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第五课《剪羊毛》
《剪羊毛》教案
[教
材]人教版第五课《剪羊毛》 [教学对象]三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进一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附点”及“四分休止符” 的音乐知识。
2.能力目标:能积极参与综合表演,从中感受劳动的愉快和丰收的喜悦.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
(1)运用多媒体画面、打击乐伴奏、歌表演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热情,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及剪羊毛工人火热的劳动场面。
(2)引导学生在初步感受歌曲情绪的基础上,对歌曲内容、演唱形式、歌曲背景等提出问题,促使其敢于质疑。
(3)启发学生勤于思考、相互讨论,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通过视、听、唱、奏等形式,进一步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及丰富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能唱准确。
2.引导学生在听,唱.拍.跳…….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各种劳动场面,体验劳动的愉悦感.[教学准备]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头饰、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1.播放音乐《如果你高兴》,学生自编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思路:为学生创设音乐情境,在愉悦的歌曲中,精神得到放松,为进入新课做好铺垫。
2.组织教学:
同学们,在欢快优美的音乐声中,我们的音乐课又开始了。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参观一个美丽的大牧场,看一看牧场上有什么?
3.发声练习
(1)播放多媒体画面,出现一个大牧场;点击画面,走出几只小羊。
师提问:同学们看,牧场上走来了什么小动物?
生答:是小羊走来了。
师启发:小羊看到青青的小草、美丽的小花,高兴地唱了起来,听,它们是怎样唱的?
(2)师范唱一遍练习曲。(3)学生进行发声练习
二、音乐小练习
1、体会附点节奏的特点。
(1)播放多媒体画面,画面上跑来了一匹马,请同学用口或手或敲击 乐器模仿马跑的声响、引出节奏
接着走出一位拿着剪刀的小男孩,从小男孩走出的声响引出已学过的节奏(2)教师弹奏两条旋律,引导学生仔细听辨,听后讨论。
哪条旋律表现的是小男孩走过来。哪条旋律表现的是大马跑过来。)
进一步讨论:第二条旋律采用了附点节奏,给人以欢快跳跃的感受。(3)学生再听唱感受一遍歌曲的情绪。
教学思路: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就是帮助学生解决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附点节奏,教学中将节奏练习与音乐(歌曲旋律)有机结合。既避免了枯燥的技能练习,又充分发挥了音乐是听觉艺术的特点,促使学生在听中做,在做中听,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三、新授歌曲《剪羊毛》
(1)播放画面,听歌曲录音,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并为歌曲取名。(2)学唱第一段歌词。a.师范唱第一段
b.指导学生用“lu”模唱旋律感受旋律音高。c.指导学生唱谱。
d.带领学生唱词,重点解决第四乐句(2)带问题自学第二段歌词
学生讨论:甲:剪羊毛是帮助小羊夏天脱掉旧皮袄冬天穿上新皮袄。
乙:剪下的羊毛可加工生产棉衣、棉被、创造财富。请同学们把第二段演唱一遍
(3)请同学们带着剪羊毛小朋友愉快的劳动心情,用欢快的声音把歌 曲再完整演唱一遍。
教学思路:本教学环节为各歌曲的学唱部分,由于前面教学环节中对
歌曲的学唱已作了铺垫,因此教学中采用了模唱法、听唱法及学唱法、自学自唱法交替使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思考,全面参与,积极讨论,促进其在想唱—学唱—有感情地演唱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歌曲活泼的情绪,更深刻地体验到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使思想教育如春风化雨渗透在每个学生的心里。
四、运用综合艺术表现手段表现歌曲
方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选用节奏乐器自创节奏型伴奏,启发学生创编动作进行歌舞表演,找出恰当节奏为歌舞伴奏,创出恰当动作进行歌舞表演,最后集体评价。
全班在边唱边敲边跳的愉快气氛中结束新课。
本环节教学思路:本教学环节为本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运用综合艺术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参与节奏创编、歌表演创编、图画创编等各种创造性教学活动,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提高其音乐表现力及创造力,从而将歌曲教学推向高潮。
五、小结
第二篇:剪羊毛说课稿
剪羊毛》说课稿
