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作文教案——入门篇3-9(适用怕写作文的小孩
小学生作文教案——入门篇3-9(适用怕写作文的小孩)入门篇第三课人物描写#神态描写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神态描写的基本要领
教学重点:通过五官和脸部肌肉的细微变化来准确、生动、形象地表现某一神态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什么是神态
教学方法:妈妈先解说,每个方面举
一、两个例子,然后让孩子顺着思路举例,能举几个是几个,不要强求。
(备注:这个内容高年级的孩子可以跟他(她)简单解说,低年级孩子不要求,但讲课的妈妈自己必须有所了解。)
1、名词解释:神,这里指神气和表情;态,这里指态度;神态,即人物的神气、表情和态度。
2、举例:
神气{正面:满面春风、容光焕发、神采飞扬、神采奕奕、精神抖擞、威风凛凛等
负面: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气急败坏、失魂落魄、气势汹汹、歇斯底里等
表情{正面:兴奋、欢喜、得意、安详、大方、慈祥、稳重、妩媚等
负面:痛苦、悲伤、失望、烦躁、害羞、生硬、凶恶、轻浮等 态度{正面:友善、慈和、热情、尊敬、严肃、认真等
负面:凶狠、粗暴、冷淡、轻视、滑稽、浮躁等
3、神态的外在表现:
主要通过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牙齿、舌头、耳朵和面部肌肉的运动变化表现出来。所以,神态描写实际上就是动态的肖像描写。
二、照图说话 教学方法:妈妈找到各种人物表情的图片,让孩子指出图片头像是那一类神态(如开心、生气、害羞等等),然后要求他(她)认真观察,说出眉毛、眼睛等的变化情况,每说完一个头像,便将刚才的话写下来。图片(在网上有N多表情图片,妈妈们可自己找)、、、、、、、、、、、、、、、、、、、、、、、、、、、、、、、、、、、、、、、、、、注意事项:准确、生动、形象、传神 准确——指描写要符合观察到的事实; 生动——指描写要抓住微小的细节变化; 形象——用类比、比喻等修辞手法;
传神——抓住重点(最显眼和突出的地方),适当夸张。
三、实际操练
教学方法:妈妈让孩子随身携带笔和小本本,选取一个具体的人物,可以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人,也可以是同学朋友等熟悉的人,或者是街头随便逮一个陌生人,认真观察他们在不同情况下的神态,随时记录下来。督促一星期左右,让他(她)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入门篇 第四课 人物描写#动作描写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动作描写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将大动作分解成一系列小动作的训练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动作的描述——动词+修饰语
教学方法:妈妈在每个小项目中一边做示范动作,一边口述例句,然后指出其中的动词和修饰语,然后让孩子做一个动作并用文字造句,着重标示出动词和修饰语。(具体动作和句子由各自的教学环境确定,是“即兴表演”。)
1、方向+动词:例子:他高高地举起了手;我向右转了个身。
2、轻重+动词:例子:他的拳头重重地打在了墙上;妈妈轻轻地摸了摸囡囡的头。
3、动词+数量:例子:他迅速地后退了几步;我踢了他一脚。
4、快慢+动词:例子:手里的菜刀飞快地舞动着;他被吓得马上跳了起来。
5、程度+动词:例子:他深深地吸了口气;他牢牢地抓住了我的手。
6、质量+动词:例子:他麻利地拆开了包裹;我一个漂亮的转身躲开了狗狗的攻击。
7、比喻+动词:例子:球象箭一样飞了出去;她象一只刚出笼的小鸟,在操场上奔跑、跳跃。
二、动作的细分
教学方法:妈妈选取一个日常动作,一边演示,一边让孩子注意发出动作的是身体的那一个部位(手、脚、头、腰等),以及这个动作的方向、轻重、数量、快慢、程度、质量等,然后记录下来造句、润色。(补充说明:许多孩子在作文中无话可说,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平时不注意观察,不注意观察的原因又主要是不懂得怎么样去观察,因为他们的思维是跳跃性的、感性的,思路很难有一个清晰的途径,所以家长应该在平时就进行有效的引导。我在教学中注意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教科书只是说观察如何如何重要,却没有可操作性强的、体系化的观察能力训练指导,于是才另辟蹊径,以观察能力的训练为入门作文的中心。)范例:
削苹果
妈妈开始削苹果了,只见她左手捏着苹果,右手拿着一把水果刀,水果刀的刀口对准苹果的“额头”“亲”了一口,妈妈的右手手腕稍稍一偏,再轻轻地沿着苹果弯弯的“额头”转动起来,于是就有一片苹果皮离开果肉翘了起来;接下来,妈妈的左手慢慢地转动手中的苹果,拿刀的右手均匀地用力,苹果皮便象纸条一样,一圈一圈地离开果肉;不一会儿,一个水灵灵的苹果就削好了。
三、连续性动作描写
教学方法:妈妈选取一个日常事务,例如拖地、洗衣服、炒菜、做饭等,这些事务都是由一系列较大的动作组成的连续性动作,而每一个较大的动作又还可以细分为许多小动作,每个小动作都有方向、轻重、数量、快慢、程度、质量等,且都可以用比喻来修辞。妈妈可以先示范,让孩子观察各个动作要领并作简单笔录,再让孩子自己操作加深印象,最后将整个事务用文字表达出来。范例:
我来到厨房烧小菜了。我打开煤气灶,放上铁锅,倒入少些菜油。过了一会儿,油开始冒烟了,我就把刀豆倒下去,用铁铲翻了几下,就把浇好的肉骨头放进去,又放了一些水。接着,我放了一些调料,盖上锅盖让它烧。
过了两分钟,我把火关小一些,再让它烧。又过了五分钟,爸爸说:“差不多了。”我就去揭开锅盖,放一些味精,又拌了几下,我就把刀豆烧肉骨头盛起放在碗里,端到了菜桌上。入门篇 第五课 人物描写#语言描写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语言描写的常见方法
教学重点: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和说话时的情景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名词解释
教学方法:妈妈跟孩子简单解说一下就行了。
语言:简单地说,语言就是人说出来的话,包括对话和独白,对话为人物之间的交谈,独白即是自言自语。
语言描写:就是把人物的话用文字记录下来。
二、写好说话内容的几个简单技巧
教学方法:妈妈先说几个词,然后让孩子接龙,看他(她)能说出几个,妈妈可以补充,举造句的例子也是如此。
特别提醒:下面这些词语在整篇作文中要用得适当,不要用得太多让人觉得太花哨,关键时候用一两个就够了。
1、运用语气词、象声词、感叹词
用在句首的词有:喂、哎、咦、、嗯、哼、唉、呸、哇、哎呀、哇噻等等 用在句尾的词有:啊、呀、呢、吗、哈哈、呵呵、呜呜、嘿嘿、啦等等 例子:“喂,你到哪里去?”“哦——,我去领奖,中大奖啦!”
2、运用一些方言、土语或特定语言
例子:方言——“唔该,去天河城点走哇?”一个老大爷问街上的保安。
土语——“跟他说话,真是鸡同鸭讲,一点都说不来啊。”
特定语言——“菜鸟一个!”“哇噻,发现一个青蛙!”
3、套用一些成语、歇后语
例子:成语——“说起我家那小子,那可真是一表人才、万里挑一,打着灯笼都难找的绝代天骄啊!”
歇后语——“一点到他的痛处,他就好像屁股底上安了弹簧——一蹦老高,反应大得很咧!”
4、特殊字音的注解
例子:“OK,长城,Very Good!(牛,长城真牛!)”一个外国老头兴奋地喊道。
三、写活说话人的几个方法:
教学方法:妈妈在举例子的时候辅之于相应的动作、表情等,对例子的选择,最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另外造个句子,讲完例子之后,再让孩子模仿造句2~4个句子。
1、对话+动作:
例子:老师走上讲台,放下课本,喊道:“上课!”
2、对话+表情:
例子:“我错了。”小明低着头,满脸通红。
3、对话+心理:
例子:我吓了一跳,心想,完了,不由长叹:“好惨啊!”
4、对话+语气:
例子:“大小姐,你怎么啦?嘴巴翘得那么高?”妈妈嘻嘻笑道。
5、对话+语调:
例子:“我绝对不会放过你的!”老狼恶狠狠地咆哮。
6、对话+音质: 例子:“阿姨,那边的花好好看喔!”一个清脆的童音在我耳边响起。
四、对话内容要紧扣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当时情景
1、解说
教学方法:妈妈根据孩子的接受能力,用孩子能听懂的话转述下面的内容。同时举一些身边的例子,比如家人、邻居、同学、朋友的性格特征和他们说的一些话,让孩子有更切实际的感受和理解。
言为心声,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遇到同一件事,各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说出的话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平时就要留意不同性格的人说的话,这样,在写作文的时候才能把人写活;另外,同样一个人,面对不同的情景所说的话也是不一样的,这也需要我们平时多多留意。
例子:情景——教室门不知被谁打了一个大洞,以下是各人的对话:
“是谁?是谁踢坏的?”一向慈和的班主任刘老师瞪着眼吆喝道。
“看我干嘛?”小勇小声嘀咕,“又不是我,我怎么知道。”
淘气鬼小明吐了吐舌头:“嘻嘻,谁又要倒大霉了!”
“老师!我知道。”“小燕子”紫云高高地举起了手,“是王军!”
