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专项复习《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优秀课导学案

时间:2019-05-13 12:4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专项复习《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优秀课导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专项复习《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优秀课导学案》。

第一篇: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专项复习《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优秀课导学案

中考文言文复习之

《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

文言文考试真题再现

2011年临沂市考题 阅读下面【甲】【乙】两个

文言选段,做6-9题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记承天寺夜游》)2012年临沂市考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葛天氏之民欤?” 选自《五柳先生传》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2013年临沂市考题 游白水书付过①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⑪月色入户。⑫盖竹柏影也。⑬止午、未、申三时。⑭其实湖光染翠之工。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⑪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⑫安可为俗士道哉? 8.【甲】【乙】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同是描写月色,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5分)

⑪写月语句⑫描写方法 9.【甲】【乙】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2分)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和“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C.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山市》)

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12.吧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②环堵萧然,不蔽风日。13.五柳先生“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他的“志”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有悬水④百仞。山八九折,折⑤处辄为潭,深者縋石⑥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⑦,观山烧⑧,火甚。俯仰度⑨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⑩中流,掬⑾弄珠璧。到家,二鼓⑿,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①食.余甘煮菜②顾.影颓然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B.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C.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1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14.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复习目标:

1准确掌握本课中重点字词的解释语句的翻译 2正确翻译文言文的重点语句的3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复习《曹刿论战》

活动一:文言知识我积累

请同学自由复习文言知识并将复习中遇到的重点的字、词和句子整理到复习学案上。如若有

疑难问题与本组内同学讨论交流!重点的字: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重点语句:

文言知识积累检测一:(以下三个检测问题在课件上,需抢答完成!)

文学常识

文言知识积累检测二:字词的积累 方法点拨:

文言知识积累检测三:

重点语句的翻译

方法点拨:

复习活动二:复习旧知探新知

1、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曹刿从哪些方面论战的?表现了曹刿是一个怎样的人?那鲁庄公呢?

曹刿人物形象:

鲁庄公人物形象:

复习活动三:反馈矫正我能行

独立完成导学案中考练兵题目,这些题可是中考题哦!

中考练兵

一、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2011年德州(1)齐师伐我:(2)牺牲玉帛:...(3)小大之狱:(4)既克,公问其故:.

二、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2011年德州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三、理解文意(用原文语句回答)

1、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

2、曹刿认为此次作战的先决条件是:

3、最能体现取信于民的句子是:

4、战前,乡人劝阻曹拜见鲁庄公的理由是:

5、文中和毛泽东“敌疲我打”《孙子兵法》中“以逸待劳”战术相近的句子是: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四、拓展练习(2010年云南红河)

1、阅读全文,请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阐述鲁国获胜的原因。(用自己的话作答)(2分)

复习《邹忌讽齐王纳谏》

复习活动一:文言知识我积累

请同学自由复习文言知识并将复习中遇到的重点的字、词和句子整理到复习学案上。如若有疑难问题与本组内同学讨论交流!

重点的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重点语句:

复习活动二:复习旧知探新知

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 “讽”齐王 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2、你认为邹忌、齐威王是怎样的人?

邹忌:

齐威王:

3、邹忌成功进谏的故事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查漏补缺

链接中考(课后练习)

甲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文《郑龙谏勿伤百姓》

赵简子①出畋,命郑龙射野人②,“使毋惊吾鸟。”龙曰:“吾先君晋文公③伐卫④,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选自《金楼子》

【注】①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正卿。②野人:农夫。③晋文公:即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④卫:春秋时的卫国。(畋:tián打猎。;古同“佃”,耕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1)邹忌修八尺有余()(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3)王之蔽甚矣()(4)赵简子出畋()

(5)故缘木愈高者愈惧()

2、翻译下列语句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人畋得兽,我畋得士

3、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4、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

第二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复习学案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复习

一、基础知识

1、注音

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27)乃下令(28)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9)上书谏寡人者(30)能谤讥于市朝 ...(31)闻寡人之耳者(32)门庭若市 .....(33)时时而间进(34)期年之后 .....(35)虽欲言(36)皆朝于齐 ..弗()如远甚 谤()讥 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

2、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是西汉末年 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 的。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情况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 的策略和言论。文章题目中“讽”意思是。

3、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1)邹忌修.八尺有.余(2)而形貌昳丽..(3)朝服..衣冠(4)窥.