上郑学校 梁云楠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剪羊毛》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歌曲。它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也是一首少儿歌曲。歌曲反映了牧场工人紧张的劳动场面和火热的劳动热情。歌曲为二段体结构,其旋律优美欢快,尤其是附点节奏的运用,更赋予歌曲活泼跳跃之感。我根据音乐《标准》里所提出的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教法、学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受澳大利亚民歌风格,掌握附点节奏及休止符,并能以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剪羊毛》。
2、能力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引导学生创编动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使他们懂得幸福要靠劳动来创造。教育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好品德。
三、教学重、难点
(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能唱准确。
(2)创编恰当的节奏表现歌曲的情绪。
四、教法分析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它以其自身的艺术魅力,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净化着人们的心灵。作为音乐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更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执教歌曲《剪羊毛》的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一些现代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充分发挥歌曲的音响特点,指导学生于聆听中学习,于创编中发展,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主要是采用 “宋君五字教学法”——顺、激、起、导、思。指导学生看中听,听中辨,顺利解决教学中难点;练中听,听中做,突出学科特点显成效;听中思,思中疑,激情起疑使中之乐学;听中创,创中编,于创编中丰富情感体验,还运用了模唱法、听唱法、学唱法。整节课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目标为准绳,逐步展开,环环相扣,直至完成整节课的教学过程。
五、学法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教师的思路,学生主要是运用了练习法、欣赏法和表演法
六、教学过程分析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用《问好歌》向老师和同学之间问好 3/45 301| 442 — | 5301| 221—|| Moring 啊 上午好Moring 啊老师好(师生问好)
你好你上午好你好 你上午好(生生问好)
2/4 33| 442| 4431| 221|
来来上课了快 来快 来上课了 33| 442| 4431| 221||
来来唱歌了快来快来唱歌了
(设计意图:一开始用一首问好歌,让学生很快进入音乐的学习氛围。)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啊梁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猜猜看它是谁呢?
哦,原来是小羊。小羊说啊,小朋友们,春天了,我想换一身新衣裳,谁来替我剪羊毛啊!那你们先来模仿下剪羊毛的动作吧!咦,小朋友们,剪羊毛的时候发出的声音是怎样的啊?
生:卡擦 卡擦 卡擦 卡擦
师:哦,老师觉得这太普通了,老师要考考大家,你能把他变成音乐的剪刀,有节奏的来剪羊毛吗?(出示节奏)咔嚓 咔嚓 卡 擦 咔嚓 咔嚓 卡 嚓
卡擦 卡 卡擦 卡 卡 嚓
卡 卡擦卡 卡擦卡 卡 嚓
师:哦,你们都剪得这么棒,老师也想试一试:
卡 卡。擦 卡擦 卡擦卡 卡。擦 卡,老师这个节奏当中啊,出现了一个附点节奏。
我们跟着音乐来试一试吧!(放伴奏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为小羊换新装,引入节奏的训练,为歌曲的学习做铺垫)
师:小朋友们剪的真棒,附点节奏啊,能使音乐旋律变得更跳跃,更活泼。小羊说啊,谢谢大家。它想带我们去它美丽的家乡看一看,你们知道它的家乡在哪里吗?
小羊的家乡啊,在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啊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各地都有为牧民举办的类似庙会的节日,一般在春天举行。最吸引人的是“剪羊毛比赛”。全澳大利亚,大约有15000多名剪羊毛工人,他们啊剪一只羊的时间都不用三分钟呢!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谈话,了解羊毛的用途及世界上羊毛产量最高的国家澳大利亚,从而很自然的导入到歌曲教学之中。这样的导入话题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导入过程简洁自然。)
(三)新课教学,体验情感:
1、初次聆听,感受歌曲
你们想跟剪羊毛的工人一起来剪羊毛吗?(边听边律动)
2、学习歌曲
小朋友们,你们剪羊毛开心吗?今天啊,老师要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首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首先请大家跟老师一起用(lu)轻轻的来哼唱。
小朋友第一次哼唱中你觉得哪里比较难唱啊?生:有附点的地方。师:有附点的地方,我们把它唱的长一点!
