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4 散文诗两首
“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
“散文诗两首”教案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3.课时:2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流利的朗读诗歌,体会这两首诗所蕴涵的哲理。
2、感悟诗歌,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教学之前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了“散文诗两首”教学的相关资料。如(http://wenku.baidu.com/view/051207d0360cba1aa811da6c.html)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了课文朗读(http://chinese.hengqian.com/html/2012/1-4/r22***1.shtml),以加深学生的印象,给学生以直观感受。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的力量催动了世界的发展。今天我们一起来 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二、朗读诗歌
1、扫除文字障碍
2、朗读诗歌
三、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让妈妈知道?
3、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四、拓展练习:
母爱就在我身边,如涓涓细流时时哺育着我们,现在请同学们用诗歌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爱。
(尝试写诗,教师作指导,进行鼓励性评价)表达母爱的诗歌:
1、http://
五、教师小结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盗母子情深,感受盗母子之爱,那么亲昵,那么亲热。为什么孩子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他沐浴着母爱。爱是交流的。小孩子领受着母爱,也想着怎么回报母爱?他想到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从孩子对母亲的爱,可以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
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诵读本文。
六、作业 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一、导语
纯洁的母爱,总在我们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我们蔚
籍和力量;无私的母爱,将永远保护我们,伴我们一生。
二、朗读诗歌
1、教师配乐范读。
2、朗读指导。划分节奏、划出重音。
3、学生齐读,自由读。
三、感悟诗歌
1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课文重点描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的赏莲?
3、课文中写作者的情绪变化有什么作用?结尾“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有什么作用?
4、探讨课文以化叶喻人的妙处。
5、朗读比赛。
6、作业:“研讨与练习”
二、三题。
四、课外了解诗歌的知识
关于诗歌的知识参考:http://baike.baidu.com/view/656.htm
第二篇:散文诗两首
霍山文峰学校213高效课堂预习与探究学习提纲
年级:七年级____学科组:语文课题: 散文诗两首 时间:
【学习目标】
1、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的朗读诗文,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学会感恩。【知识链接】 作者介绍: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等,1913年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
冰心,原名谢婉莹,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她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和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等,小说《超人》等,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知识迁移:
金色花,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散文诗:一种兼具诗和散文特点的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本质上,它属于诗,内容和形式上又保留了散文的细节和外观。
【学习过程】
一、《金色花》
1、字词积累
匿()笑沐浴()()祷()告
2、初读感知
①这首诗写了什么事?
②三次嬉戏具体指什么?表现了“我”的什么感情?
班级学生姓名
3、合作探究
①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②孩子想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
二、《荷叶 母亲》
1、字词积累
并蒂()徘徊()()荫()蔽菡萏()()攲()斜多音字:
荷:闷:落:
2、初读感知
①课文围绕“红莲”写了哪几个情景?“我”的情绪变化是怎样的?
②文章主旨是什么?
3、合作探究
①文末中“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②最后一段在文章结构中有何作用?如何理解?
三、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练笔:模仿课文写一篇关于父爱的散文诗。
【学习反思】
时间序号
第三篇:散文诗两首
散文诗两首 教学设计 金色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们的家庭里,母亲总是付出最多的那一个,特别是在我们潮汕地区。经历了生育我们的苦痛,还要承担起抚养我们的艰辛。所以我们要多回报妈妈的爱。你们平时都是怎么对妈妈表达爱意的呀?(学生回答,老师讲讲自己如何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色花》,看看诗人泰戈尔是用诗歌对母亲表达爱的。
二、认识泰戈尔
三、识记生字词
大家先一起读读生字词。
四、听配乐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
(一)全班朗读
(二)理解形象
1、诗中有一个很特别的孩子,请你们用几个词形容一下这个孩子。(活泼、可爱、天真)请大家用调皮的语气读出孩子说的那句话。
2、那诗中的妈妈又可以怎样形容?(慈爱、温柔、善良)第八段中妈妈说“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真的认为孩子坏吗?(不是,是一种爱怜,一种小责怪)
(三)男女分段朗读
五、感知诗歌
(一)顽皮可爱的孩子变成一朵盛开的金色花,与慈爱的妈妈逗乐嬉戏,他是怎样和妈妈逗乐嬉戏的呢?请用“当妈妈__________的时候,我就___________”说一说。
母亲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心脾)。母亲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阳光太刺眼,这样可以保护母亲的视力)。
母亲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二)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不想让妈妈知道? 孩子还小,没办法有很大的行动来回报母亲,但他还是想为母亲做一点事。变成一朵小小的金色花,可以默默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来保护妈妈的视力。孩子懂得,母爱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的夸奖,只求这些小小的事情能让妈妈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六、拓展练习
请以“妈妈,我想变成„„,当你„„的时候,我要„„”的句式,写写你对妈妈表达爱的方式。
妈妈,我想变成一杯热气腾腾芳香沁人的绿茶,当你疲累的时候,我要舒缓你紧张的心情;当你寒冷的时候,我要给予你最舒适的温暖。
荷叶·母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认识冰心
三、朗读课文
四、自主完成表格
文章四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五、大家把最后四个自然段再读一遍,想想荷叶、红莲、风雨各象征了什么?
