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教育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引子:
小辰是个聪明的孩子,头脑灵活,思维活跃而且模样长的也非常讨人喜欢。虽然刚进学校上一年级,但他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特别强,学习成绩始终是在班里名列前茅,甚至在年级中也数一数二。照道理这么聪明又活泼的孩子老师应该是非常喜欢,同学也很愿意跟他做朋友的,事实却恰恰相反。在校的老师无不见他直摇头,同学只要见到他就立马躲得远远的,就想老鼠见到猫似得害怕。原来,小辰有个坏毛病,喜欢欺负其他同学,经常是看到班中的同学被他打,因此同学们都非常害怕他。另外,小辰有多动的毛病,无论是上课还是其他活动,他始终没有办法让自己安静下来,造成老师经常为了他而停下来没办法正常上课。教学进度没法完成,他的特殊行为也影响到班里其他同学的听课、学习情况,就这点也让老师非常头大。
在这个案例中,孩子的表现的确让我们很担忧,这么小的孩子就如此行为,等他长大了,会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让孩子变成了这样的呢?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辰,男,民族:汉族,出生年月:2000.10.2
二.个案背景
父亲是长途客运司机,长期在外工作,家中只剩母亲和他两人。母亲负责照顾料理他的生活以及对他学习进行辅导和督促。母亲只有初中文化水平,没有工作在,家庭经济收入一般。由于父亲很少在家,因此小辰跟父亲的沟通和交流很少,他根本不了解父亲其实是怎样一个人。小辰的父亲文化程度也较低,平时只要小辰犯错误或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就会用粗暴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把孩子打一顿来解决问题。父母亲常常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而产生矛盾,可以说小辰生活在一个不够安定、和睦的家庭环境中。
三.个案分析
事实上,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多半是源自对父亲行为的模仿。家庭环境中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幼儿模仿的主要对象,父母有爱动手的习惯,孩子就也很快地表现出这样的行为特点。我们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一些不好的东西传递给了可爱的孩子。希望孩子好,就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这是一方面的提示。
仔细分析案例还可以发现,当孩子表现出错误倾向时,家长没有去寻找孩子出现问题的缘因,而是将孩子痛打一顿以解决问题,这样的办法并不有效。原因在于父亲没有让孩子“心服口服”。以暴力解决问题时,由暴力产生的不满情绪就会储积下来,它像洪水猛兽,必须找到发泄的途径,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疏导,就会造成孩子心灵的扭曲,最终产生过激行为。正如我们在物理中学过的经典力学原理,你用多大的力,就会产生多大的反作用力。“你打我,我打猫”是孩子潜意识中典型的反作用力心态。该怎么办呢?我想起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据传说,禹的父亲鲧花了9年时间治水,没有把洪水治服。因为他是水来土掩,造堤筑坝,采取的是“堵”的办法。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而大禹总结经验,采用了疏导的方法,开渠排水,疏通河道,使滔天洪水“决九川,距四海”,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结果治服了洪水。当孩子表现出错误倾向时,重要的是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并能像大禹治水那样,从源头上给予“疏导”和正确的引导,使孩子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的指导,改正自己的错误。
四.个案指导
1、不当“法官”,学做“律师”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问题,便迫不及待地当起了“法官”,这是很危险的。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父母要积极地影响与教育孩子,不了解其内心世界便无从谈起。而了解孩子的第一要诀是呵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成为其信赖和尊敬的朋友.即父母对待孩子,要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了解其内心需求,并始终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为惟一宗旨。
2、不当“裁判”,学做“拉拉队”
在人生竞技场,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无法替代孩子,也不该自作主张去当“裁判”,而应该给予孩子一种保持良好竞技状态的力量,即“拉拉队”的力量。这样更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队”,既要善于发现和赞美孩子,还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战友。
3、不当“驯兽师”,学做“镜子”
孩子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战胜自己,但他们通常只能依据他人的反馈来认识自己,这时父母的“反馈”作用即镜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不做“驯兽师”,学做“镜子”,才能帮助孩子
