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理解性默写

时间:2019-05-15 06:3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理解性默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理解性默写》。

第一篇:《论语》《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理解性默写

《论语》: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本课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用《〈论语〉十则》中的词句填空。

4.《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中体现实事求是的精神,倡导谦虚态度的两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论语>十则》中,阐述了“吾日三省吾身”内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这句话说明品德高尚的人经得起时间和环境的考验。

10.“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重”表现在_____________,“远”表现在 ___________。

答案: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0任重而道远 , 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

《鱼我所欲也》

1.《鱼我所欲也》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鱼我所欲也》中,为什么一个人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_________,_________。3.《鱼我所欲也》中,用“。”强调“生命”固然重要,但若遇到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义”),我是不会苟且偷生的。

4.《孟子·鱼我所欲也》中用 “,!”两句来表明对待“万钟”的标准与态度。

5.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一文中,说高远的心灵境界并非贤德之人所独有,只是贤德之人能够一直保持这种心境的句子是:,6.《孟子·鱼我所欲也》中,孟子阐述仁人志士不肯苟且偷生、不肯逃避死亡的原因的两句是:。

7.《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8.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4万钟则不辨礼仪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6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7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8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9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0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了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思想上要 ______________,生活上要 _______________,行为上要_________________。

4孟子对治理国家提出的论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只要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三段讲人的主观因素对成才的作用,写人心理状态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3.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人恒过,然后能改

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曹刿论战》

1.《左传‘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当权者不能深谋远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在对战争的论述中解释自己判断出已发现追击敌兵时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认为作战要善于抓住时机,应在敌军“再而衰,三而竭,”之时,出兵作战。

4.《曹刿论战》中对战争场面的描写,作者只用了“齐人三鼓”、“ ”和“ ”三句,就概括出鲁军从防御到反击再到追击齐军的全过程。5《曹刿论战》中论述战役取胜的原因的句子:。。

答案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吾视其辙乱 望其旗靡 3彼竭我盈

4齐师败绩 遂逐齐师

5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邹忌讽齐王纳谏》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开篇描写邹忌体型外貌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描述齐威王纳谏后,群臣纷纷进谏的大好局面的句子是:“__,___。”。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齐王纳谏一年后,群臣吏民的情况是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下令群臣吏民进谏并给予奖励,其中,受下赏者是:“,受下赏。”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原因的两句是“,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6.《邹忌讽齐王纳谏》齐王听从了邹忌的“建议”,所下命令中“受上赏”的是 ;“受下赏”的是。7.《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鼓励国民在公众场合发表对朝廷的意见的句子是:。

8.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受下赏的条件是:。

答案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虽欲言,无可进者。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5.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8.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第二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邹忌讽齐王纳谏》《鱼我所欲也》复习题(模版)

九年级下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题

一、重点词语解释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畎亩

大任

行拂乱其所为

曾益

恒过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衡

法家

拂士

敌国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3、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人恒过,然后能改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6、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然后知生于 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题

一、重点词语解释

修长

昳丽

窥镜

旦日

明日

间进

面刺

3、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5、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8、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9、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10、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11、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1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时时

1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5、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16、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7、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8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19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0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三、找出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并解释

《鱼我所欲也》复习题

一、重点词语解释

苟得

如使

勿丧

何加

二、重点句子翻译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2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4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不屑

万钟 本心

6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7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8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9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10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1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1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4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1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1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17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18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第三篇:《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对比阅读

《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对比阅读

[甲]既克,公问其故。……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曹刿论战》)

[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

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

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

矣。”(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丙]《出师表》

1.解释句中加线的词语。

(1)彼竭我盈()(2)望其旗靡()

(3)臣之妻私臣()(4)今齐地方千里()

(4)先帝不以臣卑鄙()(5)遂许先帝以驱驰()

(6)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2)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4)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7)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

3.[甲][乙]两文中都有结论性的话。[甲]文中结论性的话是

“____________”和“________”;[乙]文中邹忌在劝说齐威王

时,运用__________的方法得出的结论性的话是

“________”。

4.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甲]文中曹刿的智慧表现在哪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邹忌成功地说服了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

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

5.选段中写道:“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认为“陛下亲

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

②。(用原文回答)

6.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

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2分)

7.第《出师表》中,表明出师条件已具备的语句是:8,《出师表》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提出了

------------------------(填四个字)的建议。(1分)

9.文段“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一句中加点的“此”指哪两件事?(2分)

答案:1.(1)“充满”或“士气正旺盛”(2)倒下(3)偏

爱(4)“方圆”或“纵横”(5)低微而鄙陋(6)奔走效劳(7)把.

