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

时间:2019-05-15 06:40: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

第一篇: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

识和如何有效教给学生知识。徐江老师的这篇文章,不过是个开始。

谁都知道今日的语文教学正如“煤的形成”,无论教师和学生付出多少,到头来得到的只是“一小块”。然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窘境,人们却没有勇气从自身的弱点进行反思。大家把原因归咎于考试体制,心安理得地把自己应负的责任推卸掉了。笔者此文恰恰是要揭开这层迷惑人的幕帘。我要明确地说不是考试体制造成今日语文教学的被动局面,语文教学质量搞不上去归根结底是语文界对自己的教学缺少理性认识,换句话说,人们还不能进行理性教学。

我这样的评价,是根据德国哲学家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所论“理性”行为的标准而断的,他告诫人们,任何理性行为在其行动中,面对所研究的对象都不容许认识其存在的根据时留有过大的“空的空间”,尤其是不容许“给‘为何’留余地”。这些话通俗地解释一下,就是指某一事物存在,研究时一定要将其“为何”存在的根据搞清楚,在“为何”的思维中不能留下空白。而我们的语文教学面对特定的语文现象恰恰在“为何”的思维空间中没有引导学生用有效的东西去“填充”。许多教师往往是将自己的结论,甚至不是自己的结论——而是不动脑筋从教参中抄来的东西讲给学生,这样的语文教学是“独断式”或“学舌式”教学,尽管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也采取了各式各样的师生互动方式。一般的语文教师面对特定的语文现象,他们从理性上不知道怎样在“为何”的思维空间遨游,因而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在其中徜徉。

正是基于这个问题的现实存在,我在这里明确提出一个新理念——应该注重“过程性探究”。我之所谓“过程性探究”,明确说是指特定语文现象的生成性研究,它能很好地填充特定语文现象“为何”存在的思维空间。科学的过程哲学告诉人们:现实世界是一个过程,在过程中形成各种实际存在物。任何事物都与过程有关,尤其是在过程中构成事物有机体的各个元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动构成了这个世界。所以,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明确宣布: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作为这个世界组成的一个小小的部分——语文教学——我们所教的就是一篇一篇具体的课文,探究它们作为一种实际存在物可能的生成过程和可能生成什么的过程。为啥说是“可能的生成过程和可能生成什么的过程”呢?因为我们是从文本阅读开始的探究,这种理解肯定不会是唯一的,所以我们每个人的理解都可能是理解的一种。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进入到这样的“过程性探究”,也就是说探究特定的语文现象的生成和生成什么,即它的诞生性生成和衍生性生成,那么这种探究性教学必将是有意义的美好的教学过程。很显然,是“过程性探究”的教学内容规定了教学的过程。

探究话语的内在构造模式

——《改造我们的学习》语言分析

尼采在《我为什么这样聪明》一文中这样说过:“为什么我知道的比他人多,我究竟为什么这样聪明?我从来没有想过那些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我从未浪费过我的精力。”①而语文教学效果为啥这样差:学生从小学到高中12年里,为学语文仅课堂时间大约就用了2800多课时,到头来文章写不通顺者还是大有人在?究其原因恐怕与教师把不是问题的问题当成问题教有很大关系。我们的语文教了太多太多没有用的东西,浪费了孩子宝贵的时光。为了说明这一点,让我来分析某教师如何讲解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语言特点:

语言的生动性„„表现在作者很善于使用口语和富有表现力的成语上,如用“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来形容主观主义者不注重调查研究,用“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这样的口语说明主观主义者不注重研究历史,使文章显得活泼、风趣。用“粗枝大叶”、“夸夸其谈”、“生吞活剥”、“一知半解”等成语来形容主观主义者的不细心调查,空谈理论,无知、教条,都很形象、深刻,同时也很简练。(见高中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

很显然,这些话语的结构是:先提出“特点”(“生动性”)——再指出其“表现”(口语、成语)——最后给予“例释”(“瞎子摸鱼”等)。解读者是论述文章的语言特点而不是如何从这些有特点的语言中学习运用语言的技能,直接对话的对象是文章、是作者,而且讨论的内容——作品语言的“生动性”——对作品泛化的肯定仅仅是说它具有某种美质,而没有讲这种美质是怎样生成的,没有上升到方法论的层面。这对于学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善于使用口语和富有表现力的成语”这些所谓的“方法”不具有操作性。这种教学模式是蹩脚的文学批评,而不是上语文课。

我主张在课时相对紧张的条件下,减少乃至放弃那些常见的语言运用规律的分析,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此文独特的有操作意义的句式结构的探讨及练习上。我不讲那些虚浮而无意义的特征评价,而是从语言实践出发,“求”出其语言运用之“是”——概括出方法,作出定义界定,分析其价值,给出模拟练习示范,这就是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具有致用意义的语言解读改革模式,这也是我所谓语言分析应该从独特语句的话语生成方式中抽绎出语言运作方法的有效境界,让学生在品味有某种特性的语言中认识生成这种特性的语言运用规律。为此,我从《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选择三个典型例句,分析它们的“生成”形态,或者说是这些句子各元素的构成关系,认识语言运用的方法。

第一则语言运用规律——反义词共用。例句: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

我们常常说“相反相成”。反义词共用,可在语言运用中实现这个目的。所谓“相反”,是说两个矛盾方面互相排斥或斗争;所谓“相成”,是说两个矛盾方面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互相联结起来,获得同一性。“错误”与“正确”是对立和排斥的,是相反的,但如果正确认识犯错误的教训,错误就可能会转化为促进成功的因素,“吃一堑,长一智”。所谓“反义词共用”,就是指两个互相矛盾的词语统一在一个句子的生成方式,互彰互显,有韵味。

模仿练习:

小聪明常常表现出大愚蠢。

沉溺成功的喜悦往往会酿造失败的痛苦。

请看,我模仿毛泽东反义词共用的造句格式造的这些句子不是也很有味道吗?[/color]

第二则语言运用规律——谓语叠用。例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所谓“谓语叠用”,就是指在一个句子中重复使用一个谓语词,前后叠用一个谓语词构成的谓宾关系具有紧密的联系。比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充分说明了“调查”是获得“发言权”的前因条件,而后边的“没有”是前边的“没有”的结果。这种重复使用一个谓语词的生成方式,不但具有强调作用,而且使文句紧凑有力,具有节奏感。

模仿练习:

有调查就有发言权。

失掉理想就失掉了前进的目标。

第三则语言运用规律——同指连用。例句:“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所谓“同指连用”,是把指称同一对象的语义相近或相同的词汇或短语连续使用,从而使这些词语的同一性形成一个聚焦点,突出语义,强化语势。如上面例句中,“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和“一知半解”都具有“盲目性”的意思,在这种排发、连用性生成方式中,生动而集中地突现了这种作风的恶劣点,使文章有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

模仿练习:

搞花架子,作秀,中看不中用,这是语文界教学观摩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人们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在我们的队伍里不认真撞钟的和尚还是大有人在的。

以上就是我对当前语文界课文语言艺术解读所谓的“超越”。德国哲学大师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告诉我们:“我的理性的全部旨趣(既有思辨的旨趣,也有实践的旨趣)汇合为以下三个问题:1.我能够知道什么?2.我应当做什么?3.我可以希望什么?”②如果按照这种理性去思考我们的语文教学,比如说前边我否定的那种语言分析,就没有充分利用有关的教育资源给学生在“能够知道什么”的“能”字方面以满足,因而学生在学习了这样的语言分析之后仍不知道“应当做什么”,当然也就没有什么“期待”——“希望什么”!这样的语文学习还有什么意义?

