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交流中思考感悟 在展评中反思提高
在交流中思考感悟 在展评中反思提高 ——教导主任业务工作展评活动有感 十二道沟中心小学校
刘国芳
2014年10月16日至10月22日我有幸再次参加了教导主任业务工作展评活动,展评活动让我找到了自己与优秀教导主任间的差距;懂得了什么是认真、执着、坚持。较之第一次的业务展评活动虽一年有余但我感受到一些优秀教导主任的迅速成长,在本次展评中我们通过交流加深感悟,在思想的碰撞中引发我们对当前“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深入思考,正如一句话“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与高人为伍,你会勇攀高峰。”
一、校园处处是文化
踏入各校校园时给你的感觉就是:各校校园文化建设融教育与艺术为一体,使校园成为了一种会说话的空间。各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给在校师生创设一种氛围,陶冶师生情操,构建师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师生素质。我想各校师生在如此有心、用心的文化熏陶下他们的知情意行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校园文化以理念做引领
校园文化是全校的精神家园,有足够的心理向心力,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例如新小的“让每一个孩子绽放生命的光彩”十三小的“好习惯成就好人生”马小的“爱校求实
勤奋创新”。
(二)校园文化载体丰富
各校校园文化不仅在精神上作好师生的向导,更通过一面面墙、一幅幅画、一个个字等具体形式来承载,让一字一画、一草一木都会“说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橱窗文化。各校开辟有宣传窗,内容包括“校园十句警言”、“校园十佳”、“学生文明礼仪三字经”等,以此教育学生“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还设置了美术展示栏、公开栏、作品栏、卫生公布栏、安全宣传栏等,让师生全面了解学校的校容校貌、办学特色、教育管理,定期改变橱窗文化展示内容,以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
2、走廊文化。各校走廊墙壁上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用鞭策性比较强的名言警句作方向引领,主张学生自我创造,自我肯定。自制的条幅,给学生以理性的启迪,教育学生成人成才。实小、向阳、八小、新小等学校教学楼每层装贴本校教师字画及书写的名言,悬挂有经典图片,使师生无时无刻都接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真正努力实现“让学校的每块墙壁都会说话”
(三)班级文化。各校班主任根据所带班的特点,制定出了风格各异的班训,突出了立志以远、砺志以恒的特色。如十四小四年级的班级的墙面上有这样两行字“一步两步三步步步高升,一天两天三天天天向上。”“今天我比他人快一步,明天更比他人高一头。”简单的话语,深刻的哲理让班级的孩子能处于积极、乐观、向上的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各校班级还用照片、图片、鲜艳的彩纸、小花等点缀物的装扮各个专栏,营造了温馨的学习环境。例如:“教师寄语”“反思角” “读书角”等等富有创意大的专栏,使教室呈现出浓浓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顽强拼搏,敢争第一的积极的文化氛围。各校的班级用文化来滋养精神和灵魂的发育。
二、注重养成展学生风采
在本次的巡回中走进各校园,让我们眼前一亮的不仅是校园文化的精心布置,我们还感受到,各校校园干净、整洁,课间学生有礼有序,特别是二实小养成教育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孩子们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是实实在在的素质基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台起于垒土”,由此看出二实小孩子们的养成教育从小从点滴做起。正如一位教育家说过“养成教育重在‘养成’,好习惯是养成的。”在与二实小的宋主任的交谈中也感受到他们特别重视养成教育,重视孩子平日里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孩子们良好的养成习惯是他们持之以恒的结果。
三、“生本课堂”展教师风姿
如果说第一次的巡回给我们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指明方向,本次的巡回则是坚定了我们继续前行的决心,通过各校的优质课及教导主任展示课我们看到了“三疑三探”在各校的快速成长,看到“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的“生本课堂”。在巡回我们感受到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以来,教师观念的大转变,课堂效益的大提升。踏进每所学校听每节课我们都发现学生能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归纳创新问题,同时都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巡回中的每节课都展示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三个基本环节,很好地落实了新课改合作探究的意图,学生处于自由、民主、欢快的氛围之中,各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方法的选择,感情的释放,言谈举止的斟酌,对学生的悉心教诲,使学生获得心理愉悦感。学生在课堂上放得开,敢动、敢想、敢说、敢探,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师生、生生合作释放才情,展示自我的过程。印象最深的是十三小李主任讲授了《伯牙绝弦》一课,李主任的真情演绎,拨响了听课老师和学生们的心弦,让我们为之震撼、惋惜、悲叹。