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找规律教学案例
《找规律》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苏教国标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9页-60页例1。教科书第59页~60页例1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3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 教学过程:
一、小竞赛:比比谁的记忆力好。
师出示两组电话号码,A:***
B:***女生记A组,男生记B组,时间三秒钟,看谁先记住。
交流反馈:男生认为女生的号码好记,有规律。追问:有什么规律呢?(1234 1234)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设计意图:记号码比赛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走了解并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初步让学生感知有序、重复出现规律。】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师: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你还发现了什么?
2、师:那这些物体是随意摆放的吗?(不是)对,这些物体都是按照一定顺序、一定规律摆放的。仔细观察一下,从左边起,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等待1秒)彩灯和彩旗呢?(同桌说一说)
(快速相机出示课件)
3、逐个提问、汇报。
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过渡语:你们观察得特细致,说得很好,找到了他们排列的规律,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1、首先我们先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2、深度提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等待2秒,出示要求)[生先猜一猜]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猜测就一定正确吗?还得验证?还得有理由?能把你的解决过程画在或写在纸上吗?[出示要求。]
①提供足够时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解决; ②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教师注意每个小组交流情况,发现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作适当调整。]
3、全班交流。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学生站在位置上口头说,教师适时展示、写算式、追问]
[不打断]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随生适当板书:画图推想计算]
(1)画图的策略:○●○●○●○●○●○●○●○(○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2)推想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吗?(引导说出位置是单数的都是蓝花,双数的都是红花)
(3)计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
[学生说,师板书: 15÷2=7(组)„„1(盆)答:第15盆是蓝花。] 针对算式,教师提问:能说说2是从哪里来的?7什么意思?1呢?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点击演示
○●○●○●○●○●○●○
师述:像这样,每2盆花看作一组,把15÷2=7,那就有这样的7组。注意7的单位是“组”,而不是“盆”?余下的1盆指得是哪一盆?为什么? 强调: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
四、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
出示“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
(1)[学生上实物展示台汇报,教师退位]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让其自主说。(2)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质疑思考:为什么除以3?(每3个彩灯可以看作一组)
18÷3=6(组),得数没有余数,该怎样得到答案?第18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3)重点比较: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可争论)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提出第50个、第100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2.出示“试一试”第2题(同桌两人一组,看图一问一答)自由提问 小结:每几面彩旗可以看作一组?余数是几时是红旗?黄旗呢? 余数是3及没有余数是黄旗。
总结:解决这一问题的一般策略。先------再-------最后看---------
五、多样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1、练一练第1题。
①引语:最近有的班上学了找规律后,玩起了这样的数学游戏,我们来看一下。观看录像:两同学摆●●○●●○●●○„„。他们是怎么摆的?
②提出问题:如果继续摆下去,猜一猜,第21枚摆的是白子还是黑子?独立计算。(口头汇报。)
2、穿珠子。18÷4=4(组)„„2
追问:两个“4”各表示什么意思?
3、画图形:练一练第3题。①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②提问:比较一下,这三题有什么不同?都是第32个图形为什么画出来不一样呢?
③启发:能不能模仿上面的样子,自己设计一个规律,并画出第32个图形?
[完后教师展示几位,让它们上台自己说,体现主体,下面同学进行评价建议。]
[同桌相互交换,检查,画得对吗?]
六、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七、欣赏、感受规律之美。
1、“数学的伟大使命在于从混沌中发现秩序!”大自然中有着许多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现象。(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涨潮落,春夏秋冬„)
2、我们亲近自然,解读自然,从自然中学习,我们的学习也在悄悄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发现也在悄悄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发现许多„„„
生活中规律。(红绿灯、霓虹灯、室内布置、服饰刺绣等)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规律呢,也是这样的呀。课后请你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的更多的有规律的现象,并且用我们的所学到数学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吧。
第二篇:《找规律》教学案例
一年级《找规律》教学案例分析
李雁琳
教学内容:第88—89页例1—例3和相应“做一做”。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实验教材新增设的一个独立的单元,要求学生能够“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自主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颜色、摆学具等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体会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发现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能用较清楚、完整的语言表述找出的规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彩笔、图形卡片。教学过程设计
一、利用游戏,感知规律。
1.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动作接龙”,看谁能按老师的动作接着做下去。
(1)口念:嘣嚓嚓、嘣嚓嚓、嘣嚓嚓。
动作: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击掌拍肩拍肩 师:谁能接? 他接得对吗?好,再来一组动作。
(2)口念: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左左右右
动作:在相应的位置击掌两次。师:谁来接?一起接一次?