“你放狗屁!我碰都没碰!”王军气得满脸通红,恶狠狠地朝紫云高喊。
2、练笔
教学方法:布置下题目后让孩子先写,大概10分钟左右,然后检查,先挑出优点表扬一下(比如很生动、很贴切等等),再跟孩子提一下进一步提高的建议(如词语的运用、说话人的动作表情等)。
情景题目范例:
1、讲价钱;
2、我做错了,妈妈很生气;
3、我做对了,妈妈很开心等等
入门篇 第六课 人物描写#心理描写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心理描写的具体运用方法和要点 教学重点:心理描写的方法和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名词解释
教学方法:妈妈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跟孩子大致说一下,以了解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心理:简单地说,就是内心的想法
解说:当人们遇到某件事时,心里都会产生一定的想法。比如,当你做错了一件事,害怕大人会惩罚,你心里会怎么想?后来大人并没有惩罚,而是耐心细致地教你怎么做才能做对,你心里又会怎么想?把这些想法用文字写下来,就是心理描写。
同样的道理,当别人遇到另外的事情时,他的心里也肯定会有什么想法,你可以根据他的性格,还有他当时的处境,猜测他会有什么样的想法,把这些猜测用文字写下来,也是心理描写。
总之,心理描写就是把人物心里的想法写出来。
二、心理描写的方法
教学方法:妈妈先讲解一些,然后举例子,下面的例子只供参考,妈妈可以自己造一个孩子比较熟悉容易接受的句子,然后让孩子仿照造句2-3句。
1、用“XX觉得”、“XX认为”等词,或“XX想起”的句式,引导出这个人的心理活动 例子:爸爸觉得事情有点奇怪,明明放在桌子上的钥匙,怎么一转眼就不见了呢?
老师认为刘华肯定欺负了小王,因为当时只有他们两个人在教室。
看到爷爷的相片,我不禁想起小时候的事情——
2、通过自言自语来引出心理活动的内容
例子:“完了。”小明暗叫,“明天就要开学了,可我的寒假作业还有那么多没做呢!我该怎么来跟老师说呀?”
3、通过幻觉、梦境来描写心理活动 例子:梦境——过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说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腿,正在念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凡卡》)
幻觉——《卖火柴的小女孩》里,小女孩划了一根火柴、两根火柴和三根火柴时在火光中看到幻觉。
4、与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结合起来描写心理活动
例子:小明走着走着,突然,前面一团黑影掠过,“我的妈呀!”吓得他脖子一缩,感到两脚冰凉,提不起来,“那是什么东西?”他想起一部动画片里的故事,一只凶猛的老虎从动物园里跑了出来,还吃了两个小孩子——
四、课堂练笔
教学方法:妈妈选择一个自己的孩子不久前亲身经历的事情,或者对他(她)来说记忆深刻的事情,简单提示过后,让孩子进入写作,时间控制在5——10分钟左右,字数不限制。孩子写完后再评点,评点的方式是“夹心饼干”——先表扬,然后指出缺点,最后再表扬和鼓励。
题目范例:
1、写一段做错了事时,自己的心理活动;
2、写一段成功完成了一项大人交待的任务时,自己的心理活动;
3、写一段曾经做过的梦。
教学目的:让孩子把握定点观察静态景物的基本顺序 教学重点: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地观察、分解景或物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单个物的定点静态描写
教学方法:妈妈选择一个常见的物品作为教学道具,为了利于展开观察,最好不要太复杂,但又必须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和色彩层次,我的建议是盆景或台灯等小摆设,如果没有这些,种养的花草也好,花草也没有的话,那就麻烦去菜市场买几颗蔬菜吧。将道具摆放在课桌前,按照下面的顺序引导孩子观察和记录,最后整理润色成文就OK了。
1、整体形象:轮廓——高大、小巧、精致、魁梧、挺拔等;形状——伞状、球冠状、圆球状、圆锥体等;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红、黑、白等;气味——香、臭、清香、浓香、淡淡的香等;风格——可爱、漂亮、秀气、古朴、端庄等。(备注:根据道具的实际情况,选择
一、两个方面就行了)例文:今年的六.一节,妈妈送给我一盏卡通台灯,一条小狗趴在柔和的灯光下,可爱极了!
2、将道具分成上、中、下(或者前、中、后)三个部分,按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或者从前到后或从后到前)的顺序进行排列。
上面这个台灯,就可以分成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为灯罩、中部为毛绒狗狗,下部为底板。
3、每一个部分为一个小段,按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由表及里地描绘道具的形状、颜色、光泽、质地、状态、风格等。还是以上面的台灯为例。例文:(上部)台灯的灯罩连接在一根头部弯曲的小铁杆上,是一个梯形的圆柱,上面蒙着一层米黄色的棉布,棉布在灯罩下摆部位褶皱成花瓣的形状,整个灯罩看起来就像一朵被累累的果实压弯了脖子的向日葵,而灯泡,就藏在向日葵的肚子里面,只要一开灯,它就散发出温暖而又柔和的光芒。设计师的心思很是细腻,考虑非常周到,灯罩的棉布用松紧带套在小铁丝编织的笼子上的,如果脏了,就可以脱下来给它“洗澡”。
(中部)最可爱的是那只趴在灯光下的小狗,这是一只毛绒做的狮子狗,全身披着长长的毛发,嫩黄嫩黄的,摸上去非常柔软细腻。我估计这只小狗应该是个小女孩,因为她的头上扎着两个蝴蝶装的发结,身上穿的也是碎花布做的连衣裙。
(下部)把小狗托起来的,是台灯的底板,底板上面铺着和灯罩一样的米黄色的棉布,底板的周边,棉布也褶皱成花瓣的形状,小狗狗趴在那里,就像趴在观音菩萨的莲花座上一样。
4、对道具进行总体的评价。续上例。
例文:我很喜欢这个可爱的台灯,更感谢妈妈给了我快乐的童年,我要在台灯下好好学习,让妈妈经常有愉快的心情。
二、景的定点静态描写
教学方法:妈妈带孩子到阳台上放眼观察,如果只看到对面的墙的话就只有出门了。选择的景点范围不要太大,但景观要有一定的纵深(就是从远到近都要有景物,远处不要太空旷,近处也不要太浓密,一眼看过去,不会被近前的东西遮挡,并且远处能看到东西)。
1、首先确定描写顺序: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上到下,从下到上。
2、按选择的顺序将景物分成远处、中间、近处三个部分,每个部分为一个小段落。
3、将每个部分所看到的具体内容(树啊、房子啊、车啊、湖啊、山啊、云彩啊等等)记录到相应的段落。
4、通过各种修辞手法将前面的内容润色。
5、通过朗读的方法再次修改,直到念起来通顺为止。
例文:建议看看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写荷花(就是“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的那一段)。入门篇 第八课 景物描写#移步静态描写
教学目的:让孩子把握较大空间范围的基本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制定观察的路线和先后顺序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确定描写对象
教学方法:根据孩子的年级选择相应的描写对象,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自己两室一厅以上的房子就可以了;
三、四年级的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居住的小区,如果小区很大,则选择小区的其中一部分;
五、六年级的孩子,则可以选择大型超市或购物中心,也可以选择公园或大型小区;初中的孩子则选择旅游风景区或大一点的社区。
二、制定观察路线
教学方法:在观察之前,妈妈先与孩子一起共同制定观察路线。首先,画下描写对象的平面地图,先标注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然后在地图上标上大致的物品或景点;
其次,制定一条合理的观察路线,要求不要重复,又能全部观察一遍;
再次,依据观察路线,按先后顺序给物品或景点标上1、2、3、4——的序号; 最后,确定一至三个物品或景点作为重点观察对象。举例:
(很遗憾,画的平面图传不上来,网站不支持BMP格式,可我的电脑又没有图片格式转换的工具)
三、实地观察记录
教学方法:妈妈与孩子一起按照前面的规划实地观察,带上笔和笔记本,将观察到的主要物品或景物简单记录。记录要求:写下各种物品或各个景点的名称,并记录下它们的形状、颜色、质地、光泽、状态等(即本教材第一课的内容)。
四、整理润色成文
教学方法:妈妈让孩子根据记录的内容单独完成写作,然后评讲。写作前讲明要求:
1、文章的先后顺序符合先前制定的路线图;
2、有一定的比喻、作比较、夸张等手法;
3、语句通顺
评讲:
1、看孩子的作品有没有达到要求;
2、挑出可以表扬的地方;
3、指出应该改进的地方;
4、激励
入门篇 第九课 景物描写#定点动态描写
教学目的:让孩子把握对运动事物观察和描写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准确抓住描写对象运动部位的动态变化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课题引入
教学方法:妈妈用自己的话将下面的内容跟孩子解说一下就OK了,尽量口语化。
1、妈妈提问:
如果我们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比如花草树木山石水土,或者流水星星等等,就会发现,它们并不是一直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的,而是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当中,例如风吹过时,小草会摇曳,你能不能举出其它一些会动的景物的例子来呢?