整堂课李主任收放有度,掌握自如,在解疑合探环节李主任以读为突破口,做到“读、感、悟、背”实现品读感悟、与语言积累相结合,带给学生情感的震撼、思想的启迪;八小学生课堂中的评价语言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学生的评价语言完整、用词准确,而且是富有针对性、导向性、建设性,学生的评价完全可以替代教师的点评,由此我们想到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深深的体会到他们在落实“三疑三探”评价原则时的付出与坚持;实小刘主任的数学课堂教态亲切、自然,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艺术精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刘主任教学中的各环节设计层层深入、由浅入深,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地、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实现了课堂中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总结规律——运用规律”,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四、评课交流迸溅碰撞火花
巡回中各教导主任评课贵在求真、求实不仅做到:一改:改进教学实践。二促: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更在与求新、求异:评课中大家据听课所感联系本校在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模式遇到的困惑与大家交流探讨“现阶段语文课怎样将读写有效结合”“语文课在合探环节如何有效实施小组合探”“面对思维特活跃的孩子教师应如何把握,使合探有序高效”等问题大家各抒己见,讨论热烈在语言交流思想碰撞中擦然灵感火花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育品质。
五、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
各校的常规教学管理较之去年规范化、精细化。无论是学校常规教学各项检查和教师的业务展评活动都注重过程管理、细节管理,都本着 “向落实要质量,向细节要效益”的原则。像多数学校的教案、作业检查记录、记分表、反馈材料一应具备,赛课方案、总结具体系统,所有平日考评结果都与学校的学期末评优评奖挂钩,完善奖罚机制,促进常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本次活动我们抱着一个学习的心态,我们收获经验,就要改变观念,付诸于实践因此以后的工作中,会做到:
树立四种意识。
一、服务意识:现在有句流行语:“领导就是服务”,用在教导主任身上最能体现其实质和内涵。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生,唯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
二、管理意识:教导主任是管理者,也是教育教学的实施负责人,因此有必要参与到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各个方面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把握学校发展和教学走向的脉搏,同时,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和提高业务能力。
三、前瞻意识:教导主任必须有“前瞻意识”,这要求提前进行学习,广种薄收,主动了解吸收前卫的理念和思想,指导实践,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敏锐地发现问题,进行思考、判断和规划。
四、终身学习意识:教导主任要多读书丰富自己,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
做到四勤
一、深入课堂,勤上课。在当前的“三疑三探”教育教学改革中,身为教导主任不但要有先进的理念为先导,更要成为教学上的排头兵,要能上课,能上好课,教导主任不亲临教学实践,不亲自走进课堂,不亲自与学生交流,不亲自接触课本,就不可能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的相关问题处理有深刻感受,就很难对如何抓好教学工作有一个明确的思想,很难赢得校内老师的信任,很难做好教学的指导工作。
二、用心听课,勤指导。身为教导主任的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要多听课,评课,要能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细节,用精炼到位、言简意赅的语言去评课,评课的目的不是水平甄别,而是增值、激励欣赏,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是改进实践、促进发展,是在我校内打造名师队伍。
三、认真学习,勤钻研。面对当前“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改革,我们要加强学习,丰富知识,充实头脑,要结合我们以有的教学经验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精华相结合,要会思考,解决当前教学面临的新问题。
四、抓好管理,勤反思。结合本次的教导主任巡回展评,反思自己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借鉴其他学校好的经验做法,改变我校常规教学状况。
一路走来我们深刻感受到姜校长讲的“乌鸦搬家”故事和“1.01的365次方≈37.8;1的365次方=1;0.99的365次方≈0.03 ”问题,“不改变”没有“积少成多
滴水穿石”的精神,学校将无发展,教学将无进步,我们在反思中体会“逆水行舟”的深刻道理。总之,本次的教导主任巡回展评给我们创造了交流研讨的平台,让我们“在交流中思考感悟 在展示中反思提高”。正如韩主任的常说的“你是谁不重要,关键看你和谁在一起。”今后我会以其他优秀教导主任为榜样,在工作中取精华、去糟粕,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学习、完善管理做真正的心中有爱,胸中有担,腹中有墨的合格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践行者、引领者。
第二篇:在学习中探究 在感悟中提高
在学习中探究 在感悟中提高
———观摩“三性三成”课堂教学模式有感
