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修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教学重点:
1、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2、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认识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3、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教学难点: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
教学重点: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3、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4、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
1、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2、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教学重点: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促进个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难点:
1、人的本质;
2、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第四章 学习道德理论 注重道德实践
教学重点:
1、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2、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3、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4、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5、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教学难点: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第五章 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
教学重点:
1、法律的概念及其历史发展;
2、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法律的作用
第六章 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
教学重点: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2、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3、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
4、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
第七章 遵守行为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1、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2、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3、职业生活中的有关法律;
4、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4、个人品德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法律部分补充大纲
一、对第五章法律体系的内容,在教材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达到分析相关简单案例的水平。
1、民法
(1)民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2)民事主体制度
(3)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4)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及有效条件(5)一般侵权民事责任和特殊侵权民事责任(6)民事诉讼时效
2、刑法
(1)刑法的概念和原则(2)犯罪概念和特征
(3)犯罪构成的概念及四个要件(4)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概念及条件(5)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6)主刑与附加刑(概念、每个刑罚的具体内容)。
3、民事诉讼法(1)民事诉讼的概念(2)民事诉讼管辖(3)民事诉讼当事人(4)民事诉讼程序
二、第七章中的相关法律
第七章中的劳动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按照2013年修订版的内容讲授。
第二篇:思修课重点
思修课重点
主要知识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P9
2什么是中国精神∩P40
3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P42
4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cP44
5经济全球化形式下弘扬爱国主义,P48
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nPto9
7大学生择业与创业P125
8大学生的恋爱观与婚姻观oP132
9法律的含义及其本质挡P144
10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二P147
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与制度P153
1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P17
13坚持党的领导4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
相统一P173
14法治思维的含义与特征cP178
15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nP179
16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二P182
17尊重社会主义法律权威nP184
18.集会游行示威法原则目的内容P202
19依法履行义务产P219
;
一些基本知识:
1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核心是?以爱国主义为核/j的团结统_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是?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1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产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5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1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导向功能(7.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爱国
8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正确使用网络工具可健康进行网络交往i自觉避免沉迷网络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9信念是?信念是i清感1认知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i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10社会主义道德的核i空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空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i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c
12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空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13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具体概括为?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1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14人生观包含哪三A方面?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
15.在我国4维护我国社会主义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是?道德和法律
16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该坚持的原则是?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
1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运行的过程有?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I守法1法律执行I法1法律适用[司法]等环节
18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t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笔记整理
蓝色为注意出选择题红色为注意出简答题紫色为注意出论述题
一、绪论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①、是时代发展的需要。②、是适应国际环境剧烈变化要求的需要。③、是执政党担负引领社会思潮的政治责任的需要。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二、第一章
1理想的含义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使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2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c。
3理想的类型①4从理想的i性质和层次上划分: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②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③、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④气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社会政治理想社会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
4信念的含义信念是认知气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5、信仰的含义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信仰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虚幻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气狂热崇拜.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Eg马克思主义
6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包括:(1)理想与信念的作用①、指引人生的目标。②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0③4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①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②(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③气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7如何正确立志?①、立志当高远。②4立志做大事0③(立志须躬行c
8、如何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①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②、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③气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9对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错误认识
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误匹两种错误认识: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还有一种认识偏向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认识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3①、理想与现实存在对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应然n和it实然n的矛盾3②、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
