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送图形回家教案
小班新教材研讨展示课教案
教学内容:送图形回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进一步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区分三种图形。
2、排除颜色、大小的干扰将图形按形状特征进行分类。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创造性思维,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教学重点:
熟练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
排除颜色、大小的干扰将图形按形状特征进行分类。教学准备:
1、几何图形拼组成的房子一间。幼儿学具盒(幼儿操作用的三种图形人手一份)
2、小白兔头饰一个,“魔术箱”一个(内装有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图片若干。)篮子3个(分别贴上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标示)
3、吹塑纸制作的小路(上面镂刻不同大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问好。
2、听音乐,老师和幼儿一起做手指游戏。
二、基本部分
1、以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题,进一步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基本特征,并正确区分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1)讲故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师:昨天,老师接到小白兔的电话,小白兔说:“寒冷的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的刮着,鹅毛大雪连着下了好几天,我那年久失修的房子被大风雪给压破了,”你能不能给我重新造一间新房子呢?”我就答应了,并连夜给小白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大家看我造的房子漂亮吗?
(2)出示房子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房子各个组成部分的形状。
教师提问并引导幼儿回答:
①老师把房子的顶盖成了尖尖的,这个房顶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拿出学具盒中的三角形,老师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的基本特征)②房身是方方的,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拿出学具盒中的正方形,老师引导幼儿说出正方形的基本特征)③门又是什么形状的呢?(小朋友拿出学具盒中的圆形,老师引导幼儿说出圆形的基本特征)④幼儿用手中的图形拼摆房屋。
2、玩魔术游戏,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1)教师出示魔术箱,让幼儿用手摸一摸箱子中的物体(4-5个幼儿)。
(2)教师从魔术箱里拿出图形卡片,幼儿说出图形名称。(3)让幼儿轮流到魔术箱里摸出图形,并说出图形名称。(其他幼儿跟说一遍)。
(4)幼儿说一说,生活中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的?
3、送图形宝宝回家
幼儿将手中的图形宝宝分别送到相应图形宝宝的家里。
4、做“铺路”游戏,按形状特征进行分类。(1)教师扮演小白兔,打电话向孩子们求救。师:嘟嘟嘟„„电话响了,老师接起电话,喂!原来是小白兔的电话,噢,小白兔的脚扭伤了,好的,再见!
师:刚才,老师接到小白兔的电话,小白兔说,它今天早晨,本来想到咱们教室来看看我为它造的新房子,可一出门,不小心把脚扭伤了,原来它家门前有一条小路,已经好多年没修了,变得坑坑洼洼的,他想让我们班的小朋友帮助它,把路修好,我已经答应它了,不知道小朋友愿意吗?
(2)出示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纸板和用吹塑纸做成的小路。(引导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纸板填坑。)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我们的路已经铺好,现在我们赶紧学着小白兔的样子去看看受伤的小白兔吧。谁知道小白兔是怎么走路的?那我们学着它的样子,一起去看小白兔吧。(幼儿扮演小白兔,跳着离开教室。)
第二篇:《送玩具回家》教案
《送玩具回家》教案1
活动目标:
能将玩具放回原处。
活动准备:
各种玩具若干篮;幼儿活动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明明的玩具》。
(1)利用木偶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2)提出问题:明明想请小朋友玩什么?为什么找不到?明明为什么难过地哭了?妈妈对他说什么?
2、引导幼儿玩游戏“玩具找家”。
(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2)提出游戏要求。
(3)幼儿游戏,教师观察适时介入引导。
3、指导幼儿操作《谁做得对?》。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然后思考并操作:该把笑脸给谁?该把哭脸给谁?
(2)引导幼儿说一说:玩完玩具后把玩具送回家又什么好处?