5月24日下午参加学校的“三性三成”教学研讨活动。在这次活动中,聆听了张红梅和黄艳梅两位老师的“三性三”观摩课。课后专家的点评为我们指引了前行的方向,家长的发言给了我们前行的动力。
“三性三成”课堂教学模式的“三性”是指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和实施原则:探究性、合作性、开放性。“三成”是指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的三个环节,具体包括个体预习生成、小组质疑合成、检测反馈达成。根据模式,结合黄艳梅老师执教的《除法的简便计算》谈谈我的心得体会。《除法的简便计算》,这节课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运算定律和连减的简便计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简便计算所用到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黄老师的课堂有以下几个优点: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整个课堂中,通过一组对比题的计算---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找出已知条件---自己解决问题----交流探讨方法----观察比较归纳方法,这几个步骤为主线,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这节课,黄老师采用了各种不同的训练形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计算兴趣。例如:独立计算、小组交流计算方法集体订正后计算、分组竞赛计算、同位相互写算式对方计算等。练习设计代表性强。本节课不管是引入环节、还是新授环节和巩固环节,黄老师设计的训练题目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例如在巩固环节第一组出示:1250÷25÷5和630÷7÷9,让学生在练习中充分运用所学习的知识。接着又出现第二组题目:540÷45及420÷35,这样的题是常见的需要运用连除的简便计算方法进行简便计算的题型,是检查学生理解连除计算题的情况,有一定综合性,对于中差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也是平常考试中常见的题目。可见黄老师在课前做了很充分的准备。
这节课的最大亮点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相带动、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其优点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由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我
乐学”的自主学习局面。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得多。并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动口、动手、动脑、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不愿意动脑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又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及时得以纠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正确率。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找出了问题的答案,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教学质量也会随之而提高。
这节课使用频率最多的一句话是:“我要质疑”。对于他人的错误提出质疑,并且分析解疑,这时数学常理。除法的简算方法很多,难道没有比自己简单方法都是不好的,都要去质疑吗?我觉得不尽然,方法的选择只要是简单的,适合自己的都是最佳方案,不应该受到质疑。更多的质疑只会适得其反,让一些能力稍微差一点的学生好不容易想出来的正确方法就是因为不是最佳方案而被质疑掉了,这个打击会损掉自信的。一节好课是不是就是讨论不断,质疑不停,就是心灵在碰撞,智慧在升华,能力在提高了?这是我的困惑……。
第三篇:在学习中感悟,在实践中提高
在学习中感悟,在实践中提高
学习一词,来源于《礼记·月令》:“鹰乃学习。”,意思是小鸟学飞,而如今,学习已经与几乎所有人息息相关。不仅是在学校的学生将学习作为生活的主旋律,工作的人亦是必须在学习中寻求发展,就连赋闲在家的老人都在通过学习丰富各自的晚年生活。而对于时刻面对着知识急速更新的我们,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成为我们每个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使我对新时期的学习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学习不仅是知识领域的拓宽,更是自身内在素质的提升,不仅是个人能力的进步,更是团体综合实力的提高。
《第五项修炼》对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技能分为: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体学习、系统思考,他希望建立的组织模式能够更适合人们的工作。在一个团队中,很多有共同理想的人组成一个大的学习型团队,使人们在团体中都能以自己的理想为目标,不断的前进。同时在团队中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敢于挑战极限,不断创新,帮助他人,和其他人一起,共同创造知识的成果。从真正的团队学习中体会工作生活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
“学习的主体是团队,不再是过去的个人”、“学习不再是为了积累,而是为了改变思想观念,从观念改变行为,从行为改变命运”,这些崭新的思想,让我耳目一新。让我深刻的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果我们将学习与命运连在一起,岁月就不会在我们埋怨没
有时间学习的叹息声中流逝。
彼得•圣吉博士在《第五项修炼》中具体阐述了有五项技能的深刻内涵:
