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专家介绍(定稿)
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专家门诊一览表
曹贵珠教授,疑难杂症、老年病、心脑血管、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和各类肿瘤。周二下午
巢因慈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专攻内、妇科疑难病症,尤擅长治疗胆道疾患,脾胃、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皮肤瘙痒症、妇女带下病、月经不调、不孕症及更年期综合征等。周二下午
陈金锭教授,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江苏省名中西结合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擅长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甲亢、甲减、各种甲状腺疾病、桥本氏病、糖尿病、肥胖病、脱发、更年期综合症及老年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周三上午
陈仁寿研究员,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兼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编委和学术秘书、江苏省老年中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长期从事中医药科研、临床及教学工作。擅长治疗胃肠、肝胆等消化系统疾病、咳喘及其它妇科杂病、妇科病、恶性肿瘤等。心脑血管、肿瘤疾病及各种疑难杂症。周五上午
陈松育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内科杂病。擅长血液病、消化系统疾病、脾胃、肝胆、心、脑血管疾病、肾病及妇科疑难杂症的治疗。周五上午
陈文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中西结合脑病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委会委员、国际动脉粥样硬化学会会员、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实验室主任。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三十余年。擅治中医内科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病、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中风、高血脂症、震颤、麻痹等病症。周三下午
仇裕丰副教授,针灸治疗颈椎病、慢性咳嗽、眩晕、头痛、前列腺肥大症、骨关节炎及各种痛症。周二四六上午
樊巧玲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副主任委员、基础医学院方剂学教研室主任。
从医二十余年。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呼吸、消化、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尤其对急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学等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对于肿瘤病、代谢病、妇女内分泌失调、免性疾病等疑难杂病和治疗亦有独到之处。内科杂症。擅长应用中药外敷方治疗哮喘。周一上午 冯锦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肛肠科主任中医师,从事临床医学工作30余年,从事肛肠专科20余年。断治疗消化道疾病、痔疮、肛裂、肛周脓肿、肛瘘和结肠炎、结直肠癌、便秘等常见肛肠疾病;以及肛肠科疑难杂症等。1995年被评为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的称号。周一上午
顾宝群,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四十余年,长于治疗内科心脑疾病、呼吸疾患、男性疾病和疑难杂症,如中风、癫、神经衰弱、冠心病、肺心病、气管炎、哮喘、间质性肾炎、乳糜尿、糖尿病、性功能障碍等。著作多本,论文多篇,名绩载于《中国名医大典》、《中国名医—万家》等杂志。
干千副主任医师,喉源性咳嗽、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口腔粘膜病以及耳聋、耳鸣等。周四、五、六全天
龚捷宁教授,教授、医学博士。呼吸系统、风湿免疫系统、肺纤维化等。长期从事温病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在该学科领域具有较深造诣。先后在核心期刊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和参加国家级、部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主编出版论著20余部。周一下午、三上午
顾保群研究员,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四十余年,长于治疗内科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疾患、男性疾病和疑难杂症,如中风、癫、神经衰弱、冠心病、肺心病、气管炎、哮喘、间质性肾炎、乳糜尿、糖尿病、性功能障碍等。著作多本,论文多篇,名绩载于《中国名医大典》、《中国名医—万家》等杂志。周五下午
顾武军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年。对《伤寒论》有较深的研究,特别重视对《伤寒论》方的临床应用研究,提出了“《伤寒论》辨证体系是由六经辨证、八纲辨证、方证辨证等多种辨证方法组成的多层次综合体系”的理论,发表多篇研究论文,主编《伤寒论临床学习参考》、《中医经典白话.伤寒论》、《临床常用方剂丛书.传染病常用方》等,副主编、参编多部《伤寒论》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编写。擅长肝炎、肝硬化、胆、胃肠疾病、风湿、类风湿、红斑狼疮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症的治疗。肝胆、脾胃等消化系统疾病。周四、六下午
郭慧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年。擅长治疗妇科月经不调、闭经、崩漏、不孕症等病,着重于补肾助阳、调和气血,对更年期综合症、糖尿病的治疗有独特的见解。周二、四、六全天
