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计划及教案
三年级班语文上册期中复习计划
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一半了,为了在期中检测中取得理想的成绩,根据教材的教学目标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就本班情况而言,少部分学生对字词掌握情况较好,但独立阅读知识方面掌握得不太好,大部分学生拿到题之后不认真审题,不知道怎么去解答。好多独立阅读的答案本来是要在短文中寻找,但他们就会答非所问,想怎么答就怎么答。拓展性的练习更是无从下手。少数同学有时写一段文字,就出现好几个错别字。
二、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作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复习内容
第一组至第四组课文与语文园地。
四、复习目标
1、主动复习巩固本册要求半期以前会认和会写的生字;能正确读写精读课文中的词语,做到书写公整、规范,不写错别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主动复习所学的前四组课文和积累•运用中的“读读背背”,对阅读有比较浓厚的兴趣,通过阅读训练,初步掌握理解、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
3、能比较主动积极地与别人进行交际,能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理解主要意思,并能转述,讨论交流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提示,正确表达内容。
4、比较主动参与习作训练,弥补平时习作的不足,学习写自己的课余生活,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秋天的美丽景色和自己最感兴趣的观察。
五、复习重点
1、用部首查字法,确定带点字的意思。
2、根据要求积累词语。
3、辨析意思相近的词,选词填空。
4、在括号内添上合适的形容词、量词、名词、动词。
六、复习难点
1、能对词语进行逻辑归类;结合语境理解字、词;如:辨析意思相近的词,能区别“希望”和“盼望”、“惊喜”和“惊奇”、“果然”、“突然”和“居然”。
2、会修改简单的病句。
3、学习写自己的课余生活,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秋天的美丽景色和自己最感兴趣的观察。
七、归类复习法、练习法、讲解法相结合。
八、时间安排: 复习:5课时
第一、二课时(字、词)
课时要求:
1、用部首查字法,确定带点字的意思。
2、熟悉课文内容,复习生字表,准确读写生字。
3、辨析意思相近的词,选词填空。
4、根据要求积累词语。
5、多音字组词。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词。
1、自读生字表
(一)和
(二),注意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仔细分辨、记牢。
2、读课文。
3、出示下列词语,开火车读。
早晨 穿戴 鲜艳 服装 打扮 校园 敬爱 国旗 敬礼 铜钟 教室 朗读 安静 树枝 这些 好奇 招引 古老 粗壮 枝干 影子
阵雨 荒野 绿草 跳舞 狂欢 功课 放假 互相 狂风 急急忙忙 自然 能够 双臂 金色 水泥 放晴 明朗 亮晶晶 金黄 雨珠 落叶 闪闪发光 尽头平展 排列 规则 棕红
叶丛 歌唱 迟到
清凉 留意 颜料 枫叶 邮票 果树 菊花 仙子 淡黄 气味 香甜 过冬 丰收 寒冷 离开 一定 原野 发生 剩下 树根 斧子 山谷 火柴 村子 煤油灯 告诉 灯火 接着 旅行 要好 咱们 草堆 作声 答应 做梦
可怜 来得及 救命 拼命 大吃一惊 马上 消化 当然 刚才 知觉 光亮 眼泪
变成 门板 准备 暴风雨 安心 主人 墙壁
母鸡 注意 根本 蜘蛛 漂亮 因此
二、复习多音字 1.多音字:
假 jià 假日 背bâi背诵
圈quān 圆圈 挑 tiǎo 挑战
jiǎ 真假 bēi背包 juàn 羊圈 tiāo 挑水 切 qiē 切片
答dā 答应 应 yìng 回应 骨gū 花骨朵
qiâ 一切 dá 回答 yīng应该 gǔ 骨头 几 jī茶几
处 chǔ 处理
稍 shào 稍息 吗 má 干吗 jǐ 几个 chù 到处 shāo 稍微 ma 好吗 担 dān 分担
压 yà 压根儿 中zhòng 中奖
弹 dàn 子弹
dàn 扁担 yā 压力 zhōng 中间 tán 弹琴
2、要求:
(1)知道不同的读音。(2)能根据不同的读音组词。
三.部首查字法,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部首查字法有几个步骤? 2.生交流。3.明确
(1)查部首(一般按照先左后右,从上到下的顺序。独体字一般 查第一笔)(2)数笔画(除部首外几笔)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选择合适的解释。
4、练习旷 字在字典中解释:①空阔 ②心境开阔 ③荒废
(1)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终于在这空旷的后院找着了。()
(2)站在山顶上,看着朝阳冉冉升起,我们顿时心旷神怡。()
四、复习近平义词。第1单元
罚—()安静—()古老—()粗壮—()洁白—()鲜艳—()热闹—()湿润—()出来—()流利—()详细—()清楚—()认真—()急急忙忙—()鸦雀无声—()第2单元
潮湿—()凌乱—()增添—()仔细—()愉快—()炎热—()欢乐—()凉爽—()美丽—()清凉—()温柔—()辽阔—()丰收—()饱满—()第3单元
缩—()旧—()强—()足—()处罚—()朋友—()融化—()寒冷—()点燃—()难受—()努力—()高大—()调皮—()休息—()费力—()舒展—()非常—()悲哀—()集合—()消失—()由于—()可惜—()暖洋洋—()细嚼慢咽—()争先恐后—()七上八下—()第4单元
