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教案

时间:2019-05-15 06:5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教案》。

第一篇:二年级教案

一、感受京剧,走近梅兰芳 1.课前播放《贵妃醉酒》

同学们,课前我们一起欣赏了一段戏曲,知道这种戏曲的名称吗? 2.出示:京剧

京,后鼻音,读准确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起源于清朝,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京剧在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对京剧演员的要求十分严苛。说到这里,不由地想起一位在京剧表演艺术上有杰出成就的大师。瞧!3.(出示照片)他就是梅兰芳;对于他,你们有哪些了解?

照片中的梅兰芳先生,在视频里却扮演着俊美秀丽的杨贵妃。这就是戏曲表演中的男旦,男扮女装,又叫反串表演。梅兰芳先生不仅扮相美艳婀娜,唱腔细腻圆润,瞧!他的神态表情更是顾盼生辉,令人回味。

真不愧是一代——京剧大师。

(你读的“大”字让我感受到梅兰芳先生艺术造诣之高超,表演技艺之精湛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真好!)

二、初读课文,正音顺句

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一篇跟梅兰芳有关的课文。伸出右手一起写课题。1.板书课题

“兰”和“芳”都是生字

(“兰”字写时要注意:点撇独立在上方,三横之间距离等称。咱们再看看“芳,草字头,这告诉我们世界上最芬芳的是大自然中的花草。写时要注意点、撇将横分三份。“艺”也是生字,原意是指将花草修剪成各种造型的艺术,那么在这里还是者园林的技艺,修剪花草的艺术吗?是指学习“京剧”艺术)2.齐读课题——

3.梅兰芳是怎么学京剧的呢?什么样的一种学习使他成为享有盛誉的京剧大师的呢?让我们打开课本,轻轻读课文。两遍

(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遍重点留心难读的词语和句子,可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争取读得准确、连贯。)

4.下面,谁能把课文读给我们听,做到正确、连贯。生读第1自然段

(出示词卡:“没有神儿”)(出示词卡:“傅”“师傅”“料子”)生读第2自然段

(出示词卡:“紧盯”)(出示词卡:“或者”)

咱们共同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连贯了。真好!但是课文你读懂了吗?

三、全文感知,抓住“眼睛”

1.我们说梅兰芳学艺就是指——梅兰芳学习京剧,那么京剧表演中的关键要素是什么?快速地到文中去找一找,圈一圈

(有一个词,课文里多次出现,找到的请举手。)

2.(板书:“眼睛”)学习京剧是要练眼睛的。因为眼睛在京剧表演中非常重要。俗话说:“上台全凭眼,一切心中生。”

3.“眼睛”这个词,在课文中多次出现,请小朋友默读课文,找一找,带有“眼睛”的词句,它们也是学习课文的“眼睛”。(生默读,师巡视)

(学习文章就应该一边读,一边动笔勾画,真好!)4.你们找到了哪些带有“眼睛”的词句呢?

(相机板书:会说话、没有神儿、灵活起来)

同样一个人的眼睛,怎么前后有这么大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5.梅兰芳小时候去拜师学艺,(出示:“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谁来读一读?(生读)

“不是唱戏的料子”就是说——小梅兰芳不适合唱京剧。

学习技能都有一定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就说你不是这块料。比如说,打篮球要个头高,那说张乐研不是打篮球的料子就是说他不适合打篮球;那说一个人不是弹钢琴的料子,就是说他——不适合弹钢琴;那小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就是说他不适合唱戏。因为——他的眼睛没有神儿。

6.(出示:梅兰芳小时候的照片)咱们来看看小梅兰芳的眼睛。单眼皮,眼角还向下——耷。而且他的眼睛患有疾病,见风还会流眼泪。哎呀,这样的一双眼睛实在是——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难怪师傅说——引读。

7.面对师傅的否定和拒绝,小梅兰芳学艺的念头放弃了吗?(没有)课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梅兰芳没有放弃学艺的念头?

出示: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

(听得出你的决心十分坚定!想要学本领就该这样的坚决!丝毫没有犹豫,感觉学艺的决心更加坚定了!谁再来把决心表一表?)

四、重点段落,品词析句

有了坚定的决心,梅兰芳又是怎样练眼睛的呢?仔细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勾画有关的句子,看看他是怎样做的?(生默读,勾画句子)

1.出示: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出示词卡:“紧盯”)“盯”为什么有一个目字旁呢?(因为“盯”和眼睛有关,是用眼睛聚焦的一点上。)简单地说,盯就是一直对着一个事物看,你们现在都在盯着我看。那“紧盯”呢?

“紧”字,下面的部首“糸”,叫作“mì”字底。这个“糸”中间笔画是撇折撇折(有关笔画点红),多像丝线缠绕起来的样子啊!带有部首“糸”的字大多就跟线有关。

那“紧盯”就是说像是用绳线牵住——眼睛,牢牢地盯着一个东西看,这就叫做“紧盯”。再读一读这个词。(生读)

2.这句话中还有一个词跟紧盯意思非常接近,是紧盯的近义词。(出示词卡:“注视”)注是三点水旁,猜猜看,它跟什么有关呢?

“注”原先就是指集中注意力往一个目标里面灌水。“注视”这个词里面也有一只大眼睛(出示“视”的古文字)。“注视”就是指集中注意力朝一个目标看,再读读这个词。(生读)3.瞧,汉字多有趣,我们抓住了汉字的关键部件,就能轻松地理解词语的意思了。我们再来读一读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

4.选择目标来锻炼眼睛,感受到底是怎样的呢?(播放录像:空中飞翔的鸽子)让我们选择一只鸽子紧盯着,不能盯丢掉哦!注意练眼时,眼睛动,头不能动。(生体验)5.谁来说说你“紧盯”着的感受?

6.咱们健康的眼睛都觉得很累很难,梅兰芳的眼睛可是患有眼疾的,他会是什么样的感受? 7.是啊,学习京剧也好,学习知识也好,要想学得好都是非常艰苦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8.板书:苦,苦啊,是真真的苦;累啊,真真的累。面对这样的辛苦,梅兰芳退缩了吗?他坚持下去了吗?

9.再读句子: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

(我听出来了,你强调了“常常”,为什么这样读?你是怎样想的?)

10.板书:勤,是的,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勤奋才能换来学习的进步,那么第二段中还有那些词让你感受到梅兰芳坚持不懈的勤奋呢?

五、拓展延伸,深化“勤”“苦”

1.出示:“日子一长,梅兰芳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

重点指导:日子一长,渐渐

2.这样练眼睛可是整整花了十年的时间,他的双眼才渐渐灵活起来。

3.后来,出示: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什么是眼睛会说话呢?我们再来看梅兰芳的眼睛,(出示梅兰芳剧照)你感受到什么?

(出示梅兰芳另一张剧照)这双眼睛是在说什么?

梅兰芳的眼睛能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这就叫——眼睛会说话。

4.对比小时候,眼睛没有神儿,现在梅兰芳的眼睛真是灵活啊。是什么让的眼睛有了如此大的变化呢?

5.是的,学习本领就应该像梅兰芳一样,下定决心,不畏辛苦,不退缩,坚持不懈地勤奋,努力。

6.这就是——勤学苦练。

7.其实啊,学习京剧除了练眼睛,需要勤学苦练的功夫还有很多,他还会练什么?(映示:梅兰芳练功图)

(出示:“京剧的基本功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这些基本功每一样都要像练眼睛一样练习,这可真是——勤学苦练 8.看来要想成功,就要经过坚持不懈的勤学苦练。让我们捧起课本,再来读一读课文。(生齐读全文)

六、扎实练字,重点评改

2.讲解上下结构字形的要点

3.观察笔画,细致分析

4.逐个示范,学生临写

5.书写展示,纠正。

第二篇:二年级教案

找春天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挂图、有着春天的图片、生字卡片、投影片、录音和磁带。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文插图。

2.看图说话,揭示课题。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春天的脚步是那样的轻,我们必须留心观察,才会发现春天的踪迹,才会感受到发现春天的欣喜,让我们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学生朗读课文,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遮、触”是翘舌音,“遮”读一声:“嫩”韵母是en不un。

3.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认识的生字,交流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识字:躲(身+朵)触(角+虫)鹊(昔+鸟)符(竹+付)联系生活经验,结合动作演示识字:遮、掩、探。自编谜语识字:羞(歪尾巴羊骑着牛)嫩(一束鲜花在中间,女孩反文两边坐)4.结合学生生活经验,理解“羞”、“嫩”、“触”等字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1.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2.感知早春,体验发现的快乐。

(1)引导学生感受“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急切、向往、激动)。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从而了解初春的特点,体会“找”春天的快乐。

(3)小朋友们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指导学生用富有童真童趣的声音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美感和蕴含其中的感情。

(4)带着欣喜的心情读课文最后一段,体会找到春天的欣喜与激动。(5)出示有关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指名认读。

2.指导书写“野、解”两个字。(1)出示范字,引导观察,让学生发现字的特点以及字在田字格的位置。(2)学生交流时要注意的地方。(3)老师范写,重点强调“野”的右半部分笔顺为“フマ予”,“解”的右半部分是“刀+牛”。(4)学生练写两遍。(5)选写的好的展示一下。

五、配乐朗读,深化发现 播放轻音乐,创造想象的氛围。教师与学生一起在轻音乐声中朗读课文。

六、总结全文,倡导发现 春天这个害羞的小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校园里,操场边,田野上,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春天的足迹,更会发现大自然是多么的美妙!希望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让我们的生活充满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回顾展示

1.回顾课文内容说说小朋友们在春天里发现了什么? 2.展示上节课学习的收获。

(1)词:读读说说,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用得好?

