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 美 为 美诗词五首的整合教学
大 美 为 美
——《诗词五首》的整合教学
重庆外国语学校王 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十五课《诗词五首》的内容为:曹操《观沧海》、王湾《次北固山下》、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辛弃疾《西江月》、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直希望能够让零散的课文更成序列,希望零敲碎打式的语文教学更具有整体性,便尝试在相对独立的 单篇课文之间寻找着融合点。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课例。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诗词五首》。咱们先从最简单的元曲《天净沙·秋思》 学起。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诵,读得流畅,读出感情。(生自由朗读、个人读、齐读,配合读,比较读,教师指导读,背读)师: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课文的插图,你觉得这幅插图画得好吗?说说你的意见。
生:总的来说画得不错,画面的整体感觉比较凌乱,曲线也用得比较多,可以表现出诗人心乱如麻的感受。
生:树干画得比较苍老,符合诗歌悲凉的气氛。
生:诗中说是瘦马,可画中的马还比较健壮,马腿上的肌肉都看得很清楚,应该把马画得瘦骨嶙峋一些才好,而且最好是老马。
生:我觉得人不一定非要骑在马上,如果由人牵着马走,岂不是更能表现出鞍马劳顿的味道?因为连马都累得走不大动了,人心情的落寞就可想而知了。师:很有创意。人骑马还是人牵马的问题还从来没有人争论过呢!
生:图中人物的表情很到位,但马的表情还可以更忧郁一些。
生:水流太湍急了,诗的节奏比较慢,水流得缓慢一些比较好。
生:插图中的树也有问题。图中远处的树给人郁郁葱葱的感觉,近处的树却是光秃秃的。这样的对比太强烈了。我认为老树上如果有几片摇摇欲坠的叶子更能体现沧桑之感。生:枯藤呢?插图中根本没有枯藤。如果能画出枯藤与古树的缠绕就好了。生:远处的夕阳可以画得朦胧一些,还可以画出半边已经落下山的样子,渲染出傍晚的气氛。
生:插图中鸟儿们飞得很轻盈很高很快乐,哪里是昏鸦啊。我认为鸟可以画得沉重一些,笨拙一些,最好让大部分鸟栖息在枯枝上,因为“秋思”的画面应该凝重。
生:风呢?如何体现西风?图中并没表现出来。
生:可以在茅屋上画些淡淡的炊烟,炊烟袅袅,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感就更足,风的动感也表达出来了。
生:画中人可以不戴帽子,让发丝微微飘起,西风不就出来了吗?
生:本是游子思乡图,作者却很花一些笔墨去写温馨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不是矛盾了吗?
师:这个问题问得很有价值。
生:不矛盾。这叫反衬,以温馨衬凄凉嘛!
生:对,游子触景伤情,别人是天伦之乐,自己却是沦落天涯,羁旅漂泊,这种对比痛彻心怀啊!
生:除了细节的问题,我觉得插图最大的问题是整体构思上的毛病。我读完这首诗,眼前浮现的是一幅古道苍苍、秋风萧瑟的图画;可是这幅图给我的感觉太拥挤了,甚至是太热闹了。
生:可能是景物都挤成了一堆的原因。我们可以把整个画面的格局完全改变,把这幅拥挤的图画变成视野开阔一些的图画:小桥流水人家安排得远一点儿,让古道的纵深感强一些,夕阳和远山真正地成为背景,让时空尽可能地大,以反衬出主人公的渺小和孤独。我觉得这样构图也是可以的。
师: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吴语寒同学和冉雪立同学的发言很有意思。同样是表现游子的羁旅之思,吴语寒同学认为插图作者的构思是正确的,狭小的拥挤的凌乱的构图正好可以表现诗歌的意境;而冉雪立同学的意见恰恰相反,他认为构图应该开阔些,用比较渺远的视觉效应来表现游子的孤单寂寞。老师认为,他们的评论都很有见解。这其实已经涉及到了中国古代审美的两种境界:小美和大美。比如下面这些写愁的诗句,凭你的直觉,你认为是小美,还是大美呢?