2、孩子回答:(提示:河水、雨水、瀑布、湖水、池水等水的运动,风吹过时花草树木的运动,天上云彩的变化,星星的闪烁,汽车、火车、飞机、风筝、摩天轮等人造事物的运动等等。)
3、妈妈表扬并适当补充:
4、解说: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景物的运动变化,我们的世界才不会死气沉沉,而是充满了活泼的生机。可是,这些东西老是在动,我们要怎样写,才能把它们写出来呢?还记得我们前面学过的人物动作描写吗?(停顿,让孩子回答)实际上呢,人物的动作和景物的运动是一样的,都是在动,所以,景物的动态描写和人物的动作描写,方法也是一样的,区别就是一个写的是人,一个写的是花草树木山石水土等景。
5、复习动作描写的笔记
(一、动作的描述——动词+修饰语
1、方向+动词:
2、轻重+动词:
3、动词+数量:
4、快慢+动词:
5、程度+动词:
6、质量+动词:
7、比喻+动词:
二、动作的细分
注意发出动作的是身体的那一个部位(手、脚、头、腰等),以及这个动作的方向、轻重、数量、快慢、程度、质量等
三、连续性动作描写
一个日常事务,例如拖地、洗衣服、炒菜、做饭等,是由一系列较大的动作组成的连续性动作,而每一个较大的动作又还可以细分为许多小动作,每个小动作都有方向、轻重、数量、快慢、程度、质量等,且都可以用比喻来修辞。)
6、妈妈归纳总结:写景物的变化和写人物的动作一样,首先要知道怎么样来描述它的运动变化,然后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对它的变化进行细分,而一个连续性的景物变化,我们也可以把它细分成许多小变化。接下来,我们就来练习一下对景物的动态描写,根据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这节课我们先练习定点描写,也就是站在一个固定的地方看景物,然后将这些景物写下来。
二、单个动态物件的定点描写
教学方法:一定要有实物,让孩子认真观察,可以让物件不断重复运动模式,直到孩子能够根据当前看到的现象脱口说出下一步的运动状态为止。
1、确定描写对象
根据孩子而定,参考:低年级的孩子可以选择动作变化相对复杂一点的电动玩具作为描写对象,中高年级的孩子可以选择一棵小树(盆景树木即可),通过风扇来制造不同速度的运动。
2、观察记录
观察指导:密切关注描写对象主要的运动部位,以及这个运动部位的方向、轻重、快慢等。例如电动狗的眼睛滚动、四脚爬行、尾巴和头的摆动,是朝那个方向动,速度快不快,各个部位运动的先后顺序是怎么样的,等等;风吹着的小树,它的树干是动不动?树枝和树叶又动不动?如果动,又是朝哪个方向动?速度快不快?等等。
观察记录:将观察到的内容用词语记录下来。
3、整理成文
将记录的词语扩展为句子,然后用上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再把描写对象与平时看到过的类似现象做一些简单的比较。大约50到100个字就行了。
三、多个动态物件的定点描写
教学方法: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同时摆放三个以上开动电动玩具;中高年级的孩子则可以去游乐场所定点观察三个以上的开动的娱乐器械,或者公园里的喷泉假山,或者夜景中的车流和煽动灯光等;有条件的,比如农村的孩子,直接观察流动的水草和摇曳的树木就行了。
1、确定描写的顺序: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东到西,从西到东等等都可以,总之,要有一个顺序。
2、按照顺序,对每一个确定对象进行描写就行了,也就是刚刚学过的单个动态物件的描写。
3、让孩子自己通读写好的文字,看各个物件之间有没有适当的连接词进行衔接,念起来通不通顺。
第二篇:目前小学生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怕写作文
目前小学生有一种普遍现象就是怕写作文,这种现象也始终困扰着教师。“小学作文怎么写?”这得从怎样引导写作文开始。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写作文的欲望,锻炼学生写作文的勇气,将学生这种害怕作文,讨厌作文的心理转变为喜欢作文,写好作文,也就成为我们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作文对学生来说,它是一种综合性很强,难度很大的作业。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正因为好奇,他们在上学和回家的途中,往往会观察到各种各样的事物。生活素材比比皆是,有各具特点的人物形象;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场面;有令人难忘的乡土人情……我让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在每周的作文上写下来。久而久之,学生们由见物说物,进而能讲清一个道理,说明一些问题,抒发自己的一种情感。最终能生动、鲜明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训练学生无拘无束,任凭情思奔涌,想象升腾。长此以往对学生这样尽心训练,学生思想会由抽象到具体,由贫乏到生动,其作文能力便会与日俱增。
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体验生活。让学生从对生活的体验中去增加作文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入门的向导,是引导学生走作文成功之路不可缺少的条件。体验生活,让学生有为而作。多举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如:学校组织学生去参加一些他们喜欢的活动,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孩子们真的很高兴。
再次要学生学会感受生活,使学生喜欢写作文。作文教学仅仅让学生感到有话可写,有话想写,还是比较容易的。而要使学生真正达到喜欢写作文是不容易的,这就要在注重平时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多练笔,不断提高写作水平,不断获得写作成功的情绪体验。为了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我让学生坚持写日记,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及时记录下来。把他们的日记看成是师生促膝谈心的芳草地,精心批阅,加以指导。在批阅日记的过程中,我和他们共享成功的喜悦,分担困惑的忧愁,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并且把其中优秀日记在我们学校网站发表。学生日记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写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在课堂中学会了什么;有的写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有的写自己在玩耍过程中的新发明;还有的把家庭中的烦恼诉说给老师听。久而久之,学生似乎领悟到了日记的奥秘,越写越有趣,好日记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当然,除此外还要教会怎么开头,怎么结尾哦!
第三篇:论小学生作文爱与怕
论小学生作文“爱”与“怕”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旧县中心小学 徐朝阳
2016年8月13日,收到成都作文种子训练班主持人苗苗老师的留言,通知我很幸运的在11月9日晚上一个小时的时间与学员们一起探讨“小学生作文爱与怕”的话题。接到这个话题,沉思了很久,酝酿了很久,题目很熟悉,但是却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从何而起开始谈话的内容。静静地关注话题,很想从字里行间掰出我想要的感觉,作文、爱、怕——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三个词,包含的内容非常复杂、非常丰富:作文既爱又怕?作文又怕又爱?作文不爱只怕?爱作文?怕作文?作文真的很怕吗?作文真的不值得爱吗?⋯⋯
爱与怕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可以转换的。只要不怕,就会慢慢爱上写作。作为教师的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会让学生喜欢上语文、喜欢上语文教师,喜欢上作文课!
爱从何起?怕从何起?归根结底就是人为造成的畏惧感、陌生感、归其原因不外乎就是教师自身业务水平低、职业道德欠缺、作文教学缺乏系统性,作文教学成熟的模式太少,没有办法借鉴,而自身又没有进取心和紧迫感,造成了教师的怕传染给学生的畏。
作为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本身受条件和环境、生源、寄宿制等因素的影响,作文教学显得非常吃力——学生生活环境窄,除了五天的学校就是周末的家里,生活比较单调,犹如白开水一般,熟视无睹,周而复始的学习生活,使得学生作文习作时内容平铺直叙,没有亮点,直白语言干巴巴的展现出来。而教师们也束手无策,找不到好的办法去实施作文教学,故作文教学一直以来就成为农村语文教学的一块伤疤,没有人轻易去触碰他,都心照不宣的回避作文教学、都愁眉苦脸的批改雷同无味的作文、都异口同声地抱怨作文教学的艰难⋯⋯
怎样让作文变怕为爱?在现有的环境下,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笔者通过三十年的基层教学,得出了一些心得体会,供学员们参考。
作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敏感、头疼、畏惧的话题。而作为教师,作文教学也一直是一个雷区,很少公开课教学,甚至作文课也是硬着头皮枯燥而单调教学。与其说小学生作文的爱与怕,不如说是教师的爱与怕——作文不教不行,考试卷面作文分值达40分之多,教,又没有模式可循,于是乎,教师们干脆就提供范文,提供思路,引领学生沿着教师的思路走;而学生也高兴,不动脑筋也会完成作文这个任务。
小学生作文怕何缘?爱何因?归其原因,不外乎就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有问题。首先是作文教学时间不稳定,加之语文课时很紧,一周才六课时、七课时,教学时间稍微一拖,教学任务就不能完成,故作文教学时,基本上都是教师包办,学生应付的普遍现象。至于作文评讲、批改、反馈等环节,说实话,基本流于形式。这也是作文教学质量一直滞后的原因之一吧!