(2)句:出示句子,让学生边读边记。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3)填空: 春天来了,我们__________了她,我们__________了她,我们__________了她,我们__________了她,她在__________上荡秋千,在__________上摇啊摇,她在__________、__________嘴里叫,在__________、__________枝头笑„„

二、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认的字,指名读字组词或造句。

2.出示要求会写的范字“脱、冻、溪、棉、探、摇、躲”。(1)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结构上的特点(都是左窄右宽的字)(2)仔细观察,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时值得注意的地方。

(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探、躲”,“探”的右半部分要一笔一画细致分析、指导,秃宝盖不宜太宽,“小八”的右边是点,“木”字横要短,撇捺要舒展;“躲”字的第七笔撇不出头,“朵”字写得瘦长一些。

(4)学生练写和范字比较。

三、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读一读。寻找柳枝嫩芽、遮遮掩掩、躲躲藏藏、丁丁咚咚 2.找找说说,看谁组词多。(1)做课后“找找说说”的练习。(2)照样子,填一填: 遮掩 遮遮掩掩

躲藏 __________ 认真 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

3.选读课文,自主积累。(1)展示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自己读后的体会。(2)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积累,可以读读背背,读读演演或读读抄抄,也可以试着默写,然后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积累词句或段落。(3)练习背诵课文,组内练习背诵,介绍记忆方法。

四、迁移运用,拓展想象

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2.播放歌曲《小鸟,小鸟》,在想象中结束教学。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信息资料: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挖掘积累。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图片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

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板书课题)先来学习《草》。

二、讲授新课 自学

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感悟

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

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 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

(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朗读

1、自由读:你喜欢小草吗?为什么?(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背诵

1、情境背诵: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

学生背诵。

(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书写

1、学习书写“枯、荣、烧”三个字。重点指导: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回顾

背诵古诗〈草〉。自学

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读: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想: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哪里还不懂?

3、说: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交流

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介

绍诗人杨万里的资料。

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朗读

1、自由读: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色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读: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情?(高兴、喜悦)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失望)。

3、竞赛读:小组内比赛,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比赛。

4、评价读:谁读得好?好在哪里?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背诵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拓展

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3、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写字

学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宿——宝盖不宜太宽。

评价

1、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在自认为写得满意的字上做标记。

2、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根据组内建议把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

3、笋芽儿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让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1、谜语导入。“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猜猜看这是什么?(笋)见过吗?(出示笋的图片)。竹子小的时候就是——笋(出示生字卡片”笋”)笋再小一点的时候,我们就把他们叫做——笋芽儿(课件:笋芽的的图片)

2、谁来跟它打个招呼?(笋芽儿非常可爱,我们可以把儿字读得再轻一点,这样就显得特别亲切,我们一起来叫他一声吧!)板书课题。

3、“笋芽儿”的名字你会写吗?(课件 笋芽两个字 变红)

4、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二、创设情境,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弄清楚,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4、检查初读效果:

三、自主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生字正音:出示:唤 揉 漆 轰 扭 钻 唠 辫 抚 滋 润 冈 豪(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扩词读)。

词语正音:呼唤 揉眼睛 漆黑 轰隆隆 扭动 向上钻 唠叨 辫子 滋润 山冈 自豪 抚摸(小组轮流读,男女声轮流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一定有好多办法来记住这些字。咱们比一比,看谁记得多,记得快,并且把你的好办法告诉同学们,好吗?(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四、再读课文,纠正字音

1、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师生交流:请学生说一说都有谁帮助笋芽儿成长?在长大的过程中她有什么收获?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轰、冈、喊”等九个字。学生认读,引导观察。注意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重点指导写喊:“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

4、学生试写,感悟交流。先描红,再试写,并且圈出自己写得满意的字,同桌互相看看,相互学习。老师深入学生中间,挑选典型性作业用实物投影展示并评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词语,开小火车认读 :呼唤 揉眼睛 漆黑 轰隆隆 扭动 向上 唠叨 辫子 滋润

二、细读课文 朗读感悟

1、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她

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划有关的语句。

2、师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出示语段(1)春雨是笋芽儿的好朋友,她用自己的方式去呼唤笋芽儿,她是怎样呼唤笋芽儿的? 请你学着春雨姑娘的样子读一读。(自由练习读——个别读)

笋芽儿在春雨姑娘的呼唤声中醒来了,谁来读读笋芽儿?(抓住揉、伸、看、说指导朗读)(2)分别出示雷公公、笋妈妈帮笋芽儿的语段指导学生练习朗读。

3、在大家的关心下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睁开眼睛一看,她看到了什么呢?出示语段“啊,多么明亮、多么美丽的世界呀!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指导朗读。这是一个春的世界,一个美丽的世界。(课件展示美丽世界)小笋芽儿看到这么可爱、美好的世界,她的心情怎样?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吧!

4、从同学的朗读中我感觉到笋芽儿真得想快点长大,瞧,她真得长大了!(出示竹子图)这是一株怎样的竹子?(笔直,健壮,高大)笋芽儿终于长成健壮的竹子,如果你是笋芽儿,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出示:“她站在„„我长大啦!”学生自由交流,练习朗读,重点指导读好“自豪”之情。)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因为大家的帮助,因为笋芽儿的勇敢不怕困难她终于茁壮成长,成为一株健壮的竹子。我们一起再来把课文的朗读一下好吗?找到人物说的话,再读一读。(分角色练习朗读)

四、课堂拓展

1、讨论交流,启迪思维。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呢?

2、了解交流笋和竹子的相关知识。

4、小鹿的玫瑰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有表情的朗读课文,表演课文。

3.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逐步养成积累运用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4.体会文章的含意,体会美化环境的价值,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

自主学习,自能读书,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意思。

1.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使学生喜欢读书,乐于读书。读书的方法要灵活多样,学生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可朗读,可默读,可分角色读,可分小组相互评读。

2.提出读书要求,学会读书方法。

(1)读通句子,读谁字音,对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先用红笔圈起来,再查字典解决后批注在书上。

(2)要求读准字音认识的生字有: 玫、瑰、骨、终、瘸、(3)理解的词语有:常常、渐渐、惋惜

3.读读数数这篇课文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在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并说说自己最爱读哪些段。

4.按要求,标划句子

(1)用“„”标出表示时间的语词的句子。

(2)用“﹏”标出小鹿心情变化的句子。

5.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意思。

第二环节:

学生自学,教师导引,分组探究,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合作探究解决疑难问题。

进行这一环节,是在第一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读懂读熟课文,初步理解课文,搞好学习汇报,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汇报要点即:

(1)我学会了哪些问题?(2)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3)我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教师要做好统计及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逐步养成带着问题去读书,通过读书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2.结合课文内容,感悟探究下列句子的意思。

(1)他(小鹿)常常去松土、浇水。

句子中的“常常”一词说明了小鹿对种上的玫瑰态度怎样?

(2)玫瑰枝头长出了许多花骨朵。小鹿和弟弟一起数了数,总共有三十二个„„

小鹿为什么数花骨朵,从小鹿数花骨朵,你从中感悟出了什么?

(3)一天,一周,一个月„„小鹿终于能下床走路了,他一瘸一拐地来到门外。„„一朵花也看不到了。

句子中“终于”一词说明了什么?这句体现出了小鹿什么样的心情?

(4)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鹿弟弟“惋惜”的原因是什么?读这句话时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你对“惋惜”一词的理解是?

(5)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看来,你的玫瑰没有白栽!”

鹿弟弟为什么高兴?为什么说小鹿的玫瑰没有白栽?

3.分组探究,提出要求。

对一些疑难问题,学生可以自由结合成小组,共同探究解决,在学生分组讨论时不要流于形式,要提出具体要求:(1)要求每位学生都发言。

(2)对于疑难问题学生之间相互补充解决,对不同的意见可争执,可辨析,最终达到统一。

(3)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做好记录,搞好小组汇报。

第三环节

体会感悟,扮演角色,进一步探究文章的深刻含意。

第三篇:二年级教案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教学内容:

信息窗1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6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口诀。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何情推理能力。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6的口诀。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口诀。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们的身边来一位外国小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手工制作。大家欢迎吗?

师:做6个沙包用了多少块布?

生1:1个沙包6块布,2个沙包12块布……

生2:我会列算式:6×6 生3:咱们一起来编6的乘法口诀吧。

对学生的算式引出问题“6*6=?”

引导学生为了回答问题,说出一个沙包6块布,2个沙包12块布,3个沙包……一直说到6个沙包36块布。

二、茶几上放了多少个纸杯?

□○□=□(个)

口诀:_________________ 4×6=24(个)

口诀:四六二十四

三、出示6的乘法口诀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展开小组研究,根据一次加6的计算过程,写出关于6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再通过全班交流,系统整理6的口诀。引导学生寻求好的记忆方法。

四、教师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用6的口诀解决问题。作业设计:

背诵6的口诀。板书设计: □○□=□(个)

口诀:_________________ 4×6=24(个)口诀:四六二十四 课后反思:

课时2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教学内容:

信息窗1的教学主要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6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口诀。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6的口诀。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口诀。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问题。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带领学生集体回顾6的乘法口诀。并在练习中用口诀解决问题。

二、自主练习

1.请学生把儿歌补充完整。并写上相应的乘法口诀。

一只蚂蚁6条腿,2只蚂蚁()条腿,3只蚂蚁()条腿,4只蚂蚁()条腿

……

2.第二题是巩固6的口诀的基本练习。练习时,可先用比较活泼的对口令的方式,师生对练,同伴对练,男女生对练等,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初步流畅后,再让学生进行独立书面练习。

3.请学生自主计算

6×3= 2×6= 3×5= 4×2= 5×6= 1×6= 6×6= 6×4= 4.第四题是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的题目,使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的基础性练习,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题目只提供练习的形式,教师要适时扩大练习的数量。

5.出示第五题

请学生认真观察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在小组中讨论。并解决。然后说说为什么,以及依据的口诀是什么。

6.第六题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题目。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图意,明白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再进行计算,然后再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总结

通过学习6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实际生活中运用6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设计: 6×3= 2×6= 3×5= 4×2= 5×6= 1×6= 6×6= 6×4= 课后反思: 课时3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教学内容:

信息窗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以及熟练掌握7的口诀。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口诀。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何情推理能力。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7的口诀。教学重难点:

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7的口诀。教学准备:

学具盒、正方形纸、彩笔、剪刀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们一起走出教室,去大自然看看。看,今天凯蒂在和小伙伴们干什么呢?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1.老师看到凯蒂学会叠纸啪,非常高兴。

他们每人叠了7个纸啪,两个人共叠了几个纸啪?

看看谁算的又准又快?

你是怎样算的?有什么小窍门?

你能不能来编一下7的乘法口诀?

2.出示7的乘法口诀

一七得七 1×7=7或7×1=7 二七十四 2×7=14或7×2=14 三七二十一 3×7=21或7×3=21 四七二十八 4×7=28或7×4=28 五七三十五 5×7=7或7×5=35 六七四十二 6×7=42或7×6=42 七七四十九 7×7=49 3.请你看一看信息窗中还提供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玩老鹰捉小鸡的人有两组,每组7人,一共有多少人?

