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选找教学突破口
选找教学突破口,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杨源中心小学
高振增
主要内容:选择最佳教学突破口,给学生搭建阶梯,有利于学生顺利理解课文,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收到事半功倍最佳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教学突破口、学习兴趣、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正文:
所谓突破口,也就是切入点,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发挥教育潜在因素,找准教材与教学实践的结合点,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突破口的选择,有利于提供和调控学生思考方向,有利于重点、难点的突破,所以教师要选择最佳突破口,给学生搭建阶梯,有利于学生顺利理解课文。作为教学条件较差的农村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更应如此。
选择最佳的教学突破口,就是教者致力于使自己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收到事半功倍最佳教学效果的最有效途径。选择最佳教学突破口,就是从激发学生心理倾向出发,以巧妙的角度、切入的新异,呈现出新颖不俗的教学设计,给学生创设了一种急于求知的教学情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语文阅读教学找准突破口是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的关键,一个好的切入口如同抽丝线剥茧之初的丝头,只要能找到这个丝头,就能有条不紊地一层层剥去茧的丝线,最后终于得到茧。如何选找阅读教学的突破口,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呢?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了一点探索,现在简单地介绍一下几点做法,以求抛砖引玉。
一、以文章的作者为突破口
有许多美文的作者,对孩子们都是很陌生的,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我们可以在课前用故事的形式,简介作者,拉近作者与孩子的距离。如教学季羡林老先生的文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之前,我用故事的形式简介作者,有这么一个小孩,小时候家里很穷,平时根本没有白面吃,更不用说是大米饭了。只能是吃一些窝窝头呀什么的。有一年夏天,这个小孩去拾麦穗,母亲把麦穗磨成面粉,贴了一锅死面饼子。吃完饭后,他还想吃,于是又偷了一块吃,让母亲看到了,追着要打他。他当时赤条条浑身一丝不挂,连忙逃到房后,往小溪中一跳。母亲没有法子来捉他,只好站在水坑边上,看着儿子把剩下的白面饼子津津有味地吃完。最后母亲也笑了。就是这样一个穷小子,后来来到城里,跟着叔父,每天下课后还要上两个补习班,一个是古文,一个是英语,每天要上到晚上十点,这样坚持了八年,到了十九岁时考上清华大学,大学毕业后,又考取了官费留学,到德国留学十年,获得博士学位。并精通六国语言,回国后在清华大学任教,他就是季羡林老先生。季老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还是一位散文大家。在坐的同学每一个的生活情况都比季羡林先生好,而他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文学界泰斗。我想在坐的各位经过努力也一定能有所作为,你们认为你们能行吗?“行!”孩子们的回答是那么的响亮。“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季老到德国的美丽城市哥廷根去走一走。”这就对孩子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教育。高高在上的学者他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他能够成为一位伟人,一位学者,那么我们也可以成为一位杰出的人。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并且从中也明白,成功不是天上掉馅饼的事,而是要经过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所作为。从而达到一举三得。
二、以文章的题目为突破口
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些文章的题目就涵盖了文章的所有内容,有的文章的题目中的词语是文章理解上的难点,或是直接揭示了文章的描写对象等,我们只要对题目进行充分的研究,教学思路就有了。如:《将相和》教学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看到课题,我想知道“将”、“相”分别指谁?“将”、“相”之间是怎样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
又如《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我在教学时抓住“为什么要借箭?”“谁向谁借箭?”“怎样借箭?”教学中,教师可根据“题眼”设计问题,让学生从整体着眼,直奔课文重点内容进行学习,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以重点词为突破口
中年级阅读教学要求注重词句的理解,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 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透彻,往往对理解句子及整篇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有很大的帮助,是一种耗时少、收效大的做法。例如: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时,“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抓住“沉默、颤抖、举起来、又放下去、又举起来”这几个词的描写,体会阮恒当时的复杂心情。首先是犹豫:是献血还是不献血,不能马上作决定,所以有“一阵沉默”,接着是害怕:献血对阮恒来说毕竟是头一回,显得很神秘,很可怕,所以阮恒的手是“颤抖地举起来”;然后是担心:阮恒在举手的过程中突然想到输了血会死,又非常担心,自己死了怎么办?所以把手“又放下去”;最后是下定决心:当阮恒想到同伴的生命急需挽救的时候,毅然决定输血,所以他的手“又举起来”。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真切地反映了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阮恒献血时抓住“啜泣、捂住、摇头、呜咽、掩盖、又摇头、哭泣、制止” 进一步体会阮恒内心的痛苦。这样在引领孩子们紧抓课文重点词反复品味的基础上,不断丰满阮恒的形象。
