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石壕吏优质课教案
徐州市教育学会优质课评比
★★★
石壕吏 杜甫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诵读,把握诗歌内容。
2.了解杜甫及写作石壕吏的背景。
二、过程与方法:
1.品味文中老妇人的语言,关注当时的社会现状。2.了解诗人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黑暗朝廷的批判,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老妇人的语言,把握诗歌内容,关注当时的社会现状。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感受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对黑暗朝廷的批判。
学习指导过程
一、简介背景,导入新课:
这首诗是杜甫著名组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中的一首。公元757年安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安庆绪所杀,长安、洛阳等地被唐将郭子仪收复,安庆绪退守邺城。公元758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率六十万大军围攻邺城。唐肃宗害怕九节度使“难相统属”,因而不置元帅,只用宦官鱼朝恩充当“观军容宣慰处置使”,这样,围攻邺城的六十万大军便陷于“进退无所禀”的无政府状态,以致“城久不下,上下解体”。第二年3月,反被史思明援军击败,全军溃退,郭子仪退守洛阳,洛阳一带告急。唐王朝为了挽回危局,便在洛阳至潼关,特别在临近前线的石壕、新安一带,不择手段地大量拉夫,不管老少男女,都被抓去充服兵役。这时候,杜甫正在回华州任所途中,亲眼看见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忧愤交加,于是创造了“三吏”、“三别”这两组优秀的现实主义诗歌。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和节奏;指名读,其他同学听:是否全读对了;齐读。注意:逾 戍 妪 咽
2、自读,注意哪些句子读懂了,哪些句子读不懂,四人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注意重点字词: 徐州市教育学会优质课评比
★★★
逾墙走:越过墙逃跑 一何:多么
戍:防守 附书至:捎信回来 新:最近绝:没有
幽咽:隐约、轻声地哭。犹得:还可以
3: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境遇。明确: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故事。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抓:“暮、投、村、夜、捉”几个字分析。
暮投石壕村:封建社会,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而作者暮色苍茫才投宿小村庄,可以设想战乱不敢走大路,或者城镇已经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不仅点明投宿时间和地点,而且托出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社会现状。
有吏夜捉人: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们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三、细致品读:。
1、根据插图请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并一起分析讨论:
吏怒呼,妇苦啼。
呼——啼,怒——苦,形成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凶狠粗暴的横蛮气势,为老妇以下的诉苦制造悲愤的气氛。
2、妇人苦在何处?找出有关语句并作分析。明确:“三男邺城戍”——一家三男全部被征,说明唐军兵源枯竭兵役之苛酷。“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三男已死其二,可见战争之惨烈。“出入无完裙”——寡媳衣不蔽体,贫困可知,也见得战争破坏严重。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年老体弱,却被迫服役,可见百姓受害之重。学生对吏与老妇对话的情景,只要想象合理,都予以肯定。苦于:老年丧子之苦,贫困潦倒之苦,被迫服役之苦。
3.“听妇前致词”是谁在听? 明确:是诗人、官吏在听。
官吏不仅在听,而且怒呼,呼了什么?
明确: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从“致词”内容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
学生想象哪里有吏呼的内容。
4.“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我们能推知是谁吗? 明确:从“独与老翁别”中知道老妇已被捉走.老翁已经归家,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自然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和家破人亡的老翁。还有家家户户被抓走遗留的可怜百姓。还有杜甫。徐州市教育学会优质课评比
★★★
四、研读探究
杜甫面对一家人的苦难,没有出来义正辞严的阻止,是否是个冷漠无情之人?
明确:反应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自请服役、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表达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同时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进行含蓄的揭露。这首诗也就是抒写了杜甫忧国忧民的崇高感情。
老年丧子之苦 板书:吏怒呼 妇苦啼 贫困潦倒之苦
被迫服役之苦 苦难的时代、苦命的家庭、苦闷的灵魂
翁 诗人
四、作业布置:
1、熟读并背诵这首诗。
附课外材料:
《哀王孙》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腰下宝珏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花门嫠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第二篇:石壕吏教案
石壕吏》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学习通过叙述故事、刻画人物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学习通过写景、定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背诵和研讨。
〖情感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本课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差吏夤夜捉人的凶残,老妇形象的凄苦,她家遭遇的悲惨,诗篇社会意义的深刻,诗人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板书设计】
石壕吏
杜甫
差吏夜里捉人 吏呼怒 妇啼苦
家庭凄惨 被逼自请应役 老妇被捉 惨别老翁反映战乱现实 同情苦难人民
【教学过程】
一、由复习导入,引出将教学的反映战乱中人民苦难的《石壕吏》(板书诗题)
二、结合注释①简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情况
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9)。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负荷着时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贴得更紧。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时的战乱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三、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全诗大意
四、视频范读,学生认真听范读。
五、学生齐读,要求读音准确,读出节奏
五、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
1、讲解重点词语。
暮:投:
吏:走:
逾:
2、这一画面出现了几个人?
