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楚时伟-流星青春
流星青春
青春是多么美丽!发光发热,充满了彩色与梦幻,青春是书的第一章,是永无终结的故事。
-------朗费罗
青春是人生永恒的话题。有人说青春是美丽的,但又是短暂的,因而是遗憾的。我说青春就像一颗流星。
茫茫天宇,偶尔划过的一道流星,比起那深不可测的浩瀚宇宙,实在微不足道。而你是否想过这就是你的青春。岁月的长河中,人的青春同样是微不足道的,当你看到那条光亮的弧线时,不免也要感叹青春的短暂。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人的青春是短暂的,但是,如果你卑劣地度过这么短暂的青春,就显得太多了。”青春的短暂也正是她的美丽所在。每当你感叹时光匆匆,青春便已带着她的美升华为永恒的瞬间。这也正如空中一闪而过的流星----美在人们心中。
青春的岁月是短暂的,但这短暂的岁月中应不留遗憾。天知道,我多么想重回十七岁,把当时的遗憾变成happy ending,如果可以,我想这世间我会找到无数同盟与我一起重返青春,这样的美梦也只是梦,青春已离我渐行渐远。每每回味起曾经年少时经历过的一切,有甘甜,甜到无论何时想起来嘴角都会上扬;有苦涩,苦到不堪回首,因为无法忍受那撕心裂肺的剧痛;有遗憾,正是那份残缺,那份年少时的幼稚与轻狂,让我们成长。看着正值青春年少的一张张面孔,心里由衷的羡慕,希望每个人的青春字典里都能没有“遗憾”的字眼。
抓住青春的人便会拥有理想的人生,珍惜青春的人就会得到美好的未来。青春是短暂的,智慧是无限的,抓紧时间学习知识,不断充实提高自己就是把握青春的最好方法。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刻画在岁月年轮上的起点,青春就是生命的春天!既然我们不能留住春天,那么就抓紧在春天播种吧!在春天的田野里,种下你的希望;在这方见证未来人生的舞台上,尽情的挥洒青春的热血。
青年朋友们,你的人生充满无数的可能,请你相信,只要努力,一切都不只是梦。珍惜你流星般的青春吧!
第二篇:副校长陈时伟之死
副校长陈时伟之死
在中国大陆的互联网上,兰州大学副校长、化学家陈时伟教授的死,竟是一个謎团和传说。这照张片来自兰大文库网站学人风采栏目,是迄今网上能查到陈时伟先生为数极少的几张照片之一。
我第一次知道陈时伟这个名字,是读高尔泰先生的《寻找家园》。高尔泰在书中曾写道:“女右派的集中地,也在酒泉境内,但离我们很远,汽车要走一整天,叫安西农场。和我同一小队两个右派的妻子,《甘肃日报》编辑王景超的妻子和凤鸣;兰州大学校长陈时伟的妻子左宗杞(兰大化学系主任),都关押在那边。后来王景超和陈时伟死在夹边沟农场。和凤鸣得以生还,我到兰州后,曾经见过她。她说,安西农场也死了不少人。”高尔泰与陈时伟同为夹边沟受难人,加之高尔泰平反后又到兰州大学哲学系工作,对兰大的事情或许熟悉。因此,我一直以为高尔泰书中所言不虚。我后来写《万古长夜闪星火》一文时,在文前按语中还说“我在兰大工作10年,但长期不知道有位叫陈时伟的副校长死在夹边沟。”但今年读了一些史料,发现高尔泰先生这段话,有些事实方面的差错,左宗杞女士的确被打成右派,但当时留在兰州大学“监督使用”,侥幸未遭流放;而且现在看到的材料,陈时伟被打成右派,流放夹边沟,这是确切的,但后来的命运,尤其有关陈时伟先生去逝的时间、地点,乃至原因,竟然有多种说法,高尔泰先生文中所写,应该不确。