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方地区教案
教案
教学内容: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班级:八年级(1)班 教
者:孙奎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3.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发展南方水田农业的条件,揭示区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增强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
1.读图说出南方地区的范围及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2.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美景图片。2.提问:
(1)刚才我们一起欣赏的的美景位于我国的哪个区域?(南方地区)(2)你能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南方地区吗? 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总结。
我国南方地区,树木常绿,山清水秀,河湖密布,物产富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讲授新课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教师引导学生从地图中找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2.引导学生读我国南方地形图,描述南方地区的大致范围。
南方地区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3.在图中找出南方地区的四大地形区。
主要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4.阅读课本P46内容,回答:
(1)南方地区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28-300C、00C以上)(2)南方地区的干湿情况及年平均降水量。(湿润地区、800mm以上)(3)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4)南方地区的土壤及成因。(红土地、湿热)5.阅读课本P46阅读材料了解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南方地区为什么成为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南方地区气候湿热,水稻喜湿热环境,适合大面积种植。2.南方地区的气候为什么会是湿热的呢?
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多。3.发展水田农业的气候条件是怎样的呢?
南方的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水田集中连片。平原是水田的集中分布区。
在山区的缓坡和河谷地带,降水丰沛,也有零星水田的分布。在南方地区的山区,人们在缓坡上修筑梯田,种植水稻等作物。
4.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有哪些?水果呢?
南方的油菜、棉花、甘蔗、茶叶等主要的经济作物和柑橘、香蕉、荔枝、菠萝、芒果、椰子等亚热带和热带水果设计成活动在课本47页“图7.7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图上找“故乡”。
5.思考: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有利条件为气候湿热,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不利条件降水较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我国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优势明显,像气候湿热,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生长;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平原湖泊多,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和淡水养殖;丘陵较多,有利于发展林业。但也有很多不利因素,比如容易受到旱涝、台风等灾害影响;山区丘陵大,平原面积小,不利于使用大规模的机械化设备;还有红壤是酸性土壤,有些作物不能耕种;红壤的地面附着能力差,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等。课堂小结
设计本课结构图:
课堂练习
第二篇:南方地区教案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描述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掌握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特征;
3.了解南方的水田农业及发展条件; 4.理解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
1.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2.水田农业发展的条件。教学难点:
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人们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设疑提问、指导读图、点拨突破、小结归纳、测评展示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课堂导入
提问 前几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我国的北方地区,了解了我国北方地区的一些情况。我们从哪几个方面来了解的北方地区,哪位同学来说说北方地区这些方面的特征?(学生回答,教师给与点评和纠正)
承转 下面我们也从这几个方面来看看南方地区的情况。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等基本情况 ●讲授新课
一、位置、范围
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5“南方地区”图,或多媒体投影显示南方地区图,让学生熟悉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然后,依次完成下列读图内容。
1.在图上找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南岭、台湾岛、海南岛、东海、南海,说明它们的位置特征。
2.在图上找出长江、珠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并说明它们的位置特征。
展示 播放“南方地区的基本情况”视频片断,让学生观看。小结 引导学生归纳我国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等基本情况。板书 1.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2.范围: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
承转 下面和学习北方地区是一样,我们再来看看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注意和北方地区对比。
二、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活动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5”南方地区”图,或多媒体投影显示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哪几部分?(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2.地形有哪些特点?(以巫山、雪峰山为界,西部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而东部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上,地势西高东低。一句话概括,本区的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
