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高中音乐全册说课稿【精美整理版 】(本站推荐)
【精品】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高中音乐全册说课稿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琵琶曲《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以及讲授音乐的基本要素。①《草原放牧》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由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作曲。《第六悲怆交响曲》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的,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思想情绪,感受音乐的形式要素,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
②初步学习和认识音乐的基本要素和形式要素,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①通过欣赏作品和对音乐的理解,学生能够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艺术作用的。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腾格尔《天堂》的音频,配合草原风光图片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②之后我将提问学生“从他的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最后我来总结“腾格尔把大草原,他的家乡比喻成天堂,可见他对大草原的热爱,接下来我们再听一个发生在大草原上的故事,这个故事很特别,是用琵琶来讲述的”
③完整聆听《草原放牧》之后,问学生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富有生机和朝气、天真、活泼)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联想到美丽的草原和放牧的生活情景)。然后介绍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②乐曲表现的是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抗严寒、斗风雪、保护集体财产的内容。
④接下来我将有请本班学习舞蹈的同学配合《草原放牧》的音乐,展示几个蒙古族舞蹈动作,意图是加深音乐记忆,培养和激发持久兴趣.
⑤然后欣赏《第六悲怆交响曲》,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与作曲家的性格特征,让学生从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维度中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和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下面有来了介绍柴可夫斯基:(④书上第6页)
⑥接下来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和认识音乐的基本要素和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⑤书上第8页)之后再次聆听 《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哪种音乐形式要素发挥艺术作用的”讨论最后总结
四、拓展
③聆听管弦乐曲《森吉德玛》,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的音乐形象及意境,分析其形式要素上的主要特点及其变化。
五、总结
通过欣赏《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 高亢的西北腔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②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①引导学生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阿宝《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音频,配合西北风情图片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之后我将提问学生“《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歌曲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民歌;哪位同学能够用几个词,形容一下这首歌曲的旋律特点”学生回答,我来总结“之所以西北民歌的旋律高亢、辽阔、悠长,这与西北人民长期在高原山川之上演唱有着很大的关系。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北,去感受(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感觉”
③完整聆听《上去高山望平川》之后,分小组讨论: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让你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下面我来介绍“花儿”。①“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其基本特点是: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
④接下来在欣赏《脚夫调》之前,我将有请音乐课代表为大家朗诵《脚夫调》的歌词,由我来介绍“脚夫”这一职业。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脚夫调》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去聆听歌曲。之后我来介绍“信天游”。②“信天游”是流行在陕西、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
⑤最后再次聆听 《上去高山望平川》和《脚夫调》,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我来引导学生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四、拓展
课后聆听歌曲《黄土高坡》。思考为何这首歌曾红遍海内外,家喻户晓,震撼了一代人的心灵。
五、总结
通过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和《脚夫调》,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三节 独特的民族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内蒙古民歌《辽阔的草原》西藏民歌《宗巴朗松》和新疆民歌《牡丹汗》以及讲授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特征。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欣赏几首代表性的民歌,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征。
②认识“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从旋律、节奏特点等方面对三个民族的音乐进行比较。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聆听这三首民歌,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民歌特征。从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进行比较,认识三个民族的音乐特征。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我将播放刀郎的《敖包相会》、韩红的《天路》、王洛宾的《掀起你的盖头来》这三首歌曲的片段,配合三个民族的风景图片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②之后我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分别代表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让他们对本民族的地理、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讨论。然后选出一位代表为大家讲解。
③下面欣赏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完整聆听后。我将提问:这首歌曲在旋律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这是属于“长调”歌曲还是“短调”歌曲?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后,我来总结《辽阔的草原》是一首蒙古族长调歌曲。①长调的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如,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④之后老师带你们欣赏一首由才旦卓玛老师演唱的西藏民歌《宗巴朗松》。听后我将提问:同学们对西藏歌曲了解多少?给同学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下面我将介绍西藏民歌的特征:西藏被称为歌舞之乡,②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宗巴朗松》属于民间音乐的歌舞音乐,具有典型的囊玛音调。囊玛曲调典雅,节奏舒展,与急速热烈的舞曲形成强烈的对比。下面来请同学们列举知道的藏族歌曲:如《唱支山歌给党听》、《北京的金山上》,《高原红》、《青藏高原》等。
⑤接下来欣赏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让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该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回答,我来总结:该曲是一首描写爱情的歌曲;主要的演奏乐器冬不拉和手鼓:歌曲的旋律明朗、奔放、感情充沛,歌词寓意深刻。
⑥最后再次聆听《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三首民歌,通过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民歌特征。我来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进行比较,认识三个民族的音乐特征。
四、拓展
③聆听歌曲《嘎达梅林》,判断它是属于长调还是短调。
五、总结
通过欣赏《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三首民歌,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四节 醇厚的中原韵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四节《醇厚的中原韵》。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和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以及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民歌的音乐特点。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②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中原民歌的风格特征。(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语部分: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各具特色的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民歌,了解了这些民族的人民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让我们首先来了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我会让学生带着以下两个问题,欣赏后谈感受)1.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 2.前句的最后一个音就是后句开头的音,在音乐的创作中叫做什么?先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我来总结: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的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②下面我将请一位学生讲述《孟姜女》的故事。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 带给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惨的命运。接下来完整聆听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之后我将对学生提问:这首歌曲的旋律、伴奏和演唱风格有什么特点?
③最后再次聆听《沂蒙山小调》和《孟姜女哭长城》由师生共同归纳民歌的音乐特点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②书上第31页)教师补充总结:(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体裁:小调最丰富;调式:徴调式最多、其次是宫调式;音阶:六声、七声为多。)
四、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①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有何异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五、总结
通过欣赏《沂蒙山小调》和《孟姜女哭长城》两首民歌,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五节 飘逸的南国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二单元《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云南民歌《弥渡山歌》和浙江民歌《对鸟》以及认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了解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②聆听并分析两首民歌的音乐特征,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语言特点等因素,对形成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的原因进行探究,形成较为完整而清晰的认识。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①一聆听《弥渡山歌》、《对鸟》两首民歌,感受、体验相同地域、不同风格民歌的形成和特点。②对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小河淌水》和《放马山歌》的音频,配合南方的风景图片导入,营造氛围,将两首不同风格的民歌进行对比,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之后我将提问学生“《小河淌水》和《放马山歌》这两首歌曲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民歌;哪位同学能够用几个词,形容一下这两首歌曲的旋律特点” 学生回答,我来总结“南方民歌的旋律多表现的婉转、流畅、细腻、抒情”
③接下来完整聆听《弥渡山歌》,之后,分小组讨论: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让你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
④总结:①《弥渡山歌》的歌词共八句,前六句或兴或比,直到最后两句才切入主题,极具南方的含蓄色彩。歌曲的旋律婉转、飘逸,富有南方山歌的独特风格。
⑤接下来我将提问:学生中有没有会说或听过浙江方言的同学。哪位同学能够说上两句。聆听《对鸟》,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尝试用浙江方言演唱歌曲,同时解释乐曲中一些专有名词,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
⑥最后再次聆听《弥渡山歌》、《对鸟》两首民歌,由师生共同归纳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认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②书上第37页)
四、拓展
③分析《对鸟》旋律与当地方言和地理环境间的关系,并讨论其他地区的民歌中有无此类似情况。
五、总结
通过欣赏《弥渡山歌》、《对鸟》两首民歌,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三单元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
第六节 鼓乐铿锵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鼓乐铿锵》。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民间乐曲《锦鸡出山》、《滚核桃》和《童谣》。①《锦鸡出山》是依据湖南土家族“打溜子”改编的一首器乐曲,乐曲表现了人们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②《滚核桃》是根据山西绛州鼓乐改编的一首作品,表现了农民丰收时的喜悦心情。(④书上44页)(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②在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理解乐曲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打溜子”。(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参与打击乐合奏等艺术实践,从中体验其乐趣,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视频,《鸭子拌嘴》,进行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之后我将提问学生“你们听出了几种民族乐器?学生回答,我来总结:乐器有 小钹、钗、钹、大锣、木鱼、云锣六种乐器(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 ③接下来完整聆听《锦鸡出山》。之后,分小组讨论: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让你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然后初步引导学生,听辩曲子中的乐器。在复听全曲之后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节奏特点。根据《锦鸡出山》的演奏乐器和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总结出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打溜子”。
④下面我来总结:③打溜子通常用马锣、大锣、头钹、二钹四件乐器演奏。乐曲内容多描绘动物形象及劳动生活情景。
⑤过渡语言:我国浩瀚的民族器乐曲中有很多丰富的民族打击乐形式,下面再欣赏一首山西绛州的民族鼓乐《滚核桃》。之后引导学生了解、感受乐曲的节奏特点,模仿拍打乐曲节奏,感受乐曲的头、身、尾三部分的不同技法,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农民劳动的情景画面及喜悦心情。下面我来介绍鼓吹乐(⑤书上45页)。
⑥接下来聆听北京民间乐曲《童谣》,之后提问学生:同学们能听出来这首乐曲是根据北京儿歌转化而来的吗?乐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欢快、活泼、诙谐)它以什么形式出现的?(吹歌)。下面我来介绍吹歌:(⑥书上45页)。
四、拓展
完成书本拓展与探究中的第四题:⑦“按下列曲谱练习打击乐合奏”
五、总结
通过欣赏《锦鸡出山》、《滚核桃》两首民间乐曲,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三单元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
第七节 丝竹相和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三单元《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第七节《丝竹相和》。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江南丝竹《中花六板》和广东音乐《娱乐升平》。①《中花六板》是民间器乐曲牌《老六板》的放慢加花,其旋律清新悠扬,富有浓郁的江南色彩。②《娱乐升平》既保持、发扬了广东音乐的传统特色,又借鉴了一些欧洲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技巧,从而在风格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艺术魅力,体会其和谐、谦让的社会文化内涵。
②了解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体验其音色特点。(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能听辨、区分有代表性的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了解学生对我国民间器乐知道多少,有没有谁能说出一二。然后我将会运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江南好》的视频,配合风情图片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②之后播放《中花六板》全曲。引导学生判断乐曲中都使用了哪些民族乐器?其中最主要的乐器是什么?学生回答,我来总结:③江南丝竹所用乐器有:二胡、小三弦、琵琶、扬琴、笛、萧、笙、鼓、板、木鱼、铃等。其音乐风格以轻巧、明朗、欢快、活泼为主,有时也表现得较为粗犷。
③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江南丝竹的美,培养他们对中华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再次播放《中花六板》片断,与《老六板》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探讨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指导学生演唱:学生放慢四倍速度唱《老六板》,教师用钢琴弹奏《中花六板》的旋律。
④过渡语言:听完了江南丝竹,下面再欣赏一首广东音乐《娱乐升平》。然后问学生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让学生描述一下听完后的感受。之后引导学生了解广东音乐的特点。④广东音乐以高胡、扬琴为主奏乐器,乐曲通常都短小精悍,其音乐风格多轻快活泼、缠绵细腻、流畅动听。
⑤最后再次聆听 《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让同学们作比较,两首乐曲的音乐风格有什么不同,分组讨论
四、拓展
课后作业:你对女子十二乐坊这一音乐现象有哪些想法?
五、总结
通过欣赏《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两首民间乐曲,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四单元 国之瑰宝—京剧 第八节 京剧大师梅兰芳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第八节《京剧大师梅兰芳》。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京剧《霸王别姬》选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京剧《贵妃醉酒》选段《海岛冰轮初转腾》以及初步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京剧的产生、发展及其京剧大师梅兰芳与“梅派”艺术 ②掌握鉴赏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激发、培养学生对传统京剧艺术的兴趣爱好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京剧大师梅兰芳与“梅派”艺术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说唱脸谱》的音频,配合各种脸谱图片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下面由我来介绍京剧(①京剧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的北京。京剧的起源始于“四大徽班”进京,历经“徽秦”“徽汉”两次合流,最终形成享誉世界的京剧)。
②之后播放影片《梅兰芳》片段,让学生谈谈对梅兰芳的初步印象。再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本“梅兰芳简介”。引起同学们对梅兰芳的极大兴趣。认识了解京剧大师梅兰芳与“梅派”艺术,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为了让学生对梅兰芳有充分的认识,我在教学上设计了三块内容,分别是生平介绍、代表作品介绍和“梅派”艺术特征介绍。
③下面聆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听完之后我将提问学生,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演绎了什么历史故事,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说说你的感受和理解。
④接下来我来总结:《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是《霸王别姬》中虞姬的一个唱段。属于南梆子,②这种唱腔细致优美、旋律性强,擅长于表现细腻、欢悦的心情。
⑤之后播放从星光大道走出来的当红歌唱家李玉刚演绎的《新贵妃醉酒》,之后紧接着播放《海岛冰轮初转腾》,由梅兰芳演唱的京剧《贵妃醉酒》选段,从而引导学生做出比较。听完《海岛冰轮初转腾》之后,我将继续提问学生,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演绎了什么历史故事,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让同学们讨论之后回答。接下来由我介绍:《海岛冰轮初转腾》属于四平调,③四平调擅长表现委婉缠绵、哀怨凄凉、激越愤怒的情绪。
四、拓展
提问:④四大徽班是指?四大名旦是指?(四大徽班:三庆班、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布置课后作业,上网查阅资料,“抗日战争时期初期,为表达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决心,梅兰芳做了哪些事情?”(①留胡子②打预防针)
五、总结
通过欣赏《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和《海岛冰轮初转腾》两首京剧选段,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四单元 国之瑰宝—京剧
第九节 现代京剧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第九节《现代京剧》。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雄心壮志冲云天》和现代京剧《杜鹃山》选段《家住安源》以及初步了解京剧音乐、京剧的行当和现代京剧。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聆听《雄心壮志冲云天》、《家住安源》唱段,了解唱段内容,感受体验现代戏曲音乐的表现力,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
②了解京剧音乐的声腔、板式、伴奏、行当以及现代京剧基本知识。(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爱好,激发其参与艺术实践活动。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请同学们欣赏李铁梅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之后提问学生:知道这个唱段是选自哪部京剧吗?这个唱段跟上节课我们欣赏的京剧有何区别?学生回答,我来总结:(引进了交响音乐,生不刮须,净不构脸)经过同学们的回想、讨论,从而导入新课,现代京剧。下面由我来介绍①现代京剧:广义地说,五四运动之后直至今天的所有反映现生活的京剧都可视为现代京剧。狭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双百方针指导下,通过戏曲改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作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新京剧。