1、自我超越。自我超越的修炼就是不断理清并不断加深个人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的观察现实。当人们希望达到某些愿望的时候,首先要有“我想达到”的愿望。这就如同我们平时所说的,将“要我学”的强制转变为“我要学”的积极态度。
2、改善心智模式。改善心智模式就是要有效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开放心灵,接受别人的想法。也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在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必须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想法,这将是保证团队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证。
3、建立共同理想。团队共同的理想就是团队中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是可以无限放大的,是一个超越个人上升到团队高度的概念。只有树立了这样的共同目标,才可以使团队里的所有人向着同一处共同努力。
4、团队学习。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试验:在一个团队中,大家都认真参与,每个人智商都在一百二十以上,而集体的智商却只有六十,团队学习的修练即在处理这种困境。这就是团队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模式—“深度探讨”。深度探讨是一个团队的所有成员,在思考了所有问题之后,毫无保留的说出心中的思考而进入真正共同思考的能力。换言之,就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思考模式:头脑风暴法。在深入讨论当中,思想是可以传递的,不同方向的思想能够使人们变得更加聪
明。这就是团队学习的真正含义。
5、全局思考。我们是群体中的组成部分,要时时刻刻想着群体的目标。而我们就应该从全局宏观的角度思考群体的价值取向,进而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达到个人价值与全局价值的平衡。这与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个体和集体的辩证关系不谋而合,个体离不开集体,集体也是个体的共同表现。
从以上的五个部分可以看到,其实彼得•圣吉博士提出的团队学习,早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看完这本书,我甚至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似乎平时的一个灵机一动都可以归纳出一种工作的方法。我们平时的一些工作技巧,待人处事的一些方法都能成为一种新的技能。
就如同所有新进员工都必须经历的轮岗过程,我和大部分的实习生一样都经历过轮岗,作为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第一站。一开始是新奇的体验着与学校完全不同的工作,而后是迷茫的看着,不知所措,不知道我在这个环境里该做些什么,慢慢的做多了,则有点厌烦,想着为什么每天都是这样枯燥单调的工作,什么时候可以去体验更有难度的工作呢?而当我们真正来到各自的业务岗位时,我们才能深刻的体会到轮岗的重要性。银行是一个整体,任何一笔业务都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完成。如果能将一笔业务中的每个岗位都体验,并基本了解以后,那便可以再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做起事来当然更加事半功倍了。而银行更是一个充满着人际关系的小社会,不仅是银行人员和客户的关系,银行内部亦是如此,正因如此,轮岗的作用又再一
次体现的那么深刻。
虽然轮岗学习仅仅是我工作生涯的第一站,但是只要静下心来,细致的去体会,便可以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知识和道理:一切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这样才能在面对困难时应对的更加自如和从容。不仅要知道我在做什么,更要知道我为什么要做这些,这样的工作才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所做所学的也更加有的放矢,不会再是蒙着眼睛,乱打一气。这些体会对于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我们将会是一笔无可替代的财富。
自此以后无论在哪个岗位,无论办理哪种业务,我都会仔细的记在自己的笔记本里,闲暇时,认真的翻看这本记得满满当当的笔记本,寻找自己的不足,总结出可以改进的地方,帮助自己更快的成长。
回想起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不得不说我们的当党组织不论是在实践上还是思想上都走在了时代的最前端。与过去强调的“重视学习”意义不一样,从“学习”到“学习型”虽然只是多了一个“型”,但意义非同寻常,内涵更深了、要求更高了,更加强调把学习作为最鲜明的特征,也就是说,把学习作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特征,作为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员干部的重要标志;更加强调把学习作为整体性要求,作为全党的共同责任,要求全党学习、全员学习;更加强调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把学习制度化、机制化。
在党组织建设学习型组织的号召下,我们更要逐步提高自身的素质,着重培养自身的吸收能力(即善于学习,为我所用的能力)、消
化能力(即悟性)、实践能力(即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即提出创意,实现创新的能力)、逆境承受能力(即接受困难考验、战胜困难、实现自我超越的能力)。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地学习,有方法有针对的学习,将所学的知识逐步消化为可以为我所用的方法,在实践中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出属于自己的新技能,勇于挑战,在学习中感悟,在实践中提高,为我们的扬帆吹起东风,为我们的未来插上翅膀,自由翱翔在学习的天空!