2×7=14或7×2=14 口诀:二七十四

(2)玩编花篮的有4组,每组7人,一共多少人?

4×7=28或7×4=28 口诀:四七二十八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三、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我们应该养成及时回顾的习惯,把1——7的口诀整理背诵。作业设计: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7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板书设计:

一七得七 1×7=7或7×1=7 二七十四 2×7=14或7×2=14 三七二十一 3×7=21或7×3=21 四七二十八 4×7=28或7×4=28 五七三十五 5×7=7或7×5=35 六七四十二 6×7=42或7×6=42 七七四十九 7×7=49 课后反思:

课时4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19-20页,自主练习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巩固4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在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巩固4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课件、七巧板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

带领学生回顾7的乘法口诀。并作相关练习检查掌握情况。

二、自主练习

1.第一题:请同学续编儿歌,并列出相应的算式及口诀

一个星期有()天算式:_____ 口诀:_____ 两个星期有()天算式:_____ 口诀:_____ 三个星期有()天算式:_____ 口诀:_____ ……

2.开火车把口诀补充完整。

三()二十一()十四

()七四十九 六七()

()三十五 四()二十八

3.你能全算对吗?

7×3= 0×7= 7×1= 6×6= 7×2= 7×4= 7×5= 6×5= 4×5= 6×7= 4×6= 3×6= 4.第五题提供的是一种练习形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记忆7的乘法口诀。练习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合理分工,努力提高练习效率。

5.第6题是填写1——7的乘法口诀练习表。练习时,可向引导学生观察表格,通过讨论、明白表中数与书之间的联系,在寻找规律,独立填表,最后全班交流订正 6.第七题是7的乘法口诀的实际应用,练习时,先弄清说的是什么事,再想数与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在计算。

7.第八题时一个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观察表中的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再小组讨论,交流。在练习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练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用学过的口诀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板书设计:

一个星期有()天 算式:_____ 口诀:_____ 两个星期有()天 算式:_____ 口诀:_____ 三个星期有()天 算式:_____ 口诀:_____ 课后反思:

课时5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教学内容:

8的乘法口诀,教科书第37—40页。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8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力能力。在编制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8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同学们,猜一猜,这次,凯蒂又跟小朋友们学习什么手艺?

二、新授

1、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凯蒂究竟又来学习什么手艺。(学生仔细观察教材37页的图)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编儿歌

师:老师看到凯蒂学会了做中国结,感到非常高兴。于是,编了一首儿歌:

小小少年手儿巧,编起结来水平高。

中国结儿真奇妙,咱们一起瞧一瞧。

一个结上8个环。

┄┄

师:你能结着编下去吗?2个结上怎么样?试试看。(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

1.以小组为单位,编儿歌。

2.全班交流。

师:你们算得又快又准,你是怎么算的?有什么小窍门? 3.你们能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试一试。编好后在小组交流。

4.你们都会编口诀,真了不起,谁能很快将这些口诀记下来呢?(学生独自记口诀,运用自己的方法体验记忆的过程。)

5.小组之间交流记口诀的方法。

6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三、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作业设计:

在生活中练习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 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 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 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 课后反思:

课时6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39-40页,自主练习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具盒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带领学生回顾8的乘法口诀。并作相关练习检查掌握情况。

二、自主练习

1.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进行对口令练习。

2.第2题“对卡片、说口诀”的游戏。

3.请学生自主计算。

8×3 1×8 8×4 6×8 7×8 8×2 8×8 5×8 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些钱,你能帮老师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么?

□○□=□(元)口诀:_____ 老师手里还有一些5元的钱,你能帮老师算算一共有多少元吗?

□○□=□(元)口诀:_____ 5.第5题是综合运用6、7、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同学们,爸爸妈妈每天在单位辛辛苦苦的工作,那么你们知道他们每天工作多少小时么?

爸爸每天工作8小时,你能算一算爸爸每周工作多少小时么?为什么?

算式: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 妈妈每天工作7小时,你能算一算妈妈每周工作多少小时么?为什么?

算式: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 我们小朋友每天在学校6小时,你能算一算每周在校学习多少小时么?为什么?

算式: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 6.第7题是填乘法算式中未知因数的问题。这些题目是用乘法口诀进行逆向思考。

7.第8题是一道乘法综合应用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情景图提供的素材来解决多个实际问题,练习内容有乘法、有加法、有开放性问题,第(1)(2)小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第(3)小题要灵活处理,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答案。

二、总结。通过这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在生活中练习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些钱,你能帮老师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么?

□○□=□(元)口诀:_____ 老师手里还有一些5元的钱,你能帮老师算算一共有多少元吗?

□○□=□(元)口诀:_____ 课后反思:

课时7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教学内容:

9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9的乘法口诀。正确运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力能力。在编制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9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具盒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课。同学们,猜一猜,这次凯蒂又跟小朋友们学习什么手艺?(学生尽情猜想,自由回答。)

二、新授

1、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凯蒂究竟又来学习什么手艺。(学生仔细观察教材40页的图)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图画内容编儿歌。

3、全班交流。

师:你们算得又快又准,你是怎么算的?有什么小窍门?

4、你们能编出9的乘法口诀吗?试一试。编好后在小组交流。

5、你们都会编口诀,真了不起,谁能很快将这些口诀记下来呢?(学生独自记口诀,运用自己的方法体验记忆的过程。)

6、小组之间交流记口诀的方法。

7、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三、小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作业设计:

在生活中练习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 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 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 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 九九八十一 课后反思:

课时8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具盒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凯蒂又来跟同学们学艺了。她在学什么呀?

学生观察信息窗4,说说自己观察到的图画的内容。

二、新课

1、师:哎呀,小朋友的剪纸可真漂亮呀。一个小朋友想考考我们,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找一找,他给我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图画,找出图画中的问题:一共可以剪出多少个红灯笼?

2、师:老师觉得这个问题有点难度,同学们能自己解决吗?独立思考,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可能直接列出算式,有的学生可

能推算出得数,如1串有9个灯笼,2串有18个灯笼…)

3、教师根据学生的推想列一个表,让学生自己填表。

4、师:你们能根据求出的得数编出9的乘法口诀?

独立编9的乘法口诀。并且熟记口诀。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1)学生根据图画内容提出其他问题。(学生可能提出:桌上有多少个泥制小动物?墙上有多少个幸运星?)

(2)独立列出算式。小组讨论:用哪一句口诀。

6、师:同学们提出那么多问题,真是太棒了。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桌上一共有多少个泥制小动物?(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师:还有哪个算式可以用“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

7、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乘法也可以列竖式计算。你们能猜想出乘法竖式怎样列吗?

(1)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猜想乘法的竖式的写法。

(2)讨论完后,集体交流。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介绍乘法的竖式及各部分名称。

(4)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可以提出不理解的问题,让教师给予解答。

三、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又有什么收获? 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作业设计:

背诵有关九的乘法口诀 板书设计:

信息窗4 趣味剪纸 9的乘法口诀 课后反思:

课时9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

(二)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具盒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

师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直接口算。

开火车口算。

二、自主练习

1、完成自主练习的第一题:把口诀填完整。用卡片出示题目。

学生用抢答的形式完成此题,对回答问题积极的小组要给予表扬鼓励。

2、完成自主练习的第2题。出示题目。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并用乘法意义解释。然后进行计算。

3、完成自主练习第4题。

(1)师:9的口诀怎样记忆?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

(2)学生探索自己的记忆方法,并在小组内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要一边动手演示,一边叙述口诀。最后总结出自己最喜欢的记忆口诀的方法。

4、完成自主练习的第6题。教师课前在教室布置一个购物角。

(1)学生拿出10分钟的时间,进行购物活动。

(2)购完物后,先独立解决第1小题,列出算式。

(3)在小组内讨论解决第2小题。

“聪明小屋”是一道运用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用连线的形式,找出搭配方法,最后通过交流加深体验合理的思维方法。板书设计:

信息窗4自主练习作业设计:

整理一至九的口诀;在生活中练习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背1——9的乘法口诀 课后反思:

回顾与整理 教学内容:

回顾整理乘法口诀表。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回顾1-9的乘法口诀,并进行系统的整理。能够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教学重、难点:

通过整理1——9的乘法口诀,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能够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小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个新游戏:对口诀。仔细看好了,老师拿的是什么数字,它们可以组成什么口诀?(教师出示两张数字卡片。)

1、学生抢答这两个数字组成的口诀;

2、师生游戏进行4-5轮

3、同桌玩游戏。

二、回顾整理

1、整理口诀表

师:让我们来整理一下学过的口诀吧!(出示小黑板)

(1)学生独立完成口诀表。

(2)班级内交流:指名将口诀贴到合适的表格当中,进行整理。

(3)检查整理正误。

(4)齐读口诀表。

2、寻找规律

师:仔细观察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

(1)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参与。

(2)班级内交流。学生可能发现:几的口诀就有几句;9的每一句口诀,积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都得9……

3、记忆口诀

师:这么多的口诀,你想怎样记忆?学生交流记忆口诀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数学儿歌

(1)1个 6个角,2个 个()个角,3个……(2)1只螃蟹8条腿,2只螃蟹()条腿,3只……

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班级内进行成果汇报。

四、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回顾与整理 作业设计:

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及以1——9的乘法口诀 课后反思: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我学会了吗。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回顾1-9的乘法口诀,并进行系统的整理。能够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教学重、难点:

通过整理1——9的乘法口诀,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能够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小棒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

学生开火车口算。

二、综合练习

1、综合练习第1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踢足球吗?你们知道这些球分别该往哪个球门踢吗?

(1)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2)班级集体校对。

(3)让学生说说这些球还可以踢进哪些球门?

