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美术教学案例--异域的憧憬
高中美术教学案例--异域的憧憬 教学目标
了解在传统社会,东西方的人们是如何对自己未曾涉足的地域上的风土人情展开想像与憧憬的;了解这些想像对美术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共安排了两个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思考与交流”灵活安排。这两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跨越地域的想像是如何对美术创作产生影响的。
第一个活动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可能有一些难度,教师要给学生以较多的引导。可以找《西游记》这样的名著,让学生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是如何想像并描述唐三藏取经沿途经过的一些地域的。
进行第二个活动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想像力。当然这个活动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来完成;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之间进行评价与交流。
教学基本思路
在传统社会,由于民族之间的交流不频繁,导致人们对自己不曾涉足的领域充满了丰富的想像。这种想像,在美术作品中也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本课就是围绕这一有趣的文化现象来展开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这一现象是如何出现的,对美术创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可以分别从东西方的不同视点上来分析这一现象以及相应的美术作品。
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在传统社会,跨地域的想像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对美术创作产生过什么影响。2.中国的艺术家是如何想像其他地区的人们的。3.欧洲的艺术家是如何想像中国人以及其他东方人的。本课的教学围绕着一个很有趣但是往往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对异域的想像而展开的。对于“其他地区的人的相貌、衣着、风土人情到底是怎样的”这一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曾经想像过,特别是在我们的童年或者传统的社会中更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因为毕竟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地域中,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受到很多的限制。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等传媒来了解其他地区的风土人情,但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只能够凭借自己有限的经验和想像来推断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与风土人情。这就给美术创作带来了这个很有趣的主题。对于“异域的想像”这一主题,教材中主要从中国古代的人们是如何想像其他地域人们的生活以及欧洲的艺术家如何想像东方人们的生活这两个角度来展开的。
从中国人的角度,教材中主要谈到了《山海经》中的奇怪生物,唐代唐三彩对胡人的表现,北宋《五马图》将外国进贡的马匹作了详细的描述,以及清代的《皇清职贡图》中对欧洲人的认识以及建筑中所采用的欧洲样式。
从欧洲人的角度,教材中主要列举了布歇的《中国皇帝》如何根据对日本人的经验来想象中国人的样子与生活环境。并且指出,对于异域的想像推动了19世纪欧洲绘画的创作,产生出了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
第二篇: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十三课异域的憧憬 参考教案
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十三课 异域的憧憬 参考教案
发布者:牛牛 创作者:牛牛 来源:原创 点击:515 时间:2007-09-28 10:39:03
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在传统社会,东西方的人们是如何对自己未曾涉足的地域上的风土人情展开想像与憧憬的。
2.了解这些想像对美术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中国古代的人们是如何看待并且表现其他地区的人们的? 2.欧洲传统社会的人们是如何看待东方人的? 3.上述观念对美术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教具与学具
教具:幻灯机、幻灯片、实物投影仪、画册或者多媒体播放工具。学具:笔记本(或者作业纸)、笔。
附作业纸设计
1.教师提问:你看过《星球大战》或者《E.T》吗?你觉得外星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思考并且回答。3.教师进一步提问: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想像?
4.学生思考并且回答。教师指出:由于对未知事物和生命的好奇,人们往往喜欢对这些未知的事物进行幻想;而本课的内容就是对“异域的幻想”。5.教师提问:大家在小的时候,有没有幻想过其他地区的人们是什么样子的? 6.学生回答。
7.教师请学生阅读教材的第100页有关中国古代的人是如何描绘其他地区的人们的内容,并且分小组讨论,将不同时代的人的看法与美术作品填写在作业纸上。◆注意: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加以引导。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在远古的时代,人们是怎样看待遥远地区的生命的?这些想法能够在什么书籍中反映出来?
②唐代的人们是如何看待其他地区的人们的?反映在什么作品中? ③宋代的人们是如何看待其他地区的人们的?反映在什么作品中? ④清代的人们是如何看待其他地区的人们的?反映在什么作品中? ⑤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想法?