郭玉梅副主任医师,多动、抽动、厌食、遗尿等儿科疾病。需預约 过伟峰研究员,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神经内科疾病如头痛、眩晕、失眠、耳聋、老年痴呆、中风后遗症等,对顽固性口腔溃疡及面部黄褐斑有较为独到的治疗经验。周一下午
胡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擅长于治疗食道、肠胃、肝胆等消化系统疾病心肝及老年病、男性病、妇科病、肿瘤、关节疾病和疑难杂症等。周四下午
黄煌教授、基础医学院名誉院长。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年。获1995年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称号,曾赴日本专攻老年医学。擅长治疗多种慢性病及老年病,对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热性病、精神神经系统以及妇女月经不调等病症的中医辨证论治疗有独到的经验。周一、六上午,周二下午
季光教授、主任医师 江苏省名中医、省中医学会理事、通州市中医院名誉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擅长消化、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对慢性胃脘痛、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慢性咳嗽、喘症、肿瘤及其放化疗后副反应等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对高脂、高粘血症、高血压及糖代谢不良病症中医药治疗亦颇有心得。周三、六下午
金妙文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卫生部南京中医药药理基地副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
从事中西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擅长治疗肝胆、脾胃、心、脑血管、肿瘤及糖尿病、肥胖病、风湿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内分泌、免疫性疾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周二上午
金实教授、主任医师 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年。曾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赴日本进行医学合作研究和讲学。擅长治疗肝炎、肝硬化、胆、胃肠疾病、风湿、类风湿、红斑狼疮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症。周四上午
瞿融教授。呼吸系统疾病、抑郁症、神经衰弱等精神、神经系统疾病。长期从事中医方剂学教学、科研和临床医疗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传统名方的配伍方法、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研究内容与特点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传统及现代科学手段,围绕益智和抗抑郁复方,较为系统深入地探讨有关方剂的作用机理和方证特点,研究观察有关方剂的不同配伍和用量比例对药理及临床疗效的影响。已进行了抗抑郁复方的组方配伍规律探讨、小柴胡汤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方证比较研究、柴胡类方治疗抑郁症的规律研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及不同配伍抗抑郁 作用研究、定志小丸抗老年痴呆研究、当归芍药散主要药物不同用量比例与药效相关性研究等。周三下午
李飞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四十余年。对心、脑血管疾病、肠胃病、脾胃病、肾病、男性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周二上午
李缨副研究员。针灸治疗脾胃病、中风、面瘫、头痛、痛经、腰腿痛等。周一三五上午
刘学华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擅长治疗内科消化系统疾病,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关节疾病,老年精神抑郁症,宫颈炎及不孕症等。周四上午
刘志诚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保健科技学会肥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江苏分会针灸实验研究会副主任、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
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多年。擅长针灸治疗内科疾病,尤其在针灸治疗肥胖病、糖尿病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上有较深的造诣。周一、三、五晚上
龙期伯教授、主任医师 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主任、中西医结合医师。
从事中西结合外科医疗工作近四十余年。临床工作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肿瘤及胆、胰疾病为主。特别是对反复发作的胆系感染及胰腺炎症感染的诊治有独特的见解。周六上午
马健教授、擅长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肺气肿、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医学博士,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多年来承担《温病学》、《免疫学》的教学工作。主要科研方向为中医经方的免疫作用机理研究和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制。近年来主持完成了国家级及省厅级课题7项,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次。发表论文、著作100余篇(部)。用五下午