其实,作文教学并不可怕,根本不会让师生谈作文色变的局面出现。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名喜欢语文教学的语文教师,一名喜欢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教师的我,也是对作文教学有过困惑、有过喜悦、有过探索的漫长过程。对于我来说,作文并不可怕,学生作文的爱与怕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这么说,我的班级学生除非语文成绩低段基础太差,实在没有办法完成基础知识的弥补外,班级学生对于作文教学没有畏惧感,只有渴求、只有期盼,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点赞。我的做法很简单,也是自己的性格所致,永远和孩子们一起喜怒哀乐,永远成为孩子们的知心朋友,每一天和孩子们的时间不少于三节课的时间(包括教学时间)。具体做法是:
一、关注情商,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语文教师是作文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得出,要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这个人。每当我接手一个班级语文教学,我都是先深入学生中去:一周之内记住班级绝大部分学生名字;开学前几周,要求自己课余时间多走进教室,与学生多接触,多认识,多沟通;走进学生家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学生学生的真实生活状况;多写几篇“教师我想对您说”,彻底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状况;每一次作业批改后,推荐出优秀学生、进步学生作业进行展评,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语文学习环境。学生喜欢上了教师,自然也就喜欢上了教师的学科。
二、以课文为例子,突破习作瓶颈。
语文教材,是学生作文教学模仿、示范的最佳范本,它具有很强的例子作用。教学时,我非常注意每一个单元的语文教学的示范训练,因为教材编排有一定的规律,我们教师不要急于求成,把作文技巧、作文要求分解开,根据课文相应的进行非常有效的仿写和模仿。由于写作点很小,比如人物对话的三种形式的训练,有鲜活的范文,学生掌握起来就很轻松,课堂仿写、家庭作业PK,通过学生课堂练习、课后的训练和巩固,再加之榜样作用的范文宣传,学生们有了身边的榜样,习作就这样完成。排比句、拟人句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通过课文的仿写以及课后模仿巩固,得以运用;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做比较等说明方法等运用,也是通过文本的教学实践,让学生们有例可仿,有案可写。阅读与习作有机结合是作文教学的核心所在。
三、爱想、爱说、爱写的写作模式的探究是作文教学的有效路径。怎样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喜欢作文,我在教学中,概括三个词:敢想、善说、勤写。想、说、写三个环节是我作文教学时喜欢的一个教学模式,长期训练,效果明显。一个话题、一幅画、一次读后感、一次体会、一次见闻等,我喜欢先让学生针对目标想一想,看一看,激活生活经验,搜索捕捉到头脑中曾经的记忆进行筛选(社会中的印象、家里的印象内容更佳),再自由的说,学生听后补充的说,自己再完整的说,此环节我最关注后进生同学,多给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即使说不明白、说不清楚、很单调,都没有关系,因为后面有同学接着他的思路说,他只要听后再复述、巩固,就会成功。充分的表述后,同学们再拿起笔来写下来刚才的内容,甚至还可以、鼓励继续添加、完善。把自己想的、看的、听的写下来并不难,作文就是这样简单。有了这个意识,学生们的作文就会轻松完成。有了一个模式,我还继续训练学生通过一个话题后,自行组织好朋友(或者帮扶同学),想、说、补充、再说,然后写。达到自己习作训练的目的。教师提供桥梁和思路,学生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实施下去,作文就这样得到提高。
四、多给不同写作层次的同学习作提供一个作品展示的平台。
每一个学生,不同层次习作水平的学生都有一个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教师、同学、家长甚至学校关注的欲望和点赞,教师要积极提供这个平台,尽量给不同层次的习作水平的学生一个机会,哪怕他的作文只有一个亮点,也要及时通过扫描、打印出学生真实原作,以及教师的批注也会体现,这样一展示,学生的优越感、成就感就越加明显,长期坚持,学生的习作就会越来越自然流畅。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编辑学习报、手抄报、表扬稿、短信等形式进行宣传和鼓励。学校走廊宣传栏、班级学习园地、广播室稿件使用、使得学生的知名度提高,产生一种获得习作明星的感觉。
五、重视人性化的小练笔环节,是提高学生习作兴趣的源泉。
小练笔,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最常用的常态化习作要求。有的教师把小练笔作为一个硬性要求学生每天进行小练笔作业,结果学生视小练笔畏如虎,小练笔失去了应有的习作训练作用。我的做法是,每周一次或者两次,题目统一(老师我想对您说⋯⋯)要求说实话、真心话、话的范围一次校内、一次校外;内容不要多,多就会啰嗦,失去中心话题,没有重点,每一次说一件事情,想好再写,完成后,上交给教师,教师会点评出一个关键,比如:你的叙述中动作描写可以增加连续性、你的人物对话可以增加变化、你的心理活动还可以继续写、你的想象还可以继续发挥、你的感触还可以继续描写、你的观察还可以具体一些。第二次小练笔希望能看到你的进步!这样,一周也许就一次内容,但是两次的反复练习,习作就逐步提高于日常练习中。关注校内、关注校外的要求主要是训练学生把思维拓展开,更多的关注社会、关注家庭,拓展开写作的范围,使得习作的内容更加丰富。为了巩固成果,我增设了语言对话突出的——语言专家;细节描写生动的——动作达人;话题涉外,关注社会、家庭的——观察家;好词好句突出的——能工抄將;书写工整的——书法能人;感情真挚、表现细微的——艺术家;整篇突出的——小作家!后进生到表彰机会更多,只要他们肯说、会写,都会得到各种名称的鼓励——榜上有名、进步飞速、我不亚于你、希望之星、明天的太阳⋯⋯等等,让学生们享受到作文成功后的快感和尊严。通过作文资料袋的收集,累计期末汇总各自获奖情况,进行综合评出作文优秀选手进行表彰,家长会通报,短信家校联系等形式,让学生们在比较中、竞争中,自我欣赏中,作文水平得以慢慢的提高。
六、变怕为爱的诀窍——教师的爱的付出。
目前的教育现状,说实话,教师普遍出现职业倦怠,也许是因为教育体制出现问题,也许是教师激励机制不健全,长期使得工作认真、付出太多心血的教师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让责任心强的教师群体灰心、让本来就观望应付的教师群体宽心——原来做跟没有做一样,白付出,心中暗暗窃喜!这样的教育现状,怎么能让教师群体安心教育教学?……
越是这样的教育现状,我认为就越是考验教师们的良心本位,当制度或者命令成立虚设的时候,教师个体的良心、良知就成了支撑教育教学正常化的关键。在这种现状下,谁能坚持本心,谁能沿着自己的轨迹持之以恒,谁能长此以往的关注学生,傻傻的爱着学生,傻傻的爱着家长,傻傻的教,傻傻的批改,傻傻的付出、傻傻的孤灯下的耕耘……
而这一切,我认为恰恰就是作文教学的核心动力——爱能改变一切!我爱我的班级的35位学生,我爱35位学生家长。我的付出,换来的是家长们的理解、包容。不管我对其孩子如何凶、如何严、如何紧、他们毫无怨言。当看到教师与家长对立甚至暴力的时候,我很不理解,这个社会怎么啦?好好地怎么就会这样呢?教师们经常在我面前唠叨家长如何如何?苛求家长的付出,甚至还想家长能代替自己的教育教学功能,让家长把自己的孩子教好就更好啦!我听后很气闷,反思为什么会这样?简直不可思议,教师们只知道家长如何的不配合?如何的不支持?如何的不理解?但是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了吗?自己做到位了吗?为什么看到别的班级其乐融融,师生欢笑,而自己的班级死气沉沉,毫无朝气,没有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正确?一味地责怪、一味地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喜欢清晨跑步,不是因为锻炼而跑步,而是每一天都会看到从凌晨三点就一直忙碌的菜农自发组成的自由交易的菜市场——看到他们头顶一盏电瓶灯,晃来晃去,忙碌着进行交易、看到他们静静地等待收购者到来的无助眼神、看到他们交易后的数着钞票时候的喜悦、看到他们满载而归的疲惫……我为自己的清闲生活而暗暗自豪,为自己的清闲生活而满足后的警觉,居安思危、自己每一天都会想同一个问题,珍惜自己的眼前的生活,知足常乐,不要好高骛远,一定要脚踏实地的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这份工资,如果没有这份职业,我们会适应当今的社会吗?
其实,想讲述的就是,只要付出了自己的爱心,一切都不是问题!爱会释放一切能量,爱会把作文教学变得有声有色,爱会让作文有了生命,爱会产生奇迹!爱是作文的源泉!相信爱,作文教学就有了方向!
第四篇:[强烈推荐]小学生作文如何写作文
选择材料
写文章需要材料,就如同做饭用的米面。“巧妇难做无米之炊”那作文能力水平再强再高的人,如果没有写作材料,也同样不能成文。可见,作文材料有多重要。但是,随便拿来一个材料就写,那也不行,因为“材料”要“量身订做”,要依据题目要求而定。所以,选择恰当的作文材料至关重要。这就要首先对材料有足够的认识。
一、善于积累材料,以备选用。
写作文的材料不能像变戏法似的,要什么就立刻有什么,也不是不论什么题目,都用一个材料,一个材料不可能是万能的。这就需要有很多材料储备在你的脑海中,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作文的“材料库”。只要日积月累,你的“材料库”就会逐渐丰满起来。那么,这些材料从何而来?
1.生活中积累。
平时,在你的校园、家庭生活中,总会发生一些有趣的、惊喜的、难忘的、伤心的事,总会让你有喜、怒、哀、乐、忧、思、愤、感的感受,记在你的日记上(生活日记)
2.观察中积累。对于感举的人、事、物、景,千万不要一看了之,记下来(观察日记)
3.活动中积累。凡是参加学校、社会、家庭等各种活动,包括公益活动、娱乐活动,班队活动等,记下来。(生活日记)
4.阅读中积累。在你阅读许多书籍文章,或观看电视电影节目后,除了积累一些优美语言片断之外,还可以多记忆一些书刊影视节目中的故事内容情节,以此开拓自己的思路,扩大视野,以备联想、改编、“借用”这些材料。
5.自我体验积累。这很重要。一个人只有自己亲身做过以后,才最有体验和感受。无论是大事小情,无论是成功的、失败的、高兴的、后悔的、淘气的、悲伤的……都是很好的作文材料,哪怕是一次“玩”,也很有意义。因为,玩,有玩法、规则、要求,有玩的过程表现,有输有赢、有技巧、有斗智比拼,玩中体验乐趣,在成功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小事大理。比如,下面有七个题目,都是写“玩”,但从材料上,从文章落脚点却各有不同:
①我最喜欢玩的游戏;②玩;③“玩”的乐趣;④“玩”的奥妙;⑤对“玩”的感悟;⑥“玩”的输与赢;⑦“玩”斗智……
对于材料的积累途径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平时留心自己和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都是不可多得的“材料”,虽然不一定马上都能用得上,但是,积累得越多,越有好处,什么时候需要哪方面的材料,只要打开日记本“材料库”,或打开心中记忆之门,便可随手擒来,那多方便呀!你一定不会发愁“没有材料”可写了。
二、学会选择材料,比较筛选。
由于你平日注意了对材料的积累,所以准备了很多很多材料,可是到了写作文时,却又不知选哪个材料了,这怎么办?老师告诉你,学会“选择”呀!
1.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材料。
这是最主要的一个选择方法。要在审清题意之后,思考什么材料合适。比如:《身边小事》。题目要求写一件“小”事,而且是发生在“身边”的。那你看下面有五个材料,哪个最合适 ?
①解放军王叔叔在抗洪抢险中累晕了;
②妈妈单位的王阿姨为抢救伤员累倒了;
③五年二班李乐同学拾金不昧;
④我班李小乐修理坏桌椅;
⑤妈妈照顾年迈的奶奶废寝忘食。
①和②是你身边的事吗?①“抗洪抢险是”是“小”事吗?显然都不是,不能选!③“五年二班李乐拾金不昧”是“小事”,但跟你不一个班,不能算“身边”,不行。④、⑤两件事都是发生在你身边的事,很明显,这两个材料符合题目要求,都可以。那就看你对这两件事,哪件知道得最多,感受最深,就确定哪一个。
2.根据确定的中心选择材料。
我们写任何一篇文章,总得要通过写什么来说明点什么,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中心思想,也就是选择材料的依据。比如:下面有两个中心,请你思考,该怎样选择材料?
