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美术高考色彩的教学反思
对美术高考色彩的教学反思
色彩是各省美术联考的必考科目,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认识能力和色彩技法表现能力。有一定的专业训练并有一定基础的考生在考场上如何正常发挥、施展自己的才华,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因为很多考生在平日里有较强的绘画写生能力,在考场上却表现得手忙脚乱,无法正常发挥水平,以致考试成绩没有体现自己的专业能力,这是十分令人扼腕的。就我带美术高考生的几年,我认为能否出色地发挥水平与考生的心理素质及在考试的限定时间内采用正确和有序的作画步骤密切相关。以下是我几年来担任美术生色彩教学工作的心得,总结如下:
首先,进入考场前要保持一份平常心,如同日常训练写生那样让心情放松,同时要有自信心,在限定的时间内写生,要合理地分配时间,明确各时间段所必须完成的工作。具体来说,有序的作画步骤、有条不紊的作画状态都是正常发挥原有的专业水平与能力的有效保障。
严格而有序的作画步骤对每个考生来说应该融入平日的写生训练之中,考场限定时间的写生实际上是这种工作方式的压缩和查验。作画步骤对作品的成败具有关键作用。特别是初学的考生,更应掌握。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强调步骤和养成学生按步骤作画的良好习惯
在色彩写生时无论每个人的习惯与偏爱如何都必须遵循绘画艺术的基本规律:即从画面的构图布局定位到整体表现,从重点深入再回到整体调整这样一个表现过程。惟有如此,你的作品才不会给人以琐碎无序、平均杂乱的感觉。下面我们根据三小时的考试时间将色彩写生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使考生明确考试时间各阶段的首要任务及前后连贯性的有序关系。
色彩写生的三个关键阶段是:大体铺色阶段、深入表现阶段和整体调整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有机地互相联系的,不能机械地理解。
第一阶段:大体铺色阶段。这个阶段包括构图布局安排,确定单色结构轮廓稿。静物写生构图是根据具体物体及作画者的角度确立横幅或竖幅画面的,构图一般多为三角形构图、复合三角形构图、椭圆形构图等等。三角形构图应避免等腰三角形,因为这样画面会显得呆板。确定了构图后,用淡蓝色或棕褐色(较沉着的颜色)线条勾画轮廓结构,要求比例、透视、形体结构转折准确,并根据物体的主次、强弱简略概括地表现出深浅、虚实关系。
接下来准备铺大体色彩关系。在着色之前,首先应对该组的静物色调有一个总体感受,它是什么色调倾向的静物,从色相上区分是蓝调子还是黄调子,从色性上辨别是暖调子还是冷调子,从色度上去比较是灰调子还是鲜艳调子。上述几个方面都是帮助我们感受和识别色调的有效方法。明确了基本色调后,应把这种感受与认识牢记于心并贯穿于作画过程的始终。有了对整组静物的色调感受和确认,便可以快速地进入大体铺色阶段。铺大体色彩关系应从主要重点物体入手,从暗部、投影等深色落笔。这个阶段应迅速而概括地把整个画面的大体色彩关系全面铺开,比较并把握不同物体间的色彩倾向差别。暗部、中间面、投影、反光色彩应一次铺好,亮面、高光暂时留出。不要在局部细微关系上过多纠缠,简练概括而整体地铺色是这个阶段的工作核心。第一遍铺大体色彩关系时用色不宜太
厚,以免深入覆盖时产生于结、龟裂及无法盖住底色等问题。第一阶段的工作应控制在五十分钟左右。
静物写生步骤
1.首先用淡蓝色颜料或铅笔勾出整组静物的布局安排,并简略地画出物体的明暗转折关系,为进一步的铺色、塑造确立准确的定位。
2.分析所摆静物:静物的背景和台面衬布,一般从主体物画起,顺势铺出次体物色彩用比较的方法找出水果的色彩差异和倾向。注意不能在某一物体的描绘过程费时过多,以免陷入局部的孤立刻画之中,铺大的色彩关系是该阶段的主要任务。第二阶段:深入表现阶段。这是三个阶段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深入刻画的程度及其表现的效果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
在这一阶段里需要具体深入地表现各部分物体的色彩关系,表现出物体的主次、强弱、虚实的差别,物体丰富的转折层次、体积和空间关系,并应表现出不同物体的质感特征。深入表现阶段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具体的刻画中忘记了整体的比较和整体的深入,切忌在某一物体上孤立地进行。当画一个物体时应时刻把该物体的色彩与其周边的背景及物体色彩进行比较、观察与联系地加以表现。如画一个苹果时,要连同它的背景色彩一起画,这样才会使这一物体与其所处环境的色彩形成一种正确的色彩对比关系。深入刻画阶段应限定在二小时以内。3.在铺好大的色彩关系之后,再从主体物进一步深入塑造,并向投影衬布延展,使其具有整体而协调的联系。水果的塑造也是同样道理,只是要注意前后空间距离所形成的主次、虚实变化。深入塑造,避免平均是该阶段的首要任务。4.全面完整地表现对象后,检查一下整体的色调及和谐的统一关系。同时对个别局部的细节进行调整,减弱琐碎次要的细节,加强重点物体的点睛之笔。高光、罐口、杯盘的边缘都需精心地表现和收拾。