2.(1)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勇气衰退,第三次击鼓勇气已经消失了。(2)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大王)的。(3)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隆的原因。(4)先帝在世的时候,每当和我谈论这事,对桓、灵二帝没有不叹息、痛心和遗憾的(5)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东吴)(6)在乱世之中苟且保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求得显达。(7)早晚忧愁叹息,担心先帝托付的使命不能完成。

3.故克之故逐之设喻(类比)王之蔽甚矣

4.参考答案:(1)智慧表现在:能够针对敌我双方的实际,选择恰当的反击时机和追击的时机,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2)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

5.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6.答案要点: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 ②为了汉室之隆。

7.(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8.亲贤远佞。

9.(1)五月渡泸,平定南方;(2)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第四篇:《曹刿论战》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文言文复习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与《曹刿论战》

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课内文言文复习巩固和课内文言文向课外的迁移突破,一直是初三毕业班语文复习阶段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以往的教学经验,在处理这个内容时往往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分册进行重点篇目的复习巩固;一是分知识板块,诸如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进行地毯式复习。显而易见,第一种复习方式是比较耗时、低效的,有时甚至会觉得这样相当于把旧课重上了一遍,给予学生的知识也比较破碎、零散。而第二种复习方式,虽然比较系统、全面,但机械式记忆性的成分较重,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大多处于被动接受、重复学习的地位,学习积极性不高,独立自主进行系统复习的能力也没能得到很好的培养。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力求让学生在知识上得到巩固,同时在学习方法和技能上得到提升。希望通过教师引导和生生合作,对文言文教学进行归类、总结、迁移,激发学生复习文言文的兴趣,锻炼他们自主总结小专题,巩固所学知识的能力,鼓励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提高文言文复习巩固和课外迁移的效果。

【学情分析】

初三下学期,学生在课内文言文学习上已经形成了一套基本常规的学习方法,大部分学生形成了课前复习、课堂学习、课后积累巩固的良好学习习惯。但是脱离老师的帮扶,依靠小组合作,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复习方式还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讨论法

3.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指导】

1.合作探究法:学生互相交流,扩大积累,巩固文言知识,分享学习经验。

2.比较阅读法:通过归纳、比较,总结翻译规律,把握理解文章主题和人物形象的方法。【课型】复习课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针对中考命题要求“重视积累,强调重点”的趋势)

(1)复习巩固课内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探究在文言文中常见的一些实词、虚词的翻译规律,提高翻译文言字词的能力;

(2)巩固课内关键句的翻译,复习一些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和翻译技巧,提高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3)通过比较、迁移,把握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文言文的主题,提高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文言文主题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小组合作,积累课内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子的翻译;(2)通过理解文言文中的关键句,把握文章主题和人物形象;(3)设题要求为课后习题的变型处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古人政治信念、生活追求,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课内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巩固课内关键句的翻译,探究文言文的它们的翻译规律,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

2.教学难点:(1)探究理解、记忆文言实词、虚词的方法和规律,提高整体把握文意,理解文言文主题的能力。(2)倒装句的理解和翻译,探究文言文的它们的翻译规律。【教学流程】

(一)导入设计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九下第六单元两篇文言文《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相信同学们对这两篇文言文已经做了一定的复习,今天我们继续采用组间竞争的形式,检查大家平时复习的效果。

【设计意图】直接进入本课课题,力求简洁有效。

(二)课内知识巩固与方法归纳 1.明确小组竞赛规则(出示课件)

一共三轮测试,每轮测试分为两类题:必答题每题1分,抢答题每题5分。必答题由主考官抽查,抢答题由老师出示。

全班分为男女两个小组,每轮每个小组指定两个同学为主考官,负责必答题的提问:第一轮字词抽查5个,第二轮句子翻译2个,第三轮主旨性问题1个。每个同学在每轮必答题中最多回答两次,答对一个必答题得一分,回答错误本组同学优先补充,如果本组同学没有回答正确,其他小组同学可以抢答,所得分值累计在所在小组内。抢答题由全班同学抢答,回答相对完整的同学可得5分,并记入所在小组的积分。

【设计意图】学生明确小组竞赛规则,增强竞争与合作意识。2.第一轮:提出关于实词、虚词的问题。(出示课件)(1)必答题共计五个,每题1分,两组学生互问互答。(出示课件)示例:男生考官: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中“间”的意思。