板书 1.地形: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展示 多媒体投影显示南方地区的自然景观,如江南水乡景色,长江三峡风光,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形,桂林山水,海南岛的热带风光;东南丘陵地区的自然风光,如武夷山、江南茶园等及其他一些反映南方地区特色的典型景观,让学生有亲临其境之感,并突出与北方地区的差异。之后,简单总结:平原地区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板书 2.平原地区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
讲述 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一般较高,东南丘陵区的一些省区达到40%~50%左右。但长江中上游的一些地区森林破坏严重,国家正在长江中上游地区营造防护林,以控制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计划从1989年起,用30~40年时间,在本地区10个省的145个重点县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2000万公顷,使水土流失面积下降40个百分点以上,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长江流域的目标。板书 3.山地丘陵区植被繁茂
展示 让学生观看反映长江流域植被破坏情况及1998年长江洪水灾害的有关影像资料,教育学生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活动 回答教材上P.46活动的两道练习题: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为什么?(学生思考后作答:四川盆地周围都是高达的山脉,冬季风影响不到。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冬季风可以长驱直入。)
2.西双版纳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为什么?(答:西双版纳的北部为云贵高原,地势较高,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潮,而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容易受到寒潮的影响。)
三、农业生产特征及主要的农产品
过渡 农业情况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农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产品。农业生产多受自然条件影响,农业生产特征多是由自然条件来决定的。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我国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
活动 播放“南方地区的农业情况”录像,让学生观看后思考下列问题: 1.分析一下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南方地区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热带地区,热量充足,年降水量一般在800毫米以上,并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2.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分析一下它的农业生产条件。(成都平原农业生产一向发达,古代就是我国的重要农耕地区。这里的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当地人民利用这里由西北向东南微微倾斜的地势,开挖了密如蛛网的人工河渠,进行自流灌溉,如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3.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富庶的“鱼米之乡”,这里又有哪些有利的农业生产条件?(这里平原广阔,河网稠密,一向是我国重要的耕作地区,古代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板书 1.农业生产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提问 我国南方地区有哪些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学生回答:水稻)阅读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阅读材料“超级杂交稻”,适当介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及其培育的“超级杂交稻”。
活动 让学生观看南方地区主要农产品的有关图片或影像资料,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南方地区饲养的牲畜是什么?(生猪)南方地区的亚热带主要水果是什么?(柑橘)2.除了生猪、柑橘外,我国南方地区还有哪些主要的亚热带农作物产品?(茶叶、蚕丝、甘蔗、淡水鱼)
3.我国茶叶、蚕丝、甘蔗、淡水鱼等农产品的重要产地分别是哪里?过渡 4.上面介绍的多是南方地区亚热带的主要农产品,我国南方地区的热带农产品有哪些? 阅读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5阅读图“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主要的热带经济作物有哪些?(天然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等)2.出产这些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基地在哪里?(海南岛、台湾岛南部、雷州半岛和云南西双版纳是我国热带作物的主要生产基地。海南岛是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区。)
3.结合“南方地区”图,在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热带地区,说出它们分布在我国的哪些省(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和海南(注意北回归线经过的地区)。)
4.我国热带地区经营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种类和有利条件有哪些?(主要有天然橡胶、椰子等。我国热带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10℃温在8000℃以上,最冷月平均温度高于16℃,并且降水丰沛、雨热同期。)
板书 2.主要农产品: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作物 3.热带作物生产基地:海南岛,台湾岛南部,雷州半岛和云南西双版纳
读图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45“南方地区”图,在图上找出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并描述它们的分布情况
板书 4.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 ●板书设计
一、位置、范围
1.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2.范围: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
二、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1. 地形: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2.平原地区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 3.山地丘陵区植被繁茂 4.亚热带季风气候
三、南方的农业
1.南方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2.长江三角洲的农业3.四川盆地的农业4.云贵高原的农业
第三篇:南方地区教案
南方地区
儋州市第五中学
彭雪娟
教材分析:
教材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南方地区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一个重要地理分区,同时学生们也居住在该区,对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更应做一个充分的了解。了解我们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点,为以后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行政区划以及地形、气候、河流等,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这些内容都是分散的,学生还不熟练。教学目标:
一
基础知识目标