(一).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提高自我意识,才能让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权威”,转而和父母沟通。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父母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么时候与孩子关系不好,对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败。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关键在于“定位”。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们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若总去挠,却要很长时间才能好。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治愈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会好,施加外力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停下来,等一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和孩子有效地沟通,不用教育就能解决问题。
(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再也没有什么比习惯养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来。
1、一切从习惯培养开始
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维习惯,德育是细小的行为习惯,素质教育更加体现在人的细小的行为上。大量事实证明,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从习惯培养开始。
2、习惯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习惯是个大问题,是大智慧。良好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则是:低起点,严要求,小步子,快节奏,多活动,求变化,快反馈,勤矫正。习惯养成关键在头三天,决定在一个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权利,让孩子在习惯养成中发挥主人作用。
3、通过习惯培养铸造品格
教育犹如海上行船,必须按正确的航线行驶,否则,船越大越有触礁沉没的危险。人的品质,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养问题通常很难落实到具体操作上来。不过,研究者发现,习惯与人格相辅相成,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正派、诚实、责任心、爱心、合作精神、讲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过习惯培养来铸造。
五.个案指导成果
小孩这样的性格不是一两天养成的,让她在短期内完全改变,那是不可能的。目前,她的情绪稳定多了,脸上的那仇视的表情已经不见了,笑容也渐渐地增多了,和一部分同学的关系也还不错,我想,这是学校家庭合力的结果
六.结论与反思
通过个案,我意识到家庭内不正确的教育手段必然促使孩子对爱的情感的“餍足”,对爱的情感的麻木不仁,亦抑制了其对周围人产生爱,容易滋长狂妄自大、唯我独尊的心理,加剧对孩子心灵的伤害。小辰家庭教育的恶性循环,加重了孩子仇视学校、老师、同学的心理。家庭因孩子的问题失去了往日的欢乐,从溺爱到打骂,对一个心智还不成熟,分辨能力不强的孩子来说,心理的不适应是显而易见的,导致孩子问题的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于是只能通过不恰当的方法宣泄内心的不满。儿童青少年学习不良、反社会行为、违法犯罪行为与家庭教育气氛、父母教育方式及心理环境等密切相关,任何一个学生的心理偏差以至于最终的行为偏差都可能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人际关系中找到某些直接或间接的根源。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重视和解决,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业产生负面的影响,严重的还会制约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把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作为一种责任,以此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整合,共同雕塑具有完美人格的一代新人。
第二篇: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小王的父母在他上一年级时经常打闹最后分居、离异,现在和奶奶、父亲生活在一起,奶奶主要照顾孩子的起居和学习,父亲工作很忙,但也时常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只是脾气不是很好,容易动怒打孩子。小王聪明、机灵,模样也讨人喜欢,就是他的一些行为总是“与众不同”,不受欢迎:
行为1:每次班中有同学过生日发蛋糕时,他几乎总爱添上一句:“下次我也要带来,这东西哪儿哪儿也有的,我也要去买。”只要同学身边出现新奇的玩具、书、笔,他随后也会买来,买来后有的是自己用的,但更多的是借给别人。
这种心理使它往两个极端发展:当老师要给回家作业认真的孩子奖星时,他会不折不扣努力完成,他希望被表扬的人中有他;美术课上老师奖励了四个画画突出的同学,其中没有他,气愤之余毫无理由地把被表扬同学的画纸撕了。
行为2不遵守游戏规则:有一次同学们在玩丢沙包游戏,分成三组,每组三人,其中两组一前一后丢,一组在中间逃,按理同一组的同学要协调好,人人都有机会丢,可小王总是抢着一个人来,即使那丢过来的沙包在同组同学的脚边也要去抢;体育课投篮球考试,每人一次机会,可他偏要连续来两次,班长劝说这样后面的同学要来不及的,他不听,最后动手打人。
【行为分析】嫉妒和霸道是离异家庭子女的普遍特征之一。一方面原因来自家庭内部,由于这些孩子只和一方生活,使双方父母都感觉对孩子有所亏欠,内心深处是“不想因为家庭的破裂苦了孩子,别人有的我们也要给孩子。”因此当孩子提出要购买时家长往往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加之还有奶奶对孩子的不幸命运难过的同时也会过分宠溺几分,导致了孩子这种样样想要都能要的性格。另一方面是来自外界的,当看到其他同学有这有那时,这些特殊的孩子也急想证明自己的不特殊,所以别人有的我也要有,更何况借给别人时也证明了大家对自己的认同和接受,心理也会很享受这种感觉。