已经—()安心—()飞快—()常常—()浓密—()近视—()牢固—()紧张—()逼真—()同情—()偶尔—()必须—()缺陷—()滑稽—()索性—()继续—()匆匆忙忙—()哈哈大笑—()五.按要求积累词语。
ABB:笑呵呵、孤零零、懒洋洋、圆溜溜、胖乎乎、红扑扑、乐陶陶、喜滋滋、气呼呼、慢吞吞
静悄悄、雾沉沉、雨蒙蒙、绿油油、黑糊糊、白花花、油亮亮、亮晶晶、滑溜溜 AABB:严严实实、舒舒服服、确确实实、清清楚楚、飘飘摇摇、祖祖辈辈
密密层层、痛痛快快、仔仔细细、丁丁当当、吵吵闹闹、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ABCC:白发苍苍、千里迢迢、风尘仆仆、喜气洋洋、议论纷纷、兴致勃勃、生机勃勃 AABC:彬彬有礼、恋恋不舍、头头是道、多多益善、高高在上、津津有味、井井有条、斤斤计较、闷闷不乐、依依不舍、欣欣向荣
ABAC:自言自语、自由自在、各种各样、糊里糊涂、无边无际、一模一样、不慌不忙、不紧不慢、不知不觉
ABAB:了解了解、打听打听、打扮打扮、讨论讨论、商量商量、学习学习、休息休息、尝 包含反义词的成语:远近闻名、黑白相间、轻重倒置、舍近求远、头重脚轻、积少成多、异口同声、左邻右舍、里应外合、日夜兼程
取长补短、舍本逐末、贪小失大、小题大做
写出含有数字的词语:三五成群 第三、四课时(句、段)课时要求:
1、根据要求改写句子。
2、熟悉课文,能背诵默写重点段与句,并根据要求填空。
一、谈话导入,提出复习目标。
二、复习常见句子题型。
1.这个学期,我们都做过一些什么句子题型呀?(1)自由交流。
(2)小组交流,代表汇报。(3)教师总结:
A.扩句。如: 枫叶像()邮票。
B.把句子改写成陈述句。如: 要不,你怎么会知道得这么详细!C.改为“把”字句或“被”字句。如:我们丢了“幸福鸟”。D.修改病句。如:操场上空飘扬着鲜红的红旗。(4)针对不同题,按照例子指导巩固方法。
三、复习重点课文与读读背背。1.自由读课文。
2.反复朗读第1、3、9、11和13要求背诵默写的课文及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3.按课文内容填空。(作业练习)
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古老的铜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凤尾竹的影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夜书所见》是____代________写的,后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赠刘景文》是____代______写的,诗的前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黄黄的叶子像___________,扇哪扇哪,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红的枫叶像________________,飘哇飘哇,_____________。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___________,带给小朋友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课时(阅读作文)课时要求:
1、良好的阅读习惯,懂短文的意思并能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2、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
3、能读懂习作的要求,会围绕“猜猜他是谁,日记,童话,续编故事”这几个话题写相应的习作。
一提出复习目标。
二、短文阅读。
1.提问:遇到短文,你会怎么做呀? A.阅读短文,做到边读边思。
B.能按照短文后的练习要求,抓住关键词句读懂内容,根据要求划出有关内容并理解。C.完成后检查所做的内容。)
2.按照下面的短文为例,指导巩固方法。
大地回春了,河流揉揉它那沉睡的眼睛,叮叮咚咚欢乐地流着。树木、野草又获得了新的生命,开始突出它那嫩绿的幼芽,散发出芬芳扑鼻的清香,燕子怀着愉快的心情从南方回来了,自由自在地在碧蓝地天空中飞翔。这时,春雨也伴随着春风来到了人间。这是第一场春雨。我打开窗子,向远处望,雨丝细细地,像花针一样,又好像无数断了线的珍珠从天而降。断断续续的直插到地里,将祖国的山河绣得更加美丽。远处得房屋,树木在茫茫的雨帘中,似青烟笼罩;近处的青枝、绿叶、青翠欲滴;小草贪婪地吮吸着“贵如油”地春雨。你看,杏花开得一片片白,桃花开得像一片片绯红的云;小树的枝头上吐出一串串绿珠子般的小芽,小芽上顶着一颗颗透明的雨珠,亮晶晶的„„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春雨图啊!
1.照样子,写词语。
亮晶晶 : 断断续续:
2.找出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写在下面,你还能再写几个这样的词吗?(文中的词)(你的词)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它是把(()。
4.用
画出文中把河流当作人来写的句子。
5.用“
”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6.你能为这篇文章加一个标题吗?
二、复习习作。
1、复习习作内容。
现在我们写了哪几篇习作?你是怎么写的? 2.读自己写过的习作,回忆所写的内容与方法。3.指导巩固习作方法。
(1)仔细读习作提示,弄清楚习作的要求是什么。(2)根据要求选择自己最会写的内容。
(3)思考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4)动笔写,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正确运用标点符号。(5)写完认真检查。)比作
第二篇:三年级语文期中复习计划
