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教案《昆虫捉迷藏》
昆虫捉迷藏
教学理论依据: 《捉迷藏的昆虫》这个活动将昆虫拟人化,和小朋友捉迷藏,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纲要》指出要“寓教育于游戏中”,本活动以游戏为主线,让孩子在玩捉迷藏的过程中学习并巩固新知识。同时科学是严谨的,因此活动中提供的材料多为实物原型。昆虫的自卫防身方式通常有保护色、拟态、警戒色三种,鉴于中班孩子的认知水平,只选择了其中一种“保护色”,其他的知识留待以后探讨。教学策略:
1、采用观察法和语言交流,引导幼儿对已有昆虫的经验进行梳理。
2、通过捉迷藏游戏,寻找有保护色的小昆虫。
3、通过录像,直观的呈现昆虫自我保护的本领,理解昆虫的保护色及其作用;
4、采用讨论和直观法拓展,激发幼儿探究更多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5、采用游戏操作法,巩固对保护色的理解。
活动目标:
1、了解枯叶蝶、螳螂等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2、产生探究动物自我保护本领的兴趣。
活动重点: 了解枯叶蝶、螳螂、竹节虫三种昆虫的自我保护方法。活动难点: 理解“保护色”。
活动准备:
1、幻灯片:《捉迷藏的昆虫》
2、录像:《昆虫的保护色》《动物的保护色》
3、音乐:《春天》《清晨》
4、背景图四组,动物图片若干。活动过程:
1、观察昆虫图片,梳理幼儿已有经验。随着音乐《春天》表演入场。
出示昆虫图片,提问:你认识它们吗?这些昆虫你在哪里见过?
2、寻找昆虫,探究保护色的秘密。(1)出示幻灯片,请幼儿寻找躲藏的昆虫——枯叶蝶、螳螂、竹节虫。
(2)讨论它们身体的颜色和藏身地颜色的关系。
3、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1)观看视频《昆虫的保护色》。
(2)讨论保护色的作用和哪些昆虫有保护色。
4、经验拓展,了解其他动物的自我保护办法。(1)提问:还有哪种动物有保护色?
(2)观看课件:动物的保护色。
5、分组操作:游戏——帮小动物躲猫猫。幼儿分成四组,将小动物图片放到适合其隐藏的背景图上,然后老师来找小动物,进行纠错和交流。
活动延伸: 在图书区投放相关图书、资料,让幼儿继续了解动物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第二篇:幼儿教案:游戏:捉迷藏
捉迷藏
活动目标:
1、能迅速找到自己喜欢的躲藏地点,并设法不让别人发现。
2、满足寻找私密空间的需要
材料准备:
1、在活动室内布置大纸箱,布帘,矮柜等供躲藏物品
2、猫头饰一个
游戏过程:
一、游戏“捉迷藏”
1、教师扮演老猫,幼儿扮小猫,今天猫妈妈要和猫宝宝们做个捉迷藏的游戏。
2、游戏开始:小猫迅速找到自己喜欢的地点躲藏起来,老猫去寻找小猫,直至将所有的小猫找到为止。
3、重复游戏,要求小猫更换躲藏地点。“让小猫们躲到不一样的地方去”
二、谈话
1、启发幼儿说说自己躲藏在哪几个地方?
2、表扬大胆举手告诉大家的孩子。
3、幼儿互相说说躲起来的感受
三、结束
老猫带领小猫回家休息。
第三篇:中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
中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
活动目标:
⒈了解一些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⒉知道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活动准备:PPT、《动物的伪装》视频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昆虫话题,引起幼儿兴趣。
1.春天到了,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出现了许多小昆虫,你都认识哪些昆虫呢? 2.教师带领幼儿寻找藏在花草丛中的昆虫。
二、基本部分
1.观看PPT,认识花螳螂、枯叶蝶、竹节虫、蝗虫、尺蠖 2.探究、了解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1)提问:花螳螂为什么躲在这里?(看看它的颜色,花的颜色:花螳螂的颜色和花的颜色一样,这样子不容易被发现)哦!花螳螂是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什么是保护色呢?(这种躲在与自己颜色相近的地方自我保护的方法就叫做保护色)
(2)还有许多昆虫也藏了起来,你看看这幅图上藏了哪一只昆虫?(出示枯叶蝶)枯叶蝶为什么要躲在树上呢?(看看它的颜色、形状:像枯叶,躲在树上就不容易发现)总结:原来,枯叶蝶也藏在了与自己颜色、形状相近的地方,用保护色的方法保护自己的。(3)你们的眼睛可真厉害,那还有一只昆虫也藏了起来,你们找到它了吗?(出示竹节虫)木枝节为什么要躲在树枝上呢?(看看它的颜色、形状,所以藏在树枝里不容易被人发现)总结:原来竹节虫也跟花螳螂一样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
⒊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个新的本领,叫做“保护色”。谁来告诉大家什么叫做保护色?(利用与自己颜色、形状先近的地方躲避敌人叫做保护色)
⒋其实,会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昆虫可不仅仅只有花螳螂、枯叶蝶和木枝节,还有一些昆虫也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呢!你看!它是谁呀?(蝗虫、尺蠖)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躲在与自己颜色相近的地方)
三、本领迁移
⒈(过度)其实,除了一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之外,还有一些动物也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呢!请你们猜一猜躲藏在哪里保护自己? ⒉播放视频,进一步了解动物的伪装
⒊那我们人又是怎样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呢?(出示图片)(看看衣服、脸上的颜色和周围的颜色怎么样?)哦!他们为什么要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四、活动延伸
⒈其实,我们玩捉迷藏的时候也可以用保护色的方法保护自己。谁愿意说说你想躲在哪里,为什么? ⒉我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有空的时候就来用保护色的方法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好吗?