A通过我在上学的路上看到的令人震惊的一幕,说明人们不该丧失起码的文明道德,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之情。
B通过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令人感动的一幕,说明人们应该弘扬助人为乐的精神,表达了自己感动敬佩之情。
这两个中心,一个是“令人震惊”,一个是“令人感动”;一个是“丧失道德”,一个是“助人为乐”;一个是“愤怒”之情,一个是“感动敬佩之情”;很显然,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事件,“A”肯定要选令人意想不到,震动惊讶的反面事例。如:“撞了老年人不去医院反而训斥”、“冒充乞丐街头行乞”、“公共场所打架斗殴”、“街头欺侮戏耍弱智人”等。而“B”则要选择与“A”恰恰相反的事例,而且是“助人为乐”的事。
3.在比较中筛选,让材料健康、典型。
有时,文章题目要求的事例很多,哪个都行,这就要在众多的材料中,有目的地进行比较、筛选了。选什么样的呢?
①有积极意义的,健康不消极。
②新鲜的、不俗气;不老生常谈或别人学写过的;
③能反映或说明道理比较深刻的;
④对材料的全过程熟悉,掌握情节多的,有话可说的;
随便举一个例子,比如写《记一件往事》。“往事”就是过去的事,过去的事太多了,而且在要求中也没有限制写“我”还是写“别人”。在我们的作文中,从爷爷辈到爸爸辈再到我们自己这一辈,写“汽车上让座”、“帮老奶奶拿包袱”“帮老大爷推车”等这样的材料,随处可见,这些事可以成为《记一件小事》,也可以做为《一件往事》,但总不能三代人都总写这样的事吧?再说,时代前进了,社会发展了,这些事应该是人们所具备的起码的文明行为了,再从几十年前一直写到现在就显得陈旧、俗气而不被人们所欣赏了,这样的选材就不典型了。下面是一些同学所选的材料,我认为就不错。想想为什么?
①小时候在地下种包米棒,以为能丰收包米,结果从中悟出一个道理。
②小时候栽树苗,跟树苗比个儿画印记,结果因树苗超过了自己的身高而感到奇怪,明白了一个道理。
③小时候,本来想自己做饭菜给妈妈一个惊喜,结果烧糊了饭菜,但爸妈却表扬我的事。
以上三个材料,事儿都不大,但它们都是自己亲身经历并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值得回忆,是别人不曾有的事,积极健康、新鲜有意义,这就是典型事例,就是选择了好的材料。
小学生作文审题构思
写作文时,千万不要看到题目就动笔写。因为你没有明白题意,没有怎么写的思路,心里没数,当然会写不下去,而且心里乱糟糟的了。那怎么办呢?
一、审清题意,抓住“题眼”,知道体裁和写什么。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题目都不清楚,那太盲目了,当然写不好。
①读题目,解意思,找“题眼”看题目有几个词?都是什么意思?哪个词是最主要的?根据题目,想写什么?比如:《一个刻苦学习的人》题目中共有“一个(表示数量)”、“刻苦(吃苦、不怕难、肯钻研)”、“学习的(指写的内容范围)”、“人是要写的人物:这样四个词。其中“刻苦”最主要,说明“学习”的特点和程度。那“刻苦”就是“题眼”。这个题目要求我们写的是“刻苦学习的”“一个人”,也就是“谁?”“怎样刻苦学习的?”
②读题目,辨体裁,选材料。
理解了题目睥意思,就要通过审题,弄清文章是什么体裁?是写“人”,是写“事”还是“状物”的?《一个刻苦学习的人》中的“人”,一个字就告诉我们是写人的记叙文。如果《记一件刻苦学习事》这里“的事”告诉我们是写事的记叙文。那如果题目中没有“人”和“事”这样的词,怎么办?比如《我心中的榜样》、《第一次学会做饭》这两个题目:
《我心中的榜样》这里的“榜样”是什么?是值得人们学习的“人”,由此,不就可以判断是写人的体裁吗?
《第一次学会做饭》这里的“做饭”是一件家务事,而是“第一次学会”,这里就是说学做饭的事,因此是写事的记叙文。
那为什么非要分清“写人”还是“写事”呢?这是因为这两种不同的体裁在写法思路上根本不同。“写人”就要写出人物的外貌、品质、性格特点,然后用事例来说明。而“写事”则完全不同,它不是从人物外貌、品格特点入手,而是从“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要素”考虑,也就是从事情的起因(或倒叙结果)写起。所以,不分清这两种体裁,是不是没法写呀!
二、列写作提纲,确定写作顺序与方法。
题目审清了,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就要考虑“怎样写”的问题了。怎样写,就是用什么顺序、方法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那就要列出“写作提纲”也叫“写作思路”“布局谋篇”。有了这个提纲思路,写起作文来,就会做到心中有数了。写完上段,就会按列出的提纲,去写下一段。考试时,可以把这个书面提纲思路记在心里,刻在头号脑中,这也叫“腹稿”。
提纲怎么列呢?可以分两大部分:
(一)写什么?(到了高年级,又可称为“中心思想”)
(二)怎样写?在“怎样写”,先说明“用什么顺序写”也就是“顺叙”、“概括具体”(或先具体后概括)“总分总”(先总起概括、分别叙述、总结全文)等。然后,再说“分几大段”?每段用一句简炼的话做为“段意”;同时,要确定哪段是重点段(主要的内容为重点段)?重点段又可以分几小段?每小段写什么?比如: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记事 记叙文)
(作文提纲)
(一)写什么?
我想写小时候打坏邻居家下班逃跑并跟妈妈说谎的一件事,说明自己不诚实,表达了十分后悔的心情。
(二)怎样写?
用倒叙的方法写,全文共分四大段:
第一段:写我现在回想起小时候打碎邻居家下班逃跑那件事,心里就十分后悔。(倒叙)
第二段:写我和小伙伴在楼下踢球,玩得很开心。(事情的起因)
第三段:写我踢球不小心弄坏了邻居家的下班逃跑了。(事情的经过)是重点段,分两小段:
1、写我不小心,把球踢到邻居家的下班上,玻璃碎了。
2、写我很害怕,逃跑了,还跟妈妈说谎。
第四段:结果邻居家自己上了新玻璃。这件事让我后悔不己,我要道歉。(事情结果)有了这样的详细的提纲思路,心里有数了吧?写起来,心里还乱糟糟吗?再如:
我最敬佩的人(写人 记叙文)
(作文提纲)
一、写什么?
我想通过我们班王小乐送迷路小孩回家而耽误了自己去参加乐器比赛的事,说明他具有助人为乐的好品质,表达了我的敬佩之情。
二、怎样写?
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写。全文共分两大段:
第一段:概括王小乐的外貌、性格和他具有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第二段:写王小乐送迷路小孩回家这件事,来说明他助人为乐。是重点段,可分三小段:
1.写星期天早上王小乐,背着小提琴准备去少年宫参加乐器比赛,发现了一个迷路的小孩。
2.王小乐询问并送小孩回家。
3.写王小乐没赶上乐器比赛,但他不后悔。
总之,审清题目,构思好作文提纲,写作文就有了遵循了。好比是建筑一座大楼,必须先绘好设计图纸,然后再按图纸施工一样,明白了吗?
认识句子(上)
文章,是由一段一段的话组成,而一段话要一句一句地写,因此,学写作文必须要首先学好句子。这个句子,起码首先是完整通顺的,然后才是具体的、生动的、有变化的,这样,文章才能写好。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弄懂什么是句子?它有哪些类型?
句子,就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话。它必须符合组成结构,表达一定的语气,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完成。
1.从组成结构上分六种,凡是符合这六种句型的,就是完整的句子。
①谁做什么?②谁怎么样?③谁是什么? 如:小明在写作业。小明哭了。小明是小学生。
④什么做什么?⑤什么怎么样?⑥什么是什么? 如:小白兔拔萝卜。这只小猪很胖。老虎是保护动物。
①——③是写人的,④——⑥是写事物的。你在作文中,句子完整、通顺的标志就是上边这六种句型。这是从组成结构上分的。
2.从句子表达的语气上分四种类型。
①陈述句。就是告诉人家一个意思或事情,是一本正经的正常叙述,没有语气的起伏变化。如:“今天我提前放学。”“森林里动物很多。”
②疑问句。表示疑问或有问题要问。如:“今天我提前放学吗?”“森林里动物很多吗?”
③感叹句。表示感情激动、感动、惊讶。如:“今天我提前放呀!”“森林里动物很多呢!”“祖国,我爱你!”“我们有说不出的感动!”
④祈(qǐ)使句。表示有一定的要求,句中使用“要、要求、必须、应该、命令、能够、希望”等词语,语气坚定,带有一定的限制和要求。如:“今天我应该提前放学。”“森林里动物一定很多。”“上课时,我们必须遵守纪律!”“我们要保护环境,不能乱扔脏物!”
以上四种句型,是语气上的不同变化。我们日常说话、作文,总不能全用“陈述句”或“疑问句”等单一句式,总得根据情节的需要来选择。不信,你试一下,一篇文章,全部使用问句,会是什么结果?全用“感叹句”呢?自己随意以一篇课文为例,试一试,看会怎么?
