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三)-教学教案(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06:55: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三)-教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三)-教学教案》。

第一篇: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三)-教学教案

1.使学生初步学会 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

2.知道计算这类方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掌握解 这一类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这一类方程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解下列方程

(二)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

二、教学新授

(一)教学例5

例5.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 吨,一天上午运了4车,下午运了3车.这一天共运土多少吨?

1.读题,理解题意.

2.出示图片:示意图

3.教师提问:通过观察这幅图,你都知道了什么?

教师板书:

上午

下午

一天

4.教师说明:这个式子中含有两个未知数,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解简易方程.

板书课题:解简易方程.

5.学生分组讨论计算方法.

(1)表示4个,表示3个,一共是(4+3)个,也就是 .

(2)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把4和3相加,就是(4+3)个,.

6.教师说明:两种思考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最后的结果都是正确的.

教师板书:

=(4+3)=

答:这一天共运土 吨.

7.思考:上午比下午多运的吨数是多少?怎样列式?

教师提示:1个,可以写成 .“1”可以省略不写.

8.教师小结

一个式子中如果含有两个 的加减法,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和式子所表示的意义,将 前面的因数相加或相减,再乘,计算出结果.

9.练习

(二)教学例6

例6.解方程

1.教师提问

(1)这个方程有什么特点?

(2)应该怎样解答?

2.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板书:

解:

检验:把 代入原方程.

左边=7×5+9×5=80,右边=80,左边=右边

所以 是原方的解. 3.练习

解方程 3.6 -0.9 =5.4(要写出检验过程)

三、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解这类方程时要注意什么?

四、巩固练习

(一)填空.

1. 表示()加(),一共是()个,得(). 2. 表示()减(),是()个,得(). 3.().

(二)直接写得数.

(三)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2.()3.()

(四)用线段把下面每个方程与它的解连起来.

+13=33

=0 3 - =80

=10 1.8 =54

=20 6.7 -60.3=6.7

=30 9 + =0

=40

五、布置作业

(一)解方程.(第一行两小题要写出检验过程)

六、板书设计解简易方程

第二篇:数学教案-简易方程-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第73—74页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和“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5题。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使学生加深对方程及相关概念的认识,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在复习了整数、小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题的基础上,今天要复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1)求路程的数量关系。(2)乘法交换律。

(3)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写出字母式子,同时指名一人板演。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要怎样写?

2、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结合提问怎样求式子的值的。

3、做练习十四第1题。

指名学生口答。选择两道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复习解简易方程

1、复习方程概念。

提问:什么是方程?你能举出方程的例子吗?(老师板书出方程的例子)这里用字母表示等式里的什么?指出:字母还可以表示等式里的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方程。(板书定义)

2、做“练一练”第2题。

小黑板出示,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提问:5x-4x=2里未知数x等于几,x=2是这个方程的什么?7×0.3+x=2.5里未知数x等于几?x=0.4是这个方程的什么?那么,什么叫做“方程的解”?(板书定义)它与“解方程”有什么不同?(强调解方程是一步一步完成的过程)你会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吗?根据什么解方程?

3、解简易方程。

(1)做“练一练”第3题第一组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解第一个方程是怎样想的,检查解方程时每一步依据什么做的。第二个方程与第一个有什么不同,解方程时有什么不同?指出:解方程时先看清题目,根据运算顺序,能先算的就先算出来.不能算的就看做一个未知数。我们现在解方程是一般根据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的。(结合板书:解方程:能先算的要先算,再按各部分关系来解)追问:这两题可以怎样检验方程的解对不对?(2)做“练一练”第3题后两组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分别做其中的一组题。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说每组两题有什么不同,解方程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强调一定要先看清题,按运算顺序能先算的就先算出来,然后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3)做“练一练”第4题。

让学生列出方程。指名口答方程,老师板书。提问列方程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复习了哪些知识?你进一步明确了什么内容?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完成“练一练”第4题解方程;练习十四第2题,第3题后三题,第4题。家庭作业;练习十四第3题前三题、第5题。

第三篇:解简易方程教案

第二十六讲 解简易方程

解简易方程,是运用方程解答应用题的基础,解简易方程的关键是掌握四则混合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解方程的过程就是利用积与乘数,被除数、除数与商,加数与和,被减数、减数与差之间的关系逐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的过程。因此,平时应多加强四则混合运算各部分数量关系的训练。