探究论证的思维过程

——《六国论》辩证思维解析

任何一位有文言文常识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先辈写文章是不用标点也不分段的。今天课本上的标点和段落的划分标示,都是后人“加工”而成的。虽然后人在这种“加工”过程中有基本的判断规则和标准,但毕竟是后人的行为。原作者在天之灵未必认可,我们后人对这种“加工”也不一定完全认同。所以说,这种“加工”本身就存在着“含混性”,或者说“不确定性”,它本身就是一种“大体”的、“大略”的划分而已。由此我提出文言文“结构”分析不要搞什么甲、乙、丙、丁,一、二、三、四,一层一层作“中药铺”式多格排列。课堂教学实践证明,这种结构划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是无用功。因为这种所谓文章外在“结构”并非是一成不变的。下面让我做一个有趣的实验,请大家阅读下面的《六国论》:

六国论

苏洵原著 徐江改编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苹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实已判矣。故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不在战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故曰:“弊在赂秦。”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然则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也。

呜呼!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冬食之不得下咽也。厮时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也。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请把我的改文和原文比较一下,读者会发现我仅仅改动丁几个连接副词,还使用原来的文句,但把文章各部分前后次序重新作了调整,改编后文章基本意旨及其感染力与原文相比较,可以说伯仲难分。想他苏洵在世也不得不承认后《六国论》仍是一篇好文章。这本来就是他苏洵之作嘛!我做此游戏只不过向大家证明,所谓同一意旨的文章“结构”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大家不必过分看重外在形式,尤其是像某些《教师教学用书》那样把它当作一种“知识”讲给学生,让他们记住《六国论》的结构共分几大部分,每一大部分又分几层,每一层又分几小层、几段,等等,那就很不妥当了。更何况后人重新标点分段,按现代文面格式所排列的“结构”,什么“部分”、“层”、“小层”、“段”,可信吗?费那么大心思去分析解读,值得吗?同时,什么“部分”、“层”、“小层”、“段”交织在一起,这种概念杂陈的分析无疑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困惑和混乱。

作为对传统教学内容的一种颠覆,我主张把力气花在探究作者的思维构造方面,比如讲《六国论》就应该着重讲解苏洵的思维结构。苏洵的立论思维是一种因果关系型:六国破灭了,怎样评述这一历史现象呢?显然探索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评述的关键点。这时我们就应该向学生讲清这样一个道理:对原因的寻求其实就是对作为原因的载体——即导致某一事情产生的那些事实的寻求,具体到对六国破灭原因的寻求,就有必要把六国对秦所采取的策略排列出来。且不论我们考察其他典籍,仅从苏洵《六国论》文章本身就可以看出苏洵至少认识到这样几点原因——有割地的,有派刺客冒险的,有受挑拨而排斥名将的(如李牧之死)„„苏洵不可能对这诸多原因一一评论。选择什么呢?针对宋王朝对当时外敌的骚扰执行屈辱妥协政策——以银、茶、丝绸求和这些事实,即重蹈韩、魏、楚赂秦覆辙,苏洵选择了“赂秦”这一因素以达到针砭时弊之目的。这就是“由果溯因”立论法。

思想确定之后,作者在表达过程中的思维形式则是“由因求果”:苏洵将自己确定的破灭之因作为出发点,去重构“赂秦”的策略给“赂秦”者带来的伤害——“亏”己而“助”秦,此破灭之道也。在此基础上,又连带提出了一个现实问题:“赂秦”者必然不助“抗秦”者,因而导致“抗秦”者失去“强援”,不能“独完”,“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仍然是“由因求果”的思维形式,从而讲清六国破灭的道理。

在这里尤其需要引导学生认清,不管是按照苏洵原文的次第表述也好,还是按照徐江改编的次第表述也好,其结构安排都是由苏洵关于这篇文章的思维方式规定的。正是由于苏洵在众多关于六国破灭之因中确立了“弊在赂秦”这一思想,在立论思维中是“由果溯因”,这本身就规定了在论证过程中必然是“由因求果”这一思维路线。也就是说由确定的事物发展变化之“因”去演绎所以导致“果”之必然性。所以,苏洵将“赂秦”这演变之“因”的抽象概括又上升为具体的“亏己”与“失援”两个问题,而且从文章总体表达过程中还必须先讲“亏己”而后论“失援”,两者不能颠倒。因为“失援”是由“赂秦”以求自保为“因”的。这就是作者思维结构对文章结构的规定。

接下来应该着重讲的是苏洵独特的论证艺术,详细剖析一下“反事实假设论证”法,其具体体现是“赂秦”及“六国破灭”事实已不可更改,但作者反其道提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那么就有可能改变六国破灭这个结局。所谓“反事实假设论证”是就已经发生的事实作出相反的假设推断,让人认识到,一旦按这种“反事实”假想应对的话,“未发生”的事情本来也可能成为世界现实的一种。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维方法,学习这篇课文一定要看到这一点。千万不要认为这位善于想象的论说家纠缠于这些假设的可能性没什么意义。在任何特定历史时刻,现实都有各种可能的真实的替代项。如果因为它们没有成为现实而予以排除,只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从不考虑它们的替代项,不考虑促成事件的整个压力结构,那么就不能有力地解释“发生了什么以及为什么发生”。苏洵把事物放在“可能的空间里”思考,会使对问题的分析更准确,凸显了“赂秦”的消极作用。“反事实思维”赋予存在的事物一个非存在的对立面,作者在思维的过程中把原事物的组成要素和组成方式作另一种特殊的想象性调整,就像苏洵那样,把“赂秦”的财物作为招募抗秦队伍的资本,与秦死战,即提出了可能的条件、根据,这就向非存在注入了存在性,把非存在变成了“可能的存在”,这是一种可贵的创造思维。这种影子式的潜在可能性想象与思考理应成为学生思维能力中的一种。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就很重视这种反事实辨别力,他说,“譬如,以滑铁卢之战为例。这场战役以拿破仑的失败而告终,并且以这场败仗为基础,建构了我们的现实世界。但是,那些表达了由他的胜利可能会导致另一种历史路径的抽象观念与那些现实的事实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在思考这些可能性,甚至在不考虑它们时,也会承认它们的相关性”。因此,“今日的现实世界”仍然是“由与滑铁卢战役的相关性所构成的”。③苏洵《六国论》中“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思维与怀特海的思维可以说是一致的,他在那么早的时代就已经很成熟地运用这种反事实思维手段,把“世俗场合中从价值中被排除去的”东西,即现实世界中已经不是现实的那种可能性的东西,仍然纳入自己的思维之中,正是这种超越现实世界的扩展性思维,把事物整个组合关系——包含了事物所有潜在的组集关系——清理整合后统统纳入到自己的想象之中。《六国论》作为一个特定的语文现象,它内在的这种生成思维为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范例。我们就应当从这样的思维生成过程对《六国论》进行讲解。在课堂上不这样结合课文的审美解读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干巴巴地大讲那些学生一听就懂的观点,我们的学生能够聪明起来吗?那还算是有效教学吗?