四、以重点句为突破口
在文章中,往往有一个句子,或统领全文,或点明中心,或深化主题,最能表现全文主题、情感特点,这就是我们要抓住的关键句。我们让学生自己找出最能表现全文主题或人物特点的词句,以此为教学突破口,教师再做有针对性的引导、启发,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检阅》这篇文章时,“在这一次盛大的检阅中,博莱克和儿童队员们以他们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观众的称赞,观众们是怎样说的? ”
生: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师:此时,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1:为什么他能赢得观众的称赞?(师:板书问号)生2:本来只夸奖博莱克,现在为什么说这些小伙子真棒呢?(师:板书问号)而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逐个解决问题。从而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又如: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季老重返德国时,作者又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在课文中找到这句话,划出来。生:“多么美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而后请同学们朗读,读出感叹号的语气。让生再次读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哪些句段体现景色的奇丽,哪些句段体现了民族的奇特?划出相关的句子,在旁边做上批注,写写自己的感受。把景色的奇丽,民族的奇特都体会到了,也就完成了教学目标,因此找到了突破口,就找到了领,就会有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
五、以表达方法为突破口
以往的教学,教师注重的往往是如何教语文,重点思考的是如何把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引导学生用语文。叶圣陶先生曾说:“知识是教之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叶圣陶先生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升华,道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教学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课堂中课文的教学,使学生达到理解语文知识并加以运用,进而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表达方法也是我们教学突破口中常常要着力的地方,文章中往往有一些能够抒发作者情感的美文,运用了一些表达方法。我们就可以以这些美文为突破口,先让学生找句子,再体会,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法,而后仿写。例如:《山雨》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作者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他观察到了什么?倾听到了什么?生:“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先让学生体会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和奇特的想象表达了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那大家能否仿写句子“雪像_____________。”许多诗一样的语言从孩子的笔尖流泻而出。有的同学写到:“雪像一朵冰清玉洁的小花,从天上悠悠扬扬地飘然而下。”有的同学写到:“雪像一个个小精灵,从天上飘飘悠悠地降临人间。”从而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选好文章的突破口学习理解课文,不仅是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的一种重要手段,更应该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语文阅读能力。从现在我们教育的实际来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远比教授学生知识重要。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该将自己的教学方法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使阅读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8·11陈全席文章《自主选找教学突破口,走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的路径》
3、福建教育
第二篇:选找教学突破口让学生乐于写作
选找教学突破口,让学生乐于写作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东坑中心小学
353000
魏喜凤
【内容摘要】: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直面生活多阅读、多实践、多体验、多想像,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词】:写作
阅读
实践
体验
想像