三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复习计划
三年级语文备课组2014年4月8日
一、时间:三年级期中复习于第八周周三(4月9日)全面开始,统一推进,班与班之间的进度最多相差不超过两个课时。
二、复习主要方面:重点字词及相关知识,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扩句与缩句,修改病句,关联词,句子整理,把字句与被字句,阅读题答题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作文的结构、书写。
三、复习主要方法:
1)以单元测试卷为主体,测试2至4单元。通过测试了解和调控学生状态;通过精讲试卷,拓展扩散,查漏补缺;
2)以分类复习为辅,四位老师分配任务出题:陈林负责字词题,易旎岚负责背诵题、阅读题,廖艺丰和周帆负责句子题,作文题由各老师自主安排。
3)安排课余时间让学生做老师出的分类试卷,在第九周进行精讲,务必讲到位。
4)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要对学生做出复习总结和提出严格的要求。
5)各老师一定要以此计划为复习重点,根据自己的课时情况灵活安排。
四、以上计划由本级组集体备课商定,现已实施。
请领导给予指导。
第三篇:部编本人教版2018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计划
部编本人教版2018——2019学年秋季学期三年级语文上册
复习计划
东华镇中心小学达苴完小 沈建修
一、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突破教材重难点,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引导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知识进行梳理归类,通过教规矩和方法,培养学生自己复习的能力和主动复习的良好习惯。
3、对教学中学生掌握不好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新学知识。
4、讲练结合、精讲精练,轻负担、高质量。注重能力培养,使学生喜欢学语文、会学语文。
5、面向全体、不适时机对学生进行培优补差,使优生更优,差生有较大进步。
二、复习内容:
1、学会250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确书写,会认250个生字。
2、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
4、能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讲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5、能背诵或默写所学的古诗以及课外自学的古诗。
6、能掌握《日积月累》里的成语、名言警句,以及课外的有关知识。
7、能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课外读物,了解主要内容,能按要求答题。
8、能听懂程度适合的短文,并按要求答题。
9、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说一段话,能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10、留心周围事物,初步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做到语句完整通顺、感情真实、学会使用标点符号。
二、复习要点
1、全面掌握本册要求会写的250字和要求会认的250字,并能用这些字组词,写句子。
2、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3、结合《语文园地》中出现的思维训练,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习,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总结延伸阅读和习作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习作的能力。
三、复习形式
以单元复习为主,归类复习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的度过复习阶段。
/ 3
四、时间安排
12月27日——1月11日:分单元复习
1月12日——1月16日:归类复习
1月17日——1月20日:综合复习
五、复习方法、步骤
(一)单元复习
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逐组课文地进行复习。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复习,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不仅要明确编者选编这一组课文的意图,而且要找出每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在单元复习阶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复习;
1、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授梳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对课文中的重点文段进行细致的分析,把平时所做的试题中有关阅读材料找出来,先让学生看一遍,互相提问,然后教师提问,学生抢答。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并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意思,让学生学会把这些词句运用到自己的文段里。