1、知道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人口和主要民族;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河、湖等水域盛产淡水鱼,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主要的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紫色盆地和红壤丘陵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利用方法及改良措施;长江的冶理措施;南方地区丰富的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
2、记住本区的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秦岭、南岭;全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以及海南岛和南海诸岛;重要城市:上海、杭州、福州、广州、海口、南京、南昌、合肥、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贵阳、南宁、昆明、攀枝花、马鞍山、宜昌、宁波、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3、理解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及其特点;平原和谷地以水田为主;“山青水碧、鱼米之乡”以及经济作物、林果业同自然条件,尤其是同气候和地形的关系;南方平原地区的水稻土与四川盆地的紫色土为什么肥沃,东南丘陵的红壤为什么需要改造?进一步认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河湖淤积的原因及灾害;南方地区水能丰富的原因;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与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关系;南方人民生活方式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上海市发展成全国最大城市的有利自然条件。二
能力培养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南方地区与其他区域的分界线,确定所包含的主要省级行政区,继续培养阅读普通地图的能力。
2、通过学习农业方面的知识,学会分析南方地区主要农林果产与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关系。
3、通过对比黄土与红壤在成因及治理方面的异同,初步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对比的能力。
4、学会分析沿海和内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继续培养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5、通过列表对比南方与北方地区在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培养进行区域特征比较的能力。
6、把本区的主要地形区、河流、湖泊以及主要城市填在填充图上,培养学生正确填绘地图的能力。三
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对本区“山青水碧、物产富饶”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2、结合南方地区红壤改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的建设,对学生进行国土整治和保护环境的教育。
3、结合长江沿岸地带和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的建设,使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分布逐步趋向合理。同时发展生产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以及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努力发展生产、增强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意义。
4、通过“读一读”的诗词,一方面便于学生理解“北国风光”和“江南春色”的景观差异,一方面使他们受到美育的陶冶。教学重点
1.南方地区为什么有“水乡风光”、“鱼米之乡”的美称。2.本区主要的农、矿产品
3.本区两大工业地带的工业发展方向 4.本区水能资源及水电供应的全国意义 教学难点
1.紫色盆地的形成、红壤的性质及其改良
2.长江流域水害加剧的原因及其营建防洪林的效益 教学方法
采用复习旧知、掌握新知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建议掌握
1.多——农产品种类多,经济林木果树种类多、鱼米多 2.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水能资源丰富
3.发——沿海和内地工业发达,长江沿岸钢铁、电力、有色金属工业发达,沿海外向型工业发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由于各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与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若干地理区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北方地区,那么今天我们进入南方地区去看看!
一
范围、面积、人口、民族
师:读本区在全国的位置图和中国地形(或政区)图,明确四周的起止位置、本区所属的三个分区。
学:(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
师:利用两个百分比说明本区是我国人口密集区。生:(面积占全国25%,人口占55%)
师:本区少数民族30多个,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地区,多集聚在西南各省,要求任意记住5~6个民族。二
农业资源与农业生产
师: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什么呢? 生:光、热、水、土、生物都是农业资源 因而把“山青水碧”、“经济作物和林果”、“紫色盆地”、“长江防护林”等四个标题的内容,列表处理。
1.学生默读课文、回忆旧知,教师指导填表: 掌握上列表格中的内容,基本上达到了课文关于农业部分的知识要求。以下的讲述是作为较高要求而提出。
2.为适应城市学生的需要,(1)讲明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区分。(2)区别哪些是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纤维作物。(3)经济作物(一年生、草本)经济林木(多年生、木本)的区别。(4)个别的经济林木可扼要说明其用途,例如,油茶的种子可榨出茶油,为湖南等地人民所喜爱的食用油,桐油的种子可榨工业用和民用的桐油,涂在木料上可防腐。
3.紫色盆地讲:(1)紫色土的简单成因,以及它含有磷、钾养分,土壤肥沃。(2)紫色盆地,即四川盆地,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是我国粮食和亚热带作物的重要产区。
4.讲水稻土:强调水稻土是人类种植水稻生产活动所形成的特殊土壤,含有机质丰富。
5.讲“长江上、中游防护林工程”。师:(1)提出问题,长江流域为什么要营造防护林? 生:(原因),自学课文找答案。师:(2)利用已知,解答营造防护林的重要意义。师:营造防护林的原因:(1)长江流量大,输沙量也大,有人预言,不及早治理,有可能成为第2条黄河。(2)滥伐滥垦,植被破坏,加剧流域内的水土流失。(3)河湖长期淤积,蓄洪水能力大大降低,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简单交代重点措施。
生:营造防护林的意义:(1)利用利民的跨世纪工程。(2)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3)减少旱涝灾害,(4)增加经济收入。(5)缓解农村中用材和“三料”的紧张状况。
6.小结 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水乡风光”。三
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
1.自绘一张南方地区各省(市)空白图,用硬纸画出钨、铜、汞„„等矿产符号,一个个符号剪开,按课文中的矿产产地,教师讲一个,在图上贴一个。然后,全部取下来,再让学生贴一遍。或者,让学生把课文中的地名、矿产,在课文矿产图上作出标记。
2.在课本南方地区地形图上,将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葛洲坝、三峡、秦山、大亚湾等河流名称和地名用笔勾划出来。进而讲大、小电站在南方已遍地开花,按我国能源战略部署,本区将建成为水电能源供应基地,担负西电东送、支援东部各地建设的任务。
3.完成“想一想”两题
师:本区为什么水能资源丰富?
