年龄,什么都喜欢问为什么,为此,我想,在教学中,应恰当地把握学生好奇心,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生活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让他们更多的机会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趣味和作用,体验数学的魅力。如教学“认识角”时,从角这个字认识,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生自然会想到了生活中的角,数学上的角,人民币当中的角和语文课学到的有关角的词语„„这样使学生在脑中储存的对于角的有关信息全部暴露出来。然后教师小 1

结,揭题——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数学上的角。又如教学“认识图形”中,创设一个去数学王国游玩的情境。小朋友想不想到数学王国去看看呀?今天数学王国可真热闹啦!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美妙的音乐,活泼的画面,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中,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索新知凝聚动力。

因此,教师要多去挖掘教材中的一些有趣因素,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转换教学方式,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二、拓展有效的教材资源

教材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蓝本。它虽然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但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该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选择,增加、补充、有效整合教材资源,真正使教材成为学生乐意学习的有效素材,从而使课堂更加富有活力。

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109页“用数学”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图对学生进行引导: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同学们很快就会说出“水里有8人,岸上有6人,一共有多少人?”能列出一个怎样的算式?“8 + 6 = 14”。这时,问题已解决,完成了教学任务,本已该结束教学。而我接着又问:“求一共有多少人?除了可以按水里和岸上来算,还可以把这些人分成怎样的两部分来算?”学生纷纷发表见解,有的说可以按男女生性别两部分算,有的说可以按老师和学生两部分算,还有的说可以按有游泳圈与没有游泳圈来算等。这样,充分挖掘了教材资源,不是“照搬教材”,而是“活用教材”。同时,培养了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得愉快就是最好的“减负”,学生及时“消化”知识就是最好的“高效”。

摘 要:新课程实施以来,聚焦课堂、减负增效成为关键。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育质量又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因此,数学教师应提高课堂效益,以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三、注重有效的动手实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

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动”起来。

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镜面对称的特点时,我让学生自带一面小镜子。首先让学生照一照身边的物体、数字、人在镜子里的成像,这时会有学生发现,“镜子里的数字倒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问继续追问:“怎么样倒了?是上下倒了还是左右倒了?”这样一步一步的引导就可以让学生很容易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其次,让学生在课后看镜子里的数字或时间,运用两次镜子的成像将原像还原。这样的动手实践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所以,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取新知,做到“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

三、建立有效的合作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要培养21世纪创造性的人才,合作交流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学习、团队合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思维含量,扩大参与面,使各自分散的发现变成集体的共同财富,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开放的学习中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协作创新,实现自我调控,促进思维的发展,使合作交流落到实处。

在教学“圆面积公式”时,我突破教材的局限,开放性地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圆形物体的应用?(2)你能动手画一个圆并将其分成16等份吗?(3)你能将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推出圆面积公式吗?(4)还有其它的推导方法吗?(5)谈谈你推导公式的体会?这一教学设计,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框架,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全员参与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在探索交流过程中,学生们想说就说,想怎么拼就怎么拼,或拼成长方形或拼成平行四边形等,无拘无束。课堂气氛十分宽松、民主。不少学生还突破思维常规,利用三角形、梯形等,探索出了多种具有创新

意义的推导方法,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学生有了学习的喜悦和乐趣,就不会有“重负”,而且还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达到“增效”。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通过别开生面的教学情境,引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意识,不但生成了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探求问题的积极性,更为学生开辟了一片创新的天地。学生不仅在思考和创新的感悟中构建了新知,而且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增长了才智,真正成了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四、发现身边的数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中很重要的改革就是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的培养。小学生正处在生长与发育的初级阶段,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情感,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调动学生主观积极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激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巧妙地利用车轮的形状向学生激疑:“为什么车轮要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椭圆形或长方形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形体图形的知识块被激活。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长方形不稳,有的说因为做成圆形比较好看,还有的说因为圆的车轮走的路程最少等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我看准火候儿,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这样通过创设生活情景“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产生急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愿望,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精心设计活动化教学程序,充分利用新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联系实际,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活动中学习知识,体验成功的快乐,真正提高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建波《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版