第三阶段:色彩写生的最后一个阶段。考生应留出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整幅画面作整体调整。调整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从大的整体关系出发,对画面进行全面检查,调整和修改画面不入调的局部色彩。这个阶段的工作是对画面进行最后润色。对那些重点物体,赋予画龙点睛之笔。突出主体,放弃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关系,努力使画面的物体鲜明生动、和谐统一。
在考场的三小时里如果能够控制并把握这三个主要阶段,我们就能从容而稳健地完成写生作品,正常地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第二篇:色彩论道——浅谈美术高考色彩教学
色彩论道——浅谈美术高考色彩教学
摘要:美术高考,风云变幻,随着艺术高考竞争的不断加剧,人数不断的增加,美术高考的教学压力也随之加大,如何在现在的竞争环境下,突破我校前辈们取得的优秀成绩,让我们在美术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要迫切解决的课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广东省美术高考的现状和本人在美术高考一线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关键词:美术高考、色彩教学、色彩风格、教学模式
一、广东省美术高考色彩水平现状
首先,美术高考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岁月洗礼,期间经历了很多的变化和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美术高考已经到了一个高峰时期,不管是从考试人数还是考试的难度上,相比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近年来,美术高考人数在不断增加,从早前的几百人增加到现在的几十万人。据广东省考试院统计,2012年广东省有4.3万多人参加美术术科统考,相比于去年的3.7万人,美术高考人数增加了将近6千人。但是相对于增加的人数,广东省的美术统考的重本通过人数没有改变,也就是说,虽然人数增加了但是重本和本科通过率降低了。更有甚者,2013年广东美术考生有可能接近5万,这说明美术高考的难度在逐年的增加。
再者,色彩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考试的形式从最初的现场写生,发展到现在的半默写或全默写,真正把现场写生作为考试形式的学校除了好的专业美术院校如国美的造型专业和央美等以外,基本都是以默写为主;考试的试题内容从最初的基本静物(如苹果、梨、陶罐、香蕉等日常用品)发展现在的一些生僻静物(如花卉、运动器材、通讯器材等);考试的科目也由先前的一般静物色彩发展到了现在的静物色彩、设计色彩、色彩头像和色彩风景。
所以,美术高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总的高考人数下降的背景下,美术高考的人数反而在逐年增加,并且考试的难度加大了。虽然整个广东省的美术考生整体的色彩水平相比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但是正所谓“水涨船高”,虽然色彩水平提高了,但相对全国考生色彩水平的提高,我们还是有一定差距,并且广东省的美术高考人数增加了而重本和本科通过率却下降了,这无疑给美术高考增加了难度。
一、色彩教学发展趋势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在满足于物质的追求,精神层面的追求成了人们新的焦点。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艺术得到了常足的发展,艺术的风格多样化,种类趋于繁多,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美术高考色彩虽然是艺术发展中一个很小的基础科目,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绘画基础为主,但是在绘画的表现形式、画面风格等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
1、色彩画面风格的变化
中国画的写意、油画的厚实和印象派的色彩体系基本可以概括现在比较前卫的高考色彩风格。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绘画还是由于早先受到苏联素描的影响,在色彩方面还是比较偏重光影和结构,所以那个时期的色彩关系不是很重视,物体的塑造偏向块面化,用笔形式比较单一,缺少变化,用色也偏向水彩,比较薄气。随着基础色彩在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和以前有很大的变化,在用色上面借鉴了油画厚堆的方法;在用笔上借鉴了中国画的用线,笔触感趋向于国画山水中的大写意;从色彩关系上借鉴了西方文艺复兴之后的古典油画和印象派的用色体系,所以画面出现的色彩效果更加和谐,用笔有一种写意的感觉。
2、教学方法的改进更新
由于美术高考人数在不断的增加,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手把手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教学需求,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模块化教学已经是大势所趋。在以往,一个老师带几个学生是很平常的现象,但现在由于出现学生多老师少的状况,一个老师带几个学生几近奢侈,一个老师带五六十人的现在很是普遍,不管是在画室还是在艺术特色学校里都是这样的情况。那要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那就必需用到现代技术手段,还有更完善的管理和规范化的操作手段。