8.教师总结,分析指出在历史的不同时期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异域文化的,并且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9.完成教材第100页的“思考与交流”。(这是唐代章怀太子墓中的壁画,描绘的是一组外国使节。当时的“外国人”主要是指西域的“胡人”。注意从服饰和体貌特征上比较此图中的人物跟第100页上其他各图中人物的异同。)10.教师指出,我们在看待事物的时候,往往会按照我们头脑中的一些早已形成的印象来认识他们。不光是中国画家在想像外国人的样子,而欧洲的艺术家也同样在想像他们没有见过的人或者事物。
11.教师展示丢勒的《犀牛》,请同学们观察这只犀牛与真实的犀牛有什么不同? 12.学生思考并且回答。
13.教师总结:真犀牛的表皮虽然很厚,但是并没有厚厚的盔甲,这是画家凭借想像描绘出来的形象。同样的想象也表现在西方画家对中国以及其他的东方人的认识中。
14.请学生阅读教材第101、102页,并且分小组讨论教材内容,并将它们填写在作业纸上。
◆注意: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进行引导,并且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欧洲画家是根据什么来想像中国人的形象和中国人的生活环境的? ②这些对异域的想像对美术创作有什么影响? 15.教师总结。
16.完成教材第101页的“思考与交流”。
17.教师总结:对异域的憧憬代表了美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艺术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作作品,这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比如我们今天在拍摄一些关于外星生物或者古代题材的影片的时候,都要涉及到想像的问题。而我们的美术创作也需要想像力的参与。
18.完成“活动建议二”,教师适当引导和总结。
教学资料
土耳其宫女(法国)安格尔
此画是安格尔描绘裸女题材的代表作之一。这幅画在巴黎展出时,引起了观众更大的抨击。人们说,作为达维特的学生,安格尔走得太远了。他们讽刺说:“安格尔先生画活人,就像几何学家画固体一样。为使其预算好的线条赋予素描以立体感,他什么事都做了!他把人体的各个局部忽而放大,忽而缩小,就像普洛克鲁斯特床上的俘虏一样随意伸缩。有时他感到沮丧,便不再去加强这种可诅咒的立体感,开始使轮廓完善。这就叫舍本求末,用刀鞘代替宝剑来决斗。”评论家德·凯拉特里说得较为中肯些,他曾对安格尔的学生说:“他的这位宫女的背部至少多了三节脊椎骨。”然而安格尔的学生、曾为其老师作传记的阿莫里·杜瓦尔说得就更中肯:“他可能是对的,可是这又怎么样呢?也许正因为这段秀长的腰部才使她如此柔和,能一下子慑服住观众。假如她的身体比例绝对地准确,那就很可能不这样诱人了。”这幅《土耳其宫女》就严格的古典风格去要求,确实存在很多“越轨”之处,首先,色彩的“音域”受到严重破坏,背景上很强的蓝色和裸体肌肤的黄色,以及人体的明暗和粉红色调极不谐调,其次是前面所说的夸张了的形体,这个女裸体几乎成了变形美的一种试验,它完全背叛了老师的庭训。安格尔的学生杜瓦尔为此曾竭力为他作辩解,他说:“我并不想说,安格尔先生是个浪漫主义者。但我也要肯定,他从来不是当时所理解的那种意义的‘古典主义者’。”安格尔似乎在这幅画上显示了自己在自然面前的独立性,但由于安格尔的美学信念的坚定性,这里的表现反而给人们造成对他的见解的模棱两可性,攻击与批评是在所难免的。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安格尔具有他的探索勇气,尽管他所画的这个人物是有着很大的虚构性。
职贡图(南朝)萧绎
《职贡图》所绘的是外国使节及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向中国皇帝进贡的场面。我国现存最早的《职贡图》出于南朝梁元帝萧绎之手,这也是南朝留下的惟一的卷轴画。萧绎(508~554),字世诚,为梁武帝萧衍第七子,初封湘东王,后即帝位。自幼聪慧好学,博涉技艺,能文又善书画,生平著述甚多,后人辑有《梁元帝集》。在《职贡图序》一文中,萧绎述其创作动机:“臣以不佞,推毂上游,夷歌成章,胡人遥集„„瞻其容貌,诉其风俗,如有来朝京辇,不涉汉南,别加访采,以广闻见,名为职贡图云尔。”《职贡图》现残存使者12人,自右至左为:滑国、波斯国、龟兹国、倭国、狼牙脩国、邓至国、周古柯国、呵跋檀国、胡蜜丹国、白题国及末国使者,每一位使者身后,有一简短的题记,叙述其国名、方位、山川道里、风土人情、与梁的关系,以及历来的朝贡情况。其榜题,滑国前行残,末国后段残,倭国只存前半,后半属宕昌国,其使者图像已逸,其余多有漫漶,内容与《梁书·诸夷传》相符,或更翔实。从技法上看,人物比例准确,铁线描简练遒劲,并且分层次加以晕染,敷色高古,人物承袭了魏晋以来谨严而富装饰性的风格,体现了南朝绘画的艺术水平。
礼宾图
《礼宾图》绘于章怀太子墓墓道东西两壁,位于《出行图》和《马球图》之北,描绘了唐朝官员导引外国使者及边疆少数民族使者谒见太子的情形。两壁均为六人,前三人为鸿胪寺官员,后三人为宾客。在墓道东壁的画面上,三名唐朝文官走在前面,他们均戴笼冠,束带,穿红色官服,官服上有黑领标,长绅拖地,着高头皂履,其中一人手持笏板。三人围成一圈,好像在商议引见的礼节。第四人深目、高鼻、光头、浓眉、阔嘴,唇部蓄须,身穿翻领褐袍,束带,黑靴,双手叠置于胸前,根据面部特征和衣饰,似乎是来自东罗马帝国的使节。第五人头戴双羽尖状冠帽,身穿大红领宽袖白长袍,着黄靴,双手拱于袖中,与文献相印证,可能来自高丽或日本。最后一人头戴翻耳皮帽,着圆领黄袍,束带,外披灰大氅,下着黄皮窄裤,尖头皮靴,两手也拱于袖中,大概是东北少数民族的使节。画面中鸿胪寺官员表情庄重肃穆,使者们则流露出对大唐帝国的仰慕崇敬之情。画中的人物疏密有致,各具个性。