师: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生:小美。
师: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生:大美。
师: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生:小美。
师: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生:大美。
师:同样描写愁,同样都写得很美,你们判断小美和大美的标准是什么呢? 生:小美描绘的场景很小,大美描绘的场景很大。
师:当然这样表述还不是很准确。我们平时说情感的“小”是指情感是私人化的,没有直接和国家民族的利益联系起来。但“小情感”可以“大表达”,这个“大”,一指笔势张扬,气韵开阔,二指想象奇特,瑰丽雄伟。用“大美”来表现“小情”,往往会产生特别的审美效果。今天,对本课另外几首诗歌的学习,我们就主要从这个角度来探讨一下。现在请大家自由反复朗读,认真看注释,也可以翻看你们手上练习册上的一些辅导资料,弄清诗意,感受诗情,然后从“小我”和“大美”的角度来议一议这几首诗。(学生自读自学,和老师同学讨论)师:好,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先从整体上谈谈。
生:我觉得这四首诗歌和《秋思》一样,写的都不是国家大事历史风云,写的都是比较私人化的生活和感受。曹操是刚刚统一北方、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的时候写下 《观沧海》这首诗的,抒发的是英雄的抱负。王湾写的其实也是一种游子情怀。白居易是春游之后赞美西湖的春天,辛弃疾写的是一次乡村之游。师:说得好,从写作题材来看,和《秋思》一样,这四首诗都和国家民族没有直接关系,写的都是个人的生活,表达的是个人的“私感情”。请四个同学分别用一句比较凝练的话来表达你对诗人情感情绪的理解,比如马致远孤苦伶仃,梦落天涯———
生:曹操一腔抱负,壮志凌云。
生:王湾思念家乡,感怀时光匆匆。生:白居易沉醉春色,乐不思返。生:辛弃疾为丰收喝彩,情趣盎然。师:哦,看来这些私人化的情感还是很不一样的,能各自用一个词来概括吗?比如马致远是“愁”—— 生:曹操是“壮”。生:王湾是“忧”。生:白居易是“喜”。生:辛弃疾也是“喜”。
生:辛弃疾用“惊喜”的“惊”比较好,是“路转溪头忽见”嘛。
师:这就对了。看来同学们是很聪明的,借助注释和参考资料,基本能弄懂诗意诗情。那现在咱们回到主题上来,私人化的情感能用“大美”的方式来表达吗?哪首最好说? 生:《观沧海》是最典型的私人情感大画面。你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好大的气派。
师:写到了日月银河了,当然是大。同学们注意,这是实写还是虚写?
生:虚写,是作者的想象。前面几句是实写,也很阔大啊!水是荡漾的水,山是挺立的山,树木百草是丰茂丛生的。生:波浪不是小波浪,而是“洪波”,而且是涌动着的“洪波”,可见是巨浪而不是细浪。生:“萧瑟”用在这里不合适吧,寒冷孤独的味道和前后文不相配。
师:问得好。大家查查字典,看看“萧瑟”的意思。生:“萧瑟”有两个意思。这里的“萧瑟”不是冷落凄凉,而是指风吹树木的声音。师:对了,我想起了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
生:不尽长江滚滚来。师:对,你看,“萧瑟”更体现出了境界的阔大不是。
生:老师,我觉得不仅是描写,只是“沧海”这个词语就能感受到曹操是在以大画面展现大胸怀。
师:对,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曹操的这首诗是“歌以咏志”,虽是私人情怀,却无不体现一个“大” 字:大眼界—— 生:大追求!生:大画面!生:大手笔!生:大胸怀!
师:关键是大胸怀!诗歌虽然只是抒发自己的一腔壮志,没有直接写到国家民族,但我们却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东汉末年群雄并起硝烟弥漫的历史风云,感受到诗人主宰江山舍我其谁的气概。这就是英雄!每次读曹操的这首诗,都会让老师想起另一位时代英雄——毛泽东。大手笔才能绘出大英雄,请同学们朗读拓展材料上的这首散文诗。诗人毛泽东(任先青)你用平平仄仄的枪声 写诗
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 常于马背构思
便具有了战略家的目光 战地黄花如血残阳 成了最美的意象 有时潇洒地抽烟 抬头望断南飞雁
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 雪天更善畅想 神思飞扬起来
飘成梅花满天的北国风光 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 屈指数算
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 轻易不朗诵
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 便站成了世界的诗眼 嘹亮了东方!
同学们,这就是大美,古人以大为美,今人同样以大为美。现在让我们用大声音大感情读出英雄的大胸怀大气概。(生气壮山河地朗读《观沧海》)师:“壮”和“大”的联系好像是很自然的,那“忧”和“大”呢?现在咱们说说王湾的“大”。同学们可以从比较《次北固山下》和《秋思》入手。
生:两首诗写的都是游子思乡,但一幅画面很明丽,一幅画面很苍凉。
生:一幅很明快,一幅给人的感觉很凝滞。
生:一幅很阳光,一幅很晦暗。
生:一幅感觉步履轻盈,一幅感觉步履蹒跚。师:大家的感受和表达都很独特,“明快、阳光、轻盈”就是因为诗人在景物描写的时候从“大”入手,你发现了吗? 生:最“大”的是第三、四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你看,宽阔的水面,浩荡的春风,很大。师:这是空间的“大”。生:“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句写了白天和夜晚的更替,还有季节的交换,给人的感觉也很大。师:可以说这是时间的大。
生:还有第一二句中的“青山”和“绿水”也会让人产生春光无限的美妙联想,境界也很阔大。
生: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 帆悬”的时候“行舟”,给人的感觉速度很快。生:“归雁”和“老马”相比,也是轻盈的快速的。
师:对了,诗人写作对象的选择和场景的选择赋予了这首游子吟开阔豁达的忧思之美,这当然是一种大美。看来,哪怕是人类的灰色情绪,我们同样可以用“大”的方式来表达。因为“大美”,更容易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果说《秋思》让我们感伤的话,那么《次北固山下》则让我们在感伤中会产生意气风发的更加珍爱生活珍爱岁月的豪情了。来,读出这忧和明朗交相辉映的感情。(生动情朗读)
师:如果连最具私人化的“忧伤”都同样可以表达为“大”,那快乐和惊喜就更不用说了吧。现在大家再说说《钱塘湖春行》和《西江月》。生:“水面初平云脚低”,诗人的视线拉得很远,观察的画面很开阔。生:“最爱湖东行不足”,看来诗人走了很长很长的路,游览了很多景点,这次所见所闻很丰富。
师:哦,诗人看到的不是一幅图,而是一轴长卷。
生:诗人既抬头看“早莺新燕”,又低头看“没马蹄”的“浅草”,视角的变换也很丰富多彩。
生:我最喜欢“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这个“渐”写出了就是在西湖花儿开的繁盛程度也不一样,还暗暗地写出了诗人行踪的变化和心境的变化。师:妙!心境是如何变化的呢?