【正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是,作为一个从事一线语文教育十多年的小学教师,我对作文教学更多的是深深地挫折感,在作文课上大部分学生,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情状,我至今难忘;我也常随想随说地“指导”,可交上来的作文,多内容空洞、结构混乱、陈词滥调。在最近几年中,我们延平区胜利教研片开展了“选找教学突破口,引导学生学习用语文”的课题研究,各校的老师们针对作文教学推出了一堂堂生动而富有创意的观摩课,我在吸取了这些优质课的精华后,对于写作教学也有了新的思路,我认为有效的习作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打开教学突破口。
一、阅读精典优美的课文,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这次,我听了延平区实验小学林雯老师的那堂优质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感触颇深,她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指导写作,就做得相当好,让每个孩子都产生了表达的欲望。《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季羡林描绘德国风情以及人情的一篇美文。林老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找出文眼: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再让学生品读第三自然段中描绘德国景物的句子,感受品读过程中哪些词语在你脑海中留下深刻画面,那么学生很容易就找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接着林老师趁热打铁,课件展示出一幅幅精美的德国风情图片并配以娓娓动听的解说引导,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学习热情高涨,对于重点段落的理解变得轻松又有趣,从欣赏美丽画面中悟出了德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尚情操,从中也激发了学生内心的表达的欲望。学文是为了培养能力,于是,林老师马上课件出示南平风景名胜图片,石佛山、桃花林、玉屏山公园等,让学生学习季羡林先生的写作方法,选一个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美景写一段话,这些景区正是孩子们既熟
悉又常去的地方,写起来是得心应手,酣畅淋淋地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林老师善于铺设阶梯,让学生在品读中悟情,再从悟情中表达情感,使这篇课文成为培养能力的桥梁,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二、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引发学生写作热情。
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独有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由此可见,良好的写作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南平胜利小学骆华昌老师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习作这方面堪称我们学习的楷模。听完他的《穿针引线》场面描写习作指导课后,真是让我受益非浅。上课伊始,骆老师先给同学们来个热身训练,出示一系列词语,看看你在指定时间内能记多少,为后面写作提供好词。接着骆老师风趣幽默地选出两个代表队,面粉队和辣椒队,比赛穿针引线的功夫,激起了学生浓厚兴趣。比赛开始,教室里一浪高过一浪的加油声,以及参赛者紧张庄注的神态,都是骆老师引导写作的素材,他让场下学生从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进行观察,捕捉信息,有些学生抓住了参赛者的动作:弯、放、伸、盯、抿、捻,有些抓住了神态:目不转睛、屏息凝视等,将比赛场面写的绘声绘色,一堂习作课在紧张又愉悦的气氛中度过。学生们融入到这样的比赛场面中,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
所感,写起作文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生活是丰富的,大千世界是精彩的,人的内心感受是多层次的,但如果没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再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在学生眼里也是熟视无睹。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给学生一双慧眼,让学生仔细观察就是发现美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参加有趣的实践活动,抒发内心真实感受。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让学生立足于生活经验进行写作,是当前作文教学的新要求。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在作文训练中,引导学生进行即兴观察和有意观察,都是促使学生认识生活、从中获取作文素材的常用方法。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叶老先生的这些话告诉我们:生活是具体的、是真实的,生活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因此,作文教学应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入手,教给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体验现实生活方法,去观察、去实践,让他们积极参与生活,认识社会。在有效实践中,感受经历,有了实实在在的丰富“源头活水”,写作时,如放影,历历在目,涌向笔端,每个学生都会写好的。前段时间,女儿的老师布置了一篇习作,写一篇游记,女儿跑过来问我怎么写,一时间我还真是不知怎么告诉她。正好去年暑期带她去上海看世博,顺便也去了她梦魅以求的上海野生动物园,那的动物可真不少,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我就引导她回忆了一下当时的参观历程,什么熊猫馆啦,坐大象呀,火烈鸟、又高又大的长颈鹿-------
结果引发她又滔滔不绝地给我讲了一通,说完后自己跑去写了一篇又长又有质量的游记。其实写作就是这样,没有什么捷径,亲身实践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要想让孩子写出有思想有内容的文章,就多带她们去体验生活吧!