高尔泰先生在兰大哲学系前后6年时间,但中间有三年多被中国社科院借调,客居京华,兰大的前尘往事,他可能所知不详,更何况高尔泰先生写作《寻找家园》时,已经人在美国,查询资料殊为不易,因此,书中出现一些事实性差错,想来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关于陈时伟之死,我看到的另一外说法,来自向承鉴先生的回忆录《炼狱归魂》,向承鉴先生是兰州大学化学系56级的学生,1957年被打成右派,被下放到甘肃天水劳动改造,正是劳改期间,他和其他几位一起被下放的同学目睹了大饥荒中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义无反顾创办《星火》杂志,代民立言,控诉暴政,最后酿成著名的“兰大反革命集团案”,被判重刑,获释平反后,写成回忆录《炼狱归魂》,这是一部未刊书稿,熊景明老师主持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时,收藏了这部书稿,并放在该中心的网站上,一些研究者得以看到这部心血之作。因为向承鉴是化学系学生,与陈时伟夫妇有直接师生关系,因此,书中对陈时伟夫妇的遭遇多有记述:
五八年我离校不久,江隆基从北大调任兰大校长。这位资历深厚、党内难得的教育家,……为人正直,廉洁俭朴,克己奉公。……据说,陈时伟先生就是他三番五次向省委打报告,从夹边沟拉回学校的。……
陈时伟副校长五八年受‘双开’处分后遣送夹边沟改造。夹边沟是‘有去无回’的鬼地。由于得到其妻左先生的全力救济,才逃过饿死的厄运。陈先生虽暂时躲过饿死的厄运,终究逃不过家破人亡的浩劫。他的女儿五八年高考甘肃理科状元,没有大学接收她,一直漂泊好多年,‘文革’中了无声息地被‘滚滚革命洪流’吞噬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个如花似玉、天资聪慧的姑娘,生命的奇葩没有绽放便凋谢了。一九七八年根据(55#)文件,兰大开始为错划右派落实政策。一些以‘革命派’自居的人,设置种种障碍,就是不给陈先生改正。陈先生不只是兰大也是全省最大的‘右派’,给他纠正了,无异于给兰大、全省的‘反右’运动全盘否定、一锅端了。这是当时某些省上和兰大要员不能‘容忍’的。最后,官司打到中共中央,打到中共组织部长、主持平反纠正冤假错案的胡耀邦那儿。据说上报陈先生的材料上列举许多‘罪状’,以证不能改正理由。胡耀邦大笔一挥,批道:“中央认为,凡是解放初期回国的专家、学者,起码都是爱国的。”没有在具体问题上纠缠,以高屋建瓴之势、无可争辩之理,把小人设计的‘小鞋’全击碎了。(胡耀邦不愧真伟人,功垂史册!)喜刚到,悲就至。陈先生此时已是六十有几的老人,承受不了‘改正’的强刺激,他期盼得太久了,‘喜’来得太突然,由于过度兴奋,突发脑溢血(?)溘然逝世。向承鉴先生未能出版的书稿 前辈向承鉴书稿中这几段,信息量蛮大:
1、因江隆基校长挺身相救,陈时伟在流放夹边沟后重新回到兰大;
2、陈时伟先生去逝,是在获得平反之后;
3、陈时伟获得平反的道路也不平坦,甘肃省和兰州大学都有人试图从中作梗。向承鉴先生是在1979年底,赶回兰大“落实政策”,为自己寻求平反的,在此期间,他见到不少同学故旧,但是“落实政策”之路颇为坎坷,他书中写了许多与化学系及学校当时负责落实政策一些人的交锋争博弈过程,右派问题解决后,他又奔赴几百里之外的天水,申诉要求平反让他入狱18年的“兰大反革命集团案”。在这种情境下,他自顾不暇,虽耳闻许多陈时伟夫妇的事情,但未必有时间仔细求证,他书中的确也没有写到他有面见陈时伟或陈夫人左宗杞的事情。所以,他书中所讲是否准确,也待考证。2015年6月,中国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作家王戈、王作人的著作《江隆基的最后14年》,书中一些章节,可与向承鉴先生提到的一些事情相互印证,证明陈时伟的确是在命悬一线时,经江隆基全力争取,侥幸逃离地狱般的夹边沟。根据这本书所写,江隆基是在历史学家、兰州大学教授赵俪生女儿登山中不幸遇难后,江隆基四处斡旋,最后找到甘肃省政法委负责人,据理力争,要求从劳改农场释放赵俪生和陈时伟。书中说:江隆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磨破嘴皮子说了半天,总算说服了政法委书记,从死亡的边缘上一举解救了两个教授:陈时伟和赵俪生。