生:景色越来越美好,所以诗人的眼睛应接不暇,心情自然越来越兴奋越来越快乐。
生:我来做个总结。这幅长轴有山有水,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春意盎然,绚丽缤纷。
师:这次游春,诗人的心情是明亮的,西湖的大气之美,让白居易的这首诗在细腻柔美之外也不乏大气。当我们把杭州西湖和扬州瘦西湖放在一起的时候,你就更能够鲜明地感受到“大美”和“小美”的区别。以后大家有机会一定去感受一下这不同的美。
《西江月》呢?这首词写的是丰收之乐,是不是也有“大”的特点呢,大家品品。生:比较大气的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句最能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稻香千里,蛙声一片,真让人心情舒畅。
师:蛙声一片,是不是很吵闹啊?这和《钱塘湖春行》中的鸟叫的声音一样吗?
生:不一样。白居易笔下的春天是热火朝天,而辛弃疾笔下的夏末是安静的,从“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可以看出来。这些声音都是陪衬。师:这个叫:蝉噪——
生: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师:对,这种安静让人的心情不拥堵,让诗人的思维和情感处于一种宁静而又敏捷的状态,这也是“大”的一种表现。师: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天外的星是七八点,山前的雨是两三点,都是很小的数目,为什么诗人不选择星星很多和雨很大的时候来写呢?
生:少就给人一种开阔明朗的感觉啊!生:前面是“蛙声一片”了,已经有点儿闹腾了,拥挤了,这个时候的星星少点儿,雨少点儿,给人的感觉是诗人的情绪更飘逸更悠闲。
师:有意思!从美学的角度来说,这叫“空白”,留白留得好,诗文中绘画的韵味儿才足。生:我喜欢最后一句,“路转溪桥忽现”,让我想起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用这个句子结尾也能让人产生美好的联想。
师:这叫言已尽而意无穷。诗里的故事结束了,读者想象中的故事又开始了,诗歌的境界因此而得到了无限的扩大和延伸。这也是一种大美,意蕴无穷的大美。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不仅要读出沉醉,还要读出向往。来,我们把自己想象成白居易和辛弃疾,通过朗读去游西湖,玩乡村。(生动情朗读)
师:同学们,学诗的角度有很多,今天老师给同学们提供的这个角度比较新奇一些。文学之美是丰富多彩的,“小美”与“大美”的划分仅仅是其中一种比较形象的划分。“小美”有“小美”的精巧细腻迷人,“大美”有“大美”的磅礴壮阔动人。中华民族是一个含蓄而又激情洋溢的 民 族,所以,“小美”与“大美”都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很多著名的篇章。你们是朝气蓬勃的青年一代,老师更希望在你们的笔下读到大胸怀,大气魄,大追求,所以老师才非常急切地想让你们意识到“大美”之美。“大美”在文学史上是绚烂辉煌的,我们随便举出同学们熟悉的诗句,其动人心魄的原因都来自诗人张扬的笔势和瑰丽的想象。师:蜀道之难——— 生:难于上青天。师:大漠孤烟直—— 生:长河落日圆。
师:接天莲叶无穷碧—— 生:映日荷花别样红。师:忽如一夜春风来—— 生:千树万树梨花开。师:千里冰封—— 生:万里雪飘。师:读万卷书—— 生:行万里路。
师:老师今天念叨的“大美为美”四个字来自于当代散文大家余光中的一本著名散文集,它的名字就叫做《大美为美》。当代散文有“小品文”和“大品散文”之分,余光中则是大品散文的代表作家。余光中曾说过这样的话:要让中国的文字,在变化各殊的句法中,交响成一个大乐队,而作家的笔应该一挥百应,如交响乐的指挥杖。一位作家这样品评余光中的大品散文:他的想象是一架波音 747 巨型客机,需要又阔又长的跑道起飞,也需要浩瀚的空间来展示壮观的翔姿。这些精美的阐述让老师想起了天风海雨式的屈原,想起了驰骋于九天的庄子,想起了诡异奇崛的李贺,只有体悟了“大美”,我们才能真正走进中华文学的灵魂深处。最后,让我们朗读几首典型的“大美”诗作,结束这堂语文课。(学生齐读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李白《关山月》和谭嗣同《狱中题壁》诗).