4、组织幼儿交流、评价。
活动延伸:
1、创设有序摆放活动材料的环境,在各类材料柜贴上相应的`标志,帮助幼儿学会分类、对应收放活动材料。
2、指导家长提供便于幼儿取放的玩具柜,引导幼儿自己及时整理玩具并放回原处,养成幼儿自己整理玩具的好习惯。
活动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分类能力,动手能力,培养幼儿收拾玩具的习惯,还节省了老师的时间,让老师从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在以后的日常活动中,老师要尽量发挥教育引导作用,让幼儿得到锻炼和提高。
《送玩具回家》教案2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建立玩具与标记间的对应关系。
2、通过游戏,让幼儿了解玩具应放在什么地方,玩后应收拾好放回原处。
3、教育幼儿爱护玩具。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两幢房子(上面各贴有萝卜、毛毛虫的标记)。小鸡小兔各一。
活动过程:
1、晨间游戏后,教师刻意不收拾,保留玩具都没有回原位的状态。
2、游戏:送玩具回家。
(1)出示图片:小鸡、小兔、玩累了要回家了,请小朋友们帮忙找找它们的家。小鸡(小兔)的家在哪里?你怎么知道它的家是这幢房子的?教师小结,让幼儿知道标记的作用。“房子上有标记,我们一看就知道这是谁的家。”
(2)小朋友们都有自已的家,玩具们也都有自已的家,请你们找找,玩具们的家在哪里?
(3)“玩具柜上没有标记,可是桌子上这么多玩具都找不到自已的家了。小朋友说说,怎么办呢?”请幼儿(根据玩具形状)创造性地设计标记,教师当场画出,并随即贴于玩具柜的相应位置上。
(4)“玩具们都累了,请小朋友们送玩具回家休息。”幼儿自发收拾玩具,同类玩具放在一个筐内将筐送到玩具柜中相应标记处。
3、请小朋友们关心玩具们是否都回到了家。“谢谢小朋友们,这么爱护关心我,明天我再出门和你们玩。”
活动反思
本人能以帮助小熊的形式贯穿整个过程,幼儿兴趣浓厚,参与的积极性高。在活动中,能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讨论收拾玩具的次序,并引导幼儿有次序地进行收拾。在收拾菜市场的菜时,能结合复习方位词与讲完整句。大部分幼儿能根据玩具的标记找到各自的家,但还有小部分幼儿放错家。本人没有及时检验幼儿收拾玩具放回家的情况,进一步让幼儿清楚玩具不能随意放置,应根据各自的标记进行收拾。在收拾餐具时,本人有意让幼儿清楚不是很多人才能把玩具收拾好,玩具少只要少人就能收拾。但只是单纯由老师讲,幼儿不能理解。如果可以借助其他方法,让幼儿亲自体验,这样幼儿才能清楚地了解不是人多就是好办事。
《送玩具回家》教案3
设计意图: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是有益无害的,孩子的行为习惯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而形成和巩固的。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蕴涵着许多看似平常的活动,其实这正是培养各种好习惯的大好时机。本班幼儿对玩具非常感兴趣,而在收玩具的行为习惯方面有所欠缺。为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送玩具回家》,通过收整玩具,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活动目标:
1、游戏结束后能主动的收整好习惯。
2、按玩具的种类进行分类并保持玩具家的清洁、整齐。
活动准备:
玩具柜、各种玩具、卡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导入主题。
1、提问:谁知道玩具的家在哪儿?
2、教师向幼儿介绍玩具柜。(玩具柜是玩具的家,是专门摆放玩具的)
二、幼儿观察玩具柜中的凌乱的玩具进行讨论。
师:玩具柜中的玩具为什么很乱,乱了怎么办?
幼:摆摆好。
幼:一样一样摆放。
幼:分分类。
三、师以设疑的方法引导幼儿送玩具回家的方法。
师:怎样让玩具的家变得很整齐?