女生回答:参与。

男生考官追问:这是什么语言现象?今义是什么意思? 女生回答:古今异义。今义是中间。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课文内的重点实词和虚词,掌握它们的意义和用法。(2)升级考验:抢答题共计一个,5分(出示课件)

教师提问:在这两篇文言文中,哪些实词或虚词是常常出现的?至少找出5个。举例说说你是怎样准确翻译出这些常见实词、虚词的意思的?(出示课件)

男女生相互讨论,时间一分钟:在这两篇文言文中,哪些实词或虚词是常常出现的? 男女两组学生开始抢答。教师板书:

实词:信、间、见、从;虚词:以、为、者、其、而、之、乃 教师给两组分别计分。

教师提问:举例说说你是怎样准确翻译出这些常见实、虚词的意思的? 示例:间: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解释:“又何间焉”中的“间”是参与的意思,是动词,因为“何”作它的宾语;“时时而间进”中的“间”是偶然的意思,是副词,用来限制后面的动词“进(进谏)”。它们的所处的位置不同,词性不同)

男女生两组分别回答,教师计分。

学生总结后一起做巩固练习(出示课件): 第一组A小惠未徧(通假字).第二组B组“信”的用法(一词多义): a小信未孚 b必以信 c忌不自信 第三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C牺牲玉帛 神弗福也 .第四组“之”的用法给十秒钟思考,然后回答 D 登轼而望之 暮寝而思之

小大之狱 臣之妻私臣

公将鼓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小结:我们学习重要的实、虚词时,大家除了要单独记忆这些词的用法外,还要善于给它们归类。

【设计意图】大连市中考文言文有137个实词和16个虚词,学生应掌握它们在不同语境的意义和用法。

3、第二轮:翻译句子(出示课件)

(1)必答题共计两个,每题1分,两组学生互问互答。(出示课件)示例:

女生考官:“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翻译句子并指出句式特点。男生翻译句子后回答:判断句,倒装句,状语后置句。学生互问互答,教师计分。

学生一起做巩固练习(出示课件): 例:夫战,勇气也。(判断句)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句)b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省略句)c能谤讥于市朝。(状语后置句)战于长勺(状语后置)忌不自信 何以战(宾语前置)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定语后置)(2)升级考验:抢答题共计一个,5分(出示课件)教师提问:请和同学们分享一下,你在翻译这些句子的时候有什么技巧或值得注意的地方?(出示课件)

教师给学生一分钟交流。

男女学生抢答开始,教师计分。

明确:a.注意通假字的翻译,补出省略成分

b.重要实词、虚词要译出(字字落实)

c.注意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注意倒装句,调整语序

【设计意图】掌握中考常见四种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翻译时注意符合现代汉语语言习惯。

4.第三轮:请回答关于文章的主题或人物形象的提问。(出示课件)(1)必答题共计一个,1分,两组学生互问互答。(出示课件)

文言文,往往有鲜明的主题或人物形象,请回答关于文章的主题或人物形象的提问。给学生两分钟准备。

示例:

男生考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段话用了什么写法?分别表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特点?

女生回答:对比手法。可以看出鲁庄公政治上平庸无能,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上和神灵的保佑上。在曹刿的启发下有所悟,认识到政治上取信于民是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体现“肉食者鄙”及曹刿的“远谋”。

男女生回答,教师计分。

(2)升级考验:抢答题共计一个,5分(出示课件)

教师提问:你觉得分析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主旨有什么规律?(出示课件)学生抢答,教师计分。

【设计意图】理解作品中人物形象塑造的意义,以及今天学习这些作品的时代意义。5.学生小结本课收获

【设计意图】目的在于检验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找出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6.教师点拨(出示课件)A字词翻译:

(1)大量的积累是前提,熟能生巧。

(2)文言实词应重视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3)文言虚词要归类整理,分析它在句中的语法意义,重点掌握“之、于、而、以、其”等16个虚词。

B句子翻译:

字字落实不能忘,重点句式要留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成分要补充。C内容理解:

(1)古代现代是一家,人物形象看言行。(2)归纳文章主旨找文眼。

【设计意图】找出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进而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迁移到课外。

(三)布置作业(出示课件)

1.整理这两篇文言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中考153个实词、虚词为主)2.整理句子翻译