第二篇:诗词美
序号:80
姓名:李晶晶
院系:会计学院 审计3班
文体:议论文
论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所有中国人引以为傲,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而古典诗词更是中国文学的精髓,以其独特的魅力被视为传统文化瑰宝。
研究诗词,最主要的就是研究诗词之美。诗词的美体现在句子的凝炼,体现在思想的深度上。意境之美,哲思之美,音律之美,自然之美,语言之美等等。数不胜数的美在诗词中可以体现出来。
意境之美
研究诗词的意境之美,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思想情感与环境描写的完美融合。
“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1】讲的就是诗词意境之美的重要。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便以简洁但意味深长的诗句来体现他的那种意境。而近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当中用了三句诗词来表达三种意境,从而说明成大事者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为“无言独上西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为“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种境界,三句诗词,这是多么简练的概括。仅仅用了三句便将创业时的无人理解,创业中的劳苦,创业成功的喜悦写了出来。而且不仅仅于此,其实不论是在创业,还是做学问,还是其他的,都可以用这来形容。这难道不是一种美吗?
李煜的诗词中充满了泪水,而他最高的艺术成就恰恰就是他在国破家灭之后取得的。“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最后的词中,到处都充满了伤感。优美的句子,体现出的却是他的绝望。正如缪塞所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1】出自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
哲思之美
李商隐的诗,在思想上就能很好的体现这一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无题》)人们常用来歌颂老师辛苦工作,表现一种奉献的精神。“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同样的表现了恋人之间那种默契和爱意。而在《登乐游原》中更是一句千古绝唱,“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此种艺术哲思,虽经千年而不变色,人们总能够从中得到共鸣。一种悠远的,更加接近于本质的东西从人们的内心中分离出来。而苏轼也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毛泽东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也写得非常好,非常有气势,也很有哲理。正如,“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毛泽东经历了长期的军事斗争,写出来的诗词也分外的有气势,有分量。“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散发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沧桑感。“渡远荆门外,来从出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展现了山河云月变换的宏伟境界,整个大境界因人物而变换。这些无一不体现着浓浓的哲思之美。
音律之美
音律之美,则论述了诗词中最重要的元素之:音律。有了和谐的音律,诗词才有了韵味,有了鲜明的节奏,语言才会抑扬顿挫,读起来朗朗上口。和谐的音律总能与诗的内在感情保持一致,能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古代诗歌的音律要求是相对严格的。五言诗、七言诗让诗的音律美发展到了最峰,词曲更标志着音乐曲调艺术的繁荣。因此诗歌的欣赏,首先要从音律美的角度去领略赏会。诗歌的平上去入、抑扬顿挫,韵律节奏不仅仅是一个形式的问题,更是内容的一种体现。诗人词家的要务在精于审音辨字,这决定了对遣词造字的运筹要合乎音律的规定,显现其驾驭语言音律的真实功夫。比如,诗词的平仄、对仗、逗字、停顿、词序、叠词等,并不是诗人词家“玩弄”文字的一种习气,而是由字音、乐律的精微配合所产生的一种语言的艺术。高考中常有这方面的考查。
用诗词来表现音律之美,当数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中那优美的语句用来表达音乐简直就是令人叫绝。“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是多么形象的描写啊,仿佛就在耳边响起了那动人的琵琶声。更有“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到最后连形象描写都抛开了,而以一种更加贴近意境的东西来描绘。我想每一个读完《琵琶行》都会想起这样一句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另外,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同样也是有关音律的名篇。“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将音律的描写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又比如王安石的《示长安君》:“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颔联借景抒情,“供笑语”表达了相逢的欢乐,“话平生”则道尽了人生的沧桑:二者相互映衬,添上了一层悲凉况味。“草草”“昏昏”是叠词,“草草”可见酒菜的简单,欢聚中有些许不足;“昏昏”则烘托了人物情感,暗示了将别的伤痛。“草草杯盘”“昏昏灯火”,叠词妙用,既和谐了诗歌语言的韵律节奏,又营造了抒发情感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更容易生发悲怆之情。
诗词语言由音定律,变化组合,语言便会产生无穷的奇致妙趣。
自然之美
自然之美,概括了写景诗词的妙处:动词、虚词用得恰到好处,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达到了悠扬委婉、活跃情韵的美学效果。
自古以来,写景的诗句多不胜数。借景抒情,是写景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都是有名的写景诗句。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充满了恢宏的气势。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寥寥数语,一幅动人景象就此铺开。而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长诗在写景上堪称完美,以至于有人称之为“孤篇盖全唐”。他将音乐美,景物美,还有意境美融合在一起。发古之幽思,写景中加入了历史的厚感和美感。“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由景入情,浅浅说去,节节相生,句句翻新。至“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处,达到了顶峰。