幼:分分家。颜色相同的放在一起;
幼:方的放在一起,圆的放在一起;
幼:大的放在一起,小的放在一起;
幼:相同的放在一起;
幼:做标记;
幼:用盒子装,因为有的玩具太小,用盒子装起来就整齐了。
(评析:此环节,教师未采取直接的语言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肯定与否定,此环节为幼儿提供了想像的机会,使幼儿感想、敢说。)
四、将玩具分类,教师总结并选出最好的方法。
1、幼儿商讨,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玩具。
2、通过实践活动确定分玩具的最佳方法。
师:刚才我们用了很多方法进行分玩具,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合适,为什么?
幼:颜色放在一起的不合适,里面的有大的又有小的,看起来很乱;
幼:圆的放在一起,方的放在一起不合适,里面的有大的又有小的,找的时候很难找;
幼:相同的玩具放在一起最合适,看起来很整齐;(评析:幼儿通过实践活动从中找到了摆放玩具的最佳方法。)
3、师对分玩具的最佳方法进行小结
五、引导幼儿做标记
1、提问:今天,我们将玩具进行了分类,过了几天如果小朋友忘记了,怎么办呢?
幼:做标记;幼:把标记贴在玩具家里,以后摆放的时候一看就知道了;
2、幼儿制作标记
六、送玩具回家幼儿按标记分玩具
七、延伸活动:
幼儿根据标记收整为玩具(评析:本次活动的取材来源于日常活动,活动中幼儿对玩具始终保持饱满的情绪,活动中的氛围比较活跃,活动中教师的相关问题起到了引领的作用,问题的设置为幼儿提供了想像、表达的机会,孩子们通过想想、说说、议议,实践等活动从中找到了摆放玩具的最佳方法。充分体现了幼儿是学习的主体,本节活动的实践幼儿通过反复的练习,能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活动反思】
本人能以帮助小熊的形式贯穿整个过程,幼儿兴趣浓厚,参与的积极性高。在活动中,能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讨论收拾玩具的次序,并引导幼儿有次序地进行收拾。在收拾菜市场的菜时,能结合复习方位词与讲完整句。大部分幼儿能根据玩具的标记找到各自的家,但还有小部分幼儿放错家。本人没有及时检验幼儿收拾玩具放回家的情况,进一步让幼儿清楚玩具不能随意放置,应根据各自的标记进行收拾。在收拾餐具时,本人有意让幼儿清楚不是很多人才能把玩具收拾好,玩具少只要少人就能收拾。但只是单纯由老师讲,幼儿不能理解。如果可以借助其他方法,让幼儿亲自体验,这样幼儿才能清楚地了解不是人多就是好办事。
《送玩具回家》教案4
送玩具回家-幼儿园托班社会教案
小小班的孩子玩玩具时总喜欢扔得桌上、地上都是,而到收玩具的时候,只有寥寥几个孩子在忙着整理,其他的小朋友都自顾自地搬着凳子找位置去了。对此,我对孩子们进行了多次说服和教育,可是效果不明显,为此使我大伤脑筋。
一天早餐后,孩子们在分组玩玩具,一踏进教室便能看见玩具扔得满地都是。正巧、我走进课室,翻看活动计划,当我看到数学活动的题目:“送宝宝回家”时,立刻有了主意。(准备利用分类的方法鼓励孩子整理玩具。)到了收玩具的时间,我边放音乐,边对孩子们说:“小朋友要上手工课了,我们先把玩具送回家吧。”有的幼儿还没有领悟过来,我接着说:“小朋友有家、小鸟有家、小鱼有家,所以玩具也有家。我们一起来把它们送回家。”全班幼儿高兴地收拾着玩具,嘴里不停他说着、笑着,一会儿,所有的玩具都送回了家。经过这件事,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以教师为主,由教师作正面灌输,幼儿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传统教育方式效果不理想,必须代之“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这样,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会获得乐趣,改变自己原有的不良行为,使幼儿由被动变为主动,由不愿意变为愿意,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应该多研究有效的活动形式和方法,弥补教育上的不足。
《送玩具回家》教案5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决定,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较差,在晨间活动时不会整理活动用品,根据这一情况,特制定送玩具宝宝回家这一活动。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爱护玩具的好习惯。
2、渗透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学习给玩具宝宝分类。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给玩具宝宝正确分类
活动准备
各种玩具
活动过程
整理、活动开始:
一、今天玩具宝宝和小朋友们一起活动,小朋友们一起欢迎它吧,咦?可是玩具宝宝的小脸蛋上怎么还有泪水?一起问问它吧,它说:不知道是哪个小朋友玩完我后,没把我送回家,现在我害怕极了,我想回家了!