三、第二章。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L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①4爱祖国的大好河山。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③、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热爱自己的国家。
3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①热爱祖国矢志不渝。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维护统一,反对分裂。④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4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木主②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0③气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0④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5如何自觉维家利益?①4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0②、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③4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6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自觉维护国家利益。②4促进民族团结。③4维护祖国统一④增强国防观念。⑤4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四、第三章
1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就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解释:
人的本质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注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人生观主要是通过人身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的。人生目的是生观的核心
4人生观要回答的l司题①气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②4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③、人生价值判别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5人生目的的作用①、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②4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③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标准。
6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一是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二是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7端正人生态度①人生须认真。②4人生当务实。③4人生应乐观。④人生要进取。
8.错误的人生观①拜金主义人生观②享乐主义人生观③、个人主义人生观
9.人生价值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10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①.一方面,人生。11.人生价值的标准。@.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的最基本内容②、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③(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是社会平均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
12要掌握i恰当的评价方法要做到以下四个坚持①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②(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③、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④(坚持动机与效果统一
13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1)人生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①、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②、人生价值目标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2)人生价值实现的个人条件①(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出发②、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本领。@,立足于现实,坚守岗位作贡献。@,实现人生价值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
14.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①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②气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五、第四章
1道德的起源①气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c②气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c③气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2.道德的本质: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放映。
3道德的主要功能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①4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0②4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I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0(更重要)
4道德的功能①主要功能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育昆戗其他方面的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
5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①气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②气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内在要求。③气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6.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①气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②气推崇it仁爱n原则追求人际和谐。③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o④、倡导言行一致强调i恪守诚信。⑤、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做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⑥、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i注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①气爱国守法②气明礼诚信:③气团结友善④
勤俭自强⑤气敬业奉献
9大学生与诚信道德。①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②气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③气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ii通行证’
10个人品德的特点:其一实践性其二综合性。其三稳定i性。
11.个人品德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首先个人品德对社会道德的发展变革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其次A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12进行道德修养的方法①气学思并重②、省察克制3③(i填独自律④积善成德。⑤气知行统一。
第五章
1.公共生活的特征①气活动范围的广泛1注。②、活动内容的公开i性。③交往对象的复杂i性。④、活动方式的多样距生
2为什么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7
①气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c②、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③、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3道德和法律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4社会公德的基本特征继承基础性、广泛性和简明性。
5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①气文明礼貌②、助人为乐。③气爱护公物。④保护环境。酞遵纪守法
6网络上的道德要求①、正确使用网络工具。②、健康进行网络交往③自觉避免沉迷网络。④、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7法律规范的作用指引、预测、评价、强制和教育作用
8《治安管理处罚法》施行时l间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于2005年8月28曰通过2006年3月1日起施行c
9、《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立法原则
①气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处罚适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④气坚持教育和处罚相结合的原则c
10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细分为四类:①气扰乱公共秩序②、妨害公共安全③气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④妨害社会管理。
11治安管理处罚种类二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制出境或驱逐出境(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外国人适用)
12处罚程序①t调查程序告知权利、表明身份、回避。在调查程序中在传唤时L间上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公安机关传唤后应当及时询L司查证询l司查证时L间不得超过8小时。情况复杂依照规定可能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询L问查证的时L间不得超过24小时。②气决定程序:告知权利、陈述申辩、举行听证。@,执行程序
七,第六章
1.爱清的本质:所谓爱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iD形成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清。i性爱、理想和责任是构成爱i清的三个基本要素。
2.恋爱中的道德①气尊重人格平等。②、自觉承担责任。③、文明相亲相爱。
3大学生的恋爱①气不能误把友谊当爱情②、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③、不能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④气不能只重过程不重结果。
4大学生在恋爱L问题上应处理好这样几种关系①、恋爱与学习的关系②、恋爱与关i心集体的关系。③气恋爱与关爱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5婚姻的法律概念婚姻是指由律所确认的男女两i性相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c
6家庭的概念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亲属之L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
7婚姻家庭关系的两重属i性①自然属i注是婚姻家庭赖以成立的自然因素具体表现为男女两i性的差别和人类固
8,家庭美德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9结婚结婚是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行为。它包括三层含义①、结婚必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②、结婚必须符合法定条件遵守法定程序③气结婚是男女双方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