3、哪一句话预示了一场灾难的降临?
4、在这里老翁和老妇分别有怎样的举动?
5、全篇围绕那两个字展开的?
赏析1
本诗中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不于日间捉,而于夜间乘人不备来捉,可见人民处境之艰难凶险。
⑵ 三、四句表明了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
2、指定学生朗读2、3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两段。
⑴ 第2段两句诗的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在这两段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这两句诗统领老妇苦啼申诉的记叙(板书:苦啼申诉)。课本编者把这两句诗独立成段,也是意在强调吏之怒、妇啼之苦和统领后文的作用。
⑵ 第3段只是叙述了老妇的苦啼申诉。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差吏决不是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这里是实写老妇的苦啼申诉,虚写差吏的怒呼咆哮,以实现虚,在老妇苦啼申诉几层意思之 间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⑶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几层意思?从中体现着什么样的进程?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从中体现着老妇不断苦啼申诉,差吏不断怒呼咆哮的进程。
⑷ 第一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无保障,更无生趣;“长已矣”,表露了对死去亲人的无限哀思。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⑸ 第二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板书:家庭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
⑹ 第三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板书:被逼自请应役)。
3、指定学生朗读第4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⑴ 这一段前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从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声,暗示出老妇已被捉走(板书:老妇被捉)。“夜久”,反映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啼请自己应役的漫长过程,“如闻”,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幕惨剧的发展,彻夜未能入睡。
⑵ 后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呼应开篇的“暮投”,一个“独”字,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妇双双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个相送,老妇已被去承担那根本不应由她承担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凄惨心情都无法表述。言简意深,凄情绵绵无尽(板书:惨别老翁 凄情绵绵无尽)。
4、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社会意义。
诗人怎亲以目击耳闻者的身份写出这首诗?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开篇句“暮投石壕村”,为以目击耳闻者身份叙
述故事作好了铺垫;结尾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一直在关切倾听故事的发展:表明了诗人确是故事的目击耳闻者。除中间主体部分用两个“一何”表达憎恶差吏、同情老妇的强烈感情以外,通篇都只是平实地叙述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再没有什么议论抒情的诗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展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塑造出老妇的凄苦形象,控诉了官府捉人的凶狠残酷,反映了黑暗渗淡的战乱现实,表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板书:反指定学生一人朗读全诗,要求缓急得当,读出沉痛凝重的感情。映战乱现实 同情苦难人民)。
5、〖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这首诗,进一步品味平实叙述当中的深刻内涵。〖课后反思〗
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精神的原则,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诗中的爱国深情。
第三篇:石壕吏》公开课教案
《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标:
一、有感情地朗诵、背诵这首诗。
二、体味诗歌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表现手法。教学重点:
一、品评鉴赏,理解诗歌的思想意义。
二、用吟诵沟通情感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与内容:
1、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战争带给人们的灾难。教师解说: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展现的几幅战争画面。观看后老师问:大家有什么感受?
老师接过学生回答导入:战争意味着城市毁灭,战争着意味田园荒芜,战争意味着百姓无家可归,战争意味着人民妻离子散„„一代诗圣杜甫对战争的罪恶有深切的体会,在唐王朝长达8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中,神州大地已经是“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战乱恐怖景象。安史之乱中期,唐王朝军队四处抽丁补充兵力,诗人杜甫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创作出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这组诗篇镜子般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今天,我们随着诗人的描写走进那恐怖的战乱时代,走进石壕村那个在战争中家破人亡的不幸家庭,去感受战争带给百姓的深重灾难。(2分钟)
2、听朗读,说故事。(8分钟)
播放录音朗读。听完朗读请学生给故事另取一个题目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字词过关。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3分钟)
读音:第一组:吏(lì)逾(yú)邺(yè)城 戍(shù)老妪(yù)泣(qì)幽咽(yè)文言词义:
第二组:暮投()石壕村
老翁逾()墙走()
吏呼一何()怒
听妇前致词()
第三组: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
第四组:惟有乳下孙()
老妪()力虽衰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4、品读课文,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10分钟)(1)学生自由品读诗歌,想象诗歌中描写的场景,用声音传达诗歌的情感,用表情表现诗歌的情感,做到眼到、声到、心到。
(老师提醒:注意诗歌的感情基调:沉郁顿挫;注意朗读速度和重点词语)
(2)让学生试着每人说一句话,把自己读课文后的感受告诉大家,用这样的句式:从“„„”这句诗里,我看到了„„(从“„„”这句诗里,我听到了„„从“„„”这句诗里,我想到了„„从“„„”这句诗里,我感受到了„„)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全体读题目、作者;女声齐读第一节;男声齐读第二节;全体读“听妇前致词”;一生读第三节剩余的内容;全体读最后一节。
5、理解学习本诗的艺术特点——藏问于答、明暗结合。(10分钟)
教师过渡:本诗语言精炼。明代末年一位有独到見解的學者和詩論家陆时雍称赞这篇诗“其事何长!其言何简!”是的,全诗仅用二十四句,就写出了典型性很强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蕴含了诗人矛盾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学生思考:为什么这首诗能够以非常少的语句表达非常丰富的内容呢?