语言之美
语言是有性格的,正是这种性格,让人们在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看到的是“关西大汉,弹铜琵琶,执铁绰板,高歌‘大江东去’”的情景;而在读柳永的《雨霖铃》时,看到的则是“
十七、八岁的女郎,手执红牙拍板,轻唱‘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情景。同时,语言又是有语体区别的,从而使语言有了俚俗与典雅之别。
如北宋晏几道的《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gāng,油灯)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这首词语言明快、典雅。上阙用 “殷勤”“拼却”“舞低”“歌尽”等词,下阙用“几回魂梦与君同”“犹恐相逢是梦中”等语言,直接而鲜明地将当年相聚时的欢乐、别后相忆及再相逢的喜悦几近直白地表达出来。但作者又善于铺彩设色,如用“彩袖”“醉颜红”“杨柳”“桃花扇”“银釭”等词语、意象,又善于经营工巧雅致的句子,如“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语言显得典雅。正如古人评价的“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秀气胜韵,得之天然”。
我国古代诗歌的语言美,还表现在语言的凝练上。我国古典诗词的语言极为精练,内蕴丰富,言简意赅。为达到字字珠玑的境界,古代的诗人呕心沥血。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等都是古人炼字的明证。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以寥寥的二十字,描绘出了一个幽静的环境。在“千山”“万径”的寥廓空旷之中画一“蓑笠翁”,在“绝”“灭”的死寂冰冷之中着一“钓”字,使全诗境中有人,静中有动。全诗通过描绘老渔翁寒江冬钓图,向我们展示: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渔翁的生活是这样凄冷孤寂,老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标独傲。如果我们再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这首诗还会带给我们更多的信息:在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失败以后,其主要成员被一网打尽,永贞革新烟消云散,柳宗元也被从政治权利的中心抛了出来。在荒凉偏僻的南方,开始了漫长的流贬生涯。在柳州,他虽然得到了一个司马的虚衔,但既无官舍有无职责,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于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和苦恼。因此,那个在寒冷寂静的环境里,不怕天寒地冻,不惧皑皑白雪,忘掉世间的一切,专心致志钓鱼,形体孤独,性格清高孤傲,凛然不可侵犯的渔翁的形象,正是柳宗元孤标独傲、超然物外的形象的真实描绘。一首二十字的小诗,竟然蕴涵了如此至多的信息,使我们不能不惊叹古典诗词语言的凝练。
阴柔之美
阴柔之美,包括四种意境:浓艳瑰丽,淡泊静谧,清新素雅和凄冷寒凉。
以李清照《声声慢》为例。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所写的名篇之一。那时,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她和着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给人一种凄冷寒凉的阴柔美感。
在如柳永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 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 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 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的上片写临别之情景:“寒蝉”暗示深秋,“凄切”声渲染了秋之凄凉。骤雨已过,船将启锚,喝酒无绪,留下又不可能,于是只能“执手相看泪眼”,但却“竟无语”而“凝噎”。别后如何?作者作了一番想象:烟波浩渺,千里无人,浓浓的云雾笼罩着广阔无际的“楚天”,这是何等的空旷、冷寂!下片再设想别后相思之苦。从古至今,别离伤情,更何况是在“冷落清秋节”!醒来如何?虚景实写:晨风习习,残月如钩,已给人凄清冷落之感,加之“杨柳依依”招惹离愁,此去一年又一年,何时才能相逢?如此这般,“良辰好景”也形同虚设了,即使有千万柔情蜜意,但恋人远在天涯,又能对谁说呢?
这首词以“伤离别”为线索,随着时间、空间的推移,感情也逐渐升华。语不求奇,但情意缠绵,酣畅淋漓。基调虽过于低沉,但发自肺腑,恳切真挚,给予鉴赏者的,是一种柔性的美感。
阳刚之美
阳刚之美,也包括四种意境:雄奇阔大,旷放开朗,苍凉悲壮和深邃沉郁。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境界可大不一样: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 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话,多情应 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借赞美赤壁风光、缅怀古代风流人物的业绩。抒发了壮志难酬的不平之气。时而豪放旷达,时而沉郁、悲慨。起笔两句高唱入云,气吞万里,创造了一个气势奔放、雄浑豪迈的诗般的意境,给予鉴赏者的无疑是一种刚性的美感。
再读中唐卢纶的《塞下曲》: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诗人抓住战士列队准备向敌军追击的一刹那间,画出浮雕般的英雄群像:一个漆黑寂静的夜晚,大雪弥漫,敌军全线溃逃了;一支轻骑兵,正列队准备连夜追击,一刹间,雪花竟积满了弓刀。意象雄浑豪放,是一首十分典型的具有阳刚美的小诗。
诗词鉴赏,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不仅要积累文学的、美学的、语言的知识,还要积累哲学的、史学的、民俗学的、心理学的以及自然科学的有关知识。积累丰厚了,自身的修养加强了,鉴赏时就能获得深层次的美感。
第三篇:毛泽东诗词:大美意象
毛泽东诗词:大美意象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也是独树一帜的大诗人。两种身份相互重叠、两种气质相互渗透,使他的诗作具有了一种前无古人、独步峰巅的大美意象。这种大美,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豪迈气派。
自信、乐观的英雄主义豪气,是毛泽东诗词的一个显著特点,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投身和主导的革命伟业刚刚起步,尚未经历太多的坎坷、体验太多的磨难,因此他这个时期的作品明净、清朗、纯粹,洋溢着理想主义的情怀。即将导演历史大剧、问鼎神州大地的青年诗人纵目天下,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在这幅山水大画中,众多船只乘风破浪、穿梭往还;矫健的苍鹰在万里长空大秀身段,姿态俊美雄健,动作刚劲有力;鱼儿在清澈的水中信游曼舞、恣意嬉戏——这正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画卷,是意气盎然、生机勃勃的青春画卷,是对未来充满美好期许的历史画卷!