2、综合练习第2题。

(1)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统计表。

(2)在小组内交流。

(3)说说用的是哪句口诀。

3、综合练习第3题。

(1)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看懂图意。

(2)根据图中的信息解决问题。

(3)小组交流,说说解题的过程。

4、综合练习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弄清题意,再填表;小组交流,从表中发现了什么规律;班级内进行成果汇报。

5、综合练习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2人板演;集体纠正。

三、我学会了吗

1、师:仔细观察图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货架上有多少支中性笔?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指名回答,说说计算过程。

4、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

5、班级内进行交流。

四、丰收园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第四篇:二年级教案

二年级教案

二年级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看这文,了解黄山岩石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背其中的两段。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2~5自然段的内容,体会黄山岩石之奇。

2.教学难点──多数学生未去过黄山,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

1.《黄山》录像资料片。

2.多媒体课件。

3.薄型卡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记句子。

1.四川的峨眉山风景秀丽,到处鸟语花香。

2.无锡的五里湖好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出蓝蓝的天,白白和云,红红的花,绿绿的树。

二.整体感知,揭示课题。

1.过渡: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非常美丽。今天,老师将带你们一起去黄山风景区游览。

2.看录像,范背课文。

(多媒体显示:填空)

3.完成填空,相机学习部分词语。

⑴ 指名完成填空。

⑵ 生字词正音。

⑶ 理解词意。

⑷ 你看到了哪些秀丽神奇的景色?

4.齐读第1自然段。

5.指导背诵。

6.揭示课题。

板书:黄山奇石

7.释题。

奇石就是指──(怪石)

奇石、怪石也就是说──(出示卡片:奇形怪状的岩石)

8.质疑。

看了课题,小朋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三.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脉络。

1.自由轻读课文。

课文里边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

2.读后交流。

⑴ 介绍了哪些奇石?

板书:“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

⑵ 哪些是具体介绍的?哪些只是简单举了名字?

⑶ 小结。

四.品词析句,理解文意,学习第2、3自然段。

学习第2自然段

1.过渡:刚刚有个小朋友问:“这些奇石‘奇’在哪儿呢?”咱们先来看这块“仙桃石”。(指板书)

2.指名读第2节。

课文哪一自然段作了介绍,大家边听边找,什么词语你有懂。

3.质疑问难。

4.理解。

⑴(放录像:“仙桃石”)谁来指指“石盘”在哪儿?

⑵ 为什么说“仙桃石”是奇石呢?

板书:好像…… 飞 落

5.指导朗读。

6.背诵。

学习第3自然段

1.过渡:黄山的奇石多有趣呀!你瞧,这块奇石就像一只猴子。

(多媒体显示:“猴子观海”)

课文中是怎样介绍的?

2.默读第3节。

找找这一段几句话?

(多媒体显示:① ② ③)

3.指名分句读。

4.分句理解。

⑴ 第1句说什么?

看图理解“陡峭”

⑵ 第2句说什么?

谁来学学这只猴子有趣的样子。表演时要注意哪几个动作?

板书:抱 蹲 望

指名分解动作表演。

评议。

⑶ 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指板书)

5.看图练说。

(多媒体显示:第2自然段填空)

6.指导朗读。

7.指导背诵。

五.小结谈话。

六.学习生字。

二年级教案2

教学内容:

观察物体P94-95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学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 、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 、让学牛感受数学与牛活的联系,培养学牛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体验到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操作实践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手机、玩具马、课件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课件出示盲人摸象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盲人摸象》的故事。(课件出示)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彖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彖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耳朵,他说:“大象像把大大的蒲扇。”第三个人摸到了腿,他说: “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第四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彖像一堵墙。”第五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绳子。”

问:同学们,同样一头大彖,为什么五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

生:因为他们摸到的地方不一样。揭题:是啊,所站的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也可能不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自主探究

(一)、学习例1

师:我们最熟悉的学习环境是教室,老师这儿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拍的什么地方吗?(在屏幕上依次打出两张分别从教室的前后拍的照片,让学主进行辨认,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想一想:拍的是同一个教室,为什么照片会不一样呢?小组内先说说,再全班交流。(启发学生想象拍摄者的位置。)

得出结论:同一个教室,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得到的照片是不一样的。

(二)、学习例2 。

1 、给小马拍照。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漂亮的模特(拿出动画人物小马:紫月、碧琪),想请大家帮它们拍几张照片。

(1)分组给“紫月”前后左右四个方向拍照:让学生用双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搭一个框来表示相机,用这个相机去给“紫月”拍照,看清楚了就拍下来。(指名上台找出照片)

(2)指名给“碧琪”拍照:指名从“碧琪”的前、后、左、右不同的位置给它拍几张照片拍一张照片,其他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这几个同学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把它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3)辨认照片:在屏幕上依次打出“碧琪”的前、后、左、右拍的照片,请学生判断是谁在什么位置拍的。当学牛辨认左、右两边拍的照片出现困难时,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碧琪”的左、右两边,比一比这两个角度拍出的照片到底有什么不一样。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看清“碧琪”的脸是朝哪边的。经过再次观察和比较,让学牛重新做出判断。

明确:站在小马的前面,拍到小马的正面。站在小马的后面,拍到小马的背面。站在小马的左面,拍到小马的脸朝左。站在小马的右面,拍到小马的脸朝右。

2 、应用实践。

(1) tB示4位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给小猴拍照的场景及4张不同的照片。请学牛判断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吗?在书上连一连。

(2)核对结果。

三、巩固检测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老师这里还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吗?(课件出示校门口的照片)问:哪一张是学校里面拍的,哪一张是在学校外面拍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我们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生活中也常常需要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瞧,校园里有一辆汽车,(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图)三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这辆汽车,你能用线连一连他们分别看到的是哪一面吗

(1)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2)在课木上连一连。

(3)集体交流。

3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图)四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察飞机模型,你能用说说他们分别看到的是哪一面吗?

四、反思总结,加深体会刚才我们听了《盲人摸象》的故事,又一起观察了一些物体,想一想,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我们今后观察物体时要注意从不同位置去观察,才能全面观察物体。在思考问题时也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更加全面、更加准确。)

五、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

同学们,生活中的物体千差万别,仅凭一节课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对事物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还需要同学们做有心人,学会在生活中观察再观察。你还想观察些什么?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再找一些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看会看到那些不同得样子?把你看到的结果和同学交流交流。

二年级教案3

课标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本课例试图以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为突破口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自主建立概念、理解概念和应用概念,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有效地激发乐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建立概念

1、找直角的哥哥和直角的弟弟

(1)(媒体出示“直角娃娃”和含有锐角、钝角、直角的房子)“嘿!小朋友,你们还认识我吗”直角热情地邀请小朋友们到它家做客。瞧!直角的兄弟角也来欢迎大家,仔细观察,找找哪里的角是直角的哥哥,哪里的角是直角的弟弟(先自己想想,然后和同桌互相说说。)

(2)集体汇报。(让学生各抒己见,屋顶上的角是直角的哥哥,屋檐上的角是直角的弟弟)“你为什么说它是直角的哥

哥”(它比直角大,它的两边叉开的比直角大。)“直角的弟弟呢你为什么认为它是直角的弟弟”

师:小朋友真能干,把直角的哥哥和弟弟都找到了。其实,直角的哥哥也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钝角(读两遍),直角的弟弟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锐角(读两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锐角和钝角。(板书课题:锐角和钝角)

2、给角的三兄弟排排队。谁是老大谁是老二谁是老三(板书:钝角>直角>锐角)

3、判断:你们能很快地说出下面各角的名称吗练习九(第2题)要求:以抢答的形式进行,其余的小朋友当小老师评判,答对的送给掌声。

师:最后一个角有的说是直角,有的说是钝角,还有的说是锐角。究竟谁说的是对的呢像这个角,用眼睛不能很快地看出来,我们可以请谁来帮助判断(三角板的直角)(电脑演示)这是什么角为什么(因为它比直角大)我们再请直角来帮助检查前面这两个角是不是锐角。(电脑演示)

4、探索用直角进行判断的方法。“谁想提醒大家,用三角板的直角帮助判断要注意什么”

师:用直角帮助判断要特别注意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再看另一条边。(电脑演示)

5、找生活中的角。找找下面物体中哪里有什么角(红

心、背心、红领巾、剪刀)

二、操作实践,综合内化

1、做角。

师:用桌上的纸片、活动角和其他的学具做出这三种角。要求:小组合作,由小组长安排,一个做直角、一个做锐角、一个做钝角。待会儿由组长汇报。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快又好。

(1)小组展示汇报。

(2)学生评价。

(3)全班展示。请做锐角、钝角的学生分别展示。最后展示直角。

2、画角。

要求:老师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画一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钝角,并写上它们的名字。画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画几个。比一比,看谁画得又多又好。

(1)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

(3)在小组里展示,互相欣赏,互相评价,互相帮助。

3、数角。

数出每个图形有个锐角,()个钝角,()个直角。

三、联系实际,应用概念

当“小小设计师”,设计要求:应用直角、锐角和钝角以及所学过的图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先构思,再动手画,比一比,谁画的图案最美,并给自己的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最后展示作品,评价。

二年级教案4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检查、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图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听音乐说说自己听到了什么?(播放:刮风下雨闪电雷声的旋律)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文《雷雨》。(板书课题)

二、自读自悟,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

2、学习生字压、乱、垂、虹,用自己的方法识记,扩词。

3、小组读课文,推荐一位组员来展示朗读,并说说为什么要推荐他来读。

4、被推荐到的学生逐段读课文,正音。

5、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6、找出相关的段落,初步介绍段的知识,让学生把课文划分成3段。

三、书写生字

写字指导。(生归类分析字行,说发现)

指导:彩字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蜘字中的虫字旁要写得瘦长,虫字旁的扁口上宽下窄。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学生先把每个字临写一个,对照总结之后,再临写一个,争取第二个比第一写得好。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卡片认读生字词。

2、上堂课我们知道课文讲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这堂课我们要去看看具体的景象。

(教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二、朗读感悟课文

1、研读雷雨前:

⑴ 默读课文,划出雷雨前又哪些景色,你认为这些景色写得怎样?

⑵ 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

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黑沉沉写出了什么?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认为该怎么读这句话?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吹得树枝乱摆。

乱摆说明什么?不下雨时风是怎样吹的?为什么要加一个忽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一自然段讲的是叶子动也不动,加上忽然表现了天气的变化。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哪个字写得好?为什么?读一读。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骤然变化?

⑶ 有感情地朗读。

2、研读雷雨中:

⑴ 默读课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考大家?

⑵ 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互动,教师相机点拨。

如:为什么用3个哗?该怎么读这3个哗?

