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轻松撰写三维教学目标
轻松撰写三维教学目标
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
信息技术专业部
汪晴
内容摘要
在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中,改革者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它也成为指导我国新课程与教学的重要思想。而在教师实际撰写教学目标时,却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或者走入一些误区。笔者就如何撰写好三维目标这一老问题进行了重新认真的思考,多方征询专业教师意见,和多位本专业教师进行研讨,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此文,旨在希望能给专业教师提供参照模板,从而使教师先学会模仿撰写,再进行创新撰写,从而达到轻松、灵活撰写教学目标。
关键字 三维
知识与技能
能力
情感态度
在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中,改革者立足于国际的视野及本国教育的特色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它也成为指导我国新课程与教学的重要思想。而在教师实际撰写教学目标时,却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或者走入一些误区。有些教师认为,只要把课上好,写不写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不会有太大影响;也有教师知道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也非常想写好,但每每落笔总是词不达意。而当前各主管部门也都提出了不同的三维目标,落脚点和出发点也各式各样,那么作为教师又该如何认识,尤其作为职业学校专业技能教师又如何正确撰写呢?很多教师都纷纷提出,有没有针对本专业非常可 行的、实用的,能让教师可以直接参照的模板?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并多方征询专业教师意见,和多位本专业教师进行研讨,进行归纳总结。而撰写本文的最终目标也仅是希望能对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提供参考,从而让教师先学会模仿撰写,再进行创新撰写,从而达到轻松、灵活撰写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
在定位到底是哪三维目标之前,我们首先一定要从教学实质上,了解到底什么是教学目标。翻看诸多专家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基本上给出的定义是: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期望达到的结果和标准。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加以解释,即教学目标就是教师期望学生通过一节课、通过一个任务或者一个大项目的学习后而产生的变化。我们可以用下表进行举例说明,从而帮助教师理解。
课前学生学习状况
课后学生所发生的变化
是哪方面变了? 学生不会拆字
了解拆字原则
知识 学生了解钢笔工具
熟练应用钢笔工具
技能 学生学习没有耐心
学生能坚持、有耐心
态度 学生不热爱本门课程 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兴趣
情感
从上表中不难看出,表中第二列的“课后学生所发生的变化”其实就是一次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
二、对三维目标的理解
(一)到底是哪三维? 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理解。我们主要枚举两种在实际操作中比较有代表性为例。
第一种: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三维的目标体系,即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强调使学生具有使用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能力,即“学会”。
(2)过程与方法。不仅重视学习行为的结果,还重视学习过程,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培养,即“会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不限于空泛的说教,而是真正渗透到各科的具体目标之中,即“爱学”。
第二种:把职业教育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技能及情感三个领域,确定了各领域教学目标的水平,提供了一些行为动词。
(1)知识目标: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中的认知技能的目标。
(2)技能目标: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通过自身的练习习得了按某种规则完成身体协调任务能力要求的目标,属于程序性知识动作技能的范畴。
(3)情感目标: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兴趣、态度、动机、意志、价值观念的目标。
(二)存在什么问题?
如果我们对以上两种教学目标都不存在任何异义的话,那么就不需要再去罗嗦些什么,因为我们完全可以直接上网或者看书刊杂志,去寻找专家的理解。但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发现其实这两种三维教学目标都不是完全符合职业学校专业学科的教学,教师按这些模式去撰写依旧存在一些小的问题,比如:(1)知识与技能有时密不可分!
对于职业学校,尤其是对强调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专业学科而言,很多时候,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是无法脱离、无法分割的。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是学生所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如果一定要分别作为两个维度去撰写,就往往会造成重复、罗嗦、多此一举。我们可看上图进行理解。
(2)过程与方法比较难描述!这个维度的目标出现是非常及时、非常好的,其目的是在提醒我们专业教师不要太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应把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上。但我们也发现,教师在撰写这个维度的教学目标时,普遍感觉难度较大。我们这样理解,过程与方法目标中除了教会学生“渔”的本领之外,过程强调的还有教师的教法,如何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方法强调的还有学生的学法,即学生如何正确地去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既然这样,会不会跟我们平时所提的教法和学法冲突呢?
三、重新调整三维教学目标
既然上面我们所提及的三维目标在我们真正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那我们能不能尝试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调整,以体现教学目标的实用性呢?回答当然是“可以!”