这样的乐观主义基调从此就在他的诗作中沉淀并固定下来,成了毛泽东诗作的生命基因,即使在最恶
劣的政治、军事条件下,也没有动摇过,更不曾改变、遗失过。
在人民军队“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井冈山时期,面对“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险恶局面,是“我自岿然不动”的从容镇定;
在初创赣南闽西根据地的艰难岁月,是“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喜乐情绪,是“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迷人味道;
在突破敌军围追堵截的长征路上,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热烈景象,就连千里雪山都是白光粼粼、遍地灿烂,与红军官兵同开颜、共欢笑。面对“高天滚滚寒流急”的形势,诗人感受到的却是“大地微微暖气吹”的气息!这岂止是大地的微微暖气,分明是诗人的表情、心情,古今中外哪个诗人有此等豪迈?
二是悲悯情怀。
毛泽东虽然是一个在政治、军事舞台上叱咤风云、千锤百炼的巨人,却从来没有失去一个普通人的正常情感,最让他揪心动容的是百姓的苦乐悲欢。得知老百姓食不果腹的时候,会难过得流泪;听到某地根除了某种传染病,又兴奋得失眠。
在遵义会议顺利结束、红军取得战略上主动地位的有利形势下,呈现在他面前的景色却是“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落日西下、万山红遍、让无数文人墨客倾倒折服的壮丽景观,在毛泽东的眼中却像是遍地鲜血,令人触目惊心!那个时候,他想到的一定是牺牲在刑场上的一个个亲人,是倒在血泊中的一批批战友,因此心潮起伏、心绪苍凉。吟诵夕阳的诗句很多,比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等,都是惋惜美好时光的短暂。相对毛泽东的“残阳如血”,内涵、气象就单薄了许多。将“夕阳”视作“残阳”,凸显它的残缺性,由夕阳余晖联想到血染疆场、血洒征程,并因此而伤感、沉郁的,似乎只有毛泽东一个人。这种意象的形成和表达之所以能够成为毛泽东的“专利”,是由他的特殊经历和身份决定的——作为一个诗人,却又指挥过那么多的战役、面对过那么多的死亡;作为一个军事家,对死亡和鲜血却又具有诗人的敏感!面对身边一个个倒下的战友,当时可能来不及伤感,但隐痛并未因此消失,而是沉淀在记忆深处了,以致当别人激赏夕阳的万丈光芒的时候,毛泽东看到的却是它的残缺姿态,是鲜血的回归再现!
在长征即将胜利、偶有闲暇放纵一下诗情的时候,诗人的笔下还是对战友的牵挂思念。“天高云淡,望断
南飞雁”,他深情地目送着南飞的大雁,一直到它们消失在天际。我们不知道他向南方的战友们遥寄的是怎样的情思,但触摸这些文字的时候,已经感受到它们暖热的温度了。
开国前夕百废待兴、日理万机,但面对老朋友对待遇安排的牢骚抱怨,还得耐心地说服疏导:老朋友啊,“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风物长宜放眼量”。昆明湖虽然湖小水浅,但观鱼看景并不比大江大河差,将眼界放大一些才能领略到好风景的妙处啊!
三是宏大气象。
如果说豪迈气派反映的是毛泽东精神世界的质地,那么宏大气象说明的就是他精神世界的容量。容量有多大呢?“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座座顶天立地的磅礴大山蜿蜒起伏,犹如温顺细碎的浪花、轻轻一握的泥丸——这是他精神世界的空间包容度。“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是他精神世界的时间包容度。30岁离开湖南、奔向革命风暴中心的时候,就写下了“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以这样的决绝气势抒写自己改造旧中国的信念意志。从此,诸如昆仑、寰宇、四海、五洲、汪洋、北国、长城之类的宏大词汇就成了他诗作中最常见的意象关键词。
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同时成为伟大的诗人,是诗歌的幸事。他为多姿多彩的诗歌长河贡献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增添了一道绚烂的风景,也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养分。
第四篇:中华诗词之美大作业
学 生 实 践 报 告
(文科类)
课程名称:中华诗词之美专业班级:1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W专转本)(1)
学生学号:1604554002学生姓名: 高红梅
所属院部:机电工程系指导教师: 郑利锋
2016——2017学年 第 二学期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浅谈徐志摩的一生
绪论
徐志摩是贯穿“新月派”前后期的主要人物代表,他热烈追求“爱”、“自由”与“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1]。他那活泼好动、潇洒空灵的个性与其不受羁绊的才华和谐之统一,形成了徐志摩诗特有的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他不仅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诗坛上一位很有声望的诗人,也是一位颇有争议的传奇人物:他痛恨黑暗腐败的社会,同情人民遭受的不幸,却找不到出路,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他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意识,曾向当局举报并最终破获了一起毒品走私案件;他赞美列宁,认为“他的精神竟可以说是弥漫在宇宙间,至少在近百年内是不会消灭的”,但又声称“我不希望他的主义传遍。我怕他。„„铁不仅是他的手,也是他的心”。[2]之前在公选课上讲ppt的时候我介绍过他的一些介绍,但是由于时间有限,没能很深入的去谈到徐志摩的一生。所以今天借这个写论文的机会,再来好好的谈一谈徐志摩这个感情生活比较丰富,诗集富有内涵的诗人。
一、诗人简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市。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英国时改名志摩,中国著名新月派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社成员,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进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校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春,在北京办起了俱乐部,出于对一本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集《新月》的兴趣,提名借用“新月”二字为社名,新月社便因此而得名。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诗评》周刊。1928年3月,创办《新月》月刊,同年11月6日,作《再别康桥》。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年仅36岁。被认为是诗坛上的一颗流星。