②下面欣赏《红灯记》选段《雄心壮志冲云天》,之后,由我简单介绍《红灯记》的剧情,然后提问学生:这个唱段主要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情绪,再请学生注意唱词中一些提示,如:二黄导板、原板是什么意思。从而介绍京剧音乐:
②京剧唱腔属板式变化体,以二黄和西皮为主音声腔。二黄的旋律平稳、节奏舒缓,唱腔较为凝重。西皮的旋律起伏变化较大,节奏紧凑,唱腔较为流畅。
③京剧的板式是指唱腔的板眼结构形式。通常有以下四类:一板眼(相当于2/4拍)三板眼(4/4)无板眼(1/4或1/8)散板(既无板也无眼)。
④京剧的伴奏称作“场面”。场面中又分“文场”和“武场”两部分,文场为管弦乐器部分,武场为打击乐器部分。
③接下来我将提问:京剧中除了音乐很有讲究以外,她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同学们知道京剧有哪些行当吗(生,旦,净,丑)下面请一位同学介绍京剧的行当。之后我将继续提问:《红灯记》中李玉和属于哪个行当?接下来复听作品,请学生回答作品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
④下面欣赏《杜鹃山》选段《家住安源》,之后简单介绍《杜鹃山》的剧情。下面我将提问学生,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演绎了什么历史故事,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说说你的感受和理解。我将通过学生的回答分析作品,再次总结所学的知识——京剧音乐、京剧的行当
四、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⑤上网查阅有关京剧脸谱的资料,其中包括:它的起源?以及其中有趣的故事,人同学们下节课将故事说给大家听。
五、总结
通过欣赏《雄心壮志冲云天》和《家住安源》两首现代京剧选段,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五单元 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第十节 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第十节《历史悠久的亚洲传统音乐》。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亚洲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音乐《四岁的红鬃马》、《星星索》、《欢迎》。①《四岁的鬃马》表现了蒙古人对自己亲密伴侣—马的热爱。②《星星索》是印度尼西亚克隆宗歌曲,表达了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③《欢迎》是印度拉贾斯坦的一首著名民间乐曲。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欣赏有代表性的亚洲传统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亚洲传统音乐的风格特征。
②分两个声部学唱《星星索》,认识蒙古的呼麦、印度的萨朗吉和印度尼西亚的克隆宗歌曲的音乐特点。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①分两个声部演唱《星星索》片段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④亚洲是人类古代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亚洲灿烂的音乐文化是人类音乐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其他大陆音乐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亚洲可分为五个音乐文化区: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我将在屏幕上出示亚洲区域图,由学生上来指出五个音乐文化区的位置。之后我将提问学生:是否了解亚洲各地区的音乐文化与地理、经济、民族、宗教等因素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亚洲传统音乐风格的理解。
②下面欣赏蒙古民歌《四岁的红鬃马》,然后提出问题,分小组讨论:这首歌曲表现了蒙古人的一种什么情感(对马的热爱)。乐曲开头属于蒙古民歌中的长调还是短调(长调)歌曲中的人声有什么特点。下面来介绍“麦呼”。⑤麦呼是一种由一个人同时唱两个声部的歌唱艺术,是蒙古国人民和我国蒙古族人民中特有的一种民间唱法,也称喉音唱法。
④接下来欣赏《星星索》,让学生边听边思考: 这首印度尼西亚克隆宗歌曲曲调和歌声分别有什么特点(曲调缓慢悠扬,有摇晃感,柔和松弛;歌声委婉抒情,略带哀伤色彩)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表达了对心爱姑娘的深切思念之情)之后,将分两个声部演唱《星星索》片段:由学生演唱“啊,星星索”的伴唱,我唱主旋律,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克隆宗歌曲前紧后松节奏特点的认识。
⑤接下来请同学们聆听三个音乐片段,判断它们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第一段 小提琴:优美含蓄;第二段 二胡:柔美深沉 第三段:?简介萨朗吉。⑥萨朗吉是一种印度民间乐器,被称为“印度的小提琴”,音色柔美、抒情、善于模仿人声。下面就让我们欣赏由萨朗吉主奏的民间乐曲《欢迎》。
四、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⑦你还知道哪些与我国相邻的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请课后搜集欣赏。
五、总结
通过欣赏《四岁的红鬃马》、《星星索》、《欢迎》,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五单元 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
第十一节 非洲歌舞音乐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五单元《亚非音乐神韵——大自然和谐和平》第十一节《非洲歌舞音乐》。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非洲最具代表性的歌舞音乐《非洲赞歌》和《鼓舞》。《非洲赞歌》是一首加纳民歌,歌曲乐句短小,曲调音域窄,伴有喊叫声,伴奏乐器是马林巴琴。《鼓舞》是由布隆迪圣鼓演奏,节奏鲜明而强烈,与舞蹈结合紧密。(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非洲音乐中丰富多彩的鼓乐和歌舞,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开阔音乐视野。
②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非洲音乐中复杂多变的节奏特点,以及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①让学生感受、体验和模仿非洲音乐的节奏特点。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电影片断《我是谁》。通过欣赏电影《我是谁》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接下来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非洲歌唱家卡拉巴罗比演唱的加纳民歌《非洲赞歌》,欣赏完后,我将请同学们谈谈感受。下面我来总结:①非洲音乐的节奏具有特殊的重要性。高度发展的节奏是非洲音乐的最主要的特点。歌唱最常见的形式是呼应歌,乐句短小,且多重复。绝大多数情况下音乐都与舞蹈紧密结合。③接下来有请课代表为大家介绍乐曲的主奏乐器马林巴琴,并同时播放马林巴琴图片:(②马林巴琴是流行于非洲的木琴的总称,非洲最有代表性的乐器之一。马林巴琴种类繁多,音乐清脆而流畅)
④下面让我们来一起感受布隆迪圣鼓,看看这段民间舞曲能带给同学们什么样的感受。播放《鼓舞》音像,通过欣赏,问同学们鼓舞有什么样的音乐特点?(节奏鲜明强烈。具有活力和强烈的感染力)接下来我将介绍非洲鼓:③非洲人偏爱打击乐器,尤其是鼓。鼓,不仅是乐器,还能模仿语言、传达信息等。
⑤接下来将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总结非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④非洲的民间音乐有很强的功能性,音乐活动大都伴随着社会日常生活进行。此外,非洲音乐,尤其是歌舞活动,有着强烈的自娱性质。
⑥接下来出示非洲音乐的节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模仿,如:用手敲击桌面、铅笔盒或拍手等方式进行模仿练习。从而创造氛围,体验非洲歌舞乐。
四、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⑤在现实音乐生活中有哪些非洲音乐因素的影响。
五、总结
通过欣赏《非洲赞歌》和《鼓舞》,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六单元 欧洲民间音乐 拉丁美洲音乐 第十二节 欧洲民间音乐—风笛 排箫 歌声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 拉丁美洲音乐》第十二节《欧洲民间音乐—风笛 排箫 歌声》。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欧洲最具代表性的民间音乐《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优雅》、《鸟儿在歌唱》。《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是由排箫演奏的罗马尼亚民间乐曲。《优雅》是苏格兰最著名的风笛曲。《鸟儿在歌唱》是一首用欧亚唱法演唱的保加利亚民歌。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通过鉴赏欧洲有代表性的民间音乐,感受、体验欧洲民间音乐的风格特征,了解风笛、排箫的音乐特点及演奏方式;
②探究欧洲民间音乐与欧洲艺术音乐的关系。(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①了解风笛、排萧的音乐特点及演奏方式。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教师提问:你知道欧洲大陆按地理划分可以分为哪几个地区吗?(分为东欧、南欧、西欧、中欧和北欧)请说出你所知道的著名的外国音乐家?学生回答,我来总结: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显然,欧洲是西方古典音乐的摇篮。我将再次提问:为什么在欧洲会产生这么多著名的音乐家?(因为欧洲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家们创作的源泉)
②下面请学生谈谈他们所了解的本国的民间乐器,学生回答,我来总结:唢呐、二胡等是我们中国的民间乐器,在民间活动中使用广泛。同样,在欧洲也流传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民间乐器。接下来欣赏由排箫演奏的罗马尼亚民间乐曲《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同时介绍排萧—这种乐器,展示它的图片,增强学生对乐器的印象。在欣赏时让学生注意它的音色、和演奏的风格。
③过渡语:刚才我们听赏了一首排箫乐曲,下面再来了解一种欧洲民间乐器,(展示图片)问学生谁知道这是什么乐器?(风笛);让学生们想象一下,是怎样演奏的?接下来我来介绍风笛:①风笛是一种流行于欧洲各国的民间乐器其特点是可以持续、不间断地发音。它分为爱尔兰风笛和苏格兰风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气势宏伟又不失优雅的苏格兰民间乐曲《优雅》
④刚刚我们欣赏了两首器乐曲,接下来我们再去了解欧洲风格独特的民间歌曲及演唱方法。下面我将给同学们介绍一种欧亚唱法。②欧亚唱法的特点是:音色清澈、透明,旋律音域不宽,各种各样的装饰音和滑音层出不穷,使音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特殊的色彩。接下来聆听多声重唱《鸟儿在歌唱》之后,我将提问学生: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⑤最后将和学生一起讨论总结欧洲民间音乐的特征:(③书上91页)
四、拓展
⑤介绍欧洲民间音乐和艺术音乐的关系:欧洲民间音乐是音乐家们创作的源泉。如:莫扎特《C大调变奏曲》是根据英国儿歌旋律创作的;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是从一个当地的泥水匠处听来的,根据小亚细亚的民谣改编创作的。
五、总结
通过欣赏欧洲最具代表性的民间音乐《森林的多伊那和妇女的舞蹈》、《优雅》、《鸟儿在歌唱》,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六单元 欧洲民间音乐 拉丁美洲音乐 第十三节 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
探戈 音乐文化的融合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六单元《欧洲民间音乐 拉丁美洲音乐》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安第斯高原 探戈 音乐文化的融合》。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音乐——秘鲁民间器乐合奏曲《告别》、乌拉圭探戈舞曲《小伙伴》。《告别》是一首安第斯高原印第安人的民间乐曲。《小伙伴》是阿根廷最著名的探戈舞曲。(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拉丁美洲音乐独特的风格和其多元的音乐文化。②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拉丁美洲民间器乐和探戈舞曲音乐的特点。(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①对探戈节奏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拉美歌手 瑞奇·马汀演唱的《生命之杯》。通过欣赏歌曲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下面我将提问学生这首歌曲有什么特点?(节奏强烈、热情奔放、富有感染力)接下来由我简单介绍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和环境。①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包括:墨西哥、中美洲、加勒比海和南美洲。拉丁美洲音乐大体上可以分为:印第安人音乐,拉丁美洲民间音乐和以黑人音乐为中心的非洲—美洲音乐三个类型。
②下面欣赏秘鲁民间器乐合奏曲《告别》,在欣赏之后,我先和学生来认识三种拉丁美洲的民族乐器:排箫、盖那笛、恰朗戈。排箫,是安第斯高原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形制和演奏技法多样。盖那笛是一种竖笛,音色粗犷、明亮。恰朗戈,是一种高音弹拨乐器。之后提问学生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描写了怎样的场景?(②乐曲旋律优美,气势雄浑,表现了印第安人在集会之后,临行时告别的情景。)
③下面将播放探戈舞的录像片段。并提问学生:这叫什么舞蹈?节奏有何特点?(探戈,采用连续的切分音节奏。)接下来欣赏乌拉圭探戈舞曲《小伙伴》,③下面我来介绍探戈舞曲音乐的特点:运用多种多样的切分音,旋律悠扬、徐缓、深沉、节奏强烈,中等速度。
④接下来出示探戈的节奏,让学生用拍手或身体动作等方式进行模仿练习。从而创造氛围,体验探戈舞曲
⑤最后与同学们一起讨论总结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④其旋律大都以七声音阶为基础。节奏较多非洲音乐的痕迹。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音乐的灵魂。除民歌和器乐曲外大多为载歌载舞形式。
四、拓展
讨论:⑤拉丁美洲音乐文化是哪几种音乐文化的融合?结合拉丁美洲的地理和历史加以说明。
五、总结
通过欣赏《告别》《小伙伴》,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七单元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
第十四节 巴赫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七单元《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第十四节《巴赫》。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巴洛克时期著名的作曲家巴赫创作的《马太受难曲》,以及巴洛克时期重要的音乐知识,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十二平均律等。(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马太受难曲》的音乐风格特征。
②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巴罗克音乐”“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和音乐家巴赫。(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巴洛克音乐、对复调和主调音乐的理解、分析《马太受难曲》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请学生观察目录(第7—9单元),总结特点。(按照先后介绍音乐史上的三大重要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那么今天我们就学习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和重要的代表人物——巴赫。②下面播放巴赫生平简介视频。《马太受难曲》共有七十八曲,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第1、72、78分曲,接下来我们联系故事先来分别欣赏一下。首先,对比欣赏第1和72分曲。提问学生:第1和72分曲之间在故事发展、音乐素材、音乐类型等方面的不同点。(①分曲1是一个悲剧的序幕,展现了耶稣临刑前被游街示众的场景,在管弦乐队的伴奏下,气势磅礴的双合唱队把人们引入一种悲哀的气氛中。音乐属于复调音乐;②分曲72是一首著名的圣咏旋律,是在耶稣死去之后出现的,悲沉的音调营造了耶稣死去后的悲痛气氛,将这部宗教悲剧推向了高潮。音乐属于主调音乐)
③接下来将与同学们一起对比总结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
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两种不同的音乐。复调音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曲调以对位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主要特点在于各声部都有独立性。而主调音乐虽也是多声部音乐,却仅以一个声部为主,其他声部只起陪衬作用。④接下来欣赏《马太受难曲》的最后一部分(78曲)之后提问学生:这段音乐和第1分曲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③最后的终曲和第一分曲同样是一首双合唱曲,形成首尾呼应。不同的是,原来那悲哀的情绪已不再强烈,一切痛苦皆花作平静的祈祷:“安息吧!安息吧,你那疲惫的圣体”)
⑤最后,播放《摇摆巴赫》中黑人音乐家麦菲林指挥和演唱的《弦乐四重奏》,感受巴赫复调音乐的艺术魅力。
四、拓展
布置作业,在图书馆或网络查找资料,了解欧洲十二平均律与中国明代律学家朱载堉的“新法密律”二者之间的关系。
五、总结
通过欣赏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八单元 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第十六节 贝多芬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八单元《划时代的音乐大师——贝多芬》第十五节《贝多芬》。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贝多芬创作的《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以及古典主义时期重要的音乐体裁等音乐知识。①《第九(合唱)交响曲》是贝多芬晚期的代表作品,也是贝多芬全部创作的高峰和总结。(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了解贝多芬交响曲的创作特点和时代意义,以及对《欢乐颂》的感受和认识。
②引导学生认识古典主义时期重要的音乐体裁等音乐知识。(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理解作品的音乐主旨和情感。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播放《命运交响曲》,请同学们说出其作者是谁,导入新课。之后以《命运交响曲》为背景音乐,并用课件展示贝多芬相关的图片,简单介绍贝多芬一生的曲折经历:(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开始耳聋,晚年全聋。他追求正义和个性自由,憎恨封建专制的压迫。他有崇高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下面播放贝多芬生平简介视频,加深学生对贝多芬的认识。
②接下来我将播放,当下最流行的五月天的《纯真》视频,进行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下面我将提问学生,《纯真》这首歌曲的间奏,是出自哪位音乐大师的哪部作品?(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
③下面我将请语文课代表朗读“合唱歌词”,让同学们体验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之后播放《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视频,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贝多芬交响曲的创作特点和时代意义,以及对《欢乐颂》的感受和认识。然后在我的带领下一起总结:②贝多芬史无前例地将人声引入庞大的管弦乐队中,以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作为歌词。音乐经过漫长的发展,最后速度加快,乐队与合唱怀着极度兴奋的激情,赞颂欢乐,表现出贝多芬理想主义的梦想——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胜利和欢乐,团结和友爱。
④最后我将介绍奏鸣曲、奏鸣曲式和交响曲等音乐知识。③奏鸣曲是一种由三个或四个相互对比的乐章组成的器乐套曲。
④奏鸣曲式是乐曲的结构形式之一。它是欧洲18世纪下半叶以来,各种大型器乐体裁中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乐曲的结构形式。
⑤交响曲按照奏鸣曲的曲式原则做成的一种管弦乐套曲,交响曲以结构宏大、内容深刻而富于戏剧性。
四、拓展
布置作业:查找“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音乐巨匠的有关资料。
五、总结
通过欣赏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九单元 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
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浪漫派著名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魔王》和《菩提树》。《魔王》是一首戏剧性很强的叙事歌曲。《菩提树》是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第五首歌曲。(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 聆听艺术歌曲《魔王》、《菩提树》,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②引导学生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3.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播放舒伯特的《摇篮曲》,提问歌曲的名字及作者,学生聆听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下面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认识舒伯特,聆听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接下来播放舒伯特视频简介,加深学生对舒伯特的认识。(①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自由艺术家”。遗憾的是,年仅31岁的舒伯特就在贫病中死于维也纳。)
②下面我先给学生讲个故事:②在一个狂风之夜,父亲怀抱儿子骑马飞奔,魔王不断诱惑儿子,试图夺去他的生命,而父亲则焦急地安慰着儿子,但是孩子最终还是死在了他的怀中。之后聆听《魔王》,带着问题欣赏音乐:歌曲中有几个人物?(叙述者、父亲、孩子、魔王);是用什么乐器伴奏的?(钢琴)。分组讨论舒伯特是怎样把歌德诗中的氛围和人物融入音乐中的?学生回答,我来总结(不同的旋律音调表现不同的角色。③在整首歌曲的发展过程里,钢琴自始至终不断疾驰的快速三连音,营造出一种紧张、危急的情绪基调,将这首戏剧性很强的叙事歌曲精炼地统一起来。)
③接下来聆听中文版《菩提树》,之后提问:歌词是谁的诗作?(缪勒);反映什么内容?(流浪汉的心情);用什么乐器伴奏的?(钢琴)下面播放器乐曲《菩提树》,请一位同学配着音乐朗诵歌词,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感受歌曲的情绪。
④之后引导学生讨论: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的特征和音乐创作。(特征:歌词许多是选自文学家的诗作;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曲;伴奏一般都是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对演唱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他被誉为“歌曲之王”)
⑤最后我将介绍“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④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⑤声乐套曲由若干首内容有某些关联的声乐曲组成的套曲,演唱形式有独唱、重唱或小组唱,有乐器伴奏。
四、拓展
课后作业:你还知道哪些些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及中国艺术歌曲。上网查阅资料,听听、唱唱。
五、总结
通过欣赏舒伯特创作的《魔王》和《菩提树》,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九单元 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
第十七节 钢琴音乐的奇葩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七节《钢琴音乐的奇葩》。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肖邦的钢琴曲《C小调练习曲》和李斯特的钢琴曲《爱之梦》。《C小调练习曲》又称《革命练习曲》。《爱之梦》是李斯特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写为三首钢琴曲,题作《爱之梦》。(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 聆听钢琴曲《C小调练习曲》、《爱之梦》,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初步认识有关“练习曲”的基础知识。②在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认识、了解肖邦和李斯特。3.教学重点、难点: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一首周杰伦的《夜曲》,之后提问学生:歌曲中提到的肖邦大家了解吗?接下来由我简单介绍肖邦。(①肖邦,波兰作曲家、钢琴家。在他的音乐里时常流露出一种细腻、柔美、诗意、梦幻般的意境,令人陶醉,因而人们常称他为“钢琴诗人”)
②下面欣赏肖邦的钢琴作品《c小调练习曲》。我将请同学们从速度、力度、情绪等因素来感受《c小调练习曲》的风格,之后提问学生:作品是如何表现出肖邦的爱国激情。学生回答,我来总结:作品的速度飞快,有一泻千里的恢弘气势。《C小调练习曲》后人将它称之为《革命练习曲》。
③接下来认识有关“练习曲”的基础知识(②练习曲是为练习某种乐器演奏和嗓音演唱技术而创作的乐曲;音乐会练习曲是技术练习与艺术创作的结合,成为音乐会上常见曲目的乐曲。《C小调练习曲》就属于音乐会练习曲。)
④下面我们认识一下和肖邦同时代的另外一位钢琴大师,李斯特。李斯特③与肖邦不同的是,除钢琴音乐之外,李斯特还创作管弦乐和清唱剧、合唱等声乐作品,还创立了交响诗。李斯特总体风格是炫技性的但并不是其所有作品都一成不变,下面这首《爱之梦》就是一个典型。下面请同学朗诵《爱吧》,体验原诗意境。播放《爱之梦》。下面提问:作品的情绪是这样的?(④作品优美动听、情绪舒缓,梦幻般的、甜美的爱情主题勾起人们的无限遐想。)之后简介作品:(⑤1850年,李斯特将自己的三首歌曲改编为三首抒情性钢琴小品,总标题为《爱之梦》。其中以第三首最为著名。)
⑤最后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总结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⑥本节的两首钢琴作品,表现了极其不同的情感世界,《爱之梦》中柔美、梦幻般的意境令人陶醉,而《c小调练习曲》悲愤激昂的气势令人热血沸腾。尽情表达人们内心中的丰富感情,这正是浪漫主义艺术的本质!
