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色彩对印教学反思
《色彩对印》教学反思
城关一小刘杨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第八课的内容。本课为了增强学生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和对色彩的进一步了解,活动一要求学生利用玻璃的特性,让水与颜色相互渗透、交融产生的肌理效果。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本课活动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请学生分组进行尝试。活动开始后,有些小组分工明确,很快进入了实验,有些小组却因为没有条理迟迟没有开始。
十分钟后,请各小组汇报情况。你是怎么做的?你们发现了什么?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们如何解决的?教师总结问题:1.颜色没有自动交融。2.对印图案不清晰。其他小组同学开始讨论,说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颜色没有相互交融的原因是因为水分不够多,颜色还呈现固体块状,另外调制成有颜色的液体后,要轻轻地将玻璃晃动一下,才能使颜色之间相互交融。个别小组对印出来的图案水分太多,图案变得一团模糊。而有些小组对印出来的图案,因为水分过于少,所以对印的不清楚。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后,同学们再一次进行试验,这一次的制作效果明显好了。同学们很兴奋,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教师再次拿出胶水和纸片和盐粒,请学生自主放入颜料里面,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发现这三种物品加入绘画后,肌理效果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很兴奋!
通过自主探究,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很好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在纸上对印和玻璃上点画转印色彩画的方法,探索对印的多种美妙效果。训练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指导。学生创作过程中,曾出现过一些畏难情绪,不能恰当使用对比色。我提示学生:仔细地观察,才会有完美的表现,对比色色彩组合会比同色系色彩组合更容易吸引注意力,画面整体的色调,是作品完美至关重要的体现。同时,我启发学生想要调配出完美色调,不可太迁就画面的内容,必须要恰当将对比色当作调色的配置。我又进行了简单的示范,引导学生有意识将一种对比色面积设计得小一些,或将一种颜色降低纯度来表现。这节课丰富了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形式,满足了每一位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
第二篇:色彩对印教案
第8课 色彩对“印” 教案
同兴明德小学 执教人:何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寻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形,感受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对称规律。
2.过程与方法:运用对称的造型手法发挥想象,在学习活动中掌握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习惯,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思维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对称的原理,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
教学难点:制作时注意颜色匹配、颜料稀稠合适、面积适中、拓印力度适中,以及拍打、磨压、按压方法的运用。并能创造富有想象力的画面。【教学准备】:
课件、小卡片、示范用纸、水粉颜料、调色盘、画笔、小水桶等。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课题 游戏A:找朋友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请来了一些特别的朋友,可不巧的是他们跟自己搭档走丢了,大家能帮帮他们吗?(师贴出半边各种不同物体的形状,学生找出另一半贴出来拼成完整的图形。引出对称)(播放找朋友的音乐)请4位学生上台找朋友。
师:同学们表现的都很棒!那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可爱的小伙伴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呢?(生答,师给予肯定与表扬)
师小结:像这样形状、大小都一样的图形就形成了对称关系,具有对称性。游戏B:找对称轴 师:(拿出4个图形并展示于黑板)大家认识这些图形吗?它们是对称图形吗?你能找出它们其中的一根对称轴吗?(请4位同学上台来寻找并展示)师:你们真聪明!找的又快又好!
二、欣赏、尝试、探究
1、激励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师: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与图形是对称的呢?(生答,师给予肯定与鼓励)
2、课件播放:师生一起欣赏生活与大自然中的对称图片。师:仔细观察,细细体会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给我们带来的美。师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图形对折后,两部分边沿完全重合,我们就说这样的图形是对称图形。游戏C:变魔术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竖起耳朵来,老师要为大家变个神奇的魔术。同学们,想不想看啊? 1教师表演魔术游戏,学生欣赏,激发兴趣(空白纸----半边图案----全幅图案)。
2、展示游戏中变出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设疑。
师:猜老师变的物体像什么? 有谁发现了老师变魔术的方法?