镜(5)谓.其妻曰(6)我孰与..城北徐公美(7)徐公何.能及.君也?(8)齐国之.美丽者也(9)忌不自信.(10)旦日..

(11)吾与徐公孰.美(12)徐公不若.君之.美也(13)明日..徐公来(14)孰.视之(15)自以为..不如(16)又弗.

如远甚(17)暮.寝而思之(1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19)于是入朝见.威王(20)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1)皆以.美于徐公(22)今齐地方..千里(2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24)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25)由此观.之,(26)王之蔽.

甚矣。”

(37)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二、文言积累(一)词类活用:

1、朝服衣冠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闻寡人之耳者(二)古今异义词

1、今齐地方..千里 古义: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古义:

3、明日..,徐公来 古义:

4、能谤讥..于市朝 古义:

5、窥.镜而自视 古义:

6、邹忌讽.齐王纳谏 古义:

(三)句式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忌不自信。

3、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

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6、王之蔽甚矣。

(四)一字多义

之:1.齐国之美丽者也

2.问之

3.吾妻之美我者

4.俆公不若君之美也

5.孰视之

6.暮寝而思之

7.吾妻之美我者

8.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9.由此观之

10.臣之妻私臣

11.王之蔽甚矣

1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13.数月之后

14.燕,赵,韩,魏闻之

朝:1.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2.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3.于是入朝见威王

4.朝服衣冠

孰: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于:1.欲有求于我也

2.能谤讥于市朝

3.皆以美于徐公

修:1.乃重修岳阳楼

2.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3.雨村便急忙修书

4.邹忌修八尺有余

诚: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帝感其诚

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4.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曹军必矣

三、古文默写

1、《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主人公邹忌是一位,的帅哥(美男子)。

2、邹忌面对妻子、妾、客人的赞美,邹忌没有轻易相信,看到徐公,认为自己不如徐公美,又,,于是从中悟出了治国之道。

3、邹忌从日常家事入手,现身说法、用自己亲身体验讽劝齐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这样就把治国安邦之道置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4、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向群臣吏民颁布政令,依据批评者勇气的大小,设三等奖赏 受上赏; 受中赏;,受下赏。

5、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的好局面。

6、邹忌是从,三个方面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7、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从而达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目的。

8、文中写邹忌对妻认为他美的看法的语句

9、文中写邹忌对“妾之美我”看法的语句

10、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初下的情景的语句

11、写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

四、重点语句翻译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8.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五、比较阅读

(一)【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淳于髡(kǖn)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

1.词语解释:

邹忌修.八尺有余()王之蔽.甚矣()沉湎不治.

()

朝.

诸县令长()2.下面两组句中加线词的用法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分别是()

(1)A.吾孰与徐公美

B.吾妻之美我者

C.君美甚 D.皆以美于徐公(2)A.私我也

B.公而忘私

C.曹操绕寨私行 D.不宜偏私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B.窥镜而自视. 下视.其辙 C.王之蔽.甚矣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皆朝.于齐 朝.

而往,暮而归 4.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5.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 6.句子翻译: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④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7.邹忌以己身之事设喻类比国家大事,讽劝齐威王纳谏,写出三组类比的句子。

①臣之妻私臣 —

②臣之妾畏臣 —

③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8、将【乙】文与《邹忌讽齐王纳谏》进行比较,淳于髡与邹忌在劝谏的方式上有什么异同?