荷叶是母亲,红莲是孩子,风雨象征生活中的困难。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母亲总会尽自己所能去保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亲对孩子出于本能的爱。冰心有另外一首诗,也有相同的旨意,大家一起读读。“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进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好躲进你的怀里。”(《繁星》第159节)。
六、写法借鉴
本诗借助荷叶这样一个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母亲的爱,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即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
第四篇:散文诗两首
第7课 散文诗二首
教学设计 孙春凤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本文精美的语言。2.学习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重难点:
1.朗读课文,品味本文精美的语言。2.学习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阎维文演唱的歌曲《母亲》。
同学们,母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情感,提起母爱,人人为之动容,一曲《母亲》曾让多少人潸然泪下。歌曲能感动人,同样作为文学艺术的诗歌也能让读者感动万分,不信,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让人倍感亲切的散文诗——《金色花》。
一、自由朗读——感知画面
1.听录音,注意朗读的节奏、重音、语气等,然后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读出重音、读出感情。
2.思考以下问题:(1)“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明确:“我”是一个天真、可爱、调皮、活泼的孩子。(2)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妈妈是一个慈爱善良、疼爱孩子的人。(3)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4)这首诗写了哪几幅画面? 明确:写了捉迷藏、三次嬉戏、母子对话等画面。
二、深情诵读——感受亲情
饱含深情地诵读课文,从诵读中传达出母子之间的融洽、亲密。1.“我”与妈妈进行了哪几次嬉戏? 明确:(1)做祷告时——让妈妈嗅到花香。
(2)读书时——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3)拿灯到牛棚时——突然落到地上变回孩子。
2.为什么“我”要变成金色花,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小组讨论,明确: 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所开的一种花,在印度非常受尊敬。“我”在这里变成一朵金色花,不仅仅是因为“好玩”,也不只是为了和妈妈捉迷藏,还希望为妈妈做点什么事情:让妈妈做祷告时嗅到香气,在午后看书时不伤眼睛。
3.妈妈见了“我”后,为什么说:“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合作探究,展示成果,明确: 上文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象,孩子不见了,妈妈该多么着急,那种惶恐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责怪孩子。
4.这篇散文诗讲述的是孩子变成金色花为母亲所做的几件事和表达的心情,有没有偏离“母爱”的主题呢?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明确: 重在探讨孩子的行为与母爱的关系,从孩子的角度来表达母子之爱,孩子的快乐、天真、活泼,正是因为他沐浴在母爱之中,感受着浓浓的母爱关怀。
三、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读读课外搜集的歌颂母爱的诗歌和名言。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女人固然是脆弱的,母亲却是坚强的。——法国名言 在孩子的嘴上和心中,母亲就是上帝。——英国名言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妈妈你在哪儿,哪儿就是最快乐的地方。——英国名言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2.母爱就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滋润着我们,谁不应该感谢母亲、报答母亲呢?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成什么来表达对母亲的爱意? 示例一: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澈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的甘甜,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示例二: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的无情的炙烤。
课后反思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尽管如此,我们仍要用小草的芳馨、用溪流的欢歌来努力回报我们的母亲。
第五篇:《散文诗两首》
七年级语文(上)讲学稿 课型:自读 执笔: 审核: 组长签名:________ 时间:2015年___月___日 学生姓名:___________ 家长签名: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2.整体感知课文,理 解诗的思想内容。3.体会这两首诗的借物抒怀、托物言情的写作特色。【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诗的思想内容。【学习难点】 体会这两首诗的借物抒怀、托物言情的写作特色。【 课时 】 二课时 【学法指导】 借景抒情法,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借助客观外界景物的描写来抒发作者的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反复品味文中精彩的语句,体会优美的语言。【学习过程】(课前)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匿笑()沐浴()祷告()并蒂()姊妹()莲蓬()菡萏()()攲斜()荫蔽()
2、解释词语: 匿笑:____________________ 沐浴:____________________ 祷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朗读这两首诗,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课堂)学习·研讨
一、导入:
二、了解金色花和泰戈尔:
三、检查预习。见预习1、2
四、朗读课文。
五、感悟诗歌
1、这篇文章里的金色花是自然界中的花,还是一种有特别意义的花?
2、《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3、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六、品读诗歌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3、第⑧段中,妈妈见到了自己的孩子,她为什么要说“你这坏孩子”?
4、金色花是最美 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一种怎样的感情?