3、揭示课题——色彩对印
4、课件播放:师生一起欣赏“有趣的对印画。感受对印画的奇妙之处(对称、抽象、肌理较丰富)。
师:请大家仔细欣赏这些美丽的对印画,然后4人为一组讨论并总结出对印画的制作方法与步骤。(生回答,师给予肯定与表扬)
三、方法指导
1、制作过程与方法:(课件展示制作过程与方法)(1)将画纸对折后展开。
(2)在折线的一侧用饱和的颜色进行点、滴涂颜色,可随意、也可有形象目的,点涂的颜色不可繁杂、细碎,3~4种即可。
(3)将未点涂颜色的另一侧覆盖在涂色面上,用手轻压、推抹或拍打。(注意力度适中)
(4)揭开候干。揭开后如有未印上颜色的地方可再增补,重复折印局部,直到满意。
(5)还可以根据揭开后的效果,自己稍加添画,联想命名。
2、探究与发现:“你一言我一语”:仔细观察后,说一说下面的压印画中存在哪些问题?应该如何改正呢?(生观察后回答,师给予肯定与引导)
3、师选一两个学生常出错的的误区进行指导与解决。
四、自主表现
(师出示课件:作业内容和作业要求)
1、活动内容根据制作方法和步骤,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创造,完成一幅对印画,体会其中的奥妙。
2、活动要求:
(1)制作方法正确,对称关系明朗。
(2)色彩较丰富(颜色3至4种即可),有纹理变化。(3)展开丰富的想像,使作品富于创造性。
3、(轻音乐声响起)学生自主表现对印画,教师行间巡视指导。
五、欣赏感悟,课堂总结:
1、自主完成的同学可以张贴到黑板上。
2、交流评价,师:说说谁的最有趣?为什么?
3、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哪种制作方法?
板书设计:
色彩对“印”
对称性 对印画
2015/4/5
第三篇:对印版画教学反思
《对印版画》教学反思
李冰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与本课知识结合得比较紧密的游戏导入教学,让学生体会到一个人不可能用双手同时绘画出一模一样的图案,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自主的投入到教师所设的情景中,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我深深明白“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的道理。因此在让学生了解了几个对印折纸的方法和教师的简单示范后,就请学生尝试用手的任何部位蘸颜料绘画。第一次展示的时候,就会发现,学生都很拘谨,作品颜色单调,容易和背景色混在一起,有些同学的作品对印出来的图案很不清楚,更加不能称的上具有美感,看上去平平常常。但这一切却是我精心设计的一个环节,因为实践出真知,这样的学习方式,才能使学生不但初步了解对印版画的简单技巧,还能使学生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关注到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作品单一,创意不够。本课的绘画方式是用手蘸水粉颜料绘画,所以在教师作品展示中,教师展示的作品也可以展示一些相关的绘画,而不是传统的运用毛笔绘画的作品,这样,学生在创作自己的作品时也能有个参照,有个目标,在潜意识里知道我今天的作业是运用手的任何部位来进行变化、创作,这样,最终的作品就能多样化。
学生作品展示较少,评价较薄弱。在对学生作品进行展评中,由于黑板宽度和时间的限制,学生的作品仅有10幅作品展示在黑板上,评价作品的面不广,使得很多学生的作品得不到展示。可以选择另外的方式进行评价活动,比如,将平面展示的方法变为立体的展示或者展示的面向黑板高度扩伸。
反思自己的这节课,出现了很多问题,有客观的,也有教师主观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再努力研究教材,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希望自己的教学再进一步。
第四篇:对美术高考色彩的教学反思
对美术高考色彩的教学反思
色彩是各省美术联考的必考科目,主要是考查考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认识能力和色彩技法表现能力。有一定的专业训练并有一定基础的考生在考场上如何正常发挥、施展自己的才华,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点问题。因为很多考生在平日里有较强的绘画写生能力,在考场上却表现得手忙脚乱,无法正常发挥水平,以致考试成绩没有体现自己的专业能力,这是十分令人扼腕的。就我带美术高考生的几年,我认为能否出色地发挥水平与考生的心理素质及在考试的限定时间内采用正确和有序的作画步骤密切相关。以下是我几年来担任美术生色彩教学工作的心得,总结如下:
首先,进入考场前要保持一份平常心,如同日常训练写生那样让心情放松,同时要有自信心,在限定的时间内写生,要合理地分配时间,明确各时间段所必须完成的工作。具体来说,有序的作画步骤、有条不紊的作画状态都是正常发挥原有的专业水平与能力的有效保障。
严格而有序的作画步骤对每个考生来说应该融入平日的写生训练之中,考场限定时间的写生实际上是这种工作方式的压缩和查验。作画步骤对作品的成败具有关键作用。特别是初学的考生,更应掌握。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强调步骤和养成学生按步骤作画的良好习惯