为什么往窗外看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

⑶ 有感情的朗读。

自由读──女生读──指名读。

3、研读雷雨后:

⑴ 小组合作读一读,画一画文中的景色。

⑵ 展示自己的画。

⑶ 美读这一段。

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积累运用:

⑴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__越__越__。

⑵ 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了,( )也( )了。

四、课后延伸

观察日出或日落,写一篇观察日记。

【课后反思】

本文用精练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为了不雷同,我对每段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各不相同,雷雨前用欣赏美文的方法让孩子说说哪些景色写得好,为什么?,雷雨中则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考考大家?,雷雨后用画画的形式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让自己感触最深的是教学第二段,用这样的方法教学,最大限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每位学生都想提出有难度的问题考倒同学,在问题的反馈上来看,学生确实是作了思考,提出的问题跟自己备课时想得一样,而且有些好的同学提出了字词推敲的问题,如:往窗外望去为什么不写成往窗外看去?有什么不同?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应该多尝试这样的教学。

二年级教案5

《泉水》是一篇短小精悍、平凡却温馨感人的美文。故事讲述的是清泉从石缝冲出来,流向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带给伙伴温暖甘甜的泉水,给朋友带来快乐和帮助。文章无华丽的词藻,但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却告诉人们在他人需要帮助、温暖时我们应伸出热情的双手,献上火热的心,让这个世界充满爱。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认识泉水一文中的生字、词。

(2)培养学生看图说话,串词成句的能力。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3)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会串词成句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为了使本节课的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达到最佳的整合,教学设计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在PPT演示中集文字、图片、FLASH动画、音乐于一体,给学生自主探究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加上教师适时点拨把欣赏精美的图片与说话、写话练习结合起来,有效加强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本课教学,灵活整合运用网络及多媒体提供的丰富资源的交互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创新发展的火花。

【教学流程】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演示PPT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本课要学习的课题“泉水”。

2、简要介绍泉水方面的知识及泉水的作用。

二、看图说话,串词成句

1、认识图片上的几个词语:一股、石缝、哦。

2、看图说话,写出关键词:丁冬、泉水、石缝......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把这几个词串成一句通顺的话。然后再比较作者是如何写的。在比较中发现,如何才能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得更精彩。

3、知道泉水是从哪里来的。(从石缝里冲出来)

三、承上启下,讲解下面几幅图片

1、出示图片,根据前面学到的串词成句的能力,观察老师展示出来的四张图片,张图片写出一段话。其格式为“***在干什么泉水说:“*吧,*吧,我的水很*,很*,*得可以怎样。”经过这样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学生写作的能力。把作文教学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打下基础。

2、体会泉水的无私奉献精神。

3、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体会泉水说的话。指导学生读好下面的词句“来吧,来吧,很清很清;很多,很多;很甜,很甜.....”.等。

3、读懂全文。明白泉水从哪里,中途又流经了哪些地方,最后又将到哪里去。让学生理清文章脉落,便于背诵。

四、放FLASH动画,学生跟读课文,升华情感。

【板书设计】

看图说话

关键词:泉水 石缝 丁冬

串词成句

一股泉水从石缝里冲出来,发出丁冬丁冬的响声。

二年级教案6

【教学初衷】

童年,对每一个人来说并不陌生,尤其对这些本身就正在经历着童年生活的四年级孩子们来说。游戏、趣事、烦恼……种种事物、事件中都饱含了他们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认识与新奇感,对生活的感情与沉淀──他们生活其中,但却并不见得完全感受或享受其中。所以,我作此课的目的就是试图牵引着孩子的视线,使它不仅仅停留于外在的玩、闹、快乐等字眼,而是打开对生活方方面面的触角,铺延、沉淀……使其学会热爱生活,并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普希金语)。

【课前走过的历程】

精读三篇文章:

《天窗》《芦叶船》《快乐足球赛》

略读一组作品:

《捅马蜂窝》《捉人》《笔直走,转弯狗》《一个美国少年的一天》《窗边的小豆豆》《父与子》《漫画》

三个实践活动:

☆师生同玩“捉人”游戏。

☆“小小采访”──与父母讲童年(做个专业的小记者)

☆收集所有有故事或给你回忆的小纪念品。

每天将积累与心得或写或画下来。

教学过程

教学心得

习作指导

一、真诚导入

师: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和老师就常问我这样一个问题,说:长大了,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啊?于是,我就科学家、画家、作家的说了一大圈,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希望的是什么。长大了,才渐渐发现,这个时候自己希望的竟然是能够回到童年,放飞童年,因为,那是一个人最纯真的年代。所以,我非常高兴这段时间能跟着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童年。

二、回顾历程

师:那么,还记得这段时间我们都一起做过些什么吗?

生:逐个回忆:

一组文章;“捉人”游戏(出示照片回忆);“小小采访”(分享采访记录与收获);

三、布置教室

师: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还一起收集了许多的宝贝呢,有你们爱玩的,也有一些 有故事的小纪念品,对吧!要知道,收藏可是记录生活很棒的方式哦!那这样,就用我们收集的东西先来布置一下我们的教室吧!

(同时播放所有学生童年照片做成的FLASH课件。)

(完成之后,让他们谈自己此时此刻最直接的感受。学生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的一份回忆与感动。)

四、生活交流

师:这里的每一样东西都能勾起我们对童年生活的怀念。那说说,关于你 的童年生活,此时此刻,什么是你最想 讲给大家听的?

1.“童年趣事”(一个“偷吃辣椒”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关于自己天真无邪童年的有趣回忆。)

师结:我发现你们是那么天真、可爱。待会写下来也一定会是一段真实可爱的宝贵记忆的。

2.“童年游戏”(学生讲自己的自制或最得意的玩具,讲到兴致高涨时让学生随手摆弄几下。师也提供一组童年游戏组图,激发学生的游戏快乐童年。)

师结:那一定永远是我们童年生活最痛快淋漓的一段美好记忆了!

3.师:我们知道,生活不会只有一种味道,童年也是如此。今天在你们带来的这些纪念品当中,有没有一些给你生活带来不同于游戏与趣事,但同样更让你怀念的?

(学生讲述自己许多与朋友或小动物的感人故事。虽多是与小狗小猫,但这就是孩子们童年生活对友谊对感情最初的了解与体会啊!)

四、沉淀习作:

师结:说了那么多,不知你发现了没有,我们的童年生活不仅有让我们可以畅快淋漓的游戏,还有那天真调皮的小趣事,同时,也一定会有值得我们回忆的……

拿起你手中的笔,真实地记录下所有童年生活中最让你感兴趣、感动,或有所感触的事!不拘任何形式,可以写可以画,可以是一个精彩的片段描写。写完之后,再给你的小作品拟一个新奇有趣、与众不同的题目吧!

(学生习作完成后设置“习作展览区”,提出“欣赏提示”,生生之间互相欣赏习作。)

习作赏析

一、集体评议

师:上节课,我们在展览区欣赏了同学们的习作,大家还在自己喜欢的习作上送了红花或写下了评语。说说,你们最喜欢谁的作品啊!

(学生推荐:《哈哈,你捉不到我!》《是沉睡,还是死亡?》《童年》《泡泡雨》等作品。)

请这几位作者分别朗读他们的作品。作者高兴而自豪地和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同学们更是听得津津有味,在朗读完后充分发表意义或提出疑义交流。

二、自我推荐

三、分享平时积累作品

四、提出修改建议

师:为了使我们的习作更精彩,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学生主动提出修改的建议)刚才的赏析过程中其实就在渗透如何使文章更优秀:有真情实感、有新意,与众不同的切合的题目等。老师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后学生课下自由修改,然后回去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让他们和你们一起来分享美好的童年,一起来分享成功的喜悦!

之前的一周时间都在与孩子们一起读童年,讲童年(别人的,也有自己的),甚至同玩游戏,沉浸其中。在享受整个过程之后的此刻,静下心来,老师作为一个引领者,一个朋友,一个已经长大的人来真诚交流自己对童年的记忆,既是点题,更是希望为接下来的环节营造一个真诚交流的氛围。

阅读、生活与习作,三者是密不可分的。这节课就是在学生充分阅读与体现的基础上的快速习作。

所有的回忆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整合思想与情感,让他们在这里达到一个点的爆发。

营造氛围,打开学生思维与情感是本课时交流的一个重要基础。这个环节设计更是让学生通过音乐FLASH课件及及教室的亲手布置全身心地沉浸在童年生活的幸福回忆当中。

情致永远是交流的一根主线,此时即使有学生思维跳跃或表达不够连贯详尽,也以鼓励、期待的方式让其条理清楚,抓住重点的去表述。

这引导体现了教师的主体性,让学生回忆并讲述生活中最让你动情的事情,勾起每一个人心灵最温柔的一面。

此时学生已沉淀饱饱的感情、迫不及待想要表达。那么,不拘任何形式地鼓励学生写下自己最想写的,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习作水平。

这个习作互赏的环节设置使每个孩子都扩大了自己作品受众面,学生之间互评互改,让大家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充分提高了孩子的被关注程度与自主意识。

集体评议的作品仍来源于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喜爱的作品中去探讨习作,探讨生活。

“习作只有养成习惯才有其意义。”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每天都将自己的收获心得写画下来,重在培养学生养成习作的习惯。而此时的展示更是鼓励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

二年级教案7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张衡长大以后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刻苦钻研精神的结果。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2、激起学生对宇宙奥妙的幻想,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星空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课文

师: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我们抬起头,就看见蓝天上有许许多多的明亮的星星,一闪一闪的,非常有趣。天上的星多极了。我们平常说天上的星星多,用哪些词语?

生:很多很多

生:无数

生:多的数不清

师:对呀,天上的星星多的数都数不清,有无数的星星。天上的星星真的数不清吗?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数过?

生:没有

师:古时候就有个小孩子,最喜欢数星星,他经常注意观察天上的星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师:现在看谁能把这篇课文读了以后,知道写的是谁。生字要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师:现在谁能说说这个故事写的是谁?张衡是个什么人呢?

生:这个故事写的是张衡,张衡是汉朝著名的文学家。

师:回答的真不错,你是从哪个自然段中找到的呢?请你读一读

生:最后一个自然段。

(出示:“张衡是汉朝人。他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师:汉朝是中国古时候的一个朝代,离我们现在有一千七八百年!谁知道天文学家是做什么的?

生:研究太阳,星星的,月亮的

生:就是研究天上的东西的

师:对呀,研究天上的太阳、星星、月亮这些天体分布在哪儿,怎么运行的专家叫天文学家。下面齐读一下最后这个自然段

(学生齐读)

四、分段学习

师:这篇课文就是写张衡小时候怎么数星星的故事。他怎么数呢,听老师读课文。

(师范读课文)

师:(出示星空图)夜晚,满天的星星象无数的珍珠,蓝蓝的天空象碧玉盘,真美!!(学生惊叹不已,好美)哪个自然段写了这一美景呢?