师:还有哪里呢?洁白的羊毛这里的音很高。遇到高音的时候小朋友千万不能大叫,因为越叫啊,音越唱不上去,而是要轻声唱,把眉毛抬起来,感觉啊像往瓶子里面吹气一样。我们来试一试好不好。跟琴唱难点句。师:你们把难点都解决了,我们再一起跟钢琴唱一遍吧!
3、有节奏的念第一段歌词。
小朋友们,你们真能干。那老师想请你们有节奏的念一遍歌词好不好。老师刚才听到有小朋友这句念错了,这是我们再剪羊毛,剪羊毛!它念成。。你们看啊,羊字上面对着几个音啊?两个。对,羊字占了两个音而且上面还有个圆滑线,我们应该唱的连贯点,听老师念一遍。再一起来!
4、我们跟着钢琴轻声唱第一段歌词吧。
第一遍唱完之后,有没有觉得比较难的地方呀?那请大家再唱一遍,声音唱得再跳跃一点,因为这是很欢快很活泼的曲子。
第一段啊我们已经唱的很好了,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在剪羊毛的时候有什么话要对小羊说呀?
(预设)
生:小羊,你的毛真长,我要给你剪一剪。
小羊,你的毛真洁白,是草吃出来的吗?
小羊,你的家乡真美啊,我也想去。
小羊,你别发抖,别害怕,我会剪得轻一点的。
师:哦,小羊你可能害怕了,我们都是很熟练的剪羊毛工人,我们要对小羊说,你别发抖,别害怕。我们不会伤害到你的。
5、学唱第二段歌词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你们要对小羊说的都出现在了第二段,我们一起来有节奏的念一下吧!
真棒,我们来唱一遍吧!
6、完整演唱歌曲
师:好,我们把第一段跟第二段连起来完整的唱一次好吗?这个洁白的羊毛像丝绵这里,我看刚才好多小朋友在摸小羊了,这里我们应该唱得怎么样啊?柔和点,温柔一点。然后我们对小羊说你别害怕也是用一种很温柔的声音说的是不是?
好像有同学把锋利的剪子卡擦响,唱成滑音了,注意唱的短一点,顿挫一点。
7、跟音乐唱全曲加律动。
(设计意图:进一步深入学习歌曲,适时解决学生在演唱中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体现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歌曲创编,用不同乐器为歌曲伴奏。
小朋友们唱的真棒,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我们把羊毛剪了之后啊都去了哪里呢?
(预设)
生:做成了毛线。
做成了毛毯。
做成了毛绒玩具。
做成了羊毛衫。
师:哇,原来,通过我们的辛勤劳动啊,能够创造出那么多有价值的东西,那么,人类的智慧啊可真是伟大。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动一动脑筋,我们刚才的歌已经唱得很好听了,能不能通过一些方法,想一些办法,使我们的歌更好听更生动呢!
(预设)
生:我建议第一部分来领唱,第二部分我们大家一起唱。
请生试一试。
生:在休止符的地方,像绵羊叫一声。
师:那我们来合作一下吧。
生“我想拿三角铁在每句的开头敲一下。
生:我想用双响筒来为乐器伴奏。
分角色表演:双响筒在洁白的羊毛这里休息一下。
生:加上动作。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澳大利亚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最后让我们一起唱着这首《剪羊毛》出教室吧!