解出方程中的未知数后,应检验,检查求出的方程的解是否正确。检验是将解得到的未知数的值带入原方程中,分别计算出方程的左边和右边的值,如果左右两边的值相等,说明计算出的未知数的值正确;如果左右两边的值不相等,说明计算出的未知数的值不正确,需要找出错误的原因,重新计算,这一步不能缺省。

难题点拨1 解下列方程,并验算。

(1)3Ⅹ+4=25(2)5(2Ⅹ+4)=30 点拨

上面的两个方程都可以分两步解答。方程(1),先将3Ⅹ看做一个数,利用加法算式中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可以先求出3Ⅹ,再利用乘数与积之间的关系求出Ⅹ。方程(2),先将2Ⅹ+4看做一个数,利用乘数与积之间的关系求出2Ⅹ+4Ⅹ,再利用加数与和,乘数与积之间的关系求出Ⅹ。

(1)3Ⅹ+4=25(2)5(2Ⅹ+4)=30 解:3Ⅹ=25-4 解;2Ⅹ+4=6 3Ⅹ=21 2Ⅹ=6-4 Ⅹ=7 Ⅹ=1 检验:将Ⅹ=7带入方程(1)中,左边=3×7+4=25 右边=25 因为左边=右边

所以Ⅹ=1是原方程的解。

想一想 做一做

解下列方程,并写出检验过程。1、26Ⅹ-12=66 2、7(3Ⅹ+1)=28 3、2Ⅹ-1=9 4、308-25Ⅹ=108 5、5(Ⅹ+7)=35

难题点拨2 解下列方程

(1)、8Ⅹ-120=5Ⅹ-30(2)、8(5-Ⅹ)+15=7Ⅹ-260 点拨 方程(1),利用等式的性质,可以给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减去5Ⅹ,就变成一个比较简单的方程,容易解答。方程(2),可以先利用乘法的分配律将小括号去掉,再利用等式 的性质给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8Ⅹ,或同时减去7Ⅹ,都可以变成一个比较简单的方程,容易解答。(1)、8Ⅹ-120=5Ⅹ-30 解: 8Ⅹ-90=5Ⅹ(两边同时加上30)3Ⅹ-90=0(两边同时减去5Ⅹ)3Ⅹ=90 Ⅹ=30(2)、8(5-Ⅹ)+15=7Ⅹ-260 解:40-8Ⅹ+15=7Ⅹ-260(利用乘法的分配律,去括号)

300-8Ⅹ+15=7Ⅹ(两边同时加上260)300+15=15Ⅹ(两边同时加上8Ⅹ)15Ⅹ=315 Ⅹ=21 想一想 做一做 解下列方程。1、8(5+Ⅹ)-25=3Ⅹ+30 2、100-5Ⅹ=3(Ⅹ-20)3、4(Ⅹ-2)+14=7Ⅹ-21 4、7(Ⅹ-3)+15=2(12+Ⅹ)5、12+Ⅹ+2(12+Ⅹ-9)=96 难题点拨3 解方程:(2Ⅹ-3)÷7=59-2Ⅹ

点拨

方程的左边是一个除法算式,如果直接简化比较麻烦,但这个方程可以看做一个除法算式,7是除数,59-2Ⅹ是商。根据被除数=除数×商,把它转化成乘法算式,然后再解比较方便。

(2Ⅹ-3)÷7=59-2Ⅹ 解:(2Ⅹ-3)=(59-2Ⅹ)×7 2Ⅹ-3=413-14Ⅹ 2Ⅹ+14Ⅹ=413+3

Ⅹ=26

想一想 做一做 解下列方程。

1、(3Ⅹ+2)÷4=2Ⅹ-7

2、(4Ⅹ+12)÷(3Ⅹ-24)=5

3、(10Ⅹ+6)÷3=5Ⅹ-8

4、(9Ⅹ+10)÷4=2Ⅹ+3 难题点拨4 一个数的3倍加上10,等于这个数的5倍减去20,这个数是多少?

点拨

若用字母Ⅹ表示这个数,那么“一个数的3倍加上10”就是3Ⅹ+10,“个数的5倍减去20”就是5Ⅹ-20,再根据“一个数的3倍加上10,等于这个数的5倍减去20”,这个相等关系,就可列出方程,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Ⅹ,即得“这个数”。