四、拓展
课后作业:课下搜集肖邦和李斯特的其他钢琴作品进行对比聆听。写一篇听后感,并与同学交流。
五、总结
通过欣赏肖邦的钢琴曲《C小调练习曲》和李斯特的钢琴曲《爱之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九单元 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
第十八节 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八节《标题性交响曲的诞生》。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柏辽兹创作的《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以及初步了解标题音乐的基本特征。①《幻想交响曲》是柏辽兹最著名的交响乐作品,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新颖的构思充分显示了浪漫主义音乐的特色。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通过欣赏《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了解标题音乐的基本知识。②引导学生在聆听、感受、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认识、了解柏辽兹。(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理解作品的音乐主旨和情感。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从欧洲历史上看,标题音乐可追溯到14世纪的狩猎曲,直至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又称《田园交响曲》。但此前的标题音乐仅有标题,而没有帮助听者理解音乐的文字说明。接下来我将提问:有文字说明的标题音乐,当属哪一位音乐家的首创?(法国作曲家柏辽兹)。下面播放柏辽兹生平简介视频,加深学生对柏辽兹的认识。(②柏辽兹是法国作曲家、指挥家、评论家。他的作品体现出戏剧、文学、对柏辽兹创作的巨大影响。他希望用一种标题性的音乐形态,抒发自己从其他艺术中所获得的对人世的理解和情感)
②下面我来介绍作品:③《幻想交响曲》还有一个副标题—“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段”,这个艺术家就是作曲家自己,因而这是一部自传式的标题交响曲。由柏辽兹创用的“固定乐思”是标题音乐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交响曲的五个乐章都有各自的小标题:“梦幻与热情”、“舞会”、“田野景色”、“赴刑进行曲”和“妖魔夜宴之梦”。
③之后我将请音乐课代表朗读柏辽兹为《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所写的标题说明,让同学们体验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下面播放《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舞会”,请学生谈谈它带给你的音乐感受。
④最后我将介绍标题音乐的基本知识。(④标题音乐是一种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曲。在器乐音乐中,“标题音乐”往往与“纯音乐”(非标题音乐)相对应,“纯音乐”意指没有标题说明的器乐形式。)
四、拓展
⑤《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能够引起不同的联想。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发挥想象力,试着为这个乐章编写一段短文。
五、总结
通过欣赏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第二乐章,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九单元 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
第十六节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浪漫派著名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魔王》和《菩提树》。《魔王》是一首戏剧性很强的叙事歌曲。《菩提树》是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第五首歌曲。(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 聆听艺术歌曲《魔王》、《菩提树》,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②引导学生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3.教学重点、难点:(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播放舒伯特的《摇篮曲》,提问歌曲的名字及作者,学生聆听从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下面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认识舒伯特,聆听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接下来播放舒伯特视频简介,加深学生对舒伯特的认识。(①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著名的“自由艺术家”。遗憾的是,年仅31岁的舒伯特就在贫病中死于维也纳。)
②下面我先给学生讲个故事:②在一个狂风之夜,父亲怀抱儿子骑马飞奔,魔王不断诱惑儿子,试图夺去他的生命,而父亲则焦急地安慰着儿子,但是孩子最终还是死在了他的怀中。之后聆听《魔王》,带着问题欣赏音乐:歌曲中有几个人物?(叙述者、父亲、孩子、魔王);是用什么乐器伴奏的?(钢琴)。分组讨论舒伯特是怎样把歌德诗中的氛围和人物融入音乐中的?学生回答,我来总结(不同的旋律音调表现不同的角色。③在整首歌曲的发展过程里,钢琴自始至终不断疾驰的快速三连音,营造出一种紧张、危急的情绪基调,将这首戏剧性很强的叙事歌曲精炼地统一起来。)
③接下来聆听中文版《菩提树》,之后提问:歌词是谁的诗作?(缪勒);反映什么内容?(流浪汉的心情);用什么乐器伴奏的?(钢琴)下面播放器乐曲《菩提树》,请一位同学配着音乐朗诵歌词,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感受歌曲的情绪。
④之后引导学生讨论: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的特征和音乐创作。(特征:歌词许多是选自文学家的诗作;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曲;伴奏一般都是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对演唱技术有较高的要求。他被誉为“歌曲之王”)⑤最后我将介绍“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④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⑤声乐套曲由若干首内容有某些关联的声乐曲组成的套曲,演唱形式有独唱、重唱或小组唱,有乐器伴奏。
四、拓展
课后作业:你还知道哪些些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及中国艺术歌曲。上网查阅资料,听听、唱唱。
五、总结
通过欣赏舒伯特创作的《魔王》和《菩提树》,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十单元 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
第二十节 俄罗斯民族风情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十单元《音响塑成的民族意识》第二十节《俄罗斯风情》。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是格林卡创作的一部俄罗斯化的交响乐作品,《荒山之夜》是俄罗斯“强力集团”之一的穆索尔斯基创作的管弦乐作品。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了解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强力集团”的知识。(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熟悉两首管弦乐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首先播放俄罗斯著名歌星,维塔斯的《歌剧2》,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2)下面播放《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之后作介绍:(作曲家格林卡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被人们称作“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①这是一部俄罗斯化的交响乐作品。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做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接下来只听引子和两个主题,初步熟悉两个主题在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的不同。思考两个主题音乐情绪的变化,分别描写的是怎样的画面?学生回答,我来总结(第一主题由弦乐齐奏的方式奏出,接着是三个变奏。第一个变奏的木管、第二个加进了弦乐器,第三个又增加了铜管乐器。第二个主题欢乐、热闹,表现了俄罗斯人民乐观的民族性格和欢乐的生活情趣。管弦乐《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树立起运用民间素材交响化自由变奏的典范。)
(3)下面欣赏管弦乐曲《荒山之夜》,首先请一位学生朗读作曲家在原稿中的文字说明,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接下来聆听《荒山之夜》,之后让学生谈谈这部作品的音乐风格。下面由我介绍作曲家穆索尔斯基:②穆索尔斯基自幼从母亲学习钢琴,进入中学后从钢琴家赫尔凯学钢琴。后在近卫军士官学校开始作曲。毕业后入御前近卫军。后加入“强力集团”,从巴拉基列夫学习作曲。最后辞去军职,专职写作。穆索尔斯基的创作以歌剧和歌曲为主。
(4)说到“强力集团”同学们知道,除了穆索尔斯基以外的其他人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③“强力集团”又称“俄罗斯五人团”,成员包括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除了巴拉基列夫是专业作曲家,是“强力集团”的发起人,其余四人都是业余作曲家。他们主张用俄罗斯民间音乐中的旋律、音阶等各种因素,创作出具有鲜明的俄罗斯风格的音乐作品)
四、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④柴可夫斯基与“强力集团”的作曲家们生活在同一个时期,但在艺术风格和创作风格上却互不相同,请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他们之间的一些主要区别。
五、总结
通过欣赏管弦乐曲《卡玛林斯卡亚》和《荒山之夜》,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十四单元 文人情致
第二十四节 高山流水志国家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第二十四节《高山流水志国家》。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古琴曲《流水》和《广陵散》。《流水》是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广陵散》曲调优美,变化丰富,是具有叙事性的大型琴曲。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曲的音乐形象,认识其所反映的历史现象、音乐内容及作品的艺术价值。
②初步了解古琴的相关知识。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请学生讲述伯牙钟子期的动人故事。学生的讲述更能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②下面播放《流水》全曲。之后提问学生:此曲描绘了怎样的音乐形象?从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我来总结(①乐曲通过对山泉、小溪、江河、湖海的描绘,抒发了对大自然壮丽河山的赞颂,隐喻开阔的胸襟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接下来让学生带着(乐曲的曲式结构是什么)的问题复听古曲《流水》。(民族传统的“起、承、转、合”结构)
③接下来我将介绍古琴的相关知识:(②古琴的演奏形式主要有琴歌、独奏两种。先秦时期,古琴除用于朝会、典礼等雅乐外,主要在士以上的阶层中流行,秦以后盛行于民间。由于古琴谱的产生,对后世古琴音乐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使中国古代音乐历史进入了一个具有音响可循的时期。)
④听完了伯牙钟子期的故事,同学们还想不想再听一个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战国时期。接下来播放古琴曲《广陵散》,由我做介绍:③《广陵散》描写的是战国时期工匠之子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王的故事。全曲共四十五段,表现了聂政从怨恨到愤慨的情感变化过程,深刻地刻画出他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复仇意志。
⑤之后我将提问学生:从曲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了④其磅礴的气势、庞大的结构、独特的风格。)
⑥最后给同学们播放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中的⑤《梅花三弄》(编钟与乐队)和《十面埋伏》(琵琶独奏)谈谈听后的感受
四、拓展
课后作业:⑥你知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你又知道《流水》这首乐曲伴随“航行者”太空船遨游太空的情况吗?回去收集资料,下节课说给大家听听。
五、总结
通过欣赏古琴曲《流水》和《广陵散》,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十四单元 文人情致 第二十五节 西出阳关无故人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十四单元《文人情致》第二十五节《西出阳关无故人》。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古代歌曲《阳关三叠》和《扬州慢》。《阳关三叠》是我国最古老的琴曲之一。《扬州慢》音调质朴,富于激情,行腔自然,结构严谨。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两首歌曲的音乐情绪,了解所反映的历史现象。②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有关中国古代歌曲的知识。(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体验中国古代歌曲的艺术美感。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出示王维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请同学们抢答作者和诗名并有感情的朗诵。这样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过度语言:这样的千古绝唱,如果谱成歌曲唱出来,那该是一种怎样的效果呢? 下面播放《阳关三叠》全曲。之后提问学生:此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合唱)何为阳关?何为三叠?学生回答,我来总结(①因为诗中有“阳关”与“渭城”两个地名,所以得名《阳关曲》或《渭城曲》;又因其曲式有“三叠”的结构,所以又称为《阳关三叠》。三叠:在当时演唱时将其中诗句反复吟咏三遍,用一个曲调作反复变化,叠唱三次。)
③接下来复听歌曲,感受曲中的“三叠”,之后提问学生:歌曲的音乐特点是什么?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回答,我来总结(②《阳关三叠》是古代文人有感于一位从军朋友的别离之情而写的歌曲,它含蓄地反映了人民在不合理的徭役制度压迫下的哀怨情绪。充分表达出作者对即将远行的友人那种无限关怀、留恋的诚挚情感。)
④接下来,我将提问学生:南宋末年的社会情况是怎样的?我将在音乐的背景下朗诵《扬州慢》,之后,请学生回答:(③姜夔又名姜白石。我国南宋时期著名音乐家和词人。作者路过扬州,眼见此地十几年前曾被金兵骚扰,至今仍是一派凄凉景象,引起作者心中的无限伤感而作此曲。)下面播放《扬州慢》,之后让学生说说听完之后的感受,提问学生歌曲的音调、结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是宫调式,音调质朴,富于激情,行腔自然,结构严谨。表达对侵略战争的厌恶之情)
⑥最后我将介绍有关中国古代歌曲的知识:④中国古代的歌曲艺术经历了诗经、楚辞、乐府、绝律诗、词、曲等不同发展阶段。唐代的诗歌有着严格的音韵格律和整齐的句式。宋词、元曲则以长短句为主,并创造了几个曲调连续演唱的套曲形式。此外,还有用古琴伴奏的“琴歌”,与舞蹈结合的“相和大曲”、“歌舞”大曲等。由于歌曲艺术的发展,也为唐宋以后的曲艺艺术、戏曲艺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拓展
⑤学生听赏当代抒情歌曲《我爱你,中国》,比较与《阳关三叠》、《扬州慢》在风格上的不同
五、总结
通过欣赏代歌曲《阳关三叠》和《扬州慢》,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十五单元 新音乐歌声初放
第二十六节 沈心工与李叔同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访》第二十六节《沈心工与李叔同》。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体操—兵操》《黄河》、《祖国歌》。《体操—兵操》又叫《男儿第一志气高》。《黄河》此歌节奏自由奔放,不受节拍规律的束缚。《祖国歌》这首歌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和青少年,都曾产生过一定的教育鼓舞作用。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内容和旋律中,感受、体验20世纪初我国学堂乐歌的情感表现和风格特点。
(2)引导学生了解沈心工、李叔同的生平及其代表作;进而认识了解20世纪初我国学堂乐歌的产生和发展。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歌曲,了解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作用。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首先播放电影《城南旧事》结尾片段,结合欣赏《送别》歌曲,引导学生了解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学堂乐歌”自然而生。
(2)下面我来介绍学堂乐歌的来历:(①书上179页)
(3)下面播放《体操—兵操》,之后提问学生: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思想?对比欣赏《体操—兵操》和《同桌的你》两首歌曲,提问学生:两个唱段风格上有何异同?更喜欢哪首歌曲?之后复听曲,引导学生学唱。
(4)接下来欣赏《黄河》,首先请学生大声朗读歌词,感受歌词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之后对比欣赏《体操——兵操》和《黄河》 两首歌曲在音域和节奏上有何异同?(《黄河》节奏自由奔放,不受节拍规律的束缚。)之后介绍作曲家沈心工(②书上177页)
(5)下面欣赏《祖国歌》,首先请学生朗读歌词,深刻体会“大国民”的含义,之后聆听歌曲,提问学生:这首曲子有何特点?这首曲子选自中国还是外国曲子?(依曲填词:曲子是现成的,作曲家将现有的曲调,配上新创作的歌词,这是20世纪初最常见的作曲手法。《祖国歌》是依中国民间传统音调“老六板”旋律填词而成的)之后介绍音乐家李叔同:(③书上178页)
(6)最后将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总结,“学堂乐歌”的特点以及对我国近代音乐发展的影响:(④书上179页)
四、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为了让同学们与长辈们在感情上引起共鸣,学唱并与父母或爷爷奶奶共同演唱《送别》和《竹马》。
五、总结 通过欣赏歌曲《体操—兵操》、《黄河》和《祖国歌》,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十五单元 新音乐歌声初放 第二十七节 萧友梅与黄自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十五单元《新音乐歌声初放》第二十七节《萧友梅与黄自》。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歌曲《问》和《渔阳鼙鼓动起来》。《问》音乐舒展自如,亲切淳朴,全曲结构严谨,情绪深沉,压抑之中蕴含着激动。《渔阳鼙鼓动起来》是清唱剧《长恨歌》的第三乐章。(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理解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2)引导学生了解萧友梅与黄自的生平及主要贡献。(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清唱剧《长恨歌》;初步掌握有关清唱剧的基础知识。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复习上节课内容,清末民初,学堂乐歌的兴起。之后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专业音乐活动开始兴起,一些音乐社团,音乐教育机构纷纷建立,出现了一批著名的音乐家,萧友梅.黄自等人。
(2)下面欣赏由萧友梅作曲的《问》,聆听之后提问学生:歌词有什么特点?从速度 情绪上可以把音乐分成几部分?再次聆听《问》,引导学生跟随音乐一起唱,深刻感受乐曲的情怀。之后介绍作曲家萧友梅:(①书上182页)
(3)接下来欣赏清唱剧《长恨歌》的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起来》。首先给同学们介绍《长恨歌》:《长恨歌》原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诗,1932年词曲作者韦瀚章、黄自根据此诗及元曲《长生殿》创作了清唱剧《长恨歌》,共十个乐章。)下面播放第三乐章《渔阳鼙鼓动起来》,之后继续介绍清唱剧《长恨歌》的创作背景(“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又向华北地区进犯,而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因而引起中国人民的极大不满。作者创作了清唱剧《长恨歌》,以讽刺时政。)复听歌曲,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之后介绍作曲家黄自:(②书上183页)
(4)最后和学生一起讨论总结清唱剧:清唱剧包括了独唱、重唱及合唱,用管弦乐队做伴奏。清唱剧与歌剧相比,它没有布景,不需要歌剧演出时的服装、道具,也不需要戏剧式的表演,清唱剧多在音乐会上演出。
四、拓展
在网上查找③“清唱剧”的界定,再聆听第八乐章《山在虚无缥缈间》。请把第三乐章与第八乐章进行对比,谈谈你的感受。
五、总结
通过欣赏《问》和《渔阳鼙鼓动起来》,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十六单元 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
第二十八节 聂耳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十六单元《人民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第二十八节《聂耳》。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金蛇狂舞》和《毕业歌》。《金蛇狂舞》是根据传统乐曲《倒八板》改编创作的一首民族器乐合奏曲。《毕业歌》影片《桃李劫》的主题歌,歌曲生动地表现国家民族危难时刻青年学生的革命精神。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了解聂耳这位年轻的革命音乐家的高贵品格及伟大贡献
②引导学生初步了解20世纪30年代左翼音乐运动对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所体现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首先提问学生,知道国歌的具体名称是什么吗?国歌是哪位作曲家写的吗?由此引出本课课题——聂耳。
(2)首先给学生们介绍聂耳及左翼音乐运动:聂耳:(①书上191页)(②左翼音乐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左翼音乐工作者为骨干并团结爱国民主音乐力量的革命音乐运动。由于左翼音乐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造就了一支革命音乐队伍,对中国新音乐文化的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3)下面播放民乐合奏《金蛇狂舞》,之后提问学生:这段音乐描绘了什么场面?音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③作曲家聂耳根据传统乐曲《倒八板》改编创作了一首民族器乐合奏曲。乐曲表现了江南人民在节日的夜晚赛龙船的热烈场景和欢腾的情绪)。再次播放音乐,提问学生:乐曲中让你印象最为深刻的乐器是什么?金蛇和狂舞指的是什么?金蛇:江面上比赛的龙舟;狂舞:龙舟队争先恐后的竞赛场面。
(4)接下来欣赏《毕业歌》,首先组织学生们共同朗诵歌词,感受国家民族在危难时刻青年学生的革命精神。聆听歌曲,之后提问学生:这首歌的创作背景是什么?(这首歌是电影《桃李劫》的插曲。影片讲述的是九一八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在毕业前他们欢聚一堂时唱了《毕业歌》)
四、拓展
布置作业,④本节的名言是聂耳自己的诺言,聂耳的一生是实现自己诺言的一生,你对聂耳的名言有什么想法,写作小短文,课上交流。
五、总结
通过欣赏《金蛇狂舞》和《毕业歌》,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二篇: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高中音乐全册说课稿【精美整理版 】
【精品】人音版高中(全一册)《音乐鉴赏》 高中音乐全册说课稿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全一册)第一单元《学会聆听》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琵琶曲《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以及讲授音乐的基本要素。①《草原放牧》选自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
《第六悲怆交响曲》是俄国作曲家柴科夫,由吴祖强、王燕樵、刘德海作曲。斯基创作的,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思想情绪,感受音乐的形式要素,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
②初步学习和认识音乐的基本要素和形式要素,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①通过欣赏作品和对音乐的理解,学生能够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艺术作用的。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腾格尔《天堂》的音频,配合草原风光图片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②之后我将提问学生“从他的歌声中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最后我来总结“腾格尔把大草原,他的家乡比喻成天堂,可见他对大草原的热爱,接下来我们再听一个发生在大草原上的故事,这个故事很特别,是用琵琶来讲述的” ③完整聆听《草原放牧》之后,问学生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富有生机和朝气、天真、活泼)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联想到美丽的草原和放牧的生活情景)。然后介绍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②乐曲表现的是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抗严寒、斗风雪、保护集体财产的内容。
④接下来我将有请本班学习舞蹈的同学配合《草原放牧》的音乐,展示几个蒙古族舞蹈动作,意图是加深音乐记忆,培养和激发持久兴趣.,了解作品创作背景与作曲家的性格特征,⑤然后欣赏《第六悲怆交响曲》让学生从社会、文化、历史等多维度中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和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下面有来了介绍柴可夫斯基:(④书上第 6 页)
⑥接下来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和认识音乐的基本要素和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通过对音(⑤书上第 8 页)之后再次聆听
《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乐的理解,向学生提出问题“是哪种音乐形式要素发挥艺术作用的”讨论最后总结
四、拓展
③聆听管弦乐曲《森吉德玛》,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的音乐形象及意境,分析其形式要素上的主要特点及其变化。
五、总结
通过欣赏《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二节 高亢的西北腔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全一册)第二单元《腔调情韵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多彩的民歌》第二节《高亢的西北腔》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地方风格,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②引导学生探究有关民歌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西北民歌的基本特征。(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①引导学生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阿宝《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的音频,配合西北风情图片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之后我将提问学生“《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歌曲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民歌;哪位同学能够用几个词,形容一下这首歌曲的旋律特点”学生回答,我来总结“之所以西北民歌的旋律高亢、辽阔、悠长,这与西北人民长期在高原山川之上演唱有着很大的关系。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北,去感受(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感觉” ③完整聆听《上去高山望平川》之后,分小组讨论: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让你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下面我来介绍“花儿”。①“花儿”是流行在青海、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其基本特点是:旋律高亢悠长,多用假声或真假声结合的方法演唱。④接下来在欣赏《脚夫调》之前,我将有请音乐课代表为大家朗诵《脚夫调》的歌词,由我来介绍“脚夫”这一职业。让同学们带着问题(《脚夫调》的音乐。②“信天游”是流行在情绪是怎样的)去聆听歌曲。之后我来介绍“信天游”陕西、甘肃、宁夏的一种山歌。,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西北 ⑤最后再次聆听
《上去高山望平川》和《脚夫调》民歌的基本特征,我来引导学生按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分辨西北的民歌。
四、拓展
课后聆听歌曲《黄土高坡》。思考为何这首歌曾红遍海内外,家喻户晓,震撼了一代人的心灵。
五、总结
通过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和《脚夫调》,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三节 独特的民族风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全一册)第二单元《腔调情韵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多彩的民歌》第三节。《独特的民族风》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内蒙古民歌《辽阔的草原》西藏民歌《宗巴朗松》和新疆民歌《牡丹汗》以及讲授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特征。(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欣赏几首代表性的民歌,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认识、理解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征。
②认识“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从旋律、节奏特点等方面对三个民族的音乐进行比较。(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聆听这三首民歌,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民歌特征。从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进行比较,认识三个民族的音乐特征。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我将播放刀郎的《敖包相会》、王洛宾的、韩红的《天路》《掀起你的盖头来》这三首歌曲的片段,配合三个民族的风景图片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之后我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分别代表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让他们对本民族的地理、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讨论。然后选出一位代表为大家讲解。③下面欣赏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完整聆听后。我将提问:这首歌曲在旋律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这是属于“长调”歌曲还是“短调”歌曲?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后,我来总结《辽阔的草原》是一首蒙古族长调歌曲。①长调的旋律舒展悠长,节奏自如,句幅宽大,富有浓郁的草原气息。
④之后老师带你们欣赏一首由才旦卓玛老师演唱的西藏民歌《宗巴朗松》。听后我将提问:同学们对西藏歌曲了解多少?给同学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下面我将介绍西藏民歌的特征:西藏被称为歌舞之乡,②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藏族音乐可分为民间音乐、宗教音乐和宫廷音乐三大类,《宗巴朗松》属于民间音乐的歌舞音乐,具有典型的囊玛音调。
囊玛曲调典雅,节奏舒展,与急速热烈的舞曲形成强烈的对比。下面来请同学们列举知道的藏族歌曲:如《唱支山歌给党听》、《北京的金山上》,《高原红》、《青藏高原》等。
⑤接下来欣赏维吾尔族民歌《牡丹汗》。让学生边听边思考问题:该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回答,我来总结:该曲是一首描写爱情的歌曲;主要的演奏乐器冬不拉和手鼓:歌曲的旋律明朗、奔放、感情充沛,歌词寓意深刻。
⑥最后再次聆听《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三首民歌,通过对比欣赏,分辨不同民族的民歌特征。我来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进行比较,认识三个民族的音乐特征。
四、拓展
③聆听歌曲《嘎达梅林》,判断它是属于长调还是短调。
五、总结
通过欣赏《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牡丹汗》三首民歌,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四节 醇厚的中原韵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全一册)第二单元《腔调情韵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山东民琛兑省嗖实拿窀琛返谒慕凇洞己竦闹性稀访缮叫〉鳌泛秃颖泵窀琛睹辖蕹こ恰芬约叭鲜睹窀栌氪醋鞲枨涞那穑私饷窀璧囊衾痔氐恪#ㄍ越滩牡姆治觯业慕萄勘晡韵铝降悖?.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音乐风格。
②认识民歌与创作歌曲之间的区别,了解中原民歌的风格特征。(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中原民歌的体裁及“鱼咬尾”和“起承转合”的创作手法。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语部分: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各具特色的蒙古族、藏族和维吾尔族民歌,了解了这些民族的人民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原大地,感受、体验中原民歌的醇厚韵味和独特风格。中原地处太行山以南,燕山以南,黄河下游,以华北中原为主,温带气候,受季风影响。让我们首先来了欣赏一首在全国广为流传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
(我会让学生带着以下两个问题,欣赏后谈感受)1.这首民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内容和情绪?