探究事相从“表现”到“表现性”的生成关系

——《故都的秋》的秋味赏析

在探讨这一话题之前,让我们先研究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一段话:“分析判断关于对象教给我们的,真正说来并不多于我们关于该对象所有的概念自身已经包含的对象,因为它并不把知识扩展到主体概念之外,而仅仅是说明这一概念。”④我理解,康德是在告诉人们,当我们研究一个问题或者说面对一个特定对象时,不能够仅仅局限在那个有关对象概念的“说明”上,而是应该超越关于该对象“概念自身已经包含的”东西,把探究的触须伸向“主体概念”之外。康德尤其强调在这种探究中要善于运用自己已有的综合知识,“对我们的能力状态”作一番考验和批判——“看我们是否在任何地方都能够进行建筑”,以及用我们拥有的材料“能够把我们的建筑物建多高”。⑤

我以为康德这段话很可以作为我们语文解读的指南。面对特定的语文课文,我们不应该局限在课文有关对象本身概念的“说明”上,而应该超越“概念”本身,引领学生把对课文的“解读建筑物”建筑得尽可能高一些,从而使学生在“建筑”这种“解读建筑物”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有效的锻炼和有实质意义的提高。

然而语文界的课文解读,在这方面恰恰存在着巨大的遗憾。下面我以《故都的秋》为例进行分析,看一般中学语文老师如何局限在文本本身作概念说明式的无效解读以及应该怎样把联想扩展到文本之外搭建这座“解读建筑物”。

先看一般中学老师的讲读。

许多人开宗明义在讲到“本文题旨”时说:“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接着在分析“写作艺术”——“情景吏融的特点”时说:“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见某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

先整体说课文表达了什么,然后又引述文中的文段,这就是地地道道局限在事物概念本身“说明”性的重复解释。这些解释对课文的认识没有增添什么新鲜的信息,尤其是没有带来认识、理解课文的思维方法,就像把原课文这块干馍馍放在自己的嘴里嚼了嚼再吐给学生一样。课文内容“是什么”,一般学生是容易搞清楚的,而在合理的范围内超越事物概念本身作拓展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说‘是什么’”和“怎样表达‘是什么”’,这才是讲课的难点。这些属于课文解读第二、第三层次的东西——我们的语文老师讲得很不到位,甚至说基本上没有给予指导,这样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和提高表达能力显然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应该怎样讲呢?

人们要看到,“清”、“静”、“悲凉”是秋味本身固有的属性。英国哲学家吉尔比说:“事实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的表现:这台旧打字机暗淡的光泽,室外玩耍的这几个男孩子,枪弹纷飞的呼啸,波尔多鼻烟经过鼻孔时的浓烈气味,地中海的强劲东风造成的不舒服的湿冷的感觉。”⑥从这一意义上说“秋”是什么?这个符号指称的是那个特定的时令阶段世界诸事物的存在,即动物(包括人)、植物、山川、土地、气候„„世界上的一切在这个节令中的反应表现。而这些具体的反应,即世界上的一切在这个节令中的“表现”,也会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表现出这个节令的性质,这些性质是这个节令——“秋”——固有的,客观地存在着,而且是多元的。我们人类,这个动物中最聪明的物种,能够从各式各样秋的事物“表现”中认识秋的性质,并且给它以各式各样的命名。“清”、“静”、“悲凉”,是人们给秋的相应属性的命名。因此指导学生研究郁达夫如何把他对故都秋味特别“清”、“静”、“悲凉”种种属性通过故都秋的“表现”表现出来,也就是“清”、“静”、“悲凉”这些表现性是如何从秋的“表现”生成的,而且还要品赏他表现得如何特别精确。在这种过程的研究中,学生不但受到秋味的审美教育,而且还能认识这种美的表达规律,即写作艺术。

下面就以“悲凉”为例进行阐述。

我以为最能体现“悲凉”之意的是那秋蝉的“残声”。“残声”如何解读出“悲凉”呢?有生活经验的人知道,到了深秋,蝉的呜叫与夏天是不同的。夏天是蝉生命力旺盛的季节,它躲在树叶底下晒不着太阳,“不热——不热——不热„„”那一声接一声的鸣叫让人感到心烦,所以这时的蝉鸣人们称之为“嘶噪”,《陈书•江总传》有“风引蝉而嘶噪,雨鸣林而修飒”之语⑦。到了秋天,蝉就没有力气连续发出噪耳的鸣叫了。一般只是在它要从这棵树飞到那棵时,特别是日暮或变天时,常常听到蝉发出一声“哇——”的长鸣,“寒蝉凄切”,故而人们称之为“嘶”,而不是“嘶噪”,形容凄切哀婉。正如苏轼《青溪辞》诗云:“雁南归兮寒蜩嘶”。蜩,就是蝉。还有一位诗人叫诸云,在《蝉》诗中说:“天寒响屡嘶,日暮声愈促。”⑧所以,郁达大在文中写蝉的“残声”时,用了一个“嘶”字,其声其景其情,让人产生很多的联想。

与蝉的“残声”相呼应,郁达夫再着意的就是长桥斜影里的闲人面对秋雨发出一声声叹息。“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人,互相应答:“唉,天可真凉了——”郁达夫还特别注释,人们说这个“了”字时使用了拖腔,从这种拖腔里可以体会到说话人感时而叹的心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这样的感叹与秋蝉的“嘶”鸣不是对应的么,也许那蝉间或一声的嘶鸣说的就是“凉死啦——”,“凉死啦——”,闻此声谁不动容。说到这里,我还要再给大家多讲一点儿。为什么说蝉的“残声”与人叹凉的拖腔就是“悲凉”的“表现”或者说就“表现”了“悲凉”呢?会不会是人的心理作用造成的呢?不是的。美国艺术理论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论及演员关于“悲哀”的表演试验时说:“当要求他们分别表现出‘悲哀’这一主题时,所有演员的舞蹈动作看上去都是缓慢的,每一种动作的幅度都很小,每一个舞蹈动作的造型也是大都呈曲线形式,呈现出来的紧张力也都比较小,动作的方向则时时变化、很不确定,身体看上去似乎是在自身的重力支配下活动着,而不是在一种内在的主动力量的支配下活动着。应该承认,‘悲哀’这种心理情绪本身之结构性质,与上述舞蹈动作是相似的。一个心情十分悲哀的人,其心理过程也是十分缓慢的„„看上去都好像是由外力控制着。”实际上,我前边所说蝉的“残声”与人叹凉的拖腔,真的就是因为受秋的自然力影响的必然反应,它们显然是有直接联系的。因此说,郁达夫以蝉声和人声来写故都乃至北国秋时的感受,真是别有体验,这也算是一段独特的“秋声赋”吧!如果教师能够这样以“蝉声”和人的“唉”声引导学生搭建“悲凉”的“意境建筑物”,那么语文课岂不是很有趣吗?

探究主体的深层心迹

——为什么学《游褒禅山记》

为什么学《游褒禅山记》?请问讲这篇课文的老师,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你们或许会说:文章告诉人们“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同时还告诉人们“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是某权威出版社出版的《教师教学用书》中讲的。这种传统的主题思想总结,只不过是原课文所讲内容的概括说明,是一种简单的重复性归纳。这种“说明型”的语文课,我以为把老师絮絮叨叨的讲解时间交给学生自读课文,特别是当完成了文言文的白话翻译之后,这些道理学生很容易明白。这种解读在思维方法及信息上也没有新的增加,所以学生对老师讲语文不感兴趣。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学生对老师讲语文不感兴趣,而不是对语文不感兴趣,说到底是对这种说明性解读不感兴趣。对此,老师们总是批评学生不重视语文,而不反思自己讲得如何。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的教学必须来一个根本的改变——向理性靠拢。德国美学理论家阿多诺在《美学理论》一书中说过这样的话:“哲学就是对诸门科学中已经变成僵化的部分进行反思的学科。”我以为,应该从人的行为哲学层面去解析王安石写游记的“过程”,解析王安石写记的“心路”历程,这样我们就能够从王安石内心变化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扩大解读视域,打破目前这种低下的解读模式,为学生提供新的有用的信息。这是语文界改革的必由之路,没有这种能力,缺少这种思维,期求语文实现素质教育的飞跃是缘木求鱼。

