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活动记录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活动记录 1.太阳下影子变化
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实验结论:1)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2)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方向相反。
3)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温度高,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温度低。
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答: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3、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
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4、镜子的反光现象 实验器材:平面镜及支架
我的猜测:平面镜能成像,能反光
步骤:
1、给老师讲述“镜子的反光现象”实验所需仪器名称。
2、把这些材料组装好并进行实验。
3、照一面镜子,你能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通过镜面,能看到其它物体;镜子
里的像和物体左右相反;等)
4、直立两面镜子,不断变换它们的角度,你有什么发现。(镜子里面有很多像。)
5、整理仪器。
观察到的现象:像和物体左右相反,镜子里面有很多像。结论:平面镜能成像,能反光。
5、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
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6.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的磁极(自制的电磁铁)
实验方法:(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钉帽一端与指南针接近,如果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吸,那电磁铁的这端就是南极;(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斥,这时电磁铁的南极变成了北极。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后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7、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假设与线圈圈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 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保持不变的是:电池数量、铁钉粗细等。需要改变的是:线圈匝数
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8、组装一个简单电路
实验器材:电池、导线、灯泡 我的猜测:接通电源,灯泡发亮
步骤:
1、给老师讲述实验所需仪器名称。
2、正确组装一个简单电路。
3、给老师演示,如何让小灯泡亮起来。
4、给老师演示,如何让小灯熄灭。
5、整理仪器。
观察到的现象:接通电源,灯泡发亮;断开电源,灯泡熄灭。结论:接通电源,灯泡发亮;断开电源,灯泡熄灭。
9、检验导体和绝缘体
实验器材:导体、绝缘体、电池、导线、灯泡 我的猜测:铜、铝、铁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 步骤:
1、给老师讲述实验所需仪器名称。
2、给老师讲述检验导体和绝缘体实验所需步骤。
3、组装一个检验器。
4、检验老师准备的材料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5、整理仪器。
观察到的现象:接上铜、铝、铁灯泡亮是导体,接上塑料灯泡不亮是绝缘体。结论:铜、铝、铁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
10、研究磁铁同极排斥、异极吸引 实验器材:磁铁
我的猜测:磁铁同极排斥、异极吸引
步骤:
1、给老师讲述实验所需仪器及材料名称。
2、给老师讲述磁铁同极排斥、异极吸引的实验步骤。
3、做磁铁同极排斥、异极吸引的实验。
4、给老师说一说实验的结论。
5、整理仪器。
实验现象:把两块磁铁的同极相互靠近,相互排斥;把两块磁铁的异极相互靠近,相互吸引
实验结论:磁铁有同极排斥,异极吸引的性质。
11、做一个电磁铁
实验器材:电池、导线、大头针、铁钉 我的猜测:接通电源,电磁铁能吸起大头针
1、给老师讲述制作一个电磁铁所用的材料名称。
2、给老师讲述制作电磁铁的方法。
3、用你制作的电磁铁去吸大头针。
4、电磁铁能吸起大头针,说明什么?(电磁铁能吸起大头针,说明电磁铁通电后有磁性。)
5、整理仪器。
实验现象:电磁铁能吸起大头针,说明电磁铁通电后有磁性。实验结论:电磁铁有磁性
第二篇:五年级上册科学教1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一课时 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1.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2.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言条件; 3.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能按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教学重点:能设计种子发芽的实验。
教学难点:会提出种子发芽实验要解决的两个问题。教学准备:
设计实验用的表格。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引导学生阅读P1上的文字。2.谈话引入。
师:“上学期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还记得种凤仙花吗?科学研究通常通过实验进行,首先要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现在我们先来研究哪些条件影响绿豆种子发芽,好吗?”
二、探究内容:
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1)让学生说说绿豆种子怎样才能发芽。
2)归纳学生所说的绿豆种子发芽的条件。(板书:要浇水,要种到土里,要有合适的温度。)3)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说说可以改变什么条件?(板书:少浇一点水行不行呢?不种在土里行不行呢?让它受到光照行不行呢?温度低一些或放到冰箱的冷藏室里能不能发芽呢?)
2.讨论怎样用实验证明。让学生通过下面五方面进行讨论: 1)你想研究什么问题,你打算怎样做? 2)你猜想做的结果会是怎样? 3)像你那样做是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知道? 3.确定研究的问题,并写出实验计划。1)小组讨论准备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
2)对学生选择的课题进行调整和平衡,使每个项目都有学生进行研究。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举例和表格,弄清内容要求,然后着手写实验计划。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查找有关种子发芽的资料。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实验设计,让学生全面了解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2.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按照实验计划持续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和时间的能力。教学重点:交流实验计划。教学难点:修改实验计划。教学准备:
种子发芽实验盒(每盒两格),注有“1”、“2”的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实验记录表格。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上节课我们设计了种子发芽实验,现在哪个小组愿意发表一下?”
二、探究内容: 1.交流实验计划。
① 请一个学生向大家报告他的实验计划。
②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简要板书: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实验方法。③ 再请其他学生报告其他两项实验计划,教师板书。④ 大家发言,补充完善。2.配备实验装置。
① 认识教材上的材料,让学生说说怎样做实验。
② 明确用哪一个实验盒做实验组,用哪一个实验盒作对照组。• 准备实验盒;
• 把纸巾折成同实验盒的格子一样大小的厚块,嵌入格子里; • 往纸巾上滴水;
• 用手按出一个小洞种进绿豆。3.猜测实验结果。
① 猜一猜绿豆播种以后到发芽,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归纳成种子膨大、种皮开裂、出现根、长出叶等四项。)
② 猜一猜发生每项变化可能要多少小时,几天以后可以看到绿豆长出叶。③ 讨论:种子膨大的时间怎样算,怎样及时发现变化。4.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① 阅读观察记录表上有哪些项目。② 让学生说说怎样记录。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坚持做好观察记录,写观察日记。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 从实验中获得信息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2.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3.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重点:汇集实验组获得的数据和对照组获得的数据。
教学难点:运用对比实验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准备:
汇集数据、得出结论用的表格。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哪个同学愿意说说记录了哪些数据?”
二、探究内容:
1.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1)汇集各组数据。
(2)看看收集的时间数据是否一样?(3)讨论数据为什么会不同,该怎样处理? 2.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各实验小组报告实验数据,每人在表格中做记录。
(2)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讨论数据不同说明什么问题。(3)“实验结果能证明我们的猜想吗?讨论数据不同说明什么问题。(4)综合说明光、温度和水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3.扩展与思考。
(1)让学生说说P7的四项内容。(2)填好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
三、全课总结。
师生评价各小组的数据记录。
四、课后拓展。
继续观察绿豆的生长并做好记录。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 秋冬季的生物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几种生物在秋冬季的生活,了解气候环境怎样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怎样适应环境的变化;
2.学习跟踪观察几种生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3.学习把植物、动物的生长变化和季节变化联系起来观察生物的生活。教学重点:观察动、植物怎样过冬。教学难点:会做资料收集,明确观察对象。教学准备:
观察秋冬季的生物记录表格。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春天,蝴蝶的卵变成了小毛虫,小树长出了嫩叶,嫩叶正好是小毛虫的食物。到了夏天,小树变了,小树开了花,小毛虫长成了蝴蝶。小毛虫、小树随春、夏季节的变化发生着变化。” 问:(1)一年中气候怎样变。
(2)春天,小毛虫和小树是什么样的?小毛虫从哪里来?(3)夏天,小毛虫和小树是什么样的?
(4)从春天到夏天,气候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小毛虫不变,它还有嫩叶吃吗?
二、探究内容:
1.说说我们对九月里的植物、动物有哪些了解。(1)九月里,小树怎么样了?蝴蝶怎样生活?
(2)冬天呢?蝴蝶怎样过冬?小树怎样过冬?明年春天还有小毛虫吗?(3)别的植物、动物怎样过冬?九月里它们怎样生活?
师:“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冬天很快就要来临了,让我们去了解秋冬季里的动物和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2.观察秋冬季的生物。
(1)猜测这些植物、动物在秋冬季受哪些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怎样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2)说说自己知道的植物、动物过冬的故事。
(3)我们可以选择哪些植物、动物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4)指导学生看教材上记录表,明确怎样观察、记录。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选择一种常见的动物、植物进行跟踪观察。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 动物的栖息地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鱼、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这两种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建立人工气息地做知识、材料方面的准备;
2.通过阅读资料,用科学家对待科学观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学重点:会比较鱼和蚯蚓的生活需要和生活环境。教学难点:找出鱼和蚯蚓的是生活环境的相同和不同。教学准备:
建立气息地需要材料的记录表格。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将要观察动物的生活,动物是怎样生活的呢?我们对鱼和蚯蚓的生活知道些什么?”
二、探究内容:
1.交流、讨论鱼和蚯蚓的生活环境里有些什么。
(1)让学生逐一列举生活在鱼和蚯蚓周围的各种生物及非生物。(2)小组活动:区分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3)让学生阅读资料,知道鱼和蚯蚓周围的各种物体就是它们的生活环境。(4)让学生说说生物和非生物同鱼和蚯蚓的关系。2.比较鱼和蚯蚓的生活需要、生活环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1)鱼和蚯蚓的生活需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鱼和蚯蚓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3)讨论鱼和蚯蚓的身体构造与它们的生活需要、生活环境有怎样的关系。3.为建立人工栖息地做好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准备。
(1)对照资料,在记录表的左栏中写出自然栖息地里有些什么,在右栏中写出建立栖息地所需要的材料。
(2)学生填写建立栖息地需要材料的记录表。4.了解科学家怎样观察动物。
(1)说说我们所了解的关于科学家观察动物的事情。(2)介绍法布尔、珍妮•古德尔等科学家研究动物的事例。
(3)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科学家观察研究动物的活动?从中我们能学习到什么?”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准备建立鱼和蚯蚓栖息地的材料。
教学后记:
第六课时 建立栖息地 教学目标:
1.经历建立和管理鱼和蚯蚓栖息地的过程;
2.通过观察栖息地内生活的鱼和蚯蚓,增强学生对动物研究的兴趣; 3.学习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教学重点:会建立鱼和蚯蚓的栖息地。教学难点:选择观察内容制订观察计划。教学准备:
纸盒、水槽等建立鱼和蚯蚓栖息地的资料。动物观察研究记录表。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能说说你了解的动物园里大熊猫、猴子的栖息地、养鱼场、养虾池或学校附近的其他养殖场所,为了满足动物的生活需求采取的措施?这些地方的动物生活得怎么样?动物健康、鱼虾产量高说明什么?动物不健康、鱼虾产量不高说明什么?”
(我们要为动物建一个好的栖息地,并且要管理好,让动物在栖息地里健康生活。)
二、探究内容: 1.建栖息地。
让学生说说准备怎样为动物建一个好的栖息地,需要什么材料? 建好栖息地后,讨论以下问题:(1)怎样给本组的栖息地做上标记?(2)栖息地放在哪里?
(3)怎样进行每天不间断的记录?
(4)怎样分工合作给动物喂食、保持栖息地洁净、管理好栖息地?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观察。
通过了解可以进行的观察活动内容,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建立动物栖息地目的。讨论:(1)你对哪一项观察内容感兴趣?(2)你还准备选择教材提示 以外的什么内容进行观察?
(3)猜测你准备观察的动物在你选择的观察方面会有怎样的表现?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
继续观察本组建立的动物栖息地的变化。
教学后记:
第七课时 记录动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图画和文字补充说明的方法记录观察到的动物特征; 2.学习从动物的器官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上去观察动物; 3.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细致、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教学重点:用图画记录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习像科学家那样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事实,用文字补充说明图画不容易表达的特征。教学准备:
几种动物的图画和文字说明、生活在栖息地的鱼和蚯蚓。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准确地记录观察结果,让大家共享呢?让我们看看科学家是怎样记录观察到的事实的。”
二、探究内容: 1.看科学家的记录。
(1)向学生概括性地介绍科学家用图画准确地说明动物的特征,用文字补充说明图画不容易表达的特征的方法。
(2)引导学生对教材中呈现的图画和文字进行阅读、思考。•科学家运用图画记录了动物的什么特征? •科学家怎样运用图画记录动物的特征? •科学家运用文字补充说明了动物的哪些特征? •科学家怎样运用文字补充说明动物的特征? 2.说说我们怎样学着科学家那样进行观察和记录。指导学生看教材上的举例,着重说明什么是动物的特征。
三、全课总结。
四、课后拓展。查找有关动物的资料。
教学后记:
第三篇: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四个单元,分别是“生物与环境”、“光”、“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运动和力”。
1、《生物与环境》单元着重引导学生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能按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引领学生经历一些有目的的调查、考察活动,在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推理,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的认识。本单元将侧重研究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的关系,初步涉及动植物及微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对动植物间的食物联系进行重点研究。以生态瓶的建造、观察和改变控制条件为线索来进行探究活动,探究食物关系平衡破坏后的生态状况,进一步认识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在活动中,需要对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行激发和保护,鼓励学生以事实为基础进行活动记录,体验在实践活动中进行预测和验证的必要性,经历简单的方案设计并实践的过程,在改变控制条件的活动中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交流。
2、《光》单元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了解关于太阳的知识;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同学分享;能根据自己搜集的关于太阳的资料,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能与同学愉快合作开展“讲太阳的故事”的主题活动,通过讲“关于太阳的故事”,意识到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研究关于太阳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知道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与太阳有关系;了解一些初步的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
3、《地球表面及其运动》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地球表面总的地形概貌,以及河流、海洋、山脉、高原等地形及特点;二是地形地貌变化及发生原因。让学生知道是地球内部的运动,是太阳、流水、风、冰川、波浪等自然力共同作用形成和重塑了地球的外表。
4、《运动和力》单元涉及运动和力的关系。力表现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往往跟运动联系在一起。物体的运动状况的变化都是力作用的结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涉及的力的概念有:重力、弹力、反作用力、摩擦力,在本单元中,学生要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预测、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运用数据进行解释、组装实验装置、设计制作小车等,通过这些探究活动,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发展对探究的兴趣,也是教材的意图之一。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习状况: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科学实验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的知识,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独立探究能力和主动探究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3、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亲近自然、珍爱生命,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5、面临几次较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能用线条、符号、图画、文字等方式记录观察现象,用柱状图、折线图处理数据,并认识到重复实验的意义。
五、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4、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5、各班建立科学小博士协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7、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8、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 专题研究 情境模拟
科学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
科学游戏
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
竞赛
科学欣赏
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
角色扮演
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
演示法
参观法
实践法
讨论法 谈话法
辩论法
实验法
列表法
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安排
·
周次
教学内容
始业教育;种子发芽实验(1)(2)2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蚯蚓的选择 3
食物链和食物网;做一个生态瓶 4
改变生态瓶;维护生态平衡;单元小结 5
光和影:阳光下的影子
光是怎样传播;光的反射;光和热 7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热;做一个太阳能热水器 8
评价我们的太阳能;单元小结
地球表面的变化;地球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岩石会改变模样吗;土壤中有什么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 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减少对土壤的侵蚀 我们的小缆车;用橡皮筋作动力 象火箭那样驱动小车;测量力的大小 运动与摩擦力;滑动与滚动;运动与设计 设计小赛车 复习期末考查
成绩登记汇总;撰写质量分析报告
第四篇: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课 根里的“抽水机”
教学目的:1.了解根的形态。2.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3.了解根的作用。
重点难点: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叔叔阿姨种小树苗吗?为什么那些小树苗的根部都包着一些泥巴呢?根有这么重要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根里的“抽水机”》(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观察植物的根
根是植物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一般来说,大多数植物都具有这一器官。不同植物的根,其长短、粗细、形态各不相同,请仔细观察根和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根的特征。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板书:根系分为: 1)直根系 2)须根系
直根系的特点是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而须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都是不定根,根的粗细、长短相近,看上去就像一把胡子。
还有哪些常见植物的根属于直根系或须根系?
下列植物的根分别属于哪种根系?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
课文四种植物的根系分别是:稻——须根系;蒲公英——直根系;洋水仙——须根系;芝麻——直根系。
(二)观察根系的分布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主要是依靠根系从土壤里吸收的。根系分布得越深、越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
大多数植物的根系分布得很深、很广。
(三)扎根土壤的秘密 出示大风吹,树枝摇的图片。
植物能牢牢地“站稳”在地面上,确实是根的功劳吗?(板书)根的作用:1)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四)毛茸茸的根尖
出示根尖的放大图,介绍哪个部分是根尖,根毛长在什么地方。这些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
根毛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板书根的作用):2)根有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
(五)不同环境里植物的根
出示课本图中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示意图。
这是一幅典型的草原植物的根系分布图。图中植物通过根状茎连成一片,根系的分布浅而密,构成了密密的网状。
这是沙漠植物的两种典型的分布图。图中左侧的是骆驼刺,根系深深扎入地下;右侧的是仙人柱,根系虽然很浅,但扩展得很宽。
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有什么特点? 归纳总结:
植物的根系生长特点与其生长环境有关。
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而在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少水分,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地下伸长,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三、教学后记:
根长得越深,分布得越广,植物就越不容易被大风刮倒。同时,植物生长需要的水分和各种矿物质,因此根系的分布范围越广越深,才能保证从土壤中获得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由此说来,植物的根系越发达,对于植物的生长越有利。我们常说“根深叶茂”,正是这个道理。
第二课 茎里的“运输网”
教学目的:1.了解茎的形态。2.了解茎的一般结构。3.探究茎的作用。重点难点:茎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活动指引
琪琪发现折断的茎的断口处有水滴出来,那水是哪儿来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课《茎里的“运输网”》(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水在植物体内的流动 白花染色实验
在课本上介绍的实验里,我们能在浸泡在红颜色水里的姜花茎的横切面上看到许多小红点。这说明了什么?