第五篇:如何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

新课改下,品德课堂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的教学充满个性化而且使自己的教学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提高教学任务和质量,改变一味的追求表面的学业成绩,忽视儿童的精神成长,改变那些偏重知识灌输而忽视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倾向,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优秀文化的良好传统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从小储备正能量。课程标准指出:“提高德育的时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根据已积累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目前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童年的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童年生活本身蕴藏着丰富的发展价值,我们教师和学生建立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如果给新班级上课时,先开展自我介绍的活动环节,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然后用幽默的语言向学生做自我介绍,课堂气氛会变得轻松、快乐,然后和学生一起通过唱歌、跳舞、讲笑话、模仿秀等才艺展示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和感情,使学生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品德老师会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喜欢上了老师品德课很自然的就会成为他们喜欢的课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要突出综合性,师生关系平等性,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性,教学途径多样灵活性,课堂授课的活动性,这些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二、注重贴近儿童的生活体验

品德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内容、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小学品德课的教学要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符合国情和周边环境实际情况,使儿童在自己喜欢的活动中获得发展,才能引发学生们内心的共鸣。小学生的注意力还比较不稳定,上课容易分心跑神儿做小动作,比如玩彩泥和折纸,注意受兴趣的影响很大,因此我们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守规则、保安全》、《健康、安全有意义的暑假》这类课让学生了解学校及交通安全和有关家庭安全防火、防盗、防触电等方面的相关安全常识,学习一些自救自护方法。老师和父母天天讲安全知识学生早听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没有触及心灵,鉴于此,我认为必须要给他们看到能震撼他们的真实感人的事例,比如消防员救火现场视频,我建议给学生布置类似的课前作业,比如看新闻和调查发生在周边家庭的被伤害事例,课上进行小组分工合作交流教学效果非常具有实效性。

我们要让学生觉得在这个品德课堂上所学的不仅是他感兴趣的,更是他生活所需要的。比如,在教学《我们生活的地方真美》一课,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让同学们行动起来,要为爱护家乡出份力,可是有的同学却说,家乡的事不关小朋友的事,通过这个联系生活实际的正反面问题举正方案例分析。在学习《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一课时,讲到爱护身边的小动物,就可以让学生讨论我们该怎样爱护动物朋友,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讲真话,讲实话,为爱护保护小动物做力所能及的事。通过一位女孩救助丹顶鹤的故事感动大家从中得到启发。无论是角色扮演还是情境模拟,都必须能够激发起学生们的强烈感受,让他们产生真实强烈的内心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导他们去讨论、去思考、去实践。从而激发良好的道德情感,使道德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生活中学会去实践。比如,在教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感知淡水的重要性和水资源的短缺,可以引导大家看地球仪上水源的分布情况,尤其是淡水资源尤为珍贵,设计一个动手的小活动,导学生剪去陆地部分、海水部分和地下水等不能用的资源,然后用一滴水和一桶水做鲜明的对比,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强烈的震撼,虽然看起来地球仪上好大部分被海洋的蓝色所覆盖,但是追根揭底我们可以利用的水资源竟少得这样可怜,通过这样的活动,给了学生丰富的内心体验。《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让儿童成为活动的主人”,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的学习,过去,学生习得品德的主要方式是接受学习,有的老师课前认真备课制作小红花和各类奖品教具、为学生准备东西等上课时讲得口干舌燥,但教学效果却事半功倍。纠其原因,还是教师忽视了学生主体性的错误教学观念导致的。