第四篇:在感悟中提高
在 感 悟 中 提 高
——2010’山东素质教育论坛有感
山东省邹城市兖矿第一中学
刘凤杰
2010年9月28——29日,“2010’山东素质教育论坛”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举行,与会代表达750多人,规模空前。论坛分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分别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素质教育推行者和实践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气氛庄严而热烈,其中有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更有有益的探索、心中的疑惑。张志勇副厅长作了《高水平高质量实施15年基础教育——学习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几点体会》的报告。会议内容充实,安排紧凑,彰显了山东素质教育者的风采,使与会者有所得、所思、所悟,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有所加深,思想境界随之提高。
本人参加了高中组的论坛,有21名各地市代表发言。他们从不同视角诠释了素质教育的内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高度又有深度,其中不乏创新之举,对今后素质教育的推动将起到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对高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引起我们对素质教育的深刻反思。
一、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以落实规范办学为保障
要实行素质教育必须按照《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切实改变应试教育的弊端,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将贯彻执行《规范》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的大事来抓,做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以及《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对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也是对素质教育的再延伸、再拓展、再提高。山东在素质教育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对违规办学行为的查处力度不断增大,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杰出人才奠定了基础。
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面育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纵观现在的高中教育,在全面育人方面仍有较大差距,新课标的落实不到位,选课走班不到位,综合实践活动不到位,关键是对全面育人的理解不到位。因此学习理解《纲要》精神迫在眉睫。
三、特色学校的创建必须以课程为依托
现在,各类学校都在创建“特色学校”,高中阶段特色学校的创建必须以课程为依托。这是因为,特色学校的创建不仅与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办学基础有关,更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关,一个学校没有特色课程为支撑不可能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特色课程的编写是基于地缘关系、学校特点、社会实际而编写的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特长发展、健康发展具有不可缺少的作用。一个两眼直盯着分数的学校不可能成为特色学校。
四、素质教育是开放的教育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生所处的是一个开放系统,学校要面向世界、面向社会、面向家庭、面向全体学生办教育,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书本、作业,更要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走出学校,进入社区、军营、工厂、农村,进行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锻炼、感悟。
各校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并开展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家长成为学校最大的教育同盟军,也形成人数最多的教育志愿者团体。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形势下,高中学生的分流势在必行,在高中阶段进行职业规划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将成为教育者的共识。
五、制度不接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障碍
素质教育的推行在一些地方之所以困难重重,其根本原因是各项制度不接轨,如高考录取还基本是单一以分数为依据,学生的过程性评价结果没有体现,各类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评价还没有摆脱单一以各类考试成绩论英雄的局面,社会仍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等。因此,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完善各项制度,使制度接轨。
本次论坛,是责任的呼唤、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是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解读,使我们在反思中总结,在感悟中提高,愿这类活动越办越好。
2010.10
第五篇:学员感悟学习中反思,交流中升华——在路上
学员感悟学习中反思,交流中升华——在路上
1作者:李杰芳作者简介:李杰芳,三水中学教师,工作室学员
12月9-10日,我有幸参加全国著名教育家李镇西教育专题报告会,聆听了李俊兴、吴旋州、郭玉良、陈晓峰、郭文红、李镇西等老师的精彩讲座,获益良多。下面就四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收获。
为自己工作,做工作的主人。