七、主题:本诗以“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写一位神奇的儿童语母亲“捉迷藏”,构成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表现母子情深,孩子对母亲的喜爱、亲昵。第二课时
一、导入 :
二、冰心简介。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作者为什么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情形? 2.作者为什么又要花这么多的笔墨来写红莲,写三看红莲呢? 心情环境红莲 一看红莲 二看红莲 三看红莲
3、用简明的词语概括文中“我”的感情变化。_______----不适意,徘徊(惆怅)----______________---深受感动 4.理解最后一节的含义及作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5、主题:本诗通过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 的场景,联想到母亲对子 女的呵护与关爱,赞扬了母亲无私、伟大的形象,抒发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当堂)训练.巩固
1、《金色花》的作者是________(国家)作家、诗人________(姓名),他曾在1913年获________________奖。
2、下列不能体现孩子对母爱的回报的一句是()A.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B.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C.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D.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3、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人们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B.文中所写的孩子已经变成了金色花。C.赞美孩子的可爱。D.花儿的色彩,反映着母爱的光辉。花儿也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4、文中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后,他(她)做了哪些事?请用文中的语句概括作答,不少于三个方面。⑪________________ ⑫________________ ⑬ __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做的这些事,反映了他(她)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也表现了他(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愿。(课外)拓展.延伸(二)艰辛的历程 ①“娘,您别 送了,”我喉咙涩涩的,“天不早了,您回去吧!” ②“娘晓得。我儿上了大学,娘心里高兴,我儿给娘和你爹争了气。”车窗外的娘眼眶红红的,笑着说,“娘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娘只指望我儿今后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要多挺一挺,咬咬牙,也就过去了„„” ③“我记住了,娘„„”我哽咽着,低下头„„ ④娘终于回家了。一直没有回头——我知道,娘一回头,就又舍不得走了,娘每走几步,便伸起手擦眼泪。娘瘦小的背影渐渐模糊,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毫无顾忌地流下来。⑤那一晚,我失眠了——想娘,为了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⑥娘不识字,小时没念过书,就因为家里穷。十三四岁的时候,就跟着别人到大山中去砍柴,晒干了、晾干了,再挑到十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收购干柴的老板欺负娘不识字,记数用“壹贰叁肆”,故意克扣柴的重量。娘气得不行,只有哭。她一边骂,一边暗暗发誓:以后就是典家什、当土地,也要供自己的孩子识字念书,不能当“睁眼瞎”。⑦穷人的孩子当家早,理事早。哥哥和我小时念书用功,期中、期末总是每 人摞着一叠奖状回家,这是娘最高兴的时候。但一到开学,娘就犯愁了。兄妹三人都念书,三双要钱的手都伸向娘。爹心眼儿实,只能靠卖气力挣钱,可那点微薄的收入仅够敷衍油盐酱醋。娘只有一个办法——借!⑧跑东家,串西家,鞋底磨穿了,嘴皮也磨破了。大清早出去借,往往半夜才能回来。好几次梦中醒来,我听见娘和爹的叹息声、交谈声,还有娘低低的抽泣声。娘为凑齐兄妹三人的学费,好几天都吃不下饭,却从来没抱怨过半句——娘一辈子也忘不了那个誓言。⑨我读高二那年,家里已经穷得叮口当响。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屋破偏逢连绵雨,娘在干活时又不慎扭伤了脚。赤脚医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医好娘的脚。由于没钱进医院,娘从此走起路来一瘸一瘸的。可娘粗活、重活照样干。那时,我在校寄宿。礼拜六,我回家拿伙食费,看娘的表情,我没忍心问。礼拜天,娘一大早就出去了,傍晚还没回来。我苦着脸,正打算返校时,远远地,我看见娘了——娘拄着一根竹竿,一瘸一拐地走回来了!长长的大路上,夕阳的余辉将娘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每走一步,娘都要咬一下嘴唇——娘分明疼啊!但娘为了省那五角钱车费,硬是咬着牙从十几里外的亲戚家一步一拐地走回来了!五角钱!就为了省五角钱给儿子做伙食费啊!⑩我跑过去,扶着娘,看见娘的嘴唇已咬得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娘从怀里掏出两张10元钞票,吃力地笑着说:“儿,总算借到了,天快黑了,快回学堂吧!” 我拿着钱,无言地跪 下了,泪水一点一滴地洒在钞票上。前几天,妹妹来信说,娘收到我在天安门前 照的相片后,用一块新手绢小心地包着。几乎每天晚上她都要就着昏暗的灯光细细地瞅着,看的时候,总是一个人乐着„„ 读着读着,泪水不由得又盈满了我的眼眶,我又想起了娘,想起为儿女苦了一辈子的娘„„
1、本文采用的主要记叙顺序是什么?
2、本文第⑧段画线部分的“那个誓言”指的是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第②段画线句子“多挺一挺,咬咬牙”表现出母亲什么样的品质?她把这句话说给儿子听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三次写“我”的流泪。请用简练准确的词语分别写出三次流泪的不同:第一次流出的是 的泪。第二次流出的是 的泪。第三次流出的是 的泪。
5、概括指出本文主要选取了什么材料来歌颂母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觉得应该学习文中这位伟大的母亲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