比如,我校作为顺德艺术特色学校,在校美术学生有一千多人,而美术教师只有16人,相比于以前老师和学生的最优比为1:25的情况,我们的师资力量已经严重不足,但现实就是这样,如何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成了一个很大的难题。于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我们采用了主教和助教的教学形式,让每个老师既是主教又是助教,主教的主要工作是统筹安排整个科目的教学内容、监管各个训练项目的落实情况、所有学生的理论知识讲解和课堂示范。助教则是积极配合主教,完成小范围的教学辅导工作。在这个教学模式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有主教和助教两重身份。大家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积极配合,相互协调,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所有老师坚决执行大家商讨后定下的方案。在具体到每天的教学中,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主责科目,这样的优点就是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任务,并且为了这个任务把个人的能力和热情发挥到极致,促成了整个团队工作的圆满完成。
3、艺术特色学校“三年一盘棋”的教学规划
作为顺德区优秀的艺术特色学校,经过十几年艺术特色办学的探索,我校已经在办学规模上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不断的提高,形成了良好的教学风气和校园文化。现如今,美术高考竞争的强度在不断的加大,如何保持和突破先辈们取得的光辉战绩,成了我们要思考的首要问题。从高一开始,从大局上坚持“三年一盘棋”的教学策略已经是不可争议的趋势。让学生从高一开始就制定三年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有的放矢,一路走来才会在高考的最后的终点上有所收获。作为整个美术科组也应该从大局着眼,团结一致,形成三年一个轮回的思想,老师之间相互协作,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争取让学生学的扎实而有效率。
三、色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美术高考色彩教学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统一的教学模式和应考 模式是把握这个重点的一个有效方法。教学的难点应该是如何将学生的日常训练的习惯和模式转换到应考模式上来。
质量是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所以在我们的这些高三美术教学的经历中,我们团队一致认为,要想在美术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管理和落实是制胜关键,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们狠抓学生的课堂纪律、培养学生正确的作画步骤和习惯、培养学生相互之间的良性竞争意识和团结互助的精神、严格把关学生每个小训练项目的质量,这些工作成了我们日复一日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需从基础抓起,从源头抓起。
1、统一教学思路和作画步骤
统一的教学思路是打好美术高考这场战争的首要前提。在以往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每个教师的教学思路都不一样,一旦出现换老师或者人员编制有变动的时候,学生不能适应其它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思路,导致出现厌学、成绩下降的现象。所以整个美术科组要形成统一的教学思路,这样不管是谁到了任何一个新的工作岗位都能很好的进入角色,学生也能很好的适应过来。
再者,从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是美术高考制胜的关键。在色彩教学中,作画的步骤贯穿整个作画过程,从高一开始就养成正确的作画习惯,那么到了高三,学生的作画习惯已经养成。这为高三的美术冲刺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在美术高考的考场上,每个考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紧张,如何在高压力的情况下发挥出平时的绘画水平,我想只有作画习惯可以作为制胜的法宝。
1、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美术高考成功的关键
