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员送教方案
“党徽在送教上门中闪光”送教活动
实施方案
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接地气,必须将学习教育融入群众,时刻对照群众要求和所思所盼,在服务群众中认识和把握“两学一做”要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的每一项改革措施的制定,每一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必须立足于人民群众的需要,才能够真正接地气、顺民意、得民心,否则,再好的顶层设计、再周全的改革路线图,在实践中都可能失之于偏。因此,必须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不论在什么岗位,做什么工作,都要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真心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群众真正关心的问题。坚持立足岗位,勇于担当作为,平时工作干在前,困难时刻站在前,危急关头冲在前,服务群众想在前,做一名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合格党员。
在残障儿童中,还有部分因残疾程度极重或者家庭有特殊困难不能到校就读的孩子,为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我校党支部决定开展“党徽在送教上门中闪光”暑期送教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实施全纳教育,积极探索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使重度残疾儿童少年能够平等接受适合其需要和发展的教育,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推进我县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二、服务对象 因各种原因确实不能到学校就读、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障儿童少年。
1.中重度残疾儿童少年; 2.多重残疾儿童少年; 3.因病休学的残疾儿童少年;
三、活动时间:2017.07.20—2017.12.20
四、实施主体
盱眙县特殊教育学校党员教师
五、实施程序
(一)推荐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党员教师任教。
(二)送教内容:送教活动历时5个月,分三次9课时完成。内容有生活适应、康复运动各4课时。
(三)送教总结。活动结束后,送教党员教师应对本次活动的意义、工作质量、家长及特殊儿童满意度等进行总结,并保存教案、图片、视频资料。
六、实施要求
(一)提高认识,本次活动是我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党员教师为人民群众做实事、解决困难的实际行动。请各位党员同志统一认识、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到本活动中来。
(二)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整体规划,建立工作评价机制,加强管理和指导;积极探索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需求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提高送教上门服务质量。
(三)积极宣传,营造氛围。对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心重视和残疾儿童少年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各部门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营造尊重和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良好舆论氛围。
盱眙县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
二〇一七年三七月十九日
第二篇:党员点菜党校送教
党员“点菜” 党校送教
孙端镇“1+X”式流动党校教育培训模式夯实基层基础
近年来,孙端镇在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上探索与推行了“1+X”式流动党校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党员点题、支部定时、党校送教。“1”指一堂党课,内容涉及政治素质教育、科学发展观等,“X”指上一堂实用技术课,由村党支部“点菜”,镇党校组织相关专家、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开展“菜单式”培训,至今已成功对全镇16个村的1600多名党员进行了轮训,实现了“党员人人听一堂党课,人人学一门实用技术”的教育目标。
孙端镇位于绍兴的东北角,总人口38910人,有党员1614人,其中16个行政村有1256人,企业事业单位有358人。但由于近万主要劳力常年在外经商或从事建筑等行业,外出党员较多,党教阵地又相对狭小,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存在着“集中难、到会难、覆盖难”问题,也缺乏系统和深度,党员往往进不来、坐不住、不愿听,影响党员教育培训的效果。
[镇党委副书记丁伟林同期声: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探索了1+X流动党校的教育模式,将原来的坐堂式授课改为流动式上门施教,并将理论党课与实用技术相结合,使更多的党员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教育,同时提高了党员们的学习积极性。] 如果把1+X流动党校教育培训的这种模式比喻为一家新型的“按单下厨”的自助餐厅,那么党员和村党支部的需求就是餐厅制订“菜谱”的唯一标准,镇党校根据不同“单子”聘请的不同菜系的大厨就是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专家和领导就是培训教师,最终各类制作精良的“菜品”就是党员们愿听愿学的培训课程。由于“1”和“X”的培训内容基本是由党员自行选定,这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广大农村群众的需求,加上流动党校把课堂搬到村委大院、田间地头,使培训对象不受局限,不论男女老少,喜欢的都可以去听、去学,这样,使本来是党员“专有”的党校培训变成了对群众的培训,将原来固定的小课堂变成了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大课堂。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有近3000名群众在各类培训中“插班旁听”
[群众代表与村党员(各一名)的同期声:党员原来上党课,我们都要赶到集镇上去,学的都是理论性的知识,相对枯燥一点,但现在的流动党校使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上课了,方便的同时,我们还能学到十分有用的实用技术课,希望这个学校一直这样办下去。
群众:他们学校到村里来上课,我经常来的。有很多技术课都对我有帮助,象怎么搞养殖啊、怎么把自己的农产品卖个好价钱啊等等,真的很感谢他们。。。]