1、求学之路 1908年在家塾读书,成绩总是全班第一。
1910 年,徐志摩满十四岁时,离开了家乡,来到杭州,经叔沈钧儒介绍,考入杭州府中学堂,与郁达夫、厉麟似同班。他爱好文学,并在校刊《友声》第一期上发表论文《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认为小说裨益于社会,“宜竭力提倡之”,这是他人生的第一篇作品。
1916年秋,离沪北上,到天津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的预科攻读法科。1917年,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徐志摩也随着转入北大就读。这一时期他广交朋友,结识名流,由张君劢、张公权的介绍,拜梁启超为老师,还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大礼。可以说梁启超是对徐志摩的一生影响最大的
1919年“五四”革命运动的浪潮波及到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中,徐志摩也为爱国心所驱使,参加了当地留学生所组织的爱国活动,经常阅读《新青年》、《新潮》等杂志,同时,他的学习兴趣,逐渐由政治转向文学,因而得了文学硕士学位。
1920年徐志摩已在美国待了两年,但他对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掠夺的疯狂性、贪婪性,讲求物质利欲却感到厌倦,他又受到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吸引,终于摆脱了哥伦比亚的博士衔的引诱,买舟横渡大西洋,不料罗素个人生活发生意外的变故,致使他不曾达到跟随罗素从学的夙愿,结果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里混了半年,正感着闷想换路走的时候,他结识了林长民及其女儿林徽因,并由于林长民介绍,认识了英国作家高斯华绥·狄更生。
1921年由于狄更生的介绍和推荐,徐志摩以特别生的资格进了康桥大学(现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开始创作新诗。
2、飞机遇难
1931年11月19日早8:00时,徐志摩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为外国使者举办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当飞机抵达济南南部党家庄一带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不料飞机撞上开山,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机上人员(两位机师与徐志摩)全部遇难。关于他遇难的原因,除直接原因林徽因外,还与陆小曼迟迟不肯答应北上,以及大雾影响、主机师王贯一前晚准备女儿婚事忙到很晚,飞行时精神太差有关。
二、情感经历
那么讲到飞机失事,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他的情感经历吧。徐志摩一共有3段较为典型的感情经历。(1)张幼仪
徐志摩1915年,和张君励的妹妹张幼仪结婚。但是,徐志摩对张幼仪毫无感情。在英国念书时结识林徽因,促使他决心离婚。1922年两人在柏林离婚,而且还在国内发表了离婚通告,成为当时的头号新闻。在离婚以后,她继续侍奉公公,抚养儿子,并在上海创立时装公司、女子银行,开风气之先,业务也相当发达,直到56岁才再次结婚。
她表示“你总是问我,我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可以肯定地说,张幼仪是最爱徐志摩的,因为她对徐志摩的爱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的,甚至不管徐志摩爱不爱她。
(2)林徽因
徐志摩把自己的感情全部倾注在林徽因身上。1922年徐志摩回国,就是为了追求林徽因。林徽因是有名的才女,在五四时期也是比较著名的女性作家。她与徐志摩相识时只有17岁,两人虽然相知很深,但最后林徽因还是嫁给了梁启超之子、后来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从此林徽因成为徐志摩梦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一个完美身影。林徽因对徐志摩也有很深的感情。林徽因拣拾了一块失事飞机的碎片珍藏到去世,并提议设置“志摩奖金”鼓励文学青年。
多年以后,林徽因也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
(3)陆小曼 随后,徐志摩又把感情转向陆小曼。陆小曼当时是北京社交场中有名的美女、才女。能诗能画,会唱歌,会演戏,能写一手蝇头小楷,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行为举止落落大方,彬彬有礼。
当时,陆小曼已经结婚。她的丈夫王赓,毕业于清华大学,后来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读哲学,又转到西点军校攻军事,他与美国名将艾森豪威尔是同学。1918年回国,第二年,被北洋政府任命为我国出席巴黎和会武官。后来,王赓回国,到哈尔滨当警察局长。王赓虽然对陆小曼非常关爱,但是,陆小曼对他并没有很深的感情。后来,画家刘海粟的斡旋、帮助,陆小曼离婚。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在婚礼上,遭到证婚人梁启超的训斥:希望不要有下一次。婚后的徐志摩并非进了天堂,他父亲始终不承认陆小曼这个儿媳,而陆小曼整日沉浸在上海的社交场上,生活奢侈,挥金如土。住豪宅,有汽车,有专门的厨师,有很多佣人,还有专门的按摩师。一些日用品,如服装、化妆品,手帕等是法国进口的。陆小曼日常生活懒散,特别好吃。徐志摩说陆小曼,“你一天就是吃,从起身到上床,到合眼,就是吃。也许你想芒果或是想外国白果倒要比想老爷更亲热更急。”[3]
总的来说,徐志摩的感情生活是很丰富的,这也许跟他是浪漫主义诗人有关吧,他对自己的第一任妻子张幼仪所做的事情有点过分,张幼仪还是有情有意的,但是没有感情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这是一种束缚,不该让这样的错误一直错下去。对于林徽因,我想徐志摩应该是喜欢过吧,但这不是爱,谁不喜欢漂亮美好的事物呢。要说陆小曼的话,我很欣赏他,他为徐志摩放弃了很多,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我由忠的敬佩她。
三、诗集赏析