这本书中没有交待江找省政法委书记理论的时间,但根据赵俪生教授女儿赵絪《在苦难中磨砺——写在父亲赵俪生先生的祭日里》一文中回忆,这是1961年2月的事情。当然,赵俪生教授劳改地点,并不在夹边沟,而是在河西走廊上的另一个劳改农场——山丹劳改劳场。在写作《江隆基的最后14年》一书时,两位作者还采访了80年代曾任兰州大学校的化学家胡之德先生,胡之德是兰大化学系52级学生,56年毕业时留校并做了陈时伟夫人左宗杞教授的研究生,他向两位作者介绍了陈时伟从夹边沟回来时的情况,书中写道:陈时伟教授是他从火车站接回来的,左宗杞找他商量怎么接,估计身体很差,他借了一辆架子车,铺上棉被,准备拉。果然,陈时伟骨瘦如柴,面色如土,虚弱得下不了火车,是他背下来的。他拉车,左宗杞远远跟着,怕人看见。到了家属院门口,他叫左先生先回去开门,随后拉被子将陈盖严,自己也拉帽子遮住脸面,低头穿楼而行。如果按书中所说,陈时伟是与赵俪生同时返回兰大,那这也应该是1961年的事情。但是,我注意到,《江隆基的最后14年》中又说1959年8月12日,兰大召开为前校长林迪生为首的所谓“林任康反党集团”平反和为“白旗”“白专”摘帽平反的大会,“陈时伟、左宗杞、朱子清、赵俪生、郑国锠这几位老教授是专门派车去接的”,如果这一天陈时伟和赵俪生真的都出席了这次会议,那就1959年时,陈时伟和赵俪生已经从流放地回到兰大,但这显然和赵俪生女儿的回忆有矛盾之处。《江隆基的最后14年》一书两位作者王戈和王作人都是作家,写作似乎不太重视对事件发生时间的考证与交待,这不能不说是本书的一个瑕疵。《江隆基的最后14年》有一段还提到陈时伟先生从夹边沟回后来的情况:像陈时伟、赵俪生、这样的“极右分子”暂时还不具备摘帽的条件,不摘帽按规定是不能登讲台的,但江隆基为他们都安排了适当的工作,陈时伟身体太差,就安排他在实验室继续他的研究,兼给学生上点实验课。此后,本书中没有再出现陈时伟先生的名字,他是不是真像向承鉴先生听到的那样,熬过了文革的艰难岁月,但在平反昭雪后,“由于过度兴奋,突发脑溢血(?)溘然逝世。”我们仍没有找到答案。夹边沟农场旧址,至今尸骨遍野。
此外,除了以上记述,关于陈时伟先生的死亡,有一本叫《夹边沟诗祭》的书,又提供了另一种说法:麦收以后不久,陈时伟校长便被保护性地从夹边沟调到酒泉农机厂继续劳动。到了秋天,农场的西瓜下来拉到酒泉上市,关武强还顺便到农机场给陈校长送过西瓜。1960年底,夹右幸存者在明水滩被解救时,陈时伟也从农机厂回到兰大。据说后来官复原职。关武强还想让陈校长兑现题诗、译诗的诺言,出差到兰州时去过兰州大学多次,但均未到得见陈校长。《夹边沟诗祭》是甘肃两位作者谭增任、张中式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发表在网络论坛上,据作者谭增任先生说,之所以叫“历史小说”,是因为“是因为受访者在一些时间上的记忆不是很准确,或者也对某些事件所涉及到的具体夹右名字较模糊,故称为小说。”,书中说,这部作品的主人公“关武强(化名,13岁跟随革命,16岁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回国后,在甘肃省张掖专署水利局工作,1957年被打成右派,12月送夹边沟农场劳动教养。他是送到夹边沟的第一批48名右派之一。)是夹边沟幸存者,在农场后期,饿殍横陈,死亡相继,他带着若干人负责埋葬死者,掩埋前他往往在死者被褥下、衣襟里发现遗留诗作,他就一一收起,直到近年方向作者出示。这些遗诗成为本作的一条主线,情节随之展开,并集成《夹右诗抄》收录于正文之后。”《夹边沟诗祭》专门有一章,写陈时伟先生在夹边沟参加劳动的情景,甚至写提到陈时伟写的一道打油诗。总之,这位“关武强”先生的回忆里的陈时伟先生是一位体态微胖,风趣幽默的中年人,平时在劳动中,还受到很多照顾。这段近4000字,是现在能看到的唯一一篇描写陈时伟在夹边沟流放生活的文字。当然,这位“关武器”先生的回忆在多大程度上是史实,多大程度上想象,就很难考证了。