3.“把”、“被”句。就是把“陈述句”的叙述方式,改为用“把”或“被”,使句子有变化。
①“把”字句。如:“小明千方百计克服了困难”这是陈述句。改为“把”字句:“小明千方百计把困难克服了。”
②“被”字句。“困难被小明千方百计克服了。”
这样,在说句子的时候,你可以用“陈述句”,也可以用“把”、“被”句,作文的语言不就有变化了吗?免得全用“陈述句”而呆板平淡。4.连续动作的句子,简称“连动句”。
这是指人或动物在完成某件事情时,都要经过连续两个以上的动作才能完成,那我们就按先后顺序,使用两个以上的动词进行动作的描写,这样才会给人以生动、逼真、具体的感觉。下面是一个小学生练毛笔书法时的连续动作的描写,你边读边体会其中的妙处:“开始写了,小明皱着眉头,咬着嘴唇,鼓着腮帮,似乎要把全身的力气都凝聚在紧握的毛笔上了。他又看了一眼字帖,才在大字本上写下了第一个„火‟字。”
这里共有两句话,却用了六个动词,把小明当时认真写“大字”的连续动作按先后顺序记叙描写得如此逼真。可见,光有结构完整的句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平时写作文,之所以干巴、不具体,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句子的变化,尤其是连动句的运用。
5.怎样让干巴乏味的句子变得具体?这就要把简单的短句通过“扩句”的方式来完成。
比如:“太阳升起来了。”我们就可以在这个结构完整的句子(简单的短句)中,增加一些说明或形容就变成具体的了。比如:“红彤彤的(形容)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说明)冉冉(形容)升起来了,灿烂的光芒照耀大地。”
这样,不但把短句变成了长句,具体了,而且优美了,生动了。再如:“上课时,我们听老师讲《桂林山水》这一课”。经过扩充,变为“上课时,我们全神贯注地听老师娓娓动听地讲《桂林山水》这一课。”怎么样?扩充句子是个好办法吧?
积累语言
谈到没词没话,这是同学们作文中常遇到的困惑问题。老师告诉你们一些好办法,或许能帮得上忙。
1.多读书读文章,感受文中的语言和词句,来熏陶、感染自己的。
读书与读书不一样,有人只是看热闹,看过之后如过眼云烟,全无印象;而有人则边看边琢磨,体会文中词句的妙处,会记下来或背下来,对好的片断还会熟记于心。这样的读法,久而久之,必有大益。到写作时,会信手拈来,以免“文到用时方恨少。”
2.建立读书笔记,分类摘抄,积累语言。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一些佳词佳句记在一个专门的本上,咱们给它起个漂亮的名字叫《浪花集》,好吗?如果把每一个词句比作一朵金色的浪花,那你记得越多,浪花就越多,一朵、十朵,千百朵浪花就会汇成一条“语言之河”,你还愁心中无词,脑中无句吗?但是胡乱抄记,却不知怎样用,也不行。怎么办?咱们“分类摘抄”,即用标签,按“A名人名言、B佳词、C佳句、D佳段、E佳文”五大类,“B”和“C”、“D”再分小项,把词句段按不同类别细分:“B佳词类”可分“B1描写人”、“B2写动物”、“B3写植物”、“B4写景物”、“B5写场面”、“B6其它(写人或物都行)”;“C佳句”可分“C1人物”、“C2动物”、“C3植物”、“C4景色”、“C5场面”‟“D佳段”分“D1好开头”、“D2好结尾”、“D3好片断”。你喜欢的词句段属于哪类哪项就写到哪里,这样,不但积累了语言,而且还学会了分辨了它的属性及用法。
那“A类”记什么呢?包括名人名言、俗话、格言、谚语、歇后语及警句等,为了便于查找,你也可以把它们分一分类。多积累这类内容,可以在作文中借用,帮你叙述说明,或说理,多有份量呀!
有了这本《浪花集》,日积月累,就等于自学自记自编自创了一部《作文语言辞典》,既实用又有趣,你不高兴吗?同时也是培养你持之以恒的毅力品格的好途径,何乐而不为呢?
3.不放过点滴机会,在生活、交往中学习语言,丰富自己的。
我们学习语言,不一定全是在学校正规课堂、书本里学习,还有很多情况下,是在非正规的场合,如课外阅读、去图书馆、书店或看电视节目时,发现好的语言,记在《浪花集》上。还有,就是在生活中,与老师、同学、亲朋好友的交往中,随时随地学习语言。
比如:人家看你着急去玩,父母又不让你去时,开了个玩笑:“喂!你怎么急成这个样子了?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好了好了,我给你说个情,看你抓耳挠腮的样子,真是好笑。”这里,红色的词句好不好呀?多形象啊?那赶紧动笔写在“C1”和“B1”里。这样,你不又采撷(xié)了两朵金色的浪花吗?
4.巧记成语,多练“接龙”,玩中积累语言。
成语,是我国语言瑰宝之一,每个成语都有它的由来——典故,多运用成语,会使说话、作文的语言精炼,有深度。为了记忆方便,可按:
(1)数字成语。即由“一”至“十”、“百、千、万” 打头的成语。如:“一法不染、二虎相争、三人行必有我师、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六神无主、七窍生烟、八仙过海、九牛一毛、十全十美、百里挑
一、千方百计、万无一失”等。
(2)生肖成语。即十二属:鼠、牛、虎、免、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如“猪狗不如、鸡犬升天、牛鬼蛇神、羊入虎口、马失前蹄、虎啸猿啼、尖嘴猴腮、蛇蝎心肠、兔死狐悲、龙马精神、狗急跳墙、鼠目寸光”等。
(3)反义成语。如:“天地、前后、出入、生死、高低、大小、黑白、是非”等。如:“天翻地覆、前赴后继、出生入死、生死与共、高低不平、大事小情、黑白颠倒、是非分明”等。
另外,你们在玩累的时候,一边休息可以一边玩一玩“接龙”游戏,也是一个玩中取乐、乐中积累的好办法。
①成语接龙。前边成语“尾字”是后边成语的“头字”,取同意、谐音即可。如:“大事小情——情不自禁——今非夕比——比比皆是……”
②词语接龙。不受词语字数限制,两字、三字、四字均可,前词尾字为后词头字。如:“今天——天明——明月——月空——空气……”
③词句接龙。给你一个字,往下接一句话,往后都要用前一句尾字同音、谐音即可。如:“金——金光灿烂——烂菜吃了会生病——病树前头万木春——春回大地好风光——光芒四射人间暖……”
如此看来,学习和积累语言不难了吧?
作文提纲怎么写 写作步骤和技巧:
1.写好提纲式作文的关键是认真审题和分析所给的提纲,认清题目和提纲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文章的主题、内容以及文体。
2.每一个提纲可以作为文章的一个段落层次,段落的展开围绕提纲的中心和内容,不能偏离,也不能任意增减。
3.提纲只是对文章的提示和概括,不是主题句。这需要根据提纲的性质,写出完整的、体现提纲主旨的句子,使之成为主题句。然后围绕主题句进行扩展。
4.收集材料支持主题句。材料可以是事实、例证、亲身经历、名人名言、谚语警句等。应当注意的是,所选材料要与文章的主题相符,即要“扣题”。同时要具有典型性,能充分说明问题。在有多个例证的段落中,还要注意各个例证之间的连贯性。
叙事类作文:
一、起因
二、经过
三、高潮
四、结果
写人类作文:
一、外貌
二、性格
三、事例
四、品质
写提纲之前要事先大略考虑一下:哪些材料先写,哪些材料后写,哪些材料要写得详细,哪些材料可以简略,文章分几层意思来说,前前后后怎样连贯起来 作文提纲的形式一般有两种。
1.标题式提纲
这种提纲比较简单,只写出行文各段的标题。
2.要点式提纲
这种提纲比较详细,它即要表明作文的中心,又要写出作文的大致内容;同时,还要交代出文章的详略。
下面这个简单的提纲只能粗略地见到全文的大体轮廓,按这样的提纲着手成文,一般是缺乏把握的,如果再要从头到尾打一遍草稿,时间又往往不允许。
《骄傲使人落后》(议论文) 第一段:提出论点。
第二段:用古今中外的事例去论证论点。 第三段:进一步举例说明论点。 第四段:结语
如果可以时最好能编列稍详细一点的提纲。仍以上述题为例: 《骄傲使人落后》
第一段:提出论点:骄傲使人落后,是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了的真理,它是成功和进步的大敌,特别是在“四化”建设中,有了骄傲情绪,就会造成损失,使我国在各方面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段:用典型论据去论证论点。
1凡骄傲自大,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的人都会停滞不前,甚至遭受挫折。如明末农民革命将领李自成,推翻明朝后就自以为了不起,骄傲自满,放松了警惕,结果惨遭失败。
21989年中国女排在奥运会失利了,就是因为连续胜利,背上了世界冠军的包袱,滋长了骄傲情绪,放松了训练,导致奥运会上的惨败。
3、爱迪生早年有一千多项发明,他晚年变得很骄傲,甚至对手下人说:“你们不必再说什么,任何高明的建议都超越不了我的思维。”结果堵塞了智慧的源泉,再也没有什么发明了。
4、引用巴甫洛夫的格言来说明不能骄傲的道理:“由于骄傲,你们会拒绝有益的劝告和友好的帮助,而且,由于骄傲,你们会失掉客观的标准。”
第三段:进一步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去论证论点(应举例证明)。某某同学因为他处处谦虚好学,所以取得成功;某某同学由于骄傲所以落后了,一事无成,甚至惨遭失败。第四段,结论:我们必须牢记“胜不骄,败不馁”,“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名言,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发扬虚心进取精神,在“四化”建设中才能不断前进。
考试作文提纲一般以编列这种提纲最为合适。原因是:一是能编列出二级提纲,说明思考问题已相当全面而具体,已有成文的基础。二是从提纲中可以检查出材料与中心是否统一,段落是否清楚,顺序是否合理,详略是否得当等等,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修改。三是有了二级提纲,无需打草稿了,至多对没有十分把握的某些段落写点草稿。这样可以节约 很多时间。
当然,在列好提纲以及下笔之后,还会有一些更好的设想涌向笔端。这时,可以按照主题的需要加以适当的调整和修改,不必拘泥于原来的提纲。
第五篇:[强烈推荐]小学生作文如何写作文
选择材料
写文章需要材料,就如同做饭用的米面。“巧妇难做无米之炊”那作文能力水平再强再高的人,如果没有写作材料,也同样不能成文。可见,作文材料有多重要。但是,随便拿来一个材料就写,那也不行,因为“材料”要“量身订做”,要依据题目要求而定。所以,选择恰当的作文材料至关重要。这就要首先对材料有足够的认识。
一、善于积累材料,以备选用。
写作文的材料不能像变戏法似的,要什么就立刻有什么,也不是不论什么题目,都用一个材料,一个材料不可能是万能的。这就需要有很多材料储备在你的脑海中,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作文的“材料库”。只要日积月累,你的“材料库”就会逐渐丰满起来。那么,这些材料从何而来?