正因为以上两种原因导致了孩子这种嫉妒和霸道的个性,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当意愿得不到满足时只会愤怒、动手打人,因为他们缺少沟通、交流的经验,而在父亲以暴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早已耳濡目染了。
行为3: 常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发怒,动粗:如吃饭排队时因小干部说了他几句会使他眼冒金心;课间同学顽皮地朝他做了下鬼脸就追着不放。
【行为分析】敌对与恐惧心理是离异家庭子女的主要特征之一。一般离异家庭在成为现实前,父母都有一段吵闹、冷战相持阶段,这会给子女造成极大伤害,使孩子无安全感,进而形成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孩子的感情也变得异常敏感与脆弱,与同学的一个小摩擦、小矛盾都视为对他的另眼相看,表露出攻击性。行为4:上音乐课时他总是特殊的那一个,随意离开座位;看电视、听广播室时只要遇上稍有趣的情节总喜欢夸张地尖笑,捣乱严重。
【行为分析】离异家庭子女的表现欲特别强,但一般不考虑方式,不注意场合,行事不计后果,随意性大。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老师和同学感觉到他的存在,关注他,这是被家长忽略的一种缺乏安全性的表现,是离异家庭子女中普遍存在的情况。
【教育方法】
一、指导家庭教育,形成家校一致。
和小王奶奶、爸爸取得联系,将孩子在校的行为1和2转述,并且将我的“行为分析”表达,让家长感悟到导致孩子各项行为的缘由,体会到长此以往的严重性,从思想上明白并且重视起来,然后就是指导家庭教育,形成家校一致:告诉奶奶,不能事事都依着孩子,当孩子出现不合理购买时不要答应,而是适合讲清楚不答应的理由。同时引导爸爸一定要有耐心,多抽时间和孩子沟通,不要以暴力解决问题,因为这样的办法并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反而会将不满情绪储积下来,它像洪水猛兽,必须找到发泄的途径,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的疏导,就会造成孩子心灵的扭曲,最终产生过激行为。正如我们在物理中学过的经典力学原理,你用多大的力,就会产生多大的反作用力。“你打我,我打猫”是孩子潜意识中典型的反作用力心态。
二、关注一举一动,抓住契机表扬
美国心理学家曾加以理论概括:“当神经系统中刺激与反应发生联结伴随着满意时,联结就得到强化,烦恼则极少或不能导致联结的削弱或消失。”这说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多表扬少惩罚。于是我和小王奶奶约好了,当孩子主动放弃某项购买时,要当着孩子的面告诉我,我再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的勤俭节约,孩子在一次次表扬中逐渐改变了原来的购买心理。
三、加入游戏行列,体会其中乐趣
小王在游戏中的霸道使同学们对他避而远之,于是我牵上他的手一起加入游戏行列,在游戏过程中指导他如何遵守规则,几次下来,小王不在犯规了,因为他体会到了公平游戏的乐趣。于是我抓住时机和他谈心,问他:“现在玩游戏和以前比,哪个更让你快乐。”他微笑地告诉我:“老师,我知道了。”一切尽在这几个字中了。
四、给予温暖教育,感化幼小心灵
孩子的家庭环境已经是不完整的了,但我们老师却可以给他一个自然和谐、温馨的成长环境,可以用言语关心他,用行为感染他,用大家的爱心包容他,让他用健康的心态来看待同学们。我告诉班上的孩子们小安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但我们不可以鄙视他,因为这不是他的错,而是更应该关心他、帮助他,应该多看小安的优点,多和他做朋友,只有这样他才会改变原来的那种心态,所以孩子们对他也多了份宽容与理解,小安也在这样一个温暖的环境中逐渐改变着。在此基础上我告诉小安上课捣乱、尖笑都不是一个好孩子应该有的,告诉他“无规矩不成方圆”,生活在集体中应该遵守集体规则,他也认同了。
做好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同其他教育工作一样,教无定法,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也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我们去不断实践、探索、研究、总结„„
第三篇: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家庭教育案例分析报告
班级:11学前教育2班学号:114303214姓名:刘慧
案例背景:
随着独生子女的普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最为明显的是家长对子女的百般溺爱和过多保护,对孩子提出的要求都想方设法给以满足。我姐姐家就有一个四岁的儿子,因为是独生子,所以他的爷爷奶奶非常溺爱他,久而久之,孩子便形成一种理应被包容、被关爱、被保护的依赖型人格,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稍有不顺心的事就乱发脾气,即“任性”的习惯。
案例叙述:
有一次放假我去姐姐家玩,中午到了吃饭的时间,我和姐姐一家人正吃饭。姐姐家里养的小狗突然从门缝里钻了进来。小侄子见了它就要把它赶出去。姐姐说“你快吃,不要管它。”小侄子一下就赌气了,说“: 你不把它赶出去,我就不吃饭了。”姐姐听了就很生气,训了他几句。小侄子不但没听姐姐的,反而哭着跑了出去。他的奶奶看见他跑了出去,就把小狗赶跑了,并把小侄子连哄带诱拉了回来。而且还当着小侄子的面说我姐姐什么什么不好,这时候小侄子才不哭了继续吃饭。姐姐与小侄子的“较量”又以小侄子的获胜而告终。
案例分析:
首先,孩子的任性是儿童的心理思维特点所决定的。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在2 至7岁时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主义。所谓不可逆性就是指儿童无法改变思维的方向,使之重新回到起点,从另一面去思考问题。所谓自我中心主义就是这一阶段的儿童在面对问题时,只会从自己的观点着眼,不会考虑别人的不同看法。正因有这样的特点,儿童一旦有了什么想法,就很难改变。
其次,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统一,上面事件中姐姐和侄子的奶奶在孩子面前的意见不统一,让孩子觉得有靠山,所以才使孩子总是任性。