下图所示,我们保留“知识与技能目标”中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部分作为新的一维目标;将原“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关于基本能力的描述以及“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关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部分合二为一,作为新的二维目标;保留原第三维目标。另抽取原“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教法与学法部分单列开来,不作为教学目标出现。由此看来,三维目标是一个整体,它如同三维坐标的三个不同方向的维度一样,决定了一个物体在空间中的位臵,就如同人的发展也应有三个维度一样,缺一不可,如右图所示,无论缺少了哪一个维度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发展都会不平衡。而这几个维度的目标提出,并不是仅从一节课、一个片断来论英雄,尤其是后两维目标,它更应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四、三维目标的再认识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我们再重新来回顾一下什么是知识?什么是技能?三维目标中所提及的知识主要是指学科知识(包括与知识有关的一些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换个通俗的说法,知识就是学生“知道、了解、懂得、掌握……”的知识,技能就是学生“会、能、可以、熟练……”操作的各种技术。我们同样可以举例说明,如: 通过训练,能熟练进行五笔字根的练习,速度能达每分钟80字以上。通过学习,初步了解海报的基本构成。通过模仿,学会撰写网站系统规划方案。会简单地评价同学和自己的作品。那么在撰写知识与技能目标时,我们应该需要关注哪几点呢?我们教师在真正撰写时又往往会忽略了哪些呢?我们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行为主体(即主语):学生
行为动词:知道、会、能、了解、掌握、熟练、灵活运用、综合运用… 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达成的标准(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同样,我们列举几位老师所撰写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然后一同来分析问题出在哪里?怎样修改会更好?
举例1:讲解网卡的基本用途及基本功能。举例2:熟练进行二级简码录入。举例3:能在Word中插入图片。
从例1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撰写目标时忽视了主语问题,讲解是老师的事,不是学生,学生应该是了解或者掌握等等。所以只有当教师真正意识到,目标其是为学生而定时,他在设计教学时所重点考虑的问题就不会是自己做什么,而是该怎么做才能让“教”转化为学生的“学”?从例
2、例3中,我们不难发现,问题出在没有标准!对于任何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个体对于其认知程度或者掌握程度都是有层次的。同时,学生对某一知识的认知程度也一定是从低到高的,必然是要经历一定过程的。也就是说,学生对于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的认识程度肯定是需要通过若干次的“经验”,才能够从知道-熟练-应用-综合应用,因此我们教师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判断,目前学生的知识水平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通过本次课我希望学生能达到一个怎样的水平,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所在,而这个最近发展区也就是本节课最恰当的标准。从对几个例子的分析后,我们再尝试进行修改,显然,修改后的教学目标更有效、更实用,如下图所示!
(二)能力培养目标
这一段文字我想略写,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能力的重要性,也清楚地知道,此能力并不单单是指专业能力,而更多的是指非专业能力,即我们常常提到的关键能力,也就是不仅要“授之与鱼”,更需要的是“授之与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关键能力其实是代表一种可转移的(可以运用到不同的情境)、多功能(可以达成不同目标、解决不同问题)的能力,即“渔”的能力,而这些能力贯穿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我们提及的关键能力一般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所谓方法能力是指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习掌握新技术的能力、革新创造能力和独立制定计划并执行的能力;所谓社会能力是指组织协调能力、交往合作能力、适应转换能力、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推销自我的能力、抗挫折能力、竞争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而这些能力就是我们平日在课堂教学上所传授给学生的基本能力。
我们可以参考2001年欧盟组织提出的八大关键能力: 用母语沟通的能力。用外语沟通的能力。
运用数学与科学的基本能力。数学学习的能力。
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时间管理、解决问题、收集信息、有效运用信息等)人际互动、参与社会的能力。
创业精神(能够拥抱改变、勇于创新、能够自我设定目标、策略,追求成长)
文化表达能力(能够欣赏创意、体验各种美感经验)
而对能力培养目标的具体描述,教师在撰写时没有太多问题,我也不再赘述。
(三)情感与态度目标
各种三维目标中都提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将情感领域的内容与认知领域的内容要统一地加以考虑。从终身教育的观点来看,学习中的认知目标即使有欠缺,也是可以补救的;但如果丧失了学习的兴趣、热情和无法体验到顿悟的愉悦、创新的欢快,终身学习则无从谈起。因此,情感态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主要是指:学生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对所学知识与技能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教学活动中能体验成功的喜悦,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能对所学知识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并在学习时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等等。相对文化课教师而言,专业教师在撰写情感态度目标时,往往无从下手,或者写出来的也是千篇一律,究其原因,是很多像我一样的专业教师不太会总结情感目标,不会用正确的语言去描述,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多看、多写。我们同样举例说明,如: 情感态度1:学习兴趣 如:所设情景与学生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爱上本门课程。情感态度2:求知欲 如:优化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情感态度3:自信心 如:在项目中设臵适度小难关,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并体验坚持就是胜利的愉悦。
情感态度4:积极的学习态度、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如:坚持每节课测试,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养成每天晚上练习打字的学习习惯。五、一定要注意的三点