4、要让学生知道一些课文的结构
(二)归类复习
从大的方面分,可以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写作等三部分。
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是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读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的音节;能正确地书写大小写字母;能正确地拼读音节。要着重复习读拼音,写词语和句子。读拼音,写词语、句子的关键,是拼读后,要先想出语义,然后正确地写出有关的汉字。
2、汉字
本册要“认识常用汉字250个,250个会读会写”。所谓认识,就是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文中出现了很多形近字,同音字,关键要让学生理解这些字的意思,分清它们的用法。另外,还有一些多音字。
3、词语
词语是语言的最小单位。掌握的词语越多,阅读的速度就快,表达的意思就越正确。要求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而且大部分能在口头和书面中正确地运用。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要注意积累词汇。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对词语的积累非常重视。要求学生积累的词汇,主要是指在课文中所学到的词语。可对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帮助学生记忆,让学生理解意思,并能用这些词语写句子。
4、句子
一个句子能清楚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句式: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要找出课文中的例子让学生学习,并模仿这些句子自己写出一些来。
认识句子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知道把什么比作什么。要能恰当地运运用比喻,把话写得生动一点。如课文《翠鸟》等课文中都有优美的比喻句,从文中找出比喻句,让学生总结比喻句的特征,并学会自己写一些简单的比喻句。
/ 3
掌握一些关联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如果……那么……等,并掌握这些关联词的作用及用法,能够把它们正确地运用到句子里,使语言更加严谨。
要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病句。如: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复习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习(标点、字、词、句等)。
扩句,是在句子中添加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加清楚。
5、标点符号
能正确地运用句号、逗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认识书名号等数书中出现的标点符号。
阅读
阅读可分为课内和课外两方面。课内在单元复习时已讲过,现针对课外阅读进行复习。
阅读分析在课改试卷中占有较大的比分,因此对这部分要重点讲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短文。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从文中找出句子回答问题,这要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和认真思考的态度;
另外,还要锻炼学生初步的总结概括能力,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短文的内容,并能说说自己的收获。
习作
从习作的形式来看,有记实性的习作,写自己平时所见、所闻和所想;有想像性的习作,包括看图作文、续写等。从习作的内容来看,有写人、记事(记叙一次活动)、有写景。从习作的命题形式来看,主要有三种:全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不管哪一种命题形式,习作的内容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习作的题目和习作的所有提示。就本册的习作训练展开复习,让学生积累各种作文体裁的精彩段落和语句,并教会他们如何运用这些语句。
(三)综合复习
本阶段以练习为主,通过以上的复习和反馈,已基本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针对学生易错的题目进行练习。做一些试题,教师认真评讲,要重视讲评的作用,不能就题论题,要举一反三,展开来讲,让学生比较扎实的掌握各个类型的知识。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复习,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充满信心的迎接考试的到来,一定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 3
第四篇:2018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A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
一、默写古诗,把字写工整,写美观。(4分)
赠刘景文 [宋]苏轼
二、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3分)