红颜色是从植物的哪个部分传输到植物的茎部呢?引导他们发现茎能运输水分这一功能。
(二)探究茎的其他作用
植物的茎除了能运输水分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1)出示课本图,观察图中各种类型的茎。
通过观察各种各样的茎,归纳出茎还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2)出示一些图片,有被剥皮的树干、树干的断枝缺口处等。出示有关茎运输养分的资料。
归纳出植物的茎还有运输养分的作用。
(三)树干和枝条记录的秘密
植物的茎可以包括哪些部分呢?(树干、树枝、藤等)茎在的生长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
茎周长的变化;茎长度的变化;树皮颜色的变化。
三、教学后记: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的茎,植物的茎有三个作用:1)运输水分的作用、2)支持植物体的作用、3)运输养分的作用。
第三课 叶里的“加工厂”
教学目的:1.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2.理解没有太阳、没有植物地球上就没有生命。重点难点: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本引导页的图片。
观察植物的叶子生长的情况和特点。阳光能照射到每一片叶子吗?
师: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植物通过叶片来接收阳光。叶片怎样才能接收更多的阳光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叶里的“加工厂”》(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观察叶子的排列情况 观察叶子的排列,从中发现规律。
叶片有互不遮蔽的规律(叶镶嵌),叶片这种排列规律有什么意义? 这样的排列有利于叶片尽可能地吸收更多的阳光。
(二)绿叶的作用
叶片的排列有利于叶片尽可能地吸收更多的阳光。植物为什么需要阳光呢?
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指导阅读课本上的卡通虚拟情景图片,简要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
(三)讨论:植物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如果没有植物,自然界会怎样? 植物没有阳光照射会怎么样?
没有植物,自然界会怎么样?植物对人类极其他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1)制造有机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人类和动物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2)转化并储存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并储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利用这些能量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中所含有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是古代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起来的。
(3)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对稳定。绿色植物广泛地分布在地球上,不断地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从而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着相对的稳定。(4)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后记: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因此,光合作用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四课 花里的“育婴房”
教学目的:1.了解花的结构。2.探究花的作用。3.了解花的其他特征。
重点难点:了解花的结构,探究花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一些花的图片一。说说花的名称。二 三 四
这些美丽的花藏有什么秘密呢?不同植物种类的花,结构是否相同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课《花里的“育婴房”》(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解剖花
自然界花的形状、颜色、大小各不相同,但基本结构却有共同之处。请同学们通过解剖花来了解花的基本结构。
把花朵由外向内一层层解剖,相同的部分放在一起,然后观察各部分的形态和数量,做好记录。通过解剖活动,学生会发现有的花四部分结构都齐全,而有的却并不齐全,引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定义: 像白菜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属于完全花。缺少其中某些部分的花,属于不完全花。
生活中常见的完全花有:木棉花、白菜花、萝卜花、油菜花、茄花、蚕豆花、梨花、桃花、柑橘花、牵牛花等;不完全花有:百合花(缺花萼)、南瓜花(属单性花,缺雄蕊或雌蕊)、黄瓜花(属单性花,缺雄蕊或雌蕊)、丝瓜花(属单性花,缺雄蕊或雌蕊)、鸡蛋花(缺花萼)、柳树花(缺花冠)等。
(二)寻找花里的“育婴房”
这些花的雄蕊在哪里?雌蕊呢?(让学生指出来)
剥开雄蕊的花药,剖开雌蕊的子房,了解这些结构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们观察雄蕊顶端的花粉和雌蕊的子房。如观察花粉是否容易脱落,雌蕊的柱头是否有黏性,子房里是否有胚珠(将来能发育成种子)等。然后根据观察到的事实,证明“子房是植物的育婴房” 归纳总结:雌蕊里的子房就是植物的育婴房。植物的种子就是在这里发育成长的。
(三)讨论: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 一朵完全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1)花萼是花的最外一层,由一定数目的萼片组成,有保护幼花的作用。
2)花冠由数片花瓣组成,可以保护雄蕊、雌蕊。在虫媒花中,花瓣鲜艳的颜色起着吸引昆虫来传粉的作用;而在风媒花中,花瓣很小或退化,以利于接受花粉。3)雄蕊是花的雄性生殖器官,上端有花药,里面有花粉。
4)雌蕊位于花的中央,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内有胚珠,发育后成为种子,子房发育成熟后即为果实。
(四)给花建档案
1)教师出示课前做好的几种“花的档案”。你喜欢哪份“花的档案”呢?为什么? 2)“花的档案”一般应有哪些内容?
教材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花朵档案卡的样本,同学们可以仿照这个形式自行设计档案卡。3)每组设计一份“花的档案卡”,并制作出来。
4)出示做好的“花的档案卡”,学生与师生之间相互点评。教学后记:能了解花的结构,探究花的作用,了解花的一些其他特征
第五课 果实里的新生命
教学目的:1.了解果实的结构。2.探究果实的作用。
重点难点:了解果实的结构,探究果实的作用。教学过程
一、导入
青葱的丝瓜架下,孩子们对着一个个刚结出来的小丝瓜感到很好奇:小丝瓜是由花变成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果实里的新生命》(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观察结果的过程
课本选择了几幅丝瓜开花结果过程典型阶段的图片,帮助学生观察植物从开花到结果的变化过程。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提示学生发现开花结果的现象:花瓣、雄蕊在慢慢地枯萎,子房在不断长大,最后发育成果实。
把我的发现填写在p24“我的发现”里 小结: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发育形成的。
(二)果实里藏着什么? 1)出示苹果或梨子的实物。
苹果属于植物的哪一类器官呢?(苹果是果实。)2)你知道果实里面藏有什么呢?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呢? 学生解剖苹果,并观察苹果的内部构造。苹果的构造由哪些部分组成?汇报和交流。3)其他的果实也有相似的构造吗? 再解剖其它一些常见的果实。汇报其它果实的构造。
4)归纳小结:果实是由果皮与种子构成的。
(三)寻找植物园的果实
在哪里可以找到植物的果实?(社区或郊外)
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公园、郊外进行寻找植物的果实,并做好观察记录。让学生做好观察、解剖记录,以达到认识更多果实的目的。
在观察后,可让学生描述一种最喜欢的果实,强调作出全面的描述。各组汇报计划,教师点评。
(四)讨论:„„果皮和种子各有什么作用?
课本上出示的果实分别是:四季豆、苹果、西瓜、板栗、柠檬
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其中主要的是果皮。果皮有保护种子的作用,种子则起传宗接代的作用。有些果实的果皮坚硬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种子;有的果皮肥厚多汁,这是果实吸引动物食用,然后帮助它们传播种子的一种构造。
(五)网上学:有趣的果实
以论坛交流的方式,用文字或图片展示一些有趣的果实,将自己知道的果实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并了解他们介绍的果实,拓宽对果实世界的了解,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寻找植物果实的活动,比较不同植物的果实,丰富学生对果实的认识,了解植物的果实是千姿百态的,体会生物的多样性。教学后记:了解了果实的结构。探究了果实的作用。
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第六课 酸奶秘密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尝试自己动手做酸奶;
2、能够画出自己做酸奶的心情曲线并与同伴交流;
3、能够收集有关细菌、病毒的资料并参与讨论。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鲜牛奶发酵而成的;
2、知道细菌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3、认识到细菌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可以为人类造福,另一方面又会给人类带来危害;
4、知道病毒也是微生物中的一类;
5、了解病菌的一些传播途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享受动手制作的快乐,无论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教学准备:鲜牛奶、白糖、酸奶、勺子、保温杯等。教学过程设计
一、自己动手做酸奶
1.谈话:你吃过酸奶吗?知道酸奶是怎么做成的吗? 2.学生交流吃酸奶的感受并猜测酸奶是怎样做成的。
(让学生提出各种可能性,教师不做任何评价;提供给学生每组一份空的酸奶瓶,让学生观察酸奶瓶上的配料表,或许他们会有所发现)3.学生自己动手做酸奶。(1)介绍做酸奶的方法:
①教师为学生提供煮好的鲜牛奶若干。
(具体是:在电饭锅里放入一些鲜牛奶,再加一些白糖,煮开几分钟,并将煮好的鲜牛奶分发给每个小组)②学生自带消毒过的保温杯和勺子。(事先要用开水烫一烫)
③待牛奶冷却到35℃—40℃的时候,把鲜牛奶倒入自消过毒的保温杯,并往里面加入适量的酸奶,仔细搅匀,并盖上盖子。
④保温几个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2)学生自己制作酸奶。
①测一测:我在制作酸奶时,放入的酸奶与鲜奶的比例是____:____ ②教师讲述:大约保温8个小时后,酸奶便制成了。
③提醒:自制的酸奶不要存放太久。不要吃变质的酸奶,否则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二、认识细菌,解释牛奶为什么会变成酸奶 1.谈活:做酸奶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制作酸奶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一是温度,保持在35℃—40℃左右;二是卫生,所有的器皿要进行消毒处理)
2.提问: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
3.学生思考回答,引出酸奶中的乳酸菌,从而引出细菌的概念。4.学生交流课前收集来的有关细菌的资料,资源共享。5.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上的资料——细菌和酸奶。6.教师小结:
细菌的基本形态特点及分布 细菌的种类
细菌的繁殖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
7.讨论并交流:你还能举出哪些有用或有害的细菌?
三、认识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
1.讲述:下面老师再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动物、植物和我们前面所研究过的微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知道吗?在微生物大家族中,还有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成员,它就是病毒。2.谈话:你听说过“非典”和艾滋病吗?它们都是由病毒引起的。3.学生看教材插图认识形形色色的病毒。
4.提问:你对哪种病毒比较熟悉?不妨向同学介绍介绍。5.学生交流。
6.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
7.教师小结: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和细菌叫病菌,许多传染病由病菌引起。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侵入人体。
四、了解病菌是如何通过皮肤接触传染的 1.提问:病菌是通过什么途径侵入人体的呢? 2.学生猜测。
3.模拟病菌通过皮肤接触传染的活动:一位同学用沾粉笔灰的手和第二位同学握手,依次传递下去,粉笔灰就传给了握过手的同学。其实有些病菌的传播也是这个道理。4.讨论:还有什么其他途径会使病菌沾到你的手上?我们应该怎么预防? 5.学生交流。
6.谈话:除了皮肤接触以外,还有哪些途径会使病菌侵入人体? 7.教师补充介绍有关病菌传播途径的资料。
第七课 发面的学问
教学目的:
1.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2.调查生活中的真菌(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生长环境。重点难点
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生长环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什么使面团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发面的学问》(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发面团
出示发面团的制作材料。
向学生演示发面团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观察面团发酵前后在颜色、大小、气味等方面有哪些不同。讨论
制作过程中,你认为使面团发大的最关键一个步骤是什么?把自已的猜测写下来,并汇报交流。小结:原来是酵母菌的使面团发了起来。
(二)认识酵母菌
在干酵母粉里,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菌。酵母菌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它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淀粉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酵现象。
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到哪里去了?
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释放出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起来,我们看到发起来的面团里面有空隙,这些空隙就是发酵时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占据的空间。
(三)霉菌生长的环境
(出示书中图片)这些橘子和柿子发霉了,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种现象,说说看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发霉,这些物体上面的“霉”是什么样子的?
出示一组霉菌的放大图片,简要介绍霉菌的特点。通常在什么环境下物体容易发霉? 温暖、潮湿、阴暗的环境下物体容易发霉。
小结:霉菌生长环境的共同点:潮湿、温暖、阴暗。
(四)蘑菇
蘑菇是一种大型的真菌。
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常见的食用蘑菇及有毒蘑菇。几种常见的食用蘑菇及毒蘑:
食用蘑菇:金针菇、香菇、鸡枞、竹荪、猴头菇、羊肚菌、银耳等。有毒蘑菇:毒伞、白毒鹅膏菌、臭黄菇、毛头乳菇等。
(五)网上学:细菌和真菌的利与弊
组织学生参加网上讨论,把自己找到的细菌与真菌的图文资料贴到讨论区,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的能力。比较细菌与真菌,了解它们的利与弊。
第三单元奇妙的电与磁 电路的研究
教学目的: 1.认识简单电路。2.知道开关的作用。
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4.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重点难点
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并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师:如果小金属环碰到金属丝,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灯泡就会亮起来,因为小金属环碰到金属丝后,电池、导线、灯泡组合成为一个电路,灯泡就会亮起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电路的研究》(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让灯亮起来
1)利用课本图中的材料,让灯泡亮起来。请学生尝试动手连接电路,使灯泡发光。同时,在书上“我的连接图”框中画下电路连接简图,小结:这样一个闭合回路就是一个简单电路。
2)如果要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应该怎样连接?有多少种不同的连接方法? 把你的连接方法用图画表示出来,记录在p46面的“我的发现”里。
(二)开关加在哪里?
1)电路中的开关就是用来接通或切断电路的,是电路中不可缺少的控制部件。开关加在哪里?
先画个电路图就会显而易见,把你的连接图记录在p47面的“我的连接图”里。2)你还见过哪些种类的开关?
指导学生阅读p47最后一段。
(三)判断容易导电的材料
演示:在一个带开关的简单电路中,拆下开关,把橡皮等物体接在开关原来的位置,灯泡还会发光吗?用其他物体替换又会怎样呢?
把实验结果记录在p48面的“实验记录”里。
小结:能令灯泡发光的材料是容易导电的材料,而不容易导电的材料不能令灯泡发光。
(四)制作数学游戏机 出示课本图。
1)数学游戏机背面应该怎样连接线路,才能让它能正常使用? 2)根据电路原理和公式的连接需要,设计连接方式。
(五)安全用电
指导学生阅读p50面,了解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为什么要注意用电的安全,并且养成安全用电的好习惯。
1.身体不要触及电器的带电部分。2.电线霉烂或电器破损时,应停止使用。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清洁电器时要先断开电源。
4.遇见不正常的放电或触电事故时,应先断开电源。有趣的磁现象
教学目的:
1.知道磁铁都有磁性和两个磁极。
2.知道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3.知道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重点难点
磁铁的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擦窗器为什么隔着玻璃还能相互吸着呢?里面是不是有磁铁?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九课《有趣的磁现象》(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磁铁能吸起什么? 实验得出:
磁铁能吸引铁及由铁制成的物体。
(二)磁铁哪个部分磁性最强?
通过实验可以看出:磁铁的两端有很强的吸力,这里的磁性最强。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一块磁铁有两个磁极。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磁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这是因为“北”的英文单词是“North”,“南”是“South”,所以国际上通行磁铁指北的一极标字母N,指南的一极标字母S。
(三)两块磁铁的探究
磁铁能吸引一些东西,那么在两块磁铁互相靠近会有什么现象呢?
把磁铁吊在绳子上,用一块磁铁的N极对着另一块磁铁的S极,然后让它们慢慢接近,突然它们吸到了一起;让两块磁铁的S极互相接近,这时磁铁产生排斥而扭向两旁;再将两块磁铁的N极互相接近,这时磁铁也产生排斥而扭向两旁。
通过观察可发现:相同的两个磁极(如S-S,N-N)靠近时会互相排斥;不同的两个磁极(如S-N,N-S)靠近时会互相吸引。小结:磁铁同性极互相排斥、异性极互相吸引。
(四)擦窗器的结构
出示实物(擦窗器,并演示使用方法)。分析擦窗器用到了磁铁的哪些特性? 里面可能有几块磁铁?
(五)隔物吸铁的探究 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磁铁能隔着什么物体吸铁,记录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磁铁隔着较薄的物体能吸铁。
(六)研究磁力的大小
磁力的大小相同吗?
磁铁可以隔着多厚的纸(或木板、布块„„)吸铁?想一想为什么再厚些就吸不住了呢? 小结:磁力有大有小,磁力的大小是不会改变的。
(七)哪里应用了磁?
哪里利用了磁?
磁的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很广泛,如电冰箱门封、磁性跳棋、塑料笔盒的盒盖、箱包的磁吸锁、铁皮黑板上压图片的小磁铁、打靶玩具中的磁性飞镖、门后防风磁吸、冰箱磁铁装饰、皮包或钱包上的磁铁扣、扬声器里的磁铁、磁性擦窗器、磁性胸针等。
(八)磁铁游戏 出示课本图片。
你能仿照波波的设计,也设计一个利用磁铁的游戏用具吗?