提示学生:思考并回答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一题中的第一小题。
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对诗歌中差吏的神态、动作、语言进行合理的补白,同时也对老妇人说话时的神态、动作进行合理补白。
老师归结: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问于答、明暗结合”,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复写吏的蛮横凶暴,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深入思考:为什么诗人要用“藏问于答、明暗结合”的手法呢?直接写官差是怎样抓人的、怎样逼问的,不是更能反映官差的凶暴、从而更突出老百姓的痛苦吗?诗人又为什么不这样写呢?
老师提示:我们国家现在还征兵吗?征兵的目的是什么?(保家卫国)唐朝当时发生安史之乱时为了平定叛乱也得征兵,只不过需要的兵力太多了,以至于征完了所有能够入伍的青壮年男子还不够,所以只好采取捉人的方式把那些老年男子,未成年男孩逼上战场。诗人看到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内心是痛苦的,但他毕竟身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认为唐朝统治者平息那场战争是正义的。他既同情百姓又觉得唐朝政府“捉”人没错,可以说作者的心情是极其矛盾的,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战争。
6、全诗小结:(2分钟)
主要人物:老妪、石壕吏
通过什么描写展开情节:对话描写
全诗内容的核心:
一家人的悲惨遭遇
在普通的七口之家中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妪夜往。父子、兄弟、祖孙、婆媳,无一不受到残酷战争的迫害。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在诗中得到了清晰的展现。
7、再读诗歌。在《二泉映月》音乐背景中深情朗读,再次感受石壕村里这个七口之家在安史之乱中的不幸遭遇。(3分钟)
8、老师致课堂结束语:人民的痛苦,国家的危亡,诗人的情感煎熬,这一切都是战争“惹得祸”。时至今日,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还有许多的战争正在继续着。然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战争带给人们的永远都是灾难!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让我们珍惜和平,让石壕吏的故事不再重演!视频播放和和平鸽动画音乐。
9、作业:
(1)想象并补写(300字以上):老妪和她的儿子如果不死,战场归来看到的石壕村会是怎样的情景?(2)背诵默写全诗
第四篇:石壕吏教案文档
《石壕吏》
授课班级:初二(2)班 授课题目:石壕吏 授 课 人:王静媛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目标
1、在多层次的朗读中梳理情节,深入理解课文。
2、体味语言背后潜藏的战乱之苦,家国之痛。
3、感受诗歌中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学习重点:
在寻读战乱之苦,体味重点词句的基础上有情味地读诗歌,把握文章主旨内容,理解一个苦命的家庭、一个苦难的时代。学习难点:
感受杜甫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诗三首中的其中两首《望岳》和《春望》。在《春望》这首诗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社会的动荡、百姓的疾苦;感受到诗人那忧患苍生、悲天悯人的圣人情怀。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杜甫《三吏》、《三别》中流传最广的一篇叙事诗——《石壕吏》,一起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所经受的战争之苦。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后人公认为“诗史”。他的代表作有《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包括《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包括《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二、研读课文
环节一:正字音
1、生字注音
逾墙走(yú);
邺城戍(shù)
泣幽咽(yè)
2、形似字辨析
啼:啼哭 ; 缔:缔造 ; 谛:真谛
戍:shù 戍边;戊:wù
戊戌 ;戌:xū
戊戌
3、由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节奏。)环节二:理情节
1、请你根据课下注释,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来复述故事情节。
明确:老翁逾墙走:跑
;三男邺城戍:儿子;
夜久语声绝:停止
开端:捉人 发展:怒、苦 高潮:致词 结局:独、别
2、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请大家找出本段交待的时间、地点、事件分别是什么?