第三篇:剪羊毛说课稿
《剪羊毛》说课稿
淇县前进小学
冯清康
一、教材分析
《剪羊毛》是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歌曲。它是一首澳大利亚流传甚广的民歌,反映了牧场工人紧张的劳动场面和火热的劳动热情。歌曲为二段体结构,其旋律优美欢快,尤其是附点节奏的运用,更赋予歌曲活泼跳跃之感。我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教法、学法。
二、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在较高音区演唱。学生能基本准确地演唱歌曲《剪羊毛》,并表达出愉快活泼的情绪。
2、知识目标:通过节奏排列的练习,培养学生进行节奏创作的兴趣,即兴表演歌曲。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音乐和生活密不可分,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劳动的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初步唱会歌曲《剪羊毛》。
2、难点是歌曲中附点节奏的演唱及高音区的演唱。
四、教学思路
本节课将采用听、唱、动、奏等环节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学生在情感、知识、技能等方面综合加以培养。在这节课中,我遵循有 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集“学习”、“创造”、“表演”和“体验”于一炉,同时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学法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学生主要是运用了练习法、欣赏法和表演法。
六、教学流程:
我的教学流程是这样设计的:
1、创设情境
上课伊始,伴随着《剪羊毛》动听的音乐,我带领同学们律动进教室,使学生熟悉歌曲旋律。随后用问好歌,让学生很快进入音乐的学习氛围。
2、节奏练习
在学习歌曲之前,我设计了节奏听辨练习,重点练习附点八分音符,为歌曲的学习做铺垫。
3、导入新课
用同学们感兴趣的谜语作为切入点,通过师生谈话,了解世界上羊毛产量最高的国家澳大利亚,从而很自然的导入到歌曲教学之中。这样的导入话题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导入过程简洁自然。在这个环节,我还将让学生欣赏画面录像,让学生了解一些人文知识,体现学科综合,同时降低学习的难度。
4、新课教学 体验情感 在本环节,我设计以歌曲教唱为主,学生通过唱、看、听,伴奏等形式多方面表现歌曲愉快,轻松的情绪,使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我会适时解决学生在演唱中出现的问题。
另外,我还专门设计让同学们听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悉尼歌剧院的演唱,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同时让学生感受到这首歌的影响力,使学生更加热爱这首歌。
5、课堂小结,深化情感
一节音乐课即将结束,但这节课带给孩子们的影响应该是久远的。因此我选择了用结束语和师生富于激情的演唱结束这节课,给学生意犹未尽的感觉。
整节课,我将以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启发者的身份出现,把学生推向主体。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自省自悟,从而一步一步地完成教学目标。
以上,只是我对《剪羊毛》一课的预设,课堂上将有更精彩的生成,我将根据教学情况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做到心中有目标,忘掉教案,让课堂跟着学生走。
第四篇:剪羊毛教案
《剪羊毛》说课稿
一、说教材
《剪羊毛》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第七册第五课中的歌曲。它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也是一首少儿歌曲。歌曲反映了牧场工人紧张的劳动场面和火热的劳动热情。歌曲为二段体结构,它强调了“只有努力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这一哲理,并在艺术上给人以完整、圆满的收束。其旋律优美欢快,尤其是附点节奏的运用,更赋予歌曲活泼跳跃之感。
二、说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歌曲节奏,能基本准确地演唱歌曲《剪羊毛》,并表达出愉快活泼的情绪。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引导学生创编动作,创编节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通过《剪羊毛》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牧民的劳动生活,懂得“只有努力劳动才能换取幸福”的生活。
三、说学情
在学生了解我国民歌的基础上,进一步来学习外国民歌,让学生了解到外国民歌的由来——在民间生活劳动中产生并广为传唱的歌曲。以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附点及四分休止符的音乐知识,现在学习此歌曲进一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附点”及“四分休止符”的音乐知识,又能了解到外国民歌的风格特点及丰富的思想内涵。并要求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丰富的思想感情去学唱这首歌,为以后学唱外国民歌作好了有利的铺垫,更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
四、说教法分析
由于三年级学生仍然是好奇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联系和模仿能力较强,利用多媒体课件,动静结合,神情兼备,发挥学生的听觉、视觉感觉,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有:
1、情境教学法;
2、听唱法;
3、讨论法;4启发式教学法。
五、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 为了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导入新课。
(1)用课件展示澳大利亚的风景,引发学生的兴趣。(2)模仿小羊和剪刀的声音
(二)新授歌曲《剪羊毛》
1、学习旋律
为了保持学生的兴趣,我有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加入剪羊毛比赛,在比赛中学习乐句,再组成一首完整的乐曲。