生:第一自然段

师:自己读一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满天的星星象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着头,指着天空数星星。

师:那珍珠指的是什么呢?和星星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

生:都是很亮的,会一闪一闪的。

师:对,回答的真不错,很有想像力!碧玉盘又指的是什么呢?

生:蓝蓝的天空。

师:你们还能用什么比喻星星和蓝天吗?

生:闪闪的星星象妈妈的眼睛。

生:蓝蓝的天空象海洋。

二年级教案8

【教学目标】

1、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字。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和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三个小朋友的头像、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一、猜谜,引入课题

1、同学们喜欢猜谜吗?老师出个谜大家猜猜:

耳听呜呜叫,眼看树枝摇,

要问他住哪,谁也不知道。

他是谁?(风)

2、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画风》(板书课题),看到这题目你有话要说吗?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创设情境,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

请同学们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弄清楚,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

课文中的三个小主人公是谁,他们都想出了哪几种画风的好方法。

3、检查初读效果:

贴出三个小朋友的头像、他们的名字和三幅画。结合课文帮助三个小朋友找到他们自己的名字,并说说三幅画分别是谁画的?为什么?

三、在不同的环境中识字

1、找三名同学分别戴三个小主人公的头饰,手拿带有名字的卡片。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打招呼、交朋友的过程中就会认识宋、涛、陈、丹、赵、艺六个字了。)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2、想一想、找一找:

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3、用减一减的办法识字:

湿──显。

4、检查识字效果:

在游戏中继续巩固生字。

四、再读课文,纠正字音

1、自由读文:

注意读准字音,注意语气,语调。

2、自由组合:

分角色练习朗读。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汉字,引导观察:

注意每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逐个范写,落到实处:

学生认真观察老师范写,指出不足,老师逐步完善。

3、学生试写,感悟交流:

学生先描红,再试写,并且圈出自己写得满意的字,同桌互相看看,相互学习。老师深入学生中间,挑选典型性作业用实物投影展示并评析。

六、课堂延伸

在大自然中不只有风看不见,摸不着,不能直接画出来,还有声音、气味,但他们都可以通过画与他们有关的事物表现出来。如果由你来画,你会画什么?让我们一起去观察,看谁的收获最大。

二年级教案9

教学目标:

参考交通图的表达方式,绘画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能够画出一路上有标志性的建筑、景或物。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清晰地口述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途中的景物,能清楚地辩认方向。

2、引导学生完整地画出从家到学校的线路及路上主要景物。

教具学具:

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师:小朋友,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有许多道路,每条路都有不同的名字,你知道我们学校所在的路是什么路吗?

2、新授:

(1)我们从自己住的地方来上学,你住的地方又是什么路呢?

(2)平时我们上学、上街、去玩都会经过许多道路,这些路四通八达,你是怎样记得这些路的?

(路牌、两边的建筑、路口等)

师小结:对,这些有特点的标志和建筑都可以帮助我们记得各条道路,那如果你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或是有外地朋友来,可以用什么办法记得道路和地点呢?

3、画地图可以让我们对身边的道路和环境记得更牢,首先你要能说出身边环境中的一些明显的重要的道路和转弯,还有比较大的建筑物,让我们从学校到家的过程画起吧。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以学校为中心,画出往各人家的路线,出了校门往何处去,画出主要的标志性建筑和路口的景物,重点画出家与学校。

四、作业讲评:请学生介绍学校到家的路线图。

五、拓展:尝试画出从家到公园或亲戚家的路线图。

六、板书设计:

13回家的路

七、教学反思:

利用创设情境、介绍示意图、游览图的小知识,在本市的地图上找找学校和家的位置等方法进行教学。

二年级教案10

教学目标:

1、结合儿歌学习6个带有“方”字的新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字音、分析字形,能正确规范书写4个生字。

3、懂得汉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辨字音,析字形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看看它是谁?(出示“方”)

师:“方”字怎样写?(学生书空)

师:你以前在哪个字里见到过它?(学生思考、回答:放、房)

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字形。

导入:“方”字除了这两个朋友,它还有很多新朋友呢!它们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儿歌中。(学生朗读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字音

1、朗读课文,要求:书平放,手指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拼拼音。

2、师:你发现方字的新朋友了吗?

学生圈画出生字,用括号括出词语。

交流:我找到了什么词中的什么字。

3、小组内学习生字字音、词语读音。

检查各组字词读音。

4、游戏:猜猜我是谁?

(二)学习字形

1、出示:防妨。

(1)读字音、读词语。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学生自由发言)

指导:左边的耳刀和“山”有关系;古时候对女子有一种偏见,认为女子总是妨碍别人的利益,所以“妨碍”的“妨”有个“女字旁”。

(3)换词理解“妨碍”。

2、小组学习“芳、纺、访、舫”。

3、汇报交流。

芳: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纺: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出示图片理解纺织厂、纺车、纺线。

访: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

舫: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出示图片理解石舫,简介“石舫”。

4、看图猜字。

芳、纺、防、舫

师:方字想说话——(访)

我的名字叫做“方”,我和她做好朋友。——(妨)

(三)写字

1、把生字按结构分类。

2、观察几个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

3、范写“防”,书写“防”。

投影并评价,改正。

4、自己练习书写“纺”。

三、回顾全文。

拍手读课文。

四、拓展。

出示带有“方”的其他字。

五、布置作业。

搜集“方”的其他好朋友,和它们教朋友。

二年级教案11

【内容简析】

本课是一篇儿童生活故事,写的是九岁的贝贝很自信,在玩球时被大孩子“侵犯”后,能自己巧妙处理的事。倡导少年儿童要充满自信,善于与人交往,学会沟通和合作。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本课教学设计及同步练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即“我能行”。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积累“允许、汗流浃背”等词语;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2、能有感情地读课文,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知道在生活中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学会用聪明的办法保护自己,充满自信地与人交往、沟通与合作。

【重点难点】

重点:贝贝处理问题的过程。

难点:遇到类似的情况,知道怎样保护自己,与人友好相处。

【教具准备】

课件、挂图、生字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单元导读,课件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同学们,这个单元讲的都是我们小朋友的故事,你们看:(边放课件边叙述)有小朋友一起玩篮球的,有玩“跳马”的,有为花儿遮雨的,有为别人鼓掌的。

课件准备——

画面一:贝贝和几个大孩子投篮。

画面二:几个小朋友玩“跳马”。

画面三:萨沙用雨衣为花儿遮雨。

画面四:同学们为小英演讲鼓掌。

过渡:同学们,现在我们先来看第一幅图,这是25课《我能行》中的一个情景。

2、看图质疑,导入新课:谁能看图说一句话,或者提出一个问题?

3、过渡:你们说的、想的都不错,现在就请你们自己阅读课文《我能行》吧,你们能行吗?

二、初读课文

要求: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带拼音的字认真拼读几遍,其他不会读的字可以问老师或同学。

三、趣味识字

1、当小老师:检查同桌会读吗?读对了,表扬同桌;读错了,帮他纠正。

2、当机灵鬼:这么多生字,你有哪些好方法快速认识呢?把秘密告诉大家,看谁的方法好,谁就是可爱的小机灵鬼。

3、出示词语卡片,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读音:

miáo瞄准、长dèng凳、zhù注意、gǔn滚动、求zhī之不得、jiǎn捡起、等dài待、传dì递、活yuè跃、yǔ与、汗流jiā浃背、cā擦汗、yǔn允许、yuē约dìng定

4、分段检查读课文,看生字放入文中是否能读正确。

四、整体感知,初学课文

1、填空练习:贝贝玩球时,突然,球被几个大孩子。贝贝不用(),自己瞅准机会(),并和他们()。

2、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过渡:课文用了8个自然段来写这件事,那么每一自然段都告诉我们些什么?

五、指名读第1自然段,并说出从第1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1、哪一句写贝贝怎样玩球?哪些词要强调?引导学生理解“一会儿……一会儿……”,并造句。

2、指导学生用换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注意”和“举动”。

六、学习第2~5自然段

过渡:贝贝玩球时突然发生了什么事?

1、指名读第2自然段,回答问题。

2、“求之不得”什么意思?

3、“贝贝却被抛在一边,变成了观众”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大孩子很无理,他们自顾自玩起来,一点儿不管贝贝;贝贝很可怜,眼睁睁地看人家玩自己的球……)

4、如果你是贝贝,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你能表演一下吗?

5、小组讨论:贝贝为什么“呆呆地站在那儿,没有走开”。结合课文中的词语,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上下文猜想,贝贝可能想些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

6、在这突发事件中,你做一回评判员,想象一下在场的人会怎么想,评判一下他们的想法和行为。

引导学生理解到:爸爸会想:贝贝才九岁,需要呵护,所以走到贝贝身边……

贝贝会想:我已经九岁了,我得自己想办法……

大孩子会想……

7、小结:贝贝虽然变成了观众,但是他既没有去找爸爸,也没有伤心地哭泣,没有直接去找他们要球,也没有接受爸爸的帮助,而是什么态度?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学生齐答:我想我能行!)对,贝贝就是这样一个自信的孩子!

七、作业布置

再画几个花篮,把今天学的词语放进去。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贝贝的球被大孩子拿去玩了,但他是个十分自信的孩子,相信自己能解决这件事。那么,他究竟是怎样自己解决的?

二、自读自悟第6自然段

1、你读明白了什么?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2、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读后感受。

三、教学第6自然段

1、再次认真读课文,逐句理解。

2、联系下文理解第一句“贝贝静静地等待”是什么意思。

3、朗读并讨论第二句:哪些词语表现出贝贝动作的敏捷?该怎么读这句话?

思考并回答:贝贝拿到球后,为什么又把球传给大孩子?贝贝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哪个词最能体现贝贝和大孩子玩得很好?(理解“融到了一起”。)

4、朗读第三、四句。

5、过渡:贝贝和他们关系融洽,我们从下面一段也可以看出来。

四、教学第7~8自然段

1、齐读第7~8自然段,回答上述问题。

2、引导理解:爸爸注视着儿子,为什么高兴地笑了?