明确:时间:暮;地点:石壕村;事件:有吏夜捉人。
3、因为在封建社会,旅客们都是未晚先投宿的。那么杜甫为什么于夜色苍茫之时匆匆投宿到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呢,这一“暮”字有何寓意?
明确:我们可以试想杜甫于暮色苍茫之时匆匆投宿到一个小山村中可能是由于这附近的村庄已经荡然无存,一时找不到歇脚的地方,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了暗示性。
4、此时官吏前来捉人,为何选择在“夜”晚,人们酣然入睡之时行动? 明确:一方面表明百姓白天东躲西藏,无法捉到人,捉人之事时常发生。另一方面表明官吏手段狠毒,于百姓入睡的黑夜捉人,来个突然袭击。
5、当家中有情况时,前去应对的往往是男人,而在老妇人这一家却是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这看似不符合常理,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明确:一方面表明官吏无论老幼,只要是男丁必要捉去服役,另一方面表明百姓深受抓壮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响动,就知道县吏来“捉人”,于是老翁立刻逃走。总结:第一段寥寥几字,为我们塑造出了一个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社会大背景。
6、作者将第二段独立成段,哪些词语概括的描绘出了差吏捉人的情景? 明确:“呼
啼
怒
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一何”加重感情色彩,写出了官吏凶狠,妇人的凄苦。
7、那么妇人的凄苦究竟表现在何处呢,请大家齐读第三自然段,读的过程中请大家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第一层:听妇前致词------死者长已矣:三儿征战 第二层:室中更无人------出入无完裙:家庭情况 第三层:老妪力虽衰------犹得备晨炊:自请服役
8、根据我们划分的层次,请大家逐层找出老妇人的凄苦表现在何处? 明确:第一层:老妇的三个儿子在邺城征战,两个儿子已站死沙场,一个儿子虽然还健在,但也是生死未卜,说明一家人已经为国家做出了重大的牺牲。从这里我们能够看出老妇人一苦苦在“丧子之痛”。那么第二层里哪些地方表现老妇人的凄苦呢?室中更无人中的“更”字,表明老妇隐去了“老翁逾墙走”这件事,是不得已而言之。因此家中再无他人,只剩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孙儿,而此时儿媳丧夫,本当改嫁,只因舍不得丢下孩子而仍留家中,但家中已贫困潦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了。由此我们看出老妇二苦苦在家境贫穷。从第三层里我们又可以看出老妇究竟凄苦在何处呢?老妇此时已是年老体衰之人,还要被捉去服役,这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老妇的命运之悲,这是老妇的第三个凄苦的地方。那么我们想一想此时的老妇人一家都已家破人亡,家徒四壁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妇人还要自请服役,她是真的愿意自请服役吗?很显然不是。她是由官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下面我们来看给大家留的片段练习作业。运用人物描写方法请将“致词”部分改写成一篇小记叙文。
《石壕吏》“致词”部分改写
“砰——”的一声,门还没有开,就被差吏一脚踹开,只听道差吏粗野地吼道:“你家男人呢?你家还要再征派一个男子去当兵。把人交出来!”老妇人苦苦哀求道:“长官,我家有三个儿子都去戍守邺城了。最近一个儿子写了封信回来说,两个兄弟都战死了。哎,我担心他的性命也难保全啊!官爷,可怜可怜我这个老婆子吧„„屋里实在没有人了!”
“哇——”孩子的啼哭声突然响起来了。
“你还说没人!这孩子哪儿来的!他的父母呢?你敢欺骗官府!” 差吏吆喝着,挥动皮鞭往里闯。老妇人眼看哀求无用,哽咽着说:“我的媳妇失去了丈夫,带着还在吃奶的孩子艰难度日,连一件穿得出去的衣服也没有了。孤儿寡母,可怎么过啊?你们实在要人,就把我这个老婆子拉去顶差吧,我随你们去,也许还来得及赶到军队烧早饭。”
差吏们骂骂咧咧地把老妇人带出了院子。在惨淡的月光下,老妇人回头望望自己破旧的茅屋,掩面而去。孩子的啼哭声一阵阵传来,令人肝肠寸断。明确:从刚才的人物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老妇是被官吏步步紧逼出来的。因此文章的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是贯穿在文章的致词部分的,而这一情节可能隐去了官吏的“怒、呼”。
9、那么这一怒一呼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呢?突出了官吏、老妇怎样的形象呢?
明确: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了官吏的残暴,老妇的凄苦。
环节三:探主旨
故事讲到此时已即将接近尾声了,在这死一般寂静的深夜里,作者仿佛听到了劳动人民最悲痛的哭泣声。全班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如闻泣幽咽的“如闻”二字我们如何理解?独与老翁别的“独”字又怎样理解呢?