二、讨论:小朋友们和玩具宝宝做完游戏后不把玩具宝宝送回家这样对吗?提示:要爱护玩具宝宝,和玩具宝宝做好朋友。
三、请小朋友们帮帮他,,找一找他的家在哪里?提示:不同的玩具宝宝是住在不一样的家里,请小朋友认真辨认手中的玩具,再送它回家哦!
四、看呀,怎么还有一个玩具宝宝被丢在地上??原来这是小狗把玩具宝宝放在这不管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小狗呢?提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和玩具宝宝做朋友,玩具宝宝才会喜欢和你一起游戏的!
活动延伸:和小朋友一起听歌曲《找朋友》,和自己喜欢的小朋友或玩具做朋友,体会和朋友一起游戏的快乐!
教学反思
对这次活动反思如下:
首先:《玩具宝宝送回家》这个活动是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发生的问题,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现象而生成的,所以更为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特别适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易懂,易掌握。
活动目标设为培养幼儿养成爱护玩具的好习惯、学习给玩具宝宝分类、渗透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三个方面,在活动过程中体现为,一,让幼儿相互讨论,给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情感上认同玩具宝宝的感受,让幼儿帮助它,爱它,二、活动中我选择了毛绒玩具小狗,平时这个小动物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小动物,但这次活动它所担任的角色是反面的,这样会让幼儿对小狗这样的行为更加深印象,也愿意去帮助一个做错事的好朋友。
活动过程中,贝贝小朋友突然一句,小狗怎么会丢玩具呢?让我深刻的意识到,如果是让其它老师演这个反而角色会更适合。也要考虑个别幼儿的个人认识。
《送玩具回家》教案6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按相同标记把玩具送回家。
2、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已初步学过“上、下、里”等方位词。
2、物质准备:布置一家小熊的家,家中玩具、蔬菜摆放零乱,小熊一只。
【活动过程】
1、以帮助小熊引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调动了幼儿参与的兴趣。)
2、引导幼儿观察玩具掉在哪里,启发幼儿使用“玩具掉在XX上面(下面、里面)”的语句。
(1)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说出方位词,并使用完整句。
(2)镜头的摄入有所偏差,谁在说话时,镜头要跟紧谁。
(3)教师在提问幼儿的时候,没有必要把小熊一直抱在手上,可以先放在旁边。
3、引导幼儿讨论,寻找:这些玩具的家在哪里?这些家上面你发现了什么?