第四篇:幼儿试讲教案《折昆虫》
幼儿试讲教案|《折昆虫》
欢迎来到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福建中公教育考试网提供真实可靠的福建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最新资讯,包括招考公告、考录进程、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资料下载等。我们在福建教师招考信息网等着你回来。
小编推荐>>> 教师考试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下载后按住ctrl点击查看)【要求】
1.利用报纸折出立体昆虫 2.在10分钟内完成 【领域分析】
从活动内容呈现形式上来看,是一个手工折纸活动,属于幼儿园艺术领域范畴。折纸活动在教师资格面试考试中是常考知识点,但是考察难度不高,一般考察考生能否看懂折纸图示并用儿童化的语言讲解清楚,在备考折纸技能时,考生需要在备课室进行折纸练习,折出成品,才能在试讲中表现自然,兼顾“课堂”。
在考场上,考生在试讲时需要做到讲解清晰、语言生动。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弱,手部肌肉发展及控制力不够完善,所以一般的折纸技能考察多为中大班,考生在组织中大班幼儿活动时,应注重幼儿的自我探索,如:培养幼儿自己看图示、让幼儿参与折纸折叠方法的讨论等,教师应该给幼儿创造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并注意活动的趣味性。
【试讲重点】
1.在教幼儿折纸的教学中注意步骤,折纸对幼儿来讲非常的考验手部肌肉的灵活,在试讲中,考生需要把握折纸步骤的难以,用生动、童趣的语言将较抽象的步骤简单化,而较为简单的步骤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自主探索。
2.折纸活动的单一设置容易造成活动的枯燥,在试讲中,考生可以借助适宜的游戏、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式的融合,避免出现试讲无趣,让考官“昏昏欲睡”。
【注意事项】
1.在教学中注意艺术与其他领域的融合,适当穿插游戏活动。2.教学要关注到幼儿的兴趣,积极调动幼儿参与活动。【活动范例】
中班手工活动《折昆虫》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报纸折叠小昆虫,发展手指肌肉动作,能在活动中,让幼儿学会看懂简单的图示,并独立完成折纸作品。
2.通过添画表现出完整的昆虫形象,制成头饰,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及想象能力。3.喜欢参与手工折纸活动,感受折纸作品的美,学会欣赏自己的作品。
二、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让幼儿学会看懂简单的折纸图示,并可以完成折纸作品。活动难点:激发幼儿喜爱参加手工折纸活动。
三、活动准备
制作步骤图、正方形纸张、硬纸板、水彩笔或油画棒
四、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
教师采用视频导入《昆虫历险记》,引导幼儿通过观看视频,了解不同种类的昆虫生活习性等,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
师:“在动画片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昆虫呀?今天,我们把他们请到了我们的教室里(出示昆虫照片)。你们瞧,他们漂亮吗?刚才,小昆虫悄悄告诉老师,他们很想到我们班来找小伙伴,想请你们照他们的样子折小昆虫,你们乐意吗?”
(二)活动展开
1.教师出示小昆虫折纸图示,幼儿自由探索图示折法,并大胆尝试。(1)观察小昆虫折纸图示,讨论不同折痕的含义
教师展示小昆虫剪纸图示,引导幼儿观察图示的折痕,讨论不同折痕的折法是什么,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折痕。
师:“小朋友们,虚线和实线的折法有什么不同呢?,请你们仔细想一想,我们在原来的折纸活动中看见过他们么?”