2、学习第一段
我先范唱第一段歌词,学生唱第一段时先指导学生用“La”模唱旋律,再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重点解第四乐句,然后要求学生转声唱歌词,伴奏唱第二乐句。
3、自学第二段
我会让学生带着问题先自学,学生跟着录音小声唱,再跟着伴奏唱。生学唱第二乐段时,师先范唱该乐段,引导学生听辨哪一个乐句是第一乐段中的重复或变化。再要带领学生视唱一、二乐句的旋律,然后要求学生完整唱歌词。最后让学生拿着乐器伴奏,唱完整首乐曲。
4、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深入理解,激发情感。唱完歌曲后,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接着师范唱带有这些词语的乐句。让学生感受到剪羊毛工人愉快的劳动心情,更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面。然后要求学生带着思想感情、用欢快的声音把歌曲再来演唱。
本教学环节为歌曲的学唱部分,由于前面教学环节中对歌曲学唱已作了铺垫,因此教学中采用了模唱法及学唱法等不同教学方法交替使用,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思考,全面参与,积极讨论,促使学生在想唱——学唱——会唱——有感情地演唱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更深刻地体验到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使思想教育如春风化雨渗透在每个学生的心田。显示了音乐教学对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密切关系。
(三)运用综合艺术表现手法表现歌曲
1、带领学生创编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自由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再分组演奏,要求集体评价,找出恰当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2、启发学生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同时综合其他艺术手段进一步表现歌曲。如:A、请1—2名学生领唱第一乐段,其他学生齐唱第二乐段;B、让学生讨论并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C、学生自选头饰——小羊、剪羊毛工人创编动作进行歌表演:D、学生创编图画表现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
此环节为本课教学最后一个环节,在引导学生在感受歌曲情绪,理解歌曲内容、风格特点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综合艺术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听中创,创中编,于创编中丰富学生在其情感体验,提高其对音乐的表现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体会到了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希望同学们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自己的幸福生活。
《剪羊毛》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掌握好“X
X.X | XX XX | X X.X | X O‖这一基本节奏音型,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能力目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引导学生创编动作,创编节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剪羊毛》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牧民的劳动生活,懂得“只有努力劳动才能换取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点:
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在歌唱中准确的把握附点八分节奏,区别节奏的不同感觉。
2、初步唱会歌曲《剪羊毛》。
教学难点:
1、歌曲中节奏的演唱。
2、用愉悦、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教材分析:
《剪羊毛》是一首澳大利亚民歌,全曲欢快活泼,大调式,为再现的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以欢快起伏的旋律和富有劳动生活的节奏,生动地展现了澳大利亚牧民在剪羊毛时的情景。第二乐段开始音区较高,旋律和节奏开阔舒展,使得欢快的劳动情景得到更为生动鲜明的表现。最后两个乐句重复了第一段最后两个乐句,它强调了“只有努力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这一哲理,并在艺术上给人以完整、圆满的收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打击乐器、钢琴等。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将要带领大家到美丽的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以出口农牧矿产品,特别是羊毛而闻名于世界。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去领略那里的美丽风景。
师:我们先来欣赏澳大利亚这美丽的大草原。看!河那边的草原呈现白色的一片,像白云从天空飘临。那是什么呢?(出示课件)一群可爱的绵羊,我们一起来模仿小羊的叫声。
咩
—
|
咩
—
‖
师:瞧!那边的牧民在忙什么呢?哦,原来他们正在进行一场剪羊毛比赛。勤劳的牧民一边剪羊毛,一边唱起了歌。
咔嚓
咔嚓|咔嚓
咔嚓
‖
二、学唱歌曲
1、学习旋律
师:欢快的歌声把我们带到了牧场上那别开生面的剪羊毛大赛中。让我们一起加入其中吧。老师先来试一试。呀!这里藏着一段优美的旋律呢。我来唱一唱„„ 分别请一、二、三、四组同学“剪羊毛”,唱一唱里面藏着的乐句。
师:这些优美的乐句可以组成一首动听的乐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师:其实呀,这就是刚才牧民们一边剪羊毛,一边愉快歌唱的旋律,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剪羊毛》的乐谱。现在,请听老师范唱一遍。歌曲听完了,同学们你们想学吗?