1.生活中积累。
平时,在你的校园、家庭生活中,总会发生一些有趣的、惊喜的、难忘的、伤心的事,总会让你有喜、怒、哀、乐、忧、思、愤、感的感受,记在你的日记上(生活日记)
2.观察中积累。对于感举的人、事、物、景,千万不要一看了之,记下来(观察日记)
3.活动中积累。凡是参加学校、社会、家庭等各种活动,包括公益活动、娱乐活动,班队活动等,记下来。(生活日记)
4.阅读中积累。在你阅读许多书籍文章,或观看电视电影节目后,除了积累一些优美语言片断之外,还可以多记忆一些书刊影视节目中的故事内容情节,以此开拓自己的思路,扩大视野,以备联想、改编、“借用”这些材料。
5.自我体验积累。这很重要。一个人只有自己亲身做过以后,才最有体验和感受。无论是大事小情,无论是成功的、失败的、高兴的、后悔的、淘气的、悲伤的……都是很好的作文材料,哪怕是一次“玩”,也很有意义。因为,玩,有玩法、规则、要求,有玩的过程表现,有输有赢、有技巧、有斗智比拼,玩中体验乐趣,在成功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小事大理。比如,下面有七个题目,都是写“玩”,但从材料上,从文章落脚点却各有不同:
①我最喜欢玩的游戏;②玩;③“玩”的乐趣;④“玩”的奥妙;⑤对“玩”的感悟;⑥“玩”的输与赢;⑦“玩”斗智……
对于材料的积累途径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平时留心自己和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都是不可多得的“材料”,虽然不一定马上都能用得上,但是,积累得越多,越有好处,什么时候需要哪方面的材料,只要打开日记本“材料库”,或打开心中记忆之门,便可随手擒来,那多方便呀!你一定不会发愁“没有材料”可写了。
二、学会选择材料,比较筛选。
由于你平日注意了对材料的积累,所以准备了很多很多材料,可是到了写作文时,却又不知选哪个材料了,这怎么办?老师告诉你,学会“选择”呀!
1.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材料。
这是最主要的一个选择方法。要在审清题意之后,思考什么材料合适。比如:《身边小事》。题目要求写一件“小”事,而且是发生在“身边”的。那你看下面有五个材料,哪个最合适 ?
①解放军王叔叔在抗洪抢险中累晕了;
②妈妈单位的王阿姨为抢救伤员累倒了;
③五年二班李乐同学拾金不昧;
④我班李小乐修理坏桌椅;
⑤妈妈照顾年迈的奶奶废寝忘食。
①和②是你身边的事吗?①“抗洪抢险是”是“小”事吗?显然都不是,不能选!③“五年二班李乐拾金不昧”是“小事”,但跟你不一个班,不能算“身边”,不行。④、⑤两件事都是发生在你身边的事,很明显,这两个材料符合题目要求,都可以。那就看你对这两件事,哪件知道得最多,感受最深,就确定哪一个。
2.根据确定的中心选择材料。
我们写任何一篇文章,总得要通过写什么来说明点什么,要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中心思想,也就是选择材料的依据。比如:下面有两个中心,请你思考,该怎样选择材料?
A通过我在上学的路上看到的令人震惊的一幕,说明人们不该丧失起码的文明道德,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之情。
B通过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令人感动的一幕,说明人们应该弘扬助人为乐的精神,表达了自己感动敬佩之情。
这两个中心,一个是“令人震惊”,一个是“令人感动”;一个是“丧失道德”,一个是“助人为乐”;一个是“愤怒”之情,一个是“感动敬佩之情”;很显然,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事件,“A”肯定要选令人意想不到,震动惊讶的反面事例。如:“撞了老年人不去医院反而训斥”、“冒充乞丐街头行乞”、“公共场所打架斗殴”、“街头欺侮戏耍弱智人”等。而“B”则要选择与“A”恰恰相反的事例,而且是“助人为乐”的事。
3.在比较中筛选,让材料健康、典型。
有时,文章题目要求的事例很多,哪个都行,这就要在众多的材料中,有目的地进行比较、筛选了。选什么样的呢?
①有积极意义的,健康不消极。
②新鲜的、不俗气;不老生常谈或别人学写过的;
③能反映或说明道理比较深刻的;
④对材料的全过程熟悉,掌握情节多的,有话可说的;
随便举一个例子,比如写《记一件往事》。“往事”就是过去的事,过去的事太多了,而且在要求中也没有限制写“我”还是写“别人”。在我们的作文中,从爷爷辈到爸爸辈再到我们自己这一辈,写“汽车上让座”、“帮老奶奶拿包袱”“帮老大爷推车”等这样的材料,随处可见,这些事可以成为《记一件小事》,也可以做为《一件往事》,但总不能三代人都总写这样的事吧?再说,时代前进了,社会发展了,这些事应该是人们所具备的起码的文明行为了,再从几十年前一直写到现在就显得陈旧、俗气而不被人们所欣赏了,这样的选材就不典型了。下面是一些同学所选的材料,我认为就不错。想想为什么?
①小时候在地下种包米棒,以为能丰收包米,结果从中悟出一个道理。
②小时候栽树苗,跟树苗比个儿画印记,结果因树苗超过了自己的身高而感到奇怪,明白了一个道理。
③小时候,本来想自己做饭菜给妈妈一个惊喜,结果烧糊了饭菜,但爸妈却表扬我的事。
以上三个材料,事儿都不大,但它们都是自己亲身经历并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值得回忆,是别人不曾有的事,积极健康、新鲜有意义,这就是典型事例,就是选择了好的材料。
小学生作文审题构思 写作文时,千万不要看到题目就动笔写。因为你没有明白题意,没有怎么写的思路,心里没数,当然会写不下去,而且心里乱糟糟的了。那怎么办呢?
一、审清题意,抓住“题眼”,知道体裁和写什么。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题目都不清楚,那太盲目了,当然写不好。
①读题目,解意思,找“题眼”看题目有几个词?都是什么意思?哪个词是最主要的?根据题目,想写什么?比如:《一个刻苦学习的人》题目中共有“一个(表示数量)”、“刻苦(吃苦、不怕难、肯钻研)”、“学习的(指写的内容范围)”、“人是要写的人物:这样四个词。其中“刻苦”最主要,说明“学习”的特点和程度。那“刻苦”就是“题眼”。这个题目要求我们写的是“刻苦学习的”“一个人”,也就是“谁?”“怎样刻苦学习的?”
②读题目,辨体裁,选材料。
理解了题目睥意思,就要通过审题,弄清文章是什么体裁?是写“人”,是写“事”还是“状物”的?《一个刻苦学习的人》中的“人”,一个字就告诉我们是写人的记叙文。如果《记一件刻苦学习事》这里“的事”告诉我们是写事的记叙文。那如果题目中没有“人”和“事”这样的词,怎么办?比如《我心中的榜样》、《第一次学会做饭》这两个题目:
《我心中的榜样》这里的“榜样”是什么?是值得人们学习的“人”,由此,不就可以判断是写人的体裁吗?
《第一次学会做饭》这里的“做饭”是一件家务事,而是“第一次学会”,这里就是说学做饭的事,因此是写事的记叙文。
那为什么非要分清“写人”还是“写事”呢?这是因为这两种不同的体裁在写法思路上根本不同。“写人”就要写出人物的外貌、品质、性格特点,然后用事例来说明。而“写事”则完全不同,它不是从人物外貌、品格特点入手,而是从“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六要素”考虑,也就是从事情的起因(或倒叙结果)写起。所以,不分清这两种体裁,是不是没法写呀!
二、列写作提纲,确定写作顺序与方法。
题目审清了,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就要考虑“怎样写”的问题了。怎样写,就是用什么顺序、方法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那就要列出“写作提纲”也叫“写作思路”“布局谋篇”。有了这个提纲思路,写起作文来,就会做到心中有数了。写完上段,就会按列出的提纲,去写下一段。考试时,可以把这个书面提纲思路记在心里,刻在头号脑中,这也叫“腹稿”。
提纲怎么列呢?可以分两大部分:
(一)写什么?(到了高年级,又可称为“中心思想”)
(二)怎样写?在“怎样写”,先说明“用什么顺序写”也就是“顺叙”、“概括具体”(或先具体后概括)“总分总”(先总起概括、分别叙述、总结全文)等。然后,再说“分几大段”?每段用一句简炼的话做为“段意”;同时,要确定哪段是重点段(主要的内容为重点段)?重点段又可以分几小段?每小段写什么?比如: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记事 记叙文)
(作文提纲)
(一)写什么?
我想写小时候打坏邻居家下班逃跑并跟妈妈说谎的一件事,说明自己不诚实,表达了十分后悔的心情。
(二)怎样写?