当我们的学生学习思想涣散、不思进取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语重深长地说:“孩子,你到底是为谁而学?学到的知识是属于你自己的,别人是不能拿走的……”凡此种种,责任教育,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可是,对于我们教师,是否曾经扪心自问:“我是为谁工作?”在报告会中,李俊兴老师提醒了我——为自己工作。多么朴实的话语,却引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反思。
当满满的作业、厚厚的试卷摆在你面前等待批改的时候,当纷沓而至的备课、计划、反思、总结、学校活动轮番轰炸的时候,当一个个“问题孩子”层出不穷的问题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当个别父母对你的工作没有理解,只有责备的时候,当衡量老师水平部分领导只看分数而漠视你的努力的时候,当教师被公众舆论推到风口浪尖,被视为随意收礼,体罚学生,不负责任,工资过高的时候,你是否觉得教师这份工作真的很累,很辛苦,身疲心累高风险?作为教师,你是为谁工作?是为学生,还是为家长,还是为领导,还是为社会舆论而工作?如果你真是以此为由,那么你终将成为工作的奴隶,上班时来什么活就干什么,缺乏计划性、主动性,当事情的结果未能使各方满意时,我们便垂头丧气,驻足不前,一片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丧失热情,开始埋怨,独自伤悲,工作受人支配,情绪为人左右,那么也许这辈子“成功”真的也就与你无缘。
李俊兴老师提醒了我,应该做工作的主人,为自己工作,需要我们照镜子(了解),找梯子(提升),想法子(反思),上台子(展示)和搭架子(助人)。
是的,为自己工作,不需要别人督促,不论身在哪个部门,都是自己的部门,自己主宰自己,自己监督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规划自己的工作,自己想办法完成自己的任务。只有对自己工作的目的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以饱满的热情,自发的态度,进取的精神,高度的责任感投身到工作中去。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为自己工作,忠诚是为自己,敬业是为自己,勤恳是为自己,服从是为自己,到最后,收获最多的也是自己。
为自己工作,也让我联想到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可分成生存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类。我们工作的原因,其实也可以对应到这些类别里面。但是,如果工作仅仅为了薪水,那只是人们最低层次的需求,而每个人都有自我价值实现的渴望和要求,这是该理论认为的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工作是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工资是我们工作得到的回报,除此之外,我们在工作中还能获得更多的技能和经验,这些是我们实现自身价值最基本的方式和途径,是我们应该孜孜追求的。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称心的工作,在工作中有自己的兴趣,有自己的使命,有自己的规划,并努力地践行,这样才会使我们感到最大的快乐,正如李俊兴老师所言,“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想有点儿收获,有点儿作为。没有人去一个单位就是为了被解聘,可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职业倦怠?”对工作的态度,就是对人生的态度,为自己工作,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有价值的自己,最优秀的自己,最快乐的自己,最幸福的自己。
要学会巧妙地渗透赏识教育。
李俊兴老师还认为,专业化的班主任应该是面对班主任工作能做得对、做得好、做得巧,“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科学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巧”,“凡是值得做的事都值得好好做。好,自为之”。而我需要转变的是如何在教育中把事情做巧,特别是如何巧妙地渗透赏识教育。
教育,是创造性的劳动,“教无定法”,教学方法有很多也各有其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其更好的发挥其作用,值得我们细细思考。正如李老师所说,“在这个统一教材、统一评价制度的地方,教什么不需要我们考虑太多,怎么教却需要费心思量。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
在报告会上,他提到在学校部门管理中采用了填空式的“石门+好+()=?”模式,最后产生了教研处的“石门好课堂”,有德育处的“石门好活动”,有总务处的“石门好味道”,有办公室的“石门好风光”,有教务处的“石门好服务”,各显特色。李老师巧妙地用一个“好”字,从赏识的角度对老师们作了积极的正面的引导,首先让老师们以肯定和赞赏眼光看待部门建设,继而寻找本部门的特色,想象有什么闪光点,最后,形成一系列的彰显魅力、展现风采的办公室文化。
经过课后对李老师更深入的了解,我更发现了,不但在学校管理上,他在班级管理中还试用过选择式的“这是一个______的宿舍?A、伟大 B、团结C、不违纪 D、无与伦比”的管理形式,也曾经让学生们以“我是班上最……的同学,理由是……”造句,以《8班,让我感动的一个人》为题让孩子写作等等,由此看出,无论是管理学校,还是班级管理,我们都不难发现李俊兴老师在科学做事,他巧引妙导,用积极的鼓励避开人们消极的不良情绪,从正面加以引导,巧妙地用发现美、崇尚美的眼睛去管理部门、去教书育人。而在班级管理中,这样一种发现美、崇尚美的做法,其实也是在向学生渗透一种赏识教育。李老师善抓动机,循循善诱,尊重和赏识每一个生命,让学生心里充满阳光,使学生产生自信,增强动力,激发潜质,不断取得进步,同时,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这样匠心独运的做法无疑是比单纯的说教更让人记忆深刻,更有意义,更起效果。
灌输思想观点时一种有效的途径是以结构化思维模式自上而下进行。
报告会上,李俊兴老师就三年级小学生记忆10个反义词(动静、得失、吞吐、详略、攻守、进退、始终、呼吸、是非、爱憎)的事例,介绍了分组记忆、情景再造的结构化思维模式。在结构化思维模式下,他创造性地实现了班会序列化。其中,最为吸引我的是“人格教育课”,他分设了8个主题:人因梦想而伟大(理想教育)、人因负责而伟大(诚信教育)、都是你的错(人际教育)、是否之间(行为教育)、石门情深(爱校教育)、中国少年说(爱国教育)、名生的成长途径(目标教育)、片言只语话别离(感恩教育)。每个主题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人人都是石中名片”,这便是该项课程教育理念的核心,自上而下,衍生出8个主题,利于记忆,利于理解,有系统性,有针对性,有实效性。这对于我日后开展班会课有很大的启发性。