你的磁铁游戏是怎样玩的呢?你用了哪些材料、怎样制作?你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些材料制作呢? 学生分组设计并讨论设计的合理性。
把你的设计填写在p57面的“我的设计”里。指南针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物体间的磁化现象。2.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作简易指南针。3.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重点难点
制作简易指南针。
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讲述彬彬他们郊游的故事。为什么指南针能告诉我们方向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指南针》(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小磁船的探究
教师做“小磁船”的演示,得出:磁铁能指示方向;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制成的。
把你的结论填写在p59面的“我的结论”里。
(二)制作指南针
除了书上介绍的制作方法外另外介绍以下两种制作方法:(1)浮力支承式指南针 制作方法:
①用永磁铁对两根钢针进行磁化。
②把一小块2厘米×2厘米×2厘米的硬泡沫塑料做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底面呈一个正方形(2厘米×2厘米),上一半用刀片切成棱锥状,把磁化好的钢针水平地穿在棱锥上。
③在碗里盛满水,然后把做好的装置放在水面上。钢针和硬泡沫塑料就能在水面上自由转动,当它静止时,就能指示南北方向了。泡沫塑料块可以用塑料瓶盖或软木塞代替。也可用玉米秆的芯制作。(2)悬挂式指南针 制作方法:
①把两根磁化好的钢针平行穿在黄豆大小的硬泡沫塑料块上。② 在塑料块上穿一根细线,悬挂在圆珠笔芯的一端。圆珠笔芯的另一端用对折的小纸片夹紧,纸片插在竖立的书的装订线一侧,紧贴装订线,作为支架。使塑料块连同钢针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钢针在静止时,就能指示南北方向了。神奇的电磁铁
教学目的:
1.知道电能产生磁。
2.探究电磁铁与磁铁的异同。3.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4.了解电磁铁的应用。5.学会制作电磁铁。重点
知道电能产生磁。难点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教具准备
铁钉、漆包线、大头针、电池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电磁起重机图片。
看了这张图片后,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一课《神奇的电磁铁》(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电磁起重机为什么能吸铁? 出示图片(电磁起重机的内部装置),观察电磁起重机的吸盘结构
能不能利用电池、导线、铁钉这些材料做个模拟电磁起重机呢? 学生分组制作电磁起重机,并尝试用它吸起铁制的大头针。知道电磁起重机通电产生磁性,所以可以吸铁。
(二)电磁铁与磁铁
出示磁铁和电磁铁。电磁铁与磁铁一样,都能吸引铁。电磁铁是否也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 设计一个实验,研究电磁铁是否也有磁极。
学生按照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并将发现填写在课本的实验记录表里。小结:像磁铁一样,电磁铁也具有磁极。
(三)让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更大 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有多大?
出示电磁铁、一盒回形针。观察电磁铁能吸起多少回形针。如果要增加电磁铁的磁性,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尝试增加线圈匝数来增强磁性。尝试增强电流的方法增强磁性。
尝试同时增加线圈匝数和增强电流来增强磁性。
小结:电磁铁的磁性可以通过增加线圈匝数、增强电流、同时增加线圈匝数和增强电流三种方法来增强。
三、总结:今天,电磁铁已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像各种家用电器、各种车船、飞机、飞船、火箭、人造卫星等等,我们的生活已离不开它了。
第四单元各种各样的能量 能量及其形式
教学目的:
1.知道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2.知道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重点:知道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难点:知道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很多美丽的小村庄里有着各种大大小小的水车,大家知道水车为什么会转动吗? 不流动的湖水也能够让水车转动起来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二课《能量及其形式》(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是什么使下图中的物体动起来的?
四幅图分别为自行车、太阳能汽车、电气化火车和风车。骑车的人利用双脚蹬动自行车踏板提供能量使自行车运动起来;
太阳能汽车是利用太阳的能量转化成电能后,使车里的马达运转起来,使车向前进; 电车利用电能让车动起来;风车叶片的转动是由于风的能量驱动的。通过充分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是能量使物体动起来的。
(二)让小车动起来
可以有多种方法使小车动起来:
1)利用帆架在车上,使车可以利用风能使小车动起来;
2)把气球吹胀,放在车尾,然后把气球放气,气球吹出的气流形成的反冲的能量使小车向前运动; 3)用钉子把橡皮筋固定在桌子上,另一头固定在车上,牵动小车,把橡皮筋拉长,放开手,橡皮筋的弹力(储存在橡皮筋里的能量)会使小车前进;
4)把橡皮筋的一头固定在车上,另一头卷在车的车轴上,橡皮筋的弹力(储存在橡皮筋里的能量)也会使小车前进。
(三)在下面的这些现象中,存在着哪些形式的能量?
在一些常见的现象中,是存在着不同的能量形式的。例如有: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潮汐能等。除了以上的能量形式外,其他形式的能量还有:风能、机械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能和地热能等。
(四)能量普遍存在,假如缺少某种能量,世界会怎样呢?
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个城市如果电能供应不足,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工厂要停工,商店要关门;我们的家里就不能开灯,家用电器(电风扇、空调机、电冰箱、电视机、音响等)就不能使用;大楼由于没有电,电梯不能运行,蓄水池不能抽水而蓄水,电话没有电流„„可以说,没有了电,城市的生活就会被破坏了。
三总结:各种各样的能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它了。能量的转换
教学目的:
1.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2.知道水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和电能。重点难点
能量是可以互相转换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本引导页的图片。
他们在参观什么地方?为什么水冲下来就会产生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三课《能量的转换》(板书课题)。
二、新课
出示水电站的课本图,观察水电站的内部构造。
发电原理:水流的能量被传递给涡轮机里的涡轮机叶片,涡轮机叶片的转动带动传动轴转动,使发电机转子转动产生电磁感应,从而使发电机发出电。有了涡轮机和发电机等设备,就能发电了吗? 我们来制造一个水电站的小模型进行研究。
(一)让小水轮转起来
制作一个小水轮所需要的材料包括一根轴、一个安装叶片的轮轴和六片叶片。安装小水轮的步骤如下:
(1)把六片叶片分别插入轮轴中的凹槽中;
(2)把轴穿过轮轴中间的小孔。这样一个小水轮就做成了。
如何用水流让小水轮转动起来?可以把做好的小水轮架在水槽上,用一个下部带孔的容器装上水,让水流在一侧的叶片上,小水轮就会转起来了。水流的能量变成了小水轮转动的能量了。
怎样可以使小水轮转得更快?因素主要有三个:水量、水位落差、水的冲击点。那么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加大水流的高度,加快水流的速度,加大水流的流量、水倒在叶片的边缘等都可以使小水轮转动得更快。
(二)发电的实验
水轮的转动,会带动发电机的转子旋转。发电机转子转动起来就能产生电吗?(1)用一条较长的棉线紧紧地缠在小发电机的轴上。
(2)把发电机两端的接线口连接一个灯泡形成一个闭合电路,发电机相当于简单电路里的电池。(3)固定好发电机整个装置。首先可以用手先转动一下发电机的轴,看是否能让灯泡亮起来;然后再快速地拉动棉线,使发电机的轴高速转动。观察灯泡的亮度与用手转动轴时的亮度有什么不同。这个活动说明,发电机轴的转动是可以使发电机产生电的,并且轴转动的速度越快,发电机产生的电就越多。结合两个活动,尝试描述水电站将水流具有的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三)讨论:水力发电站利用水力来发电,它能把水流具有的能量转换成电能。下面的发电站,是把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的?你知道更多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吗?
除了水能可以转换成电能外,还有核能、风能、热能、太阳能等都可以转换成电能。你还知道更多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吗?
发电的原理实际上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那除了水流的能量、核能、风能、热能和太阳能以外,在自然界中还有哪些形式的能量?这些能量是否可以转换成电能?
(四)抽水蓄能电站
发电厂发出的电,如果没有被用户用完,那么剩余的电,会到达哪里?是继续循环利用,还是浪费了?抽水蓄能电站的作用,就是当发的电超过需要(用电低谷)时,利用多余的电力把处于低地势的下水库的水抽到高地势的上水库里储存起来(把电能转化为势能);待需要增加发电量(用电高峰出现电力不足的情况)的时候,再把上水库的水放出来进行发电(把势能转化为电能)。
(五)讨论:请说说课本77页的图中从光能开始,最终转换成声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能量形式的转换?
光能被植物转换成生物能贮存在植物体内,生物能通过果实被孩子(波波)消化后转换成身体内的能源物质(如脂肪)储存起来。然后,脂肪释放出化学能,转换成物体运动的动能(踏脚踏车),带动发电机。发电机把动能转换成电能传给电热炉,电热炉把电能转变成热能,热能把水壶里的水烧开,水蒸气冲出水壶的壶嘴,转换成声能发出声音。
三、课外作业;网上学:太阳能利用的调查
第五单元 变化着的地表 大地的变迁
教学目的:
1.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2.了解化石的作用。重点难点
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小伙伴们结伴去郊游,他们在哪里发现了什么?请大家认真观察。出示贝壳镶嵌在岩石里的照片。海里的贝壳怎么会出现在山上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四课《大地的变迁》(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探究海洋生物化石出现在高山上的原因 1)猜想与假设 指导阅读p82图文
把我的猜想和其他同学的猜想填写在课本p82“我的猜想”上。2)寻找证据
A.在高山上发现的古代海洋生物三叶虫化石。
B.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的一座山(图上的岩层是海底的颗粒沉积物)。C.在阿尔卑斯山上发现的海洋生物菊石化石。D.喜马拉雅山的某些山峰每年会长高几厘米。3)思考与结论
把收集的证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尝试作出合理的解释。(地壳变化的现象)
(二)漂移的大陆 指导阅读p84图文 通过对世界地图的观察研究,发现南、北美洲东海岸线和非洲西海岸线形状相似,像拼图一样,可以拼合起来,科学家认为,2.5亿年前地球上的陆地是连在一起的,以后逐渐分开,漂移到现在的位置。这就是大陆漂移说。
三、总结:大地的变迁是地壳运动变化的结果。大地的震动
教学目的:
1.了解地震现象和地震危害。2.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重点难点
了解地震现象和地震危害,掌握科学的地震避险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四位主题人物参观地震知识宣传栏。琪琪对地震威力发出的感叹和彬彬提出的问题:“地震的危害真大呀”“万一发生地震,我们应该怎么办?”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五课《大地的震动》(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地震有什么危害? 出示大量地震后的图片。
学生在简单了解了地震的成因后,通过资料搜集的手段对地震的危害展开探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①地震引发房屋倒塌;
②地震致使公路和铁路扭曲,变形; ③被震裂的大地;
④地震引发的海啸(以印度洋海啸为例)。
(二)假设地震突然发生,我们该怎么办? 指导阅读p88-89 讨论:下面的这些避险方法中,哪些较合理?哪些不合理?为什么?
1)这种避险方法合理。地震发生时,在无法逃出室外的情况时,躲避到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可避免被室内震落的砖块等砸伤。2)这种避险方法合理。地震发生时,在无法逃出室外的情况时,迅速躲到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如家具附近、墙根等。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且在建筑物倒塌时三角空间里有一定的自由空间。3)这种避险方法不合理。在地震发生时,应迅速逃到空旷平坦的地方,不应跑回大楼里。
4)这种避险方法不合理。地震发生时要沉着冷静,多动脑筋,遇震不慌。切忌跳楼,造成不必要的伤亡。5)这种避险方法合理。地震发生时,在室外应避开高大的建筑物和小巷,迅速逃到空旷平坦的地方
(三)设计紧急避险方案
在地震发生时冷静、有序地撤离就能避免或减少地震中由于挤踏而造成伤亡。
以学校为例,要考虑这些问题:撤离的人数(高年级、低年级的人数„„);楼层(高年级、低年级学生所在的位置„„);路线的选择(最终的撤离目的地选择;各楼层学生撤离的次序、校园内撤离的次序„„);撤离时的注意事项(靠右行走,不能拥挤,不携带书包杂物,尽量带上饮水食物„„)等。
三、总结
地震的威力是巨大的,地震是地球能量的一种释放,是无可避免的。因此学会在地震时的避险方法和知识很重要。
当地震发生时要沉着冷静,多动脑筋,遇震不慌就能从地震中顺利脱险。火山的喷发
教学目的:
1.了解火山喷发的一些现象。2.了解火山对人类的影响。重点难点:火山喷发对人类的影响。
一、导入
出示火山喷发前、中、后的大量图片。火山喷发是怎么样?给人类造成了什么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六课《火山的喷发》(板书课题)。
二、新课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火山的现象及危害。
(一)火山喷发过程
课本用图片的形式简单介绍了火山喷发的过程。一般来说,火山喷发的过程大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在距离地面以下200千米的地球内部的温度大约有1500℃,这里的岩石处于高热状态,部分熔融形成岩浆。由于岩浆的温度比周围的岩石高,密度也较小,所以它会向地表上涌,而且在浮升过程中再熔化掉一些岩石。
(2)岩浆沿着隆起造成的裂缝上升。当岩浆的压力大于火山口的岩石顶盖的压力时,就会随时向外迸发。这时,会先喷出浓烟,部分熔岩也从缝隙中流出地表。
(3)一旦岩浆找到通达地表的途径(排放口),它就会立刻喷出地表,形成熔岩。喷发时,炽热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突然冒出。火山喷出的物质主要是气体,但是像渣和灰的大量火山岩和其他固体物质也喷了出来。这些物质堆积在开口周围,形成一座锥形山头。“火山口”是火山锥顶部的洼陷,开口处通到地表。锥形山是火山形成的产物。
讨论:与同学们交流,谈谈自己对火山现象的感受
(二)火山的利与弊
火山爆发危害强度非常之大。著名的维苏威火山爆发导致庞贝古城彻底毁灭,是典型的实例。除此之外,火山喷发还常常伴随或诱发地震、海啸、爆炸、火灾、崩塌等灾害,更加剧了对建筑物、道路、桥梁、农田、森林和城市设施的毁坏程度,从而造成严重的生命伤亡和财产损失。
但是,火山也会给人来带来有益的“礼物”:火山活动还伴随着丰富的地热,可以形成温泉(课本图中一群猴子在雪地温泉里取暖),可见地热温度之高。
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带来好处:由于岩浆在地壳内部不断移动,也会结晶出含铁、铅、锌等的各种金属矿物来;活火山在周期性喷发时,火山灰落到地面,可以使农田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在印度尼西亚就有这样的例子。地表物质的迁移
教学目的:
1.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岩石风化的作用。2.知道流水具有搬运的作用。重点难点
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岩石风化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奇特地貌的图片。
如澳大利亚西部海登城附近的波浪岩、我国云南石林的“阿诗玛像”等。这些岩石为什么这么奇特?
你还在哪里还看见过这样的奇形怪状的岩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七课《大地的变迁》(板书课题)。
二、新课
(一)探究岩石碎裂的原因 1)模拟实验
归纳小结:在自然界中,虽然气温的变化不会像实验中模拟的情景那么剧烈,但长期的日夜温差变化,还是会使岩石逐渐崩裂而发生风化。
(二)观察岩石风化的现象
指导阅读p97图文
介绍岩石的风化现象及其原因
物理风化作用(气温的变化、渗入岩缝的水在冬天结冰时体积增大使岩石胀裂)生物风化作用(植物的根系在岩石的裂缝中生长使岩石破裂)化学风化等
(三)泥沙怎样“搬家”?