(一)教学目标一定是课堂教学的导航仪,很多老师都认为教学目标的撰写既简单又繁琐,简单的是因为每天都写,大同小异,可以不假思索地写,闭着眼睛写,繁琐的是因为天天都得写相同的东西,觉得无味。其实,当我们把教学目标真正读懂了才会发现它真的是教学活动的导航仪,没有它,我们的教学活动设计就会没有方向,安排教学活动就容易导致随意化或过度复杂化,普通课设计中就会容易走传统,公开课设计中则容易不知所措。总结几点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如下: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是否达成目标教学目标可以引导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
(二)不要刻意在每课时都要写出不同的情感态度目标 情感态度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东西,是长期教育的结果,没必要每课时都刻意写出不同的情感目标。比如在汉录课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热爱打字、能吃苦,能坚持的情感态度,而这一情感态度的培养不可能是一节课就能达成的,至少是一个月的课程甚至是一学期的课程的情感态度目标。虽然现代教学强调课堂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不是每次上课都一定要按照这样的模式去套,我们在撰写教学目标时也不要受这些框架的影响,毕竟教学目标是写给自己看,是指导自己的教学过程,千万不要为了应付检查,而去日复一日地复制教学目标!另外,情感态度的传播途径主要还来自老师人格对学生的一种感染和熏陶,来自教师长期在课堂上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精神焕发、热爱生活、尊重生命、有理想、有精神追求、乐观向上,那么这位教师的课堂也必然是积极的、乐观的!
(三)注意目标撰写中多元性与简洁性的统一
对于一个知识或技能点,有时会有几种层面的目标,比如安装网卡,既有技能层面(掌握网卡的安装方法),又有态度层面(会规范地、熟练地完成网卡的安装),如果我们分开来写就显得罗嗦且不完整,现代教学目标也在追求目标撰写的多元性与简洁性的统一,这一点也是我们教师真正在撰写时所需要注意的!
教案中如何写三维目标的设计
数学教研组学习资料
学习目标是指学生通过学习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的学习结果。所谓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一、设计三维目标的依据
如何确立某一个教学单元或某一节课的三维目标,要着重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
分析教材首先要求把课程标准和教材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其次,要回顾该教学内容先前的实践经验和反思。在些基础上,再进一步吃透文本中的“十个着眼点”: 一是目标的着力点; 二是内容的重难点; 三是资源的开发点; 四是落实的知识点; 五是培养的技能点; 六是情趣的激发点; 七是思维的发散点; 八是合作的讨论点; 九是渗透的育人点; 十是知识的引申点。
(二)要切实了解学生情况
了解学生是教学成功的前提。有些教师以为整天和学生在一起,没必要进行专门的了解,这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求教师通过多种途径的调查,力求做到“十知道”:
一是知道学生的现有水平;二是知道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是知道学生的学习环境;四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态度; 五是知道学生的学习方式;六是知道学生的学习习惯; 七是知道学生的思维特点;八是知道学生的生活经验; 九是知道学生的个性差异;十是知道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要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
教师在分析学习内容、了解学生情况以及回顾先前教学经验与反思的基础上,开发学习资源和运用教学媒体对教材的顺序、详略、深浅等作适当取舍、加工、提炼等处理,再确定三维目标。而对学习内容进行重组,要求能做到“五个有利”:
一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缩小教材体系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距离,易于建立“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有可能达到发展水平;
二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学,能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能满足学生对知识“懂”的需要和“会”的需要等;
三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学生运用智力,积极思维,有利于学生认真听课,深刻领会; 四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学生理解知
五是教材重组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技能、实验技能、调查技能、以及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对三维目标内涵的理解
关于三维目标,新课改方案中已提出多年,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些教师总感觉很难把握,甚至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如不少教师把“过程与方法”理解为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一)知识与技能(一维)
所谓知识目标,这里主要指学生要学习的学科知识(教材中的间接知识)、意会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等)、信息知识(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而获得的知识)。
知识目标的表达举例(要注意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通过学习,知道动物也是有情感的; 通过学习,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所谓技能目标是指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对完成某种任务所必须的活动方式。技能目标可为分“四种”一是基本技能。如读、写、算的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是智力技能。如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推理等技能。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用实验与推理的科学方法来研究物体和认识物体。三是动作技能。如绘画、做操、打球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初步掌握前滚翻和后滚翻的基本要领。
四是自我认知技能。即认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监控技能。如自己会做计划,会核对自己的成绩,会检查自己解题方法是否合理、有效,会评价自己的作业水平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制定自主阅读的计划。
(二)过程与方法(二维)
过去教学重结论轻过程,现在要求学生不仅知道简单的结论,更要知道一些过程。过去重教法,现在要重学法。
所谓过程,其本质是以学生认知为基础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和发展过程,是以智育为基础的德、智、体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个性品质全面培养和发展的过程。过程目标的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认识分数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通过学习,学会xx结构的归纳和演绎过程。·通过学习,理解xx问题解题思路的探寻、分析和综合过程。