几乎(jǐ jī)
挑促织(tiāo tiǎo)
假装(jiǎ jià)捉迷藏(zànɡ cánɡ)
答应(dā dá)
处罚(chù chǔ)
三、读拼音,写词
fú zhuānɡ cāi xiǎnɡ hán lěnɡ huò zhě
shuānɡ yè lí kāi shènɡ xià bào jūn
四、辨字组词。(6分)
臂()
砍()
列()壁()
欢()
烈()杨()
怜()
勾()扬()
冷()
钩()
五、按要求写词语。(6分)
1.四面八方(四~八~)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争先恐后(含反义词)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3.一字不漏(一~不~)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4.摇头晃脑(含身体器官)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六、读句子,写出带点词语的反义词。(3分)
1.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
()..2.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
()..3.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4.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
5.狗会对讨厌的猫大叫。
()..
七、词语搭配连线。(5分)
缤纷的眼睛
小心地
喊 敬爱的胡子
愉快地
练 调皮的颜料
仔细地
走 晶亮的老师
拼命地
蹦 浓密的孩子
偷偷地
数
八、读诗句,理解带点的字,再说说诗句的意思。(8分)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萧萧:______________
客: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擎:______________
傲: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超市里的蔬菜很多,有土豆、黄瓜、白菜和西瓜。(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萝卜先生的胡子飘动着。(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用带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日积月累。(4分)
1.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______________,带给小朋友的是_________________。2.灯不拨__________,理不辩__________。3.一时强弱__________,万古胜负__________。4.三个臭皮匠,________________。5.一个篱笆三个桩,________________。
十一、课内阅读。(7分)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1.在第二段的“”里加标点。(2分)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与“味道”相关的词。(2分)()的梨
()的菠萝()的橘子
()的苹果
3.第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____”画出来。(1分)
4.“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能使我们产生很多联想,你想到了小朋友们在果树下的情景吗?写一两句,以表现秋天果实的诱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课外阅读。(10分)北大荒的秋
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
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__________。
小河清澈见底,如同__________,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水纹。
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__________。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的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__________,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
1.短文主要写了北大荒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秋天美景。(3分)2.短文多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读一读,把合适的选项填到横线上。(2分)A.乐呵呵地演唱
B.一条透明的绸子
C.一团团火
D.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3.第四段主要是围绕“__”这句话来写的。这段话主要选取了哪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景物?请用“√”表示。(3分)
山坡()
大豆()
高粱()
豆荚()
榛树叶()4.读了短文,我知道了本文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2分)习作天地(30分)