最后,孩子的任性还是父母长辈的思想观念所决定的。如今的家庭中,除了
孩子的父母亲,还有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等,都围着孩子转。孩子想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孩子是他们手心里的宝,只许爱护,不许伤害。况且他们还认为现在经济条件好了,给孩子吃好点、穿好点、玩好点是应该的。尽管孩子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他们也认为孩子还很小不懂事而不去纠错,反而去迁就孩子。正因为父母长辈的百般宠爱,现在的独生子女们才更加会“撒娇”。
案例指导:
分析了原因后,我认为要改善现代家庭独生子女“任性”这一普遍问题,应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统一。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有分歧和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但家长在孩子面前应保持一致,否则不仅要求无法实现,降低教育效果,而且会产生不良的作用,让孩子更任性。因为他有“靠山”。
2、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对子女的要求要符合儿童发展水平和特点,尤其要从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出发,不能“别人就是这样做的”、“我们是为你好”等这样简单地说教。从而不加分析不加区别地将某种要求强加在孩子身上。
3、家长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理解和尊重是沟通家长和子女感情的桥梁,也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家长要善于观察、发现子女的变化发展,对他们的合理要求表示理解,并通过恰当的方式给以满足。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家长切忌独断专行,要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即使说的不对,也要道理说服。
4、家长本身的为人处世和以身作则是最为重要的。在家庭教育中,“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也行”等古训同样是不变的道理。
第四篇: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案例分析
【案例】
河南洛宁县的贾容韬,原是该县服装鞋帽公司的经理,为了把一双儿女培养成才,忍痛关掉生产红火的工厂去陪读,潜心研读了数百本教育专著,终于将一双儿女送上了重大大学,他自己,也成了闻名全国的教育专家。在贾容韬的帮助下,900多名厌学孩子成为优等生,400多名网瘾少年成功戒掉了网瘾,80多名辍学儿童重返校园。为使该成功案例能供更多的人参考,故在此将主要内容概述如下(具体见王卫、永存《培育大学生儿子:老爸意外成为教育专家》,载《家庭》2006年第4期(上半月),P11-13)。
一、孩子成绩差得让父亲绝食
贾容韬有一女儿贾蕾,儿子贾毅,女儿大儿子2岁。为了一双儿女的学习,贾容韬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结果却令他很失望。一次考试贾蕾只考了70分,为此贾容韬伤心得躺在床上唉声叹气,两天两夜不吃不喝,对女儿说:“你差30分才够100分,我至少要绝食三天。”贾毅抱怨父亲“只认分数不认女儿,算什么父亲?跟只认钱不认人没啥区别。”
贾容韬又伤心又委屈,喊道:“我为谁呀?不就是为你们吗?”他跳下床,抄起东西就摔,当然是抓酱油瓶子,拣不值钱的东西撒气。
女儿成绩不好,儿子也不争气。一是上网玩游戏,二是与同学打架,并且屡教不改,差点被学校开除。
二、惊回头,养儿不是养猪
1999,贾容韬出差到郑州去看表哥时,发现往日温馨整洁的家,如今冷锅冷灶的,桌上积满了灰尘,墙角挂着蛛网,表哥独自病恹恹地躺在床上,混浊的泪水无声地从蜡黄的脸上流下来,说:龙龙以前是多好的孩子啊,后来我明明看到他讲究吃穿,不走正道,却因为工作忙没有管他。是我害了他呀,也毁了这个家!原来,表哥的儿子龙龙寄宿在学校,离开了父母的管束,像脱缰的野马,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后来竟染上了毒瘾,导致因犯抢劫罪被判刑四年,表嫂气疯了,脱光衣服在大街上乱跑,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回家后,贾容韬想起表哥的泣血哭号,一整夜翻来覆去睡不着:任何成功都弥补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想着如果任由犯有“游戏海洛因”病症的儿子贾毅,如果任由他滑下去,终有一天会变成龙龙那样„„想着想着,冷汗顺着他的脊背往下淌。
三、要教育孩儿,自己需先受教育
贾容韬心想,求人不如求己,与其把孩子推给学校,推给别人,还不如把自己变成教育内行。为此他毅然实施三戒——戒烟、戒酒、戒麻将,又订了几种杂志报纸,买来了一大堆名人传记和教育专著,将全部业余时间用来读书。过去,贾容韬和孩子聊天谈心,总是那句重复了几千遍也不嫌烦的“要努力学习呀”,现在他说提“李政道当年„„,林肯小时候„„”。
当贾容韬第一次问儿子心情好不好时,贾毅大吃一惊:最近我没有和别人打架呀,也没有考试呀!他小心翼翼地看着父亲说:“有啥事?直说吧!”
贾容韬被儿子噎得喘不过气,讪讪地说:“以前我不知道儿子不是猪,不对,我是说养儿子不是养猪,不能喂饱就万事大吉,还要关心儿子的喜怒哀乐。以后我要像歌词里说的那样,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贾毅沉默了一会儿,红着眼睛说:“老爸,谢谢你明白儿子不是猪。比起衣食,我真的更需要精神上的关爱,盼望遇事可以和老爸商量,烦恼了可以向老爸诉说。”
贾容韬眼眶也湿润了:这么多年来,儿子是第一次和自己掏心掏肺地说话!期末考试,贾蕾数学只考了60多分,回到家里,她先让母亲做了几个好菜,然后在饭桌上不停地给父亲夹菜说:“爸,吃得饱饱的,把四天的饭都吃进去。”60多分,按惯例,贾容韬会绝食四天。不料父亲始终微笑着,贾蕾越发脸白,暗想:这是暴风骤雨前的平静!贾容韬没生气,是因为刚读完教育家魏书生的书。魏老师说:考砸了,正是孩子最痛苦、最伤心的时候,做父母的再打骂一顿,再给压力,那不是往孩子伤口撒盐吗?有本事的父母应该帮孩子拿出提高成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没本事的至少要鼓励鼓励孩子。