孟景春教授,首批(1978年)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江苏新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基础部主任;社会兼职曾任省及南京市中医学会副会长,省《内经》研究会主任,省养生康复研究会顾问等职。
孟教授从医从教50余年,编写(主编)的教材、专著、译著(古译今)有16种。自20世纪90年代,又复从事养生康复学的研究,编著《中医养生复康学概论》、《中医养生康复古籍选》,退休后专注于医药科 普方面的写作。自20世纪90年代迄今已编著(主编)出版的有《中医养生丛书》(计10部)和《祝您健康长寿》,共计230余万字;另著有《四季进补》、《中医养生》、《教师健康手册》、《中老年常见病家庭防治》、《百病中医防治》等。
【附】主要著述:教材类有《内经辑要》、《内经教学参考资料》、《内经选读》、《中医学概论》、《中医学导论》、《中医养生康复概论》等。译著类有《黄帝内经素问译释》、《灵枢经译释》和《难经译释》等。专著类有《名医家言录》、《疑难病证万例选》。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年。擅长内科、妇科疑难杂症的诊治。侧重于脾胃疾病,对内科消化系统疾病有深入研究,对妇科各种月经病、带下病、不孕症等,亦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周三上午
祁晓华教授,擅长治疗各种痛症、慢性咳嗽、肠胃病以及神经系统病症,针灸中药并用测定定体质,指导保健。周五下午
洒荣桂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从事内科学教学医疗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擅长热情慢性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糖尿病高血脂内科杂病等病的中医辨证施治有较为大把丰富的并且临床经验好久近十年来承担省级科研项目项研究方向为糖尿病肿瘤等冷漠慢性疾病的中医辨证治疗一段。肿瘤、高血压、高血脂症等。周二上午
沈继泽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内科疑难病。擅长治疗癌病(肺癌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并发症肝硬化、慢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异位性湿疹、皮肤肌炎硬皮病及妇女不孕、痛经(子宫内膜异位),月经前后综合征等。周一下午、周五上午
沈风阁(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五十余年。擅长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妇科疾病以及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等,兼治其他内科杂症。
沈建平副主任医师,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冠心病介入治疗,永久起搏器植入及诊断处理和复杂心血管病。肿瘤、老年病等。周三下午
石历闻研究员,任马来西亚吉隆坡同善医院中医妇科专家擅治中医内科疑难杂症,以慢性肝胆疾病为主;治疗中医妇科疾病,以月经不调和围绝经期疾病为主。慢性肝胆疾病,更年期综合症,月经不调。周五下午
孙多善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擅长治疗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溃疡以及咳喘、浮肿、神经衰弱、皮肤病、内分泌失调、不孕症等。肿瘤、肝、胃、老年病、神经系统病、妇女病及皮肤病等。周六下午 孙桐教授、现任学位委员会委员、校首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学报编委,曾任基础部主任。长期从事中医基础理论、内经教学及中医内科临床工作,培养博士生9名,硕士生6名。主持或参加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主编出版《内经图表解》、《难经》、《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等论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孙亦农教授,擅长针灸治疗各种常见病,对针灸美容有独特的见解。周二、四晚上
谈煜俊教授、主任医师 擅长诊治变应性皮肤病(湿疹、皮炎、荨麻疹等)银屑病、病素性皮肤病、皮肤结缔组织病、痤疮、脱发、性病及皮肤疑难癀及皮病症。周五上午
唐德才教授,擅长消化、呼吸、免疫系统疾病。对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过敏性)鼻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急慢性胃炎(肠炎)、消化道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失调、糖尿病、痛风、关节炎、肾炎、中风后遗症、肿瘤、紫癜、痤疮、结石及肝胆系统疾病有较好疗效。周三上午
唐雪梅教授,胃肠、肝胆疾病以及妇科不孕症、子宫肌瘤等。擅长运用经典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对内科消化系统疾病、高脂血症和妇科月经病、更年期综合症的中医诊治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周六下午
汪红副研究员、主任医师,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硬化腹水、脂肪肝、药物性肝病、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术后综合症等。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周四上午
王灿晖教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著名温病学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医)成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及江苏省中医学会传染病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部级及省级重点学科(温病学)带头人、江苏省高等院校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苏省名中医。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四十余年。擅长治疗内科外感热病,内伤杂病,侧重于心、肺、胃肠等系统疾病。心、脑血管、呼吸、消化、泌尿等系统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等,对各种疑难病症有独到的诊疗思路和方法。周三、六下午