(1)幼儿能积极地寻找玩具。
(2)在视频中,老师可以看到在上课时所没有关注到的其他幼儿,发现有个别幼儿趴在地上,有的幼儿很认真的寻找玩具的家。
(3)拍摄幼儿寻找的镜头都是全景,可以拍摄个别幼儿寻找的情况。
4、引导幼儿把寻找到的玩具送回家。(个别、全体)
(1)镜头拍摄幼儿如何放玩具的情况较少。
(2)幼儿都是从栅栏跨过去放玩具,教师可以把右边栅栏收起来,以防幼儿摔倒。
(3)教师的感叹词较多。
5、请个别幼儿收拾餐具。
(在观看视频时,没有拍摄到幼儿如何把餐具收拾进盒子。镜头可以着重拍摄幼儿如何收拾。这样不但有利于老师观看,也可把个别幼儿收拾的`情景播放给幼儿观看,加深幼儿如何收拾玩具的印象。)
6、老师以小熊的身份谢谢幼儿,并告诉幼儿:每一样玩具都有自己的家,我们玩过玩具要把它送回家。
【活动反思】
本人能以帮助小熊的形式贯穿整个过程,幼儿兴趣浓厚,参与的积极性高。在活动中,能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讨论收拾玩具的次序,并引导幼儿有次序地进行收拾。在收拾菜市场的菜时,能结合复习方位词与讲完整句。大部分幼儿能根据玩具的标记找到各自的家,但还有小部分幼儿放错家。本人没有及时检验幼儿收拾玩具放回家的情况,进一步让幼儿清楚玩具不能随意放置,应根据各自的标记进行收拾。在收拾餐具时,本人有意让幼儿清楚不是很多人才能把玩具收拾好,玩具少只要少人就能收拾。但只是单纯由老师讲,幼儿不能理解。如果可以借助其他方法,让幼儿亲自体验,这样幼儿才能清楚地了解不是人多就是好办事。
第三篇:送小蚂蚁回家教案
送小蚂蚁回家
一.图片导入。指明1—2 二.整体感知
师:就在这恬静的夜晚,发生了一个美好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吧。
(一)板书课题,20 送小蚂蚁回家 齐读课题
(二)故事中除了小蚂蚁还有哪些人物呢?
(三)故事中有这么多的人物,那么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学习生字:塘 学习生字:掉
睡莲把小蚂蚁从池塘里救了上来。(齐读)
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说:小蚂蚁被睡莲从池塘里救了上来。(媒体出示)蜻蜓和萤火虫把小蚂蚁送回了家。这句话谁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来改一改?
(四)借助填空把故事的内容连起来说说?指明2—3
三、研读课文,学习课文2—7小节
(一)师:请大家轻声读课文2—7小节,边读边想一想,睡莲是怎么救小蚂蚁的??
(二)师:睡莲是被什么惊醒了?
1、学习生字 呜
师:呜呜的哭声就是轻轻的,非常深沉的哭声,因为夜太静了,所以睡莲才能听见。板书 听 学习生字 惊,(三)、再出示媒体:她睁开眼睛一看,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
1、师引读下一句,睡莲睁开眼睛一看---板书 看,她看到什么了? 指名回答(看到了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
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媒体再次出示:她睁开眼睛一看,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齐读 学习生字 睁
2、是啊,睡莲睁开眼睛一看,是一只蚂蚁趴在一根水草上。板书 问
①媒体出示第一组对话
②你们读得真不错,谁能来填空? 媒体出示:睡莲()问
小蚂蚁()说
3、师总结,睡莲看着伤心地小蚂蚁,决定去救它,板书 救,怎么救得呢?谁来读读第二组对话? 板书 弯弯腰
小蚂蚁爬上后,很感激,它的话要怎么读呢??谁来试试
(四)、1、场景对话
2、轻声地练习、读读第三组对话,师生合作读。
(五)学到这里,谁来说一说睡莲是怎样救小蚂蚁的?
(六)夸一夸睡莲:小朋友们,学到这里,你们喜欢睡莲姑姑么?为什么喜欢? 那么蜻蜓和萤火虫是怎么送小蚂蚁回家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复习环节
1、六个生字抽读卡片
2、读词语
板书
睡莲图
听
看
问
救(弯弯腰)
蚂蚁图
蜻蜓 萤火虫图20 送小蚂蚁回家
第四篇:小班数学:《送图形宝宝回家》教案设计
小班数学:《送图形宝宝回家》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图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2、让幼儿能正确的分辨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活动准备]
圆形宝宝、三角形宝宝、正方形宝宝教具各一个,图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师:小朋友们喜不喜欢交新朋友啊?
幼:喜欢。
师:今天老师在来幼儿园的路上遇到了三个图形宝宝,它们听说我们幼儿园里的小朋友是即聪明可爱
又好客,它们想和小朋友门成为朋友,所以老师就把它们带来了,小朋友们欢迎不欢迎它们啊?