2.前句的最后一个音就是后句开头的音,在音乐的创作中叫做什么?先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我来总结:乐句间同音相连,是我国音乐创作中的手法“鱼咬尾”,这首新民歌虽标为“小调”,但由于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带有明显的山歌风格。②下面我将请一位学生讲述《孟姜女》的故事。孟姜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
带给老百姓的只能是痛苦的生活和悲。之后我将对学生提问:惨的命运。接下来完整聆听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这首歌曲的旋律、伴奏和演唱风格有什么特点? ③最后再次聆听《沂蒙山小调》和《孟姜女哭长城》由师生共同归纳民歌的(中原地音乐特点和中原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②书上第 31 页教师补充总结:区民歌的音乐特征:体裁:小调最丰富;调式:徴调式最多、其次是宫调式;音阶:六声、七声为多。)
四、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①比较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旋律,与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的旋律有何异同?想一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五、总结
通过欣赏《沂蒙山小调》和《孟姜女哭长城》两首民歌,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二单元 腔调情韵—多彩的民歌 第五节 飘逸的南国风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全一册)第二单元《腔调情韵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云南民歌《弥——多彩的民歌》第五节《飘逸的南国风》渡山歌》和浙江民歌《对鸟》以及认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了解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并认识南方民歌婉转、流畅、细腻、抒情的风格特征。
②聆听并分析两首民歌的音乐特征,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语言特点等因素,对形成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的原因进行探究,形成较为完整而清晰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①一聆听《弥渡山歌》、《对鸟》两首民歌,感受、体验相同地域、不同风格民歌的形成和特点。②对民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风格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小河淌水》和《放马山歌》的音频,配合南方的风景图片导入,营造氛围,将两首不同风格的民歌进行对比,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之后我将提问学生“《小河淌水》和《放马山歌》这两首歌曲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民歌;哪位同学能够用几个词,形容一下这两首歌曲的旋律特点” 学生回答,我来总结“南方民歌的旋律多表现的婉转、流畅、细腻、抒情”,之后,分小组讨论: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让 ③接下来完整聆听《弥渡山歌》你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
④总结:①《弥渡山歌》的歌词共八句,前六句或兴或比,直到最后两句才切入主题,极具南方的含蓄色彩。歌曲的旋律婉转、飘逸,富有南方山歌的独特风格。⑤接下来我将提问:学生中有没有会说或听过浙江方言的同学。哪位同学能够说上两句。聆听《对鸟》,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尝试用浙江方言演唱歌曲,同时解释乐曲中一些专有名词,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
⑥最后再次聆听《弥渡山歌》、《对鸟》两首民歌,由师生共同归纳南方民歌的基本特征,认识民歌的民族风格及地方风格。(②书上第 37 页)
四、拓展
③分析《对鸟》旋律与当地方言和地理环境间的关系,并讨论其他地区的民歌中有无此类似情况。
五、总结
通过欣赏《弥渡山歌》、《对鸟》两首民歌,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三单元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 第六节 鼓乐铿锵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全一册)第三单元《鼓舞弦动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民间乐曲《锦——丰富的民间器乐》第六节《鼓乐铿锵》、鸡出山》《滚核桃》和《童谣》。①《锦鸡出山》是依据湖南土家族“打溜子”改编的一首器乐曲,乐曲表现了人们热爱生活的乐观情趣。②《滚核桃》是根据山西绛州鼓乐改编的一首作品,表现了农民丰收时的喜悦心情。(④书上 44 页)(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聆听《锦鸡出山》、《滚核桃》,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想象乐曲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②在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理解乐曲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掌握“打溜子”。(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参与打击乐合奏等艺术实践,从中体验其乐趣,了解乐曲的表现方法。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①导入部分:首先播放视频,《鸭子拌嘴》,进行导入,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②之后我将提问学生“你们听出了几种民族乐器?学生回答,我来总结:乐器有 小钹、钗、钹、大锣、木鱼、云锣六种乐器(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之后,分小组讨论: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③接下来完整聆听《锦鸡出山》让你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然后初步引导学生,听辩曲子中的乐器。在复听全曲之后引导学生体会音乐的节奏特点。根据《锦鸡出山》的演奏乐器和乐曲所表现的内容,总结出流行于湖南土家族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打溜子”。
④下面我来总结:③打溜子通常用马锣、大锣、头钹、二钹四件乐器演奏。乐曲内容多描绘动物形象及劳动生活情景。
⑤过渡语言:我国浩瀚的民族器乐曲中有很多丰富的民族打击乐形式,下面再欣赏一首山西绛州的民族鼓乐《滚核桃》。之后引导学生了解、感受乐曲的节奏特点,模仿拍打乐曲节奏,感受乐曲的头、身、尾三部分的不同技法,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农民劳动的情景画面及喜悦心情。下面我来介绍鼓吹乐(⑤书上 45页)。
⑥接下来聆听北京民间乐曲《童谣》,之后提问学生:同学们能听出来这首乐曲是根据北京儿歌转化而来的吗?乐曲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欢快、活泼、诙谐)它以什么形式出现的?(吹歌)。下面我来介绍吹歌:(⑥书上 45 页)。
四、拓展 完成书本拓展与探究中的第四题:⑦“按下列曲谱练习打击乐合奏”
五、总结
通过欣赏《锦鸡出山》《滚核桃》两首民间乐曲,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谢谢评委,说课完毕 第三单元 鼓舞弦动—丰富的民间器乐 第七节 丝竹相和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全一册)第三单元《鼓舞弦动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江南丝竹《中——丰富的民间器乐》第七节《丝竹相和》花六板》和广东音乐《娱乐升平》。①《中花六板》是民间器乐曲牌《老六板》的放慢加花,其旋律清新悠扬,富有浓郁的江南色彩。②《娱乐升平》既保持、发扬了广东音乐的传统特色,又借鉴了一些欧洲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技巧,从而在风格上有所创新和突破。(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艺术魅力,体会其和谐、谦让的社会文化内涵。
②了解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体验其音色特点。(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能听辨、区分有代表性的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
第三篇:高中音乐鉴赏(全册教案)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
第一课时
[基本思路]
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这个时代的学生们,可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歌星,或演唱组合,一开始就发自内心地喜欢听教材内容的人不多。虽然第一节内容较多,但由于师生是第一次见面,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这些内容又上必要的。为此第一节我们计划用两课时完成。[课题]:
学会聆听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 第一课时 [教学年级]:
高中一年级 [教学内容]:
一、学习导言、格言、散文。
二、认识音乐基本要素、音乐形式要素。
三、鉴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牧歌》。[教学目标]:
一、通过《草原小姐妹》小散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二、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
三、聆听《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教学重点]:
一、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教学难点]:
认识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教学过程]:
第一节 音乐与人生 第二课时 [课题]:
学会聆听 音乐与人生 第二课时 [教学年级]:
高中一年级 [教学内容]:
一、《第六(悲怆)交响曲》
二、《长江之歌》 [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认识和熟悉音乐的形式要素。
二、聆听《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通过与《草原放牧》的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
三、听赏《长江之歌》,探究音乐的各形式要素在这首作品中发挥的艺术功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教学难点]:
分析、探究音乐的形式要素在不同的作品中体现出的不同的特点。
[教学过程]:
1动积极性。
第九节现代京剧 江阴市澄西中学音乐组 教学目标:、培养,发展学生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与爱好,激发其参与艺术实践活
2、聆听《雄心壮志冲云天》及《家住安源》,了解唱段内容,感受其情感表现,理解角色的思想感情
3、初步懂得京剧音乐的声腔、板式、伴奏行当以及现代京剧的相关知识。
教材分析:广义地说,五四运动之后直至今天的所有反映现生活的京剧都可视为现代京剧。狭义地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双百方针指导下,通过戏曲改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作的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新京剧
教学重点:
1、京剧音乐的声腔、板式、伴奏、行为以及现代京剧的相关知识。
2、京剧知识在唱段中的作用。教学用具:mp3播放器,音响,音响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李铁梅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同学们知道这个唱段是选自哪部京剧吗?这个唱段跟上节课欣赏的京剧有何区别
吗?(引进了交响音乐,生不刮须,净不构脸)(导入现代京剧)
二、新课教学
1、什么是现代京剧?(书p64)
2、欣赏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雄心壮志冲云天》(1)、介绍作品(《红灯记》的简单剧情)
(2)、欣赏作品(提问:这个唱段主要表现人物什么样的情绪)(3)、分析作品(分段介绍参照教师用书p57)
(4)、请学生注意唱词中一些提示(如二黄导板,原板??)这是什么意思呢?
3、介绍京剧音乐(见书p64页)
4、提问:京剧中除了音乐很有讲究以外,她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京剧的行当,知道有哪些行当吗?(生,旦,净,丑)
5、介绍京剧的行当(提问:李玉和是属于哪个行当?接下来请学生欣赏作品,请学生回答作品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
6、欣赏《家住安源》
(1)、介绍《杜鹃山》简单剧情(2)、欣赏《家住安源》
提问:①《家住安源》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里面运用了哪些唱腔,板式? ②音乐是怎样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老师通过学生的回答分析作品)
7、总结所学知识(京剧音乐、京剧的行当)
8、聆听现代京剧《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及《当你爹心红胆壮志如钢》三个唱段。提问:判断其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中的哪个细类?其唱腔属于二黄、西皮?
9、欣赏了很多现代京剧的作品,接下来让学生亲自尝试一下,学唱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段《甘洒热血写春秋》(男生)和《红灯记》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女生)。要求学生尽量模仿演员的唱法,唱出京味。(学唱的片段可以选适合学生的)
三、课后讨论
1、人们将京剧视为综合艺术,那么京剧艺术的综合性表现在哪里呢?
2、你知道京剧脸谱吗?它是怎样起源的吗?这其中有个很有趣的故事,如果不知道的话,请查阅相关资料,并将故事说给大家听。
3、课后欣赏现代京剧《我是中国人》,判断其中人物所属的行当和所使用的京剧音乐。
第十四节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巴罗克音乐——巴赫的《马太受难曲》的音乐风格特征。
2、初步知道“巴罗克音乐”“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和音乐家巴赫。
二、教学重点:巴洛克音乐、复调和主调音乐,分析《马太受难曲》
三、教学难点:复调和主调音乐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大家先看一下目录,第七到第九单元这几个单元有什么特点呢? 生:
师:这三个单元正是按照先后介绍音乐史上的三大重要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和重要的代表人物——巴赫。
2、巴洛克音乐
师:首先,我们先来说一下这个巴洛克(baroque)。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在意大利语中又是指冲动、夸张、任性、幻想等意义。最初泛指流行于17世纪的一种神奇的、怪异的建筑风格,后来逐渐用来称呼西方艺术风格历史上的一个时期。那人们通常将1600年至1750年这一个半世纪左右的时间,称作西方专业音乐发展史上的“巴洛克时期”。
师:接下来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巴洛克时期的著名音乐作品——《哈利路亚》,同学们思考:这首音乐作品是哪个作曲家的作品?这首音乐作品属于什么类型的音乐作品?它跟什么宗教有关系?
[播放音乐《哈利路亚》]
师:听完了这首曲子,现在我请同学们来回答我刚刚提的问题。这首音乐作品是哪个作曲家的作品? 生:
师:刚刚我们欣赏的这首《哈利路亚》是巴洛克时期著名的德国作曲家亨德尔的作品。在巴洛克时期,还有两位重要的音乐人物,一位就是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巴赫,还有一位叫斯卡拉蒂。接下来我们来回答第二个问题,这首音乐作品属于什么类型的音乐作品?
生:
师:好,我们看一下这两个题目,我们注意一下第二个问题,我问大家它跟什么宗教有关系?那其实这里就已经告诉了大家了,这是一首什么音乐——?
生:宗教音乐
师:对,这就是一首宗教音乐,那第一个问题我们知道了,第二个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它跟什么宗教有关系? 生;基督教
3、巴赫《马太受难曲》(1)、背景简介
师:很好,这是一首基督教音乐,巴洛克时期是一个科学和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基督教十分兴盛的时期。西方宗教音乐又称“圣乐”。宗教音乐有多种体裁,象受难乐、弥撒、经文歌、康塔塔等。著名的德国作曲家巴赫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信仰者,他的创作中,约有75%是宗教作品,因此人们常把他视为最伟大的宗教作曲家。《马太受难曲》是巴赫最伟大的宗教音乐作品。这部作品被誉为“现存宗教音乐的顶峰”“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作品”之一。“受难曲”是为纪念耶苏被钉十字架而写的大型套曲。现在大家打开书本,用一点时间看一下104面的第二段文字。
[阅读]
师:《马太受难曲》共有七十八曲,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1、72、78曲,接下来我们联系故事先来分别欣赏一下。(2)、对比欣赏1、72曲
师:首先我们先来欣赏第一分曲,然后再听72曲,然后你们完成以下的表格。
[音乐]
师:同学们,首先我们来看一下104面和105面的这两行乐谱,分别是1和72曲的乐谱片段,然后给你们两分钟完成表格。生:做题
师:第一分曲是g大调,12/8拍的进行曲式,72曲是c大调4/4拍的圣咏旋律。大家看104面第三段的介绍,这是一个悲剧的序幕,展现了耶苏临刑前被游街示众的场景。在管弦乐队的伴奏下,气势磅礴的双合唱队把人们引入一种悲哀的气氛中。72分曲是一首著名的圣咏旋律,是在耶苏死去之后出现的,将这部宗教悲剧推向了高潮。悲沉的音调营造了耶苏死去后的悲痛气氛??教师帮助完成表格。
(3)、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
师:现在我们来看音乐特点,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两种不同的音乐。复调音乐(polyphony)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曲调以对位法则结合在一起的多声部音乐,主要特点在于各声部都有独立性。而主调音乐(homophony)虽也是多声部音乐,却仅以一个声部为主,其他声部只起陪衬作用。好,接下来我们再分别听这两段音乐的小片段,你们感受一下。看能不能分出各个声部来。
[音乐]
注:在听的过程中教师边引导,模唱听到的各声部,加深学生印象和对复调和主调音乐概念的理解。
师:好,同学们,为了知道你是不是已经理解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小测试,老师会弹两到三个钢琴小片段,然后你们来分辨是复调音乐还是主调音乐,我们现在开始,你们注意听。
[教师弹片段]
(4)、78曲作品
师:好,那关于复调和主调我们就先了解到这里,接下来我们要把《马太受难曲》的最后一部分:“在你的墓前、我在哭泣”欣赏一下。
[音乐]
师:同学们,这段音乐和第一分曲有什么相似和不同之处?你们先思考两分钟。
[思考]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看书本105面第二段文字,然后总结一下。
生:最后的终曲和第一分曲同样是一首双合唱曲,形成首尾呼应。不同的是,原来那悲哀的情绪已不再强烈,一切痛苦皆花作平静的祈祷:“安息吧!安息吧,你那疲惫的圣体!”
4、总结
师:很好,那这一节课我们所有的内容都顺利完成了,接下来,我们了爱看一下书本106面的知识栏,第一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我们已经基本掌握,第二是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是将八度音程平均分为12个相等音程的律制,那还想更深入了解的同学回去后可以自己去找一些相关资料,或者课后可以来找我一起探讨。还有课后的练习大家要花点时间去完成,这一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第十七节 钢琴音乐的奇葩
教学要求:
一、聆听《c小调练习曲》及《爱之梦》,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二、在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认识、了解肖邦和李斯特。
的意境和内涵。
2小调练习曲》)
三、初步懂得有关“练习曲”的基础知识。教学重点:通过分段欣赏和完整聆听《c小调练习曲》,深入理解作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播放《c小调练习曲》。、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钢琴曲的作者和名称吗?(肖邦 《c
二、《c小调练习曲》、简介作者:肖邦
a、请学生谈谈对肖邦的认识
b、老师补充。
2、分部欣赏乐曲。
a、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初步感受音乐的情绪特点。
b、简介创作背景(学生自习书本p121)
1813年9月,肖邦在离开波兰赴法国途中,得知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的华沙起义失败,悲愤之余,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著名的《c小调练习曲》。
c、复听乐曲第一部分,进一步体验音乐的情绪特点,熟悉第一主题。(大屏幕上出示第一主题)
(1)请学生谈谈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它让你联想到些什么?(老师补充:乐曲的第一部分是一个刚毅的、带有英雄性格的主题,左手采用了上下翻腾的琶音的伴奏音型,令人联想到华沙起义的英雄们是怎样与敌人浴血奋战的,也让人感受到作曲家那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慷慨激昂和起伏难平。)
(2)跟琴学唱第一主题。
d、聆听乐曲的第二部分。(大屏幕出示第二主题)
(1)听音乐,感受这一部分音乐的情绪与第一部分有何不同?