解:设这个数为Ⅹ。3Ⅹ+10=5Ⅹ-20 3Ⅹ+30=5Ⅹ 2Ⅹ=30 Ⅹ=15 答:这个数就是15。想一想 做一做

列方程解答下列文字题。

1、一个数的5倍加上10,等于这个数的6倍减去20,求这个数。

2、一个数的8倍等于这个数的2倍加上240,求这个数。

3、一个数的5倍减去12,比 这个数的3倍多20,求这个数。

4、一个数减去36,再乘3,积是153,求这个数。

难题点拨5 甲、乙两数和是28,甲数是乙数的3倍,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点拨

本题中有两个未知数。先根据题意设出一个未知数,并把另一个未知数用所设的未知数表示出来,找出题中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最后把另外一个未知数也求出来,本题可以把乙数设为Ⅹ,甲数则为3Ⅹ,利用甲、乙两数的和是28,列方程。

解:设乙数Ⅹ,则甲数为3Ⅹ 3Ⅹ+Ⅹ=28 4Ⅹ=28 Ⅹ=7 甲数:3×7=21 答: 甲数是21,乙数是7。

想一想做一做

列方程解下列文字题。

1、甲数是乙数的2倍,甲数比乙数多24,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2、一个数的3倍除以8得3,求这个数。

3、甲数是乙数的4倍,甲数比乙数多15,求乙数。

(1*)看你能摘几颗“★” 解下列方程,并写出检验过程。(1)2Ⅹ-23=41(2)2(Ⅹ-5)=128

(3)(Ⅹ+12)÷8=125(4)75+3Ⅹ=5Ⅹ-13(5)4Ⅹ+11=47(6)3Ⅹ=2Ⅹ+5(2**)解下列方程。(1)、3(3Ⅹ-25)+10=8Ⅹ+99(2)、Ⅹ÷3+2=2Ⅹ+5(3)、5(2Ⅹ-4)-12=2Ⅹ+48(4)、5Ⅹ+16=3(Ⅹ-4)+100(5)、4Ⅹ-3+3Ⅹ=6Ⅹ-2(6)、3Ⅹ-15+2Ⅹ=84-6Ⅹ

(2***)列方程解答下列文字题。

(1)、15与一个数的2倍的和是43,这个数是多少?(2)、5个20与一个数的8倍的和正好等于340,这个数是多少?

(3)、一个数的2倍加上9与42的积,和是400,求这个数。

(4)、1860加上一个数的一半,和是3520,求这个数。(5)、一个数乘4与12 的和,结果等于这个数与480的和,这个数是多少?

(6)、甲数是30,乙数是一个数的2倍,甲数减去乙数的差是12,这个数是多少?(7)、甲数是128,比乙数的3倍多20,求乙数。(8)、在一个除法算式中,除数比商的2倍还多1,且除数与商的和是16,求被除数、除数和商分别是多少?

第四篇:解简易方程教案

解简易方程教案

一、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57~59页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式,并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2、通过创设情境,经历从具体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渗透代数化思想,并通过验算,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难点:解方程的规范格式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节课学过的有关等式的知识吗?生:记得。等式的基本性质。

师:嗯,看来同学们下课后都认真复习了的,要继续保持哦

。老师这里呢,有一个装满时能装九个乒乓球的盒子,此时盒子并未装满,同学们猜猜里面有几个球?

生:…

师:好 我听见有人说1个?2个?.......到底有多少个,同学们能准确说出来吗? 生:不能!

师:我们并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个球,也就是球的个数对我们来说就是未知的,在数学上我们就用未知数X来表示这样的数。所以,那位同学能告诉老师,盒子里现在球的个数。

生:X 师:不错 同学们都很厉害。为了能准确判断出球的个数,老师又从别的地方找来了三个球(板画三个球),刚好将这个盒子装满了。现在盒子里有多少个球?

生:九个

师:之前盒子里有X个球,有装进了三个,现在有九个球

黑板上这个图,同学们能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吗?

生:能 X+3=9 师:好 X+3=9(板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现在同学们知道X的值是多少了吗 生:6 师:同学们都很厉害,一下子就说出来了,那么你们能说说六是怎么来的吗?也就是同学们的思考过程。认真思考,不要急着回答老师。现在分组讨论,哪为第一组,哪为第二组。讨论完后,每组派一个代表,和大家一起交流你们的想法。好,现在开始讨论。

师:好了,我看大家都讨论完了。那一组先来告诉老师你们的想法。好,你们这一组。

学生可能想法:

1、加减法的关系:9-3=6 故X=62、6+3=9故X=6

3、把9分解成6+3,X+3=6+3,6+3

4、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3,就得到6+3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不少。我们看,前面三个同学都是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或数的分成想出了答案。第四个同学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呢

生:没有用加减法的关系或数的分成

师:嗯 对 那么它是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知识呢

生: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等式不变)