生:地势由第二级阶梯进入第三级阶梯,河流落差大;降水丰沛,河流水量大。水电比利用煤、石油发电的好处很多:发电成本低、不污染环境、而且是可更新能源。
四
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
师:简述建国以前,本区以轻工业、采矿业为主,工业落后。建国以来,工业蓬勃发展。
生:做连线题,讲长江沿岸工业带,在地图上找到位置。A 高精尖产品的综合工业
①宜昌、重庆为中心 B 钢铁基地
②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 C 钢铁、煤炭工业
③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 D 多种有色金属工业
④武汉为中心
E 电力工业
⑤湘、赣、粤为中心 师:提出诱导性问题,学习“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问:你听说过我国设立了哪五个经济特区,请在课文广州„„宁波等7个地名中找出4个。那么,另外还有最大的一个经济特区是什么地方?(海南岛)。除此以外,有广州、宁波等14个个沿海开放城市以及若干开放地区。
师再问: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将发展什么工业,其有利条件是什么? 生: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工业和制造工业;便于吸收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并发挥劳力资源优势。
指出:上海浦东地区也将建成为外向型的经济开发区。
4.小结 长江“黄金水道”+沿海“黄金海岸”,将是南方地区工业腾飞的两条巨龙。
五
南方人民的生活
采用学生朗读方法,结合“做一做”,填表格,掌握这部分知识。课后的“读一读”,《沁园春》可以不讲,因语言课要详讲。《村居》一诗比较易懂,略作讲述。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南方地区
一
范围、面积、人口、民族 二
农业资源与农业生产(填表)三
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填图)
四
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 1.建国前后工业的状况
2.两大工业带 五
南方人民的生活
教后一得:
本节教材讲述的是中国分区地理中的南方地区,主要讲述了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特征,在教学中要注意阐明人地关系,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地关系。
第四篇:南方地区教案
南方地区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本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点及能源、矿产、工业城市的分布;了解紫色土、红壤的形成原因,长江中上游营造防护林的原因及本区工业发展与资源及地理位置的关系。
2.继续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通过南北方的对比,培养学生进行区域特征比较能力;通过分析水能的利用及建长江防护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本区的山青水碧、物产富饶等地理特征使学生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自豪。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结合红壤改良,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的物设,对学生进行国土整治和环境保护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两大工业地带、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及主要农作物。
难点是红壤的形成原因及如何改良。教学方法
主要应用谈话法和讲授法。
教具
“南方地区空白图”、各种矿产符号。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概况
l.位置、范围和面积
2.人口和民族
二、主要作物
l.农作物
2.经济作物和林果
三、紫色盆地和红壤丘陵
四、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工程
1.长江中上游水害加剧的原因
2.对策
3.建长江防护林的效益 [第二课时]
五、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
1.有色金属
2.铁矿资源
3.石油资源
4.水能资源
5.核电站的建立
六、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
七、南方人民的生活
1.食——大米为主食
2.住——通风散热、屋顶坡度大
3.行——船舶
4.运动项目——游泳、龙舟竞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北方地区,了解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在此基础上,我们学习南方地区,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南方、北方之间存在的差异。
学习新教材
一、概况[板书] 1.位置、范围和面积[板书] [练习]指导学生根据“中国地理区域示意图”,说出本区的位置、范围和占全国总面积大致的百分比。
〔教师指图,学生回答〕本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面临东海和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自治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
2.人口和民族[板书] 本区人口6亿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5%。其中汉族占大多数,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数5千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贵、川、湘、琼等省,其中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二、主要作物[板书] [教师提问]我国季风区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在哪儿? [学生回答]秦岭—淮河一线。[教师提问]南、北方在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和气候等方面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根据学生发言列下表总结。
正由于在上述各种因素的制约下,使得南方地区的农作物与北方地区有很大差别。
1.农作物[板书] 耕作制为一年两熟至三熟,水稻是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其他还有小麦、油菜、棉花、甘薯。盛产淡水鱼,并种植菱、藕等。
2.经济作物和林果[板书]
本区的经济林木种类也很多,如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等都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在这些丰富植物资源的基础上,本区建立了制糖、制茶、丝绸、食品、建筑材料等工业。这对本区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紫色盆地和红壤丘陵[板书] [复习提问]北方地区土地主要是什么颜色?