2.师:小朋友们都会玩这个游戏了?你们是怎么想到这样接老师动作的? 对,像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就是一种规律。(板书:“规律”。齐读规律二字)这节课,我们就要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分析:《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基础。建构主义教学论也明确指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和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起学习者的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和易于接受的。游戏是低年级小朋友十分感兴趣的一种活动,把生活中简单的规律以游戏的形式让小朋友们参与其中,亲身感知和体会,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
二、创设情景,认识规律。
1.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同学们准备高高兴兴地欢度自己的节日,咱们学校是这样布置庆“六一”演出会场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 生说。(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相应的规律图)(1)课件逐步出示彩旗图。
师:首先来研究彩旗图中的规律。
a.猜一猜接下来应该挂什么颜色的小旗?
(点击鼠标,出现黄旗)。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
b.如果让你给彩旗分分组,让大家把彩旗排列的规律看得更清楚。你准备怎样分?为什么这样分?(小旗就是这样一组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就看得特别清楚了。)
(2)课件出示彩花图和灯笼图。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彩花的摆放和灯笼的悬挂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朵彩花是什么颜色,下一个灯笼又是什么颜色?该怎么给它们分组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学生思考、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出现正确分组。)(3)课件出示舞蹈队小朋友图。
参加“六一”庆祝会的同学们来了,仔细观察他们的队形,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该怎么分组呢?他们是按什么规律排列队形的?
3、师小结:可以通过颜色来表现规律,也可以通过男女性别、形状、数量等其他方面来表现规律。
分析:创设“六一”儿童节这样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景,把学生从“科学世界”和概念状态导入“生活世界”和经验状态,由浅入深,遵循学生认知由易到难的规律,先是“扶”着学,再到 “放”开让学生自主学,让不懂的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学懂,也满足思维活跃的学生自己探究,找出规律的要求。这样的设计不仅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新的学习信息与已有经验的整合,实现思维的内化,更为重要的是,使学习内容回归生活世界,有助于对学生情感的激发,形成积极主动、勇于创造的学习态度与价值观。
三、合作互动,体验规律:
(一)涂一涂:
1、师:你们能用手中的彩笔按照规律涂颜色吗?仔细观察数学书第89页的例题3和“做一做”,每一行图形是按什么规律涂的颜色,并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往下涂一涂。
2、学生自主涂一涂。
3、指名订正。
(二)摆一摆:
1、师:小朋友两人合作,先用这些学具在桌面上摆出有规律的图形,再按照你们设计的规律把摆好的图形一个一个的粘上去,完成任务后把你们的作品拿到前面展示出来。比比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最有创意,摆出来的规律与众不同。
2、同桌合作用学具来摆一摆并粘贴在卡纸上。
3、学生展示作品。
4、老师随机选取作品评价。
(三)比一比:
1、挑战记忆力。师:请小朋友们注意看大屏幕,想一想下一个是什么?
2、请一个小朋友来答题,其他的小朋友来当评委,用yes或no表示意见。
3、学生抢答。
(四)笑一笑:
1、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你现在是什么心情呢,大声说出来。
2、师:想一想,你能用有规律的笑声或动作来表示一下开心的心情吗?哪个宝贝最有创意?
3、师相机评价。
分析:这一环节设计了“涂一涂、摆一摆、比一比、笑一笑”的教学情境,旨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活动中让学生逐步感知、抽象,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其中,“涂一涂”重在让学生会按照规律涂色,还要会说出规律。“摆一摆” 创设了开放的教学情境,提供学具给学生,让学生两人合作,自由设计“规律”,有意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并通过欣赏他人作品、比较辨析规律,学生进一步明了怎样摆才是有规律的排列、谁摆的规律更有创意。“比一比”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笑一笑” 让学生用有规律的笑声或动作来表示开心的心情,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四、联系生活,创造规律。
1、欣赏规律的美:建筑、地板、服饰、橱柜、花瓶、连续纹样等。师: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有规律的呢?(独立思考,自由发言)
2、小朋友们真棒!不一 会儿,就找到了这么多有规律的事物,老师把这张漂亮的手帕奖给你们。(课件出示)瞧,手帕的花边是不是有规律呢?有什么样的规律?