十三、习作。(30分)
一场秋雨向人们报信:秋天来了。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你眼中,秋天是怎样的呢?请你以“秋天”为题,自选写作角度,完成习作。
答案:
三、服装
猜想
寒冷
或者
霜叶
离开
剩下
暴君
四、手臂
砍树
列车
白杨
可怜
勾画
墙壁
欢乐
烈火
发扬
冰冷
金钩
五、1.四平八稳
四通八达
四时八节 2.大材小用
声东击西
有口无心 3.一声不响
一文不值
一动不动 4.眼疾手快
眉开眼笑
提心吊胆
六、1.热闹
2.稳固
3.整齐
减少
4.难受
5.喜欢
八、1.风声。
指诗人。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 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2.举。
蔑视,不屈。
荷花凋谢,连那像伞一样的荷叶也枯萎了,只 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九、1.“西瓜”改为“萝卜”。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修改病句。从原句来 看,所列举的应该都属于蔬菜,而西瓜不是蔬菜类,可删去或者改为 一种蔬菜。
2.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在风里轻轻地飘动着。3.你既然答应了小明,就不能失信。
十、1.一曲丰收的歌
一首欢乐的歌 2.不亮
不明 3.在于力
在于理 4.顶个诸葛亮 5.一个好汉三个帮
十一、1.、,、。
2.香香
甜甜
酸酸
又甜又脆 3.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4.示例:梨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微风吹来,香甜的气息迎面扑来,引得树下的小朋友发出阵阵的惊叹声。
十二、1.天空
小河
原野
2.DBAC 3.原野热闹非凡
大豆(√)
高粱(√)4.对北大荒秋天的热爱和赞美
豆荚(√)榛树叶(√)
第五篇:部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教学反思
部编教材
三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教学反思
一、上半期教学效果分析
半期以来,我在教学中始终围绕教材,认真钻研教材,向老师们探寻经验,力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教学中,我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但是,半期结束了,就教学取得的效果分析,大部分学生对拼音完全没有掌握,其原因是不会拼读,不认识声母韵母,对一年级所学知识完全没掌握。一半以上的同学能拼读,但汉字记不住,容易写错,对词语的积累也少,尤其是课文中要求背诵的、默写的,他们虽然背得下来但是写不出来,对一些词语的掌握也不够,尤其是掌握词语或者猜测词语的意思上压根就没有思路和方向,导致词语不会记,不会用。剩余同学只能算一般,能做简单的题型,但是忘性大,粗心,做过的题第二次出现还是会做错,总之不专心,学习不踏实,态度不端正。纵观全班学生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对我抛出的问题很漠然,好像是他人的事情,不愿意动脑筋;有的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还有的学生过分依赖优异生,这都导致教学质量、成绩不能提高的原因之一。作业上,由于刚接触钢笔字书写,还很适应,导致在书写中字迹乱,涂改较大,不够整洁。另外就是习作问题:习作中存在明显错误的词句;作文篇幅短小,学生无话可写;在习作中不能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文章内容平淡无奇;个别学生的仿写演变成了机械照搬式的抄袭等。通过半期来的情况看,同学们的问题还有很多,还需要在努力。
二、教学打算
1.加强拼音的练习,多练习看拼音写词语之类的题型,让同学间相互去监督拼读每一课的生字,共同学习,进步。
2.字词的基础问题应该加强、高度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多多关注后进生,在课堂上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学生字词时对于拼音有意识的进行巩固,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进
步。
3.重视文本语言的积累和巩固。对于词句的积累,该听的听,该默写的也少不了。尤其是对于日积月累、读读背背的内容,应该进行好好地落实。
4.上好每一堂语文课。这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的提高。
5.教给答题的方法。要提高学习成绩,学习方法很重要。在这次半期的测试中,发现有较多的学生读题、审题能力不够强。在日常的学习和教学中,注意渗透这些方法,从而提高答题的正确率。6.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多读书,爱读书是最终的解决途径。针对课外阅读不够落实的问题,要多动脑筋,花时间进行落实。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爱上读书。
以上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做好的几点想法。当然,有些也不是绝对的,还是要结合学生的进步在再教学中加以探索和改进。鉴于此,教师如何教非常关键,学生如何掌握文本内容不容忽视,期末如何将成绩提升更是重中之重。如果老师们有更好的方法,希望毫无保留地指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