在色彩写生时无论每个人的习惯与偏爱如何都必须遵循绘画艺术的基本规律:即从画面的构图布局定位到整体表现,从重点深入再回到整体调整这样一个表现过程。惟有如此,你的作品才不会给人以琐碎无序、平均杂乱的感觉。下面我们根据三小时的考试时间将色彩写生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使考生明确考试时间各阶段的首要任务及前后连贯性的有序关系。
色彩写生的三个关键阶段是:大体铺色阶段、深入表现阶段和整体调整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有机地互相联系的,不能机械地理解。
第一阶段:大体铺色阶段。这个阶段包括构图布局安排,确定单色结构轮廓稿。静物写生构图是根据具体物体及作画者的角度确立横幅或竖幅画面的,构图一般多为三角形构图、复合三角形构图、椭圆形构图等等。三角形构图应避免等腰三角形,因为这样画面会显得呆板。确定了构图后,用淡蓝色或棕褐色(较沉着的颜色)线条勾画轮廓结构,要求比例、透视、形体结构转折准确,并根据物体的主次、强弱简略概括地表现出深浅、虚实关系。
接下来准备铺大体色彩关系。在着色之前,首先应对该组的静物色调有一个总体感受,它是什么色调倾向的静物,从色相上区分是蓝调子还是黄调子,从色性上辨别是暖调子还是冷调子,从色度上去比较是灰调子还是鲜艳调子。上述几个方面都是帮助我们感受和识别色调的有效方法。明确了基本色调后,应把这种感受与认识牢记于心并贯穿于作画过程的始终。有了对整组静物的色调感受和确认,便可以快速地进入大体铺色阶段。铺大体色彩关系应从主要重点物体入手,从暗部、投影等深色落笔。这个阶段应迅速而概括地把整个画面的大体色彩关系全面铺开,比较并把握不同物体间的色彩倾向差别。暗部、中间面、投影、反光色彩应一次铺好,亮面、高光暂时留出。不要在局部细微关系上过多纠缠,简练概括而整体地铺色是这个阶段的工作核心。第一遍铺大体色彩关系时用色不宜太
厚,以免深入覆盖时产生于结、龟裂及无法盖住底色等问题。第一阶段的工作应控制在五十分钟左右。
静物写生步骤
1.首先用淡蓝色颜料或铅笔勾出整组静物的布局安排,并简略地画出物体的明暗转折关系,为进一步的铺色、塑造确立准确的定位。
2.分析所摆静物:静物的背景和台面衬布,一般从主体物画起,顺势铺出次体物色彩用比较的方法找出水果的色彩差异和倾向。注意不能在某一物体的描绘过程费时过多,以免陷入局部的孤立刻画之中,铺大的色彩关系是该阶段的主要任务。第二阶段:深入表现阶段。这是三个阶段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深入刻画的程度及其表现的效果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
在这一阶段里需要具体深入地表现各部分物体的色彩关系,表现出物体的主次、强弱、虚实的差别,物体丰富的转折层次、体积和空间关系,并应表现出不同物体的质感特征。深入表现阶段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具体的刻画中忘记了整体的比较和整体的深入,切忌在某一物体上孤立地进行。当画一个物体时应时刻把该物体的色彩与其周边的背景及物体色彩进行比较、观察与联系地加以表现。如画一个苹果时,要连同它的背景色彩一起画,这样才会使这一物体与其所处环境的色彩形成一种正确的色彩对比关系。深入刻画阶段应限定在二小时以内。3.在铺好大的色彩关系之后,再从主体物进一步深入塑造,并向投影衬布延展,使其具有整体而协调的联系。水果的塑造也是同样道理,只是要注意前后空间距离所形成的主次、虚实变化。深入塑造,避免平均是该阶段的首要任务。4.全面完整地表现对象后,检查一下整体的色调及和谐的统一关系。同时对个别局部的细节进行调整,减弱琐碎次要的细节,加强重点物体的点睛之笔。高光、罐口、杯盘的边缘都需精心地表现和收拾。
第三阶段:色彩写生的最后一个阶段。考生应留出三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对整幅画面作整体调整。调整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从大的整体关系出发,对画面进行全面检查,调整和修改画面不入调的局部色彩。这个阶段的工作是对画面进行最后润色。对那些重点物体,赋予画龙点睛之笔。突出主体,放弃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关系,努力使画面的物体鲜明生动、和谐统一。
在考场的三小时里如果能够控制并把握这三个主要阶段,我们就能从容而稳健地完成写生作品,正常地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第五篇:《对印版画》教案集反思
美术——《对印版画》
——三年级美术教案及反思
教学内容: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美术第五册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理念: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开放学生美术活动的空间,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真正领会美源于生活,并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