·通过学习,掌握xx解题方法的选择与比较过程等。所谓方法,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并学会的方法。方法目标的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采用并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或问题探究的方法,或问题的观察方法,或思维发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法,或解决xx问题的方法等)。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所谓情感,是指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态度体验。人的情感表现状态有以下几种:
一是表现为情绪。情绪是一种较低级的简单的情感,如愉快、激动、紧张等。情绪目标的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产生愉快的感觉。
二是表现为热情。一个人有政治热情,他就对祖国、民族、人民产生深厚的爱,并转化为力量和行为。一个人有学习热情,他就能潜心钻研,做出成绩。
目标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激发起爱国主义的情感; ·通过学习,激发起学习的热情。三是表现为兴趣。
兴趣是强烈的吸引性和鲜明性的情感反映。目标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激发起探究自然科学的兴趣。四是表现为动机。
动机是情感冲动而出现的念头,它可以成为行动的驱动力。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激发起学习的动机,为完成学习任务而产生动力。五是表现为求知欲。
它是在智力探究活动中,需要和愿望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满足学习的需要,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
六是表现为道德体验。如敬佩、赞扬、羡慕等。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能对xx人物感到敬佩„„
七是表现为美的体验。指对自然、艺术、社会行为美的情感体验。目标表达举例:通过学习,学会鉴赏大自然的美。
所谓态度,这里不仅指学习态度和对学习的责任,它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目标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端正学习态度,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学习,在交往中能表现出宽容、忍耐的态度。所谓价值观。本指对问题的价值取向的认识,这里也可指学生对教学中问题的价值取向或看法。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目前对教学中的问题持不同观念的人,其价值取向也不同,如对什么样的知识最有价值,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对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对教学质量的本质是什么,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是什么,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目标表达举例:
通过学习,能认识到学习质量不仅看考试的分数还要看德育、体育方面的发展。
概而言之,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要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中。
第二篇:三维教学目标
对“三维教学目标”的理解
三维教学目标是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达到的三个目标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目标是一个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教学目标,它们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一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二维目标——过程与方法:过程指应答性学习环境和交往、体验;方法指基本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具体的学习方式(发现式学习、小组学习)。
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责任,更重要的是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价值,而且强调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而且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内心确定其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维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知识与能力,既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又是课堂教学的归宿。教与学都是通过知识与能力来体现的,知识与能力是传统教学的内核,是我们从传统教学中应继承的东西。
过程与方法,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操作系统,新课程倡导对教与学过程的体验,方法的选择,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开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课堂教学的动力系统。新课程倡导对学与教的情感体验、态度形成、价值观的体现,是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深层次的开拓。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不能故此失彼,而应努力实现多维目标的整合。
第三篇:体育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是最直接、最基本的目标,是完成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的直接的短期的目标,体现在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等方面;“过程与方法”是课程理念中新修订的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要求和落实,运动参与是前提和保证,在完成“知识与技能”学习目标的过程中,同时学会方法,学会学习,这是体育教学形式之外的隐形东西,即体育教学不但要有型更要有神,这应该是体育教学的“灵魂”,主要体现在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是更需要体育教师去有意去用心和用功的地方,这也是在知识与技能目标基础上更高层次的目标和要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是体育教学的最高层面的目标,主要体现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方面,与激发兴趣,培养意识和习惯有关,在用心做好“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最高目标才有可能,健康第一的终极目标才会水到渠成。
第四篇:三维教学目标分析
三维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中职的特征,分为识记、理解、运用三部分。具体如下: 识记:是什么? 理解:为什么? 运用:怎么做?