(2)学唱主题,从旋律和节奏等音乐要素方面与第一主题进行比较。
(3)再听第二部分,联想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老师补充:这一部分的旋律沉痛悲伤,它好象是人们对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哀悼。)
e、聆听乐曲的第三乐段。
思考:这一部再现了哪一个主题?它象征了什么?(乐曲的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英雄性的主题,它象征着人民的斗争仍在继续,抗击侵略的火焰并未熄灭。)
3、完整地欣赏《c小调练习曲》
4、音乐知识:练习曲
通常练习曲有两类。一类为练习器乐、声乐技巧的专业练习曲;另一类为音乐会练习曲。前一种练习曲多有技能、技巧上的训练目标,音乐会练习曲是由前者派生而来的。它已演变为一种炫技性的、在音乐会上可以演出的艺术作品。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就属于音乐会练习曲。
三、《爱之梦》
1、简介作者:李斯特
2、简介作品
1850年李斯特把自己创作的三首歌曲改编成三首钢琴“夜曲”。原来的三首歌曲分别是《崇高的爱》《幸福地死》《爱吧》。改编后的三首夜曲被汇集成册,曲集统称为《爱之梦》。在这三首曲子中,以第三首为最好,流传也最广。因此,人们通常所称之为《爱之梦》的曲子,实际上是《爱之梦》这部曲集中的第三首曲子。
3、欣赏《爱之梦》(大屏幕显示主题旋律)
a、听音乐,思考:作品描绘了什么样的意境?
b、配乐诗朗诵,通过诗歌与音乐的结合,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
四、总结
本课的两首钢琴曲,表现了极不相同的两种情感。《c小调练习曲》悲愤激昂的气势令人热血沸腾,《爱之梦》中的柔美、梦幻般的诗意令人陶醉,尽情表达了人们内心的丰富情感,这正是浪漫主义艺术的本质。
第二十节 俄罗斯民族风情
教学目标
1、欣赏两首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性音乐作品——《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和《荒山之夜》,学生感受、体验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风格特征。
2、熟悉《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要音乐主题。
3、知道俄罗斯民族乐派的概况,了解格林卡和“五人强力集团”的代表人物穆索尔斯基等。
教学重点
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两个主题,并能在聆听整部作品的时候正确辨别
教学难点
正确视唱《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的主题;依据《荒山之夜》的音乐内容,编写一个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课间播放《图画展览会》的vcd,初步感受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风格)
二、导入
上堂课通过学习捷克民族乐派,了解了“民族乐派”作曲家们善于将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融入音乐创作之中。
三、新课
俄罗斯是一个土地辽阔、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和深厚的宗教音乐传统。19世纪是俄罗斯民主主义呼声逐步高涨的年代。60年代农奴制的废除,更是激发起广大人民的觉醒意识。各个艺术领域的艺术家们呼吁艺术创造要面向生活,面向大众,要表现俄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反映俄罗斯风情。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奠基人是格林卡,被称作“俄罗斯民族乐派之父”。
1、格林卡的生平介绍(学生自己阅读)
2、《卡玛林斯卡亚幻想曲》管弦乐曲
⑴ 俄罗斯交响乐的奠基之作,不但描绘了俄罗斯农村生活的鲜明画面,而且揭示了俄罗斯人民的无尽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体现他们性格的一些典型特征——沉思同健康的乐趣、别开生面的幽默感的结合。
⑵ 作品结构介绍
作曲家采用了两首俄罗斯民歌作主题,写成了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双主题变奏曲。
视唱引子和两个主题,初步熟悉两个主题在性格、体裁、结构、调式等各个方面的不同。
⑶ 欣赏并思考两个主题音乐情绪的变化,分别描写的是怎样的画面?(“拓展与探究第1题”)
引子——乐曲开始简短、饱满而有力。
第一主题又弦乐齐奏的方式奏出,像领唱一样“唱”出缓慢的、抒情的婚礼歌。接着是三个变奏。第一个变奏的木管、第二个加进了弦乐器,第三个又增加了铜管乐器。
第二个主题取材于欢乐、热闹的民间舞曲《卡玛林斯卡亚》,表现了俄罗斯人民乐观的民族性格和欢乐的生活情趣。
最后,像一般的民间舞蹈一样,速度开始加快,声部和乐器增多,好像是越来越多的人参加到这舞蹈中来。但是当情绪达到最热烈的一刻,整个乐队突然静息下来,只听到舞蹈歌曲主题的片段两次从远处传来,然后,全乐队用猛然的一击结束这首乐曲。
3、19世纪中期俄罗斯还出现了一个作曲家小组,称为“强力集团”,又称“俄罗斯五人团”。成员包括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除了巴拉基列夫是专业作曲家,是“强力集团”的发起人,其余四人都是业余作曲家。他们经常在一起分析、评论音乐名作,对作品和创作思想进行交流和探讨,主张用俄罗斯民间音乐中的旋律、音阶等各种因素,创作出具有鲜明的俄罗斯风格的音乐作品。
4、介绍巴拉基列夫、鲍罗丁、居伊、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生平。
巴拉基列夫是专业作曲家,是第一位在作品中体现强力集团创作倾向与风格的作曲家。
鲍罗丁是化学教授,并抽出时间从事音乐创作。代表作《第二交响曲》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鲜明的色彩跻身于19世纪最优秀的交响曲行列。
居伊是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又是海军工程师,曾任陆军工程兵大将。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是其中最年轻的成员,海军军官,后成为专业音乐家。其代表作有交响组曲《天方夜潭》和歌剧《撒坦王的故事》,聆听其中的片段《野蜂飞舞》,感受用单簧管吹奏的野蜂上下盘旋、时近时远的动态。
穆索尔斯基(阅读书本139页文字)并说明课间的音乐便是经拉威尔改编成的管弦乐《图画展览会》,是为纪念好友、杰出的俄罗斯画家和建筑设计家哈尔特曼而举办的“哈尔特曼遗作展”上,穆索尔斯基从展览中受到启发,决定创作一部钢琴组曲,用音乐语言来再现哈尔特曼部分作品的内容,以表达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5、《荒山之夜》
⑴ 学生阅读作曲家在原稿中的文字说明以利于理解这个作品:来自地下深处的非人声的轰鸣,黑暗幽灵的出现,以及随后黑暗之神的登场。对黑暗之神的颂赞和阴间的祭奠。狂欢作乐。在狂欢作乐最热闹时,远方穿来乡村教堂的钟声,这声音驱散了黑暗幽灵。清晨。⑵ 视唱主部和副部的第一、第三主题。
⑶ 欣赏《荒山之夜》的vcd,感受、体验其音乐风格,完成“拓展与探究第2题”,根据上面的文字说明编写一个神话故事,并互相交流。
四、总结
亚洲神话般的背景渗透进了俄罗斯音乐,使俄罗斯民族乐派有了东方魅力的国际影响,比如还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管弦乐作品《舍赫拉查达》,鲍罗丁的《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等都是被誉为异国情调的民族主义音乐,当然还有威尔第的《阿依达》,普契尼的歌剧《图兰朵》等,都是这一风格范畴的经典之作。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搜集欣赏。
第十三单元 第23节 爵士乐
教学目标:
1、了解、接受多元音乐文化,开阔学生视野。
2征。
3础。
、通过中外爵士乐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体验爵士乐音乐的风格特、激发学生练习爵士乐的兴趣,为进一步欣赏和表演爵士乐打下基教学重点:爵士乐的风格特征。教学难点:爵士乐节奏练习。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组织教学。
二、导入---对比欣赏歌曲《茉莉花》――引出“爵士乐”。
三、新课:
1、请大家谈谈对“爵士乐”的印象。
2、教师简介爵士乐的起源,解释“布鲁斯”和“拉格泰姆。”
3、常见爵士乐器的简介。
4、欣赏《南部之子》
注意:a乐器演奏部分以什么乐器为主奏?(引出迪克西兰爵士乐)
b伴奏部分强弱有什么规律(打破传统强弱规律)
5、欣赏《不知为何》,注意乐曲是否容易唱?(引出连续切分)
6、爵士乐的风格特征归纳。
7、学生用电子琴弹奏音乐片段,体会爵士乐风格。
8、学生分声部练习与多声部练习节奏。
9、爵士乐在中国的发展与现状。
10、学生即兴表演舞蹈或律动。
四、爵士乐的价值及影响。
五、小结、下课。
资料:《南部之子》是一首由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演奏并演唱的爵士音乐。乐曲速度稍快,表达演奏者愉悦的心情。乐曲开始的前半部分和结尾部分是以小号为主的爵士乐队演奏,当中穿插一段演唱。歌词:在南部有位青年人,英俊潇洒,平时穿着打扮犹如国王一般,是当地女性崇拜的偶像。青年人热爱音乐,把音乐视为生命。人们都把他称为“南部之子”。
《不知为何》是一收由诺拉/琼斯演唱的爵士音乐。在以钢琴和大提琴为主的爵士乐队伴奏下,歌声徐缓、缠绵,曲调松弛、怡然、略带忧伤。散发着一种特有的民谣的清新韵律。诺拉/琼斯的演唱音色优美、清新亮丽。
路易斯/阿姆斯特朗(1901-1971)著名的美国黑人爵士音乐家,被称为“爵士乐之父”。表演热情洋溢、诙谐机智。诺拉/琼斯(1979――)具有“爵士公主”之称,她的演唱融合了爵士音乐、乡村音乐、流行音乐等多种音乐风格。演唱专集《不知何故》曾在2003年第45届格莱美大奖上获8项提名,并获唱片、最佳单曲、最佳新人、最佳流行女歌手、最佳流行乐演唱专集、最佳非古典录音工程专集、古典制作人8项大奖。她史无前列地夺得了格莱美所有的四项最重要的奖项。
爵士乐(jazz)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的黑人音乐,后来传入城市风靡美国,并成为世界性的流行音乐。爵士乐是美国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音乐。独特的音乐语言、极具个性的灵活的音乐演奏,时而低沉忧伤,如泣如诉;时而强劲高亢,激动奔放,给人深刻的精神体验和心灵的喜悦。
爵士音乐来源于布鲁斯。布鲁斯是17――18世纪,黑奴怀念故乡和亲人,常常唱一种哀歌表达他们痛苦的心声,由于蓝色在美国被看作是忧郁的色彩,这种悲哀的歌曲,统称布鲁斯。
拉格泰姆钢琴音乐是爵士乐的另一个起源。它从非洲民间音乐发展而成。音乐带有幽默、欢乐、活泼的情趣。乔普林被人们誉为“拉格泰姆之王”。
迪克西兰爵士乐始于20世纪初,它吸收了“布鲁斯”音乐和“拉格泰姆”音乐的成分,形成一种由小号领奏的小乐队即兴演奏特色。最著名的代表就是路易斯/阿姆斯特朗。
自由爵士乐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不同于以往爵士乐,在和声、旋律方面没有太多的限制,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可以自由、大胆、随心所欲地发挥。它强调音乐本身的强度与张力,加入大量的不协和音,把非洲、印度、日本及阿拉伯等不同音乐融合到一起,采用印度的西塔尔琴、塔部拉双鼓、扩音“拇指钢琴”,以及大量的电子音响设备和打击乐器。它一出现,就受到广大爵士音乐家和爵士迷的喜爱。自由爵士乐队20世纪爵士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爵士乐在我国的历史。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就曾出现过相当规模的爵士乐演出和一些颇具水准的爵士乐音乐家。那时主要是为舞厅伴舞。80年代末以来,爵士乐在中国复兴,并赢得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
第24节 高山流水志家园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琴曲《流水》的欣赏,感受、体验其音乐中的绘景抒情。
2、初步了解古琴音色特点及古琴文化的悠久历史,让学生了解古琴音乐在一个很大的层面上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中的一种品质——曲风文雅,意境高远的审美意识。
3、通过对我国古代音乐《流水》的欣赏,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热爱民族音乐,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聆听、感受、体验音乐。
教学难点:了解音乐中绘景抒情的审美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音乐用《广陵散》片断
一、欣赏与体验
1、聆听音乐《流水》
思考(学生讨论、回答):
a、聆听作品的同时,请你用给音乐命题。(点题)
b、作曲家是通过哪些手法来描绘景象的?
c、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曲子。(古筝与古琴对比)
2、师生合作归纳 :
音乐具有绘景写意的审美功能。
作曲家借助音色模拟、节奏模拟等手法,模拟、表现自然界音响,以此引发人们想象和联想,达到绘景写意的目的。
3、介绍古琴文化的悠久历史及部分古代乐器
4、介绍音乐故事:《高山流水遇知音》(略)
5、作品分段欣赏与分析
(音色三种,即散音、泛音、按音。散音浑厚如钟;泛音玲珑剔透;按音或虚或实,或清越明净、或沉浑洪亮,变化异常。琴音韵独特,空灵苍远,古朴幽深,极具沧桑感。乐曲充分运用“泛音、滚、拂、绰、注、上、下”等指法,描绘了流水的各种动态。)
6、完整欣赏作品,感受、体验音乐中的绘景抒情的特征。
(它以抒情性的曲调为主,模拟性的描写为辅,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形象描写了涓涓流动的山泉和小溪,刻画了洋洋流水奔腾入海的壮观景象.把富有无限生命力的自然现象人格化了,实际上是人们崇高感情的升华,表现了一种胸襟开阔、百折不回的思想境界。)
二、讨论与探索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音乐能否表现出具体的情景?(音乐有一种似似而非的魅力,好象是?)
三、总结与拓展
1、总结:音乐是以旋律、节奏、音色等来表达作曲家及演奏人的思想情感。音乐能够把诸如快乐、安详、激动、悲伤、活泼、庄严等的情感传达给听者,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音乐能不能表达具体的事物?像高山、流水。应该说也是可以的,不过没有文字那么确切。音乐表达的手段是“声”,所以,凡是描写有声的事物,比较能够写得像。(《百鸟朝凤》、《赛龙夺锦》)这些音乐称“描写音乐”。音乐还能够描写比“高山流水”更为复杂的事物。《十面埋伏》《图画展览会》等。但这些作品,听者都需要先知道内容,才能够把内容体会得具体。当你已经知道那些音乐的内容,又多少习惯音乐的表现方法,就能够听得出那些音乐中生动的形象了。
2、“《流水》遨游太空”的故事: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这是否可以作为与地球以外的人勾通的一种语言呢?人们在思考,也在尝试:1977年8月,美国发射了??
3、结束语:
我国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音乐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瑰宝。古琴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是中国最古老、深邃、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形式。琴被视为“八音之首”。古琴是我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化身。早在春秋时代,古琴就成为文人的必修乐器。古琴音量不大,非常含蓄,颇具君子谦和之风。曲风文雅,意境高远。
课题:文人情致---高山流水志家园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文人情致”单元第一课时,选用的是中国古代音乐中代表性的器乐作品:古琴曲《流水》和《广陵散》,这两首作品反映了古代音乐中的一种品质—曲风文雅,意境高远。本课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古琴曲的音乐“清、微、淡、远”风格特点,通过欣赏,学生可以了解古琴曲中各种不同音色特点以及多种指法的运用特色,赋予音乐丰富的表现力,意境幽远而有古朴性。课前选用古琴主奏的音乐《阳关三叠》入手,教师用声情并茂的歌声,创设音乐情境,高一学生对唐诗----《阳关三叠》中的歌词并不陌生,可以激起学生已有的认知,引出课题----文人情致。聆听《流水》的部分音乐,结合课本和课件文字相关提示,初步感知古琴的韵味。重点欣赏《流水》,通过引导学生用唱一唱主题音乐,对比不同风格的音乐等方式参与欣赏,进一步从感性到理性,加深对古琴曲的音乐风格特点的印象。最后的环节主要拓展学生对中国十大古乐和古代乐器的知识面,告诉到学生正确聆听音乐的方式方法,做到学有所获。教学内容:
1、古琴曲《阳关三叠》
2、古琴曲《流水》
3、筝曲《高山流水》
4、琵琶与乐队《十面埋伏》
5、编钟与乐队《梅花三弄》 教学目标:
1、课前欣赏古琴《阳光三叠》音乐片段,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听辩乐器,导入课题。
2、浏览性欣赏《流水》部分音乐,初步了解古琴音乐风格特征,了解作品表现的内容。
3、重点欣赏古琴曲《流水》,进一步知道古琴中泛音,按音等音色特点及滚拂指法的运用,体验并感受音乐的表现意境。
4、对比欣赏筝曲《高山流水》,简单说说两首作品不同风格特点。
5、拓展性欣赏《梅花三弄》及《十面埋伏》等音乐片断,了解中国十大古曲以代表性的古代乐器。教学重点:欣赏古琴曲《流水》,对古琴曲音色特点的分辨。
教学难点:理解乐曲表现的意境,对古琴曲的音乐“清、微、淡、远”风格特点的把握。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 课前播放古琴曲《阳关三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问:说出主奏乐器是什么?
导入语:古琴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之一,琴被视为“八音之首”,贯众乐之长,统大雅之尊,古琴是文人必修的乐器,也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化身。千百年来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诠释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2. 首先聆听《流水》音乐,简单说一说你对古琴音乐的印象。
课件提供关键词:古琴音乐意境特点:清:清晰,清纯;微:细腻,精致。谈:自然,空灵;远:意境悠远,意外有意。
3.课件打出:古琴图片,文字简介: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又称“七弦琴”,音量不大,非常含蓄,颇具君子谦和之风,音色有三种:散音,浑厚如钟;泛音,玲珑剔透;按音,或实或虚,清越明亮。(琴音韵极佳,空灵苍远,古朴幽深,极具沧桑感)(设计意图:因学生对古琴曲的音色特点很陌生,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聆听《流水》音乐片断,大致了解内容,初步了解古琴音色特点)
二、第二部分
导入语:接下来我们将重点欣赏古琴曲《流水》,进一步了解古琴是通过那些手段来表现这一独特韵味的。请同学们讲一讲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师补充: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巍巍乎,若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乎,若江河”,伯牙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子期既死,伯牙绝弦,隐身不复鼓)
1、聆听全曲,问题设计: 全曲速度、力度发生怎样的变化?