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前提。好的习惯会影响行为,行为会慢慢形成性格,而性格将决定命运。在美术学习中,有很多的好习惯需要学生去学习。比如,课前准备就是很重要的习惯,在上课前准备好笔和画纸等绘画工具,不要中途去削笔或者打水,影响作画过程;还有作笔记是很好的习惯,不要以为只有文化课才需要记笔记,美术学习有很多的理论知识需要我们去理解、巩固和表现。其实老师讲的知识每天都在机械重复,问题是:同学,你记住了? 如果你记不住,那请你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四、实际色彩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1、感受色彩
艺术是需要感受的,没有感受画出来的东西没有生命力,没有活力的东西是不会感动评委。美术高考毕竟还是高考,所以美术高考还是不能脱离应试的魔咒,模式化的教学、模式化的学习、模式化的表现已经是现在美术高考的弊端。如,在色彩方面,固定的构图模式、默背的色调,还有早就记好的水果和一些常出现的物体,在色彩考试中学生要做的不是用心思考构图和色调,而是像做数学题目一样的把所有的东西都按模式套进去,不用怀疑,这样出来的色彩画面效果肯定不会很差,但问题是这样的色彩考卷没有任何灵气可言,那么这样的试卷我们应该怎么去合理评价一个考生的真实水平?所以,总的美术高考的趋势我们不能改变,但在这个前提下,多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世界,感受色彩是有很大必要的,因为我们培养出来的毕竟不是生产流水线的产品,而是一个个鲜活有灵魂的个体。
2、遵循艺术规律,从基础抓起
美术高考不是高三一年的事情,而是高中三年,甚至从初中开始整整六年的事情,我们应该遵循艺术成长的规律,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在高三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基本功底子比较薄弱,我们必须先给学生大概画上一个月的时间把所有的基础知识点都补习一遍,才真正的进入高考的应考模式训练,既影响了教学进度安排,也浪费了后面单考训练的时间。
3、拓宽“色域”,勤修内功
所谓“色域”就是色彩审美的广度和深度。学习色彩不应该只是想着考试,应该是为了考试,但又要超越考试。特别是作为美术教师,应该要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不要只是局限于应考的瓶瓶罐罐,而应该跳出美术高考的圈子,从更高的高度去审视整个美术高考的脉络,做美术高考航船的掌舵人。要想给学生一桶水,那么自己就必需要有十桶水的功力,永远走在色彩教学的前沿,才能引导学生走出一片成功的天地。
4、追本溯源,发展色彩的鲜明画面风格和教学特色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虽然现在色彩的教学风格和画面效果已经有了很多的进步,而且整个美术高考色彩都趋向于一个风格——国美色彩,就是先前说的国画的写意用笔、油画的厚堆、印象派的色彩关系,但艺术发展是从来都不会停止的。我们不应该局限于现在的色彩教学现状,墨守成规,应该从前人的经典作品中吸取营养,把他们精髓的东西提炼出来,结合现在色彩教学的发展,形成新的更为成熟更有美感的色彩风格和教学特色,努力让自己成为美术高考色彩教学的领路人。
5、发展色彩教学校本化课程之路
美术单考的色彩已经趋于多元化发展,不再是以前单一的考试形式和科目,如色彩头像、色彩风景、设计色彩已经出现了在美术单考中很多年了,如果只是让学生在美术统考后的一个月时间要学好这些课程,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如果想让学生在美术单考中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我认为,把这些特色课程纳入校本课程当中去,从高一开始就贯彻这样的思想,相信单考的成绩会让人欣喜。
第三篇:谈美术高考色彩静物写生
浅谈美术高考色彩静物写生
按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感觉了的东西不一定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的观点,为了使初学者更有效地解读、赏析本书中的习作,不仅看到结果,还应探求成因与过程,同时,也为了使读者和看到这本书的老师与同行较容易的发现我教学中的失误及认识上的偏颇、疏漏,而加以斧正,后面我将把自己在考前辅导班给学生讲的有关作画技法的理论要点(主要是自己有限的实践体会)叙述于后,行文上力求简明扼要,以利于初学者、考生记忆与操作。因本书是以画为主,而不是像教科书那样从绘画工具、材料、名词术语谈起,再加以系统的论述,所以凡与考试作画没直接联系的理论内容将不多涉及。我认为要画好高考色彩静物画,初学者须先从素描学习入手,经过一阶段素描训练后再画色彩写生,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与条件:一.简明扼要的色彩知识;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三.易掌握、收效快的表现技法;四.水粉写生画容易产生的弊病;五。应考须知。分述于后:
一.简要的色彩知识(1)没有光就没有色。光是一种电磁波,物体呈现出的丰富色彩是由于不同质的物体对光波有选择性的吸收和反射作用而形成,光波本身没有颜色,人类产生色彩感觉是光波通过我们的眼睛才得于感知的。因此,我们认识色彩首先要树立没有光就没有色;健全的眼睛才能正确感知色彩;物体本身没有固定不变的颜色的观念。
(2)光源色、固有色、环境色、空间色相互间的影响与作用是色彩变化的重要依据,一般规律是:亮面受光源色的影响较明显;中间面接近固有色;暗面受环境色的影响明显;空间色是指物体距离不同,色彩也发生变化,一般愈远色彩就灰、冷、弱趋向统一。