2、学唱第一段歌词: A、和老师按节奏读歌词。B、播放歌曲录音第一段。
C、用琴把歌曲速度放慢一倍,指导学生用“la”模唱旋律感受旋律音高。D、老师唱第一段旋律,学生唱词,重点解决第四乐句(老师跟琴伴奏)。E、和老师琴伴奏完整的把第一段唱一遍。F、唱谱。
G、师:下面,老师想让同学们为第一段的第二部分用打击乐伴奏,请同学们把乐器拿起来,想一想,你手中的乐器该用哪种伴奏型配伴奏呢?
生:为第二部分伴奏。
师:提问讨论结果。
H、师:同学们,为什么歌曲当中出现了“白色、白云、雪堆、冬天、丝绵”这样一些词语?剪羊毛工人为什么要剪羊毛呢?心情是怎样的呢?
3、带问题自学第二段歌词:
A、播放歌曲第二段。生:学生小声跟唱。B、老师唱第二段旋律,学生唱词。
C、和老师琴伴奏,唱歌词。生:学习第二段。
D、请同学们随着录音把第二段演唱一遍。生:唱到第二部分时,打击乐伴奏。
4、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师:歌曲表达了牧民们怎样的心情呢?
师小结:同学们讲得都很好,这首歌不仅表现了牧民们愉快的劳动心情,更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面。同学们,幸福靠什么来创造?(劳动)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用欢快的声音把歌曲再来唱一唱。
三、运用综合艺术表现手段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演唱《剪羊毛》这首歌曲了,下面和老师配合一下,用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来使歌曲更加的丰富多彩。
1、带领学生创编节奏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再分组演奏,集体评价。找出恰当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2、演唱:请1—2名同学领唱,其他齐唱。
3、创编图画:学生创编图画,画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四、总结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澳大利亚歌曲《剪羊毛》,充分感受到了劳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自豪。我们懂得了劳动能创造幸福的生活。老师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能做一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最后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想感情,用欢快的声音把歌曲再来唱一遍,好不好?
《妈妈格桑拉》指挥分析
《妈妈格桑拉》由张东辉作词,敖昌群作曲。是一首具有藏族风格特点,反应母子亲情的儿童歌曲。“格桑拉”是一句藏语,“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拉”表示对人尊敬的敬语,“妈妈格桑拉”可理解为祝愿敬爱的妈妈幸福。歌曲语言简练,旋律优美动听,用藏族特有的音调,歌词以第一人称的口吻,用亲昵而柔和的歌声,亲切地唱出孩子对妈妈的无限深情和依恋。全歌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四乐句的乐段,音乐流畅,节奏宽松,旋律质朴而委婉,叙述着浓浓的母子亲情。第二部分向高潮发展,旋律跌宕起伏,从歌颂妈妈的爱转为歌唱性的呼唤音调,表达了孩子对母亲的爱和深情的祝福。
歌曲开始是旋律悠扬婉转,起拍时应软起。第一段的四个乐句内敛亲和,优美婉转,指挥采用软击拍。第二段的高潮部分情绪外放激昂,指挥时应用硬击拍。歌曲从“永远是童话”第二个“妈妈格桑拉”气息长,可用长拍。歌曲结尾柔和静谧,应慢收。
第五篇:剪羊毛教案
《剪羊毛》教案
[教 材]人教版第五课《剪羊毛》
[教学对象]三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歌曲,进一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附点”及“四分休止符” 的音乐知识。
2.能力目标:运用宋君五字教学法一激情起疑使之乐学,导思育能使之善学的思想精华,培养、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及表现力。
(1)激情——运用多媒体画面、打击乐伴奏、歌表演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热情,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及剪羊毛工人火热的劳动场面。
(2)起疑——引导学生在初步感受歌曲情绪的基础上,对歌曲内容、演唱形式、歌曲背景等提出问题,促使其敢于质疑。
(3)导思——启发学生勤于思考、相互讨论,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通过视、听、唱、奏等形式,进一步了解歌曲的风格特点及丰富的思想内涵。
(4)育能一引导学生通过创编动作,创编节奏,培养其初步的音乐创作能力,并以欢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恰当的表现剪羊毛工人的愉快劳动心情和火热的劳动场面,提高其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1.感受附点节奏及休止符赋予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及其表现作用,能唱准确。
2.创编恰当的节奏表现歌曲的情绪。
[教学准备]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头饰、钢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1.播放音乐《如果你高兴》,学生自编动作表现音乐。
教学思路:为学生创设音乐情境,在愉悦的歌曲中,精神得到放松,为进入新课做好铺垫。
2.教师用语言组织教学:
同学们,在欢快优美的音乐声中,我们的音乐课又开始了。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要带同学们参观一个美丽的大牧场,看一看牧场上有什么?