王锦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八一医院全军肿瘤中心顾问。
从医三十五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二十年来潜心中医文献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借鉴西医学说,开拓诊疗新思路,卓有成效。擅长治疗各种疑难重症,尤其对于恶性肿瘤血液病、结缔组织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有独到见解。兼治妇、儿科病症。周二、六上午 王玲玲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针灸学会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第二临床医学院院长。
从事针灸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二十年。擅长针灸治疗老年病和神经系统病症,对针刺治疗高血压,艾灸延缓衰老,刺络放血结合电针治疗震颤麻痹有深入的研究。周二、四、六下午
王鲁芬教授,擅长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肿瘤等。周五上午
王旭教授、医学博士。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擅长治疗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黄褐斑、高脂血症、痛风等内分泌代谢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肥胖症、更年期综合症及老年病等疑难病。周上午
王旭东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国养生保健学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省康复医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省营养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擅长诊治老年心脑疾病、妇科杂病,对脂肪肝、酒精性肝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内分泌失调、更年期综合征等有较好疗效。周一、三下午
吴承艳研究员,中医世家出生,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为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中医药研究、教学和临床工作。对痛症及止痛中药的研究,皮肤病中的脱发、痤疮等病的方药探讨作了专题研究。临床工作方面,擅长治疗妇科杂病、疼痛性疾病、皮肤病等某些杂病的治疗。脱发、头痛、眩晕、妇科杂症、中风后遗症以及黄褐斑等。周六上午
吴承玉教授、全国中医诊断学教学委员会理事、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研室副主任。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擅长治疗痹痛(各种类型关节炎)、风湿和类风湿性关结疾病,胆、胃疾患和肿痛等疑难杂症等。周五下午
吴颢昕副教授,顽固性头痛、癲痫、精神忧郁症、中风后遗症内科疑难杂症等。周四下午
吴连明副主任医师,急慢性咽喉炎、鼻窦炎等。周一二三全天 吴维龙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妇科各种炎症、月经不调、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等,周一三五全天
徐恒泽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原第二临床医学院院长、科研处长。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秘书长、市针灸学会副会长。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年。擅长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面瘫、肩痛、腰腿痛、胃痛、泄泻、痛经、遗尿、带状疱疹、胃肠疾病等病症。周一三五上午 杨进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基础医学院中医基础临床教研室主任、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年。擅长内科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尤其对肝、胆、心脑血管、神经系统疾病有独到的研究成果和丰富的治疗经验。周四下午、周三上午
杨亚平教授,常见病及疑难杂症、老年病、糖尿病、肝胆胃肠病、妇科病、尿路感染、扁平疣、亚健康状态及病后体弱的调治。周四上午
姚映芷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师承其父,擅长治疗中医内科杂病,尤以心血管病与老年病效果较佳。致力于临床中药的研究,主持并参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等各级课题5项,成果丰硕。内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周一下午
尤松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苏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年。擅长诊治中医内科心、肺、肝胆疾病及其他疑难杂症。侧重于心肺、肝、胆系统疾病。周二三四上午
虞舜副研究员,肿瘤、脾胃病、焦虑失眠、硬皮病等。周四下午 郁觉初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多年。擅长治疗无名发热、亚败血症、红斑狼疮、干燥综合症、关节炎、慢性肾炎、糖尿病、痛风、冠心病、皮肤湿疹等。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肿瘤及骨质增生等。急性感染及肝胆、肠胃、肺、肾和内分泌疾病、老年病。周二下午
岳沛平教授,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病、心率失常、中风、偏瘫等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甲亢等内分泌疾病。周五下午