[学生回答]东北平原区主要是黑土地,华北平原区以黄土地为主。[教师讲授]南方地区的土壤与北方地区有很大差别。[填下表,并参看彩页照片“红壤的利用与改良”]
此外,在南方平原地区的冲积土,由于长期种植水稻,发育成为含有机质丰富,肥沃的水稻土,多呈青灰色,与紫色土、红壤不同。
[教师小结]无论是北方黄土高原的治理,还是南方的红壤改良,都需要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以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四、长江中上游的防护林工程[板书] 1.长江中上游水害加剧的原因[板书] [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65页一段课文,使学生了解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水害加剧的状况及其原因。
[教师小结]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在上游地区滥伐森林,陡坡开荒,致使长江中上游地区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常受洪水威胁。
2.对策[板书] [教师提问]对于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何种措施来根治它?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关键是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建防护林体系,这是国家继“三北”防护林工程之后的又一重大工程。目的是防止水土流失,改善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减少旱涝灾害。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计划30年内在9省145个重点县造林3亿亩。[教师提问]长江中上游流域都包括哪9个省?
[读图]学生读课本第54页“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分布略图”、并回答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陕西、湖北、贵州、湖南、江西等九省。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谈一谈建造长江防护林的好处有哪些? 3.建长江防护林的效益[板书] [学生回答]①可提高森林覆盖率,由20%增加到40%。②可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水土。③增加林木产品的经济收入。④缓解农村中燃料、饲料、肥料紧缺的状况。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营造长江防护林是一项利国利民,造福千秋万代的跨世纪工程。
五、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板书] [读图]指导学生读课本第67页“南方地区矿产、城市和铁路分布图”的图例,找出本区有哪些主要矿产资源。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矿产丰富,尤其是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练习]让学生根据矿产图用自制矿产符号在空白挂图上标出主要有色金属矿的位置。
[教师用下表总结] 1.有色金属[板书]
2.铁矿资源[板书] [读图]指导学生找出下列铁矿产地。
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马鞍山、海南石碌储量较丰富,并就近为攀枝花、武汉、马鞍山、上海的钢铁工业提供了铁矿石来源。
3.石油资源和煤炭资源[板书] 南方地区石油资源较少,大型煤矿主要分布在安徽淮南、贵州六盘水、四川攀枝花[指导学生在图上找出上述煤矿产地〕。而本区的沿海各省经济发达、人口多,需要大量能源,因此能源供应紧张。
[教师提问]在这种供需矛盾的情况下,从本区的自然资源出发应如何缓解本区的能源问题?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可以利用本区丰富的水能资源,比如,长江、珠江、钱塘江、闽江等河的干支流上,就已建成了葛洲坝等20多座大型水电站,还有正在建设中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这对缓解东南沿海地区的能源短缺会有积极作用。[指导学生在图上找出葛洲坝和三峡水电站] [教师提问]本区为何水能资源丰富?
[学生回答]主要是河流从山区、丘陵流入平原时,落差大;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教师提问]本区大力应用水力发电,有哪些好处?