贾容韬收起数学试卷,很义气地对女儿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初中时你多辉煌啊,数学还考过满分呢。以你的聪明,只要用心,下次一定能考好。贾蕾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用怀疑的目光看着父亲:你不绝食?贾容韬一本正经地说:你考砸了,我为什么要挨饿?贾蕾“哇”地一声哭了:爸爸,只要你相信我,我就有信心!自信的孩子一定能成功。高考时,贾蕾数学考了138分(满分150分),顺利考上了重大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四、家庭和谐,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在此之前,贾容韬夫妻之间的战争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俩人还去过民政局闹离婚,只是因为贾容韬的一个离了三次婚的朋友跟他说起离婚后的生活的时候,说是“如狼似虎”——走了一只狼,又来一只虎,一届不如一届,家庭才没有解体。为了给孩子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贾容韬下决心和妻子建立友爱互助的关系。为此,贾容韬下决心改变自己的坏脾气,他在床头写了一句话:“愤怒过后是后悔!”每当他要对妻子发火时,就赶紧往屋里跑,对着床头大声吼:“愤怒过后是后悔!”坚持一段时间后,贾容韬的脾气不再暴躁了,心胸也宽广了,而且变得越来越理解妻子,甚至发现她很美丽。
一天,妻子试穿新买的红色毛衣,在镜子前照来照去。贾容韬看得呆了:妻子身材苗条,在红毛衣的衬托下,脸若桃花,看上去温柔妩媚。他红着脸“吭哧”了半天说:真好看!结婚十几年,妻子还是第一次听到他的称赞,笑着说: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当天晚上,妻子一口气给贾容韬做了四个拿手的好菜。贾容韬吃得很高兴,说:以后天天让太阳从西边出来!自此,夫妻俩又找到了初恋的感觉。也从此,十几年的家庭烽火岁月结束了,一双儿女星期天都愿意回家来,他们一进门就唱: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五、帮助孩子戒网瘾,关掉工厂做陪读
虽然这时候贾毅与父亲的关系亲如哥们,学习也比以往认真了很多,但网瘾一时还戒不了,后来居然被学校警告。贾容韬为此惊出一身冷汗。他考虑到贾毅住在学校,身边总有网友鼓动他去网吧,而贾毅的自控力又比较差,所以他决定关掉红红火火的工厂,和妻子一块儿去给儿子做陪读。妻子起初有点不情愿,但贾容韬态度坚决:赚钱的机会以后还有,儿子的教育可误不得。当贾毅看着父母背着一大堆行李来陪读时,马上沉下脸来:你们想当看守吗?贾容韬
诚恳地说:你马上就要考大学了,到那时,咱们父子天各一方,今后在一起的日子恐怕少之又少,咱们要珍惜父子情分,多做两年伴,再说了,我也想静下心来读点书。
贾容韬夫妇在学校旁边租了一处房子,妻子负责伙食,丈夫负责转移儿子对网络游戏的兴趣。为此,贾容韬在家里支起了乒乓球桌,经常和儿子切磋球艺。每天清晨,贾容韬陪儿子去跑步。三个月后,贾毅不但乒乓球艺提高了不少,打球的兴趣越来越浓,而且在学校运动会包揽了长短跑冠军,这给了他极大的自信。也因此,贾毅去网吧的次数渐渐少了。
一天多次没去网吧的贾毅,在同学的鼓动下,又在网吧玩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清晨才低着头走进家门。贾容韬不但没有批评他,还端上热饭热菜,说:贾毅,虽然你又去网吧了,但你的进步是惊人的,进网吧的次数已经大大减少了,这证明你是有毅力的人,离成功不远了!连网魔这么强大的敌人你都能战胜,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贾毅激动得大喊:老爸万岁!贾容韬热泪盈眶。后来,贾毅不但戒掉了网瘾,同他姐姐贾蕾一样,也考上了重点大学。
分析:这是一个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贾容韬是一个成功的父亲,表哥的遭遇让他惊醒,养孩子不是养猪,孩子是需要教育的,而教育孩子的前提就是自己要先接受教育,所以他戒烟戒酒戒赌,还阅读了很多跟教育有关的杂志报刊在孩子成绩不好时,他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的批评孩子,而是耐心的鼓励孩子,让孩子相信自己,从而也取得了好成绩。不仅如此,他还注重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主动改掉自己的坏脾气,使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的成长。在发现孩子有网瘾后,他认为教育孩子比赚钱重要,毅然决然地关闭
了工厂,去给孩子做陪读,并转移孩子的兴趣中心,使孩子从网瘾中摆脱出来。
这个案例说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它能集中而有力地影响孩子的成长,是青少年性格、人格培育、发展的第一场所。家庭环境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它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影响着孩子,青少年最初的社会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等都是从家庭中获得的。青少年个性发展与父母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关系很大,然而不少家庭缺乏应有的教育子女的意识和知识,缺少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有些家庭成员间公开充满敌对情绪,父母间无休止地争吵,父母和子女间互不关心,使孩子没有快乐,享受不到温馨,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近几年来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例例血淋淋、残酷的案件给人们的教训极其深刻——家庭教育极其重要,家庭对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影响更为直接、明显。所以,科学的、民主的、现代的家庭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这就要求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真正扮演好启蒙老师的角色。
那么,家长怎样才能做好家庭教育呢?