10结婚的法定条件(1)必备条件①气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②、必须达到法定年龄。男不得早于23(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③、必须符合夫一妻制。(2)禁止条件①、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内旁系血亲结婚。②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11无效婚姻的i清形①气重婚②气有禁止婚姻的亲属关系的③气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④气未到法定婚龄的。可被撤销婚姻因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者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注意区分可撤销婚姻与无效婚姻的区别)
12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和其他。。。继承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l间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所有形式
2)父母义务抚养教育、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是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子女义务:赡养扶助即经济上的必要帮助和精神上的关心照顾。
13离婚是指夫妻双方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
1)原则保障离婚自由、反对轻率离婚。2)方式:协议离婚、诉讼离婚3)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4)《婚姻法》还规定了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过错包括重婚的、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的虐待和遗弃家庭成员的。
第七章
法律的一般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即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第八章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全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护过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他义务。。。实体法律制度主要是规定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或职权和职责的法律制度的总称c包括民商法律制度、行政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等
1民商法律制度
制度的总称t包括民商法律制度气行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等
1民商法律制度
()概念民法是调整公民之l间s法人之l间、公民与法人之l间的财产关系及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1986年《民法通则》规定了民事法律的基本制度)
()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民事主体有独立平等的法律人格)自愿(民事主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完全的意志自由)公平(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诚实守信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即民事主体在行使民事权利时应当遵守自由)公平(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诚实守信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即民事主体在行使民事权利时应当遵守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
()民事主体制度
①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然人依照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然人依照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a民事权利能力指法律确认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一律平等气由生至死b民事行为能力指民事主体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资格。C完全民事亍为育勖]人(1啡彐岁以上)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一18周岁)物权)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气使用气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3债权,性质上属于请求权包括给付请求权、给付受领权、保护请求权。
4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图设计权等
5继承权法定继承权、遗嘱继承权。
6人身权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等)和身份权(民事主体基于某种特定身份享有的民事权利:配偶权、亲权等)民事责任制度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第三篇:思修课重难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难点
绪论
重点
适应大学生活、明确成才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及作用。
难点
本课程的特点和作用、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第一章
重点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难点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第二章
重点
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难点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第三章
重点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难点
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第四章
重点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 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难点
社会主义道德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第五章
重点
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作用 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难点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第六章
重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容
法治理念思维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难点
自觉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正确理解法治思维方式
第七章
重点
社会生活中行为规范的作用
道路交通安全法,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 婚姻法
难点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第四篇:思修课期末重点整理
1.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价值基础(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提供制度保障(3)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3)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南
4.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1)理想信念指引奋斗目标(2)理想信念提供前进动力(3)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
5.如何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1)认识大学生的历史使命(2)确立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3)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6.怎么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1)正确理解理想和现实的关系(2)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统一(3)在实现中国梦的青春中放飞梦想
7.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8.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
9.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3)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0.新时期的爱国主义:(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是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2)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3)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是一致的 11.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1)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2)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3)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求
12.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一个人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是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普遍标准。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做的贡献越大,他在社会中获得的人生价值的评价也就越高。13.人生价值的评价:(1)坚持能力有大小和贡献须尽力相统一(2)坚持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相统一(3)坚持完善自身和贡献社会相统一(4)坚持动机和效果相统一 14.怎么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1)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2)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15.怎么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知识(3)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交往 16.怎么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1)坚持原则:平等、诚信、宽容、互助(2)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7.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1)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2)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需要(3)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18.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精神:(1)重视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2)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5)追求精神境界,重视道德需要(6)强调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