(二)【甲】《邹忌讽齐王纳谏》二、三、四节

第三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营丘镇中学九年级语文下册讲学稿——人教版第六单元2010至2011学年

《邹忌讽齐王纳谏》导学案

内容:《邹忌讽齐王纳谏》课型:阅读教学课时间:2010年12月20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

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3、探究从本课中学到的一些人生体会。

【学习重点】:目标1

【学习难点】: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知识链接】:

1、简介《战国策》:《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

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2、简介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

称。齐威王,是位贤明的君王。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

治。

一、学前准备:

1、你认为本课应该掌握的字音字形有(至少5个:)

2、重点词语解释(写句子,词语加点,不少于6个词语)

3、重点句子翻译(写原句并翻译,不少于4个句子)

4、预习疑难摘要:

①、你准备提问同学的词语有(写序号):

②、你准备提问同学翻译的句子有(写序号):

③、你准备提问同学应掌握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有:

5、试译全文。

二、探究活动:

(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活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文章写了邹忌与家人的几次对话,请找出来,并读一读。

3、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活动二: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1、由于感情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语气有差别。有

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

2、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

3、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了吗?采取了哪些措施?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1、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结果如何?

2、从文中的人物言行中,可以体现人物怎样的品质?试简单评价一下文中的人

物形象?

3、读此文,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呢?

三、学习体会:

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预习时的疑难解决了吗?你还有哪些疑惑?

3、你认为老师上课过程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或改进的地方?

四、自我测试:

1.给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注音。皆朝于齐()形貌昳丽()朝服衣冠()孰视之()窥镜自视()谤讥于市朝()期年之后()邹忌()间()进

2.解释下列词语(我是有心人,写过我就会记得特准特牢固!)

讽纳谏修昳丽昳

朝服窥谓孰视何能及旦日不若明日孰美我私

弗如远甚诚知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王之蔽甚面刺谤议闻寡人之耳门庭若市时时间进

期年虽欲言

3.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并解释

朝:

1、朝服衣冠()

2、入朝见威王()

3)4)

上:

1、受上赏()

2、上书谏寡人()

美:

1、君美甚()

2、吾妻之美我者()

五、拓展提升:

1、说话练习:(学学邹忌,用你机智说服别人)

星期天,你和朋友约好一起去玩耍,可你妈妈拦住你,一定要你补习功课,你

会怎样说服妈妈让你去呢?

2、课外拓展延伸:阅读下面的两段文字,思考以下问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

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

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乙]景公披狐裘坐于堂,晏子入见。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臣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

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受教矣。“乃令出裘

发粟,以与饥寒者。

1、解释下面的词语。

(1)王之蔽甚矣()

(2)臣之妻私臣()

(3)皆以美于徐公()

(4)以与饥寒者()

2、下面句中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于(1)四海之内莫不有求于王(2)能谤讥于市朝

B:之(1)饱而知人之饥(2)面刺寡人之过者

C:以(1)以与饥寒者(2)皆以美于徐公

D:而(1)时时而间进(2)雨雪三日而不寒

3、翻译。

(1)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4、[甲]文,邹忌进谏的目的是为了劝齐王纳谏;[乙]文,晏子进谏的目的是为了劝景公。[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类比的手法,现身说法说服了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了方式,同样达到了目的。

5、请进一步探究以上两文的相同点,找出你的一点发现(试题已涉及的除外),并简要说明。

3、阅读下面《召公谏厉王弭谤》,完成问题。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

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厖”王不听,于是国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选自《国语》)

1、解释加点的字。弭谤厉王虐国人谤王民不堪命矣是障之也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道路以目

2、这篇短文中比喻说理的句子是:

3、这篇短文与《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相同点有:

答案:

二、(一)活动一

1、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

明政治的故事。

2、三次对话,第一段。

3、第一部分(1): 进谏的缘起。第二部分(2): 进谏的内容。第三部分(3、4): 进谏的结果。活动二:

1、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

2、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

3、齐威王接受了谏言,措施:面刺寡人受上赏;上书谏寡人受中赏;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二)1、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正如《古文观止》评价:'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结果: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2、邹忌:

○、他能从生活小事联想到国家大事,可谓忠于职守,勤于王事。

○、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他没有得意忘形,这说明他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头脑冷静,善于思考,观察事物深入细致,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他毫不迟疑地向君主进谏,反映了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坦荡胸怀。

○、他的进谏,以耐人寻味的小事打动齐王,以己之受蔽推论到齐王之受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他是一位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的谋士。

齐威王: 他深深懂得收买民心的重要,勇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还能广开言路,根据人们对朝政的批评议论,兴利除弊,进行大胆的政治改革。他是一位有魄力的开明君主。

3、主题:课文通过邹忌借用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现实意义:当今社会,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启示:领导者应从善如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不做“召公谏厉王弭谤”的厉王;群众,提意见应讲究方式方法。

五、拓展提升:

1、受蒙蔽,偏爱,认为,给。

2、B

3、(1)满一年后,即使想要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了的。(2)(自己)觉得温暖(却)能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很安逸也能知道别人的辛劳。

4、纳谏,行善(救济穷人)关心百姓疾苦,类比,对比。

景公衣狐裘不知天寒翻译:齐景公在位的时候,有一次大雪连续下了三天也没有停。齐景

公披着用狐狸腹部的毛皮做成的裘衣,坐在大堂侧面的台阶上。晏子进来拜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真是奇怪呀!下了三天大雪,天气竟然一点也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真的不寒冷吗?”景公笑了笑。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主,尽管自己吃饱了肚子却能了解别人的饥饿,尽管自己穿得很暖和却能了解别人的寒冷,自己过着安逸的生活却知道别人的幸劳,但如今,大王你都不知道呢!”齐景公说:“对!我愿意听从你的教导。”于是,晏子便让景公脱掉裘衣,浑身发抖就和那些穷苦的百姓一样。让景公公平地对待那些贫困的人,在路上看到的,不管他是哪个乡的;在里中看到的,不管他是哪家的;巡行全国,统计要赈济的人数,而不管他们姓什么叫什么,对于有职业的人,供给他们两个月的粮食,对于生病的人,则供给他们两年的粮食。孔子听到了这样的事,不禁赞叹说:“晏子善于表达,从而达到了进谏的目的,景公也能够做自己认为好的事情啊!”

《召公谏厉王弭谤》翻译: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召穆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厉王发怒,寻得卫国的巫者,派他监视公开指责自己的人。巫者将这些人报告厉王,就杀掉他们。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彼此用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

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止住谤言了,大家终于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他们的口。堵住百姓的口,比堵住河水更厉害。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百姓也象河水一样。所以治理河水的人,要疏通它,使它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放任他们,让他们讲话。因此天子治理政事,命令公、卿以至列士献诗,乐官献曲,史官献书,少师献箴言,盲者朗诵诗歌,朦者背诵典籍,各类工匠在工作中规谏,百姓请人传话,近臣尽心规劝,亲戚弥补监察,太师、太史进行教诲,元老大臣整理阐明,然后君王考虑实行。所以政事得到推行而不违背事理。百姓有口,好象土地有高山河流一样,财富就从这里出来;好象土地有高原、洼地、平原和灌溉过的田野一样,衣食就从这里产生。口用来发表言论,政事的好坏就建立在这上面。实行好的而防止坏的,这是丰富财富衣食的基础。百姓心里考虑的,口里就公开讲出来,天子要成全他们,将他们的意见付诸实行,怎么能堵住呢?如果堵住百姓的口,将能维持多久?”

厉王不听。于是国都里的人再不敢讲话。三年以后,便将厉王放逐到彘地去了。

三、归纳整理:

1、词类活用(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梅?