教师总结不同的折痕和箭头的含义,引导幼儿探索折叠方法,激发幼儿剪纸的兴趣。(2)教师提供物质材料,幼儿大胆尝试折纸
教师提供幼儿不同的折纸材料,方形纸和画笔,鼓励幼儿第一次尝试折纸,并积极讨论自己的遇到的问题。
师:“现在大家自己看着图示折一折,看看我们刚刚总结的方法对不对”让幼儿初步感知折纸的方法。师:“在折纸中,哪一个步骤最难呢?你是怎么解决的?”启发幼儿互助学习感受,培养偶尔合作意识。2.讲解小昆虫折纸步骤,强调折纸注意事项。
师:“让我们跟随老师再次折纸小昆虫吧!看看老师的折叠的步骤和大家刚才的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依次说出折纸的步骤,并强调折纸注意事项。
师:“在折纸的时候,我们要将折线压平、对齐,否则最后的小昆虫就不好看了。”
小贴士:教师让幼儿观察折痕、箭头方向等,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大班幼儿在活动中重点培养的目标,在幼儿尝试完成后,教师带领幼儿再次进行折纸活动,可以加深幼儿对折叠方法的理解。
3.师幼共同装饰“昆虫世界”主题墙
师:“我们班的昆虫世界主题墙上面有不同的小昆虫,大家都认识么?你们的小昆虫和主题墙上的昆虫有什么不同呢?你的小昆虫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评价自己作品并展示,并给每一个幼儿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鼓励幼儿参与展示环节,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
(三)活动结束
做体育游戏《捉昆虫》。玩法:幼儿戴上头饰当小昆虫,越过小山(凳子),钻过山洞(由两名幼儿两手斜上举搭成),跨过小河(吹塑纸),抓住小蚂蚁(积木),然后返回。
教师小结,在音乐声中结束课堂。
五、活动延伸
可以将自己的作品送给爸爸妈妈也可以向区角活动进行延伸。附:折昆虫的方法
查看更多教案,推荐您阅读:面试备考指导|13个学科教案【汇总篇】(按住ctrl点击查看)
第五篇:幼儿园中班科学捉迷藏的昆虫教案(精选)
活动目标:
⒈了解一些昆虫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本领。
⒉知道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PPT;录音;小记录表6张;小昆虫4只为一组共6组;保护色前期准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你们玩过捉迷藏吗?捉迷藏怎么玩?(一个人抓,其余人躲)
2.有一些昆虫想和你们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你们认识他们吗?
3.出示图一:引导幼儿认识昆虫。(蝴蝶、瓢虫、蚱蜢、知了、花螳螂、枯叶蝶、木枝节)
二、基础部分
(一)昆虫捉迷藏
⒈你们现在都认识了这些昆虫,那让我们来找一找吧!
⒉找昆虫
⑴(出示图二)谁躲在了这里?花螳螂为什么躲在这里?(看看它的颜色,花的颜色:花螳螂的颜色和花的颜色一样,这样子不容易被发现)哦!花螳螂是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什么事保护色呢?(这种躲在与自己颜色相近的地方自我保护的方法就叫做保护色)
⑵还有许多昆虫也藏了起来,你看看这幅图上藏了哪一只昆虫?(出示木枝节)
木枝节为什么要躲在树枝上呢?(看看它的颜色、形状,所以藏在树枝里不容易被人发现)
总结:原来木枝节也跟花螳螂一样利用保护色来保护自己的。
⑶你们的眼睛可真厉害,那还有一只昆虫也藏了起来,你们找到它了吗?(出示枯叶蝶)
枯叶蝶为什么要躲在树上呢?(看看它的颜色、形状:像枯叶,躲在树上就不容易发现)
总结:原来,枯叶蝶也藏在了与自己颜色、形状相近的地方,用保护色的方法保护自己的。
⒊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个新的本领,叫做“保护色”。谁来告诉大家什么叫做保护色?(利用与自己颜色、形状先近的地方躲避敌人叫做保护色)
⒋其实,会利用保护色进行自我保护的昆虫可不仅仅只有花螳螂、枯叶蝶和木枝节,还有一些昆虫也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呢!你看!它是谁呀?(纺织娘、尺蠖)它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躲在与自己颜色相近的地方)
(二)帮助昆虫藏一藏
⒈还有一些昆虫不知道自己该藏在什么地方,我们一起帮它们藏一藏好吗?
介绍操作方法:我在后面桌子上分别放了一张记录表和一些小昆虫,待会每张桌子坐四个小朋友,然后这四个小朋友根据“保护色”的方法一起合作帮这些小昆虫找一找最合适它们的隐藏地方。操作前呢,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记录表:这一栏表示什么?(隐藏的地方)那么另外一栏就请你贴上隐藏在这的昆虫。昆虫后面我贴了双面胶,待会把双面胶拨下来后请你放在盒子里就行了。行动!
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⒊评价:谁来介绍一下?这是谁?为什么躲在这里?能不能躲在其他地方?为什么?(颜色相近的地方都可以用来躲藏)
总结:原来,你们都是利用保护色的方法帮小昆虫们找到它们的藏身之处的。
三、本领迁移
⒈(过度)其实,除了一些昆虫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之外,还有一些动物也会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样保护自己的,好吗?
⒉(播放动物图片)
⑴狮子:这是谁,它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⑵猫头鹰:你看谁藏在这里了?它又是怎么保护自己的呢?
⑶雷鸟:这又是谁?它为什么要躲在雪地里?(雪地的颜色和自己的颜色相近)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哦!我们的雷鸟可厉害了,它还能根据季节的变化改变自己身上的颜色呢!冬天的时候它的羽毛是白色的,可是到了夏天它的羽毛又变成了与周围颜色一样的颜色呢!
⒊那我们人又是怎样利用保护色保护自己的呢?(出示图片)(看看衣服、脸上的颜色和周围的颜色怎么样?)哦!他们为什么要用保护色保护自己?
四、活动延伸
⒈其实,我们玩捉迷藏的时候也可以用保护色的方法保护自己。谁愿意说说你想躲在哪里,为什么?
⒉我相信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有空的时候就来用保护色的方法玩一玩捉迷藏的游戏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