用倒叙的方法写,全文共分四大段:
第一段:写我现在回想起小时候打碎邻居家下班逃跑那件事,心里就十分后悔。(倒叙)
第二段:写我和小伙伴在楼下踢球,玩得很开心。(事情的起因)
第三段:写我踢球不小心弄坏了邻居家的下班逃跑了。(事情的经过)是重点段,分两小段:
1、写我不小心,把球踢到邻居家的下班上,玻璃碎了。
2、写我很害怕,逃跑了,还跟妈妈说谎。
第四段:结果邻居家自己上了新玻璃。这件事让我后悔不己,我要道歉。(事情结果)有了这样的详细的提纲思路,心里有数了吧?写起来,心里还乱糟糟吗?再如:
我最敬佩的人(写人 记叙文)
(作文提纲)
一、写什么?
我想通过我们班王小乐送迷路小孩回家而耽误了自己去参加乐器比赛的事,说明他具有助人为乐的好品质,表达了我的敬佩之情。
二、怎样写?
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写。全文共分两大段:
第一段:概括王小乐的外貌、性格和他具有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第二段:写王小乐送迷路小孩回家这件事,来说明他助人为乐。是重点段,可分三小段:
1.写星期天早上王小乐,背着小提琴准备去少年宫参加乐器比赛,发现了一个迷路的小孩。
2.王小乐询问并送小孩回家。
3.写王小乐没赶上乐器比赛,但他不后悔。
总之,审清题目,构思好作文提纲,写作文就有了遵循了。好比是建筑一座大楼,必须先绘好设计图纸,然后再按图纸施工一样,明白了吗?
认识句子(上)
文章,是由一段一段的话组成,而一段话要一句一句地写,因此,学写作文必须要首先学好句子。这个句子,起码首先是完整通顺的,然后才是具体的、生动的、有变化的,这样,文章才能写好。因此,我们有必要先弄懂什么是句子?它有哪些类型?
句子,就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的话。它必须符合组成结构,表达一定的语气,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完成。
1.从组成结构上分六种,凡是符合这六种句型的,就是完整的句子。
①谁做什么?②谁怎么样?③谁是什么?
如:小明在写作业。小明哭了。小明是小学生。
④什么做什么?⑤什么怎么样?⑥什么是什么?
如:小白兔拔萝卜。这只小猪很胖。老虎是保护动物。
①——③是写人的,④——⑥是写事物的。你在作文中,句子完整、通顺的标志就是上边这六种句型。这是从组成结构上分的。
2.从句子表达的语气上分四种类型。
①陈述句。就是告诉人家一个意思或事情,是一本正经的正常叙述,没有语气的起伏变化。如:“今天我提前放学。”“森林里动物很多。”
②疑问句。表示疑问或有问题要问。如:“今天我提前放学吗?”“森林里动物很多吗?”
③感叹句。表示感情激动、感动、惊讶。如:“今天我提前放呀!”“森林里动物很多呢!”“祖国,我爱你!”“我们有说不出的感动!”
④祈(qǐ)使句。表示有一定的要求,句中使用“要、要求、必须、应该、命令、能够、希望”等词语,语气坚定,带有一定的限制和要求。如:“今天我应该提前放学。”“森林里动物一定很多。”“上课时,我们必须遵守纪律!”“我们要保护环境,不能乱扔脏物!”
以上四种句型,是语气上的不同变化。我们日常说话、作文,总不能全用“陈述句”或“疑问句”等单一句式,总得根据情节的需要来选择。不信,你试一下,一篇文章,全部使用问句,会是什么结果?全用“感叹句”呢?自己随意以一篇课文为例,试一试,看会怎么?
3.“把”、“被”句。就是把“陈述句”的叙述方式,改为用“把”或“被”,使句子有变化。
①“把”字句。如:“小明千方百计克服了困难”这是陈述句。改为“把”字句:“小明千方百计把困难克服了。”
②“被”字句。“困难被小明千方百计克服了。”
这样,在说句子的时候,你可以用“陈述句”,也可以用“把”、“被”句,作文的语言不就有变化了吗?免得全用“陈述句”而呆板平淡。
4.连续动作的句子,简称“连动句”。这是指人或动物在完成某件事情时,都要经过连续两个以上的动作才能完成,那我们就按先后顺序,使用两个以上的动词进行动作的描写,这样才会给人以生动、逼真、具体的感觉。下面是一个小学生练毛笔书法时的连续动作的描写,你边读边体会其中的妙处:“开始写了,小明皱着眉头,咬着嘴唇,鼓着腮帮,似乎要把全身的力气都凝聚在紧握的毛笔上了。他又看了一眼字帖,才在大字本上写下了第一个„火‟字。”
这里共有两句话,却用了六个动词,把小明当时认真写“大字”的连续动作按先后顺序记叙描写得如此逼真。可见,光有结构完整的句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平时写作文,之所以干巴、不具体,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句子的变化,尤其是连动句的运用。
5.怎样让干巴乏味的句子变得具体?这就要把简单的短句通过“扩句”的方式来完成。
比如:“太阳升起来了。”我们就可以在这个结构完整的句子(简单的短句)中,增加一些说明或形容就变成具体的了。比如:“红彤彤的(形容)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说明)冉冉(形容)升起来了,灿烂的光芒照耀大地。”
这样,不但把短句变成了长句,具体了,而且优美了,生动了。再如:“上课时,我们听老师讲《桂林山水》这一课”。经过扩充,变为“上课时,我们全神贯注地听老师娓娓动听地讲《桂林山水》这一课。”怎么样?扩充句子是个好办法吧?
积累语言
谈到没词没话,这是同学们作文中常遇到的困惑问题。老师告诉你们一些好办法,或许能帮得上忙。
1.多读书读文章,感受文中的语言和词句,来熏陶、感染自己的。
读书与读书不一样,有人只是看热闹,看过之后如过眼云烟,全无印象;而有人则边看边琢磨,体会文中词句的妙处,会记下来或背下来,对好的片断还会熟记于心。这样的读法,久而久之,必有大益。到写作时,会信手拈来,以免“文到用时方恨少。”
2.建立读书笔记,分类摘抄,积累语言。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一些佳词佳句记在一个专门的本上,咱们给它起个漂亮的名字叫《浪花集》,好吗?如果把每一个词句比作一朵金色的浪花,那你记得越多,浪花就越多,一朵、十朵,千百朵浪花就会汇成一条“语言之河”,你还愁心中无词,脑中无句吗?但是胡乱抄记,却不知怎样用,也不行。怎么办?咱们“分类摘抄”,即用标签,按“A名人名言、B佳词、C佳句、D佳段、E佳文”五大类,“B”和“C”、“D”再分小项,把词句段按不同类别细分:“B佳词类”可分“B1描写人”、“B2写动物”、“B3写植物”、“B4写景物”、“B5写场面”、“B6其它(写人或物都行)”;“C佳句”可分“C1人物”、“C2动物”、“C3植物”、“C4景色”、“C5场面”‟“D佳段”分“D1好开头”、“D2好结尾”、“D3好片断”。你喜欢的词句段属于哪类哪项就写到哪里,这样,不但积累了语言,而且还学会了分辨了它的属性及用法。
那“A类”记什么呢?包括名人名言、俗话、格言、谚语、歇后语及警句等,为了便于查找,你也可以把它们分一分类。多积累这类内容,可以在作文中借用,帮你叙述说明,或说理,多有份量呀!
有了这本《浪花集》,日积月累,就等于自学自记自编自创了一部《作文语言辞典》,既实用又有趣,你不高兴吗?同时也是培养你持之以恒的毅力品格的好途径,何乐而不为呢?
3.不放过点滴机会,在生活、交往中学习语言,丰富自己的。
我们学习语言,不一定全是在学校正规课堂、书本里学习,还有很多情况下,是在非正规的场合,如课外阅读、去图书馆、书店或看电视节目时,发现好的语言,记在《浪花集》上。还有,就是在生活中,与老师、同学、亲朋好友的交往中,随时随地学习语言。
比如:人家看你着急去玩,父母又不让你去时,开了个玩笑:“喂!你怎么急成这个样子了?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好了好了,我给你说个情,看你抓耳挠腮的样子,真是好笑。”这里,红色的词句好不好呀?多形象啊?那赶紧动笔写在“C1”和“B1”里。这样,你不又采撷(xié)了两朵金色的浪花吗?
4.巧记成语,多练“接龙”,玩中积累语言。
成语,是我国语言瑰宝之一,每个成语都有它的由来——典故,多运用成语,会使说话、作文的语言精炼,有深度。为了记忆方便,可按:
(1)数字成语。即由“一”至“十”、“百、千、万” 打头的成语。如:“一法不染、二虎相争、三人行必有我师、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六神无主、七窍生烟、八仙过海、九牛一毛、十全十美、百里挑
一、千方百计、万无一失”等。
(2)生肖成语。即十二属:鼠、牛、虎、免、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如“猪狗不如、鸡犬升天、牛鬼蛇神、羊入虎口、马失前蹄、虎啸猿啼、尖嘴猴腮、蛇蝎心肠、兔死狐悲、龙马精神、狗急跳墙、鼠目寸光”等。
(3)反义成语。如:“天地、前后、出入、生死、高低、大小、黑白、是非”等。如:“天翻地覆、前赴后继、出生入死、生死与共、高低不平、大事小情、黑白颠倒、是非分明”等。
另外,你们在玩累的时候,一边休息可以一边玩一玩“接龙”游戏,也是一个玩中取乐、乐中积累的好办法。
①成语接龙。前边成语“尾字”是后边成语的“头字”,取同意、谐音即可。如:“大事小情——情不自禁——今非夕比——比比皆是……”
②词语接龙。不受词语字数限制,两字、三字、四字均可,前词尾字为后词头字。如:“今天——天明——明月——月空——空气……”
③词句接龙。给你一个字,往下接一句话,往后都要用前一句尾字同音、谐音即可。如:“金——金光灿烂——烂菜吃了会生病——病树前头万木春——春回大地好风光——光芒四射人间暖……”
如此看来,学习和积累语言不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