(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3)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

2、古今异义(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国君旁边的近臣)(3)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委婉劝说)

3、句式(1)忌不自信(宾语前置)(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4)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第四篇:2014年中考文言文复习学案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学案

2014年中考文言文复习学案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及重点:

1、记忆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积累文言词语。

2、掌握重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翻译语句。

3、准确熟练的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链接材料】1——解题:

①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②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齐威王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谋士淳于髡乃以隐语进谏曰:“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三年不飞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听后顿悟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此后,齐威王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链接材料】《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1、读准字音。

昳(yi)丽 朝(zhāo)服衣冠 窥(kuī)镜期(jī)年 朝(cháo)于齐 间(jiàn)进

2、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能谤 讥于市朝(公开指出。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讽刺。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上书谏寡人者(这里指奏章)

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3、词类活用: ①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作状语)

④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

4、一词多义

①修:a.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b.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政治)d.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②朝:a.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上朝)b.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拜)

c.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d.朝服衣冠(早晨)

③孰:a.我与城北徐公孰美(谁)b.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通“熟”,仔细)

④诚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b.帝感其诚(诚心、诚意)

c.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确实、的确)d.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果真)

5、翻译。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②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③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三、练习反馈:

(一)、词语解释

①邹忌讽齐王纳谏(讽谏)②邹忌修(长,这里指高)八尺有余(通“又”连接整数和零数)

③朝服衣冠(穿戴),窥镜(照)。④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又一次)⑤明日(第二天),徐公来,(二)、翻译。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③徐公何能及君也?

④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⑤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⑦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⑧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⑨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⑩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⑾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⑿邹忌讽齐王纳谏⒀弗如远甚

⒁时时而间进

⒂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第五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复习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复习课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单元中《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出师表》复习课的主要内容。这两课在本单元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知识点非常多,而且这两篇课文写的都是贤士名臣对君王的规劝,不过方式迥异,一个是讽谏,一个是直谏,却同样收到好的效果,给人以启迪。所以把这两篇文言文放在一起复习,希望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下面我从教材、学生情况、教法、教材设计四个方面来说一说这节复习课。

一、说教材

《邹忌讽齐王纳谏》细致地刻画了一个精细、聪明的谋臣形象——邹忌,他以自身生活中的小事设喻,劝说齐王必须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建议,才能使国家强盛,语言委婉、含蓄,娓娓动人,使人易于接受。《出师表》以十分恳切的言辞,反复规劝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亲贤远佞。这篇奏章,每句话都既不失臣子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既不用训斥的话语,又不用卑下的语气。

从进谏的目的来说,两文都是本着爱国、强国之心,希望自己的国家更为强盛。复习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文段的比较,体会两篇文章情感态度上的不同,让学生感受到讽谏、直谏的不同的艺术风格。

文言文的复习,其实质是“功夫在课内,拓展在课外”,无论是课内语段还是课外语段,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都是教材中的常见的“老朋友”。所以课内文言文的复习一定要梳理好重点字词,而《邹忌讽齐王纳谏》《出师表》这两篇课文重点字词很多,像:朝、孰、方都是“一词多义”的字,“地方”“开张”“卑鄙”等都是“古今词义”不同,“美”意动用法,“闻”使动用法,通假字、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等等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引导学生认真梳理这两篇文章的重点词句,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初中两年半多时间的学习,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初步具备了自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是文言文知识不够系统,对文言文中考考点的把握不够全面,课内外知识迁移的能力不高,所以针对这一现象,根据中考考点制定以下复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识记文言名句和重点词语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

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文言句式在文中的基本用法并能够准确翻译句子。(重点)

2、分析归纳文章主要内容,概括观点态度。(重难点)

(三)情感目标:感受古代明君贤臣为了国家大事敢于进谏、从谏如流的精神,激发爱国情感。(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精心设计教学案,以达到促进师生良性互动,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发挥集体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采用小组形式进行挑战赛,这样能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