模拟流水搬运作用的实验:
1.用一个倾斜的长木槽,在一端堆放小石块、砂和泥土混合物,形成“小山包”。2.利用一个废旧的塑料饮料瓶,在瓶盖扎出数个小孔,让水从小孔中成细线缓慢流出。3.缓慢地用流水冲刷“小山包”的“山峰”。
通过实验可证明流水使地表物质发生了迁移,有搬运的作用。观察
木板上的泥沙在不同位置上留下的物质有何特点。
讨论:根据上、中、下游的特点,推断这些石头应该出在哪里,说出你的理由。
指导阅读课本p99图片中上、中、下游河段水流的特点:上游水流湍急,中游水流趋缓,下游水流缓慢。通过对课本三幅图的观察,让学生根据图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分布在河流上游的通常大些,棱角较分明;越往中下游,体积会越来越小,越来越没有棱角,最后会形成圆滑的卵石。
岩石风化初期,体积一般较大,且有棱有角,极不规则。而在水流的冲刷摩擦下,它们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从形状、大小的情况,可判断课本三幅图分别表示下游河段、中游河段和上游河段的石头。(拓展)石笋的形成
溶洞里的石笋、钟乳石和石柱都是石灰岩沉积物形成的。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钟乳石是当渗流水流入溶洞洞顶后,因温度、压力的变化,二氧化碳逸去,水中的碳酸钙过饱和沉淀而形成小突起附在洞顶,以后逐渐向下增长,具有同心圆状结构,形如钟乳而得名;溶洞溶顶下滴的含碳酸钙的渗流水,在洞底发生溅击作用,一些水分蒸发掉,二氧化碳逸去,碳酸钙发生沉淀,形成由洞底自下而上生长的石笋;石笋常常由钟乳石滴下的水形成,有时候两者相接,成为从洞底到洞顶的被水冲下来的圆滑小石头体积稍大、较圆滑的石头棱角分明、高低不平的大石块一个完整石柱。
三、总结:如果说火山、地震等是大自然对地形地貌的大刀阔斧,那么本课所述说的力量则是大自然对地形地貌的精雕细琢。
地表在不断变化,大自然的力量是难以想像的。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显得多么渺小,在奇特的地形面前不禁让人肃然起敬,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作业
网上学:不断“长大”的岛屿网络课程
——探究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教学目的:
1.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2.借助网络这种开放性平台,帮助学生学会搜集人类对地表影响的证据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交互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网络的交互特点和跨地域性和即时性的特性,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就同一主题进行探究。重点难点:搜集资料、整理与思考。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近几千年以来,人们开荒拓地、修路移山、填海造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地球上建起了人类的家园。今天,我们就通过网络课堂来探究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
二、新课 指导阅读p102图文
人类很多方面的活动都会对地表变化发生影响,我们要探究人类活动对地表变化的影响,就要选定一个主题,如“填海造地”,然后“搜集资料”,再“整理与思考”,最后是“表达与交流”。现在,我们就选定一个主题:如“填海造地” 1)填海造地 2)搜集资料: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各项建设的快速发展,土地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国家收紧土地“闸门”的情况下,一些沿海地区把寻找土地的目光瞄向了大海,“填海造地”之风日甚。75年间胶州湾缩小35% 在今年青岛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一份关于保护胶州湾的议案在青岛引起强烈反响。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调查,在短短75年的时间里,胶州湾的面积缩小了35%,1928年,胶州湾的海域面积为535平方公里,而目前,胶州湾的总海域面积仅为367平方公里。
据专家分析,围填海是胶州湾缩小的主要原因。我国著名海洋工程动力专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侯国本认为,人为的、无度的围填海工程是胶州湾缩小的决定性因素。据不完全统计,仅2002年以来,青岛市各级政府在胶州湾内就审批了近20个用海项目,填海面积达16平方公里。环胶州湾高速公路附近较大的填海工程就有两处,围海面积分别达到了4000亩和1500亩。这使得原先的一些海中孤岛因填海造地成为了陆连岛。
在我国南部北部湾,目前国内大企业争先恐后在北部湾抢滩,兴建重化能源项目。这些大项目普遍采取“前港后厂(库)”的模式,填海造地解决用地问题。据湛江市环保局局长李丕学介绍,因为填海造地没有征地拆迁、补偿等“麻烦”,一些沿海城市招商引资时越来越多地把用地盯在填海上,但目前填海实际是填港,为了某个项目把港湾填掉,大大降低了港口资源的利用价值。而国外许多城市,更普遍的是挖港,很少有填港的。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海域处处长辛荣民介绍,由于国家实行了最严格的土地制度,陆地发展空间受限,一些地方把眼光盯向海洋,填海造出的地都是紧邻大海的好地段,比较值钱,近些年,在我国沿海地区形成了一股填海热潮。几乎在各个沿海地区都有规模不
一、大大小小的填海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不断地蚕食着我们的“蓝色国土”。3)整理与思考:(1)警惕大自然的报复
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司长孙书贤指出,围海造地是人类海洋开发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是人类向海洋拓展生存空间和生产空间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早在汉代就开始围海,但围海造地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主要影响包括海水自净能力减弱,加大了赤潮发生的频率和强度,破坏了海岸生物多样性,影响了海岸与海底的自然平衡状态,破坏了一些珍贵的海岸景观和历史遗迹,如红树林、珊瑚礁海岸等。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专家对胶州湾生态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研究表明,20世纪40年代前,由河口等处注入的泥沙及工业“三废”等物质,通过潮涨潮落,水体交换,几乎全部被携带到湾外,胶州湾的水体自净能力较强,海域环境状况良好。而胶州湾海域面积的缩小,直接导致海湾纳潮量减少,现已由1935年的11.822亿立方米减少到现在的7亿多立方米,减少了近40%;对气候与环境调节的能力降低,使海域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中科院院士文圣常指出,胶州湾海域是许多鱼类重要的洄游栖息地,大规模的围填海工程造成了那里地形和水流的变化,已经影响到了鱼群的栖息环境和鱼类的洄游规律。加上污染的影响,胶州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生物种类锐减。20世纪60年代河口附近生物种类多达54种,70年代减到33种,80年代只剩下17种。原有的14种优势种仅剩下1种,东岸的贝类养殖已不复存在。
湛江市环保局局长李丕学指出,填海会削弱水体对城市的净化和调节温度作用。港湾对城市粉尘的净化效果比树木大得多,降低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尤为明显,有关测算表明,城市绿化面积达30%,可以调节温度1-2摄氏度,而同样面积的水体可以调节的温度达3-4摄氏度。”曾从事过18年海洋地质勘查的李丕学说,纷纷兴起的填海工程,反映出“概念”上的错误,只把大海当做索取的对象。“如果不严格评估和控制,填海得不偿失,可能填掉的是城市自身的发展环境。”
据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的调查,围海造地也使得珠江口面临严峻的地质问题:近年来,广州、东莞、深圳、珠海、中山等地大规模填海造田,其结果是河口日益变窄,水位抬高,一方面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生态环境及水文地质环境;另一方面,由于填海规划工作的不完善,沿岸留下许多水坑洼地,日积月累,蚊虫孽生,大大影响了周围的生态环境。而下游的围垦造地、抛石促淤等活动又使上游水泄不畅。一旦遇上降雨较多,就会造成洪水泛滥。(2)依法治海 科学用海
去年底,备受关注的中国“填海第一案”在北京宣判。法院判决山东荣成海达造船公司必须执行国家海洋局的处罚,把他们未获合法批准填海生成的57亩土地还原成海洋。海达公司在未取得海域使用权证的情况下,自行填海,准备在新地上建设码头和滑道,最终尝到了苦果,这也给那些盲目填海者敲响了警钟。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海监总队副队长王仁堂介绍,违法填海有几种情况,一是无证填海,不办海域使用权证就自行填海;再是办了使用证,但办的是10亩,却填20亩,超面积填海;还有一种是边审批边填海,因为从报批到论证有一个过程,有些单位为赶工期就采取这个办法。目前国家和山东省正在严控填海造地,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海域处处长辛荣民介绍,一次填海在50公顷以上的,要经国务院批准,50公顷以下的,要经省政府批准,市县一级政府无权批准。填海前必须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特别是要提交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国家海洋局海域管理司司长孙书贤认为,填海造在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布局的原则。我国海岸线长、港湾多,各个岸段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开发利用状况及潜力各不相同,必须因地制宜地考虑各个岸段的条件和特点合理布局。
二、坚持深度、高附加值开发为主,高效利用的原则。除淤长型淤泥质滩涂外,围海种植应严格限制。应重点保证港口、旅游和工矿企业建设及必须临海的工程和防护工程等用海的需求。
三、坚持集约经营、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的原则。以“炒海皮”为目的的围海造地原则上不能审批;围海造地规模应限制在尽量小的区域内。四要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保护好海洋生物、保护好海岸防护工程等。4)表达与交流
把自己的思考撰写成文,与同学们交流,或者直接传到网上与大家交流。
第五篇:粤教科技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粤教科技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植物身体的奥秘 根里的“抽水机”
内容标准:
探究根、茎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根的形态。
2.知道直根系和须根系。3.了解根的作用。能力培养
1.通过对植物根部的观察,学习观察的要点。
2.通过探究根的作用,学习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神奇的植物世界,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2.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设计思路: 设计意图
第1课“根里的„抽水机‟” 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一开始先引导学生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根的形态,然后再引导学生去探究植物根的作用,最终发现根是植物的“抽水机”,它把植物所需的水分吸收到植物体内。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的。主要包括观察、描述植物的根的特征;知道根系有直根系和须根系两类;测量根系的长度,了解根系的分布特点;运用简单的模型、观察根尖形态,从而了解根的作用。
在“根里的„抽水机‟”一课中,并不是具体研究某种植物的根系,而是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活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学习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认识神奇的植物世界,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培养他们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教材的驱动页中,先创设了学生可能见过但不一定认真思考过的问题情景,引出问题“根这么重要吗?”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想了解根有什么特点,它在泥土里是怎样分布的。在观察、比较和测量了根系以后,学生很自然地又会想到,根这样分布有什么作用呢?因此,教材又安排学生开展一个模拟活动,让学生了解根深扎土壤是为了能固定植株。根还有其它作用吗?教材又安排了一个观察“毛绒绒的根尖”的活动,从而让学生在观察、交流与分析中得出,根还有吸收并运输水分和矿物质的作用。
教学流程
提问—观察—交流—观察、比较—交流—实验、模拟研究—交流—观察、描述—交流。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根的形态和作用等活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运用模拟研究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完整植物的图片、不同根系的图片、根尖放大图片、不同环境中植物根系图及视频、废报纸、橡皮泥。
活动过程: 情景引入:
问题情景
活动指引
主题人物去植树,发现小树苗的根部都需要包着一块泥巴,产生问题:“根这么重要吗?”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驱动”他们去进行观察、实验,探究根的作用。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
同学们,你们见过叔叔阿姨种小树苗吗?为什么那些小树苗的根部都包着一些泥巴呢? 问题
为什么要用泥巴保护根呢?根有这么重要吗? 目的
联系生活中的情景,引出本课探究的主题。
活动一
活动一:观察植物的根
活动指引
根是植物体的一个重要器官。一般来说,大多数植物都具有这一器官。不同植物的根,其长短、粗细、形态各不相同,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感官仔细观察根和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根的特征。
右图中植物分别为大豆(直根系)、洋葱(须根系)、葱(须根系)。课文中的情景图可提示学生通过看、摸等方式进行观察。可以提示 学生通过比喻等方式,用合适的词语来描述植物的根。要鼓励学生如实地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描述。
教学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意见,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选出代表进行全班交流,借此,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也能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直根系的特点是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而须根系没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都是不定根,根的粗细、长短相近,看上去就像一把胡子。
友情提示
课前应布置学生多准备一些带根的植物带来上课,同时要强调根的完整性,以避免课堂上植物种类不多或无根可观察的情况。学生在介绍植物的根时,可能没有注意到直根系与须根系的特点,教学时应及时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特点。
引申的问题
还有哪些常见植物的根属于直根系或须根系?
导入
要了解根的作用,我们先来观察根的外形。
出示带根的草、白菜和葱的图片。观察
各小组观察根的形态并记录其特征。交流
各小组进行汇报与交流。
先阅读课本资料,然后看“各种植物(单、双子叶植物)的根系及其分布特点”。归纳
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延伸
出示一些植物的根,让学生判断这些根分别属于哪种根系,理由是什么。
讨论:下列植物的根分别属于哪种根系?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活动指引
课文四种植物的根系分别是:稻——须根系;蒲公英——直根系;洋水仙——须根系;芝麻——直根系。
这个问题要学生对所学的直根系与须根系特点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要正确判断,关键在于抓住它们的主要特点。
活动二
活动二:观察根系的分布
活动指引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主要是依靠根系从土壤里吸收的。根系分布得越深、越广,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这个活动是让学生通过对根系长度进行测量,发现根往往长得很深,或分布得很广。
友情提示
本活动可利用“活动一”学生带回的带根植株来进行,所以在课前一定要强调所带回的植物必须有完整的根,以避免课堂上无根可用的情况。在测量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尽可能按原来的生长状态把根摆好,这样测量出来的数据才比较准确和科学。测量出几种植物根的长度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困难,关键在获得数据的基础上,让学生懂得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植物根系分布的情况:大多数植物的根系分布得很深、很广。
引申的问题
植物根系的分布特点,与它的功能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有利于植物多吸收水分,供自身的生长需要;支持植物体。)
导入
出示大风吹,树枝摇的图片。讨论
大树不容易被吹走的原因是什么? 观察
出示一些树根1 树根2 图片,了解树根分布的情况。思考
植物能牢牢地“站稳”在地面上,确实是根的功劳吗?
活动三
活动三:扎根土壤的秘密
活动指引
本活动的目的是通过简单的模拟活动了解根深扎土壤,固定植株的作用。其方法是用一些报纸制成一棵模拟的树,树冠大而且重,让学生想办法把这棵树固定在地面上。这个活动操作容易,材料易找,可以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活动需要准备报纸树:用报纸卷成“树干”,顶端剪开成细长条状作为“树冠”。在活动开始时,让学生想办法让它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思考自然界中的植物为什么能在地面上站得那么稳,引导学生给它做一些“根”,将“根”埋在土壤里或用石头压住,就能固定报纸树。
通过活动,与植物根深扎土壤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出根有固定植物体的作用。
友情提示
本活动教学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让每个学生都有思考、动手的机会。在小组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可在班内开展“谁的报纸树最稳固”评比活动,让学生对各自报纸树的固定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发现:当根比较多,拓展范围大,或者埋得较深时,植物较容易被固定。在动手实验、交流、评价的过程中,既可以让学生获得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这一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思维、类比能力,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
导入
能设计研究植物是如何扎根土壤的方案吗? 分组讨论实验方案。交流
各小组交流并完善实验方案。实验
分组实验,填写实验表格。交流
各组汇报实验现象。归纳
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讨论:通过探究,你认为根的形态与它固定植株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活动指引
这个讨论是活动三的延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根分布的“广”和“深”两个特点,理解其固定植株的作用。
活动四
活动四:毛茸茸的根尖
活动指引
本活动是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植物根的根尖部分,发现上面长着许多根毛,了解根毛的功能,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描述、分析、绘图能力。
在课前,教师可先浸泡一些黄豆,使其发芽,上课时发给学生,让学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根尖,看能发现些什么。这时候学生可能会发现根尖上有一些短短的毛,教师应告诉他们这就是根毛。
通过这个活动引出一个新问题:“其他植物的根尖是否也有根毛?”教师再给学生观察一些其他植物(例如葱、玉米)的根部,学生通过观察就会得出“这些植物的根尖都有根毛”的结论。由此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根毛有什么作用?”通过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示意图,分析得出根毛可以增加植物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矿物质,向茎和叶子输送,供给植物生长所需。
具体做法可参考以下实验。
材料和用具:水、绿豆(或其他植物)种子、烧杯、培养皿、布、放大镜。方法:
(1)在烧杯中浸泡种子1~2天。
(2)把泡好的种子放到折叠好的湿布夹层中,放在暗处。
(3)每天观察几次,将已经发芽的种子,分装在培养皿内湿布的夹层中。(4)每天向湿布边缘加些水,保持湿布湿润,等待根毛长出。
(5)在课堂上将培养好的根毛分发给各组,用放大镜观察根毛的形态。注意:
培养根毛时,只需要在布的边缘加少量的水。水多了根毛被冲乱,影响观察效果。
友情提示
在提供给学生观察的根尖上的根毛要比较完整,学生才容易观察,因此将种子放在湿润的棉花上发芽,比在沙或土中发芽再拔出来,根毛的损伤较少,效果会更好。
导入
出示根尖的放大图,介绍哪个部分是根尖,根毛长在什么地方。观察
各组选择一种植物的根尖图片,观察并画出简图。问题
你能用语言描述根尖的特点吗?
猜一猜,这些毛绒绒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
讨论: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拓展
拓展:不同环境里植物的根
活动指引
右图是一幅典型的草原植物的根系分布图。图中植物通过根状茎连成一片,根系的分布浅而密,构成了密密的网状。
下图是沙漠植物的两种典型的分布图。图中左侧的是骆驼刺,根系深深扎入地下;右侧的是仙人柱,根系虽然很浅,但扩展得很宽。
让学生根据观察和思考,说说这些植物的根生长有什么特点。启发学生发现: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而在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少水分,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地下伸长,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引申的问题
为什么要提倡在草原和沙漠大量种植植物?
导入
出示课本图中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示意图。问题
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有什么特点? 讨论
根据图片进行分析,为什么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会有这些生长特点呢? 归纳
植物的根系生长特点与其生长环境有关。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联成一个网状,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而在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少水分,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发达,有的尽可能往地下伸长,有的尽可能向周围扩大,既可以较好地固定自己,又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茎里的“运输网”
内容标准:
探究根、茎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茎的形态。2.了解茎的一般结构。3.探究茎的作用。
能力培养
1.通过观察茎的形态,进一步学习观察的方法。
2.通过探究茎的作用,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并尝试推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继续探索自然的欲望。
2.能尝试用间接法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设计思路: 设计意图
第2课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课通过让学生用观察、实验的方法探究水在植物体内的流动,以及观察茎的形态特征,从而认识到茎就是植物的“运输网”。本课是让学生了解茎的形态与作用的。主要通过实验和观察茎的各种形态,分析和推理出茎的作用。
在“茎里的„运输网‟”一课中,教材仍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观察被染色花的茎,观察各种各样的茎,并在这个基础上,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让他们能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继续探索自然的欲望;还能尝试推理,用间接法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培养崇尚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本课先在教材的驱动页中,利用卡通人物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情景发现折断的茎的断口处有水滴出来,引出“茎是不是输送根吸收来的水分呢?”。然后,通过白花染色实验,让学生剪切染色花的茎进行观察、分析探究茎的输导作用。那茎究竟还有哪些作用呢?所以教材中又安排了“探究茎的其它作用”的活动,通过指导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茎来认识植物茎的各种形态,然后根据观察的结果,比较、推理出茎有支持的作用。
教学流程
观察—提问—实验—观察、分析—交流—观察、比较—分析、推理—交流—调查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茎的形态和一般结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变色花及其制作视频、不同形态的茎的图片、有断枝的图片、有关记录树干枝条的观察表。活动过程: 情景引入
问题情景
活动指引
琪琪发现折断的茎的断口处有水滴出来,孩子们讨论认为可能是根吸收的水分流到茎中,由此引出对植物茎的作用的研究。
导入
植物的根有哪些作用呢?(吸收水分、养料,固定植物)问题
那植物的茎又有什么作用呢? 猜测
学生根据日常经验进行猜测。
活动一
活动一:水在植物体内的流动
活动指引
植物的茎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分。本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亲身体会,从而发现这一功能。课文中关于实验的一段介绍文字,较详细地说明了实验和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现象。
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可能重点会放在花是否变色的现象上。教学时应及时引导学生关注引起这个现象的原因,引导他们发现茎能运输水分这一功能。
友情提示
可要求每名学生都回家动手试一试,再在全班汇报自己的实验现象,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也能促进他们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寻找答案的能力。学生在家进行实验时,可以用红墨水代替红色色素。但浓度要适中,浓度太高容易烧死植物,太低又不容易看到花朵变红的现象。选材以白色姜花较好,白色康乃馨和白菊花次之。观察时间以一天后较好。
媒体
出示课本图。导入
在课本上介绍的实验里,我们能在浸泡在红颜色水里的姜花茎的横切面上看到许多小红点。这说明了什么? 讨论
红颜色是从植物的哪个部分传输到植物的茎部呢? 归纳
茎能运输水分。思考
一段时间以后,原来白色的姜花变成了红花,这说明了什么?叶子的颜色是否也会发生改变? 引申
动手做一枝两色花,并把花带回家继续观察。
活动二
活动二:探究茎的其他作用
活动指引
本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观察各种各样的茎,让学生认识茎有多种生长方式。二是在此基础上,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在讨论时既可表达直接观察的结果,也可讲述自己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对植物茎的形态进行观察,并了解不管是哪种形态,都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对于课本中主题人物提出的“为什么树怕剥皮?”这个问题,教师可以这样解释:叶子能制造养分,这些养分是通过树皮向下运输到根部的。如果把树皮都剥了,这条运输养分的通道就会中断,根部得不到营养就会“饿死”,而茎、叶也将因为得不到水分而不能生长,甚至死亡。
友情提示
本次活动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做一个茎的形态的统计记录,通过统计发现大部分植物都有明显的茎,知道茎是支持植物的重要部分。
引申的问题
莲藕的地下茎有什么作用?