教学建议
本课的教学主要是围绕着“对异域的想像与憧憬”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实际上这一想法在现代社会这样一个信息沟通极为迅速与便利的时代,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会存在。特别是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有着对于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想像力,因此,他们尤其会产生类似的想法。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紧扣教学主题,另一方面要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1.本课的教学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意识到美术创作的出发点是多种多样的。艺术家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记录或者表现对于生活的各种印象或者想像,而不一定仅仅是“眼见为实”的主题,这实际上也是美术的魅力所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这个方面适当加以引导,而不仅仅是介绍一两幅作品。2.打破用“讲授法”教学的习惯性方法,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活动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拓展他们的思维。3.在教学过程中条理要清晰,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归纳与分析,除了让学生对作品的内容有所了解之外,还要对这些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观念有一定的认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此外,本课的内容实际上涉及到图像的意识形态,以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这在当前的文化理论中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教师可以适当参考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尤其是关于“文化殖民主义”之类的论述。这一类论述往往是从权力的角度来看问题的,这样可以解释为什么美术作品常常把“他人”进行滑稽化处理。但是对高中生来说,理解这些复杂的理论有一定难度,所以不宜讲得过于深奥和理论化。相反,可以找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建议用1课时完成教学。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了解在传统社会,东西方的人们是如何对自己未曾涉足的地域上的风土人情展开想像与憧憬的;了解这些想像对美术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共安排了两个活动,教师可以结合“思考与交流”灵活安排。这两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理解跨越地域的想像是如何对美术创作产生影响的。
第一个活动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可能有一些难度,教师要给学生以较多的引导。可以找《西游记》这样的名著,让学生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是如何想像并描述唐三藏取经沿途经过的一些地域的。
进行第二个活动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想像力。当然这个活动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来完成;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之间进行评价与交流。
教学基本思路
在传统社会,由于民族之间的交流不频繁,导致人们对自己不曾涉足的领域充满了丰富的想像。这种想像,在美术作品中也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本课就是围绕这一有趣的文化现象来展开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这一现象是如何出现的,对美术创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可以分别从东西方的不同视点上来分析这一现象以及相应的美术作品。