(3)冷暖是色彩的灵魂。色彩关系主要是指的物体的冷暖关系,一般把红、黄类色彩称暖色;蓝、绿类色称冷色。而在同类色、相似色中又有冷暖之别,这都是在相互比较下而鉴别的,灰色和白色各自相互比较又有冷暖倾向之分,决不可孤立的、机械的认识与对待。写生色彩的冷暖规律是:同一色相受光面冷,背光面亦偏暖,中间面及明暗交接面最接近物体本色;暖色为进色,冷色为退色,同一色彩近暖远冷,近鲜远灰;而物体投影的冷暖倾向应根据光源色、邻近色及着影物的色彩诸方面的不同关系而定,或深或灰都应有冷暖倾向。
(4)补色对比,如果两种颜色混合后形成灰黑色,这两种颜色就为互补色(在色环上直径两端正对的一对颜色)。补色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冷暖对比关系,在色彩语言中最具奥秘,最有趣味,最有力量的东西正是这种或显著直接或微妙含蓄的补色关系。色彩的感觉是人的精神、生理、心理学上的真实,它同色彩物理学上的真实是有区别的,这里我们应了解色光三原色及补色与颜料三原色与补色的区别与联系。色光的原色与补色是一种物理真实,而在绘画中,最终表现我们对色彩感觉的实体是颜料,而颜料混合后的视觉效果及补色关系的确立,恰好符合人的视觉生理、心理的感知实际,因此熟知与掌握颜料的使用、调配及冷暖排列有序的色环,进而确定无数对补色在实践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牢记这一段话:“当人眼看到一色时,同时就产生了潜在的需要有相应的补色来平衡,如果没有这种颜色,视觉就会自动的将它产生出来。”当画面上各种色块同时并列时,当物体受光、背光面较为明显时,当各种灰色与邻近色彩并列,不易辨别微妙的色彩倾向时,想想这段话,就能使你敏锐的发现色彩的微差。当然,在写生中正确的运用补色原理,并不是专指“加强”,从另一方面讲“和谐”是美的最高境界,“和谐”拯救了色彩。为使画面产生协调的美感,还要有分寸的制约补色关系,如互补色组成的色调要注意面积、鲜灰、明度的搭配,从对比中找出协调的因素,从光源、环境、空间、固有色的相互影响中,或根据突出主题的需要.适当加强和削弱补色的对比效果,决不可公式化,概念化的运用这一色彩原理。
(5)色彩画要准确体现色彩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讲色相,就是要敏锐、准确的辨别常用的几十种颜色相貌的差异,尤其是同类色、类似色的冷暖差别,这样,在调色时就能得心应手的调出所要的色彩,有效的避免灰、脏、粉、生等弊病;讲明度,就是色彩的明暗程度或称素描关系。明度有二个含义:一是物体因受光角度不同产生的明暗层次;二是色彩本身就有深浅,在这里尤其重要的是避免明度的雷同,一般的说,一幅画的最深最亮处往往只有少数几处,一幅好的色彩画如果拍成黑白照,也应是一幅好的素描。须知,一张画的明暗对比关系,往往决定这张画的整体效果,色彩画也是如此,决不可忽视;讲纯度,就是注意色块的鲜灰配置。水粉画中不适当的运用白色、黑色或冷暖色相调配时比例不恰当就会造成灰、粉、脏的弊病,相反,过多的使用纯色又会是画面出现生、花、缺乏空间与色调等弊病,应记住:在写生中,要使画面鲜明、生动、有力,用纯色不可过多,因一切都在空间中。(6)色彩的魅力在于调子,调子也称色调。是指一幅画大的色彩倾向和深浅类别,从明度上分有深调子、浅调子、灰调子等,从色性上分有冷调子、暖调子,中间色调子等,从色相上分有红调子、绿调子等,结合起来讲,又有以对比为主的调子,以协调为主的调子等。总之,组织色调是画面处理的关键课题,静物写生的色调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统一的光源影响;组成静物画的主要色块的深浅、冷暖不同的固有色及面积的大小等。在以对比色调为主的画中要特别注意对比双方的面积对比及纯度、明度对比,也可在其间采用中性色加以点缀间隔于不同色相之间,也可寻求一些共同色素等;而以协调为主的静物又要注意色块的冷暖倾向与纯度的对比,借以加强画面的色彩感;以灰调为主的画面则要注意不同灰色的微差等。总之,静物写生的总体色调(大调子)是由各部分色调的合理配合的结果,而局部色调的价值在于微差,没有总体调性的画面将是杂乱无章的颜料的堆砌。
二.正确的观察方法
观察是一种思考方式,观察就是发现,就是如何“看”。首先,要改变常人的两种视觉习惯:一是眼睛睁得很大,力求看清楚所有的东西;二是着眼点主要在细节上。要学会整体观察,加强整体观念,其主要含义:学会概括取舍,突出调子的表现;处理好虚实关系。具体的观察方法应掌握以下几点:(1)同时看到描绘对象全部;(2)联系着看(看光源、看基本色、看环境、看前后空间层次等);(3)对比着看(比色相、比明度、比纯度、比冷暖、虚实等);(4)眯着眼看,轻视看细节的清晰度,使色彩与形体概括、整块;(5)重视第一印象,通过第一感觉,迅速确认总体调子的倾向、黑白灰色块的分布构成(尤其最深、最亮点在何处)、较鲜明的色在何处、白色与灰色的冷暖倾向、受光与背光的冷暖关系等。“一眼看全,联系的看”是整体观察的基本原则;“对比地看,眯着眼看”是整体观察的最佳途径;“第一印象”是整体观察的精灵所在,活力的闪光。反之,局部的、个体的看就会谨毛失貌,主次不分,无从下手。
三.易掌握,收效快的表现技法
会看是会画的前提,看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记着,并且好好地记着,一件真正完美的作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比整体更加重要的。”