回首过去,我的班会课都只是单一的、随机的思想教育课,班会课之间没有较为紧密的联系,学生也只能见树木,不能见森林。聆听了报告会后,我认为,不同年级、不同学期的班会课都应该各有一条主线,同一学期内的班会课都应该围绕这条主线,形成系列的班会课,上下一贯,结构严谨。因此,作为班主任,不仅要研究一节班会课的课内结构,还要善于研究班会课之间的结构,要让学生既能见树木,又能见森林。
第四,爱与智慧并存,重视自身专业化发展。
在报告会上,郭文红老师和李镇西老师与我们分享了很多和孩子之间令人感动的故事。这再一次让我感受到,教育是爱的事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无论是多么特殊的学生,还是多么离奇的事件,正是对孩子的爱,赋予了郭文红老师超出常人的耐心、恒心和毅力。她用自己柔弱的身躯默默坚守着爱的承诺,履行着爱的责任,没有抱怨,没有犹豫,想方设法,全力以赴,全心关注学生的感受与成长。
还记得,李镇西老师曾经说过:“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师爱,首先应是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欣喜、激动、沉思。” 正是因为有了爱,于是就有了李镇西老师与学生一起斗鸡、郊游、捉迷藏、打水仗、包抄手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换位思考,思学生所思,乐学生所乐,忧学生所忧,如此这般地爱着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师与生之间便产生了难以割舍的依恋感。
爱心,是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但是并不是全部的素质。教育除了爱,还要有思想、智慧、技巧等等。这在陈晓峰老师看来,要求我们班主任要用专业化引领教育教学工作;这在郭文红老师看来,推动学生转变的最大动力,仅仅靠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专业、智慧,教师要自觉学习,共同成长。他们都纷纷表示,教师的智慧主要源自自教师的专业化,教师专业化对教师发展极其重要,教师专业化需要通过专门训练、终身学习和教学实践逐步来获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掌握教育教学技能。
那么,该如何加强自身教师专业化发展?我认为,今后我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尝试:第一,坚持阅读。知识的积累与更新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资源,而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前提,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而知识是日新月异的,这就需要我终身阅读,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第二,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模式,参加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讲座、报告会,请名师、专家指导等等。第三,坚持反思性教学。通过反思,对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习惯进行审视、筛选,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反思,形成属于自己的专业理念,甚至是个性化的理论体系。
我想,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单凭一腔热情和满怀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心态的调整、做事的巧妙、思维模式的改变、专业化的发展,都需要我在学习中、在实践中、在反思中不断地完善。终身的职业,需要我终身学习,终身修炼。
在路上2作者:梁鹏程作者简介:梁鹏程,北外附校三水外国语学校教师,工作室学员
在工作中,我常这样问自己:“”每天这么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什么意义?”为此我经常感到困惑,困惑的是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却说不出选择的理由。前些天,通过刘永要工作室这个平台,我有幸聆听了为期两天的来自全国各地极具教育情怀的几位名师的讲座。几位名师的教育成长故事让我感悟颇多,也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些年的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同时也激发了我对班主任工作的重新认识。
回味这场活动,我对李俊兴老师的印象最深的。下面我根据李俊兴老师的几句话,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一下我对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思考。
李俊兴老师说,“为自己工作”,让我想起了四年前大学毕业时,进过工厂,呆过培训机构,后来才应聘到学校当老师。初上讲台,当时不能说是满怀什么教育梦想,只能说是为了能够保住一份工作,心里也一心只想着如何让自己的工作做到不让领导有意见。所以,我告诉自己,我不能虚度光阴,我要让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不断提高。
刚接过班主任工作时,很多事情我发现不是自己一开始想象的简单,学生问题五花八门,让我束手无策。于是我开始对教师这个职业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甚至出现了离职改行的念头,但最后每次要做决定的时候我才发现,我还是离不开三尺讲台。就这样,我开始静下心来,开始尝试认真地去做好当时不喜欢的班主任工作。三年的班主任生活,这个过程是很艰辛的,也是很多人不理解,也很难体会得到的。这种艰辛只有我和我的学生感受得到,而且感受的最深刻。
现在想想,我当时坚持下来的理由有两个。第一个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现在我成功了,因为我确确实实比四年前对待班级管理多了一些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第二个是我的潜意识里面,可能我还是很喜欢当老师,当班主任的,我在这里也收获了自己的快乐。
启发:无论什么时候,既然选择了,就努力做好自己。因为走过的路长了,回头时会发现,留下的痕迹,得到的收获,都是自己的。李俊兴老师说,“对学生关爱才是一个好老师”。我没能完全记录下李老师对学生关爱的解读。但我深刻领略到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影响是多么的重要。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必须清楚地知道每一个学生具体需要什么,家长需要什么,社会又需要什么。同时反思自己,我们能给什么?我们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我们如何帮扶一个学生?我们用怎么样的方法?