翟玉祥教授,治疗内科杂症、擅长消化系统疾病、老年病以及亚健康状态的调治。周五下午
张传儒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三十余年。对中医诊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有专长,对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毒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乳糜尿、肿瘤等疑难病的诊治也有较丰富的经验。周三下午
张工彧副教授,揎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各种疑难病症鲁。周六上午
张建斌副教授,擅长治疗各种痛症、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对中风病、失眠症、抑郁症等脑病的针灸诊治有系统研究。周二四六下午
张民庆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文献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原基础医学院院长。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主要研究方药的临床与应用,著有《肿瘤良方大全》、《临床方剂丛书》等。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疾病、肿瘤及骨质增生等疑难病症。周二上午
张声炳副教授,各种痛症、乳房小叶增生、高血压、糖尿病甲亢等。周三上午
赵聚山教授,外感热病、关节炎、慢性胃炎、胆囊炎、慢性结肠炎等。周二六上午
赵鸣芳副教授,擅长诊疗干咳、失眠、口腔溃疡、慢性胃病、肠炎、慢性尿路感染、痛经等疑难杂症。周二下午
周建英研究员,擅长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妇科等疾病。周三上午
周学平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二十年。主要研究内科疑难病症(如自身免疫疾病、糖尿病、肿瘤等)的中医药治疗,擅长诊治风湿性关节炎、经斑狼疮、干燥综合症、白塞氏病、皮肌炎、硬皮病、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周五上午
周学胜教授、原基础医学院院长、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余年。擅长治疗内科呼吸系统疾病。近十年来,又研制成中药除痣膏,可治疗各种痣、疣、血管瘤等皮肤病以及内科疑难杂症。周四下午
周仲瑛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卫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江苏省第一届中医科学技术委员副主任委员、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药品审评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医内科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江苏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五十年。擅长治疗中医内科疑难病、肿瘤及心、脑血管、肺、肝胆等系统疾病。周四上午
第二篇:2012国医堂工作总结
要求脱稿讲,总结2012年工作,规划2013年工作。
机遇共享,良性竞争,创新发展,合作共赢
首先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感谢领导给我们提供“国医堂”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机遇,同时也是一次挑战。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医科全体大夫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已经取得了很可观的成绩,那么,在今天,我们同样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协力,一起面对挑战。开拓创新,合作共赢。
如果把“国医堂”当做一个新兴的产业,那么如何让“她”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让“她”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如何让“她”给我们医院带来新的生机,如何让“她”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新目标,新任务。我们中医科全体大夫要把“国医堂”的建设,作为我们的事业,用心来经营“她”,竭尽全力来发展“她”。
2012年,中医科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发展的优势,广泛开展了中药汤剂,中药泡茶,中药泡脚,针灸,拔罐,神灯烤电,刮痧等治疗,并且新研发了颈枕,腰枕,脉诊包,“三伏贴”等,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2012年门诊量及门诊收入较2011年增长50%,这是多么可惜的成绩啊!
再者,除认真完成公卫健康档案的建立,体检等工作外,积极参与“国医堂”的建设,准备相关的各种资料,顺利达标,验收成功。
2013年,我想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国医堂”,我们面对新目标,新任务,预开展的新项目,现在一一介绍给大家。
第一,推拿按摩项目。这是近期目标,必须敲定。是“省级专家进社区”的一个亮点。
第二,中药熏蒸疗法。针对风湿骨病,关节炎,内科杂病,妇科疾病,皮肤科等等。
第三,足底治疗。用中药泡脚,然后保健性按摩足底穴位。
第四,中医“治未病”工作室。正在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第五,隆重推出“三伏贴”,“三九贴”。现在中医科人多力量大,大家相互帮衬,一起努力。
第六,“中医讲堂”进社区。让老百姓更加了解中医药,了解我们医院,了解我们“国医堂”,让中医中药走进百姓家。
第七,中医体质辨识。根据病人不同体质特点,选择不同的养生方法,目的在于推进一人一方一膏的制作。
最后我想用一句响亮的口号鼓励一下大家,也激励一下我们自己。2013年,在领导的带动下,大家共同努力,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谢谢大家!