比如这本书中说:关武强在场里认识人是很多的,当然也认得陈校长,而在一次陈校长搭乘他的皮车到酒泉寄一份挂号邮件的路上,两个人更加稔熟起来。那一次陈校长是邮一份材料给他的密歇根母校,大信封上中英文对照写着地址和收件人。关武强对这邮件上的中文和英文发出感慨:“住在同一个地球上的人,语言和文字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像心电图似的英文和方块块似的中文又怎么能互相翻译呢?”陈校长大概认为他的问题不值得回答,就打哈哈说:“英文也是孔夫子发明的,所以英文和中文并没有天壤之别。”这一段写得生动有趣,但是,我蛮怀疑其可靠性,第一,夹边沟农场是不叫监狱的监狱,被劳改的右派,属没有刑期的囚犯,没有行动自由,俩人能自由自地驾着“皮车”跑到酒泉去寄邮件吗?至少这和高尔泰先生《寻找家园》所写大相径庭,更何况已经沦为政治贱民的陈时伟校长,这个时候,还会很张扬地与美国的母校写英文信件联系,这有点像天方夜谭,而且据现在的资料,陈时伟夫妇在美国,是在伊利诺依访学,所以,他的母校也不是密歇根州立大学。上文所引,说在1958年“麦收后,陈时伟便被保护性地从夹边沟调到酒泉农机厂继续劳动。1960年底,夹右幸存者在明水滩被解救时,陈时伟也从农机厂回到兰大。据说后来官复原职。”说陈时伟回兰大后官复原职,当然是误传,但这里他说陈时伟回兰大的时间是1960年底,这我们从《江隆基的最后14年》一书中推算出来“1961年2月”,相去不远。另外,网络上还有一位网名叫“负能量之王”的网友,根据网上的资料,整理了一篇题为《追寻陈时伟先生》的文章,认为《夹边沟诗祭》的说法不准确,他提供的一个说法:“比较可信的事实是,陈时伟先生离开夹边沟后,最终饿死在甘肃武威黄羊河农场。在1960年底前,甘肃省委政府开始解救夹边沟右派分子。比较可能的是后来陈先生离开就全农机厂到了武威羊河农场,最终在这场饥荒中饿死。”这位“负能量之王”,没有交待他这个消息的来源是什么,所以,他的说法,也只能聊备一说。这篇小文,断断续续写了很久,就在快要收尾时,我无意中打开兰州大学的网页,发现兰大图书馆开通的兰大文库网站,在学人风采中,有一个陈时伟先生的简介:陈时伟(1907——1973),湖北省英山人。1931年毕业于前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美国伊利诺大学访问教授兼研究员。专长理论化学。1947年任兰州大学化学系教授,后兼理学院院长,1951年4月任兰州大学副校长。简介旁,还配发了一张陈时伟先生的头像,照片上的陈时伟着西装,面容儒雅。这段简短的文字,迄今为止,是我看到兰州大学校对陈时伟唯一正式的介绍,虽寥寥数语,而且对陈先生反右中的遭遇不着一字,但提供了陈时伟先生的生卒年代,按这个简介,陈时伟先生殁于1973,所以,可以判断他侥幸没有罹难夹边沟。但看来,他也没有熬过文革,没有如向承鉴先生书稿中所说那样等到平反的那一天。文革的疯狂岁月里,在江隆基校长惨死之后,九死一生的陈时伟先生有过什么样的遭遇,到目前我没有看到太多详细的史料。只知道他的女儿陈绪明,在文革开始后,被几次揪斗后,离家出走,下落不明……不过甘肃作家赵旭所著《反右运动夹边沟惨案幸存者证言》一书中,一位叫刘而森的幸存者讲了这么一段话:兰州大学副校长陈时伟在夹边沟农场场部专门制造细菌肥料,我认识他。他从夹边沟回来后,我们单位去了夹边沟农场周怀义的儿子在兰州大学念书,陈时伟将自己的一间房子空出让这个学生住,据周怀义的儿子说,因1973年文革时,陈时伟美国的同学要来兰州大学看他,兰州大学就给陈时伟安排了一间阔气的房子,陈时伟因同学要来一时高兴得了心肌梗塞去逝了。这段材料中提到陈时伟先生去逝时间与兰大官方文库网站提供的恰好吻合,文中说到陈先生死亡原因,与向承鉴所说又略为相近。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中美关系出现松动,有一个美国学术代表团访华,媒体有公开报道,陈时伟先生在美国的故旧这时向官方打听陈时伟下落,或提出见面,也不无可能。高尔泰先生回忆常书鸿先生文革中境遇改善,差不多也在这个时候。所以,刘而森先生所言,应该也有依据吧。对历经苦难的陈时伟先生来说,在那个非人的岁月里,他生命中最后的一刻,如果真遇到一件让他欣喜激动的事情,想来也算是一件安慰。