你们想不想当一 名小小设计师,自己创造出美丽的图案?老师为每小组准备了一 块方形的白纸,请大家开动脑筋,画上有规律的花边,制成一 块漂亮的手帕,好吗?
(师参与指导小组分工合作,关注学生的创作,及时给予奖励)
分析:在设计手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设计,拓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而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特点。教学的过程也成了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
五、评价体验,畅谈收获:
1、师:小朋友们,想一想,这节课你说了吗?会了吗?开心吗?你认为谁表现得最好?好在什么地方?
2、学生诚实评价自己和同伴。
3、师:小朋友们,规律无处不在,让我们应用规律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吧!分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习惯是终身受用的。教师注重对孩子的及时评价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为自己树立学习的榜样。
第三篇:《找规律》案例
《找规律》案例分析
数学背景:
《找规律》是现代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一年级上的内容,在引导探索,寻找规律阶段,在学生独立尝试而不得其解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小组讨论,通过相互提问、相互帮助、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将自学成果转化为全组成员的共同成果。组际交流则可以为全班提供再次交流信息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合作素材,引导思考方向,指点探究方法,给予某些困难学生以点拨的作用。
教学片段:
小猴说,你们真会找规律啊,它还要考考你们,它去采苹果,第一次采了三堆苹果,每堆有三个,第二次、第三次都是怎么采的呀?请你帮它画下来,也是有规律的。……
学生在尝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结果。A、没有规律地画。B、有规律但比较乱。C、有规律但不会说想法。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适时进行组际交流。
师:每个同学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讨论一下,哪些想法是正确的? 交流:第二次采了几堆,一堆几个 第三次采了几堆,一堆几个 每次()个
教学反思:
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不是合作学习的旁观者,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发表看法——交流意见”的数学活动中加深知识理解,获得新的发现。在整个活动中,教师既要注重对学生的有机评价,还应特别关注后进生,给他们创造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得到锻炼,使小组学生成为最佳的学习伙伴,达到促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案例
在探究规律中发现生活中的美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案例
设计思路:
《找规律》是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有重要意义。课堂中我通过让学生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让学生在摆学具,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拼摆出规律的图案。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能更好的发散,在实践中培养了他们大胆创新的意识。课堂中让学生在寻找身边的规律和欣赏生活的规律中,发现生活中规律随处可见,发现生活规律的美,体现了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8页-89页的找规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使学生发现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2.技能目标: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发现、欣赏、创造数学美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通过探索自己发现规律。
四、教学难点:发现并创造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学具准备:彩笔、固体胶,白纸条、同桌有一袋学具(三角形、正方形、圆形)
七、教学过程:
(一)在游戏中感知规律。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老师现在就来做动作,你们仔细观察,看谁能继续往下做。(击掌:左两下,右两下;左两下,右两下;左两下,右两下……)学生学着继续往下拍。师:为什么你们学得这么快?