下面我就前边提出的问题作哲学式回答——重讲学习《游褒禅山记》的意义是什么。大家都有这样的常识:照相的“底片”,如果不把它凑近灯光,便只是一片黑乎乎的东西。然而当把“底片”,而且是把“底片”反过来对光看的时候,我们就能看清底片所拍摄的东西。同这个生活常识一样,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经验,但一般人却不去思考这些经验.所以这些经验便同那黑乎乎的照相底片一样,什么都看不清。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用自己的理智,凭借自己的思维能力——把这当作“自然之光”——发挥其“光”照作用,就能廓清、理解我们所经历过的事情。而这种理解、廓清过程就如同把相片的“底片”反过来看一样,也就是把经历过的事情倒回来看,但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这样做,能够在“廓清”经验的基础上认识经验过的事情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影响。他们之所以把过去的事情倒回来看,是因为人们在经验之中时,是无法体会的,而必须在经验之后,也就是与过去的经验有了一定的距离,以回忆作媒介来完成。写“记”便是一种极好的“回忆手段”。因此,读《游褒禅山记》应注意体会如下几点。

首先应该看到王安石之所以能写出《游褒禅山记》,正如他在自己文章中所说的那样:“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王安石很重视古代圣贤在观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乃至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情时,能够以“思”之光映照那些已过去的“经验”,能对这些经验给予“重温”,以“求”对自己“思”之启发。所以,他没有简简单单地把游山玩水当成游山玩水,而是在读“无字书”。

其次应该看到大多数人只注意直接经验,而王安石则思考游山的经验在自己这个经验者身上发生了什么效用。他从自己的经验中,领悟到了“志”与“力”以及“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他让感觉到的东西走出晦暗,把行为的意义揭示出来,变成一种精神,解释为规则和思想,从而使一次不完美的未尽兴的游山活动,在“重温”中,也就是在“倒回”来看的过程中,臻于完善。在这里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要善于总结经验,把具体行为变成普遍性的东西。王安石使自己的行为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对经验过的事情作出了确证属实的解释——既完成了朝向过去的调适,也完成了对未来的选择。调适过去,使他对自己的行为有了准确的道说,并且是有创造性的道说;选择,把自己的过去作为未来的限定条件,避免某些历史元素在未来重演。正如王安石自己所分析的那样,当“力”、“物”条件具备时,不能再因“志”不足而使自己的正义事业中途而废,留下永久的遗憾。这就是为什么学习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最重要的答案。

再次还应该看到王安石的“重温”之所以成功,在于“慎取”、“深思”的精神态度,对青年学生来说这是享用不尽的宝贵财富。我在这里特别强调文中体现出来的“慎取”、“深思”的精神,不是人们所讲的“治学”,这太狭隘了。在这里,我特意调换了王安石原话的次序,把“慎取”放在了“深思”之前,这样有益于认识王安石行为的“过程”。我之所谓“慎取”、“深思”源出于《游褒禅山记》,但又超越这篇文章本身,是人们应该具备的认识事物、处理事物的一种品质。“慎取”者,谨慎认真处处留心取之者也;“深思”者,是能透过事表“从世界的阴暗处提取出东西来”。王安石之所以能写出这篇游记就得益于“慎取”、“深思”。在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安石于游览途中注意到“有碑仆道”,并发现“华山”乃“花山”之误;于洞中,王安石又注意到“前洞”平、近“记”之者“众”,而“后洞”险、远“记”之者“少”,显然是其游时“慎取”,观察认真、仔细;写记时能选择这些典型细节,这又说明他游后“慎取”。而悟出“志”、“力”与“物”三者之辩证关系,则又是“深思”之结果。

最后让我们总结一下上述分析,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应该从三个层次上认识《游褒禅山记》告诉我们的道理:其一,要认识“重温”经验的必要性,这是游记写作行为的本身意义,通过“重温”上升认识;其二,要认识“重温”经验的目的是什么,这是游记写作行为要实现的结果,即总结出规律;其三,要认识“重温”经验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游记写作行为体现出来的实践能力,即善于“慎取”与“深思”。这就是一个具体行为完整的行为哲学分析,是以文本信息为据的一种衍生式思维,与传统主题思想归纳式解读相比较,哪一种方式更有启发性呢?我想学生自有评断。

综上所论,语文教学其实存在两个基本问题——该教的教得不太好,不该教的教得又太多。“该教的”从“教得不太好”提升到“教得好”的境界,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花费很大的气力,况且“不太好”与“好”本身都是相比较而言的。但是,淘汰“不该教的”,这相对来说就容易多了,只要转变认识,从理性上弄明白,不再教那些垃圾性的知识就可以了。这就像盖大楼,我们盖一座好的大楼,需要有好的设计图纸,需要有精良的施工队伍,需要有高质量的建筑材料,这都得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做后盾,我们还不能操之过急。然而拆掉某座旧楼,只要认清这座楼已经过期,没有使用价值,哪怕是二十几层的大厦,埋上几公斤炸药,来个定向爆破,十几秒钟就可将其夷为平地。把“不该教的”淘汰掉,节约大量教育资源,减少无效信息对学生思维的干扰,就像把过期的大楼拆掉,腾出那大片的空间让学生踢踢球、跑跑步也好哇!如果我们这样做了,其实就已经进入了素质教育境界。不要把素质教育看得太虚泛、太遥远,只要教了“该教的”,哪怕是教学过程中还有些缺陷,那就是有效教学。今日的语文教学,“不该教的”包袱太重了,它将语文革命的步伐拖了下来。现在的问题是人们没有勇气也舍不得扔掉它们,比如我在前边提到的那些教学内容。也许扔掉了这些东西大家会感到空落失措,但我们必须尽快丢弃这些陈腐无用的教学内容。生命拒绝僵死不变和死气沉沉,这些“不该教的”东西存在的时间越长,它们对语文教学革命的阻碍发出的声响就越大。

(作者单位系南开大学文学院)

[注释]

①《尼采哲理美文集》尼采著、李瑜青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②④⑤《纯粹理性批判》康德著、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③《过程与实在》怀特海著、杨富斌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店,2000。

⑥《经院辩证法》吉尔比著、王路译,上海三联书⑦⑧《古代汉语辞典》商务印书馆,2004

第二篇:现当代文学传统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继承与批判

现当代文学传统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继承与批判

摘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其中有许多作品都处在一个重新定位的阶段。中学语文教师既要不断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优秀教学实践经验,又要批判一些旧有的不符合历史与客观事实的理论观点,把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讲授推到最新的前沿。

关键词:传统 文学作品 语文教学 继承 批判

据不完全统计,现当代文学作品占中学语文课本的50%以上。尽管人教社对中学课本内容进行了多次实验性的修改,但仍保留 了大量的现当代文学传统作品,并新添了部分篇目。然而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原因,许多现当代文学传统作品大都处在一个重新定位的阶段。随着文艺理论的解放与发展,随着人文环境的不断开拓与创新,一些作家与作品被重新推上了评论台。所以,面对着大量的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讲授,中学语文教师应该首先具备正确的教学观念,既要不断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优秀教学实践经验,又要批判一些不符合历史与客观事实的理论观点,把现当代文学传统作品的讲授推到最新的前沿。

许多中学语文教师在辛勤地阅读、理解、讲授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与智慧,但是由于现当代文学传统作品处于一个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近距离的观察与评论使许多作品缺乏了客观的论证,加之几十年的对文化、对历史的扭曲的时代,许多评论与理解都受到了歪曲的影响。所以,在讲授中,教师就不能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地复述着统一的