教学材料分析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在传统社会,跨地域的想像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对美术创作产生过什么影响。2.中国的艺术家是如何想像其他地区的人们的。3.欧洲的艺术家是如何想像中国人以及其他东方人的。本课的教学围绕着一个很有趣但是往往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对异域的想像而展开的。对于“其他地区的人的相貌、衣着、风土人情到底是怎样的”这一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曾经想像过,特别是在我们的童年或者传统的社会中更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因为毕竟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具体的地域中,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受到很多的限制。在现代社会,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等传媒来了解其他地区的风土人情,但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只能够凭借自己有限的经验和想像来推断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与风土人情。这就给美术创作带来了这个很有趣的主题。对于“异域的想像”这一主题,教材中主要从中国古代的人们是如何想像其他地域人们的生活以及欧洲的艺术家如何想像东方人们的生活这两个角度来展开的。从中国人的角度,教材中主要谈到了《山海经》中的奇怪生物,唐代唐三彩对胡人的表现,北宋《五马图》将外国进贡的马匹作了详细的描述,以及清代的《皇清职贡图》中对欧洲人的认识以及建筑中所采用的欧洲样式。
从欧洲人的角度,教材中主要列举了布歇的《中国皇帝》如何根据对日本人的经验来想象中国人的样子与生活环境。并且指出,对于异域的想像推动了19世纪欧洲绘画的创作,产生出了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
第三篇:憧憬高中生活
憧憬高中生活
不知不觉中,我已成为一名高中生。当第一次踏进高中教室的那一刻,一张张陌生的脸庞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这样悄悄地远去了,留给我的只有回忆,回忆那些人,那些事,那间伴随我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教室。没想到操场上那些曾经嬉戏的、奔跑的身影,那些熟悉的面孔现在已经成为幻影。如花的校园,已物是人非,不禁生出不尽的感慨。
比起初中生活,高中生活就像一幅神秘的画卷,让人猜不透,看不清,只能一步步脚踏实地走下去,认清方向,明确目的,不断反思自己曾经走过的路。
既然选择了高中,便义无返顾、风雨兼程。高中是让我进入大学的阶梯,是我们走进社会的一道门槛,但前行的道路可能荆棘丛生,我们只要有风的精神,就能穿过这些荆棘和困难。
我的高中生活才刚刚开始,我不能它将发展的如何,但发展的方向和主动权掌握在我们手中。
实际中的高中生活比我想象中的高中生活不容易得多。我总是将初中的思维定势不自觉地搬到高中学习中来,显然,没有什么效果。高中生活不同于初中生活,高中学习内容也不同于初中。高中更注重自学,预习、复习、练习,均需要同学们主动来完成,老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罢了,那种完全依赖于老师“包打天下”的学习念头已经如“黄鹤一去不复返”。
上了高中,似乎很多同学没有了初中时的积极主动,比如很少有人抢着回答问题。现在,每天都觉得时间紧,加上作业有很多。因此,我们更要安排好时间,有计划的完成学业,否则,忙到最后,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有学到。我们不能一味只会埋头苦干,而不思考,不总结,那么,只是做无用功。
高中生活就是那么短暂的三年,如果不能好好计划、不会好好珍惜,我们心中所有的理想和憧憬都会无情地破灭,我门将像空袋子一样,难以立足于将来充满竞争和挑战的社会。读书虽苦,但就像咀嚼橄榄,是先苦后甜。只要认真、踏实,相信我们一定回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同学们,让我们相约,三年的高中生活,扎扎实实打造一个美丽的大学梦想。
有些欢喜,也有些失落……
憧憬高中生活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九年的千辛万苦,终于换来了一份光荣的通知书,带着梦想和憧憬,踏进这座庄严的学校,多姿多彩的高中生活还是未知。我幻想着这美丽的未知……
我所在的这座学校四季如春,格外美丽,无论你走到哪里,映入眼帘的总是那么可爱美丽。令我心旷神怡,在每天的学习后放松自己,陶冶情操,接受大自然的恩赐。
走进教室,明亮而整洁的空间给人一种温馨和轻松,同学们说笑着,互相了解着,多和谐的场面啊!老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同学们仔细聆听,掌握知识。课后,同学们相互询问,你一言,他一语。班级里的规章制度是每位学生心中的一把良尺,它教我们如何分辨是非对错,如何健康成长,呵,感谢你!