4、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在学生练习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总结出翻译文言文的一般技巧。

5、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梳理,将学生对教材文本的学习拓展延伸到课外,学以致用。

四、说教学设计

课前布置学生对这两课进行知识梳理,印发教学案,预习部分分为两大板块:

(一)重点字词

1、通假字

2、词类活用

3、古今异义词

4、一词多用。

(二)重点语句和特殊句式梳理:如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

(一)导入 有位专家曾打过这样一个比方:汉语言学习好比一棵大树,文言文学习是这棵大树的根须,现代文学是茂密的树叶。文言文学习对于汉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一目了然,今天我们来上一堂文言文复习课,(二)

课前预习反馈

1、重点字词的反馈

四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交流一个方面的知识点,明了后上黑板展示,其他同学在组内继续交流其他知识点。等黑板上的同学写完后,同学们可以继续把黑板上的精华及时补充到教学案上,如有疑问,可以向出示本版块知识点的小组请教。如果都明确了,应迅速识记。教师应提前做好资料整理工作,发现学生的疏漏、错误之处,应及时补充、订正。示例如下:

(1)通假字

孰视之

(2)词类活用:吾妻之美我者

闻寡人之耳者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3)古今异义词:今齐地方千里

诚意开张圣听

未曾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4)一词多义:朝

朝服衣冠

于是入朝见威王

皆朝于齐

2、重要语句的反馈

以挑战赛的形式进行。

每一个学习小组按照顺序依次派代表向其它任一小组发起挑战,说出一个重点句,让其它小组成员翻译,或者说出一个句子的句式特点,或者根据提示说出一个句子等等,根据小组成员的表现,评选出优秀小组。

重点语句:如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等等

3、推敲翻译句子的技巧。

在教学案上,出示下列五组句子让学生翻译。

(1)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2)不宜异同

客之美我者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4)不自信

临崩寄臣以大事也(5)与坐谈

通过以上六组句子的翻译,引导学生归纳出六种方法:留删换、调补猜。翻译文言文尽量要做到字字落实,合乎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也就是说翻译时要遵循两个标准:字字落实、文从句顺。

4、比较阅读

引导学生比较《邹忌讽齐王纳谏》“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王之弊甚矣”一段和《出师 2 表》“先帝创业未半„„以塞忠谏之路也”

在教学案上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请各用原文中的一个字来概括齐威王与刘禅的施政的不足之处。

(2)面对这样的不足,他们都提出了怎样的劝勉?

(3)邹忌用何种形式提出自己的劝谏?诸葛亮的语气如何?从哪里看出来?

通过语段的比较,引导学生体会直谏、讽谏的特点。直谏:直接陈述自己的意见,希望对方采纳。讽谏:用设喻、暗示、诙谐等方式使对方醒悟自己的过失。

5、课外拓展

教学案上: 晏子谏杀烛邹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景公好弋()

②使烛邹主鸟而亡之()③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2.翻译下列句子。

①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②勿杀,寡人闻命矣。

3.晏子的本意是

景公,说他

;但是晏子却以

烛邹的姿态出现,这种以的语言进行讽谏的方式方法,易于被人接受。

紧承上一个环节,给学生讲一个故事,齐景公特别喜爱射箭,他派了烛邹专门为他看管鸟,结果鸟却跑了,齐景公非常生气,就要把烛邹给杀了。晏子听说后,对齐景公说了几句话,齐景公就把烛邹给放了。如果你是晏子,你会对齐景公说些什么?

这样一个过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讽谏的妙处。接下来通过三道习题,当堂训练,落实字词和语句翻译。

以上所述就是《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出师表》两课复习的总体思路,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付:例题和复习题

下载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专项复习《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优秀课导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语文中考文言文专项复习《曹刿论战》和《邹忌讽齐王纳谏》公开优秀课导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