流行的对作品的结论和解释,更不能完全依照传统的教学参考。面对许多处在重新定位的作品,中学语文教师应该不受单一的认识论所拘囿,在教学参考和大量评论的基础之上,必须以作品本身为最重要依据,深入挖掘作品的内涵和意义。例如:鲁迅的作品《祝福》,过去有的教科书将鲁四老爷定为杀害祥林嫂的罪魁,这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怎么办?假如师生一起抛开陈见,埋头作品中有关鲁四老爷态度句段的描写,细读深思,便会发现,表明鲁四老爷对祥林嫂态度的不过这样几处:祥林嫂被婆家抢走后的愤然;祥林嫂丧夫失子后重来鲁家,接受时的勉强;通过四婶实施的防止祥林嫂接触祭品的提醒和告戒;祥林嫂祝福之前死后的诅咒。而仅仅凭“这点”就给鲁四老爷定罪显然证据不足。其中的某些点反而倒可以作为他同情善意的佐证。确实,相比于祥林嫂婆家人的自私、歹毒和凶残,相比于生活在祥林嫂周围的那一群与之身份地位相近相类的鲁镇人的冷漠、无聊和麻木,不顾祥林嫂灾星般的克夫命运,两度收留而且能够信守雇佣的诺言,算清其工钱的鲁四老爷,似乎也并非一无可取之处。轻易地定性他为“刽子手”,恰恰推卸了当时社会制度、社会环境这样一个大背景的罪责。

语文教师在辛勤的阅读、理解、讲授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与智慧。同时他们还要担负着熏陶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任务,但无论如何不能以牺牲客观事实为代价。

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中,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而这些经验无疑仍会在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所以,在

正确观念的指导之下,我们还是要不断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教学实践经验,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态度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下面试借鉴几例加以阐释:

1.捕捉特征 以情释文

──《春》的艺术体味

《春》中作者采用分述的结构方式,捕捉了许多具有特征的事物进行了细致地描绘。抓住了这些特征也就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写春草,作者抓住草的特征──有活力、嫩绿,用“偷偷地”写出了小草在春的促发下,不声不响地生长并“钻”而破土的动态形象。“嫩嫩的”写草的质地,“绿绿的”写草的色泽及草的可爱,使大自然充满了生气。写春花,作者选取的是最能显示春天特色的几种花:如“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火、霞、雪比喻桃、杏、梨三种花的鲜明色彩,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又以“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拟人手法,写出桃花、杏花、梨花争奇斗艳、繁荣茂盛的姿态。写春风春雨,作者抓住春风春雨的特征,穿插着对小鸟、牧童、农人的描绘,借景抒情,赞叹春天里细雨轻风、鸟语花香的宁静境界,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而写春雨,既不像黄梅雨那样缠绵使人烦腻,也不像秋雨那样瑟瑟让人感到凄凉,更不像盛夏暴雨那样凶猛叫人害怕,而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作者抓住了春雨柔性的特征,再加上“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劳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一副宁静平和的江南春雨图呈现在眼前。《春》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这种特征就决定了

讲课的风格必须以情动人。教师读出抑扬有致的语调,读出自然活泼、明快错落的抒情节奏,才能烘托出作者赞美春天的感情。教师入情才能传情,这就是优秀的教学实践经验给我们的启发。

2.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

——《荷花淀》开头的引领

《荷花淀》的开头:“月亮升起来了,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不久,在她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象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象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这段文字从内容上看,写的是水生嫂月夜在小院里编席。事情虽然很简单,但却蕴藏着丰富的美。普通的农家小院在初升融融的月色下,“凉爽”“干净”。这就是朴实、清雅、幽静的境界美。水生嫂“坐”着,“手指上缠绞着柔滑的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在她怀里跳跃着,不久就编好了一大片。技能的精熟、动作的灵巧,这就是人生形象的动态美。环境如画、劳动似诗,在这样宁静的月夜,热爱生活的人在夜以继日地劳动着、创造着。这样的女性虽然我们没有看清她的面庞,但她身上所散发出的美,是足以动人心魄的。美给人以启迪,给人以熏陶。学会了审美也就在阅读中学会了把握作品的实质。

把握了开头,下面的妇女们送夫参军、白洋淀嬉水开怀、以及歪打正着的诱敌深入就都具有了美的色彩。她们的讪笑,其实是暗含着夸奖丈夫的由衷喜悦;别离的感伤背后,有着为丈夫的行动感到的自

豪;表面的埋怨,表现了为爱着丈夫而不甘落后于丈夫的自尊。这样,她们识大体顾大局、爱丈夫更爱家乡的心灵就更折射出了美的光彩。而小说融诗歌、散文的特点为一体的散文诗式的独特风格也就在这一审美之中体现出来。

3.揣摩语言 解释概念

——《拿来主义》的重点把握

本单元以揣摩语言为训练重点,学会揣摩语言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环节。《拿来主义》以其特殊的杂文笔法,在本单元各课的语言中独具一格,思想性、时代感都很强,感情色彩鲜明。教学中应对“拿来主义”及相关概念、对比喻语言的本义、对讽刺语言的效果,在品读、揣摩中加深理解。

首先理解“拿来主义”、“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以及“抛来”、“送去”诸概念的关系。“占有”和“挑选”是拿来主义的精髓。阐述此种道理时,鲁迅巧设比喻,语言生动形象。在对讽刺语言的揣摩中让学生了解鲁迅辛辣的笔触和风格,更要让学生在笑过之后感悟鲁迅无情的战斗精神。

诸如此类的教学经验都是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所获得的。虽然这只是沧海中的一粟,但它们无疑仍会在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起着积极的推动教学的作用。

面对着受到歪曲和影响的评论与理解,中学语文教师必须重新更正不合理的观点。中学生知识经验少,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差,个人又处在人生观、世界观逐渐形成的阶段,中学语文教师通过语文教学不仅熏

陶他们的文学素养,还担负着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大责任。那些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教学观点将毫无疑问地影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同样,我们试举几例加以阐释。

1.《七根火柴》的教学质疑

此文以“七根火柴”为题,以大量篇幅描绘了卢进勇孤单艰难地行进在草地的感受与需求:寒冷、潮湿、饥饿、连有一堆火也成了“妄想”;这些都衬托出“火”在当时的可贵与需求之紧迫,由此,更表明对引火之物“火柴”的渴求。接着无名战士出场,小说通过对其虚弱到垂危的描述进一步表现对“火”的需求的迫切与重要,以至使卢进勇产生出“要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也许他能活下去”的想法。就在这样盘马弯弓式的反复铺垫下,“七根火柴”展现在人们面前,“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火柴,干燥的火柴……一共只有七根”,无名战士珍重地“数”给卢进勇,使卢进勇顿时心里燃起了希望之火。然而,无名战士却出人意料地阻止了卢使用火柴,同时庄严地指出:“这是,大家的”,并要求将这七根火柴“带给”大家。由此,为这一人物的塑造描画出最完美、最辉煌的一笔。

然而,在高扬英雄人物光辉形象的同时,对作品的质疑却依然无法消除:面对着垂危的生命,无名战士为什么不用一根火柴挽救自己的生命?而保存了自己的生命就是保留了革命的斗志;面对着茫茫的草地,无名战士已经是个掉队的成员,他怎么就知道后面一定还会有比他掉的更远的战士跟上来?如果没有人来,而这个无名战士又不肯用它挽救自己,那这七根火柴岂不是白白浪费了吗?