解决方案:
首先 家庭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显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才起着积极作用。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英国的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一棵很矮的小树;但是,要是它被种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棵大树。”这就特别强调了成长环境的作用。
其次 家庭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先天优势来发展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才能。
根据孩子的遗传素质,因势利导,让孩子如鱼得水,能有效地发挥他遗传优势,培养他成为有大用之才。
第三 家庭要对社会环境影响进行过滤,不断培养孩子的能力。
社会道德层面上多种道德信息的传播,社会影响因素在孩子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明显增强。这些都使家庭道德教育在大环境中走出了封闭模式,直接面临社会变革的八面来风。传统道德规范约束力减弱,社会控制逐渐松弛,新生的各种道德问题和道德难题横亘于父母面前。
第四 家庭担负着培养孩子多种能力的责任。
父母要努力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这里所谓“生活技能”,不单是指洗衣、做饭、整理内务等“生存”能力,还包括一个人的社会心理能力。这是一个人能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也是使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行为的能力。
第五 让孩子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自己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父母要帮孩子在与人交往时恰当地运用言语和非言语进行自我表达,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望和需求,培养孩子正确对待同学情、朋友情以及朦胧的恋情等,学会尊重他人、相信他人,在人与人的彼此支持和鼓励中健康成长。
第六 理解支持他人,培养换位思考能力
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容易受到父母溺爱,导致一些青少年儿童往往只关心自己眼前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人漠不关心。在这种时候,应培养他们懂
得什么叫理解,什么叫爱心。这既是交友的必须,更是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帮助和支持他人是一种付出,但自己却在这种付出中获得了“快乐”。这是培养孩子快乐心情、健康行为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家庭教育的意义: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21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
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造就21世纪人才的重任。能否把这一代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如果21世纪没有这样一批高素质的建设者是很难完成此大任的,具备这样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的必备条件。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家庭这个小环境终将步入
大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大人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家庭中的电视录像也会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孩子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亲切的可怕的事物,敏感性强,而这种敏感性正是培养理性辨别能力的良好基础,做为家长应利用这一拓点帮助孩子在这种感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对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的心灵。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强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
参考文献:
1、《家庭教育误区》——许拓、王得勇
2、《家庭教育八大注意》——蒋文华
3、《家庭教育和原则》——陈鹤琴
4、《家庭教育危机四伏》——华旺
5、《检点父母行为》——安子
6、《谨防家长病态心理影响孩子成长》——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心理健康部:杨霞
7、《现代儿童亟待满足的八种需要》——毕洪强
8、《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梁杰
第五篇:家庭教育案例分析分析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案例分析
【案例】
河南洛宁县的贾容韬,原是该县服装鞋帽公司的经理,为了把一双儿女培养成才,忍痛关掉生产红火的工厂去陪读,潜心研读了数百本教育专著,终于将一双儿女送上了重大大学,他自己,也成了闻名全国的教育专家。在贾容韬的帮助下,900多名厌学孩子成为优等生,400多名网瘾少年成功戒掉了网瘾,80多名辍学儿童重返校园。为使该成功案例能供更多的人参考,故在此将主要内容概述如下(具体见王卫、永存《培育大学生儿子:老爸意外成为教育专家》,载《家庭》2006年第4期(上半月),P11-13)。
一、孩子成绩差得让父亲绝食
贾容韬有一女儿贾蕾,儿子贾毅,女儿大儿子2岁。为了一双儿女的学习,贾容韬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结果却令他很失望。一次考试贾蕾只考了70分,为此贾容韬伤心得躺在床上唉声叹气,两天两夜不吃不喝,对女儿说:“你差30分才够100分,我至少要绝食三天。”贾毅抱怨父亲“只认分数不认女儿,算什么父亲?跟只认钱不认人没啥区别。”
贾容韬又伤心又委屈,喊道:“我为谁呀?不就是为你们吗?”他跳下床,抄起东西就摔,当然是抓酱油瓶子,拣不值钱的东西撒气。
女儿成绩不好,儿子也不争气。一是上网玩游戏,二是与同学打架,并且屡教不改,差点被学校开除。
二、惊回头,养儿不是养猪
1999,贾容韬出差到郑州去看表哥时,发现往日温馨整洁的家,如今冷锅冷灶的,桌上积满了灰尘,墙角挂着蛛网,表哥独自病恹恹地躺在床上,混浊的泪水无声地从蜡黄的脸上流下来,说:龙龙以前是多好的孩子啊,后来我明明看到他讲究吃穿,不走正道,却因为工作忙没有管他。是我害了他呀,也毁了这个家!原来,表哥的儿子龙龙寄宿在学校,离开了父母的管束,像脱缰的野马,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后来竟染上了毒瘾,导致因犯抢劫罪被判刑四年,表嫂气疯了,脱光衣服在大街上乱跑,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回家后,贾容韬想起表哥的泣血哭号,一整夜翻来覆去睡不着:任何成功都弥补不了教育孩子的失败!想着如果任由犯有“游戏海洛因”病症的儿子贾毅,如果任由他滑下去,终有一天会变成龙龙那样……想着想着,冷汗顺着他的脊背往下淌。
三、要教育孩儿,自己需先受教育
贾容韬心想,求人不如求己,与其把孩子推给学校,推给别人,还不如把自己变成教育内行。为此他毅然实施三戒——戒烟、戒酒、戒麻将,又订了几种杂志报纸,买来了一大堆名人传记和教育专著,将全部业余时间用来读书。过去,贾容韬和孩子聊天谈心,总是那句重复了几千遍也不嫌烦的“要努力学习呀”,现在他说提“李政道当年……,林肯小时候……”。
当贾容韬第一次问儿子心情好不好时,贾毅大吃一惊:最近我没有和别人打架呀,也没有考试呀!他小心翼翼地看着父亲说:“有啥事?直说吧!”