三、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和实践

品德与生活课的最终目标是指导学生的生活行为。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学生走出学校,不断扩展学生的生活领域发展社会实践能力。如教学勤俭节约时,可以引导学生观看贫困地区儿童的生活现状,假期里去体验那里的生活,引导学生观看《变形记》之类的节目,推荐电影《一九四二》,还记得看电影《暖春》时被感动的热泪盈眶该影片讲述了在偏僻大山里,一个无家可归的女孤儿想要一个家的故事。这个感人肺腑的情感故事,从那些生在贫苦环境知道努力和感恩,家境富裕却叛逆无比的孩子们身上得到启发,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看看,让学生在观察和现实生活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懂得如何去节约物资。再如教学《爱护我们生活的环境》时,我们几位教师和家长带领学生参观消防队演练社会实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捡拾途径道路两旁附近的垃圾。学生在捡拾塑料袋、烟头、包装纸、鞭炮碎片等等各种各样的垃圾时体验到了废物乱丢是多么可耻的一件事,让学生们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活动结束后,学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真是受益匪浅。因此,要引发学生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四、灵活运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

运用多媒体技术,它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我将爱国教育、感恩教育等德育渗透点都做成课件展示给学生,根据课程需要给学生看《春天在哪里》、《我爱秋天》、《端午节》等图片,比如讲授《集体生活真愉快》时课间给大家推荐播放电影《太空旅客》,在学习《我们的动物朋友》这一单元我不仅搜集了鲜为人知的珍惜动物图片还搜集了经典歌曲《一个真实地故事》,电影《一条狗的使命》课间的时候给孩子们播放,以至于讲课时心情特别复杂自己都被感动的潸然泪下,课件中还插播了宣传保护动物的公益视频,呼吁大家保护珍惜濒危动物。收到了显著的教育效果。学会运用新课程理念下的各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如《我爱我的身体》导入环节我采用情境体验法——做一个模拟游戏。让学生模仿一些有生理缺陷的人做事情。然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内心的感受,让学生在内心产生对残疾人的理解、体谅和同情,懂得爱护帮助残疾人。

小组合作重在科学组建合作小组,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男女搭配、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六人小组之间密切配合,发挥团队合作精神,有效的完成各科小组学习任务。展示汇报方式多样化,如语言陈述讲故事、绘画、操作演示、小品展示、板书演示、猜谜语、话剧表演、多媒体演示等等。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发现同学的忧点,弥补同学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完善自己的一些想法。教师课堂时时运用加分和减分发帖花和表扬信等评价机制,按这样的要求开展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学《诚实的孩子人人夸》时我采用活动法——让学生讲《皮诺曹》的故事和表演小品《狼来了》,让学生根据讨论的几种不同结尾即兴创作,自编自演话剧和小品,这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寓教育于有趣的表演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愉快,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灵活掌握和运用教学方法,变课堂教学为心灵交流的舞台,教师需要很高的素养,需要打动学生的心灵,需要发挥自己的魅力,学生除了知识还有很多的东西要学,比如习惯的养成、能力的培养等等,无私的奉献精神,自身的语言魅力,提高自身的亲和力,渊博的知识都是教师整体魅力的源泉。为了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实效性,还应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方式,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奠定基础。总之,新课程改革下,品德的教学应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使思想品德课堂充满了魅力。这样,品德教育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实现我们伟大的中国梦,实现国家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

下载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具体措施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最根本的就是关注课堂质量、课堂效率——质量和效率筑起体育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具有实效性的课堂,一定是讲求高质量的教与学的过程。那么提高小......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改,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新课改,让语文教学更精彩。“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刚刚考完期末考试,相信大家都发现今年的语文试卷和往年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注重了知识积累,注重了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考察。说明我们教研室......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回顾几年来新课程改革所走过的路,以科学研究的精神来分析当今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每一门学科教师的职责。严格地说,实......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方法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方法一直是我们英语教师位置追求和努力的,那么如何提高和优化英语教学活动运用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与推进使得众多的教师都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英语教师也大多转变了以往的教学观念与形式,......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 课堂是小学英语的主要学习场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已成为目前大力倡导的学科主题。所谓课堂教学实效性:即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尽......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是小学英语的主要学习场所,所以,要想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就必须加强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小学阶段,学生积极性的主要心理因素是动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