第三篇:国医堂简介宣传
国医堂简介
为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燕店镇卫生院中心卫生院成立国医堂,设置独立诊区,充分满足辖区内居民的中医药服务需求。
中医诊疗区设有中医诊室、针灸理疗室、煎药室、艾灸室、牵引室、中药熏蒸室,并配备中药橱、煎药机、治疗床、针灸器具、TDP神灯、脉诊垫、牵引床、中药熏蒸床、火罐、艾灸条及消毒器具等设施,能根据“简、便、廉、验、效”的原则,综合运用中医理论,开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火罐、刮痧、熏蒸等适宜技术诊疗业务。中医中药治疗方法。针对不同体质的患者,运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对各种急慢性病使用中药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整体观念的优势,弥补现代医学在治疗慢性病中的不足,使群众享受更加优质、高效、价廉、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针灸推拿。针对颈肩腰腿痛患者开展针灸推拿项目,相应配合针刺、艾灸、TDP神灯照射、刺络放血等方法,以及中药和西药的配合治疗,以达到解除患者病痛的目的。
中药熏蒸疗法。针对风湿骨病,关节炎,内科杂病,妇科疾病,皮肤科疾病等等,配合氦氖激光治疗仪、定向透药治疗仪、温热中低频治疗仪等联合治疗。
运用“三伏贴”治疗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的慢性病。运用中医冬病夏治疗法,开展三伏贴工作,主要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慢性胃炎、慢性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
我院国医堂始终坚持“发挥中医中药优势,呵护社区居民健康”,力求将国医堂打造为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服务平台,让祖国传统医学在健康管理事业中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
第四篇:国医堂评审汇报材料
蕲春县彭思镇卫生院 关于开展国医堂建设评审验收
汇 报 材 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上午好!
今天我们十分荣幸地迎来了市评审组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对我院国医堂建设进行评审验收,在此,我谨代表全院干部职工向您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今年,我院被省卫计委定为国医堂建设达标单位,这是各级领导对我们的鼓励和鞭策,既给我们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我们院的中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按照《湖北省中医药“三堂一室”建设评审验收细则(试行)》,积极开展国医堂创建工作,现将我院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是医学先辈们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自古以来中医疗法在我国就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群众推崇、信奉中医中药。本着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以及宏扬祖国传统医学的宗旨,为推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重点任务的落实,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卫生计委生委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督查评估工作的通知》以及《湖北省中医药“三堂一室”建设评审验收细则》,我院做了大量务实有效的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药事业发展所必须的各项软硬件设施,使我院中医药事业有了快速的发展。
一、基本概况
卫生院始建于1975年,下辖白水分院及11个中心村卫生室。现拥有固定资产560万元,全院占地面积13365m2,建筑面积5650m2,绿化面积1000m2。现有在册干部职工42人,具有中医药资质8人,其中国医堂医生6人:中医副主任医师1人(中医执业医师)、全科主治医师1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医师1人(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士1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1人)、取得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2人,主管中药师1人、中药师1人。院内设有内、外、妇、儿、骨伤、五官、中医等临床科室以及检验、B超、放射、心电图等医技科室,药剂科内设中、西药库,中、西药房。1996年被卫生部授予“一级甲等医院”称号;2011年被省卫生厅授予“全省示范乡镇卫生院”;连续六届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单位”;2013年被县人大常委授予“人民满意乡镇卫生院”;今年11月份又接受市评审专家组来我院进行“四化”乡镇卫生院评审,得到专家及领导的一致好评。
二、业务评估
2013,我院中医门诊人次20922人,占门诊总人次 29.3 %。2014年1-10月中医门诊人次 20166人,占全院门诊总人次 30.3% ;1-10月中医业务量149.4万元,占总业务量 37.2%;1-10月中医处方20166张(包括中药饮片、中成药和中医非药物处方)、占处方总数30.3%。按照黄卫函[2013]200号文件精神,突出了中医药传统文化,将中医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的理论与养生保健、食疗药膳等服务项目融入慢病管理,提高基本卫生服务可及性,为群众提供有效、安全、方便、价廉医疗卫生服务。中药库能提供300种以上中草药服务。
三、硬件配置
2013年10月份在白水分院建立国医堂,房屋面积260平方米,设置病床17张,科学配置中医诊疗设备和医护人员,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已达到28种。着重发展中医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和老年慢性病,已逐步形成了专科特色,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多项中医适宜技术,成为百姓选用最多的中医非药物治疗手段,有效降低了百姓就医费用。