徐志摩的单纯信仰包括“爱”、“自由”、“美”,实际上,是相当宽泛的个性主义和人道主义。这就决定了徐志摩诗歌思想的多样性。五四文学流行的思想主题,几乎在徐志摩在诗歌中有所涉及。比如说,社会批判的《大帅》、《人变兽》、《太平景象》批判军阀战争的罪恶。还有关怀弱者的《叫化活该》、《先生,先生》是乞丐的悲惨生活和命运,《盖上几张油纸》是写一个普通妇女不幸。但是,徐志摩最擅长的、写的最好的内容是关于爱情和追求自己的精神理想的。
1、《雪花的快乐》[4]
这是一首爱情诗,也是徐志摩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诗是用“雪花”飘落这种自然现象,象征自己的执著的爱情追求。诗歌的才华,除了音乐性以外,更主要地体现在想象力上,把雪花与自己内心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客观事物与内心情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非常别致的意境,但同时也很贴切。
2、《为要寻一颗明星》
诗仍然以“星星”象征理想,但是,却更多地突出了对理想追求的艰难困苦的历程,有一种悲壮感。“骑着拐腿的瞎马”意味着追求者本身就存在着缺陷,“茫茫的荒野”象征着追求者所遭遇的艰险的境遇。最后虽然出现了光明,但是,追求者却死去了。
3、《我有一个恋爱》
诗的标题是恋爱,但是实际上根本不是爱情诗,而写自己对美好人生理想的渴望和憧憬的。是诗人美好而坚定的人生信念的书写。尽管现实、人生有许多不幸、苦难,尽管诗人也有过悲伤,但是,仍然对人生有执著的憧憬。作品用“明星”来象征心中的憧憬、追求,用一系列的意象衬托,来表达这种人生追求。徐志摩说,他从小近视,从来看不到星星,第一次带上眼镜,到晚上抬头一看,满天的星星,非常激动。星星对于徐志摩有很大魅力,他喜欢用星星的意象。
4、《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这首诗也非常著名。这里爱情和理想几乎完全容为一体,无法分开。“我不知道风是往哪一个方向吹”表达的是一种迷惘困惑的心境,对于理想的渴望,仿佛总是处在一种迷离而朦胧的梦境之中一样,一方面是一种甜蜜的陶醉,另一方面却又感到与理想的距离,流露出无奈的悲凉和失落感。
5、《沙扬娜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是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甜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这首诗,在短短的四句中就把日本女性的情态、性格表现出来。诗歌抓住日本女性的一个日常行为,然后,用比喻去表现这种行为性格、情感。
6、《苏苏》这首诗有一定的叙事性,在叙事的框架中展开想象。只是写一个女性的悲剧命运。但是,并无更具体的叙述,主要是情感抒发。
徐志摩的那些最出色的诗歌,几乎都是这样一种灵动飘逸的意境。《雪花的快乐》、《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有一个恋爱》、《再别康桥》等等,几乎全部是这样的抒情格调。徐志摩对理想的歌咏,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往往以追求爱情来象征追求理想。
有一些爱情诗,明显地是以追求爱情隐喻着追求理想。所以,朱自清说,“他的情诗,为爱情而咏爱情,不一定是生活的表现,如西方诗人一样。”茅盾:“我以为志摩的许多披着恋爱外衣的诗,不能够用来当作单纯的情诗看;透过那恋爱的外衣,有他的那个对于人生的单纯信仰。”
附录
参考文献
【1】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2】徐志摩:《徐志摩精品集》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年版 【3】《致陆小曼1931年月12日》
【4】1925年1月17日《现代评论》第一卷第6期 【5】《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
第五篇:感受诗词之美
感受诗词之美
(领)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光辉。(领)故事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的心窝(领)春天花红柳绿,夏天荷花映月(领)秋日夜色如水,冬日白雪皑皑
(合)古诗中描写的诗优美动人,韵味悠长,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四季风景的轮回。一
春之歌
(领)花开了,柳绿了,春来了(幼儿)《咏柳》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领)春,迷人的字眼,柳绿花红,莺歌燕舞,万紫千红,令人向往
(幼儿合)《春晓》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二
夏之歌
(领)夏天来到我们身边,听到了蝉的叫声,那是婵对夏天的欢迎歌。
(幼儿合)《所见》清
袁牧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领)西湖美景荷花丽,碧莲满湖夏日来。
(幼儿合)《小池》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三 秋之歌
(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塞上秋来风景异
(幼儿合)《芙蓉楼送辛渐》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领)秋天是一个怀乡的季节,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日子,让我们感到一丝秋意的同时,也感怀一丝伤感。
(幼儿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四 冬之歌
(领)冬天来了,带来了皑皑白雪,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
(幼儿合)《江雪》唐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领)虽然寒天动地,白雪皑皑,但是梅花却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传来阵阵香气
(幼儿合)《梅花》宋 王安石 墙角树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领)中国文化的历史是一个光辉的历史,它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中国素有诗国之称,诗是中华文明的灵魂,唐诗宋词赋予我们文学修养,也给与了我们文化的熏陶。
(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用现代诗表达新生活,新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