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对印版画》属于“造型.表现”范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对印版画就是其中比较易于操作、容易激发儿童学习热情的版画的种类之一。这种灵活多变的拓印技巧,一旦与儿童绘画的审美趣味相结合,就会产生一种既具有儿童情趣又有现代感的效果。通过合理巧妙的设计制作,发挥想象力,提高动手制作能力。
二、版面分析:看书时,教师应有意识地锻炼同学们的读图能力及分析能力。比如在小组中探讨步骤图都表现了什么环节,学生的作品哪些是利用了两张纸印制,哪些是利用一张纸对折的方法印制,画面中哪些是对印上去的?那些是印后添加的,这种的效果是画面产生了什么样的感觉„„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对印版画的简单印制方法。
2、能力目标:学习对印版画不同的不同表现方法,以及学生在版画创作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有序的学习习惯。
3、情感目标: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激发学生不断追求创新的创造意识,注意培养学生感受、分析、表达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识对印版画,是造型表现的一种表达方式。掌握涂色方法和压印的方法。难点:如何巧妙的将印好的画面进行新的创意。
五、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美术书
学具:白纸、彩纸、水粉颜料、毛笔或水粉笔、调色盘、笔洗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我相信》,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进入新授课的环节内,同时也希望学生们相信自己做的会更好。
二、新授
1、看一看,想一想,谈一谈
(1)“对印版画”的制作过程:①粘贴好两张纸,在其中一张纸上画轮廓;②用手压一压;③画一画,再压一压;④添加背景;⑤完成作品。(2)“对印版画”的制作形式:两张纸对印 单纸对折印
2、做一做,说一说
(1)让学生自己试做一次,找出问题,并解决。如:颜色不清晰,图像太小等。(2)总结解决办法的小窍门:(1)色彩要稍微多一些,水少一些;(2)画一部分,压一部分,不要全画好在压;(3)色彩搭配时要避免背景色。(3)“对印版画”作品的特点:相同点:大小相同;外形相同;颜色相同;不同点:方向不同;背景不同;装饰不同。运用一个成语就是——“大同小异”
三、自主创作
作业要求:利用两张纸对印或一张纸对折后再对印的方法,印制一幅情趣盎然的作品画面。
四、展评:展示学生对印作品,进行互评。
五、拓展
想一想,学会了对印的方法可以怎样应用呢?(课件)印在衣服上,把自己打扮得更漂亮!印在家具上,让我们的家更美丽!印在书包上,与众不同!
结束语:对印版画的制作方法既简单又好看,还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用这种方法,用智慧的头脑,灵巧的双手将我们的生活打扮得更漂亮!
《对印版画》教学反思: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急迫地想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而没有足够的耐心听老师讲解,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像魔术师一般进行生动有趣的示范,再结合好看的作品,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让学生在教师饱满的热情和情绪的感染下进行学习,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掌握各种技巧,这就会达到一种最好的教学和学习状态,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
在对印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对水分多少的控制是对印版画成功与否的关键,对印后对画面进行的有创意的点缀和装饰则是整个画面的闪光点。通过思考和探索,学生大胆地去进行多种可能性的尝试,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激发他们特有的艺术感觉与灵感,进而得出很多对印的新方法(比如利用玻璃对印的方法可以在纸上造成另一种独特水墨淋漓的肌理的画面效果等等)。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若想上好一节课就要不断地思考,在深入地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更要深入地理解学生,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过程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切实达到激发学生创作意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情操的目的。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教育工作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