2013年10月份,院本部及白水分院各购置了一台自动煎药包装机;国医堂购置了一台电动牵引床,一台熏蒸床、一台300MA 拍片机,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方便了群众,受到了百姓的欢迎。
四、业务培训
为了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在中医中药方面的综合素质,院方制订了全院中医、中药培训计划,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培训,8月份对全院医生、中药人员及全乡乡村医生进行了一次中医、中药基础知识考试,通过培训及考试,全院职工对中医药有了一定深度认识,中医知识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分院国医堂2名医生今年5月份到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国际针炙研究院培训中心培训15天,2人均取得中医针炙师资格证书;3名医生参加了湖北省全科医生岗位培训;5名医生参加了蕲春县卫生培训中心组织的中医服务技术培训。
五、工作进展
2014年8月卫生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督查评估工作的通知》以及最近下发的《湖北省中医药“三堂一室”建设评审验收细则》。根据督查评估细则,逐条落实,制订了向桥乡卫生院中医中药工作计划,编制发放中医健康教育处方5种,在中医专科建设领导小组的监督指导下,院内进一步规范了中医门诊病历及处方的书写与管理。相关责任人严格控制药品进货渠道,严把药品质量关,定期对药房药库留存药品进行检查,及时发现过期变质的药品。各中医药从业人员加强了业务知识的学习,服务态度及质量均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国医堂在本地区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受到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应该看到的是,虽然我院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上有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部门的要求仍有不小的差距,在软硬件设施上仍存在不足。我院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出差距,弥补不足,认真执行上级政府和部门的要求指示,使我院的中医药事业朝着正确方向良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为我县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对各位领导、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恳请您们从严检查、多多指导,祝您们身体健康,工作愉快,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2014.11.27.
第五篇:国医堂工作总结
李田楼卫生院国医堂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为推进李田楼卫生院国医堂建设,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根据《关于实施菏泽市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菏卫发〔2013〕11号)精神,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现将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李田楼卫生院成立了国医堂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吴永清 副组长 谢烨 成员 吴耀生 刘克柱 吴本秋 魏冉涛。以“服务更可及、能力有提高、群众得实惠”为工作宗旨,进一步发挥了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和优势,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
二、工作目标
李田楼卫生院通过开展了国医堂建设,完善了中医药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了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使群众享受更加优质、高效、价廉、便捷的中医药服务。将中医科、中药房服务整合,对各个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集中设置,形成了中医药特色的文化氛围。三 落实了有力的工作措施
(一)加强中医科建设 中医科有主治医师吴跃生 谢烨座诊,运用中医药方法辨证治疗,使群众享受更加优质、高效、价廉、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二)加强中药房建设 按照要求配备了中药饮片柜(药斗)、药架(药品柜)、调剂台、药戥、冷藏柜等,其中中药饮片柜(药斗)要结构规范合理、外观古朴典雅并具有防虫蛀、防腐蚀、防潮湿等功能。设置中药饮片300多种,满足了群众的用药需求。
(三)加强康复科建设 配置了减重步行训练系统、悬吊式训练系统、电动起立床、电动可折叠PT训练床、功率自行车、电脑控制颈腰三维牵引床、,以及各种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设备,各种中频、低频、磁疗灯等器材,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就医。
(四)举办中药技术培训班。通过开展中药房管理、饮片使用管理、中药炮制技术等培训,提升了中药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四、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增强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认识了建设国医堂对提升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的重要意义,同时,广泛开展宣传,使广大基层群众认识中医药、了解中医药、使用中医药。
五、存在问题及不足
一、由于房屋的条件限制,国医堂的科室尚不能集中设置。
二、中医人员参加省级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率尚不能达到要求。
三、中药人员参加省、市级专业培训尚不能达到要求。
李田楼卫生院 201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