这张照片,来自兰州大学档案馆网站,图片说明是“1956年,陈时伟副校长正在进行科学研究”,照片模糊,应该是从报刊中翻拍的。一年之后,陈时伟出现在报纸上,就是兰大的第一号大右派了。其实,我相信,对于兰州大学校方来说,陈时伟先生去逝的时间、地点、原因,并不是一个难解的迷团,档案中应该有清楚完整的记载,但面对民间长期以来版本众多的传说,也不见有人出面做一澄清。想起陈时伟,心中难免有很多感慨,他们夫妇40年代末,放弃在美国安静的书斋与实验室,回到兵荒马乱的中国,在荒凉的西北兰州白手创业,一腔抱国之志,却在学术生命的盛年与政治洪流迎面相遇,落入万丈深渊,陈时伟赍志以殁,花季的女儿下落不明,陈夫人左宗杞在文革后远走美国,终老他乡……他们夫妇创立的兰大化学系享誉全国,至今仍是兰州大学的名片,但在兰州大学,知道陈时伟夫妇的人,恐怕越来越少了。天涯犹在,谁诉凉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第三篇:这不是一颗流星 第一教时-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一、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弄清文章的结构;
二、引导学生领会课文的中心意思,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指导学生正确、清楚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中心思想 2.指导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方法:讲读、讨论。课时:1教时 教具:小黑板。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分段,领会中心意思: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朗读和造句练习。教学过程:
一、指导自读。
1.板书文题:这不是一颗流星。
解题:什么是流星?你们见过流星吗?流星很快地在天空移动,一转眼就消失了。这“一转眼就消失”的现象可以用哪个成语来形容?——“转瞬即逝”(板书)“这不是一颗流星”就是说这颗星是怎样的呢?(一直存在着不会消失的。)这颗星是指什么呢?大家读过课文就会明白了。
2.指名朗读“训练重点”和“预习提示”:正音释义: ①拙zhuō:笨:笨拙,文中指动作不灵巧,“笨手笨脚”。②喃喃nán: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如“喃喃自语”,课文中“喃喃”指声音轻轻的。③肴yáo:指鱼肉等荤菜,“佳肴”就是好菜。如“美酒佳肴”。④系jì:打结,不读xì(读xì时作拴,绑解),系马,系缚。⑤轻盈:形容女子身材苗条,动作轻快。⑥抚摩:用手轻轻按着并来回移动。⑦转瞬:转眼。
3.范读课文,注意语气及语调。4.自读课文,考虑:
如果把本文分成三个总值发,即“我”回忆前,回忆中和回忆后,应怎样划分? 第一部分。(开头——“眼泪相当于在记忆的门里”)写在万人体育馆看戏熊,儿子想到为阿婆做熊皮手套。第二部分(“阿婆静静地躺在床上”——“还是在等待孩子给他戴上熊皮手套”)写病房里,孩子决心要给阿婆买一副熊皮手套。第三部分(“„„我抹去眼泪——结尾)
写“我“明白了孩子的心比大人们更真诚,更纯洁。
5.怎样理解篇末的“我原以为„„这颗心比大人们更真诚、更纯洁。”这句话的含义? 可分三步理解:(1)将这句话概括成一句简短的语?(孩子的这颗心比大人们更真诚更纯洁)(2)“孩子的这颗心”是指什么呢?