生:因为老师总是左边两下,右边两下。(2)讲故事。师:现在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你们可要仔细地听,看谁能接着往下讲。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大和尚对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大和尚对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大和尚对小和尚讲故事……谁能接着讲下去? 点学生试讲。
师:为什么你学得这么快? 生:因为老师总在重复一句话。
(3)象这样重复出现的动作、有重复出现的一句话或重复出现的事物,叫做有规律。(板书:规律)齐读两遍。
师:生活中象这样有规律的事物有很多,你们想找出他们的规律吗?(生: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揭示课题:找规律。
(二)在情景中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一群小朋友正在欢庆节日,开联欢会,我们也去参加吧!(出示多媒体)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画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画面上有小旗、小花、还有灯笼。
生:还有一群小朋友在跳舞。他们玩得真开心呀。师:这些小旗、小花、小灯笼,它们排列得怎么样呀? 生:它们排列得很整齐,很漂亮。生:它们的排列有规律。
师:画面上的人和物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你们能找到它们的规律吗?(能)(2)(出示PPT小旗)
师:请同学仔细观察小旗的排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它们是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又一面黄旗、一面红旗……排列的。
师:谁能找到小旗重复出现的部分? 生:一面黄旗和一面红旗重复出现的部分。师:那如果我们给小旗分分组,可以分成几组? 生:5组。
(多媒体动态显示小旗的分组过程)师:我们把黄色的小旗和红色的小旗叫做一组,那我们就可以这样来说:小旗的规律是按一面黄旗和一面红旗为一组重复排列的。(点学生再来说一说小旗的排列规律。)(3)(出示PPT小花)
师:我们再来看看美丽的小花吧。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讨论,点学生汇报。)师:这里的小花重复出现的是哪几个部分?谁能圈出重复出现的部分?是几个为一组? 生:小花重复出现的是一朵紫色的花和一朵红色的花。生:一朵紫色的花和一朵红色的花分为一组。(多媒体动态显示小花分组的过程)
师: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小花的规律是什么?
生:小花的规律是按一朵红花和一朵紫花为一组重复排列的。师:如果再加上一朵小花,会是什么颜色的花呢? 生:下一朵花肯定是紫色的花。
师:你真棒!只要找到了小花的排列规律,你就能准确地猜到下一朵是什么颜色的小花。(4)我们再来看一看灯笼和小朋友的排列有规律吗?谁能快速地找到它们的规律?(同桌的互相讨论说一说,点学生汇报)
(5)(出示PPT小旗、小花、小灯笼、小朋友的综合分组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旗、小花、小灯笼、小朋友排列规律,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他们都有重复出现的部分。(板书:重复)
生:他们有的两个为一组,有的三个为一组。(板书:一组)
师: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重复出现的次数,他们分别是多少? 生:小旗重复出现的次数是5次、小花重复出现的次数4次、小灯笼重复出现的次数3次、小朋友重复出现的次数4次。(PPT显示次数)
师:很好!他们重复出现的次数都是3次或者3次以上,总结:我们找图形的排列规律时,只要找到重复的一组是什么?再看一看,后面是不是按照一组一组重复排列的,重复排列的次数是3次或者3次以上的,如果是,我们就说它们是有规律的排列。
(三)在练习中掌握规律。
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画出有规律的图案,现在我们就来试一试。(课本的做一做,教科书里的做一做)
学生动手操作后,说一说课本所涂的规律是什么?(点学生在展示台上进行展示并说明规律)
(四)在动手中创造规律。小小设计师。
师:现在我们就来设计有规律的图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请你们同桌二人合作完成,在纸条上设计出你们喜欢的图案,比一比,哪两个同学最先完成任务。(展示作品,说一说你设计图案的规律。)
(五)在生活中发现规律。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有规律的事物,现在我们就来找找身边的规律,谁来说一说? 生:我们每个星期一要举行升国旗仪式。生:我们每周上五天学,放二天假。生:我们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
师:刚刚大家找身边的规律,都找得很好,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我们一种美的享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规律的美吧。(出示多媒体)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学习了找规律,你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
总结:同学们,生活中的规律不处不在,正是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能如此丰富多彩,希望同学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生活中去寻找规律,并学会运用规律,还学会用双手去创造生活的美!