陶行知提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的变化”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教育要坚持教学做合一,尤其强调一个“做”字,认为“做”是教学的中心,也是实践第一的观点。它强调学校教育要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旨在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让小学生更贴近生活,多接触大自然,把学、做、写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既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又在实践中获取写作素材,产生写作灵感。可见,丰富的实践生活是成功写作的必要条件。对小学生来说,如果让学生先进行有效实践,有了真实的感受,那么学生会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学生才会“乐”写,写作才更有实效。让学生进行有效深入的实践活动,这符合辨证唯物主义“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论原理,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有利于学生写好作文,为成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可见,作文与有效实践有着必然联系。
四、展开丰富的想像,表达思维的运程。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如果没有想象,人就不可能有创造发明。孩子们充满了想象,他们是想象的天使。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这无疑将大大地拓展学生写作的时空,有助于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作文的质量。我们必须承认,儿童是爱想尤爱幻想的,小学生作文中的虚构也早已存在,有声有色、有血有肉的文章,是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和幻想的。
我充分尊重学生的想象,引导、激发他们善想、多想,让想象插上翅膀,鼓励学生书写童话日记,写科幻小说等,用儿童的眼光去理解学生的想象,欣赏他们的想象,并注重以巧妙的方式,在润物细无声中引导学生的想象向着更加合理,更加现实,更加富于创造的境界发展,让学生在想象中真正动起来,动手、动口,开动各种感官,开动大脑机器,让想象飞起来,思维活起来,语言也跟着活起来。他们用童话描绘心中的世界:月亮姐姐、梦见“天使”、蒲公英流浪记、假如我是发明家、梦游太空、猫与狗的对话„„他们跨越时空遨游,他们憧憬美好的明天,想象渐渐使学生的思维变得灵动起来,有个性起来。记得我在改批一篇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时,他是这样写的:假如我是一个发明家,我要发明一种黑板擦,这种黑板擦将黑板上的粉笔字擦完后,不会扬起粉尘,而是将粉尘储藏在里面,然后积少成多,再制造出一支支粉笔,这样不但可以让老师少吸入一些粉尘,有利于身体健康,又可以废物利用,很环保,真是一举两得呀。你看看,想像力多丰富呀,多么聪明可爱的一个孩子,这分明就是一个发明家嘛,只是还没有付诸行动而已,说不定不久的将来,这种黑板擦就会问世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习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
地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它明确地告诉我们,习作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熟悉的生活,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让学生想写啥就写啥,爱写啥就写啥,用美的眼光审视生活,用自己的语言书写自己的世界,不管对否,写出来再进行启发和引导。记得著名女作家冰心曾说过:“心里有什么,笔下写什么,此时此地只有‘我’,只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自由奔放,从脑中流到指上,从指上落到笔尖。微笑也好,深愁也好,洒洒落落,自自然然地画到纸上。”作家的写作是如此,小学生的作文又何尝不是如此!让学生在心灵充分自由的情况下写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不仅最有意义,也是他们最想写最好写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陶行知教育名著》;
3、《叶圣陶教育名篇》。
第三篇:扶贫开发要找突破口
扶贫开发要找突破口
孙小兰
2013-2-17 10:30:53来源:《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15日 03 版)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日前在京召开“中国扶贫开发调查研讨会”,中央党校副校长陈宝生、国务院扶贫办的专家以及广西富川、贵州威宁和江西赣州三个地区的代表和相关专家100多人,展开了多角度、深层次的交流。