五年来,孙端镇“流动党校”先后实施了“强化党员意识”、“社会主义荣辱观”、“伟大的民族精神”、“十七大精神辅导”、“科学发展观”、“十七大四中全会精神解读”、“学党史,增党性,永远跟党走”等主题教育,每年的教育活动从6月上旬开始,到9月中旬结束,历时三个多月,这些教育活动,既有政策解读、政治理论等属于“1”的课程,更有诸如服装加工、计算机操作、电工维修、大棚蔬菜种植、市场营销、理财知识、创业培训等属于“X”类的课程,由于培训内容是党员所需,培训形式灵活机动,授课方式又喜闻乐见,农村党员到课率都在95%以上,有效克服了农村党员教育效率低下的老大难问题。五年中,“1+X”流动党校开展培训近160场(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近9000余人次,成为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新载体和“助推器”,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认可与欢迎。
[镇党校赵荣兴同期声:“要我学”和“我要学”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我们在课程的设计上,围绕“我要学”这个主题,为农村的党员们尽可能地提供更多的实用技术菜单,更贴近党员所需,让他们愿学、乐学。三条娄村有一名党员,他一直在广州经商,今年听说我们办了一期市场营销策略课程,请的又是名师,坐着飞机就赶回来了。。。
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使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明显提高,在培训中,农村党员积极参加,认真听讲,乐于实践,达到了“真学习、真实践、真思考、真提高”的效果。与此同时,“1+X”流动党校在精讲一堂党课、推介一项技能的同时,还采取座谈、专题研讨等形式,帮助农村党员干部解决了“发展思路不清、致富方向不明”的问题,促进了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党员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双带”能力有效提升,在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助农增效增收、集体经济发展、加快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带头引领作用,农村党员队伍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有效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提高。[镇党委书记蒋国洪同期声:“1+X”流动党校培训模式变“上来”为“下去”,变“大锅饭”为“点菜”,变“封闭”为“开放”,通过党员点菜、按需送教、贴近群众、流动培训,做到了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课堂、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培训,已成为解决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方式单调、获取知识途径狭窄、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的重要方法,也为广大农村党员群众获取理论信息、掌握实用新技能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捷径。我们将致力创新,不断完善,大力推进农村党员干部培训,为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X”式流动党校已成为孙端镇农村党员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绍兴日报于2008年9月21日在头版报眼作了《党支部“点菜” “菜单式”教育--孙端千余农村党员完成“1+X”培训》的报道,绍兴县报于2010年12月31日在头版头条作了《这样的党课我们都喜欢上》的报道,并在《新农村》、《大地》等杂志上发表,还在浙江宣传、绍兴党建、绍兴县党建、绍兴日报、绍兴县报、柯桥网等众多媒体上报道。
纵观孙端镇近几年的发展,呈现出工业经济逐年提升,农业两区建设模型初显,集镇建设热火朝天,社会其它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的良好势头,这既是孙端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上下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结果,也是“1+X”式流动党校服务中心、培训有效、不断凝心聚力、提供坚实组织基础的结果。相信“1+X”式流动党校培训模式,会培养出更多素质过硬、作风正派的新时期党员后备力量与党员干部,会在夯实基层基础、凝聚基层力量、加快实现孙端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上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篇:送教上门方案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省教育厅《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中有关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试点项目的方案要求,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满足残疾儿童少年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慈埠小学根据县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少年儿童实际情况制定送教上门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居家教育工作经验,发展残疾儿童少年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和学校教育,逐步完善残疾人教育保障体系,进一步推进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
二、服务对象。
送教服务对象为范围内常住人口,不能到校接受教育的6-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见附表1。
三、服务原则。
“送教上门”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注重发展残疾儿童少年的智力潜能,提高认知能力和生活适应能力。
四、组织领导。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五、具体措施。
1.做好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摸底调查工作。摸清底数是搞好送教上门服务的关键。由教务处负责,配合县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县残联等机构搞好调查、摸清数据、做好分类。为进一步发展残疾人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2.确定“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实际教学水平、办学条件和残疾少年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智力状况良好,具有一定生活自理能力,能与人进行对话能力的残障儿童少年共计4人作为教育对象。建立“送教上门”服务对象相关档案和学籍,纳入全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见附表2.3.制定详实可行的教育计划。