2、分段聆听:
(1)唱主题音乐,见课本谱例(2)聆听并分辨音色特点
介绍主要指法:右手:挑、勾、剔、抹、滚、拂等;
左手:吟、揉、绰,注、进、退等;
(3)简单了解古乐谱从文字谱到减字谱,进而发展到简谱的过程。(3)聆听第三部分,思考:主要的演奏指法是什么?
讨论音乐所表现的是实景、实情?
3、复听音乐,体验音乐意境: 问题设计:讨论音乐所表现的是实景、实情?
导入语:1977年8月20日,美国发射了“航天者”宇宙飞船,携带了一张特别的名为“地球之音”的镀金唱片,其中录《流水》,科学家希望这首琴曲能在漂渺无限的太空中为地球上的人类找到天外的知音。
4、对比欣赏筝《高山流水》,体验并讨论两者之前的异同点,你喜欢哪个版本,说说理由。
多媒体出示:古筝图:文字简介: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老师引导为主,学生将以唱、想、议、思等学习方式,让学生逐步走进古琴曲的意境中,在分段欣赏的基础上,了解古琴的音色特点及不同指法演奏特色,加深对琴曲的印象。)第三部分:拓展欣赏,了解:中国十大古乐和古代乐器音色特点
多媒体展示:中国十大古乐曲:《高山流山》、《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打★除外,其余均为琴曲。
1、听《十面埋伏》片断,说说主奏乐器,音色特点。
2、听《梅花三弄》片断,说说主奏乐器,了解编钟。多媒体展示:编钟图:简介:我国古代的打击乐器,被称为“歌钟”,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
最后小结:中国的古代音乐,曲风文雅,意境高远,值得大家一听,聆听、聆听、再聆听,你会从中获得许多,不信,你可以试试,让这些音乐能够相伴你左右,为你的生活、学习添加色彩,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到google或百度网站,输入你想听的作品的曲名,你就可以享受音乐,当然,mp3也非常适用你聆听。
(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能力,告诉他们正确的方法和聆听音乐的习惯,帮助他们建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为其终生喜欢音乐奠定基础。)第四部分:教学后记
1. 学生对本节内容虽然不太熟悉,充分运用多媒体图文及录象的相关内容介绍,学生对古琴文化产生了相应的兴趣,特别是对于古琴的 指法特点和音色的了解,学生基本能够听辩出音色特点。如果现场能够有古琴的话,或许效果会更好。
2. 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将古筝曲和古琴的音色加以对比,使学生了解到古琴的古朴、空灵和深邃,对古筝优雅婉转的音色更是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可以了解到二首作品不同的风格特点。
3. 值得反思的是要在“师生互动”上下足功夫,问题的设计要更明确,更有指向性。真诚希望各同仁提出宝贵建议!
师一起辅导学生完成这个社会调查。
第二十八节 聂耳(第二教学设计方案)
一、学习目标
(一)聆听《金蛇狂舞》,学唱《毕业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作品所表现的社会生活内容,进而知道其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
(二)在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重新认识聂耳音乐创作的艺术性与革命性。
(三)初步了解20世纪30年代左翼音乐运动对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四)了解“螺蛳结顶”这种民族器乐创作手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学习演唱《毕业歌》并体会歌曲表达的时代精神。
2、通过欣赏《金蛇狂舞》感受中华民族器乐曲的艺术魅力。
(二)难点:
了解“螺蛳结顶”这种民族旋律写作方法。
三、教学内容的安排
(一)学习《金蛇狂舞》并了解聂耳简单生平及简单的歌曲创作背景。
(二)学习《毕业歌》并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时代精神,及它所产生的巨大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通过探究与拓展初步了解20世纪30年代左翼音乐运动对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建议
(一)学习《金蛇狂舞》并了解聂耳简单生平。
(二)学习《毕业歌》并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时代精神及它所产生的巨大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三)通过探究与拓展初步了解20世纪30年代左翼音乐运动对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一)利用教材配套课件所提供的教学资源但一定要结合教师本节课教学安排重新组合。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广泛搜集网络中的素材。
六、教学过程
七、教学评价
1、能有感情跟琴演唱《毕业歌》。
1、通过课堂即兴创作体验“螺蛳结顶”这种民族器乐创作手法。
2、通过填充列表检测学生了解聂耳创作歌曲的情况
3、通过师生互动交流了解学生对20世纪30年代左翼音乐运动对我国新音乐文化发展影响的掌握情况
第三十节 《祖国颂歌》教案
江阴市璜土中学音乐教研组
一、教学内容:
1、音乐欣赏:《忆秦娥·娄山关》
2、音乐欣赏:《谁不说俺家乡好》
3、音乐欣赏:《我和我的祖国》
4、音乐欣赏:《祝酒歌》
5、音乐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二、教学目标:
1、聆听《忆秦娥·娄山关》、《谁不说俺家乡好》、《我和我的祖国》、《祝酒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反映的时代特点及社会内容,进而了解当代创作歌曲的基本特征。
2、在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掌握艺术歌曲及群众歌曲的基础知识。
3、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专业创作歌曲的繁荣景象。
三、教学准备:
1、钢琴、视听音响设备(卡座、dvd等),磁带、音乐光盘、电脑等音乐多媒体教学设备。
2、投影设备:投影仪,幻灯机等。
3、有关教学图片资料:全山石《娄山关》,群众歌曲类大合唱资料,艺术歌曲类著名作曲家,舞台演唱等资料。
四、教学过程:
1、教师播放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学生在抒情流畅的圆舞曲节奏风格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欣然入座。
2、教师提问:请问同学们是否听过老师播放的这首歌曲?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音乐情绪?(曲调流畅,激越、抒情、歌词真挚,亲切感人)这首歌曲的主题是什么?你听过有什么样的启发?这首歌曲属于什么艺术形式?(教师:这首歌曲创作于1986年,表达了中华儿女
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表现了人民对祖国满怀深情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歌曲为二部曲式结构,圆舞曲节奏风格。使人听了有一种发自心灵深处的爱国情感的升华。这首歌曲属于声乐艺术中的群众歌曲)。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209、p212,作以补充。
3、教师简析音乐知识: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
教师讲清定义后,特别说明:群众歌曲和艺术歌曲都是不同的国家,在一种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有时,很难严格地将它们区别开来。一般来说群众歌曲多为分节歌曲,群众歌曲的音乐通常是概括表达歌词的思想,而艺术歌曲则词曲紧密、细致地结合在一起。
4、教师投影图片:全山石《娄山关》,请同学们对比聆听独唱与合唱《忆秦娥·娄山关》,体验用不同形式演唱毛主席诗词的不同艺术效果。并感受音乐风格是什么?(悲状美)音乐中心意境是什么?(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5、欣赏女声独唱《谁不说俺家乡好》,请同学们感受其音乐情绪,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并请同学们学习演唱《谁不说俺家乡好》,以歌声抒发赞美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感情。学会之后,用卡拉ok形式来演唱《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师:这是电影《红日》中的插曲。作于1961年。它吸取了山东民歌的音调,曲调优美、委婉。歌词朴实无华,通俗生动、真挚深情,唱出家乡好、解放军好及解放区好的思想内容,表达了解放区军民对家乡自然风光和鱼水深情的由衷赞颂。歌曲为一段体,六声徽调式。民歌风格)。
6、欣赏著名作曲家施光南的作品《祝酒歌》,请同学们感受其音乐情绪,认识歌曲的体裁及风格。并请同学们随着《祝酒歌》录音,小声地唱一唱,体验歌曲表达的胜利和喜悦之情。请同学们尝试用卡拉ok形式演唱《祝酒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现学生歌唱的才能与乐趣。(教师:这首歌曲作于1977年。歌曲表现了粉碎“四人帮”举国上下,亿万群众欢庆十月胜利,沉浸在喜悦之中的情景。其音调糅合了多种民歌风格的素材,既有江南民歌的风味,又有新疆、西藏的民歌词,既有抒情歌曲、舞蹈音乐的风格,又有进行曲的特点。在词曲中还运用了不少戏曲、曲艺的手法。这样确实能体现亿万人民普天同庆的场面。此歌1980年被评为优秀群众歌曲)。
7、布置课后作业。教材p213页拓展与研究第五题,使学生们对本节的标题—祖国颂歌,有更深刻地理解。
8、本节课堂小结。(教师播放背景音乐《祝酒歌》,学生在欢快、热情的音乐声中下课,走出教室)。
第十七单元 第三十二节 歌剧艺术
教学目标:
1、通过几部经典歌剧和舞剧的对比欣赏,让学生了解歌剧是一门融诸多因素于一体的却又相互有别的综合艺术形式,激发他们认识传统歌剧的兴趣和欣赏经典歌剧的能力,启发学生从审美角度认识歌剧的时代价值。
2、通过歌剧选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和《这一仗打得真漂亮》聆听,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知道歌剧音乐在歌剧中的 作用;了解我国新歌剧的基本特征。教学内容:
1、《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选自歌剧《小二黑结婚》
2、《这一仗打得真漂亮》选自歌剧《洪湖赤卫队》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歌剧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
2、重点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曲,熟悉部分唱段。
教学难点: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理解歌剧音乐 教学教具:钢琴、音乐影视资料、歌曲乐谱及画纸等。教学过程: 组织上课。
一、设问导入。(5分钟)
师:在你们的印象里,歌剧是什么样的?你能说出几部歌剧的名字吗?(学生讨论)那么歌剧到底是什么呢?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几段录像,看看你们能否分辨出哪首是歌剧?
分别播放舞剧《天鹅湖》、歌剧唱段《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第一段、音乐剧《猫》和话剧《雷雨》录像片段。师:哪一首是歌剧?
生:《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师:你们作出如此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生:歌剧是以唱为主。
师:你们说的很对,那么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了解我国的歌剧艺术,感受我国歌剧的艺术魅力。板书课题:中国歌剧艺术
二、感知与认识。(31分钟)
1、播放《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第二段录像片段。
师:你能看出这段录像里包含哪些艺术种类吗?
生:音乐、文学、戏剧、美术。。。。
(歌剧构成的要素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现存的绝大多数艺术品种——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等综合艺术形式)师: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歌剧唱段,就综合形式和综合方法作进一步来了解。
2、欣赏《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第三段录像片段。
师:这段选段里有没有对白?
生:没有。
师:在歌剧这一综合艺术中,各类艺术是否平分秋色?
生:不,音乐占主导地位。
师:在这首歌曲里,音乐中除了歌唱外,还有什么?
生:器乐音乐。
师:歌剧里,声乐和器乐是否平分秋色?
生:歌唱最为重要。
师:歌唱在歌剧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生:表现作品、推动戏剧发展。
师:通过刚才聆听,你认为歌剧在演唱上具有怎样的风格/
生:民族唱法或者美声唱法。
师:这首歌曲里有没有舞蹈?
生:没有。
(可见,舞蹈并不是必要的,即便有,也是一种色彩性、过度性的)
师:歌剧的舞台美术给你的印象如何?
生:感觉好美、好真实。。。
(歌剧里的舞台装置、布景、灯光、服饰、道具等追求写实风格及历史文化依据的可靠性、真实性)
师归纳:歌剧的综合建立在主次分明,严密有序的基础上,音乐在歌剧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
3、学生随录音演唱《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第三段,感受音乐情绪。
师:这首歌曲具有怎样的风格?
(学生根据课本上p223材料回答:具有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引出:我国歌剧创作过程及特点。
教师介绍我国新歌剧简况。
1、创作过程:探索阶段(1919-1944)、奠基阶段(1944-1955)、深入阶段(1956-)。
2、特征:反映群众的斗争生活,创造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性格唱腔,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和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既有时代特点
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下面这首作品就是我国文艺工作者为了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大胆探索,创作了深受群众欢迎的经典新歌剧:《洪湖赤卫队》
1、学生阅读课本中p225材料,结合播放歌剧《洪湖赤卫队》录像片段,了解歌剧情景。
2、播放《这一仗打得真漂亮》录音。
问题:
1、这首歌曲演唱形式是怎样的?(有领唱、合唱、齐唱)
(可见,歌剧中的声乐演唱形式很多,有独唱、合唱、重唱、某些段落还有接近说白的朗诵)
3、歌曲具有怎样的风格特征?(浓郁的湖北地方特征)
(音乐主要吸取了湖北地方民间音乐,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乡土气息和个性化的音乐形象)
4、你听了这首歌曲,你的心情怎样?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
师归纳:歌曲的情绪风趣、幽默、活泼、开朗,演唱坚定有力,表现了赤卫队员们乐观、开朗的革命精神风貌。音乐朴素开朗、激昂坚定、将主人公韩英、刘闯革命的坚定意志表现得淋漓尽致。
5、生演唱第二段领唱、齐唱部分。(把学生分成两组,以一领众合的形式演唱)再次体验战士们取胜的喜悦心情和乐观开朗的精神
面貌。
三、拓展与创造(8分钟)
师:歌剧《洪湖赤卫队》是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一部经典作品,歌剧里有许多的经典唱段被广大劳动人民所喜欢、熟悉。同
学们,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唱段吗?
生:《洪湖水浪打浪》、《小曲好唱口难开》等。
师:下面就请你们用各自喜欢的表达方式来演绎这首《洪湖水浪打浪》,好吗?(提供歌谱)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分成四组:
a、舞蹈组同学随音乐即兴起舞。
b、部分学生随音乐模仿划船动作。
c、《洪湖水浪打浪》部分学生随音乐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d、《洪湖水浪打浪》部分学生用绘画的形式把歌曲中表现的景色画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表现要求学生自评,师生互评)
课堂小结:(1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歌剧艺术,让我们了解、感受了我国歌剧艺术的魅力;通过两部经典歌剧唱段的欣赏,体验、了解了歌剧中所刻画的人物性格,歌剧音乐在歌剧中所起的作用;更让我们知道了我国新歌剧创作特征:反映群众的斗争生活,创造具有鲜明的形象和性格唱腔,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和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经验,既有时代特点又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特征。今天,我们走近了歌剧,让我们真正地感受了我国歌剧的艺术魅力,所以,我们要热爱我国的民族音乐,热爱歌剧艺术。
教学构想:
对于欣赏歌剧,学生的心理难免存在一种畏难情绪:歌剧是一门可望不可及的艺术,太古典也太深奥,并且学生平时接触歌剧也不多。因此用歌剧、舞剧、话剧、音乐剧作为选择来导入,意在打破这种心理定势,让学生在较为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易于把握的对比欣赏由浅入深地进入到歌剧的艺术领域。在大量浏览、设问、演唱和重点欣赏相结合的基础上设计了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特点,共同演绎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的环节,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展示了学生的才能,又是对歌剧艺术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升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对歌剧艺术的热爱,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表现和倾听的能力。
第四篇: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1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3年级5册第二课《草原上》。对于本节课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四个大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说教材:
1、教材分析:《草原上》这首歌曲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歌曲的第2至第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2、教学目标
在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导下,根据课程标准中:“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结合教材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用稍快、甜美的情绪唱好歌曲《草原上》,2)欣赏《草原放牧》,深入感受内蒙古风土人情。3)即兴编舞,表现对草原的赞美之情!
3、教学重点:根据三年级学生掌握知识的进度、能力、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用稍快的速度、甜美的声音演唱《草原上》。
4、教学难点是:一字四拍处的拖音。
第二方面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为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享受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采用教唱法,以唱为本,将情贯穿始终;运用闭目听赏法,让学生感受音乐,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法,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都具有自信心,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中力求将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学生在多听、多唱、多想、多做、多动的环境中学习这首歌曲,在课内运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采用了舞蹈律动法、主题唱奏法、模仿表现法、综合活动法、自主活动法,以激发学生内心的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中,在感兴趣、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感受和体验到音乐的美。
第三方面说教学程序: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为五大环节:
(1)课前音乐律动、组织教学;
(2)创设氛围,激趣导入;
(3)学习歌曲,适度表现;
(4)艺术加工,培养自信;
(5)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一)课前音乐律动,课前组织
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我采用让学生在《草原上》的旋律音乐伴奏下,律动进教室,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先入为主地让学生对《草原上》旋律音乐有一个整体感知。
(二)创设氛围,激趣导入3分钟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巧妙的导入是一堂成功的音乐课所不可缺少的,同时导入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本节课,我这样设计课题导入:“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老师在新歌《草原上》的音乐伴奏下,告诉学生蒙古族孩子龙梅和玉荣小姐妹为了保护集体的羊群而与暴风雪搏斗的英雄事迹,动情地讲述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得到启发,并激发歌曲学习兴趣。
(三)学习歌曲,适度表现15分钟。本环节我设计如下:
1、利用课件播放歌曲《草原上》,学生初步聆听歌曲,初听歌曲情绪,感受蒙古族歌曲风格。
2、再次聆听歌曲《草原上》,让学生说说蒙古大草原上都有什么?
3、教师出示歌曲《草原上》歌词卡片,学生跟老师进行节奏念白,提示:做到高位置、轻声。为正确演唱歌曲做准备。
4、教师跟伴奏范唱歌曲,大屏幕出示歌曲旋律及歌词。并让学生听出歌曲是几拍子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多次聆听音乐和学会静静的聆听是学唱歌曲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此基础上,我利用多媒体及歌词卡片,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倾听音乐,以防止学生漫无目的听和精力不集中!)
(四)艺术加工,培养自信12分钟
会唱一首歌很容易,但唱好一首歌却常常容易被我们忽视,如何达到音乐课程标准中:“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陶冶”呢?我将鼓励学生把自己独到见解说出来,并用自然的优美的声音表现出来,同时我还将运用评价的积极作用,利用小粘贴或小红星奖励和鼓励表现优秀的同学和进步大的同学,增强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敢于表现自我。本环节我这样设计:
1、让学生用“lu”跟录音模唱整首歌曲。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旋律视唱。
2、师生接龙唱歌,教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
3、教师弹琴,学生完整唱歌曲一遍,教师随时纠正学生唱错的地方,突破难点乐句。
4、放录音,指导学生戴头饰表演唱《草原上》。
(本环节设计意图,我根据胶南市双主”活板块唱歌课教学模式精心设计,通过让学生多次聆听音乐的基础上,采用听唱法、接龙法、模唱法、表演唱等多种教学形式,突破歌曲难点教学,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唱!并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本节课这种教学模式设计非常适合3年级小学生音乐课堂!)
(五)拓展延伸,情感升华10分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师必须紧紧抓住学生的情感,将课堂创设成一种具有音乐性,情感性的音乐情境,使音乐审美教学始终带有浓郁的情感色彩。因此,本环节我设计如下:
1、首先让学生回顾老师刚上课时讲的故事“草原英雄小姐妹”,然后教师简单讲解器乐曲《草原放牧》,是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其中的一段。让学生对欣赏曲《草原放牧》产生听赏兴趣。
2、初次欣赏《草原放牧》,让学生感受草原放牧时的欢快情绪。
3、再次欣赏《草原放牧》,让学生自编动作,想像假如自己在大草原上和成群的牛羊在一起的心情,表现一下自己和小伙伴一起在大草原上欢歌跳舞的景象。
4、最后,边欣赏《草原放牧》边做自己创编的动作!