(指要给阿婆买或做一副熊皮手套的愿望所显示的是一颗美好的心灵)(不是。文章只不过通过这样一件事来赞美孩子们真诚纯洁的心灵)。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意思。
三、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朗读第一部分。
2.第一部分为什么要从万人体育馆看戏熊写起? 为了引起下文回忆有关熊皮手套的事。3.主要写了哪向个人物? 报幕员“我”“我”儿子
4.当黑熊出现在舞台上时,儿子的反应跟别人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儿子不是像观众那样哄笑,而是情不自禁地“嚷”起来,还使劲“推”妈妈,从这两个动作可以看出,他对“熊”有了极大兴趣,也可见熊皮手套在他心中占有多大的份量。5.读第一部分的时候,是什么使你急于读下去而想弄个明白? 是孩子为什么要给阿婆买熊皮手套。
6.当孩子说“有了熊皮,不是可以给阿婆做熊皮手套了吗?”为什么我的心猛烈一震? 因为妈妈本来以为儿子是在胡闹,所以“生气了”,却没有想到儿子脑子里竟有这样一个可贵的念头:“给阿婆做熊皮手套。”因此,听了儿子的话,内心不由得一震,“啊,多好的孩子,我真是错怪了你!”具体说是被孩子对阿婆的真情所感动。为误解儿子而后悔。
以上我们分析了课文第一部分,知道了这部分主要是写万人体育馆里看戏熊,儿子想到为阿婆做熊皮手套。同时留下了悬念:孩子为什么要给阿婆买熊皮手套?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课下预习第二三部分。(作业1)
四、作业2:给小黑板上的字注音,解释画线词语。
第四篇:这不是一颗流星 第二教时-教学教案
教学重点:
分析、理解课文的二三部分,进行朗读训练。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默写词语:笨拙 偏瘫 喃喃 佳肴 轻盈 抚摩 转瞬 即逝 噌噌
二、指名分别朗读第一第二部分,要求学生把写阿婆的手的地方、写熊皮手套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指名朗读,这段是分几层写手的? 分三层:
第一层两句话,写阿婆中风昏迷,但那只未偏瘫的右手总想伸出来摸摸什么,引出阿婆的手。第二层也是两句话,先总写一笔:“这是一只永远不得空闲的手,”接着用三个排比句概括地叙述阿婆为孩子们的成长付出了多少辛勤的劳动。这一层是插叙。
第三层,是引起联想,猜想“这只手想干点什么呢?”最后用三个排比设问句,进一步突出“这是一只永远不得空闲的手”。
齐读9段,要求读出感情,几个排比句要读得流畅,最后几句设问要注意语气。3.第13段所描写的手是小浩波看见的,这是一只什么样的手?(红肿,生满冻疮)。由(这只手)引出一件什么往事?为什么要写(冻疮)这件事?(读这件事)
引出阿婆为救护孩子而烫伤手的经过,揭示孩子想给阿婆买熊皮手套的原因。9-13段都是写阿婆的手,但在写法上是不同的。9段是概括叙述,第13段是具体记叙一件事。4.阿婆为救护孩子而烫伤手的事例表达了她对孩子的特殊感情,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语句表达了她对孩子的特殊感情?自读第12段,画出来,分层。
5.阿婆对孩子的无私的受,赢得了懂事的孩子的回报。下面请同学们找一找,小浩波是怎样疼爱阿婆的呢?他最疼爱阿婆的集中体现是什么呢? “阿婆拣菜„„让阿婆从嘴里甜到心里”。
“等我长大了,一定给你买熊皮手套,你就不生冻疮了”。
6.齐读第12段。读时要注意语气和速度,第一层要读得沉重而缓慢;第二层由缓慢而转入明快,第三层又要转入缓慢,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续。7.小结:这一部分的回忆,紧扣“熊”皮手套“这条线索,集中写孩子浩波进病房探望阿婆。
三、分析理解第三部分:
1.教师范读15和16段后,问:“我”和孩子的对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孩子对阿婆的感情是多么深。要让阿婆戴上熊皮手套的愿望是多么强烈。尽管“阿婆已经去了,她再也不会回来了”,但他对阿婆的思念并未消失。日有所思,夜有所梦,5岁的孩子不懂做梦的原理,以为阿婆还在呢。2.最后一段是哪一句话跟第一部分中的一句话相照应的?为什么一再说孩子的眼睛像闪亮的星星?
用闪亮的星星形容孩子的眼睛,有两层意思:一是实的,在暗淡的观众席里,孩子清澈的眼睛看起来格外明亮;二是虚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闪亮的眼睛是孩子纯洁美丽的心灵的像征,包含着赞美之情。
3.最后一句是抒情。通过“我原以为„„”和“现在我明白„„”的对比,深深地赞颂孩子更真诚更纯洁的感情。4.结合练习一总结全文。
四、分三组轮流齐读。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作业:
1.课后练习四。
2.你从这个孩子身上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00字以上)要结合自身实际谈体会。
这不是一颗流星
[永远不得空闲的于][长满老茧的]手 换过 多少 洗过 多少 煮过 多少 摸摸 想 整整 想 拎起 想
第五篇:青春花开时最美
青春花开时最美
岁月不待人,总在不经意间,今事渐渐成为往事,被人提起。
一转眼,我进入数计学院团总支已经将近三年了。三个春暖秋寒,记录了我青春岁月里又一个难忘的篇章。
过两天,团总支就要迎来新一轮换届了,又是一代新人换旧人,折柳路口依依惜别的时候。也到了我跟团总支说声“再见”之时,作为自己人生中唯一一次学生领袖生涯即将落幕。离别总多愁,其实我心中有万分不舍,纵有千言亦道不尽我满头思绪。此时此刻,我多想停住时光,再回到从前,看青春花开时,那样芬芳,虽不是惊天动地,却是用生命绽放!