19.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1)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4)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5)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20.中国革命道德的现实意义:(1)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2)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4)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主义风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21.如何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强道德建设 22.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2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24.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25.有序的公共生活的意义:(1)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2)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3)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4)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26.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27.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1)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2)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3)做好充足的择业准备
28.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的创业观:(1)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2)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3)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29.树立正确的恋爱观:(1)不能把友谊当爱情(2)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3)不能片面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4)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5)不能因失恋而迷失人生方向 30.树立正确的婚姻观:(1)谨慎对待结婚成家(2)担当责任和履行义务(3)正确处理家庭关系
31.如何加强个人品德修养:(1)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2)采取有效的道德修养办法(3)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32.如何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1)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2)脚踏实地,敢于担当(3)持之以恒,善始善终 33.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1)从体现意志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2)从实质内容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反映,是科学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特征:(1)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2)体现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3)体现了结构内在统一而又多层次的国情要求(4)体现了继承中国法治文化优秀传统和借鉴人类法制文明成果的文化要求(5)体现了动态、开放、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
35.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
3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意义:(1)凝聚思想共识的法治航标(2)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 3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内容:(1)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2)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3)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4)建设有力的法制保障体系(5)建设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
38.尊重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1)尊重法律权威是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前提条件(2)尊重法律权威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3)尊重法律权威是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4)尊重法律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39.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 40.政治权利和义务:(1)选举权利和义务(2)表达权利和义务: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3)民主管理权利和义务(4)监督权利和义务 41.人身权利和义务:(1)生命健康权利与义务(2)人身自由权利与义务(3)人格尊严权利与义务(4)住宅安全权利与义务(5)通信自由权利与义务 42.财产权利与义务:(1)私有财产权利与义务(2)继承权利与义务 43.社会经济权利与义务:(1)劳动权利与义务(2)休息权利与义务(3)社会保障权利与义务(4)物质帮助权利与义务 44.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与义务:(1)宗教信仰权利与义务:信教自由、不信教自由(2)文化教育权利与义务
第五篇:思修课教学改革方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方案
为不断深化大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学习和理解,提高道德素质,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更好地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及法制教育方面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教研室全体授课教师根据教材新特点和课程自身的特点,及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该课程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并结合教学工作,提出以下教学改革措施。
一、改革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为了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我院办学宗旨——高质量有特色的卫生职业教育——的情况,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教育、伦理教育相结合,走出一条改革创新的道路。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计划,我们把“思想道德修养”与“医学伦理学”结合在一起,把“法律基础”与“卫生法学”结合在一起,从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法律常识和职业法律两个方面来教育学生,使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更加丰富,知识面更加开阔。强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育成效。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指导,批阅学生撰写的活动稿件、对开展的活动进行评价和总结等。通过社会实践性教学,既完成了上级教育部门规定的教学任务,又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起到对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
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注重对教材内容进行研讨和整合,以章节为单元进行集体教学研讨和说课。在教学活动中,授课教师注意搜集本学科前沿的最新研究信息、动态及成果,在教学中有机地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促进学生对本学科前沿研究信息、成果的了解,拓宽学生的创新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把有关科研成果内容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讲解,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有关内容的深入了解,而且能激发起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研究兴趣,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示范性意义与榜样作用,也符合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产学结合的特点。
二、改革教学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学生的思想特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思维跨度大,思考问题更加深入细致,因此,现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单靠理论灌输是不能解决问题的。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应逐步改变教学过程中单一全程灌输的方法,而是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互动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以演讲、讨论、辩论、知识竞赛、撰写论文或感想等多种形式进行互动,切实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1.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我院学生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和法律基本意识的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必须做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
(1)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利用各种纪念活动的机会,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演讲比赛、书法比赛和法律知识竞赛等系列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活跃了教学的气氛,锻炼了大学生的能力,更增强了道德观念及法制观念,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升华,达到教育的目的,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2)组织学生开展观摩法庭等社会实践活动,延伸课堂教学。进一步开阔大学生的法制视野,增强法制观念,为他们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法律知识基础。
2.使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增强教学效果。为适应教材改版的情况,教研室全体教学人员共同协作,广泛地阅读有关的资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与授课内容相合的案例,提高他们参与案例研讨的积极性,并在最快的时间内制作出了与新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和相关影像资料,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生动性。
3.充分利用好我院新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一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拟开展业余党校培训,充分发挥党员培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参与机制,培养爱国、爱党、爱岗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