无疑,作者受到了当时时代的影响:描写战争,并通过战争的胜利来歌颂中国共产党的胜利,成为当时文学创作中最富有生气的部分;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就成为当时创作的固定的审美模式,它强调的是战争的最终胜利意义,而将过程的意义完全溶解到了最后的结果中去。这样,个体的生命价值就被溶解到了集体的胜利中去。因此,无名战士是绝不能使用火柴的,因为那是极端利己主义的表现。但同时,英雄人物也不会轻易死去,即使是非死不可的时候,也必须要用更大的胜利场面去冲淡它的悲剧气氛:果然,无名战士牺牲了,但是,是火柴,点燃了“一簇簇的篝火,”引来了火畔战士们的“谈笑”,湿衣服被烤干时的“雾气”,洋瓷碗里的“咝—咝”声……英雄的牺牲没有引起传统悲剧中的恐惧效果,而是以道德价值的认识取代了生命本体的价值认识。这样,大量的普通的个体命运和生命价值就被忽略了,而突现的着重是战争中的群体风貌和整体意义。

作者将二万五千里长征作为诗意的东西美化了,并消解了战争文学的悲剧美学效果。

2.《雷雨》思想感情的再认识

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在选编《雷雨》进入高中教材时,为了达到引导学生接受符合时代主流思潮的那一部分思想目的,对剧作的思想作了片面的解释,他们认为:周朴圆和鲁家母子之间的矛盾冲突说到底是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它暴露的是30年代以周朴圆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虚伪、狠毒、腐败和日趋没落,也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反抗精神和被欺压的劳动妇女的不幸遭遇。

其中最尖锐最激烈的反映了本质的矛盾冲突为两对:一是周朴圆与侍萍之间的矛盾冲突;一是周朴圆与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冲突。作品通过这两组主要的矛盾冲突,将周朴圆的虚伪和狠毒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同时对鲁大海的斗争精神加以赞扬,并对鲁侍萍的不幸寄以同情。

按照这样的教学参考,依据传统的评论,多年来就造成了许多教师的误教和学生的误学。周朴圆当然是一个带有浓厚封建思想的反动资本家的典型。其“残忍、冷酷、自私而又虚伪”的反对本质是无庸置疑的。于是“凌辱”侍萍并“始乱终弃”似乎也是必然了。但是,这种简单化、公式化的推理,只能是以阶级性掩盖了人性的时代的产物,用人性否定阶级性是错误的,只承认阶级性而不承认人性也同样是错误的。

但是多年以来许多教科书从政治的角度出发,认为此剧通过一个封建资产阶级的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矛盾,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现实。其实曹禺先生在创作时,并没有意识到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什么;他关注的无非是“人”这个个体生命在茫茫宇宙中所表现出来的生存困惑与挣扎,以及对宇宙空间压抑着人的本性,而人又不可能把握其命运的无可奈何的叹息。早在1935年曹禺就在《〈雷雨〉的写作》一文中明确声明:《雷雨》是“一首诗”,而不是“社会问题剧”。既然是一首诗,就要追求诗一般的意蕴。因此他希望他的读者、观众能和他一样“攀上高山之巅,仔仔细细地望穿、判断这些叫做人的东西是美是丑,究竟有怎样复杂的个性和灵魂。”所以,在戏剧的结尾,作家极力要将这些尘世中的不能自拔的可怜人置身于人们的悲悯的

俯视中,在惊心动魄的毁灭中领略那一份类似于“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式的悲凉,进而达到对生命的理性的审视和超越。显然这才是《雷雨》给我们提供的思考。

3.诗歌教学的滞后:

全方位的改革诗歌教学,激发学生赏析乃至创作诗歌的兴趣已经成为教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诗歌教学的滞后,致使中国社会失去了与其思想、经济发展同步的审美机遇。这是诗歌教育自我封闭的一种重现。另外,教科书对文学作品的遴选实际上一直有一种倾向,就是重思想教育,轻艺术质地。然而何谓作品的思想性?一些批评者认为:难道还包括那些几十年毫无改观的假大空腔调和粉饰太平之作吗?也包括那些在百花凋零、饿殍遍野中仍然高唱“祖国的笑容这样美”的作品吗?在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数以千计的同胞无疾而终的年头,祖国怎么还会有笑容?还有,《周总理,你在哪里》,可以算是以思想取胜了,可是艺术成色究竟如何呢?其艺术构思到底有几个创意?如果每个中学生都被教导得认为诗歌就是《假如我们不去打仗》,就是《雷峰之歌》,那么现代诗将会断子绝孙。甚至有的评论者认为,藏克家的《有的人》,基本上是空洞的议论,而《回延安》基本上是一种喃喃自语,诗意不足,那么诗歌教学究竟是以反映“革命精神”为着眼点,还是以“艺术至上”为出发点。这在以中国少年为对象的中学教材里的确是一个值得再探讨的问题。

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从四十年代初的《假如我们不去打仗》中寻找诗情画意,四五十个孩子道貌岸然地齐诵藏克家的《有的人》,还要几十

遍地抄写贺敬之的不符事实的“桂林山水”。这就是我们的教科书,口号式的短句,耶稣化的语气,四书五经般的面孔,一颗又一颗童心永远要被照本宣科的声音覆盖,被酸溜溜的大话假话腐蚀着。

所以,面对着这样的教科书,诗歌教材改革已迫在眉睫。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规定:“课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题材、体裁、风格应该丰富多样,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要体现教学目的,适合教学,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才是中学语文选材和教学的方向。

《再别康桥》、《我是一条小河》、《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等的入选,已初露了人教社对诗歌教学改革重视的端倪。

本文从不同的方面选取了不同体裁的几个作品来阐释,无非是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也说明现当代文学传统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所面临改革任务的重大。如果不用继承与批判的思想来指导教学,无疑要影响中学语文的学习与发展。这是中学语文教师和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人员都应该格外重视的。

第三篇:批判写作

为了帮助大家迅速地了解应该如何进行论证有效性分析,我们现在来看这样一道样题。

下文摘录于某投资公司的一份商业计划:

“研究显示,一般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用于运动的时间将逐渐减少,而用于看电视的时间将逐渐增多。在今后20年,城市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将有明显增长。因此本公司应当及时售出‘达达运动鞋’公司的股份,并增加‘全球电视’公司中的投资。”

请对上述论证进行评述,分析上述论证的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

这道样题曾经进行过广泛的测试。下面是一些考生的“作文”。希望大家在仔细阅读完题干(样题)之后,再仔细地研读我们所列举出来的几篇“例文”以及我们所给出的相应的“点评”。

【例文二】

该公司通过两个论据——第一,人们随着年轻增长运动时间减少;第二,20年中城市老年人口的比例上升——由此得到两个结论:运动鞋将失去市场,没有发展投资前景。而电视将受到人们的喜爱,有投资的必要。初看此论证似乎很严密:城市人口比例增加,而老年人又都不喜欢运动,而只喜欢看电视,因此投资电视将比投资运动鞋更有价值。但是,经过一翻分析之后,其中的错误,逻辑的不够严密就暴露出来了。(编者按:首先简单复述并总结一下材料作者的逻辑思路,为下一步进行评论打下基础。这样的写法是可取的。特别是文中诸如“初看此论证似乎很严密”、“但是,经过一翻分析之后,其中的错误,逻辑的不够严密就暴露出来了”这样的话在考试的时候是完全照抄不误的。)

首先是第一条论据中存在问题。“一般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用于运动的时间将逐渐减少”,这只适用于“现在”的一般人,并不能反映以后20年人们的运动时间的客观状况(编者按:对别人的论证进行评价,要注意,应该尽量接受别人文本中的基本前提。文中的这句话似乎就是站在原材料的前提之外在说话。应该说这样的评论或反驳不是最有力,因为它不是非常内在)。而且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健康长寿方面的要求必将越来越高,完全有可能产生新的消费趋势,在运动器材,例如运动鞋上的消费量将大大增加。并且现在人们的生活更加休闲化,运动鞋并不只适合于运动时穿,在平时工作生活中作为休闲的装扮,更受消费者青睐(编者按:对别人的论证进行评价,要注意应该尽量避免自己的主观性,否则就很可能是以自己的“错”来反对别人的“错”了;即使是你认为的客观的信息,无庸置疑的结论,在引用时也要特别小心,因为它们也很可能只是你个人的主观偏见,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避免在别人的文本之外再引入别的信息。如果要引入,我认为还是采用“可能”,“如果„„”这样比较软的语气。如果咬加强语气,那么可以用“很可能”来表达。比如如果上文改成“人们在健康长寿方面的要求很可能越来越高”,就更严谨些。)。因此,由这条论据得到的运动鞋将失去市场的结论是完全不成立的。