问题
植物的茎除了能运输水分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观察
出示课本图,观察图中各种类型的茎。
通过观察各种各样的茎,我们知道茎有多种生长方式:匍匐茎、直立茎、缠绕茎和攀援茎。交流
归纳出茎还有支持植物体的作用。观察
出示一些图片,有被剥皮的树干、树干的断枝缺口处等。问题
树没有了树皮,会怎么样呢? 阅读
出示有关茎运输养分的资料。交流
汇报各自的看法,归纳出植物的茎还有运输养分的作用。引申
植物的茎都长在地面上吗? 拓展
拓展:树干和枝条记录的秘密
活动指引
自然界中,无茎的植物是极少的(除无茎草属植物外)。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许多时候都会在茎上得到体现。因此本活动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茎,收集、记录信息,了解茎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在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首先确定观察内容,例如:茎周长的变化;茎长度的变化;树皮颜色的变化等;同时制订观察计划,例如:多久观察一次;需要借助什么工具;怎样进行观察等;最后要设计好观察记录,通过详细的数据来反映事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导入
植物的茎可以包括哪些部分呢?(树干、树枝、藤等)问题
茎在的生长过程中会有哪些变化? 任务
观察植物的茎。可选择校园里的大树来进行观察。交流
我们可以怎样观察?需要什么工具?怎样记录呢? 研究时,如何分工?还要怎样注意安全? 讨论
制定一个简单的观察计划。观察
到校园调查树干、枝条的信息。交流
汇报本组记录的信息。叶里的“加工厂”
内容标准:
1.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2.理解没有太阳,地球上就没有生命。3.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2.理解没有太阳、没有植物地球上就没有生命。
能力培养 1.通过对自然界中叶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叶的作用,尝试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初步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保持对植物的好奇心,产生探索自然的欲望。2.认识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设计思路: 设计意图
第3课 “叶里的„加工厂‟” 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三课。本课通过对叶子接受光的诀窍的探究,让学生认识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作用;通过讨论,认识绿色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
在“叶里的„加工厂‟”一课中,教材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自然界中叶的观察,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在他们的细致观察中,分析了解叶片的排列规律;然后在认识“叶片排列规律的意义”上,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进行解释,从而探究叶片为什么要吸收阳光,以及阳光对植物有什么重要的作用。
本课的任务驱动页中,利用卡通人物提出了一个问题“茂密的森林里,阳光能照到每一片叶子吗?”然后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直接观察或拍摄叶片排列的照片回校,寻找植物叶片排列的规律,从而找出“叶片这种排列规律的意义”。据此,学生很自然地又会想到“植物为什么要吸收阳光呢?”从而引出了“绿叶的作用”这个活动。学生在课外的学习中可能对光合作用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学生不一定了解和说得清楚。所以,教材通过虚拟的叶片内部“加工厂”的工作图片,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和推测出植物叶片利用阳光、二氧化碳、水分制造氧气、营养物质的过程。
教学流程
提问—观察、描述—分析、推理—交流—观察—分析、判断—交流。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叶和探究叶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分析能力。
教学准备
有关森林的照片、叶片不同排列的照片、光合作用的视频。
活动过程: 情景引入
问题情景
活动指引
孩子们在野外玩耍,见到一片茂密的树林。面对着密密麻麻生长的叶子,产生一个疑问:“这样茂密的森林,阳光能照到每一片叶子上吗?”由此驱动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叶子是植物体内制造淀粉的“加工厂”,所以要尽可能多地吸收阳光的知识。导入
出示课本引导页的图片。问题
观察植物的叶子生长的情况和特点。阳光能照射到每一片叶子吗? 讲述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植物通过叶片来接收阳光。叶片怎样才能接收更多的阳光呢?这是我们要研究的主题。
活动一
活动:观察叶子的排列情况
活动指引
不同植物的叶子,其大小、形状各不相同,排列也有各有特点。通过本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叶子的排列,从中发现规律。
在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到大自然或校园里寻找植物叶片的排列规律,拍成照片带回课堂,增加叶片排列的素材,让学生通过活动观察到更多的植物,体会到大多数植物叶片排列都有一定的规律。
本活动的重点是在找到叶片互不遮蔽的规律(叶镶嵌)后,要引导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即解决“叶片这种排列规律的意义”的问题。通过探究得出这样的排列有利于叶片尽可能地吸收更多的阳光,为下一活动作铺垫。
友情提示
课前可让学生拍摄叶片排列的照片,提示他们由植物的顶端向下拍,这样的拍摄效果才能比较容易让学生找到叶片排列的规律。学生在观察叶片的排列时,也许一下子未能发现叶片互不遮蔽的规律,因此本活动要通过各种方法积极引导学生们找出这个规律。
导入
出示课前拍摄的叶片排列照片。问题
这些叶片在排列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交流
说说寻找到的叶片排列特点。讨论
叶片互相不遮蔽的意义。
拓展
拓展:绿叶的作用
活动指引
本探究活动是在上一活动认识到“叶片互不遮蔽的排列规律是为了尽可能吸收更多的阳光”的基础上,探究叶片为什么要吸收阳光,以及阳光对植物有什么重要作用。通过虚拟的叶片内部“加工厂”的工作情境图片,让学生形象地了解植物叶片利用阳光、二氧化碳、水分制造氧气、营养物质的过程。
教学时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由于本内容比较抽象,所以教师应加以指导,提示学生思考光合作用的水分、二氧化碳从何而来,阳光有什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营养物质会输送到哪里等问题,为“绿色植物对自然界的意义”的讨论作铺垫。
友情提示
课本上的卡通虚拟情景图片,是为了简要表达光合作用的过程,引起学生的兴趣。
导入
叶片的排列有利于叶片尽可能地吸收更多的阳光。植物为什么需要阳光呢? 交流
说出自己对绿叶作用的认识。“光合作用的过程”。讨论
绿色植物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思考
植物没有阳光照射会怎么样? 植物如果没有叶片会怎么样? 引申
没有植物,自然界会怎么样?植物对人类极其他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讨论:植物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如果没有植物,自然界会怎样?
活动指引
本讨论活动是本课的一个总结,可在课前让学生回家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包括数据、图片等,组织一次“绿色植物贡献大”的专题报告会。先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学生都能介绍自己收集的资料,再选出代表在全班介绍。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友情提示
课前让学生收集的资料应集中在绿色植物制造氧气、制造食物,植物对自然界、对人的贡献等几方面上。花里的“育婴房”
内容标准: 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花的结构。2.探究花的作用。3.了解花的其他特征。
能力培养
1.通过观察植物的花,继续学习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2.通过对花的结构的认识,尝试对观察和实验现象作出分析与解释。3.通过观察更多植物的花,学习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鼓励学生动手探究,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2.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细心与耐心。3.欣赏和感受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
设计思路: 设计意图
第4课 “花里的„育婴房‟” 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4课。本课设计了“解剖花”和“寻找花里的„育婴房‟”等活动,驱动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花的构造;通过寻找花朵里的“育婴房”,进一步探究花在植物繁殖所起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学会系统的记录方法,鼓励学生建立花朵的档案库,以便学生在课余时进行观察记录,积累更多的植物信息。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花的结构和探究花的作用。主要包括解剖、观察一朵常见的花,认识花的各部分结构;再根据雌蕊、雄蕊的特点,推测出雌、雄蕊对植物繁殖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花里的„育婴房‟”一课中,教材主要通过解剖花、寻找花里的“育婴房”,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观察和实验的现象作出分析和解释,探究出花的作用。同时,在这一个过程中,让学生欣赏和感受自然界的美丽和和谐,体会科学研究的乐趣,培养他们的细心和耐心。
教材先在驱动页中,利用卡通人物提出了一个问题“花朵里面有什么呢?”引导学生认识花的基本结构,寻找植物孕育新生命的奥秘。所以,教材安排了第一个活动解剖花。让学生通过正确的解剖方法,观察、比较,发现花的结构,并引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定义。在对花的构造有一个基本了解后,教材又提供了另一个专题活动寻找花里的“育婴房”,引导学生细致地进行观察雌蕊、雄蕊的外表和子房,并让学生根据实验和观察的结果,推理出雌蕊、雄蕊的功能。
教学流程
观察—提问—实验—观察、比较、推理—交流—制作。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花的结构,探究花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方法和推理能力。教学准备
各种各样的花的图片、视频、桃花模型、“花的构造”视频、鲜花、镊子、“花的档案”样例。
活动过程: 情景引入
问题情景
活动指引
四个孩子在欣赏美丽的花,波波提出一个问题:“花儿千姿百态的,花朵里面有什么呢?”由此引出本课的学习任务:认识花的基本结构,寻找植物孕育新生命的奥秘。
导入
出示一些花的图片一 二 三 四。说说花的名称。问题
这些美丽的花藏有什么秘密呢?不同植物种类的花,结构是否相同呢?
活动一
活动一:解剖花
活动指引
自然界花的形状、颜色、大小各不相同,但基本结构却有共同之处。本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解剖花来了解花的基本结构。
在解剖前,教师应示范怎样使用镊子,怎样解剖白菜花(可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然后让学生按要求解剖白菜花,把花朵由外向内一层层解剖,相同的部分放在一起,然后观察各部分的形态和数量,做好记录。在学生发现白菜花有四部分后,教师可出示白菜花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了解白菜花的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这四部分的名称。
在这个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产生“其他花的结构是否也是这样的呢”的疑问,引导学生对其他花用同样的办法解剖、观察、汇报,并加以记录。
通过解剖活动,学生会发现有的花四部分结构都齐全,而有的却并不齐全,这样就可以引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定义:像白菜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属于完全花。缺少其中某些部分的花,属于不完全花。
生活中常见的完全花有:木棉花、白菜花、萝卜花、油菜花、茄花、蚕豆花、梨花、桃花、柑橘花、牵牛花等;不完全花有:百合花(缺花萼)、南瓜花(属单性花,缺雄蕊或雌蕊)、黄瓜花(属单性花,缺雄蕊或雌蕊)、丝瓜花(属单性花,缺雄蕊或雌蕊)、鸡蛋花(缺花萼)、柳树花(缺花冠)等。
友情提示
教师在课前应布置学生多带一些有花的植物回来上课。教师要对学生可能带回来的花加以估计,熟悉这些花的结构,同时老师准备一些典型的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以供学生解剖。避免课堂上花的种类不多或无花可解剖的情况出现。
另外,不能利用菊科植物的花来学习这个知识——由于菊科植物的花并不是单一的一朵花,而是一个花序(头状花序)。
导入
要更完整地认识植物的花,我们可以用解剖的方法去观察花的内部。怎样解剖一朵花呢? 演示
出示一朵桃花模型。介绍解剖桃花的方法,提示要点,出示记录表格。
在解剖前,教师应示范怎样使用镊子,怎样解剖白菜花(可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实验
按要求解剖白菜花和其他2~3种花,把花朵由外向内一层层解剖,相同的部分放在一起,然后观察各部分的形态和数量,做好记录。交流
对花的解剖结果进行归纳,了解花的结构。“花的结构”。思考
认识什么是完全花,什么是不完全花。找出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的区别。拓展
分辨常见的花,哪些是完全花,哪些是不完全花。
活动二
活动二:寻找花里的“育婴房”
活动指引
这是继活动一后展开的又一专题观察活动。在观察方法上,可运用多种感官并借助工具(放大镜、显微镜、镊子等)进行观察。教师可示范解剖雌蕊的方法:用镊子撕去雄蕊,再用刀片小心地把雌蕊纵切开,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子房内的结构。教师可引导学生们根据雄蕊与雌蕊可能具有的功能,观察雄蕊顶端的花粉和雌蕊的子房。如观察花粉是否容易脱落,雌蕊的柱头是否有黏性,子房里是否有胚珠(将来能发育成种子)等。然后再根据观察到的事实,证明“子房是植物的育婴房”这个猜想是否正确。这也是培养学生们推理能力的一个很好契机。
导入
出示几种不同的花的实物。问题
这些花的雄蕊在哪里?雌蕊呢?(让学生指出来)交流
在解剖花的时候,你们有没有发现雄蕊和雌蕊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媒体
出示有关雄蕊、雌蕊的图片。实验
剥开雄蕊的花药,剖开雌蕊的子房,了解这些结构的作用。“开花的过程”。归纳
雌蕊里的子房就是植物的育婴房。植物的种子就是在这里发育成长的。
讨论:花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
活动指引
一朵完全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花萼是花的最外一层,由一定数目的萼片组成,有保护幼花的作用。花冠由数片花瓣组成,可以保护雄蕊、雌蕊。在虫媒花中,花瓣鲜艳的颜色起着吸引昆虫来传粉的作用;而在风媒花中,花瓣很小或退化,以利于接受花粉。雄蕊是花的雄性生殖器官,上端有花药,里面有花粉;雌蕊位于花的中央,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内有胚珠,发育后成为种子,子房发育成熟后即为果实。
本活动通过主题人物的对话引出要探究的问题,重点应放在让学生在观察花各部分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花各部分结构的作用作出猜测。同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课后的观察或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柱头花药(内有花粉)子房胚珠。
拓展
拓展:给花建档案
活动指引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见到各种各样的花朵,但一般没有对它们进行详细、科学的观察。本活动让他们把花朵的信息记录下来,并与全班同学互相交流。教材中提供了一个花朵档案卡的样本,学生可以仿照这个形式自行设计档案卡。当学生制作了大量档案卡后,教师可以开一个花朵档案卡展示活动,让学生感受植物花朵的多样性,认识更多花朵的结构和形态,拓展视野。
友情提示
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教师可向学生讲解制作简单的花朵标本的方法。同时进行保护环境,爱护植物的教育,避免一些学生随意采摘花朵的现象出现。
导入
教师出示课前做好的几种“花的档案”。问题
你喜欢哪份“花的档案”呢?为什么? 交流
“花的档案”一般应有哪些内容? 制作
每组设计一份“花的档案卡”,并制作出来。展示
出示做好的“花的档案卡”,生生与师生之间相互点评。果实里的新生命
内容标准:
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果实的结构。2.探究果实的作用。
能力培养
1.通过了解果实的结构,掌握有计划、有条理的科学观察方法。
2.通过探究果实的作用,尝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归纳。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与多姿多彩,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与欲望。2.学会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共同进步。
设计思路: 设计意图
第5课“果实里的新生命”是“植物身体的奥秘”这一单元的第五课。学生可以探究发现果实里蕴藏着新生命—种子。同时,通过寻找校园植物果实的活动,比较不同植物的果实,丰富学生对果实的认识,了解植物的果实是千姿百态的,体会生物的多样性。
本课是让学生了解果实的形成与它的构造。主要包括观察、分析不同植物开花结果的过程,得出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发育成的,然后通过解剖果实,分析、归纳出果实的基本构造。在“果实里的新生命”一课中,教材是通过一系列观察、实验活动,培养学生掌握有计划、有条理的科学观察方法;通过解剖不同的果实,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归纳。在这些过程中,希望学生能感受自然界的奇妙无穷与多姿多彩,激发他们探究兴趣和欲望;同时学会与人交流、合作。
在本课的驱动页中,卡通人物都对丝瓜架下的小丝瓜产生了好奇“小丝瓜是由花变成的吗?”其实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植物开花后结果并不陌生。因此,教材中的活动1“观察结果的过程”,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指导他们对果实形成过程作出猜想,再通过图片、视频和实地观察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当学生了解了果实的形成后,他们可能会想到,果实的外形、气味、颜色各不相同,为什么都叫果实呢?活动2“果实里藏着什么?”,就是提供条件,指导学生去解剖常见的果实,并引导他们进行观察、分析、对比,然后发现果实的构造基本是由果皮和种子组成的。在了解常见果实的构造后,教材又安排了第3个活动“寻找植物的果实”。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果实,然后通过对找到的果实进行对比观察后,发现果实的共同构造。教学流程
观察—提问—观察—实验—交流—运用—调查。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果实的结构,探究果实的作用,掌握有计划、有条理的科学观察方法和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一些常见植物开花结果的图片、“果实是怎样形成”的视频、苹果等一些有代表性的果实、小刀、“寻找果实”计划表。
活动过程: 情景引入
问题情景
活动指引
青葱的丝瓜架下,孩子们对着一个个刚结出来的小丝瓜感到很好奇:小丝瓜是由花变成的吗?
导入
出示一张蜜蜂采蜜的图片。
鲜花盛开的季节总是吸引很多的蜜蜂和蝴蝶在那流连忘返,它们采花蜜对植物来说有什么意义呢? 问题
授粉以后,植物的花会有什么变化?