师:嗯 很好 那么他的想法对吗

生:对的

师:既然大家都说正确,那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好不好(好)那么该怎么检验呢 同学们认真思考

师:指着方程问 这是什么?(方程),它还是什么?(等式)等式的左右两边是相等的。所以只要能证明X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就能说明这个同学的方法是正确的,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哪位同学来试试

生:。。

师:很好,请坐下。。所以这个想法是正确的,也就是说,以后我们可以用等式的性质求方程中的未知数的值。

(三)、指导解方程的规范格式

师:我们刚刚思考了用等式的性质求得X值的过程,如果老师要求大家把这个过程写下来,该怎么书写呢。(讨论交流)

X+3=9 解:X+3-3=9-3(灯饰两边同时减去3)X =6 师:还记得我们之前是怎样检验的吗?谁能说一下

检验:把X =6带入原方程

方程左边=6+3 =9 =方程右边

所以X =6是方程的解

(四)揭示概念

师:这一系列过程就是解方程。说到这里,同学们一定会问:什么叫做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第五篇:解简易方程教案

2、解简易方程(共9课时)

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

主备人:李惠梅

教学内容:

教材53页、5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不等式”、“方程”的意义,并能进行辨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会用方程的意义去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教学难点:

能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这组概念,帮助学生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或小黑板、托盘天平。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时间过得非常快,转眼我们已经是五年级的小学生了。老师想问一下:你们还记得幼儿园时的生活吗?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到幼儿园去看一看。(播放幼儿园里小朋友们玩各种游戏的课件)

2、谁能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在这些游戏中你最喜欢玩什么?在老师这儿也有一种玩具,你玩过吗?(课件出示:两人玩的跷跷板)

3、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数学里也有这样的跷跷板,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数学里的跷跷板。

二、探究新知

(一)创设情境,玩中认识“等式”

1、谁能来说一说玩跷跷板时是怎样的情景?(当两边的距离相等,重的一边会把轻的一边跷起来,两边的重量相等,跷跷板就平衡。)

2、现在有两个小学生正在玩跷跷板(用课件出示两个小朋友玩跷跷板的图片,图中跷跷板左高右低),根据现在的情况,你能知道什么?(左边小朋友的体重大于右边小朋友的体重)

3、看到这么多同学喜欢玩跷跷板,老师也想玩一玩。谁想和老师一起来?(指名一个学生到前面来)问:你重多少千克?(学生回答体重,比如说31千克)老师重50千克,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当我与他坐上跷跷板两端的时候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那怎样才能使跷跷板平衡呢?你会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吗(板书:31+19=50)

5、请同学们观察这个式子“31+19=50”,式子两边用什么符号连接?(等号)

6、小结:像31+19=50这样用等号连接的式子叫做等式。(板书:等式)你能试着说出几个等式吗?(学生试说,并让全班学生加以判断说的是否正确)(二)课件演示天平测量过程,得出不同的式子

1、刚才我们玩了跷跷板,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在生活中见过与跷跷板相类似的物体吗?

2、是的,利用跷跷板的这种现象,科学家们设计出了天平。你知道天平是用来称量什么物体的吗?其实天平也可以称很重的物体。请看大屏(课件出示各种天平)而我们平时所说的就是这种在实验室中用的托盘天平(课件出示托盘天平)

3、认识天平: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托盘天平,你们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吗?(出示托盘天平,并随着学生们的回答介绍托盘天平各部分的名称)

4、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你们知道怎样用天平称量物体吗?

5、演示天平测量过程,得出不同的式子。

(1)下面我们来称量这个水杯的重量(课件演示:先出示一个托盘天平,然后再出示一个水杯)。我应该把水杯放在哪?(课件演示:把水杯放在左盘,而且天平左高右低)然后呢?(在右盘放砝码)老师在右盘放了100克砝码,你发现了什么?(天平平衡了)这说明了什么?(一个杯子重100克)

(2)那么一杯水重多少千克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演示往杯子里倒水),你发现了什么?(天平不平衡了)这说明了什么?(杯子和水的重量大于

100克)如果老师要想称量这杯水的重量怎么办?(接着放砝码)请大家观察(课件演示又拿来100克放在右盘中),这时你发现了什么?(天平还是不平衡)哪边高?哪边低?这说明了什么?(杯子+水>200克)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这时候的现象吗?(板书:X+100>200)

(3)如果想继续称量怎么办?(接着放砝码)好,请同学们接着仔细观察(课件演示又拿来100克,放在右盘中)你发现了什么?(天平左高右低了)这说明了什么?(杯子+水<300克)你又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现象吗?(板书:X+100<300)