最后说说我的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要最大限度的给学生传递音乐信息,并能辅助学生学会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所有教学目标。因此,我本堂课根据教学需要,我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课题、难点节奏、歌片等大多以多媒体课件及自制卡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总之,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音乐为主线”的思想,并根据胶南市双主”活板块唱歌课教学模式及欣赏课教学模式精心设计,着眼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学生的主动发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民族),它是以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歌和民乐为切入点,在音乐鉴赏和探究活动中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我国不同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和韵味,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能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初步的研究,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
本课将主要鉴赏学习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藏族民歌《酒歌》。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本课的音乐作品,能辨别本课不同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特点。
(2)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如何通过旋律、节奏、调式等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
(3)通过鉴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拓宽音乐视野,提高鉴赏音乐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在鉴赏“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教学中让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的民族文化特征,认识理解音乐与人民生活、劳动习俗的关系。
4、教学准备:课前我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课件。
二、说学法
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法和学法是相统一的,有什么样的教法就有什么样的学法,应该说“教学思想”决定了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决定了教法与学法,但无论是教法还是学法,都必须重视学生的存在,以学生的“主动式”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主要是通过“听”“唱”“演”等要素,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情绪、演唱方式。通过列出表格,直观地对比分析的方法,使学生自主地得出结论,从而完成能力目标,验证结论。
三、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高中生已经具备的音乐审美经验,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采用比较鉴赏法、亲身体验法等引导学生利用其直接审美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聆听比较不同民族音乐的不同风格,引导他们探究音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是通过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阶、调式、旋律、节奏等)表现出来。
四、说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是鉴赏少数民族歌曲,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在教学过程策略中,我将采用“主动式”学习教学模式,达到教学目标。
1、创造情景,兴趣导入
同学们课前已经多多少少地搜集了一些有关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材料,有没有谁能说出各个领域的民歌风格?或能演唱熟悉的少数民族歌曲?
待学生有所交流后,我接着运用课件向学生展示超级女生演唱民歌的视频,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及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明确学习目标,并引出课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鉴赏”。
2、整体感知,体验风格
初听:
通过多媒体播放《辽阔的草原》和《酒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趴在桌上,乘着音乐的翅膀进行想像……
初听鉴赏后,请同学们各抒己见(你有要说的吗?谁能谈谈自己的感受)
复听: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作品,并提示学生注意听它们的节奏、节拍、曲调以及情绪,并比较它们不同的风格特点。
复听鉴赏后请同学们将答案写在纸上,以小组互动交流,再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交流,培养学生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并根据其直接审美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风格特点。
再听:简介音乐的民族风格(课件展示)
同学们先看一看鉴赏提示1、2,再看看屏幕展示提示,回过头来,再一边听,一边想音乐的民族风格特点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以小组为单位填写(音乐风格与民族关系的初探)学习卡片,再投放在展示平台上,互动交流,行吗?
“音乐风格与民族的关系”初探
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与风俗习惯;语言文化与民族性格
这样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式”学习的能动性。
3、探究分析,感性上升到理性
先由课件展示《辽阔的草原》简介
这是一首呼伦贝尔盟的长调歌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蒙古族年轻的女歌手宝音德力格尔带着这首歌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节,并为草原人民赢得了金奖。从此,主这首歌便成了蒙古族的象征之一。
再赏析金曲
在赏析金曲过程中,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画图谱,感受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并让学生谈谈音乐在具体表现形态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速度、节拍等音乐表现要素对音乐风格的表现作用,从而总结出歌曲的音乐特点是:全歌为对比呼应的上下句一段体结构、羽调式。节奏
自由宽广,旋律悠扬舒展,具有浓厚的草原气息。接着介绍蒙古族的相关音乐文化(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娱乐活动等)揭示出蒙古族的性格特征(勇敢、强悍、粗犷、豪爽)。并出示讨论与交流的问题: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与蒙古人的性格特征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这样设计旨在通过鉴赏音乐,了解民族文化,反过来又通过了解当地文化进一步理解音乐,当学生由了解提升到了理解的程度时,再组织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韵味,请会跳蒙古舞蹈的同学上台为大家伴舞(或老师伴舞,学生轻唱旋律)加深学生音乐风格的理解。
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提出问题:通过本堂课的音乐体验,你认为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主要是通过哪些音乐要素表现出来的?并举例分析。
这样设计旨在学生对音乐的欣赏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4、拓展延伸
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更多的少数民族人文、地理、风俗等方面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在班上交流介绍或演唱、演奏,因为一节课的容量毕竟有限,老师所能做的仅仅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后才是学习的最大课堂。
5、结束语
如诗如画的四十五分钟很快就要结束了,今天,我们欣赏了部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音乐有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同的民族的音乐作品具有不同的音乐风格,它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习惯、语言特点、思想感情、历史文化影响等。但愿今天的课能给同学们留下美好的回忆,同时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鉴赏习惯,善于发现美,感知美,创造出更多更美的艺术形象,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五、感悟与反思
这是一节注重培养学生自己的音乐感受能力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音乐鉴赏课,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具备人本思想的教育理念、自由活泼的教学方式,为我们老师开启了一片教育的新天地。我认为一堂好的音乐鉴赏课应该体现课堂教学“生活化”学生学习“主动化”的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动与交流,使学生在有兴趣和充满情感的情境中愉快地接受美的熏陶,主动获得感受与鉴赏、表演、创作、评价等方面的艺术能力,完成审美教育。当然,这种赏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今后我将努力改进,取得更好的效果。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周村区实验中学的丰彦,我要说课的课题是,花城音乐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课本第四单元第二节第三部分“影视音乐”。
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把我的说课思路展示给各位评委老师,敬请指导。
一、【教材分析】
《音乐与社会》这一单元由“音乐的传播与交融”和“大众音乐”两部分组成。本单元是课本的最后一个单元,是高中生最终提高审美能力的归宿点,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必须让学生认识到音乐既可以反映社会功能又能给予社会深刻的影响。
影视音乐这一课的内容非常丰富,要想在这一节课上让学生鉴赏完所有的内容几乎是不可能的。由于我们学校高二有6个班是电脑班,有网络平台,师生可以在线交流,学生也可以上网查阅资料。所以我从影视音乐的体裁入手,每种体裁准备两首影视音乐作品,在前一节课的最后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分成四组,每一组从一种体裁中选择他们最喜欢的一首影视音乐作品,在课下查阅一下资料,选派一名代表介绍给大家,我来做简单的补充。
我选择的八首音乐分别是片头音乐:《詹姆斯邦德序曲》和《动物世界》的片头曲《just bule》;场景音乐:《泰坦尼克号》中的《弦乐四重奏》和《功夫》片段;插曲《再见,警察》和《牧羊曲》;主题音乐《辛德勒的名单》和《重整河山待后生》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了解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电影音乐的进一步关注。
2、能力目标:培养同学们的自学能力和配乐能力,使学生能够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影视音乐,并能为影视片段或专题片配上合适的音乐。
3、知识目标:认识影视音乐的种类、作用,了解约翰.巴瑞和约翰.威廉姆斯以及什么是音画对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鉴赏,使学生初步体验到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清楚的分辨出影视音乐的体裁,并能为影视片段配乐。
四、【教法】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就是一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本堂课教材的内容和高中生的学习特点,我在课堂中设计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师生交流、为影视片段配乐等教学活动,运用启发、分析比较、练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教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积极思考与探究。
五、【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高效地参与学习,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导。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学法引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运用多媒体课件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并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引导他们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通过鉴赏分析、整体感知、讨论、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享受快乐的学习过程。
六、【教学过程】
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设计了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拓展与探究。
1、组织教学:
我在每一节课的课前五分钟都安排了一个环节叫做“梦想舞台”,让四个学生一组,分组展示自己的才艺,其中有一个是主持人,然后根据他们的表现得分并计入学期末的学分认定,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2、导入新课:
本环节我用两段不同的《泰坦尼克号》导入,一段没有音乐,一段有音乐,让学生找出区别,使学生初步感受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重要作用,并引出课题。
3、讲授新课:
(1)导入课题后,展示课件,影视音乐从体裁上可以分为片头音乐;场景音乐;插曲和主题音乐,然后按照课前的分组让学生上台来介绍他们选择的影视音乐作品
下面我根据上课的情况给大家做简单的介绍
第一组片头音乐:学生从中选择的作品是《詹姆斯邦德序曲》,学生是这样介绍的:007系列是电影史上一个传奇。这首作品由英国作曲家约翰.巴瑞创作,他为主人公设计了一个具有动机性的音乐主题,在每部影片的开头都会出现,这个主题由低音弹拨乐器演奏,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也使全系列片的音乐得以统一,从音乐上给影片确定了风格。
然后我给同学们介绍约翰.巴瑞的生平和什么是片头音乐。
第二组场景音乐:学生从中选择的作品是《功夫》,学生是这样介绍的:功夫这部电影一共出现了30几首场景音乐,周星驰出场时播放的是《十面埋伏》,斧头帮出现的时候播放的是《我不入地狱》,刚才咱们听到的这首最经典叫《流浪者之歌》,乐曲速度极快,给影片增加了紧张的气氛。
然后我给同学们介绍什么是场景音乐。
第三组插曲:学生从中选择的作品是《牧羊曲》,学生是这样介绍的:《牧羊曲》是影片《少林寺》的插曲,这是一首洋溢着似水柔情的女声独唱,歌词朴素清新、优美动人。被很多专家认为是中国流行乐坛的经典之作,它与《少林,少林》在影片播出20多年来在少林寺日日响起,从未间断过,可以说没有少林寺这部电影也就没有现在的少林寺。
然后我给同学们介绍什么是插曲,并强调插曲不是器乐曲,它一定是歌曲。
第四组主题音乐:学生从中选择的作品是《辛德勒的名单》。学生是这样介绍的:这部作品由著名的犹太籍小提琴家帕尔曼演奏,旋律优美动人,给人以深情、忧伤之感。影片画面是辛德勒救出的犹太人和他们的子女排着队伍,在辛德勒的墓石前放小石子以示纪念,人们缓缓地走着,音乐也缓缓的奏着,让人心酸、让人悸动、让人震撼。
然后我给同学们介绍约翰.威廉姆斯的生平和什么是主题音乐,同时向学生介绍影片的另一首插曲(&),并提出问题:电影中那个场面令人触目惊心,一个充满血腥暴力的场面,配乐居然是一首平静祥和的童声合唱,你觉得这样合适吗?让学生讨论,并顺势引导:这种手法叫音画对位。
(2)在这四种体裁当中插曲和场景音乐学生很难分辨,所以我准备了两首影视音乐作品让他们辨别,分别是《西游记》中的场景音乐和《城南旧事》中插曲《送别》,让学生认识到插曲一定是声乐作品,场景音乐一般都是器乐曲。
在学生清楚的了解了场景音乐和插曲的区别之后,让学生判段这样一句话,电影过程中出现的音乐,除去片头音乐和片尾音乐外,所有的音乐都属于场景音乐。这句话是教参上的一句话,相信这个时候学生应该能判断的出,这句话是错误的,除了场景音乐还应该有插曲。借此可以告诉学生课本上的知识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要善于运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去判断,尽信书不如无书。
通过欣赏这么多的影视音乐作品,学生应该对影视音乐的作用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时我让他们分组讨论并总结,学生回答完之后出示课件做相应的补充。
4、课堂小结:这一环节我会先总结本堂课的内容,然后课件展示“学有所获”让学生回顾本堂课的知识点,梳理所学,加深记忆。
5、拓展与探究:
课尾,我准备了一段卓别林的无声电影片段,并给学生四段音乐,让他们选择哪段最适合,第一段是一段悲伤的音乐,第二段是一段恐怖的音乐,第三段是匈牙利五号的音乐,第四段是加沃特舞曲。学生很可能在第三段和第四段音乐上有争议,其实这两段都可以,借此可以告诉同学们,为影视作品配乐不是唯一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6、作业
我出示几张我们学校的照片,请同学们为学校纪录片配上合适的音乐,下节课开一个简短作品展示会,看看哪些同学配的音乐最合适。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4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本课几个曲艺音乐的段子,体验曲艺音乐的韵味。
2、能随乐轻声哼唱常德丝弦《重整河山待后生》。
3、能简述曲艺艺术的演唱形式及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视频】《长沙策长沙》
这首《长沙策长沙》已经流行一段时间了,几个长沙大男孩用我们熟悉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细数了这个城市中的点滴生活。
【Q】那么这是一首什么风格的歌曲呢?(说唱风格)
2、说唱风格的歌曲这几年特别的流行,同学都知道它是舶来品,说起它的特点来许多同学一定头头是道,但是你们知道吗?早在战国时期,我们国家就已经有说唱音乐了,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们中国的说唱音乐。
二、艺苑撷英
一)中国说唱音乐的沿革
1、中国的说唱音乐——曲艺音乐
我国的说唱音乐即是曲艺音乐。
【Q】说到曲艺,你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曲艺有些什么种类吗?(评书、相声、鼓词、弹词……)
2、曲艺音乐的沿革
中国曲艺艺术源远流长,公元前2之前就曾记载过短小的叙事性歌曲,唐代有咏叙长篇故事的“变文”,宋代有成熟了的诸宫调,明清至民国,全国已有曲种三百多个。曲艺艺术除评书和相声外,大多有说有唱,或只唱不说,音乐性很强。古代的曲艺因为要讲故事,所以曾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方面向戏剧转化,另一方面则仍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民间流传演变。
3、那么戏曲和曲艺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视频】单弦《十刹海的传说》片段
【Q】曲艺艺术的表演形式是怎样的?仔细聆听表演者的唱词,你能发现戏曲与曲艺的不同之处吗?
曲艺与戏曲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在咏叙故事,不需粉墨登场,刻画人物只凭一张嘴来描摹。台上只要一两个人,简单的伴奏乐器即可演绎象《三国》、《封神》、《三打白骨精》等众多的故事。所以在文化事业不太发达的旧中国,它有很广泛的听众。加上曲艺演员多用方言,音乐又源自当地民间,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
Ⅰ、京韵大鼓
1、曲种简介:京韵大鼓流行于北京、天津和华北东北各地。
2、【视频】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骆玉笙不完整片段
【Q】京韵大鼓的表演形式是怎样的?(一人站唱,自击鼓、板司节奏)
3、骆玉笙简介:
骆玉笙(1914.8.31—20xx.5.5),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艺名“小彩舞”,她19出生在江南,6个月大时就被送给江湖艺人骆彩武做养女,“小彩舞”这个艺名最初就是这样得来的。骆玉笙从小就跟着养父母漂泊于上海、南京、武汉等地,从4岁起她就开始配合养父演出杂耍。17岁时开始学唱京韵大鼓,二十二岁以“金嗓子歌王”活跃于北平、天津一带。
4、【视频】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电视剧版
上世纪八十年代,由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改编的新中国第一部长篇同名电视剧在全国上映。作品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真实地记述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形象地描摹了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心灵震撼和反抗斗争,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伟大历程及生活画卷。其主题曲《重整河山待后生》的演唱者“小彩舞”骆玉笙也随着电视剧的播放而家喻户晓,此曲也成为了骆玉笙的代表作。
Ⅱ、天津时调
1、曲种简介:天津时调主要是流行天津一带的.劳动人民中间,如船夫、搬运工、手工业者、人力车夫;音调源于明清以来的时调小曲;以三弦、四胡、板子作伴奏;演出的形式多为一人独唱。传统段子多反映天津人民的生活风貌,二、三十年代有些职业歌手在地摊、茶棚演唱以谋生活,在内容上产生了反映时事的节目。
2、【视频】天津时调《秋景》
【Q】这是由天津著名的曲艺演员王毓宝1986年第五届津门曲荟中国大戏院实况录像演唱段子,仔细聆听,你认为说唱的吐字与歌唱的吐字是一样的吗?
说唱的吐字更强调说,是以说话为基础的。
Ⅲ、苏州弹词
1、曲种简介: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浙江的说唱艺术,伴奏乐器以小三弦、琵琶为主。
2、【视频】苏州弹词开篇《蝶恋花答李淑一》
开篇:即弹词艺人在说正书之前所加唱的,与故事内容无关的短小段子。
【Q】苏州弹词的表演形式与前面我们欣赏的京韵大鼓、天津时调有什么不同?
演员自弹自唱,有一人(单档)、二人(双档)和二人以上等表演形式。
Ⅳ、常德丝弦
1、曲种简介:常德丝弦是流行于湖南常德及周边县区的说唱艺术。表演形式为坐唱,一般为六人,操六件乐器,如胡琴、四胡、扬琴、月琴、琵琶、打击乐等。
2、【视频】《常德人》
【Q】说说这一唱段的音乐和唱词的特点。
音乐明快流畅,加了许多衬词。
三)拓展与小结
1、长沙弹词及长沙弹词艺术家的介绍。
曲艺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性,我们长沙也有自己的曲艺艺术。
简介长沙弹词“活化石”彭延昆
2、曲艺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视频】骆派京韵大鼓传人冯欣蕊《重整河山待后生》
【Q】不同时期的曲艺演员的表演有什么不同吗?
3、【创作】
在文化艺术繁荣和发展的今天,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该如何对待曲艺音乐?把你的今天的体会与思索用说唱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吧。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5
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板书),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本课安排一课时。
首先,我先要说教材
《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下册的一个章节,本节以欣赏和讨论为主,学生通过欣赏《第九交响曲》《c小调练习曲》《芬兰颂》这三首音乐作品可以大致了解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音乐越来越表现人的个性和情感,作曲家追求的诗意理想的生活。
根据本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知、情、过”三个维度,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及浪漫派的代表作曲家,
知识与技能
了解19世纪欧洲的音乐,感性地知道浪漫派作品的特点,能够辨别浪漫主义音乐作品。
过程与方法:欣赏音乐作品,同学分组讨论发言浪漫派作品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此目标的指导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欣赏音乐作品,讲解代表作家及作品。
方法:听选段,教师提示音响的旋律,请同学哼唱。请学生上讲台介绍作曲家及其作品
难点:辨别浪漫主义音乐作品
方法:多媒体辅助,小组讨论交流并发言,教师指导并进行总结。
其次,我要说教法
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取了情境设置法,将音乐作品与相关情境结合,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点拨法,参与学生讨论,适当进行引导和点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
再次,我要说学法:
根据高中生理解力鉴赏力比较高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采取网上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好本课所涉及的作曲家的简介及代表作,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最后,我要说的是教学过程,我准备按如下五个环节展开:
1.导入:(2分钟)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我们具体介绍了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和作曲家。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
浪漫主义音乐和古典音乐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它表现了当时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运用提问的方式引入讲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检查预习情况:(5分钟)
请学生上讲台介绍贝多芬,肖邦,西贝柳斯,并运用多媒体补充介绍作曲家,这样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节省课堂时间。如有疏漏和不准确的地方,教师补充或纠正,为进一步学习扫清障碍。
3.整体感知,课本研读:(25分钟)
新课标要求: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了解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播放乐曲,请同学整体感知,边听边思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概括能力,是教学中的重点,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听完第九交响曲,它带给你什么样的精神享受?贝多芬想表达什么样的感情?
(2)听完C小调革命练习曲,你感觉肖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波澜壮阔的.世界?