与布卢姆教学目标对应层次
认知 动作技能 情感
识 记 知识 知觉 接受
理 解 领会 有指导的反应 反应
运用一 应用 复杂外显反应 价值化
运用二 价值性格化
护理教学 目标层次
布鲁姆教学目标层次与教学目标常用动词表
认知领域教学目标常用词
教学目标层次
常用的动词
知道(识记)
列举、说出、背诵、复述、认出、标明、陈述、写出、默出、排列、回忆、辨认、描述、指明、为...下定义、写出...的名称
举例:正确说出影响人需要满足的主要因素
领会(理解)用自己语言解释、叙述、比较、区别、举例说明、摘要、归纳、转换、分类、鉴别、选择、改写
举例:比较干热消毒与湿热消毒,正确说出两者之间异同点 应用(运用)计算、发现、修改、制定...方案、订出...计划、运用、阐述
举例:能运用所学公式,正确计算不同氧浓度的每分钟氧流量分析(运用)分类、对照、检查、评析、分析、评价、综合(运用)设计、编写、组织、计划、综合、归纳、总结 评价(运用)比较、判断、论证、评定、鉴别
技能领域教学目标常用词
依次、按顺序、正确、准确、连贯、在…多少分钟内、误差小于、一次成功、步骤正确、协调、无多余动作 例如:能正确测量血压,误差小于4mmHg
能正确依次装卸氧气表
能正确完成皮内注射操作,做到步骤正确,动作连贯协调,进针角度、深度、药量三准确
情感领域教学目标常用词
接受(识记)接受、觉察、默认、认可、参加、顺从、参与、注意、听讲、知道、看出、选择、赞同、容忍
举例:能参加周日义诊活动 能执行整体护理的工作程序 反应(理解)选择、表示、赞成、反对、拒绝、请求、提出、同意、纠正、尝试、模仿、听从、陈述、回答、完成、遵守、记录、帮助、表现、欢呼、称赞
举例:赞成开展社区保健活动
请求老师提供更多的整体护理学习资料
评价(理解)接受、承认、决定、影响、支持、区别、认证、判断、解释、评价 爱好(运用)专注、主动、驳斥、渴望、坚持、评价
举例:渴望参加社区护理活动
主动与他人讨论整体护理的实践意义
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运用)习惯、指导、判断、保持、养成、自觉、探索、贡献、创造、固守、修正、拒绝、要求、抵制、贯彻、正视、改变
举例:自觉运用整体护理观指导自己的护理服务行为 在护理工作中始终保持热情和蔼的态度
第五篇: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流畅地翻译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总结归纳法;比较法,通过前后两赋比较理解文章主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写景状物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并与《赤壁赋》比较,理解作者被贬黄州时复杂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教学重点】
归纳积累文言知识;与《赤壁赋》比较讲解,通过抓关键字句加深对作者人生态度的认识。【教学难点】
苏轼儒、佛、道思想在两赋中的反映。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时年45岁的苏东坡所写的赤壁二赋在我国文学史上传为美谈。文天祥《读赤壁赋》云:“昔年仙子谪黄州,赤壁矶头河漫游。”王世贞《前赤壁二首》“赋是双珠可夜明。”看来只有两篇赤壁赋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把握苏轼当年的所思所想。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苏轼在 《赤壁赋》中的未尽之意。
二、走近作者,说说你对苏轼的认识。苏轼:与黄庭坚(诗)合称“苏黄”,与辛弃疾(词)合称“苏辛”,与欧阳修(散文)合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祐二年(l057 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祐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等到宋哲宗即位,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好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至岭南惠州,再贬至海南儋州。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
三、写作背景介绍 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 “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
四、温故知新,熟悉课文。
1、高一时我们学过苏轼的《赤壁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文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由此又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叹?
明确:该文描绘了月夜的美好景色,清风、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观,有这些景观联想到曾经在赤壁出现过的曹操、周瑜等英雄人物,由衷感慨“而今安在”,揭示了人生短促而无常之悲,自己与英雄相比更显渺小,从而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文中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这些美景。也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叹。)
2、听录音欣赏课文
五、朗读并分析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
2、结合注释串译第一段
重点字词提示:步:出发 既:已经 尽:全部
顾①:环顾 已而:过了一会儿 顾②:可是
诸:之于
3、思考: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描写夜游黄泥坂的时间及同行者为游赤壁做准备。
4、“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写出了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 寥寥十六字,逼真地写出初冬月夜静谧温馨的气氛,烘托出主客浓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和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六、布置作业
熟读并背诵课文,结合《第二教材》进一步理解课文。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
(一)研习第二段
1、齐读,口译。
重点字词提示:乃:于是。上:向上爬。履:爬过。巉:险峻。披:拨开。危:高。震动:使震动。反:通“返”。放:放任。听:听任。句式:复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
2、思考:
(1)第二自然段写了什么?