幼:欢迎。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图形宝宝的自我介绍吧。
2、教师出示图形并学着图形宝宝的口吻来自我介绍。
出示正方形宝宝:小朋友们好,我是图形宝宝,我的名字叫正方形。我想你们成为好朋友,(接着出示三角形宝宝)小朋友你们好,我也是图形宝宝,我的名字叫三角形,我也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出示圆形)小朋友们好,我也是图形宝宝,我的名字叫圆形。我想和你们成为好朋友,你们能接受我吗?
师:小朋友们听图形宝宝的自我介绍了,现在都知道它们的名字了。那我们看看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分别像这些图形宝宝啊?
教师出示图形宝宝让幼儿说像什么,教师也可以引导幼儿如说正方形像手帕时要是幼儿想不起,就可以提示说我们在吃东西时,把小嘴弄脏了幼儿园里的老师是用什么给小朋友们把小嘴擦干净的呀?等之类的话来引导幼儿
3、游戏:送图形宝宝回家
(1)在地板上分别画出大的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游戏对象全班,游戏规则:当老师拿出正方形全体小朋友就要站到正方形里去(如人数过多,站在图形外面也算)。这样当老师出示哪个图形小朋友们就站到相应的图形里去。
(2)把图形卡片发到幼儿手里(一人一张,一部分幼儿发三角形,一部分幼儿发正方形,一部分幼儿发圆形),游戏规则:当教师是说麻烦小朋友们把图形宝宝送回家时,幼儿们就要站到与自己手中相同的图形中去,这样再让幼儿互换手中的卡片重复游戏。
[活动延伸]
利用折叠、剪纸、绘画等作图形,涂画图形,引发幼儿拿图形与具体实物的形状联系、对应、玩相同游戏。
第五篇:送小乌龟回家教案
中班语言教案:《送小乌龟回家》
设计意图:
小乌龟是小朋友们熟悉的小动物,也是小朋友十分喜欢的小动物。于是设计了这次活动《送小乌龟回家》,让幼儿通过看看、猜猜、说说的方式理解故事内容,并敢于用完整句表达故事内容,并让幼儿感受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在欣赏故事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乌龟的一些生活习性,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
2、感受朋友间互帮互助的快乐。
3、懂得和乌龟友好相处,文明礼貌的对待小动物。
教学准备:
小乌龟,小白兔,小老鼠,小蚱蜢,小刺猬图片
教学难点:
不同小动物帮助乌龟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起兴趣、出示图片,这是谁?(出示小乌龟图片)
2、乌龟有什么本领?(让幼儿自由说一说,他知道的小乌龟有什么本领。)
3、乌龟的家在哪里?
小结:今天老师要讲一个《送小乌龟回家》的故事。
二、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分段讲故事,图片一:
1小乌龟在爬山坡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2、谁第一个发现的?它说了什么?
3、小老鼠和小蚱蜢是怎么帮助小乌龟的?他们成功了吗?为什么?
小结:乌龟太大了,小蚱蜢和小老鼠力气小,帮不了忙。
4、哪些动物的力气大,可以帮助小乌龟?
5、小兔子和小刺猬也来帮忙了?他们会想什么办法呢?
6、分段讲故事:小刺猬帮小乌龟翻过身了吗?
7、小白兔想了什么办法帮助小乌龟?
小结:小白兔真聪明,它知道小乌龟会游泳,把大乌龟送到家里。这个办法真好。
8、小乌龟回到河水里,对小动物们说了什么?
完整欣赏故事、集体讨论,经验升级
1、故事中小乌龟遇到困难,小动物们都来帮助他,他们觉得帮助朋友是件快乐的事情。你们的朋友遇到困难你会帮助他们吗?
2、你帮助过朋友做过什么事情?
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帮朋友做过什么事情,让幼儿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小结:我们要互相帮助,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教学反思:
通过活动的开展,幼儿对乌龟有了更丰富的了解,有关乌龟的知识也丰富了许多,此活动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孩子们的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引发了孩子们对乌龟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