再到宿舍里瞧瞧,她们正在打扫卫生,擦擦玻璃扫扫地……她们总是把自己的东西借给需要它的人,相互帮助,使整个宿舍变得更加温暖。晚上,她们早早睡下,周围安静的连根针落下来都能听见,早上起来她们会叫其她人起床,恐怕爱赖床的姐妹迟到了……在生活中,她们应情同姐妹,在学习中,她们应携手共进。
对于我,我应该在班级中与同学和睦相处,快乐学习;在宿舍中,应帮助他人;在校园里,爱护绿色植物,保持校园整洁……
高中,又是一个新的启程。高中生活,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我,要抛弃初中时期所有的坏毛病,我要比以前活的更精彩; 我,要付出初中时期十倍的努力,我要比以前活的更出色; 我,要用初中时期十倍的细心,我要做事比以前更完美!
憧憬,我的高中生活,也许里面包含着痛苦和欢乐,哀怨与忧愁;高中生活,可能更为复杂,更为烦琐,每件事情都要自己去做……但是,我不怕,因为我总有无尽的真情和激情,我愿你,我的高中生活,能磨炼我,改变我!所以,我一直都在憧憬你——我的高中生活!
我的高中不是梦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三年时光已悄悄逝去。相聚尤在昨天,分别已成为回忆。回首校园中曾经洒下的纯真欢笑,心头不免涌起缕缕惆怅。但人的一生必然要经过许多“驿站”,到达一个新的驿站,便意味着一段征途的结束,更使另一段路途的开始。
经过中考的洗礼,我们被家庭学校和家乡当做天之骄子送到龙初学习。短短半个学期的生活让我这样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在成长的路上迈出了一大步。在这里我遇到了和蔼博知的老师,亲切可爱的同学,在他们中间,困难的洗礼也充满了温馨的回忆。
这里,将成为我崭新高中生活的起点。高中,是一个神圣的字眼;高中是许多初中学生奋斗的目标;高中,是每个人一生中重大的转折点。步入高中,全新的路在我脚下展开,向梦的方向延伸。这条路将由我去开拓去探索;学习知识让我博学多才;明白道理让我思想深刻;结交朋友让我学会友善宽容;开阔视野会让我的生命以完全不同的姿态拥抱属于我的明天。
高中,是一种挑战,面对挑战,我不能退缩,要勇往直前。高中的生活也一定会有艰辛,但过程一定让我难忘。我要在这紧迫的时间里,全力以赴,毫不懈怠。无论多大的困难,只要我用心对待,相信一定会迎刃而解。因为我懂得,强大的涵义不是无所不能,而是在100次跌倒后,能够101次站起来。
高中生活是美好的,正处于花季的我们在这美好的校园中尽情挥洒我们的汗水,和同学探讨不懂得知识,和同学们一起畅想美好的未来,在奋斗中度过高中生涯。这些点点滴滴都将深深印入我的脑海,成为我生命中难以忘怀的一段记忆。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于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那么我们就应该在自己刚刚起步的时候,用自己无悔的付出,浇灌那刚刚萌芽的种子。
我怀着高考创佳绩的梦想来到这里,我相信,在五中这个大家庭中学习生活,这个梦想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实现。
曾经在初中创下辉煌的我们,明天要在高中的舞台上唱得更响亮!