1.水粉作画过程的几个先后:(1)先深后浅一一一般作画先从主体物的暗面或深色画起,进而画灰面、亮面,这样色彩容易比较;(2)先薄后厚一一铺大色调,用色宜薄,类似水彩画法,这样,可画得快些,既是不准,也容易修改,深色画薄些,容易表现空间;(3)先简单后丰富一一开始铺大色调,主要抓基本色相,调色种类不可多,要概括,然后通过多层的深入刻画,使色调逐渐丰富微妙;(4)先大后小一一先画对色调影响大的色块或主体物的色调,也可先画色感鲜明之物,把握大的色块,以此为准,通过比较画准其它部分色彩;(5)先色后形一一开始不要因形的制约而谨小慎微,应大胆的凭第一印象,迅速铺出大的色彩印象,随着作画的深入形色兼顾,主次分明。
2.一般的作画步骤:(1)构图起稿一一构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张画的成败,决不可草率从事,首先要讲究构图的形式美,如:主次分明、均衡照应、疏密聚散、节奏韵律等。变化统一是构图的基本原则,色彩画的构图还要重点从形与色的整体结合上精心设计,如:突出主调色,注意冷暖色块的交插呼应;写生的视点一般应高于静物,使画面下方留出一定空间,使布局有纵深感;主体物不能摆在正中应在画面中心偏左或偏右的位置上;组成画面的各物体、色块要有聚有散;物体不可画的过大或过小,避免堵塞与空白过多等,起稿时,初学者先用铅笔后用重色肯定,熟练后,可直接用深色起稿。(Z)铺大色调一一要有激情,胆大而不失形,不要谨小慎微,重视第一印象,从主体画起,全面铺开,笔笔相扣,一气呵成。用大笔,可画得快些,珍惜感觉最好的时间段。(3)深入塑造一一要多看少画,强调一个“准”字。深入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要主次分明,区别对待,有虚有实,有鲜有灰,在趣味中心上多下功夫,以少量的细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个阶段要始终注意保持第一印象,不要轻易否定已铺好的大色调。(4)统一整理一一把画放远些来看,从埋头塑造阶段跳出来,使感觉回到最初的印象。整体调整的着眼点,首先是空间层次的表现,加强虚实、鲜灰对比,把画碎、画花了的地方统一起来,借以突出主体;其次用加深、提亮的办法,加强物体的体积感、重量感,纠正“灰”与“粉”的弊病。经过调整,画面就会为之一振,呈现出好的效果。3。调色与用笔技巧:(1)只有了解与掌握颜料中各种色相的独特面貌及相似色别间的微妙差别及混合效果,才能以较少的颜料品种,调出你所需要的色彩来,建议学画色彩前,先画画调色表。(2)不同色相混合时,要有主有次,不可调得太匀。(3)“灰”色微差的调试,显示着画家的分寸感,微妙雅致的色彩,是通过灰色传达的。调有倾向的灰色,如用互补色相调时,要注意不能等量。(4)水粉画中,白色作为调色媒体,常常用得较多,但一定要合理使用。一般来说,深色的暗面不加白或少加白,画较亮的颜色时,将白与其它色相相混合可避免“粉”气。(5)大胆用笔用色,只有将颜色画到它的色彩环境里,颜色才能成为“色彩”。灵活运用多种调色、用笔手法,一般先在调色盒内稍加调合,再往纸上画;也可蘸上颜色后直接在画面上与别的色相调混;还可用点彩的手法,使不同色并置,远看产生色彩空间混合的效果;有时也可用薄色相罩的技法等,根据表现的需要,可吸收油画和水彩的某些技法,灵活掌握。(6)慎用易“泛”的颜色。如:玫瑰红、紫红、黑色等,尤其在画浅灰色调时,更要预想到干后的效果。(7)用笔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在描绘过程中,笔触隙间自然形成的空白、飞白,如与周围色彩产生微妙关系,就应保留“空白”,这样可出现生动之感。
4.水粉色的干湿变化与“泛”色问题:水粉色在湿时深而鲜明,将干未干时色更深,干后又变淡,认识这一变化。在画时可适当的画深些即“宁深勿浅”;水粉色中像玫瑰红、紫色、黑色易泛色,在其上覆盖时,一时看不出来,干后又泛上来。初学者不易把握,要正确把握这一性能应注意以下几点:(1)第一层色宜薄;(2)覆盖时宜厚;(3)底色已画厚可洗掉或待干后再修改;(4)慎用玫瑰红等色。
四.水粉写生画容易产生的弊病
1.灰——产生的原因:一是黑白灰对比不够;二是不注意色彩的纯度的对比。纠正的办法:加强素描关系;通过纯度对比,对鲜明的颜色适当强调。
2.粉——产生的原因:不能合理使用白色,暗面或深色加白有些多;在画较亮色时,过多使用纯白,而没调合其它色相;在画白色物体时,固有色观念强也是画粉的原因。纠正的办法:合理用白色,暗面不加白或少加白色。如果大面积的色块画“粉”了,快捷省事的纠正办法是用不加白的颜色在粉底上薄罩一遍,就可改观。
3.脏——产生的原因:看不准色彩倾向,调色种类过多,没有主次;尤其在深入刻画时不能保持最处的印象,反复修改,越画越脏。纠正的办法:看准色彩倾向,用较厚的颜色覆盖画脏之处,不可重复过多。
4.生——产生的原因:是固有色观念太强,忘记了条件色与空间的影响。纠正的办法:加强调配灰色的能力。5.画面塑造“力度”不够——产生的原因:一是形体的块面观念不强,色阶过细,画得过“园”;二是色感不强,缺乏色彩的冲击力,用笔犹豫不定,磨磨蹭蹭也导致以上毛病。纠正的办法:下笔肯定、果断,用色造型要宁方勿园,敢于用漂亮的色彩。6.“碎”、“花”、处处清楚——产生的原因:观察方法不当。局部刻画,只注意细节而忽视整体。纠正的方法:加强整体观念,重视统一整理;学会概括取舍,注意虛实处理,增强空间观念。
7.焦躁、腻——产生的原因:用笔用色缺少变化或画得过厚,难于深入。纠正的办法:注意用笔干湿薄厚变化。
五、应考须知
1.快速作画的要点:在掌握上述写生步骤的基础上,考前训练中要穿插进行模拟考试,训练快速作画的能力,以适应考试的要求。一般画慢的原因是:①谨小慎微,不敢大胆下笔。②用色过厚,修改时用笔不当,“泛”色问题难解决。③局部观察,面面俱到,费时费力。(④四平八稳,用画长期作业的办法应考等。针对以上弊病,要牢记快画的五个要点:①第一遍色宜薄,这样便于修改,“泛”色也不严重。②深色一遍基本画够,以减少多次重复占用时间。③不要局部深入,尤其在色层画厚的情况下,湿时不易修改,可先放下,等于后再画,省时省力。④用大笔铺色块易整体。⑤深入有重点,有虚有实,不要面面俱到。