[学生讨论、回答]水能可反复利用,无污染,发电成本低,积累多,收益大等。
[教师讲解]除了大力建设水电外,还可建核电站。目前已在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建了两座核电站,并已投入使用[指导学生在图上确定核电站位置]。这可缓解附近工业城市对电力的需要。
[教师提问]建核电站有什么优点? [学生讨论]能量密集;由于很少量的核原料就能释放巨大的能量,所以核电用做燃料运输量小;地区适应性强,对那些石油、煤等燃料缺少,而又需要大量能源的地区是很适合的。
[教师总结]综上所述,本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但能源资源不足。因此,利用水能发电及建核电站来缓解,这对本区因地制宜地利用能源,发展经济具有重要作用。
六、沿海和内地工业的发展[板书] [阅读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本第68页“沿海与内地工业的发展”一节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在“南方地区矿产、城市和铁路分布图”中找出本区的两个工业地带和各地带中的主要工业城市,并且填写下表。
[教师总结]上述两个工业地带在本区及全国的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充分发挥外引内联和对外、对内两个辐射面作用的重要基地。
七、南方人民的生活[板书]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对比北方人民的生活,从食、住、行及运动项目等方面来谈谈南方人民的生活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观察景观图]指导学生看“龙舟竞赛”、“南方水乡船、桥”等图片。[教师总结]
1.食——大米为主食。
2.住——建筑材料多用砖瓦、竹木、注意通风散热。屋顶坡度大。
3.行——船舶。
4.运动项目——游泳、龙舟竞赛。这与北方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关键原因在于南北方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因此生活方式不同。
[布置作业]为巩固所学知识及掌握南北方的自然、人文条件的差异性。请同学们做课本第57页的“做一做”练习。
第五篇:南方地区教案
教案
教学内容: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班级:八年级(1)班 教
者:孙奎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
3.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发展观。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发展南方水田农业的条件,揭示区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增强人们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利用自然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
1.读图说出南方地区的范围及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2.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美景图片。2.提问:
(1)刚才我们一起欣赏的的美景位于我国的哪个区域?(南方地区)(2)你能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南方地区吗?
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总结。我国南方地区,树木常绿,山清水秀,河湖密布,物产富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二、讲授新课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教师引导学生从地图中找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2.引导学生读我国南方地形图,描述南方地区的大致范围。
南方地区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
3.在图中找出南方地区的四大地形区。
主要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4.读图分析,回答:
(1)南方地区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28-300C、00C以上)(2)南方地区的干湿情况及年平均降水量。(湿润地区、800mm以上)(3)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4)南方地区的土壤及成因。(红土地、湿热)5.阅读课本P46阅读材料了解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阅读课本内容,回答:
(1).南方地区的耕地以什么为主?
水田
(2).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怎样?
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3).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
种植业:以水稻为主,也种小麦、油菜、棉花、甘蔗。经济作物:柑橘、香蕉、荔枝、菠萝、椰子等。渔业:河湖盛产水产品和水生植物。2.分析
(1).南方地区为什么成为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南方地区气候湿热,水稻喜湿热环境,适合大面积种植。(2).南方地区的气候为什么会是湿热的呢?
南方地区是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多。
(3).发展水田农业的气候条件是怎样的呢?
南方的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水田集中连片。平原是水田的集中分布区。
在山区的缓坡和河谷地带,降水丰沛,也有零星水田的分布。在南方地区的山区,人们在缓坡上修筑梯田,种植水稻等作物。
三、课堂练习
1.“屋顶坡度大”是南方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之一,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人为因素
2.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濒临渤海和东海 B.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D.这里植被常绿,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 3.下列自然地理状况中,属于南方地区的有()
①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②植被类型主要是常绿阔叶林 ③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 ④河流数量少,含沙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主要原因是()A.四川盆地地势比长江中下游平原低 B.长江中下游平原近海,有冷空气入侵 C.长江中下游平原水域面积大 D.四川盆地地形封闭,能阻挡冷空气入侵 5.南方地区的土地通常被称为()
A.“黄土地” B.“黑土地” C.“红土地” D.“紫土地” 6.我国南方地区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一年两熟至三熟,其原因是南方地区()A.地形以平原为主 B.河流湖泊众多 C.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气温高,降水丰富
四、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