其次,第二条论据“城市老年人口的增长”中也存在明显的漏洞。“城市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将有明显增长”,并不意味着老年人口明显增长。老年人口的明显增长才有可能加大电视的销量。而现在仅仅在比例上的增长,有可能是整个城市人口中新人口的增长减缓或其他原因造成的。

第三,该公司忽略了运动鞋作为一种快速消耗品,在人们生活中淘汰率很高,而电视作为一件大商品,人们并不可能经常调换,买新的(编者按:正如我们上面已经指出的,这种表达方式太自信,太绝对。最好的表达方式是“可能”,否则别人就很容易对你的观点进行反驳,而全盘推翻你的结论。比如,现在有人,将来也很可能有许多人把购买新的电视机看作是一种时尚,这种人根本不必等到电视机的硬件用坏了再去买新的,而是市场上只要出现新的时尚的电视机,他们就有可能去购买。所以,我们应该在对别人的论证进行评论时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所引用的观点或材料,是不是只是自己的主观的偏见?这位考生在这里就没有对自己这一观点的“预设”进行过反思。其实,所有观点或判断都是有预设的,也即都是有前提的。意识到这一点并加以反思,这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思维严谨的人所必须要做到的。)。城市老年人口比例增长从而电视机好销,也不一定。如果一个普通家庭本来就有电视机,并且这台电视机还没有被淘汰的话,他们是不会去购置一台新的电视机的。所以,在20年内电视机的市场前景很好,完全是不可信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该公司作为投资者完全忽视了投资中最基本的一点,这就是向一个公司投资,而不是对一个公司的产品投资。一个公司就算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产品销量很好,但是如果该公司不懂得管理,它的生意也是做不长的。所以,这家投资公司仅凭对两家公司产品市场前景的评价就作出投资决定,是很不理智的,是失策的。

因此,这份商业计划漏洞百出,完全是一份无用的计划。(编者按:最后再次表明立场,这不是罗嗦,而是必要)

(编者按:分析有理有力,全面而不失深入。但是由于这位考生并没有完全掌握论证有效性分析这种文体的某些细节性要求,犯了几处主观性的错误。所以,这是一篇二类卷的作文。如果满分是30份,可以考虑给24分)

2003年全国MBA联考“综合能力考试”所考的两篇作文,一是文章摘要,一是评论型作文——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论证有效性分析”。这道题目的题干是这样一段材料:

把几只蜜蜂和苍蝇放进一只平放的玻璃瓶,使瓶底对着光亮处,瓶口对着暗处。结果,有目标地朝着光亮拼命扑腾的蜜蜂最终衰竭而死,而无目的地乱窜的苍蝇竟都溜出细口瓶颈逃生。是什么葬送了蜜蜂?是它对既定方向的执着,是它对趋光习性这一规则的遵循。

当今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营环境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在高科技企业,哪怕只预测几个月后的技术趋势都是件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就像蜜蜂或苍蝇一样,企业经常面临一个像玻璃瓶那样的不可思议的环境。蜜蜂实验告诉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中,企业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的执着努力,而是在随机试错的过程中寻求生路,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混乱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

对上述论证进行评论,分析上述论证在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600字左右。

(提示:评论型作文思考的一般要点是: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该论证的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等。作文要注意内容深度、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

下面我们同样选录几位同学的文章,并进行适当的分析和点拨。希望读者仔细研读,从中悟出论证有效性分析这类文章的写法——这其中主要包括应该怎样开头和结尾,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寻找原材料的逻辑漏洞,在对原材料的逻辑漏洞进行分析和批驳时,我们应该提醒自己不要犯哪些逻辑错误等等。

【例文一】

这个实验本身无可厚非,而作者由它引申和推出的结论却漏洞百出。具体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文中说“当今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营环境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显然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企业的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而在上面那个实验中,环境并不是不确定的,相反它是非常确定的,甚至可以说是机械死板的,一成不变的:瓶口永远对着暗处,而瓶底则是对着明处。在这样的确定性的环境下,苍蝇行为的不确定性使它得以逃生,蜜蜂行为的确定性令它最后衰亡。后面的文章多次提到“在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中”、“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等等,而这些从逻辑上根本不能建立在那个实验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两者前提不同,那个实验不可能作为后面推理的论据,两者无必然的逻辑联系。(编者按:这一段的分析贴切中肯,让阅卷人觉得该文作者具有某种令人信服的分析能力。这是评论性写作所要求的最主要的思维素养。)

其次,论据不充分。作者只举了一个实验的例子就得出“混乱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的结论,显然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要达到真正令人信服的效果,上文作者就至少必须再列举出更多有力的证据来。(编者按:这一段的分析比较平淡,甚至略显牵强,观点也缺乏新意。但不至于让阅卷人觉得该文作者完全是在胡搅蛮缠、胡说八道。所以,这也不妨作为凑字数的一招。)

再次,如果说这个实验启发我们有时不要过于墨守成规还是合适的(编者按:这是题干的论据作出新的解释,企图以新的更合适的结论来衔接题干原有的论据,这也是评价题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就此得出“不应朝既定方向的努力,而应随机试错”的结论是荒谬的。实验中,苍蝇和蜜蜂的行为不过是两个极端,而生活中的人绝不是非“苍蝇”即“蜜蜂”,人应该既有确定的目标,又要善于试错,发现错了之后再修正自己的目标。所以,上文作者的结论是武断的。

最后,以偏概全。在实验中,所有条件都是确定的,唯有苍蝇和蜜蜂习性不同;而类比到企业经营以及世界上人的生活之中,决定因素便更多了,远远不止有无确定目标和是遵循规则还是突破规则这个方面。故把实验结果就这样简单地类推到社会,显然不合理。(编者按:这一段可以说是这分作文考卷最大的一出败笔,因为首先“以偏概全”这层意思在“论据不充分”那一节里已经阐述过了,在这里再次阐述,就会显得文章重复罗嗦,让阅卷人觉得你的思路有些混乱不清;其次,这一节本来是试图要论述上文作者的“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但是后来的论述根本和这个主题没有什么逻辑关系——这就严重暴露出了该文作者的思维不严谨、易文不对题的缺陷。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一节读起来让人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

综上所述,论据不恰当且不充分,犯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使用类比不恰当。(编者按:最后做一个简短的总结,这是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可以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地知道你上面说过的东西。但是,很遗憾,不知是时间的缘故还是作者写作水平的缘故,最后这么关键的一段竟然只是有“意”而无“文”!)

(编者按:这是一篇文章结构完整,行文流畅,分析全面深刻的“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文章。但是由于文章有些内容重复,致使文章的条理性不是很强,所以它应该是介于一类卷和二类卷之间的文章。可以考虑给25分)

为了帮助大家迅速地了解应该如何进行论证有效性分析,我们现在来看这样一道样题。

下文摘录于某投资公司的一份商业计划:

“研究显示,一般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用于运动的时间将逐渐减少,而用于看电视的时间将逐渐增多。在今后20年,城市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将有明显增长。因此本公司应当及时售出‘达达运动鞋’公司的股份,并增加‘全球电视’公司中的投资。”

请对上述论证进行评述,分析上述论证的概念、论证方法、论据及结论等方面的有效性。

这道样题曾经进行过广泛的测试。下面是一些考生的“作文”。希望大家在仔细阅读完题干(样题)之后,再仔细地研读我们所列举出来的几篇“例文”以及我们所给出的相应的“点评”。