贾容韬被儿子噎得喘不过气,讪讪地说:“以前我不知道儿子不是猪,不对,我是说养儿子不是养猪,不能喂饱就万事大吉,还要关心儿子的喜怒哀乐。以后我要像歌词里说的那样,快乐着你的快乐,幸福着你的幸福。”贾毅沉默了一会儿,红着眼睛说:“老爸,谢谢你明白儿子不是猪。比起衣食,我真的更需要精神上的关爱,盼望遇事可以和老爸商量,烦恼了可以向老爸诉说。”
贾容韬眼眶也湿润了:这么多年来,儿子是第一次和自己掏心掏肺地说话!期末考试,贾蕾数学只考了60多分,回到家里,她先让母亲做了几个好菜,然后在饭桌上不停地给父亲夹菜说:“爸,吃得饱饱的,把四天的饭都吃进去。”60多分,按惯例,贾容韬会绝食四天。不料父亲始终微笑着,贾蕾越发脸白,暗想:这是暴风骤雨前的平静!贾容韬没生气,是因为刚读完教育家魏书生的书。魏老师说:考砸了,正是孩子最痛苦、最伤心的时候,做父母的再打骂一顿,再给压力,那不是往孩子伤口撒盐吗?有本事的父母应该帮孩子拿出提高成绩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没本事的至少要鼓励鼓励孩子。
贾容韬收起数学试卷,很义气地对女儿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初中时你多辉煌啊,数学还考过满分呢。以你的聪明,只要用心,下次一定能考好。贾蕾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用怀疑的目光看着父亲:你不绝食?贾容韬一本正经地说:你考砸了,我为什么要挨饿?贾蕾“哇”地一声哭了:爸爸,只要你相信我,我就有信心!自信的孩子一定能成功。高考时,贾蕾数学考了138分(满分150分),顺利考上了重大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四、家庭和谐,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在此之前,贾容韬夫妻之间的战争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俩人还去过民政局闹离婚,只是因为贾容韬的一个离了三次婚的朋友跟他说起离婚后的生活的时候,说是“如狼似虎”——走了一只狼,又来一只虎,一届不如一届,家庭才没有解体。为了给孩子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贾容韬下决心和妻子建立友爱互助的关系。为此,贾容韬下决心改变自己的坏脾气,他在床头写了一句话:“愤怒过后是后悔!”每当他要对妻子发火时,就赶紧往屋里跑,对着床头大声吼:“愤怒过后是后悔!”坚持一段时间后,贾容韬的脾气不再暴躁了,心胸也宽广了,而且变得越来越理解妻子,甚至发现她很美丽。
一天,妻子试穿新买的红色毛衣,在镜子前照来照去。贾容韬看得呆了:妻子身材苗条,在红毛衣的衬托下,脸若桃花,看上去温柔妩媚。他红着脸“吭哧”了半天说:真好看!结婚十几年,妻子还是第一次听到他的称赞,笑着说: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当天晚上,妻子一口气给贾容韬做了四个拿手的好菜。贾容韬吃得很高兴,说:以后天天让太阳从西边出来!自此,夫妻俩又找到了初恋的感觉。也从此,十几年的家庭烽火岁月结束了,一双儿女星期天都愿意回家来,他们一进门就唱: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五、帮助孩子戒网瘾,关掉工厂做陪读
虽然这时候贾毅与父亲的关系亲如哥们,学习也比以往认真了很多,但网瘾一时还戒不了,后来居然被学校警告。贾容韬为此惊出一身冷汗。他考虑到贾毅住在学校,身边总有网友鼓动他去网吧,而贾毅的自控力又比较差,所以他决定关掉红红火火的工厂,和妻子一块儿去给儿子做陪读。妻子起初有点不情愿,但贾容韬态度坚决:赚钱的机会以后还有,儿子的教育可误不得。当贾毅看着父母背着一大堆行李来陪读时,马上沉下脸来:你们想当看守吗?贾容韬
诚恳地说:你马上就要考大学了,到那时,咱们父子天各一方,今后在一起的日子恐怕少之又少,咱们要珍惜父子情分,多做两年伴,再说了,我也想静下心来读点书。
贾容韬夫妇在学校旁边租了一处房子,妻子负责伙食,丈夫负责转移儿子对网络游戏的兴趣。为此,贾容韬在家里支起了乒乓球桌,经常和儿子切磋球艺。每天清晨,贾容韬陪儿子去跑步。三个月后,贾毅不但乒乓球艺提高了不少,打球的兴趣越来越浓,而且在学校运动会包揽了长短跑冠军,这给了他极大的自信。也因此,贾毅去网吧的次数渐渐少了。
一天多次没去网吧的贾毅,在同学的鼓动下,又在网吧玩了一个通宵,第二天清晨才低着头走进家门。贾容韬不但没有批评他,还端上热饭热菜,说:贾毅,虽然你又去网吧了,但你的进步是惊人的,进网吧的次数已经大大减少了,这证明你是有毅力的人,离成功不远了!连网魔这么强大的敌人你都能战胜,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贾毅激动得大喊:老爸万岁!贾容韬热泪盈眶。后来,贾毅不但戒掉了网瘾,同他姐姐贾蕾一样,也考上了重点大学。
分析:这是一个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贾容韬是一个成功的父亲,表哥的遭遇让他惊醒,养孩子不是养猪,孩子是需要教育的,而教育孩子的前提就是自己要先接受教育,所以他戒烟戒酒戒赌,还阅读了很多跟教育有关的杂志报刊在孩子成绩不好时,他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的批评孩子,而是耐心的鼓励孩子,让孩子相信自己,从而也取得了好成绩。不仅如此,他还注重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影响,主动改掉自己的坏脾气,使孩子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健康的成长。在发现孩子有网瘾后,他认为教育孩子比赚钱重要,毅然决然地关闭
了工厂,去给孩子做陪读,并转移孩子的兴趣中心,使孩子从网瘾中摆脱出来。
这个案例说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它能集中而有力地影响孩子的成长,是青少年性格、人格培育、发展的第一场所。家庭环境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它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影响着孩子,青少年最初的社会生活知识和生活技能、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等都是从家庭中获得的。青少年个性发展与父母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关系很大,然而不少家庭缺乏应有的教育子女的意识和知识,缺少科学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有些家庭成员间公开充满敌对情绪,父母间无休止地争吵,父母和子女间互不关心,使孩子没有快乐,享受不到温馨,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近几年来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一例例血淋淋、残酷的案件给人们的教训极其深刻——家庭教育极其重要,家庭对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人格健全的影响更为直接、明显。所以,科学的、民主的、现代的家庭教育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这就要求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真正扮演好启蒙老师的角色。