3、讨论比较:我们在生活当中,遇到过这种事吗?当时你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贝贝处理问题的方法给我们什么启发?这说明贝贝是个怎样的孩子?

4、总结全文(略)。

五、导写字

1、同桌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书写时注意些什么?

之:第一笔点在竖中线上,整个字在田字格里要居中。

允:第一笔撇折从竖中线起笔,折在横中线上,注意竖中线两边比例对称,才显得平稳。

注、视: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球、跃:左右大致相等,“球”字第八笔提、“跃”字的第十笔撇都稍微超过竖中线。

2、学生书写,评价。

3、完成课后第三题。

二年级教案12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

2、通过对《猜谜谣》歌曲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3、通过引导学生聆听歌曲、模仿动作、问答对唱等活动,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学重点: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

教学难点:歌曲《猜谜谣》中相似乐句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平时喜欢猜谜语吗?学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看谁最先猜出来?

三、出示谜谣,激发兴趣。

1、出示谜面,师问谜面,生回答。

2、初听歌曲。

师:大家都猜的非常好。我们来听听书中的小朋友猜出几种动物,又是怎么表达的?你们竖起耳朵认真听。

3、揭示歌曲名。

听出来了吗,小朋友们回答的时候是用什么方式?(生:唱的方式)——原来的谜语,用唱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变成了谜谣,这首有趣的歌曲,名字就叫做“猜谜谣”。

4、聆听歌曲,感受歌曲。

速度它的速度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听看。这样的速度往往是表现“轻快活泼”的,大家跟我一起说轻快活泼。

再次聆听歌曲。

师:跟老师一起随着音乐摇摇头动动手,感受歌曲的轻快活泼。

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一学就能跟上音乐的节奏,下面我们就有节奏的读一读歌词。

有节奏的读歌词

5、解决难点。

(1)出示相似的两句歌词、歌谱,找出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请学生说一说前两小节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师弹奏旋律,生唱前两小节歌词。

(4)完整学唱两个乐句,指导学生用轻快的声音唱。

(5)师说明衬词。带着高兴的心情一起再来唱一遍。

6、学唱问、答部分,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

7、齐唱第一段。

8、自主学唱歌曲第二段。

9、随琴的伴奏完整齐唱。

10、歌曲处理

(1)跟音乐范唱齐唱。

(2)生生合作唱。

(3)表演唱。

四、总结。

学了《猜谜谣》这首歌曲,我们知道谜语有用说的,还有用唱的,而且一个谜语还有多种答案,这需要我们仔细观察,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让我们踏着音乐轻快的步伐去观察、探索吧。

二年级教案13

教材分析

语文园地一由“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和“宽带网”五大部分组成。

“我的发现”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特点,在自主探究中初步感知语言中的比喻,学习积累语言,进一步体验发现的乐趣。“日积月累”安排了“读读认认”“读读背背”“我会说”三项内容。重点引导学生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自读自认生字新词;通过“读读背背”和“我会说”让学生积累和练习运用语言。

“口语交际”活动的话题是《春天里的发现》。要求学生在过去感知春天的基础上细心观察,展开想象,突出对春天一些现象的“新发现”,而且还要在说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本次口语交际练习可以和本组各课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也可以与下面的“展示台”和“宽带网”结合起来进行,把搜集的资料和将要展示的作品作为口语交际的凭借,也可以把口语交际和写话的成果作为展示的内容。

“宽带网”是本册语文园地新开辟的一个栏目,这个网名新颖有趣,富有时代气息,旨在拓展学生学习时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它也是本组学习的进一步拓展与延伸,主要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包括亲自观察、利用图书、电脑网络等)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画,发现事物的相似特点,用“……像……”的句式说清楚自己的发现。培养观察表达能力。

2.通过给熟字加偏旁,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通过读背春联,让学生积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春联;通过搭配词语,让学生积累和练习运用语言。

3.通过积极参与找春天的活动,主动与同学交流春天里的新发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处理、展示与本组课文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料,与同学共享快乐。

教学重点:感知语言中的比喻;找规律识字;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主动交流春天里的新发现,有条理地说出来,写下来。

课前准备

1.师生通过亲自观察、利用图书或网络等方式,搜集与春天有关的资料(图片、照片、音乐磁带、诗词、绘画作品……)

2.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找春天”的实践活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相似特点的事物图像、市花图片、春天美景音像和歌曲《春天在哪里》。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画面(也可以用实物投影“语文园地一”中的插图来代

替):春天的原野里,天上飞着一架飞机,燕子在银杏树旁休息,蜻蜒在草丛中嬉戏;春雨中,蘑菇长大了。一个小朋友打着雨伞,蹲下来捡起在路边的一把剪刀和折扇……(画外音:欢迎孩子们来到“语文园地一”“我的发现”栏目)。

2.说话训练:看图美美地描述自己观察到的这幅“春景图”。

㈡观察联想,引导发现。

1.教师示范说:春雨过后,地上的蘑菇长得多好啊!哟,我发现地上的蘑菇像小朋友的小花伞。你们觉得像吗?

我们还可以说“小朋友的小花伞像蘑菇”。

2.练习用“……像……”表达自己的发现。

再仔细看看,你还发现了谁和谁长得很像呢?先说给同桌听,再全班交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发现。

㈢联系生活,拓展交流。

1.我们学过的课文或日常生活中,你还发现什么像什么?请同学们大胆地想像,自由地表达。(作为二年级小朋友,可引导学生尽量说得具体些)。

2.朗读儿歌:

眉毛弯弯像月牙,桃花红红像朝霞,

柳条长长像鞭子,河水清清像镜子。

3.完成课堂作业第4题:想一想,写一写。

㈣小结:只要孩子们经常用火眼金睛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并大胆去联想,你会发现,我们这个世界真的很精彩。

二、日积月累

㈠读读认认

1.谈话激趣

刚才,孩子们观察了春天的事物,并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绘了出来,表现非常优异。下面我们走进“读读认认”栏目,老师相信小朋友们会有更优异的表现。

2.读一读:这一栏目要求小朋友们读8组字词,认识9个生字(幻灯片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红色。)

(1)读读下面的字词,看看你有什么发现?(都是用熟字加偏旁组成的新字)

(2)抽生认读正音,教师随机指导易错字:“材”、“渡”、“笨”等。

3.记一记: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引导学生从音、形、义等方面去进行比较)。

(1)小组交流识字方法,掌握生字的构字规律。

(2)以小组合作汇报的形式在全班交流学习方法和学习收获,师生随机补充。

4.说一说:给每组的两个字分别组词,然后再用喜欢的词语说一句或几句话。

5.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6.生字搬家:生字搬了家,我们一起认认它

二年级教案14

1会变的线条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A.初步感受不同线条带给人的美感。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B.能用不同线条组织一副画面,表现出一定的美感。

C.通过对作品的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A.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初步感受、体验艺术作品中线的美感。

(2)难点:如何运用不同线条表现美感。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具准备]

相关图片的课件、有各种线条的范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画有各类线条的绘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了解线条的作用,体会线条组合的美。

3、揭示课题:会变的线条。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景物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和绘画方法。

2、线条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画几组不同排列形式的线条。

(2)展示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3、以一些图形让学生选择其中—种并用线条加以装饰。

4、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

5、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6、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7、师生交流,明确用线排列方法。

8、学生明确方法、构图设计完成制作。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观察书中图片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景物中线条的排列规律,从中体会密集线条排列的美感。

2、作线条的练习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出各种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为以后的作业作铺垫。

3、以小组形式讨论及绘画,能让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让学生先添加后创作,由易到难,解决了难点。

4、绘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用彩水笔直接作画,培养学生肯定用线的能力,同时要鼓励画出新颖独特的线条。

四、评价建议:

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

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第二课时

—、情景导入:

1、课件欣赏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和作用。

2、揭示课题:认识线条。

二、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

1、回忆大自然中不同形式的线条。

2、线条练习。

(1)在纸上用水彩笔画几组不同的线条。

(2)展示并评析。

3、欣赏范例。

(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

(2)教师小结归纳。

4、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

5、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

三、实践操作的要点指导:

1、回忆大自然中的线条,引导学生开扩思路,启发他们了解并认识线条的美感。

2、线条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想象出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鼓励他们思维的独特性。

3、在欣赏书中范例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用线条也能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4、老师出示图案让学生添加花纹,为了降低难度,认识和练习线条。

四、评价建议:

1、集体评价。

2、分组评价再集体交流。

二年级教案15

教材简说: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青蛙与小鸟之间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学生能发挥想象,续写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3、理解“井沿、无边无际、一百多里、大话”等词语,学生能从中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井沿、无边无际、一百多里、大话”等词语,学生能从中体会青蛙和小鸟的争论,初步理解寓意。

2、学生能发挥想象,续写青蛙跳出井口之后与小鸟的第四次对话。

教学准备:

课件、青蛙和小鸟的图片和头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位新朋友。(出示青蛙图片)青蛙从生下来的那天起他就一直生活在井底。(画井)在井里抓虫,在井里玩耍,从来没有见到过外面的世界。另一位朋友是(出示小鸟图片)小鸟生活在广阔的天空,他每天在天上飞来飞去,见到了很多东西。今天,这两位新朋友要带大家去学习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打开课文60页,自由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再读课文:课文的哪些词语你弄不明白的把它画出来。

3、全班交流:无边无际 井沿 一百多里 大话

过渡:同学们通过读书提出了这么多词语,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读书也能自己找到答案。

三、结合重点词语理解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指导

1、“井沿”

谁能告诉老师“井沿”这个词语出现在哪一个自然段?谁来读一读?

井沿在哪里?到底哪里是井沿?谁来指一指?是井的哪一部分呢?(井的边上)

井的边上叫井沿,桌子的边上叫什么?河的边上叫什么?床的边上叫什么?

谁能让小鸟飞落在井沿上?

小结:现在同学们知道了,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鸟呢?从天上飞来,飞累了,落在井沿上。故事就这样开始了,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事争吵起来了,谁也不让谁,究竟是什么事呢?请快速地浏览一遍课文,找出答案。

2、无边无际

小鸟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谁能告诉老师,无边无际是说天怎么样?

请你试着把天很大的样子读出来,先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

读出来没有?谁能读的比他读得更好?

天是无边无际的,我们还可以说什么是无边无际的?

我们还可以从小鸟的那句话中看出天是无边无际的呢?自己找一找。

指名读。

你从这一自然段中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天无边无际?