2。考场作画过程中的心理调节,心理紧张,往往影响考生正常的临场发挥,而作画过程的节奏有序有张有弛的心理调节,可对紧张的情绪产生缓解作用,规律如下:构图起稿时不慌不躁,情绪镇定,周到布局;铺大色调时,放手大胆,激情满怀,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深入刻画时,暂缓口气,纵观整体,通过理性思考,准确用笔,重点塑造,强调一个“稳”字,最后统一整理阶段,又要从深入塑造中解脱,极目全局,恢复第一印象,加以画龙点睛般的调整,大功告成,如释重担。
3.几点提醒:①不照抄对象,如考场光线散乱,可适当加强主光,削弱反光;如角度对构图不利,可适当挪动位置,如移动没有余地,从构图着眼,可适当改变个别静物的位置。(②如遇阴天,光线过暗时,应保证画面与调色盒在朝光的一方;如晴天所处光线过强,应把画面朝向中等光线处,这样利于看准色彩,避免错觉。③从容应战,增强自信,不要左顾右盼来模仿邻座。“邯郸学步”往往弄巧成拙。最后预祝考生金榜提名,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不准就画不好。
我们知道,补色是人的视觉感受所呈现的一种视觉残象的生理反应。例如:当你注视一朵鲜艳的红花时,你的视觉会在红花的边缘外的背景色彩中感受到一些绿色的成分。当你观察一杯鲜艳的橙色饮料时,你会发现在这个杯子的投影及边缘背景上有蓝紫色的色彩成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补色现象。它是人的
视觉色彩平衡系统所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由于一种纯度较高的色彩相对应的相反成分伴随我们所注视 的物体色彩而产生,以此减弱该物体的强烈色彩对视觉产生的刺激。绘画中的色彩慨念及原理的运用就 是以人的视觉感受与客观存在的物质现象两方面为基础和依据的。因此,在绘画中,艺术家会主动地运
用补色原理在绘画作品中制造强烈的色彩对比效果以获得特定的艺术氛围。如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绘画大
量地运用对比色——补色,纳比派画家的重要代表波纳尔的油画作品更是以补色的对比关系来表现对象 的明暗关系,色彩明丽、轻快,充满光线的跳动感。可见,正确地运用补色会使绘画色彩作品取得醒目、强烈的视觉效果。
那么补色主要在画面中所表现的物体的哪些部分发挥作用呢?换句话说,在物体的色彩的哪些部分有补
色成分呢?根据人的视觉平衡系统及出现视觉残象的规律特点,我们把补色现象在绘画作品中所出现的
位置作如下归纳,即在物体色彩关系中有以下几个有补色成分的部分:以一个深红色的苹果为例,在这
个苹果的明暗交接线上、投影的边缘应当有补色绿色的成分,在苹果边缘的四周也应适当有淡绿色的成
分混合在周围的背景色彩中。补色的分离性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会使画面的色彩对比明亮强烈,增强空间
距离感。这可从印象派以来的外光写生及静物写生作品中获得这方面的例证,并加深这方面的认识和经验。
在画面中,交接线、投影及背景处的色彩里有红苹果的补色绿色成分。这是视觉平衡系统产生的生理现象。这种补色对比在视觉上会加强色彩的对比距离感。
第四篇:课题:美术高考课程教案---色彩
课题:美术高考课程教案---色彩
高考美术教案
科目 课题 美术 高考班级 高三
教师 日期
台山鹏权中学教师:刘柳君
色彩的画法和技巧 2008-9-15到11-15 教学 1让学生知道高考美术的重要性并掌握好画画的技法和画法!
目标 2了解高考班的压力从而去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取得高考联考好成绩!教学 1.色彩静物临摹。内容 2.色彩静物写生。
教学 1.选择较复杂的范画进行临摹。
目的及2.根据具体条件,在学校摆放静物让学生写生。要求 3.通过色彩的临摹和写生深入的学习色彩的应用技法。教学 1.摆放静物时首先要考虑色彩的搭配,再考虑构图。
指导 2.色彩静物写生首先确定的是大的色彩,以固有色为主,用色纯度相对较纯。
3.在深入时要考虑环境色对固有色的影响,画面不能大量用白色和黑色。
教学 1.每个星期示范两到三次完整的四开色彩作品。范例 2.示范的时候一边指导学生画画的步骤和技法。
3.总结作品的优点。
学生作1.完成教学中规定内容—每天完成一张临摹静物范画和一张静物写生。
业、练2.要求构图合理,色彩关系标准。
习及完3.能够表现出范画中的主色调,对比色、补色关系。
成标准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 二. 实习课程周时为八周时!色彩课程为一半!
色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静物范画临摹,另一部分是静物写生。
三. 高考班的课程星期一到星期五其中有三个下午的课,星期六天就为一天半的美术课!所以分为色彩课一个星期有一天半的课!那么学生的任务是最少完成三张色彩画。
四. 到了后面的四周会是每天全天上美术课,那样课时就加多了那样色彩课也增多了!根据学生的进度来进行改边我们的临摹和写生的次数!加快学生的进度!
节课的安排!一般色彩课为三个小时为一课!先摆放静物,然后讲解构图和色彩的配搭,色彩的冷暖对比,色彩的色调。。。。(5分钟)学生构图(10分钟)中间段为学生自己画,教师在旁辅导,最后(5分钟)评讲学生的作品。五.