(3)芬兰颂表现芬兰受到帝俄的残暴统治,受压迫的人民的反抗力量和对自由的强烈渴望。由此你可以试着总结出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吗?
学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教师适当点拨,最后归纳总结并板书。
4.拓展延伸(5分钟)
播放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片段各一首,请同学辨析其时期这个问题可以使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并增加了实践的经验。
5.教师小结:(2分钟)
今天我们学习了音乐从古典向浪漫的转变,我们通过欣赏和分析讨论音乐作品得到了很有意义的结论,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可以多听音乐,喜爱它,与它产生共鸣。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6
第一课时
[基本思路]:
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这个时代的学生们,可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歌星,或演唱组合,一开始就发自内心地喜欢听教材内容的人不多。虽然第一节内容较多,但由于师生是第一次见面,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这些内容又上必要的。为此第一节我们计划用两课时完成。
[课题]:
学会聆听
[教学年级]:
高中一年级
[教学内容]:
一、学习导言、格言、散文。
二、认识音乐基本要素、音乐形式要素。
三、鉴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草原小姐妹》小散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二、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
三、聆听《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教学重点]:
一、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教学难点]:
认识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相互认识
1、教师告诉学生自己姓名
2、了解学生音乐基础情况
3教育学生应该多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二、导入:谈话导入
问: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引起注意和思考
三、认识音乐鉴赏的相关知识
(一)学习导言、格言和散文
1、集体读导言
2、语言科代表解释孔子格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师补充。“兴于诗”,人的修养从学诗歌开始;“立于礼”,自立从学礼仪开始;“成于乐”,完美人生从音乐开始。
4、音乐科代表朗诵散文。
师:追求高质量生活情趣的人,应该用音乐来美化自己的人生。也许我们不是作曲家、音乐家,但我们可以听、可以看、可以鉴赏。
怎样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位能听懂音乐的人呢?(对音乐的感悟以及表现和创造都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大家有那么多的知识积累,如果学习一些音乐鉴赏知识,学会聆听,我们就会成为听懂音乐的人,从而丰富我们的生活情趣,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激发学习鉴赏音乐的兴趣,找学习动力。刺激学习方向。
(二)初步学习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1、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第一、第二自然段。
2、师生回忆所学知识:
音乐的“基本要素”有:音的高低、长短、强弱。
音色:常用的“形式要素”有: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
“音乐语言”是凭借音乐的形式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手段。
3、依据教材上所示例运用讲授法着重讲解节奏、力度和速度。
节奏:节奏是指音乐运动的长短和强弱,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所用示例见教材第八页)
力度:音乐中音量的强弱程度。
速度:音乐进行中的快慢程度。
为今后学习鉴赏音乐奠定知识基础
四、鉴赏《草原牧歌》
(三)第一次聆听《草原牧歌》(完整聆听)
提问:
1、有哪音乐要素在发生作用?(讨论后小结出:节奏……)
2、独奏乐器是什么?(琵琶)讲“琵琶协奏曲”
3、音乐情绪怎样?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富有生机和朝气、天真、活泼;联想到美丽的草原和放牧的生活情景)
指导学生参与鉴赏实践活动
(四)对比、聆听《草原放牧》第一主题音乐和第二主题音乐
1、分别打出两个主题的节奏。
师:给节奏配合上高低起伏的乐音,加上力度、速度的变化,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就为我们塑造了生动的画面,带来了美感。
2、对比听、唱两个主题音乐。
3、介绍几个蒙古舞蹈动作(或观看蒙古族舞蹈)
(1)掌形和提、压腕。
(2)播放《草原放牧》第一主题音乐,在音乐的伴奏下做提、压腕动作。
感受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和旋律、调式等要素的艺术功效,加深音乐记忆,培养和激发持久兴趣。
五、拓展
(五)再次完整聆听《草原放牧》思考“拓展与研究”第1、2、5题和第3题有关《草原放牧》的项目
完整播放音乐,学生思考后提问回答,教师做以鼓励为主的补充和评价,并做好记录,作为形成性评价的材料之一。
通过作题,学生也能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培养学习鉴赏音乐的信心
第一节音乐与人生
第二课时
[课题]:
学会聆听音乐与人生第二课时
[教学年级]:
高中一年级
[教学内容]:
一、《第六(悲怆)交响曲》
二、《长江之歌》
[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认识和熟悉音乐的形式要素。
二、聆听《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通过与《草原放牧》的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
三、听赏《长江之歌》,探究音乐的各形式要素在这首作品中发挥的艺术功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
[教学难点]:
分析、探究音乐的形式要素在不同的作品中体现出的不同的特点。
[教学过程]:
回顾第一课内容,转入本课教学
1、课前播放《草原放牧》的音乐。
2、上课后提问刚才播放的乐曲的名字是什么?乐曲体现了什么样的情绪特点?让学生回答。
3、提问法复习音乐的形式要素。
通过“温故而知新”达到知识系统化的掌握,为下面将要学习的内容做一个铺垫。
新课
《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1、用“讲授法”简介作者、背景。
2、用“视唱法”熟记主部主题。
3、完整地欣赏作品
(1)提出问题:A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B听了音乐后能让你联想到些什么?
(2)欣赏音乐,并将音响与解说有机结合。
1、有利于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2、主题是交响乐的.灵魂,是乐曲发展的基础,熟记主题可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又培养了音乐的记忆力。
3、欣赏中依据教材分析,做适当提示,促使完成音乐语言在内心的释读。
对比听赏《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1、听赏《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音乐片段),让学生比较两首作品的力度和速度有何不同?
2、唱《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的第一主题,画出旋律线,与《草原放牧》的第一主题进行比较,感受两段音乐不同的旋律特点。(《草原放牧》的第一主题的旋律线上节课已一画过。)
3、标出《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第一、二主题的节奏,拍击节奏,与《草原放牧》的节奏进行比较,体验两段音乐不同的节奏特点。
4、复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并让学生用手指表示出第一、二主题。
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更清楚、更方便地认识音乐的形式要素在表达音乐情感时发挥的重要作用。
《长江之歌》
1、教师安排学生自己阅读教科书中关于作品介绍。
2、让学生诵读歌词,体会歌词的含义。
3、作品欣赏
(1)完整地欣赏歌曲,感受作品的情绪特点。
(2)学唱歌曲的第一乐段,引导学生说出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
(3)复听歌曲
听前提出问题:
A、歌曲的速度、力度有什么特点?
B、歌曲的结构是怎样的?
鼓励学生跟录音一起唱
一、1、2有利于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二、3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分析、感受和理解乐曲,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拓展
思考、完成拓展与探究的1,3,5题
拓展与探究部分的1,3两题,让学生自己把课上分析、讨论的结果填入书上相应的表格里。
拓展与探究部分的第五题,采用提问的形式完成。学生回答后老师再做适当的补充。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7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及地位
本堂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音乐与生活》中的第四节内容——《自然之韵》。通过这一单元让学生认识到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明白音乐来源于生活,同时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启发学生关注:从生命的诞生开始,直至生命的终结,音乐见证着人生每一个神圣的仪式,伴随着人生每一段丰富的经历;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人类各种美好的情感,通过不同作品的欣赏感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同时能感悟:“音乐就是生活,生活就是音乐。”;同时通过本堂课《自然之韵》让学生体察到:人类就生活在大自然这个精彩的音响世界中。音乐家的创作灵感常常是来源于自然界中最为原始,最有生命力的声音。进而对“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更是声音的艺术”进行理性的思考。本堂课重点欣赏《百鸟朝凤》,《异国鸟》和《海浪的嬉戏》。《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属于声乐套曲体裁放在第二课时进行欣赏。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比欣赏《百鸟朝凤》,《异国鸟》和《海浪的嬉戏》让学生了解作曲家表现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及景象的手法。
通过对表现大自然的音乐的鉴赏,激发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本质和自身规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
参与探讨鉴赏活动,能感悟到作曲家创作音乐的灵感来源大自然,自然界的声音最原始也最具生命力。
通过本堂课让学生认识钢琴与乐队,交响素描,音乐动机等音乐知识。
激发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各种不同声响,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
3、教学重难点
通过作品欣赏启发学生感受作曲家是用什么样的音乐手段来表现大自然的不同音响和景象的。
真正掌握“写意”与“写实”的两种创作手法的特征与根本区别。
二、说教法与学法
课堂教学中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法,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会音乐深刻的内涵。给学生搭设展示自我创造的。舞台,积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采用体验式,探究式,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等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实效性,让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和享受音乐美贯穿始终。
为了更好地完成三维目标,确保所教的内容学生不仅能够接受,还要乐于接受,本堂课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心理年龄特点进行了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环节的设计。首先要做到让学生能够接受我认为就必须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也就是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其次要达到让学生乐于接受的目标就应当充分利用对峙的方法,在课堂上形成动与静,悲与喜等等不同角度的对峙,让学生在对峙中感受和体验美,达到音乐审美的目的,同时教学环节的设置上也要有对峙,教学环节要环环相扣,但又不能平铺直叙,必须有起承转合,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产生审美疲劳,真正达到学生乐于学习的目标。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营造良好的课前氛围为新课的导入作铺垫
播放《地球之歌》(启发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生谈听后感,老师进行总结。(引申环保,进行学科渗透)
(二)新课导入
“同学们从刚才的《地球之歌》中我们听到了地球的哭泣声,其实我们自然界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不同声响和景象,那么作曲家们是通过什么样的音乐手段来表现的呢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作品,听后说说你所听到的音响和看到的景象。”(环节衔接自然)
(三)新课教学
播放《百鸟朝凤》
(启发学生进行不同乐器,音色,节奏,旋律等的听辩了解作曲家的音乐表现手段。)
2,学生讨论,回答。(给学生思考和展示的空间)
3,播放《异国鸟》,简介曲作者:梅西安
(从学生熟悉的中国作品《百鸟朝凤》到外国作品《异国鸟》的欣赏遵循了由浅到深的原则,同时又有中外作品的对峙,避免了审美疲劳。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写实”的音乐作品的特征。)
4,学生自我展示
“说说你听过的描写大自然的音乐作品有哪些是通过模仿写实的手法进行创作的”(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舞台,也是对刚学知识的一种检验,做到讲练结合。)
5,教师小结
“同学们前面我们欣赏的作品,以及同学们自己刚才提到的一些作品都是作曲家们通过模仿写实的手法来描绘大自然的声响和景象的,其实我们还有许多作曲家是通过抽象写意的方式来描绘大自然的,那就是印象派音乐。”
(由此引出印象派音乐及音乐家德彪西及其作品《海浪的嬉戏》,环节自然过渡)
6,印象派音乐及音乐家简介(让学生掌握相关音乐知识)
7,播放《海浪的嬉戏》
(欣赏前对作品及体裁,动机音乐进行简单的介绍让学生掌握相关的音乐知识,有助于作品的欣赏与理解。)
8,学生欣赏并谈听后感。(给学生思考和展示的空间)
(引导学生重点欣赏感受作品的色彩和空间感并用心去体验曲作者的内心情感。)
9,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欣赏的是印象派音乐《海浪的嬉戏》,此类音乐往往是利用每个人思想中固有的印象进行创作的,体现以人为本。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渗透。就像德彪西说的:“我的作品不是大海的复制品,是大海在我心里的意象。”(对印象派音乐特点进行归纳)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同学们,我们今天分别欣赏了写意和写实的几首作品,通过对比欣赏同学们了解了二者的主要特征和根本区别,希望同学们回去后根据所学的知识收集相应的作品下节课带来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分享,看看哪位同学收集的作品既多又准。”(通过作业的布置对学生本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同时也是复习和巩固本堂课内容最有效的手段。)
(五)课外推荐:
对比欣赏贝多芬的《第六田园交响曲》,克内希特的《自然界的音画》。
(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进一不提高其审美情趣)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8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喜剧美》。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音乐的情感体验,培养兴趣爱好,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
2.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新意识。设定适当的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等,发展学生想象力,进行音乐实践创造。
二、教材分析
1、《音乐的喜剧美》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二单元的内容,在前面我们已经体验了音乐的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和悲剧美,为本节课体验、分析音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在选材上,作品包括歌剧《洪湖赤卫队》的一个唱段,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跳蚤之歌》。使学生从中获得轻松愉快、活泼诙谐的感受。
三、学情分析
高中生他们知识面宽,理解能力増强,对音乐能进行一定的概括归纳,但欣赏能力仍停留在感性欣赏的层面,课堂的主动参与性不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我将视听、演唱结合,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在情境中感受作品的音乐美。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段《这一战打得真漂亮》,歌曲《跳蚤之歌》等,了解音乐要素在喜剧美音乐中的作用,掌握喜剧美的音乐特点。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从中体验喜剧美的韵味与愉悦感。
3、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探究创新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使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
教学难点:喜剧美在音乐中的体现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1、介绍创作背景 2、播放作品 3、从感性欣赏上升到理性欣赏 4、再次聆听作品。5、学唱音乐主题
三、拓展欣赏
辨析具有喜剧风格的音乐
总结喜剧美的特点,进一步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课前先播放喜剧大师卓别林的电影,是卓别林试演一个理发师在为客人刮胡子的片段。第一遍欣赏时是无声视频,然后加上音乐再次欣赏,学生思考:这段音乐与卓别林夸张、可爱的画面相结合有什么特点?引出喜剧的内涵:夸张、滑稽、幽默。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共鸣,学生从中体验到喜剧美的特点通过音乐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来。
二、欣赏
1、介绍创作背景:在欣赏《这一仗打的真漂亮》和讽刺歌曲《跳蚤之歌》两首作品时,首先是我了解学生课前搜集材料的情况,熟悉剧情。教师用精炼的语言使学生从创作背景中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
2、播放作品,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作品,然后师生一起探讨:(20分)
如:《这一仗打得真漂亮》 这首歌曲是通过怎样的音乐语言来表现内容的?体现了音乐喜剧美的什么特点?哪些地方体现了风趣幽默?
再比如《跳蚤之歌》:作品塑造了哪几个音乐形象?如何来体现的?力度记号、变音记号、跳音记号有什么作用?歌曲体现了喜剧美的什么特点?
我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方面来分析。同时亲身体验,如师生一起打节奏、视唱等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感受音乐的幽默、诙谐、讽刺的特点
这部分设计意图: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师生交流,运用合作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从感性欣赏上升到理性欣赏,将想象、辨析、比较的方法贯穿在教学中。
(1)笑声的对比。如《跳蚤之歌》中多次笑声,加强了歌曲的戏剧性,每一次的笑声有什么不用呢?我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学生学唱进行体会。
(2)通过表格的形式,从音乐要素的角度学生通过体验,对比《这一仗打得真漂亮》《跳蚤之歌》的音乐风格的异同。
设计意图:运用辨析比较法,将探究性学习贯穿在欣赏过程中。体验喜剧美的诙谐的情韵及作品中说唱音乐的风格特点。
4、再次聆听作品。
这一环节重点强调学生听得意识,学生在理解了音乐内涵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想象,在音乐中感受快乐。
5、学生学唱音乐部分主题,重视音乐实践。
设计意图:通过练唱,积累音乐素材,学生亲身体验,感知作品的风格特点及所要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三、拓展欣赏
1、欣赏鲍元恺的《看秧歌》和河北吹歌《小放驴》片段。感受喜剧美带来的快乐。
2、通过聆听看秧歌主题,师生一起试着用肢体语言来表现作品的欢快诙谐的情绪。
设计意图:体现师生互动、和谐课堂。
辨析具有喜剧风格的音乐
1、看《猫和老鼠》片段,分析音乐的表现形式
2、听《江河水》《渔舟唱晚》《山村来了售货员》《举杯吧朋友》片段,辨析哪一首是喜剧美。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
五、总结喜剧美的特点,进一步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八、板书设计
喜剧美
作品
表现手法
拍子
演唱形式
旋律
《这一仗打的真漂亮》
诙谐、幽默
四二拍
领唱、齐唱
旋律轻松活泼
说唱音乐风格
《跳蚤之歌》
讽刺、拟人
四四拍
独唱
旋律不和谐,半朗诵半歌唱曲调
九、教学反思
本方案的设计,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通过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但教学中一味的依靠视频影像,虽然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力,但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同时,由于流行歌曲的影响,学生对课本上的音乐还是抵触,对音乐的深入理解有难度,所以,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根据实际合理设计、安排,教学方法上突出合作教学。
第五篇: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 新时代说课稿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 新时代说课稿
第十八单元 走向新世纪 第三十四节 新时代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十八单元《走向新世纪》第三十四节《新时代》。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歌曲《走进新时代》、《祖国颂》和《你是这样的人》。《走进新时代》这首①歌曲抒发了世纪之交,中国人民满怀激情、向往未来的情怀。《祖国颂》原是纪录片《祖国颂》的插曲,这首歌曲随之广泛流传至今。《你是这样的人》②为纪念周总理诞辰一百周年而作,歌曲朴实、动人,情感含蓄、深沉,令人荡气回肠。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三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内容以及作者。(2)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社会功能。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
启发学生探索,交流音乐的艺术内涵,提高对声乐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说教法说学法 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本节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学习内容,如果第一节“音乐与人生”是本册教材的“序”的话,那么本节“新时代”是本册教材的“小结”。今天讲述的“走向新世纪”,这意味着每一位高中生在新的世纪里将获得新的启示与新的人生规划。
(2)下面对比聆听:独唱《走进新时代》与合唱版《走进新时代》。之后请同学们分辨同一首歌曲,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而产生的效果上的差别。然后,请一位同学朗读歌词,感受这首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时代情感。下面由我来介绍作品:《走进新时代》是一首红色歌曲,旋律充满正气,歌词健康向上。接下来复听独唱版《走进新时代》,引导学生在音乐高潮的部分,跟随视频一起唱,深刻感受乐曲的情怀。(3)接下来欣赏混声合唱《祖国颂》。之后提问学生听完歌曲的感受。下面引导学生认识歌曲结构。(③这是一首单乐章的颂歌,全曲分为A、B、A三部分。
A段描写祖国大地山川壮丽,人民迎接社会主义时代到来的无比兴奋的心情。旋律悠长、宽广。B段 旋律舒展、深情、富有民族特色,展现祖国一派繁荣景象。再现的A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重复,气势更加宽广、宏伟。)之后复听歌曲,学唱主题音乐,进一步体验歌曲的结构、内涵及风格特点。
(4)下面由我来介绍周恩来的生平事迹: 周总理出生于1898年,祖籍绍兴。第一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在他去世的时候联合国为他降了半旗,遭来其他国家总理的不满,当时联合国秘书长说“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和人口大国,他们的总理没有一分存款和一个子女,你们能做到吗”寥寥数语,却震撼人心,只有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才能很好的概括出总理的一生。接下来,对比欣赏美声(戴玉强)和通俗(刘欢)两种唱法演唱的《你是这样的人》。之后请同学们说出同一首歌曲采取不同唱法的效果有何不同,简单谈谈感受。
(5)通过欣赏歌曲,最后和学生一起讨论总结,音乐有哪些社会功能:(④书上239页)
四、拓展
布置课后作业:(⑤书上242页)
五、总结
通过欣赏《走进新时代》、《祖国颂》和《你是这样的人》,可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谢谢评委,说课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