这些天我总是不在状态,每个夜里,梦醒时分,过往总会一次次浮现眼前,只见那人,年少依旧;那事,却渐行渐远。
三年间,从最初的一名普通委员一路走到现在学生书记,摸打滚爬里,我渐渐体会了成长的艰辛,待人处事,两“心”很重要,真心对待自己身边的人,懂得感恩,学会担当;用心处理所遇之事,做个有心人,严谨务实,勤学善变。跌跌撞撞中,我更加领悟了生活的哲理,人生在世,两“原(圆)”不可少,无论何时,原则是底线,圣人做不了,但求无愧于心;处世圆滑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礼貌谦让,必不可少。还有就是拥有自己的梦想最可贵,有梦想才会有希望,有信念才会有力量。从开始到现在,正是自己的成才之梦在激励着我不断向前。
初来时,最难忘。记得那年九月,一个丹桂飘香的季节,我告别了懵懂的高中时代,进入了大学时光。那时的我,似东升之旭日,激情燃烧。在团总支委员纳新报名单上,我一口气报了三个部室,三管齐下。第一次参加宣传部的面试,我展示了一副自己的素描画,很普通,但当时自我感觉真是良好,看看别人看看自己,我就得瑟了一晚上。充满自信的我恍惚间却把部长的名字记成了吴金福,我当时尴尬的表情至今记忆犹新。最后还是颇为滑稽地成为了一名宣传部委员,但自那以后起,我便再未滑稽地做过任何一件事。
委员一年,我苦练内功。作为一名宣传部委员,因为从未练过毛笔,对于书
法几近零基础,所以书法成了我很大的难题。为了练好书法,我几乎腾尽了所有的业余时间,来达到对自己“勤”的严格要求,每天早晨六点准时起床练习已经成了我的习惯。曾有一张海报,我草稿八遍,这是我至今保持的最高纪录,到现在我一直忘不了那个不认识的人说过的那句话,“其实我不关心海报上的内容,我主要是想看一下上面的字”。这对于一个书法初学者,无疑是极大的鼓励。有一次为了写好会议室李书记安排的大字,我和惠梅同志从下午六点奋战到晚上十点,最后,手中白色的粉笔硬是染上了血的红色。一直很遗憾,没能把那天晚上的字拍下来,留作纪念。或许是精诚所至,苦练了一年书法之后,似我这般愚钝之人竟然也得到了一些书法老师的赞赏。
曾有一个梦,阿Q般的做着,但最终还是实现了。我曾有过一个不太现实的梦,那便是创建数计学院书法俱乐部,这是在我知道文学院有个书法俱乐部之后开始有的念想。那时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竟然还在竞选宣传部部长时勇敢地阐述了自己的梦。在担任宣传部部长后,我便开始大展拳脚,全面着手俱乐部创建工作,单是策划书就六次易稿,然而在第一次递交策划书时谢老师就给我当头一棒,之后的两次申请,也均是铩羽而归。我带着满脸忧郁,但是还有些心有不甘,于是再一次埋头苦想,寻找老师不允之原因。好事多磨,在众人的帮助下,俱乐部终于挂牌成立。这也是我做部长一年所做的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则是我有幸带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瑞金赴演出一事,这次是我第一次去瑞金,作为学院唯一学生领队的我异样兴奋。然而召集齐一百个人参加国庆假期训练成了最大的难题。从大一到大三,几乎每天都在忍受着我“抓壮丁”式洗礼。有一次排练,几个大三的学长中途逃走,我直接飙了一句:“再有这样,我送你一纸白榜”,其实我偏激了,但这必须还是得说,毕竟我还只是个大二的。之后队伍则规矩很多,经过近二十天的训练,最后演出在瑞金圆满落幕!一直到现在,我最遗憾的是没能向这一百壮士一一致谢,也借此机会真心地对他们说上一句“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也正是有了这一次的宝贵经历,我在精神上又成熟了几分。也为之后的一系列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领导自己的宣传部。
我也有了自己的黄金战队,永存于记忆深处。从瑞金回来后,我就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团队,由我、惠梅、增盛、福强、衷玉、名佳、林焰、尚渊八人组成,这也成为了数计学院团总支历史上最庞大的一届宣传部。一年的共事,斩获颇多,流经岁月变成了永恒记忆。第一次教育增盛,还是初次给他们面试,一句“再尖的菱角,在我这都会抹平”,不知他是否永远能记起,我到底是做到了,却也没有做到;第一次给福强落款,其实我的行书真的不济,可惜伤了他一幅字,或许他已经忘记;第一次跟衷玉谈话,是在七教六楼,聊了很多,其实她的书法天赋真的很高,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第一次看名佳选人,对聊至深夜,我明白了,很多人缺乏的只是一个平台;第一次带林焰去老师办公室做事,她为了拿一个拖把,顶着烈日又跑回了一趟寝室,转身后我就心酸阵阵;第一次看尚渊做的表格,如此霸气,其实这张表格,我至今保存。一年里,很多第一次,一直珍藏在我的心里,最开心的就是他们六人都做了部长,让彼此的挥手来得更晚一些。