3、“一百多里”

一百多里有多远啊?

试着把一百多里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评价)

飞了一百多里,小鸟可能看见了什么呢?

小鸟看见了这么多东西,飞了这么远的路,还是没有看到天的尽头,天大不大?一起把天很大的样子读出来。

4、大话

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青蛙却认为小鸟在说“大话”。

什么样的话是大话呢?(吹牛、夸张、不切实际)(撒谎的话是谎话。)青蛙的观点是什么?它眼中的天是什么样?它为什么说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坐在井里,没有出去)

试着把青蛙的话读一读。(男生读)

5、青蛙和小鸟都认为自己说的对,那么你认为谁说得对?小组先讨论。

小结: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好不好?请同学把书卷成圆筒状,告诉老师你都看到了什么?(强调“一部分”,你只看到了一部分,那小青蛙会看到什么呢?天的一部分)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他只看到天的一部分,就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小青蛙呢?(目光狭窄、自以为是)

6、你还从课文的哪一句话可以看出青蛙是自以为是的呢?请你找一找。

小青蛙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他认为自己是对的。下面请小朋友读第六自然段,要读出小青蛙自以为是的样子。

7、分角色朗读。

青蛙还是不相信小鸟的话,他们争论的更加激烈了,我们也学着他们争论争论好不好?

(1)戴上头饰同桌对读。

(2)师生共读:师读旁白,男女生分角色读。

四、拓展

设想一下,假如有一天,青蛙跳出水井,跳到井沿上,它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呢?用下面的句式来说:

青蛙鼓足了勇气,跳了出来。它看见……

它说:“……”

课堂小结:后来,人们给这个寓言故事起了个名字叫“坐井观天”。(板书:坐井观天)现在你们明白“观”是什么意思吗?是谁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学们可千万不要学井里的小青蛙呀,目光狭窄还自以为是。老师希望你们看更多的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要当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呀!

五、作业布置

今天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小朋友们还想不想读更多有趣的寓言故事呢?请你们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寓言成语故事,然后到班上来一起交流分享。

六、板书设计

小鸟(图)

13坐井观天

天有多大 小鸟:大 无边无际

青蛙(图)

青蛙:小 只有井口大

第五篇:二年级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做回音游戏。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引导学生积极创编回音游戏。

教学过程:

一、聆听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1、师生问好,交流寒假见闻。引入春天的话题。听一首与春天到郊外去郊游相

关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

2、引导学生倾听歌词,关注歌曲中模仿回音的两句旋律,启发学生思考歌曲运用什么方法再现大自然中的回音现象。

3、教师即兴呼唤,请学生用稍弱的力度模仿教师的声音,表现回音效果。

4、教师穿插一至两首练声曲,让学生用稍弱一些的力度来模仿。

例如:1=C 4/4 2 3 — |1 2 3 — |5 4 3 2 5 4 3 2 |1 — — —‖

师:呜 呜 轰隆 隆隆隆隆隆隆 隆。

生:呜 呜 轰隆 隆隆隆隆隆隆 隆。

二、教师引导学生模仿歌曲中的一句,由一句模仿,引入整首歌曲的模仿。

1、教师演唱歌曲中的第二句:

学生跟唱: 2 3 4 |5 —| 1 2 3 4 |5 —|

啊 啊

2、教师一句一句演唱全曲,学生一句一句跟唱,注意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3、全体跟琴演唱歌曲。

4、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注意第二句演唱力度的变化。将学生分成两组,一

组演唱歌曲,另一组在第十一小节处模仿回音。

三、引导学生做回音游戏。

将学生分成两组,领头的学生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创编声音,让另一组的学生

模仿,比一比哪组模仿得像。

1、呼唤。如:喂—,我来了—,大山你好—,等等。

2、节奏。如:X X X,X X.X X X X X,等等。

3、唱名音高。如:mi — sol — mi 等等。

4、旋律片段。

5、歌曲片段。

四、教师带领学生演唱《山谷回音真好听》,结束本课。

随笔:学会演唱本歌曲,能按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出发》、河北民歌《放风筝》。

教学目标:

1、听辨和感受乐曲《出发》中火车行驶的节奏,并随音乐律动。

2、感受河北民歌《放风筝》的情绪,了解歌曲的内容和一般特点。

3、听辨和感受《出发》和《放风筝》在音乐表现手法和音乐情绪方面的差异。

4、参与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出发》的节奏。

提出问题:乐曲中描写了什么交通工具?

作曲家运用哪些音乐手段来描写这种交通工具?

2、教师介绍定音鼓和小鼓对火车均匀行驶节奏的模仿,小号对火车汽笛声的模

仿。

3、听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出发》的情绪。

提出问题:乐曲中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是怎样的心情?

作曲家在乐曲中运用两支旋律以及不同的音色,表现少先队员出发到郊外去的心情。

4、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中的两个主题。

二、听乐曲《出发》,随音乐律动。

1、教师将学生组织成一列或几列长队,仿佛是火车的车厢,随音乐有节奏地律动,特别提醒学生表现火车出站、进站时,渐快与渐慢的节奏变化。

2、提醒学生注意律动时队形的变化,以及队形行驶方向的变化,应随音乐中旋律的不同、音色的改变而有所变化。

3、介绍作曲家和乐曲创作背景。

三、聆听河北民歌《放风筝》。

1、聆听中国风格的音乐。

提问:《放风筝》与前面刚听过的乐曲《出发》有什么不同?

鼓励学生从音乐情绪、风格、音乐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

2、听歌曲歌词,提问: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

三月 — 姐妹穿着 — 放风筝 — 风筝飞翔 — 回家

3、介绍这首民歌的音乐特征:在人民群众中流传、传唱,不同地域《放风筝》的音乐也不一样,同一首民歌,不同的人唱得也不一样。介绍歌曲之中的衬词、装饰音以及旋律等特点。

4、请学生跟着录音哼唱歌曲。

四、多声部节奏组合活动:《春天交响曲》

1、引导学生展开关于春天的想象,将春天能发出声音的事物列举出来,将这些

事物发出的声音模仿出来。

2、组织学生对各种声音依次模仿和表演。

3、教师选取其中的几种声音填入如下表格中,进行节奏设计,组织学生按节奏念读。全体学生顺序表演。启发学生进一步联想,思考哪些声音应该用强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用弱的力度来表现,哪些声音应该渐强,哪些则应该渐

弱。

(1)春雷 轰隆.轰隆.轰隆.轰隆.……(2)春风 呜 — 呜 — ……(3)春雨 沙沙 沙 沙沙 沙 沙沙 沙 沙沙 沙 ……(4)山泉 叮 咚 叮 咚 叮 咚 叮 咚 ……(5)布谷鸟 布谷 O 布谷 O 布谷 O 布谷 O ……

(6)……

4、然后将学生分组,分别担任不同的节奏声部,先依次表演各自的声部,然后两个、三个声部,直至所有声部都组合在一起,创作出一首《春天交

响曲》。

5、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还有哪些春天的声音可以组合到《春天交响曲》中来,可以用什么节奏来表现,等等。

五、教师总结本课。随笔:能感受歌曲情绪,了解歌曲的一般特点;能随音乐律动。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认识小节、小节线。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能有表情地演唱。

2、学唱歌曲的歌谱。

3、认识小节、小节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活动《春天交响曲》。

二、学唱歌曲《放牛放到小河边》。

1、教师描绘春天的景象,请学生读歌词,引导学生区分歌词与衬词,注意衬词

应轻读。

2、教师范唱,学生跟唱,学生跟琴独立演唱。

3、完整地演唱歌曲。

4、教师范唱唱名,学生跟唱唱名。请个别同学唱、小组唱,同学互相评价并纠

正。

三、学习小节线、小节。

1、教师介绍什么是小节与小节线。

2、请学生说说《放牛放到小河边》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

3、请学生数数学过的歌曲《山谷回音真好听》中,有几个小节、几条小节线,在哪几个小节中需要用稍强的力度演唱,哪几个小节需要用稍弱的力度演唱。

4、请学生设计演唱《放牛放到小河边》的强弱力度变化,做到有表情地演唱。

四、结束本课。

随笔:能有表情的演唱本歌曲。认识小节、小节线。

第四课时

教学 内容:学唱歌曲《郊游》,表现郊游的情景。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郊游》。

2、随着音乐表演郊游情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学唱歌曲《郊游》。

1、听录音。

2、教师教唱,学生跟唱。

3、跟琴演唱。

4、学唱歌曲,了解歌曲相同懂得部分。

三、听音乐,创编郊游的动作。

春天里,可以坐火车出发、去踏青、放风筝、放牛,还可以开展许多有益的活

动。

一组表演坐火车、一组表演放风筝的情形,其他组同学分别表演划船、穿山洞、过小桥,还请一组同学开动脑筋想想,我们郊游还开展了哪些活动?用动作表

演出来。

四、边唱边表演郊游动作。在相同旋律部分做相同的动作。

下载二年级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教案

    第九课时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29页例3,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解答简单的除法应用题,会写单位名称。 2.通过提供丰富、现实、具有探索性的学习......

    二年级教案

    专心听讲 授课教师:安然 授课时间:2006年9月22日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上课是学习的时间,应该用心学习。 2.结合事例说明,上课专心听讲有利于学好知识,掌握本领。 3.知道高士其童......

    二年级教案

    一、二年级下册教学总目标 1、认识425个字,会写288个字,认识7个偏旁部首。喜欢学习汉字,并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

    二年级教案

    《家长怎样肩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教案 授课人:李晓红 授课时间:2012.3.23 教学目的要求: 1、目的: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是起始教育、长期教育、也是终生教育 2、要求:要全面了解自......

    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

    二年级安全教育教案(一) 罗文坡小学二(1)班教师 黄希平1.上学路上保安全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初步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珍爱生命......

    二年级校本教案

    小水滴旅行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了解水的三态变化。 2、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准备 塑料盒、清水、冰块、毛笔 教学时间:二教......

    二年级文明礼仪教案

    第一课 致歉 教学目标: 了解致歉语有哪些,会正确使用致歉语,了解致歉礼仪的重要性。并能在具体行动中做到讲文明、懂礼仪,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 教学准备: 故事、情景表演、......

    二年级体育教案

    二年级体育 课题 第一课时 教材 早睡早起身体好 教学要求 懂得早睡早起的好处、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早睡早起。 课的部分 开始部分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2、教师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