3.发声练习
(1)播放多媒体画面,出现一个大牧场;点击画面,走出几只小羊。
师提问:同学们看,牧场上走来了什么小动物?
生答:是小羊走来了。
师启发:小羊看到青青的小草、美丽的小花,高兴地唱了起来,听,它们是怎样唱的?
(2)师范唱一遍练习曲。
(3)学生进行发声练习
二、音乐小练习
1、听辨旋律的异同——体会附点节奏的特点。
(1)播放多媒体画面,画面上跑来了一匹马,请同学用口或手或敲击 乐器模仿马跑的声响、引出节奏
接着走出一位拿着剪刀的小男孩,从小男孩走出的声响引出已学过的节奏(2)教师弹奏两条旋律,引导学生仔细听辨,听后讨论。
哪条旋律表现的是小男孩走过来。(A)
哪条旋律表现的是大马跑过来。(B)
进一步讨论:第二条旋律采用了附点节奏,给人以欢快跳跃的感受。
(3)带领学生再听唱感受一遍。
教学思路: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也是听觉的艺术。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就是帮助学生解决本课教学的重、难点——附点节奏,教学中将节奏练习与音乐(歌曲旋律)有机结合。既避免了枯燥的技能练习,又充分发挥了音乐是听觉艺术的特点,促使学生在听中做,在做中听,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三、新授歌曲《剪羊毛》
(1)播放画面,听歌曲录音,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并为歌曲取名。
(2)学唱第一段歌词。a.师范唱第一段
b.指导学生用“lu”模唱旋律感受旋律音高。c.指导学生唱谱。
d.带领学生唱词,重点解决第四乐句
e.请同学用老师准备的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彩纸贴出曲式结构。师言:同学们,为什么歌曲当中出现了“白色、白云、雪堆、冬天、丝绵”这样一些词语!
学生讨论:甲:表现了牧场的美丽
乙:表现了羊毛像雪堆一样多,像丝绵一样软。师启发:剪羊毛小朋友为什么要剪羊毛呢?(2)带问题自学第二段歌词
学生讨论:甲:剪羊毛是帮助小羊夏天脱掉旧皮袄冬天穿上新皮袄。乙:剪下的羊毛可加工生产棉衣、棉被、创造财富。请同学们把第二段演唱一遍
(3)请同学们带着剪羊毛小朋友愉快的劳动心情,用欢快的声音把歌 曲再完整演唱一遍。
教学思路:本教学环节为各歌曲的学唱部分,由于前面教学环节中对
歌曲的学唱已作了铺垫,因此教学中采用了模唱法、听唱法及学唱法、自学自唱法交替使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思考,全面参与,积极讨论,促进其在想唱—学唱—有感情地演唱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歌曲活泼的情绪,更深刻地体验到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使思想教育如春风化雨渗透在每个学生的心里。
四、运用综合艺术表现手段表现歌曲
方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选用节奏乐器自创节奏型伴奏,启发学生创编动作进行歌舞表演,找出恰当节奏为歌舞伴奏,创出恰当动作进行歌舞表演,最后集体评价。
全班在边唱边敲边跳的愉快气氛中结束新课。
本环节教学思路:本教学环节为本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通过运用综合艺术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参与节奏创编、歌表演创编、图画创编等各种创造性教学活动,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提高其音乐表现力及创造力,从而将歌曲教学推向高潮。
五、小结
六、听音乐出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