事总有不尽如人意,有些伤只有自己知道。2012年6月,我提前接手了团总支学生分会的日常事务,那是我三年学生干部生涯里走过的最艰辛的一段路。因为没有正式换届,棘手的事情接二连三地遇到,现在已经记不清究竟有多少伤埋藏心底,每每只能强忍。一个月,终于还是扛过来了。也是在那一年,那个盛夏,有一件事注定要刻骨铭心,永生不忘,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在手捧志愿书的那一刹那,我心潮澎湃,几乎按耐不住那一刻的心情,声音也随之颤抖起来。面对这样一个神圣的事情,心里有太多说不清楚的东西。也许是兴奋的,也许是幸福的,也许是激动的„„
带上满脸激动的泪水,我又一次奔跑在逐梦的旅途上。在自己学生干部生涯的最后一年中,我的工作重心转变成了协助学院彭书记、邬老师等领导老师做好日常团学工作,迎新生、纳新、校运会、喜迎十八大、书法展、党建评估、学雷锋、班级民主评议、班干部培训班、IT文化艺术节、五四总结与表彰、毕业生晚会、风采展„„这一系列工作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我,也在鞭策着我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这一年有太多值得诉说,太多总会不经意想起。
曾微笑过,记得迎新生那时,连续打了三个通宵战,仍对着初见的学弟学妹们,一脸微笑,其实他们不知道,我们前一天刚刚换届,那些天慧慧跟我说了一句话“其实你也是我们几个人的兄长”,我当时就感动得一塌糊涂,一年来,这句话字字刻于心中;
曾遗憾过,在校运会后的庆功宴上,其实我想认认真真地醉一回,因为冠军得来真的不容易,但终究没能如愿,必须清醒,把每一个人安全地带进校园;
也曾激情过,难忘党建评估的收官战,我几乎十个小时没离开过电脑,但依旧兴奋,想告诉世界,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也曾流泪过,在开展民主评议时,我终于圆了一回自己多年的梦,自编自导自演了微电影《风染上了色》,当片子剪出后,我满怀热泪,一时间,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而说起,真的很感谢为影片付出的各界同仁;
也曾伤心过,五四表彰的结果,给我留下了一道伤深藏于心,一直隐隐作痛,再不愿提及;
也曾放纵过,毕业晚会圆满落幕后,我似乎忘记了许久的饥饿,买了小酒,大口喝着;淋着细雨,小调吹着,感受一人一世界,这是我三年来第一次如此放纵。还有那一次新老学生干部宴会上,十余瓶酒下饮,第一次真的醉了,连起身都有些恍惚,看着有的人哭了,其实我又何尝不想,或许转身,便是不再相遇。
一切一切总是如此这般,不知不觉,又是一个春秋匆匆而过。
一年又一年,珍藏下多少泛黄旧照,湿人双眼。其实这些年,我曾无数次地想象过自己卸任时的样子,想象着这个折柳路口依依惜别的季节,我是否还依旧年少。然而这一切已然不重要了,如若时光能回走,我依旧会选择如此这般:看青春花开时,那样芬芳,虽不是惊天动地,却是用生命绽放!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我走过了前人的路,又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后来人又将踏着我的足迹继续前行。
人生便是如此!
真的很荣幸我的一路的上有那么多教我帮我的人,领导、老师、我的部长、学长学姐、我亲爱的委员们、我的主席团战友、部长们、委员们„„所有和我一起并肩的人。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每一次当我想起,总会感慨:高山流水,知音难觅。
往后时光,我依旧会奔跑在逐梦的旅途上,去看,彼岸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