活动一
活动一:观察结果的过程
活动指引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孩子都知道植物开花后会结果这一现象。本活动中,可以利用孩子们已有的经验,指导他们对果实形成过程作出猜想,接着通过对课文图片的学习和实地的观察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课本选择了几幅丝瓜开花结果过程典型阶段的图片,帮助学生观察植物从开花到结果的变化过程。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提示学生发现开花结果的现象:花瓣、雄蕊在慢慢地枯萎,子房在不断长大,最后发育成果实。
课本上的图片只能提供一个简单的认识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生物园的资源,尽可能地让学生实地观察。由于周期较长,观察活动可以在较早的时候布置,并提示学生及时作好观察记录。
在活动后的讨论中,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发现,了解果实都是由花子房发育而来的。
友情提示
实地观察结果过程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生物园中的植物,因为部分观赏花卉开花后是不结果实的,教师要提示学生不要选择这类花朵进行观察,以免徒劳无功。在百合、朱顶红开花时进行人工授粉,能比较明显地看到它们结果的过程。
导入
出示一些植物由开花到结果过程一 二 三 四 的图片(图片顺序打乱)。问题
能根据植物生长过程的变化,给它们排序吗? 活动
分组合作给图片排序,然后进行展示。问题
有没有发现这些植物的花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交流
说出植物开花到结果的变化(花开授粉→花瓣枯萎→子房逐渐膨大)。观察
出示一些正在结果的植物的图片。归纳
果实是由花的子房发育形成的。
活动二
活动二:果实里藏着什么?
活动指引
本解剖活动可以令学生了解果实的基本结构,并学习初步的解剖技能。植物的果实虽然多种多样,但通过解剖可以发现它们在构造上具有共同点——都有果皮和种子。
实验可选用桃、苹果、梨等作为代表种类进行解剖,再选择一些当地容易找到的植物的果实进行拓展。活动的步骤:
(1)先进行安全使用水果刀的教育。
(2)解剖果实:①先将苹果横切(把苹果横放,从上向下从中部拦腰切开),然后再将苹果纵切(把苹果直立放好,沿苹果的纵轴从上向下切开);②重点是观察、比较各种果实有哪些共同点:它们的内部都有种子,种子之外的部分是果皮;③将其他果实一一解剖,可以观察到它们的内部也都有种子,种子外部都有果皮。
友情提示
(1)果皮通常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三层,不要只把外果皮认作是果皮。
(2)在有的果实内部看不到种子,如香蕉。这类植物属于单性结实的种类,即不经过受精作用子房就能发育成果实,胚珠没有发育,所以形成的果实内不含种子。导入
出示苹果或梨子的实物。问题
苹果属于植物的哪一类器官呢?(苹果是果实。)
你知道果实里面藏有什么呢?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呢? 指导
介绍解剖苹果的方法(横切、纵切)。在演示解剖方法时,要强调用刀安全。实验
学生按要求解剖苹果,并观察苹果的内部构造。交流
苹果的构造由哪些部分组成?汇报和交流。问题
其他的果实也有相似的构造吗? 实验
再解剖其它一些常见的果实。交流
汇报其它果实的构造。归纳
果实是由果皮与种子构成的。思考
香蕉是果实吗?萝卜、甘薯和姜是果实吗?
活动三
活动三:寻找植物园的果实
活动指引
这一活动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当校园中植物果实较多时,本活动可在校园内进行;二是如果校园中植物果实较少时,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公园、郊外进行。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种子
活动前要提醒学生不能随意品尝果实,以免中毒。要让学生做好观察、解剖记录,达到认识更多果实的目的。在观察后,可让学生描述一种最喜欢的果实,强调作出全面的描述。
导入
在哪里可以找到植物的果实? 活动
到社区或郊外寻找植物的果实。指导
当校园中植物果实较多时,本活动可在校园内进行。
如果校园中植物果实较少时,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公园、郊外进行。计划
分组制定一个简单的“寻找果实”计划。提示学生计划应包括准备什么(如观察记录表、笔、工具);人员分工;注意事项(如安全问题、环保问题、纪律要求)。
活动前要提醒学生不能随意品尝果实,以免中毒。调查
寻找植物的果实,并做好观察记录。
要让学生做好观察、解剖记录,达到认识更多果实的目的。交流
在观察后,可让学生描述一种最喜欢的果实,强调作出全面的描述。各组汇报计划,教师点评。
讨论:……果皮和种子各有什么作用?
活动指引
课本上出示的果实分别是:四季豆、苹果、西瓜、板栗、柠檬
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两部分,其中主要的是果皮。果皮有保护种子的作用,种子则起传宗接代的作用。有些果实的果皮坚硬是为了更好地保护种子;有的果皮肥厚多汁,这是果实吸引动物食用,然后帮助它们传播种子的一种构造。
网上学:有趣的果实
活动指引
以论坛交流的方式,用文字或图片展示一些有趣的果实,将自己知道的果实介绍给其他小朋友,并了解他们介绍的果实,拓宽对果实世界的了解,感受植物的多样性。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6 酸奶的秘密 内容标准:
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细菌的形态。2.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
3.认识细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4.了解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
能力培养
1.通过对细菌形态的观察,进行科学的比较与描述。
2.通过制作酸奶的活动,培养提出问题、猜测和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科学是不断地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学习。2.学习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设计思路: 设计意图
第6课“酸奶的秘密”是“无处不在的微生物”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先学生较为熟悉的酸奶入手,在亲自动手制作酸奶的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找到牛奶变成酸奶的关键所在——添加新鲜酸奶,接着引导学生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理解是细菌(乳酸菌)在起作用,由现象探究本质。最后系统的了解细菌和病毒的主要特点及形态。从学生熟悉的酸奶入手,让学生自已用身边的材料亲历酸奶的制作过程。打到牛奶变在酸奶的关键所在。接着课文引导学生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学习科学对比的方法,并以此验证猜想,理解是细菌在起作用,由现象探本质。
教学流程
问题——实验——交流——对比实验——交流——结论。
重点难点
根据现象推理判断,设计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理解酸奶的秘密是细菌(乳酸菌)的作用。
教学准备
1、鲜奶,酸奶,清洁的容器、温度计、时钟、保温瓶、糖、锅及汤匙、冷藏设施。
2、细菌、病毒的图文资料。
活动过程: 情景引入 问题情景
活动指引
创设小朋友饮用的酸奶的情景,提出问题——酸奶是怎样制成的呢?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讲述故事情景(一天,波波和琪琪来到妍妍家坐客。)
妍妍从冰箱里取出了酸奶来招待同学。她告诉同学,这些酸奶是她自己制作的。问题
大家是否知道,酸奶是怎样制成的呢? 目的
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
活动一
活动一:动手制酸奶 活动指引
酸奶是利用鲜奶制成的一种美味食品。如果掌握了方法,也可以自己制作酸奶。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亲历酸奶的制作过程,从中找出酸奶制作的关键步骤——加新鲜酸奶;理解牛奶制成酸奶是由于细菌(乳酸菌)在起作用,感受细菌的存在。
教师可指导学生按照书中的步骤自己动手制作酸奶。实验前应让学生洗净双手,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准备一些一次性口罩提供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
第1步,认识制作酸奶的主要材料及工具:一盒新鲜牛奶和一盒酸奶,勺子(用来盛取酸奶及搅拌),盛鲜牛奶和酸奶的碗(用于调和),保温瓶(用于发酵)。
第2步,“把鲜牛奶煮开,再凉至35℃左右”。通常35~40℃的温度下,乳酸菌才能充分发酵,形成酸奶。但这不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所在,为避免不安全事故出现及提高课堂效率,建议由老师统一把鲜奶煮开并凉至适宜的温度。天气较炎热的地区可以用冰箱迅速降温,避免细菌侵入。
第3步,“在牛奶中加入2勺酸奶,搅拌均匀。”通常500毫升的鲜牛奶配125克原味酸奶一盒,加入后要搅拌均匀,使菌种均匀分布,有助于酸奶发酵完全。学生在操作时应避免手与酸奶或鲜奶碰触,更不能品尝。
第4步,“放入保温瓶中,保温10小时左右。”放入保温瓶中是为了让乳酸菌能始终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下发酵,也可用其他密闭容器代替保温瓶,在容器外包上毛巾等保温物品。但决不能使用实验室仪器代替,一定要使用干净卫生的食用餐具。
第5步,“把奶倒出来。观察牛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所限,在学生操作完第4步之后,教师可以把提前10小时左右用同样方法制作的酸奶,供学生观察、品尝,比较与鲜牛奶有什么不同。观察时,注意引导学生从颜色、气味、形态(浓度)、味道等。学生自制的酸奶可以在放学后让学生到实验室来品尝。最好让他们互相交换品尝,比较谁的味道更好一些,为下节课做铺垫。
做这个实验时,教师可以提供教师用书中的表格供学生记录观察的结果。
友情提示
(1)在供学生品尝酸奶前,教师一定要再次确认酸奶没有变质。(2)学生自制酸奶的容器不能是实验室仪器,应使用卫生的餐具。(3)要提供一次性勺子供学生使用。(4)品尝时从瓶中取出一点试尝。
在“牛奶为什么能制成酸奶呢?制作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是什么?”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回顾酸奶的制作过程,猜测哪个步骤是最关键的,并说出理由。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出制作酸奶最关键的步骤——添加新鲜酸奶。
设计“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对比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针对酸奶制作活动中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如:改变添加酸奶时鲜牛奶的温度;改变加入酸牛奶的量;改变放入保温瓶中的保温时间等。因为是对比实验,一定要强调在改变其中一个条件的同时,要保证其他条件一致,才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设计实验时可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尽量考虑到每一个细节,可以提供提供教师用书中的表格。
学生设计实验时,条件(如温度、酸奶的量等)可能改变得不大,这样会使实验结果没有明显的差异。建议教师在学生设计完毕后,汇报交流实验方案时,指导学生适当地把条件拉开差距,以确保实验的成功。这个实验教师可建议学生在课后以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最好邀请家长参与实践。做好实验记录,下节课带回来交流分享。
在下一节课,可让学生互相交流研究结果,使学生认识到鲜牛奶凉至的温度、加入酸奶的量等条件都会影响制作出来酸奶的品质。学生的实验结果可能会有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详细介绍制作过程,从中找出差异存在的原因。最后根据实验较为成功的小组汇报,综合归纳出制作酸奶的经验。并鼓励学生课后再次运用这些经验,做出更美味的酸奶。除了汇报实验结果外,如学校的设备允许,可让学生把自己做好的酸奶早上带来放在实验室冰箱里,供汇报时使用,实物可以更有力地证明他们的结论。
提醒学生在品尝酸奶前一定要请长辈或老师确认酸奶没有发霉变质!
导入
出示酸奶的制作材料。问题
酸奶是怎样做的呢? 演示
向学生演示酸奶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制作过程。媒体 出示课本图。观察
注意观察鲜奶与酸奶在颜色、状态、气味、味道方面的不同。讨论
酸奶是用鲜奶制成的。鲜奶是如何变成酸奶的呢?在制作过程中,你认为最关键的一个步骤是什么? 猜测
把自已的猜测写下来,并汇报交流。小结
酸奶中有一种微生物,在合适的条件下,这种微生物会使鲜奶变成酸奶。交流
各小组互相品尝课后自制的酸奶,说说与买来的酸奶相比有什么不同? 讨论
是哪些条件影响了酸奶的味道呢?(鲜牛奶温度,加入酸奶的量,保温时间,其他添加物等。)设计
设计一个对比实验表,课后研究每个条件对酸奶味道的影响。交流
针对课后对比实验结果,交流心得。目的
通过初步实验了解牛奶变成酸奶的过程,探究酸奶的成因。再次通过设计对比实验,认识到酸奶制作过程(乳酸菌繁殖)需要适宜的条件。
拓展 拓展:细菌的模样
活动指引
这个拓展内容主要是介绍细菌的一些基础知识,如细菌的结构、大小、分布等。由于该内容在《课程标准》中不作要求,故作为拓展呈现,教学时略作讲解即可。
出示
组图(分布在土壤里、水中、空气中、家里、食物中的细菌示意图)。讲述
简要介绍细菌的特点(如分布广泛,体积微小,身体结构简单,但繁殖很快,对人类来说有些是有益的,有些是有害的)。目的
了解细菌的大小等特点。
活动二
活动二:观察细菌的外形
活动指引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图文介绍,让学生知道牛奶变成酸奶的真正原因,是乳酸菌在起作用。通过观察电子显微镜下放大的细菌图片,对细菌的外形特点进行描述,了解细菌的形态。在观察时,学生可能会说细菌像小球、像小棒……描述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尽量用科学语言来描述细菌的形态,引导学生认识到细菌的基本形态大致分为杆状、螺旋状和球状3种。
出示
乳酸菌等多幅典型细菌的图片。交流
小小的细菌用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到了电子显微镜下,它们的样子就可能清晰地看到了,它们也有各自的形态。观察
引导学生边观察边用自已的语言描述每种细菌的形态。讨论
从形态上看,可以把这些细菌分类吗? 交流
每个小组汇报自已如何分类及分类的理由。归纳
按基本形态分,细菌大致分为杆菌、螺旋菌和球菌3种。“介绍细菌(三种常见形态杆状、球状和螺旋状)和病毒”。讨论
细菌的样子和动植物一样吗?把你的想法记在纸上。发面的学问 内容标准:
1.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2.了解病毒也是生物中的一类。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2.调查生活中的真菌(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生长环境。
能力培养
1.通过发面团实验,培养观察、比较、描述的能力。
2.通过发面团实验,学习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3.通过调查生活中的真菌的活动,学习科学调查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建立大胆设想、大胆推理的信心。2.培养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
设计思路: 设计意图
第7课“发面的学问”是“无处不在的微生物”这一单元的第二课。以生活中发面团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引出“小小的面团为什么会发得那么大?”的问题。课文设计了“面团发酵条件”对比实验,使学生认识了酵母菌“酵母菌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它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淀粉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发出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酵现象。”接着,课文通过调查和阅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真菌(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其生长环境;通过资料收集和网上讨论等活动,使学生了解细菌、真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丰富学生对微生物的认识,体会微生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以生活中发面团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引出“小小的面团为什么会发得那么大?”的问题。通过调查和阅读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真菌(霉菌和食用菌种类)及其生长环境;通过资料收集和网上讨论等活动,使学生了解细菌、真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丰富学生对微生物的认识,体会微生物是一个庞大的家族。
教学流程
问题——假设——猜想——对比实验——分析——结论。
重点难点
通过发面团实验,学习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
教学准备
1、面粉,酵母菌,碗,筷子,尺子等发面团材料及工具;
2、酵母菌、霉菌、真菌的图文资料。
活动过程: 情景引入 问题情景
活动指引
以生活中妈妈发面过程中常见的现象引出“小小的面团为什么会发得那么大”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酵母菌。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问题
你见过发酵后的面团吗?(引导学生描述事实)什么使面团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目的
创设活动情景,引出探究活动的问题。
活动一 活动一:发面团
活动指引
本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做“发面团”的对比实验,发现面团发起来的秘密——酵母菌在起作用。
在揉面团前,由于酵母粉是颗粒状的,直接揉到面粉里会形成黑点,而且会影响面团的发酵。所以要先把酵母粉用水溶解后再掺到面粉里。
加水揉面团时,要尽量充分地揉捏面团,直至面团柔软且表面光滑为止。教师在指导学生动手实践前一定要熟悉操作过程。面团要尽量分成同样大小和形状的两块,以便于比较。约一个晚上后,加了酵母粉的面团会明显地膨胀起来。指导学生观察:按一下,面团很松软;切开观察,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空隙;闻一闻,气味有点酸。
没有加酵母粉的面团,体积没有明显变化;按一下,较硬,切开后也没有那么多空隙;闻一闻,还是原来生面粉的气味。通过对比充分感知面团发酵后与发酵前的不同,从而发现是酵母粉使面团发了起来。
这是一个对比实验,所以实验时要尽量保证除“添加干酵母粉”这一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要相同,例如面粉的量,加入温水的量,揉捏的时间,面团揉捏成的形状大小等。在实验时,可以通过填写实验记录表辅助观察。
由于受课堂教学限制,教师可提前按同样的方法做好两块面团,供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较。学生自制的面团可以在放学后观察。
友情提示
由于受温度条件的影响,面团发酵的时间会不等。教师请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确保课堂上能观察到发酵好的面团。导入
出示发面团的制作材料。问题
怎样发面团呢? 演示
向学生演示发面团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布置学生课后完成制作过程。观察
观察面团发酵前后在颜色、大小、气味等方面有哪些不同。讨论
制作过程中,你认为使面团发大的最关键一个步骤是什么?把自已的猜测写下来,并汇报交流。小结
原来是酵母菌的使面团发了起来。
拓展
拓展:认识酵母菌
活动指引
这个内容是介绍酵母菌使面粉发酵的原理。
在干酵母粉里,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酵母菌。和细菌一样,酵母菌也不属于动物和植物,它属于另一种生物——真菌。酵母菌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它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淀粉分解。在这个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发酵现象。
根据这个道理,提出问题:“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到哪里去了?”引导学生结合对比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解释,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释放出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起来,我们看到发起来的面团里面有空隙,这些空隙就是发酵时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占据的空间。
导入
出示酵母菌图片。指导
这是发面时添加在面粉里的酵母菌,仔细观察,并描述。观察
分小组观察酵母菌的外形特征(形状、大小、颜色、气味)。汇报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引导
引导学生留意发酵后的面团有酵母菌的气味。讲述
酵母菌是怎样使面团发起来的呢?出示酵母菌放大图。它是真菌的一种,和细菌一样,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它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淀粉分解。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就是发酵现象。问题
面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到哪里去了?请根据发面团实验及酵母菌的作用进行分析。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将结果填写在课本中。交流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并进行交流。目的
通过分析,进一步了解发面现象的产生原因。
活动二
活动二:霉菌生长的环境
活动指引
这一活动的目的是,通过调查家里或周围环境里能见到的霉菌,研究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特点。这一活动共分两个环节:①指导学生课后进行实地调查并记录下所观察到的霉菌生长环境特点;②分析整理调查报告,归纳出霉菌生长环境的共同特点。
第①环节的活动指导很关键。首先可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霉菌图片引入,让学生说说还在哪里见过这些现象?通过互相交流,让学生知道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家中较久不穿的衣服、家具里面晒不到阳光的角落、放置较久的蔬果食物等都可能会生长霉菌。然后再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居住在城市里,有些家庭清洁比较彻底,不易找到霉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在适当的条件下自行培养霉菌,以便观察。如把一些已经腐败的蔬果放置在阴暗的地方等。
在指导学生观察霉菌生长环境特点时,注意引导学生主要从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流通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也可将课本中的调查表进一步细化。
在记录霉菌外形的时候,告诉学生如找不到合适的词描述时,可以用画图的方式描述霉菌的外形。有条件的可用数码相机拍下来,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在学生搜集到大量的霉菌生长环境资料时,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调查结果,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之后,才有助于学生归纳出霉菌生长环境的共同点:潮湿、温暖、阴暗。
友情提示
学生课后观察霉菌活动时,可发给学生放大镜辅助观察,鼓励学生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要提醒学生不能随便触摸霉菌,更不能用鼻子闻,甚至尝!