李老师分享了他如何关爱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其中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他的个性化教育的认知的四个阶段,即学情调查——分类教育——个性教育——反馈调整。李老师介绍了每个阶段的措施和实施办法,意图通过关注学生学习流程并以数据调查为依托,加强学生个性化学习诊断,同时通过导师强化,使教师角色变转调控学生学习的过程。这引起了我的思考“何为关爱”。对学生的关爱不是简单的生活包办,而是对学生的个性化进行调查研究,帮扶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这就要求老师要有清晰明确的意图和目的。反观我的班主任工作,我觉得我对学生关爱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表层,缺乏调查研究,缺乏科学管理的方法。特别是像李老师这样的学习管理。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布置不同的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课堂评价应该有所不同。但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让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找到成为好学生的感觉。这才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启发:关爱学生是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找到变成好学生的感觉,而不是去伤害他。
李老师说“学生的几个最佳发展期”:1.刚入学第一周;2.大考前后;3.表彰会后;4.家长会前后;5.模拟填报志愿前后。这几个发展期的关键词为:规范、心态、方法、动力、目标、合力。在分析这个最佳发展期时,李老师强调,管理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当时,让我想起了刘永要老师班会课公开课的片段,当时刘老师在班会课设置了一个环节,那就是让听课的老师写写对“有为”的理解。当时我写下了我的理解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事情。李老师讲的这句话和我所理解的“有为”有些不谋而合,但是再仔细分析,原来还是大有区别的。我对有为的理解只有前半部分和李老师的观点不谋而合,后半部分我仅仅强调结果,做正确的事情。而李老师重视过程方法的正确性,只有方向和方法正确才能真的做出正确的事情。可见,名师不愧是名师,对问题思考的深度、高度和角度确实不一样。
启发: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方式,才能做正确的事情。与名师的差距,就在于名师重视过程与方法。
李老师还分享了很多管理经验,比如说李老师的管理方法:温和、坚定;核心问题讲清楚,有标准;老师不做学生的蜡烛;包容学生度过难关时需要时间上陪伴,态度上包容,方法上科学;关注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学生是最好的评课专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与地,而是答非所问等等,这些无不让我对李老师产生无比的敬佩,也让我慢慢地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独有的一种魅力。
如果要问这一次培训的收获,我只能说它带给了我情感上的前所未有的触动。尤其是李镇西老师分享的那些感人的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因为过去三年,我也有很多和李老师一样的故事。学生毕业后我们经常联系,我们成为了亲密的朋友和兄弟。这让我在学生毕业后也还享有做班主任的幸福。平日里,他们以各种方式表达着我们之间浓厚的感情。我很庆幸,我常常能收到他们毕业后给我写来的信。细细品读他们的 来信,我感受到了为师的幸福。由于他们每一个同学的来信都很长,在此只和大家分享一位同学的来信。这个同学在高中时还不太愿意主动找我谈话呢!写给鹏程:一封学生的信
转眼间我们高三七班(体育)已经分散差不多六个月的时间了,也开始了各自的大学生活,各自都追着自己的梦想而奔跑。我也不停地努力为出国而着想!
回想过去我们还一直埋怨时间过得好慢,也不知道怎么了,我们分开了,曾经一起努力一起奋斗,为大学而奔跑,现在的我真的超级怀念!我们就像 A TEAM:那个矮矮胖胖的肥仔程就是我们的军师带领我们飞,他真的是个好老师,是我遇到最好的班主任,总被我们欺负,他种种行为我们都恨不得打他一顿却十分爱他!十分敬佩!加尊敬!我们这个班级出了名捣蛋,霹雳哗啦谁都降服不了,也只有他能了,或者是金爷!MR.KING!想想都害怕,这个肥仔鹏真的我们都不知如何说他,教学呢?真的只要跟着他步伐就能学懂,他做老师真的就像我们的父母,跟他聊天,比父母都更玩得开!
想到当初在选体育的时候,我后悔选了体育,可现在我觉得我没选错,体育给我带来的真的是普通文理科生无法带来的享受!曾经爸爸问我你每个学期读一万多的学校来受罪值吗?值!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得那种感觉;那么累还要继续!我们要继续因为我们不服输!在从刚开始时每天的锻炼,每天乳酸堆积到楼梯下不了,腹肌痛的挺不直腰到现在我们身强力壮,虽然现在八块变成一块了,可值得!那时我们都在拼命的练:为了体育高考能考到好成绩。我们经历的所有回忆都是美好-无价的。高三如果不拼何时拼?我们那年体育高考遇到百年一遇的下雪,天气原因却阻止不了我们体考的开始,我们穿着田径服奋斗着,脸上被雨水撒到湿。相信那时的你们都穿着羽绒保暖,可我们仍然在赛场上奔跑着!这就是我们体育生!我荣幸自己是体育生!
自从来了七班,认识很多有趣的人,这帮伙伴陪着我一起长大,我们一起锻炼一起忍着辛苦不喊累,兄弟们遇见你们是我成长中最幸福的时候。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经历没好好珍惜,直到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的话,我会对那经历说三个字:快重来!如果上天非要我加一个期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兄弟们,我很庆幸我能认识你们,你们是我生命中珍贵的记忆!FOR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