对于江西赣南如何发展,中央党校经济学部陈宇学副教授认为,赣南是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区,还属于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地区,脱贫发展不能沿用传统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而应该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综合改革试验区作为赣南新发展的战略定位,走绿色富裕之路。中央党校经济学部石霞教授主张,赣南地区可以从以下方面寻求突破:以稀土、钨为基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森林资源为基础,发展竞争优势产业;以环境资源为基础,发展特色服务产业。
广西富川是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且极易返贫。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施红教授认为该地区应该通过土地整合流转,破解扶贫难题,况且富川的经验和问题对从国家层面上考量西部贫困山区、国家级扶贫县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其一,国家可考虑设立县域经济发展基金,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其二,对贫困地区优先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实现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其三,增加对贫困人口的目标瞄准性,把开发式扶贫和救济式扶贫结合起来;其四,积极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其五,通过财政体制的改革完善,清理和归并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
威宁地区是贵州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人口最多、民族最多的国家扶贫开
发工作重点县、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县。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潘云良教授提出,提升人的素质是扶贫的关键,应该把培育和积累人力资源提升到扶贫战略的高度,通过人力资本的积累,撬动经济发展的大局。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孙小兰教授综合比较了广西富川和贵州威宁的发展状况和条件,提出产业扶贫是脱贫的必由之路。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将为贫困地区的产业扶贫带来新的发展空间。今后的产业扶贫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依靠龙头企业带动,鼓励合作组织、其他组织参与。公司+农户是基本形式。
第四篇:行测:填词题巧用“并列”找突破口
东莞中公教育
行测:填词题巧用“并列”找突破口
言语理解的逻辑填空中的一个难点是涉及词义范围的词语如何辨析,很多同学在做题过程中不知如何下手。其实,词义范围辨析中隐含着一些标志,能快速提醒我们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迅速定位答案,比如说表示并列关系的“和”“、”等,接下来通过例题讲述如何巧用这些标志寻找突破口。
标志一:“和”“与”
皮影戏在我国流传地域广阔,在长期的_____________过程中,其音乐唱腔的风格与韵律都_____________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间小调的精华,从而形成了众多_____________的流派。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演变 融汇 标新立异 B.演化 吸收 异彩纷呈 C.传承 借鉴 家喻户晓 D.积淀 汲取 风格迥异
中公解释:第一空无法排除,第二空和“精华”搭配用“吸收”或者“汲取”更加合适,第三空首先可以排除A、C,题干未提及也无法推出。而从题干中“风格与韵律”获得了各种精华,第三空形成的也应该是众多“风格与韵律”多的流派,可推知此空位突破口,应该选择一个包含“风格与韵律多样”的词语,排除D的只表示风格的“风格迥异”。
此题中“与”表示风格和韵律的并列,所以很容易推出后文要填的是一个包含二者的范围较大的词语,迅速排除只表示风格的“风格迥异”。
标志二:顿号
东莞中公教育
在过去六十年中,现代中国的建设走过一条_____道路,经历过无数艰辛、动荡、摇摆与反复,既有山重水复之_____,也有柳暗花明之转机。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循环往复 迷惘 B、迂回曲折 困惑 C、艰难险阻 迷惑 D、跌宕起伏 困难
中公解释:第一空为突破口,由题意推知此处应填一个包含“艰辛、动荡、摇摆与反复”的词语,能够快速排除只表示艰辛的“艰难险阻”、只表示动荡的“跌宕起伏”和只表示摇摆与反复的“循环往复”,由此快速定位词义范围大的“迂回曲折”。
此题中三个顿号和“与”构成4个词语的并列,提示考生快速选择一个包含所有意思的大范围词,唯一答案就是B。
标志三:表并列的语义关系
原始森林的主要成分是树木,但如果没有缠绕在树木之前的藤蔓,没有那些______空间的灌木和杂草,没有那些______或蹲守于茂密丛林的走兽飞禽,这个原始森林也就_____了。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抢夺 飞越 名存实亡 B.抢占 栖息 徒有虚名 C.争夺 穿梭 名不副实 D.争占 寄居 朝不保夕