拿出自己的力量,我坚信,我的高中不是梦!
第四篇:高中美术教学案例(刘太华)
高中美术教学案例
素描静物作品的黑白灰构成
——认识素描静物的调子
【课题】 素描静物作品的黑白灰构成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对象】 高二年级9班学生 【教材分析】
《素描静物》(宋艳慧 著)是敲门砖·素描风暴系列美术丛书的一本经典之作,是近几年各大美术培训机构及高中学校美术专业教学使用效果较好的一本教材,社会声誉良好,多次再版。作品中黑白灰构成合理、完整,各类物体的黑白灰关系把握到位,单个物体的塑造黑白灰关系明确。为初学者认识与把握素描静物的调子提供了很好的临摹范本。
本课分四大问题层层递进。通过讲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认识素描静物作品的黑白灰构成,理解各类物体的固有明度关系的表现,掌握各个物体的黑白灰系统规律,从而更好的把握画面的整体关系。本课知识容量大,教学中我将根据教材的基本精神,借助于相关美术作品进行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形象的认识素描静物的调子。
【教学目标】
1、通过多幅作品的欣赏活动使学生明确素描静物三大面、五调子的基本概念,掌握素描基础知识。
2、理解素描静物作品的黑白灰构成,深刻认识画面丰富的调子及整体关系,提高绘画的基本素养。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各个物体的黑白灰系统规律,提高形体塑造能力。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素描静物作品的黑白灰构成 【教学难点】 画面丰富的调子及整体关系 【教学方法】
主要采取“作品赏析、师生互动、小组合作、激发启示、引导分析”的方法,变主导为指导,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在赏析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学法指导】 自主欣赏、合作探究、评述实践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整理自己近期的素描静物习作。
2、多媒体课件准备、实物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探究课题
(一)导入:(时间:1分钟)
教师:同学们,地球村里有四大人种,按照肤色来说,分为黑人、棕人、黄人、白人。各色人种和平相处,形成了一个肤色差异但又和谐的大家庭。绘画呢?素描静物绘画就是把不同形态、不同质感、不同明度的物体组成一幅和谐的、美丽的图画。如何画出这美丽的图画,首先要认识素描的黑白灰关系,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素描静物作品的黑白灰构成,引出本课课题:
素描静物作品的黑白灰构成——认识素描静物的调子
(二)素描静物作品的黑白灰构成(时间:10分钟)
1、构成:分为三大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与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2、素描静物作品的黑白灰构成:这节课说的构成是一种画面中黑白灰三种元素组合的视觉效果。一幅优秀的素描静物习作,画面中黑白灰分布合理、富有节奏和韵律,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3、作品赏析:(PPT课件展示)
(1)分析:画面黑白灰元素的组成关系,侧重于黑白灰大小面积的组合。
(2)学生分析:
教师小结:这幅作品中黑白灰元素分布合理,富有节奏和韵律,是一幅优秀的习作。
二、剖析探究:
(一)新知剖析——深刻认识画面丰富的调子及整体关系:(时间:5分钟)(PPT课件展示)
小结:素描静物画面黑白灰层次丰富,又具备很好的整体关系,这是一幅优秀素描习作最基本的组成元素。深刻认识画面丰富的调子及整体关系,是提高绘画基本素养的基础。
(二)自主探究:——认识各个物体的黑白灰系统规律,提高形体塑造能力。(时间:8分钟)
(PPT课件展示)分组讨论:塑造球状、柱体结构的物体时,三大面五调子的规律。
1、塑造球状物体时,明暗调子的运用。
2、塑造柱体结构的物体时,明暗调子的运用。
请同学带着问题,思考与讨论:(1)球状物体的三大面如何塑造?
(2)柱体结构的物体明暗调子有何规律?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球状物体的三大面呈弧面形状;柱体结构的物体明暗调子呈条状分布。
三、知识拓展:(5分钟)
素描静物作品画面如此丰富的调子层次,对同类、不同明度的物体,绘画时如何把握它们的差别?