明确:对复游赤壁时所见景色做了具体的描写。(2)本段写了哪些场景?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冬夜美景)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3)苏轼独自历险,无人能从。当他登上峰顶后,突然“划然长啸”。你如何理解苏轼的“划然长啸”?
1、表达登上峰顶后的那种壮怀激烈的激昂之情,仿佛自己就是宇宙的精灵,天地的主宰 2 抒泄贬谪黄州以来心中所积压的种种郁闷之情。(4)如何理解:“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A、由秋入冬,江山的景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B、历史背景: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者约60万,宋神宗抑郁而死,大宋王朝一蹶不振,美好河山满目凄凉。对赤壁之景旧颜不再的感叹实际暗含对世事变化无常,年华逝水的无奈盖叹;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神奇的惊叹。
(二)研习第三段
1、齐读,口译。
注意字词:适:刚好 东:从东面(名次作状语)西:向西飞(名词作动词)
2、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
明确:主要写江中见鹤,后梦见道士化鹤
(三)总结:
本文苏轼情感的变化:由景而乐,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又因景物而悲,悲而长啸,长啸后的放任漂流,随遇而安的平静心情作为过渡,引出道士化鹤的梦境,最终归之于空。(以儒为主,融合佛老)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第二教材》“课堂反馈”练习。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第一、二段)。
二、归纳文言知识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以待子不时之须
2、反而登舟
3、俛而不答
(二)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1、是岁十月之望。
2、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3、曾日月之几何。
4、反而登舟。
5、予乃摄衣而上。
(三)词类活用
1、顾而乐之
2、草木震动
3、掠予舟而西也
4、横江东来
(四)重点虚词
指出下列“而”字的意义及用法
1、归而谋诸妇
2、悄然而悲,肃然而恐
3、摄衣而上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五)文言特殊句式
选出句式不相同的一句(C)A、盖二客不能从焉。(省略句,“从”后省略了“予”)B、问其姓名,俛而不答。(省略主语“我”、“道士”)C、复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是介宾结构后置)
三、合作探究
(一)试从写景、抒情两方面比较《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不同之处。
提示:
1、找出两篇文章中写景的句子。
2、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分析景与情是怎样融合起来的。明确:
《赤壁赋》描绘了月夜的美好景色,清风、明月、江水等自然景观,引发了作者和朋友对于历史和人生的感慨;由这些景观联想到曹操、周瑜等英雄人物,由衷感慨“而今安在哉”,揭示了人生短促而无常之悲;自己与英雄相比更显渺小,从而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最后以“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求得精神上的解脱达到豁达超脱的境界。(乐—悲—乐)
《后赤壁赋》苏轼情感的变化:由景而乐,得鱼酒更乐,乐而再游赤壁,又因景物而悲,悲而长啸,长啸后的放任漂流,随遇而安的平静心情作为过渡,引出道士化鹤的梦境,最终归之于空。(乐—悲—空)
(二)《后赤壁赋》的结尾描写了孤鹤,叙述了梦境,这些内容是否有特殊的含义,请谈谈你的看法。(课后练习二)
提示:结合“鹤”的特性,注重“孤”的意义,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提示: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具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结尾借此含蓄地传达出他企图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心态。
四、拓展延伸(古典诗歌中动物意象的传统意义)猿猴:它让人感觉到哀伤,凄厉。如: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杜甫《登高》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早发白帝城》
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如: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骆宾王《咏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雁:是一种候鸟,它要随季节迁徙,它又是古人传递消息的一种方式,于是就象征着孤独、思乡、思亲、音信、消息等意义。“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清照《声声慢》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马(铁马):马打上铁掌,就意味着要上战场,所以铁马就是战争,英雄气概的代名词了。如: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瘦马):奔腾、追求、漂泊。如: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古代神话中,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如: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锦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鱼:自由、惬意。
鹰:刚劲、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如: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陶渊明《归园田居》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第二教材》“学习效果检测”练习。
3、预习《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