引申的问题
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如何做好家里防霉工作?(防止霉菌生长的方法:保持干燥、降低温度、阳光、高温煮沸、加糖或盐腌制。)
导入
(出示书中图片)这些橘子和柿子发霉了,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种现象,说说看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发霉,这些物体上面的“霉”是什么样子的? 讲述
出示一组霉菌的放大图片,简要介绍霉菌的特点。提问
通常在什么环境下物体容易发霉? 讨论
分小组设计调查报告,设计实验。课后展开调查。交流
各小组展示调查报告。小结
在高温、潮湿、阴暗的环境下物体容易发霉。“介绍各种常见真菌(酵母菌、霉菌、蘑菇等)”。问题
关于细菌和真菌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上网
登陆“小学科学网”或其他可信度较高的网站搜集答案。并整理信息。交流
把自已整理好的图文资料写在“小学科学网”上,与其他同学交流。
资料:蘑菇 活动指引
本部分向学生简要介绍蘑菇的主要结构、形态,使学生知道蘑菇是一种大型的真菌,认识几种常见的食用蘑菇及毒蘑的共性。
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常见的食用蘑菇及有毒蘑菇。通过观察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毒菇的形态共性,拓宽学生的知识,教师一定要进行安全食用菌类的教育。具体介绍蘑菇种类及名称应根据当地实地情况,尽量介绍本地常见的蘑菇,使学生在生活中如遇到相同的蘑菇可以立即辨认出来。
建议介绍一些当地常见的食用蘑菇和有毒蘑菇,如:
食用蘑菇:金针菇、香菇、鸡枞、竹荪、猴头菇、羊肚菌、银耳等。有毒蘑菇:毒伞、白毒鹅膏菌、臭黄菇、毛头乳菇等。
网上学:细菌和真菌的利与弊
活动指引
组织学生参加网上讨论,把自己找到的细菌与真菌的图文资料贴到讨论区,培养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信息的能力。比较细菌与真菌,了解它们的利与弊。第三单元 奇妙的电与磁 8 电路的研究 内容标准:
1.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2.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3.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开关的功能;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认识简单电路。2.知道开关的作用。
3.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4.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
能力培养
1.经历用电线、电池、灯泡组成一个简单的闭合回路的活动过程,学会画电路的连接装置图。
2.学会用简单电路图做实验记录,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记录、整理、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2.愿意与同学合作与交流,并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和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设计思路: 设计意图
第8课“电路的研究”是“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先从学生生活的常见现象、已有的经验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尝试——归纳”的科学认识程序,使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本课和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都是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本课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电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来源,了解安全用电常识;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和开关的功能,并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
“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共安排了四课。在本课里,先从“奇妙的电”入手,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对电的理性认识。而第二课“有趣的磁现象”及第三课“指南针”则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对磁的理性认识。教材力图通过这种编排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前后相关联的系统知识。
在教材的驱动页中,通过孩子们在观察“小铁环闯关”游戏机时提出了“为什么小铁环一碰到铁丝,灯就亮了呢?”和“小铁环能顺利通过铁丝吗?”这样两个问题,让学生开展有关“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一个闭合的简单电路”及“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所以教材安排了活动一“怎样让灯泡起来?”、活动二“开关加在哪里?”、活动三“判断容易导电的物体”及拓展“制作数学游戏机”。最后形成了有关电的知识。教学流程
问题——猜测——尝试——归纳。重点难点
经历观察、记录、整理、分析、比较等的研究,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和开关的功能,并能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教学准备
小开关,电池盒, 大号电池, 小灯泡,灯座,导线,PP胶片,不干胶,铜销钉等。
活动过程: 情景引入 问题情景
活动指引
通过孩子们在观察“小铁环闯关”游戏时提出的“为什么小铁环一碰到铁丝,灯就亮了呢?”和“小铁环能顺利通过铁丝吗?”这样两个问题,让学生开展有关“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一个闭合的简单电路”及“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的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问题
如果小金属环碰到金属丝,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目的
创设情景,引入活动主题。
活动一
活动一:让灯亮起来
活动指引
本活动包含了三个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利用给出的电池、导线、灯泡组合成为一个闭合回路,明白这就是一个简单电路,并在实验中令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
教材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利用图中的材料,让灯泡亮起来。活动开始时,可把问题提出,先让学生尝试动手连接电路,使灯泡发光。同时,在书上“我的连接图”框中画下电路连接简图,并小结这样一个闭合回路就是一个简单电路。
教材中提出的第二个问题:电路中利用了哪些材料?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我的连接图”中所用到的材料。但“我的连接图”是应该有多种方法完成的,不要求千篇一律。可以选择“一节电池、一条导线、一个灯泡”,也可以选择“一节电池、两条导线、一个灯泡”。教材中提出的第三个问题:如果要让两个灯泡同时亮起来,应该怎样连接?有多少种不同的连接方法?
这个问题是基于研究完“一个简单电路”的基础上而提出的,可让学生根据“我的连接图”先讨论、交流,再利用在图中连线的方法尝试组成两种不同方法的闭合电路,接着用电池、导线、两个灯泡组成两种不同方法的闭合电路,最后老师要适当进行小结。教材中提出的第四个问题:在连接好的电路中,如果取下其中一只灯泡,另一只灯泡还亮吗?与其他的连接方法进行比较,现象是否一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个问题的提出主要是让学生对两种不同方法连接的闭合电路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体会。
友情提示
可通过这种顺序进行教学:
①尝试让学生用一节电池、一条导线点亮一个灯泡;②再尝试让学生用一节电池、两条导线点亮一个灯泡;③接着让学生用一节电池、三条导线点亮两个灯泡;④最后让学生用一节电池、四条导线点亮两个灯泡。把每次的连接都用图画表示出来。
引申的问题
你能用一节电池、四条导线最多点亮几个灯泡?灯泡的亮度相同吗?为什么?
导入
出示实物:1节电池连电池盒、2个灯泡连灯座、4段导线。问题
如果用1节电池让1个灯泡亮起来,可以怎样用导线连接?怎样画图表示? 如果用1节电池让2个灯泡亮起来,可以有几种不同的连接方法? 实验
各小组按步骤互相配合设计并制作电路,探究出现现象的原因。观察
不同的连接方法,出现了哪些不同的现象? 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进行记录。引导
电路图的绘制要点。
区别使用2个灯泡的串联、并联电路。
活动二
活动二:开关加在哪里?
活动指引
教材中虽然只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两个灯泡同时亮的电路里,要加上几个开关,才能比较方便地控制灯泡的亮与灭?加在哪里更好一些呢?用什么做开关呢?但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可以出现相当多的情况。《课程标准》中提出“在电路中要强调开关的功能”原因在于:“简单电路”部分要求学生通过对简单电路的学习,了解简单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电路工作的基本条件,知道任何电器工作都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电路中的开关就是用来接通或切断电路的,是电路中不可缺少的控制部件。所以教科书中要求学生“多做一些尝试,体会开关在电路中的作用”。引申的问题
你能设计和装配2个房间(即2个灯泡)的照明电路吗?可以让学生像电工那样用一个硬纸盒房子来布线。
导入
出示2个灯泡的并联电路、2个开关装置、多条导线。问题
在2个灯泡的并联电路中,加几个开关才能分别控制灯泡的亮与灭? 思考
开关加在哪里更好? 实验
小组内学生互相合作进行探究,并记录连接的方法。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经过讨论后进行归纳总结。引导
如何使一个灯泡断路而另一个灯泡保持通路?多用几条导线试一试。如果先画个电路图会更显而易见。你还见过哪些种类的开关?
活动三
活动三:判断容易导电的材料
活动指引
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是:在一个带开关的简单电路中,拆下开关,把橡皮等物体接在开关原来的位置,灯泡还会发光吗?用其他物体替换又会怎样呢?
本活动目的是通过实验验证:能令灯泡发光的材料是容易导电的材料,而不容易导电的材料不能令灯泡发光。
友情提示
课前应布置学生从家里带来一些小物品,但数量应控制在每人2~3件,以免影响活动的效果。在学生用各种物品做是否导电的实验时,应适当指导学生,让其思考物体的不同部位由于应用材料不同,可能导电的效果也不同,如铅笔、剪刀、圆珠笔等。
导入
出示一个带开关的简单电路,以及一些身边的小物品(如橡皮擦、铅笔杆等)。问题
把这些物品连接到电路里,灯泡会继续发光吗? 思考
怎样利用这个简单电路判断身边的小物品容不容易导电? 哪些材料容易导电?哪些材料不容易导电? 实验 小组活动。设计实验,并按照设计的实验过程进行探究,并记录对各种物品的检测结果。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经过讨论后归纳总结。
拓展
拓展:制作数学游戏机
活动指引
教材安排这个拓展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利用电路知识,设计制作一些生活或学习上的有趣的小玩具,并学会综合利用完整闭合回路的知识,加深相关知识的作用。
友情提示
可以让学生制作其他电路玩具,可与小发明结合起来。
准备
准备制作数学游戏机所需的材料和用具。媒体 出示课本图。问题
数学游戏机里隐藏了什么秘密呢? 思考
数学游戏机背面应该怎样连接线路,才能让它能正常使用? 设计
根据电路原理和公式的连接需要,设计连接方式。制作
小组合作,根据设计进行制作,并尝试进行游戏。交流
小组汇报探究结果,交流连接方法。延伸
你还希望模仿这部数学游戏机,设计、制作什么游戏机呢?
资料:安全用电
活动指引
通过让学生阅读资料,了解为什么要注意用电的安全,并且养成安全用电的好习惯。由于之前我们强调了“开关”的重要作用,所以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应该知道最起码的安全用电的常识:一旦电器发生事故,首先利用开关断开电路。1.身体不要触及电器的带电部分。2.电线霉烂或电器破损时,应停止使用。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4.清洁电器时要先断开电源。5.遇见不正常的放电或触电事故时,应先断开电源。9 有趣的磁现象 内容标准:
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磁铁都有磁性和两个磁极。2.知道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3.知道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
能力培养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设计实验,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中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2.在交流中培养与人合作的科学精神。
设计思路: 设计意图
第9课“有趣的磁现象”是“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课先从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用到的擦窗器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尝试——归纳”的科学认识程序,使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本课和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都是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本课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磁铁有磁性、磁铁有两个磁极;磁铁的两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磁铁隔着不同材料的物体吸铁时,磁性的大小也不同。
“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共安排了四课。在本课里,先从“有趣的磁现象”入手,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对磁的理性认识;而前课“电路的研究”已经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了对电的理性认识。教材力图通过这种编排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前后相关联的系统知识。
在教材的驱动页中,通过孩子们在观察擦窗器时提出的“擦窗器为什么隔着玻璃还能相互吸着呢?”这个问题,让学生开展有关“磁铁能吸起什么?”、“磁铁中哪个部分磁性最强?”、“两块磁铁的研究”、“隔物吸铁的探究”、“哪里应用了磁”等知识的学习,最后形成了有关磁的系统理论知识。
教学流程
问题——猜测——尝试——归纳。
重点难点
根据提出的问题,自主探究“磁铁磁性强弱”、“磁铁的两极有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的规律,经历“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结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的活动过程。
教学准备
条形磁铁,回型针,线,U形磁铁等。
活动过程: 情景引入 问题情景
活动指引
琪琪在使用擦窗器时,发现擦窗器的一边在窗内,另一边隔着玻璃吸在窗外也不会掉下去,靠拖动相互吸着的擦窗器就可以把窗户玻璃擦得干干净净了,通过琪琪思考的问题“擦窗器为什么隔着窗玻璃还能相互吸着呢?”驱动学生去探究磁现象。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问题
擦窗器为什么隔着玻璃还能相互吸着呢? 引导
里面是不是有磁铁? 目的
创设情景,引入活动主题。
活动一
活动一:磁铁能吸起什么?
活动指引
本活动的探究目标是:知道磁铁有磁性,能吸引铁制的物体。活动中,应鼓励孩子先思考实验和观察的方法;再通过实验现象,归纳出磁铁能吸铁的性质。
磁铁能吸引所有东西吗?把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收集到一起,然后用磁铁做实验,看看哪些东西磁铁能够吸上来,哪些东西不能吸上来。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物体被吸到磁铁上,一些物体没有被吸上去———磁铁能吸引由铁制成的物体,磁铁不吸引非金属的东西。在课本提供的图片中,能被磁铁吸引的有:刻纸刀的刀片、铁钉、螺丝钉、螺丝帽、回形针。不能被磁铁吸引的有:刻纸刀的塑料部分、圆珠笔、橡皮、铜制合页、玻璃球、木板、自动铅笔、塑料小球、铅笔、塑料瓶盖。
学生在用磁铁吸引不同物品时,教师应适当指导物体的不同部位由于材料不同可能被磁铁能否吸引的结果也不同,如卷笔刀、晾衣夹等。
友情提示
实验室中的磁铁如果保护不好容易失去磁性。保护的方法是把两块条形磁铁南北极倒置合并在一起,并在两端各加一块铁片。蹄形磁铁也应在两个极上加一块铁片,把两极连接起来。如果有两个完全相同的蹄形磁铁,把它们的南极和北极分别吸在一起就行了。磁铁不能受敲击和剧烈振动,不能受火烤,否则会使磁性减弱。
导入
我们都知道磁铁有磁性。磁铁能吸起什么物体呢? 问题
研究一下能被磁铁吸起的物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探究。交流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交流结论。目的
通过实验操作,知道磁铁有磁性,能吸铁。
活动二
活动二:磁铁哪个部分磁性最强?
活动指引
磁铁的两端有很强的吸力,这里的磁性最强。磁铁中磁性最强的部位叫做磁极,一块磁铁有两个磁极。磁铁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磁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这里还可以告诉学生,“北”的英文单词是“North”,“南”是“South”,所以国际上通行磁铁指北的一极标字母N,指南的一极标字母S。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能够观察到条形磁铁的两端吸住最多的铁质材料,就说明这个部分磁性最强。除了条形磁铁外,还可以运用蹄形磁铁等来作研究。
友情提示
在研究磁铁磁性最强部位时,可准备一些较小的铁质物体(如回形针、大头针、小钢珠等),以便学生在实验时使用。
引申的问题
把一条磁铁截断,是否还会有两个磁极?
导入
出示条形磁铁、一盘回形针。问题
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磁铁哪个部分的磁性最强? 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法。交流
交流实验方法,思考其他小组的方法的优缺点。实验
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法进行实验。注意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汇报
实验后总结得出结论,分组汇报。目的
通过实验,知道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的部位叫磁极。
活动三
活动三:两块磁铁的探究
活动指引
磁铁能吸引一些东西,那么在两块磁铁互相靠近会有什么现象呢?它们可能彼此吸到一起,也可能彼此排斥。这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磁极。
本活动的探究目标是发现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把磁铁吊在绳子上,用一块磁铁的N极对着另一块磁铁的S极,然后让它们慢慢接近,突然它们吸到了一起;让两块磁铁的S极互相接近,这时磁铁产生排斥而扭向两旁;再将两块磁铁的N极互相接近,这时磁铁也产生排斥而扭向两旁。
学生通过观察可发现:相同的两个磁极(如S-S,N-N)靠近时会互相排斥;不同的两个磁极(如S-N,N-S)靠近时会互相吸引。
友情提示
课本中使用了单条绳吊着磁铁的方式来进行实验,教师也可应改为其他方式,如放在光滑的桌面、利用小车等。
在教学前,老师一定要检查提供给学生做实验用的磁铁的磁性,最好提供两块磁性强弱、形状大小都一样的磁铁。如果两块磁铁的磁性强弱相差太大,用一块磁性强的磁铁去接近另一块磁性弱的磁铁时(特别当接近的速度较快时),两端都有可能被吸引。这是因为弱磁性的磁铁遇到强磁性磁铁的强磁场还来不及做排斥运动时就已经被磁化了。
引申的问题
如何判断生活中一些没有标记磁极的磁铁的两极?