课后反思:
“探索规律”的过程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过程,“找规律”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我今天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找规律”第一课时,这是找规律的起始课,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是主体在对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而产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找一找、猜一猜、涂一涂、拼一拼、说一说、看一看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规律。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比较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学中玩,在玩中运用规律,课堂中我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一句完整的话,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有利于培养低年级学生形成善于表达的数学能力。
1、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思维特点,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喜欢的“讲故事”为引子,通过“找简单的规律——画规律——动手创造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等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我除了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我还注意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习惯与意识,因此我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更多美丽而有规律的图案,激发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3、数学来源于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
在教学中,我把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都纷纷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通过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发现生活中的美,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低年级数学教学就更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减少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这有利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
这节课,我和同学融为一体,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愉快时刻荡漾在课堂上,探究、创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的旋律,唯一不足的是时间不够用,学生要用表达的内容还不够完整,还要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五篇:《找规律》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找出事物变化规律,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2、培养初步观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能够学会找简单规律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2、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规律
1、小朋友,今天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些小奖品,要奖给上课表现好的小朋友,你们想看看老师带了哪些奖品呢?(实物出示)
2、猜一猜,林老师拿出来的下一个会是什么?(学生猜,师演示)
3、小朋友,真聪明,别急,还有其他奖品呢!(再次演示课件)你猜下一个是什么奖品呢?(学生猜,师演示)
4、咦,老师刚刚夸你们聪明,怎么现在猜不准了呢?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出第一排是按有顺序的排列,第二排是没有规律,乱放的。)
5、噢,原来是这样,第一排是按照一定顺序摆的,有规律,而第二排是胡乱摆的,没有规律,所以猜不对。小朋友观察真仔细,那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像第一排这样有规律的知识。(板书课题:找规律)老师看看谁最爱动脑、谁发言最积极,就把黑板上的奖品奖给他,你们想吗 ?
二、自主探究,进一步认识规律
1、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一年级小朋友正在举行联欢会呢!(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2、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3、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的摆放是怎样的?
4、他们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规律摆放的,那他们有什么规律呢?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找一找。
5、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吧!(课件出示彩旗,猜一猜,最后这面彩旗会是什么颜色?)
6、都猜是黄旗,看看对不对?(课件演示最后一面彩旗为黄色)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
7、师小结:这组彩旗的排列就是这样一红一黄,又一红一黄有规律地出现(课件以红黄为一组,逐组闪动)
8、彩旗的排列规律我们已经找到,那么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又有什么规律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的告诉同桌。
9、学生思考交流,师巡视。汇报: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向全班宣布?(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
(1)在学生汇报顺序的摆放时,引导哪几种颜色为一组?下面是什么?(课件演示)
10、小结:小朋友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知道了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
三、练习巩固规律
第一关:(形状)
第二关:(颜色与形状)
第三关:(颜色与个数)
第四关:给气球涂。学生拿出题卡自己涂色,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学生的作品,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涂?
第五关:(出示没有规律的图形)那你们有办法让它们变成有规律吗?四人小组利用学具摆出有规律的组合。
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找找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
(1)谁知道生活中哪些事物是有规律的?学生分组交流、汇报。
(2)欣赏规律的美:看来规律无处不在,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有规律的事物。(课件出示:花池里的灯,教学楼的瓷砖、门窗,建筑物、房间的瓷砖,条形的背心,有规律的图案等)
五、拓展思维,创造规律
小朋友,规律无处不在,那你们会创造规律吗?接下来就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或自己身边的材料或水彩笔或是老师这里的材料,看哪组小朋友创造的规律最特别。
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创造规律
2、学生汇报,展示作品,并自己当小老师,提问题。(如:猜猜我们是按什么规律排的?再猜后面会是什么?)
3、小结:刚才我们根据颜色、形状、个数不同创造了许多规律,在生活中还可以用其他规律排列,我们以后再学。
六、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由于主题图及巩固练习中,规律的出现都是比较的单一(两种颜色交替出现),所以在图气球时,学生出现的情况都是两种颜色交替出现。如果在练习的时候,多一些形式,如出现表格式、十字型等,或是在颜色的交替规律上多一些准备,那学生填出的效果肯定会更好,不会被此框死。
2、在串珠子中,有一个学生出现了黑珠不变,白珠一个个增加的想法,教师在及时表扬的同时,也应及时给予学生奖励,这样可以激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在出现这种方法时,应及时抓住课堂上的生成就,及时提问,“根据这个白珠一个个增加,黑珠不变的规律,你还能想到什么?”这样课堂上会更精彩,学生自己的发现就会越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在课堂上不能很好的抓住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及时的教育。如在涂气球时,有一个学生出现了一个涂,一个不涂的规律,而这时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觉得她太懒了,空了一个不填。”而此时的我只是“那有没有规律呢”一个反问而过去了,如果此时在提问的同时,再表扬这为同学的做法,并说明这样做的好处。这样的处理会比前面的做法更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