学生讨论,发表看法:
学生A说,水果本身明度不同,黑白灰系统各有差别。学生B说,绘画时,应该努力区分它们的固有色。
四、实例分析、动手实践:(时间:16分钟)
教师阐述:从这堂课中我们了解了素描静物作品整体的黑白灰构成,深刻认识画面丰富的调子及整体关系,以及单个物体的明暗调子规律。
大部分同学往往忽略衬布的黑白灰调子表现,这使得画面关系不完整。
(一)衬布的画法赏析:(PPT课件展示)
(二)我们就动手来临摹其中一块衬布的画法。
学生活动,教师具体指导„„
结束语: 素描静物作品“画面黑白灰元素分布合理,富有节奏和韵律,才能称其为一幅优秀的习作”,这是我们今后绘画训练时努力的方向!【教学反思】
我把本课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也就是 作品展示—剖析探究—知识拓展—动手实践 四个环节。
一、作品展示部分我主要通过导语,引领学生赏析素描静物作品画面中黑白灰构成关系,得出“一幅优秀习作一定是黑白灰分布合理、富有节奏和韵律,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二、赏析展示作品完成后,学生尽可能深刻认识画面丰富的调子及整体关系,于是我进入第二个环节——剖析探究。请同学带着问题,思考与讨论:
1、球状物体的三大面如何塑造?
2、柱体结构的物体明暗调子有何规律?
三、第三个环节,也就是知识拓展。通过赏析素描静物作品画面如此丰富的调子层次,对同类、不同明度的物体,绘画时如何把握它们的差别?学生讨论,发表看法,提高评述能力。
四、自此,学生对素描静物作品黑白灰构成的认识就比较深刻了,为了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动手能力的升华,我设计了第四个 动手实践 环节。经过这四个环节的学习,本课应该是比较完美的结束,学生既有感性的认识,又有理性的分析,并且还有动手能力的升华,最后,我借用一句话结束了本课的教学。
通过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动手能力,开发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本课的教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变主导为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达到了全面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的目标。
第五篇:憧憬我的高中生活
憧憬我的高中生活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九年的千辛万苦,终于换来了一份光荣的通知书,带着梦想和憧憬,踏进这座庄严的学校,多姿多彩的高中生活还是未知。我幻想着这美丽的未知„„
我所在的这座学校四季如春,格外美丽,无论你走到哪里,映入眼帘的总是那么可爱美丽。令我心旷神怡,在每天的学习后放松自己,陶冶情操,接受大自然的恩赐。
走进教室,明亮而整洁的空间给人一种温馨和轻松,同学们说笑着,互相了解着,多和谐的场面啊!老师面带微笑走进教室,同学们仔细聆听,掌握知识。课后,同学们相互询问,你一言,他一语。班级里的规章制度是每位学生心中的一把良尺,它教我们如何分辨是非对错,如何健康成长,呵,感谢你!
再到宿舍里瞧瞧,她们正在打扫卫生,擦擦玻璃扫扫地„„她们总是把自己的东西借给需要它的人,相互帮助,使整个宿舍变得更加温暖。晚上,她们早早睡下,周围安静的连根针落下来都能听见,早上起来她们会叫其她人起床,恐怕爱赖床的姐妹迟到了„„在生活中,她们应情同姐妹,在学习中,她们应携手共进。
对于我,我应该在班级中与同学和睦相处,快乐学习;在宿舍中,应帮助他人;在校园里,爱护绿色植物,保持校园整洁„„
高中,又是一个新的启程。高中生活,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我,要抛弃初中时期所有的坏毛病,我要比以前活的更精彩; 我,要付出初中时期十倍的努力,我要比以前活的更出色; 我,要用初中时期十倍的细心,我要做事比以前更完美!憧憬,我的高中生活,也许里面包含着痛苦和欢乐,哀怨与忧愁;高中生活,可能更为复杂,更为烦琐,每件事情都要自己去做„„但是,我不怕,因为我总有无尽的真情和激情,我愿你,我的高中生活,能磨炼我,改变我!所以,我一直都在憧憬你——我的高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