导入
我们知道,磁铁有两个磁极。这两个磁极叫什么?(南极和北极)问题
当两条磁铁的两个磁极相互靠近,会出现什么现象? 讨论
分组讨论。有多少种磁极靠近的方式?在实验记录中进行记录。实验
根据各种磁铁组合进行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讨论
根据实验现象,总结规律。引导
通过实验和讨论,找到磁铁靠近时出现的现象具有一定的规律:磁铁同性极互相排斥、异性极互相吸引。
拓展
拓展:擦窗器的结构
活动指引
本活动通过提出问题“擦窗器是不是也是根据磁铁的这些特性来制作的?”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综合利用之前学到的有关磁铁性质的知识解决问题“画出擦窗器的结构简图”。
琪琪的提示(磁铁的摆放)和彬彬的提示(想办法让擦窗器的两边总是能相互吸住,而不会轻易地掉下来),目的是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
友情提示
如果没有这种擦窗器产品,可以模仿上图用八块条形磁铁拼装成为一个长方形“擦窗器”,就“磁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进行演示。
导入
出示实物(擦窗器,并演示使用方法)。问题
分析擦窗器用到了磁铁的哪些特性? 里面可能有几块磁铁?
能根据分析,把里面的构造画出来吗? 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交流
汇报讨论结果,交流各组意见。演示
教师打开擦窗器,展示内部结构,并归纳总结。延伸
设计能更好地吸住、不易掉下来的擦窗器。
活动四
活动四:隔物吸铁的探究
活动指引
磁铁的磁力作用范围有多大?本活动探究“磁铁隔着物体也能起作用吗?”其实是在研究完擦窗器的内部结构后进一步延续关于擦窗器工作原理的研究,即任务驱动页中的“擦窗器为什么隔着玻璃还能相互吸引”这一问题。
本活动通过实验可以证明:磁铁隔着较薄的固体都能吸铁。教师可以请学生先猜测,再自行设计探究实验,然后进行探究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最后进行小结。
在研究磁铁能隔着哪些物体吸铁的问题时,应先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固体吸铁,然后再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气体或液体吸铁的问题(因为后两个实验装置中均用到了固体)。此外,教学时还可以选用铁板作为研究材料以及厚度较大的其他材料供学生实验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发现:磁铁能隔着其他物体吸铁,但并不能够隔着任何物体吸铁。从而使学生更科学地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
为什么有时磁铁隔着物体仍能吸铁呢?在磁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具有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就是磁力。在磁场中,一些非铁磁性物质,如玻璃、纸、塑料等不被磁化,不产生磁力,不影响磁场的作用力。所以,磁铁隔着一些物体(玻璃、纸片等)仍能产生吸引力。
友情提示
教师准备的磁铁磁性应较强,准备的纸板、木板等都应较薄。请适时提醒学生注意不要被薄而锐利的物品弄伤手。
引申的问题
在纸(或木板、布块……)与纸(木板、布块……)之间隔开一定距离,还能不能吸铁?隔开多少距离就吸不住了呢?想一想为什么?
导入
磁铁隔着物体也能起作用吗?
准备磁铁、回形针、不同材料做的薄板等实验材料。问题
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吗? 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磁铁能隔着什么物体吸铁,记录实验结果。交流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进行交流。延伸
磁铁隔着不同材料板吸铁时,磁力的大小有区别吗? 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实验
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实验。交流
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进行交流。
拓展
拓展:研究磁力的大小
活动指引 在这个拓展环节中的实验设计可以通过教师的适当指导,在活动四的实验设计时同时进行。
友情提示
教师在指导实验设计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定性实验到定量实验的过渡。指导学生观察磁铁在隔着某些材料吸引铁质物体,磁力的大小是不是会改变时,可以用数吸引回形针个数的方法,因为此法最为简单易行。
引申的问题
磁铁可以隔着多厚的纸(或木板、布块……)吸铁?想一想为什么再厚些就吸不住了呢?
问题
磁铁隔着不同材料板吸铁时,磁力的大小相同吗? 设计一个实验才能证明你的猜想。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交流
汇报设计方案,交流后归纳出较合理的方法。实验
根据归纳出的方法进行实验。总结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活动五
活动五:哪里应用了磁?
活动指引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学习到的关于磁铁性质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哪里利用了磁? 磁的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很广泛,如电冰箱门封、磁性跳棋、塑料笔盒的盒盖、箱包的磁吸锁、铁皮黑板上压图片的小磁铁、打靶玩具中的磁性飞镖、门后防风磁吸、冰箱磁铁装饰、皮包或钱包上的磁铁扣、扬声器里的磁铁、磁性擦窗器、磁性胸针等。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将调查结果分为几类,如文具类、家电类、生活用品类,或生活中、工业上、农业上……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磁铁、磁现象等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有表述自己的经历和体验的愿望,这是教学的有利因素。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交流让他们体会到磁铁与我们的生活非常贴近,从而激发起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了磁? 调查
观察日常生活用品,记录应用磁的物品名称及其部位。交流 汇报调查结果,了解磁的广泛用途。
拓展
拓展:磁铁游戏
活动指引
教科书中波波设计的“足球游戏盘”只是一个提示,教师在指导学生设计磁铁游戏时可以充分利用前面学到的磁铁的三大性质,设计出有趣的磁性玩具,如“用磁铁控制小铁球走迷宫”、“迷你磁悬浮列车”、“„冰‟上化装舞会”等。
教师在指导学生设计磁铁游戏时,应该抓住以下三点:(1)为什么设计这个游戏?(2)设计(需要)什么?(3)怎么玩(设计)?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让学生制作“磁力船”。本世纪初,在阿姆斯特丹曾经展出过一只小船,里面没有任何动力装置或推进系统,也没有线牵引它,可它能在水池里不停地转圈,令参观者感到惊讶万分──是什么力量使得这只小船不停地转动呢?其实道理很简单,这只船是用铁做的,而小船游动的水池的下面有一个放在大平底盘子里的强磁铁。这个大盘子用一个电动机带动,慢慢地转动着,小船就跟着磁铁移动的路线游动。这个装置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找一块软质的木材,削几只不超过4厘米长的小船,在每条小船背面钉进一根2.5厘米长的铁钉,再折一个纸三角做“帆”安装在船上,小船就算做好了。把做好的小船放进一只脸盆里,慢慢移动脸盆下面的强磁铁(可用耳机、广播喇叭里的磁铁代替),小船就可以在“导航”下自由航行了。如果几个小朋友各拿一块磁铁,各自指挥自己的小船,就可以进行各种有趣的“海战”游戏。
友情提示
可以请学生分组设计,然后向其他组同学介绍和解释设计的原理和游戏规则,在班上开展一个“挑战”活动,去体验玩磁铁游戏时,所设计的装置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进一步更好地利用磁铁性质进行改善游戏设施和规则。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问题
你能仿照波波的设计,也设计一个利用磁铁的游戏用具吗?
你的磁铁游戏是怎样玩的呢?你用了哪些材料、怎样制作?你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些材料制作呢? 设计
学生分组设计并讨论设计的合理性。交流
学生汇报设计方案,其他组的学生可以置疑,以便设计组改良自己的设计。制作
学生分组按改良后的设计方案进行制作,教师及其他组同学可以共同参与评价。指南针 内容标准:
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磁铁的两极,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物体间的磁化现象。
2.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作简易指南针。3.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能力培养
1.通过研究磁化现象,培养根据研究的目的设计实验的能力。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运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述和概括的能力。3.通过制作指南针的实践活动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与同伴协作共同完成实验和制作任务。2.能倾听他人意见,积极表达个人见解。3.在活动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设计思路: 设计意图
第10课“指南针”是“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的第三课。本课先从学生需要掌握的生活技能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尝试——归纳”的科学认识程序,使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本课和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都是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本课让学生通过做小磁铁的活动,以及探究怎样使小磁铁的磁性更强,初步感知物体间的磁化现象;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设法使磁铁能沿着水平方向自由转动,从而制成简易指南针;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基本方位。
“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共安排了四课。在本课里,先从“能指示方向的指南针”入手,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对磁的进一步理性认识;而本单元第一课“电路的研究”已经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了对电的理性认识,第二课“有趣的磁现象”已经为后续的第四课“神奇的电磁铁”提供了初步的理性认识。教材力图通过这种编排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前后相关联的系统知识。
教学流程
问题——猜测——尝试——归纳。
重点难点
能准确使用磁性、磁极、磁化、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指示南北方向等词汇来表述;培养解决怎样使磁铁沿着水平方向转动的问题的能力;通过制作指南针的实践活动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准备
塑料水槽、缝衣针、厚纸片、大头针、磁铁等。
活动过程: 情景引入 问题情景
活动指引
彬彬、妍妍、波波、琪琪去郊游。走着走着,他们迷路了。彬彬看了看指南针,说到:“往南面走。”琪琪好奇地问:“为什么指南针能告诉我们方向呢?”以此引出本课对磁铁方向特性的研究。
导入
出示课本图片,讲述彬彬他们郊游的故事。问题
为什么指南针能告诉我们方向呢? 目的
引入活动主题。
活动一
活动一:小磁船的探究
活动指引
本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知道磁铁有指示方向的特性。
妍妍在想:“如果用普通的铁条代替磁铁,是不是会出现同样的现象?”(当然不会出现同样的现象)这段话的目的,不但是通过比较突出只有磁铁才有指示方向的特性,还是为下一活动 “铁可以被磁化,而磁化的铁才能指示方向”作铺垫。
取一个指南针,比较指南针与磁铁磁极所指的方向,将发现它们指示的方向是一致的。磁铁与指南针指向南方的都是南极(S),指向北方的都是北极(N)。
“我的结论”参考答案:普通的铁不能指示方向;磁铁能指示方向;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制成的。
友情提示
教师在做“小磁船”的演示时,可以模仿教科书中的方法,多准备几个水槽,在每个水槽里放一艘“磁船”来比较;也可以在一个水槽里放置多艘“磁船”,但需准备一些小的条形磁铁,因为如果磁铁距离过近,磁场会因为互相作用而影响了“指示方向”的效果。
导入
出示制作指南针的材料和工具。问题
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和工具制作指南针? 引导
引导学生合理地设计制作的方法。制作
按教师帮忙归纳的制作方法,各组分别制作指南针。评价
利用自己制作的指南针。找出自己的家所在的大致方向。
活动二
活动二:制作指南针
活动指引
本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知道:像缝衣针这样的铁质材料都可以被磁铁磁化变成一块磁铁,被磁化的铁质材料拥有和磁铁一样的性质,包括指示方向这一性质。
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指南针在校园里找出南、北方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基本方位。应指导学生利用教学用指南针为自己制作的指南针底盘上为制定正确的方向。如果有学生不会用自制的指南针来定方向时,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教学用指南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去试验;也可以引导学生一起观察指南针,转动指南针盒,使磁针的南、北极与盒底标明的南、北向一致。这里指南针盒底标明的东、南、西北便是实际的东、南、西、北方向。自制指南针还有一些其他的简易办法:(1)加热铁丝法
材料:针、蜡烛、铁丝、冷水,透明塑料瓶、铁锥、细木棒。制作方法:
①用铁丝缠住缝衣针,然后放入火中烧红,之后马上放入冷水中冷却。你要记住了,浸入水中的时候一定要使针成南北方向,这样针才能变成小磁针。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别烫着!②把塑料瓶剪去口,用铁锥在底部的中央扎一个孔,然后把细线一端拴在小磁针的中部,再把线从孔中穿过。倒立塑料瓶,使小磁针吊在瓶的中部。使小磁针慢慢静止,这时你会发现,小磁针的一端指向的是南方,一端指的是北方。(2)扣子指南针 材料:
钢针2根,子母扣的子扣(揿钮的子扣),有塑料顶帽的图钉,永磁铁。制作方法:
①
用永磁铁对两根钢针进行磁化。
②
把两根磁化好的钢针并行地穿过子母扣的子扣上的四个孔中。
③将塑料顶帽的图钉的针尖向上,把穿好钢针的子扣顶在图钉的尖端上,钢针可随子母扣一起灵活地转动。注意事项:
①图钉尖端要磨圆滑些,以保证转动灵活。把子母扣子扣的边沿弄成向凹面弯一些,以便穿针方便些。②钢针的重心位置要调整到使指针能在水平面内灵活地转动为止。(3)浮力支承式指南针
材料:钢针,永磁铁,泡沫塑料一小块,刀片,碗,水。制作方法:
①
用永磁铁对两根钢针进行磁化。
②
把一小块2厘米×2厘米×2厘米的硬泡沫塑料做成如图所示的形状。底面呈一个正方形(2厘米×2厘米),上一半用刀片切成棱锥状,把磁化好的钢针水平地穿在棱锥上。③在碗里盛满水,然后把做好的装置放在水面上。钢针和硬泡沫塑料就能在水面上自由转动,当它静止时,就能指示南北方向了。泡沫塑料块可以用塑料瓶盖或软木塞代替。也可用玉米秆的芯制作。(4)悬挂式指南针
材料:钢针,泡沫塑料块,圆珠笔芯,书,线,小纸片(4厘米 × 5厘米),永磁铁。制作方法:
①
把两根磁化好的钢针平行穿在黄豆大小的硬泡沫塑料块上。
②在塑料块上穿一根细线,悬挂在圆珠笔芯的一端。圆珠笔芯的另一端用对折的小纸片夹紧,纸片插在竖立的书的装订线一侧,紧贴装订线,作为支架。使塑料块连同钢针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钢针在静止时,就能指示南北方向了。
友情提示
教师应在“把缝衣针磁化,让它变成小磁针”这一环节上对学生给予适当指导:握住磁铁的一极在缝衣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做20~30次,就做成一个小磁针。
如果有学生提出“为什么沿一个方向摩擦,可以使缝衣针磁性更强?”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自己去查阅有关资料,也可以通过打比方的方式,给学生做一些通俗的解释。比如,就像拔河比赛一样,同一个队的人员,大家的劲要同时向同一个方向使,力量才会大。在钢针上沿同一个方向摩擦,正是为了使磁分子排列整齐,极向趋于一致。
当缝衣针被磁化成为小磁针后,教师应指导学生弄清小磁针的南北极分别是哪一端。如果搞错了,由此而判定的方向则全反了。所以要指导学生看懂磁针的南北极。
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想出多种方法来检测、判断磁针的南北极。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先确定南北方向,再用恰当的悬挂、支撑、水浮的方法(两极能在水平方向转动)确定南北极;可以用已知磁极的磁铁靠近辨别;还可以借助指南针来辨别……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讲出所采用方法的依据。
引申的问题
你能用指南针区分出同学口袋里藏着的是铁还是磁铁吗?
(提示:只要指南针接近学生的口袋时磁针被吸引,就说明口袋里装有铁或磁铁。再次放置指南针,将指针的另一端接近口袋,如果磁针仍被吸引,说明口袋里装的是铁,如果磁针迅速偏转,说明口袋里的是磁铁。)
准备
大小不同的几块条形磁铁、发泡塑料块、水槽、指南针、铁条等。导入 出示课本图。
按课本中的方法做成多艘“磁船”。将“磁船”放入水槽中的水面上。问题
用手拨动各艘“磁船”,待其静止下来后,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思考
如果用普通的铁条代替磁铁重复做此实验,会出现同样的现象吗? 用指南针与“磁船”相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 实验
学生分组按步骤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交流
各组汇报和交流实验结论。目的
知道指南针利用了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的特性。
资料:指南针
活动指引
教师应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性,潜移默化地渗透情感教育。通过我国古代磁学研究的历史和成果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让学生了解古代对磁铁的研究感受到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友情提示
可以通过自制“司南”来感受古代中国人的智慧。首先,准备一支圆底的金属汤匙。然后,用磁铁慢慢地在汤匙上来回摩擦。现在汤匙已经变成了磁铁。把它放在光滑的玻璃上,轻轻拨动汤匙。当汤匙停下来时,它的柄就指向了南方或北方(可通过现成的指南针来判别)。神奇的电磁铁 内容标准:
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电能产生磁。2.探究电磁铁与磁铁的异同。3.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4.了解电磁铁的应用。5.学会制作电磁铁。
6.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加强电磁铁磁性的实验。
能力培养
1.通过制作电磁铁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探究能力。2.通过探究电磁铁磁性大小的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活动中培养乐于与人合作的精神。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
3.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
设计思路: 设计意图
第11课“神奇的电磁铁”是“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的第四课。本课先从生活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入手,运用“问题——猜测——制作——应用”的科学认识程序,使学生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感性上升到理性,并外化应用。本课和本单元能力培养的重点都是实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直接经验。
本课让学生通过学习,知道电能产生磁;探究电磁铁与磁铁的异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学会制作电磁铁;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加强电磁铁磁性的实验。
“奇妙的电与磁”这一单元共安排了四课。在本课里,从“电磁起重机的工作原理”入手,对之前学习到的电与磁的理论知识进行了综合及拓展;教材力图通过这种编排方式,引导学生形成前后相关联的系统知识。
在教材的驱动页中,通过孩子们在观察“电磁起重机”工作时所提出的问题“这台起重机是磁铁做的吗?”、“它除了能吸铁,还能吸其他的什么材料吗?”等问题,让学生开展有关“电磁起重机为什么能吸铁?”、“电磁铁与磁铁”、“让电磁起重机的„力气‟更大”等活动,最后形成系统知识。
教学流程
问题——猜测——制作——应用。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制作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准备
铁钉、电线、大头针、电池等。
活动过程: 情景引入 问题情景
活动指引
主题人物对起重机吸铁的现象非常好奇,通过他们的对话引出本课要研究的内容。
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