六. 在上理论课的时候要安排板书!还有加上做班主任工作和上第二课堂!
台山鹏权中学美术实习老师:刘柳君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班
第五篇:在美术高考教学中色彩训练步骤(精)
在美术高考教学中,水粉画教学是实施色彩教学的基本形式,由于本身使用的材料及工具性能不同,在表现技法和教学程序上和其他画种有着明显的区别。我在水粉画的教学中运用了“程序教学法”,效果较好。“程序教学法”是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将整个粉画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规范化的过程,它具有操作性强、逻辑关系明确的特点。“程序教学法”共分为三道程序:
一、造型程序:主要任务是解决造型问题。造型程序分两个步骤: 1.构思,要求学生作小构图练习,反复推敲,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按小构图来操作。在本阶段要对构图上的对比和均衡、物体的主次、色块之间的安排等问题进行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做到意在笔先。起稿,用铅笔或炭笔把物体的形体轮廓、比例、结构、透视变化等概括地画出来,起稿时只需勾出大的轮廓,不必拘泥于细节。
2.单色定稿,要求画出写生对象的素描关系,目的是强化造型在水粉画中的重要地位。根据画面的色调,用单色把物体的形体关系、大体明暗关系概括地肯定地画出来。单色定稿地作用是修改形体、加强明暗关系和底色地作用,它有效地控制了个别学生急躁求快的情绪,较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现有的造型水平, 为下一步色彩操作奠定了基础。常用的色彩有赭石、熟褐、群青等。
二、色彩程序: 主要任务是掌握色彩知识与水粉操作的技巧。色彩程序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直观性教学特点。
面对写生静物与学生的单色作业,传授色彩知识,讲解色彩原理,分析色彩关系,介绍水粉画特点和技法。这样可以较好地解决色彩理论过于抽象的问题,讲授的知识具有针对性,具体明确, 学生便于理解。
第二阶段是讲方法按步骤进行操作训练。
色彩问题是一个复杂问题,为了收到预期效果,操作训练可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①入门训练。要求不宜过高,重点是指导学生在“调色盘上下功夫”,熟悉色彩性能,掌握基本技法。初学色彩的学生“颜色很穷”,为了扩犬学生的色域,可做色彩填空练习,就是让学生不写生具体的对象,只作色彩填涂,不同色相、不同明度、不同纯度、不同冷暖的黄、红、蓝、绿等,看谁画出的颜色最丰富。此法可使学生摆脱写生,摆脱塑造,注意力都集中到调色上,在调动颜色的过程中,熟悉了颜色的特性,扩大了学生的色域,为进一步的静物写生打下基础。②深度训练。要求褐学生要在观察、分析、表现上狠下工夫,全面控制色彩复杂性。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色彩的明度变化和纯度变化,这是水粉画教学的重点。例如:可布置明度训练操作练习,让学生用一种颜色画色彩对象,然后逐渐学会把各种不同的颜色折合成各种不同的明度,加深对色彩明度的理解。又如:可引进“印象派”画家的优秀作品来分析色彩的变化,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不管是物休的受光部或背光部,色彩的纯度都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讲色彩纯度高的画面效果强烈,有色彩冲击力, 反之,则有用色彩画素描的感觉。水粉画中提高或减弱色彩的明度纯度主要借助白色和水同其他颜色进行调配,但是用水过多会使水粉色混浊灰涩,缺少应有的鲜明度,颜色干后会大幅度的变淡,用粉过多或到处用白色容易造成粉气,并且使画面色彩苍白。在画物体的暗部和纯度高的地方要尽量少用白色,画暗部色彩可以用桶黄、土黄、湖蓝等浅色调和。③难度训练。它是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的较高层次训练,主要任务是研究色彩的冷暖关系,深化学生对冷暖色彩的感知能力。色彩的冷暖问题是水粉画的根本问题,很微妙,如果没有理性知识做指导,仅凭直观是不易发现的。色彩的冷暖关系通常是由天光、环境、物体本身的固有色等要素决定的,一般来讲物体的受光部偏暖,背光部则偏冷,受光部偏冷,背光部则偏暖。
三、反观程序:这是一个总结提高的过程。
它分三步:①提出问题,要注意从色彩、素描、冷暖、空间等几个方面去检查。如果画面色彩单调了,可能是色彩关系没处理好;如果画面太灰了,可能是素描关系没处理好;如果画面太火了,可能是色彩的冷暖关系没处理好;如果画面太平了,可能是虚实与空间关系没处理好。这些都是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最容易出现和易被忽视的
问题,假如把这些问题时时进行反观,学生的色彩综合水平将会得到快速发展。②作业观摩。作业观摩是指作业完成后,将全班作业集中到一起,共同观摩,学生在观摩中思考,在比较中找出差距。每一个教室最好布置成班级学生作品展览室,学生耳濡目染,促进认知。③作业讲评,这是在作业观摩之后进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面对每一张作业一个个地进行分析、讲评。作业讲评既可解决一般共性问题,也能解决个别差异问题,可收到显著的效果。
摘自《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