中公解释:第二空为突破口,“或”提示联合关系,选择“蹲守”的近义词或者一致词,“蹲守”用在此处将动物拟人化,形象色彩较浓,排除B“栖息”。后文“飞禽
东莞中公教育
走兽”很明显地提示不能用“飞越”,因为走兽不能飞,排除A。第三空“朝不保夕”完全不合题意,答案确定为C。
此题表示并列语义关系的“飞禽走兽”提示要选择适合所有的范围较大的词,排除“飞越”,再结合其他空可以迅速定位答案。
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大家,在辨析词语时,考生要对表示并列关系的标志有一定的敏感度,看到相应的标志马上反应词义范围辨析,这样能在快速排出干扰选项,定位正确答案。
第五篇:教学要善于选择突破口专题
“教学要善于选择突破口”
——语文课中的模拟法及其他怎样提高学生语文的主体积极性呢?我根据义务教育新教材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特点及目
前学生的心理因素,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些尝试,采取了摸拟法、课前五分钟讲演法等教学方法,收到了良 好效果。
模拟法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某一角色,从中体验人物的内心活动、作品的主题思想、写作艺术等,从而 进一步体会深刻的道理。模拟法可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带着情感参与教学活动,富有趣味性和创造性。
课文片断模拟法就是模拟课文某个重要片断的某些人物的语言、动作等,从而体现人物的内心活动,表现 人物的性格特征。这种模拟法大都属即兴表演,且表演的只是课文片断,难度不会太高,也不会占用太多教学
时间。这种表演一般安插在讲课之中进行。首先,给扮演角色的同学几分钟时间以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思想
感情及相应的动作、台词等。
全文改编模拟法也就是编排课本剧。即把课文改编为剧本,然后分组加以排练,再上台表演。一般要求改 编成短小精悍的独幕剧,语言简洁,有个性,能较准确地表现原作的主题思想,服装、道具、布景等相对简单
。基于学生目前的水平,要求不宜过高,只限于模拟。同学们第一次表演的课文《扁鹊见蔡桓公》就给我留下
了很深的印象。这是一篇古文,要求翻译全文,完成背诵及课后练习,这对刚刚接触文言文的初一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我用一课时的时间指导学生自查工具书解决对重要文言字词的理解,然后翻译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及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课后布置学生把课文改编为课本剧,而且分组进行课外排练,教师给予必要的指
导,并准备在第二课时表演。同学们不仅认真改编了课文,设计了相应的台词、动作,而且除了扁鹊、蔡桓公
和蔡桓公的使者外,还增加了蔡桓公的两名侍卫,表演的时候,分立蔡桓公左右,这就大大增添了他的“威风
”,可见同学们的独具匠心。道具很简单,就是蔡桓公坐的“龙椅”。表演认真、大方,故事情节连贯,台词 采用的是文言文与现代文的结合,表达较清楚。特别是扮演蔡桓公的同学,不仅台词简洁、个性化,且在举手
投足间演尽了蔡桓公的自信自傲,很好地把握住了人物的心理。当然同学们的表演不可避免地还存在一些弱点、不足。但作为第一次,如此的自编自导自演已属难能可贵,因此我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并加以鼓励。表演后,我还利用剩余的十分钟左右的时间,要求学生们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阐明的道理,再次朗读全文,加深对课文 的理解。课后作业则布置学生背诵课文。同学们通过对课文的改编和表演,已经对课文内容了然于胸,都能较
快地完成背诵任务,而且记忆深刻。这样,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且不仅锻炼了同学
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和相互合作的精神。在这之后,我又进行了类似的几次尝试,如《变色龙》、《宋定伯捉鬼》等,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此种教学法需要较充裕的教学
时间,所以教师应注意对时间的安排和掌握。
此外,我还采用了课前三分钟演讲法。利用每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轮流让学生上台讲话,或讲故事、说笑话,或猜谜、朗诵,或即兴表演,时间不超过三分钟。要求态度大方自然,声音响亮,表达清楚。由于这
种活动趣味性较高,所以一开始就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一旦同学上台演讲后,我就三言两语总结一下,然后巧妙地导入当天的语文学习,及时地把同学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了课本上。
“教学要善于选择突破口”(英国教育心理学家彼得·菲利普语),课前三分钟演讲法和模拟法,以学生 的兴趣为出发点,尽量调动起学生的主观积极性,使之更好地投入语文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等方
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然而,它们还只是教学上的一种尝试,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总之,学好语文是个
艰苦漫长的过程,相信会有更多更好的语文教学方法等着广大师生去探索,去实践