(1)句式变换的句子:如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2)含有重点词的句子(3)体现主题的关键句子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运用所学方法自主学习达到有所领悟、有所迁移。

附:板书设计

文言文复习之

《邹忌讽齐王纳谏》与《曹刿论战》

实词:信、间、见、从;

虚词:以、为、者、其、而、之、乃

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 男生分数: 女生分数:

教学反思

通过三轮小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相关文言知识的记忆、积累。

每轮竞赛当中,我都设计了两组问题,体现了知识梯度和能力提升的要求。必答题的问题由学生自主选举的“主考官”来提问,力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落实文言知识的积累。“升级考验”问题,重在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指导,发现规律,总结技巧,提升能力。

教师的点拨,出现在学生小组合作、质疑问难之时;教师的小结,出现在学生自主思考、归纳之后。

文言文阅读命题指导思想是“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考查的是文言文综合知识。命题着眼从单一的知识及其迁移逐步转向多种能力的综合考查,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从整体上考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复习时,我以课本为“本”,加强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将学习过的知识系统化,内化为学生的原始储备,从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掌握方法,温故知新,提高解题能力。我要在新课标的导引下,把握命题规律,找准命题方向,明确目标,注重积累,强化训练。对常考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地梳理、分类、归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复习迎战。

中考复习重在方法指导。除注重以上几个方面以外,我还要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考纲》,浏览各地近年中考试题,把握命题规律和中考动向,选择系统性、针对性、典型性强的试题进行适度训练。

第五篇: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公输,王顾左右而言他。曹刿论战)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对齐宣王说:“(假如)大王有一位大臣,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 友(照顾),(自己)到楚国去游历。等到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 在受冻挨饿,对待这样的朋友,应该怎么办?” 齐宣王说:“和他绝交。” 孟子说:“(假如)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那应该怎么办?” 齐宣王 说:“罢免他。” 孟子又说:“一个国家没有治理好,那应该怎么办?” 齐宣王回头看身边的大臣,说起了别的事。

公输

公输盘替楚国制造云梯这种攻城用的器械,造好后,要用(它)攻打宋国。墨子先生听到这个消息,从鲁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达城郢,去见公 输盘。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教导吗?” 墨子先生说:“北方有一个 侮辱我的人,希望借助您(的力量)把他杀了。” 公输盘不高兴。墨子 先生说:“请让我献给你十金(作为杀人的报酬)。” 公输盘说:“我崇尚道义坚决不杀人。” 墨子先生站起身来,拜了两拜,说:“请让我向您说一些话。我在北方听说您造了云梯,要用来攻打宋国。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在土地方面有多余,但在人民方面有不足,杀伤自己所不足的人民却去争夺多余的土地,不可以算是明智。宋国无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爱的;(明明)懂得(攻宋不对)却不向楚王据理力争,不能算是忠诚;劝谏却得不到(结果),不能算是坚强;您崇尚仁义不肯帮助我杀死(欺负我的)一个人,却甘心(为楚国攻打宋国而)杀死很多,不能说是明白类推道理的。” 公输盘被说服了。

曹刿论战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来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乡亲们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自会谋划此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太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他进宫廷拜见鲁庄公。

曹刿问鲁庄公:“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们)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小恩惠没有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和丝织品,我从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如实禀报神。”曹刿回答说:“小信用不能使神信任,神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弄清楚,我也必定按照实情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此打一仗。如果作战的话,请允许我跟随您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两军在长勺交战。鲁庄公将要击鼓进军。曹刿说:“不可以。”齐军三次击鼓进军。曹刿说:“可以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准备驾车追赶齐军。曹刿说:“不可以。”他下车看齐军车轮辗出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远看齐军的撤退情况,说:“可以追击了。”于是鲁庄公就下令追击齐军。

已经战胜了齐军,鲁庄公问曹刿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便衰弱;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了。对方的士气耗尽了,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能战胜齐军。齐国是大国,难以预测,我恐怕在那儿有埋伏。但我看到他们车轮的印子杂乱,战旗倒下,所以追击齐军。”

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魁梧,容貌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好衣服戴上 帽子,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一位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坐着闲谈。(邹忌)问客人说:“我和徐公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啊。”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的原因,是惧怕我;客人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对我有所求。”

因此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惧怕您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齐威王说:“(说的真)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 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官员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身居朝廷,却可以用修明内政的方法战胜敌国啊。

下载《论语》《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理解性默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语》《鱼我所欲也》《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理解性默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