【例文二】

该公司通过两个论据——第一,人们随着年轻增长运动时间减少;第二,20年中城市老年人口的比例上升——由此得到两个结论:运动鞋将失去市场,没有发展投资前景。而电视将受到人们的喜爱,有投资的必要。初看此论证似乎很严密:城市人口比例增加,而老年人又都不喜欢运动,而只喜欢看电视,因此投资电视将比投资运动鞋更有价值。但是,经过一翻分析之后,其中的错误,逻辑的不够严密就暴露出来了。(编者按:首先简单复述并总结一下材料作者的逻辑思路,为下一步进行评论打下基础。这样的写法是可取的。特别是文中诸如“初看此论证似乎很严密”、“但是,经过一翻分析之后,其中的错误,逻辑的不够严密就暴露出来了”这样的话在考试的时候是完全照抄不误的。)

首先是第一条论据中存在问题。“一般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用于运动的时间将逐渐减少”,这只适用于“现在”的一般人,并不能反映以后20年人们的运动时间的客观状况(编者按:对别人的论证进行评价,要注意,应该尽量接受别人文本中的基本前提。文中的这句话似乎就是站在原材料的前提之外在说话。应该说这样的评论或反驳不是最有力,因为它不是非常内在)。而且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健康长寿方面的要求必将越来越高,完全有可能产生新的消费趋势,在运动器材,例如运动鞋上的消费量将大大增加。并且现在人们的生活更加休闲化,运动鞋并不只适合于运动时穿,在平时工作生活中作为休闲的装扮,更受消费者青睐(编者按:对别人的论证进行评价,要注意应该尽量避免自己的主观性,否则就很可能是以自己的“错”来反对别人的“错”了;即使是你认为的客观的信息,无庸置疑的结论,在引用时也要特别小心,因为它们也很可能只是你个人的主观偏见,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尽量避免在别人的文本之外再引入别的信息。如果要引入,我认为还是采用“可能”,“如果„„”这样比较软的语气。如果咬加强语气,那么可以用“很可能”来表达。比如如果上文改成“人们在健康长寿方面的要求很可能越来越高”,就更严谨些。)。因此,由这条论据得到的运动鞋将失去市场的结论是完全不成立的。

其次,第二条论据“城市老年人口的增长”中也存在明显的漏洞。“城市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将有明显增长”,并不意味着老年人口明显增长。老年人口的明显增长才有可能加大电视的销量。而现在仅仅在比例上的增长,有可能是整个城市人口中新人口的增长减缓或其他原因造成的。

第三,该公司忽略了运动鞋作为一种快速消耗品,在人们生活中淘汰率很高,而电视作为一件大商品,人们并不可能经常调换,买新的(编者按:正如我们上面已经指出的,这种表达方式太自信,太绝对。最好的表达方式是“可能”,否则别人就很容易对你的观点进行反驳,而全盘推翻你的结论。比如,现在有人,将来也很可能有许多人把购买新的电视机看作是一种时尚,这种人根本不必等到电视机的硬件用坏了再去买新的,而是市场上只要出现新的时尚的电视机,他们就有可能去购买。所以,我们应该在对别人的论证进行评论时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所引用的观点或材料,是不是只是自己的主观的偏见?这位考生在这里就没有对自己这一观点的“预设”进行过反思。其实,所有观点或判断都是有预设的,也即都是有前提的。意识到这一点并加以反思,这是批判性思维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思维严谨的人所必须要做到的。)。城市老年人口比例增长从而电视机好销,也不一定。如果一个普通家庭本来就有电视机,并且这台电视机还没有被淘汰的话,他们是不会去购置一台新的电视机的。所以,在20年内电视机的市场前景很好,完全是不可信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该公司作为投资者完全忽视了投资中最基本的一点,这就是向一个公司投资,而不是对一个公司的产品投资。一个公司就算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产品销量很好,但是如果该公司不懂得管理,它的生意也是做不长的。所以,这家投资公司仅凭对两家公司产品市场前景的评价就作出投资决定,是很不理智的,是失策的。

因此,这份商业计划漏洞百出,完全是一份无用的计划。(编者按:最后再次表明立场,这不是罗嗦,而是必要)

第四篇:批判诗歌

我为什么要批判?我已经满头黑发

我为什么要向一片沙漠挺进?

在森林里吹箫,在西瓜旁散步

有一点白云,有一支炊烟

有两处爱情在山脚下弹琴

在一块白石上我放走候鸟

让它们带走我所有的黄金

我空空荡荡,我与最初的哭声一起

重新降临在每一首诗歌里

我为什么要歌唱蜻蜓的翅膀?

天空升起虚弱的太阳

我为什么把大海降落在低陷的睫毛里

我已经被大米淹没,限制

许多日子被青菜包围

不要雄心,不要飞翔

我靠着墙角为城市哭泣

多少人在抽烟,多少大街在红灯下拐弯

我放一点音乐

我抖动起膝盖

为这点思想

这首诗歌

我深深低下头为天空致哀

第五篇:中学语文教学反思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研究的过程.作为语文教师,反思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对语文教学进行反思,开展反思性教学。

一、以学生为主把学生看作语文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比如,在教学课文之前,我经常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读课文后根据我制定的学习目标再讨论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作业也可自主确定。这样,就使全体学生都能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还参与了目标的制定和作业的布置,从而,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已的学习目标,可以在自学阶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并取得成就感。

二、师生互动

从新课程的角度来看,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而不只是被动的执行者。因此,教师、学生都是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主体,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教学相长才真正成为可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成为问题的发现者和解决者。学生通过提出疑问、自行释疑,会深入理解课文,丰富了课外知识的。由此,我就启发学生:文选内容固然重要,但也有其局限性,需要大量的课外阅读来充实、完善,健全中学语文知识结构是课内课外等综合因素建构而成的。

三、语文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营造亮点。突出重点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轻重主次,在整体感知上对课文重点进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识的迁移,最后再归结到整体上来,深化对文章的认识。而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应该是疑问的聚焦点,思维的交汇点,教学的创新点。学生的兴奋点如果被激活了,那么他们对课文会进行再创造的。如果每天都是轻松愉悦的上课,那么学生的灵感和情感会得到激发的。此外还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又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

四、变教学思路

由教师教的思路转向学生学的思路,由文章学的思路转向阅读学的思路。教师应注意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只有遵循学生学的思路和阅读学的思路,才能真正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培养学生拥有较为完整的阅读体系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关键 “向阅读要写作能力。”学生涉猎广泛的课外知识领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适时关心。我参考新课标课外读物,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学会自主积累,帮助他们建立写作素材库,引导他们从中汲取精华,“博众人之长于已身”。

六、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是教学艺术之魂,没有情感的融入,教学艺术之花就不能开放。而语文教学就是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以情来沟通与学生的联系,以情来陶冶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既是教学的目标,又是教学的手段。

在课改过程中,我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变行为,丰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在培养学生优化发展、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己在专业上发展和人生的成长。

下载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语文“无效教学”批判.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谈教师自身素养 七年级语文 贾睿 自己教学语文8年,听课也有几百节了吧,总之,对中学语文的教学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 我觉得教语文,学养是第一位的,技术是第......

    中学语文教学总结

    中学语文教学总结15篇 中学语文教学总结1 在学校提高教师素养教研专题的要求下,通过一年来的教研实践,我认识到: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教育效果,语文是一门基础课,语文能力的大小可......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 郧西城北中学 祝伟 在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语文教学的严重问题,也感到了自己在作为一个母语教师肩头责任的重大。于是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思考、......

    中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中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中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 语文课程改革从理念、内容到实施,都有较大变化,学生在学习中怎样运用正确的方法,掌握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率,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这......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15篇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1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在赏识教育中,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

    中学语文教学心得

    中学语文教学心得 中学语文教学心得1 新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尤其是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要注......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商城县丰集一中罗维丽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商城县丰集一中罗维丽 在当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学生由于受网络的影响,加......

    中学语文教学作文

    作文复习有效性初探[内容摘要]写作一直是学生语文学习中最痛苦的事,也是语文教师教学中的软肋。但作文又不能不写,且不说写作能力在生活中的作用,就是为了顺利通过中考,我们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