明确:“如闻”表明老妇已被捉走,儿媳低声哭泣;另一方面也表明诗人彻夜未眠。“独”则表明诗人昨幕投宿,老翁与老妇双双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人相送,老妇已被征去服役。而“天明”又与第一段中的“暮”相对应,仅仅一夜之间,老妇一家竟家破人亡。此时相送者、被送者的凄惨心情已无法表述。
2、那么在这样兵荒马乱的时代里,老妇一家人的悲惨遭遇仅仅是个例吗?——千千万万个家庭在当时战乱的社会中都遭受到了战争之苦,甚至包括诗人在内。因此透过这首诗我们来看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那么让我们一起结合社会大背景来探究主题吧。
背景介绍: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朝廷派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二十万大军包围了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所占的邺城,胜利在望。第二年春,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的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已经48岁,他正好由洛阳经过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历经了“安史之乱”,真切地感受到老百姓的疾苦,看到官差疯狂拉丁、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城镇成墟、白骨遍野,于是写下了著名 “三吏”、“三别”。《石壕吏》这个故事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发生的,它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呢?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3、故事讲到这里已经结束了,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深情的朗读《石壕吏》。
拓展延伸: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新婚别》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无家别》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垂老别》
明确: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本文主题思想,请全班同学齐读《三别》中的代表句子。作业布置:
课下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这三句诗做一个简要的分析。思考:它们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
板书设计
开端:捉人
发展:怒苦
高潮:致词——三儿征战、家庭情况、自请服役
结局:独别
第五篇:《石壕吏》教案_1
《石壕吏》教案
教学目的:、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2、理解诗歌内容及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准确流畅地背诵这首诗歌。
3、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唤起学生深入思考的意识,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把握诗歌中的景与情、事与情,领悟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感悟诗歌的意境。
突破方法:在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节奏,感知诗歌的内容,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朗读法
2、合作探究法
3、活动式教学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一组有关战争题材的,感受到了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疾苦。反映战争的文学作品自古就有,古代文学作品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杜甫的诗歌。他的诗歌立足于现实,广泛而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石壕吏》就是这一题材的代表作品。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杜甫,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浓郁悲壮、语言瑰丽,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高峰,在文学上起着继往开来的作用,杜甫则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作今存1400多首。着有《杜工部集》。
2、写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见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着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
三、出示目标、熟读、背诵全诗。
2、体味作者情感和作品意蕴。
四、朗读诗歌,感悟内容。、老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感情的表达。
2、给生字正音。
逾
邺
戍
妪
咽
3、采取学生自读、同桌互读等多种方式朗读诗歌。
4、小组讨论,理解诗歌大意。
5、指名学生复述故事。
五、问题探究,深入理解。
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并由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学生补充。、按照故事的发展过程,这首叙事诗可分为几个部分?
三部分: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是故事的开端。
二:故事的发展和高潮。借老妇人的口述,写出战乱给这一家带来的遭遇。
三:故事的结局。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老翁回家,以浓重的悲剧气氛作结。
2、该诗开头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用原诗回答。
有吏夜捉人。
3、为什么不说征兵?而捉人为什么在夜里?官吏来捉人时,老妇干什么?
明确:当时朝廷腐败,让百姓负担沉重的兵役,繁重的徭役,百姓苦不堪言,是时征兵性质已变,因而是捉兵。
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们白天躲藏或反抗,无法“捉到”,夜间“捉人”,可见手段之狠毒,又可见人民处境之艰难凶险。
4、诗的二三段所叙述的故事从何而来?从哪句可以看出?
明确:是隔门听来的。“听妇前致词”里的“听”可以表明。
5、本文的主体部分是“吏”与“老妇”的对话,老妇的回答是从几个方面来说的?
三个方面
第一:服役惨景:“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第二:家中困境:“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第三:被迫服役:“请从吏夜归。
6、从诗题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中对差吏描写很少,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诗人明写老妇,暗写差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诗人一向憎恨统治阶级压迫人民的行径,但当前这场平叛战争是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敌当前,人民应当为此作出牺牲。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他赞扬老妇自请应役的精神,而对统治阶级爪牙的残暴只是储蓄地予以揭露。
7、你能从老妇的回答想像一下“吏”的表现吗?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展示。
8、这一首叙事诗表现了什么主题?
这首诗通过叙述差吏趁夜间捉人服役、连老妇人也不放过的见闻,表现了诗人对安史之乱中百姓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六、学生活动
分小组把这一首诗歌改编成一幕短剧,并作表演。
七、再次朗读诗歌。
八、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