那么,家长怎样才能做好家庭教育呢?
解决方案:
首先 家庭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显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才起着积极作用。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英国的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一棵很矮的小树;但是,要是它被种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棵大树。”这就特别强调了成长环境的作用。
其次 家庭要充分利用孩子的先天优势来发展孩子的智力,培养孩子的才能。
根据孩子的遗传素质,因势利导,让孩子如鱼得水,能有效地发挥他遗传优势,培养他成为有大用之才。
第三 家庭要对社会环境影响进行过滤,不断培养孩子的能力。
社会道德层面上多种道德信息的传播,社会影响因素在孩子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明显增强。这些都使家庭道德教育在大环境中走出了封闭模式,直接面临社会变革的八面来风。传统道德规范约束力减弱,社会控制逐渐松弛,新生的各种道德问题和道德难题横亘于父母面前。
第四 家庭担负着培养孩子多种能力的责任。
父母要努力帮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这里所谓“生活技能”,不单是指洗衣、做饭、整理内务等“生存”能力,还包括一个人的社会心理能力。这是一个人能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也是使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行为的能力。
第五 让孩子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自己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父母要帮孩子在与人交往时恰当地运用言语和非言语进行自我表达,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望和需求,培养孩子正确对待同学情、朋友情以及朦胧的恋情等,学会尊重他人、相信他人,在人与人的彼此支持和鼓励中健康成长。
第六 理解支持他人,培养换位思考能力
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容易受到父母溺爱,导致一些青少年儿童往往只关心自己眼前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人漠不关心。在这种时候,应培养他们懂
得什么叫理解,什么叫爱心。这既是交友的必须,更是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帮助和支持他人是一种付出,但自己却在这种付出中获得了“快乐”。这是培养孩子快乐心情、健康行为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家庭教育的意义:
一、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幼儿园、学校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在孩子入园、入校后,配合幼儿园、学校使其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庭教育由于发生在家庭之中,与幼儿园、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这些特点使家庭教育成为教育人的起点与基点,具有其他教育所没有的优势。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21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
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造就21世纪人才的重任。能否把这一代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21世纪的人应该是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品质、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较强的应变能力、吃苦耐劳的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如果21世纪没有这样一批高素质的建设者是很难完成此大任的,具备这样的素质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得到的,而良好的家庭教育正是培养高素质人的必备条件。
三、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
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家庭这个小环境终将
步入大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丑恶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大人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家庭中的电视录像也会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问题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孩子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他们对身边发生的亲切的可怕的事物,敏感性强,而这种敏感性正是培养理性辨别能力的良好基础,做为家长应利用这一拓点帮助孩子在这种感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对社会生活的辨别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过滤社会信息,优化孩子幼小的心灵。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针对孩子年幼接受能力不太强的特点,抓住具体的日常琐事,帮助孩子认识辨别社会中发生的是是非非,让他们具体地感受到真善美光明的一面,也体会到丑恶的卑鄙,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扬善除邪的正义感,从而抵制丑陋阴暗面对孩子心灵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