根据“送教上门”的基本原则,教育内容定为“实用语文”“实用数学”“生活适应”等课程,注重开发残障少年儿童的智力潜能,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要求相关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选择适合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发展的教育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力求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师生互动,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努力提高教育效益。
4.保证充足的教学时间,采取一对一的服务模式。
在教学时间上全学期针对每个学生开展1次服务活动,共4次,每次2课时。采用走进家庭实施一对一的送教上门服务。在服务流程上采取“交流”“授课”“总结”的模式,首先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了解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基本状况;其次由专任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学习,教授一定的知识技能;最后总结,告知家长教育智障儿童需要注意的问题。
5.所有成员要高度重视,认真总结经验。
这次“送教上门”服务活动是特教工作的尝试和延伸,在实施送教服务中要立足新起点新要求,创新发展新思路。由于是第一次,所以疏漏肯定存在,要求广大教师一定要认清送教上门活动的重要性,做好计划,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在每次服务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经验,寻找不足。授课教师要上交授课教案,活动负责人要上交活动记载表、活动总结等资料。
六、支持保障。
开展“送教上门”服务活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为了保证活动的延续性和实效性,特别指出对于参加“送教上门”的教师按每次2分的工作量计入绩效考核。对于能按时上交相关计划和总结等资料的老师按每次3分的工作量计入绩效考核。教师交通费、餐饮费、添置教学仪器设备的费用由学校报销。家庭及学生个人不用缴纳任何费用。
七、时间安排:
2015年3月1日起,启动“送教上门”服务工作。2015年3月底,开展第一次“送教上门”服务活动。
负责人:
教师:
2015年4月底,开展第二次“送教上门”服务活动。
负责人:
教师:
2015年5月底,开展第三次“送教上门”服务活动。
负责人:
教师:
2015年6月底,开展第四次“送教上门”服务活动。
负责人:
教师:
2015年7月,“送教上门”服务活动总结。
附件:
1.永登县未入学6-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情况统计表。2.永登县6-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对象与送教学校登记表。
3.永登县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情况记录表。
第四篇:送教上门方案
送教上门工作方案
近年来,患有身体或心理疾病的学生,已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构成了一个不能忽视的特殊群体。本,为了进一步健全帮扶助学活动体系,健全学生完美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让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我校根据《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教育条例》,针对我镇特殊学生建立了帮扶制度。具体措施如下:
一、帮扶对象
榆阳区大河塔镇兰家峁村王子婷小朋友2008年9月出生,因身体疾病等原因导致脑残聋哑,基本生活不能自理,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调节能力差。同时家庭经济负担较重。
二、帮扶目标
希望通过我校老师的共同努力,用我们的爱心与耐心,让她能够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健康欢快的成长,拥有一个温暖的生活环境。
三、帮扶具体措施:
1、首先不能歧视他们排挤,鄙弃他们,应当饱含爱意与耐心来对待他们。
2、事先学习如何与智障儿童交流,通过网络及其他途径对智障儿童的情况深入了解,针对她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帮助,尝试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3、到家中与家长交流,了解智障儿童在家中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帮助她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主动、真诚地关系、帮助她,让她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
4、给她去一些学河与生活用品,尝试与她些游戏,放一些音乐采激发智障儿童的兴趣。
四、帮获领导小组 组长:陈生金 副组长:方彦华
成员:杨少文 邱洪姿高妮妮訾娜
大河塔镇中心小学 2018年3月4日
第五篇:送教下乡活动方案
送教下乡活动方案
各乡镇和学校要把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作为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要安排专人负责送教下乡活动的组织管理,确保送教活动收到实效。
1、切实明确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认真做好过程管理,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
精心准备,保证质量。送教下乡,是骨干教师展示风采,传送经验,提供示范的有效途径,参加送教下乡的骨干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热情和精湛的业务水平,为广大农村教师提供优质服务。骨干教师参加送教下乡活动情况记入骨干教师培养档案,记入教师农村支教档案。送教单位要积极为送教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提供方便,保证送教质量。
2、明确送教任务。对前来我校送教的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的讲课、说课,同学科教师、学校领导和教研员进行评课、研讨,此活动每学年期不得少于两次,每次不得少于两科。认真组织,确保效果。各乡镇和学校要按照县教育局统一安排,组织相关学科教师按时参加培训活动,安排好本校学生(不允许停课),积极完成培训任务,并做好返校后的成果运用。
3、实施新课程,宣传新课改,为我校农村教学走进新课程发挥引领和促进作用。
4、送教的同时,就地趁势召开教学研讨会,开展新课程大家谈活动,营造研讨氛围,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锻造青年教师。通过说课、上课、评课等研讨活动,锻炼和培养青年教师,让上课者与听课者都能受益,共同提高;
6、通过城乡教师实行零距离的交流,融洽工作情感,增强活动的服务意识,从而使我校老师团结一体,昂扬向上的良好态势。
7、为教师们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更快地成长。学习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通过示范课、专题点评、互动点评,引导教师从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3、搞好总结,推广经验。活动结束,培训部要及时跟踪调研,收集参训教师的意见,确保培训效果;各乡镇和学校要结合送教下乡活动,联系本地实际,认真开展训后跟踪培训,发现典型,并做好总结,以便及时推广经验。
8、送教教师要做好材料的整理,上交一份文本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