(4)通过刚才两次称量,你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的质量大于200克,小于300克)你能猜猜杯子和水的质量是多少吗?那么到底是多少呢?我们得接着称量。谁能说一说应该怎样继续称量?(拿走100克,换上一个小一些的砝码)请同学们接着观察,你看见了什么?(课件演示:拿走100克,拿来50克)这时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你能用式子来表示天平的平衡情况吗?(板书:X+100=250)

(5)小结:请同学们观察X+100>200、X+100<300与31+19=50这三个式子,看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像X+100>200、X+100<300这样用大于号或小于号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板书:不等式)、(三)通过分类,认识“方程”

1、通过刚才的试验,我们得出了四个式子。如果我们对这四个式子分类,可以分成几类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这4个式子可以分成几类?是按什么标准分类的?

2、小组汇报:按是否是等式可以分为两类31+19=50和X+100=250为一类,X+100>200和X+100<300为一类;按是否含有未知数可以分为两类:31+19=50为一类,X+100=250、X+100>200和X+100<300为一类„„

3、请同学们观察31+19=50和X+100=250这两个等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揭示概念:像X+100=25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把它叫做方程。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方程的意义(板书课题:方程的意义)

5、巩固概念。

(1)如果你是方程,你会作自我介绍吗?(学生给予评价,并加以补充)(2)你们知道了什么叫方程,能试着写出一个方程吗?(全班学生试写,并

指名到前面板演,然后全班判断是否正确)

6、即时练习,理解概念。

(1)老师这也有几个式子,它们是方程吗?请大家帮老师判断一下。课件或小黑板出示: 下面的式子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想一想为什么? 35+65=100 X-14>72 Y+24 5X+32=47 28<16+14 3÷X=1.5

要想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课件或小黑板出示:一个方程必须具备的条件:

1、是等式。

2、含有未知数。二者缺一不可)

(2)老师这还有几个式子,请大家再帮老师看看,它们是方程吗? 课件或小黑板出示: 它们是方程吗?

5Y=1 6(a+2)=42 2X+3Y=9(3)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你对方程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课件或小黑板出示:在方程中,1、未知数不一定用X表示。

2、未知数不一定只有一个。)

(四)比较辨析,理解“等式”与“方程”的联系。

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那么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关系呢?请大家看这道题

课件或小黑板出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①36+X>40 ②3×8=24 ③X÷7.8=0 ④4×5-3X=2 ⑤X+8=76÷4 ⑥8.4÷4=2.1 ⑦3X+35 ⑧7Y-45=4 等式:()方程:()

2、通过这道题,你又发现了什么?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关系?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吗?

3、学生汇报:等式包括方程,一切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并把集合图画在黑板上

三、实践运用

1、同学们的图非常形象的表示出了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这些图你能用方程来表示吗?(出示教材62页第2题)

2、看来同学们对今天学的知识掌握得不错,用方程还可以表示生活中一此数量之间的关系呢?如:我们班一共有34人,男生有22人。如果把女生的人数看作X,你会用方程来表示男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之间的关系吗?

3、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有关我们学校的信息,谁来读一读。课件或小黑板出示并指明读:

余家寨小学有教师28人,男教师X人,女教师20人。共设12个教学班,其中五年级有2个教学班,每班平均Y人,共63人,其他年级共C班。今年又迎来了68名小朋友,分成2个教学班,平均每班D人。你能选择其中一些信息列出方程吗?我们可以小组合作,看谁列得多?(学生小组交流再汇报)

四、总结

1、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小结:同学们不仅能自己写出喜欢的方程,发现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而且能根据老师提供的生活中的信息,列出了那么多的方程,真了不起!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请同学们把你在生活中看到或想到的信息写在练习本上,让同桌根据你提供的信息列出更多的方程。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的第1、第3题。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不等式 等式 100+x>200 31+19=50 100+x<300 100+x=250 像100+x=25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下载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三)-教学教案(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三)-教学教案(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解简易方程教案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肥西县烧脉小学凌东华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9册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

    五年级数学教案:《解简易方程一》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2.初步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并会检验。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和书写格式。教学难点帮助学......

    解简易方程(三) 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 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 2.知道计算这类方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掌握解 这一类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这一类方程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

    解简易方程教案1

    解简易方程 谭贤芬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9册57—5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概念。......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 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 2.知道计算这类方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掌握解 这一类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这一类方程的算理. 教学过......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数学第60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等式的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索和理解简易方程的解法。 2、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